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行科检务公开工作计划

2024-04-28

民行科检务公开工作计划(精选11篇)

篇1:民行科检务公开工作计划

人民检察院 民行检务公开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深化践行和全面落实我院检务公开工作,保障申诉人的合法权益,提高案件办理的透明度,我科室特拟定民行检务公开工作计划如下:

一、针对申诉人不了解民行检察业务职责的情况,将民事行政案件申诉的法律常识、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申诉案件办理流程、便民维权措施和相关法律条文等内容编印成民事行政检察业务宣传手册进行发放。

二、加强民行检察业务的宣传力度,拟每季度至少到县辖区乡镇、街道、社区进行一次法律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咨询问题,扩大民事行政检察在群众中的知晓率。

三、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人民监督员等参加座谈会或参与到具体案件,公开接受社会多方对民行检察工作的监督,吸收他们提出的有益建议。

四、对于审查案件后做出的决定,一律做到向当事人公开宣布。对申诉案件进行跟踪回访,随时了解案件办理的后续效果,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民事行政检察科

篇2:民行科检务公开工作计划

我科在院党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中纪委、省纪委六次会议精神和上级检察机关纪检监察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围绕“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服务加快发展”这一主题,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以规范廉政建设和监督制约机制为重点,通过健全管理体系、加强教育和监督等手段,使民事行政检察业务有了飞速发展。

一、加强学习,强化领导

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省、市有关反腐败和党风廉政等方面的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坚持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不断提高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认识,增强做好自身廉政建设和抓好科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力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层层分解,落实责任

通过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意见、考核细则,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同其它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分级管理”、“一级抓一级”的原则,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个科员的头上,落实到人,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提高了各位干警抓党风廉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团结协作,推动我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一是抓作风建设。严格要求自己,保持真挚朴实的做人风格和过硬踏实的工作作风,做到用真诚来感染人,用实干来影响人;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踏实做事,清爽做人,与人为善、讲求团结;廉洁从政,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坚持民主集中制,注重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对重大事项和重要决策必须经全体干警集体研究决定,不搞“一言堂”。

二是抓廉政风险防控。按照《贵州省检察机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的要求,按照规定程序率先查找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点,并结合自身实际,制订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推动全科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现从源头上防控风险。

一年来,民行科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上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存在很多的不足。一是由于今年科室人员频繁调动,把自己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中心工作和具体事务上,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上过多的依赖分管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科室干警学习得不够,深入得不够;二是在干部队伍的管理和作风建设上存在不够过硬的情况,对一些干部存在的问题口头强调的多,实际批评的不够,处理的不够。这些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今后,我科将进一步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各项要求,从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做好自身和民行科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篇3:检察改革与民行工作

关键词:检察改革,民行工作,诉讼

检察院被赋予了监督的职能, 近年来也纠正了很多的不公平案件, 在反腐方面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2011年9月至2012年底, 检察院向同级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的案件有2381件, 其中被法院采纳的有1975件, 采纳率达82.9%。近年来这个数值还一直处于增长的状态, 对于人民和社会来说这是好的一方面。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 我国检察院对于一切事情的监督基本上都处于是事后的监督, 这是当今存在的最大不足。检察院无法完整的参与案件的整个过程, 所以很难控制和规范一些违法法规事情的发生, 所以说目前的监督是一种消极的监督, 事后的监督。所以我们仍要就目前的形势进行检察改革, 完善民行工作。

一、民行检察的目前形势

基层检察院对法院最终维持错误的判决缺少有效的制约机制, 并且法检两家的矛盾不断。一些法院认为检察院的监督干预了自己的自主权, 但是如果没有检察院的监督一切又将会变得更加的专制。据调查, 在2010年, 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发现并侦查受贿的人员达56人, 到2011年, 则上升为256人, 2012年则迅速增长到了458人, 由此可见, 检察机关在近年来一直发挥着很大的积极作用, 并且成效明显。很多的不公平和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在检察监督的作用下浮出水面, 裸露与阳光之下, 有这些成效可以看得出其不可缺失。资料显示, 从2010年至2012年7月, 全国检察机关受理案件40.9万余件, 其中立案审查的有17.11万余件, 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的有5.9万余件。在这些案件中, 改判的有23530件, 占再审的78.5%, 这个比例总的来说还是比较高的, 可以看出其监督工作的成效显著, 作用明显。但是这种对案件的频繁抗诉也加深了法检之间的矛盾, 让法院认为这是检察院的故意挑刺,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在我国的一些民事、行政审判中仍然存在不公平或者遗漏的现象, 再而证明了民行检察工作的重要性。今天我们更需要完善并改革检察机关的工作, 避免一些民事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为人民办实事。

二、推进检察改革和民行工作的措施

(一) 构建以抗诉为中心的多元化监督格局

完善对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目前, 我国检察机构的监督还属于事后的监督, 从各个方面来说还是不够完善, 同时在制度的保障方面也没有严格的制度要求, 有关的法律对其的监督格局还不是制定的很完善, 所以在日后还要严格规范民事执行监督程序, 使程序更加的有序化、规范化, 使所有的一切都要正确的依据法律的规定来进行。

(二) 大力开展诉讼调解监督, 努力的调节社会矛盾, 保证公正司法

检察院要根据案件本身的特殊性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去进行监督, 对于诉讼调节中发生的不合理和侵犯他人利益的恶意调解进行深究。这样才能保障事情的公正性和社会的稳定。任何事情都需要天平的衡量, 社会中的纠纷矛盾也是这样, 需要一个公道的“人”解决, 检察院可以说就是充当这一角色, 它不仅要保证事情处理的公平, 还要对已经处理的不公平事件提起抗诉, 追求公平。2012年我国成功调解损害国家利益的案件859件, 对于这样的情况应通过综合运用违法调查、检察建议等手段加强监督, 从而保证司法的公正性。

(三) 推动改革创新

社会上的任何制度任何事物都需要适时的进行改革调整, 这是顺应历史的需要。对于民行检察也是这样, 改革是必然的。我们可以设立一些试点区来进行试点创新, 采取一些新的方式和措施在摸索在前进, 推动民行改革的进一步具体的实施。完善监督机制, 完善加强内部部门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全面的参与到每个案件中去, 保证每一个案件的公平处理, 对人民负责。进一步推动改革, 明确监督的范围、依据, 完善监督的方式和程序, 更好的开展民行工作, 保证公平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在我国,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与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 就像社会的一个天平, 发挥着自己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保证了社会的公平, 避免和减少了不公平案件的发生, 以自己的能力来保证了社会的和谐。今天, 随着时代的要求, 民行检察改革工作也迫在眉睫, 我们需要不断的完善, 这样检察工作才会更好, 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璋, 程相鹏.检察机关内设机构设置改革问题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4, 06:96-106.

[2]熊跃敏, 张润.试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5, 02:110-115.

篇4:浅析基层民行工作的窘境及对策

对基层民行工作的积极作用

扩大监督范围,完善了监督体系

新民诉法分别将原法的第十四条修订为: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法第二百零八条修订为: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公益的,应当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本法第二百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也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并新增了第二百三十五条: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此三项条款,正式将民事调解、民事执行也纳入了检察机关的监督范畴,拓宽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范围。近年来,民事执行工作普遍存在执行难、执行乱的现象,而检察机关又苦于没有明确的法律支持,办理此类案件时,仅能依靠与法院进行个案协商解决,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执行权威和司法权威。此次修正,将民事执行活动全部纳入了法律监督之中,完善了法律监督的体系。

增加监督方式,提升了监督效力

依照修改前的民诉法规定,抗诉权是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唯一法定方式。新民诉法第二百零九条,正式将检察建议也列为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法定方式。其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也就是说,当事人遇到第二百零九条规定的三种情形之一时,既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也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此外,第二百零八条也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可见,检察建议已经成为可以用于民事检察监督全程的另一法定方式,修改后的民诉法施行后也必将成为民行检察部门的一个主要监督方式。

近年来,涉及民事审判的申诉、上访数量明显增多。抗诉,只能解决一个“诉”的问题,在这些案件中,多数是不能或不宜重新启动诉讼程序的,对于不适宜以抗诉予以纠正的错误裁判和违法行为的监督,检察机关往往力不从心。新法将检察建议正式写入法律,改变了以往检察机关只能单纯通过抗诉一种方式进行法律监督的困境,开启了多元化诉讼监督的格局,提升了检察机关的监督效力。

丰富监督手段,强化了监督作用

在民诉法修改前,基层民行部门在办案实践中,多依据的是法院的原始审判卷宗,又多以书面审查形式为主,案件审查的全面性相对较弱。特别是在办理一些抗诉案件时,在对一些证据进行核实时,因法律没有明确的授权,一些单位或个人并不配合调查,致使案件事实无法查清,案件只能作不抗诉处理。修改后的民诉法第二百一十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因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需要,可以向当事人或者案外人调查核实有关情况。检察机关的调查权被法律予以确认后,书面审理与调查核实权相得益彰,将更有利于还原案件的真实情况,方能更好地维护民事双方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平衡地位,同时也可以防止法院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有助于维护司法公正。

新法赋予检察机关以更多的监督权力,强化了监督力度的同时,也给民行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基层民行工作面临的困难

息诉案件工作量和息诉难度加大

修改后的民诉法第二百零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这就为当事人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设置了一个先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前置程序,即当事人要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就必须先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为前提,否则当事人将承担检察机关不予受理的法律后果。

修改后的民诉法将检察机关受理申诉案件规定为整个诉讼过程的最后环节,且将当事人向检察机关申请抗诉或检察建议限定为一次,这将降低符合抗诉条件的申诉案件比例,抗诉后纠正改判的难度更大,当事人寄予的期望值更高,息诉工作量和息诉难度明显增大。

审限短,工作压力大

修改后的民诉法将民行部门办案期限缩短至三个月,在提高案件办案效率的同时,给基层院增加不少压力。民诉法修改前,民行部门办案期限是从调阅卷宗之日起算,在三个月内办结。在实践中,检察机关调阅卷宗的时间往往受制于人民法院。卷宗能否调阅取决于卷宗是否及时归档、法院领导是否及时批准调阅等方面。在基层院,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卷宗材料,调阅时间往往长达一月之久,再加上阅卷,核实清楚一些基本情况,最长的时间可达半年甚至更久。修改后的民诉法将民行部门办案期限统一为三个月,要求三个月内检察机关必须给当事人回复。这一规定虽符合提高案件办理效率的基本精神,但对于基层院,如果办理的是复杂一些的案件,在三个月内要做到调阅到卷宗,吃透案件争议点,吃透案情,拿出处理结论,则是摆在民行部门面前的一个巨大挑战。

申诉少,抗诉案件数量受限

民诉法修改前,当事人不服生效判决的,可以向法院申诉,也可以向检察机关申诉。近几年,随着民行检察宣传力度的加强,民行检察的职能逐步深入人心。当事人不服生效判决后,大部分选择向检察机关申诉,民行部门的办案案源得到了保障。修改后的民诉法对当事人不服生效判决的申诉途径进行了限制。根据这一规定,当事人不服生效裁判必须先向人民法院申诉,只有人民法院未对申诉进行恰当处理时,当事人才能向检察机关申诉。而在司法实践中,绝大部分裁判确有错误的案件可能经过法院的再审环节都能得到合理的解决。此外,对于那些放弃向法院申请再审权利的当事人,因不服法院的生效裁判来检察机关申诉的,因其缺乏修改后民诉法规定申诉受理的前置条件,检察机关不予受理。高门槛导致了检察机关申诉案件的减少,直接影响到民行部门抗诉案件办理的数量。

nlc202309040422

基层民行工作窘境的破解

破解目前基层民行工作所面临的窘境,就要解决人员、案源、机制上存在的问题,要做到:激发活力,向人员要能力;扩大宣传,向社会要助力;完善制度,向机制要潜力。

优化配置,提升人员的素质能力

高素质的民行检察人员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办案质量、解决诉累,做好息诉工作的前提保证。化解息诉工作压力,解决人员短缺现状,除向政府部门申请增加编制外,主要还得挖掘内部潜力。我市检察机关目前所开展的主副岗(或称AB岗)人事管理改革,便是解决此项难题的破解之路。依据该办法,现有民行工作人员定位为本岗的主岗(或A岗)人员,另依据工作所需人员数量情况,在全院范围内挑选熟悉或精通民行工作的干警担任民行部门副岗(或称B岗)人员,个人认为,还可以从新招录的大学毕业生或需要进行全面锻炼的年轻干警中选择一些人担任民行部门的从岗(或称C岗)。从岗(或称C岗)人员充任主副岗(或称AB岗)人员的助手,协助主副岗(或称AB岗)人员办理民行案件。民行部门负责人可依据工作量的大小及副岗人员的特长情况将一些民行案件分配给副岗人员兼职办理,或在副岗人员工作阶段性空闲时,将其抽调到民行部门,专项从事民行工作。此举,一则更有利于基层警力的合理调配,缓解主岗(或A岗)人员工作压力;二则可以调动年轻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在日常工作中完成新老接替,避免人员断层。此外,还应注重加强对新升民行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经常性组织民行干警进行业务学习,除采取老带新的传帮带办法,还应采取参加培训班、研讨会等办法快速提升人员的民行业务能力水平,力争将基层民行部门打造成一支召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精英队伍。

扩大宣传,营造社会助力的氛围

案源直接决定着民行检察监督的价值,案源匮乏是制约民行检察工作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检察机关大力开展服务民生、服务经济建设等活动,民行部门可以此为契机,采取固定与流动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开展民行检察宣传工作。固定宣传是指基层民行部门可依托本院设立的检察服务站,在其服务职能中增设民行服务。此外,还可以依托本辖区所设立的政务大厅,增设民行检察工作接待处,在上述两个固定场所内派遣专门人员从事民行宣传、申诉、信访接待等工作。流动宣传是指基层民行部门可采取进社区、下企业、进农村等方式进行流动宣传。宣传以新民诉法的修改,民行检察工作的性质、职责、受案范围、立案标准、办案程序等方面内容为主,双管齐下,以最大力度进行民行检察的宣传工作,其目的一则在于增进群众对民行检察工作的了解,进而提升民行检察监督工作的社会影响;二则在于畅通申诉渠道,拓宽案件来源;三则在于引导群众理性上访,避免无理缠诉,减少民行部门的息诉压力。

完善联系机制,确保监督效果

民行检察作为法律监督的一种手段,只有完善工作联系机制,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配合,才能发挥检察权的整体监督优势。

一是要完善检察机关内部各部门的工作联系制度。要和自侦、控申、刑事、预防等部门建立信息沟通制度,及时互通情况,注意发现申诉案源,发挥检察权的整体监督优势,增强监督和纠正违法的能力。二是要加强与法院之间的工作联系制度。要树立与法院监督与配合并重的意识,积极获取相关工作信息,并善于从信息中发掘案源,对民事诉讼活动中特别是执行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要主动出击,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三是要加强与各律师事务所、乡镇司法所,加大与环境保护局、民政局、物价局等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建立定向联系制度,互通情况,对个案开展重点合作,从而不断强化提高办案质量,提升民行检察的法律监督能力和执法公信力。

(魏立国、张海峡,辽宁省吉林市丰满区人民检察院。)

篇5:检察院民行科18年工作总结

检察院民行科2006年工作总结2007-12-07 17:47:04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今年来,我科在院党组的领导和市院业务处的指导下,以加强办案为抓手,以提升案件质量为核心,通过全科干警的努力,在案件来源较为缺乏的情况下,仍超额完成了市院及本院年初制定的工作任务。

我科全年共受理各类民行申诉案件**件,办结**件(其中*件系去年受理案件,*件系市院交办)。其中,建抗*件、提抗*件,建提抗案件被市院采纳**件。提出检察建议*件(其中*件系再审检察建议),被采纳*件。主持和解*件,终止审查*件。全年通过改判或调解等方式改变原裁判结果的*件(***诉**市卫生局违法行政案、***、***诉**市**医院人身

损害赔偿案及***诉***人身损害赔偿案)。我科的主要工作有:

一、稳步推进民行建、提抗工作,做强民行主业 建、提抗工作是基层民行检察监督的核心业务。我科以此工作为抓手,努力发挥民行检察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维护司法公正的作用。在民行主业上,我科主要着重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联系、宣传以多渠道拓展案源。案源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民行建、提抗工作的瓶颈问题,严重制约着民行检察业务的发展。针对案件受理数较少的困难,今年继续加强与有关律师事务所的联系,积极参加市院组织的律师联席会议。借办公室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寄发资料的平台,撰写民行工作情况,进一步宣传民行工作。

二是逐步推进民行网上办案工作。根据省院民行网上办案的要求,我科同志通过认真学习和实践网上办案流程,尽快调整和适应新的工作方式。经过努力,我科已基本掌握民行网上办案流程,并已通过网上办案方式向市院建抗*件。为推进民行建、提抗工作打好了基础。三是着力抓好民行建、提抗工作质量。确保办案质量才能为民行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保证。我科在办案过程中,注重民行案件具体审查方法的总结和运用,加大建抗书、提抗书的说理性力度,加强与市院及法院的协调联系。多管齐下,切实提高民行办案质量。如我院建抗的***、***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因承办人员办案中充分的运用了法学理论,逻辑严密、说理充分,成为了全市唯一入选的**省首届十大民行精品案件。

二、推行民事申诉和解,注重工作实效 为及时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我科在坚持依法建抗、提抗的同时,还积极推进民事申诉案件的和解工作。今年初,我院成功主持和解了三起民事申诉案件。该三起民事申诉案件的申诉人均为**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申诉人与

各被申诉人间因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履行发生纠纷,申诉人被多个被申诉人诉至法院并败诉。在准备将该三起案件建抗期间,承办人获悉申诉人与被申诉人们之间因商品房买卖在车位使用等问题上尚存有争议和纠纷,可能引发另一起诉讼。承办人细致地分析了申诉人与被申诉人们之间产生纠纷的起因,认为如果双方当事人能够和解,不但申诉人能够在该三起案件上服判息诉,而且还能解决申诉人与被申诉人们之间另一起可能成讼的纠纷。经过对双方当事人的耐心说服和劝导、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等细致的工作,申诉人与被申诉人们终于愿意进行和解,并在我科的主持下达成了和解协议,有效避免了缠诉事件的发生。

三、做好民行息诉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民行部门除对部分因法院裁判存在问题的案件建抗、提抗外,大部分的申诉案件还需要承办人员做好申诉人的服判息诉工作。我科本着客观公正、实事求

是的原则,既强调建、提抗工作,又重视息诉工作。在办理申诉案件中,若法院裁判正确,一方面耐心细致地做好当事人的工作。同时又通过试行民事行政案件申诉告知及风险提示书制度和息诉理由告知书制度,使申诉人充分了解检察机关民行检察的职能,使其服判息诉。今年终止审查的*件各类申诉案件,虽然部分案件在做工作过程中存在反复,但最终申诉人都在我科得到圆满的答复,有效避免了无理申诉、无理缠诉现象,维护了社会稳定。

四、紧紧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 今年来,我科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根据院里及支部的统一部署,我科全体党员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查找自身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实施,同时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使全科同志的政治理论素质均有了较大的提高。政治素质的提升确保了全科同志办案工作上能自觉遵守办案纪律,规范办案,廉洁自律。

在加强政治学习的同时,我科还紧紧抓好业务学习。针对民事行政法律纷繁复杂的特点,在办案过程中注重相互交流和共同探讨,形成较好的集体学习氛围,同时借助集体智慧以提升办案能力。在办案之余,全科同志均能勤动手勤动脑,人人都有调研文章、信息被采用,调研、信息、宣传工作均超额完成任务。尽管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与先进部门相比,距离还是很大。我们在公益诉讼方面还需进一步努力,争取有所突破。民事行政检察科 2006年12月18日

篇6:民行科检务公开工作计划

XX年上半年以来,我科民行检察工作在院党组和市院民行科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年初市院民行检察工作会议精神和本院,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坚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思想,坚持“抗诉息诉并举,监督服务双行”的原则,紧紧围绕提高“提抗支持率、再审改变率”这个中心,探索增强民行检察工作质量和效果的有效途径,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

一、基本工作情况

XX年上半年,我科共受理不服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民事申诉案件11件,其中经审查决定向市院提请抗诉8件,息诉2件,与去年同期立案数相比上升400%。市院转发经验材料2篇,发市级通讯1篇。

二、工作特点

(一)、强化网络信息宣传优势,积极主动开辟案源

近年来,由于人民群众对民行工作职责不够了解,使民行案件线索匮乏且质量不高,制约了民行检察工作的发展。去年以来,为了解决民行案件案源枯竭的困难,我科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主动开辟案源,既解决了民行线索匮乏的燃眉之急,又提高了抗诉案件质量,奠定了民行抗诉工作的基础。一是建立XX,通过网络作为宣传平台,将法律、法规及申诉工作程序等工作,结合高检院要求“检务公开”的精神,将好的案例,对外发布,特别是发布以往提抗成功改判案件教育人民群众,强化宣传效果。如我们共提请抗诉的8起案件,其中有6起案件线索是通过网络宣传,让申诉人自行到我科申诉的。二是通过强化网络宣传开辟案源。利用报纸、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XX网站,工作职责、受案范围,主要是围绕民行工作服务,通过网站的传播直接与市民接触,可以有效地将民行检察信息广传社会每一阶层。网站开通一年来,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从制定部门的宣传策略,以及与媒体互动宣传民行的检察信息,提高了市民对民行工作的认识。三是通过加强联系沟通开辟案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加强与辖区内律师事务所、区法律援助中心等单位进行联系,并与律师事务所建立了联系点,从而取得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扩大了案源。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解决了案源匮乏问题。

(二)、强化案件质量,提高提抗率和改变率

案件质量是案件的生命线,在办理抗诉案件过程中,我们严格把握抗诉条件,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和证据观念。坚持“敢抗、会抗、抗准”的原则,重数量更重质量。一是严审细查准确认定,提高案件质量。认真审查申诉人的申诉状和原审卷宗的答辩状、庭审笔录、判决书,了解申诉人为何不服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原审判决或裁定是否有错误。审查认定的案件事实是否准确,适用法律是否正确,审判活动程序是否合法。通过认真审查、严格把关,使案件认定准确,提高了提抗支持率、再审改判率。二是请求市院帮助把关定性提高提抗率。对于一些疑难案件,我们就积极主动地向市院民行处汇报,听取上级院的意见,帮助我们把关定性。如我们办理不服法院判决来我科申诉的申诉人XXX股份转让纠纷案。我科审查后认为XX市XX区人民法院对本案的实质权利义务已做出判决。而后又对判决书做出实质判决内容的民事裁定是更改了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违反法定程序,并影响案件正确判决。便将此案整理后向市院作了详细的汇报,经市院把关后认定此案具备抗诉条件,现该案已经向市院提请抗诉。

(三)、维护公平正义,做好民行案件息诉工作

今年以来,我科在充分履行民行检察工作职责,对法院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的同时,认真做好申诉人的服判息诉工作。年初,为了更好的开展息诉工作,科里就息诉工作程序制定了《民事申诉息诉工作制度》,并且针对不同的申诉人的不同的案情,采取相应不同的息诉办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有效地化解了各种诉讼主体之间的矛盾。科里就息诉工作专门安排了一间办公室作为息诉听证办公室,制定了《申诉案件双方当事人听证、调解工作程序》。通过双方当事人的举证,在听证会上说明事实与理由,再通过我们的民行检察干警做息诉调解工作,以案说法,说服申诉人息诉。有的申诉人由于不懂法,我们就案件涉及的法律和法院判决、裁定的理由,帮助申诉人认真分析,耐心解答,使申诉人懂得为什么自己有理的案件反而败诉。为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公正裁判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年4月,申诉人XXX到我科来访申诉称在法院起诉时,提供了不少的证据材料,但是法院却没有采信我的证据,判我败诉,我不服气,请你们帮我抗诉。我科民行科的干警听他叙述完,又去法院调取了原审卷宗。发现申诉人与被申诉人所签的合同是合法有效的,按合同约定申诉人房屋的使用权,已经在另案中已经给予赔偿了。民行科干警就该案所涉及的法律和法院判决的理由耐心地分析解释给她听,最后申诉人懂得了为什么败诉了。其次是协商论法,规劝申诉人息诉。对因检察机关与法院认识不统一而长期久拖不决的案件,我们主动邀请法院的办案人员召开案件讨论会,互相交换意见,从维护当事人的利益出发,就判决、裁定的法律依据和案件事实进行充分辩论,达成共识。再是听证释法,促使申诉人息诉。对那些明知法院判决、裁定正确,为了要面子而缠诉的申诉人。我们通对召开听证会的形式,由被申诉人到场针对申诉人提出的申诉理由和证据进行答辩,然后再让申诉人质疑,使其自觉息诉。今年以来,息诉2件,占受案总数的25%,有效地化解了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诉讼积怨,从而维护了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

三、存在的不足

1、干警的业务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随着新形势下越来越多新法律法规的实施,对民行干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更新、充实新的知识,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民行检察工作的需要。

2、出庭支持抗诉方面的经验不足,今后工作中需要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改变以往机械、被动的出庭局面。

3、调查研究工作在质量上、层次上需进一步提高。

四、下步工作打算

1、广挖案源保证案件数量,除搞好正常的接待、申请抗诉外,要协调好区各律师事务所,向他们找案源、要案源,特别是协调好XX区人民法院立案庭,提供对法院判决确有错误的申诉、上诉案件的案源,以保证全年抗诉案件的数量。

2、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提高民行干警的整体素质,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民行干警的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同时结合开展八荣八耻的教育活动,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法观,规范民行检察干警与律师、当事人的关系,保证公正执法,保持队伍廉政。

3、以办理提抗案件为中心,严把立案关,切实提高提请抗诉质量,确保市院提请抗诉支持率、法院改变率。一是严格执行科务会讨论案件制度,办案人在立案前将案件处理意见交科务会讨论,以保证案件质量;二是提高抗诉书制作质量来促进抗诉案件质量的提高;三是在再审检察建议工作上继续拓宽检察建议的渠道,提高检察建议的质量。

4、建立个案跟踪制度,做好跟踪问效工作。即每个办案人对自己承办的案件从立案、提请抗诉、市院支持抗诉、法院审判等环节作到个案跟踪,对自己办理的每一起案件,在哪一个诉讼环节、结果如何,了如指掌,以保证案件的支持率和改变率。特别是跨的案件跟踪,了解和掌握抗诉案件的再审动态,提高改变率。

XX人民检察院民行科

XX年6月15日

篇7:转变民行工作思路范文

为贯彻全国第二次民行检察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民行业务培训会精神,构建多元化监督格局,湘潭县院转变民行工作思路,将工作重点从抓抗诉,转移到办理违法调查、督促、支持起诉、执行监督案件上,现已初见成效。2011已办结了违法调查案件3件,法院已回函进行整改,其中一件更换了承办人。另办结了1件支持起诉案件和1件督促履职案件。具体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转变思路,积极夯实监督基础。

一、是开展业务学习。组织干警系统学习高检院曹建明检察长《在全国检察机关第二次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关于对司法工作人员在诉讼活动中的渎职行为加强法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高检会(2011)1号文件以及省院白贵泉副检察长《在全省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等,做到法律政策入心入脑。

二、是转变工作思路。领导带头学习,充分认识基层检察院民行工作重点转变是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是改变民

事行政检察工作薄弱状况的正确发展道路。要求干警克服模糊认识和畏难情绪,坚决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违法调查、督促、支持起诉、执行监督案件的办理。

三、是优化办案条件。优化队伍结构,将年轻和有丰富民行工作经验的干警调整到民行部门,充实办案力量;积极改善办公、办案条件,配备办案用车,人手配备电脑一台;足额保障办案经费,提供特定查阅资料场所。

二、加强宣传,广辟案源,不断拓宽监督渠道。一是走访工作制度化。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知名度不高,很多群众不了解,渎职行为调查、执行监督、调解监督、事中监督等新要求新规定知道的人更少,线索少制约着工作的开展,为破解这一难题,结合县委“大走访”工作部署,该院制定了“大走访”工作方案,定期走访人大、政法委、法院、信访局、司法局、律师事务所等机关以及乡镇,收集了解群众诉求,获取案件线索。如:今年5月,检察干警走访时发现,法院执行人员在执行一起马菊泉雇员受害赔偿纠纷案时,在执行中主持调解,违反民事诉讼法第207条有关“执行和解只能是当事人自行达成”的规定,执行人员主持调解系违法,造成当事人不断缠访。二是送法下乡经常化。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利用农村赶集机会,会同控申科,送法下乡,宣传人民检察院民行案件的受理范围、条件和办案纪律等。今年先后在易俗河、中路铺等乡镇进行了6次大型宣传,接

待群众370余人次,发放《民事行政申诉告知书》600余份,获取督促、支持起诉线索3件。三是申诉、信访线索共享。利用政法委、人大的影响,建立法院申诉、信访材料定期移送评查、消化机制。即法院受理的人民群众申诉、信访案件,由人大、政法委将此类案件交该院评查,提出评查处理意见。现交办此类案件5案,通过评查发现违法调查线索1件。

篇8:民行科检务公开工作计划

关键词:民行检察,违法行为,调查机制,监督,健全,完善

根据广东省人民检察院2009年9月发出的《关于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开展违法行为调查权工作的指导意见》, 民行检察部门在审查办理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工作中, 发现案件可能存在违法行为情形时, 可以启动民行违法行为调查。民事、行政诉讼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必然包括民事行政诉讼案件的审判、执行人员贪污受贿、渎职等腐败行为。因此, 如何合理运用民行违法行为调查权, 构建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民行反腐体系, 对提高民行检察监督力度, 惩治司法腐败, 推动法律监督工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民行违法行为调查权的法律依据和定义

从我国的根本法、程序法及职能部门组织法等相关规定中, 我们都能找到民行检察部门对民事、行政诉讼进行监督的法律依据, 而这些也成为民行违法行为调查权的法律依据。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五条也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对于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 实行监督。”2007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十四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行政诉讼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由此可见, 民行违法行为调查权指的是民行检察部门依法享有的对民事审判、行政诉讼及裁判执行中的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置建议的权力, 该权力包含于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权之中。

由于民事行政检察工作起步较晚, 无论是社会认知度、法院的接受度, 还是检察机关目前的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机制, 均不能与刑事诉讼监督的成熟度相提并论。在现阶段, 民行检察监督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法律关于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的规定原则而抽象, 在法律规定的原则范围内, 通过监督机制的构建, 对原则性的授权具体化, 并非突破法律规定。当然, 违法行为调查这一监督机制的有关问题也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二、民行检察监督机制现状

检察机关肩负着监督法律正确统一实施的多方面职能, 需要检察机关内部建立相应的体系性权力配置机制, 实现监督途径和手段的多样化。现行民事行政审判监督机制主要是抗诉和检察建议, 而原有的职务犯罪侦查权已被违法行为调查权取代。应当说, 民行检察监督机制在不断优化。但是, 实践证明, 现有监督手段仍不能满足履行民行检察职能的需要, 突出的问题是存在盲点, 那就是审判及执行人员在审理与执行民事行政裁判过程中的违法问题。它既不能通过抗诉得到解决, 也不是刑事诉讼所关注和解决的范围, 实际处于民行检察监督的盲区。具体表现在:

其一, 对审判、执行人员的一般违法行为无法监督。司法人员犯罪更多地是由于审判人员一般违法性质的收受贿赂、枉法裁判、违反法官法的规定办人情案、关系案所致。尽管《民事诉讼法》把“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 枉法裁判行为的”作为抗诉理由, 但由于没有把违法行为调查作为一种监督手段, 民行检察部门一般不可能通过自行调查获得有关审判人员职务违法的事实并以此为由提出抗诉。实务中, 对这一抗诉条件掌握的标准大多是行为已构成犯罪且刑事判决已经生效。即使在办理抗诉案件中发现犯罪证据, 也要等待刑事诉讼程序结束才能抗诉。

其二, 一般程序违法不能作为独立的抗诉理由, 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监督。《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再审的是“对违反法定程序, 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情形, ……。”显然, 其关注的是裁判结果而非违法行为本身, 带有明显的重实体轻程序倾向。一方面, “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程序违法仅仅是程序违法的一部分, 其他程序违法问题如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审理超过法定期限, 等等, 依据现有规定, 检察机关无法通过抗诉进行监督, 游离于检察监督范围之外。另一方面, 是否“影响实体判决”没有统一标准, 很难统一认识。实际上, 无论程序违法是否影响实体判决, 程序违法的背后, 往往隐藏着法院或者有关个人滥用职权、为钱办案、办关系案、人情案、地方保护主义等问题, 甚至隐藏着办案法官的违法犯罪行为。这些违法行为与审判行为相伴生, 却又被合议制、审判委员会制度所掩盖。

其三, 以现有监督手段, 无法对人民法院的调解、民事行政裁判执行活动进行监督。执行过程中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十分隐蔽, 社会影响很坏, 例如超标的执行、执行案外人财产等。同时, 在片面追求诉讼效率的思想指导下, 有的法院甚至制定奖励办法鼓励调解结案。这直接导致法院调解结案率大幅度上升, 其中不乏违背当事人意愿的强迫调解, 损害第三者利益、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调解。由于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将调解、裁判执行活动排除在人民检察院抗诉监督范围之外, 检察机关仅能够以检察建议的方式进行监督。

三、完善和健全违法行为调查机制的构想

针对上述问题, 健全违法行为调查机制, 对于充分发挥民行检察监督的作用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首先, 有利于拓展民行监督空间。其次, 有利于实现动态监督与静态监督的结合, 强化抗诉力度。再次, 有利于发现和预防审判、执行人员职务犯罪。由于民行检察监督手段单一, 实践中, 针对诉讼中的违法情形进行的调查因为程序不明确而存在不规范、调查目的偏向等问题。因此, 除可通过立法由上而下地对调查范围、调查程序、调查手段和调查后的处理方式等进行规定外, 检察机关可对违法行为调查, 健全和完善相关的配套工作机制:

(一) 完善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

针对案件线索移送和工作联系配合制度落实不到位、各内设机构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协作配合有待加强等问题, 推行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建设。按照“上下统一”的要求, 上级检察院应加强指导与协调, 排除干扰阻力, 灵活采取交办、转办等方式, 统一组织调查工作;按照“横向协作”的要求, 加强各地区检察机关民行检察部门的工作协作, 互通情况, 沟通协调, 借鉴各地在工作中创造的成功做法, 整合不同区域检察机关民行办案力量, 丰富监督形式, 增强监督实效;按照“内部整合”的要求, 加强与反贪、反渎、侦监、公诉等部门的协作配合, 建立诉讼违法线索与职务犯罪线索的双向移送机制, 民行检察部门在办案中发现职务犯罪线索, 按照案件线索管理的规定移送并配合侦查部门依法查处, 本院检察长、各内设机构及本院工作人员发现、收到、受理的诉讼违法线索, 由控告申诉检察部门统一受理和管理, 并统一分流、移送到民行检察部门办理;按照“总体统筹”的要求, 统筹安排工作重点、工作部署、监督方式、案件交办督办、线索管理与力量调配, 促进检察机关结成运转高效、关系协调、规范有序的统一整体, 充分发挥民行法律监督整体效能。

(二) 完善检法衔接机制

民行检察监督的效力主要是依法启动相应的法律程序、提出相应的司法建议或意见。这种监督的程序性要求建立与法院内部工作的衔接机制。

(三) 健全群众工作机制

维护人民群众权益, 坚持把民行检察监督的重点放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 特别是加强对审判人员徇私舞弊、枉法裁判和其他严重违反法定程序、严重侵害当事人及案外人利益的行为的监督。

(四) 建立检察监督与人大监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加强法律监督必须要依靠人大监督和支持, 人大加强对检察机关的监督也是加强司法监督的一个有效途径。在人大不再进行个案监督的情况下, 各级人大常委会发现属于检察机关监督范围的事项, 可以交由同级人民检察院进行监督并向人大常委会报告结果;对检察机关在法律监督工作中报告的重大问题或者重大事项, 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处理。

但在开展违法行为调查工作中, 应当注意要始终坚持法律监督属性, 遵循民行检察监督的特点和规律:

1. 把握调查目的的监督性。

民行法律监督调查机制的目标是维护司法公正, 着力点是监督纠正诉讼违法和司法不公问题, 既不同于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的目的 (即查清案件事实) , 又有别于当事人收集证据的目的 (即承担举证责任) , 而是为了纠正诉讼违法和裁判不公问题, 维护司法公正。

2. 坚持调查范围的有限性。

民行检察权是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对发生的违法情形或生效的错误裁判进行监督, 即调查是否存在抗诉事由、调查审判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否有其他诉讼违法情形。

3. 保持调查的中立性。

调查目的的监督性, 直接决定了检察机关在调查中, 既不具有自身利益, 也不是代替一方当事人收集证据, 而是代表国家对民事、行政诉讼活动进行监督, 处于“居中”的地位。

4. 提高调查活动的规范性。

篇9:民行科检务公开工作计划

一、着力三个转变,破解案件线索少难题

(一)着力工作方法转变,在拓宽民行案件线索收集渠道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群众了解民行检察工作的性质、作用及办案流程,同时,就近受理群众申诉。二是紧盯焦点、热点案事件。针对近年来民事涉法涉诉上访案件居高不下而检察机关却无米下锅这一现状,该院加强与信访、政法委等部门的联系,对该类信访案件登记造册,逐案进行审查,去年至今,共从信访案件中发现线索18件。同时,该院重视从有重大社会影响、社会舆论比较关注的热点中发现案件线索。如针对倍受关注的“讨薪难”等问题,去年以来共发现案件线索11件。三是建立互动工作机制。一方面,该院坚持与辖区律师事务所定期进行座谈,互通工作信息,以便从中发现案件线索。另一方面,根据宛城区是农业大区、农民的绝大部分诉讼案件均由乡镇法律工作者代理的现实,进一步强化与乡镇办法律服务所的沟通联系,除由民行科派人不定期深入各法律服务所面对面进行沟通,详细掌握民事诉讼案件情况外,还经常保持与各法律服务所的电话联系,实现了信息共享。

(二)着力工作重心转变,在民行类案的发现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建立类案监督信息平台。对已受理的民行案件逐案填写《案情梳理表》,然后进行分析、归类、汇总,从中发现存在的类案问题。二是建立类案评估研判制度。通过对收集的典型案件和同类案件进行分析甄别、筛选汇总、梳理归类,聚焦若干个重点问题,并从问题性质、问题普遍程度、监督可行作性及预期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和细致研究,提出对策建议,然后制定调查方案,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进行调查,从而确定类案线索。三是按照类案研判确定的重点问题,集中力量和时间收集类案线索。

(三)着力工作领域转变,在民行办案规模上实现新突破

该院采取“抓系统、系统抓”的方法,经详实的论证研究,每年度选择一个易发、多发问题的重点系统或行业,如国有资产、环境资源、土地管理等领域,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专项监督活动。今年以来,该院经论证选定土地执法这一领域,对行政处罚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共向土地管理部门发出督促起诉意见书8件,追邀罚款248237元,并向反渎部门移交职务犯罪案件线索5人,侦查后均被法院做出有罪判决,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二、坚持三个注重,破解案件取证难题

(一)注重卷宗审查,了解掌握案情

一是阅全案,全面了解案情。通过阅卷,理清法官办案依据的事实和法律,掌握卷宗反映的情况与申诉人申诉情况的差异。二是审重点,提出疑问。在了解全案的基础上,重点审查原审判中采信证据、事实认定、适用法律上的疑点,然后进行比对、鉴别和定性。如该院在办理虚假诉讼系列案件过程中,着重审查五种情形:原告起诉的事实、理由不合常理,所提交的证据有可能伪造;当事人一方或多方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其诉讼代理人对案件事实陈述不清;当事人之间有特殊关系或配合默契,庭审过程异常顺利,不存在实质性抗辩;双方主动要求调解,或者调解协议的达成异常容易;举证责任分配不合理,不符合“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等。

(二)注重调查,查明案件事实

一是以核实采信证据真实性为切入点,抓好相关书证及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核查工作。在今年办理的虚假诉讼系列案件中,该院紧紧围绕建房者恶意串通他人所写的借条的真实性,从资金来源、用途等方面入手,全面展开调查,同时借助鉴定等手段,为核实借条的真实性打下了基础。二是以证促“供”,迫使案件当事人如实提供证言。如在办理虚假诉讼系列案件中,通过证据展示迫使当事人承认“兄与弟”、“女婿与岳母”等之间的债务为虚构,进而将案件定性为虚假诉讼。三是注意调查的方式方法。如上述小产权系列案件中张某、肖某民间借贷纠纷案,该院经过分析和观察发现,肖某比较老练,而张某比较老实,且其只是为肖某帮忙。于是该院决定选择张某作为突破口,在张某交待了其受肖某之托虚构债务,通过法院调解确权以房抵债为违法建筑房屋办理产权登记的事实后,对肖某进行询问,从而使案件得以突破,为该案顺利提请抗诉打下坚实基础。

(三)注重配合,巧借外力

一是加强与本院自侦部门的配合。该院积极探索违法行为调查与自侦部门初查衔接制度,在调查中适时邀请自侦部门介入初查,通过自侦部门的初查为监督民事调解案件固定证据。二是加强与公安机关配合。充分利用公安机关在审讯、取证方面的优势,在审查案件过程中,发现当事人或代理人涉嫌犯罪的,及时移交公安机关进行查处,并采取“参办”和“督办”的方法,联合公安机关进行审讯、突破,尽快查清案件事实,进而及时提请抗诉或建议法院对案件进行再审。今年以来共向公安机关移送刑事案件线索8起,公安机关全部立案。目前,这些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三、做到三个并举,破解案件处理难题

一是做到提请抗诉与再审检察建议并举。在对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进行监督的过程中,该院在依法坚决做好提请抗诉工作的同时,及时运用再审检察建议、纠正违法通知书等方式予以监督,并通过人来人往、打电话等方式跟踪监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9以来,该院共提请抗诉35件,发出再审检察建议43件,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45件,建议对8名审判人员作出行政纪律处分并被法院采纳,确保了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维护了法律的尊严,监督出了检察机关的声威。

二是做到与法院的沟通和敢于监督并举。其一,对检法机关分歧较大、背景复杂的案件,由案件承办人、民行检察部门负责人及分管领导分别与原审法院交流、沟通,听取法院的判决依据和判决理由,防止盲目提请抗诉。其二,针对实践中抗诉后发回重审案件效果不佳的问题,该院创新建立了“立体监督”工作格局,积极采取完善再审案件跟踪监督机制、建立检察长列席法院审委会研究民行抗诉案件会议机制等措施进行监督。2009年以来,该院办理的抗诉案件再审改变率和再审检察建议采纳率均达到100%。

篇10:检察院规范民行工作汇报

高度重视规范司法理念的培育。该院组织民行科干警深入领会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工作的精神,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检察机关执法工作规范、检察纪律要求,从思想上树立规范司法、公正司法的理念,为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奠定基础。

立足本职,严格案件审查、办理程序。该院要求民行科干警在从事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监督规则》等法律法规审查办理案件,规范办案程序。认真调查核实案件的证据材料,确保监督有理有据。针对被监督机关的违法行为所发出的纠正违法通知书及检察建议书,督促被监督机关认真整改、按期回复,提升监督的水平。

篇11:创新民行工作机制强化诉讼监督

民事行政检察是检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察工作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突破口。在当前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我院在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中不断更新执法理念,创新监督方式,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充分履行对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的监督职能,从而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使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当前还有一些制约民行工作发展的问题亟需解决,因此,走一条“树理念、创机制、提能力、显绩效”的道路势在必行,同时也是我们如何充分发挥民事行政检察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树立现代监督理念,积极参与社会管理

当前民行检察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正发生新的转变,在构建以抗诉为中心的多元化监督格局下,我院民行诉讼监督工作能适应新形势要求,准确把握住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宪法定位,立足并坚持法律监督属性,准确定位民行检察职能,不断拓宽监督领域、延伸监督触角。

一是树立正确的监督理念,要充分发挥民事行政监督的积极作用,让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真正感受到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现实作用,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司法公正。民事行政检察并不是干预审判活动,而是以维护司法 1

公正为目标,通过监督,确保审判权的正常运用和行使,确

保法制权威。以此为出发点,近年来我院民行科注重加强对

法院执行行为的监督,促进公开、公正、透明执法。从即时

监督、依法监督的角度入手,发挥了民行监督工作的能动作

用,力求实现检察工作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二是树立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思想,积极办理抗诉案

件,维护司法公正。提请抗诉是基层院民行检察部门对人民

法院民事、行政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重要途径,在现有的工作机制下,往往会出现办案效率低下,民行监督的职能

作用不能有效发挥的问题,面对现实的形势,我们要树立敢

于监督、善于监督的思想,调整办案思路,拓宽监督渠道,从法院审判过程、判决结果入手开展监督,积极办理抗诉案

件。同时,加强与法院的沟通与协商,提出对案件的审查观

点,听取法院的意见,依法提出再审建议,对不符合立案条

件的,做到对当事人耐心细致地释法说理,引导当事人息诉

服判。

三是以全新的理念履行职能,促进社会管理,提高社会

管理水平。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社会矛盾亦层出不穷。

如何服务社会大局,促进社会和谐,是民行工作面临的主要

课题。为此,我们打破以往坐堂办案、等米下锅的工作模式,克服单纯办案、就案论案的呆板方法,以全新的工作思路投

入工作,对存在的突出社会现象寻找深层次的原因,探寻解

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

二、创新机制,规范诉讼监督审查

检察机关在诉讼监督中要针对实践中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诉讼监督规律,不断完善有效的诉讼监督工作机制,创新监督方式,强化监督手段,规范监督程序,推动诉讼监督工作取得新进展。

当前,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涉及民生问题的诸多矛盾通过诉讼形式大量涌入司法领域,利益冲突协调难度加大。新形势下我们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诉讼法律监督的重要意义,坚持以提升民行诉讼监督工作的公信度、透明度为抓手,在办案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规范办案机制,使申诉人心悦诚服地接受检察机关终止审查的处理意见。同时,我们在加强监督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发现诉讼违法案事件背后隐藏的职务犯罪的能力,力争实现审查程序的公开、公平、公正,最大限度的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提高能力,增强工作整体实力

一是夯实基础工作。2011年我们着力于服务大局、维护稳定、关注和保障民生,坚持源头治理,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要进一步从方便群众、服务基层的角度出发,拓宽监督领域,扩展监督对象,强化监督功能,更新监督方式,进一步规范工作程

序和方法,夯实基础工作,努力构建好就地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平台,使检察机关更及时有力地化解社会矛盾。

二是积极办理公益案件,促进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在工作中,我们倡导贴近群众、服务民生的阳光检察,将检察保障服务及时延伸到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地带,努力为民生大计提供检察服务保障。社会公共设施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职能部门尽职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生活的安全与便利。针对民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对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并对建议的落实情况逐一跟踪,深入社区街道,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向相关单位出谋划策,解决困难,使提出的问题全部得到解决,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了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支持。三是加强队伍建设。以加强队伍素质能力建设为重点,着力增强诉讼监督能力,提高诉讼监督水平,加强检察队伍素质能力建设,是提高法律监督能力、确保公正执法的根本。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其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诉讼监督,这是由我国宪法及其他法律规定的。而检察人员自身素质的强弱与否,特别是检察人员办案能力的强与否,直接影响着法律的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诉讼监督能力能否正确的行使。目前,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诉讼监督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要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深入广泛开展专业化培训和岗位练兵、业务竞赛活动,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及时总结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切实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为强化诉讼监督职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结合民行工作,我们要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执法水平。要高度重视民行检察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着力提高法律监督能力。结合实际,应当围绕提高适应法律能力、证据审查能力、文书说理能力、再审出庭能力以及做群众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等能力开展岗位练兵,提高办案水平。充分调动民事行政检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民行工作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

四是重视协作,形成诉讼监督合力。近年来,我院始终坚持诉讼监督全院一盘棋工作思路,各业务部门在履行诉讼监督职能过程中,从诉讼监督工作的全局出发,改变以往的办案模式,注重整合内部诉讼监督资源,实现了案件信息资源共享,并逐步形成了各业务部门横向联合,全院协调一致的诉讼监督一体化机制。通过各部门的协作,整合全院资源,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了诉讼监督工作的全面发展。

四、突出重点,注重诉讼监督实效

我院以执法办案为依托,在履行民行检察职能中找准推进重点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努力实现办案力度、质量、效果的有机统一,推动了民行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维护司法权威,做好息诉罢访工作,化解社会矛盾。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形势下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易发、多发、群体性事件增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是新时期政法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实践工作中摒弃以往一推了之、一抗了之的做法,做到案案有结果,件件有回音,加强释法说理,引导当事人理性对待人民法院的正确裁判,服判息诉,与法院配合解决当事人的合理诉求,化解积怨,解决问题,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力争化解矛盾,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

上一篇:老师节日快乐教师节祝福诗歌下一篇:教学观摩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