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树的阅读题答案

2024-04-16

挪树的阅读题答案(共9篇)

篇1:挪树的阅读题答案

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证记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挪树的阅读题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挪树

“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腊梅会挪死吗?”我有点担心。

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的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它会死吗?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腊梅新生了!

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2分)

________一息 风姿飘_____ 有声 丰_____ 秀美

2.文中第3段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1分)

3.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2分)

4.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红词的意思。(2分)

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 骇人。()

②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5.最后一段中,画“___”线的句子里蕴含着什么意思?把你的体会写下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概括。(2分)

①从第3段到第9段,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奄奄 逸 铮铮 满

2.漫——蔓 产——铲

3.卜算子·咏梅 陆游

4.①使人害怕 ②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

5.作者相信那株腊梅一定会重新绽放、重获生机的。

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含义应为“作者相信那株腊梅一定会重新绽放、重获生机的。”

6.①老花匠把腊梅移栽到新的地方。

②本文赞美腊梅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注与喜爱之情。

篇2:挪树的阅读题答案

“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腊梅会挪死吗?”我有点担心。

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的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它会死吗?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腊梅新生了!

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2分)

________一息

风姿飘_____

有声_____

丰_____秀美

2. 文中第3段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1分)

3. 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2分)

4. 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括号的意思。(2分)

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②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5. 最后一段中,画“___”线的句子里蕴含着什么意思?把你的体会写下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概括。(2分)

①从第3段到第9段,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3:本月阅读套题参考答案

1.C (完整理解文段1可得此答案) 2.C (满足不了人体需要, 不是说“营养不够丰富) 3.C (能帮助人体摄取营养) 4.A (原文是“有些分离出来的物质”, 不是全部) 5.B (A.和睦亲近。C.部落。D.财物) 6.B (A. (1) 动词, 到, (2) 代词, 他。B.均表转折。C. (1) 介词, 凭; (2) 介词, 用。D. (1) 介词, 同; (2) 连词, 和) 7.A (当时与何祇关系并不密切, “嶷宿与疏阔”) 8. (1) 当时人们议论想恢复旧郡, 授张嶷任越郡太守, 张嶷带领手下到郡 (2) 经过牦牛城寨时, 城寨首领襁负亲自出来迎接, 等到追至蜀郡边界, 他率领的跟随张嶷来朝贡的人达一百多9.齐宣王看到周文王的园囿认为大, 百姓认为小, 齐宣王就向孟子请教。孟子说:“周文王的园囿, 方圆七十里, 割草打柴的人可以进入, 射雉捕兔的人可以进入, 与百姓同享, 百姓以为小, 这不是很合情理的吗?我听说郊关内, 有园囿方圆四十里, 杀死里面麋鹿的人, 如同犯了杀人的罪, 百姓认为它大不是很合情理的吗?”楚灵建章华台, 伍举劝谏说:“先王建立台榭, 榭只是为了讲军事, 台只是为了观气象。”10. (1) 两首诗的画面都很开阔。不同的是:《浣溪沙》的景物动态感很强, 词中的“逐”“拍”“出”使画面显得生动鲜活;画面以平面展开为主, 显得疏朗开阔。《折桂令》的景物以静态为主;画面纵横、上下同时展开, 显得错落有致, 丰富而富于变化, 显得壮阔多姿。 (2) 反映词人内心矛盾的两句话是, “白发戴花君莫笑”、“人生何处似尊前”。前句表现了词人忘情欢乐, 完全投入到了自然美景和觥筹交错中;后句表明词人借醉酒忘掉人生不得志的不快, 词人的内心深处是痛苦的。欧阳修刚正不阿, 忧国忧民, 可是宦海浮沉, 政治上多次遭受挫折, 内心的苦闷何以派遣, 也只有忘情山水, 借酒浇愁了。由此往深处看, 忘情山水的乐, 是派遣;借酒浇愁, 也是派遣。二者的本质又是一样的。11. (1) 反复“突突”声以突出老人难过的心情。 (4分) (2) 原句用了反复和对举的语言形式, 突出老人外出的时间长和家人焦急的心情, 改后失去了这种效果。 (4分) 12.“船”的命运是因环境恶化、河水干涸造成的, 作者希望人们珍惜环境, 不让悲剧重演。 (每问4分, 共8分) 13.老人一如既往地珍惜他的船, 表明他对过去环境和生活的眷恋, 希望环境还能好起来。 (4分) 同时也在唤醒人们的关注。 (4分) 14.此段主要运用了行为动作描写。 (2分) 通过对老人动作行为的细致描写, 生动具体地写出了老人对船的眷恋不舍, 从而表现出老人对过去美好环境的眷恋和对失去美好生存环境的痛心。 (6分)

(命题者提供)

篇4:本期阅读题参考答案

1.shú chī bó qiè huī 2.(1)B(2)A(3)C 3.略。4.插叙。同卖瓜妇女形成类比,说明生活的压力,让她不“在乎”付出的辛劳。5.D

《生命的舞鞋》

1.因为对一个有追求有尊严的生命来说,那些鞋子的真正价值并非形式上的实用,而是出于精神的完整和美之对称的需要,是永不可或缺和漠视的。2.示例:我真的想不明白,为什么要把一只只从未穿过的左鞋收藏在橱格里呢?为什么不把它们遗弃了呢?放在那里不会触痛自己的心灵吗?3.示例:第一处的含义是在人生顺境时,要感激生命对自己的眷顾,让自己能享受生命带来的芬芳;第二处的含义是在人生逆境时,要感激生命对自己的锤炼,让自己收获人生更丰厚的美和价值。4.同意。因为她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厄运击倒,而是在逆境中奋发向上,对生命满怀感激之情,努力拓展着自己另一番异常开阔的人生境界。5.“鞋子”是全文的叙事线索;作者着力描写鞋子,突出了残疾人士的坚强,表达出作者对他们的感动与崇敬。6.示例一:人生不可能没有挫折,遇到挫折,战胜挫折,才会走向成熟。示例二:困难是人生的教科书,逆境是磨炼心灵的熔炉,无论幸运还是厄运,我们都要做自己命运的开拓者。

《瞄准》

1.瞄准 打中 2.交代猎人神准的枪法为下文作铺垫,是为了说明猎人完全可以捕杀他已经瞄准的东方白鹳,且他打掉了这只东方白鹳的金属夹是故意放走这只东方白鹳的。3.重视这次捕杀东方白鹳行动,首先动作小心谨慎,其次为了不引起东方白鹳的警觉,还特意装上了以前都不用的消音器。他最后放走了这只已被瞄准的东方白鹳是因为这只东方白鹳顽强的生命力和对自由的渴望,强烈震撼和征服了他,最终他爱的灵魂被唤醒,他罪恶的猎枪瞄准了东方白鹳的金属鸟夹,让受伤的东方白鹳重新振翅飞翔。4.这是一处环境描写,他衬托了当时猎人因让这只东方白鹳重获自由而轻松愉快的心情,也表达出这只重获自由的东方白鹳在蓝天下飞翔的优美姿态。5.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一个文明的国家,国民应该具有博爱意识,应该保护动物,尤其是像东方白鹳这样的珍奇动物,我们应该让它们自由地生存,自觉地尊重动物,真诚地关爱动物,我们应该与它们和谐共处。

《有些事情你不必知道》

1.(1)xiè (2)jiě 2.捉襟见肘: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3.“拽”、“摁”、“塞”,借助这些动词,生动地刻画出同学们关心他的自觉和自主,呈现了一幅热情助人的感人画面。4.对于一位自卑内向又有尊严的农村孩子来说,总是白白地接受别人的帮助,心里感受到的除了愧疚,更多的是不快乐。然而,老师深谙此理,她所说的“有些事情你不必知道”,不仅仅帮助了他人,而更难得的是,她让接受帮助的人更快乐,更心安理得,而不用背上不必要的人情债。5.答案不唯一,注意用第一人称。

《金钱并不是最重要的》

1.金钱并不是最重要的,还有很多比金钱更重要的财富。2.钱先生并不为之心动,他用幽默的话语明确地表示拒绝。3.是从反面论证“金钱并不是最重要的”观点。4.不能删掉,因为用它修饰“比金钱更重要的财富”,能更有效地说明“金钱并不是最重要的”。5.①金钱可以是许多东西的外壳,却不是里面的果实。——易卜生②鸟翼上系上了黄金,鸟就飞不起来了。——泰戈尔③没有钱是悲哀的事。但是金钱过剩则倍感悲哀。——托尔斯泰④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了;若是过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诺贝尔6.答案略。注意观点正确鲜明,语言简洁。

《用分享打开交际的大门》

1.学会与别人分享是与人交往中明智的选择。(意思相近即可)2.从反面证明论点,“不懂得与人分享的人难以融入集体,难以获得成功”。3.创建者希望自己能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让普通大众能够领略到科学的美妙。4.摆事实、讲道理。5.①要学会与别人分享,因为这是新时代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②学会分享、乐于分享是人与人交往中明智的选择。(答案是开放的,言之有理即可)

《不完满才是人生》

1.如第五段。早晨在早市上被小贩“宰”了一刀;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割了包,或者被人踩了一下;到了商店,难免买到假冒伪劣的商品,又得生一肚子气……这样的语言,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读者读来有亲切感,仿佛文中所举之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一般。季老就这样用浅显朴素的语言,给我们阐述了“不完满才是人生”的道理。2.主要运用了事实论证方法(或:例证法)。文中依次以皇帝、封建臣子、普通百姓和知识分子等类人为例,有力地论证了“不完满才是人生”这一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3.能体现出正确的人生观即可。示例:不完满才是人生,只有如此才能正确把握自己。当我们面对人生中的诸多不如意时,应该豁达处世,以平和的心态,正确把握自己,面对现实,重整旗鼓,重新上阵,向自己挑战,给自己一个新的发展机会。

《读书使人优美》

1.(1)读书可以使人谦逊而神采倍添。(2)读书可以使人学会微笑。(3)读书可以使人学会自知而不狂妄。2.(1)本意是挑起战争,用武力解决问题。文中指人们为了美丽而动用医刀整容的残酷、可怕的事实。(2)掀开书页,露出微笑。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指读者与书中的智慧与精彩、英明与穿透产生共鸣而无比愉悦。3.全身心地投入到书中,与书中的人物一起哭泣、一起欢笑,这其实是一种释放心灵,陶冶情感的方式。它能让我们忘却生活中的烦恼与哀愁,置身另外一个自由、美好的天地。即使哭泣,也是一种灵魂的舒展与宣泄,所以,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意对即可)4.(1)举例论证。如“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具体论证了人们为了美丽而使出了万千手段,更有说服力。(2)比喻论证。如“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读书的重要作用,突出了“读书使人优美”的论点。5.结合生活体验,言之有理即可。如:真诚善良、奉献爱心、勇敢坚强、谦虚礼貌等都可以使我们变得优美。

《“杞人忧天”与哥本哈根》

1.环境保护、节能减排。2.①毫无根据的担忧。②我们的生存环境恶劣了,连一块净土都难觅了,人类该有忧患意识了。(意思相近即可)3.因为当今最危害我们生存的因素可能已经不再是战争,而是环境遭到破坏后产生的灾难。4.节能减排的理想与现实仍然矛盾重重。(意思相近即可)5.①作为发达国家应当毫不犹豫地负起道义的责任,不仅要承担主要的减排任务,还应当资助那些贫困的国家,帮助他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困难和负担。②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应当有一定的具体的减排二氧化碳的承诺,并把保护环境纳入国民的行为和生活准则中。(言之有理即可)

《低碳旅游》

1.低碳旅游,“低碳旅游”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环保旅游。2.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借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碳排放,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3.游客渐渐明白环保的重要性。4.举例子,具体说明在实践层面上,低碳旅游早已进行。5.不能,因为“之一”表明旅游业是绿色行业的一种,删去后与事实不符,这个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6.示例:城市的交通规划和人们的出行习惯也会影响碳排放。从能源消耗来讲,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习惯更有利于减排。

《海洋——未来的粮仓》

1.引出本文话题,激发读者兴趣。2.利用回升流原理,在那些光照强烈的海区,用人工方法把深海水抽到表面层,而后在那儿培植海藻,再用海藻饲养贝类,并把加工后的贝类饲养龙虾,从而获取蛋白质。3.运用这些数据进行对比,说明海洋粮仓的潜力很大。4.例如“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渔场,大抵都在近海”一句中的“大抵”,用得就非常准确,说明绝大多数渔场都在近海,但也有极少数不在近海。5.海洋将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保护海洋就是保护子孙的口粮。

《你的植物会生气》

1.连续使用两个问句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及阅读兴趣,促使读者向下阅读文章。2.测谎仪的指示曲线则急剧上升。3.不能删去。“几乎”表不肯定语气,能体现文章语言的严谨性。如果去掉,说话就太绝对了,不符合实际的情况。4.维克多发现,当试验人高兴时,植物便竖起叶子、舞动花瓣;当试验者处于不安的情绪中时,植物的叶片也会瑟瑟发抖;倘若试验者万分悲伤,植物便会沮丧地耷拉下叶子。5.植物在黑暗中突然受到强光照射时,能发出类似惊讶的声音;当植物遇到变天刮风或缺水时,就会发出低沉、可怕和混乱的声音,仿佛表明它们正在忍受某种痛苦。在平时,有的植物发出的声音好像口琴在呜咽,还有一些原来“叫声”很难听的植物,受到温暖适宜的阳光照射后,或被浇过水以后,声音会变得较为动听。

文言文阅读训练三则

《卖蒜老叟》:1.(1)断绝(2)这样(3)接近(4)放2.(1)杨二因此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举起拳头用力向老人打去。(2)老人背起蒜慢慢地走了,始终不肯告诉别人自己的姓名。3.A4.杨二相公自恃“精于拳术”,而卖蒜叟“旁睨而揶揄之”。5.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或强中自有强中手;《卖油翁》。6.经过这次教训,我懂得了技艺无止境的道理,也懂得了即使你技艺精湛,也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从此,我遍访名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闻鸡起舞,苦心研习,努力做一个德艺双馨的拳术大家。

《三患五耻》:1.(1)实践(2)官职;职位(3)以……为耻(4)已经2.(1)已经听说了,担心不能学到手。(2)老百姓平均分东西,每人得一份,而自己却多拿一份,君子感到可耻。3.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4.B(都是宾语“之”前置)5.(1)担心知识或道理不能付诸实践。(2)对自己“多吃多占”感到可耻。6.勤奋好学,言行一致,名实相符,忧国忧民,有治国安邦之策并贯彻始终。7.略。

参考译文:君子有三件忧虑的事:自己没有听到过的知识或道理,担心不能听到。已经听说了,担心不能学到手。已经学到手了,(又)担心不能实行。君子有五种认为是耻辱的事:担任一定的职位,却不能拿出自己的意见,君子认为是可耻的事。光有见解,却不去实行,君子认为是可耻的事。已经实行了却半途而废,君子认为是可耻的事。土地很多,百姓却缺衣少食,君子认为是可耻的事。大家都平均而自己却多拿一份,君子认为是可耻的事。

篇5:树的散文和阅读训练题

我不知道,一种缘能走多远?但我知道,我记忆的梗上,穿过我的长发你的眼,定会开满你淡蓝的温暖。一种相遇,高山流水;一种回眸,如诗若画。

——文/红尘一笑(谨以此文贺全国著名画家兼作家东方毕加索哥哥生日快乐)

【浅遇红尘】

这个六月,阳光格外静好,独倚窗前,有鸟儿的婉转欢愉心头。放下正在编辑的文稿,做深呼吸,鼻翼、眉间,便于静然间盈满了快乐的味道。

“丫头,椎痛好了吗?好好休息,别拼命三郎似的搞得自己太累。”不经意间,你的留言跃至耳畔,一种暖,静静蔓延至心田。

与你相遇,已记不清何月和日,只依稀记得,是在建博没几天。忽一日,收到你的邀请:“一笑,欣赏你的才情,来东方家吧,这里将为你开辟一方飞翔的天空。”第一天,因忙,未复;第二天,又见到你的再次真诚邀请。于是,怀着好奇,步入你的博客,霎时,便被一种无法言喻所震撼。

那么多美轮美奂的画作,就安静地躺在你的空间,每一幅都是那么惟妙惟肖:《和平餐桌》《静》《脱》《只要你和你的存在》......更重要的是,每一幅画作旁都配有精美的小诗,诗作婉约隽永。定睛简介:东方毕加索,抽象派画家和作家,在国内外发表诗画作及文学作品800余件,40余次获奖,部分画作被印制到全国发行的邮票及电话充值卡上,多幅作品被海内外企业家收藏......

白落梅说:人的`一生会遭遇很多次相逢,有些人,是你看过便忘了的风景;有些人,则在你的心里生根抽芽。遇见,无论早晚,花开,只为缘,深信,那一眼,我心灵的绿地,注定为你留下了一片相知相惜的温暖。

【相知相惜】

一直相信,这世界上,有一种感情是可以沁骨的,不属于风花雪月,更不属于地老天荒,却可以穿越岁月的经络,抵过世间万千的暖。

相遇的故事,是转经筒上的缘,穿越了千年的约定,你我终于在一屏之隔中定定凝望。文字的国度里,我们是两只隔屏相望的候鸟,只一眼相见,便有了倾心倾肺的喜欢。从此,诗词的唱和成了我们没有约定,却安然以一份懂得恪守的真诚。

你说:你喜欢蓝色,愿以海的胸襟去包容,以海的深邃去进取,那一抹海蓝,是你永远的追求和向往。我说:海,是我生长的故乡,海的女儿,永远会像海燕一样高傲的飞翔。

你说:相知如镜,映高山流水。我说:相惜相伴,弹琴瑟相合。

循着文字的馨香倾听彼此,沉默,是你我读得懂的温柔。三千里路云和月,阻不断心灵的风起云涌,你就坐在时光的那端,我坐在时光的这端,一阕词,吟尽了默默中的千回百转。

是谁说过:人世间,有一种相逢,不是在路上,而是在心里,没有擦肩而过,却会留下瞬间的惊喜,不用回过头去,那背影,依然是心中的美丽。

始终相信,文字是有灵魂的,若绵绵的雨,若轻轻的风,会慢慢氤氲渗透每一个相知的心灵,并于无声处开出妖娆的花来。于是,安然盈一抹微笑,书一笔真诚,叮咚时光,相依前行。

【花开静美】

林徽因说: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无名的展开。

我不知道,一种缘能走多远,但我知道,我记忆的梗上,穿过我的长发你的眼,定会开满你淡蓝的温暖。

或许,流年清浅,没有人会握得住天长地久,然,念在心头,终是不枉年华锦绣。岁月,因为走过而美丽,而这一季的守望,终是因为你我的真诚而袅袅生香。

奢望,浓墨处,漫画一场花香满径的传奇,半弯月,一帘梦,千种相思,万般真诚。沧海桑田,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始终相信,一种情愫,纯粹美好,芬芳绵甜。

牵念着,便是幸福;知遇着,便是温暖,不是吗?

一种相遇,高山流水,纵使无言,亦相知相惜;一种回眸,如诗若画,无关风月,亦美到蚀骨。这一程,对望时光,无论风雨,无论阴晴,遇见,只放心将我的手置于你的手中,浅浅微笑,静静同行。

篇6:树的印像阅读答案

①树,对于我,最初的印象就是家。因为,在湘西的每一个村寨不管周围的山头是如何的光秃,她的村寨口总会有那么几株高大苍老的树饱经风霜地矗立着。童年的 我偶尔走出去,再疲惫地回来时,一看到村寨口的那几株老树,便知道到家了,一种温馨就在小小的心中开始饱满地鼓荡。尽管是走在路上,明明清楚离家还很远,只要望见某个山坳有一丛老树撑起的阴凉,就明白那背后一定躲藏着一大片属于别人的屋檐。屋檐是别人的,但家的感觉是一样,我小小的脚步也就会踏实快捷起来。

②那时候,我弄不明白村寨口的树为什么逃得过像山头上的那些树一样被砍伐的命运,竟然能够穿越许多岁月与苦难。于是,我常常去那几株树下寻找答案。答案, 当然是没有的。树下大多有一座小小的房子,里面有碗,有厚厚的灰烬;每遇过年过节,那碗中会出现糖果和肉块,还有香的烟雾悠闲地婀娜。奶奶告诉我,那是土 地堂,是保佑我们五谷丰登的神住的地方。再去的时候,我抚摸着那些苍劲的树杆、皲裂的树皮,我总会幻想有神的话语会通过自己的小手传达到我的心底。也许是 因为我的浅薄;不管如何的虔诚,神从来没有对我说过只言片语。从此,我不再去那大树下的土地堂,但树是家的印象仍是那么固执地镌刻在了我幼小的心底。

③我走不进神的世界,有时候却好像能听到树的声音。第一次听到树的声音,是我家的一株老柳树,我不知道他是我的哪一个爷爷的爷爷栽种的,总感觉到它应当和 月亮上那株吴刚所砍的桂花树一样老。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那棵老柳树轰然倒塌。第二天,我守在它的边上,不准父亲把树截成圆木,因为它的根须上还沁着水 珠。我说,那是老柳树哭泣的眼泪,好多天我都听到它在哭。

④对树进一步的认识,是缘于它作为梁的使命。湘西多树,乡民们便就地取材,建造的多是木房子,而这房子最为重要的就是那一根放在正中间的梁。因为其重要,所以从选材开始就极其严格,诸如作为梁的`树必须高大、挺拔、无虫眼等等。我想,人们把有用的人才称为栋梁该是缘于此吧。

⑤参加工作多年以后,因为一个童年的伙伴对阴沉木的痴迷,几天前我回到故乡,因为许多乡亲都外出打工,整个村寨袒露出毫无生气的呆板与沉静。寨口的大树也已倒塌不在,我一下子感到了对家的陌生。

⑥在伙伴掏挖阴沉木的溪边,除了一堆调皮的孩子,还有几位白发丛生的老人。我走近那一株需要两人才能合抱的阴沉木,伸出手去抚摸它已经黑得发亮的树皮,不 曾想那树皮却如泥般地脱落了。我一下子回到了童年,童年的我在溪中游泳的时候常常看到这些黑泥,但怎么也想不到这些黑色的淤泥竟然会是树的另一种形式的存 在。

⑦再去细看,那阴沉木周围的泥上,还印有许多翊翊如生的树叶的形状。形状依然,叶脉仍旧,但那里面流淌过的鲜活的汁液已经凝固在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以前的岁 月里了。我分明听见这些叶片在远古的风中活泼泼地舞动,然后合起来拧成一波又一波雄浑的林涛,阐述着大自然让人震耳发聩的语言。那是树的大海,那是林的大 洋,在那无比博大的海洋里,一切的存在都会显得渺小、显得无助。剥去阴沉木表层的泥皮,树的坚硬便显露出来,那冰冷的坚硬有铁的质感,这也许就是它经过了 时间数不清的陶洗后仍然能够存在的原因。失去了生命,但那与生俱来的挺拔和倔强的信念不经意间就穿透着时间与空间的悠远在现实的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些树,就是化成了柔弱的泥,它也会催生种子培育新一轮生命。要不就再次通过岁月厚实的沉淀,生成煤的热量,通过燃烧焕发出火的光焰。

⑧老人说,这溪里之所以埋着许多阴沉木,是因为这里很多年前就生长了大片古老的森林。随后,他又指了指周围的山,你们看,那些小树在很多年以后也许会成为这溪底的阴沉木。

⑨远望之间,这才发现原本荒芜的山坡上长满了生机盎然的小树,有了这远景的衬托,再去看作为近景的村寨竟有些生动起来。

⑩我突然明白,树是村寨的灵性,更是大自然的灵魂。有了这灵性与灵魂,才会生出诸多的美来。

(节选自第8期《青年文学》有删改)

7.(2分)第②段中,作者写“土地堂”的作用是

8.(2分)仔细阅读第⑦段中的划线句,说说它在文章中的含意。

9.(3分)第①③段画线部分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

10.(6分)下列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在文章中树被作者赋予了灵性和生命。

B.文章中树给作者的印象就是自己的家。

C.作者对于树的好感始于树可以做栋梁。

D.本文中的树象征人类不朽的精神灵魂。

E.第⑧段老人说的话颇富历史沧桑之感。

F.文章结尾深化了主题,读来意味深长。

11.{2分)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分析第⑦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阴沉木树叶的?

12.(5分)细读本文与下面史铁生《合欢树》中的文字,比较两者写树手法的不同并简述各 自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篇7:鸟是树的花朵阅读答案

②终于,一些鸟落到了树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我仿佛看见了满树的花朵!

③有了鸟的树显得格外生动。我喜欢这些在树与树之间飞来飞去的小鸟。喜欢它们在树枝上舞蹈。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一只鸟的歌唱使树上的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

④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你见过一朵花从春天开到冬天吗?你见过树上的花朵在树枝与树枝之间飞来飞去吗?你见过会唱歌的花朵吗?这是一只鸟再造了冬天的生机。我站在树木之下,我想做的事,鸟儿们替我做了。它们真的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打开了花朵,排练了舞蹈,播放了音乐。

⑤实际上,鸟儿一直都在树上,在春天的树上,在夏天的树上,在秋天的树上。只是由于树上有了真正的花朵,有了枝繁叶茂的摇动,我们看到了更多生命的美丽,因此而忽视了树上的小鸟。我说,一年四季,鸟儿从来就是树上的花朵。它们隐藏在树叶之间,与绿叶一起舞蹈,与春风一起歌唱。夏天的蝉鸣由一只鸟定调,秋天的月夜被一声鸟鸣切开。树太本来就是鸟的家园呵。

⑥一只翠鸟就住在池塘边的灌大上,它翠绿的羽毛比深绿或浅绿的树叶更加艳丽,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树叶里的翠鸟之花。两只黄鹂可以让一棵柳树更加婀娜,“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当年只听到了一声婉转的鸟鸣,就想起了江南。在江南的二月,哪一棵树上没有黄鹂的歌声和舞蹈?

⑦我喜欢夏天的白鹭,它们整个夏天都住在村头河边的树林里。当白鹭们从碧绿的水田里归来,它们都落到树梢上,远远望去,那就是一树最浪漫的花朵。

⑧我想,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人也会的。细想起来,我记住的鸟可不少。因为,我认定她是树木的花朵,千姿万态的花朵,常开常新的花朵,跳着舞蹈的花朵,唱着歌曲的花朵……

⑨我们在欣赏的同时是否要向一只鸟学习呢?在观看一树的小鸟时,使我多少有些惭愧。我的脸红得像春日的桃花。我知道:有时候一只鸟嘴也是红的。

(选自《散文》有删改)

【阅读练习】

小题1:本文是写鸟的,为什么开头却用了三个自然段铺陈描写冬天的树?(4分)

小题2:“我记住的人不是很多,而我记住的鸟却不少”,从全文看,作者写到了哪些鸟?作者的。思路是怎样展开的?(6分)

小题3:“鸟是树的花朵”,本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4分)

小题4: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1)揣摩第七段的三个问句,体会此处的问号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分)

(2)第八段中“我想做的事”指文章中的哪两句话?你怎样理解作者的这种想法?(4分)

【阅读答案】

小题1: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写冬天的树落光了叶子显得寂寞、沉闷,以突出鸟儿给树带来了活力,带来的美丽。

小题2:文章先写了冬天里的鸟,如八哥、乌鸦、白鸽、麻雀等;又写了其他季节里的鸟,如翠鸟、黄鹂、喜鹊、白鹭等。文章以文题为中心,从鸟儿给冬天的树带来生机和活力起笔,再写鸟儿在其他季节里一样是树的花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快乐,装点了生命的美丽。在这个整体结构下,作者时而立足现实,时而回忆往事,时而引用典故,时而讲述民俗,撒得开,收得拢,曲径回廊,摇曳多姿。(意思相近即可)

小题3:鸟装点了树,它们快乐的歌唱和舞蹈,给树带来生机和活力,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意思相近即可)

篇8:挪树的阅读题答案

随着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 传统课堂教学在作业批改、实时反馈、情感交流渗透等方面独有的优势, 将逐渐被网络教学系统引入和完善。

作业批改是保证学生掌握知识和改进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业题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客观题, 答案比较明确。评分通常采用精确匹配方法, 答案相同则得分, 否则不得分;另一类主观题, 答案没有唯一标准。一般是叙述方式答题, 个人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 表述也不一致[2]。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自动批改, 不仅可以节省大量手工批改工作, 能及时反馈评分结果, 而且避免了批改过程的人为因素[3]。目前客观题的自动批改基本日趋成熟, 被广泛应用到各类大规模的考试中。而主观题的批改由于涉及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等领域的知识, 主观题的自动批改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4]。

21世纪以来, 主观题自动批改的研究得到了一些发展。刘建舟等提出了一种利用中文信息处理中的句子相似度的主观题自动批改方法[5];李佳林通过分析主观题人工评分的思维习惯, 提出了关键字匹配和关键字贴近度匹配相结合的主观题自动评分方法[6];潘国清提出了文本语义形式化的表示方法, 即语片表示法, 实现了主观题的自动判分系统[7]。

已开发的主观题自动批改系统, 主要采用学生作业与标准答案匹配的模式进行评分, 对标准答案要求具有严格、详细的格式, 增加了出题的难度;有些系统只能处理具有特定句型的答案, 当学生的答案不属于规定句型, 系统不能进行正确批改。

针对主观题自动批改目前存在的问题, 本文运用决策树方法, 探讨自动评定主观题等级的方法。该方法对于完善网络教学模式、保证网络学习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决策树方法的原理

决策树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分类方法, 类似一个流程图的树型结构, 其中树的每个非叶子结点代表对一个特征的测试, 决定了数据是如何划分的, 而树的每个叶结点代表一个类别, 树的最高层就是根结点。图1是和表1对应的决策树示意图, 该决策树可以用于鉴别未来保险申请人的申请是高风险还是低风险[8]。

通过对样本集中各数据行内容的分析来创建决策树。根据给定的样本集, 找到一个函数Y=f (X) ;使用该函数判别新样本的类别。该方法采用信息论中的概念, 用信息增益作为决策属性分类判别能力的依据, 进行决策节点属性的选择。根据主观题数据的特点, 本文采用最典型的决策树方法C4.5[8], 该方法构造简单, 速度较快, 容易实现。

2 基于决策树的主观题自动批改方法设计

将主观题批改转化为分类问题, 具有不同关键词的主观题划分到不同类别, 最终实现主观题的自动评分。主观题自动批改方法的大致流程如图2所示。

2.1 实验用例

整个实验基于weka软件完成, weka是一个免费的机器学习软件环境, 包含了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本文以一个常见的化学主观题为例来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主观题:什么是分子?

标准答案: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关键词和相应的权值:关键词1:化学性质;权值:0.7, 关键词2:微粒;权值:0.3。

学生答案1:分子是一种物质。

学生答案2:分子是一种微粒。

学生答案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2 实验结果

将标准答案、关键词、及其权值作为输入, 构建如图3所示决策树。依据该决策树, 假设该题满分为10分。学生1得分为0分;学生2得分为3分;学生3得分为10分。

3 结论

在主观题自动批改方法中, 利用决策树从标准答案中提取批改规则, 而且提取的规则描述简单, 应用时只需将学生作业与批改规则进行对照, 即可得出正确的分数, 为主观题批改的数字化提供了一条途径。

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 为了提高批改的精度, 需要进一步改进决策树方法, 以进一步揭示标准答案与学生作业之间的关联, 提高批改准确率。

摘要:网络学习中客观题基本实现了自动批改, 但主观题自动批改仍有待研究。本文利用数据挖掘中的机器学习方法, 提出一种基于决策树的主观题自动批改方法。该方法从教师给出的标准答案中自动发现批改规则, 依据这些规则自动批改学生的作业。文中给出了实验的结果, 该结果显示了决策树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主观题,自动批改,决策树

参考文献

[1]袁一达.网络教学的优势与不足[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8, 5 (119) :44-45.

[2]李志清.电子作业自动批改中问题的研究[D].湖南:湘潭大学, 2003.

[3]黄康, 袁春风.基于领域概念网络的自动批改技术[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4 (11) :260-262.

[4]冯娟, 詹国华.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电子作业批改机制[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8 (8) :46-48.

[5]刘建舟, 刘晓华.主观题自动批改技术的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6, 4 (2 1) :6 2-6 5.

[6]李佳林.在线考试系统中主观题自动阅卷的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8 (24) :11 3-11 4.

[7]潘国清.受限主观题自动判分系统设计与实现[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 (4) :1 0-1 4, 2 3.

篇9:挪树的阅读题答案

(2) 以身作则 (或“身正令行”)

【示例】 我认为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待人接物的重要原则。它有利于提高个人内在修养,从而远离他人无谓的抱怨和指责。同时,它还能增强个人行事的外在影响力,以最小的阻力达成影响他人的目标。

2. (1) 显示隐者生活之乐。

(2) 同意前者。理由要点:讲丈人自己年老体衰,两眼昏花,没有看到夫子,有自嘲意味。

同意后者。理由要点:批评孔子不务实,只知道宣扬没有实际作用的政治理论。

3. (1) 管仲是仁人,辅佐齐桓公匡正天下,有功于民。但他生活奢侈,行事多有僭越,违背了礼制。

(2) 孔子肯定管仲的“仁”,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匡正天下,使百姓生活安康。可见孔子的“仁”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小谅小信。孔子肯定管仲的大节大信,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知权达变。

4. (1)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 “温而厉”指孔子个性中既有温和的一面,也有严肃的一面。孔子在生活上与人平等相待,待人温和有加、谦恭有礼。如在“侍坐问志”时,孔子与众学生平等对话,畅所欲言,平易近人。但孔子对人性卑劣、道德缺失等情况又常不假辞色,予以严厉批评。如对季氏“八佾舞于庭”一事,孔子深恶痛绝,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5. (1)“一”指的是先生有否对自己的儿子进行偏私的教诲。

“三”指的是得知学《诗》对于外交应对的重要性、学礼对于立身的重要性以及孔子对自己的儿子无所偏爱。

(2) 有教无类。

【示例】 我赞同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虽然人的身份地位、先天条件是有差别的,如贫富、贵贱、智愚、善恶、亲疏等。但人人都应该接受平等的、一视同仁的教育,不应该对不同的对象有歧视或偏私。

6. (1)传述前人成说,使之流传而不进行创造。

(2) 对待古代文化(或传统文化)的主张。

【示例1】 孔子阐述了自己性格中好古的一面,谦逊地指出自己对古代文化的贡献是“述而不作”。正因为孔子的“述”,使他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人物。

【示例2】 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不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7. (1) 赞同孔子的观点。中行之人世上鲜有,但是“道”又不可无所寄托,因此,退而求其次,求其可教之人。狂者虽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但立志是做人做事的前提。狷者自爱其身,守节而不违法,这是人最基本的品德。如果使狂者脚踏实地、躬行践志,使狷者树立远大理想,那这两类人将能继承大道。

(2) “中庸”不等于“折中主义”。“折中主义”是指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各方的思想观点;而“中庸”是指做事适度,恰到好处,在矛盾中求统一,在对立中求调和,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调和与协作。

8. (1) 以人废言 (或“因人废言”“群而不党”)

(2) 君子应爱憎分明,憎恶、反对任何不合道义、礼仪的人或事;君子待人行事应客观公正,举人察言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君子为人处世的态度应庄重自持而不争强好胜,善于团结人而不营私结党。孔子对君子的要求,充分显示了中庸的思想。

9. (1) 反对战争 (或“讳言战争”)重视战争

(2) 孔子认为,如果统治者迷信、依赖武力而不重视教化,势必引发局势动乱,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所以他坚决反对战争,对统治者讳言军事之术。孙子认为,战争关乎一个国家的存亡,任何一个统治者都应充分重视军事之术。两种观点各有侧重,但孔子没有了解军事之术具有阻止战争、保障和平的作用,孙子没有阐明和平是军事之术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境界,两者各有偏颇。只有两者互相补充、合为一体,才是辩证、科学的军事观。

10. (1)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或“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 孔子认为,和谐的亲情关系是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礼仪规范的基础,亲情毁弃,则道德、礼仪不存。因此,虽然父亲偷羊违背道德、违反法律,但为了更好地维系作为道德、法律根基的亲情,儿子应该为父亲隐瞒。惩罚罪恶,不能付出泯灭亲情、沦丧良心的代价。但是,过分倚恃亲情、人情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会破毁法律、规范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孔子的直道观还没有在情、理、法三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11. (1) 以法治国(或“法治”)以德治国(或“德治”)

(2) 儒家学说认为统治者是老百姓效仿和学习的对象,老百姓是统治者影响和化育的对象。

一个好的统治者不仅应该成为老百姓的道德模范,还要主动用自己的德行来引导、教育、感化老百姓,改造思想,移风易俗,全国上下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而不是靠刑罚手段来强制实施统治,获取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12. (1) 纲:粗大的绳索,此处作动词,意为“使用粗绳”。

宿:栖宿,此处作名词,指栖宿的禽鸟。

(2) 孔子问人不问马体现他重人贱畜;不用粗绳捕鱼、不射杀栖宿的禽鸟,体现他着眼于人类长期、持续地使用渔猎资源,从这两方面可看出孔子以人为本的仁爱思想。丰子恺则爱人及物,希望世人关爱世间一切有生命的物体,比如被我们垂钓的鱼儿。丰子恺的思想在当今这个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保时代,更具普世价值和现实意义。

13. (1)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或“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 【示例】 我同意子贡对“徼以为知者”的批评。剽窃他人见解而自作聪明的做法,损人害己,既不利于见解的正确传播,也不利于自己的成长进步。现实生活中经常见诸报端的论文抄袭事件,其实就是这种“徼以为知”行为的具体化。这种做法违背了学术道德,妨害了知识创新,有百害而无一利,理应遭到大家的唾弃。

14. (1)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或“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 【示例】 上述理解不正确。“安贫乐道”的本意是安于贫困恶劣的环境,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安贫”指的是人生可以经得起贫穷、艰辛的考验,处于贫困的境地不怨天尤人、不颓废、不消沉,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而不是指安于贫困的现状。“乐道”则在于以坚守理想为乐,能在“人不堪其忧”的艰难生活境况中“不改其乐”,坚持自己的追求,具有乐观的生活态度。所以,“安贫乐道”不但没有一丝不思进取的含义,相反,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进取。

15. (1) 等级制度 (或“尊卑秩序”)。

(2) 【示例1】 我认为“礼”在现代社会中拥有巨大价值。因为“礼”是社会道德的外在表现,是社会普遍遵从的社会规范。有了“礼”,大家才能各司其职、各乐其业,才能使各种竞争处于有序状态。假如社会无“礼”,人人各行其是,生活秩序就无从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础将被动摇。由此可见,“礼”在现代社会中起着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作用,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传统文化。

上一篇:物业谈判下一篇:幼儿手册大班老师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