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写人记事的作文

2024-05-07

六年级写人记事的作文(精选7篇)

篇1:六年级写人记事的作文

习作部分

作文是字、词、句、段等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小学阶段要求会写简短的记叙文。做到思想健康,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会写常用的应用文:留言条、请假条、板报稿、日记、书信、通知及简单的读书笔记等。

作文是学生识字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对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训练。小学阶段的习作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习作内容是否具体,是否有真情实感,是否养成了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是否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是否能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是否能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另外,是否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第一部分:写人记事文章的写作技巧

写人记事的文章属于记叙文范畴,是所有作文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题材。在日常的习作中,许多学生因为不掌握这类作文的特点,所写的作文经常是:行文平淡,没有新意,或人物形象不鲜明,或事件叙述不具体,或人事分离不搭界。怎样把这类作文写得有声有色呢?下面我就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谈一谈。

一、动笔前,要选好人。也就是说,要在众多的备选人物中,选取你最熟悉的,最有特点的,做过最让你印象深刻事的人。一个人的思想、性格等,不是写在脸上,大家一看就知道的,而往往是通过事件来表现的。如我们刚学的《嘎子和胖墩摔跤》片段中,作者为了表现嘎子的机敏聪慧不服输,就选择了嘎子摔跤前的所思所想所做。其实,在《小兵张嘎》这本书中,嘎子做的事件不止摔跤一件,还有堵烟囱、俘获鬼子,智救交通员的事,但唯独这件事挑出来给同学们学,可见这个片段的精彩与生动。因为这个片段,让人物的形象一下子就活生生矗立在了我们眼前,人物形象特点跃然纸上。

二、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同学们在作文中,常见的错误就是,不管写的人是男女老少,还是老师同学,总会用到“炯炯有神”这个成语,细想一下,所有的人的眼睛都有这个特点吗?不一定。因此,写作文也要因人而异,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经历,性别不同,人物的长相打扮肯定会有所不同,不要给他们贴标签,要让他们各具特色,各有神采,也就是说,写人的外貌,关键是抓住传神的地方,不要面面俱到,要把人物的外貌和人的性格特点结合在一起。外貌描写要为中心服务,要根据内容需要来写,可短可长。如刚学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片段中,作者曹雪芹采用的就是细节外貌描写法,由上到下,由里到外,把一个极尽奢华,见风使舵,阿谀逢迎的凤辣子形象勾勒得淋漓尽致,让人叹为观止。

三写事中,注意让人物“开口讲话”的同时,要把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结合在一起写。同学们作文中常见的毛病就是“你说”“我说”“他说”,至于怎么说的,眼怎么动,手怎么抬,面目表情如何,统统省略,把人物写成了“木乃伊”。这样的人物性格特点,连你自己都看着不满意,怎能打动别人呢?如在《穷人》一课中,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为了把渔夫这个人物写活,作者这样写到:渔夫皱起眉,他的脸色变得严肃、忧虑。“嗯个,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报过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通过这段描写我们可以看到,人在做一件事尤其是一件大事的时候,不是头脑一热,呆呆坐在一个地方不动的,总是得左思右想的,也就是心里得想想事情该怎么办,怎么办的结果最好。在思考的过程中,人物往往还会有一系列的动作出现,这些,在作文时必须得呈现出来,让人物的性格更加丰满,有立体感。

四作文中要选好事。选好了人,作文仅仅是成功了一半,作文要想大获全胜,还有一个关键就是“选对人做对事”。也就是说,为了突出一个人某些方面的特点,必须选择与之性格相关的事才能让作文出彩。比方说你要写一个小伙伴的助人为乐,你就要在时间地点人物等六要素写全的同时,要选择一件“雨天撑伞送你回家”或“周六日不辞辛劳给生病的你送作业补课”的事等。

最后需要告诉同学们的是,写人记事的文章中,不一定都得有外貌描写,得看具体情况来定,得根据叙事重点和中心思想来定。那么,是不是有了以上的几条“锦囊妙计”就可以让你的作文妙笔生花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你们平时多观察、多感悟、多写作、勤修改,把这些技巧自觉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久而久之,相信你们的作文一定会大幅度提高的。下面给大家推荐一个小学生的习作供大家欣赏。

擦油烟机的叔叔

我们小区有一个擦油烟机的叔叔。我们家每次都找他擦。

我们都找他的原因是因为他做事认真,干活干净。有一次我下楼去玩,看见叔叔正在擦我们家的油烟机。叔叔比其他人擦得都要仔细,他把抹布在水里涮了一遍又一遍,拿出去污剂,小心翼翼地擦着油烟机的吸烟口,用柔和的手法转着圈圈,不厌其烦地来回擦洗着,好像油烟机是他的孩子一般。

炎炎夏日,火辣的太阳晒得大地冒起了白烟,但叔叔却一丝不苟地擦洗,即使汗水流淌在脸庞,他在胳膊上一抹,又开始细致地擦着油烟机每个部位。见

状我忍不住去问叔叔:“叔叔,你为什么这么认真的擦油烟机呢?”叔叔笑了笑,和蔼地说:“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责任,我一定要把它干好,不能欺骗消费者。”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等我回去吃饭的时候,叔叔还在那里不停地擦洗着油污,手法老练,细致入微,近两个小时,叔叔不急躁,也不厌烦,他的精神令我感动。我想他的肚子一定咕咕的抗议起来,手也一定很酸麻,但他的脸庞始终挂着微笑。叔叔仿佛已经忘记了吃饭,忘记了劳累,甚至忘记了回家,把自己的精力完全倾注于工作之中。直到他把一个亮闪闪的,洁净如新的油烟机轻轻安装到我家的灶台上面,才骑上摩托车离去。从始至终,这个叔叔的脸上无时无刻不挂着温馨的笑容。

擦油烟机的叔叔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他虽然在从事一项重体力劳动,工作又脏又累,但是他始终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我佩服,他对待工作小心谨慎的精神让我折服,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点评: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小人物,他们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带来了温馨,也带来了感动。这篇文章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小作者能从身边发现普通劳动者的美。一个擦洗抽油烟机的叔叔,能尽心尽力尽职地对待工作,把工作不仅仅看成一种谋生的手段,更看成是一种乐观人生的追求,这让作者深为震撼。文章中的人物对话很真实自然,人物形象灵动形象,如果能有一两句主人公的外貌描写就更成功了。

篇2:六年级写人记事的作文

六年级 李欣岚

指导老师:刘婷

不要离开我,不要离开我!没有了你的庇护我不知道如何去抵挡那灼烧的阳光,不知道怎么走在那熟悉的小道之上。

当烈日炎炎时,你总是拉着我的小手轻轻地在我耳边道:“去竹林吧。”当你温热的气息在我耳边拂过时,总会把我逗得“咯咯”直笑。“哦!走吧。”当我握住你那双大手时,你便会转头对我微微一笑。在灼人的阳光下,我依附时,你用那温暖却能抵挡住灼人阳光的衬衣把我搂住,我抱住你那胖胖的身躯,蜷在你的衬衣哼着前不久学会的儿歌。在衬衣下,没有灼人的阳光只有凉爽的微风,衬衣帮我抵住了阳光,你给我带来了乐趣与陪伴。而你则满头大汗,背心早已湿透了,肥胖让你更加热,而你依然用那双大手把我紧紧搂在怀里。

时间如流水,过了四年,我已经六岁了,而你却五十五岁了,你头上多了些白发,可你身体却依旧健壮,可是不幸却偏偏落在你头上。你因有高血压,不幸头颅出血去世了。

我那时太小了,并不明白去世的含义,还傻乎乎地问道:“外婆睡着了?”妈妈看了我一眼,眼神中充满的忧郁,我当时不太明白妈妈的眼神,只是心中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如今我长大了,渐渐明白了去世的含义。回到老家,习惯性地抬起头,张张嘴“外婆”。突然一醒,外婆走了。回到小路上,灼人的阳光下直射在我身上,我漫无目的地走着,阳光射在我身上,我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泪和汗,从我脸颊划过。哦!是泪?是汗?

篇3:六年级写人记事的作文

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初级中学是江苏省重点中学。 其前身是仪征化纤公司于1981 年创办的职工子弟中学, 1987 年开始与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学校坚持“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的办学思路, 谨遵“立志、博识、超越”的校训, 为学生搭建多元成长的舞台, 努力让每个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学校的作文教学注重序列化训练, 明确作文的学段目标与训练重点, 避免随意性;注重学生互帮互助, 在教师指导下展开自改与互批;注重读写结合,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刚性阅读”制度, 强调读书笔记的撰写, 引进“源头活水”。 学校在各级各类的作文竞赛中屡获佳绩。 近年, 李泽健、高雅儿、陈静溪等同学先后获得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 (初中组) 特等奖或一等奖。

【习作巡诊】

彼此的眼神 你我的友谊

君子之交, 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 咫尺千里。

———题记

还清楚地记得, 那是初一年级第一天报到的午后, 我与你美好的相识。 那日的太阳明灿灿的, 金黄的阳光飞泻而下, 温暖澄澈。 沐浴着暖洋洋的阳光, 我悠闲地读着《巴黎圣母院》。 同桌的你小心地打断了我, 试探地问道:“你好, 我忘带课外书了, 能否与你合看一下?谢谢。”原本喜欢独自阅读的我有些犹豫, 但看到你眼中那真诚的、渴望的光芒, 我点了点头。 你是位安静的读者, 同我一样。 每当我们读到会意处, 就会相视一笑。 后来, 我们就这本书谈了许多, 由此相识, 因此结缘。

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业越来越难, 有一次月考, 我的成绩退步极大。 随后, 我的腿也不小心跌伤了, 走路不便, 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使我痛苦万分, 我只觉得前途一片渺茫, 没有光明, 也看不到希望。

课间, 你要拉我去操场散步。尽管有些不情愿, 我还是答应了。 一路上, 你我都未说话, 你轻轻地搀着我, 两手温暖有力, 我冰冷的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暖流。 到了操场, 蓦地, 我闻到了芳草的馨香与泥土的气息, 顿觉心旷神怡。 太阳渐渐西斜, 愈向前走, 影子愈显瘦长, 愈显昏暗, 愈显混沌。

突然, 你停了下来, 看看地上的影子, 又望望身后的太阳, 淡淡地说:“看, 有影子的地方便一定有光! ”我一愣, 继而回过神来, 转头一看, 阳光仍是那么动人, 那么惬意, 直射入人的心灵。 我豁然开朗:是的, 我不能被阴影遮住了希望, 阴影的前方永远是阳光啊! 你的话淡淡的, 却如和煦的春风慰藉了我受伤的心灵, 使我猛地振奋起来, 浑身又充满了力量。 我感激地望着你, 不知说什么好, 你会心地点了点头, 微微一笑, 瞳仁里仍放射出那智慧的、真挚的光芒。

愿记住彼此的眼神, 愿铭记你我的友谊。

课前导学

本单元要求学生学会“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在这篇习作中, 小作者写了与自己的小伙伴从相识到相知, 友谊逐步加深的过程, 再现了这段美好的经历, 文笔流畅, 描写形象。 同时, 根据这次写作的要求, 小作者注意到了根据所写的具体内容确定线索“眼神”。 但毫无疑问, 小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虽已有“线索”意识, 但仍然未能在习作中充分体现。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篇习作, 该如何修改才能达到本次习作的要求呢?

【病理透视】

1.师生初诊:学生交流对材料的理解, 以及课前“初诊”的意见

孔老师:同学们, 读了这篇文章后, 你们找出它的线索了吗? 为什么?

生1:应该是“眼神”吧, 因为题目、开头、结尾都有“眼神”这个词, 首尾呼应。

生2:我感觉本文的线索不太明显, 如果不是题目中有“眼神”, 就更难确定了。

孔老师:看来你的感觉还是比较准的。小作者设置的线索应该就是“眼神”, 只不过未能达到我们此次的要求 “线索清楚”。如何修改才能使得线索清楚呢?

生3:我觉得文中出现线索“眼神”的次数太少了, 如果能多出现几次, 给人的印象就会比较深, 自然也就清楚了。

孔老师:非常好。你其实告诉了大家一个朴素的道理, 那就是一篇文章如果“以物为线索”时, 这个物品就应多次出现, 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那就请同学们再次仔细阅读这篇作文, 思考一下我们应如何修改。

生4:如果题记保留的话, 里面可以加上有关“眼神”的词语。 第一小节作者的描写很细致, 但没有出现“眼神”, 也可以在写同桌眼中真诚、渴望的光芒时, 出现“眼神”这个词。

孔老师:是的, 这是小作者第一次比较具体地对人物进行描写, 他能够有意识地抓住人物的眼神来展现人物特征, 说明小作者的线索意识还是比较强的。 当然, 如果能够明确出现“眼神”这类字眼, 线索会显得更加清晰。

生5:老师, 第四小节除了最后部分写到了眼神, 还可以在这一节的开头部分写“眼神”。

孔老师:你的意见很好。 其实, 第二小节也可以虚写一笔, 一带而过。 作为线索, 它就在文章中推动了情节的一步步发展, 而这也恰恰是线索的重要作用。打个比方, 线索就是一根丝线, 将一堆散乱的珍珠串起来, 变成光彩照人的项链。

孔老师:同学们刚才的发言很精彩, 但是, 老师还要请大家再次深入地阅读这篇习作, 是不是仅仅在文中多出现几次“眼神”这个词就够了呢? (学生思考)

孔老师:作为线索的事物, 除了要在文中反复出现, 还要起到突出人物形象, 点明文章中心的作用。 同学们, 我们不妨来读一读朱自清的《背影》。

2.医学档案:朱自清的《背影》的启示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 祖母死了……父亲说:“事已如此, 不必难过,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

回家变卖典质, 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这些日子, 家中光景很是惨淡, 一半为了丧事, 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丧事完毕, 父亲要到南京谋事, 我也要回北京念书, 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 有朋友约去游逛, 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 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 本已说定不送我, 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 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 怕茶房不妥帖; 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 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 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 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 他们去不好! ”

我们过了江, 进了车站……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 夜里要警醒些, 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

我说道:“爸爸, 你走吧。 ”他望车外看了看, 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 ”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 须穿过铁道, 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 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 他不肯, 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 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 过铁道时, 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 自己慢慢爬下, 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 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 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 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 回头看见我, 说:“进去吧, 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再找不着了, 我便进来坐下, 我的眼泪又来了。

……

唉! 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孔老师:《背影》让我们感受到了朱自清的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要想达到这一表达效果, 《背影》 这篇文章除了多次出现线索“背影”外, 文章中哪一处描写使得父亲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更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呢?

生7: 第四小节父亲决定亲自到车站送我这一片段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

生8:第五小节父亲送我上车, 帮我拣定座位也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

生9:就在第六小节“买橘子”这个部分, 作者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孔老师:找得很好,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六小节, 感受一下。 (生齐读)

孔老师:作者紧扣线索“背影”, 对父亲给我买橘子时的艰难、努力进行了充分的表现, 是本文的动情点。 这就使得父亲这一形象更加感人, 从而表现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 所以, 回到老师最初的那个问题:是不是仅仅在文中多出现几次“眼神”这个词就够了呢?

生10:我明白了, 还要对线索进行比较细致的描写, 使得这一形象更加突出, 从而达到点明中心的作用。

孔老师:很好。我们可以学习《背影》的手法, 比较细致地描写小伙伴的眼神, 也使之成为习作的“动情点”。 当然, 这篇习作除了“眼神”这一线索, 还有一条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 那就是“我与小伙伴相识相知、友谊逐步加深的过程”。

孔老师:当然, 文章的线索有很多种形式, 今天, 我们只是学会其中的一种:如何“以物为线索”来结构一篇文章。 今后, 我们还要学写一些更加复杂的以线索贯穿全文的记事写人的文章。

【诊疗方案】

经过师生的共同讨论, 决定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1. “ 线索” 是文章组材之脉络, 是全篇材料安排之总绳。 可以说, 线索具有结构、表达的双重性。

2. “ 以物为线索” 时, 这个物品就应多次出现, 贯穿文章始终, 有利于记叙情节的展开。

3.“以物为线索”时, 要在恰当的时候, 对线索进行比较细致的描写, 使得这一形象更加突出, 从而达到突出人物形象、点明文章中心的作用。

【手到病除】

针对诊疗方案, 合作小组交流研究。随后, 师生共同研讨修改后的习作。

你的眼神

杜炎

君子之交, 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 咫尺千里。 汝之眼神, 伴我成长。 你我友谊, 终生难忘。

———题记

那是初一年级第一天报到的午后, 我与你美好的相识, 你的眼神我如今仍然铭记于心。 那日的太阳明灿灿的, 金黄的阳光飞泻而下, 温暖澄澈。 沐浴着暖暖的阳光, 我悠闲地读着《巴黎圣母院》。同桌的你小心地打断了我, 试探地问道:“你好, 我忘带课外书了, 能否与你合看一下? 谢谢。 ”原本喜欢独自阅读的我有些犹豫, 但看到你眼中真诚期待的光芒, 我能感觉到你心中对阅读的热爱和渴望。 于是, 我点了点头。 你是位安静的读者, 同我一样。 每当我们读到会意处, 就会相视一笑。 后来, 我们就这本书谈了许多, 由此相识, 因此结缘。

随着时间的推移, 课程更加艰深, 有一次月考, 我的成绩退步极大。 随后, 我的腿也不小心跌伤了, 走路不便。 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使我痛苦不已, 我只觉得前途一片渺茫, 找不到出路, 看不到希望。课间, 你常默默地用柔和的、鼓励的眼神看着我, 我不由得有些感动。

春日伊始, 余寒料峭, 你要拉我去操场散步。 尽管有些不情愿, 我还是答应了。 一路上, 你我都未说话, 你轻轻地搀着我, 两手温暖有力, 我冰冷的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暖流。 到了操场, 樟树清幽的香气扑鼻而来, 夹杂着泥土的气息, 令人神清气爽。太阳渐渐西斜, 愈向前走, 影子愈显瘦长, 愈显昏暗, 愈显混沌。

突然, 你停了下来, 看看地上的影子, 又望望身后的太阳, 若有所思。 不一会儿, 你轻轻地拍拍我的肩膀, 用睿智的目光望着我, 说道:“看, 有影的地方便一定有光!”我一愣, 继而回过神来, 转头一看, 阳光仍是那么动人, 穿透云翳, 直射入人的心灵。我豁然开朗:是的, 我不能被阴影遮住了希望, 阴影的前方永远是阳光啊! 你的话淡淡的, 却如香樟的清香, 慰藉了我受伤的心灵, 使我猛地振奋起来。 我感激地望着你, 不知说什么好, 你会心地点了点头, 微微一笑, 瞳仁里放射出那智慧的、真挚的光芒, 那熠熠的光辉, 直射入我的心灵, 予我力量。

年华似水, 飞逝而去。每每走过香樟树下, 我总会忆起你, 在一片浅绿色的幽香中, 我仿佛又瞥见了你动人的眼神。

师生点评

孔老师:请同学们将修改润色后的文章与原文比较一下, 说说文章有哪些变化?

生11:线索更加清晰了。 题目修改后更简洁醒目, 内容显得更加充实, 人物特点更加丰满了, 突出了小伙伴对我的帮助, 景物描写也比较精彩。

孔老师:同学的评价客观到位, 修改后文章的线索变得更加清楚, 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达到了我们这次习作的目标。

【杏林春暖】

下面我为大家呈现一篇优秀的学生习作, 以及一篇老师的下水作文。 希望同学们仔细体会。

台阶

张文宇

台阶, 是一种奉献。

———题记

小时候, 父亲宽厚的肩膀是我的台阶。

依稀记得有一天, 父亲带我去看马戏。我小小的手拉着父亲大大的手, 在人流中穿梭着, 寻找一个好位子。 可是四面都是高高的人墙, 将矮矮的我围住, 什么也看不见。 我听着那此起彼伏的掌声和欢笑声, 只能干着急。 父亲看到我抓耳挠腮的样子, 便蹲下来, 用健壮的臂膀将我抱起, 托到他的肩膀上, 又慢慢站起来。 骑在父亲的肩膀上, 就像站在一个高高的台阶上, 看得比谁都清楚。 风从无数人的头顶上方吹过来, 凉丝丝的。 我猛然觉得, 父亲就如同一座大山, 挑着多沉的担子都不会垮。

成长中, 父亲期盼的话语是我的台阶。

那一次, 我在学校偷了同学的书, 被老师发现了。 老师立刻将父亲叫了过来, 当着他的面教训了我一番。父亲一直红着脸, 连连说着“是, 是”, 但我却没有说话。 回到家, 我才大声向父亲争辩道:“是他先拿我东西的!我没有错!”父亲却坐下来, 低着头, 沉默不语。 这时我发现, 年仅三十几岁的父亲, 头上竟然有了一丝银白, 眼角竟然多了几丝皱纹。 过了许久, 父亲抬起头, 看着我, 眼神里带着一丝渴望。 他终于开口, 说了一句:“儿子, 不管别人怎么样, 爸爸只是希望你能够正直做人。”看着父亲的目光, 我沉默了。 刹那间, 父亲的话语像坚实的台阶, 将我托向正确的道路。 我认真地回答道:“知道了, 我不会再这么做。 ”———至今我还记得, 那时我得到的, 是父亲欣慰的笑容。

而如今, 父亲沧桑的背影是我的台阶。

光阴似箭。我一天天长大, 父亲却一天天变老。 在我的眼中, 父亲的身影不再像从前那么挺拔, 而是渐渐变得佝偻。 那天早晨, 父亲送我去学校。 到了校门口, 父亲举起手, 拍了拍我的肩膀, 又敲了敲我的背, 好像还想摸一摸我的头, 但最终没有那么做, 只是轻轻说了声:“好好上学, 再见。”便转过身, 缓缓地离开。 我默默地注视着父亲离去的背影。那背影为什么会如此沧桑?父亲一步又一步地走远, 渐渐地在街角消失不见。 剩下一条空荡荡的街, 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强忍着泪水, 心里不断地念着“父亲”二字。 父亲用他的全部, 为我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台阶, 将我越送越高。 我转过身, 从那一刻起, 我就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我绝对不会让父亲的付出白白浪费。

父亲, 感谢你为我做了14 年的台阶。等我长大后, 我也会做你的台阶, 将你高高地托起, 就像你曾经托起我那样。

母爱的秘方

洪国成

冬至到了, 照例要回老家祭祖, 也好看看年迈的母亲。 临行时, 妻关照一定要从老家带点萝卜条。 老妈亲手腌制的萝卜条香脆清甜, 是商场无法比的。 每年妻都会从老家带不少, 只是不易保存, 每每看见萝卜条霉变, 妻直叫可惜。

为了不让母亲着急, 我起了个大早。一路风尘到达老家, 母亲早已守候在门前。她一边询问我早饭吃了没有, 一边已端来米粥, 还有一碟清炒萝卜条。 这道小菜在我们当地名曰“响菜”。 也就是将腌制好的萝卜剁碎, 下锅翻炒, 起锅后拌入麻油, 吃起来香味入鼻, 甜味入口, 脆响声声。

母亲坐在桌边, 望着我喝粥。母亲真的老了, 虽然染黑的头发掩盖了一点年龄, 但眯起的眼睛已是沟壑纵横。

大冬天喝上一碗热粥的感觉真爽, 更何况还有响菜!

“味道真不错, 老妈的技术又进步了, 该申请专利了。 ”放下碗, 我和母亲耍了个贫嘴。

“真这么好吃? ”母亲笑了, “我帮你准备好了, 回去时记得带上。 ”

其实, 我早就注意到了, 冰箱上放着个大大的玻璃瓶, 里面填满了老妈的作品———腌制的萝卜。 哈哈, 妻子又该发愁喽:这么有味的萝卜条, 恐怕又不免吃到霉变了。

“妈, 给你提个意见。 ”我突然想和母亲开个玩笑, “要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你的萝卜条必须攻克一个技术难关。 ”

“什么难关? ”母亲笑了。

“你儿媳妇最喜欢吃萝卜条了, 过了夏天萝卜条就变霉了, 她可舍不得了。 ”

“放心, 这次不会发霉了。 ”真没想到, 母亲技术革新了! 原来, 去年妻子就提过意见了, 母亲知道后, 特地咨询了“专家”。

看着母亲得意的笑容, 我忽然觉得其实她老人家根本就年轻着呢。 “你学到什么绝招了? ”我拉着母亲的手, 好长时间不见了, 在母亲跟前我依然是个孩子。

“其实也没什么, 隔壁王大妈给了我一些东西, 告诉我放了就不会变霉了。 ”母亲有点不好意思了。

“不会是防腐剂吧! ”我一惊, 脱口而出。

“你说什么防腐剂? 我们吃了, 味道一点也没变。 ”母亲吓了一跳。

我轻轻地告诉母亲, 防腐剂是什么, 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望着母亲似懂非懂而又似乎有点惶恐的神情, 我突然觉得我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母亲曾多么虔诚地向别人请教防腐的秘方, 母亲刚刚多么自豪地向我宣布萝卜条永不霉变! 那是饱蘸母爱的秘方啊!

我不再谈论萝卜条, 开始与母亲东拉西扯。 母亲也不再和我闲谈, 开始忙碌冬至的祭品与午饭。 天很冷, 母亲不让我插手。

例行的程式完成了, 稍作休息, 我便向母亲辞行了, 毕竟还有繁重的工作要做。

照例, 母亲为我准备了一些农家蔬菜, 妻子最喜欢这些绿色的无公害的东西了。看着冰箱上满瓶的萝卜条, 我愣了一下, 还是决定带回去。 看着我的脚步, 母亲连忙把瓶子递给我, 我抱在手里, 沉沉的, 竟有些温热!

“妈, 瓶子怎么是热的? ”我诧异地问。

“你放心, 防腐剂什么的我用水洗了, 怕不好保存, 我到开饼干店的李叔家用烘干机烘干了。 就怕味道差了, 清炒时放点酱油或许会好些。 下回我不放那什么防腐剂了。”母亲一面絮说着, 一面望着我, 就像一个犯了错误被老师抓住的孩子。

我一怔, 泪水快要出来了。

车子到了, 我抱了抱母亲和她告别。

篇4:写人记事类习作指导(六年级)

写人类文章知识要点:

(1)写好外貌,注意选择能表现人物特点和文章中心的方面去写;(2)写好动作,选择能突出表现中心和人物特点的方面去写,用词要简洁、准确;(3)写好心理活动,可以直接写,也可以通过间接描写表现主人公的内心活动;(4)写好语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生动;(5)选择典型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

好词好段精选:

1、(写老师)循循善诱/苦口婆心/平易近人/呕心沥血/言传身教/辛勤耕耘/桃李满天下/举止文雅/兢兢业业/老练沉着/知识渊博/温和/和蔼可亲/炯炯有神

您在这短暂的说话间歇,眼光向整个教室溜了一遍,您的目光和我的目光相碰,这相碰仅仅是一刹那,就在这一刹那,多少同学异样的目光扫向了我。我的同桌,那个调皮鬼还“嘿嘿”笑了两下。我的心沉下去了,我的头垂下来了。(小作者很会写文章,最后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让人一看就知道“我”当时心里不好受了。)

2(写同学朋友)我的同桌写字时真逗人,那作业本偏偏斜放着。他自己呢,头歪着,脖子扭着,那脑袋几乎要贴到桌面上了;再看他写的字,也跟他人一样,是歪歪扭扭的。(描写同桌的几个动词用得很好,你看,头是“歪”着,脖子是“扭”着,脑袋是要“贴”到桌子上去了。(有的时候,一个动词用得好,就能把人物写得像活起来了一样,你看,这里的几个动词是不是很生动?)

3、(写爸爸妈妈)我的爸爸有一双有神的眼睛,爱穿一件棕色的衣服。因为他爱吸烟,所以他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头被熏得焦黄。他说话往往带有幽默感,很风趣,常常惹得全家人哈哈大笑。爸爸还是个集邮迷呢,他经常因到邮局去买邮票或是换邮票而误了吃饭的时间,有时我们吃完了饭,他才回来。(这段文字写我的爸爸,总共写了他的几个特点?四个。其中“爱吸烟”和“集邮迷”写得最好。为什么?因为小作者运用了细节描写。就是通过一些细小的事情来表现人物。你看,爱吸烟——左手指都被熏得焦黄;爱集邮,连吃饭都忘记了!人物的特点是不是更加突出了呢?)

4、(写自己)我写了半天,才不到二百字。我想写,但再也无话可说,只得草草交了卷,坐在那里等着老师来批评我。可是出乎我的意料,夏老师看了后,用红笔在我的本子上加了许多符号,我就按照上面的符号,一遍又一遍地补充和修改。经过两个小时的写作,我写成了四、五百字的文章,把它端端正正地抄在作文本上。夏老师给我打了一个鲜红的80 分。(好在哪呢)记事类知识要点:

(1)注意选择自己感受深的事情去写;(2)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3)把事情写具体,重点情节要细写;(4)注意文章的结尾,文章的结构要完整。常用的结尾方式有照应开头、点明中心,随事件自然结尾等。

好段精选:

1、(写校园内)“忆琳,班主任请你去办公室。”同桌那尖尖的嗓门使全班同学都听到了。“找我?”忆琳问道,“你可不要开玩笑噢!”“不相信,那就算了,反正我的话已经传到了,去不去在你。”同桌的话像玩笑一样认真。忆琳心中不禁想到:开学才三天,新班主任找我究竟有什么事呢?不管他,去了再说。于是说了一声“倒霉”,便向办公室走去。(读了这一段,是不是感到与我们平时的生活一样?我们从这里可以知道,写人物的对话,一定要写得像我们平时生活里说的一样。)

2、(写同学朋友)我们俩正摔得起劲,忽然,李勇用脚把我绊倒在地,我的脑袋正好碰在草坪的水泥沿上。霎时,我觉得一阵麻木,紧接着就是难以忍受的剧痛。我半蹲着,用手使劲地揉着脑袋,强忍着,不让眼泪流出来,但终于还是哭了出来。李勇一看也慌了,忙和别的小朋友一起把我扶回家。爸妈一看也吃了一惊,因为我头上起了一个鸡蛋大的包,还往外渗血呢!李勇一看见血,也吓哭了。爸爸安慰他说:“小孩在一起玩,磕磕碰碰的事情总是有的,他磕了个包,不要紧的。”妈妈也劝他不要哭,别怕,还摸着他的头说:“好孩子,没关系。”李勇点点头,抹着眼泪走了。(写爸爸和妈妈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虽然写得很简短,但爸妈的那种宽容,那种爱心和和蔼的态度却非常突出,让人忘不了。)

3、(写校外事)放学路上,我看见一群人围在一堆,我最喜欢凑热闹,也连忙挤了进去。原来人群中有个讨饭的老人,他面黄肌瘦,破衣烂衫,耷拉着脑袋。地面上,还有一张用石头压着的求援信,信上的字歪歪扭扭的,有些字看不清,我琢磨了半天,才猜出意思来。原来他已经70 多岁了,就住在农村,他的儿子和媳妇不养他。有一天,他的儿子对他特别好,说要给他买衣服,把他哄到汉口,一到汉口,他儿子就溜走了。他身上没有钱,也回不了家,只得四处求援。我想:这儿子真缺德!

4、(写自己事)第二天,我仍在校门口值日,左等右等不见陈老师来。我心里暗暗庆幸,也许陈老师早就进去了,用不着我再为难了。正当我关上校门时,一辆自行车飞驰而来。我定睛一看,正是陈老师。我有些慌乱,“放”还是“拦”?两个念头同时撞击着我的脑袋,我又犹豫了。我看见站在对面的严鹤正注视着我,好像在说:“班主任老师来了,你敢拦车吗?”但想到陈老师那爱蹙起的“川”字眉头,我又畏缩了。我头一低,看见了胸前的红领巾,想起了值日员的职责,便鼓起勇气,上前一步,叫了一声:“陈老师早!”接着便结结巴巴地说:“陈老师,请您下车,推车进校门。”我说得很轻,说完,又偷偷地看了他一眼。陈老师脸一红,点

了下头,一句话也没说,下了车,推着车走进了校门。(好在哪呢?)

例题精讲:

今天你就要小学毕业了,回首六年的小学生活,有多少令你难忘的“那一次”:那一次你笑了,那一次,你哭了;那一次,你真遗憾;那一次,你真尴尬„„正是经历了这无数次的那一次,你才懂得了生活的幸福,友情的珍贵,奋进的艰辛及你肩负的责任„„真正领悟到了生活的内涵,长大了,成熟了。请你从小学生活中选择一件事,以“那一次,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并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要求:(1)在文题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题完整。(2)记事要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详略得当,语言要简明、连贯、通顺。(3)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不少于400字.思路点拨: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1)审题.体裁是记叙文,属于记事类的。题目中,“那一次”限制了选材范围和写作角度,一次 决定选材只能选一件事,那 决定只能选过去的事。需要补充的部分则显示着文章的内容。(2)选材。具体选择什么样内容的材料,这由学生自己决定。以前经历的什么给你印象最深,对你的影响最大,就写什么事,这样就有话可写。有真实感受,写来就自然亲切。(3)结构。首先要点明题意,引起回忆。在叙事时,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写明白,写完整。还要注意,在行文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你在题目中所补充的词语来写,这样才能紧扣题目,突出中心。(4)能做到上面这些,就基本上合乎要求了。但如果想取得更好的成绩,语言生动、形象是必不可少的。在通顺的基础上适当地加以修饰,注意用词的贴切和句式的变化,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文采,是十分必要的。再加上工整的字迹,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会得到好评。

例文:

那一次,我真尴尬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但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时,仍然有一种莫名的尴尬和惭愧之感萦绕在我心怀。

那是今年暑假里的一天,我和妈妈去超市购物。准备出超市时,我拉开门帘,突然感觉有一股热浪向我涌来,我顿时汗流浃背,衣服都湿了。妈妈见我挥汗如雨,便在店里买了一根雪糕递给我。呀!这真是“雪中送炭”啊!我狼吞虎咽,三两口就把一根大雪糕“消灭”了。见身后不远处有一个垃圾箱,我便像投篮似的把雪糕棍扔向那儿,就扭头走了。

刚走了两三步,我隐隐约约地听到身后有人在叫“姐姐”,我一时没注意,又继续往前走。谁知那人叫的更响了,这不禁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扭头一看,只见一个身着黄色汗衫、黑色

中裤的平头男孩正指着一根雪糕棍,我仔细一看,那不是我刚才扔的那根吗?我想“赖账”,便赶紧拉着妈妈加快了脚步,可不料被妈妈的“火眼金睛”识破了。身后那个小男孩还在那里嘟嚷着:“姐姐不听话,老师说不能随地乱扔垃圾„„”我尴尬极了,我感觉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刺在我身上。我立马跑到身后的垃圾箱边,把我的雪糕棍扔进了垃圾箱内。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虽然嘴上没有说什么,但她沉默了,从她那责备的目光中,我仿佛听见她在对我说:“还让人家叫你大姐姐呢!配吗?”我无地自容地低下了头。

是啊,我不配。老师一直教育我们要保护环境,不能随地乱扔废弃物,可“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对于我却变成了一纸空文。人家才刚上学的孩子都知道并实践这一耳熟能详的标语,可我作为一个已经六年级的学生又做的怎么样呢?从那一次以后,我就再也没有随地乱扔过东西。

那一次,我真尴尬!

跟踪训练:

1、按照所给的题目,在你认为比较新颖的材料后面打勾。

题目:我的秘密

材料:(1)数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帮助孤寡老人做家务。

(2)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给别人推车。

(3)在学习上,自己选择一名竞争对手,可是不让人知道,暗暗地展开学习上的竞争。

(4)在日记中我诉说自己的苦恼,不让父母看我的日记。

(5)父母不理解情况,错怪了我,但我忍着,暂时保守秘密,准备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场合向他们说明真相。

(6)我想当作家,并经常偷偷地向报刊投稿,可又没告诉别人。

2、填空

(1)《一个我心爱的玩具》,题目的数量限制是,对象限制是,内容限制是。

(2)《他为我做了件好事》是篇文章。题目上的对象限制是,数量限制是,内容限制是。

3、动手写一写

题目:我最喜欢的一位老师

篇5:初中七年级写人记事的作文

它是在我不经意间遇到的。而她,更是在我生命中不曾出现的。

她是一个女孩,拥有一双灵巧的手,画得一手好画。她是一个画像人,坐在凉亭中,为人画像却不求报酬,只需要你为她讲一个故事,一个属于你自己的故事。为何?为何?哦!原来她要为明天攒故事。

我也常常听别人的故事。

一日下午,我悠闲的在自家楼下闲逛,看见一个身影朝我走来,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好像是小A吧!对,就是小A。小A是我的小学同学,现在在横店二中读书。我看见昔日的同学赶快走了上去,寒暄了几句,就说起了各自的初中生活。得知他现在当班长了呢!我心想:“呵!这小子,不错么!”与他同校的还有众多的小学同学。提起一同学,他一脸愤怒地说:“哦!他啊!我有一次被他耍了呢!”我一听一脸兴致勃勃的样子:“快说来听听。”“就是一天下午,我到政教处拿东西回来,在路上碰到了他,问他下课了没,他说下课了,结果我就大摇大摆地走进教室。结果老师就把我臭骂了一顿。因为还没下课呢!”我一手指着他,一手捧着肚子,说:“你傻啊!下不下课也分不清。”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一眨眼,我们在楼下站了整整两个小时。分享着你我的故事。

在平时,上学、放学、回家、吃饭、睡觉,我的生活今天复制明天,明天又复制今天。我似乎在等待,等待不同的一天,但我错了,没有一段“旅途”会自己开始,总要我们迈出第一步,也就是说,如果一畏等待,他永远不会带来。

是啊!为明天攒故事,多么动人的一句话啊!如果今天没有攒下故事,在未来,我拿什么说给自己听?

篇6:作文写人记事八年级

何老师,---班班主任,英语老师。中等身材,平常喜欢穿一件白色的毛衣,显得既神气,还优雅。

何老师平时非常地温柔,她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有抄写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点个名。

记得有一次,上课快要迟到了。我连忙从前门跑进教室。我关门的时候,可能是我力气大了。只听“咔!”的一声。我回头一看,门把手孤独的握在我的手上,仿佛在问我:“兄弟,我跟你无怨无仇,你为什么把我拔下去了?”再回头,班上的同学正幸灾乐祸地看着我。

这一节课我一直心不在焉:何老师知道了会不会把我骂个半死?我会不会建议转移学习环境?我会不会给予勒令退学?下课了,我忐忑不安的来到何老师办公室。

“呃?项嘉诺,有什么事?”何老师问。“呃,呃,何,何老师。”我心里像吊了一桶水,七上八下的。“我把门把手搞坏了。”我低下头,随时准备接受暴风雨的洗礼。“啊,那你没有受伤吧?来让我看看。”何老师担心地问道。“哦,没有没有。。。。。。”“那没有事,我打电话给张师傅修就好了,下次注意!”

这时我心里流进一股暖流,就像在冷冷的冬天喝了一杯热热的牛奶,暖到了我的心里。何老师真温暖!

但是何老师也有不好的时候。在一天下午,何老师说今天听写不过关的要抄默GF。“哎!!”班上唉声一片。我望着我80分听写陷入了沉思,没错,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那天晚上,作业都堆成山的我终于写完了。但,还有抄默作业,好想哭啊。

一肚子吵架的话对着抄默本子说,手上却像捧着出土国家级文物那样精心。不过想来想去,我想,最终何老师还是希望我们能够掌握知识,记住句子。就是因为何老师对我们的严格要求,我们的英语成绩才会拔尖。

篇7:写人记事突出中心

怀念同桌的你

吴晨雨

时光, 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只留下细细碎碎的影像和美丽的记忆。然而,一些人、一些事,不管时间的沙漏怎么过滤,都挥之不去。时光的留声机向前旋转、旋转、再旋转,哦,我想起来了!

上课了,偷偷支起书,遮住脸,打起了盹。迷迷糊糊中,老师忽然点了我的名。站起来,捏着书,我茫然地看着老师,不知所措。蓦地,同桌打来了“小电话”:“第三题, 答案是……”我结结巴巴地应了老师的差。

那时的我无力抗拒漫画的诱惑,放假时总会不由自主地奔向报刊亭。老师和家长的劝告, 我全听不进去。在考试和作业的双重压力之下,我总能忙里偷闲,看得不亦乐乎。

“明天考试 , 请同学们认真 复习。”瞬间,班里就像炸开了锅一样。同桌拍着我的肩说:“平时看漫画,临时抱佛脚啊! ”语气里充满了安慰和提醒。她随手从书堆里捞出一本提纲,哇啦哇啦地背了起来。我白了她一眼,嘴里说道:“淡定,淡定。”她一脸凝重地回我道:“等着哭吧! ”

结果像她预言的那样,平时不努力,注定遭遇“滑铁卢”。老班找我谈话, 毫不留情地指出了我的不足,字字句句深深烙在我心上。回到座位上,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放声大哭起来。“喂,喂……”一包面纸递了过来。同桌一边拍着我的肩膀,一边柔声地说:“别哭了,教室都要漫水了。”

那年,我因为生病休学了,她则升入高一级。那一天,我们谁也没有哭,只是拍拍彼此的肩膀,互道一声“珍重”,便奔向各自的方向。

如今,站在原点,看时光的列车载着我的故事、我的友情急驰而去,留下几多美好,几多怅惘。真的好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

课前导学

这篇半命题作文“怀念_____”,小作者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三件事,书写了与同桌相处的美好时光。可是细细读来,同桌的形象并不鲜明,所选取的事件也不够打动人。如何在写人记事时突出中心,让人物和事件鲜活动人? 请同学们畅所欲言,给例文把把脉。

【病理透视】

1.师生初诊 :学生汇报课 前“初诊”的意见。

学生1:写同桌对“我”的帮助,中心落入俗套,境界不高。比如第二段写同桌上课时对“我”的提醒,这样的同桌比比皆是,有什么值得怀念的?

吴老师:有道理。可是仔细想一下,同桌之于我们,首先是学习上的伙伴,能把平常的事写得有意思、不寻常,不就值得怀念吗? 当然,吴晨雨应当写出同桌的某种性格,写出值得怀念的理由。

学生2:选材不够丰富。写同桌最好多写些课间的片段,因为这个时候的同桌最真实、最有个性。

吴老师: 我们要注意多角度选材,这样,才能把人物写得丰满。

学生3:写同桌帮“我”开小差蒙混过关并不恰当,因为这并不能体现她真正为“我”着想的一面。应该补叙一些细节,突出同桌在“我”不上进的日子里,真心帮助“我”这一中心。

吴老师:说得好! 叙事是铺垫,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而人物的性格又主要是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来的。我们在写作文时应当抓住典型的细节,这样,人物形象才会更加鲜明。

学生4:在“我”考试失败、被老班责怪时,仅用语言描写刻画同桌,并不能让人物形象显得亲切、感人,应该多角度描写人物,这样,人物才能“活”起来。

吴老师:你认为对于突出人物而言,这件事应该详写还是略写?

学生4:应该详写。

吴老师:本文的叙事笔法相对简单,缺少画龙点睛的文字。是什么让“我”如此怀念与同桌相处的时光? 文章并没有点明。结尾处可用简短的议论点睛升华。

2.医学档案 :中考满分 作文《春分 》的启示

春分

山西太原一考生

第一次走神, 是在春分那天的语文课上。

她站在教室的走道间,讲作文。

地理老师说, 春分是太阳最公正的一天。我看着阳光里的她,心想,她的世界天天都是春分。

讲到兴浓处,她猛地扬起手,向前方潇洒地指指点点。阳光从窗缝里挤进身子,攀援到她的指尖。顺着她的纤指, 我望见流转的光影,迷离间,看到成长路上的我。

小学学习好却从不受老师宠爱。当她在初一时拉起我的手,举着高分的卷子说“你真棒”时,阳光突然改变方向直射心田,温暖的水波在两双相对的笑眼间荡漾。

她就是春分时的那缕阳光, 不偏不倚地投影着我们的成长。

讲到舒缓处,她垂下手臂,轻轻搭在前面同学的肩膀上。阳光跳跃着, 在她圆润的指甲上闪烁着光芒,星样的斑点伴着我的思绪,那朦胧的律动影影绰绰,似真似幻。

她就是春分时的那片阳光, 匀匀地涂满每一张孩子气的脸。

讲到动情处,她展开手掌,然后敏捷地一抓,似乎想把什么永远地攥在手心。

想起拍毕业照那天, 她幽幽地说以后会想念我们的。突然明白, 她是想把这群惹她笑过哭过爱过骂过的孩子攥紧。

当时她讲的那篇文章叫《如果没有你》。我想说,如果没有你,我不会喜欢穿亚麻色的棉布裙,因为这是你喜欢的颜色;我知道,如果没有你,雨不会在笑的时候捂住嘴叫,因为那是你的招牌动作;我打赌,如果没有你, 象仔不会放下武侠书捧起一本张爱玲,因为那是你常读的书……

如果没有你,分别时我们不会哭泣,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只是过客, 不是归人,只有你在独守着三年的轮回; 如果没有我们,请你也不要伤悲,因为我们会做你春分时的太阳,像你爱我们一样爱你,永远分一半阳光给你。

吴老师:这篇文章,小作者确立的中心是什么?

学生5: 一个富有诗情、激情的女教师,她的细心和爱心如温润的春风拂过学生幼小的心灵。

吴老师:作者围绕这一中心,选取了哪些材料细致地表现人物的这一特点?

学生6:作者对老师讲课时的动作、神态写得较多。

吴老师: 这正是本文夺人眼球的一个“亮点”。作者写的是一位充满诗情的女语文老师,她在语文课上的表现完全贴合她的身份。

学生7:作者善于捕捉细节,如初一时拉起“我”的手,举着高分的卷子说“你真棒”等。

吴老师: 这是本文获得高分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同学们还记得朱自清的《背影》吗? 请回忆一下,为了突出父爱这一中心,朱自清重点写了哪件事?

学生(异口同声):父亲给“我”买橘子。

吴老师: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

学生8: 生动细致地描写了父亲的外貌、动作等。

吴老师:同学们,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中心。写人记事的文章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中心一旦确定, 就要选择生动的事例去反映它,运用适当的手法去表现它, 提炼精辟的语言去深化它。特别是材料的选择,要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就像这篇满分作文《春分》,作者围绕中心选取了温馨的场面、贴切的细节,通过朴实而深情的叙述、准确而细腻的描写,强烈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真所谓“情到深处意自浓”。

【诊疗方案】

吴老师汇总了大家对吴晨雨的习作《怀念同桌的你》的修改方案:

1.巧剪妙裁丰富中心 ,在文章的第二段补写一段课间片段;

2.细节描写凸显中心 ,在原文第二段结尾处补写一个细节,突出同桌为“我”好、希望“我”上进这一中心;

3.注重详略突出中心,详写第三件事;

4.片言居要突出中心 ,在文章结尾处议论点睛。

【手到病除】

针对诊疗方案,合作小组研究交流。15分钟后,师生共同研讨吴晨雨同学的升格文《怀念同桌的你》。

怀念同桌的你

吴晨雨

时光,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只留下细细碎碎的影像和美丽的记忆。然而, 一些人、一些事,不管时间的沙漏怎么过滤,都挥之不去。时光的留声机向前旋转、旋转、再旋转,哦,我想起来了!

冬天的课间,阳光透过窗子,在我的桌上投下了几片斑驳。用手去遮,却是徒劳。我拉了拉窗帘, 耳边忽然炸雷一般响起:“阳光多好! 多晒晒,我亲爱的同桌小姐。”抬头,正对上同桌那双仿佛要吃了我的眼。我不情愿地拉开窗帘,却发现桌上一片明媚。眯着眼,享受这美妙的阳光,一直暖到心底。

上课了,偷偷支起书,遮住脸,打起了盹。迷迷糊糊中,老师忽然点了我的名。站起来,捏着书,我茫然地看着老师,不知所措。蓦地,同桌打来了“小电话”:“第三题,答案是……”我结结巴巴地应了老师的差。坐下,我如释重负,长吁了一口气。同桌悄悄传来一个小纸条, 上面写着:“又睡觉! 下次要认真了,不然,我再也不提醒你了。”我斜视了她一眼,诡秘地笑笑,心想,你才不会呢,刀子嘴,豆腐心。

那时的我无力抗拒漫画的诱惑, 放假时总会不由自主地奔向报刊亭。老师和家长的劝告, 我全听不进去。在考试和作业的双重压力之下,我总能忙里偷闲,看得不亦乐乎。

“明天考试, 请同学们认真复习。”瞬间,班里就像炸开了锅一样。同桌拍着我的肩说:“平时看漫画,临时抱佛脚啊! ”语气里充满了安慰和提醒。她随手从书堆里捞出一本提纲, 哇啦哇啦地背了起来。我白了她一眼,嘴里说道:“淡定,淡定。”她一脸凝重地回我道:“等着哭吧! ”

结果像她预言的那样,平时不努力,注定遭遇“滑铁卢”。老班找我谈话,毫不留情地指出了我的不足,字字句句深深烙在我心上。回到座位上,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放声大哭起来。“喂,喂……”一包面纸递了过来。同桌一边拍着我的肩膀,一边柔声地说:“别哭了,教室都要漫水了。”我竭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放学时, 她拍了拍我:“去操场上走走吧。”傍晚的操场褪去了白日的喧闹,显得那么安宁。我俩手挽着手, 漫无目的地向前走着。她说话了:“雨,别难过了,一切都会过去的。”我看着她,重重地点了点头。

枯燥单调的日子里, 她总能给我带来一点小惊喜,总能让我在不上进的日子里找到努力的方向,总能让我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味道。

那年,我因为生病休学了,她则升入高一级。那一天,我们谁也没有哭,只是拍拍彼此的肩膀,互道一声“珍重”,便奔向各自的方向。

如今,站在原点,看时光的列车载着我的故事、我的友情急驰而去,留下几多美好,几多怅惘。真的好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

师生点评

吴老师: 同学们将修改后的文章与原文比较一下,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9:修改后的文章中心突出,事件贴近生活,语言形象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吴老师:总结很全面,但是不够具体。大家思考一下,修改后的文章是如何围绕中心写人叙事的?

学生10:小作者从生活中提炼了三件事,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充满青春气息、刀子嘴豆腐心的同桌形象,书写了美好的往日时光。从课间到课堂,从考前到考后,选取的事件都紧紧围绕了“真正的朋友”这一中心。

【杏林春暖】

最后, 为大家呈现一篇优秀的学生习作,以及一篇老师的下水作文,请大家欣赏。

怀念那一只水杯

袁羽

记忆中永远有一只普通的水杯, 在阳光下透射出深深浅浅的光。

我读五年级时, 教我们数学的是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她姓万,无论什么时候,都显得那么优雅和完美。她有一只水杯,淡绿色的半透明的塑料外壳, 做成乖巧的小企鹅状,一只被当作杯盖的蛋壳顶在头上。

这只水杯给我的数学课增添了很多趣味。坐在第一排的我,一抬头便能看见这只端放在讲台上的水杯。阳光微微折射下来,在桌面上投下一片晃动的水影,像调皮的小精灵。花茶的香味伴着万老师清亮的嗓音,柔柔地在空气中缭绕,让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溜走。

后来,我们班的数学成绩持续下滑。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万老师耗费了很多精力。从那时起,她杯子里的花茶换成了咖啡。

不久后的一天下午, 我去办公室问万老师题目。推开门,我怔住了,只见万老师的头枕在胳膊上,脸下是一本改了一半的作业,她手中的钢笔一半在桌上,一半悬在空中。而那只水杯,正安静地立在桌边,里面是一小半棕色的咖啡。我实在不忍心吵醒她,轻轻地掩好门,走出了办公室。我第一次看到了不完美的万老师,也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万老师也会累。

去年回母校时, 我打听到万老师教的年级,就来到了年级组办公室。办公室没人,门上了锁,透过玻璃窗子,我看到中间的一张木桌上, 整齐地放着笔筒和本子。就在目光欲转的瞬间,我的视线被一个熟悉的东西牵住了:桌子的一角,安静地立着那只水杯,只是,手把处的颜色已经脱落成乳白色。

我的眼前立刻浮现出杯子不停地被端起又放下的画面。万老师呵,您用手上的茧子换来了对学生的一片深情,换来了对工作的无限热忱,换来了桃李满天下啊!

我像被钉在了原地,泪水悄悄地滑落……

怀念父亲

吴寿健

父亲离开我已经近五年了, 我的眼前时时浮现他的样子:清瘦的身材,抽着烟斗, 慈祥地微笑着。父亲虽是个平凡的农民,但他对我的教育却深深地影响着我的成长。

父亲不识多少字,没有什么文化,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不能让孩子们没有文化。多读点书, 多识几个字, 将来会有用处。”他对我们的学业要求非常严格:白天,他要忙于田间农活, 晚上, 还要陪我们学习。印象中,家里有一张长方形的桌子。那时经济条件差, 我们只能点小油灯读书。冬天,我们兄妹几个就着小油灯,一溜边地趴在桌上看书写字。父亲就像一个老私塾先生,在我们身边来回巡看着,嘴里还嘟哝着:“人要坐端正,字要写工整。”天冷了,父亲便会烘一盆炭火, 放在我们脚边。等我们作业都做好了, 父亲才放心地去睡觉。这么多年过去了, 父亲冬夜烤火陪伴我们学习的温暖场景,一直印在我的心头。

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 先后培养出了三个孩子, 对这一点, 父亲是很骄傲的。他会时不时地炫耀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认为严教出人才,棒打出孝子。当然,父亲打人是讲究真凭实据的,一般因事而起,然后虚张声势,接着才开始“动刑”。他打人时,边打边骂边讲道理,一般是打到我们哭为止, 收手后便在一旁静静地抽闷烟。记得有一次,弟弟不认真写作业,父亲非常生气,把弟弟整个人拎起来,扔了好几米远。奇怪的是,弟弟毫发无损。许多年过去了,我和弟弟都惊叹父亲的这一绝招。直到我和弟弟都为人父之后, 才顿悟出父亲为什么要打人和他那高超的打人技巧。原来,这“打”中还包含着深深的爱。

高考结束后,我一边在家等消息,一边帮助父亲在地里干点农活。分数下来了,我差了两分。听到消息的那一刻, 我犹如遭受晴天霹雳,整个人都懵了,瘫软在田埂上。父亲从水稻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来, 平静地坐在我的身边。他一边抽着旱烟,一边抚着我的头说:“儿子,你看看我们栽的水稻。第一茬栽下去, 有的秧苗可能长不活,可不能荒了地啊,我们可以接着栽第二茬、第三茬补齐嘛。一次考不过,还可以重来的,努力吧。”父亲的话,一如夏日的风拂过原野,也拂过我的心田,透彻肺腑。

农忙还没有结束, 我便在父亲的说服和支持下,投入到复读之中。正像父亲说的那样,我终于凭借努力栽活了“第二茬”,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师范学院。

后来,我当了老师,也常常想起父亲教育我的点点滴滴,总觉得父亲的许多做法正是一个教育者该有的襟怀。父亲这一生没有留下太多物质的东西给我们,他把金钱和心血乃至生命全用在家庭建设和对子女的教育上。在清贫多艰的生活中,父亲修炼了朴素的教育思想和坚韧的个性,这正是他留给我的最大的财富。

如今,父亲已经不在这世间,每每想及此,总是禁不住热泪沾襟。

淮安外国语学校简介

上一篇:国家经济形势论文下一篇:公司奉献奖颁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