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幼儿教师演讲稿

2024-04-14

经典幼儿教师演讲稿(精选6篇)

篇1:经典幼儿教师演讲稿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所以我更懂得爱,爱每一个孩子甚至爱身边所有的人。

当我走在路上,看到一个孩子独自在路上玩耍时,便不由得停下脚步,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不放心那个孩子,总要轻轻地告诉他让他离开危险地带,或许很多人都会不屑一顾,但我不行,因为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我比其他的人更有爱心;当我坐在公交车上的时候,见到苍苍白发的老者或是不太方便的人,我总会很快的站起来让他们坐下,虽然我自己也晕车,但我还是会这样做,因为我是一位幼儿教师,我比别人更多一份爱心。是我的职业让我学会了爱,是我的职业让我更加的拥有这一份爱心。

每天清晨我踏着轻快的步子来到到幼儿园里,看着一张张纯净的脸,我就觉得世界是如此的美好,她们教会我以真心去面对所有的人,她们教会我真心的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我没有办法不去爱她们,我不能因为他长得不可爱就不爱他,我也不可能因为他的邋遢而放弃他,我将我的心融进所有的角落,不管自己开不开心,我都要将笑脸带给他们,给他们一个轻轻的拥抱,给他们一个轻轻的吻。我会在他们想家的时候给他们如妈妈般的温暖,我会在他们不舒服时,给谈们最细心的照料。当他们吃饭挑食时跟他们轻言细语,使他们在明理的同时能高兴地吃完自己的饭菜,我们班上有一位幼儿,刚来幼儿园的时候,他一到吃饭就哭,因为平时在家里每次吃饭都是有人喂的,而且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素菜从来都不吃,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没有去大声的呵斥他,而是变着法子哄他吃,开始先喂,再慢慢的让他自己吃,一段日子下来,他不仅学会自己吃饭,能很好的吃完碗里的饭和菜,还会帮助其他的小朋友好好的吃饭。在幼儿园中这样的小事遍地都是,不管什么时候,我都尽力的本着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先导,将爱继续在我的幼教事业中,用我的爱去感应孩子,使他们成长在爱的氛围中,从而学会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未来的世界充满更多的爱,当又一个教师节来临的时候,当离开我去了小学的孩子特意的给我送来祝福时,我真的很欣慰,我感觉我在一定的程度上我成功了。

我庆幸我是幼儿教师,因为作为一位幼儿教师,我比别人更多了一份爱。

篇2:经典幼儿教师演讲稿

大家好!

教师是“园丁” ;是 “红烛” ;是 “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这是跨越时空,人们对教师职业的敬语。想到这一赞美敬语时,我就情不自禁思索着,真正可享受如此殊荣的幼儿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条件呢?

众所周知,幼儿教师的工作是繁杂的,它充当着幼儿生活中的妈妈,学习中的老师,游戏中的伙伴。这就要求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她不但要具备专业的幼教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廉洁从教。能够让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幼儿开心。最重要的是她要有一颗细腻而富有内涵的心。

一、教育中要有爱心。

最有效的教育方法莫过于是利用我们的爱。希望获得教师的爱是每个幼儿的心理需要,爱是一种强而有力的教育力量,能够发挥任何教育手段所不能发挥的作用。记得在我的班中就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反斗淘气、错误常犯、是非不断。对他的反叛我曾经一筹莫展,可是自从有一次,在我发糖果的时候,将多出的一颗送给他,还微笑地说:“老师爱你,所以多送你一粒”。他出乎意料地接过糖,高兴地对同伴说:“老师爱我哦!”从那以后,他变得乖巧伶俐,还时常引以自豪地说:“老师爱我的!”在那一刻我才发现,老师的爱对小朋友是如此重要。一个成功的幼儿教师要善于在教育中利用爱。这种爱是一种广泛的无选择性的爱,不仅要爱漂亮的孩子,也要爱丑陋的孩子;不仅要爱聪明的爱,也要爱迟钝的孩子;不仅要爱听话的孩子,也要爱淘气的孩子。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老师的爱。

二、玩乐中要有童心

童心是教师通往每个孩子的心灵世界的桥梁。一个失去了童心的教师不可能理解儿童、了解儿童的心理。一位好的幼儿园教师往往是幼儿的“忘年交”,是幼儿群体中的一分子。他们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积极参与孩子们的各种活动,和他们一起游戏、讲故事、说悄悄话。在这种平等的关系中,教师就能够和幼儿之间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就会在幼儿内心引起“共鸣”,同时教师也会在生活中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更加爱孩子,由此,教师的`教育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三、生活中要有尊重幼儿的心

每个个体都有尊严,幼儿也是如此。虽然他们年龄尚幼,可他们也有强烈的自尊心。作为成人应该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每一个幼儿。如小班的幼儿经常会尿湿裤子。教师发现这类情况后,不仅应该立刻给孩子换上干净衣裤,而且还要考虑到幼儿的自尊心,不要当众斥责,要避开众人换洗衣裤,并找原因。从而为孩子树立做人的自信和尊严。又例如有的老师经常在家长园地公布孩子的成绩,好的、差的,一览无遗。无形中给孩子和家长一张名次表,这样的做法就是不恰当的,它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并且也损害了家长的尊严。教师在一日生活中的各项活动中要细心处理点滴小事,爱护孩子的自尊心。

只能单纯传授知识已不能算是合格的幼儿教师,只有在保护和培育孩子的心灵上做得出色,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幼儿教师。

篇3:经典幼儿教师演讲稿

行有德是指教师的言行符合师德的规范。道德是人内在心灵的体现, 是人格追求的体现,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身教重于言教, 没有师德就没有师魂。

1、知“天道”。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教师, 首先要有敬业、乐业的高尚品德。教师要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上不断进取, 孜孜以求;在教育事业上恪尽职守, 教书育人, 做到“诲人不倦”。

2、懂“地道”。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是说教师就应该不断地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 见贤思齐, 从善如流, 知错即改, 不断地完善自我, 升华自我, 最终成为“君子”。“载物”说明教师应有宽容和博爱之心, 有了宽容之心, 教师对学生就多了一份慈爱和理解;有了博爱之心, 教师就会在喧嚣的社会中保持一颗平常的心, 在平凡的岗位上保持一颗进取心, 胜不骄, 败不馁, 不为环境的恶劣而颓废, 不为差生的恶习而放弃。

3、会“人道”。

人道, 即相处, 班级在和谐中发展, 师生在和谐相处中进步。首先, “诚意正心”, 为人师表。与学生相处中, 教师应身先士卒, 言传身教, 树立教师的光辉形象, 赢得学生的爱戴。其次, “以人为本”, 关爱学生。教师关爱学生体现在教师应对学生的家庭、学习习惯和生长环境都要有深刻的了解, 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出发, 相信学生, 激励学生。

二、学有业

教师的“业”是指教师有丰富和精深的学识, 体现在深刻、广博、独到三个方面。

1、深刻。

指教材编写意图看穿、看透, 从而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 从而化繁杂为明了。这充分体现在“简”上, 如我教《雅舍》时, 用“室雅、人雅”就解读了这篇文章, 并用四个字就板书了这课的内容, 精深的业务能力就是把教学艺术化了、精良化了、高效化了。

2、广博。

指教师的“业”要广, 名师不仅应该是他那一门学科领域的专家, 也应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他们努力开拓知识面, 深挖知识层, 纵要深, 横要宽, 纵横结合, 双向并建, 储学积宝。这样厚积薄发出来的艺术“精品”, 它能让学生收到“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的奇效。

3、独到。

指教师的“业”要真, 就是教师对教材有真知灼见, 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 发人之所未发, 见人之所未见。

三、教有方

教有方指教学方法, 教师应具备多种的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教师不只给学生以知识, 还要传授学习的方法, 使学生养成独立求知, 独立思考的习惯, 并能做一个有道德涵养的人。

1、因材施教, 启发激趣。

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实行有差别的教学。实施因材施教准绳的环节在于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领会, 确切掌握学生的特点, 然后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 这样才能让学生各尽所能、各尽其才。启发教育是培养学生自主钻研、主动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一种教育艺术。“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道出了启发诱导的精髓。教师要做不掉言的智者, 这样才能使学生闻一知二, 闻一知十, 既能自动获取知识, 又能成长思维能力, 这样的教师才是大方之家。

2、学思结合, 勤于质疑。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揭示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首先, 在教学中, 教师应培养学生勤于思考, 养成学思结合的习惯, 训练学生多角度思维, 正向、逆向、发散思维, 培养他们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其次, 学思要有目标。学, 不是漫无边际的学;思, 不是漫无边际的思, 学与思的完美结合。

3、学用结合, 增长才干。

孔子很强调学用连系, 学致利用, 他培育学生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为了奉行其政治理想, 训练学生可以或许出仕为宦, 办理一方。反思我们的教学, 高分低能、无德、功利的学生大有存在, 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 这与教育的真谛背道而驰。

参考文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福建教育出

摘要:从“国学经典”中解读教师, 明确什么是教师, 怎样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合格的教师。真正的教师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横向知识, 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教师是“德、才、师”完美的结合。

关键词:教师,有德,有业,有方

参考文献

篇4:魅力教师 经典课堂

一、没有精美的课件,也没有花哨的形式,实实在在但却一点也不平庸

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专家们在课堂上的提问,都那么恰到好处,他们总是在关键处引导,迷惑处点拨,让你有多一句啰嗦,少一句逊色的感觉。而正是这些恰到好处的提问,把学生不由自主地推向了学习的主体,通过探索、合作、讨论、总结等形式,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方法,提高了能力。比如吴正宪老师讲《数的整除复习》这节课,备课只有八行字,上课只有几张简单、凌乱地贴在黑板上的卡片。在课的开始,吴老师先提出两种学习方法:一种是教师将知识串联,另一种是由小组自己学习串联,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高,当然选择自己来整理。在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开放性、实践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参与到课程生成过程中。在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时,对学生不太清楚的问题,吴老师适时点拨,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把学生真正置于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寻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交流辩论达到自我建构的目的。在评价方面,吴老师并不为学生的对错作出简单的判断,只有在学生认识产生分歧的时候,充当引导者的角色。这样做,科学地处理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作用。整堂课不管是授课老师,还是学生,还是听课的老师,都是在非常轻松愉悦的气氛下度过的。吴老师的课设有精美的课件,也没有花哨的形式,实实在在却一点也不平庸,的确显示了大家风范。

二、将简单的知识讲深刻,将深奥的知识讲通俗,展现非凡的教学艺术

鸡兔同笼问题是古老的数学问题,对五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难度不小。如果处理不当,大部分学生是死记公式,生搬硬套,过后很快忘记;少部分学生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知怎么回事。一节课下来,弄明白的没有几个。而柏继明老师讲这节课,是从猜猜老师喜欢什么动物开始,找一找鸡和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很快发现了鸡和兔都有一个头的相同点,鸡有两条腿、兔有四条腿的不同点。随后,柏老师说:假如让鸡扮演兔应该怎样扮演呢?对了,把两只翅膀插到地面上。假如让兔扮演鸡怎么办呢?对了,把两只前腿举到头顶上(柏老师还做了动作,既形象又可爱)。现在屋子里有一只兔和一只鸡,假如让兔扮演鸡(学生不由自主地做动作),那么地上有几条腿呢?(4条)可实际有几条腿呢?(6条)多的这两条腿是谁的呢?(学生举举两只小手)是兔子的。现在屋子里有两只兔子和一只鸡,地上有几条腿呢?实际有几条腿呢?多的这4条腿是谁的呢?假如现在屋子里有鸡和兔5只,数一数地上共有16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呢?柏老师就是这样,从简单的例题入手让学生独立解答,并有意识地指名学生上台板演,引出凑数法、假设法、画图法、列式法,最后通过几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规律,总结出解题的最优方法。奥数中难讲的问题,就这样被柏老师讲解得既透彻又精妙,真可谓是“玩着玩着就学到了数学知识” 。其实,数学就应该这样有趣而又简单。

三、教师要具备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意识,课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吴正宪老师教学的《数的整除复习》,内容繁多,联系也错综复杂,所以要求一个小组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部整理完善,太难,而吴老师在课开始就给学生减压,提出要求:在非0自然数内研究,不求全,能找对多少算多少,一组两组都可以,关键是要把有联系的概念连在一起,说清它们的联系。最后组与组之间可以进行补充、完善,大家齐心协力完成知识网络图。就这样,复杂的知识网络图在学生们精彩的你一言我一语中,顺理成章地完成了,使学生的合作学习达到最好的效果。如果我们也能这样设计的话,那么课堂上就不会看到学生们那愁眉苦脸的样子了。

课上吴老师还用生活中的一个俗例,解释了一组数学概念。“质数与质因数”一字之差,有什么不同?吴老师提出问题后请起一位没发过言的男生让其回答,这位男生说不上来。吴老师问:“××同学是男同学,你们有意见吗?”同学们一致喊:“没意见。”“××同学是哥哥,你们有意见吗?”“有,他是谁的哥哥?”“现在你说质数与质因数有什么不同?”这时学生说了“质因数必须说谁是谁的质因数。”正如吴老师说的:“小学生该学什么样的数学?与其学听不懂的严格的数学,不如学听得懂的、不太严格的数学。”因此,教师应具备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意识,我们的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俗话说得好,看花容易做花难。其实这些我们看似简单的说法、做法背后蕴藏着的是智慧,是深厚的功底,也是名师们长期钻研、实践、反思、总结的结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谨记柏老师的话:找准自己的位置,教学适应学生的发展,教法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一切以人的发展为本。

篇5:教师感恩教育经典演讲稿

来到了校园,我精心的布置了我们的教室,在黑板上醒目的写下“学会感恩”,并抄上了《感恩的心》这首歌的歌词,然后等待我的学生们的到来。他们也早早地来到了教室,班长代表全班同学给我献上了他们亲手做的贺卡,上面有他们全班同学的签名,祝愿我节日快乐!因为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其实每次节日的时候学生们总会给我一个惊喜,我由衷的感谢了学生们,然后我动情地唱起了这首《感恩的心》。我边唱边走到学生们中间,我用眼神与他们交流、我用歌声表达我的心声,学生们的深情地望着我,脸上充满了阳光般的笑容。等我唱完,立刻想起来雷鸣般的掌声。激动的泪花在我的眼眶中打转,我轻轻的说:“同学们,是什么让我们开怀、幸福地过好每一天?是什么让我们充实、感动地过好每一天?答案就是这两个字——感恩!小草感谢漫漫春晖、大树感谢深藏泥土的根系、高楼感谢默默承重的地基、江河感谢源头涓涓的水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意;草木有情、禽兽知礼;人为万物之灵,更该心存感激……”学生们的爱在萌发、感恩的种子在发芽,他们激动地说起了爱他们的爸爸妈妈、帮助他们的亲人和朋友,他们表示要学会去感恩,向爱他们、关心他们、照顾帮助他们的所有人去表示感恩。我和学生们一遍遍的唱起了这首《感恩的心》,我还教会了他们用手语表达,学生们是那样的专注、认真、努力的学习着手语;是那样用心去演唱、毫无做作、充满真情实感;更是那样的充满激情和感恩的情绪。我的心再次被震撼,再次掀起层层波澜,我决定下班后马上去看望我的恩师,我也要给她唱这首《感恩的心》。我要感谢我的学生们,是他们对我的信任、尊重和爱慕使我想起了我的恩师,我的灵魂也再次受到了洗涤,(感恩父母 )我也要去感恩!

几天后的一个下班的傍晚,在学校门口见到了学生的妈妈,她拉着我的手说:“要老师很感谢你,那天孩子回家就马上给我们全家唱了《感恩的心》这首歌,让我们全家老少都很惊讶和激动,你知道这个孩子平时在家里多么称王称霸啊!可是那天他说要老师教他们学唱《感恩的心》,还教他们学会去感恩,感恩任何对他们有帮助、关心、爱他们的人。这些天孩子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特懂事、做功课不用我们催了、还帮我们做家务。你的办法可真好啊!”

我笑了,从心里发出了快乐的笑声,我由衷的庆幸我的教育方法有了效果,我同样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会感恩的不仅仅是学生们,包括我们每一个人,懂得感恩,使我们养成谦虚的美德;学会感恩,使我们成为有敬畏之心的人;做到感恩,使我们成为正直的人,才能体现出我们的任何魅力!

篇6:关于教师品读经典演讲稿

我,是8 0 后出生的一代。我们这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父母的眼里,我们就是他们的小皇帝、小公主。记得儿时长辈经常这样说:“你们这一代啊,是最幸福的一代,不用考虑饥饱,不用承担家庭重任,不用为将来担心”。在大家的羡慕和赞叹中,在长辈们无微不至的呵护下,在无忧无虑的生活中,我们一天天长大。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双面性。这些先天性的优越条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使我们学会了懒惰、学会了任性。没有学会生活技巧、没有学会谦让包容、没有学会感恩回报,总认为父母给予我们的一切天经地义、无可非议。但是,是谁赋予了我们生命?是谁给我们享受这些的权利?今后的人生路怎么走?我们又为父母做了些什么呢?

品读传统文化,感悟圣贤智慧。今天,在市局的大力倡导下,我们读经典、修品德、正己身、学做人。一部《弟子规》,让我反复品读,爱不释手,好像与古人对话,似醇香透人心扉,开人心智。它是我成长中的“滋补品”,它是我做人做事的修

整器,它是我前进方向的导航仪。回首过去,多少尘封往事涌上心头。

曾记得,儿时顽劣的我,捉迷藏,将藏身的衣柜“翻江倒海”乱丢一地;玩游戏,因贪玩逃学被老师、父母严厉批评教育;爱逞能,擅自偷骑警用摩托车而导致父亲被处分......。是父母一次次苦口婆心的教育,爱心包容,才使我就像被细心呵护的小树一样,直直的长高健康的长大。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母的爱是多种多样的,为了你健康成长,为了你将来更好生活,他们含辛茹苦,夜以继日的忙碌,操碎了心,累病了身体。但他们不求任何物质回报,渴望的只是做儿女的能在工作之余一个电话的问候、一次交心的谈话、一顿晚餐的团聚。这才是父母想要的,他们需要的是一颗感恩之心,是我们血浓于水的亲情。

孝道的传承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教材,记得当时患病卧床多年的奶奶做了乳腺癌手术,到了后期病情已经恶化,伤口伴着恶臭不断的流出脓水,一直不能愈合,需要不断的消炎敷药,是父母不嫌脏不嫌累,每天擦洗换药,十年如一日的悉心照顾,从无半点怨言,直到奶奶生命的最后一刻。从那时起,我就暗自对自己说:“我长大后一定要像父母对爷爷奶奶一样,好好的孝顺他们”!但是现在扪心自问,我总是以工作忙、孩子太小、应酬多没时间作为借口,一次次的推脱,总觉得少回去一次没有什么,父母会理解的。

是的,父母的确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甚至还会安慰道:“好好工作,注意身体,别给自己太多压力,家里没事,你放心吧,”,其实呢?他们早已默默的承受了思念和孤独。

是啊,我们总是认为还有太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孝敬父母,但是又有谁,能清楚的知道父母还能陪我们走多远呢?所以,当我们拥有的时候,一定要把握现在,学会珍惜。学习传统文化孝道理念,感悟《弟子规》做人道理。我心中也默默定下了一条不变准则,“ 3 天内,必须回到父母身边陪他们吃顿饭,聊会儿天。如果有事外出,每天必须给父母报个平安,以免让父母牵挂”。孝敬父母是美德,更是责任,学会责任担当,才能尽心履行职责。母亲节这天,我精选了一束康乃馨,为父母的健康快乐而祝福。

上一篇:中学生我家乡的元宵节作文下一篇:革命纪念馆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