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4-05-1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选6篇)

篇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专题辅导》课程结业论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任紫宁 16801300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西方有学者曾说,中华文明是早熟的文明,这种早熟的中华文明,如长江、黄河般源远流长,海纳百川,它给中华民族注入了一种特殊的力量,那就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灾难,险阻和变故,我们的民族,终归会团结一致,我们的国家,终归会和谐统一,我们的社会,终归会繁荣富强。这就是中华民族强劲的内生动力——中国力量。

鸦片战争以来,正是这种强劲的中国力量,引领着我们这个东方大国,洗刷“东亚病夫”的耻辱,演绎“东方巨人”的奇迹: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沧桑巨变。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挺直了脊梁,中华文明的深厚文明底蕴璀璨绽放,中国一跃而成为世界大国、世界强国,“东方醒狮”以豪迈的气魄,巍然屹立在了世界民族之林。

一、“中国梦”的提出

1840年的鸦片战争,成为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西方列强强行的打开了中国国门,从此,大清帝国跌落“谷底”,中华民族,风雨交加。1872年,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哀叹曰:“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事实证明,落后就会挨打。帝国主义列强的蜂拥而至,给中国带来了灾难重重,山河破碎,中华民族到了如履薄冰、大厦将倾的时刻。戊戌变法的先驱康有为,在《三月十七日保国会上演讲辞》中痛心疾首的说到:“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宰割,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

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难的紧要关头破茧而出,并掀起了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从南昌暴动、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到古田会议创立建党建军路线;从开辟井冈山第一 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创立;从千难万险的长征到举起抗日救亡的大旗;从“九一八”的历史耻辱到赢得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延安指挥惊涛骇浪的解放战争,到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在二十几年的艰苦历程中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民族独立和解放战争胜利中,无论其历史规模与社会内涵,都为这个积贫积弱的东方民族注入了勃勃生机。

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一个不再被人欺辱的民族,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而开始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发展的新时期实现了第一次伟大觉醒,深刻的分析和把握了当下的世界局势,并确立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这一观点,把我国社会的历史方位深入的阐述清楚,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

江泽民任总书记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问题。

胡锦涛明确的指出了:“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这一观点的提出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明改革的重要性,强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每一次三中全会基本上都是以改革开放为主题。这个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人心齐,泰山移。

中国力量是厚积薄发的、和平共处的、和谐发展的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华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我们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

中国力量,归根到底,是人民的力量,是中华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不论是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还是创新和完善社会制度,靠的都是人民的力量。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努力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会无比强大,每个人在实现“中国梦”的同时也就拥有了个人梦想的广阔空间。

二、“中国梦”的内涵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中国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前路正长,任重道远,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实干兴邦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总书记指出,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 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有三大来源: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第三,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

三、当代人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首先,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近代以来中华民族170余年的历史,在争取民族复兴的奋斗中,各阶级、党派先后进行了多种路径的探索,其中有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有维新变法的制度性改良,也有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些探索和实践证明,仅仅在器物层面学习西方的路子走不通,引进西方的制度模式进行改良、以及照搬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路子都走不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了艰难挫折之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大大加快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第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共同理想和目标的精神支柱、动力之源,具有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整合功能,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从历史到今天,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生生不息,靠的是这种精神;从今天向未来,走向民族复兴的理想境界,仍然要靠这种精神。

第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首先是中国人民的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人民实现梦想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必然要靠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共同奋斗才能实现。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我们的复兴之路、追梦之旅。我们要朝着“中国梦”曙光初绽的方向奋勇前进,开创祖国更为光明的复兴前景。一要勇于冲破陈旧观念的障碍。二要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三要勇于发扬真抓实干的作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期盼。

我坚信,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坚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之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更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今日之中国,其行进也迅疾,其承载也浩大,但距离两个一百年目标、民族复兴梦想,依然面对着“行百里者半九十”的严峻考验。改革涉入深水区,发展面临攻坚战,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敢于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敢于面对世所罕见的困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自强不息、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百废待兴,中国人民奋发图强;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梦想的太阳,不再像一个半 世纪前那样遥远,甚至也不像一甲子前可望而不可即,它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万道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

篇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内容提要: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出了凝聚人心、鼓舞人心的时代强音。之后,习近平同志又多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行阐述。习近平同志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论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成为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高昂旋律、思想引领和精神旗帜。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是对中华民族悠久文明传承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走向的深刻揭示。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和阐述了“中国梦”。他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从这时起,“中国梦”就成为全党全社会乃至全世界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思想概念。

一、中国梦的历史逻辑

回顾中国的历史可以发现,寻找实现梦想的道路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如何走上一条正确的民族解放、民族振兴之路?危机重重的近代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先例可循,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各种救国主张都曾问诊中国,无论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还是“中体西用”,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还是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或者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或者没有正确的前进方向,无一例外地都以失败收场。就连开启了现代中国进步之门的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也最终失败。原因何在?最根本的就在于没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坚强有力的中国工人阶级政党作为领导核心,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实现民族复兴之路。

在经历了多次失败的探索之后,苦难深重的中国终于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马克思主义在同多种思潮的斗争中脱颖而出一样,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历史选择的结果。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就是双重的: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由此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国人民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在长达28年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走出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了从新民主 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推动中国社会步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之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没有动摇;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席卷全球之时,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保持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90多年矢志不渝追求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已经结出累累硕果。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个自信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强大中国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华民族近现代发展历史逻辑的科学把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道路上所取得的丰功伟绩,抒发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福利、为民族图富强的壮志豪情,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高度统一。

二、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习近平同志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中国力量。这为我们团结一心、奋力实现中国梦指明了科学路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指南。正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经过浴血奋战,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任务更加繁重,也更为重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中国梦既充满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理论指引。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有着其他政治力量无可比拟的优势,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理论优势,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精神支撑的政治优势,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原则和制度的组织优势,以密切联系群众为核心要义的作风优势,以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为鲜明取向的治党优势,等等。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党的执政活动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相连,将党的前途命运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实现中国梦才有可靠的组织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我们党之所以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之所以能创造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奇迹”,根本原因是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 命的过渡,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从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具有强大的理论支撑、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牢固的实践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逐梦之旅”中必须坚持的唯一正确道路。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民族复兴之路充满了各种艰难险阻,没有对民族的热爱、没有为民族复兴而开拓创新的精神,民族复兴大业的实现将遥遥无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国家危亡之际,爱国主义是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救亡图存的精神旗帜;在和平建设时期,爱国主义是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共建美好幸福家园、抵御敌对势力分化瓦解的精神支撑。如果说爱国主义将中华儿女维系起来、万众一心地踏上“逐梦之旅”,那么,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则使我们永远保持开拓创新的斗志,永不停息、永不止步。中国道路未来仍然会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贫富差距扩大、一些领域腐败易发高发等问题是民族复兴之路上的绊脚石,唯有通过改革创新才能真正解决。我们必须永远保持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大力发扬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精神,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投身于这项庄严而神圣的事业。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 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只有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民族复兴的梦想才能成真,个人的梦想才能有实现的广阔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只要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三、中国梦的世界历史意义

习近平同志今年3月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强调:“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梦的实现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

中国梦是和平发展之梦。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蒙受了外国侵略和内部战乱的百年苦难,深知和平的宝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在不懈反抗外部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捍卫国家统一、维护世界和平的斗争中艰难前行的。这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走一条和平发展之路。中国的发展不会走西方国家殖民扩张、掠夺他国资源的老路,而是主要依靠自身的资源和努力,通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通过与世界各国开展平等互利的合作来壮大自己;中国强大之后也不会称霸。中国反对霸权主义,致力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致力于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同时呼吁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之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 6 永远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致力于和谐世界的构建;同时,实现了民族复兴的中国,也必将是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梦是造福世界之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立在继承中华文明优秀遗产的基础之上,走的是一条自主探索适合本国历史传统与现实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使得占世界人口近1/5的国家走上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路,这本身就是对世界文明做出的重大贡献。我国在对外交往交流中始终强调,世界文明是多样的,都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过贡献,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美好;应当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在相互借鉴中推动各国的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闭关自守、抱残守缺,而是以包容开放的心态,从世界不同文明中汲取一切有利于中华民族复兴的智慧,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造福中华民族,造福全人类。

中国梦是推动人类进步之梦。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也是中国更好地肩负起推动人类进步责任的过程。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指出,“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这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毛泽东同志对历史大势的敏锐洞察力令人惊叹不已,而他对推动人类进步的使命感则令世界为之动容。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也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 续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梦一定会如期实现。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就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发展进步做出贡献的进程。1

作者简介:余文勋,现任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勤工部部长,曾担任班长,获得团干培训“优秀学员”,辩论赛“最佳辩手”,团学“优秀工作者”,国家励志奖学金,江西财经大学“十大自强之星标兵”提名奖,学习成绩名列专业前五。

《人民日报》2013年08月20日 王伟光《学习中国梦重要论述》 《人民日报》8月20日

德慧阁刘报致敬《中国梦》-世界人民代表大会 《全面把握群众路线与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联系》

《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书面采访》(2013年5月31日)人民网2013年6月18日

篇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先驱者。毛泽东领导全党以苏联经验为借鉴, 积极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然而, 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构想的某些教条式理解和对当时局势的认识偏差, 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遭遇了严重挫折, 但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所做的艰辛探索和所取得的宝贵经验我们要永远铭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基于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 扭转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而且亲自主持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开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于江泽民和胡锦涛。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 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 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 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 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变的立场、目标和方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

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了明确阐述,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 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这一重要论断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体现了党站在时代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充分自信和高度自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根本成就。90多年来,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其根本。其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一定意义上是对过去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继续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萌芽于党局部执政时期, 奠基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发展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是几代共产党人不懈探索的伟大成果。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 从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提出“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历史的轨迹清晰地表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 给我们开辟了一条通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之路, 而民族复兴最终目标的实现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这一历史的产物, 这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选择

回顾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历程, 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 可以启迪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需要的正确道路。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评价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是否正确, 关键看两条:一是看这条发展道路是否适合自己, 是否体现事物发展规律和趋势, 即是否体现了合规律性;二是看这条发展道路是否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即是否体现了合目的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它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客观规律和趋势。同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体现了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鲜明特色和最宝贵的经验, 就是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而不是割裂开来。实践证明, 它既能充分发扬民主, 又能实现高度集中;既充满生机活力, 又富有效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成就, 再一次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旺盛生命力。所以说, 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 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 从中国国情出发;既要尊重客观规律, 又要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 坚定不移地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经验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社会主义, 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主题就是建设、捍卫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完全正确的, 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坚持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价值追求, 坚持以工人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 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 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坚持以人民当家做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 这些方面都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和本质特征。正因如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没有现成答案, 必须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社会发展规律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路, 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经验, 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经验总结。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根本保障。

当前, 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我国处于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 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 对巩固和发展90多年来党所创造的成就提出了严峻挑战。经过长期的探索和不断的总结, 我们党已经形成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为我们解决前进途中的问题, 克服前进途中的困难, 应对前进途中的风险提供了理论的指导和原则的规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坚实的基础之上的。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不为任何挫折所动, 不为任何干扰所惑,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

十八大报告再一次为我们描绘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美好前景, 只要我们全党一心、同心同德、坚韧不拔、开拓创新,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在前面, 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就在前面, 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就在前面!

摘要:十八大报告再一次为我们描绘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美好前景, 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60多年的执政经验显示, 唯有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内涵,唯一正确选择

参考文献

[1]李君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党的十八大文件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2.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篇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信息一:在小组赛三负之后,中国女排不得不面对强大的巴西女排。8月17日,面对主场作战的卫冕冠军巴西,中国女排与对手激战五局成功翻盘,3比2力克巴西,晋级半决赛。中国女排借此役士气大振,8月19日3比1力克荷兰,挺进决赛;8月20日中国女排3比1力克塞尔维亚,时隔12年再次摘得奥运会金牌。

(1)有一种精神,叫“中国女排精神”。30多年来,中国女排有过辉煌,也经历过浮沉,但始终不变的,是她们身上那永不褪色的“女排精神”。女排夺冠后“女排精神”再度成为热词,请你谈谈“女排精神”中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信息二:主教练郎平是中国女排的灵魂人物,曾在留学时勤工俭学。为了挣钱,她甚至中断了一阵学业,接受了意大利俱乐部的高薪聘请,打了两个赛季的球,给自己攒学费。她一次又一次临危受命。1994年女排世锦赛,女排获得第八名。1995年,她放弃了20万美元的年薪回国执教,虽然每年只有6000元人民币,但她说:“中国女排培养了我,有需要的时候,我只有无条件地去做。” 伦敦奥运会女排八强战不敌日本,惨淡出局,郎平被赋予了拯救中国女排的重任。她先后动过10次手术,其中膝关节就做了7次,还有严重的腰伤,这些她都咬牙挺过来了。中国女排获得奥运会金牌后她说,“从我决定带女排开始,就没有想过得到什么,自己能够收获什么。其实队伍带得好不好我都要承担责任,带得不好是我的问题,带得好是我们团队的功劳,因为我知道自己一个人做不了什么。能够得到什么,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也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国家队主教练。”

(2)结合材料,郎平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信息三:以良好的心态、平静的情绪参加比赛是女排胜利的法宝。第二小组的同学搜集到:决赛前的训练大家非常紧张,郎导和队员们便进行垫球比赛——这是郎导和队员们最近最喜欢的游戏,输的一方要学蜘蛛侠爬。

(3)“垫球比赛”游戏是采用什么方法调控情绪的?

信息四:8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致贺电:在举世瞩目的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国体育健儿肩负祖国和人民期望,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取得枚金牌、18枚银牌、26枚铜牌的优异成绩……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中国精神,伟大的征程需要伟大的中国力量……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学习和弘扬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上表现出来的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精神,努力在各自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追求超越,万众一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4)完成填空。

(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需要怎样的中国精神?

参考答案

(1)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顽强拼搏,永不言弃。(言之有理即可)

(2)①“勤工俭学”、“自己攒学费”体现了她艰苦奋斗,自立自强。②降薪回国执教、“我都要承担责任”说明她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正确处理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③“无条件地去做”表明她将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立志报效祖国,把自己的理想、人生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④“先后动过10次手术……她都咬牙挺过来了”说明她具有顽强的意志,勇于面对挫折、战胜挫折等。

(3)注意转移法。

(4)26

篇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教学目的:

1、知道十九大召开的时间,了解中国梦的内涵,感受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变化。

3、了解仁人志士和革命先辈为“中国梦”奋斗的艰辛历程和崇高精神,激发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

4、增进少年儿童对“中国梦”的理解、认同和情感,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争当“好少年”,为实现“中国梦”做好全面准备。

教学重点内容:

1、讲述中国故事

2、学习十九大精神

3、争做“时代好少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同学们,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们所有炎黄子孙的骄傲。十九大,距离我们小学生千里之遥,因为它远在北京,那是我们的领导在商量国家大事;但十九大又近在眼前,因为领导们谈论的问题与我们息息相关,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今天我们要认真学好十九大精神,做新时期好少年。

(二)学习十九大精神 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总书记做了重要的讲话。

总书记的报告,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辉和思想光芒,充分体现了大格局、大视野、大境界、大情怀,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实践力量、人格力量。报告的主线和灵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开辟了我们党思想理论发展史上的新境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最新理论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世界社会主义学说和理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是指引和照亮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灯塔和精 神北斗。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总书记在党中央、在全党的核心地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最根本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思践悟、融会贯通,使之成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上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在理论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性飞跃,是确保党长期执政、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伟大时代产生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征程。我们要始终牢记总书记让中原更加出彩的殷切嘱托,奋力谱写决胜全面小康的崭新篇章。

三、畅谈“中国梦”,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四、总结

篇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乘着“两会”春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阔步迈进的时候,国务院颁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万丈高楼,基础为要;百业兴旺,人才为 先。“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制定的第一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一项重大举措。

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全球性激烈竞争、广泛交流的时代,国民素质是国力的决定因素,全民科学素质是科技实力的决定因素。我们需要培养优秀的科技人才群体,也需要大幅度地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质。在国家竞争力的大厦中,高素质的国民是大厦的坚实基座,基座不牢,一切便无从谈起。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快慢越来越依赖于全体劳动者和管理者的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这也成为创新型社会的重要特征。上世纪80年代以来,制定和实施各种国际性的和全国规模的计划促进公众提高科学素质,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旨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群众性的科学普及活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部门以及有关人民团体立项实施了许多旨在提高青少年和劳动者素质的工程和计划,这些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有些还形成了知名品牌。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要实现把经济和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劳动者和管理者素质普遍提高的道路上来,我们还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当前,公民科学素质低下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公众科学素养有关调查的结果表明,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并没有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而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由于缺乏科学精神,愚昧、落后现象依然存在,封建迷信、伪科学还有一定市场。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必须大力营造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各级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按照《纲要》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共同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将其列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纳入党政部门的业绩考核。各级教育、科技部门要把实施《纲要》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发挥主力军作用。广大干部群众都要把学科学、用科学、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作为增强工作、学习、劳动能力的重要途径,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

上一篇:助教老师岗位职责下一篇:2024年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真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