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2024-05-25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通用13篇)

篇1: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田园诗情》是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的美,在一种意境美,在一种诗情画意。

田园生活的宁静悠闲,是本篇课文的基调,“真正的荷兰”是我这节课的主线。我抓住课文“意象”的点——短语,如“抓住事物色彩的词语”,“抓住事物样子的词语”等,牵动全文,引领学生去体会整篇文章所营造的意境,进而领悟作者的情感。

理解与运用是语言教学中不可分割的整体,缺一不可。理解是运用的前提和基础,语言文字的运用要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进行。在教学时,我尽可能用入情入境的语言引引领学生进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去。由于课文比较长,而每一部分的语言都比较美,但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所以教学时,我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是牧场的代表景观。对于其它的自然段,我采取让学生通过轻轻读,边读边看,看自己能看到什么的方法,让牧场的夜景在他们的脑海中时时浮现。

然后,以第六自然段为切入点,让学生再一次深深地明白:“说荷兰是花之国,是因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真正的荷兰就是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这样,就让学生从微观世界中走了出来,重新整体认识了荷兰的田园风光。

在整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注意着用再现的方法,让学生把语言的形象性映在自己的大脑中,让他们能透过文字,感触到田园诗情画意。对于重点的语句,像“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沉睡的牲畜,只有

远处的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句话,我采取反复诵读的方法,让这些语言形象,能深深地记忆在学生的心灵之中,如什么样的绿草,什么样的牲畜,什么的夜晚等,让学生能深深地记在脑中,形成很好的语言积累。

总之,我侧重与引导学生突破词意的理解,再到整个篇章意境的理解,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文本表达的奥秘——不同的文章为什么读起来会感觉不同呢?每个词语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表达的意思也不相同呢?原来都是文章的语言环境不同啊!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关系,学生的表达写作,没有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篇2: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田园诗情》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在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效果良好。尤其是对“极目远眺”的理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学中,我问同学们“极目远眺”是什么意思?有的同学迅速作出了回应“向远处看”。我接着问:“远眺”是向远处看,“极目”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一下子说不出来了。有的同学反应很快,马上拿出词典查阅,但很可惜,词典中并无“极目”的意思。我接着说:“能不能用动作来表示呢?”有的同学迅速举起了双手。我把他请到了台上。我先让他表演“远眺”,他做了个向远处看的动作。我接着说“极目远眺”,他的动作和刚才的动作并无多大区别。我有些想放弃,想亲自示范。但又一想,这样哪有学生亲自体验来得深刻。于是,我又说了一遍“极目远眺”,这次我说的时候把重音放在”极目”上,他似乎受到了启发,眼睛开始睁大,用力向远处看。我又连续说了几遍,他做的越来越好,同学们也从他的表演中理解了”极目远眺”的意思,即”睁大眼睛用力往远处看”。紧接着理解“极目远眺”说明草原之广,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也就顺理成章了。

从这件事可以说明,只要教师引导得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一定可以完成任务。所以,老师们,让我们充分信任学生,收起我们的手,放宽我们的心,别再包办代替了。

篇3:苏教版四上《田园诗情》说课稿

荷兰一向以“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闻名于世。本文正是从这三个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的。课文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荷兰牧场和运河交错的独特地形,所以作者最后总结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突破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荷兰的田园风光,语言的生动感知,语言积累。

4.体会作者对荷兰的喜爱之情,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难点是,对于“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一句话的理解。重难点的突破上我主要通过“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及多媒体的恰当运用相结合的方法。将从三个不同层面进行教学:景物的色彩之美,动物的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之美,宁静的夜晚之美,最后提炼升华理解“真正”二字。

三、教法学法

教法:在教过本单元的写景文章之后再来教这篇课文,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体会。

1.采用要求学生自读自悟,品味交流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强朗读,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他们把课文读通、读懂。

2.情景教学法:我利用学生来荷兰玩的美丽的乡村景色的图片,多媒体,描述语言的方法深深地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读优美的段落,背诵一个或两个优美的句子。

学法:教是为学服务的,根据新课标对四年级学生的要求设计学生的学法。第一,初步体会语言生动的作品,并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然后让学生阅读、规划、理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中主要从纵横两条线入手,纵线是对课文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整体的感知,横线是从具体文本中感受真正荷兰之美。

(一)视频激趣

本单元全是写景的文章,但“景有不同”,《泉城》《九寨沟》是孩子们身边的美景,而荷兰离他们太遥远了,一点儿概念都没有,怎么让他们走进文本,我是动了一番脑筋的。最直观的情景教学,最吸引孩子的是美丽的画面。学生欣赏多媒体显示屏幕:在运河里,屏幕上的草原、郁金香、奶牛、马,所有在清远悠闲的音乐的同时,让学生欣赏视频能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想象文字描述的乐趣和田园风光。

(二)整体感知

说明:免费自习静静地读课文,想想荷兰给你的印象,它可以用什么画将它们画出来,试着通过朗读表达你的想法。

生字词的教学没有单独出示,完全融入课文中,比如学生读到牧场之国时,我出示这些牛马羊都是“牲畜”,当读到夜晚人们挤奶时,出示“汽笛”,这样不着痕迹地进行生字词的教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我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给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保护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同时通过自我学习和整理,准备集体交流。

(三)交流感悟、指导朗读,提炼文章的中心句

课文中哪一句话就概括了大家的体会?

【设计意图】“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引出全文描述的重点“水、花、牧场”,抓住了课文的重点,组织下面的阅读教学。

(四)自读自悟,交流讨论

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品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到文本中无处不在的美,这也是隐藏在课堂上的一条横线。

【设计意图】结合多种形式、图文并茂,有感情朗读,如:个人读、师生读、老师范读、男孩子读等。让他们在读中感悟体会荷兰的景美。

美:动物的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之美(以读促悟)。

贯穿全文的一条线就是美,马儿的剽悍强壮的动态美,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色彩美,宁静夜晚的动态美。有动态、有静态,孩子的喜好不同,感兴趣的地方也会不同,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部分熟读成诵,形成积累。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得到了锻炼。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作品的优美语言,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是中年段阅读教学的目标,本环节的设计是品读语句,加强积累,让学生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总结升华,小练笔

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说一说眼中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在这里让学生换位思考,可以是记者,可以是导游,甚至可以是老师……顾全不同层次的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小组内一人记录,一人发言,集思广益,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最后用三幅图片总结全文)

【设计意图】在这一部分中,不同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学生个人的形式,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实现了思维和智慧的碰撞,促进了其个性健康、和谐发展。

五、设计反思

篇4:《田园诗情》 教学设计

1. 说说画面,读读词串。

碧绿草原 奶牛成群 /无垠原野 骏马驰骋/天堂草原 牲畜安闲/寂静牧场 无声挤奶/平静低地 万物沉睡

2. 作者在最后说“这就是真正的荷兰”。通过上节课第1~2自然段的学习,知道荷兰是怎样的荷兰。

【设计意图】以词串方式回味荷兰画面,感知文中的主要内容,营造美好的课堂情境;词串中有本课难读的生词,也是对生词的复习巩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一句是作者文末的感叹,也是设计的一个线索,贯穿课堂教学环节始终,使课堂有浑然一体之感。

二、 精读品味荷兰牧场诗情

过渡导入:从课文里我们还能读到怎样的荷兰呢?

[板块一]感悟自由

1. 自由读课文第3~4自然段。第3自然段重点引导感悟以下关键句:

▲成群的骏马骠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随风飞扬。

(1) 句子中没有自由的字眼儿,你怎么看出它们自由的?

(2) 看骏马自由驰骋图片体会。

(3) 齐读。让我们这些小骏马们齐声诵读!读出群马在草原奔腾的气势!

▲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自由驰骋。

(1) 换个方式说这句话,说说感受。

(2) 想象画面,引读:即使前方出现了低矮的围栏,它们仍然——;即使前方出现了浅浅的河水,它们依然——;即使前方出现了小丘、泥沼,它们依旧——。

▲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

(1) 想象一下在自由王国里,骏马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干些什么?

(2) 当所有的要求和愿望都能得到满足的时候,你是什么心情?带着这样的感受去读读。

(3) 学生换位体验把“它们”换成“我们”,体验骏马的豪情。

▲在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它们自己的王国。

(1) 这还是谁的自由王国呢?指名学生汇报读。

(2) 引读交流理解。说说羊儿怎么会这么自由清闲,得意舒畅?“呼噜”是什么意思?如果猪会说话,它会呼噜什么?相机朗读。

(3) 从丰富的想象中,我们看到了动物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齐读。

(4) 关注表达形式。在描写一幅幅画面时,可以有重点地抓住景物特写,如写“奶牛成群、骏马驰骋”的画面就是浓墨重彩的;而在一幅有较多事物的画面中,不妨抓住特点粗线条地勾画。

(5) 看图配乐诵读。

【设计意图】动物们在绿色草原上悠然地游憩、自在地生活。此处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地去读书,引导学生咀嚼文字精髓,感悟语言散发出来的独特气息。走进言语深处,触摸语言文字,习得详略结合的语言表达形式,既得意又得言。

[板块二]感悟宁静

1. 白天的牧场自由悠闲,到了晚上又是怎样一番情景?聆听老师朗读,你能感受到什么?交流感受。

2. 默读第5~6自然段,你觉得课文中哪些描写把你带入了这种独特的诗情之中,边读边圈画批注。

3. 汇报谈体会。

▲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又是一片寂静。

(1) 交流感受。

(2) 抓住“偶尔”“又”等理解“以动写静”的手法。

▲谁都不叫喊吆喝……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

(1) 抓关键词品味,宁静的诗情。

(2) 想象奶牛静立不动,挤奶的人动作轻柔,没有嬉笑、呵斥,有的只是相对无言的交融、默契。想象画面读书。

(3) 奶牛严肃沉默,自然一片寂静,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人、动物与自然是那么和谐。再次悟读。

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

(1) 交流感受。狗和牛怎么不叫了,马怎么忘记踢挡板,灯塔也成了蒙眬的睡眼。

(2) 换成诗行,配乐图片品味诵读。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设计意图】围绕“自由”“ 宁静” 设计板块,满足学生的自主选择,这既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对生本课堂的呼唤,也是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关注。让学生关注文字,多向交流读书心得,体会荷兰牧场的诗情画意。配乐插入荷兰夜色的图片,让想象、画面、文字得到完美统一。

三、 回味领悟“真正的荷兰”

1. 沉醉于荷兰的牧场,内心无限安宁,难怪作者在游历荷兰之后也感慨道: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2. 创设情境,练习说话。假如你是一匹骏马,或是一支郁金香,也许是一位牧民,你眼中真正的荷兰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此处创设说话的情境, 渗透说话的指导,激发对荷兰牧场之国的喜爱向往之情,使积累与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拨动着学生一颗颗灵动的心,激发他们飞扬智慧的语言。

3. 出示作家照片和文字资料:捷克作家恰佩克当年游历荷兰时,自己的祖国即将遭受法西斯的入侵,家园遭受着战争危险的冲击。眼前异国的风光、色彩、情调和氛围……无数的美扣动了作者诗人一般的心弦。荷兰就是他想象中的美好世界,是一座纯洁的世外桃源……

(1) 交流读后感受。

(2) 这就是作者创作的原因。让我们带着憧憬与向往, 和作者一起满怀赞美之情告诉所有的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设计意图】文章是紧闭的眼帘,写作背景资料的呈现,露出晶光闪耀的双眸,露出美的精髓。此环节中让学生体验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对真正的荷兰产生更深意义的领悟;同时催生深层的思考,懂得写作是表达情感的需要,引导学生走上文化积累和精神成长的快车道。

四、 作业

1. 选择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反复诵读,积累背诵。

2. 课后可以读读作者的《鲜花之国》《人与水》,也可以找找其他人写的荷兰游记读读,感受不一样的荷兰。下节课举行“我心目中的荷兰”为主题的读书汇报会。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去比较阅读更多的美文佳作,丰富对荷兰的印象,看到语言丛林中更多更美的风景。

篇5:《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本课的美,在一种意境。

田园生活的宁静悠闲,是本篇课文的基调。

在教学时,我尽可能用入情入境的语言引引领学生进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去。由于课文比较长,而每一部分的语言都比较美,但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所以教学时,我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第二段和感受第三段,这两节是牧场的代表景观。对于第四节,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一带而过,而第五节与第六节,采取让学生通过轻轻读,边读边看,看自己能看到什么的方法,让牧场的夜景在他们的脑海中时时浮现。

然后,以第一节和最后一节为切入点,让学生再一次深深地明白:“说荷兰是花之国,是因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真正的荷兰就是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这样,就让学生从微观世界中走了出来,重新整体认识了荷兰的田园风光。

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深化延伸”的综合题,即“我们马上要回家了,你们感觉带点什么最有纪念意义呢?”学生说了很多,有同学说带点“郁金香”,因为这是荷兰的国花。在此,我既不敢肯定,也不敢否定(有同学认为摘花是破坏大自然,破坏环境)。这一环节处理不够好。

篇6: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首先从课题入手: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什么是田园?(泛指农村)

什么是诗情?(指的是诗一般美好的情韵和意境)

什么是田园诗情?(以优美的.自然景物为描写对象,精心选择了极富特色的一系列景观)

课文描写了怎样的景观?

此时,再让学生打开书,阅读课文,师质疑:

课文结尾处说:“这才是真正的荷兰”。

“那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子的”(-于是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增。)

生:我们来到了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看到了-------

生: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碧绿色的低地------

生:到了傍晚,我们看见------

生:运河之中------

每到一处,引领学生感受荷兰和谐、优美、宁静、悠闲的田园风光图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此时,课文已清晰的`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也可老师提出问题共同解决,我紧紧围绕“这才是真正的荷兰”入手,把自己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文为本,引导学生多次朗读课文,进一步领会课文。学生不仅进一步把握了文中描绘的田园风光,而且认识到了“只有懂得享受宁静的人,才不会去破坏自然,才能拥有这样美好的生活环境”。

篇7:《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田园诗情》把我们带进了荷兰,一个以风车为标志的国家。走进了一个诗情画意的田园。 眼下是秋收秋种的季节,而我们的教室外就是一片田野。学生们学了这一课后,在课后,很多同学都对着窗外,戏称这就是田园诗情,几个人边笑边引用课文中的语句加以改造。我顺着他们的视线望去,我明白了学生的.笑声。孩子们从小生活在农村,对于田野他们看得太多太多,在他们的眼里并不美。在感受了荷兰的田园后,孩子们很震撼,怎么会那么美。嬉笑的同时他们心中也希望眼前的家乡也是一片田园诗情。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第三课时片段

师:这就是真正的荷兰!面对充满田园诗情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

凯宇:荷兰,真美啊!

凯凯:荷兰太美了,长大了我一定要去看看.

静喆:荷兰真是个童话般的世界,我尤其喜欢那静谧的夜,宁静而富有生机。

明洁:荷兰的牧场真是个自由的国度,我喜欢这个天堂般的绿色草原。

孩子们举手很踊跃,心中满是对荷兰的向往和热爱。他们为这诗情的田园着迷。

师:那么被你们也称为“田园诗情”的家乡呢?你们觉得美吗?

孩子有的轻轻的摇头,有的从窗口张望。

师:我们的家乡也很美,如果你去细心观察,那么美就在眼前。荷兰的小朋友同样也会向往我们家乡的“田园诗情”的。

反思:

篇8: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1. 这节课,我们继续跟着作者走进荷兰,去感受那里的田园诗请。

2. 出示短语

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 绿意盎然的村野乡间(满眼碧绿)

辽阔无垠的原野 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不仅绿,而且一望无边)

野草遮掩着的运河 镶嵌在一条条运河之间的低地(运河真多)

3. 读好短语,还要读出这些短语所表达的意思,自己读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4. 图片欣赏。“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充满了浓郁的诗情,如果把荷兰比作一首诗,那是一首怎样的诗?(板书:荷兰,真是一首 的诗)

【设计意图】荷兰的田园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遥远,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借助多媒体展现画面,把他们带入特定的诗意般的情境中。在空灵的音乐声中,配以荷兰的流水、郁金香、牧场等优美的图片。如诗的画面、动情的音乐,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渲染出一种诗意氛围,让学生产生很强的阅读期待。

二、 品读课文,感受诗情

1. 指名读第2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2. 开头是“丝绒般的草原”引入,最后“是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在这样的背景中,主角却是“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

3. 出示: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正在低头吃草;有的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牛犊跑前跑后,活像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

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正在低头吃草;有的站立不动;牛犊跑前跑后;老牛仪态端庄。

(1) 比较一下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好?

(2) “会思考”的牛,“活像顽皮”孩子的牛,“好似家长”的牛,作者加上了想象,使句子更加生动,富有情趣,也让我们更喜爱这群牛了。(板书:发挥想象)

(3) 在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牛儿们一家老小,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品尝着鲜嫩的碧草,浸润在村野乡间那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的香海之中,让人情不自禁地赞叹道:荷兰,真是一首 的诗(板书:幸福)

(4) 这就是荷兰!

4. 看过了奶牛,作者把目光投向了荷兰的骏马。自己读读第3自然段,你能把这段话读成一个什么词?(自由)

5. 出示:成群的骏马骠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随风飞扬。

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自由驰骋。

(1) 我们闭上眼睛,放飞一下自己的想象:前方出现了一个个小池塘,成群的骏马依然——;它们愿意往东飞奔,就——;愿意往西飞奔,就——;愿意和伙伴赛跑,就——;它若不愿意奔跑,就——;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

(2) 有鲜嫩的碧草品尝,又能自由驰骋,所以这儿的骏马——骠悍强壮,腿粗如桩,鬃毛随风飞扬。

课例展台

(3) 骏马们,在这碧绿色的低地里自由驰骋,什么感觉?

(4) 让我们一起来自由驰骋一番吧!齐读。

(5) 此刻,我们又一次被荷兰洋溢的浓浓诗情感染了,我们真想说,荷兰,真是一首 的诗。(板书:自由)

6. 田园里还有一些体型较小的动物。看!它们也上场了,自己轻轻地读读第4自然段,这里介绍了哪几种动物?

7. 作者在介绍这几种小动物时,并没有像之前介绍奶牛、骏马那样描写细致,而是只用了寥寥几笔,你能不能选择其中一种小动物,发挥想象,用上“有的……仿佛……”,或者“……活像……”,或者“……好似……”其中一种句式,把这种动物写具体。

8. 组织交流。同学们发挥了想象,具体介绍了这几种小动物,那作者为什么不这样写呢?这种写法就叫做有详有略。(板书:有详有略)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课文第4自然段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选择其中一种小动物,充分发挥想象,把这种动物写具体。学生进行了拓展训练,进一步加强了语言实践,实现了学生语言学习的积累和运用。

9. 此时,你又想说:荷兰,真是一首 的诗。(板书:悠然安闲)这就是荷兰!

【设计意图】通过ppt把课文中的文字呈现成了诗,又配上了优美的乐曲,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了不同动物的特点,从多种方式的朗读中,感受到文中蕴含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诗境。各种小动物的安闲和荷兰田园洋溢的那份浓浓的诗意,自然而然地植入了学生的心灵。

10. 不知不觉到了傍晚,夜晚的荷兰又有一份别样的诗意。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夜晚的荷兰留给你什么印象?(静)

11. 出示: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

车船过后,一切又归于平静。)

这两句作者直接写出了“静”,其他句子虽然没有直接出现“静”字,但分明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夜晚田园的“静”。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12. 教师小结:挤奶的人和动物是静的,牛儿马儿是静的,装满货物的车辆和船只也是静的。沉睡的牲畜,无声地低地,漆黑的夜晚,此时的荷兰,是一首 的诗。(板书:宁静)

【设计意图】本课的板书由每一段回归得出的一点最深的体会:荷兰,真是一首 的诗,每次都出示在ppt上。到整堂课结束,这个诗一般的语言反复咏叹,一唱三叹,耐人寻味。教师的情唤醒了学生的情,走进了文本的情,实现了感情共振,让学生经历着美的陶冶与熏染,经历了一次诗意的旅行,获得了诗性的感悟。

三、 总结板书,深化主题

1. (播放图片)荷兰的田园充满诗情,随处可见的一座座古朴而典雅优美的风车静静地竖立在地平线上,远远望见,仿佛童话世界一般;湖泊边的土路上,人们正悬起鱼竿垂钓,那份悠然雅趣与周围的小桥流水,构成了多么美妙、协调的图景;雨后初晴的青石路边,喝着咖啡、悠闲晒着太阳的男男女女;或者在运河上荡舟消遣的人们,一切都是那么悠闲自得。一切都充满着幸福、自由、悠闲、宁静的诗情,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板书:真正的)

【设计意图】生动的画面、老师动情的叙述,配以悠扬婉转的钢琴声在耳畔响起,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了诗境,感受着荷兰田园的那份悠然自得,和作者一起漫步在荷兰的大街小巷。这样美的配乐、美的解说、美的画面,充分调动学生用多种感官去体验,使其仿佛置身于诗句描绘的美景中,感受到诗的意境美,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感受。

2. 现在,你心中真正的荷兰是怎么样的?我们也来尝试用诗的形式写一写你心中的荷兰,可以小组合作写。(出示:荷兰/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 / / / /这就是/充满田园诗情的荷兰。)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尝试用诗的形式写一写,可以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写下来。通过给学生提供了开头和结尾,他们动情地朗读着优美的诗句,发自内心的话语,连成了一首动人的诗,这一切绘成了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动人情境。

四、 由文及人,初步感悟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1. 这篇文章的作者就雷卡尔恰佩克,捷克小说家兼戏剧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曾赴荷兰游历,当时,作者的家乡正在遭受战争的侵扰,人民不得安宁。(出示作者资料,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这段文字)作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了这篇介绍荷兰的文章。我们常说:文为心声,作者在吐露自己怎样的心声呢?(借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美景,抒发自己渴望自由、宁静、幸福美景的心声)

2. 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借景抒情。(板书:借景抒情)有情的文字是最能打动人的,相信同学们只要善于观察,细心体味,融入自己的情感,也一定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文字。

【设计意图】出示了本文作者的照片和生平资料,让学生读一读,交流交流。这样,学生对作者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篇9: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精选)

篇一: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田园诗情》是一篇描写荷兰美景的散文。荷兰一向以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风车之国而闻名于世。文章中着重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表现了它的诗情画意。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抓住了“这是一首的田园诗”进行教学,以突出荷兰牧场之国的特点。然后抓住其它几处句子,让学生体会水之国和花之国的美丽。

因为本课的内容较多,原本看荷兰风情的录像放在第一课时,可第一课时教室内没有媒体播放,只好在第二课时让学生感受体会荷兰的美丽、祥和、宁静,使第二课时的时间更加紧张。

在教学奶牛图时,我能通过抓“极目远眺”这个词,让学生一起跟着作者“极目远眺”,看到了什么?从而引出其它几句话的教学,有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各种姿态的奶牛,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从这些比喻句中体会这么美丽的草原是奶牛的天堂,体会荷兰不愧为花之国,并引导学生读好这些重点的词语和句子。课堂上学生表现得比开始接触时出色多了,好几位不太认真的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

在教学骏马图时,我让男生读这一自然段,因为男生比女生更活泼,比较适合读出骏马的气势。并让学生自己找出描写骏马样子的词语“骠悍强壮、腿粗如桩”,体会到骏马的强壮,从“随风飞扬”体会骏马奔跑的速度很快。

在教学夜晚图时,我让学生体会了周围环境、人、动物的静,这是荷兰夜晚的特点。但这一部分的过渡衔接不是很好,部分句子理解的不够,只是引读或教师直接讲述过去了。

篇二: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田园诗情》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文章,全文围绕“牧场之国”的荷兰来写:碧绿的草原,黑白两色的奶牛,乳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无言的挤奶人,宁静漆黑的夜晚,闪烁着微弱光芒的灯塔——美丽富饶的荷兰就像一幅幅田园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体会和感受到荷兰田园那诗情画意的美和作者内心深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

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带着一份期待走进课文中,一边品味着课文优美词句带来的享受,一边在脑海中慢慢勾画出自己想象出来的荷兰田园风景图。下面就我在教学时得出了一点感想跟大家分享:

1、引入时,我在黑板上写下“田园”这个词,让学生讲讲他们对田园的认识,学生积极性很高。之后就顺利地导入了所教课文。带着“介绍了哪里的田园风光?”为问题让学生读书。

2、在初步感知了课文以后,我问学生:“看到这些美好的景物,你最想干什么?”学生说出了自己各种各样的想法,这样就更加激发了学生对美好田园风光的热爱和向往,是美好情感的又一次熏陶,学生积极性得到了释放,为之后的学习明确了目标。

3、在学习了奶牛在草原上各自的生活状态之后,我就按照原本的教学设计,问学生:“读了这一段,你觉得作者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问题发出之后,全场沉默无语,我看到了学生脸上的茫然,我才意识到问题太唐突,与课文内容联系不紧密,也让我知道了教学有时不能死搬教案,而要看是否服务于课堂。之后,我按照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习,反而更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4、在理解课文基础上诵读,更能起到效果。学习了傍晚牧场的宁静这一段,我问学生要怎样读?他们回答:慢慢地、轻轻地。分析得非常好,最后大家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结束了这堂课。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深的感知能力,对于课文的理解也越来越透彻,只要老师备好课,我相信课堂会碰撞出火花,教学会得心应手。

篇三:田园诗情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本课的学习重点是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从揭示课题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整体感知课文。在这个基础上,再次让学生进一步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找出自己印象深刻的或比较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能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抓住重点读懂课文。

然后继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作者写牛、马、羊、猪、鸡在碧绿草原上的活动,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体现了荷兰以畜牧业为主的特点,更突出了动物与环境与人和谐的统一。再从写法上指导,“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为什么?”让学生从写法上来谈,感受语言的优美,尤其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接着熟读背诵自己喜欢的一两部分,形成积累。最后,启发进行自主性的拓展练习。

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的理解,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进一步领会课文,然后讨论交流。学生不仅进一步把握了文中描绘的田园风光,而且认识到了“只有懂得享受宁静的人,才不会去破坏自然,才能拥有这样的美好生活环境。”

篇10:田园诗情语文教学反思

《田园诗情》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单元都是写景的,欣赏完济南的泉城、四川的九寨沟,这节课带领同学们走出国门到荷兰转了一圈。这篇文章是一篇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从课题入手,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再由问题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知欲望,让学生初读课文初步感受荷兰那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进行整体感知。老师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同学们游览,并相应的让学生参与进来朗读感受,这篇散文的语言非常优美,我尽量用很优美的词语来修饰我的课堂语言,使学生能投入进来,在朗读时我用很优美的语气朗读,把同学们深深吸引住了,他们仿佛真的走进了荷兰,欣赏到了它的美丽和宁静。

这也是我这节课很满意的地方。但由于过度引导这一点,以至于挖掘教材的深度不够,只顾着让学生自己体会,忽略了作者自身的感受,课后学生只知道荷兰的美,而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很模糊。这节课让我感受到,讲好一节课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课前备课,了解学生学情,在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少了哪一环节都不行,要全面把握,还要控制好自己,不要跟着学生走。自己的课堂还很不成熟,但我会通过总结经验,取他人之常补自己之短,努力使自己的课堂走向成熟的。

篇11:田园诗情 教后反思

《田园诗情》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写了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抒发了作者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由安详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备课时,我总觉得这篇课文很难教,如何让学生领略课文这么美的句子?如何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荷兰的美?等等。后来,我想,在板书设计和关键字词上得多加推敲,这样理解起来可能更轻松些。

一、充实板书

理清课文脉络,板书设计是很重要的,认真设计板书,这是我每堂课必做的功课。这篇课文分别从草原、低地、傍晚等几个部分,展示了荷兰的田园风光。每一个美景,都可以分解出几幅美丽的画面,于是,我设计了让学生读段落并给画面取名的语文活动,这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加速阅读,加快理解。经过讨论交流,板书相机生成。如下:

水之国草原:奶牛温情图、郁金香图美丽

花之国低地:骏马活动图、家畜图自由真正的荷兰

牧场之国傍晚:挤奶图、田园夜色图安静

二、抓关键词悟情

篇12:苏教版四上《田园诗情》说课稿

荷兰一向以“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闻名于世。本文正是从这三个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的。课文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荷兰牧场和运河交错的独特地形,所以作者最后总结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既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更是对荷兰的美景发出的赞叹。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突破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荷兰的田园风光,语言的生动感知,语言积累。

4.体会作者对荷兰的喜爱之情,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难点是,对于“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一句话的理解。重难点的突破上我主要通过“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及多媒体的恰当运用相结合的方法。将从三个不同层面进行教学:景物的色彩之美,动物的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之美,宁静的夜晚之美,最后提炼升华理解“真正”二字。

三、教法学法

教法:在教过本单元的写景文章之后再来教这篇课文,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体会。

1.采用要求学生自读自悟,品味交流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强朗读,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他们把课文读通、读懂。

2.情景教学法:我利用学生来荷兰玩的美丽的乡村景色的图片,多媒体,描述语言的方法深深地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读优美的段落,背诵一个或两个优美的句子。

学法:教是为学服务的,根据新课标对四年级学生的要求设计学生的学法。第一,初步体会语言生动的作品,并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然后让学生阅读、规划、理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中主要从纵横两条线入手,纵线是对课文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整体的感知,横线是从具体文本中感受真正荷兰之美。

(一)视频激趣

本单元全是写景的文章,但“景有不同”,《泉城》《九寨沟》是孩子们身边的美景,而荷兰离他们太遥远了,一点儿概念都没有,怎么让他们走进文本,我是动了一番脑筋的。最直观的情景教学,最吸引孩子的是美丽的画面。学生欣赏多媒体显示屏幕:在运河里,屏幕上的草原、郁金香、奶牛、马,所有在清远悠闲的音乐的同时,让学生欣赏视频能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想象文字描述的乐趣和田园风光。

(二)整体感知

说明:免费自习静静地读课文,想想荷兰给你的印象,它可以用什么画将它们画出来,试着通过朗读表达你的想法。

生字词的教学没有单独出示,完全融入课文中,比如学生读到牧场之国时,我出示这些牛马羊都是“牲畜”,当读到夜晚人们挤奶时,出示“汽笛”,这样不着痕迹地进行生字词的教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我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给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保护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同时通过自我学习和整理,准备集体交流。

(三)交流感悟、指导朗读,提炼文章的中心句

课文中哪一句话就概括了大家的体会?

【设计意图】“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引出全文描述的重点“水、花、牧场”,抓住了课文的重点,组织下面的阅读教学。

(四)自读自悟,交流讨论

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品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到文本中无处不在的美,这也是隐藏在课堂上的一条横线。

【设计意图】结合多种形式、图文并茂,有感情朗读,如:个人读、师生读、老师范读、男孩子读等。让他们在读中感悟体会荷兰的景美。

美:动物的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之美(以读促悟)。

贯穿全文的一条线就是美,马儿的剽悍强壮的动态美,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色彩美,宁静夜晚的动态美。有动态、有静态,孩子的喜好不同,感兴趣的地方也会不同,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部分熟读成诵,形成积累。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得到了锻炼。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作品的优美语言,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是中年段阅读教学的目标,本环节的设计是品读语句,加强积累,让学生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总结升华,小练笔

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说一说眼中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在这里让学生换位思考,可以是记者,可以是导游,甚至可以是老师……顾全不同层次的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小组内一人记录,一人发言,集思广益,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最后用三幅图片总结全文)

【设计意图】在这一部分中,不同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学生个人的形式,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实现了思维和智慧的碰撞,促进了其个性健康、和谐发展。

五、设计反思

篇13:《田园诗情》教学设计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2.初步了解荷兰美丽的田园风光。并正确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本课生字新词的意思。难点:初读课文,了解荷兰美丽的田园风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上两节课,我们到了山东的济南,看到了美丽、神奇的泉水。到四川的九寨沟领略到了那里迷人的大自然风光。今天,我们到素有“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的荷兰去走一走,看一看!

二、请学生打开课文,自学完成: 1.认读课文后面的生字和新词。

2.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把课文读通、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多几遍。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在讲什么?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和新词。

极目远眺 仪态端庄 绿意盎然 骠悍强壮 辽阔无垠 悠然自得 默默无言

舒缓平稳 顽皮 严肃 偶尔 汽笛声 一抹晚霞 牲畜 2.你知道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请你告诉大家,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3.说说你在朗读课文时,遇到哪些句子比较难读? 4.指导学生把句子读好。5.指名朗读课文。

6.说说每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 5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你知道了什么?

2.让学生了解荷兰是在欧洲西部,是一个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它又叫尼德兰,是一个低地之国。(板书:荷兰)

3.你想不想将来当一个导游,游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那么,本课《田园诗情》仿佛是介绍荷兰风光的解说词。请你回去后,认真阅读,铭记于心,下一课,就请你带我们去游览,好吗?

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熟读课文。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体会作者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2、品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德育目标:激起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对世界文明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感悟并说出文章所展示的诗情画意。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简单地了解了被称为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的荷兰,今天我们要真正踏上荷兰之旅,去感受那儿的(指读课题)。

2、欣赏动画,感受荷兰

播放教材配套光盘中的“动画欣赏”。

3、说说感受

(1)看了动画,你有什么感受吗?学生自由交流

(2)师:这就是荷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现在在你的脑海里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呀?

多么迷人,多么令人向往的荷兰呀!还想不想去驻足尽情地欣赏呢?

二、细读探究,品味荷兰

1、出示自学要求: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想想荷兰给你留下的印象,找找

/ 5

哪些词句中能体会到,把它们划出来,再试着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学生自读品味。

3、集体交流: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呢?你是从哪个自然段中体会到的?请具体说说你的理解。

A第二自然段“极目远眺„„大片大片鲜艳的郁金香。”

(1)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体会到的荷兰是什么样的?(美丽的)用自己的话说说。(圈画词语:碧绿、黑白)所以你觉得荷兰是美丽的,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个别读、齐读。

(2)从哪句话我们也能体会到荷兰是美丽的?(引出“郁金香”一句)是啊,碧绿的草地还有色彩斑斓,鲜艳夺目的郁金香装扮,多迷人啊。通过朗读我们再来欣赏这迷人的景色。

(3)从这一自然段中你还能体会到荷兰是什么样的?(自由舒适的)说说你的理解。(圈画词语:有的、仿佛、活像、好似)你觉得这句话写得精彩吗?为什么?(排比、拟人的手法)

指导朗读:谁愿意带领我们再次欣赏那形态各异的奶牛。B第三自然段“碧绿色的低地„„自由王国的主人。”

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体会到的荷兰是什么样的? 说说你的体会。(圈画词语:成群、除了、没有)如果你是骏马,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高兴,自豪)

指导朗读:现在你们就是一匹匹骏马,通过朗读尽情吐露你们此刻的心情吧!真是个马的自由王国啊!(板书:马的自由王国)

C第四自然段“在天堂般的„„自己的王国。”

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体会到的荷兰是什么样的?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介绍?听了他的介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板书:天堂般的动物世界)

D第五自然段“到了傍晚,„„默默无言。” 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体会到的荷兰是什么样的?(宁静安谧)

你能把这份宁静与我们一起分享吗?从他的朗读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圈画词语:才、沉默、偶尔、又是一片寂静、谁都不、也没有、默默无言)我们再来感受这份宁静好吗?

E第六自然段“运河之中,„„微弱的光芒。” 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体会到

/ 5

的荷兰是什么样的?(宁静安谧)

试着准备一下,看看哪位同学最懂得欣赏,真正地感受到了那份宁静。

三、小结

四、作业

1、抄写词语、优美的句子。

2、完成天天练。附板书:

10、田园诗情

美丽迷人的 真正的荷兰是 天堂般的动物世界

宁静安谧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演演小导游,展示如诗如画的荷兰田园风光。

2、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

教学重难点:如何用语言描述如诗如画的荷兰田园风光。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大家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的知识吗?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儿的呢? 生讲述,帮助学生回忆。

二、引导描述

1、现在,我们正要去荷兰游览,可是,我们缺少一名导游,这可怎么办哪?(师一脸的愁容)

2、学生踊跃举手,争当小导游。

3、那作为导游,我们要向游客介绍清楚什么呢?(荷兰田园风光的特点)

4、怎样才能说清楚、说详细,让游客感到不虚此行呢?

5、生讨论后试讲。

6、集体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 5

三、引导背诵

1、确定背诵段落

小朋友们,学习了课文,你被哪些景色深深吸引了?能说具体些吗?

2、指导背诵。

四、作业

1、补充习题。

2、将这如诗如画的荷兰田园风光介绍给你的爸妈听,并将这一过程记录下来,作为本周的日记。

上一篇:视频脚本样稿下一篇:全科医生规培出科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