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六一标语口号

2024-04-15

庆六一标语口号(共9篇)

篇1:庆六一标语口号

1. 优化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让儿童免受一切形式的歧视和伤害。

2. 儿童优先,关心儿童,尊重儿童,支持儿童,优化儿童成长环境。

3. 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

4. 祝普天下的儿童健康活泼、聪明伶俐幸福成长。

5. 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6. 儿童节快乐!愿你永远拥有一颗童心,天天笑哈哈。

7. 铿锵鼓乐庆六一,社校共育文明花

8. 坚持儿童优先,共塑民族未来。

9. 孩子们,愿你们节日快乐!

10.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篇2:庆六一标语口号

2.六一儿童,祖国未来!

3.不断优化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全面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4.祝普天下的儿童健康活泼,聪明伶俐幸福成长。

5.歌声与欢笑同在,儿童与幸福永存。

6.营造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

7.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从娃娃抓起。

8.载歌载舞儿童节,爸爸妈妈笑开怀。

9.培养祖国的花朵,抚育人类的未来。

篇3:庆六一标语口号

1、当代我国体育标语口号变迁的回顾

1.1、建国之初 (1949年-1977年)

建国初, 毛泽东同志非常关注衰弱的国民体质, 新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也急需大量健康体质的人参与到其中去。针对此时国民体质普遍不高的现状, 1952年6月, 毛泽东同志写下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句题词, 为新中国体育事业指明了方向。

从表1主要体育标语口号可以看出, 新中国政权建立之初, 我国处于内困外扰阶段, 这一时期新中国决策者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主要是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 激励一代有志青年积极投身到锻炼身体的活动中去, 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和荣耀祖国服务。中国体育随文革十年而止, 再加上世界冷战格局, 中苏日美关系十分紧张。这一时期的体育标语口号政治色彩鲜明。1971年日本名古屋, 周恩来总理“乒乓球外交”提出的“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堪称体育人文精神的典范, 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此后成为业余体育运动的准则。

1.2、崛起时期 (1978年-1989年)

1978年, 改革开放战略的确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 我国体育市场走向产业化的道路, 开始形成体育市场。1979年陈肖霞以高超的技艺夺得了女子跳台跳水金牌, 吹响了“冲出亚洲, 走向世界”的新口号。1983年9月15日邓小平在第五届全运会题词:“提高水平, 为国争光”。鼓舞着中国体育走向世界舞台。

1983年9月16日国际奥委会授予荣高棠银质“奥林匹克勋章", 这是中国人首次获得"奥林匹克勋章”。80年代的中国女排取得“五连冠”激励广大运动员振奋精神, 努力创造优异成绩, 使我国有更多的体育项目像女排那样, 在亚洲和世界体坛为祖国争得荣誉。通过以上几个体育标语口号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价值观是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爱国主义精神。

1.3、全民健身、人文关怀时期 (1990年-2000年)

90年代后, 认知文化体育观主导着中国体育发展, 人性的体育是文化的体育的主导思想。这一时期的体育工作重点和指导思想也逐渐的转移到了以关注人性、人权、人的价值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从表3的体育标语口号可以看出, 除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外, 全民健身更表现为健身活动的民族性、传统性、趣味性的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中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推动, 与20世90年代出现的文化全球化发展趋势密切相关。

1.4、北京奥运年 (2000年以来)

从“世界给中国一次机会, 中国将还世界一个梦想”的申办理念, 到2008年奥运的申办成功, 人文奥运主导了中国体育发展的认知。北京奥组委自从向世界喊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那一刻起, 就确定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价值观。而“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One world One dream) ”的口号提出正是我们国家建设和谐社会, 实现和谐发展的梦想和追求。口号重在人文, 重在人性, 重在对真善美境界的心灵呼唤与执著追求, 正是因为这种进步, 作为东道主北京奥运会没有提“誓夺金牌第一”, 而是喊出了“全民健身, 与奥运同行”的口号, 表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 追求人类美好的共同愿望: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 体现了体育的人文关怀精神。

2、体育标语口号演化的价值审视

2.1、时代精神的体现

从建国初期的“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的体育发展战略, 到六七十年代的同自然斗争、革命英雄主义口号的提出, 再到文革后的竞技体育为先导, 带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 以及2008北京奥组委提出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各个时代不同的体育口号及其演变, 折射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成就和全面的观念进步。这些口号的背后都是特定时代人们的精神和价值观在体育领域的体现, 每个体育标语口号的背后都具有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价值取向。

2.2、主流价值观的彰显

中国体育辉煌六十年, 各个时代的体育口号, 有的是自上而下的战略思想, 有的是针对奥运会、亚运会竞技比赛, 有的是针对群众全民健身体育, 而且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内涵。“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冲出亚洲, 走向世界”、“体育运动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这些体育口号一度是社会的热门用语, 体育标语口号的背后是公权力的彰显, 其存在和传播需要公权力的推动。正因为有政府公权力的保障, 才能顺利把社会认可的主流价值观通过简短、易记、朗朗上口的标语口号传播开来, 才能够传播社会的主流价值。正是因为政府对体育功能的不断发掘和充分发挥, 推动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不断发展。

3、结束语

对体育标语口号演化现象的讨论, 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于各个时期体育标语口号对我国体育事业良性发展的影响及其经济活动趋同化的影响和规律。因此, 我们不仅透过对各个时期体育标语口号演变现象的观察, 还可以审视社会变迁中的观念和价值形态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张文鹏, 改革开放30年来体育标语变迁的历史审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8) .

[2]高玖灵, 中国体育口号60年变迁与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01) .

篇4:标语口号成因探析

一、标语口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撰写标语口号通常选用简短有力的字句,讲究工整对仗、声律押韵,平仄协调,让人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公众喜于观看、乐于接受,具有容易记忆和传播的优势。制作标语口号时,通常充分发挥汉语优美动听的特性,追求和谐的韵律美,选用一些恰当的辞格创作出多姿多彩、生动活泼,具有表现力的标语口号。在撰写时,使用对偶、押韵、比拟、比喻、双关等多种修辞方法,使汉字的表现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标语口号在中国形成偏好还与历史人文环境密不可分。历史上国人受教育方式特别是科举考试的推动,夯实了标语口号的文化根基。科举考试主要是考察应试者的呤诗作赋能力。历史上科举及第的文学大家无不是诗词的高手。为了训练诗赋能力,从孩童时就开始背诵《千家诗》、《百家姓》、《三字经》、《增广贤文》、《朱子家训》等。如《朱子家训》开篇即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②这些句子至今仍然被人们广为朗诵。正是因为借助于科举平台,文人学子们学会了雕琢词汇,训练了句法应用,这就为标语口号的广泛应用准备了人文土壤。

二、标语口号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

中国有句俗语,“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历代农民起义领袖正是凭借着应乎天而顺乎民的标语口号来造势,迅速壮大力量。

史书载,殷商之时,纣王无道,横征暴敛,穷奢极欲,民不聊生,于是民众就发出了“天何日丧,吾与汝偕亡”的呼号。周王伐纣,替天行道,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历史上有规模的农民起义军都有唤起民众的响亮口号。陈胜、吴广是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军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伐无道,诛暴秦!”起义军极具煽动性的呼号,开了农民起义军用标语口号来动员组织力量与统治者进行较量的先河。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敏锐地观察清政府卖国求荣的本质,认识到必须组织革命团体以暴力来推翻它。在成立领导革命的政治组织——兴中会时,即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的奋斗目标,以“振兴中华”这个海内外炎黄子孙都渴望的理想来组织动员力量。“振兴中华”成为当时唤起、凝聚中华民族的战斗口号。直到今日,“振兴中华”仍成为经久不衰的口号。

以毛泽东为首的红军领导高度重视标语的宣传工作。他对标语口号评价很高。“很简单的一些标语、图画、讲演,使得农民如同每个都进过一下子政治学校一样,收效非常之广而速。”③1931年2月17日,在时任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主任的毛泽东带领下,总政治部印发了通用白色区域的《革命标语》和适用红色区域的《革命标语》。古田会议后不久,1930年4月16日,红四军政治部发布了《宣传员工作纲要》规定:“每一个宣传员必须备一副写标语的用具,用白(或黑)的颜料,根据本部规定的各种标语,随时随地写于通衢大道行人易见的墙壁上。”“每到一个城市,要用红布写上本部规定之主要标语悬挂于街道中间。”以法规的形式对苏区标语宣传提出了基本要求。在红军部队的带动影响下,地方党委和苏维埃政府对标语宣传工作也有计划有组织的逐步展开。1933年4月4日,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发布《通信第一号》,要求各县宣传部区宣传科要把“各地的标语特别是新区与边区要来一大批的洗换,在边区要多写宣传白军士兵的标语及揭发反革命欺骗宣传标语,要写得整齐,写得好看。”正是红军部队、地方党委和苏维埃政府的有力部署,苏区革命标语宣传才能在边区,在新区,在内地,在部队各个地方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效卓著。④

三、标语口号具有显著的动员传播效果

标语口号存在历史绵长久远,期间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书写内容也迥然不同,但它却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够跨越时空,被人们所接受并广为流传,究其原因,与其有良好的传播效果是分不开的。

1、标语口号契合大众群体的认知水平。中国是人口大国,但却是个总体文化水平很低的国家。特别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统治阶级又实行超经济的压榨和剥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被统治阶级为生计所迫,无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整个社会充斥着文盲和半文盲。“1949年,全国人口中有80%的文盲,少数民族中文盲率更高达95%,劳动者文化素质较低。”⑤到2002年,“全国尚有6%左右的人口地区未经验收初等教育。”⑥“我国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为15.88%,相当于美国100年前的情况,1984年的文盲率则是日本1997年的100倍”。⑦正是这样文化素质不高的人口为标语口号的诞生、流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标语口号易于识记。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记忆是通过活动进行的,不论是无意识的或是有意识记……当识记材料成为活动的直接对象时,识记的效果会明显地提高。”⑧“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复述的次数越多,转换到长时记忆的信息量也增多。”⑨正是因为标语书写在人群视线范围之内,也是人群生活起居的地方,一些熟悉的词语反复出现在人们的眼前,经过耳濡目染,人们理解了标语中的内容,懂得了其中的意蕴,标语中熟悉的词汇也就自然而然地入脑入耳了,在不知不觉中,标语所写内容也成为人们行为准则,起着规范和约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动员群众、发动群众的目的。因为“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有更佳的效果。机械的死记硬背是笨而不经济的方法,而意义识记对材料的数量、速度、精确性和巩固性等方面的回忆,在效果上比机械识记优越得多。”⑩

3、标语口号能创设舆论氛围。生活经验启示我们:众多伐木工人在搬运巨大木头时,为了协调行动,步调一致,往往总要“吭唷、吭唷”地喊着劳动号子;在红军长征途中,每每遇到艰难险阻,只要听到前进的号子,即使即将倒下,也总有一股力量在支撑着前进;在游行队伍行进中,整齐划一、响透云霄的口号声能气贯长虹,创造出一种势不可挡、气吞山河、排山倒海的力量。在首都,标语与重要公共建筑一道成为政治中心的象征。“为人民服务”的标语装饰着中南海新华门的照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大幅标语装点着庄严的天安门城楼,镶嵌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巨大石碑矗立在天安门广场。在节日庆典和重要国务活动中,在重要的体育赛事、公益活动、群众集会等场合,标语常常承担着突显主题、烘托环境的责任。

4、标语口号能凝聚人心。一句符合历史前进的方向、代表人心向背的口号,能凝聚人心,整合力量。对此,毛泽东曾深有感触地写道:“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11}一句“打土豪,分田地”足以唤起亿万人民起来革命。而“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则激励百万雄师突破蒋军固若金汤的防线,取得了摧枯拉朽的胜利。“向雷锋同志学习”激励着一代代人去不计个人得失奉献社会,做好人好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启了解放思想的先河,吹响了打破固步自封、保守不前的号角。“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是带来了科学的春天,教育的春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等,都成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前进的不竭动力源泉。

注释:

①方奕晗:《96.3%的人确认我们生活在标语中》,中国青年报2007年8月13日。

②(清)朱用纯:《朱子家训》、《增广贤文》,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页。

④黄保华、朱腾云:《论中央苏区的革命标语宣传》,《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⑤张健、徐文龙等著:《中国教育新走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展望》,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120页。

⑥⑦{11}周新发:《炎陵红军标语及其特点》,《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6月第3期。

⑧⑨⑩章志光主编:《心理学》(第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62、165、164页。

作者系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篇5:庆六一口号

2. 热烈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3. 优秀花环; 献国献党。

4. 努力学习, 明天栋梁。

5.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6.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7. 爱护儿童,教育儿童,为儿童作表率,为儿童办实事。

8. 好生保育儿童 发展德智体美从娃娃抓起

9. 全社会都该当关心儿童的康健成长!

10. 儿童的康健成长离不开你我!

11. 祝普天下的儿童健康活泼、聪明伶俐 幸福成长

12. 儿童优先 关心儿童 尊重儿童 支持儿童 优化儿童成长环境

13. 积极参与社区和学校的环保公益活动

14. 全社会都该当关心儿童的康健成长!

15. 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16. 感谢社会各界对儿童的关心!

17.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不雅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18. 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素养,培养新世纪的设置装备摆设者和接棒人。

19. 思想品德设置装备摆设必须从娃娃抓起。

篇6:庆六一标语

2、让健康幸福的新时代儿童在新时代茁壮成长。

3、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4、儿童节快乐!愿你永远拥有一颗童心,天天笑哈哈。

5、保障儿童权益,关怀儿童成长。

6、孩子们,愿你们节日欢愉!

7、孩子,是人类纯洁而天真的花朵。

8、关心儿童就是关心未来。

9、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10、关心儿童成才,就是关心民族的未来。

11、给孩子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

12、今天阳光,明天希望。

13、与爱同在,撑持儿童。

14、当每个孩子牵手微笑,世界从此变得美好。

15、保障儿童的生存权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培养合格小公民。

16、热爱儿童,保护儿童,关心儿童。

17、营造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

18、培养祖国的花朵,抚育人类的未来。

19、好生保育,儿童发展,德智体美从娃娃抓起。

篇7:庆六一标语

1、献给你,六一的欢愉可爱的你节日欢愉。

2、忽视教育等同于忽视儿童未来的希望!

3、保障儿童权益关怀儿童成长。

4、不断优化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全面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5、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保证儿童的健康与安全。

6、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向孩子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

7、坚持儿童优先,共塑民族未来。

8、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素养,培养新世纪的设置装备摆设者和接棒人。

9、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今天的幼苗,就是明天的栋梁。

10、让康健幸福的新生代儿童在新时代茁壮成长。

11、童心颂祖国,六一的欢愉孩子们!

12、热爱儿童保护儿童关心儿童。

13、优化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让儿童免受一切形式的歧视和伤害。

14、你们的欢乐照亮了世界。孩子们,愿你们节日欢愉!

15、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先决条件。

16、努力成长,未来栋梁。

17、关心儿童成才就是关心民族的未来。

18、爱劳动,爱科学;讲道德,讲文明。

19、祝普天下的儿童,健康活泼,聪明伶俐,幸福成长。

20、宏伟理想鼓斗志,幼小心灵开红花。

2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22、爱护儿童,教育儿童,为儿童作表率,为儿童办实事。

23、树立远大理想,养成优良品德,培养过硬本领,历炼健康身心。

24、载歌载舞,欢度美好节日,雏鹰起飞,书写金色年华。

25、全社会都该当关心儿童的康健成长!

26、今天阳光,明天希望。努力成长,未来栋梁。

27、给孩子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

28、培养祖国的花朵抚育人类的未来。

29、你们的欢乐照亮了世界,热烈庆祝“国际儿童节”。

30、开展道德建设教育,培养少年儿童道德思想素质。

31、保障儿童的生存权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培养合格小公民。

32、青少年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

33、维护儿童合法权益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34、玩具强制认证,保障儿童安全。

35、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感,提高品德素养。

36、孩子们,愿你们节日快乐!

37、欢乐和谐庆六一,激情飞扬献爱心。

38、六一六一,永恒乐意。

39、喜庆六一,载歌载舞,齿颊留香,欢度佳节,有香有色,口中回味。

40、铿锵鼓乐庆六一,社校共育文明花。

41、与爱同在,撑持儿童。

42、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你我!

43、好生保育,儿童发展,德智体美从娃娃抓起。

44、孩子们!节日快乐。

45、儿童节欢愉!愿你永恒拥有一颗童心,每天笑哈哈。

46、学习环境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环境法制不雅念。

47、孩子,是人类纯洁而天真的花朵。

48、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从娃娃抓起。

49、全社会都来关心少年儿童成长,全社会都来撑持少年儿童事业!

50、从小爱科学,长大攀高峰。

51、让每一个少年儿童都能放飞理想。

52、载歌载舞,儿童节爸爸妈妈笑开怀。

53、给孩子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的生活最坚实的开始走。

54、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55、热烈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56、立凌云之志,做栋梁之材。

57、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58、提高民族素质,必须从儿童抓起。

59、今天阳光,明天希望。

篇8:庆六一标语口号

从整体看, 杭甬两地户外公益性标语口号基本以短句为主, 多感性诉求, 格式整齐, 大量运用修辞方法, 能从正面积极引导并激发公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表达效果较好。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两个:

一、标语充满人文关怀, 极具吸引力和号召力

标语口号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说一句话或若干句话来执行一个或若干个行为, 这些行为的实现可能给受众带来某些后果。只有当受众理解发布者的希望, 并与发布者达成一致时, 才能产生影响受众行为的效果。标语口号的有效性主要基于两点, 一是受众愿意接受, 二是受众觉得可以接受。因此, 标语口号写作应杜绝强硬语气, 在尊重受众的基础上, 追求人性的关怀, 善意劝导、温情建议, 而不是直接劝诫、强制执行。杭甬两地户外公益性标语口号使用了丰富多样的语气, 强硬的祈使和命令语气较少, 态度温和, 即便是劝诫, 也表达得尤为温馨。丝毫不见强制性力量, 实际效果却极为显著。例如:

(1) 和谐建设轨道交通需要您的理解和支持

(2) 你的每一个言行都代表着城市的文明

(3) 文明城市人人建城市文明为人人

(4) 我是一颗小小树最怕你的大大脚

(5) 有了您的真心呵护城市才会更加美丽

从以上5例可以看出, 杭甬两地户外公益性标语口号都具有极浓的人情味, 能很自然地将受众的个人行为和努力与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结合起来, 在受众积极、自觉约束自己行为的同时, 更拉近了人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多数标语口号虽未使用“禁止”、“不准”、“严惩”等训斥的语言, 但其对受众的吸引力、影响力、感召力却毫不逊色, 有的甚至更胜一筹。文明城市需要用文明的方式去创建, 充分使用软性词语去营造一个新颖、温馨的标语语境, 既能充分体现发布者的修养和情操, 又能让受众得到道德的启迪和美的熏陶, 有助于从思想上解决一部分社会问题。

二、遣词造句注重修辞效果, 表现力强

修辞是以适应一定语境为准则, 并尽可能调动一切语言手段以追求理想表达效果的语言运用技巧或活动。为使标语口号乐于被公众接受, 写作时应注意语言的选择、加工和调整。作为全国文明城市, 杭甬两地标语口号的发布者基本能做到与时俱进, 抛开陈旧的表达模式, 紧跟时代发展, 注重语音、文字、句法结构等要素, 尤其是修辞方法的恰当运用, 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突出了汉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如:

(6) 综合执法让城市更有序文明创建让生活更和谐

(7) 创业谋发展发展促和谐

(8) 文明城市呼唤文明市民文明市民创建文明城市

(9) 倾听民声征询民意集中民智为民着想为民谋利为民造福

(10) 你文明我文明共享文明人和谐城和谐共享和谐

(11) 幸福是棵树安全是沃土

例 (6) 使用的是对偶修辞方法。标语口号要易于传播, 就必须在外在形式及结构上符合大众心理。从音响效果看, 整齐匀称的结构更容易被接受, 这也是标语口号中大量使用对偶的主要原因。例 (7) 是顶针修辞方法, “创业”与“和谐”通过“发展”联系起来, 语气连贯, 丝丝入扣, 前后两句头尾蝉联, 上递下接。例 (8) 是回环修辞方法, 该标语通过巧妙调遣“文明城市”和“文明市民”, 表达了二者之间互相依存的辩证关系, 形成回环往复的语言形式, 语句整齐匀称, 语义精辟警策。例 (9) 、 (10) 、 (11) 则分别使用了常见的排比、反复和比喻修辞方法, 使标语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易于被公众接受。

以上是杭甬两地户外公益性标语口号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此外在调查中, 笔者也发现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有三:

1.生硬造词, 不知所云。语言是社会的产物, 社会性是其首要特点。一种词语形式究竟是新造还是生造, 衡量标准主要是看该词语是否符合社会交际需要和语言表达需要, 其中语义明晰是最根本的要求。造得好, 社会承认, 成员使用, 表义清楚, 能够起到交流、沟通作用的, 就是新造;相反, 如果所造词语社会不承认, 不能在生活中使用, 词义不明, 不知所云, 那就是生造。在调研过程中, 我们发现杭甬两地标语口号中存在个别生造词。这些词处于一定语境时, 似乎能表达一定语义;可一旦脱离语境, 就变得不知所云。

(12) 致富征程险间有路创业路上苦中有乐

(13) 抢抓新机遇创争谱新篇

(14) 勤政为民兴千秋大业宽明办事助百姓小康

例 (12) 的“险间有路”在《现代汉语词典》、《成语大辞典》中未被收录, 显然是个生造词。该标语下半句的“苦中有乐”是将“苦”和“乐”作一对比, 《实用歇后语小辞典》中解释“苦中有乐”为“身处困境强作欢乐, 或虽身处困境而自得其乐”, 此句意在表达创业过程中虽面临重重困难, 却也从容地自得其乐, 表义清晰;而标语上半句“险间有路”的语义却十分不明确。“险”和“路”是什么关系?二者是对立的吗?“险”、“路”、“苦”、“乐”的组合传达的又是什么?标语口号是一种言语行为, 应具有起码的可理解性和大众性, 可如果连句中词语所指都不明晰, 受众又怎能理解、接受并执行呢?如此生拉硬套的表达是难以引起受众共鸣的。例 (13) 的“创争”和例 (14) 的“宽明”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亦未被收录。

2.语义不明, 逻辑混乱。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将最广义的语言符号意义划分为七种不同类型, 分别是理性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从语义组合来说, 标语口号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主旨清晰、鲜明, 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求什么都需要清楚明白, 表达直截了当。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杭甬两地部分标语口号存在语义组合不合理、用词不当、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混乱的现象, 致使表义不清。如:

(15) 扫除毒品危害建设港城文明

(16) 倡导科学文明勇当反腐先锋

(17) 走斑马线靠边行走安全意识我拥有

例 (15) 由两个短句构成, 从各自的内容和形式上看并无任何问题, 但连起来一读, 就会发现明显的逻辑错误。难道一个城市扫除了毒品危害, 它就是文明城市了吗?这种逻辑关系是站不住脚的, 表达莫名其妙。例 (16) 也是相同的情况, 前半句说的是“科学”, 与之相对的应该是“迷信”;后半句说的是“反腐”, 与之相对的应该是“倡廉”。作为一条形式完整的标语, 例 (16) 的前后半句在内容上却没有什么联系, 其牵涉的概念甚至不属同一范畴。像这种一味牵强附会、不切实际的标语口号只会受到社会公众的排斥和抵触, 甚至引人厌烦, 不会对公众的思想或行为产生任何正面影响。例 (17) 由三个短句构成, 短句本身表义清楚。但将三个短句放在一起, 语义却无法统一。“走斑马线靠边行走”是什么意思?斑马线都是在马路中间的, 本就无法靠边, 况且靠边要靠那一边呢?马路里边?马路外边?马路左边?马路右边?面对语义不明、逻辑混乱的标语, 受众如何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行为, 方能做到“拥有安全意识”呢?我们认为, 例 (17) 的标语发布者想表达的语义应该有两个:一是行人要走斑马线, 这是一种安全意识;二是当没有斑马线时, 行人要靠边行走, 这也是一种安全意识。该标语的语义组合有欠妥当, 甚至会从负面影响公众的语言表达水平。

3.同义词混用, 搭配不当。同义词指几个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同义词之间的差别包括理性意义、色彩意义、词性、语意轻重、范围大小、具体概括等方面。标语口号写作时如果使用不当, 很容易混淆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影响标语口号的表达效果。如:

(18) 花季雨季让青少年健康渡过

(19) 文明城市全民创造和谐家园人人共享

(20) 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1) 优化宁波环境共创世博精彩

例 (18) 中“渡过”一词显然有误。“渡”从水度声, 指过河, 从此岸到彼岸, 着重于空间, 可引申为通过、跨过, 如渡过难关。“度”则是由此到彼, 着重于时间。例 (18) 说的是“青少年”, 侧重强调时间, 因此该标语当作“花季雨季让青少年健康度过”。例 (19) 中“创造”和“城市”不搭配, “创造”指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如“创造新纪录”, 故“创造”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而“文明城市”应是在原有城市基础上的改建, 可考虑将“创造”改为“创建”。例 (20) “提高”的不是“效益”, 应该是“效率”。例 (21) 混淆了“优化”与“美化”之间的差别, 应将“优化宁波环境”改为“美化宁波环境”。

从整体看,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 杭甬两地的户外标语口号较为规范, 体现出两地较高的文明程度,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因此, 职能部门还应从更高的专业视角, 提升标语口号的合理性、达意性, 通过“精神变力量”的转换, 提高标语口号的语用效果。

摘要:杭州和宁波均为全国文明城市, 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以文明城市创建为视角, 梳理了杭甬两地户外标语口号的现状。首先从写作和表达方面探讨两地标语口号的特点, 其次从构词、语义、搭配方面分析两地标语口号存在的问题, 以期对其他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并引起社会对标语口号研究的重视。

关键词:标语口号,表达效果,语义,语用

参考文献

[1]胡范铸.中国户外标语口号研究的问题、目标与方法[J].修辞学习, 2004 (6) .

[2]Austin J 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69.

篇9:标语口号的特征分析

一、内容的时代性

标语口号有强烈的时效性。它是时代的标签,是时代精神的浓缩,是时代形象的折射。列宁在《论口号》一文中指出:“每一个口号都应当根据一定的政治局势的整个特点来提出。”因此,什么时代呼喊什么样的口号,张贴什么样的标语,都决定于时代的需要。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起义领袖用标语口号动员在死亡线上挣扎的贫苦农民拿起武器,推翻旧的国家机器。秦末起义军以“伐无道,诛暴秦”号令天下开历史先河。太平天国推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口号为历代起义军的经典之作。

近代中国,标语口号成为传播民主思想的旗帜。“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简明扼要地表达了孙中山的革命理想,成为凝聚革命力量的利器。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白话文,打倒文言文;提倡新文学,打倒旧文学”的口号猛烈抨击了封建礼教和旧文化,唤醒了长期专制统治下的中国民众,见证了当时中国要求民主自由的思想解放潮流。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打土豪、分田地”的响亮口号引领穷苦老百姓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分田分地,踊跃参军支前。抗日战争时期,“誓死不当亡国奴!”、“打倒日本鬼子,解放全中国”的呼声传遍全国,激发了中华民族面对外侮时空前的凝聚力和不屈的民族精神。解放战争时期,“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斗志,指出了斗争的方向,成为埋葬腐朽政权的胜利号角。

“文化大革命”时期,阶级斗争火药味十足的标语口号铺天盖地。从“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从“打倒一切走资派和反动学术权威”到“坚决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中国在“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等口号声中遭受了一场浩劫。

1978年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成了中国社会和中国政治的主旋律。此时的标语也反映出一番新气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发展才是硬道理”、“科教兴国”等口号成了时代的最强音。

迈进21世纪,我们提出了“三个文明”建设的目标,坚持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之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标语口号也体现了更多的人性关怀,增加了情感含量,出现了体现尊重、关心、亲切的用语,命令的语气少了,商量和巧妙的提醒多了。

历史沧桑巨变,标语口号也在发生巨变。历史发展的实践说明,提出口号必须从时代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即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反映事物发展的本质需要,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否则,可能南辕北辙,适得其反。标语口号引领时代,同时,也被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

二、来源的特定性

标语口号要传播流行,除了语言要简洁流畅、通俗易懂外,还与权威有关。权威的话语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社会发展的风向标。权威的影响力越大,其创制的标语口号传播的力度也就越大。研究发现,在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标语口号的来源渠道主要是权威人士、重要会议(机构、组织)等。

(一)权威人士。国家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尤其是领袖人物)、社会知名度很高的科教精英及社会名流的话语均可成为有影响力的标语口号,其影响力度与推出话语人物的影响力、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等成正比。权威人士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他们的名望。法国群众心理学家勒庞认为:“名望是说服群众的一个基本因素。享有名望的人、观念或物品,会在传染的作用下,立刻受到人们自觉不自觉的模仿,使整整一代人接受某些感情或表达思想的模式。”在上述几类人员中,国家党政军领导人,特别是国家领袖人物对全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而,其话语权威是其他人所无法比拟的。

以我国主要领导人为例,毛泽东作为第一代领导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因而,他在人民中拥有巨大的威望和话语权。当年他在外地视察时说“人民公社名字好”,从此人民公社成为我国历史上影响数亿农民二十多年之久的农村基本组织制度。1955年,毛泽东指出:“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从此,“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就成为一段时期内最时髦的标语口号,全国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奔赴农村第一线的热潮。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和第二代领导核心,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功勋卓著,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所作的主题报告名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经典名言,他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发展是硬道理”等为推动改革开放扫清了思想障碍,自然也成为广为宣传的标语口号。江泽民成为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之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出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要“依法治国”;宣传理论战线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军队建设上,提出“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指导方针,这些理念迅速在社会上流行开来,成为人人皆知的口号标语。胡锦涛作为新一届党中央的总书记,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重要施政主张,已深入人心,流传甚广。

在全面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党和国家领导核心总是适时提出引导国家全局发展的方针政策,这些方针政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也成为最重要的室外张贴宣传的标语材料,新闻媒体高频率出现的关键词,人们能脱口而出、耳熟能详的生活用语。

(二)组织机构。在我国,组织机构也是标语口号的重要来源渠道之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形式:第一,政策推广式。为了推行重要的方针政策,组织机构总要拟定相关的标语,公布于众,希望受众能理解政策内容并配合相关机构采取行动。如为了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政府机构提出了“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人人有责”等口号;为了增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出“保护环境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为了大力发展科教事业,推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百年大计,教育第一”等。第二,节庆式。凡遇重大活动、重要事件、重要节日,党和政府以及社会有关部门都会发布口号。如庆祝新中国成立20、30、40周年时,中共中央分别发布庆祝口号29条、26条和40条。第三,情感抒发式。在迎接贵客来访、上级领导检查指导工作、同级别单位来参观学习或者本单位、本部门取得重要成果表示祝贺时,用来表明立场、抒发情感。这类标语口号通常的格式为“热烈欢迎……”、“热烈祝贺……”等等。

(三)重要会议。我国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重要决策一般是通过会议的形式来作出决定。会议作出的重要决定常常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来向公众宣传介绍。如,1956年1月中央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推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决议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1963年2月的中共北京工作会议有了“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口号;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解放军”的号召;1964年周恩来在国务院第158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决定;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十五大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等。这些决定后来都成为标语口号的常用词。

三、标语制作材料的多样性

标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传播让受众知晓其内容,接受标语所宣示的主张。所以,制作标语既可以因陋就简采用比较原始的手段,也可以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段。当然,其效果可能因材料差异有所不同。

(一)工农红军时期。囿于条件的限制,红军宣传员用一种土红原料和黑墨水,间或用漆或石灰水将标语书写在群众房屋或寺庙墙壁上。他们还创造了一种“水电报”,在刨平的小木板上,用墨或漆写上宣传内容,成批地放入河中,随水流漂到下游国民党辖区,被人拾得而传播,起到较快而远距离的宣传作用。为了增加宣传品数量,红军宣传员用传统木刻来印刷重要宣传内容。这样可以一次印多件,流行面广,降低费用,提高效率。红军石刻标语是文字宣传的一种特殊形式。石刻利用民居、寺庙石壁、古碑,镌刻红军标语,因其材料坚硬,不易移动和铲除,具有宣传面大,保存时间长,花费资金少的特点。当时的红军石刻标语遍布城乡各地。大道两旁的悬岩绝壁、石碑、石柱、石方、石缸,房屋基石上刻得琳琅满目,比比皆是。这些石刻标语内容丰富,数量庞大,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形式多样,特别是一些对联石刻,不仅含意深刻、对法妙趣,而且刻得也很精致。

(二)改革开放前。“文化大革命”时期,标语的威力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那时的标语分红、白两类。红色标语是正面宣传,用红纸书写张贴或直接用红颜色原料涂写在公共场所,书写内容如“誓死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红色标语铺天盖地,被称作“红海洋”。白色标语类似大字报,用白纸书写张贴或用黑墨汁涂写在公共场所,通常是批斗“阶级敌人”的战书。常见的有“舍得一身剐,敢把×××拉下马”、“×××不投降就叫他灭亡”、“砸烂×××的狗头”。“走资派”的姓名要用红笔打叉,或将姓名倒写,让“走资派”头朝下等等。那时“天下大乱”,群众组织可以随意制作、张贴大标语。

(三)改革开放以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标语制作方法也大大改进。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标语的质量非常考究,一般为质地很好的布料制成面积大小各异、长短不一的横幅,运用现代声光电制作成霓虹灯也不鲜见。制作标语的材料实现了升级换代,传播效果也大大提高。现代传播媒体发展异常迅速,形成了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全方位交叉网络,点多面广,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现代传媒在传播现代“标语口号”式核心概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四、动员效果的鼓动性

标语口号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鼓动性。它通过提出满足人们利益(情感)需求的办法来引导受众群体做出预期行为。

(一)目标型鼓动。在我国,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起着保证和指导作用。因此,各级政府和领导机关擅于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任务,激励受众群体朝着设定的方向努力,同时引导社会经济发展。如:培养人才要做到又“红”又“专”、“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树雄心,立壮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等。当然,目标任务一定要切合实际,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满足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和利益需求,否则,口号终归是口号,理想也变成了空想,要是在不切实际的口号鼓动下采取行动,那失败也就在所难免。

(二)理想型鼓动。理想是前进的动力。理想型的口号标语通过描绘美好蓝图,创设美妙前景,让人产生联想,并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如20世纪50年代的“人民公社是天堂,个个社员喜洋洋,生产劳动干劲足,工农业生产有保障,吃饭走进大食堂,饭菜做得甜又香,小孩入了托儿所,活泼快乐地生长,老人入了敬老院,生活快乐过晚年,这些幸福哪里来,感谢恩人共产党”。这些口号通俗易懂,为农民绘制了人民公社吃穿不愁,老幼所长,各得安身之所的理想愿景,以此推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引导农民热爱人民公社,支持建立人民公社。

(三)利益激励型鼓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奋斗的一切都和利益相关。标语口号的另一作用是通过将付出的行为和可能获得的利益进行比较,让受众群体自己判断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目标选择。如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们渴望得到土地,红军指战员张贴“红军中官兵平等,相亲相爱,家中分有田地,伤亡有人优恤,吃喝一样。当红军真有味!”、“没收地主豪绅的土地、房屋、财产分配给穷苦农民!”等标语来动员民众参加革命。在抗战时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明确了只有自己劳动,才能保证有充足的物质保障。在农村推行土地大包干,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过程中,一条标语“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就简单明了地理解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激励农民去种好田,多打粮,使我国在较短时期内就解决了温饱问题。

作者系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庆六一标语口号】相关文章:

庆六一宣传标语04-10

幼儿园庆六一宣传标语04-25

红歌庆六一04-08

庆六一板报04-24

庆六一活动方案08-01

特区一小庆六一04-24

庆六一活动范文05-21

庆六一活动方案07-31

庆六一园长致辞09-25

庆六一活动总结09-28

上一篇:此岸 彼岸.读后感doc下一篇:构建和谐校园安全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