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尘治理制度

2024-05-13

扬尘治理制度(精选10篇)

篇1:扬尘治理制度

扬尘治理制度

一、工作目标

提高我公司文明施工管理水平,以治理扬尘污染为重点,以项目部为主体,公司各职能部门配合,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使扬尘污染从源头上得到有效控制,确保避免扬尘污染。

二、工作内容

1、在制定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时,把扬尘污染控制放在突出的位置,对扬尘污染控制工作进一步深化,加大环保投入,巩固扬尘治理成果。

2、深入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制作宣传版面、座谈会、培训等各种形式,宣传扬尘污染控制的重要性,使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知晓扬尘污染控制的法律责任,使其利用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知识保障自身权益,调动其自觉参加扬尘污染控制工作的积极性,形成良好治理氛围。

3、扬尘污染控制工作纳入日常化管理,公司成立扬尘整治工作小组,施工现场常设工作班子,由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定期召开扬尘污染控制工作例会,交流做法,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扬尘污染控制工作长抓不懈。

4、发挥安全员、协管员优势。在加强公司和项目部管理的同时,将扬尘工作作为安全员、协管员工作内容之一,对裸土、绿化、道路保洁及工地扬尘等发挥监督作用,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反映,及时做好整改工作。

5、突出重点。对新开工的工地做到早介入;对建设中的工地、按扬尘控制规范,对硬件设施管理,措施到位,软件管理规范有序;对收尾工地,继续不懈怠的加强监管,使扬尘污染控制贯穿于工程之中。

冲洗车辆、洒水降尘、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六不准、六必须”,即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冲洗设施、必须湿法作业、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六不准—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冒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撒建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把扬尘控制工作纳入公司日常行政管理序列,相关职能部门每月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并组织日常巡查,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持常态

7、落实检查制度,对工地进行巡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安排整改落实。

篇2:扬尘治理制度

施工现场扬尘治理管理制度

编制:

审批:

2017年11月

为了树立良好城市形象,有效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体健康,根据《绵阳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暂行规定》、《绵阳市建筑施工现场监督管理规定》、《绵阳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暂行标准(环境和卫生)》和其他相关规定,切实有效的开展相关工作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工作目标

提高我项目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以治理扬尘污染为重点,以公司部为主体,各项目职能部门配合,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使扬尘污染从源头上得到有效控制,确保避免扬尘污染。

二、工作内容

1、在制定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时,把扬尘污染控制放在突出的位置,对扬尘污染控制工作进一步深化,加大环保投入,巩固扬尘治理成果。

2、深入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制作宣传版面、黑板报、三级教育、培训等各种形式,宣传扬尘污染控制的重要性,使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知晓扬尘污染控制的法律责任,使其利用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知识保障自身权益,调动其自觉参加扬尘污染控制工作的积极性,形成良好治理氛围。

3、扬尘污染控制工作纳入日常化管理,项目部成立扬尘整治工作小组,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副经理为执行组长,总工担任副组长,各部班组负责人为组员。施工现场常设工作班子,由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安全工程师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定期召开扬尘污染控制工作例会,交流做法,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扬尘污染控制工作长抓不懈。

4、发挥安全员、协管员优势。在加项目部管理的同时,将扬尘工作作为安全员、协管员工作内容之一,对裸土、绿化、道路保洁及工地扬尘等发挥监督作用,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反映,及时做好整改工作。

5、突出重点。对新开工的工地做到早介入;对施工中的工地、按扬尘控制规范,对硬件设施管理,措施到位,软件管理规范有序;对收尾工地,继续不懈怠的加强监管,使扬尘污染控制贯穿于工程之中。对产生扬尘污染的点位加强监管,落实好裸土覆盖、硬化道路、冲洗车辆、洒水降尘、工地绿化5个100%必须达标的要求,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六不准、六必须”,即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冲洗设施、必须湿法作业、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六不准—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冒顶装载、不准高

空抛撒建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

6、加大执法力度。把扬尘控制工作纳入项目部日常行政管理序列,相关职能部门每月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并组织日常巡查,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持常态。

篇3:议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治理

关键词:建筑扬尘,危害,治理措施

近年来, 尤其是十二五规划以来, 随着城镇化进度的迅速发展, 城市基础建设处于高峰期, 城市面积不断扩大, 由建筑施工引起的扬尘污染已成为本地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加强大气雾霾治理已经刻不容缓。下面将作者参与施工现场建筑扬尘治理工作中的经验与大家讨论, 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共同提高。

1 建筑扬尘污染物主要来源

1.1 建筑施工扬尘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 由建筑施工现场产生的建筑材料垃圾污染日趋严重。同时由于大多数建筑施工项目技术含量偏低, 施工过程中围挡、覆盖措施、防护措施不到位,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未做到及时妥善处理, 经风吹散, 漂浮于空中, 尤其是施工, 加重了空气扬尘污染。

1.2 市政施工扬尘

城市的快速发展, 城市市政设施的建筑也随之而来, 由于个别城市路段缺少总体规划造成市政道路不止一次反复开挖, 同时市政建设工作面庞大, 围挡、覆盖难度大, 加之市政建设沿线车辆多, 机动车带起的扬尘成为城市扬尘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

1.3 房屋拆迁施工扬尘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 同时伴随着旧城改造、城市道路拓宽。由于拆迁工作设备落后、方法简单、效率低下, 拆除、破损的建筑垃圾未能及时清运, 造成城市扬尘污染。

2 建筑扬尘污染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 针对扬尘治理的专项法规不健全

多年来, 人们对城市污染的控制多停留在工业废气以及交通尾气的污染, 对建筑扬尘污染缺少足够的重视。由于重视不足, 建筑相关领域的扬尘治理法规不健全, 个别规定虽然对治理方案进行细化, 但仍停留在通知层, 立法地位低, 造成执行力度不够。

2.2 建筑业参与责任主体环保意识不强

由于建筑业任务量近年来呈井喷式发展, 建筑业扬尘已成为污染空气的新类型, 建筑业参与主体与普通民众对此给城市空气污染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 也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建筑业扬尘加速发展。

2.3 缺少统一有效的监督机制

由于建筑施工现场分布广泛、量大、治理复杂, 牵涉到环保、市政、城建、园林、环卫、规划等诸多部门不易协调, 加上建筑扬尘控制工作缺乏规范化、法制化和制度化, 是的环保部门的诸多措施难以落实。

2.4 建筑业企业扬尘治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限制, 在建筑扬尘控制方面, 从施工企业到施工现场都存在着规章、制度不完善, 责任认定不清楚。建筑扬尘控制主要依靠施工企业自觉执行, 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 个别施工单位会钻空子。

3 建筑扬尘污染控制措施与建议

3.1 完善建筑扬尘控制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从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建筑扬尘污染管理规定, 以提高建筑扬尘污染控制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国家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国家环保总局和建设部联合发出有关有效控制城市扬尘污染的通知;河北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实施环境攻坚行动的意见》和《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及省建设厅制定《河北省建筑施工扬尘治理15条措施》等法律、部门、规章的出台, 为建筑扬尘治理提供法律依据。同时建议出台界定建筑施工扬尘控制标准;进一步完善施工扬尘控制技术标准;违规排放处罚标准, 为建筑扬尘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3.2 强化建筑扬尘治理责任制

加强时对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对建筑扬尘治理责任制和各项措施的落实。建筑单位与施工企业签订的承包合同, 应当明确施工企业的建筑施工扬尘治理责任, 将扬尘治理费用列入工程预算, 监理企业应当将建筑施工扬尘治理纳入工程监管, 对发生扬尘行为及时制止纠正。

3.3 加大建筑扬尘治理的宣传工作, 提高人民认识水平

要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传媒宣传建筑扬尘危害及治理工作, 促进全社会对扬尘污染防治的紧迫感, 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 提高全全环境保护和参与意识。鼓励居民积极举报有扬尘污染的企业, 培养公民、企业自觉遵守建筑扬尘污染控制方面的法规意识, 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氛围。

3.4 合理组织施工, 统一监管体制, 加强部门交流合作

尤其在市政建筑中, 合理组织施工, 给排水、电信、煤气、供电及建设方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工序避免重复开挖, 减少遗撒扬尘。环境保护部门定期同各有关行政部门组织扬尘污染控制检查和环境质量检测, 及时公布城区不同区域的扬尘情况, 齐抓共管, 有效控制施工现场扬尘。

3.5 落实施工现场建筑扬尘的具体措施

1) 施工现场及在建工程必须封闭围挡, 严禁围挡不严或敞开式施工。工程施工前, 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场内主要道路采用混凝土硬化。现场集中堆放的土方和闲置场地采用覆盖、固化或绿化, 严禁裸露。

2) 实施排污收费制度, 在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 加强雨天土方运输管理, 确保车辆进入驶出工地前清洁度, 严禁带泥上路。现场运送土方、渣土的车辆必须封闭或遮盖, 防止建筑材料外露地面, 拆迁土地时要设置喷淋设施。

3) 建筑单位必须全额拨付安全文明措施费用, 施工单位必须专款专用, 严格落实施工扬尘治理的各项措施。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建筑扬尘污染已逐渐成为城市环境空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威胁, 而由扬尘引发的大范围雾霾已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健康。我们只有在不断健全法规, 完善行政管理, 改进施工方法及技术的前提下,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建筑扬尘对城市的危害, 还子孙一片碧海蓝天。

参考文献

[1]河北省建筑施工扬尘治理15条措施.

篇4:成品圆库扬尘的治理与改造

摘要:对于老水泥圆库的收尘改造,在搞好密封的同时设法两两相连,用一台小型收尘器即可实现废气和粉尘的收集功能,并与送料设备电气联锁,最大限度节约能耗成本。

关键词:气力输送联锁 负压

1 现状

我公司年产4万吨超细微粉生产线,成品采用脉冲气力输送入库,改建初期,库顶装设了若干压力式收尘袋用于排气,开始效果尚好,但库内压力较大,时间一久,库顶多处墙角和人孔门漏气后四处扬尘,甚至楼板与库壁连接处也开始冒灰,用混凝土等各种方法封堵漏气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库顶楼版也逐渐塌陷变形,经过研究论

证,找到了一条投资少效果好的技术改造途径。

2 改造方法

2.1 成品库由6座Φ7×16米砖混结构圆库组成,考虑到3号圆库相对居中,需要在3号圆库装设一台收尘器用于收集废气,粉尘收集后直接入成品3号库。先将所有漏气点尽可能搞好密封,如人孔门用法兰和毛毡密封,排仓口改由钢管丝扣密封等等。再利用相邻两库的钢制人孔盖,开孔后用Φ280mm钢管连接,为避免管内集灰,需全部45°布置。

2.2 因4号库与5号库的直线连接跨度达到了7米,用钢管在高空45°布置不仅安装难度很大,维护也极不方便。经过摸索,采用了4根Φ150mm市售的一种硬橡胶皱皮管代替Φ280mm钢管连接的办法,此种橡胶管具有负压不变形,拆卸容易可弯曲水平布置的特点。实际使用效果很好,人工清灰维护方便灵活。

2.3 废气量主要由30m3压缩机和系统漏风产生,设计时需预留一定的汽车放散净化能力。经计算系统处理风量为3240m3/h,管网阻力3366Pa,因此选M48-Ⅱ型脉冲袋式除尘器,配套风机9-26№4.5A,可满足要求,电机7.5Kw。

3 使用与效果

3.1 收尘改造投资3万余元,在投运过程中,我们根据成品脉冲间歇送料的特点,将脉冲泵与收尘器电气开关联锁。送料产生废气时,自动远程启动收尘装置,送料完毕,收尘器自动停运,运行期间库内成负压状态。经测算,电气联锁可减少4/5空运行时间,此一项年可节约电费近2.5万元。整个系统布置合理,清灰维护方便,使用中也未出现管道因集灰堵塞风管现象。

篇5:扬尘治理管理制度

第一条 施工现场要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的规划和部署,施工现场的主要干道必须进行硬化处理。

第二条 路面浇筑混凝土,对基层要夯实,随时洒水,减少道路扬尘。在一般地区施工,施工现场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级配石、炉渣或砂石进行路面硬化,并经常进行路面洒水,减少扬尘。以上两种情况如果受条件场地限制,应在大门内侧进行混凝土路面硬化处理,大门以外硬化与公路连接,并且在施工现场的车辆入口,应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并设置冲车用水水源及泥沙沉淀池和排水设施,车辆外部及轮胎不得带泥土出场。

第三条 拆除旧建筑物时或临时设施、工棚等时,应配合洒水,减少扬尘污染。

第四条 施工现场料场如堆放石子、砂必须要进行混凝土硬化,散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尽量安排在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应采用严密覆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以减少扬尘。

第五条 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施工垃圾,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封闭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撒造成扬尘。施工现场垃圾要分类存放。不能回收利用的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时洒水减少扬尘。

第六条 建立施工现场洒水降尘制度,配合专用洒水设备,指定专人负责。特别在干燥的春季、冬季等易产生扬尘的季节,施工现场采取洒水降尘。

第七条 施工现场包括工作区域内清扫卫生时,也要适当洒水,减少扬尘。施工现场和建筑物内零散碎料及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施工垃圾应设垃圾分拣站,随时集中分拣,回收、利用、清运时,必须运到所批准的消纳场地倾倒,严禁乱倒乱卸,如果有大量土方开挖、外运时,除注意控制扬尘外,还必须到当地城管部门申报相关手续,严禁无证施工。

篇6:扬尘治理制度

一、联合执法卡点要确保做到卡住渣土和散体建筑材料运输车辆进城通道及引起扬尘主要道路、路段,减少建筑渣土及散体材料运输车辆扬尘污染;

二、联合执法卡点的执法人员要依法履行职责,文明执法,确保安全;根据全市扬尘污染治理工作要求、全市扬尘污染治理联合执法工作要求积极开展联合执法工作;确实做到减少建筑散料运输引起的扬尘污染,减少建筑散料运输对道路的损坏;

三、联合执法卡点要根据实际情况用反光锥筒等设备设置检查区或待检区停放拦停车辆,确保执法工作安全、有序;

四、警示标志、检查标志要放置合理,让过往车辆明确知道前方为扬尘污染治理联合执法卡点,明确前方卡点有执法人员检查车辆,明确要减速通过;

五、车辆经引导指挥进入待检区后,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对车辆进行检查,车辆有违反交警、城管、交通等相关部门法律法规的行为,各部门要依法作出相应的处罚,经检查或处罚后依法放行或查扣;

篇7:扬尘治理

包头市新都市区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工程纬七西路

(建华路-经八路)工程施工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包头市新都市区纬七西路(建华路~经八路)污水、雨水、给水、道路及人行道绿化硬化工程,预计造价19336853.96元。本工程位于210国道以西,建华路以东,110国道以南,哈屯高勒路以北,新都市区纬七西路(建华路~经八路)工程,起点为建华路路边,终点至经八路,道路设计长度1465.835m,修建长度为1465.835m,车行道宽度18m,道路修建面积29012.9㎡。污水管线修建长度1556.6m,管径为D500~D700预应力钢筋砼Ⅱ级管。雨水管线修建长度1483m,管径为D800普通承插式钢筋混凝土Ⅱ级管。道路两侧硬化各铺3.3m宽人行便道,硬化面积8927㎡。

篇8:论建筑扬尘治理的责任配置

上述观点各有一定道理,因为不同的责任配置必然产生不同的权力、权利和义务规则体系,因此有研究之必要。如何解决好建筑扬尘的治理难题?需要法治思维。张立伟认为:何为法治思维?简言之,法治思维就是将法治的诸种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的理性思考方式[1]。笔者认为,建筑扬尘属于“历史共业”,应当由全社会共同承担,具体分为政府责任、企业责任、社会组织责任和公民责任,政府应当承担概括责任、政治责任、主导责任和“兜底”责任。

本文拟从建筑扬尘治理是“历史共业”,“历史共业”的责任配置和政府承担治理责任的制度设计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建筑养成治理是“历史共业”

1.建筑扬尘具有潜污染特性

众所周知,只要进行建设,就不可避免出现扬尘,这是建筑施工的特点决定的。由于环境本身具备一定的自净能力,因此历史上建筑扬尘并没有对环境造成明显损害,即使存在损害,或者因为损害后果非常小而被忽略不计,或者因为多因一果导致的因果关系的模糊而难以定论。可以说,由于科学技术的有限性,建筑扬尘污染在人们认识到污染存在或其受法律规制之前就已存在,既往污染源已经不存在或难以确定污染者。毋庸讳言,我们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严重污染已经成为既成事实,理论上说谁污染,应当谁治理,但基于大气污染的特殊性,由于污染物通常是流动的,时过境迁,取证十分困难,很难追究到责任人。

2.建筑扬尘污染具有混合主体制造的特性

即使找到了污染者,污染主体多元化,到底是谁造成的,也难分伯仲,因为造成污染的主体多,有些甚至是一些个体行为,从总体而言,这样造成的污染常常是难以确定谁是污染者。有些污染区域或某些能源污染存在着多个污染源,就大气污染来讲,工业废气排放污染、农民焚烧桔杆排放污染、居民取暖排放污染、汽车尾气污染、建筑扬尘污染等等都是污染源。

3.建筑扬尘污染具有单独治理不经济特性

即便能确定污染者,责令污染者交纳一定的费用,可数量毕竟有限,不适合单独治理。实践中经常发生污染者“宁可缴纳罚款或者排污费也不愿意积极治理扬尘污染”[2]。

4.建筑扬尘污染具有政府责任特性

政府在污染问题上难辞其咎。基于我国政府主导型经济的现实,事实上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为了政绩,在处理产业导向、污染排放管理中经济发展与污染预防和治理之间的矛盾时,忽略环保,盲目追求GDP对大气污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之。建筑扬尘导致污染属于系统性作用的结果,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由于建筑规模随着现代机械的使用规模不断扩大,效率不断提高,同一时间同一地域建筑项目增多,所产生的扬尘聚集达到一定数量,超过环境的有效载荷,在风的带动下进入大气环流,扬尘和其他大气污染因素相互叠加发生作用造成的。再加上环境资源的持续性破坏,也使得环境自我净化能力大为削弱,造成污染是因为超过了大气自我净化能力极限,可见大气污染的形成原因复杂,无法判定具体是哪一个人或者是哪些人造成的,因此是一种“历史共业”。

二、“历史共业”的责任配置

1.建筑扬尘污染必须有人承担责任

既然我们认识到建筑扬尘污染具有复杂性、潜伏性、持续性和广泛性特点,是“历史共业”,如果不治理,情况会日趋恶化。治理就必须找到责任主体,由其承担法律责任。但是明知肯定有责任主体,又难以确定真正的具体的责任主体。大自然的法则告诉我们,污染环境必须有人承担后果,已经造成的污染必须得到治理,正在发生的污染必须得到遏制,未来的污染必须进行预防。

2.责任配置的困境

对建筑扬尘采取防护措施和科学治理至少涉及到以下成本:防护物成本、安装成本、路面硬化水泥砂石成本、洒水冲洗的人工和设施成本,绿化成本、对施工带来不方便劳动效率降低的负面成本等,以及因此需要多支付的管理成本,如果采用系统管理,还涉及因此多支出的硬件成本、软件成本、人员培训成本、运输成本等,如果采用新技术降尘还有技术开发、转让和许可等成本等等。政府强化监管,常用手段是加强监控,被列为重点扬尘污染源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建设、安装自动监控设备及其配套设施,配合自动监控系统的联网,并保证自动监控设备及其配套设施的正常运行,这又涉及增加自动监控设施成本和管理成本。

按照惯常思维,谁实施了污染行为,谁距离控制目标最近,则谁承担成本,理由是实施成本低廉,施行方便,因此有观点认为所有义务都被课以施工人承担,但是我国建筑业本身就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微利企业,由其承担,负担显然过重,再加上工程建设领域普遍实行了强制招投标,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有相当多施工人为了获得项目,很多时候报价时表面上有文明施工费(含建筑扬尘措施费)一项,尽管也有立法要求保障文明施工费,但在建筑市场为买方市场的背景下,实际上此项费用客观上是难以保障的,施工人往往出于压低报价中标之需,文明施工费大部分被实质上消化掉,名存实亡。再说施工人已经依法纳税,税收中已经概括包含了它的社会义务,因此施工人往往拒绝承担,不得已承担的话,因其不合理,逃避和规避就成为必然。

于是“谁受益,则谁承担”就成为成本负担的依据,很显然施工现场的工人因扬尘治理得到好处,劳动保护程度得以提升,避免或者减轻了扬尘导致的尘肺等职业病,工地周围的民众和不特定多数的市民也成为受益人,能够更多地呼吸新鲜空气,避免各种呼吸道疾病等等,但是由他们承担,一方面过于分散,操作困难,而且这些主体承担能力有限,实施操作成本也很高,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对劳动者的加重和特殊保护的社会法理念,由弱势群体即工人承担也不具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那么由周围的民众承担,又会遭到强烈的抵制,因为如果没有这一建设行为,就不会发生建筑扬尘,正是建设行为导致危害的发生,他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是由于建设行为而打破,呼吸新鲜空气是他们的天然权利,由其承担师出无名,也难以界定周围的范围有多大,客观上征收十分困难,有媒体报道有地方按户收取空气清洁费,谁想呼吸新鲜空气,谁就付费,社会效果非常不好,怎么看,都像是“强盗逻辑”。

那么只能由建设方承担似乎是合理的,但是建设方往往认为,建筑扬尘污染是“历史共业”,不应由其承担。历史上建筑扬尘不可避免,属于建筑常态,即使今天技术进步、管理科学,仍然无法完全避免建筑扬尘。由他们承担历史上别人制造的污染,并不合理。至于过去污染没有形成,或者形成以后,由于政府并未重视,没有相应规则由其承担,现在突然归咎于其,由于成本分流与分摊机制还未形成,他们也不愿意承担,同时也存在无能力或者承担能力不足的问题。

3.责任配置的概括承担

大气污染涉及到所有在此环境下生活、工作的所有人,如果我们承认污染的形成是“历史共业”,新鲜、干净的大气无疑是公共产品,政府须为民众提供足够的质量好的公共产品,已经成为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的当然义务,建筑扬尘治理责任应当由政府概括承担。

在学术界,中西方学者都对责任政府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美国公共管理学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库珀教授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政府的伦理责任,其《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被美国公共行政学会评为公共管理学科使用最广泛的教材。他把公务员的职责分为客观责任和主观责任,客观责任是源于法律、组织机构、社会对人员的角色期待,主观责任则根植于我们自己对忠诚、良知、认同的信仰,他主张行政伦理责任是政府责任的关键[3]。《布莱克维尔政治百科全书》中认为责任政府是指一种需要通过其赖以存在的立法机构向全体选民负责,行使行政权力,证明自己的行为是合法、合理的,并且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的行政机构[4]。西方话语未必适合我国国情,但无可否认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度拓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逐步发展的年代,在公民的权利意识、政府与社会的规则意识不断高涨的情况下,责任政府的构建恐怕也要吸收西方话语的合理成分。即“在当下的语境中,一个负责任的大城市政府应该是这样一个政府,即政府能够有效回应社会和民众的基本要求并积极采取行动加以满足,一切政府行为必须符合和有利于社会公民的意志和利益,在行使职责过程中积极承担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并接受来自行政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制度控制,以保证责任的实现回应社会、民众合理的利益诉求,并为民众的利益表达提供制度化的通道,在此过程中要建立起政府的责任体系及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5]

三、政府承担治理责任的制度设计

由于治理环境污染存在外部不经济性,则必须由政府主导,辅之以市场手段才能实现,因此政府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1.政府的创建人责任

政府在建筑扬尘治理中要承担相应的政府责任,首先是创建人的责任。环保需求的被动性决定了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要靠政府的政策来创造,规则的创设必须充分公平合理,发挥公众参与作用,环境污染涉及公众权益,“谁污染谁治理”原则贯彻和实施,要充分公示信息,听取公众意见。要通过有关法定民主程序的制定,保障社会公众在可持续发展重大事项方面的参与权,使“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建立在更加民主、更加科学的基础之上。

法律手段不局限于强制,必须体现经济激励政策,发挥引导功能。首先必须承认建筑扬尘的产生属于典型的“历史共业”,政府首先需要对整个建筑市场的扬尘产生状况进行评估,就平均治理能力和水平进行概括,形成评价建筑扬尘治理的基本标准。以此为基础,对于超过平均标准的主体予以补助,明确补助标准,意图在于奖励其在建筑扬尘治理中的努力,补助额度应当具备足够的激励,一方面补偿其在扬尘治理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使其获得相应的利润。而对于处于标准线以下的主体,应当启动民事赔偿责任。依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建筑扬尘致人损害属于特殊侵权行为,致害人应当承担无过错责任。受害人只要提供了致害人侵权行为的初步证据和损害后果证据,就可以推定因果关系存在,至于致害人是否存在过错则在所不问。

建筑扬尘致人损害客观存在,但是对于受害人来说举证相当困难,原因在于此种损害往往多因一果,难以厘清具体哪些损害与建筑扬尘直接相关,更何况建筑扬尘对人身造成的损害往往并非即时,通常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使损害的确定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

因此政府在创建规则时,应当考虑针对建筑扬尘污染的特殊性,规定法定赔偿制度。一方面限制最高赔偿限额,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建筑扬尘制造的次数、天数等估算单次污染对于受害人的赔偿额度。

2.政府的守夜人责任

政府应当支持建筑扬尘治理产业的发展,最基础的职能就是健全建筑产业市场体系,完善招投标体制和机制,培育和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鼓励和实现公平竞争,使建筑扬尘治理的成本在建筑市场领域合理摊销。

守夜人责任意味着政府治理建筑扬尘,不能迷信强制。针对建筑扬尘污染,很多地方都采取了专项治理、综合治理等严厉措施治理扬尘,其共性是加强行政管制,即采用公法方式治理,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效果,有关部门拟延续这种解决思路,引入高科技手段,加强监管,强化落实,具体办法是健全扬尘治理法律体系、增加强制性规范、提高规范的可操作性,强调严格执法。

这些治理方式主要是加强行政管制,尽管强制方式不可或缺,但往往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高昂,存在权力寻租,短期见效快,长期则难以持续的不足;普遍存在社会参与度不高,被治理对象消极抵制、规避法律现象突出;管制相对人没有自觉履行动力,千方百计逃避、规避监管现象突出,主动采用环保新技术动力不足,采取降尘措施不主动,导致管制措施的整体效率不彰,效果难以长效;同时,与之相应的环保产业发育不足,难以形成良性互动,最终影响治理效果。

3.政府的调控人责任

作为建筑环保产业的调控人,政府要维护环保产业总量的基本平衡,要优化和提升环保产业的结构层次。采取系统治理,国际流行的BIM,即建筑信息系统,将可能的污染源,比如开发新技术,引入精细化管理,将建筑构件工厂化制造,施工组织管理嵌入环保要求和标准,将环保措施贯穿建设的整个生命周期,最大限度地减少运输、物料摆放和施工作业中产生的扬尘污染,其实质是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的问题。

4.政府的公益人责任

对于具有公益性和外部性特征的环保项目和环保设施,政府要采取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加大扶持力度。政府为环境治理所花的每一分钱,其实都是来自于纳税人。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政府厉行节约,反对奢靡之风,节约下来大笔经费,应当优先考虑应用于民生,其中治理环境污染应当处于更加优先的位置。

一般认为,我国建筑扬尘治理没有实现既定目标的根本原因是建筑扬尘治理法律体系不健全,强制性规范不够,可操作性不强,需要更多地制定建筑扬尘治理法或者相配套的行政法规等等。强调严格执法,就可以实现建筑扬尘治理之目的。似乎已经形成一个思维定式,即建筑扬尘治理既然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具有无可争议的正当性基础,基于这种“线性思维”,行政管制措施顺理成章成为经济和有效的制度选择。

其实在持续性大规模实施某一规则远未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出现异化时,需要反思既有规则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基础。建筑扬尘治理的突出问题是“法不责众”,其重要原因就是治理成本和效益分配不尽合理。利害关系人缺乏治理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因此建筑扬尘治理必须更多地采用激励方式,激励方式即根据价值规律,利用价格、税收、投资、信贷、微观刺激和宏观调节等经济杠杆调整或影响有关当事人产生或者消除环境污染行为的政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使厉行环保者受益,环境污染者受损,优胜劣汰,以实现环保目标。

篇9:扬尘治理制度

关键词:城市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治理;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6-102-2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加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建筑越来越多。根据相关的数据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已经达到48%以上,预算2021年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将会达到60%左右。在如此发展快速的过程中,城市化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方面的问题,例如:社会、环境、资源等。随着我国城市建筑区域不断扩大,由于建筑施工而引起的扬尘逐渐成为了我国各城市中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污染源,我国很多城市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就是城市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因此,有效解决城市建筑施工现场带来的扬尘问题,降低城市的空气污染程度。

1 城市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来源

1.1 建筑施工扬尘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快速发展,由于建筑施工所产生的建筑污染越来越严重。很多的建筑施工项目相对的技术含量较低,对施工过程中采取的防护措施做的不到位,对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扬尘没有进行及时的处理,通过风吹散后扬尘漂浮在空中,加大了城市环境空气污染。

1.2 房屋拆迁扬尘

在城市建设当中,市场会伴随着旧城区的改造以及拓宽道路等。由于相关拆迁单位的设备相对落后,并且方法简单,对拆除的建筑垃圾没有进行及时的清运,造成城市建设扬尘污染。

1.3 市政施工扬尘

为了满足城市化的发展,市政设施的建设也随之而来,由于很多城市的道路规划不够合理,反复开挖,作业面积大,难覆盖和遮挡,道路建设车辆多,车辆带起的扬尘造成环境污染[1]。

2 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中的问题

2.1 相关的治理法规不健全

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中相关的治理法规不健全。从重视环境保护开始,人们就将重点都放到交通尾气或是工业污染等方面上,对建筑施工现场的扬尘缺少重视,因此,由于不够重视相关建筑施工现场控制扬尘治理办法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健全。

2.2 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

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中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建筑施工所涉及部门的范围比较广,例如:市政部门、环卫部门、环保部门、城建部门、园林部门以及规划部门等多个部门,很难协调,再加上针对建筑施工现场的控制工作严重缺乏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使建筑部门等诸多部门的相关措施难以落实。

2.3 建筑参与者的环保意识不强

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中建筑参与者的环保意识不强。虽然我国建筑行业的起步相对较晚,但是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建筑施工现场的扬尘已经成为了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建筑施工参与者与大众对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所带来的空气污染危害的认识不足,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2]。

2.4 建筑扬尘治理制度不健全

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中建筑扬尘治理制度不健全。由于人们的思想水平和认识受到限制,在建筑施工现场的扬尘控制方面,不论是施工现场还是建筑施工企业都存在着相关制度不完善,责任制的划分不够明确。

3 优化城市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的措施

3.1 健全建筑扬尘控制的法律法规

优化城市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的措施就先要健全建筑扬尘控制的法律法规。从我国的环境保护以及城市化发展来看,健全和落实建筑施工扬尘空气污染的相关管理规定,可以有效地控制建筑施工扬尘污染程度。我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相关环保部门发出的有效控制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建筑施工扬尘污染的相关有效措施,同时还有各地方制定的控制措施和相关法规的提出,为我国建设施工现场扬尘的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依据[3]。另外,建议出台一些控制建筑施工的控制标准,完善相关施工技术的标准,制定违规排放建筑废料和垃圾的相关处罚标准,为治理和控制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3.2 建立统一的监督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交流和合作

优化城市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的措施要建立统一的监督机制,同时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市政建设当中,要合理安排施工,科学规划。同时,环保部门要定期的向各施工单位进行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检查,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环境质量评估,及时公布相关信息,双管齐下,加强建筑施工现场扬尘的控制[4]。

3.3 加强建筑扬尘控制的宣传,提高对扬尘的认知水平

优化城市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的措施要加强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的宣传,有效提高人们对扬尘的认知水平。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以及报纸等传播媒介大力宣传建筑施工现场扬尘的危害以及针对的治理工作,提升全社会扬尘控制的紧迫感,充分发挥传播媒体的监督作用和舆论导向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以及参与意识。

3.4 完善和落实相关建筑施工现场的制度

首先,建筑施工现场必须要进行全封闭的围挡,严令禁止遮挡不严或者是敞开式的施工。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建筑施工现场的出口、入口、现场内的道路要使用混凝土进行硬化。针对施工现场堆放的闲置建筑材料或者是土方等都要进行覆盖、绿化以及固化,严令禁止裸露在外[5]。

其次,针对建筑施工现场所废弃的材料和垃圾要实行收费制度,在建筑施工现场的出口和入口处设置车辆的冲洗设备,提升建筑运输管理,保证出入车辆的清洁度。建筑施工现场运送渣土和土方的车辆必须要进行严密的遮盖,防止建筑材料的外露,在进行拆迁过程中要设置喷淋设施。

最后,建筑施工相关单位要将安全文明措施的费用进行全额拨付,建筑施工企业要保证专款专用,严格落实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的相关制度和措施。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空气质量受到严重的威胁,建筑扬尘而引发很多城市出现雾霾天气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因此,针对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建筑参与者的建筑环保意识不强以及建筑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健全建筑扬尘控制的法律法规,建立统一的监督机制,加强建筑施工各部门之间交流和合作,同时还要加强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的宣传,提高对建筑扬尘的认知水平,完善和落实相关建筑施工现场的制度,从根本上真正解决建筑施工现场扬尘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危害,还子孙后代一片洁净的蓝天。

参 考 文 献

[1] 吴丹,刘仕杰,王震宇.城市建筑施工扬尘控制及其标准的研究进展[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1(14004):380-384.

[2] 陆春华,宗姗.扬州市古运河堤顶道路工程施工扬尘防治对策研究[J].江苏水利,2014(210S2):30-31.

[3] 姜辉,刘伟,叶庆春.城市施工现场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5,30(11602):108-113.

[4] 王诗蓓,叶堃晖.施工扬尘防治中的政府角色及政策偏好研究[J].建筑经济,2015,36(39307):107-111.

篇10:扬尘治理方案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2012年冬季以来,我省多地连续遭遇雾霾天气,给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施工扬尘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治理施工扬尘也是改善生态环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工作对于改善我县大气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十分重要,各各建设单位、施工的单位、监理单位要高度重视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工作,深刻认识施工扬尘治理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和重要性,增强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职责范围内建筑施工现场的扬尘治理工作,要做到工作前置,进一步健全完善建筑施工扬尘治理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扬尘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二、明确职责,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治理

(一)建设单位是建筑施工扬尘治理的第一责任单位,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负总责,在项目开工前成立由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组成的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工作机构,制定本项目扬尘治理方案,落实施工扬尘具体措施,加强在建项目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检查。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为不可竞争费用,建设单位必须按时足额拨付。选用经有关部门核发资质证照的土方、运渣车辆进行土方开挖和渣土运输。

(二)施工企业对本单位施工项目施工扬尘治理工作措施的落实负总责,负责建立公司级组织领导机构和考核制度,对本单位施工现场实施定期检查、考核。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是落实施工工地扬尘治理工作措施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执行施工工地扬尘治理实施方案,成立现场管理机构,指定项目部扬尘治理专职人员,做好扬尘治理工作的实施与管理。项目部扬尘治理专职人员是施工工地扬尘治理的直接管理者和责任人,具体负责做好日常巡视、管理、纠违和设施维护工作。

(三)监理企业应将建筑施工扬尘治理纳入日常工程监督管理范畴,将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内容写入监理规划、细则及监理日志中。要参与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和督查工作,对不符合建筑施工扬尘治理要求的行为必须坚决制止,对于不服从管理的要及时向我局报告。

三、落实保障措施,强化扬尘治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中,要突出抓好裸露土方覆盖、进出车辆冲洗、材料堆放遮盖等环节管控,着重落实施工各阶段扬尘治理保障措施,做到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确保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一)现场围挡与大门。施工现场应封闭施工,符合安全、牢固、美观、亮化的要求。鼓励采用标语、自身广告或公益广告、彩绘、灯光亮化等方法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施工现场大门口应美观规范,设立企业标志、企业名称和工程名称。在建工程主体必须用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全封闭,表面美观整洁、不破损、不污染,正立面要悬挂施工安全、文明管理内容的条幅。

(二)施工场地硬化。施工现场内道路、加工区、办公区、生活区必须采用混凝土进行硬化,其他区域平整后使用碎石覆盖。硬化后的地面不得有浮土、积土。施工现场土方必须进行覆盖,其他裸露的地面必须采取绿化、洒水或其他防扬尘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绿化和喷水降尘管理。建筑施工现场要设置喷水降尘设施,遇到干燥季节和大风天气时,要安排专人定时喷水降尘,保持路面清洁湿润。

(三)场内绿化。大型公建项目建筑施工现场大门入口处、办公区、生活区等裸露区域,应根据土质、气候等情况种植花卉及常绿植被进行绿化,并作为办理安全监督备案的一项必备条件。

(四)车辆冲洗设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或毗邻城镇规划区主干道的其他项目,大门出入口处必须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对驶出施工现场的机动车辆冲洗底盘和车轮干净后方可上路行驶,严禁将施工现场内的泥土带出污染城县道路。土方、渣土和建筑垃圾运输应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或采取覆盖、洒水措施。

(五)材料堆放。施工现场建筑材料应按规定要求分类堆放,设置标牌,并稳定牢固、整齐有序。施工现场内的土堆、砂石料等应使用密目安全网等材料进行覆盖,确保封闭严密,固定牢靠。水泥、石灰等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必须入库入罐存放。砂浆搅拌机等机械设备必须搭设安全防护棚,使用密目网进行有效围挡,最大限度地减少粉尘污染。现场要设置喷水降尘设施,遇到干旱季节和大风天气时,要安排专人定时喷水降尘,保持路面清洁湿润。

(六)市政工程。市政工程城区主要道路两侧、车站、广场的施工现场围挡应连续设置且高度不得低于2.5米,其他地区不得低于1.8米。施工现场围挡由设置单位进行维护,保持围挡完整、清洁、美化、无破损。围挡应做美化处理,喷涂安全、文明施工标语,禁止张贴、涂写垃圾广告。大门口处要设置车辆冲洗设施,车辆经清洗后出场,严防车辆携带泥沙出场造成道路污染。现场内的土堆、砂石料等应使用密目安全网等材料进行覆盖,设置专人定期洒水,防止扬尘。现场要设置临时或移动式厕所,并落实专人管理,保持清洁卫生。

(七)装修工程。施工装修阶段,楼层内的建筑垃圾等物料,必须采用相应容器垂直清运或管道清运,严禁凌空抛掷和乱倒乱卸;外脚手架拆除时应当采取洒水等防尘措施,禁止拍抖密目网造成扬尘。凡凌空抛掷和乱倒乱卸建筑垃圾等物料、脚手架拆除时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大量扬尘污染的,一经发现一律责令暂停施工,待整改完毕后方可复工。

(八)拆除工程。临街主要道路和生活区拆除房屋必须进行2.5 m以上封闭围挡;人口密集区及临街一面应当设置密目网,实施封闭拆除。房屋拆除施工单位应准备足够的水源和洒水设施,拆除施工中必须采取边拆边洒水或喷淋等防尘措施,以抑减扬尘。确因喷淋导致建筑物、构筑物结构疏松产生安全隐患的须经企业聘请拆除施工专家审查同意,可采取其它降尘措施。房屋拆除中的旧料、废砖、渣土、杂物等必须集中堆放,不得在工地围档外堆放,并采取洒水、密封或遮盖等措施,做到及时清运。风力达4级及以上时,应停止拆除施工。房屋拆除完工的待建工地应及时移交建设方,暂不移交或暂不建设的空旷场地应设置砖砌围墙,并进行简易绿化,或者采取覆盖、固化等措施,防止风吹产生扬尘。

(九)施工废水排放和噪音治理。施工现场应设置连续、通畅的排水系统,保持排水畅通,无积水;严禁污水未经处理溢流到临街路面或直接排入城县管网。施工现场易产生噪声的作业设备,应设置在施工现场中远离居民区一侧的位置,并在设有隔音功能的防护棚内操作。夜间22时至次日凌晨6时不得进行振捣、捶打、敲击和锯割等施工作业,中、高考期间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

四、完善扬尘治理的应急措施

各建设单位、施工的单位应制定治理建筑施工扬尘应急预案,做好特殊天气条件下的施工扬尘应急处理工作。要加强与当地气象部门的沟通,及时掌握气象信息,一旦遇到4级以上大风天气时,要及时通知,要求本企业内承建的在建工程停止现场从事土方施工作业。当预测有可能出现沙尘、雾霾天气时,要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好相关防范准备工作。应急方案启动后,施工企业应对施工现场土方、裸露地面进行洒水、覆盖,防止扬尘污染,并停止所有土方作业和建筑渣土运输。

五、工作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3年4月底前)。各建设单位、施工的单位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定工作任务、重点区域和针对性措施,明确工作职责、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并召开专题会议动员部署,切实将扬尘治理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实处。

具体实施方案于2013年5月3日前上报至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建管办。

(二)集中行动阶段(2013年5月1日至11月底)。各工程建设相关责任单位对本项目扬尘治理情况进行自查自纠,达不到要求的必须立即进行整改。我局将扬尘治理作为日常监督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不定期对本辖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情况进行重点抽查。

(三)工作总结阶段(2013年12月1日至12月底)。对本企业承建项目的施工现场的扬尘治理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并上报县局。要针对存在问题,制订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治理成果,确保扬尘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建设单位、施工的单位、监理单位要高度重视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要按照通知要求,组织人员对本企业承建项目范围内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情况进行检查,对施工现场脏乱差或者扬尘严重的,要立即进行整改;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施工现场,一律停工整改,确保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取得实效。

(二)保障资金投入。施工企业要合理使用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确保专款专用,对于擅自挪用的将依据有关规定责令限期整改,并处以罚款。工程监理企业应当将建筑施工扬尘治理纳入工程监理细则,对发现的施工扬尘行为,应当要求施工企业立即改正,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上一篇:抓基层打基础努力提高法制化管理水平 沈阳“四五”普法工作回眸下一篇:大学生个人入党志愿书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