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章的历史回顾

2024-04-15

党章的历史回顾(通用6篇)

篇1:党章的历史回顾

党章的历史回顾

党章在党的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由党章的性质、内容及其产生程序所决定的。首先,从性质来说,党章是党的整体意志和共同理想的集中体现,是党的普遍行为规范。它具有最高的权威和效力,是制定党内其他规章制度的依据和基础。党内涉及某一方面问题的具体法规制度,必须从属或服从于党章,而不得与党章有任何抵触。其次,从内容来说,党章所规定的都是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而不是一些细节问题。它主要包括了党的性质、指导思想、政治主张、组织路线以及党的领导和建设的原则,载明了党的组织机构、组织制度以及党员的条件、权利、义务和纪律等规定。再次,从产生程序来说,党章的制定、修改、解释乃至停止生效,全部权力属于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全国代表大会,其他机构或部门均无权决定。

党章在党的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正是由于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因而它的正确有效地执行,必然对党的生活产生重大的根本的影响。所以,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章,始终把制定和完善党章、学习和贯彻党章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并作为每次党代会会议议程的一项主要内容,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1921年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具有党章性质。如果从党的一大纲领算起,我们党至今已制定和通过了18部党章(包括部分条文修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制定和通过了7部党章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中国的先进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把它与中国正在发展的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在这个基础上,各地先后成立了一些党的早期组织,这些组织当时叫法不一,有的叫共产党,有的则称共产党小组或支部。由于它们性质相同,因此,后来统称它们为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积极开展工作,进一步推动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样,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成熟。

1921年7月23日,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纲领规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废除资本所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了。一大制定的纲领,具有党章性质,是实际上的第一部党章。

1922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二大制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了党的建设的一系列根本原则,是党的第一部完整形态的章程,不仅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的完成,而且标志着我们党从此开始有了自己的最高行为规范。二大党章是第一部正式章程,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圆满完成。1923年6月,党的三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在二大党章的基础上,增加了1条,对党员的“自请出党”作了严格规定;对党员入党候补期、党小组的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组成等作了重要修正。三大党章是第一部修正章程,主要内容是严格入党手续,以准备进入统一战线。

1925年1月,党的四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增加了“凡党员离开其所在地时必须经该地方党部许可,其所前往之地如有党部时必须向该党部报到”一条,严格了党的纪律;对党支部的组成、党支部的会议作了重要修正。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党高度重视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此外,四大党章还第一次设立总书记。1927年4、5月间,党的五大召开之时没有通过新党章。根据五大精神,6月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议案。与以往党章比较,这部党章无论是内容还是结构上,都有了比较重要的增补和修改。比如,第一次明确提出“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对党的中央机关,省、市及县和区的组织、党的支部的组织制度和工作职责,分别用专章作了具体规定,改变了原党章都用“组织”一章的笼统规定等;增加了设立中央政治局、监察委员会和党团等内容,并把党与青年团的关系列入党章。有学者认为,“它更接近于后来的党章”。

1928年7月,在莫斯科召开的党的六大,首次提出民主集中制的三项根本原则;同时规定,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国际的一部分,无条件服从共产国际的决议。我们对于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历史功绩确实不能忘记,但它后期的包办和无理干涉,使我们党不能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导致中国革命遭受严重的失败。六大党章唯一不是在国内修改和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原则。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党的七大在延安召开。七大党章首次增写总纲部分,阐明了党的性质、纲领、宗旨、作风、群众路线,总纲是党的基本的政治纲领和组织纲领,这是党章的重要发展和新的特点;第一次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首次在党章中规定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各有四项;进一步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科学界定了民主集中制的内涵,提出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四个服从”;还特别强调了群众路线。七大党章是在共产国际解散后由我党自主地制定的党章,是我们党第一部完全独立自主修改的党章,第一次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一次以条文形式明确规定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党章总结了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丰富经验,是马列主义建党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党在政治上成熟的标志,对于党的兴旺发达、革命事业的蓬勃发展,直至夺取全国胜利,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到1977年党的十一大,制定和通过了4部党章

党的七大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八大通过的党章,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强调执政条件下反对官僚主义,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提出“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强调执政条件下发扬党内民主,健全集体领导的重要性;第一次对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作出初步规定;把维护党的团结,正确进行党内斗争的方针写进党章。八大党章是我们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以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第一次规定党的全国、省级、县级代表大会实行常任制,突出强调要加强执政党建设。党章总结党在全国范围执政7年加强自身建设的经验,也考察了这个问题上国际的经验教训,突出了执政党应当遵守的政治、组织原则和应当发扬的工作作风。例如,强调发展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可惜,这些在后来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执行。

1969年4月,在“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党的九大召开。九大党章突出强调“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取消了党内民主、集体领导、党员权利和义务以及预备期等重大组织原则和纪律;将林彪的接班人地位写进党章,个人崇拜达到空前的程度。九大党章是在“左”的错误指导方针下制定的,充满“左”的严重错误,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写入党章,取消了八大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论述。

1973年8月28日通过的十大党章,继续九大党章“左”的错误。除删去有关林彪的内容外,沿袭九大党章的内容和结构,继续推行“文化大革命”以来“左”的严重错误,强化“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十大党章和九大党章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1980年1月,邓小平曾经指出:“九大、十大搞的党章,实际上不大像党章。党员有些什么权利和义务,究竟怎么样才算个共产党员,不合条件怎么办,都没有规定好,需要修改。”

粉碎“四人帮”以后,1977年8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大,对党章内容作了许多修改: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增加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强调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性,重申党的干部路线,设立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恢复党员的预备期等内容。十一大党章是“文革”结束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作了一些积极的修改,部分恢复了七大、八大的正确表述,是从“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和混乱中开始走向正确道路的过渡和徘徊时期的一部党章。但是,党章没有彻底纠正“左”的错误,特别是沿袭“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所以它虽然在历史转折时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指导思想和工作中心没有纠正,使拨乱反正遇到了严重阻碍。

三、改革开放以来,制定和通过了7部党章

自从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中国共产党已经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并且在各条战线的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拨乱反正的重大胜利,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为了总结过去6年的历史性胜利,进一步肃清十年内乱所遗留的消极后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确定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战略步骤和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二大修改和通过了新的党章,后来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直至闭幕不久的十八大,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又都对党章作了修改或部分条文修改。

1982年9月,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我们党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特点和需要,总结了过去多年来党的建设的经验教训,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对党章进行了根本意义的修改,彻底清除了九大以来总纲中“左”的错误,继承和发展了七大、八大党章的优点。党章首次将四项基本原则载入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第一次做出“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的规定,增加了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容;对党的领导作了科学的表述,提出“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在具体内容上,增加党的干部、党的纪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党组、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关系等5章,其中“党的干部”一章,是历届党章所没有的。十二大党章第一次比较全面而正确地回答了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目标、途径和方法等基本问题,标志步入真正意义上的执政党建设轨道。党章充分体现了党的工作重心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性转移,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里程碑意义。应该说,十二大党章比我们党过去历次的党章更加充实和完善,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的重要保证。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召开的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整地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定了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作了归纳。十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对党章的部分条文内容进行了修改,一共有13处,主要涉及党的组织制度、中央组织、基层组织和党组等有关规定。十三大党章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在党建问题上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转变观念和做法,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制度建设和改革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新路子。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对党章总纲和条文作了部分修改。修改的指导思想是,总结十二大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新经验。最突出的特点是,第一次写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对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充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内容;首次鲜明地提出“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提出“党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的任务。十四大党章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国内政治形势的客观需要,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党建规律的最新认识,充分体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是全党的行动指南和工作准则。

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概念,并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系统完整地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等问题作出新的论断。十五大党章是20世纪最后一个党章,大会对党章总纲部分作了个别修改。这次修改,集中在一个重大问题上,即在党章中明确规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近2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后作出的历史性抉择,是继七大之后党章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大党章对党的性质作了新的科学界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增加了关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史进程的表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补充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内容;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增写了“党徽党旗”一章。十六大党章是新世纪的第一个党章,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原理,在继承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总结和吸取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经验制定的,充分反映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2007 年10 月21 日, 党的十七大审议通过了十七大党章, 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第15 次修改党章, 也是对十二大党章作第五次局部完善。与十六大党章比较,主要在以下方面或增写、或修改、或补充:增写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新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大理论观点;新增“ 和谐”表述, 并写入实现奋斗目标的布局和路径;增写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内容;在重大工作部署方面,增写了宏观调控、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型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内容, 并新增了党在领导军队建设、民族工作、宗教工作、统战工作、外交工作等方面形成的方针政策;在党的建设方面, 新增十六大以来取得的重大认识和成果, 并提出了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要求,等等。十七大党章体现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 明确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实现了党章内容的与时俱进, 既保持了党章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的稳定性, 又维护了党章的权威性、严肃性。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指出,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大会总结吸收近年来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并与总纲部分的修改相衔接,对党章部分条文作适当修改。概括说来,有以下方面内容的修改: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党的指导思想,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定位和阐述;充实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成就的内容,新增写“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道写入党章;充实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容,增写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容,把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充实完善关于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内容,增写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等新内容;与党章总纲部分相衔接,适当修改了关于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干部这三条的有关内容,等等。十八大党章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成果,体现了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方针政策、重大工作部署,反映了近年来党的建设取得的新成果,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回顾我们党长期以来对党章的制定、完善以及贯彻执行的情况,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修改党章是党代会的一个惯例。党章的基本内容既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同时也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对党章进行适当的修改,使党章更好的发挥对推进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的规范和指导作用。为了适应不同时期的情况和积累经验,我们党有修改党章的传统,没有哪次党代会不修改党章,无非是大改小改的问题。党章是历史的产物。推动党章修订的动力包括实践不断发展, 理论不断创新,人民对美好生活不断有新的期望, 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具体任务不尽相同,自身建设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状况怎样,党章就会怎样;党在理论、政治、组织上成熟到什么程度,党章也就会成熟到什么程度。党章的创制、补充或修改完善,是党内总结经验、达成共识的过程,是不断用正确思想克服错误思想和以正确的理论规范武装全体党员思想的过程。不断翻新的党章反映了我们党风云激荡的历程,以法规特有的浓缩和凝练的形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第二,党章对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党章作为党的根本大法,对于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实现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党之所以高度重视党章,就是因为能不能有效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关系到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保持党的先进性,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必须从这样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

第三,党章反映党的历史发展进程,是衡量党的成熟程度的标志。党章的每一次修改,都是以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为基础的。我们党从成立到现在总共制定了18部党章, 经历了17 次修改, 不断充实完善, 见证了我们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奋斗过程, 记录了党的思想、理论和政治路线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党的理论和路线一旦发生失误,就会影响到党章的正确制定和贯彻执行。反过来,有了一部好的党章并得到有效遵守和贯彻,也为党的正确路线的执行提供了坚强保障。因此,必须坚持以正确理论和路线为指导,始终把制定和完善党章、学习和贯彻党章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第四,党章重在实行。制定党章就是为了实行,如果变成一纸空文,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作用。一般说来,党章不能在实践中得到很好地贯彻,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党章本身不正确或过时了,需要修改;另一种是党章内容本身是好的,但没有得到认真的贯彻执行。在历史上,这两种情况都曾经发生过。十二大党章通过后,我们党特别强调党章的贯彻执行,指出:“制定新党章还是比较容易的。严格地将它在全党贯彻执行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我们必须进行严肃认真的思想教育工作和组织工作,坚决按照党章的要求在全党整顿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并且同一切违反党章的言论和行动作斗争。”从十二大开始,每一次党代表大会都对学习贯彻党章提出了明确要求。

篇2:党章的历史回顾

安徽省委党校汪兴福

一、政党与政党章程

1、政党政治

2、政党章程二、九十年《党章》的历史演变

1、党章初创时期(二大—六大)

2、党章成熟时期(七大—八大)

3、党章曲折发展时期(九大—十一大)

4、党章全面发展时期(十二大—十七大)

5、党章演变的历史启示三、十七大《党章》的主要内容

(一)总纲

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终极理想与现阶段任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政策、党的建设与党的领导。

(二)具体内容(11章,53条)

篇3:增强党章意识提升共产党员的修养

党章是规范和指导全党行为的总章程, 对推进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具有根本性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在党内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最大的约束力, 它是立党之本、根本大纲, 是中国共产党的整体意志的体现。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 加强党章意识, 是对每一名党员最基本的要求, 是共产党员的基本修养, 也是衡量一名党员是否合格、是否体现先进性的一把“准绳”。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 必须运用党章这把“准绳”, 抓好党员教育, 通过学习党章, 增强党章意识, 加强党性锻炼, 提升共产党员的修养, 用党章规范党员行为, 促进各项工作, 推进党的事业发展。

认真学习党章, 加强党章意识, 提升共产党员的修养,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 要树立自觉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意识

党章是规范和指导全党行为的总章程, 对推进党的工作、加强党的建设具有根本性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在党内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最大的约束力。作为我们党的章程, 是党的建设和全部活动的基准, 它包含了党的理论基础、政治主张、组织路线以及党从思想、政治、组织到作风进行自身建设的要点, 因而最集中又最权威的体现了党的整体意志、利益及共同理想;同时, 党章还规定了党的组织构成、内部关系、职权划分、活动规则以及党员的权利与义务等。党章也指出了我们党员“三个方面”的学习内容, 即:“共产党员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 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对此, 每一名党员都应当把这“三个方面”的学习内容作为首要的任务认真学习、自觉学习, 熟悉和掌握这“三个方面”的理论, 是提升党员修养的基本要求。

党员学习党章要创新学习思路, 活化学习形式, 采取系统学、交流学、竞赛学等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 系统学习党章从“一大”到“十六大”的历次变革, 全面了解党的历程;学习党章规定的“三个方面”的内容, 不断提高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水平。同时, 党员要结合实际学习, 既要注重学习理论, 又要学习先进典型, 从我们党有史以来的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的身上汲取政治营养、理论营养和实践营养, 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

结合实际学习党章, 要求每个党员要对照党章进行自我剖析, 认真查思想、查工作、查作风, 剖析自身是否在思想上符合党章要求, 是否有牢固的党性观念, 是否认真履行了党员义务、正确行使了党员权利, 是否严格遵守了党的纪律等等。同时, 对照党章找问题、找差距, 切实找准查透与党章要求存在的差距, 通过发现的问题找出差距, 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整改措施, 认真进行整改。实践证明, 每个党员只有确立了自觉遵守党章意识, 并时刻对照党章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 才能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标准要求才会越来越高, 才能促进自身不断增强党性, 增强践行党章的实践能力。

第二, 要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意识

对一个人来说, 理想信念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意识、思想觉悟、精神境界和追求目标, 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思想意识、思想觉悟、精神境界和追求目标。理想信念作为人们的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从来都是一种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因此,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就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前进动力和精神支柱。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一名共产党人一旦丧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 也就意味着政治生命的终结。他指出:“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 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2]坚定理想信念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础和前提。因为理想信念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就没有坚强的党性, 加强党的建设就无从谈起, 保持党的先进性也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在它的党章里, 开宗明义地写着:“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执政的历史一再证明, 正是由于有坚定的理想, 党才能克服困难, 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始终走在历史和时代潮流的前列。

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本质要求。当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 共产党员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正面临着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是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影响;二是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三是社会重大变革的影响。一些党员的理想信念发生动摇, 是非不分, 为金钱奋斗, 个人利益至上, 少数党员甚至道德沦丧。因此,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共产党人必须摆正眼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个人和国家利益的关系, 才能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 才能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献身精神, 经受住一切诱惑和艰难考验。

要坚定理想信念, 必须做到:

首先, 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内在表现, 也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具体体现。责任是一种奉献, 一种使命。责任往往同奉献乃至牺牲联系在一起, 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就是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具有事业心和责任心, 恪守职责, 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其次, 切实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本领。作为一名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实现远大理想和目标, 还要具备合格的业务能力和过硬的工作本领。

再次, 努力塑造党员的良好形象。共产党员的形象, 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思想作风、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我们普通党员的形象怎么样,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整体形象。

第三, 要树立共产党员先锋模范意识

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党的先进性, 使我们党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坚强领导核心。因此,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是执政党建设的根本任务。

党的先进性既体现在党的理论、纲领和路线等方面, 又体现在党员的先进性上。而党员的先进性, 又总是通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来实现的。事实上, 能否有效提高党员素质和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不仅直接关系到党的先进性建设成败, 而且影响着党的事业能否顺利发展。因此,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 我们党都把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党的先进性是与时俱进的, 必须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 向党员提出新的要求, 加强对党员的培训教育, 使党员明确前进方向, 确保党员的先进性和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体现时代特征。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 我们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负有重大责任, 首先就是党员要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必须提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以党员的人格魅力影响、感召和凝聚群众一起前进。其次, 党员要不断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领。具有真才实学的党员能够在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再次, 每个党员践行党章, 必须做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时时刻刻严格遵循党员标准, 时时、事事、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树立党的形象。

第四, 要树立为人民服务意识

以服务人民为荣, 以背离人民为耻。对于共产党员来说, 服务人民本身就是党性的鲜明体现。每一名共产党员, 都要把“以服务人民为荣, 以背离人民为耻”作为党性修养的必修课, 作为道德修养的必修课, 自觉把“官职”视为为人民服务的岗位, 把“权力”当作为人民服务的工具, 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行动准则。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每一位公民既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又是劳动者和服务者;既享受他人的服务和劳动成果, 又为他人提供服务和劳动成果, 主人翁的地位要求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 承担服务他人和社会的义务和责任。毛泽东同志早在追悼张思德同志的大会讲话中就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 是彻底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3]党章把“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明确作为党员的基本条件, 把“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明确作为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

为人民服务, 是党和国家对党员和干部的要求,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所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 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坚持勤奋工作, 兢兢业业地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脚踏实地, 埋头苦干, 善谋富民之策, 多办利民之事, 以自觉行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五, 要增强党员的民主权利和履行义务意识

党章确立了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明确了一系列正确处理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 规定了党员的基本义务、民主权利。保障党员享有的民主权利与应履行的义务, 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

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各有八条, 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作为一名党员, 要认真学习党章, 加强对党员享有的权利与应履行义务的认识。党员是党组织的一部分, 党的先进性同时也是由每一个党员来体现的, 如果党员对自身的权利与义务认识不清, 那么党的先进性就无法体现, 就难以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威信。

在党内, 党员之间的身份是平等的, 只有分工不同, 没有地位高下之分, 所以, 党员的权利义务是平衡对等的, 是不可分的。如果打破权利义务的平衡, 一部分人只享有权利, 不承担义务, 或少承担义务;一部分人只承担义务, 不享受权利, 慢慢就会在党内形成特权, 这对于执政党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党员权利得到保障的程度, 直接决定着党内民主发展的程度, 进而影响着国家民主的发展。党员的权利是党的各级组织权力的基础。在党内的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上, 党员权利是本源的, 党组织的权力是派生的;党员的权利是前提, 党组织的权力是结论;党员的权利是因, 党组织的权力是果。我们党是通过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 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党内的各种民主, 都要以党员拥有充分的民主权利为前提。如果党员的民主权利得不到尊重和保障, 民主集中制就会因缺少民主而走样。党员的权利得不到尊重和保障, 不但党内民主会遭到破坏, 也不利于国家民主的健康发展。

只强调党员履行义务, 忽视党员的权利, 事实上往往事与愿违, 党员不仅不能够很好履行义务, 还容易对党组织产生疏离感。反过来, 如果党员的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 就会激发党员的主体意识, 党员就会从内心真正把党组织当作自己的组织, 自觉履行党员义务, 创造性地开展党内工作。

第六, 要增强党员的纪律意识

党的民主要建设发展, 党的纪律也要严明执行。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执政党, 就要依据党章从严治党。党章中在强调民主的同时, 也强调必须保证全党行动的一致, 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对于不同意见, 党章中即指明了方向, 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 可以声明保留, 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到中央提出。同时, 党章也强调, 在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的党章规定的各项纪律中, 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党的政治纪律。胡锦涛指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 不仅关系他们的个人品行, 而且关系党的整体形象”, “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 “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4]这些话, 可谓语重心长, 为全党敲响了警钟, 决不是危言耸听。

现在有些同志的头脑中对执行政治纪律的意识有些淡化了, 有的党员对党的决定阳奉阴违, 甚至公开唱反调, 有的认为组织纪律、财经纪律是“硬”的, 政治纪律是“软”的, 因为遵守政治纪律的要求要宏观一些。所以, 通过学习党章, 强化对党员的纪律教育, 特别是对党员进行遵守政治纪律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每个党员的政治觉悟水平不同, 对党的制度和纪律认识也不同, 对自律与他律的理解也不同。自律是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行为, 他律是强制制约的规范,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自律是对能够自律者而言, 对不能自律者只能用他律。即使能够自律者, 也需要用他律来促进自律。如果没有他律为保证, 自律者就有可能无所遵循、难以自律。

胡锦涛同志的“八荣八耻”荣辱观, 为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划定了自律底线。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并自觉持之以恒地加以贯彻落实, 使“八荣八耻”成为自己做人行事的一种自然的思维方式, 常怀律己之心, 修身正己, 明荣辱之分, 做当荣之事, 拒当辱之行,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振兴, 为构建和谐社会, 多做好事、实事。

第七, 要树立清正廉洁意识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要科学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 坚持不懈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总结我们党自身建设包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践经验, 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 就是要始终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

在人类政权更迭史上, 执政者因腐败而垮台, 是一种普遍现象。而在当今共产国际史上, 一些执政几十年的大党, 之所以在貌似鼎盛之时丧失执政地位, 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缺乏对自身腐败的惩治和预防能力。从一个国家看, 有这种情况;从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看, 也有这种情况。有些部门和单位, 由于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做的不力, 出现了严重的腐败行为, 给国家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给党的声誉造成了重大损害、使现代化建设进程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者执政党, 要不断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就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不断地提高党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能力, 而党章就是惩治腐败的根本依据和有力武器。

只有正确认识腐败的性质、程度、特点、走势和规律等基本问题, 才能制定正确的反腐败战略策略, 有效地惩治和预防腐败。

共产党员要保持清正廉洁, 需要不断提高思想境界, 自觉抵制诱惑。在工作上, 应尽职尽责、开拓进取, 应讲贡献, 而不能斤斤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在生活上, 应健康向上、追求崇高, 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始终保持一身正气;在作风上, 应坚持以身作则、从严要求, 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坚持这样做, 才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树立先进形象, 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爱戴。一些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腐败也警醒我们, 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 既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又要进一步加强道德修养, 自觉抵制各种诱惑。

共产党员保持清正廉洁, 还要接受监督, 坚持原则。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党员要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 同时, 应正确认识和对待监督, 把它看作是组织和别人对自己的爱护与帮助, 在自觉接受监督中改正不足。共产党员作为先进分子, 在坚持原则的同时, 还要敢于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

共产党员既是被监督的对象, 又是监督的主体, 每个党员都要树立“监督是治病, 监督是救人, 监督是负责任”的观念, 切实担负起监督的责任, 通过强化监督, 使清正廉洁在党内蔚然成风, 使党员队伍牢固树立起先进性形象。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 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认真学习党章, 践行党章, 增强党章意识, 要按照党章要求加强党性修养,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党性修养是党员对党的先进性的深刻理解和内化, 是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而党章不仅从总体上对党员的党性修养作出了许多明确规定, 这些党性原则, 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所必须遵循的准则, 也是衡量共产党员党性强弱的标志。每个党员按照党章的要求监督、改造自己, 不断增强党章意识, 才能不断地提升共产党员修养。

摘要: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 加强党章意识, 是对每一名党员最基本的要求, 是共产党员的基本修养, 也是衡量一名党员是否合格、是否体现先进性的一把“准绳”。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 通过学习党章, 增强党章意识, 提升共产党员的修养, 用党章规范党员行为, 促进各项工作, 推进党的事业发展。

关键词:共产党员,党章意识,先进性,修养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N].人民日报 (第1版) , 2006-01-06.

篇4:党章的历史回顾

[关键词]党章;民主集中制;历史演进

[中图分类号] D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10-0030-02

民主集中制的思想源自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则较全面地阐述了民主集中制。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则,将民主集中制写入党章并随着党的事业的不断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认识也不断加深,民主集中制也趋渐完善。

一、马克思主义导师们对于民主与集中的不同理解

对马克思主义民主集中制理论中民主与集中这两个概念的相互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不同的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时代,并没有“民主集中制”这一概念,但细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共产主义同盟章程》《国际工人协会章程》等,他们所讲的民主制内含着集中的含义。列宁时代,起初列宁因俄国沙皇专制主义残酷统治的恶劣环境,特别强调集中制,甚至使用“极端集中制”概念。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后,列宁开始转而使用“民主的集中制”这一概念,强调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组织原则不是“专制的集中”,而是“民主的集中”。斯大林时代,过度集权和过分集中的斯大林模式,以党代政以及过分集中、民主不足。

毛泽东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民主集中制原理特别是民主与集中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做出了新的阐述,把列宁“民主的集中制”的“主从关系”改为“并列关系”,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二者是辩证的统一。但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学习苏联模式,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党代政和过分集中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果断宣布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政治体制改革,则提出了“改善集中”与“发展民主”两大任务。

二、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集中制的发展

(一)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的建立,战争和革命是时代的主题,党的建设围绕革命的主题展开。党章民主集中制的阐述也反映了党的主题。第一,一大至四大是民主集中制的初步认识时期。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并未明确提民主集中制,但纲领贯彻了这个原则。根据参加一大的张国焘回忆:“大会通过的党章包括……一切决定须经由党员的民主讨论,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中共应该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但不列入党章。”[1]这体现了民主和集中,也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1922年党的二大正式加入共产国际,加入共产国际条件之一是我党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二大党章指出:“本党一切会议均取决多数,少数绝对服从多数。”[2]这是强调集中的表现,但党章中未明确指出民主集中制这一概念。三大和四大党章继承二大党章的精神,都强调特殊环境中要坚持集中,未明确提民主集中制,说明党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是初步的。

第二,五大至七大是民主集中制逐步成熟的时期。党的五大后,1927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根据五大的精神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议案》首次出现“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3]民主集中制写入党章作为我党的组织原则得以确立。六大党章对民主集中制做了三点解释。但是,六大党章受共产国际的影响比较大。遵义会议后,党的建设逐渐走向成熟,表现在延安时期七大党章关于民主集中制的论述中。党章中指出:“民主的集中制,即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4]与五大、六大党章不同的是,七大党章把“民主集中制”改成“民主的集中制”,更突出集中。党章对民主集中制有了比较详细的规定,说明我们党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但是,民主革命时期处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这一时期在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上更多是强调集中,强调党员的义务而对党员的权利重视不够。

(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了执政党,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党的建设则围绕建设主题展开。党章民主集中制的阐述逐渐科学化。第一,八大是民主集中制向民主方向发展的时期。与七大党章和苏共1952年的党章相比,八大党章更强调发展民主。新党章在上下级关系上,要求上级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的意见。领导制度上,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原则。民主集中制把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具体展现出来,保证了党的团结和统一。一些创造性的思想也是在这基础上丰富和发展的。

第二,九大至十一大是民主集中制曲折发展的时期。1957年开始,党内开始出现“左”的错误,民主集中制遭破坏,在党章上则表现为离开民主讲集中。特别是九大、十大党章不再提及集体领导制度,并且删除了八大党章关于党员权利的部分,这从实际上破坏了民主集中制。1977年党的十一大党章在强调民主集中制时,恢复了集体领导的要求。不过,由于“左”的错误尚未根本肃清,民主集中制尚未完全恢复。

第三,十二大以后是民主集中制逐渐走向科学化的时期。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党章恢复了七大、八大党章的精神,与八大党章相比又有新发展。上下级关系上,党章增加了“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5]这种互动可让上级及时了解下级组织的实际,利于从组织内部巩固自己。十三大对党章进行部分修改,未对民主集中制进行修改。十四大明确:“要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6]这有利于调动党员积极性,发扬党内民主。十四大拓宽民主渠道的决策让党员找到发挥主体作用的途径,有利于更大程度推动党内民主发展。十五大党章民主集中制部分保持稳定。2002年十六大党章在十五大党章基础上,对民主集中制中的集体讨论原则进行了重大修改。“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较原来的“集体讨论”更为科学。[7]继十六大“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的生命”论断之后,十七大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为提高地方党组织的积极性,大会指出“推进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这反映在党章修改上,表现为“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8],让党员监督党组织的活动,了解党内事务,以保障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权利。十八大党章在民主集中制问题上未修改,表明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得以制度化而稳定下来。同时总纲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思想,这为民主集中制的发展指明科学化的方向。

三、结语

从党的成立至现在,党章多次修改体现了党的民主集中制渐趋完善。第一,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融入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推动了党内民主和监督制度的发展和集体领导制度的发展。第二,反映党的历史方位转变带来的要求。民主革命时期,战争的残酷,民主集中制强调集中;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要求发扬民主,民主集中制则强调民主;新时期,更是推进民主集中制向具体原则制度化和发展党内民主转变。第三,体现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要求。十八大指出:“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民主集中制也需向科学化发展。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化也要求把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建设好,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参考文献

[1]张国焘.我的回忆(第1册)[M].香港:明月报刊出版社,1966.

[2][3][4][5][6][7][8]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一大—十八大[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8.21.47.103.128.173.197.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篇5:党章的历史回顾

中本133班 13010328 党金鹰

[摘 要]中国共产党党章伴随党的成长而发展,经历了由不完善到完善的曲折过程。党章的日趋系统和完善,反映了我党对什么是革命、怎样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加深。梳理这段历史有助于深刻认识到党的创新理论探索是一个艰难、曲折、永无止境的过程。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章;历史演变

中国共产党89年的发展进程中,先后通过17个版本的党纲党章。党章的逐步完善,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年的历史过程,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和政治路线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党章篇幅虽短,但字字珠玑,均是精炼的理论概括和实践总结。梳理党章的历史演变脉络,可以充分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曲折过程,可以充分感知到党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长期历史进程。

一、初步形成阶段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成立的28年间,是党章初步形成时期。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丰厚历史,使中国共产党人对为何建党、怎样建党、建什么样的党有了初步认识,集中反映在党的一大到七大的六次党章调整中。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宣告党的正式创立。但是,党在创立之初,思想上、组织上、理论上的准备远不成熟,所以一大会议只通过了一个500余字、共15条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一大《纲领》虽不是党章,但它实际具有党章作用。《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宣告党的政治纲领是通过武装斗争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消灭阶级分野;对党的组织章程、组织原则、组织机构和组织发展等作出明确的规定。1922年7月,中共二大对《中国共产党纲领》做出重大修改,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第一部正式章程。二大党章包括党员、组织、会议、纪律、经费、附则等6章共29条,近4000字。党章首次提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宣告党的最高纲领是为将来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二大党章具有划时代意义,标志党的创建工作最终完成,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立党之本和最高的政治行为规范,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党的发展建设。

从中共的三大到六大,党章的内容只做过局部调整,没有大的改动。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三大党章第一次规定了新党员候补期,并分别规定了正式党员和候补党员的权利与义务。1925年1月,中共四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四大党章第一次将党的支部规定为党的基层单位,并规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改称为“总书记”,地方各级党的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改称为“书记”。1927年4月至5月,中共五大通过《组织问题议决案》,明确提出“必须改正并补充旧时党章”。同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议决案》。五大党章第一次明确提出民主集中制的概念,规定党组织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1928年6月至7月,中共六大通过新的《中国共产党党章》。六大党章的突出特点是体现了中共与共产国际的密切联系,开篇即强调“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国际之一部分,命名为‘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国际支部”。六大党章把中共同共产国际的关系强调到了过分的、不适当的程度,使党不能独立自主地按照中国实际情况领导革命和自行处理党内事务,对日后党的工作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1945年4月至6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其科学内涵作了全面的阐述。七大党章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总纲还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任务和特点,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基本方针和必须具备的条件。七大党章还对扩大党内民主和实行集中统一领导作了详细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七大党章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第一次将中国共产党在24年的艰苦历程中所取得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体现确认在党的根本大法中;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特别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根本的组织路线。可以说,七大党章是民主革命时期最好的一部党章。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乃至建国后社会主义改造所取得的丰功伟绩,正是基于七大正确的路线方针。

二、波动调整阶段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担负新的历史使命。如何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党的中心工作。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党有过成功经验,也有过失败教训,突出表现在党的八大到十一大的四次党章调整中。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做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报告指出,执政党的地位使我们党面临着新的考验,需要来自党内外的监督,其关键在于发展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坚持集体领导。这些关于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新的思考,在八大党章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八大党章对于刚刚开始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作了明确阐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阶级矛盾,而是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八大党章的通过,表明全党上下形成了三个基本共识。一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二是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三是中国要以苏联为戒,走出一条适合自己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八大党章适应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中国实际,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阐述完全正确。

然而,1958年开始,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偏离了既定方针,逐渐背离了八大的正确纲领。1969年4月,中共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肯定了根据“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九大党章否定了八大党章明确的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和党领导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在党员条件上,取消了党员权利和入党预备期,把八大党章规定的党员十条义务改变为五项接班人条件,这在中共历史上前所未有。在组织原则上,取消了八大党章中关于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发挥下级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等条文,并取消了五大以来设立的党的监察委员会。1973年8月,中共十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继续了九大的“左”的错误,基本沿袭了九大党章的总纲和条文。仅由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败露,十大党章删去了九大党章中有关林彪为接班人的内容。

1977年8月,中共十一大召开。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十年内乱以后的第一部党章。十一大党章恢复了八大关于把中国建设成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提法。在内容上与九大、十大党章比较作了较多的修改:增写了关于民主集中制的内容;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等。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十一大党章并未从根本上否定九大、十大党章中的“左倾”错误,继续沿用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

三、拨乱完善阶段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批判 “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恢复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此为基点,中国共产党党章经过十二大至十五大的四次调整,逐步焕发新的活力,而这一过程也始终伴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和深入发展。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在北京召开。由邓小平主持修订的十二大党章,确认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路线,同时,也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搞好执政党建设作了新的探索。十二大党章总纲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总纲还对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党的总任务、加强党的建设基本要求、党在国家生活中如何正确发挥作用等,都作了完备的规定。十二大党章对毛泽东思想作了更科学的表述,对党的中央和地方组织体制作了重要的改变和新的规定,还首次将入党誓词载入党章。总之,十二党章继承了七大党章和八大党章的优点,清除了九大、十大、十一大党章中“左”的错误,对执政党建设的各方面都做了比较全面完善的规定。

1987年11月,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的方针,通过了党章部分条文修正案,对十二大党章的部分内容作了十项调整。其中的重大改变有:改革选举制度,明确规定差额选举办法;加强集体领导,党组织讨论决定重要问题时要进行表决;规定企业和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不再领导本单位工作,而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实行监督。十三大党章顺应了改革开放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对党章这一上层建筑的调整和创新,我党有力促进了经济基础的稳步发展。

如果说,中共十二大、十三大的党章集中反映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拨乱反正、初步探索改革开放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尝试,那么,中共十四大、十五大的党章则集中反映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攻难克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努力。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写入党章,将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于统一全党意志,齐心协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对党章进行部分修改。十五大党章确立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并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写入党章。这充分表明,在当代中国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四、与时俱进阶段

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根据世情国情党情出现的新变化,与时俱进地推出诸多战略举措,不仅顺利完成了领导层的更新换代,更是全面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这一过程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体现,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成为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典范。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十六大党章是中国共产党进入新世纪后的第一部党章,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总纲部分。这反映了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十六大党章修改了对党的性质及阶级基础的表述,强调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从原来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到新党章中增写“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样表述党的性质,体现了革命党与执政党的统一,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的统一,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成立以来,党确定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形成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把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成果和重要经验写入党章,不仅必要,而且必须。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十七大党章总纲增写了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表述。增写的第七自然段表述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此外,新党章特别增写了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内容。

十七大党章的另一项重要修改是增写的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的论断,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党章中明确写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可以说,十七大党章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并吸纳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1989年来,中国共产党党章与时俱进的演进过程,反映了党对革命和建设的认识的理论升华。胡锦涛同志曾指出,党章是规范和制约全党行为的总章程,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在党内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最大的约束力。学习贯彻党章,发挥党章的作用,是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关键所在,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章作为重要的学习研究内容,紧密联系实际,为进一步搞好党的长效机制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共产党党章汇编》,人们出版社,1979年版。[2]叶笃初:《中国共产党党章史略》,湖北人们出版社,1991年版。[3]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4年版。

篇6:从党章的历史演变看党的与时俱进

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根据形势和任务发展变化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主要是把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使党章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体现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充分体现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立意深远,意义重大。

一、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的93年间,党章历经修改,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全部过程,记录着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和政治路线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党认真总结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经验,及时把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体现到党章中,从而使党章在推进党的事业、加强党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1921年7月,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和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党的政治主张。这是一部具有党章性质的党纲。这个党纲的意义在于鲜明地亮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它是一个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完全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这是具有开天辟地的伟大事件。

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党的纲领作了重大修改,分为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并通过了党的第一部正式党章——《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了党的建设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包括党内生活和党内关系的各个方面,分为“党员、组织、会议、纪律和附则”,这是党的第一部完整形态的章程。它不仅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的完成,而且标志着我们党从此开始有了自己的最高的政治行为规范。

此后,党的历届党代会都对党章进行了修改与完善。

1923年6月召开的党的三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在二大党章的基础上,增加了1条,对党员的“自请出党”作了严格规定;对党员入党候补期、党小组的组成、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组成等作了重要修正;把入党介绍人从原来的一人增加为二人,第一次规定了党员候补期,这对于严格党员发展程序、提高党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925年1月,党的四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增加了“凡党员离开其所在地时必须经该地方党部许可。其所前往之地如有党部时必须向该党部报到”一条,严格了党的纪律;第一次规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党支部。这表明我们党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尤其注意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四大党章首次把中央最高领导人的称谓改为总书记。

1927年四五月间,党的五大召开。由于革命形势严峻,会议期间没有通过新党章。根据五大精神,6月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议案,这是唯一不是由党的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党章。会议对党章作了较大修改:第一次明确提出“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增加了设立中央政治局、监察委员会和党团等内容,并把党与青年团的关系列入党章,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政党体制。在前三个党章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新《党章》增加了党的建设、党的中央机关、省的组织、市及县的组织、区的组织、党的支部、监察委员会、党团、与青年团的关系等九章内容。这部党章共12章85条,是我们党历史上条目最多的党章,体系更加完整系统,在党章史上提出了很多个第一。

1928年7月,党的六大在莫斯科召开,这是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代会,大会通过党章也是唯一不是在国内修改和通过的党章。党章首次提出民主集中制的三项根本原则,这是第一次明确规定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原则,对于健全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具有重要意义。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前夕,党的七大在延安隆重召开。在长期斗争中逐渐成熟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新《党章》首次增写总纲部分,阐明了党的性质、纲领、宗旨、作风、群众路线,从而使党章具备了完整的理论形态;第一次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首次以条文形式规定党员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科学界定了民主集中制的内涵,即在民主的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提出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四个服从”。七大党章是第一部完全独立自主修改的党章,是民主革命时期一部最完备的党章。

1956年9月召开的八大,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八大党章充分体现了执政党建设的新特点,明确提出了对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反映了我们党探索执政党建设的新成果。主要内容包括: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正确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体现了执政党工作重心的转变;二是提出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群众路线的传统;三是提出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六条原则;四是明确规定了党员的十项义务和七项权利。

八大后的20多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三部党章,即九大党章、十大党章和十一大党章。这些党章都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制定出来的,不可避免带有“左”的错误的痕迹。

1982年9月召开的十二大,通过了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章再次重申并明确党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正确解释了党的指导思想:“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明确了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任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总纲中体现了新形势新任务对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同时,党章增加了《党的干部》专节,明确规定了党的干部的定义,党的干部路线、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方针,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等,提出了干部队伍“四化”方针。首次写进入党誓词。这表明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执政党建设的新探索。

现行党章的主体是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修改制定的。30年来,在保持党章基本内容稳定的前提下,根据形势和任务发展变化,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对党章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1987年11月,党的十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是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用部分条文修正的形式对党章进行修改。修正案共10条,总共有13处增删改动,着重体现在党的领导体制和党内选举制度的改革方面,表明党的建设正在走上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党章第一次郑重提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概念,阐述了这一理论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通过的党章只有7处150个字的修改。这部改动最小却意义重大的党章,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并把它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也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和心愿。2002年,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党章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性质的理论表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主要修改内容共有15条,既充分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重大成果,又充实了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内容,充实了党的建设的内容。这部党章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精辟概括;丰富了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把党的一系列对内对外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党章;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更加突出制度建设;对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提出更高要求;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新要求。

二、党章的基本内容既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也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不同时期的情况及党自身的经验,根据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党的建设创新的新情况对党章包括部分和全部等不同层面、不同程度进行修改、完善,形成现在实行的比较完善的党章。十八大就是根据这些创新对党章做了修改。

十八大的党章修改是党诞生以来第16次修改党章。党的十八大修改党章遵循的原则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坚持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保持党章总体稳定,只改那些必须改的、在党内已经形成共识的内容,努力使修改后的党章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体现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充分体现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稳定和坚持这样的修改原则,既有利于实现党章的与时俱进、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又有利于维护党章的权威性、保持党章基本内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更好规范和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

中央对党的十八大报告议题向各部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许多地方和部门建议党的十八大对党章作适当修改。中央政治局认真研究了这个建议,作出了党的十八大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的决定,并成立党章修改小组。党章修改小组的工作是根据各地区各部门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按照适当修改的原则,提出党章修改建议方案,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拟提请党的中央委员会讨论的党章修正案稿。党的中央委员会经过讨论研究,提请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党的十八大期间,全体代表对党章修正案认真讨论,提出一些重要修改意见。综合这些意见,大会又对党章修正案作了修改。最后,大会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党章修正案。

党的十八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定位和阐述,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充实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定位的内容,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有利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是这次党章修改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历史贡献。

在党章中完整表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完整表述,深化了全党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明确,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有指导意义。根据近些年来党的建设积累的经验和形势任务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总纲部分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作了适当修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等内容增写入党章,并对党员义务、党的基层组织和党的干部的要求作了充实,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应对党面临的考验和风险,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章增写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对坚定推进改革开放有重要意义。通过这次修改,党章这个党的总章程更加完善,必将在推进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中更好发挥根本性规范和指导作用。

三、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党章的重要性:“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

习近平同志对于十八大党章的学习也提出了要求:“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也是全党同志的应尽义务和庄严责任,对强化全党党章意识,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把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央明确指出,要做到“两个结合”,就是“把学习党章同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起来”。

上一篇:鹿城镇灵秀社区综治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下一篇:自然资源分局:基层党支部开展智慧党建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