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先进事迹-从平凡中走来

2024-04-28

个人先进事迹-从平凡中走来(共10篇)

篇1:个人先进事迹-从平凡中走来

从平凡中走来

许师傅,1952年9月出生,看上去并不高大,瘦削身材上的那身衣服显得那么肥大,窄窄脸庞上的表情是那样拘谨而认真,粗糙的大手似乎总也洗不干净......有人说,维修工的手要用刷子刷才能见到本色。

十八年的机修老工人“时间过地真快,转眼间我在宏源都已经度过18个年龄,一贯从事机修劳动„„”从他厚道的言笑中我才得知,他都已经成为我们公司的元老级员工了。他便是我们机修班班长许纪成,从1992年参与宏源,18年时间,他从不迟到、早退,一概遵从公司的安排。

没有高学历,没有镀过金,但在洗煤厂机修领域,他是绝对的技术大拿,1992年,宏源公司只有一个小小的北裕煤矿基地,许师傅当时任检修负责人,2004年至今任宏源洗煤厂检修班长一职。许师傅的岗位是平凡的,但毫无疑问的是他的工作业绩是不平凡的。虽然朴实的他说,他是做了他应该做的,但毫无疑问他把他应该做的工作尽可能的做到了最好,他真正实践了“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的信念。一直从事机电机修的他担任班组长后,更加认真钻研专业技术,细心踏实地开展工作,去年正值洗煤车间改造,有些小的改造项目由洗煤厂自行承担,他亲自带领检修班的同志,用多少料他都精打细算,周密安排,把自己的技术热心传授给别人,让更多的人掌握先进的安全技术的规程,年初我厂分配一批新工人,他就采取现场苦口婆心的传授,让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许师傅不仅自己技朮过硬,还不忘“传、帮、带”,他对自己的技朮从不保留。从点滴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个同事。“自己技朮再好,浑身是劲也不能完全派上用场,只有让更多的人掌握了技朮,后继有人,公司才会发展得更好。”在班组里新员工上岗后,许师傅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尽快熟悉并掌握岗位操作技术,他耐心提示、反复示范,把自己掌握的技朮和总结出来的工作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现在,有些人已成为独当一面、技朮过硬的技朮骨干。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闻险而动、身先士卒,充分调动全班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大家为确保洗煤厂生产任务的全面完成贡献自己的点滴力量。

特别是从去年的五月份到现在,他一直奋斗在机修现场,机修车间是他主要工作的场地。他热爱他的工作,凭着自己对机修事业的热忱,他指挥机修班组员工齐心协力、群策群力,处理解决机器设备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到当日的工作当日完成,决不能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就在最近几天,三厂原煤筛出现故障,他立即组织班组人员进行检修,从下午2点一直到晚上1点多,终于使原煤筛正常运行。当时大家都以为可以下班回家了,可是他主动请缨,要求把当日未完成的检修任务干完。在他的带动下,机修班组人员没有一句牢骚话,坚守各自岗位,一直到凌晨5点多完成了当天的检修任务。他就是这样以一种老黄牛的精神日复一日地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地工作,总是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他那过硬的技术,谦和的态度,时时地感染着周围的同事们,成为带动机修人员不断努力工作的动力,得到洗煤厂领导和同事们的赞许和支持。

一次加压过滤机出了故障,许师傅一门心思扑在加压过滤机上,除正常完成车间的检修工作外,把加压过滤机的“头疼脑热”看在眼里放在心里。随时都处于备战状态,只要加压过滤机有了问题,无论几点钟,也不论有多累,他总是第一个冲到抢修现场。加压仓仅有1·2米高,在里面检修蹲着也不是,站着更不行,真是左右为难。尤其到了夏天,加压仓底比蒸笼都热,呆在里面气也喘不上来。有一次在里面检修了五六个小时,等机器正常运转,他已经头晕眼花,快休克了。当我问他为什么这么拼命时,他说:“只有设备正常运转了,我才能够吃得香,睡得踏实。”像这样一忙起来就顾不上吃饭,顾不得喝水,半夜两三点被叫起来去检修是常有的事,每次电话铃一响,贤惠的媳妇也免不了有怨言:“做好了饭,不见人回来,加班;饭凉了,人又回来了......”遇到这种情况,他总是嘿嘿一笑,将快乐工作的表情重新写在脸上。问起今后的打算时,他的回答平凡而朴素:“把设备维护好,要不,总觉得缺点什么......”当问起他设备出现故障时的第一反应时,他说:“首先的反应就是义不容辞。”

许师傅总是说要节省材料成本,能省就省,浪费了可惜。多么朴实无华的话语啊。他带领检修班人员回收复用、修旧利废,复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修理一切可以修理的,自制一切可以自制的。曾自制加工原煤破碎机齿、中矸提升斗等。1-8月份共修复旧滤布210块,旧滤板130块,复用旧皮带230M,修复旧阀门12个。有些刮板已经报废许师傅进行两次修理把这些刮板焊接成可利用的短刮板大大节省了材料费用。

他的勤奋使他进步,他的执著使他成功。他多次获得了公司“先进个人”,“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看着他满面笑容的站在奖台上,大家深深地知道,那是他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忘我工作的拼搏精神得来的。与其说是大家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不如说是他不断追求“更好”、精益求精结出的硕果。

曹厂长曾经说过:“把平凡的事做实了就是不平凡,把戈壁踏实了就是一条金光大道。”而许师傅正应了曹厂长的这句话。倘若把工场比作一台呆板,那么机修工便是这台呆板上的一颗螺丝钉,虽不起眼却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整整18年,他在洗煤机修一线上奋战,无怨无悔的书写着自己的煤海人生,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按照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演绎着一段人生真义。他更为洗煤厂的改革发展谱写了一曲华美的乐章。我们更应该为这样的老员工做出的努力感到骄傲自豪!

篇2:个人先进事迹-从平凡中走来

高叫着:爬出来呵,给尔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到——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奋进的路上:摄取延安精神正当时。

以前对于延安精神我只是狭隘的认为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俭节约,通过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延安精神”是由延安时期的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衍化而来,它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它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本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特征。革命选择了延安,延安孕育了革命,哺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延安干部学院学习的四天里,虽然每天的时间安排都是满满的,可是每一个人都很珍惜,每天都乐在其中,丝毫没有感觉到累,戴上耳麦,挂上胸牌,提上小马扎和学习袋,嫣然一个学生模样,没有距离,没有压力,没有烦恼,专心的学习,尽情的享受延安干部学院所给予一切学习资源,去过的每个人几乎都在感叹:如果从前在学校里我能像现在一样这样用心的学习,我不知道会学到多少东西;如果再给我

篇3:我从日常工作中走来

一、备课

备课作为六认真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它是记录一个教师日常教育过程的一种痕迹, 理应受到大家异乎寻常的重视, 可事实上, 除新教师以外, 大家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最可有可无的就是备课。在学校的备课笔记检查时, 我看着那一本本的备课笔记, 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小时代》中林萧形容自己的一段话:这就是一个纸盒子, 看上去还算牢固, 但其实包不住火, 也装不下水, 还呼啦啦的一直漏风。我想我们在座的各位很多人都参加过优课评比, 你们准备一节这样的课备课花了多少时间?至少也要一、两天的时间吧!我们很多人也参加过观摩课的活动, 在感慨某人的课上得好的时候, 我们是否也在问这样一个问题:这节课他花了多少时间啊?所以, 我想:如果要让备课这个纸盒子既能包得住火, 又能装得下水, 还要不漏风, 这样的工作量是巨大的, 也是凭个人能力很难办到的。现在我们好多学校都有集体备课, 有人形容之为“一人备课, 集体偷懒”, 我觉得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自己要备的一周的课或十天的课能仔细研究、认真打磨, 再提供给大家的话, 这样一个制度未尝不可。因此我在这里呼吁大家, 在接下来的校本培训中, 我们每个人都能认真备好属于自己的那几节课, 那我们整体的备课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可以省了我们很多二次备课的时间, 也为我们以后上好课创造了一个最好的条件!

二、上课

我们都知道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课堂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学质量, 在我们目前所处的“事事求质量, 课课讲效率”的大环境中, 我们已经视质量为生命了, 还要怎样呢?所以我在这里想说的不是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 我想说的是:各级各类的优课评比、学校的教研课等。我对自己的要求是, 每个学期至少上一节校级公开课, 每个学年有一次市级上课、说课、交流的机会。我觉得我们在准备这样一节课时, 必然要对教材做出认真、细致的分析, 会查遍我们所能找到的所有资料, 认真钻研, 仔细推敲, 完成一份自认为最完美的教案。然后还会针对这节课与同事交流、试上, 请同事来帮忙提意见, 并对这节课的流程、衔接作进一步的修改。说实话, 有时候多听一个讲座 (例如今天的我的发言) 、多听一节课 (例如每年中考复温研讨) 对教师的成长取不了多大作用, 但如果你能花两天或更多的时间认认真真地准备一节展示课, 你的收获会更大。当然在这一过程中, 你会付出很多, 但你会得到更多, 你经过自己探索而得到的收获会不自觉地引用到你以后的教学活动中, 甚至在几年后你还能清晰地记起你曾经上过的某节课, 你还念念不忘在这次上课过程中你的成长与收获。我曾听到过我们学校的老师发出过这样的感慨, 我以前和某某老师差不多, 自从他拿了一个南通市上课比赛一等奖后, 我就发现与他有差距了。因此, 我在这里提一个倡议, 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 坚持每个人在每个学期能认真地上一节示范课, 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功效。

三、批改作业

对于每一个理科教师、尤其是数学老师来说, 我们日常教学工作中很大的一部分工作就是批改作业, 我想在座的大部分老师恐怕花在批改作业上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备课的时间。我们在备课时, 特别是在为了应付检查补已经上好课的备课时, 我们的心情是很差的, 往往一边抄着别人的备课, 一边牢骚满腹地抱怨着:抄这种东西纯粹是浪费时间吗, 还不如让我多批一本作业了。而当我们每天捧着学生的二套、三套作业批改时, 我们不会再在乎流逝的时间, 也不会再在乎工作量的多少, 最多是发出类似于这样的抱怨:这个题怎么会那么错呢, 我明明讲得很清楚了呀;或是某某同学这几天好像有问题, 作业是越来越差了, 我要找他谈谈了。大家如果做一个有心人的话, 你会发现, 在我们周围所谓的数学教得好的老师, 往往不是备课备得多出色的老师, 而是批改作业最认真的、反馈练习做得最到位的老师。这几年“15/20/10”的上课模式已经深入人心, 其中最关键的内容也就是“当堂反馈”, 在一些展示课上, 由于时间的问题, “当堂反馈”大多是来不及批改的, 这对于教师掌握学生的问题是有障碍的, 如果是平常的教学, 我还是主张要一一批改, 如果课上来不及的话, 可以放到课后再批改, 再选择其它时间作一下反馈, 效果会更好。在此, 我提醒各位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重视作业的批改, 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四、课后反思

我们在座的所有人的备课笔记上, 都有课后反思这一环节, 在每一篇的备课后面, 我们差不多都写了一点反思, 但这样的反思有用吗?我觉得这样的课后反思仅仅是给检查的人看的, 而不是给自己看的, 更不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而写的, 事实上一点用处都没有。我想说的有用的反思就是以论文或案例的形式记录下来的, 经过你大脑回顾、总结来的真正的反思。这样的反思一则是对自己工作的总结, 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更重要的原因是论文是我们评职称的首要条件、是评各级各类优秀教育人才的必要条件。

篇4:从饥饿中走来

在那个年代,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毛主席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成了我的主要精神食粮。

一个偶然的机会,几个淘气包钻进了学校的保管室,偷出了几张好看的教学挂图。他们随手扔出的几本破书,恰巧被我捡到了,原来是旧的教材。我如获至宝,《将相和》《猎人海力布》《一幅壮锦》这些迷人的故事一下子闯进了我的眼帘,进入我的记忆深处。

这几本书被我读了无数遍之后,我心想:“上哪里去找类似的书呢?”这时我想到村里还有一个上过中学的人,后来,我从他那里找到一本残存的中学教材。在那本书中,我第一次看到了著名作家赵树理的名作——《小二黑结婚》。我一口气读完之后,感觉不过瘾,再读一遍,还不过瘾。我老是想,后边还有吗?可是后边都是注释,明明没有了啊!在这本教科书里,我还看到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看到了有关《水浒传》的介绍。

最让我着迷的,是一本《民间故事集》,在我的一再请求下,那个同学给了我一天的阅读时间,因为书不是他的。我记得那天是星期天,家人都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去了,我的任务就是给菜地里的几畦芹菜浇水。为了多看一会儿书,我担起水桶飞跑,跑累了,就停下来看一会儿书,然后再担起水桶飞跑……但是很遗憾,尽管我争分夺秒,还是没看完那本厚厚的《民间故事集》。但是,我从此知道了,世间还有那么多迷人的民间故事,书中的故事比我爷爷、父母和兄长讲的还要迷人。

上初中的时候,偶然看到有个同学带来一本《汉语成语小词典》。我大开眼界,感叹世间居然还有这样的好东西,那么多的好词都印在一本书里!特别是那些带故事的成语,更让我着迷。我把那本词典借来,买了一个精致的本子,把那些成语故事都抄了下来,好几百个呢!

后来,我从教我们农业的李老师手里借来一本《唐诗宋词100首》,没日没夜地抄了一个星期,硬是把那本小书连同注释都抄了下来。那时,我听老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便开始有计划地背诵我的手抄本。

一天,我听说教初三的黄老师家里有好多书,就设法和他套近乎,终于有一天,他允许我看他的书了。他的床底下塞着满满的三纸箱子书——教科书、他进修用的函授书、课外书,我像发现了闪闪发光的宝库!在黄老师那里,我读到了神往已久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牛虻》,还有《儒林外史》。

读高中的时候,接触的同学多了,爱读书的人也多了,我陆续从同学手里借阅了《红楼梦》《西游记》《红旗谱》《镜花缘》等名著,印象最深的还是《新儿女英雄传》,那是一本破得不能再破的书,我却读得津津有味。当然,遇到“缺胳膊少腿”的地方,未免有些沮丧。更让人觉得扫兴的是,当你读到精彩之处的时候,却发现下一页没有了!我停下来,默默地想,这一页去哪儿了?然后一边往下看,一边猜测这被撕去的一页到底写了些什么。这本书不仅让我读到了故事,还让我做了好多次脑力体操。多年以后,我重读了这本书,当初的猜测八九不离十。

上高中的时候,我得到了朱老师的关爱。他的老伴儿死得早,儿子到农村插队去了,他一个人住在校外。每个星期的一三五晚上,他都要去学校参加政治学习,这三天就由我给他看门。他是爱书的人,因为是“右派”,他的家被抄过,除了几本《古文观止》和《鲁迅全集》之外,也没其他的书。但是,他的古文功底深厚,每次学习回来,他都要给我讲解一篇古文,我真是受益匪浅。

那时书店里也没什么书,除了《毛泽东选集》,就是鲁迅的杂文,偶尔买到了屈原的《离骚》,读起来却味同嚼蜡。有一天,我发现了一片新天地——学校的图书室。可我一打听,它不向学生开放。虽然有点儿扫兴,但我仍不甘心。从此以后,我有事没事就往图书室跑,管图书的是丁老师,也是一个老“右派”,人很和蔼。让我想不明白的是,这些“右派”都那么有学问,也许他也是个爱读书的人吧!他从我的眼神里看到了对知识的渴求,竟允许我读那里的书,我成了学校图书室里唯一的学生读者。

读书让我喜欢上了写作,也让我喜欢上了讲故事。学生都喜欢上我的语文课,他们听我的课就像听故事一样。每当我写出故事的时候,就会把它打印出来贴在教室后面的阅读栏里,让学生欣赏。学生喜欢不喜欢,同样也是对作品好坏的检验。

作家登台:

篇5:读《从战争中走来》随感

读《从战争中走来》随感

一个时代,一群英雄,一段传奇……

本书以张爱萍为主要人物线索,叙述了以张爱萍为中心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路程,其中不乏对党和国家的发展以及各个历史重要革命先辈的叙述,贴近现实生活。但在现实生活中,其中又有以张爱萍为典型的革命先烈怀揣着对国家独立、富强以及对在党的光辉旗帜领导下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这些先辈们革命的理想信念,在现在的一部分人看来,多少似乎又有点太高。但是尽管这些理想信念并不是如一些任所看所想的那么不切实际,革命先烈们以坚强的意志力和坚定的革命信仰,不畏艰险,在重重打击下,坚持走完了他们那一代的中华革命之路,走完了他们的信仰之路,这是多么的可歌可泣,回顾这些历史和革命先辈们的感人品质和事迹,作为21世纪新一代的我们——共和国的接班人,是不是该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呢?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的光荣革命传统,在新世纪的环境下,虽然没有了往日的战场硝烟,但革命先烈们的那段历史却是不该被我们所遗弃在历史的角落里不闻不问。饮水思泉,要懂得报答党恩、国恩、人民恩,作为

80后、90后的我们,要想成为共和国的合格甚至优秀接班人,就应该去好好反思,懂得并实践这个道理。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但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我们的革命先辈们为我们“创业”时并不容易,共和国的成立和基础的奠定,是多么的不易!从开创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多少先烈前赴后继,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生命!到后来的文化大革命,虽然说文化大革命在现在看来是多么的荒谬,但是从当时历史条件出发,其也有一定的道理,多少革命先辈在自己建立的国家里在文革期间虽受冤屈但是任然坚持了下来,复出甚至在文革期间就任然为党和国家人民服务,张爱萍就是其中一名杰出代表,作为“两弹一星”的总指挥,操劳奔波,为共和国能够在世界上有大国应有的话语权和地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切的一切,靠的是什么?是信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塑造了他们的信念、党培育了他们的发展壮大,这种信念为他们建功立业、为国做贡献提供了永不倒塌的精神脊梁。

反过来问我们自己,我们的脊梁何在?我们还有革命先辈们那种勇往直前的信念吗?我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好好反思这个问题……

笔者:墨武

篇6:个人先进事迹-从平凡中走来

平凡的人生,平凡的故事,但在这平凡的生活中有的人活的充实自信、积极向上,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绥德县农行就有这样一个人。每当你走进绥德县农行大门,就会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绥德县农行的上上下下,领导办公室有他、职工灶上有他、“职工之家”有他。哪里有困难有问题就有他的影子,他就是绥德农行综合管理部经理霍泽利同志。

霍泽利同志1980年参加工作,30多年来,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始终把农行的工作放到首位,他从普通的信贷员干起,到基层营业所副主任、主任、支行营业部主任、客户部经理、至现在的综合管理部经理,一路走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忠实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重要思想。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绥德农业银行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霍泽利同志对待工作那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特别是对信贷工作的执着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在基层网点工作的时候,为了使农行的资金不受损失,他一笔笔抄录贷款清单,记录着每个贷户的业务发展情况和家庭状况,他不断的为贷户们出谋献策,帮助他们经营。在收贷收息中,有时连续好几天下乡不回家。在涉及他所管辖业务的每个村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辛勤的汗水,经他放出和审批过的贷款从未有过逾期和欠息。1988年他荣获陕西省优秀贷信贷员,1989年总行授予他“优秀信贷员称号”。他对待工作持之以恒的态度让人敬佩不已,霍泽利同志对业务工作认真负责,他的管理能力也非常出色,如2007年绥德支行营业部出现了经济案件。当时绥德支行营业部一盘散沙无人接这烂摊子,当时绥德支行领导一筹莫展,是由市分行领导亲自点名将霍泽利由东新分理处调到营业部任主任,他一干就是4年,在4年中他将绥德支行营业部的工作搞得蒸蒸日上,各项业务突飞猛进,特别是各项存款四年净增四个亿,不良贷款四年累计下降两千多万,各种零售业务也完成的相当好,他本人也在此期间连续几年被评为榆林分行优秀党员。2012年他被聘任到支行客户部任经理,两年的客户部工作时间,他对业务的熟悉和管理水平是有目共睹的。经他审批发放的贷款无一笔逾期和欠息。2012年、2013年客户部所属业务在市分行也是名列前茅的。他也被评为榆林分行 “个人金融产品营销能手”。2013年12月被聘任到绥德支行综合管理部任经理,他尽快熟悉业务,投入到工作中,不负领导所望,特别是在今年4月以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他更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宗旨,他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担任办公室主任,他积极配合领导创办党教学习园地、党教活动掠影,为了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创办了“职工之家”,堪称领导班子的好助手,员工们的好服务员。

面对成绩和荣誉,霍泽利同志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说:我能够有今天是农行这个大家庭培养教育的结果,他看着自己一摞一尺多高的荣誉证书,并没有骄傲,他将此作为鞭策自己努力工作的动力。每当领导或同事表扬他时,他总是说: “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霍泽利同志就是这样,他以坚定的信念、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为我们共产党人树立了榜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看似平凡却不平凡的事。

篇7:从风雨中走来作文750字

从风雨中走来作文750字

我爱笑,每到心里无比喜悦的时候,我都会将灿烂的笑容挂在脸上,很自然的用手掩面,做足笑不露齿的淑女样。不是有意,而是习惯。都说爱笑的女孩,很爱哭。在我看来,这句话没有错。我不是在给自己找一个爱哭的理由。那是一种感情的真实流露,像挂在脸上的笑容一样。当泪滑过脸庞的那一刻,我不由自主的用手轻轻拭去眼角的泪痕,挤出一个勉强的笑。因为他说:我喜欢看你笑的样子。我们都深知爱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当我们的心里都感到一丝陌生的时候,沉默便慢慢的侵蚀着我们的心。他哭着说:怡儿,我们的约定还是取消吧!我也哭了,涩涩的说:刚我们不是还好好的`吗?取消是什么意思,难道这几个月来的朝夕相处,说不要就不要了吗?他沉默了。我感觉到他在说那句话的时候是多么的不忍心,言不由衷伤害的不止是我,还有他。好想在那一刻,能抱住他,吻干他脸上的`每一滴泪。

这样他就不会再说放弃,就不会再感觉不到我的心了吧!我一遍一遍的给他唱歌,哭着,唱那首《我爱你》,直到天明。他选择了静静的想,去了一个给他许多回忆的地方。我选择了痴痴的等,在我们都习惯了的地方等。我相信他会回来。因为我能感觉到他的存在,每一分每一秒都能感觉到。出现了,他终于出现了。我静静的哭了,没有让他知道。他说:昨天是清明。我低低的问:去看晓雅了吧?他恩着,说:我和晓雅说了我们的事情,我感觉她笑了。我感动,能让他这样重视,我真的感动。我不求我是他的最爱,只要他能在心里有我,只要我是他今生相伴的爱人,那就够了。因为他说过:晓雅是我这被子最爱的人。我们在风雨中一起走过。我问:我们能看到彩虹吗?他说:能,风雨过后就能看到彩虹。我们都笑了,每一次当我们走的无比艰难的时候,晓雅的《勇气》都在无形的给我们一种力量,她要我们坚持下去,不要轻易的说放弃。

篇8:从历史中走来议论文

每到一座城市,总要先去博物馆走走,到当地古建筑街区看看,一座城市的灵魂,都已经纳入其中。

几千年的历史岁月,如今浓缩于城市一隅,保存在玻璃柜中,每天默然倾听着世人的嗟叹,迎接着游客好奇的目光,伴随着脚步遥想那些属于历史的天空。

在青岛求学时,曾与舍友一起去博物馆。青岛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因近代战争而兴起,而又因战争给了她特殊的历史背景,所以青岛博物馆里描绘近现代历史的部分居多。其中以三维皮影方式所播放的描写清末市井生活的纪录片段印象深刻。想到在火车站旁圣爱弥尔大教堂背后,有一老建筑群落,民国时期的小楼房,窄小的`街道,熙攘的人流,叫卖的小贩,卖报的老翁,皆自得其乐,生活如是,因为青岛人懂得知足。在青岛逗留之际,去爬崂山,半山腰处偶遇一对老驴友夫妇,他们已经是近二十年的老驴友了,每周都要来爬山,并且在冬天之时还会去海里冬泳。虽已年近古稀,看上去却依然身强体健。

之后迁于苏州,有幸去参观建筑大师贝聿铭老先生为苏州设计的博物新馆,说这是老先生的封笔之作,算是垂暮之年给家乡的礼物吧。大师的高明之处在于以江苏水乡人家的传统建筑风格移于现代概念之上,白墙灰瓦,亭池回廊,与市中心小楼格调相衬,且与忠王李秀成故居巧妙结合为一体。有人问此馆到底有何新意,我想新馆背后,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提问题的所在。

来到上海,闲暇之余,信步于人民广场见远处人头攒动,过去一望,原来是来参观博物馆的,于是我也随着人流进去观赏了一番。历史文化长河皆列于眼前,取贝成币,刻甲骨以为文,篆玉成章,绘画书法以抒意趣,聚千载文化积淀,于今日世界博览,历史迈着无声脚步,轻轻与你擦肩而过,观历史淘尽沙后的纹理,思我们当下之人,当前之事,随着历史脚步也终将成为过去,沉淀成细细尘土。徜徉在历史之间,感慨当代的我们应懂得享受当下。

身旁众人胸挂相机,四处留影,而我则不以为然,江山之景,四时之色,皆在心中,人生久不过百年,而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百年过后,画相早已零落成泥,惟有一杆竹笔所雕刻的文字,可为后人诵读,永不漫患。

篇9:我从阳光中走来现代诗歌

从七彩的光景里走来

从童年的希冀景象里走来

从成年的那些最终选择中走来

我的.起点,就是

那一个憨厚的乡土风情

人生的广场,豪迈

博大美妙了许多情感的色素

无论是痛苦

还是短暂的幸福

全都被阳光所包罗装点

多少的颂歌与赞叹

都赤裸裸了

每一天人心的不朽礼赞……

6.

清澈的鸽哨

响切了天地

是啊,从阳光中走来

精神焕发了人生豪情的追求

尽管中,还有许多疼痛

也在力量的源泉里

奔波与劳碌

一路走来走来一路

所有的变迁

都是那样的真实迷人

因为,在我和你的心目中

阳光就是那样的无比真挚与透明

赋予了灵性和情感

所以,我的歌唱那么豪情

我们都在阳光中

篇10:360°营销传播从网络中走来

从昔日的市场营销、整合营销、体验营销一直到今天的长尾理论,演绎得无不是营销从低向高发展的精彩之路,反映出整个营销格局的转变。市场营销的产生是源自工业化生产,核心是4P,强调以企业为中心;而整合营销是建立在产品同质化、需求差异化以及大规模、多样化的传播载体的产生,主张是一个声音、一种形象,强调立体化传播;今天的长尾理论则是源自个性化、低成本的生产,以及数字化的零存储,其核心是彻底颠覆20/80原则,长尾市场将在无限货架中产生巨大市场与利润。

从以往营销变革中可以看出,营销硬件的转变成为营销的主导力量,就像网络这个载体一样,成为改变和颠覆社会、生活的主导力量,但同样网络也在改变着营销,催生和加速着全面营销传播地出现(接下来将统称为“360度营销传播”),整个营销与传播由过去的点向单极传播,过度倒如今的面向互动传播。

过去由于电视、报纸、广播、宣传单张等信息传播载体的版面限制,企业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只能突出一些如价格、产品特点、优势特征等信息,进行单极的点向传播。而消费者产生购买需求时,也只能通过企业的宣传当中,获得信息资料,这造成了企业和消费者信息获取的严重失衡,也只能企业怎样宣传,顾客就怎样进行直接的感性认知,

而由于企业和消费者信息获取的严重失衡,也造成了顾客“白痴消费”的假象,即企业怎么说,消费者就怎么信,从而也诞生了曾经红极一时的营销传播理念,――“消费者是最蠢的,也是最聪明的”,最蠢是消费者要靠企业宣传主导产品认知,最聪明则是消费者在企业花言巧语的强势传播购买后,如果表里不一,则不会继续重复购买该企业的产品。

但时下的消费者已不满足企业单向的点式营销与传播,同时也彻底告别了以往信息获取不对称的时代,今天只要消费者产生购买需求,并且想了解一款产品和一个企业,就可以主动地从谷歌或者是百度等搜索引擎中搜索企业和产品信息,不仅可以了解到企业的正面信息,也可以了解到企业的反面信息。因为纵使象戴尔这样的大企业集团每年要花几亿美元进行产品和企业的正面宣传,但只要你在谷歌中输入“戴尔你去死”等反面信息时,也可以搜索到数十万条反面信息。

所以互联网的诞生,不仅改变了社会的各种生活方式,也对营销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以往的单极点向传播或许还能奏效,但在互联网迅速扩张的影响下,消费者购买习惯已出现逐步转变,企业也比以往任何时候容易受伤,这个时候如果企业还是单纯的单极点向传播,将很容易给造成顾客直观上的认识误区,即而影响品牌的塑造和产品的销售。

而360度营销借助互联网这一辅助工具,进行全面的系统营销传播,由点连成线,然后形成面,给消费者呈现一个丰盈的自我。避免过去掐头去尾的信息缺陷传播,造成消费者的认知缺陷,直接影响顾客的购买欲望。

其实无论企业主观上是否愿意, 360度全面营销已经到来,因为顾客的消费习惯已经在逐步发生改变。这个时候企业只有象整合营销倡导的一样,以消费者为中心,主动顺应营销的变革,才能立足市场潮头。

上一篇:有关于感恩朋友的名言下一篇:从杜邦安全文化理念谈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