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高级论文

2024-05-12

工程类高级论文(通用10篇)

篇1:工程类高级论文

从事工程建设工作的技术人员。

(1)取得工程师资格后,经历与能力要求:

①担任过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专项建设管理、施工建设与工程监理任务的负责人,或作为主要参加者,承担大型工程的建设管理、施工建设与工程监理,或负责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管理、施工建设与工程监理项目三项以上,并较好地完成任务;

②熟练掌握本专业范围内一种以上施工技术方法,开发和应用二项以上新技术、新方法及新材料进行科学施工建设,并取得明显成绩;

③行业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技术规程的主要编写者;

④参加大、中型施工项目、施工方案、施工质量、施工报告的论证、审查、鉴定,并提出可考证的重要技术建议被采纳;

⑤根据施工标准编制各时段的施工计划、施工方案和按招标承包制的要求,编制大中型工程项目的标书、承包合同三份以上;

⑥作为技术负责人,及时调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与施工建设中各专业、各施工工序的施工计划,在施工全面计划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与全面经济核算等工作中,妥善协调各专业管理间的关系,并取得显著成效,并经省、部级主管部门认可。

(2)取得工程师资格后,业绩成果要求:

①国家科技进步奖、优秀工程奖的获奖者;

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工程奖三等奖以上的获奖者;

③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授予的科技奖或专业科技奖(含优秀论文奖)二等奖以上的获奖者;

④在施工建设中,主持库容在1亿立方米以上水库的专项项目,或1千万立方米库容的水库,或5万千瓦装机的水电站,或万亩以上的灌区等工程,己竣工并投入生产,运行正常,未发现施工质量方面的问题;

⑤主持或参加编写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技术规程、管理办法等已被省部级主管部门采纳颁行;

⑥作为省、部级项目的主持人或专项工程的负责人,在工程施工建设中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并科学地组织管理,使工程提前完工或取得明显经济效益;⑦在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方面取得国家专利二项以上。

(3)取得工程师资格后,论文、著作要求:

①专著(正式出版,不少于三万字);

②译著(正式出版,不少于四万字);

③在公开发行的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二篇以上;

④在省部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三篇以上,或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一篇以上;⑤主笔编写的大、中型工程施工项目的施工总结、技术专题报告等四篇以上。

篇2:工程类高级论文

根据省市职称办有关文件和工作要求,我市2011年报送中、高级工程类评审材料工作于3月初展开,具体时间地点及有关事项如下:

1、材料报送时间及地点

报送时间:2011年3月10日—4月20日

报送地点:太仓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称办公室

柳州路38号北楼204室

咨询电话:0512-535424942、申报材料袋

请申报人员在此通知发布之日起到人社局北楼204室购买2011年职称申报材料袋及继续教育证书

3、申报工程类中高级职称具体要求请参照 苏州市职称评价网 网址:http:///zcpj.asp

太仓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职业技术管理科

太仓市职称办公室

篇3:工程类高级论文

一、以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IT类专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化进程的加速, IT类专业成为高校招生的热门专业, 且由于专业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 难以保障培养目标的实现。其一, 由于众多高校资金紧张, 缺乏先进实验设备和良好实验、实践环境;其二, 传统的、精英阶段的学术性质量标准, “大而全”的专业设置, 过分偏重理论教学, 不能很好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制约着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其三, 高级应用型师资相对匮乏, 产学研不能很好结合, 难以培养职业素养高和技术应用能力多样化的人才, 直接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不足;其四, 专业定位不准, 特色优势不明显, 不能很好的和企业市场需求接轨等。

二、面向市场, 调整专业设置, 加大与企业合作力度

针对以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I T类专业存在的问题, 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IT类专业进行“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加强IT类专业自身调控, 走出“精英式”人才培养的怪圈

高级应用型人才所需专业知识的构成, 不一定要求学科知识的完整和系统, 需要基础的专业理论、娴熟的专业基本技能及从事某类或某种职业的基本素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一定区域的市场、职业及相关技术有直接、紧密的联系, 专业应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 应以职业岗位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数, 以学科和专业的交叉复合来把握专业定位。所以IT类专业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 适时调整IT类专业的方向, 找准立足点。只有明确的专业服务领域, 才能知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有了准确的人才规格和要求, 才能知道设计怎样的教育过程, 才能更好地完成培养目标要求, 才能使学生学有所用, 进而缩短学生的就业周期, 满足企业对IT人才需求。

2. 明确经济发展的急需方向, 实施“X+Y”教学模式改革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提出的“3+1”教学模式, 为高级应用型IT类专业教学模式提供很好的思路, 所谓“3+1”的教学模式就是学校和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进行联合, 培养专业化的技术人才, 学生用三年时间在高校学习基础理论知识, 一年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教学的培养, 利用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设备进行实地教学, 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得到充分的提高。借鉴“3+1”教学模式, 我提出“X+Y”教学模式, 其中X为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时间, Y为专业实习或企业实训时间, IT类专业可根据自身特点, 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基础理论和企业学习或实习、实训时间。从办学形式上, 可以采用与企业联合办学的方式、订单式培养方式或是实习与岗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等,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岗位针对性, 缩短或者消除学生岗位适应期, 实现部分学生“零距离”就业。在这方面, 我们已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根据学生意愿, 我们在2008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届毕业生中选拔了8名同学, 根据河北新龙公司对人才需求情况, 开设了近半年的相关专业课程, 学生在实习期间直接到河北新龙公司参加岗前实训, 并针对实训课题, 较好地完成了毕业论文 (设计) , 不仅自身得到了很好的岗前锻炼, 而且找到比较满意的IT岗位, 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也为企业选拔了优秀的毕业生, 实现了学生与企业双赢的结果。

实施“X+Y”教学模式的改革, 要科学调整课程设置, 要加强实践教学、技能训练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实行实验课程化, 实践技能模块化, 使我们的毕业生真正成为工作需要的人。

3. 产学研结合, 造就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双师型”教师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教师, 又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掌握一定技术和技能的工程师或工程技术人才。“双师型”师资队伍, 对IT类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面向市场、面向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生力军, I T类专业要从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出发, 必须首先造就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然而, 许多高校师资队伍中高级应用型师资不足, 严重制约着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实现, 所以培养“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 成为IT类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我们经过一年多的“校企合作”实践证明, 产学研结合能够很好地解决高级应用型IT类专业发展瓶颈问题, 通过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训, 依托行业优势进行锻炼, 不仅扎实了教师的理论知识、锤炼了实践技能, 还对企业和岗位有较详细的了解, 对岗位核心能力、关键技术等了如指掌, 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

4. 小结

“校企合作”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无疑为学校师资培养、企业用人需求和学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可以说是高级应用型I T类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强心剂。但“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及管理模式还有待进行深入研讨。

参考文献

篇4:工程类高级论文

【关键词】技工院校 机械类 高级钳工 评判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39-02

技工院校机械类的高级钳工专业学生主要根据自身的技能条件进行考核,在实际考核评价中,只是对学生简单的操作行为进行训练,忽视了机械高级钳工在企业生产以及机械加工中发挥的实际作用,所以,为了提高技工院校的技能考核通过率,促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全面培养,还要提升学生的训练技巧。

一、钳工概述

钳工是利用台虎钳等各种手工工具对一些金属实施切削加工。该工作属于一种手工方法,一般是利用常用工具以及设备进行金属加工的。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手工操作也具有较大的使用作用。在实际的加工工作中,由于有些工作不能利用机械进行加工,这期间,就要利用钳工有效实施。例如:一些毛坯,在焊接、铸造过程中,经过切削加工以及热处理等方式出现一些零件,要实现这些零件的技术精度要求,就要利用钳工对其进行组间、装配以及加工等,并形成完整的机械设备。有些机械由于在使用中出现损坏以及发生故障问题,要促进精度使用,也要利用钳工进行维修、处理[1]。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只有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以及较高的操作水平才能满足当代企业的发展需要,因此,技工学校的学生就要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并在新的社会中实现新的发展要求。技工院校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质量与教学计划与技能考核内容明显不一致,特别是机械类的钳工专业。技工院校的学生在技能考核上主要以加工配合为主要考核内容,然后实施各种操作训练。但单一的技能形式不仅使学生得不到综合发挥,影响学生的自身进步,还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与进步。所以,为了使技工院校的学生适应企业的现代发展,提高学生掌握的综合技能,就要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条件,为学生制定完整、规范、合理的技能鉴定考核评价方案,不仅要促进它的可行性,还要形成良好的发展效果[2]。

二、对技工院校机械类高级钳工专业考核的意义

根据国家建立的相关标准,技能考核主要是根据企业生产的产品,实现产学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手动平口钳对其进行训练与考核,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中的主要内容以及加工项目生产的综合技术。整个考核评价方式不仅仅是考试,也是一种生产方式,对于技工院校机械类的高级钳工专业学生来说,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还能促进全面性的技能水平的提升。在该技能考核中,学生通过对企业生产流程的了解,不仅树立了自己优秀的思想观念,新的技能考核还能得到学校与企业的不断认可,以促进技工院校地位的有利提升。

三、技工院校机械类高级钳工专业考核的评价方法

(一)技能鉴定的考核形式

对技工院校机械类的高级钳工专业进行考核与评价,主要的形式是实现考核与评价的综合形式[3]。考核主要对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考核,并对其以合格、不合格进行确定。对于评价来说,主要是学生在实践中的基础技能以及知识水平等形式进行评价,并作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以供学生参考。

(二)实际考核的内容

对技工院校机械类的高级钳工专业进行考核,主要从三方面内容进行优化执行。其一,要对学生掌握的机械加工制造技能进行考核,以提升学生的精确操作能力。其二,根据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为学生开展面试答题,从而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其三,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在实习中的实际锻炼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写出相关的论文知识,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三)对考核时间的安排

针对考核时间的具体安排,一般情况下,要经过长达五周的考核方式。在第一周与第二周,对学生进行分段式考核,并根据实际的考核结果做出相关的考核分数。在第三周与第四周,根据合理的考核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计分[4]。在第五周,要根据前两次的考核内容以及计分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考核计分。

(四)考核的相关办法

在实际考核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技工院校机械类的高级钳工专业的相关知识,如《手动平口钳》的加工与制造,可以将该知识占为整个考核分数的70%。然后,执行面试答辩考核,该考核形式在整个考核评价中占有30%的分数。最后,进行论文的撰写,该考核形式在整个考核内容中占有10%的分数。

四、相关的考核评价案例分析

本文根据某院校机械专业的相关技能鉴定与考核方案的执行方式进行分析。该院校执行的考核方式也是考核与评价两种方式的有效结合。在具体的考核内容中,主要分为三部分,其一,对学生的机械加工制造进行考核,该内容占有总分数的70%,一般要经过四周的考核与评价[5]。其二,对学生实现面试答辩考核,该内容占有总考核分数的20%,主要经过一天的考核时间。其三,对论文知识进行撰写,该考核内容占有总分数的10%,但由于论文的撰写时间比较长,因此,在考核期间,要学生提前对其上交。

对于实际的考核办法,机械加工制造主要将学生进行分组考核,一台机械可以安排两名学生对其进行操作。对零部件进行加工期间,主要对学生的钳身固定、钳身活动、下压板以及卡板等加工进行考核,并分别对学生的加工方法以及精度的配合要求进行计分。在对部件进行装配考核期间,主要对螺旋、滑动、止卡、钳口以及压板等部件进行考核,然后分别对学生的装配过程以及装配后实现的精度进行计分。在总装配考核期间,主要对学生在钳口表面闭合状态中的工作、活动钳身的前后移动、超负荷切削是否达到标准要求以及对外观的美感等内容进行考核,并分别对学生的装配过程以及精度装配进行计分。对于面试答辩考核,要制定一些评委以及评审成员对其进行评分、监督[6]。面试期间的内容可以包括机械的加工与制造、机械的加工工艺,可以掌握机械制图等相关内容。学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一般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完成,将学生分为两人或三人,根据评委的提出方式进行撰写。其中,论文撰写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对加工制造平口钳的认识、加工制造中应该掌握的技巧、在企业生产中学习的经验与教训等内容,并对其进行评分考核。

总结:

根据以上对技工院校机械专业的高级钳工技能进行考核与评价的相关研究,对相关的问题以及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分析,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技能素质水平。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企业在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制定出符合可行性的教学方法以及考核评价方法,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思考,优化教学中的考核方法,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提升实际的教学水平,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先进人才,以完成学校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培丰,孙艳乔.技工院校机械类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学园,2014(32):35-36.

[2]施荣.技工院校机械类高级钳工专业考核评价方法浅谈[J].考试周刊,2013(20):2-3.

[3]李培丰.技工院校机械类课程与信息技术融合方式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8):85-86.

[4]赵飞虹.关于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职业,2015(15):94.

[5]兰英.技工院校机械类专业《AutoCAD》教学方法初探[J].科技资讯,2014(1):166.

篇5:卫生类高级职称面试心得

今年放射医学副高职称面试考试分上午下午两场考试,我上午考试,早上7点就入场了,很不幸,抽到最后一个,12点30分才考完出来,足足在候考场等了5个小时,真是煎熬。其他兄弟们都拿了书在那看,我笔试以后就没有看书了,所以也没带书去长沙,只好东站站西看看,好不容易轮到我进去,第一题是理论考试,有2个题目,副高的任选一个,我当然选了一个简单的:鼻咽部纤维血管瘤。这个病简单,考的就是答得是否详细,考的就是心理素质,还好,我感觉大部分都述说清楚了,有一小部分遗漏,希望评审能高抬贵手给个高分;第二题是病例分析,53岁妇女,无阴道出血和腹痛,超声示右侧卵巢肿块,CDFI点状血流,然后给了5幅CT增强图片,肿块周围环形钙化,呈哑铃状,强化我感觉不是很明显,没有明显脂肪密度,左侧卵巢还有个小的类圆形水样密度影,无强化。题目是问最可能诊断是什么,依据是什么,鉴别诊断是什么?这个题目我觉得有点模拟两可,第一感觉就是畸胎瘤,但是没有脂肪和牙齿之类的东西,囊腺瘤又不太像,没有看见过这么钙化的,最后斟酌了一番,我还是选的畸胎瘤,把囊腺瘤放在了鉴别诊断里面。考完出来一问一个同行,他的答案刚刚和我相反,当时就觉得有点郁闷了,不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有没有高手指点一二?

后来问了下午考试的同学,他们考试的第一个题目是:肺动静脉畸形和肝母细胞瘤任选一个,病例考试是宫颈癌的分型,我觉得都还容易,主要是宫颈癌我曾经发过几份报告,特别翻书看过它的分型,如果是我考这道题那把握就大了,呵呵。

面试考完后总的感觉题目不难,关键还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比较全面的知识,答题的时候能想到的都要回答,包括临床、普放、CT、MRI、最好把超声也答上,鉴别诊断尽量的多选择,这样评委才会觉得你基本功扎实。

一家之言,还望各位同行指点,成绩出了以后再与大家分享。

心血管副高面试心得:

12月3日参加了湖南省心血管副高面试,谈谈我的心得体会。去年副高的面试题目就是正高的题目,只是三选二而已。所以出现了CHA2DS2评分,应激性心肌病这样的比较难的题目。所以今年我看了很多进展,很多指南。也做了不少笔记。

但是今年的考试和去年完全不一样,今年的题目只有两道,都是必答题。我是3号下午考的,12点半在宾馆大候考室集合,然后抽签面试,在候考室的时候可以看书,但是手机会被收掉。我4点进入小候考室,然后给看题目,看题时间6分钟,可以在专用纸上写提纲,6分钟后题目收走,带着提纲纸进入面试室。面试室里面还有一份相同的题目,答题时间8分钟,简答题是溶栓的禁忌症,病例分析初一看有点难,是多发性大动脉炎。上午的题目是胺碘酮的副作用,病例分析是肺栓塞。都算是很基础的东西。关键是心态,不要太紧张即可。

面试心得三:

面试结束,感慨万千!

篇6:卫生类高级职称考试历年真题

A.用于生物检定的.标准物质

B.用于抗生素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

C.用于生化药品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

D.用于校正检定仪器性能的标准物质

E.用于鉴别、杂质检查的标准物质

2.强心苷对哪些原因引起的心衰疗效较好

A.轻度二尖瓣狭窄

B.高血压

C.先天性心脏病

D.动脉硬化

E.心肌炎

3.以下描述副作正确的是

A.作用轻微

B.多为可逆性功能变化

C.停药后可很快消退

D.停药后症状常继续存在

4.立伐他汀不能与下列哪些药物合用

A.红霉素

B.环孢素

C.双香豆素

D.西咪替丁

E.华法林

5.下列关于硬胶囊壳的错误叙述是

A.胶囊壳主要由明胶组成

B.制囊壳时加入山梨醇作抑菌剂

C.加入二氧化钛使囊壳易于识别

D.囊壳含水量高于15%时囊壳太软

篇7:高级机电一体化类专业求职简历

姓名:xxx国籍: 中国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潮州 身材: 174 cm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1 岁

培训认证: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 机械/设备维修类:CAD绘图、机械绘图技工类 机电工、钳工、电工工业/工厂类 质检员

工作年限: 0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 1500--20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参加校内每周各个工种的实习,学校自己有实习车间,每学习一个工种都是实际操作,本人基础知识扎实,熟悉操作流程、能熟练完成安排学校的实习操作。2005.7-2005.8在从化环亚有限公司做暑期质检员

2006年五一期间在苏宁电器兼职销售员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2008-07-01

所学专业一: 高级机电一体化 所学专业二: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受教育培训经历: 2000.9-2003.7汫洲第二中学

2003.9-2008.7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

2006.3-2008.12广州电视广播大学(脱产班)

主修课程:钳工工艺技术、车工工艺技术、电工维修技术、计算机办公操作系统、数控车床工艺技术、铣床工艺技术、AUTOCAD辅助设计、PLC编/CAD/CAM/UG应用软件、人际交流、邓小平理论、计算机办公软件等课程,成绩均为良。

技能总结:

《钳工高级证》《钳工中级证》《AutoCAD中级证》《电工上岗证>《电工初级证》《计算机办公软件中级证》《车工中级证》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 良好 粤语水平: 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在校期间,虚心求学,刻苦认真基础扎实,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较好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有高度的责任心,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重视团队合作精神。兴趣特长:足球、篮球、乒乓球

详细个人自传

本人性格稳重大方,性格开朗、细心、工作负责,有团队精神,勇于承担工作的压力。本

篇8:工程类高级论文

1 有类网络和其局限性

1.1 有类网络

有类网络是指在网络的路由器上运行RIP V1、IGRP这些有类路由协议的网络。有类路由协议在传递路由更新时不包含子网掩码信息,并将IP地址归结到传统的A类、B类、C类。这些早期的路由协议开发时由于网络的带宽低、网速慢,出于节省带宽的考虑,路由更新必须做得很小才不至于占用广域网的全部链路带宽,而且当时的路由器是无法为每个子网存储掩码信息的。

由于在有类网络中路由更新包不传送子网掩码信息,那么将对路由的子网掩码部分作一些假设。

1)当路由器发送的子网信息要穿越不同的主类网络边界时,则路由器自动将子网信息汇总成主类网络后再传送出去。

2)当路由器收到一个更新包时,如果路由更新中包含的网络号和接收端口的主网号相同,则这个路由器会按照其接收端口的子网掩码决定其网络掩码。

1.2 存在的局限性

1.2.1 IP地址空间使用率低

由于有类路由协议不传送子网掩码信息,因此同一主类别网络的子网的子网掩码必须相同,这种技术称为定长子网掩码(FLSM)。如图1所示某公司的区域网络地址空间需求图,假设已分配到192.168.1.0/24-192.168.3.0/24的C类地址空间,路由器为Cisco 1841。

由于在有类网络中,子网掩码必须一致。为了满足最大的网段100个IP地址的需求,应将192.168.1.0/24划分为2个子网,即192.168.1.0/25和192.168.1.128/25。每个子网可容纳27-2=126台主机,可以满足100 hosts和50 hosts的地址空间需求。同样可以划分192.168.2.0/24和192.168.3.0/24这两个地址的子网,当然只能用/25划分。最终的地址分配如图2所示,这是一个典型的有类网络。

很显然在这是一个低效的寻址方案,存在着IP地址空间的极大浪费。例如只有50台主机和10台主机的网段里分配了126个IP地址;对于路由器之间点对点的WAN串行链路来讲只需2个IP地址,浪费了124个宝贵的地址空间。而且分配给该区域的192.168.1.0/24-192.168.3.0/24的3个C类地址空间已全部使用完,对于今后的网络扩展将存在障碍。解决方法是使用VLSM优化可用的地址空间,根据子网的规模使用不同的子网掩码。

1.2.2 不支持不连续的子网

所谓不连续的子网是指将两个或更多有类网络的子网通过不同的有类网络连接在一起的网络。图3给出了一个典型的不连续子网的网络。

根据有类路由协议的规定,路由信息穿越不同的主类网络边界时将产生自动汇总,并且这种汇总无法关闭。具体地说是指当路由器从一个接口向外发送更新包时,如果要传送的路由与路由器传送接口的IP地址所在的主类网络号不同,则路由器将把要传送的路由信息汇总成主类网络地址再传送出去。

在图3所示的三个路由器上均运行RIP V1协议,Router1的子网信息10.10.0.0/16经过C类网络192.168.2.0/24传递到Router2,由于经过不同的主类网络边界,所以自动汇总为10.0.0.0/8再由Router1的S1/1口传送;同样Router3传送与自己直连的子网信息10.11.0.0/16给Router2时,也是传送的经过汇总过的10.0.0.0/8。这样在Router2的路由表中将有两条通向10.0.0.0/8的路由,它们分别是从Router2的S1/1和S1/0指向下一跳。由于跳数相同,Router2默认将使用负载均衡。这样造成经过Router2去往10.10.0.0/16和10.11.0.0/16这两个子网的接口无法确定,因此一条从S1/1走,下一条从S1/0走,两边的子网都有50%的通过率,网络表现为间歇性的访问故障。解决的方法是手工关闭路由汇总,但只有在运行无类路由协议的网络中才能操作。

综上所述,在一个运行有类路由协议的有类网络中,子网掩码长度必须都相等且不被其他主类网络地址分割(即一个连续子网的网络),这样网络才能正常运行。这些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网络的发展。

2 无类路由协议

无类路由协议有RIP V2、OSPF、IS-IS、EIGRP、BGP。它解决了有类路由协议中在路由更新时不交换子网掩码的问题,规定属于同一主网的不同子网可以配置不同的子网掩码。运行无类路由协议的网络称为无类网络。对于RIP V2、EIGRP和BGP可以使用noauto-summary命令手工关闭自动汇总,而OSPF和IS-IS协议在默认状态下是关闭自动汇总的。下面以RIP V2为例,演示在Cisco路由器上关闭自动汇总的方法。

Router (config) #router rip

Router (config-router) #version 2

Router (config-router) #no auto-summary

Router (config-router) #network直连网络地址

3 高级的IP寻址技术

3.1 可变长子网掩码

可变长子网掩码(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简称VLSM)在RFC1812中得到定义,它允许一个组织在同一主类地址空间中使用不同的子网掩码,进一步将子网划分成多个更小的子网,以满足不同子网的IP地址需求,节约了宝贵的地址空间,提高了寻址效率。运用VLSM必须以无类路由协议为支持。

执行VLSM计算的步骤如下:

1)找出区域中最大的网段,即连接有的设备数量最多的网段。

2)为最大网段找出合适的子网掩码。

3)算出满足该子网掩码的子网地址,并分配一个给最大的网段。

4)对于更小的网段,选取一个新划分的、未被使用的子网地址,根据目前的最大网段,确定一个不同的、更合适的子网掩码。

5)将最新子网化的子网地址分配给目前的最大网段。

6)回到第(4)步,进行更小网段的划分,直到所有网段均分配到合适的子网掩码为止。

对图1中的有类网络实施VLSM地址分配策略后,如图4所示。由于所有路由器上均运行了RIP V2无类路由协议,路由更新中可以传送子网掩码信息,因此在WAN链路上使用了/30,而在LAN上分别使用了/25、/26、/28,这样每个WAN接口上有2个主机地址,而每个LAN上分别有126、62和14个主机地址。

具体设计过程如下:

(1) 根据上述步骤的(1) (2)两步,找出最大的网段及其合适的子网掩码。在此例中是拥有100台主机的网段。该子网主机位的位数至少要满足7位(27-2=126),可以从主机位的8位中借出1位作为子网位,可以划分成2个子网,0和1子网,即192.168.1.0/25和192.168.1.128/25。当然需要使用ip subnet-zero来支持全“0”和全“1”的子网,给该网段分配192.168.1.0/25子网,IP地址范围从192.168.1.0~127, 192.168.1.0和192.168.1.127分别是该子网的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该网段实际可用的IP地址范围是192.168.1.1~126。

(2) 192.168.1.0/24被分成两个子网后,192.168.1.0/25子网已经被分配出去了,还剩下一个子网192.168.1.128/25未被使用。现在根据步骤(4) (5),目前最大的网段是拥有50台设备的网段,需要占用192.168.1.128/25子网7位主机位中的6位(26-2=62),多出1位继续划分成2个子网:192.168.1.128/26和192.168.1.192/26。把192.168.1.128/26子网分配给该网段使用,IP地址范围从192.168.1.128~191, 192.168.1.128和192.168.1.191分别是该子网的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该网段实际可用的IP地址范围是192.168.1.129~190。

(3) 192.168.1.128/25被分成两个子网后,192.168.1.128/26子网已经被分配出去了,还剩下一个子网192.168.1.192/26未被使用。现在根据步骤(6),即重复步骤(4)和(5),继续确定当前的最大网段、用未被使用的子网地址确定适当的子网掩码,生成新的子网地址。目前最大的网段是拥有10台设备的网段,需要占用192.168.1.192/26子网6位主机位中的4位(24-2=14),多出2位可以继续划分成4个子网:192.168.1.192/28、192.168.1.208/28、192.168.1.224/28、192.168.1.240/28。把192.168.1.192/28子网分配给该网段使用,IP地址范围从192.168.1.192~207, 192.168.1.192和192.168.1.207分别是该子网的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该网段实际可用的IP地址范围是192.168.1.193~206。

(4) 192.168.1.192/26被分成四个子网后,192.168.1.192/28子网已经被分配出去了,还剩下三个子网192.168.1.208/28、192.168.1.224/28、192.168.1.240/28未被使用。现在还有3条WAN的点对点链路未被分配地址,每条链路只需要2个地址,占用192.168.1.208/28子网4位主机位中的2位(22-2=2),多出2位可以继续划分成4个子网:192.168.1.208/30、192.168.1.212/30、192.168.1.216/30、192.168.1.220/30。/30的子网正好可以提供2个IP地址供点对点的链路使用,将前面3个子网分配给这3条链路使用。

至此,采用VLSM的寻址方案已经完成,在网络中分别使用了/25、/26、/28、/30四种掩码,在每个LAN上得到数量恰当的主机地址的同时,还剩余192.168.1.224/28、192.168.1.240/28、192.168.1.220/30、192.168.2.0/24、192.168.3.0/24未被使用,可以在将来网络扩充时使用。VLSM的应用提高了IP地址空间的利用率,使地址分配更加灵活、合理。

3.2 无类域间路由

IETF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全球互联网最具权威的技术标准化组织)在VLSM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研发出了无类域间路由CIDR (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在RFC1517~RFC1520中有描述。

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减缓路由瓶颈问题,即因特网规模的增长导致路由器的路由表迅速膨胀,特别是主干网中的路由器,它必须跟踪每一个A类、B类和C类网络并为之建立相应的路由表项。这种庞大的路由表使骨干网络路由效率急剧下降,严重地影响了因特网上数据的正常传输。

CIDR使用网络前缀来描述IP地址中有多少位是网络位,剩下的位则是主机位,表示前缀的数字跟在地址的结尾,用斜杠“/”分开,称为“斜线记法”。IP地址的网络和主机部分不再受完整8位组的限制,如A类的网络位是8位,B类的网络位是16位,C类的网络位是24位。例如IP地址208.32.215.8,子网掩码255.255.255.0可表示成208.32.215.8/24;IP地址192.168.5.6,子网掩码255.255.255.240可表示成192.168.5.6/28。网络前缀相同的连续IP地址还可以组成CIDR地址块。例如203.10.25.0/20表示一个地址块,这个地址块中共有4096个地址,相当于16个连续的C类网络。

既然一个CIDR地址块可以表示很多地址,那么利用CIDR可以将多个地址汇总成一个地址而不用去考虑地址的类别(A类、B类、C类),只要有相同的前缀就可以进行汇总。这种地址的聚合称为路由聚合(route aggregation),也称为构成超网 (supernetting) 。如图5所示,Router B上有4个C类网络202.57.12.0/24-202.57.15.0/24,如果不进行路由聚合,那么Router B将向Router C宣告这4条路由信息。过多的路由表条目会占用更多的内存,消耗CPU的计算能力,影响到网络的稳定性。利用CIDR可以将4条路由信息汇总为1条:202.57.12.0/22。

具体路由聚合过程可分如下3步完成:

(1) 写出待聚合地址的二进制形式。

(2) 从左到右找出连续相同的位, 统计相同的位数, 得到聚合后地址的掩码位数。

(3) 取出二进制形式地址前面的共同位,后面的位补零,得到聚合后的网络地址。

图5中的路由聚合过程见表1。

聚合地址:202.57.12.0/22

路由聚合使得路由表中的一个表项可以表示上千个原来传统分类地址的路由。一般的路由汇总只能汇总在主类网络的边界,而CIDR可以超过主类的边界。例如在本例中汇总后的地址掩码为/22,超过了C类地址的掩码/24的长度,打破了类的范围界限。

4 结束语

目前因特网上的路由器大多数运行无类路由协议,在此基础上VLSM使IP地址寻址方案更加高效、灵活、合理,并且在复杂的、大规模的网络中可以与其他路由器的拓扑变化隔离;CIDR使得ISP可以层次化地分布和设计连续的网络地址块,同时解决了互联网上主干路由表项目太长的问题,加快了路由表的查找速度,对提高网络性能有积极的作用。这些高级的IP寻址方式在大型网络设计中是十分关键的技术。

参考文献

[1]Lewis W.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3[M].思科网络技术学院, 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2]Deal R.CCNA学习指南[M].刑京武, 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3]崔北亮.CCNA认证指南 (640-802)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篇9:工程类高级论文

关键词 校企联合 学生培养 机械类

一、引言

高级技术人才队伍是技术密集型的高端制造型企业发展和创新的动力源泉,由于绵阳非省会城市,加之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具有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企业原有的人才队伍存在学历基础等方面的不足,因此人才队伍的培养的业务水平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的,在此背景之下,与高校联合培养技术人才便是一条快速有效的提升企业人才队伍业务水平的途径。

二、探索与实践

(一)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目标

校企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优化企业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提升人才队伍的业务水平,以达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竞争力。因此,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不仅仅是为了让学员取得学历文凭,更重要的是通过人才培养过程,使企业员工掌握先进的技术和工具、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以满足现代制造型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通过培养过程,增强让一部分基础扎实的员工的创造力。在该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所有员工的业务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一部分员工可以成为具有创新性的业务骨干,一部分员工可以逐渐走上领导工作岗位,满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到了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真正目的。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实施过程的关键环节,是教学和实践的课程依据,决定了人才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的形成。在培养方案制订之前,需要对员工的学历、知识结构、专业背景情况进行充分调研,依据企业管理层对人才培养的期望目标,充分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结合行业的总体需求,来确定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课程,专业必须课程。同时根据员工不同的工种,开设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以补充不同工種在业务方面的不足。

一般来讲,企业员工由于具有不同程度的工作经验,但又由于长时间从事具体工作,知识面相对较窄,接触的专业技能比较局限,因此人才培养方案既要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又要兼顾企业实际需要和学员的实际水平,尽可能把学员工作中迫切需要掌握的知识或企业要求员工达到的能力素质反映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来,以为员工提供更强大的知识储备,进而为企业结构调整转型与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储备。如对华晨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方面,强化了机械制造基础和机械制造工艺部分;而对绵阳好圣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则加强了专业外语和金属材料方面的内容;对于川渝中烟绵阳分厂则加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与管理

考虑到企业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确定夯实基础知识、强化急需工程实践能力、储备未来专业技能这一基调。因此,在学习的时间安排问题上,有主干课程和专业必须课程时,原则上进行集中教学,以加强学生的专业基础,保证学生学习的知识面,与机械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宽口径、厚基础”保持一致。所选课程均须参与期末考试并记学分,课程的考试非特殊化,以保证学习效果。在校期间接受学校的管理。

(四)企业培养与管理

采用的是三年制,员工修完所以学业的时间为三年,员工在岗条件下进行学习,这种模式对企业、员工和教师都是一种考验。在不影响正常生产条件下,理论课程的学习都在夜间和周末进行,对教师来讲,授课内容既兼顾理论内容,同时也要结合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的备课量很大,以加速学员对课程内容的吸收,提高教学效果。

(五)毕业设计管理

通过三年多校企联合培养,学员不但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加之本身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为兼顾企业的生产任务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校和企业为每一名学员各指定一名导师对学员们的毕业设计进行把关,负责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毕业设计题目来源于企业的新产品设计、设备改造以及生产物流的优化等与企业的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实际课题。

三、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第一届校企人才培养,经过三年时间,圆满完成。企业达到了人才培养的目的,以较少的财力,提升了员工业务水平,为企业后期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奠定了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既要完成学业,又要兼顾工作任务,需要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来回奔波,学员在某段时间内显得比较疲惫,因此精神状态欠佳,对部分主干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不能做到全力以赴,在以后几期的培养中,考虑将部分理论课教师住进企业比较合适。

企业重点关注急需的专业技能,学员可能会轻视其它课程,导致知识面过窄,基础薄弱,技能单一化,对学员以后的能力提升是个阻碍,如何来平衡和兼顾广的知识面和精于某项技能,需要再以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朱长发,孙亮,樊昕培,郭秀娟.面向化工行业企业定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人才,2010(15):55

[2]李柏青.校企合作教育,定向培养高职人才[J].机械职业教育,2006(10):12-13:18

[3]程冬梅,高秋香,史庆.本科订单式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2):45-47

[4]韩丛发,韩雷.煤炭行业定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09,27(6):76-78

作者简介:

篇10:工程类高级论文

按照要求,报名参加行政事业类选拔的高级会计人才,必须是在省级以上行政事业单位担任分管财务的单位负责人、财务部门正处长级干部及其后备人员,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较强的驾驭政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研究能力。

据了解,参加培训的人数将根据选拔考试结果最终确定。申请者应按要求填写《全国高级会计人才培训项目申请表》有关内容,经所在单位同意后,连同申请表中所填列事项有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报所在地省级财政部门。具体报名时间为今年3月1日至5月1日。

随后考生将面临的是全国统一的笔试与面试。其中笔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6月4日上午8:30-12:00。

行政事业类笔试的考试范围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管理、行政管理和英语。选拔面试为结构化面试,时间初步定在6月下旬,面试时间为20分钟。主要考察考生自我认知、策划和决策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及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及逻辑思维能力、气质风度、举止仪表等。

上一篇:夏季生活小常识广播稿下一篇:股权转让协议合同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