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调查报告

2024-05-11

传染病调查报告(精选8篇)

篇1:传染病调查报告

关于××县××镇××中学一起疑似流感的流行病学

调 查 报 告

××年6月12日17点20分,我中心疫情室接到××镇中心卫生院××同志电话报告:××中学八(5)班有疑似流感病例15例。接到电话后,疫情室立即将此信息报告给疾控中心主任××、卫计局副局长××、分管副主任××、急控科科长××。疾控中心决定由急控科科长××带队及相关流调人员前往调查处置。流调组于17点30分出发,21时到达现场,22时处置完毕,现将调查处理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县城北面,距县城138公里,东抵××镇,南与××镇接壤,西与××镇相邻,北与××镇相连,全镇面积176.7平方公里,有8个行政村、60个村民组,总人口:26354人,现有学校9所(其中:中学1所)。

××中学位于××镇××村××街上,共有学生××人,教师××人,共有三个年级××个班。其中:七(1)班有学生××人,七(2)班有学生××人,七(3)班有学生××人,七(4)班有学生××人,七(5)班有学生××人,七(6)班有学生××人,八(1)班有学生××人,八(2)班有学生××人,八(3)班有学生××人,八(4)班有学生××人,八(5)班有学生××人,九年级共××人。经现场调查,现有症状学生10名,均为八(5)班学生。发病年龄在14-16岁之间,以15岁组为高发,均以咳嗽、流涕、头痛、咽痛、扁桃体肿大、咽部充血、轻中度发热为主要表现,偶有高热,恶心,乏力等症状。

二、调查结果:

首发患者××、男、14岁、××中学八年级(5)班。家住××镇二××村××街上新区,于××年6月8日发病,主要症状为咳嗽、咽干、流涕,最高体温39.1℃,发病前未外出。截止6月12日类似病例增至10例。三间分布情况见表

1、表

2、表3。表

1、发病时间分布表

发病时间 6月8日 6月9日 6月10日 6月11日 6月12日 发病数 构成比% 1 10 10 20 20 40

合计 100 表

2、发病年龄分布表 发病年龄 发病数 构成比% 14岁 2 20

15岁 7 70

16岁 1 10

合计 42 100 表

3、发病人群分布表

年 级 学生数 发病数 发病率%

三、流行病学特征

10例病例全部集中在八(5)班,其余班级均无发病情况,发病的10例学生中男生 6名,女生4名,男女构成比为1.5:1。

四、调查分析:

八(5)班

10 21.74

其余15个班

合计

××

0 0

××

×× 根据临床表现、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初步诊断流行性感冒(已采集现症病人咽拭子10份送往市CDC实验室,结果待定)。引起本次流行的主要原因:

1、首例病人发病后未引起家长和老师的足够重视,加上近段时间气候很不稳定,也是流感的发病季节,传染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导致传播给其他学生。

2、该校通风条件较差,部份学生不爱户外活动。学习用品、日常用品、课桌及环境消毒达不到要求。

3、该学校多数学生都未接种过流感疫苗,学生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没有建立免疫屏障。

五、处理措施:

1、立即成立疫情领导小组和医疗救治组。

2、对现症学生进行对症隔离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病例集中的班级建议停课一周。

3、作好环境消杀工作,由卫生院派专人指导学校进行消杀,对患者的生活场所和就诊医院进行彻底消杀,每天至少两次以上,并作好记录,同时加强对教室、图书室(阅览室)教研室等学生和教职工,学习、工作、生活场所的卫生与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直至本次疫情结束。

4、每天观察是否有新发病例,由该校和卫生院负责人每天向疾控中心报告疫情的发展动态及疫情控制情况,监测到本次疫情结束;同时对辖区内其它学校进行主动监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5、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普及流感防病知识,倡导健康生活,科学洗手等卫生行为,提高广大学生、教职工对流感防治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6、学校要落实好晨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发现类似的疫情要第一时间报告给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县××镇中心卫生院 ××年6月12日

篇2:传染病调查报告

参加人员:彭中华(站长)、胡正、王建(业务院长)、殷强等。调查科室:内科、儿科、中医科、肠道门诊、病房、检验科、放射科等。

通过调查发现:肠道门诊报告3例其他感染性腹泻,中医结合门诊报告1例其他感染性腹泻,儿科韩风门诊0报告。外科孙凯门诊报告1例其他感染性腹泻。其他各科和何圩、邢圩村两个卫生室未发现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病人。本月本医院发现报告登记5例法定传染病,其他感染性腹泻5例。本月外地报本地共8例传染病,分别是肝炎1例,涂(+)3例,水痘1例。菌痢3例。门诊登记与传染病登记以及传染病报告卡所填写项目一致。所调查科室都有传染病登记本,报告卡,并能正确使用。所报病例上面均盖‘‘疫情已报’章。门诊登记上每月月底盖‘传染病报告已核查’并签核查时间。县医院报告3例菌痢、1例肝炎未分型。均进行个案调查和疫点消毒处理,并做好密切接触者登记追踪;防止二代病人发生。本月调查结果令人满意。本月新发传染病病例和累计病例统计见附表: 乙肝甲肝戊肝未分菌痢 梅毒 疟疾 涂+ 菌-手足口 疑似麻疹 新发 0 0 0 1 3

0 0

0 0 累计 1 0 0 4 3 2 7 3 5 0 风疹 其它腹泻 流腮 水痘 尖锐湿疣 登记 采样 新发 0 5 0 1 0 99 19 累计 0 33 2 4 2 232 58

高集传染病防治领导组 2013.7.31

高集医院传染病常规分析、通报记录

通报时间: 2013年7月31日

肠道门诊报告3例其他感染性腹泻,中医结合门诊报告1例其他感染性腹泻,儿科韩风门诊0报告。外科孙凯门诊报告1例其他感染性腹泻。其他各科和何圩、邢圩村两个卫生室未发现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病人。本月本医院发现报告登记5例法定传染病,其他感染性腹泻5例。本月外地报本地共8例传染病,分别是肝炎1例,涂(+)3例,水痘1例。菌痢3例。门诊登记与传染病登记以及传染病报告卡所填写项目一致。所调查科室都有传染病登记本,报告卡,并能正确使用。所报病例上面均盖‘‘疫情已报’章。门诊登记上每月月底盖‘传染病报告已核查’并签核查时间。县医院报告3例菌痢、1例肝炎未分型。均进行个案调查和疫点消毒处理,并做好密切接触者登记追踪;防止二代病人发生。本月调查结果令人满意。本月新发传染病病例和累计病例统计见附表:

乙肝甲肝戊肝未分菌痢 梅毒 疟疾 涂+ 菌-手足口 疑似麻疹 新发 0 0 0 1 3

0 0

0 0 累计 1 0 0 4 3 2 7 3 5 0 风疹 其它腹泻 流腮 水痘 尖锐湿疣 登记 采样 新发 0 5 0 1 0 99 19 累计 0 33 2 4 2 232 58 本辖区本月共登记并报告法定传染病病人到7月31日止5例,本辖区报告法定传染病最多的科室是肠道门诊。本月全辖区累计发现报告并登记的法定传染病病人13例,其中水痘1例,结核病3例发病上升。其他感染性腹泻5例,肝炎未分型1例。菌痢3例,发病率总高。继续加强传染病监控。特别是菌痢个案调查和疫点消毒和处理。

望其它各科医生和15个村卫生室医生发现法定传染病人、特别是发现手足口病应及时上报和转诊,以便发现的病人能及时治疗,杜绝二代病人出现。所发现的传染病病人能够及时上报,以便能及早隔离和治疗病人,卫生防疫人员能及时对疫点进行处理。参加人员: 彭中华(防保站长)、王建(业务院长)、胡正、殷强、刘建军等。调查科室:内科、儿科、中医科、肠道门诊、病房、放射科、检验科等。通过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1、所调查科室都有传染病登记本,报告卡,并能正确使用。

2、查病房的住院登记本,未发现有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人入院治疗。

3、查检验科有阳性结果登记本,登记正确规范。

4、通过调查本月未发现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人漏报现象。

5、全辖区各村卫生服务站均为发现法定报告的病人漏报现象。

6、个别门诊对病人登记不齐全,丢项、漏项都有,发病时间,诊断时间书写有误差。

7、望全体门诊医生都能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指南》内容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相关工作。

8、检验科和放射科要建立登记和反馈机制,异常结果制定反馈单有送检医生签字后存档备查

9、肠道门诊和其他科室一样要做好消毒工作。

10、医护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

11、对国家规定的法定传染病进行相关培训。宣传教育传染病防治知识

疫情分析:胡政 领导审阅:

高集医院传染病管理小组

2013.7.31

高集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自查工作记录

院长审阅签字:

自查时间:2013年7月31日

参加人员: 彭中华(防保站长)、王建(业务院长)、胡正

所查科室: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肠道门诊、病房、检验科,放射科等。

肠道门诊报告3例其他感染性腹泻,中医结合门诊报告1例其他感染性腹泻,儿科韩风门诊0报告。外科孙凯门诊报告1例其他感染性腹泻。其他各科和何圩、邢圩村两个卫生室未发现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病人。本月本医院发现报告登记5例法定传染病,其他感染性腹泻5例。本月外地报本地共8例传染病,分别是肝炎1例,涂(+)3例,水痘1例。菌痢3例。门诊登记与传染病登记以及传染病报告卡所填写项目一致。所调查科室都有传染病登记本,报告卡,并能正确使用。所报病例上面均盖‘‘疫情已报’章。门诊登记上每月月底盖‘传染病报告已核查’并签核查时间。县医院报告3例菌痢、1例肝炎未分型。均进行个案调查和疫点消毒处理,并做好密切接触者登记追踪;防止二代病人发生。本月调查结果令人满意。本月新发传染病病例和累计病例统计见附表:

乙肝甲肝戊肝未分菌痢 梅毒 疟疾 涂+ 菌-手足口 疑似麻疹 新发 0 0 0 1 3

0 0

0 0 累计 1 0 0 4 3 2 7 3 5 0 风疹 其它腹泻 流腮 水痘 尖锐湿疣 登记 采样 新发 0 5 0 1 0 99 19 累计 0 33 2 4 2 232 58

本辖区本月共登记并报告法定传染病病人到7月31日止13例,本辖区报告法定传染病最多的科室是肠道门诊。本月全辖区累计发现报告并登记的法定传染病病人13例,其中水痘1例,结核病3例发病上升。其他感染性腹泻5例,肝炎未分型1例。菌痢3例。继续加强传染病监控。特别是菌痢调查和疫点消毒和处理。

望其它各科医生和15个村卫生室医生发现法定传染病人、特别是发现手足口病应及时上报和转诊,以便发现的病人能及时治疗,杜绝二代病人出现。所发现的传染病病人能够及时上报,以便能及早隔离和治疗病人,卫生防疫人员能及时对疫点进行处理。通过自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1、所调查科室都有传染病登记本,报告卡,并能正确使用。

2、查病房的住院登记本,未发现有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人入院治疗。

3、查检验科有阳性结果登记本,登记正确规范。

4、通过调查本月未发现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人漏报现象。

5、全辖区各村卫生服务站均为发现法定报告的病人漏报现象。

6、个别门诊对病人登记不齐全,丢项、漏项都有,发病时间,诊断时间书写有误差。

7、望全体门诊医生都能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指南》内容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相关工作。

8、检验科和放射科要建立登记和反馈机制,异常结果制定反馈单有送检医生签字后存档备查

9、肠道门诊和其他科室一样要做好消毒工作。

10、医护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

11、对国家规定的法定传染病进行相关培训。宣传教育传染病防治知识

12、本月奖惩人员名单:

中西医结合杜赛民: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1例,奖励40元 外科孙凯: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1例,奖励40元 肠道门诊魏义文: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3例,奖励120元

13、整改措施:

门诊各科医生在发现传染病疫情信息时,请及时和传管人员联系,准确填写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做到门诊登记,传管疫情登记一致。将异常检查结果反馈单签字填写完整。谢谢各科合作,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信息。达到控制传染病疫情理想效果。

自查记录人:胡政

高集医院传管领导组

篇3:传染病调查报告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4个市级CDC和随机抽取26个县级CDC

1.2 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和《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2005试行版)制订调查评估方案和表格,培训调查员。对40个单位在疫情信息管理工作、疫情信息报告工作、传染病漏报调查开展情况、疫情资料的分析利用与管理等工作进行回顾性调查。根据《广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和报告质量调查工作方案》对被调查单位进行了评分,按照权重系数进行计分,总分为100分。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总评分

市级最高93分,最低68分,平均84.9分;县级最高93.8分,最低54.7分,平均为79.6分。市级单位总体比县级单位要好,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意义。各市、县的最终得分基本反映了其传染病疫情管理和报告质量。(表l)

2.2 疫情信息管理工作

本项主要是对组织领导、经费、设备及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评估。(表2)

2.3 信息疫情报告工作

本项主要对疫情信息报告的全过程进行评估,60%的单位有疫情电话记录簿;62.50%的市县专病管理科室(结核病防治科、艾滋病和计划免疫科)能正常登录传染病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并进行了专病的报告、核实、查重、订正等工作;26.92%的县级机构设立了专病网络直报系统传染病报告卡审核、查重、订正、删除、补报记录簿。69.23%的县级机构对调查或审核中发现传染病报告卡上信息有误的能及时订正,经调查排除的病例及时删除;57.69%的县级机构对在传染病漏报检查和爆发调查中发现的未报告病例,及时补充录入。(表3)

2.4 传染病漏报调查工作开展情况

能按有关文件要求开展辖区内传染病漏报调查工作的市级为85.71%(12/14),县级为57.69%(15/26),总的符合率为67.50%。有85.71%的市级机构组织开展了传染病漏报调查工作并将调查结果上报上级业务单位和卫生行政部门,同时反馈给被调查单位;21.43%的市级机构每3年组织开展一次居民漏报调查;84.32%的县级机构对疫情报告制度及管理工作考核。

2.5 疫情资料的分析、利用与管理

在资料的分析利用方面,市县两级疫情分析人员只能应用Excel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作图,完成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统计月、年报分析及常规报表,主要的分析指标是对监测资料进行简单的率和构成比等分析,描述三间分布,基本上没有对疾病发展趋势进行预测。35.71%的市级单位能利用疫情资料进行疾病趋势预测和分析。(表4)

3 分析

3.1 广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和报告质量总的来说是好的基本符合国家要求

65%的市、县(市级85.71%,县级53.85%)总评分超过了80分,且市级好于县级。各级CDC对疫情管理工作都比较重视,基本上能按照工作规范要求,成立领导小组,配备人员设备,落实经费,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为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定期对辖区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定期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质量检查和传染病疫情漏报调查,促进了辖区疫情报告工作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不断规范,网络报告的及时性、完整率不断提高。

3.2 疫情信息的利用率低,反馈少

疾病监测和信息收集只是手段,其目的是将信息及时分析、上报和反馈,以便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疾病流行。目前在疾病监测信息的分析和利用方面:一是缺乏有效考核与评价机制,地方缺乏对收集的监测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只是机械地上报,数据在当地第一时间的分析和解释是地方卫生人员迅速采取公共卫生行动的前提,否则收集到的资料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二是缺少信息的反馈机制,信息的采集和分析目的是在信息应用中发挥效益;数据质量差、分析能力不足也制约了信息的共享与公开的进展;三是缺乏资源共享机制,监测系统收集的数据归部门所有,信息得不到共享,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3.3 市、县两级CDC分析应用监测数据的能力较低

对疾病发展趋势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有效预测预警,加强培训、提高队伍的业务素质是做疫情资料分析、应用和管理的保证。根据培训的对象不同,培训的内容、方式和时间应有所侧重;对县级疫情管理人员起点较低,采用理论知识的更新与提高和实际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如流行病学知识、统计学知识、常用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调查报告的撰写;对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应突出实际应用,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对疾病发展趋势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4 建议

强化对疫情信息管理工作、数据质量、资料分析能力、信息反馈与共享水平的考核与评价,提升系统的运行质量[3]。目前,大多单位对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做的较多,考核评价做的较少,缺乏必要的考核评价机制。建议建立健全疫情信息的评估和考核体系,定期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度建设、人员设备配备、直报网络运行管理质量、疫情信息报告质量和疫情信息资料的分析利用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和考核,以促进疾病监测工作的开展,提高疫情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马进.卫生管理信息[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2-33

[2]魏晨,廖巧红,聂绍发,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决策能力现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3]:347-348.

篇4:社区传染病调查及监测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患者3545例次,涉及8个社区155个行政村的群众,共计6.8万人。

方法:主要服务形式有门诊随访调查、到村户上门服务和收住传染病医院病房的患者等进行调查沟通。对所有传染病患者均实行分类建卡、统计、正规报告疫情,并与服务前后询问记录患者及家庭成员对实行社区传染病隔离治疗,居家隔离观察,住院严密隔离治疗管理的认识和态度。组织疾控中心专家先后培训传染病监测管理的全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120人次。结果

社区传染病种类:社区传染病分布仍以病毒性肝炎为主[1](68.5%),其次是流行性感冒(18.7%),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前患者对传染病隔离治疗的认可率为46.5%,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后患者的认可率达85%,较前显著提高(P<0.05)。

社区传染病调查结果:结果见表1、表2。

讨论

社区传染病患者监测管理的特殊性[2]:社区中的传染患者或疑似传染患者具有活动自由,病情轻的特点,有较多与健康人群密切接触的机会。在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及健康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教育后得到明显好转。

传染源控制及疫情报告[3]:社区中医务人员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时做好传染源控制和疫情报告,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更应严格控制[4],难以隔离治疗的病种,及时转送县传染病医院诊治,以防扩散蔓延。

消毒隔离:首先做好环境消毒及患者隔离。根据传染病类型,认真执行各病项隔离措施。所有污染物品均作消毒处理。

健康教育;做好與社区患者、居民的感情沟通和心理咨询等方面服务,宣传疾病预防措施和保健康复知识。增强社区群众对传染病隔离治疗等服务措施的认知。通过宣教沟通,使原来对传染病防治、隔离消毒治疗不理解的患者与群众改变了思想认识,从而使认可率上升到85%以上。对病毒性肝炎,结核等传染患者,帮助其树立信心,坚持科学治疗,不要盲目用药,争取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尹爱红,何申芳,徐佳春,等.山东省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考核的初步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杂志,2003,9(3):145-146.

2 王勇,石唤银,文琴音.新疆建设兵团农十师2005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J].医学创新研究,2006,3(8):124.

3 方艳,李灵辉,李东悦,等.广东省2001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质量评估[J].华南预防医学,2003,29:37-39.

4 王淑芹,李颖琰,谢婧,等.河南省西部某县2003年居民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杂志,2004,20(1):39.

篇5: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

为规范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杜绝传染病的漏报,特制订本制度。

一、预防保健科传染病疫情专管人员每日收集、核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并及时网络直报。

二、检验科人员每日将传染病阳性结果送至开单医生签收并进行登记,传染病疫情专管人员每日到检验科了解登记当天的检验阳性情况,发现当日漏报的及时通知医生补报。

三、传染病疫情专管人员每月对全院传染病疫情报卡进行漏报调查,核查全院所有的门诊日志和所有科室的住院登记,并核查检验科相关记录。

四、将调查结果与已网络直报疫情进行对照,发现有传染病漏报的及时通知医生补报。

篇6: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根据2010年8月28日疾控例会通报精神,我院对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进行了自查,现报告如下:

一、组织机构

我院领导对传染病报告管理非常重视,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公共卫生科长为副组长、各相关处室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急救小组”、“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二号病’防治领导小组”、由公共卫生科负责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了传染病的规范化管理。

二、规章制度

在组织机构成立以后,以《传染病防治法》为依据,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包括:“疫情报告制度”、“疫情登记制度”、“门诊病历日志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传染病疫情管理检查制度”、“传染病疫情资料建档制度”、“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制度”、“分诊台工作制度”、“消毒隔离与个人防护制度”、“发热门诊工作制度”、“发热门诊就诊病人登记制度”、“隔离留观室工作制度”、“腹泻门诊工作制度”、“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等,作到了对传染病的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三、人员职责

从院领导到传染病管理的相关人员,进行了具体的分工,作到了分工明确,相互配合,职责分明。对疫情报告、疫情登记、传染病管理、传染病疫情管理检查、传染病疫情资料建档、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均有专人负责,公共卫生科还对传染病计划免疫、传染病管理、疫情报告检查、访视、死亡病例调查等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作到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工作有条不紊。

对公共卫生科及其相关人员、发热门诊、腹泻门诊医师制订了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

四、人员培训

我们为了规范传染病的管理,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培训,组织全体职工反复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并组织学习了“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传染性高致病性人禽流感”、“二号病”、“肺结核”、“脊髓灰质炎”、“麻疹”、“爱滋病”、“流脑”、“乙脑”、“肝炎”等传染病相关的理论知识,反复学习了我院有关传染病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认识和专业水平。

五、应急措施

我院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急诊急救领导小组,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传染病在我院发现,由相关人员立即报告院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和本院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医疗急救小组长期处于备用状态,随时听从指挥,随时出动,必要时,我院可以随时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予案,对传染病的流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紧急处理。

六、疫情管理

根据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报告疫情有专人负责,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爱滋病、肺炭疽、“非典”、“禽流感”等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两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于6小时内向县疾控中心报出传染病疫情报告卡;乙类传染病病人和/或疑似病例,6小时内网络直报,同时于24小时内向县疾控中心报出传染病疫情报告卡;丙类传染病病人和/或疑似病例,24小时内网络直报,于当月时向县疾控中心报出传染病疫情报告卡;

门诊各科、急诊室,均填写了门诊日志,若发现传染病人或可疑传染病人,填写在传染病登记本上,并填写疫情报告卡,送本院保健科,各登记本均已逐项详细填写,便于查询。

每年7月、12月接受县卫生局和县疾控中心对我院的疫情管理及报告质量分别检查一次,接受主管部门的批评指导。公共卫生科负责疫情的医师,随时进行了督促、检查、指导本院各科室医师做好疫情报告。每月对发热、腹泻门诊及有关科室进行检查,核对疫情一次,将查对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存档备查。每月2号以前,将上月的相关月报表送县疾控中心。院长、公共卫生科长对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进行了不定期检查。

我院规定符合下列条件者给予表扬、奖励:

1、疫情管理做到四有:①有领导分管;②有专人负责;③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报告、检查、奖惩等);④有传染病及疫情访视等的登记制度。

2、疫情报告做到四不:不漏报、不迟报、不错报、不瞒报。

3、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字迹清楚,合格率达100%。

4、疫情日报、月报、年报表上报及时,数据准确、全面、报告率达100%。

5、处理疫情及时,疫访登记记录详细、完整、个案调查填写真实、归档及时,访视率达100%。对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制度,根据其性质、情节和对我院危害的程度给予惩罚:

1、违法行为情节轻者,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

2、改进不力,继续违犯者,除批评教育、限期改正外,给予罚款,罚款数额根据违法性质,危害程度扣除当月奖金的20—50%。

3、行政处分:工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造成传染病流行,给予当事人直至开除公职的处分。

4、追究法律责任,对玩忽职守造成甲类传染病、爱滋病、肺炭疽的发生和流行及乙、丙类传染病的暴发流行者,追究法律责任。

七、消毒管理

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护理组长为副组长、各相关处室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院感领导小组,各科室部门密切配合,使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到位。县疾控中心还定期对我院进行消毒监测和科室的台面以及医务人员进行细菌培养,保证了消毒效果。

八、主要原因及不足之处

1、经过自查,我院病员较少,2010年4月确实没有发现传染病病例。

2、人员学习不够。

3、制度还需进一步落实。

4、有关传染病管理的硬件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

院长签字:

大邑县鹤鸣乡公立卫生院

篇7: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调查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阿坝州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2012年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全州61家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结果 61家医疗机构中传染病网络直报人员及设备都配备齐全的机构共18家,占29.51%。传染病网络报告率为70.02%,漏报率为23.07%;纸质卡片填写完整率46.69%,准确率86.45%,与网络录入一致率72.89%。结论 2012年阿坝州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报告率低,传染病报告质量不高。

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的好坏,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及时准确的疫情报告是防止疫情蔓延的信息来源,是评价传染病防控措施及探讨其流行规律的重要依据。为掌握当前阿坝州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现状,及时发现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中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使全州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更加规范科学,2012年特对该州61家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进行了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专项调查。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来源于阿坝州疾控中心2012-07/08对全州13县61家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调查资料。

1.2 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3县所有综合医院、中藏医院、妇幼保健站,每县再随机抽取2个乡镇卫生院,共61家医疗机构。

1.3 调查方法

按照《阿坝州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方案》的要求,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现场查阅调查对象传染病疫情管理档案盒相关资料,并从感染科、急诊、内科、儿科、皮肤科、住院部等与诊疗传染病有关科室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病人登记本随机查出2011-06/2012-06法定急性传染病病例30例(门诊病例15例,住院病例15例),不足则查阅全部记录。用卡方检验对一些资料做显著性分析。

1.4 调查内容

传染病网络直报能力、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传染病报告质量。2 结果

2.1 被调查单位基本情况

共调查61家医疗机构,其中综合医院13家,中藏医院8家,妇幼保健站(院)14家,乡镇卫生院26家。

2.2 传染病网络直报能力

61家医疗机构中网络直报人员及设备都配备齐全的机构共18家,占29.51%。另43家中多数无专职人员、专用电脑或不能上网。2.3

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 2.3.1 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设置及规范使用情况

61家医疗机构,门诊日志项目设置齐全35家,占57.38%。出入院登记本项目设置齐全29家,占47.54%。门诊日志登记完整26家(占46.62%),登记准确56家(占91.80%),使用符合率≥90%的医疗机构38家(62.30%)。出入院登记本登记完整32家(占52.46%),登记准确45家(占73.77%)。

2.3.2 检验部门、影像部门登记及反馈机制

61家医疗机构中,有检验部门的共34家,登记本项目设置齐全29家(占85.29%),登记本填写完整准确26家(占76.47%),建立了异常化验结果反馈机制,传染病检验结果能及时反馈给临床医生的共18家(占52.94%);与诊疗传染病有关的影像部门的26家,登记本项目设置齐全21家(占80.77%),登记完整准确18家(占69.23%),建立了异常化验结果反馈机制,传染病检验结果能及时反馈给临床医生的共14家(占53.85%)。

2.3.3 传染病报告管理院内自查

61家医疗机构中有43家制定了院内传染病自查制度。多数医疗机构每月能对本单位的报告情况进行了自查,少数机构走形式,未将工作落实。2.3.4 开展传染病报告相关培训

通过现场查看、查阅相关培训、考核记录后,仅17个医疗机构此项工作开展得较好,且资料完整、规范。2.4

传染病报告质量

2.4.1 传染病报告率 61家医疗机构共抽查传染病685例,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核对,报告527例,漏报158例,报告率76.93%,漏报率23.07%。经统计4类医疗机构漏报率各不相同,综合医院漏报率最低16.00%(X2=29.21,P<0.05),见表1。

2.4.2 及时报告率 共抽查纸质报告卡332张,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核对,及时报告326张,及时率报告为98.19%,迟报卡片6张,迟报率1.81%。经统计4类医疗机构及时报告率无统计学意义(X2=1.15,P>0.05),见表1。

2.4.3 纸质卡片填写完整率 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完整,指键字段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患儿家长姓名(针对14岁以下患儿)、性别、年龄、职业、病人属于、现住详细地址、工作单位(学生、幼托儿童、工人、干部职员、民工必填)、疾病名称、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必须到小时)、病例分类、死亡日期(针对死亡病例)、填卡日期和报告人。抽查332张卡片,填写完整的155张,填写完整率46.69%,缺少项目主要是诊断时间未填到小时。经统计4类医疗机构完整率各不相同,中藏医院卡片完整率最高58.18%(X2=12.93,P<0.05),见表1。2.4.4 纸质报告卡片的准确率

纸质报告卡片上的内容与门诊日志或出入院登记簿信息完全一致,且完整无逻辑错误计为准确。332张卡片中,项目填写准确的有287张,准确率86.45%。经统计4类医疗机构纸质报告卡片的准确率无统计学意义(X2=5.16,P>0.05),见表1。

2.4.5 纸质卡片与网络卡片录入一致率

332中纸质卡片中,与网络一致的共242张,一致率为72.89%。经统计4类医疗机构一致率无统计学意义(X2=1.27,P>0.05),见表1。3 讨论

通过调查,发现阿坝州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整体水平不高,综合医院工作开展得较好,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站和中藏医院较差。暴露出了阿坝州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是人员、设备不足,网络直报率低。2005年国家为阿坝州各乡镇卫生院配备了用于传染病网络直报的电脑,但这批电脑由于购置时间久远,很多都无法正常使用,加上一些乡镇无电、无网络,一些无法支付网费,2011年全州乡镇级卫生院网络覆盖率仅63.51%。阿坝州经济落后,政府对网络直报硬件建设投入少,此次调查的61家医疗机构直报率为70.02%。阿坝州条件艰苦留不住人才,多数医疗机构都存在人员编制多,在编人员少的现象。疫情报告管理专职人员配备率低,对传染病报告工作造成比较大的影响[1]。二是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落实不到位。个别医疗机构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本的项目设置不齐,登记不完整、不准确,使用和管理不当,不能连续提供。个别乡镇卫生院无专用出入院登记本而使用新农合报账登记本代替,对传染病的管理和自查造成一定的困难。少数临床医生填写门诊日志时字迹潦草,填写不全,甚至只记录症状、体征而未下诊断,致使无法确定诊断病名。少数医疗机构检验部门和影像部门未建立传染病异常检查结果反馈机制。个别医疗机构未将传染病自查工作落到实处,未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整改措施未能及时落到实处。三是培训力度不够,传染病报告质量低。医疗机构对传染病报告管理中有关法律、法规及专业技术的宣传与培训力度不够,未能做到全员、多层次培训,许多医务人员缺乏了解、掌握传染病管理的法定义务和专业知识。存在对《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传染病诊断标准》等执行力度不够,使个别临床医生不能熟知法定传染病的种类,造成一些传染病漏报[2]。传染病报告质量不高,此次共查出传染病685例,漏报158例,漏报率为23.07%。纸质卡片填写完整率46.69%,准确率为86.45%,纸质卡片与网络卡片录入一致率72.89%。

篇8:传染病调查报告

关键词:医务人员,传染病,认知

医疗机构疫情报告是我国传染病防治的重要工作环节,拥有及时、有效、准确的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而院内传染的责任报告,医务人员是否了解相关报告知识是传染病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影响因素[1]。根据我国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采用调查试卷考核方式,观察临海地区各级医院医务人员对肺结核传染病报告知识的掌握情况,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随机分层抽选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临海地区市、乡镇、社区三级医院共36家传染科、门诊、外科、内科、儿科、妇产科从事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的护理人员320人进行考题问卷调查评估。其中市级医院31家(127人)、乡镇医院23家(101人)、社区医院18家(92人)。

1.2 方法

调查根据2004年《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内容,设定5道简答题,每道题目20分,共100分。所选参加考试护理人员答卷时间60分钟,禁止提前交卷,调查试卷现场收回,按医疗机构性质分组进行统计分析。

1.3 试卷评估内容

通过对所抽选三级医院320名护理人员行调查试卷考试成绩记录,观察护理人员所在医院级别、所在科室、院内定期传染病学习时间、护理人员学历、护理人员工作年限、护理人员职称等方面进行评估[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行数据统计记录。组间比率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级别医院护理人员调查试卷合格率

320名抽查护理人员调查试卷60分以上者192人,其中市级医院护理人员96人,及格率占83.46%(96/127);乡镇医院58人,及格率占57.43%(58/101);社区医院38人,及格率占41.30%(38/92)。见表1。

表1 各级别医院护理人员调查试卷合格率(n,%)

2.2 调查试卷及格人员所在科室

市级医院护理人员96人中,传染科30(32),门诊19(24),外科15(20),内科18(25),儿科7(11),妇产科11(15);乡镇医院护理人员58人中,传染科15(22),门诊10(18),外科8(19),内科11(20),儿科5(8),妇产科9(16);社区医院护理人员38人中,传染科9(20),门诊7(18),外科5(13),内科7(16),儿科4(12),妇产科6(13)。见表2。

表2 调查试卷及格员护理人员所在科室(%)

2.3 调查试卷及格护理人员学历

市级医院96名及格护理人员中,中专29(41),大专32(42),本科35(44);乡镇医院58名及格护理人员中,中专17(31),大专18(36),本科23(34);社区医院38名及格护理人员中,中专9(28),大专18(39),本科11(25)。见表3。

表3 调查试卷及格护理人员学历(%)

2.4 调查试卷及格护理人员职称

市级医院96名及格护理人员中,护士49(69),护师35(46),副高12(12);乡镇医院58名及格护理人员中,护士28(52),护师21(38),副高3(4);社区医院38名及格护理人员中,护士24(57),护师14(35)。见表4。

表4 调查试卷及格护理人员职称

2.5 调查试卷及格护理人员工作年限

市级医院96名及格护理人员中,工龄1~3年19(31),3~5年22(39),5~10年25(27),10年以上30(30);乡镇医院58名及格护理人员中,工龄1~3年7(21),3~5年15(26),5~10年17(28),10年以上19(26);社区医院38名及格护理人员中,工龄1~3年4(18),3~5年9(23),5~10年12(22),10年以上13(29)。见表5。

表5 调查试卷及格护理人员工作年限(%)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因素主要与医院级别、护理人员所在科室、工作年限、学历、职称有关,特别还与不同级别医院对传染病相关报告知识培训重视程度有关。市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的法定报告肺结核传染病知识及格率明显高于乡镇医疗机构,乡镇明显高于社区,说明对于低级别医疗机构,加强传染病知识培训尤为重要。另外,各级医院不同科室接受患者种类数量不同,传染科肺结核传染病患者较多,而外科、妇产科等科室接触相关传染病患者相对较少,因此报告知识匮乏[3]。部分科室因工作量大、工作年限较短护理人员对肺结核传染病管理工作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低,报告不及时。各级医院对护理人员肺结核传染病报告知识培训次数不同,院内要求重视度不同,且部分护理人员参加率低,宣传力度小。

4 措施建议

根据医院级别、护理人员素质及所在科室不同,加强肺结核传染病预防意识,加大宣传《传染病防治法》及肺结核病相关知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护理人员自觉性。加强各级医疗机构培训,深入普及肺结核疫情报告知识。通过使收诊肺结核传染病较少的科室内疫情报告护理人员到接触病人较多科室进行轮转,进行相关知识的重点培训,提高该病的认识及防治水平。院内传染病防治科室对临床一线科室相关护理人员要有直管权限,加强督导检查,有效控制疫情漏报[4]。各科室护理人员需掌握院内及区域医疗机构肺结核病信息,降低信息通报失效率。各级院内科室需建立肺结核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及5年以内相关病人信息,防治相同患者再次就诊延误报告。设立肺结核传染病报告护理人员奖励基金,每年需评估院内实效有责任人员,对于漏报或报考不及时人员需行一定的批评教育[5]。

参考文献

[1]刘美珍,柴萍.2011年东胜区公立与民营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法定传染病报告知识调查[J].中国健康月刊,2012,12(2):139-140.

[2]孙权.赣榆县医务人员法定传染病报告知识调查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2014,16(1):53-54.

[3]刘牧文,黄春萍,宋姝娟.杭州市临床医师传染病报告相关知识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3,25(11):89-91.

[4]宋姝娟,黄春萍,刘牧文,等.杭州市2010年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2,24(6):88-89.

上一篇:冯新柱案“以案促改”心得体会下一篇:研究生数学的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