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图

2024-05-02

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图(共6篇)

篇1: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图

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要点

近年来,随着泸州市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用地逐步拓展,原有的总体规划已无法适应新的变化和要求,不能有效指导泸州城市发展与建设。2009年以来,泸州城市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在国家与四川省区域发展对接协调及泸州自身发展条件等宏观、中观诸多层面的城市发展条件上都有新的变化,对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和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促进“两化”互动和“三化”联动发展的决策相适应,有序推进泸州城市建设,泸州迫切需要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为了更好地指导城市发展建设,强化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泸州市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泸州市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将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泸州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以国际竞赛的方式邀请了中规院、同济大学设计院、深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体等多家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共同参与,旨在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研究和论证,提出泸州城市未来发展战略,共完成了区域、生态、产业、交通、城乡、空间、文化、品牌等八个专题研究。

第二阶段在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成果基础上由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期从2010年至2030年,规划范围涉及市域、规划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包括四县三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以及江阳区、龙马潭区和纳溪区,总幅员面积12246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三区——江阳区、龙马潭区和纳溪区,面积约为213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主要为沿江高速公路、成自泸赤高速公路、隆纳高速公路围合的区域及周边相邻区域,包括石洞、安宁、城北、茜草、沙湾、泰安、黄舣、城南、蓝田、邻玉、纳溪、高坝、罗汉等地区,面积约为548平方公里。

篇2: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图

衢州市是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园林城市。为实现衢州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与发展方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有关规定,于2003年12月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一、规划期限

与《衢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相衔接,确定本次规划的期限为:近期—2001年~2005年,中远期—2011年~2020年,远景—未来发展30~50年。

二、规划层次

1、市域:为城市发展目标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性质论证的基本范围,也是衢州市行政管辖范围,面积8836.5平方公里。

2、市区:为衢江区、柯城区所管辖的行政范围,面积2357.4平方公里,是城市发展直接依托的区域,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直接依托的空间。

3、城市规划区: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统一规划管理职能的地域范围,面积640公里。其范围为:现衢州城区(包括樟潭镇)、柯城、花园、万田、浮石、云溪、姜家山、汪村、廿里镇、石室、下张、黄家、长柱、坑口、横路行政区范围以及石梁镇、高家镇、湖南镇、航埠镇的部分行政村。

4、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指具体进行城市用地布局以及城市建设用地平衡的范围。总面积为140平方公里。

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接轨东部,借力发展:接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省域东部的温台经济密集区,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发展开放型经济。

2、完善功能,辐射周边:完善中心城市功能,辐射赣、闽、皖等的欠发达地区,扩大经济影响腹地,实现区域资源配置。

3、工业立市,要素集聚:促进农业现代化,鼓励农村工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聚发展;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强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建设,促进生产要素集聚,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4、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分区建设,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加强生态化建设,形成自然、社会、经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人口与城市化水平预测

市域户籍总人口预测规模:2005年247万人,2020年262万人。

市域城市化水平预测:2005年为38%,2020年为60%。

2、区域空间结构

根据衢州市现状基础和发展潜力,构筑“三轴一体”的产业与城镇发展格局。

三轴:市域应以衢州城区为核心,形成“衢州城区-龙游镇-湖镇镇”、“衢州城区-须江镇-贺村镇”和“衢州城区-航埠镇-天马镇”三位为一体发展轴线,向东、西南和西北轴向推进。一点:开化县以城关镇为中心,点状重点培育。

3、城镇体系空间组织

“一心、三轴、两区”的城镇空间网络

一个中心城市:以衢州城区为中心,形成市域城镇人口和产业极核。

三条城镇发展轴:沿“Y”型的三条交通、产业发展轴形成相对密集的城镇分布带。

两个城镇点状分布区:远离主要交通线,城镇密度相对较小,城镇之间联系松散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市域南部、北部的中低山区。

城镇规模等级结构从高至低依次为市域中心,各县域中心,中心镇,一般镇。

五、市区发展策略

1、分区管制:对市区范围内的建设进行分区引导,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2、集聚建设:优先发展中心城市,有重点的发展乡镇,积极引导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工业用地向城镇集聚。

3、设施共享:促进城镇之间设施的共建共享,对区域性的基础设施通道进行预留。

4、互动发展:通过中心城市与其他城镇间的协调,共同发展,加快地区现代化。

六、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目标

1、城市性质

衢州市城市性质是“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园林城市”。

2、城市规模

衢州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005年为35万人;2020年为60万人。

近期人均建设用地一百平方米,2005年衢州城区用地规模为35平方千米,至2020年城市用地为70平方千米,考虑到衢州市的具体发展情况,城市建设用地根据城市空间结构的具体要求,按90平方米进行控制。

3、城市发展目标

至规划期末将衢州建设成为浙、赣、闽、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

七、城市形态和结构

1、城市形态

本次规划确定为由老城片、西区、衢化片、城东片四片用地组成的组团式城市形态。

2、城市结构

结合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城市形态,形成以衢江和乌溪江为景观和生态轴线的四片城市用地,三个公共活动中心,两个物流中心,一个干路系统,五条楔形绿带的城市结构。

四片城市用地:

衢城片—由衢州老城及城南新区组成,其功能是组织传统商业、文化、闲游及居住等功能;西区片—组织城市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居住等功能;衢化片—功能以化工园区为主,保留原居住功能,结合其西侧的衢州高新技术园区,用地向西、向南发展;城东片—北侧用地以衢江区的行政办公和居住为主,南侧为以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区。

三个公共活动中心:

主中心以衢江为轴线,由花园岗片和老城片的公共服务设施共同构成。两个次中心一个位于花园岗的南部,由文化娱乐、旅游服务设施、体育设施等组成。另一个次中心在城东片区,由衢江区区政府及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设施组成。

一环、一纵、两横的干路系统:

一环是指以东、西高速公路连接线为基础经衢化北侧形成勾通四片城市用地的快速环路;一纵是指由环城东路及原衢化公路构成勾通城市南北的主干路;两横:由环城南路和三衢路形成两条城市东西向主干路。

两个物流中心:

在城东、城西布置两个物流中心,其中城东由工业用地、铁路货场、高速公路连接线结合,组成工业原材料及产品的物流中心;城西在汪村与城市商业设施、对外公路、市场园区结合组成商业性物流中心。

五条楔形绿带:

第一条是由城南烂柯山风景名胜区和乌溪江构成的城郊风景林地,由东南向西北伸入城市;第二条是利用机场净宽控制区,以生态林地为主,由东北向西南伸入城市;第三、第四条是利用常山港、江山港进入城市成为衢江的条件,构筑两条由西南向东北伸入城市的绿带,第五条是老城片与衢化片之间的永久性生态绿带。

八、城市综合交通

1、城市对外交通

公路:衢州市公路网由公路主骨架、一般公路组成,公路主骨架由“两纵两横十连”组成;形成以高速公路、国省道公路、县乡公路的公路系统;在衢州城区内,规划布置5个客运站,三个货运站场。铁路:近期完成浙赣铁路南移工程。规划远景在开化、常山、衢州城区预留衢景九铁路的线路用地。水运规划:近期疏浚衢江航道,兰溪至樟潭航道达到4级航道标准,通行500吨级船舶;建成龙游港区、衢州港区(樟树潭)500吨码头;樟潭至常山港航道达到6级航道标准,通行100吨级船舶,建成常山港区500吨码头。

航空规划:规划期内保留现有机场;规划将机场搬迁作为城市发展远景目标,待条件成熟时,实施机场搬迁。

2、城市道路交通

布置联系花园岗,衢化、沈家三片区的快速环路,红线宽度为50米。

规划布置三纵四横的主干路骨架系统:

一纵是老城区利用原环城东路及衢化路,规划布置南北向主干路;

二纵是在城东片东部规划布置联系衢江区和工业园区之间布置南北向主干路;

三纵是花园岗片西部,布置花园岗片,衢化片南北向主干路;

一横是利用铁路南移后留下的铁路路基,在老城片南北之间,规划布置主干路;

二横是利用原三衢路构筑东西向主干路;

三横是在环城南路基础上,向东西延伸构成主干路;

四横是利用衢化南侧主干路。

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范围

规划确定原古城城河外延50米范围内,总面积为2.09平方千米的老城区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范围。

2、名城历史风貌整体保护

以古城区为主体、古城墙为主脉,突出以南宗孔庙为代表的57个文物古迹点和水亭街、北门街两片历史街区,形成点、线、面有机联系的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格局。

3、历史地段的保护

水亭街历史街区:保存街道两侧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

北门街历史街区:保存街道两侧完整的清末民初时期的建筑风格,修复钟楼原貌,恢复古城标志性构筑物。

4、文物古迹的保护

文物古迹按文物保护单位和文保点两类保护。

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规划目标:把衢州建设成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

近期人均绿地达到9平方米(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平方米),城市绿地率30%,绿化覆盖率35%,达到省级园林城市设计标准。

远期人均绿地达到16平方米(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平方米),城市绿地率40%,绿化覆盖率45%。

2、沿衢江、乌溪江建设沿河带状公园,常山港、江山港、乌溪江两侧设置宽度50米以上的滨江绿带,石梁溪、庙源溪两侧设置宽度20米以上的滨水绿带,城区内的小河流两侧绿带宽度至少10米以上。

篇3:简述抚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用地平衡表,抚州市

0前两轮土地规划工作回顾

1986年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从1987年开始,逐步组织开展全国、省、地(市)、县、乡(镇)五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习惯上把这轮规划称为我国第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87-2000年)。

该轮规划主要思路是借鉴农业区划成果、国土规划成果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土地利用规划指南》,以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协调各部门用地需求为重点,提出实现“一保吃饭,二保建设”的规划目标。

1996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提出对第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的设想。在1997年全国宏观经济调控和严格保护耕地的环境和政策背景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即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该轮规划基期年为1997年,规划目标年为2010年,并远景展望至2030年。其重要特点是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路线和规程及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建立了乡、县、市、省和国家的五级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和管理方法,为保护耕地尤其是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特别是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新一轮土地规划简述

第一、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加强了对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保障了经济建设合理的用地需求,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优化了生产力布局,提升了经济发展的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面临新的形势,现行规划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乃至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新一轮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非常必要。

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限是从2006年到2020年,这一阶段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阶段,也是各行各业用地矛盾空前尖锐的时期。2006年9月6日,国务院第149次常务会议决定,要求从长计议,编制一个历史性、危机性、战略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时明确提出,在未来一个更长的时期内,18亿亩耕地要保住,耕地保护要更严格,建设用地要更集约。

正确把握新时期我国土地供需的总体态势,客观分析土地利用的主要矛盾及解决矛盾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是科学修编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和基础。下面以抚州市为例具体说明新一轮规划修编的实施。

2 抚州市规划修编流程

对抚州市土地进行规划修编的目的是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合理确定土地利用发展战略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协调耕地保护、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增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为抚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土地保障。表一是本次抚州市规划修编的流程。

3 用地平衡表形成流程

用地平衡表是确定各类用地的合宜面积分配与比例关系的表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治理、保护进行统筹安排的战略性规划,是全面、统一、合理利用区域土地资源的宏观措施。而用地平衡的确定是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快速而合理地进行用地平衡是规划顺利进行的一个基本前提。

土地平衡表的数据由三部分来源:土地供需平衡表、土地开发复垦及整理、新增用地和净增用地。

土地供需平衡表是反映规划期内各类用地的需求量及能显示提供的供给量的表格。各类具体数据来源如表二所示。

在确定各类用地到需求量后,结合抚州市下达的控制指标确定供给量,对比需求量和供给量,以供给量为控制最大值确定最终值,需求量不能超过供给量。

在统计耕地面积时,会用到新增耕地这个概念,这是指规划期内新增加的耕地面积。新增耕地部分可以分为三个来源: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土地整理。

土地开发是指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将未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活动。

土地整理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包括农田整理和农村居民点整理两部分。

土地复垦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掘、塌陷、压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和自然灾害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整治、恢复利用的活动。

在平衡表中这三个概念可以简述为:土地开发是未利用地转化为耕地部分,土地整理是农用地内部间转化为耕地,而土地复垦则是建设用地转化为耕地面积。

新增用地面积是规划期内各类用地的纯新增累积部分,限于一类用地之间的大类转化不包括二类用地之间的相互转化部分。以建设用地为例,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只包括占用农用地和未利用土地转化来的建设用地面积,而不包括建设用地二类地之间的内部转化。

净增用地则是各类用地增加部分和减少部分的合计,这部分很容易理解。

根据以上数据得出用地平衡表后,结构调整表等指标表格就能一一得出,再按一定原则和根据各县乡比例将结果分到各县乡。

4 结束语

土地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自然物质,也是人类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之后最先接触到的客观对象。当土地被投入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之后,就成为任何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所必需且不可替代的物质条件。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和土地需求的增长性之间的矛盾就构成了土地利用及其规划的永恒主题,抚州市规划修编正是基于解决这一矛盾而进行的规划。本文简述了抚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技术路线和规程,对今后和其他修编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董祚继.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2]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王万茂,张颖.市场经济与土地利用规划--关于规划修编思路的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3,(1).

篇4: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图

【关键词】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

0前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顾名思义就是对土地或行政区域进行布局和划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因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人民群众长期生活环境等方面因素影响会有所不同,为推动城市发展,保障在城市发展中城市规划合理,进行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对意义非凡。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布局一来,已经经过了两次较大范围内的全国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于上世纪我国国内环境和需求,前两次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劃改革的重点都放到了真爱城市、保护农业用地上。伴随近些年我国对农业用地保护程度加大,农业用地不足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但也导致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上的另一点不足,即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没有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资源共享和合理使用等问题,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部分地区甚至面临较为严重的环境灾害。泰州市是我国知名的历史文化城市,其拥有便利的水上和陆地交通资源,无论是在江苏还是在全国的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历史文化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近些年也饱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足造成的环境问题,需要明确一点对市一级别的地区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印象研究,对其与上一级和下一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重点以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为例进行研究。

1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概述

1.1泰州市简介

泰州市在行政区域划分中属于我国江苏省,是我国著名的水上交通要道,是上海、乃至长江地区的主要城市。在气候划分中,泰州市属于亚热带湿润性气候,温度怡人,雨水和光照也都极为充足。城市内部较为平台,河道便利,为其看展农业提供极大的便利。此外,由于河道遍布、其湖泊、山地也较多,拥有油田、天然气、煤炭等自然资源。

1.2泰州市土地利用特点

1.2.1农业用地占地面积较多

在上文中已经阐述,泰州市地处平台,主要在于泰州市位于长三角的冲击平原之上,为其农业发展提供便利,也为农业用地比重大提供可能。从最新的数据中看,泰州市2014年的农业用地整体比例在总土地数量的70%,由此也可以看出泰州市土地利用特点。

1.2.2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以2014年泰州市整体的区域单位面积产值看,每公顷大致为15.13万元,相比其他的建筑用地产值或是服务行业的产值,泰州市整体区域面积不足其5分之一。对于泰州来说,其地理优势十分显著,如能对当前土地利用结构加以改变,必能推动其区域经济效益获得,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1.3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的环境问题

就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的环境问题本节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自2006年之后,泰州市的单位土地建设用地的整体二氧化碳排放量明显提升且上升趋势十分明显,在2001年,泰州市单位建设用地的二氧化碳排放仅有0.32吨/公顷,到2006年,就上升到了0.61吨/公顷,到2014年则一跃十步到了1.12吨/公顷,可见其城市土地规划和发展中给生态环境造成的研究伤害。

其次,尽管泰州市在我国早期的两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伴随我国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原因,泰州市的环境在城市发展中也承当了相当大的压力,并导致一系列极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具体如,城市建设用地比重加大,城市垃圾产生量大,城市资源利用不合理、城市建设占到、特别是影响农业用地等情况加剧,直接导致泰州市的自然环境系统和生态系统面临灾害,人民群众可以活动的自然空间极为有限,作为泰州市发展中引以为傲的河道也面临研究的环境危机,严重影响泰州市的整体发展,加快完善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成为关键。

2推动泰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议

2.1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善规划纲要

对于泰州来说,在发展和制定土地利用纲要中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优势。泰州市在发展中的主要优势就是其地处江苏省和长三角地区的沿线,拥有便利的河道和沿江资源。目前泰州市对这部分的规划强大不大,因此,在泰州市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建议要对泰州市的沿江、河道部分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完善其码头、口岸等产业,避免一写不合理的建设用地,保障其周边的码头、口岸等产业能够推动泰州市经济发展同时,提升其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泰州市土地、经济和生态的长期发展。

2.2严格规划建设用地的比重

严格规划建筑用地比重,要求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主进行建设用地的建设。在发展中要始终考虑到土地规划后的生态效益,避免只看重短期的经济效益,忽视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生态效益。对于城市发展,特别是进入到城市化进程后,建设用地是不可避免的,但在规划中要明确建设用地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切记不能侵害生态保护区或功能区。

结束语

总的来说,泰州市在发展中土地总体规划不合理已经严重影响其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从科学发展观角度来说,建设用地提升或其他城市建设都是城市化发展中的必经阶段,是城市进步的表现。但在发展中也应当坚持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对自然资源不能过分索取,对环境更不能毫无节制的破坏。本文尽管是以泰州市为例进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的研究,但对我国其他地区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作用,希望对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今后的战略制定上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牛桂敏,加强规划环评 从决策源头预防环境污染[J],城市,2011(02):69-71.

[2] 石宇,对我国规划环评编制中几点技术问题的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7):82-83.

[3] 周浩,对土地规划问题的浅析[J],科技风,2011(14):30-33.

篇5:儋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公示材料

儋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内容摘要

儋州市人民政府 2010年4月

一、基本概况

儋州市位于海南岛西北部。全市土地总面积340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6%,居全省各市县的首位;海岸线长度225公里,占全省海岸线总长的14.7%。

全市共有17个乡镇,10个国营农场,5个市属农林场,6个农、林、牧业科研单位。全国知名的洋浦经济开发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简称热作两院),位于儋州市境内。

目前,儋州的城镇发展仍处于点状集聚发展阶段,城镇分布比较分散。户籍人口规模在海南省18个市县中仅次于海口市,居于第二。城镇化水平50%。

2007年全市(含洋浦)实现生产总值达157.81亿元(儋州83.64亿元,洋浦74.17亿元),约占海南全省生产总值的12.83%。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靠前,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三次产业比例为(含洋浦):33.8:42.8:23.4。

二、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1、城市发展目标

规划结合儋州现状发展实际情况和海南省全省发展战略,分析并提出规划期内儋州的城市发展目标为: 面向东南亚、背靠北部湾,服务全省、辐射海南西部的中心城市。具体目标概括为:

(1)活力开放儋州:面向东南亚、连接北部湾、背靠华南腹地的区域性物流和航运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国际旅游岛建设对外开放的枢纽门户。

(2)和谐现代儋州:海南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增长极,热带农业科技产业基地,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海滨城市。

(3)生态特色儋州:具有特色人文历史、度假休闲风情、热带滨海风光的宜商宜旅、宜居宜业城市。

2、城市发展战略

战略一:以能源和临港工业为依托的新型工业先导战略。

中心城市的建设需要产业支撑,而儋州在海南省从资源优势、发展基础、未来趋势等来看,工业是支撑儋州产业发展的骨骼,因而优化产业结构,以工业为先导来实现儋州整体经济实力的跨越。

战略二: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中心城市培育战略。

依托儋州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经济优势,以那大城区和滨海城区为支撑,利用工业带来的优势发展航运、物流、出口中介服务、国际贸易、职业教育等生产性服务业,建设能源和南海资源开发与服务基地,发挥西线“滨海山地”复合型特色旅游资源,建设山海互动特色旅游目的地。通过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培育中心城市。

战略三: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为支撑的双轮驱动战略。

利用洋浦保税区优势,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加大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业。强化工业跟现代服务业结合,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基础服务业、个人消费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壮大市域经济,加强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注重改善民生,全力推动儋州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一)城市性质

面向东南亚的航运枢纽和物流中心,环北部湾地区新兴城市,国家重要的能源和临港工业基地、海南省西部中心城市和旅游服务基地。

(二)城市规模

1、市域总人口规模

2015年市域总人口为120万人,2030年市域总人口为150万人

2、城市人口规模

2015年儋州中心城市人口为40万人,其中那大城区为25万人,滨海城区为8万人,洋浦经济开发区7万人;

2030年中心城市人口为70万人,其中那大城区为40万人,滨海城区为17万人,洋浦经济开发区13万人。

3、城市用地规模

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35—150平方公里左右。(1)那大城区城市建设用地47平方公里。其中 ——那大中心组团37平方公里 ——西联组团3平方公里 ——两院组团4平方公里 ——兰洋组团3平方公里

(2)滨海新城建设用地约90——103平方公里。其中包括: ——滨海城区建设用地20.5平方公里(含儋州工业园一区)。——洋浦开发区建设用地69——85平方公里。

四、空间结构

(一)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1、空间结构

为实现市域资源的最优配置,需要针对不同地区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通过对自然条件、资源要素、发展动力机制等主客观因素的分析,将儋州城镇化发展地区划分 “两翼双城”空间格局。

两翼:即西北滨海部发展翼和东南内陆发展翼。

双城:即那大城区和滨海城区,那大城区是东南内陆发展翼的中心城市;滨海城区是西北滨海部发展翼的中心城市。

2、城镇发展指引(1)西北部城镇带

西北部城镇带包括滨海城区、东城镇、中和镇、新州镇、木棠镇、峨蔓镇、光村镇、排浦镇、海头镇和王五镇。该地区岸线资源丰富,用地比较平坦。

重点发展滨海城区,依托洋浦经济开发区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以交通运输、石油化工、出口加工等为主的滨海产业基地及服务中心。

峨蔓镇、木棠镇、中和镇、新州镇、光村镇、排浦镇、海头镇,将成为西北部发展带的组成部分,重点发展为滨海城区服务的后续和配套工业、旅游业和服务业。其中,木棠镇、新州镇和中和镇以综合服务为主,光村镇、海头镇、峨蔓镇和排浦镇以热带高效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休闲度假为主。(2)东南部城镇带

东南部城镇带包括那大城区(含那大、两院、兰洋、西联)、雅星镇、和庆镇、大成镇、南丰镇,本片区经济基础较好,综合发展条件优越。

那大城区结合现状的基础重点发展以生态旅游业、农业科技教育为主的综合型城区,加强与滨海城区的联动发展,同时带动西南丘陵地区的发展。雅星镇重点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及农业服务。

南丰镇、和庆镇和大成镇共4座,以农业生产和农业服务为主,发展热带水果等高效农业。

(二)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儋州中心城区包括那大城区和滨海城区,那大城区位于市域的中部,滨海城区位于市域的西北部。

1、那大城区

那大城区采用组团式空间结构发展形态。即利用现状中的农田、林地、山岭等天然屏障与城市发展目标相结合,将那大城区分为那大中心组团、两院科研教育区、兰洋温泉度假区 4 和西联产业区四个规模不等、职能有别、相互联系、互为依存的功能片区。

2、滨海新城

滨海新城远景构想空间结构为“一心三叶”。一心为滨海新城海湾绿心,三叶为北部洋浦产业组团、滨海综合服务组团+南部旅游组团和新英湾东部组团。

五、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

为促进儋州市城乡建设的整体发展,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空间,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针对规划区的资源环境进行空间识别,分析各类资源要素和现状建设状况对城市空间发展的生态制约性,有利于合理引导城镇建设有序发展,为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保留相对稳定的区域。

河湖湿地生态敏感区,河湖湿地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高敏感性。划定河湖湿地保护区,以控制周边建设,保护河湖湿地的格局、水质和生态环境。

森林公园及自然保护区,严格按照国家、省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保护。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内禁止城镇、居民点和工业企业建设,严格限制土地使用强度。从严审批区内休闲、旅游设施建设及其它开发项目,大力提高区内绿化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

海岸带环境区,海岸带环境区包括沿海滩涂、红树林、沿海国家特殊保护林和泻湖等。沿岸线和港区外围布置生态防护绿带。在海岸带的开发建设中,注意保护近海的生态环境资源,防治陆源污染和海上污染;在港区岸线及河流出海口要防止水质污染。保护红树林和沿海防护林带,规范滨海采矿、养殖等开发活动。

基本农田保护区,儋州市市域内基本农田面积较大,耕地保护任务很重。对于基本农田,要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对基本农田进行严格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基础设施绿色廊道,指现状和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之外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包括道路、铁路、港口和各种市政工程管线设施及其防护用地。基础设施建设区应分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等相关规定,严格限制其他建设活动,保障各项基础设施的有效运行。

矿产资源密集地区,已探明的各项非金属资源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实行有序开发。地下资源开采区以及开采后的塌陷区地面不得进行城市建设。矿区开采应该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在采用技术措施限制污染的基础上,保证生活区和采矿区之间有不少于2公里宽的绿化隔 5 离带,新建矿区的居民点尽量向附近的小城镇集中。禁止在地质灾害隐患区或易导致自然景观破坏的区域采石、采砂、取土,禁止在水库、河流两侧采矿和排放废渣废液。

六、基础设施建设

(一)综合交通

1、交通发展目标

(1)将儋州建设成为组织全省流通网络的区域性功能枢纽,建立海、陆、空交通相结合的完善对外交通体系。重点处理各条高速公路、国道以及铁路之间的衔接与转换关系,逐步完善交通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

(2)打造畅达的中心城区与乡镇交通,实现儋州市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那大城区与滨海城区之间的交通设施建设,缩短两个城区之间的时空距离。

2、交通发展战略

(1)构建城市与区域交通枢纽,发挥其对城市功能提升的支撑作用。

通过构筑公路、水运、铁路、航空多种交通方式综合协调发展的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强化各类交通设施之间的换乘与衔接,在空间上整合区域性交通枢纽,形成城市三大枢纽地区。

突出白马井和那大物流交通枢纽,带动城市商贸、仓储及其他特色产业和新型产业发展。通过强化中部客运枢纽发挥儋州服务业对区域的带动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在琼西地区的地位。

(2)结合城市空间结构,整合城市交通廊道,提高用地集约程度。

根据多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结合组团隔离绿带,整合现有各类线性交通设施,形成快捷化、多样化的复合交通廊道。

在中心城区周边、高速公路环线外围预留大型基础设施廊道,主要用于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交通设施和管道、高压走廊等大型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控制大型基础设施廊道用地,任何占用大型基础设施廊道的建设行为,需进行规划研究。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加强与水利、电力、燃气、供水、供暖等各部门专项规划的衔接沟通,推动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廊道的共建共享。

(3)优化城市道路网络和静态交通设施布局,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多方式客运交通网络。

优化城市道路网络,建设联系两城区的城市快速路系统和那大“两横两纵”和滨海城区“一环两横两纵”的结构性干道系统,提高城市道路可达性。

强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公交优先,努力提高公共交通的使用率和服务水平,到规划期末,力争城市公共交通占客运交通分担率达到35%,快速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占城市公共交通的25%。

优化静态交通设施布局,合理确定停车供应结构比例,细化停车地区差别供应,实施分类停车需求管理,完善停车发展保障体系。形成以配建停车为主体、以路外公共停车为辅助、以路边停车为补充的格局,推动停车发展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实现停车供需平衡。大力推动慢行交通系统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建立地区差别化的慢行交通设施体系和管理政策,改善行人、非机动车交通环境,鼓励短途出行采用环保、健身、休闲的步行及自行车接驳方式,特别是在城市滨水公共绿地系统、轨道站点周边附近支路和有条件的次干道上结合开放空间、商业发展,建立安全、连续、人车分流的慢行交通系统。

(二)给水工程

1、那大城区

那大城区最高日用水量约26万吨/日,由那大新水厂与老水厂联合供应,供水范围包括那大主城区、西联组团、两院组团、兰洋组团以及附近的和庆等区域。两座水厂的水源取自松涛干渠与南茶水库,新水厂供水规模近期10万吨/日,远期扩大到20万吨/日,远期老水厂改造后供水规模5万吨/日,并将两院水厂供水能力扩大至2.0万吨,3座水厂总供水能力达到27万吨/日。

2、滨海新城

滨海新城(新英湾以南区域)最高日用水量为17万吨/日,其中新英湾以南区域的滨海新城、滨海度假组团以生活用水量为主,最高日用水量约8万吨/日。近期由已建的白马净水厂供水,供水规模为2万吨/日;中期,将白马井水厂规模扩大,从目前的2万吨/日扩大至5万吨/日,水源取自春江水库;远期增加建设龙山水厂,为排浦、滨海度假区域供水,供水规模3万吨/日,水资源取自利拉岭水库。滨海新城(新英湾以北区域)洋浦经济开发区最高日新鲜水(不含重复利用循环水)需求量约为75万吨/日,平均约58万吨/日,年用水量约2.1亿吨。加上滨海城区的新英湾以北区域的儋州工业园区用水量(以工业用水为主,约最高日9万吨),该区域最高日用水量约84万吨/日。

(三)电力工程

那大城区最大用电负荷约437MW(兆瓦),滨海中心城区最大用电负荷约234MW(其中新英湾以南区域以生活用电为主,最大负荷约100MW,新英湾以北区域儋州工业园一带以工业用电为主,最大负荷约135MW),洋浦经济开发区最大用电符合约2171MW。三大片区电最大负荷约为2842MW。

那大中心城区、滨海中心城区、洋浦开发区三大区域总共需要从外界输电或增加发电装机容量约1000MW。本规划也预留洋浦电厂扩建的用地规模和未来高压线出线通道的控制范围。随着规划区用电量的增加,海口电厂、东方电厂、昌江核电等省域重要电源点通过220kV环岛主网架为那大、滨海城区、洋浦开发区等区域供电,来满足儋州市域的用电需求。

(四)重大公共安全体系与综合防灾

建设突发性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系统,组织完善的公共防灾体系。以交通设施通道为基础,建立城区之间相互支援的生命线支撑体系。按照流域区划建立防洪、地质灾害抢险协调机制。将市域重要的水源地、流域取水河段纳入统一管理。整合公安、医疗急救、消防、交通、环卫、能源电力、供水等应急资源和信息系统,形成“预警得体、救援及时、重建迅速”的公共安全工程体系。

中心城区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主要包括消防规划、防洪工程规划、人防工程和抗震工程规划。

七、空间管制

为约束开发建设行为,将市域空间划分为已建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四类管制区。

(一)管制分区

1、已建区

已建区为合法的现状城镇建设用地,即已获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的建设用地。

2、适建区

指范围应在城乡规划确定的空间增长边界内或规划建设用地内,城镇建设应依照城乡规划进行。建设用地总量必须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要求,贯彻保护耕地的国策。适建区是可以进行城镇建设的地区,应当位于城市、镇、乡及村庄规划确定的空间增长边界或者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在保持建设用地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可设立一定程序调整具体的建设用地边界,或者采用空间增长边界与土地利用规划协调,增加规划弹性。

3、限建区

范围依法或由城乡规划确定,区内原则上禁止城镇建设,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在控制规模、强度下经审查和论证后方可进行。

包括滨水生态保护地带、森林公园其它地区和林地、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一般农田、城镇绿化隔离地区、矿产资源密集地区、文保单位控制地带、引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地震活动断裂带、环境卫生工程设施防护区、基础设施的保护区、重要蓄滞洪区、噪音污染防护区等。

4、禁建区

范围依法确定,区内严格禁止与限建要素无关的建设行为。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确实无法避开禁建区的,必须经法定程序批准,必须服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要求。

包括河湖水系及湿地、森林公园内的重要景点和核心景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基本农田、城市干道绿化防护带、文保单位保护范围、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高压走廊、行洪通道等。

(二)管制办法

1、禁建区的空间管制

禁建区内严格禁止与限建要素无关的建设行为,交通、市政、军事设施等建设行为确实无法避开禁建区的,必须经法定程序批准,必须服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与要求。因此,禁建区应依靠法律法规管理。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执行的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并通过选址意见书来参与对建设行为的审查程序。

2、限建区的空间管制

限建区原则上禁止城镇建设,交通、市政、军事设施、农村住宅等必要的建设行为在控制规模、强度下经审查和论证后方可进行。因此,限建区应属于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其它主管部门共同管理,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同时,要通过城乡规划的制定来划定某些限建区(如城镇组团隔离地区),通过选址意见书来参与对建设行为的审查程序。

3、适建区和已建区的空间管制

适建区和已建区是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重点管理区域,应依据城乡规划,通过一书三证进行规划管理。

八、近期行动

(一)近期重点建设地区

1、那大城区近期重点建设地区,包括城北新区、那大火车站地区、中心组团西部南片区。

2、滨海城区近期重点建设地区,包括洋浦组团的免税港周边地区、白马井组团南部旅游区启动区、白马井组团中心大街地区、对越边贸城。

(二)近期重点改造地区

1、那大城区的中兴大街、人民大街和解放中路旧城改造

2、白马井中心大街

(三)近期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1、粤海铁路那大火车站

2、修建北部第二出口通道和建设洋马跨海大桥,打通洋浦南部对外联系通道,修建工业区和东部生活服务区主要道路;

3、筹建洋浦第二供水水源和扩建自来水厂,推进10万吨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干管的建设;

篇6: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图

[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2008年07月21日

《鄂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04-2015)》(以下简称总规调整),在市委、市人大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由政府主导、规划牵头、部门合作、市民参与、依法编制,历时一年,现已编制完成。2005年2月市政府常务会听取了专题回报,2005年4月8日经专家评审会审定通过。5月31日,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一、总体规划调整的基本情况

《鄂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15)》自2001年9月省政府批准实施以来,为我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建设富裕型小康城市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因国家政策,区域城镇体系规划调整以及城市自身内外因素的改变,要求对总规予以调整。

经省建设厅及市政府批准,从2004年5月开始,市规划局着手组织本次城市总体规划调整的编制工作。迅速成立“总规调整项目领导小组”及“总规调整项目技术组”。并邀请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技术协作单位,聘请了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及华中科技大学的教授作为顾问,以利于提高城市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保障规划成果的超前性、可行性。本次总规调整,市总规调整领导小组坚持倡导“出门规划”及“公众参与”的设计理念,积极上门到市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座谈,收集相关资料;通过政务网站等媒体征求市民意见,组织人员学习考察外省市总规调整的作法和经验;组织技术协作单位和专家学者进行论证咨询;综合意见,集思广益。为总规调整编制方式的探索与突破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同时,市总规调整领导小组组织课题组完成了《鄂州市总体规划实施回顾与评价》、《鄂州市城镇发展空间构想》、《鄂州市主城区城市用地布局分析专题报告》等三个专题研究报告,为总规调整编制成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二、总体规划调整的重大背景

(一)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文件规定:“要求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已经批准的,要补充完善强制性内容”。

(二)省委、省政府作出了积极构建“1+8”武汉城市圈的重大战略决策,鄂州作为武汉城市圈核心圈层的城市,必须主动接轨,借梯登高,全面推动鄂州城市跨越式发展。

(三)区域性产业布局的影响。武钢球团厂(1000万吨)项目落户城东五丈港地区,改变了原总规确定的用地性质,并且对城东地区的用地布局也产生联动效应。要求对城市用地布局进行调整。

(四)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影响。一是由于鄂东大桥(黄石二桥)的选址及功能确定,导致“阿深高速”不再是原设想的经过鄂黄长江大桥,鄂黄长江大桥的主要功能将作为城市间联系桥梁,原来总规考虑的大桥连接线为封闭的高速公路,两侧用地未作为城市街道用地布局,必须针对发生变化的情况进行相应调整;二是由于武九铁路扩能提速,城区段铁路大幅外迁,为鄂钢及城区工业的向西拓展,提供了大片的用地空间。

三、总体规划调整的主要内容

总规调整不涉及城市性质、发展方向、城市规模等重大内容,仅对用地布局进行调整。调整的指导思想是以主动接轨、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为主导,以创建现代山水园林城市为目标,科学进行城市发展的“谋篇布局”,坚持科学发展观,迎接区域整合,突出自身特色,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一)以主动融入“武汉都市圈”为契机,优化鄂州城镇空间结构布局。

积极呼应武汉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和城市发展态势,以及黄石城市发展的情况,调整鄂州的城市发展规划。

1、城市发展战略是“壮大核心,强化集聚”。

鄂州市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要走出“城乡一体化”的误区,“城乡一体化”不是小城镇、小工业园“遍地开花”。必须集中力量,突出重点。优先发展主城区,重点发展四大园区城镇。通过政策调控、规划引导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招商引资项目向主城区及葛店开发区、花湖开发区、红莲湖度假区、梁子湖旅游区集聚。

2、城市主体的空间结构形态“一主三辅”。

本次总规调整,提出未来二十年鄂州城市发展的规划构想:即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以葛店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红莲湖旅游度假区为依托,形成西片城镇群;以花湖开发区为依托,形成东片城镇群;以梁子湖生态旅游区为依托,形成南片城镇群的开放式城市主体空间结构形态。

3、紧密依托大武汉,规划建设鄂州特色新城。

规划将葛店“中国药谷”融入东湖“中国光谷”,通过与武汉东湖科技新城以及葛店镇、华容镇的城镇融合,把葛店开发区逐步建成科技新城;

红莲湖旅游度假区规划将发展成为休闲度假、康体旅游和科技研发为主导的旅游新城;结合鄂钢易地技改项目的逐步实施,规划将临江黄柏山地区,逐步形成现代钢城;梁子湖生态旅游区,地处武汉郊区及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地带,加强生态保护,立足生态旅游,把梁子湖生态旅游区规划打造成武汉城市圈的“市外桃源”、“梦里水乡”。规划将长岭逐步建成旅游城镇。

4、城市东翼的规划重新审视。

充分发挥花湖开发区与黄石市主城区联成一体,而又地处黄石大桥和鄂东大桥桥头堡地区的独特优势,规划建设成直接为黄石市区提供“三产”服务和直接承接黄石市区“退二进三”部分产业转移的工贸新城。

(二)在区域基础设施规划方面,明确提出“三个一体化”:

首先,实施鄂州与武汉综合交通网络一体化。

一是公路交通联系实现“快速化”。

鄂州市要规划建设六条东西向交通干线与武汉城市环道系统相对接。即:316国道、武鄂高速、双谷大道、武黄高速公路、鄂州六十口至武汉龙泉、太和(公友、涂镇)至江夏五里界镇。这六条联系干线中,316国道应提挡升级,鄂州大湾接武汉雄楚大道应规划建设成为城市干道,鄂州六十口至武汉龙泉及太和至江夏五里界镇这两条公路,应规划建成一级公路。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实现武汉与鄂州两市公交车推行公交IC卡“一卡通”。二是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整合沿江港口群。

以武汉枢纽港为中心,将武汉与鄂州、黄石沿江已建和将建的各种长江港口,根据物流加以整合规划,按各地的货源、集疏运条件和港口优势,建设大、中、小结合,功能分工、协作配套的区域性港口组合群。我市沿江应规划七处功能互补的港口(葛店港、泥矶港、黄柏山港、北门港、五丈港、燕矶港、杨叶港)。

三是近期利用武九铁路开通武汉——鄂州城际列车。

远期规划鄂州市轻轨干线与武汉轻轨交通对接。

其次,实施鄂州与武汉信息网络一体化。

要统筹规划,系统整合鄂州市与武汉市的移动、联通、铁通、电信及宽带等资源,实现“网络共建、资源共享”。同时,以电子政务和企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重点和切入点,共同开发建设综合性或专业性的公共信息交换平台。

第三,实施鄂州与武汉电网、气网(西气东送)一体化。

鄂州规划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中的核心城市,使鄂州城市系统成为武汉城市圈的子系统。

(三)以“做大做强做优”主城区为目标,调整主城区规划布局,扩展城区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竞争实力。使我市主城区充分展示现代山水园林城市的风貌。规划要点:

1、主城区空间布局为“一个中心、四个组团”。

即以洋澜湖为中心,老城区组团、城南(莲花、洋澜、小桥)组团、城东(新庙、燕矶部分)组团、城西(凡口、临江及杜山部分)组团。四个组团之间以生态绿地相隔离。

2、主城区用地布局形态为“四个三”。

即三个风景区(西山、洋澜湖、葛山);三个工业区(凡口加工工业区、鄂钢、吴城、程潮工业区、五丈港工业区);三个综合居住区(老城居住区,莲花、洋澜居住区,司徙、文塘居住区);三个城市中心区(凤凰广场、长江大桥桥头堡、凤凰南路与吴都大道交汇处)。

3、主城区的主要发展方向:

城区主要向南、向东发展,城南新区规划面积占城区总面积的一半左右。城区重心南移,势在必然!

4、主城区主干道网络结构为“八纵六横三环”。

八纵六横道路总长118km,其中已建成和部分实施的60km,三环道路总长80km;城区内环圈内面积9km2;中环圈内面积26km2;外环圈内面积130km2。

5、主城区绿地规划为“点、线、带、面”体系。

“点”:即新区城市干道每隔四百米左右规划一处街头绿地,结合布置公厕、社区服务站等公共设施;

“线”,即新区城市干道形成各具特色的绿化分车带及人行道绿地;

“带”即沿江、沿港景观绿化带、环湖景观绿化带(环洋澜湖东、南沿岸最少50米之内土地不宜作为经营性开发用地进行出让,不准搞商品房开发),沿高速公路生态绿化带;“面”,即在保护、开发、建设、提升西山风景区、葛山风景区、莲花山风景区的基础上,严格规划保护好主城区东部、南部的一些自然山体不再被乱挖乱采。同时,规划九处城市公园(寒溪公园、桥头公园、中心公园、体育公园、牛头山公园、城东公园、天龙山公园、卧虎山公园、桔园公园等)。

6、深入进行洋澜湖综合整治规划。

上一篇:猜迷语下一篇:定工干部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