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右,宽容在左(献给第27个教师节)

2024-05-12

爱在右,宽容在左(献给第27个教师节)(精选2篇)

篇1:爱在右,宽容在左(献给第27个教师节)

冰心奶奶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香花弥漫,使穿枝扶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也不觉是悲凉。多么美丽的文字,多么慈怜的心地。想一想人生总会有挫折,总会有困难,如果拥有了爱和慈怜的胸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么我们的人生又将会增加多少温暖?

今天给孩子们断断续续的上了6节课,有点累,但是我把孩子们的作业收拾整理得很好,又有一份充实。孩子们因为我的勤劳而改变,而受益,应该是我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我觉得自己很幸福。

在我年轻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什么都行,高高在上,目中无人……不知不觉间已是人到中年,到了中年的我才体会到太多的东西,人生的辉煌是什么?是功成名就,是名垂史册么?那些的确是人生的一种辉煌,可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种辉煌就是一种无望。曾经认识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博士,他曾经跟我说,人生的辉煌就是如何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并且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别人以积极的影响。德国派克公司总裁坚持苹果种子的核心理念,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身体力行的去做事,做好事。我们切开一个苹果,可以轻易的发现里面有几颗种子,可是当我们把种子种在地里,若干年后又会有多少树,多少种子,无法计量,所以他身体力行,注意影响,曾经一次次弯腰拾起地面的垃圾,曾经无数次提倡节省,哪怕是一滴水,一粒米。提到影响,有的人会讥笑说:“你只有成为富翁才会有机会影响别人。这样的说法过于偏颇。我认为人生的辉煌就是这个世界因为你的存在而有小小的改变。作为一名教师,一名英语老师,带的班级多,上课,批改,事无巨细。在我们所教的尽200名学生中,如果某个孩子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陷在了某处,而作为老师的我们能够温柔地对待他,帮助他,关怀他,那个孩子因此 人生而获得了一种力量,心底里生腾出一缕希望,那就是你改变了这个孩子,也改变他小小的世界,你也就创造了人生的辉煌。

40不惑,转眼间我已经到了人生的不惑之年,孔老夫子说得对极了,人到中年许多事已经了然于心,不会再苛责自己也挑剔别人,凡事向自己的内心多问问。不必向外找原因。做到不羡,不显,不声张。做好自己,不必告诉别人你有多优秀,也不必告诉别人你有多努力,更不必告诉别人你为别人做了什么,你想要做什么……全屏一颗心去做事。我觉得人生就是一种平衡。付出和收获从宏观角度上看是平衡的。所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一种睿智,只问付出不求回报是一种豁达,只问奉献不问索取是一种大智慧……

做好自己,让自己的心平静端和,美丽绚烂,相信我们的人生也会妙不可言。

冰心奶奶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长途,点缀的香花弥漫,使穿枝扶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也不觉是悲凉。多么美丽的文字,多么慈怜的心地。想一想人生总会有挫折,总会有困难,如果拥有了爱喝慈怜的胸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么我们的人生又将会增加多少温暖?

孩子们,你们还小,在面对人生的时候,难免要过早地给自己下结论也给别人下结论,以为一次小小的失败就是山崩地裂,无法逆转,以为别人一次有心或无意的言语就是对你人生的一个定论……

英语里有一句这样的话:“let it be ,it be. 让一切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吧。不要为一次小小的失误难过,更不要为曾经的烦恼困扰自己。我们不和别人比父母,我们要和别人比明天。我们不和最棒的同学比成绩,我们要把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一比,如果昨天的你比今天的你有进步那就是一个成功的自己。我们不比谁比谁更聪明,我们要比谁比谁更努力。我们不和别人比锋利,看看谁能够打倒对方。我们和别人比胸怀,看看谁的胸怀最宽最广,谁的朋友最多,谁能够发现他人最多的优点和美丽.我们不和别人比妈妈有多爱我,宠我,我们和别人比我有多么爱自己的父母,多么理解心疼孝顺父母,把妈妈的话像星星一般悬挂在心底。

开学第一课,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幸福,什么是自信,什么是宽容,什么是美丽,什么是人生的必修课,那就是经历风雨磨练自己。原来成长的本身就是一种一种幸福,幸福的真谛是给与不是索取。成功并不是头顶的星辰遥不可及,成功离你很近,近到眼角眉梢,近到举手可取。很多时候我们容易把困难人为的夸大,想象中的困难总会以夸张的样子吓到自己。没有谁有资格给你的生命下定义,包括父母,老师和所有你认定的权威人士……相信你自己,充实你自己,丰富你自己,成就你自己。爱在右,同情在左。在第27个教师节来临的时候微笑着对同行和自己说,节日快乐!

篇2:爱在右,宽容在左(献给第27个教师节)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在左,责任在右》。

爱,是教育的灵魂。“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对是师爱的最好诠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对师爱最全面的描述。在母校读书时,就曾听过“杨妈”、“蒋妈”、“谢妈”、“娥姐”、“华姐”、“裴姐”的称呼,一句“妈”,一声“姐”,是贴着心叫出来的,那温暖至今还记得。在那苦读的岁月中,老师们如同我们的至亲,他们的爱如涓涓细流,滋润我们的心田;似暖暖春风,抚慰我们的心灵。幸运的我现在重返母校,亦成了人师,我也要像我的老师一样,用心去爱学生,用行动将爱传递。

与爱通行,责任,是教育的保障。吕书记在新教师培训时说,作为一中老师你必须做到:尊重理解每一位家长;关心善待每一个学生。因为在教育中,一个孩子的失败,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或许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所以教师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感。而一中老师正是如此,因此网上才有了的“万江语录”、“锋哥语录”和“段SIR语录”,贴吧里才有了“写给我们的坤姐”、“晶姐至上”那些感人的文字;一中老师不仅对学生负责,还对徒弟负责。我的师父带三个徒弟,工作量非常大,每次讲汇报课,还会把师父累到腰疼。即便这样,师父依然微笑着工作,激情丝毫不减。还有好多老师甚至辛勤工作到生病住院。我常常想,到底是什么让老师们如此奉献?是那份对教育简单而执着的追求,是他们心中重重的责任,让他们在教师这条路上走得那么远,那么坚定。

从孔子办学吸纳弟子三千,到韩愈《师说》倡导从师之风,直至启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二字被一代又一代奉献的人描得越来越重,含义越来越深。然而无论怎样改变,教育的灵魂不会变,教育的保障不会变!爱和责任不会变!爱在左,责任在右。让我们携手并肩,用爱和责任去呵护孩子,教育学生,为他们,也为我们的祖国,点燃希望,创造辉煌。

上一篇:北师大全等三角形学案下一篇:防洪防汛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