保卫科长事迹材料

2024-05-09

保卫科长事迹材料(精选5篇)

篇1:保卫科长事迹材料

保卫科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共产党员XXX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XXX,男,现年46岁,中共党员,现任XX矿保卫科科长。该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后,时刻以一个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学习矿党委和矿行政的文件精神,认真履行科长职责,团结和带领科班子成员和保卫人员,恪尽职守,认真完成了矿井布置得各项工作,营造了平安和谐的矿山生产生活环境。

加强班子建设、提高队伍的战斗力

为加强保卫班子自身建设,增强保卫队伍的凝聚力,他要求保卫班子成员在各项工作面前都要冲到最前面,尤其是处理突发事件时更要冲在最前面,冷静、果断处理、控制事态的发展。对遇事畏缩不前和绕圈子的行为给予上报矿井调离工作岗位。在加强班子建设的同时XXX还十分注重优秀治安员发展工作,积极挖掘政治合格、身体健康、一身正气的年轻人充实到保卫队伍。对在工作中拖拖拉拉,遇事一贯掉链子,怕得罪人的治安员坚决上报矿井调离工作岗位。在保卫班子的模范带头下,一支生龙活虎的保卫队伍的战斗力更加强大。

工作管理分解细化、加强监督严走过场

保卫科工作点多面广,矿区治安巡逻、火工品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610”排查、协助相关科室化解矿乡矛盾纠纷等工作。针对繁重的工作,他统领全局,分解到人,细化管理。为确保各项工作不走过场,他一贯坚持一日三巡检查工作制,杜绝了空岗、睡岗等不作为现象发生。从事保卫管理工作以来,没有发生大的治安案件,消防安全管理、火工品安全管理等工作的记录完善。

突出保卫工作重点、营造平安和谐矿井

大盗不干,小偷不断是许多矿井治安的一大特点。为杜绝和减少此现象在矿井发生,他组织保卫人员分组昼夜值班,采用治安监控、不定时巡逻、蹲点、和发展卧底的方式增强防范措施。对举报的嫌疑人和现行盗窃嫌疑人,坚决给予查证处罚,情节严重的移交公安机关处理。从事保卫工作管理以来,打击了违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弘扬了正气,营造了平安和谐生产环境。

工作没有最好、追求只有更好

他的勤奋使他进步,他的执着使他成功。他从事管理武装保卫工作以来,连年获得集团公司、煤电公司“优秀保卫干部”、“先进个人”,单位获得“先进普法单位”、“消防安全先进单位”等荣誉。尤其是2009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求真务实出色地完成了保卫科的各项工作和矿井交办的各种对外执勤任务。当年被矿井评为先进共

产党员。面对诸多荣誉他从不骄傲,依旧不断的要求自己,忘我工作。他说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才能离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最接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平凡的事业、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是一颗奉献矿山的事业心。XXX用自己的行动感召着周围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平凡中创造者美丽的人生,这就是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境界。

篇2:保卫科长事迹材料

同志是

公司保卫科科长,该同志在矿支部党委和矿委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保稳定、促发展”这一宗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坚持“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综合治理”的保卫工作方针,以创建平安兴无、和谐矿山为中心,全面落实各项防范措施。2011年在该同志的带领下,全矿全年实现了无刑事案件、无治安案件、无火灾事故发生的“三无”工作目标。

一.坚定信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努力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时刻不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在平时工作中,他时时处处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求真务实,兢兢业业,出色的完成了矿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二.以身作则、爱岗敬业、急工作之所急

二十多年来,同志始终在工作一线,视事业为第一要务,在保卫科,既是科长,又是科员,同时也是巡逻员。凡事都想在前,干在前,做到“眼勤、手勤、腿勤、嘴勤”。在安保方面哪里有情况、有问题,他就出现在哪里。在工作中,他常年坚持定时不定时巡查,并经常夜查。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尤其在节假日期间,同志克服家中父母妻儿需要照顾等困难,坚持到单位巡视检查工作。

同志对工作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以企业的利益至上,矿上如果发生了偷盗案件,他比谁都急,偷盗的人不抓到,他就不会放弃。记得2010年4月19日凌晨2点,副井材料库有人偷盗综采设备,被 同志巡逻时当场抓获,经过审问,该嫌疑人为我矿职工,报告矿领导后,经过领导慎重考虑,给予批评教育和罚款处理。他不仅敢于同不法分子作斗争,也善于发现不法行为。2011年5月份,发现有人在副井材料库偷盗,经过 同志对现场的分析,得出很可能是内部人员所为,断定偷盗的人肯定会再次出手,如果不将其擒获,必定祸患无穷。他在对收集到的治安信息进行分析研判的基础上,连续4天不间断地伏击守候,最终在2日凌晨3点将洗煤厂工人李XX及其同伙现场抓获,并查获大量被盗物资及赃车一辆。斩断了侵害煤矿利益的黑手。

三.加强防火监督,杜绝火灾事故发生

消防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一年来,同志经常对办公楼、单身公寓、材料库、食堂等易燃易爆重点部位,以及消防器材进行检查。严禁在单身公寓使用电炉子、热得快等用电器。一经发现没收并罚款,绝不手软。尤其重视节假日期间防火工作,节前对各部门防火.防爆工作进行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留隐患。2011年3月安全大检查活动中,发现有些区域使用已过期的灭火器,没有配足相应面积的防火器数量,一旦发生火灾不能有效灭火,为此,制定了《 煤矿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发给各部门,强调消防器材的配置标准,按时更换过期的灭火器材,并提出把灭火器摆放在公共通道明显处方便使用。各部门要有专人负责消防安全工作,经常自检自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对安全大检查消防存在的问题十分重视,我矿对3月份特拨专款给各关键区域用于购买灭火器,同志于3月底根据各单位灭火器需求情况迅速购买了90个灭火器并合理配置给各部门,这些灭火器的到位,有效的加强了全矿防火应急能力,保证了防火安全。

篇3:如何增强事迹宣讲材料的感染力

那么, 如何增强事迹宣讲材料的感染力呢?

一、运用好典型细节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为或细微事件的描写。一个典型的细节, 往往最能打动人心, 给人以深刻印象。《儒林外史》中对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手指头的细节描写, 把一个吝啬鬼的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可谓入木三分。典型真实的细节描写, 是典型宣讲材料不可缺少的, 也是使典型宣讲材料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关键因素。细节写得好, 就能小中见大, 传情传神, 深深地抓住现场听众的心理, 引起强烈的共鸣。例如何祥美《当兵就当能打赢的兵——何祥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材料之四》中就有许多这样的细节描写。何祥美作为一名特种兵, 平时的训练是非常艰苦的。他们经历的困难和磨砺, 是常人难以想像的。但究竟怎样艰苦, 老百姓眼里还只是个抽象的概念。报告中何祥美就用了许多细节来表现他们训练的艰苦:

“无依托据枪定型训练, 我趴在地上端枪、瞄准, 一趴就是几小时。坚硬的地面磨破了肘部, 破了又好, 好了又破, 加上汗水浸泡, 伤口化脓感染, 血水、脓水凝固后粘住衣袖, 疼痛难忍, 每次脱衣服都要用热水把肘部泡一泡。有一次粘得太紧了, 战友找来剪刀, 把我迷彩服的两个肘部各剪了一个洞, 我才把衣服脱了下来。”

“练野外生存……我像原始人一样生吃过带血丝的蛇肉, 到礁石上挖海蛎, 又腥又涩的海蛎, 眼睛一闭硬是吞下去了。石缝里的海蟑螂, 浑身是长长的脚, 往嘴里一放, 喉咙里感觉毛茸茸的, 胃里更是翻江倒海, 但我强迫自己往下咽。”

这两段文字, 没有过多的议论, 但何祥美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坚定的意志品质, 却在饱含情感的细节叙写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肘部血水与脓水粘住衣袖, 用剪刀剪开口子脱衣服, 生吃海蟑螂的具体过程等, 这样的细节, 听众听了无不动容。如果只是概括地写何祥美据枪定型训练经常要磨破血、生存训练要生吃各种野生的东西, 这样, 事情也交待清楚了, 但缺少了具体的细节描写, 其感人的力量也就大大减弱了。

二、精选事例展开情节

一般来说, 典型事迹报告会时间不会太长, 发言人数四人左右, 发言时间不宜过长。这就要求我们在撰写事迹宣讲材料时必须精心选择材料。通常说来, 一个小标题或小观点之下, 具体展开一至两件典型事例就够了, 其余的事例则应采用概括叙述的方式, 做到点面有机结合。对于能表现典型的思想境界、展示典型精神风貌的典型事例要具体展开写, 特别是有情节性的事例要运用好情节, 增强事例的故事性, 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达到感染人的效果。例如韩昌生《传奇枪王三栖精兵——何祥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材料之一》中, 演讲者在介绍主人公何祥美陆上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时, 概括介绍了何祥美武装越野、丛林潜伏、悬崖攀登三项技能。从接受的角度看, 概括的介绍相对比较平淡, 还不能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因此, 演讲者精心选择了一次对抗综合演练事例进行情节展开, 突出表现何祥美精湛的武艺:

2006年9月, 部队组织自主对抗综合演练, 拉练的任务是, 48小时内渗透到90公里外的“敌”后获取情报。连队先后派出9个小组, 何祥美率3名队员最后一组出发, 为检验部队的实战能力, 导调组派出200多名“蓝军”围追堵截, 沿途必经之地都设置了哨兵、巡逻兵, 还动用了雷达、热成像、战场电视等10多种侦察装备, “蓝军”指挥员自称布下了天罗地网, 麻雀也别想飞过去一只。何祥美带领队员时而化装潜行, 时而穿越丛林, 躲避技术侦察, 突破合围搜索, 一路与“蓝军”周旋。30多个小时过去了, 正当他们又饥又渴、筋疲力尽, 准备找个地方喘口气时, 一架“敌”侦察机呼啸而来, 此时, 他们身边有一个臭水塘, 何祥美用手一比划, 几名队员迅速潜到泥水里, 成功躲过了“敌”机侦察。刚上岸抹了把脸上的泥水, 小股“敌人”又追赶而来, 他又带着队员奔袭七八公里, 甩掉了“尾巴”。这次演练, 何祥美这一组不仅第一个到达预定地域, 顺利获取了情报, 而且通过狙击、偷袭等行动, “击毙”了三批“蓝军”, 成为演练中完成任务最好的战斗小组。

这段材料中, 把何祥美参加对抗综合演练的过程详细地展示出来:演练前, “‘蓝军’指挥员自称布下了天罗地网, 麻雀也别想飞过去一只。”面对巨大的挑战, 何祥美他们能不能完成任务呢?悬念顿生。演练过程, 作者也没有平铺直叙, 而是安排了一个又一个险情,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听众的情感体验也随着情节变化而发生变化, 可以说是一波三折。通过情节化展开, 概括的材料立刻变得生动起来, 听众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被主人公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所感染。

三、叙述要有真情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很多的事迹报告会不能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材料写得干巴、没有感情。因此, 在写作过程中要在抒情上下功夫。用真情叙写事迹宣讲材料要求作者把自己的爱憎好恶、同情惋惜、赞美歌颂等感情, 不知不觉地融入对人物、事例的叙述中, 主要通过寓情于事的方式来完成。例如冯春梅《大爱在高原奔流——西藏军区某摩步团先进事迹报告会材料》 (载人民日报》, 2009年8月29日) 中, 作者自始至终饱含真情, 让听众真切感受到了西藏军区某摩步团的感人精神。作者从自己父亲在西藏牺牲写起, 起笔就定下了全文的基调, “有好长时间, 我不敢再去西藏。因为, 一想到拉萨, 我就会伤心流泪。”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作者对西藏军区某摩步团是怀有深厚感情的。在叙写摩步团的先进事迹时, 作者几次被摩步团的人和事所打动:

我来拉萨最不想听到牺牲生命的故事, 但却接连听到了六个。摩步团建团19年来, 先后有6名官兵在工作岗位上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彭秋人, 一名22岁的年轻战士, 就在2005年7月为抢救遇险的藏族老阿妈而牺牲。送别烈士的那天, 长长的队伍从营门一直延伸到墓地。30多名群众手捧哈达, 长跪不起, 失声痛哭……听着这样的故事, 我的内心已被眼泪湿透。

作者虽然没有直接抒情, 但字里行间处处都贯注真情, 听众随着作者流泪而感动、伤心。演讲的主题“大爱在高原流淌”也就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 真实感人, 毫不做作。这也提示我们, 在事迹宣讲材料中运用抒情一般不宜使用直接抒情方式, 也少用议论性抒情方式, 最主要的还是叙述性抒情。

四、使用精当的议论

与前面三种增强事迹宣讲材料情感感染力的方法不同, 使用精当的议论是为了增强事迹宣讲材料的思想感染力。而事迹宣讲材料缺乏思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是缺乏必要的议论。事迹宣讲材料中的议论要少而精, 但不能没有, 叙述事例需要一些思想认识性的语言来关联上下文, 体现典型的思想。精当的议论对揭示事迹的思想内涵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有时, 也可在叙述完毕之后, 加上一两句精当的议论, 把材料的思想内涵揭示出来, 以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例如某部队政委陈志洪《忠实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楷模——何祥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材料之二》中的第一个观点“何祥美对党和人民赤胆忠诚”, 作者围绕这个观点精选了何祥美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坚持校枪、何祥美与女友分手、地方单位重金诱惑何详美等事例来进行论证, 在每段材料前作者都加了自己议论性的语言, 把这些材料有机地串联起来:“他时刻想着党的要求、国家的需要、人民的期待”、“何祥美和其他年轻人一样, 面临过得与失、进与退、名与利等诸多考验, 他在各种干扰和诱惑面前很有定力, 总是把选择的砝码放在党和人民需要的这一头”、“作为大名鼎鼎的‘枪王’, 何祥美不但在射击场上凝神静气, 在对待个人名利上也心态平和”, 最后作者来了一段总结性的议论:

何祥美就是这样, 把对党和人民的一片忠诚体现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用忠诚跨越了训练场上的一个个障碍, 也用忠诚经受住了人生路上的一个个诱惑和考验。

篇4:武装保卫科科长先进事迹

XX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先进生产(工作)者登记表事迹材料XX同志现任**焦煤股份有限公司林盛煤矿保卫科科长、武装部长、综治办主任等职务,中共党员。多年来,在上级公安部门指导下,在矿党政领导下,他履职尽责,果断指挥,带领矿综治部门和保卫人员,以全面维护企业平安、和谐为总体目标,圆满完成了各项安保工作任务,为矿区和谐稳定,保一方平安做出不懈努力和积极的贡献。XX煤矿被作为省重点安保单位,在面对挑战和压力,他始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一名党员干部的高度责任感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高标准,严要求地组织全员学习安保知识和法律培训学习,增强防范能力和法制意识,为矿区综合治理合治安保卫工作的健康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治安保卫工作中,他组织矿综合治理办公室人员、保卫人员抓稳定、促防范、严打击,并按照公安机关的要求,完善了爆炸物品的安全使用管理规定,经常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到井下工作面,从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入手,不放过任何问题隐患,逐项检查、落实、整改。同时还组织相关人员对全矿涉爆人员进行排查,确保了我矿爆炸物品的绝对安全。在维稳工作中,他严格落实上级公安机关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对全矿职工进行重点人员的排查和建档工作,指挥布控恶意煽动上访人员,并安排保卫人员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收集不稳定信息来源,做好矛盾的调解、疏导工作。他重视全员的法制教育和责任心教育,有计划地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并在重大节日期间安排保卫干部及时深入到基层单位、班组,对职工开展法制教育,结合实际案例,以案说法,教育职工遵章守纪,确保了我矿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影响的群众上访事件、越级进京上访事件。在打击违法犯罪斗争中,他及时制定工作方案,安排部署工作,做到身先士卒,不怕辛苦,不徇私情,组织相关人员对矿区进行多次清查,对重点部位及易发案现场合理安排人员进行蹲坑守控。他坚持秉公办案,依法按章办事,不为违法犯罪分子说情开脱,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为全矿干部、员工作出了优秀的榜样。

篇5:经营科副科长事迹材料

他是工程师,却有民工一样黝黑的皮肤;他是本地人,却像异乡人一样吃住在工地。他就是,工友眼里的“拼命三郎刘包公”,现任市公路管理局分局经营科副科长、105国道路面大中修工程a3标项目总工程师。自1996年7月进入分局参加工作,便与公路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一名公路人,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是工作重中之重。可养护工程季节性强,施工旺季,往往也是雨季和夏季。为了抢进度、保质量,昼夜施工是家常便饭。就这样,凭着公路人诚实守信、甘于奉献的精神,他在公路养护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披星戴月,日晒雨淋,一干就是十九年。十九年中,他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付出了多少,奉献了多少,只有三更五更的星星月亮最清楚,只有那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公路最知情。

去年12月,分局中标105国道路面大中修工程四个标段,他主动承担起了a3标段的施工任务。105国道是县里的交通大动脉,他所负责的a3标段地处小江镇,又是该镇群众出行的主通道,他深知责任重大,并下定决心要保质保量把它修好。为此,身为项目总工程师,他坚持吃住在工地。每天清晨,他总是早早起来做好各种施工准备工作,然后叫醒其他工友;下班后,工友们都去吃饭休息了,他还在对当天施工情况进行总结,向民工组、材料组等负责人安排明天的工作任务,常常加班至深夜。在工地,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更是一位公路建设的优秀战斗员。现在正值酷暑,在105国道a3标段路面大中修工程施工时现场,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安排、检查、核对……事无巨细,他总是顶着烈日,亲力亲为。一天下来,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整个人也晒得跟“非洲人”一样。工地上的人都说他“远看是民工,近看才知是刘工。每天都是拼了命了干活。” 的确也是,由于长时间的日晒雨淋,加上超负荷工作,他在施工中几次出现感冒中暑的情况。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奋战在施工一线。6月的一天,因感冒发烧导致咽喉肿痛,考虑到施工路段处于小江圩镇路段,交通维护压力大,圩镇两侧的排水设施的疏通又遇到阻力,人手很紧,他只是吃点药,继续坚持在施工一线指挥。由于施工现场机械和行驶的车辆噪音大,他指挥人员作业时常常连喊带叫,以致病情不断加重,连饭也咽不下去,最后话也说不出来,领导和同事们都劝他赶紧去医院看看,可是由于他坚持没有去,而是坚持把阶段性工作任务完成好后,赶在下雨天无法施工时才到诊所看了一下。正是在他的影响带动下,a3标段总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阶段性各项施工任务,在该局4个标段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拿了国家一份工资报酬,必须尽一份责任,这样才对得起这份工资。”这是同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他一个普通公路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在他眼里,架桥铺路是造福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出生农村的他更深深地懂得道路承载着群众走出深山、走上致富路的梦想,绝不可以因为一己之利而损害国家和群众的利益。在施工过程中,他严把施工质量关,严格执行施工的各项标准,各种程序和要求。在105国道大中修工程a3标段施工中,民工组对一处路基发软现象没有及时清理掉就进行了基层施工,如果要铲除这段基层重新施工的话将造成损失1万多元,他发现后还是坚持要求民工组铲除了这段已经摊铺成型的基层,对发软路基进行处置。在减少施工成本,减少材料浪费方面,他更是严格把关、堵塞漏洞,时刻保持清醒警惕的头脑,决不让“好心人”有机可乘。由于民工是计件工资,在施工过程中,民工组通常会采取多报的办法来虚报自己的工程量,有时甚至会采取以小恩小惠来拉拢他,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他都一一耐心说服,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就得用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就得对得起组织对他的培养。正是在他的引领下,分局的施工质量多次受到市局工程监督部门和项目管理部的高度评价。

上一篇:纪检监察室工作汇报下一篇:创新师德评价机制 实现作风建设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