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工作总结

2024-05-25

产品经理工作总结(精选14篇)

篇1:产品经理工作总结

产品经理工作总结

又到了年底,写工作总结对大家来说是重中之重,那么,产品经理工作总结怎么写呢?下面是一篇产品经理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本人于xxxx年xx月份进入xx移动公司工作。在移动公司的一年时间里,本人担任产品经理一职。一年以来,在xx移动公司领导及同事的关心、支持下,本人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现将一年以来的具体工作职责总结如下:

一、产品支撑工作

在进行产品支撑工作的过程中,认真学习移动公司的各种产品,特别是我们的集团产品,熟悉产品的具体操作,并在此基础上,在客户经理挖掘到客户需求后,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合理组合产品,设计出真正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同时经过几次移动公司组织的产品经理素质提升培训,慢慢培养起自身的产品推介能力、客户沟通能力;在平时本人也十分注重关注通讯产品方面的最新资讯,学习其中的一些成功案例,并且经常思考这些案例能否真正运用到客户处,对有此需求的潜在客户及时挖掘出此需求,制定具体方案,并陪同客户经理前往客户处进行产品推介,及时做好产品支撑工作,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在与客户达成一致意见、签定协议后,对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全面跟踪:如某客户处需要安装互联网专线,从派全业务建设需求单开始,先转交我司技术支撑人员,待其做完资源勘探后发回于我,本人再提交给支撑中心,若终端配置以及布线超出的情况下,还需填写配置申请单于集团大客户部主观及经理签字后传给支撑中心,最后支撑中心派施工单到我司网络部,安排施工,施工开始后,经常与施工队以及客户联系,以便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按时完工,让客户及时使用,在客户开始使用后,适时进行上门或者电话拜访,了解客户使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将问题及时反馈给市公司,真正做好产品支撑工作,提高客户满意度。

过去的一年是中国移动进行全业务激烈竞争的一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手上经手完成约50条互联网专线、语音专线,并且完成xx地税一卡通项目,不段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真正地做好了产品支撑工作。

二、指标跟踪工作

在进行指标跟踪工作的过程中,本着认真、细心、严谨这六个字做好此项工作,经常与各县市的经营分析人员进行交流,遇到不明白的向他们请教,学习经验,并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以及团队的指标跟踪及完成方式。/转载请保留

我司的指标主要分为年考核指标、季度考核指标以及月考核指标,针对不同指标时间上的差异性,合理安排时间,根据年考核指标来统揽全局,指导其他两个指标,并与季度考核指标以及月考核指标共同进行,将年考核指标融合到季度考核指标和月考核指标之中;使季度考核指标和月考核指标服务于年考核指标,在完成季度考核指标及月考核指标的时候,同时完成年考核指标。但是,指标有轻重缓急之分,不可能说做到完美,在这时候,舍去一些可以在后期完成的指标,重点完成目前紧急的指标。

具体来说,将需要完成的指标整在一个表格内,认真学习指标的具体口径,并将指标如何完成进行分解,落实到每个具体责任人,对其进行跟踪,定期提取数据,将数据缺口告知相关责任人,让其知道自身指标完成进度,积极与其和主管商谈,寻找完成方式方法,以确保各项指标准时完成。

三、培训工作

在对客户经理进行培训工作时,自身熟练掌握产品,学习产品的操作方式,提前准备好培训的各种材料,并且根据客户经理的薄弱产品进行重点推介,在培训的过程中与同事们一起学习成长,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通讯行业全业务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下,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其它工作

在做好以上具体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地完成好公司主管、领导交代的其他临时性工作,不计酬劳,任劳任怨、加班加点,按时保质完成工作。

五、问题以及缺点总结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及缺点,我认为主要由于进xx移动的时间尚短,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不够全面,对公司的一些操作流程也不熟悉,在工作中也走了一些弯路。但是,“实践出真知”,本人在工作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错误,也及时改进了自己的错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克服不足之处,努力做出新的成绩。

篇2:产品经理工作总结

一、怎么才能输出合格的需求文档

产品经理首先对产品定位要有十分清晰的认知,这样在功能设计,功能取舍时才有准则和依据,其次,把大的框架、模块、运营思路总体先设计好,例如:入口、流程、场景、平台(PC还是手机),最后,重点是一定要把业务流程和业务逻辑写清楚,一是方便自己画原型图时,不会画漏。二是方便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功能的内涵。

写需求文档,首先要理好思路

二、怎么样才做好产品原型设计

1、首要思路:抄抄抄,说错,是借鉴。要聪明地借鉴,抄别人好的地方。

用好的原型设计软件Axure或墨刀,可以减少工作量。设计完一定要对照需求文档过遍,看有没有遗漏一些功能。

2、其次,注意业务逻辑。

从系统角度说,业务逻辑更为重要。每个业务逻辑一定要从各个操作角色来分析,想通、想透。例如:每个角色的权限一定要明确,哪些模块用户是无权限操作的,模块是隐藏还是提示无权限,管理员和用户的关系;短信发送和微信发送的不同逻辑、导入是覆盖还是不覆盖,已生效到执行中的判定标准逻辑等等。

3、最后,注意设计规范。

例如功能的完整,比如基本的增删查改。设计新增的时候,就要同步考虑查看、修改、删除三个配套功能。再比如页面的规范:一是注意色调的统一,包括每个按钮颜色、选中颜色等都要有一套规范的颜色方案。二是页面的提示信息,提示内容的位置、提示时间的长短都要一套统一的定义。三是输入框、展示框一定要考虑到内容多的时候要自带滚动条等。文案规范:各个功能名称文案的统一,不要有歧义等。表格规范:什么时候用项目符号、什么时候左对齐、什么时候居中,什么时候右对齐。

三、怎么和开发人员沟通

首先,是开发前的沟通。即设计原型实现前,一定要和前端和后端开发工程师开个会把需求文档详细沟通一遍,把每个功能点的设计和操作基本过一遍,这么做,一是防止开发错误理解你的意思,否则返工很耗时间。二是沟通需求文档有没有技术难点,有没有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其次,是开发过程中沟通。事中沟通主要是把握开发进度。

最后,是开发完成后测试时候的沟通,关键是测试用例准备要充分。既要准备正常的用例,也要准备一些非常规用例用于边界条件测试、暴力测试等用例,尽可能为测试提供便利条件。

写在最后

篇3:产品经理那些事儿

出版时间:2014-03-01

ISBN:9787115344656

所属分类:图书>计算机与互联网>IT服务管理

《产品经理那些事儿》以产品经理的从业故事为线索, 从实践的角度介绍了软件行业产品经理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技巧。本书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 从实际出发, 讲述了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理论知识, 如4P理论、4C理论、SMART原则、波士顿矩阵、安索夫矩阵、SWOT分析等, 介绍了产品工作中的技能和技巧, 描述了产品经理需要培养的能力, 如战略规划、定义产品、营销方案等。

《产品经理那些事儿》适合众多IT企业中的产品经理或对产品经理工作怀有热情的人士阅读, 也能够对研发从业人员、销售从业人员、市场从业人员从产品角度理解工作产生帮助。本书也适合作为产品经理培训的参考书。

林江发, 北京大学力学硕士, 曾任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软件工程师、产品经理、高级产品经理、业务拓展总监, 美国Adobe公司北京办事处高级应用工程师,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产品总监, 现自主创业。曾主导Adobe CS2在中国的产品推广工作, 愿意把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与大家共享。

篇4:产品经理赚多少?

产品经理可以来自于任何岗位,程序员、架构师、前端UI设计。其对技术知识的要求一般,只要能担任“在团队中沟通的角色”,因为他们本质上不是技术问题的解决者。明白用户需求、逻辑清楚、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都是加分项。同时产品经理还必须具备领导团队的能力、良好的谈判能力,这样才能为产品开发带来强有利的资源支持。

产品经理们在做什么?

不同类型的公司关于产品经理的定位有所不同。笼统来说,他们需要做的是发现客户需求并且定义这种需求的价值,然后将这种需求传达给技术、设计等,推动这个团队将需求转化成产品,并且负责产品的后期服务和优化。

产品经理的工作是从挖掘客户需求开始的,通过研究客户的反馈、研究报告、市场趋势以及统计数据确定产品定位,然后撰写产品的需求文档。在项目开始之后,产品经理需要对团队的工作和资金进行分配,整合公司内部资源,及时报告和调整项目内容。这一阶段,他们有点类似于项目经理的角色。产品完成之后,他们还需要负责推广,收集用户反馈,对产品进行改进和修正。

就每天的工作而言,他们的时间会花费在写方案、测试、处理邮件、跟进产品、开会、各种团队沟通上。

产品经理的职业发展

篇5:产品经理年终工作总结

但是,时间太有限了,所以我没能实现跟每个人都1on1一次,至今,我还没有跟UED的同学们1on1过,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努力跟大家一对一的交流。

我觉得我们都应该感到很幸运。我们所处的这个行业,站在了风口上,我们的订单和用户每天都在快速增长。在一个激烈的战场中,顶着前方的炮火前进,这是最快速的成长方式,这也是最刺激的职业生涯,这是我选择加入易到的最核心的原因。

同时,我们也应该有足够的危机感。刺刀见红,这个行业的玩家们都在肉搏,这是最坏的年代,也是最好的年代。在战场上,只有顽强的人才能活着,只有学习能力足够强的人才能最终胜利。

思考了很久,最终决定写下这封邮件,有些话,想跟大家说说:

篇6:产品经理工作总结推荐

产品经理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你知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产品经理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产品经理工作总结范文1(一)业绩回顾:

1、开拓了新合作客户近三十个(具体数据见相关部门统计)。

2、x~x月份销售回款超过了之前x~x月的同期回款业绩。(具体数据见相关部门统计)

3、市场遗留问题基本解决。市场肌体已逐渐恢复健康,有了进一步拓展和提升的基矗

(二)业绩分析:

1、促成业绩的正面因素:

①调整营销思路,对市场费用进行承包,降低新客户的合作资金门槛。虽然曾一度被人背后讥笑,但有效就是硬道理!我公司的思路是促成业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②加强了销售人员工作的过程管理,工作实效有所提升。

③用提高提成比例和开发新客户给予额外奖励的经济激励手法,形成了重奖之下必有勇夫的积极心态,也是促成业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④对于市场遗留问题的解决,依据轻重缓急程序,采用坚持公司利益原则,以有效依据处理的指导思路,从而使问题的解决未成触份公司的利益。

2、存在的负面因素:

①销售人员对公司的指示精神理解不够,客户定位不够稳定,没有严格按照终端思路开拓客户,部分客户选择方面存在一定失误!

②销售人员的心态以及公司存在薪资制度,均存在急功近利状况。销售人员更多的只想有钱回到公司帐上,却没有更多的考虑客户是否适合公司的合作定位以及长久发展。

③客户选择公司产品时更多考虑的是折扣低价,所以很多未将铺底铺入终端卖场,甚至根本无终端意识,直接将公司的终端品牌变成毫无优势的流通产品。

④大多数代理商的等靠要观念存在,但公司的产品价格降到底价,已无更多利润支持市常

⑤公司的品牌定位终端,但包装缺乏视觉优势,宣传促销赠品不够新颖丰富,对产品的宣传、销售的拉动力不大。

⑥暂时缺乏品牌入市的拉动策略,不能促成品牌的热销。

⑦销售人员不能切实推行公司指导思路,至今未建立起典范式的品牌样板市常

⑧销售人员缺乏统一的营销培训,观念、思路、方法和工作执行力无统一和协调,往往擅长市场开拓而不擅长市场维护和提升。

(一)费用回顾:

1、营销政策调整后,市场费用得以控制,公司的盈利能力稳定,8~12月相比3~8月同期利润额增加。(具体数据见相关部门的统计)

2、人员费用的固定风险降低,基本扼制了人力资源的亏损,8~12月相比3~8月周期人力成本降低,剩余价值提升。(具体数据见相关部门的统计)

(二)费用分析:

1、正面因素:

①公司提出市场费用承包政策之后,最大限度防止了费用陷阱,费用超支现象得以控制。

②公司调整并制定了销售人员新的待遇方案,公司的固定风险降低了,人员的竞争意识和挑战性加强。

2、负面因素:

①营销部没有数据统计的支持,对费用的控制较为盲目。

②市场支持费用和人员费用报销等,营销部存在知情难,无审批的歧形现象,管理无法加强。

③个别人员管理观念陈旧、保守,不能主动遵从层级化管理,因此整个管理缺乏科学的流程。

④老板一笔签的现象依然存在。

(一)团队建设业绩回顾:

1、销售人员的放牧式现象基本消除,营销团队的管理加强。

2、待遇方面,基本消费了大锅饭现象,薪资待遇的挑战性增强,标准更科学合理。

3、团队的执行力有所增强。

4、提问题不提解决方案的现象减少,销售人员的工作能动性增强。

5、销售人员工作主动性有所增强,工作实效提高。

(二)团队建设分析:

1、正面因素分析:

①采取每日电话报到和每月工作汇报的管理形式,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销售人员在做什么?做得怎样?

②降低了销售人员底薪,并将提成比例随着回款额度的增加而提高,增强了销售人员的工作挑战性。

③通过提醒式的罚款和个人管理信用的树立,从制度要求和心理印象上让销售人员感觉到公司管理的严肃性,因此执行力随之增强。

④管理要求每一个销售人员必须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逼迫销售人员遇到问题时首先联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树立了销售人员的责任心遇到问题找借口、找理由的现象降低,逐步树立了解决问题是职责的职业操守。

⑤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地给销售人员心理压力和工作危机感,从而使得销售人员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居安思危的心理利于工作能动性和工作实效的提升。

2、负面因素分析:

①公司内部的辅助管理配合不到位,团队管理实效降低。

②公司部份管理人员管理意识保守,团队管理实效降低。

③销售人员长期适应了放任式的管理,从观念上、心理上和行为上有一定适应期去接受较为实效的管理。

④部分人存在老油条观念,有一定优越感,因此对于公司加强管理有和稀泥的想法存在。

⑤部分人心存不轨,希望钻公司管理的漏洞。所以希望公司管理的漏洞一直存在,甚至增加。

⑥人性特点的普遍反映:被管理者希望公司管理的能见度、透明度一致较低。因此对能见度逐渐增强的管理有一定抵触心理。

⑦公司管理高层调整,久经事故的销售人员见风使舵,左右逢缘,趁机蒙混过关,不遵从公司的管理,重新回到放任状态。

⑧谁都想做好人,缺乏主动做恶人的管理人员,管理原则不能坚持,等于一纸空文。

产品经理工作总结范文2 技术可以学习,素质却难以培养,有些素质是成功的产品经理必不可少的。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对产品有一种本能的热爱,把自己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看成产品,怀揣对优秀的产品的热爱和尊重。这份热情是产品经理必备的素质,是他们夜以继日克服困难、完善产品的动力。这份热情能感染团队成员,激励所有人。

辨别这种特质很容易,可以让应聘者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产品及喜欢的原因,聊聊不同领域的产品和他讨厌的产品,问问对方,如果有机会,他打算怎样完善自己最喜欢的产品。热情是难以伪装的,虚伪的做作容易毕露无遗。

理想的产品经理不一定来自产品的目标市场(这种情况有利也有弊),但是他必须融入目标市场。这一特质对制造大众产品的高科技企业尤为难得。我们倾向于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用户和市场。事实上,目标用户的经验、喜好、价值观、知觉能力、忍受程度、技术理解很可能与我们的大相径庭。

可以就产品的目标市场向应聘者发问,让他谈谈如何换位思考。了解应聘者对目标市场的感觉,最重要的是看对方是尊重目标市场希望融入其中,还是打算一意孤行改变用户习惯。

对国际化的产品和针对特定地域的产品来说,换位思考尤其重要。各种文化虽有共通之处,但也存在许多差异。有些差异对产品无关紧要,有些则至关重要。应该考察应聘者是否足够了解目标市场,能否区分这两种差异。

人的智力水平是无法替换的。产品管理需要洞察力和判断力,因此必须具备敏锐的头脑。勤奋当然是必需的,但从事这项工作光有勤奋还远远不够。

招聘聪明人是项知易行难的任务,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招聘者的能力和可靠性。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此言不虚。方法之一是测试应聘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微软令人称道的、深入而有效的面试,即是考察应聘者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由一位或多位领域专家就一个问题对应聘者进行深入考察。面试官不关心应聘者是否知道正确答案,而看重应聘者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智力优于知识)。如果应聘者回答正确,面试官会将问题略作调整,询问应聘者在新情况下如何应付。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应聘者被迫处理他不知道答案的情况,说出解决方法。

每种团队角色承担的义务和付出的努力都不相同。产品经理肩负着产品的前途和命运,绝不适合贪图安逸的人担任。即便掌握了时间管理和产品管理的技巧,产品经理依然要为产品投入大量精力。成功的产品经理能拥有时间享受清闲的家庭生活吗?只要具备足够的经验,我相信可以做到。但是,如果你期望的是一周只工作四十个小时,下班后把工作抛诸脑后,那是不现实的。

成功的产品经理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在这个问题上,我对应聘者向来坦率,产品管理工作绝不能用时间来衡量,付出多少都不为过。紧急情况下临时找来的“救火队员”多半不是合适的产品经理人选。

篇7:产品经理个人工作总结

以下是关于产品经理个人工作总结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开拓了新合作客户近三十个(具体数据见相关部门统计)。

2、x~x月份销售回款超过了之前x~x月的同期回款业绩。(具体数据见相关部门统计)

3、市场遗留问题基本解决。市场肌体已逐渐恢复健康,有了进一步拓展和提升的基矗

①调整营销思路,对市场费用进行承包,降低新客户的合作资金门槛。虽然曾一度被人背后讥笑,但“有效就是硬道理”!我公司的思路是促成业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②加强了销售人员工作的过程管理,工作实效有所提升。

③用提高提成比例和开发新客户给予额外奖励的“经济激励”手法,形成了“重奖之下必有勇夫”的积极心态,也是促成业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④对于市场遗留问题的解决,依据“轻重缓急”程序,采用“坚持公司利益原则,以有效依据处理”的指导思路,从而使问题的解决未成触份公司的利益。

①销售人员对公司的指示精神理解不够,客户定位不够稳定,没有严格按照终端思路开拓客户,部分客户选择方面存在一定失误!

②销售人员的心态以及公司存在薪资制度,均存在“急功近利”状况。销售人员更多的只想有钱回到公司帐上,却没有更多的考虑客户是否适合公司的合作定位以及长久发展。

③客户选择公司产品时更多考虑的是折扣低价,所以很多未将铺底铺入终端卖场,甚至根本无终端意识,直接将公司的终端品牌变成毫无优势的流通产品。

④大多数代理商的“等”“靠”“要”观念存在,但公司的产品价格降到底价,已无更多利润支持市常

⑤公司的品牌定位终端,但包装缺乏视觉优势,宣传促销赠品不够新颖丰富,对产品的宣传、销售的拉动力不大。

⑥暂时缺乏品牌入市的拉动策略,不能促成品牌的热销。

⑦销售人员不能切实推行公司指导思路,至今未建立起典范式的品牌样板市常

⑧销售人员缺乏统一的营销培训,观念、思路、方法和工作执行力无统一和协调,往往擅长市场开拓而不擅长市场维护和提升。

1、营销政策调整后,市场费用得以控制,公司的盈利能力稳定,8~12月相比3~8月同期利润额增加。(具体数据见相关部门的统计)

2、人员费用的固定风险降低,基本扼制了人力资源的亏损,8~12月相比3~8月周期人力成本降低,剩余价值提升。(具体数据见相关部门的统计)

①公司提出市场费用承包政策之后,最大限度防止了费用陷阱,费用超支现象得以控制。

②公司调整并制定了销售人员新的待遇方案,公司的固定风险降低了,人员的竞争意识和挑战性加强。

①营销部没有数据统计的支持,对费用的控制较为盲目。

②市场支持费用和人员费用报销等,营销部存在“知情难,无审批”的歧形现象,管理无法加强。

③个别人员管理观念陈旧、保守,不能主动遵从层级化管理,因此整个管理缺乏科学的流程。

④老板“一笔签”的现象依然存在。

1、销售人员的“放牧式”现象基本消除,营销团队的管理加强。

2、待遇方面,基本消费了“大锅饭现象”,薪资待遇的挑战性增强,标准更科学合理。

3、团队的执行力有所增强。

4、提问题不提解决方案的现象减少,销售人员的工作能动性增强。

5、销售人员工作主动性有所增强,工作实效提高。

①采取每日电话报到和每月工作汇报的管理形式,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销售人员在做什么?做得怎样?

②降低了销售人员底薪,并将提成比例随着回款额度的增加而提高,增强了销售人员的工作挑战性。

③通过“提醒式”的罚款和个人管理信用的树立,从制度要求和心理印象上让销售人员感觉到公司管理的严肃性,因此执行力随之增强。

④管理要求每一个销售人员必须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逼迫”销售人员遇到问题时首先联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树立了销售人员的责任心遇到问题找借口、找理由的现象降低,逐步树立了“解决问题是职责”的职业操守。

⑤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地给销售人员心理压力和工作危机感,从而使得销售人员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居安思危”的心理利于工作能动性和工作实效的提升。

①公司内部的辅助管理配合不到位,团队管理实效降低。

②公司部份管理人员管理意识保守,团队管理实效降低。

③销售人员长期适应了“放任式”的管理,从观念上、心理上和行为上有一定适应期去接受较为实效的管理。

④部分人存在“老油条”观念,有一定优越感,因此对于公司加强管理有“和稀泥”的想法存在。

⑤部分人心存不轨,希望钻公司管理的漏洞。所以希望公司管理的漏洞一直存在,甚至增加。

⑥人性特点的普遍反映:被管理者希望公司管理的能见度、透明度一致较低。因此对能见度逐渐增强的管理有一定抵触心理。

⑦公司管理高层调整,久经事故的销售人员见风使舵,左右逢缘,趁机蒙混过关,不遵从公司的管理,重新回到“放任状态”。

篇8:做主导型的产品经理

周世骏的职业生涯经历了三个阶段:2009 年从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进入英孚教育做管培生,2010 年跳槽到百度做移动产品,然后2011年又回到英孚做教育产品。对一个做IT的技术男来说,这段经历看起来略显曲折,但每个阶段其实都在帮助周世骏更接近自己的目标——成为一个用户海量且具备主导权的产品经理。

因为喜欢教育行业以及欣赏提倡企业家精神的英孚,周世骏在毕业时做了这个相对他专业来说较另类的选择。工作的第一年,他就完成了两个项目,并把内部老的学习平台和教师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

这时,他已经发现自己更倾向于去做拥有海量用户的产品,于是第二年他就跳槽去百度,想体验一下怎样做一个产品经理。

周世骏在百度先后担任过两份职务,百度视频移动版的产品经理和百度文库i OS版的技术开发。当时,智能手机逐渐普及,移动互联网和App也开始流行起来,可以说周世骏“走在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但庞大的组织架构也让他感觉自己在这里只能是产品的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于是当得知原来在英孚的Mentor正在做一个很有意思的App项目时,他又一次回到了英孚。

尽管这个项目最终因为用户黏性不高而被淘汰,但周世骏却在这里找回了自己的职业成就感。他形容自己所在的团队很像一个“内部创业公司”,不断地淘汰不足的产品,并研发新产品,而且这一次,他拥有了主导权。

2012 年,周世骏带领团队设计了一个名叫“英语句子达人”的产品,这个App通过大量的情景模拟来融合英语教学里的授课、练习、实践三个环节,所以尽管它带有一些试验性,仍然得到了不错的下载量。但周世骏很快发现了新问题:一个15 分钟的App,要花50 元,真的会有人来买吗?以现在的视野,他可能会想出可行的商业模式,但当时由于经验不够,于是这个产品被逐渐淡化。

正是通过一个个产品的摸索,周世骏不断累积着产品设计的经验,从最开始关注用户黏性,到有了一定口碑后考虑产品的商业模式,甚至再后来,通过研究用户行为来试图真正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目前,周世骏的团队研发的最受欢迎的产品是他们花了两三个月时间完成的英孚在线英语口语评估。这个在他看来“非常小”的产品,却满足了不少人的需求:既能将学生按照口语水平系统地分班,又能更合理地分配教师资源。“一开始我们只是想放出来试一试,没想到几乎英孚所有内部的业务组都想要这款产品。”周世骏说。

内部创业团队也会时常面临所有创业者都会有的困难——一个具有不确定性的项目很难向公司争取足够的资源和预算。除了要保持信心、顶住压力外,周世骏认为更重要的是必须得走一步一个脚印的产品模式,而不是在酝酿一两年后,期待一次突然的爆发。

有部电影里的台词令周世骏印象深刻,“有个孩子问:‘我如何让所有知名的球员都到球场里来玩?’大人回答说:‘当你把球场造好了,所有的人就都来了。’”对于他们,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把产品做出来,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主导自己想做的产品,否则,就只能做一个别人产品里的参与者。

篇9:产品经理不光给产品做加减法

2010年从暨南大学光学工程专业毕业后,陈纯参加了腾讯的校招,选择的是他感兴趣的岗位—产品策划。“我觉得在这个领域,更容易发挥我的优点—有想法、有点子,还善于煽动别人。”陈纯这样认为。尽管当时很多人觉得他的想法太冲动,但陈纯还是拿着准备好的几份腾讯产品的创意方案参加了面试。

面试共分为6轮,最后一轮的面试官是张小龙。“当时我只知道他是广州研发部最大的头儿,但我不知道他就是张小龙。”回忆起那次终面,陈纯说压力很大,他准备的那些方案还没讲完就被张小龙打断,“他问了些别的问题,主要是看我能不能挑战未知的东西。”

陈纯在腾讯广州研发部的第一份工作是QQ邮箱产品策划,他很快就接触到了张小龙的“1000/100/10”理论,即每个产品经理每个月要去看1000个用户反馈,100篇用户体验,10个用户调查(CE)。2011年,Foxmail发布的新版本7.0因为有大范围的改变导致很多用户不适应,刚做了两个月产品策划的陈纯就被调去“救火”,并开始了产品经理的职业生涯。往后的1个月里,陈纯每天的工作就是为Foxmail用户解决问题。“每天从早上就开始处理反馈,一直到晚上10时。”密集的问题反馈让陈纯在入职之初就迅速成长,那段时间他学会了“给产品做加法”。

之后陈纯参与了一个短期项目,帮助腾讯内部的企业通讯工具RTX建立Mac版,因为是跨平台的设计,所以一切都从零开始。他梳理了原先PC端的各个功能,把功能背后的需求重新整理归纳—陈纯在这个项目中又学会了“给产品做减法”。Mac版RTX被张小龙评价为“非常酷”,这对陈纯而言是最大的肯定。

2014年5月,被调回QQ邮箱部门的陈纯牵头策划了一个公益项目“暖灯行动”—用户在活动中删除无用邮件达到150T后,腾讯公益平台就会给山区学校换上价值40万元的白炽灯。这种参与方式引起了用户的情感共鸣,同时在优化成本的基础上完成了产品的包装。这个项目让陈纯获得了腾讯内部的“创客”称号—一个公司内部鼓励员工创新的奖项,是对有想法的员工很高的评价。

篇10:产品经理年终总结

对产品的热情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对产品有一种本能的热爱,把自己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看成产品,怀揣对优秀的产品的热爱和尊重。这份热情是产品经理必备的素质,是他们夜以继日克服困难、完善产品的动力。这份热情能感染团队成员,激励所有人。

辨别这种特质很容易,可以让应聘者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产品及喜欢的原因,聊聊不同领域的产品和他讨厌的产品,问问对方,如果有机会,他打算怎样完善自己最喜欢的产品。热情是难以伪装的,虚伪的做作容易毕露无遗。

用户立场

理想的产品经理不一定来自产品的目标市场(这种情况有利也有弊),但是他必须融入目标市场。这一特质对制造大众产品的高科技企业尤为难得。我们倾向于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用户和市场。事实上,目标用户的经验、喜好、价值观、知觉能力、忍受程度、技术理解很可能与我们的大相径庭。

可以就产品的目标市场向应聘者发问,让他谈谈如何换位思考。了解应聘者对目标市场的感觉,最重要的是看对方是尊重目标市场希望融入其中,还是打算一意孤行改变用户习惯。 对国际化的产品和针对特定地域的产品来说,换位思考尤其重要。各种文化虽有共通之处,但也存在许多差异。有些差异对产品无关紧要,有些则至关重要。应该考察应聘者是否足够了解目标市场,能否区分这两种差异。

智力

人的智力水平是无法替换的。产品管理需要洞察力和判断力,因此必须具备敏锐的头脑。勤奋当然是必需的,但从事这项工作光有勤奋还远远不够。

招聘聪明人是项知易行难的任务,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招聘者的能力和可靠性。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此言不虚。方法之一是测试应聘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微软令人称道的、深入而有效的面试,即是考察应聘者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由一位或多位领域专家就一个问题对应聘者进行深入考察。面试官不关心应聘者是否知道正确答案,而看重应聘者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智力优于知识)。如果应聘者回答正确,面试官会将问题略作调整,询问应聘者在新情况下如何应付。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应聘者被迫处理他不知道答案的情况,说出解决方法。

职业操守

每种团队角色承担的义务和付出的努力都不相同。产品经理肩负着产品的前途和命运,绝不适合贪图安逸的人担任。即便掌握了时间管理和产品管理的技巧,产品经理依然要为产品投入大量精力。成功的产品经理能拥有时间享受清闲的家庭生活吗?只要具备足够的经验,我相信可以做到。但是,如果你期望的是一周只工作四十个小时,下班后把工作抛诸脑后,那是不现实的。

篇11:产品经理5月工作总结

不抱怨:

在项目评审时对于技术提出来的建议或者意见,有时候总觉得他们在较真、挑刺,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情绪,这就像别人再说你的孩子没教养一样,第一反应绝对不是问自己的孩子你哪错了而是对发出职责的人进行反驳„

其实这就类似下棋一样“身陷棋局,心自迷”,当我们抽出身来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应把技术看待产品的第一波用户、把测试看待为产品的第二波用户,真正的使用者只是第三波用户而已,第一波和第二波用户会分别以不同的立场来提出问题,不论是实现纬度还是测试用例纬度,只要它是一个疑问必然是因为这个产品的设计有让人不解之处。

在面对技术与测试发出的疑问、意见时,产品经理的做法应是:

1.对持有疑问的设计内容找到对方的逻辑观点;

2.以对方的逻辑进行设计可以改变什么?节约开发实现成本还是提高用户体验?

3.回想自己最初这样设计的初心,进行对比,是否需要改变什么?

以上是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需要能做到的事情,其实这对产品经理的个人素质要求很高,首先要经得起pk,其次是拉的下脸承认自己的设计确实有欠缺,最后是还要扛得住在开发过程中更改需求所带来的指责。

在4、5月份的工作中,我渐渐的做到了这件事,从最初的纯粹的争吵到最后只对双方的提议进行分析与判断,这就是我的成长。到现在已经开始喜欢上对自己设计的产品有不同看法的用户了,真心的希望这样的用户量在多一点,以便帮助我更快的成长。

恐慌:

半个月以前我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一个人同时盯着n多个项目,四肢一起动脑,每晚都加班九十点才回家,日子被过的很充实;

近期终于被我们迎来了春天,因为团队成员的扩建与项目开发排期的安排,我们不再苦逼的疯狂的加班赶原型赶文档了,但是天生加班狂的我,每每亮天下班,在回家的路上总有一种恐慌的感觉,连续一周“恐慌”挥之不去„

就在此时,终于体现出身为产品经理的优势了,开始分析与思考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以及如何解决:

1.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因为自己一直想快速的成长,而快速成长则一定是要用多倍的努力换来的,而自己这么早下班则会下意识的暗示自己今天没有努力工作,所以会导致恐慌的感觉;

2.如何解决:在正常的工作计划之外,着手优化之前做过的项目,致力于提升业务处理效率,规划一些能提升公司级产品的用户体验“产品”,并将他们写下来,一点一点的去实现,以此来向自己证实自己的成长;

对于这恐慌之后的思考,我想这些才是每个产品经理都应着手去做的事情,产品经理不能一直都很忙,一定要有停下来进行思考的时间;

自己的:

篇12:产品经理工作职责

2.与各个厂家对接相关产品信息;

3.合理规划产品发展与功能规划,协调推动产品功能实施;

4.关注运营数据、用户调研与反馈等,持续优化产品;

5.负责产品界面的全局和细节设计,推动产品体验持续提升;

6.规划管理项目进度,推动项目的技术实现,把控项目实施质量和效率;

篇13:刍论邮储银行产品经理队伍建设

关键词:邮储银行,产品经理,队伍建设

一、产品经理概述

商业银行的产品经理是以客户为导向的, 具体负责组织或参与银行某一金融产品或某一金融产品线的创新设计、生产营销、管理服务和应用实施工作的产品专家。简单来讲, 商业银行产品经理的职责就是经理好金融产品, 打出品牌来。具体来说, 商业银行产品经理的职责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各项金融政策和同业产品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做好产品创新设计、生产营销和管理服务工作;二是为提高市场占有率所进行的营销策划工作;三是分析现有公司业务产品的特性, 通过整合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的金融服务;四是与客户经理协同配合, 完成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促进工作。

二、邮储银行构建产品经理队伍的意义

(一) 适应客户需求的需要

随着社会向信息和知识经济的转变, 客户对银行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由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某项产品转向更高层次的金融需求, 偏重价值组合、风险控制和信息咨询等, 需要银行提供解决其多样化需求的总体方案和一揽子金融服务。为适应这种变化, 邮储银行就必须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提高个性化金融服务的能力, 跟踪研究市场和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 建立产品创新机制, 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向客户提供量体裁衣式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经营模式的需要

引入产品经理制, 从制度上、人力资源上确保产品管理规范化、国际化, 是健全邮储银行市场营销机制,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经营模式的必然选择。如果说产品经理制能解决专项金融产品开拓的问题, 客户经理制则应致力于如何将该产品推向广大客户, 使其能够被广泛认可与接受。产品经理是市场开拓的一个有力组成部分, 在客户经理了解市场、开拓市场、寻找客户的过程中, 必然会发现新的市场需求, 产品经理的责任正是抓住市场机会, 研究可行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三) 完善产品管理模式的需要

实施产品经理制, 在各业务部门聘用产品经理, 同时整合客户经理队伍, 组建统一的客户服务部, 不仅可在体制上和人力资源上保证银行销售渠道一揽子服务客户, 亦可确保销售渠道的产品支撑。产品经理作为联系前台客户经理与业务后台的纽带, 前台的反馈通过产品经理的作用牵头后台业务部门加以解决, 同时, 产品经理是本部门业务产品的设计、管理、营销人员, 由客户服务部门牵头共同服务客户, 可为客户设计出量体裁衣式的、综合性服务方案。

三、邮储银行构建产品经理队伍的建议

(一) 组织架构方面

目前, 邮储银行有31家省分行, 5家计划单列市分行, 3.9万个营业网点, 如此庞大的机构网络, 产品经理队伍的建设将涉及邮储银行各级机构管理的诸多方面, 对于邮储银行产品经理队伍的建立认为可依据邮储银行现有的产品管理状况来设置产品经理。邮储银行现有的产品主要分为总行负责的全行性金融产品、各分支机构 (一级分行、二级分行) 负责的局域性金融产品, 据此可按对产品服务的管辖权将产品经理分为总行级产品经理、一级分行级产品经理、二级分行级产品经理。

(二) 人员配置及选择方面

由于产品经理是企业守门员、品牌塑造者, 所以产品经理不仅要懂经营会管理, 还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对银行内部工作要有较高的熟知度, 要有一定的财务知识和商业头脑, 对市场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结合邮储银行实际情况, 各级产品经理的配置及选择如下。

总行级产品经理工作内容包括产品从研发到退出的全过程, 他们所负责的产品是具有全行普遍性、适用性较强的产品, 他的工作要求不仅是研发、营销、维护、评价等基本工作职责, 还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管理协调能力和综合能力, 要具有全局性的工作意识和工作头脑。所以总行级产品经理可以从现有的产品研发人员中选拔, 也可以从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中进行选拔, 但前题一定是熟悉金融业务, 多经历, 有市场眼光的人员。

一级分行级产品经理工作的重点是在对本辖区产品的研发、营销、推广和维护服务上, 开发出适应本辖区金融产品。如针对城市服务对象开发、营销相应的城市金融产品, 针对三农服务对象开发适应服务三农的金融产品, 从而丰富邮储银行金融产品品种, 实现产品的多元化, 增强产品的实用性和服务的灵活性。对于一级分行级产品经理的工作要求重点是对产品的管理, 以扎实的工作基础, 制订产品战略规划, 加强产品组合, 组织协调团队共同服务于产品的开发、设计、运营, 突出的是调查、分析、研发、推广和管理的工作职能。一级分行产品经理可以从高学历、有营销经历, 懂资产业务, 有市场眼光, 沟通能力强的人员中选拔, 也可以从现有的管理人员中进行选拔。

二级分行级产品经理工作的侧重点在产品推广、产品经营、产品跟踪、产品优化等方面, 同时研发适合本辖区的金融产品。二级分行产品经理的工作包括制定营销立案、组织营销活动、定期统计分析等, 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工作熟知度、营销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二级分行产品经理可侧重从现有的资产业务管理人员及客户经理队伍中的优秀人员中选拔。

另外, 邮储银行也可从其他行业、企业直接引进成熟的产品经理, 缩短本行的人才培养期, 特别是对总行级、一级分行级产品经理队伍建设, 这种“外援”方式更有利于促进邮储银行产品经理队伍的快速成长。但这种外援方式也存在不足, 主要是其他行业、企业的产品经理可能对本行业务、工作流程、人员不了解, 会有一段不适期;人才引入成本可能过大。

(三) 薪酬激励方面

产品经理是银行的重要人力资源, 他的工作努力程度直接影射到一家银行产品开发和营销的效能, 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这家银行的兴衰成败, 因此建立健全产品经理的薪酬激励制度, 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产品经理的薪酬应该与他所对应的责、权、利紧密结合, 体现担多大的责任, 做多大的贡献, 取多少报酬的分配原则。对于邮储银行产品经理要根据不同级别, 不同工作范围的产品经理工作, 体现出分配的差异性。由于每一项产品管理全过程不可能全部由一人去完成, 它通常是由一个团队协作完成, 这样在薪酬分配过程中就存在产品管理的不同阶段, 不同岗位, 不同时期的差异性。对于这种情况可以按产品、按团队综合其业绩进行分配, 但是这种分配方式过于粗略, 个体差别较难体现, 作为辅助的分配方式较好。由于产品经理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对于产品经理的绩效考核一定要周密计量, 实现绩效考核的最优化, 使责、权、利匹配。

(四) 培训教育方面

产品经理从事的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 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更高, 很多方面的素质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从培训内容来讲, 一是要加强产品经理的素质培训。产品经理既是银行产品的“开发员”, 又是市场信息的收集、反馈客户需求的“情报员”, 同时还是为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服务员”, 工作极富挑战性, 需要产品经理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独立判断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要加强产品经理的技能培训。产品经理承担拓展市场、推广产品的职责, 应当掌握调研、营销、人际沟通、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具有敏锐的市场感觉能力、较强的问题分析能力、一定的抗压能力、主动做事与合作的能力等。三是要加强产品经理的业务知识培训。产品经理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反映在工作质量与效能上, 要求产品经理应当掌握一定管理学基础知识、公共关系学基础知识、市场调查基础知识等。

从培训方式来讲, 一是通过多岗位锻炼达到目的。如对客户经理中选拔的产品经理可以放到相应的管理岗位、财务岗位进行锻炼提高;对于知识型的产品经理可以调整到营销岗位等操作性较强的岗位进行学习;对于管理型的产品经理可以加大对他的业务培训等, 从而提升产品经理的综合素质。二是直接送出去参加学习培训, 这是提高产品经理综合水平的较为快捷、便利的方法。这一方法投入较大, 但效果显著, 省时, 能帮助产品经理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本岗位, 找准定位。三是通过轮岗交流、委以重任等高压方式进行实战培训。这种方式的可操作性、针对性更强, 更具有实用价值, 对产品经理的锻炼也更全面。

参考文献

[1]陈惠芳.如何建立产品经理队伍[J].现代金融, 2009 (8) .

[2]张海洋, 王礼宏.如何加强产品经理队伍建设[J].现代金融, 2009 (11) .

[3]张筠.商业银行的产品经理制[J].浙江金融, 2004 (1) .

[4]蒙磊.浅议商业银行的产品经理制[J].西安金融, 2004 (11) .

篇14:产品经理工作总结

由是观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近日引起投资机构的关注,就不足为奇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创始人曹成明,大学读的是工业设计专业,后来跨界创办过导航网站、下载网站以及电商平台,其中C2C电商平台“沈抚商城”后被一家电商企业看中收购。

大三时,非名校背景、却拥有多年站长经验的曹成明,被游戏社区51.com录用,负责社区运营。当时他直接管理的各地站长多达几百个。在这期间,因为经常要与做产品的同事打交道,他逐渐发现,自己其实更热爱产品,因此产生了转行的想法。

“我买来并读完了阿里巴巴产品经理苏杰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和腾讯产品经理王坚的《结网》这两本书,再加上自己平时对产品的研究和理解,结果面试时发挥得不错,最终成功进入一家创业公司并真正成为一名产品经理。”曹成明回忆称。

如愿以偿的曹成明没能高兴太久。由于缺少该领域经验,又没有圈内朋友,他在工作上遇到问题时,经常不知如何解决,也不知该去找谁帮忙,因此只能求助于搜索引擎。

曹成明发现,设计师等职业人群已分别有了自己的专属社区,而产品经理却一直没有这样一个可进行系统交流的平台。曾创建过多个网站的曹,萌生了搭建一个产品经理社区的想法,希望以此帮助像他一样有需求有梦想的产品人。

2011年7月,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上线。此后一年间,该网站几乎都是曹成明一个人在战斗。之后,一些来自各地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陆续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进来。

目前,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已在全国各主要城市设立了分支,有独立负责人,每年定期举办“黑客马拉松”线下活动和免费训练营。曹成明称,这些线下活动效果非常好,一些企业已慕名找来,主动付费邀请他前去做内训。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主营业务,大致包括内容、培训、招聘三块。

在内容方面,社区栏目已多达十几个,包括《人人评审团》、《人人早报》、《人人译客》、《人人专栏》、《知乎精选》等。截至目前,这些内容已与腾讯、网易、搜狐、ZAKER、今日头条、Flipboard等达成合作,订阅用户已达250万。而上述内容也正是该社区能够在早期吸引大批用户的重要原因。

培训和招聘是该社区未来最有可能被商业化的业务。曹成明透露,此前香港大学下属某一培训项目,有30多名学员是从该社区转化过去的,它的转化率、成功率均远高于其他平台,而它的招聘业务也同样极富竞争力。

今年,曹成明注册了公司,但一直未进行组织化运作,仍主要靠他自己以及全国40位志愿者的社会化协作。就此,与曹交流过的投资人无不惊讶。

在曹看来,过去管理全国几百个站长的经验对他帮助很大。更为重要的是,当初挑选这些志愿者的标准就是志同道合,比如产品经验不是很丰富、渴望学习、喜欢帮助他人、热衷分享等。

上一篇:中考作文题目预测及:适度自省向前下一篇:安全生产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