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后教”心得总结

2024-04-28

“研学后教”心得总结(共8篇)

篇1:“研学后教”心得总结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运用“研学后教”,提高教学成效 “研学后教”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一种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它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非常吻合。它改变以往“满堂灌”的学习方式,变老师讲学生听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研学后教”教学模式就作了很好的回答。“先自主探究”是自主学习,“后教”是合作学习,全过程都是探究性学习。不仅如此,这种模式还处理好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课堂上,先让学生独立看书、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检测自学效果,从中发现学生在自学当中没有学懂的疑难问题,这些问题学生个人解决有了困难,教师再适时组织学生讨论、合作学习,这时的合作学习就有了必要性,也有了合作的内容(自学当中出现的问题)、合作的目的(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合作的方式(更正、讨论、教师讲评)和合作的对象(同学、老师),最后当堂训练还是自主学习。

“研学后教”要根据学生的学来确定教师的教,将教学目标的要求置于学生的学习情境之中,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教学。教师的工作重点是通过设计学习情境、指导践行方式、甄别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生的判断、选择和实践能力,这是一种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方式,它倡导教学要基于学生原有各方面的基础,通过学生的思想与行动,来达到学生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与情感的目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结合我校科组教研,本学期我在《小数的初步认识》课堂教学尝试开展了如下教学活动的设计。【学习目标】

会准确读、写简单的小数,并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和解决相关问题。【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来复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的复习目标(即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会准确读、写简单的小数,并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和解决相关问题。)请大家齐读一下。

三、自学指导

(一)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要靠大家的努力,你们有信心达到这节课的复习目标吗?

(二)下面咱们先来自我检测一下,看自己掌握的怎么样? 四:做一做

(一)要求:比谁做题最认真、最细心做题,字体写的最端正。

(二)出示检测题,学生拿出检测题。检测题 1.填空。

①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3份占全长的()。②5角=()份=()元 3.052千克=()千克()克

③50米跑步成绩是张辉8.2秒,高林8.4秒,范刚8.8秒,()是第一名。

2.用小数表示下面各数。

1米3分米=()米 1米3厘米=()米 2元3角=()元 14元5角7分=()元7千克135克=()千克 8千克15克=()千克3.解决问题。

一本《格林童话》要23.80元,一本《动脑筋》要9.40元 ①一本《格林童话》比《动脑筋》一本《动脑筋》贵多少钱? ②各买一本,30元够吗?

(三)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督促学生都在认真做题。

五、议一议 1.对改。

师:做完的请举手?

下面同桌交换练习本,教师出示检测题答案,学生同桌对改。2.讨论。

3.过渡(1)全做对的穷举手,下面小组讨论一下,做错的同学请教一下会的同学,2分钟比谁会正确说出做题的步骤。(2)下面开始讨论,看哪个小组讨论的最激烈。

师:a.做错的同学请举手?b.请说出你错在哪里?c.应该怎么做?请说出你的理由。板书:

整数部分是几就写几,整数部分没有时就用0占位。进率是10是一位小数,进率是100是两位小数。当小数部分不过时用0占位。(3)让学生更正错题。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就运用今天复习的知识来做作业,有信心把作业一次全做对且字体又端正的情举手。

(一)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0.4+0.5= 5-0.4= 1.9+2= 3.2-1.8=

(二)表示下面各数。

16元4分=()元 7米32厘米=()米 200克=()千克 15.80元=()元()角 19.04米=()米()分米()厘米

(三)解决问题

一个书包25.8元 一支钢笔12.6元 一个文具盒6.8元(1)买一个书包和一个文具盒共多少元?(2)买一个文具盒比一个书包便宜多少元?(3)用40元钱把这些东西各买一个够吗?

这学期开学以来,我在教学上没少努力,可学生就是不买帐:上课不投入,课下不用功,教学缺少成效。主要是课堂缺少严格和激励。为此,我开始反思:我回想自己的备课和上课过程,突然发现自己总是在关注怎么讲好知识,而不大考虑怎么让学生学好知识。

换句话说,我很关注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很想把知识讲深、讲透,却没有去细想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以及接受能力。在课堂上,我为了把我所理解、领悟的全盘“教”给学生,就一个劲的分析讲解。而有不少学生由于难以理解,就会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我在发现我所要讲清楚的意思没能被多数学生理解领会时,便会更加“投入”地做讲解分析。这种一味“灌输”的单调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感到乏味。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听讲,因此也就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长此以往,教师教的很辛苦,却发现学生学得很差劲,不免会很纳闷;学生则是听得很辛苦,却收益很低、越学不懂的地方越多,不免会灰心。要想使教学有效,就要处理好“教”与“学”这对矛盾。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学”,“教”毕竟是为“学”服务。因此,要树立“先学后教、研学后教”的理念。

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是完全必要的,但这绝不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充分条件。教师在对教学内容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还需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探索适切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方式方法,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教学框架。

由于教学中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也就有了很大的开发性和生成性,因此教学本身是不可能完美的,总会留有遗憾。我将朝着“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有效”的目标而努力。

篇2:“研学后教”心得总结

——研学后教课改心得体会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中学 谭日新

从2012年3月开始,番禺区全面掀起了课堂改革,经历两年的实践探索,课改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本人作为课改的一名实践者,下面就课改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改变观念,充分认识到“高效课堂”的好处

要进行课堂改革,推行“高效课堂”模式,教师是践行者,他们对于“高效课堂”是否从心底接受,直接关系到推行高效课堂的成败。所以,要引导老师们积极学习,改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这种教学模式的好处。

首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十分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高效课堂真正的把“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具体落实到教学行为中。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学会了自主探究,学会了团队合作。唯有敢于让学生去“经历”并且“经验”,学习的过程才充满生命的律动,因律动而感动,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动和灵动。

其次,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这种教学模式,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进来,而且是带有责任感的参与。高效课堂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主动是学习状态,“主动”会激发潜能、乐在其中、带来效益、生成能力。生动性,是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学习如饮甘露琼浆,变“怕上学”为“怕下课”。生成性,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为 1 “问号”。追求“主体多元”,鼓励不同见解,让思维激荡思维,让思想冲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课堂价值尽在“不可预设”。教师不再仅仅关注尖子生,而是让尖子生带后进生,最终让差生变好,优生更优。

第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能让学生终身受益。高效课堂的应然目标:从“学会知识”到“掌握学习方法”到“训练终身发展能力”。有人把 “高效课堂”称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课堂是学生成就人生梦想的舞台,是展演激扬青春的芳草地,是放逐心灵的跑马场。当学生在自主探索、团结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感受到幸福以后,他们会以更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以后的人生,教育便真正成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催化剂了。

二、学习方式的革命

“教为不教,学为成长” 在研学后教的课堂因互动而精彩,互动出高效。这种理念与模式彻底转变了学习方式,找到了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的课堂模式。“教学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而教师要做学生的人生导师而非讲师。我们有多少教师教学教得辛苦,学生不爱学:学习效果却不佳。这是很多教师的困惑。在研学后教课堂因快乐而高效,教师是引领学生追求幸福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

1、“研学后教”理念的实质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学,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①“研学后教”理念改变了“教”与“学”的顺序。多少年来都 2 是先“教”后“学”,即老师讲了之后,再让学生去练,而“研学后教”理念却明确规定要先“研”(看书并检测看书的效果),然后才“教”(解决“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②“研学后教”理念改变了“教”与“学”的主次。传统的理念是以“教”为主,“学”为次。“研学后教”理念,却把“学”放在开头,即以“学”为首,以“学’’为主,也就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而“教”为次,合作学习为次。再从时间的分配上讲,课上30多分钟的时间是自主学习(包括先学、看书练习、检测及当堂完成作业);教的时间不足15分钟,其中还包括“兵教兵”,学生与学生合作学习,这样教师教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这个理念就决定了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次。

③“研学后教”理念摆正了“学”与“教"的关系。即“以学定教”,根据“先研”的“学情”来确定“后教”的内容和方法;“以教促学”,“教”(后教)帮助学生解决自学中的疑难,促进学生举一反三,继续自学,完成作业。

④“研学后教”理念摆正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传统的教学,课堂上以教师讲、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始终在听,接受知识,处于被动状态。而运用“研学后教”理念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学(看书、检测、更正、讨论、作业),这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发挥了主体作用。

教师呢?教师的角色变了,变成了节目主持人,也真正发挥了主导作用。尽管教师讲少了,但学生学习的每一步都要靠老师引导,3 尤其要教师谋划好自学的策略或设计好学生自学的作战方案。教师在课堂上的形象、感情都要给学生良好的印象。这样,教师就能发挥主导作用。

2、“研学后教”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怎样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怎样把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原则转化为课堂教学结构、具体教学操作方法呢?“先研”(学生看书、检测)和“当堂训练”(当堂完成作业)是自主学习,“后教”(学生更正、讨论)是合作学习,“研学后教”的全过程都是探究性学习。“研学后教”是符合并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原则的教学法。

3.“研学后教”科学地处理好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三者之间的关系运用这个教学模式,课堂上,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先研——读书、检测),暴露出疑难问题,个人不能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再让学生合作学习(后教——学生更正、讨论),这时,合作学习就有了必要性(就像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一样。如果一上课就合作学习,搞什么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学生就轻轻松松,因为还没有碰到疑难问题,没有必要性),也有了合作的内容(自主学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合作的目的(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合作的方式(更正讨论)、合作的人(做对的学生帮助做错的学生更正,懂的学生教不懂的学生)。这样的合作学习(后教)解决了个人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最后,还是自主学习(当堂完成作业)。

三、合作中学习,学习中成长

小组合作学习是研学后教的重要助推器。高效课堂的实施,关键 4 在于学习小组的建设。学习小组的建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了能让每个人都积极表现、获得发展,也让小组合作的方式更有效地开展,鼓励学生的合作精神,研学后教总体要求为:每堂课都要设计好三维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任务明确,要求具体,时间分配合理,控制得当,收放自如;课堂“三量”(信息量、训练量、思维量)要高;课堂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由教书到教人。下面具体解释一下各程序及具体要求:

1、学习目标要求: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是高效课堂的“方向盘”。

①要按新课程三维目标准确设定学习目标,体现出知识与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

②教师板书学习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具体解析,要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注意。

③整节课都围绕目标达成展开,既要重视既定目标的达成,又要注重生成目标的生成和挖掘。

2、自主研学:独立学习是高效课堂有效讨论的前提。

①教师要明确自主学习的时间及要求,任务布置要具体。

②学生自学期间教师要在各小组间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引导,为点评做准备。

3、小组合作探究:每时每刻都主动参与、全身心投入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①老师明确讨论的内容及要求,学科小组长起立安排本组任务,具体布置每层学生的学习目标并组织组内ABC分层讨论、分层达标。

②小组长控制讨论节奏,小组讨论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在3个不同的层次中一对一地讨论,第二步集体讨论解决相关的问题。

③讨论要全员参与,防止假讨论或不讨论。

④教师要充分发挥作用,要即时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和学生共同探讨、交流,适时点拨、引导,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为进一步开展全班交流做准备。

4、展示交流: 展示的准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给学生提供最大的学习动力。

①各小组自己主动展示,脱稿展示,积极、有序。一般由各小组C层、B层展示,由A层负责点评和拓展。

②展示要注重四点:重点、难点、易错点、联想点。

③展示平台及方式: 以前后黑板和每班的两块小黑板为展示平台,固定地方,还可使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方式可口头、可书面,要求必须简洁、条理、重点突出、见解深刻。

④非展示同学要学会倾听,学会整理,进行思考,准备点评和质疑。

5、点评拓展:点评的准备和对知识方法的归类拓展是高效学习的有效途径。

①由学生对展示内容进行点评、拓展,点评时要关注达标和结论生成过程,每个点评学生要做到声音洪亮、体态优美,落落大方,点评结束要问一句“同学们还有什么补充?”

②老师、学生要在点评过程中进行即时性评价,对生成性问题和 6 重点疑难进行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

③即时评价时,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过程方法、肢体语言、语言表达。

6、反刍总结:总结、梳理、巩固、深化、当堂达标。

①小组总结知识结构,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构建知识体系,教师作补充点评。

②对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检测,检测情况可以是教师口头检查,可以是学生之间一对一检查,也可以是书面检测,灵活处理,重在实效。

7、课堂评价:无时无刻不在的评价就是无时无刻不在的管理,评价是引领。

①课堂只要有要求,就一定要有评价。

②每节课学科班长负责总结评价,表扬本节课的优胜小组和表现突出的同学。

③评价的三个指标:

参与率:每一个成员必须积极参与。

精彩度:观摩方自动为展示方鼓掌喝彩为依据。

含金量:展示方展示内容的正确度、创新度、思维度。

研学后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才能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学习。“研学后教”不仅要求“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最重要的是要“效果好起来”,真正使课堂成为“知识的 7 超市,生命的狂欢”。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欲提高了,由过去的“要我学”的被动局面转变为今天的“我要学”、“我乐学”的自主学习局面。合作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了教师由于班额大而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及实践和发展的目的。

1、学生互补作用得到发挥,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合作学习最大的优势是充分发掘和利用了人际资源。在合作中懂得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也明白了只有大家同心协力,精诚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通过优化合作学习小组,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同奖同罚,荣辱与共的观念。这样,在一个小组里,一个人的进步或退步不仅仅只是个人的事,而是与学习小组中每个人的奖与罚密切相连,促使人人自觉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督促,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2、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能力有所增强

篇3:浅析小学数学“研学后教”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研学后教

引言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能培养人的数学思维, 学会计算各种数据。而教育的方式是很重要的, 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 能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 而不恰当的、错误的教学方式, 则有可能将学生引入歧途。经教学实践证明, “研学后教”的教育理念, 是正确的、有效的, 它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用,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如何实施“研学后教”这一理念, 值得大家的探索和研究。

一、“研学后教”的相关概述

新课改《数学课堂标准》中明确地指出: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学生的模仿和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才是学习的主要方式。“研学后教”是指以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 (三研) 为前提, 以《研学案》为载体, 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 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高综合素质和数学质量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模式。简单来说,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在前, 学生“学”在后;而“研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学”在前, 教师“教”在后。“研学后教”的教学课堂分为四个环节:课前导学——课堂研学——课堂后教——课后练习, 即教师在课前充分研究教学的目标、内容、对象, 以此为基础设计出有效的研学案, 并分发给每个学生课前预习, 使得学生课前有预习材料, 课中有研究对象, 课后能拓展延伸。同时, 研学案能使学生充分了解学习的目标, 学习更有方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互相交流、积极探索, 这样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研学后教”的实施策略

1.课前导学

在课前, 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 并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出《研学案》, 并发到每个学生手中, 以便学生课前进行预习, 课中研究以及课后巩固拓展。研学案不仅要涵盖知识点, 还要有一定的延伸性、语言生动、案例简明扼要。同时, 要注重结合生活实例进行研学案的设计,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样才能起到课前导学作用。例如, 在进行三角形特性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关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各边名称的填空题。这样学生在课前就会预习到这些知识点, 经过课上的交流探讨, 以及老师恰当的引导, 大部分学生能较快掌握这部分知识点。课前的填空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自行查阅资料, 从而获得知识。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又利于其探索精神的培养。

2.课堂研学

新课改要求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能够自主学习而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教学中, 学生只是“学会”, 而不是“会学”。新时期, “学会”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 必须“会学”才能不断消化新知识, 增强自己的能力。在课堂上, 老师要引导孩子自己学习, 比如列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小学生的好奇心强, 自己会去找答案, 面对疑问的也会与周围的学生讨论。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 既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 又可以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在讲解“分数的意义“相关知识点时, 老师可以设计几个问题, 分数的产生、分数的含义以及分数的性质单位, 让学生自己查找分数的产生, 进行初步的了解;再让学生写出自己喜欢的分数, 说出它代表的意义, 并展开分组讨论总结分数的意义, 最后再归纳总结进行分数单位的详细讲解。

3.课堂后教

在完成课前引导、课堂研学之后, 就是课堂后教。学生毕竟还小, 讨论学习的结果可能有分歧, 甚至没有比较正确的答案, 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梳理讲解和评价。上述案例中, 在学生分组讨论完分数的意义后, 老师要分析评价学生的答案, 讲解其中对的和不恰当的答案, 并进行分数的单位性质的扩充。在评价时, 对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 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要注意调控, 在引导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 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都应得到尊重。

4.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是对课堂学到的知识的巩固和延伸。在巩固训练中, 教师还应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引入一些与课本相关联的内容, 让学生在巩固好课内知识的同时, 也能学会迁移, 举一反三, 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 并把数学知识变成一种能力。例如, 老师要给学生布置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作业, 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也可以让学生依据学到的知识自己创设问题并自己解决。如教学了容积和容积的单位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自己的水杯容积、家里碗的容积等, 巩固知识之余, 也使之数学应用能力得以提升。

结语

“研学后教”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因为有研学案的指引, 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具方向性和实效性, 它让学生清楚了解自己的需要, 也让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更有针对性;因为有生生、师生的合作互动, 课堂效率得到了提高, 并在交流碰撞过程中, 思维进一步得到活化。当然, “研学后教”这一教学理念的实施方法多种多样, 还有待老师在实践运用时不断探索和发现, 灵活借助这一理念, 更好地培养学生。

参考文献

[1]杨新峰.小学数学如何实施“先学后教”[J].湖南教育 (下) , 2015 (03) .

篇4:立足“研学后教”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可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带给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达到识字的目的。

一、激发兴趣——乐意学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实践中,我利用生活中熟知的因素,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教学教科版第二册《春雨的颜色》一文中,有个要识记的生字“颜”,由于学生还不认识“彦”和“页”,在识记时,遇到了困难。这时,我适时引导“在生活中你看见过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举着一双双小手,这个说:“我知道,这个‘颜’是颜老师的‘颜’”。对呀,我们班的数学老师正是姓颜。那个说:“我也知道,这个‘颜’是水彩颜料的‘颜’”。……学生的回答都十分精彩,看来,生活的资源果然是无穷的,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对于识字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语文教学中强调理解要联系语言环境,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二、变换形式——“玩”中学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道:“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在教学时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多变换情景,就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能。如教学一年级上册第4课《操场上》中“身体”的“身”时,先提醒孩子“身”是指什么,再让孩子讲怎样记住这个字,孩子们七嘴八舌,各抒已见。有一个学生说:“身”的第一笔撇,就像人的脑袋,中间部分就像人的整个躯干,最后一长撇就像人踢出的一条腿。说完还站起来做了一个侧面踢腿的姿势。瞧,通过这样一比划,孩子们很快就记住了“身”字。由此可见,孩子们尽管年纪小,但他们内心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认知的角度也是多种的,与大人是不同的。因此我们老师应提供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得天独厚的想象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教给方法——学会学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应充满情趣。这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识字教学的需要。

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记忆的效率取决于平时对记忆材料的理解。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儿童的天性明显地要求直观性。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要尽量注意直观性,使用录像、幻灯、图片、实物等变抽象为具体,心然会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率。汉字中有许多动词意义相近,学生不易区分,如“拿”、“托”、“提”、“拎”、“举”等,只要通过直观教学,直接由师生演示,学生就会很容易学会。

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有很多识字方法,如:拆字法、比较法、熟字加一笔、减一笔、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法、动作演示法、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等。教师要结合所学生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灵活使用,以便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四、运用游戏,帮助复现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要注重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这一理念给低年级识字教学注入了清风活水,使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各种识字的游戏。如:“生字复现的猜字游戏”,把第一课时学的生字,用猜字谜的方式让学生猜出这个字,并认读两次,这样不仅让学生记住了这个字,而且知道了如何做字谜;“送字宝宝回家”:先在黑板上贴带有拼音的漂亮小房子,然后把定有生字的各种小动物发到学生手里,比比谁能最快最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家;有的游戏常玩常新,如摘果子游戏,摘到鲜美可口的果子后读一读,再用它找找朋友,不仅巩固了新字,还复习了旧知。

游戏符合低年级的学生的特点,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动中记。根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复现形式越多越新,实际的效果越好。因为多种复现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其中。

篇5:小学数学研学后教策略论文

引言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能培养人的数学思维,学会计算各种数据。而教育的方式是很重要的,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能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而不恰当的、错误的教学方式,则有可能将学生引入歧途。经教学实践证明,“研学后教”的教育理念,是正确的、有效的,它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如何实施“研学后教”这一理念,值得大家的探索和研究。

一、“研学后教”的相关概述

新课改《数学课堂标准》中明确地指出: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学生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才是学习的主要方式。“研学后教”是指以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三研)为前提,以《研学案》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和数学质量的理论基础及实践模式。简单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在前,学生“学”在后;而“研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学”在前,教师“教”在后。“研学后教”的`教学课堂分为四个环节:课前导学——课堂研学——课堂后教——课后练习,即教师在课前充分研究教学的目标、内容、对象,以此为基础设计出有效的研学案,并分发给每个学生课前预习,使得学生课前有预习材料,课中有研究对象,课后能拓展延伸。同时,研学案能使学生充分了解学习的目标,学习更有方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互相交流、积极探索,这样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研学后教”的实施策略

1.课前导学

在课前,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并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出《研学案》,并发到每个学生手中,以便学生课前进行预习,课中研究以及课后巩固拓展。研学案不仅要涵盖知识点,还要有一定的延伸性、语言生动、案例简明扼要。同时,要注重结合生活实例进行研学案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起到课前导学作用。例如,在进行三角形特性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关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各边名称的填空题。这样学生在课前就会预习到这些知识点,经过课上的交流探讨,以及老师恰当的引导,大部分学生能较快掌握这部分知识点。课前的填空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自行查阅资料,从而获得知识。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利于其探索精神的培养。

2.课堂研学

新课改要求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能够自主学习而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学会”,而不是“会学”。新时期,“学会”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必须“会学”才能不断消化新知识,增强自己的能力。在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孩子自己学习,比如列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小学生的好奇心强,自己会去找答案,面对疑问的也会与周围的学生讨论。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既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又可以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在讲解“分数的意义“相关知识点时,老师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分数的产生、分数的含义以及分数的性质单位,让学生自己查找分数的产生,进行初步的了解;再让学生写出自己喜欢的分数,说出它代表的意义,并展开分组讨论总结分数的意义,最后再归纳总结进行分数单位的详细讲解。

3.课堂后教

在完成课前引导、课堂研学之后,就是课堂后教。学生毕竟还小,讨论学习的结果可能有分歧,甚至没有比较正确的答案,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梳理讲解和评价。上述案例中,在学生分组讨论完分数的意义后,老师要分析评价学生的答案,讲解其中对的和不恰当的答案,并进行分数的单位性质的扩充。在评价时,对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要注意调控,在引导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都应得到尊重。

4.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是对课堂学到的知识的巩固和延伸。在巩固训练中,教师还应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入一些与课本相关联的内容,让学生在巩固好课内知识的同时,也能学会迁移,举一反三,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把数学知识变成一种能力。例如,老师要给学生布置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作业,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也可以让学生依据学到的知识自己创设问题并自己解决。如教学了容积和容积的单位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自己的水杯容积、家里碗的容积等,巩固知识之余,也使之数学应用能力得以提升。

结语

篇6:“研学后教”心得总结

【摘 要】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学科,它涉及的知识面特别广泛,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实施“研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不断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研学后教;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和学生精心准备实验材料,让学生自己进行研究、探索,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实验情境,运用“研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倡学生先行,教师后讲,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探究作用。

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突出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教师要在导学上下功夫,主要是导兴趣,导学法,导创新。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小学科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启迪小学生的科学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转变教学方式,确立了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升了学生自学、合作、质疑、创新的能力。“研学后教”模式要求教师要在“研”上着力,在“教”上有所突破,打造灵动课堂。“研学后教”改变了科学课堂缺乏效率的教学,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了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开展课堂教学的能力,使课堂教学活力无限。

1.“研学后教”的内涵

研学后教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先研,即让学生自己看书,自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钻研性学习,进行检测和当堂训练,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精神;后教就是教师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教学。教师针对学生钻研后留下的困惑与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讨论,进行生生互教,教师点拨、拓展和延伸,主要解决学生在自学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体现了合作学习的主旨。研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学生的“学”在前,教师的“教”在后。让学生再进一步的自主学习,合作与探究,充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坚持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的形成,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2.“研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2.1.自主预习,激发兴趣

自主预习就是要培养小学生科学的自研能力。使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明确科学课预习的重要性。课前教师要做好动员工作,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预习的自觉性。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探求科学知识就会成为“心理需要”,就有了自主预习的意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编制有效的预习学案,设定自主预习的问题,诱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设计预习题要有层次性和梯度性,学生要解决预习问题不看书不行,光看书不实验也不行,光实验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也不行,给学生留有创造性学习的空间。例如:在教学《让瘪乒乓球鼓起来》一课时,教师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演示“用热水烫瘪乒乓球”的实验,观察:(1)是什么力量把乒乓球瘪的地方推鼓起来的?(2)是什么原因促使这种物体形成推的力量呢?(3)从这个实验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学生看得预习题时,觉得特别好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动手实验,认真观察,详细记录。教师让学生在自由探究的过程中动眼、动脑、动口和动手,鼓励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去酝酿,最后去碰壁。“学起于思、思起与疑。”求知欲是唤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疑问和惊奇,是最容易于激发学生由衷地产生认识世界的精神动力。教师对学生预习的过程或结果采取多种方法及时地检查、评价和反馈,注重发扬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对学困生采取先扶后放、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感到课前预习很有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而达到增长知识的目的。

2.2.自主研学,体验快乐

自主研学就是在科学课堂上,让学生依据“研学案”,自主、独立地进行实验后,主动提出问题、交流信息等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不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自主研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也是学生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标志。课堂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动脑筋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做课堂学习的主人,体验自主研学的快乐。例如:教学《让瘪乒乓球鼓起来》一课时,学生在课前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也用热水把瘪了的乒乓球烫起来了,实验很成功。在进行新课时,教师让学生在小组里演示乒乓球在热水中烫一下,就鼓了起来。让学生回答“是什么原因使瘪了的乒乓球鼓起来了?”学生纷纷发表自己意见,有的人说乒乓球被烫鼓了;有的人说乒乓球内气体受热把球给胀鼓了。你们认为谁说得对呢?在学生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进行引导。教师给各个小组提供了气球、烧杯、冷水、热水等实验器材,让学生再次自己进行设计实验研究。学生实验,认为乒乓球鼓起来有两个原因:一是球的外皮受热膨胀变大后鼓起来了;二是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把球瘪了的部分顶了起来。面对着争议,教师表扬学生爱动脑筋思考问题,收获很大。

2.3.自主交流,及时评价

自主交流是研学后教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自主学习后,会遇到问题,需要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进行解决,这里要有教师的及时评价和点拨。学生在实验时记录了不同的结果,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找出最佳结论。让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看法,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会倾听、学会讨论的能力,养成善于发言的习惯,能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辨别和评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巡视和参与,了解各组探究实验的情况,让交流的活动达到预期目的。例如:教学《让瘪乒乓球鼓起来》一课时,学生在自主研学时产生了两种意见,教师就要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验证。是乒乓球的外皮受热膨胀变大鼓起来的,还是球内空气受热膨胀,把瘪了的乒乓球部分顶了起来的呢?教师引导学生再次实验:用两个瘪了的乒乓球,其中一个有破洞的,同时放入热水中,实验证明:乒乓球受热变鼓跟外皮没有关系,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解决了这个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研学后教”的教育理念,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生机勃勃,魅力无限。

【参考文献】

[1]安瑞兰.略论小学科学的教学艺术[J].学周刊.2013(03): 56

[2]江丹.浅析新课改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探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03):33

[3]李宝.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5(07):106-107

篇7:会江实验学校研学后教实施方案

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落实区、北片“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会议精神,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实现学校内涵提升、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重点,立足我校实际,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究 “研学后教”教学新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工作目标

1、构建高效课堂。探讨行成相对稳定的5420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转变“老师讲学生听”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3、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

三、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为加强领导,保证实践研究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我校成立由学校校长、中层领导和骨干教师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组织全校构建“研学后教”实践研究活动的开展。

1、领导小组:

组长:凌玉明

副组长:朱军民

成员:谢本林,蔡丰黄绪亮、肖瑜、余芳、各教研组长具体措施

(一)努力转变思想观念,认真学习课改精神。

本学期一开学,通过教师例会、教学例会等各种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研学后教”的理论培训,做好宣传动员,大造声势舆论。同时派出教师积极参加区、片在兄弟学校举行的各科教研活动,观摩学习教学新模式。

(二)制定课改模式,通过学习、消化、吸收,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我校“研学后教”5420课堂教学模式。

“54”指落实好五个“4”

1.“四人”小组: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中、差分配到各个小组优化组合,有利于合作学习和竞争。(选好小组长;开展合作学习的培训)。

2.教学过程的“四大环节”:先研、先学、后教、精练。教师先研,编制研学案,学

生先学,完成预习或研学案,以学定教,教师研制好达标巩固练习,让学生精练。

3.课堂“四件法宝”:研学案(预习题)、双色笔、错题集、大小黑板。

4.教学“四个点”:重点、难点、关键点、易错点。

5.课堂的“四个教学步骤”:

(1)课前预习(看一看、考一考)

根据研学案或预习题,对照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并运用双色笔对存在的问题做标注,为小组合作做好准备。同时,教师了解学情,并用红色笔做个别批阅。并做好预习的检测。

(2)合作探究(想一想议一议)

A、就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点或研学案上教师预设的问题,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究,真正发挥兵教兵的作用。

B、利用大小黑板交流展示探究的成果,这可以是疑难求助,对话交流,质疑辩论,合作表演等多种形式。

C、师生共同对展示内容进行即时点评,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难点、关键点、易错点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方向上来,并交给学生学习方法。

(3)达标检测(练一练测一测)

A、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要求学生当堂限时限量完成相关训练题。(重点)

B、教师通过个别板演、巡堂抽检、组内互批、小组长批阅等多种形式把握学情,重点关注中下生。

C、下课前将疑难问题、易错知识用双色笔注明,并写进错题档案,便于以后复习。

(4)总结提升(说一说用一用)

总结学习方法(如问题类型),并联系实际运用。

“20”:

(1)每一节教师讲的总时间不得多于20分钟,从而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思考、讨论、交流、展示、训练。

(2)根据“二八”定律:大约80%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自学能会或合作学会。

(三)示范引领,分级逐层铺开。

初中部从初

三、小学部从六年级开始,理科为先,科组长、骨干教师带头,勇于尝试,大胆探索,率先在初三全年级实行“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其他年级教师通过学习交流,逐步推广。

五、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2.3——2012.5)

通过学校会议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为活动开展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学校成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拟定符合我校实际的具体实施方案及相关制度规定。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

(二)理论培训阶段。(2012年4月-8月)

采用集中、分组、自学以及外出学习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理论,认真学习、理解、吸取兄弟学校“研学后教”的 基本方法及规律。

(三)初步尝试阶段。(2012.9——2013.8)

理科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对5420课堂模式进行初步尝试,学会研学案的编写。

本阶段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求任课教师首先要结合课堂实践进行认真反思、对照、查排、研究对策与实施补救,然后在教研会上进行交流,共同研究,确定适合的解决方法。

在初步尝试的基础上,以6年级语、数、外三个学科作为突破口实行“研学后教”教学模式。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普通教师上好过关课。实施小组不定期对各教师进行指导、检查和组织教师观摩其课堂教学。教研组组织教师编写导学案,以实现资源共享。

(四)全面推广阶段。(2013.9——2014.8)

本阶段目标为:在总结前一阶段初中及6年级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名师带动、同伴互助、自主发展”的模式,高年级所有学科全面开展活动,使每位教师明确目标和要求,掌握并运用5420教学方法和策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打造精品课。每位教师在本阶段及此后每个学期分别打造2-3节体现先进教学理念、高水平、高效率的精品课,在学校范围内公开执教,以达到互相交流,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2、强化集体备课研究。在全面推进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研究,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共享。

3、及时反思、总结和提升。教师要坚持写教学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中的问题、经验和心得体会,并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和阐述。每位教师在本阶段及此后每个学期分别写出1-2篇体现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的研究性论文。

4、通过5420优质课竟赛活动评出教师课改之星,召开全体教师会表彰奖励在5420实践中做出较大贡献并取得优秀成绩的教师和班级。

八、保障机制

1、物质保障。配齐一套现代化印刷设备,以保证研学案的印刷要求,每小组配备不少于一块展示板,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

2、组织和制度保障。一是要建立健全学科教研组织和制度;二是要健全听课、评课制度,实行课堂开放、推门听课以及领导听课制度,3.教研活动保障。一是要搞好每周的校本教研活动;二是每学期要举行全员参加的大型研讨活动;三是每学期要搞一次全员参与的课堂教学艺术评比活动;四是要举办优质课、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为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展示研究成果搭建平台。

4.评价考核制度保障。要根据5420高效课堂活动的要求,调整并完善评价考核制度,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重成绩轻能力的现象,加大对课堂教学和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考核权重,听课、评课及参加教研活动情况要纳入教师考核范围。

会江实验学校

篇8:“研学后教”心得总结

关键词:研学后教,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思维

江总书记曾经说过:“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如此可见,把创新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对实现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放飞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们开展的“研学与后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真正体现了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之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那么,教师应该怎样依托“研学与后教”课堂,放飞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巧设研学问题,鼓励多问

“学贵有疑”。质疑可以燃起智慧的火花。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要求,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课堂上教师问题的指出。好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课堂提问,是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要克服课堂的随意性,抓住重难点,巧设研学问题,正确引导。《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熏陶中获得思想启迪。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抓住课文的研学问题来提示和激发学生质疑,学生的思维就容易活跃起来。如:在学习《长城》一文,整节课我以“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呢?”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组织学生紧紧围绕这个研学问题开展探究。例如在学习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中,我以“弱小”一词为文眼,抓住文章的明线——“谁是最弱小的”;以“保护”一词为情眼,抓住文章的情感暗线——“保护比自己弱小的”。紧扣萨沙的两次反问,通过反复研读“对话”,在联系上下文品读反问句,反问句与陈述句对比读的过程中揣摩萨沙的心理活动,在师生、生生与文本多向交流的对话状态中,深化学生对文本情感的体验,激起语言思维的火花,既让让学生获得语言的训练,又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语文课堂追求的境界吧。这些问题正是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后产生的智慧火花,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讨论,然后将同学们提出的见解进行归纳,这样有利于促使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去思维。

在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质疑的同时,对于有独到见解的质疑教师应给予及时表扬,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一些学生提出的问题还不够贴切,教师也要加以鼓励,以保护其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

二、课前研学案,设疑质疑,引导多思

教师在授课前会下发研学案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研学案初步了解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路线图、研学过程、探究问题等内容。例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的研学案中,设置了研学铺垫,让学生去完成两个学习任务:1.读几遍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读完课文后,圈画出生字词,并能正确读下面的生字词。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对文中不解的地方做个记号,并提出一两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通过认真完成研学铺垫,学生基本能够自主掌握课文的生字读音,读通顺课文,对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大胆质疑、做好标记,这样更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其实,学生完成研学案的过程就是放飞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大概的认知,做到心中有数,明确重难点,在正式的课堂学习中就能保持头脑清晰,有目的地针对自己的疑惑听课,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更容易把握知识的重难点。另外,学生还能把预习和课堂研学结合起来,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出许多有价值的研学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意想不到且具有创新性的问题。因此,课前研学案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课堂自主研学探究,培养创新意识

在“研学后教”的课堂,教师把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先根据研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中,整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读。在生字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读生字和提出音难字、难写字,让学生充当小老师提醒其他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和书写。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敢读敢说,大胆表现自己,学习效率很高。另外,还让学生从多读中进行整体感知,从多读中更好地感受父亲伟大的形象。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在分析了不起的父亲特点时,先让学生自主找出描写父亲了不起的句子,然后引导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在点出体现父亲来了不起的词语中,又引导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这些句子,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鼓励学生从读中感悟,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在学生点出了体现父亲的了不起的词语后,老师让学生在词语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也可以将提问的问题写下来。在这里,教师很注重学生个性特点的培养和发掘,放手让他们读、思、悟、写,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展示自己。

我在教《花钟》这一课时,整节课我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自读,在读中有所感悟,从读中培养语感。在识字、检查读文和理解第一自然段内容这三个教学环节中,我都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去学习,每一次读文都布置了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自由读文,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得到培养和发展。

四、课堂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反馈,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

在“研学后教”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后,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然后小组作汇报发言。如我在教《花钟》时,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探究发现识字规律,展示交流识字的成果。在识字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自主完成研学案“我会读”。然后让学生同桌互读,接着请个别学生读,再进行小组赛读。在“我会写”的生字教学中,先让小组长组织成员读读“我会写”的生字,提出难写字,交流识字的方法。小组讨论交流,针对生字大胆提出问题,质疑解惑,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强化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整个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观察、交流、总结、书写、评价,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这都体现了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其实,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个体与个体思维碰撞的过程,也是学生展现个性的过程,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思考,在相互交流中启发。在汇报反馈这一环节,几个小组都提出了难写字——“醒”,老师针对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指导,我先让学生书空“醒”字,再请一位同学在黑板写“醒”字,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最后让学生在研学案中书写“醒”字。从动脑、动口到动手,我都把空间留给了学生,从而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另外,我没有对生字进行一一教学,她通过不同形式的检查和小组的交流汇报,找出学生容易出错的生字,通过互动进一步探究这些易错的内容,这样更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

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各种花开放的句子中,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再让学生在小组内一边读句子,一边做动作扮演不同的花,然后配乐让小组进行展示,最后师生评价反馈。鲁迅先生把学习比作蜜蜂采花粉酿蜜,主张学习要“自己思索,自己做主”。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自己表演,以演来理解词句的意思,以演来感悟不同花的姿态,以演来有感情地朗读优美的句子,比教师单纯分析词语意思更有趣,更有意义。在这一学习环节中,学生真正获得了自主学习的自由,产生了独特的感受,这份感受是一种创造思维的火花。

五、创设氛围,激发创新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更好。在语文课堂中,运用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和动作演示等方式,图片和动画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创设学习情境,使孩子们多种感官受到刺激,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

如本人在执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根据研学案的设计层次,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彩图,让学生感知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懂得它“是我国的海防前哨”。接着放映一组组彩色幻灯片和动画片,带学生做一次到西沙群岛的“旅游”。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银幕上五彩斑斓的图像,向学生们揭开了海底的奥秘:五光十色的海水,丰富的海产品和岛上迷人的风光……使学生直接感受到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热爱祖国宝岛——西沙群岛的激情油然而生。最后用出示两张新闻照片,介绍英雄儿女建设西沙、保卫西沙的生活情景。这样不仅让小学生体验到了西沙群岛的美丽,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陶冶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美情操。这一点远比教师直接讲述要来的生动和更有效果了。通过多媒体为小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性。

“研学后教”的过程,其实就是老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思维上的碰撞过程、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这样的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研读意识”“自主合作探究意识”的研学意识培养,放飞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番教[2012]63号《关于番禺区“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

[3]张坤炽.语文“研学后教”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2013(41-43).

[4]小学语文教师(月刊),2013(5).

[5]袁清民.谈谈新课改课堂教学中的行动策略[J].新课程(教研版),2010(4).

上一篇:医院护理部先进工作经验情况小结下一篇:抵债资产租赁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