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卷英雄”张铁生事迹

2024-04-16

“白卷英雄”张铁生事迹(通用5篇)

篇1:“白卷英雄”张铁生事迹

1968年10月,张铁生从兴城县初中毕业后,来到本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插队落户。凭借一向突出的表现,张铁生当上了生产队小队长,也赢得了1973年这次参加大学招生文化考试的机会。然而,在最后一场理化考试中,整张试卷题他只会做3道小题,其余一片空白。成绩一公布:语文38分,数学61分,理化6分。虽然成绩比较差,但足以说明他当时并未交白卷。

同样参加过那次考试的,还有著名历史学家沈志华。当年报考清华大学的他,在那次考试中数学拿了满分100,其它科目成绩也都相当不错,在他所属的京津唐考试片区排名第一。清华大学还专门派教师到工厂找沈志华谈话。“那会儿我就觉得这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沈志华说,结果“白卷英雄”张铁生使择优录取的规则倒了个个儿,“考得最差的被录取了!”沈志华一把火把曾做过的数理化习题本全烧了,决定改学文科,想搞清楚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

当然不是低分,让张铁生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真正原因在于他在理化试卷背面写“给尊敬的领导的一封信”。信中,张铁生诉说了“受到自己为贫下中农事业的事业心和自己自我革命的良心的谴责”,“不忍心放弃生产”而复习,虽然考得不大好,但他“没有为此而耽误集体的工作”,可以“自我安慰”;他坦白说,“对于那些多年来不务正业、逍遥浪荡的书呆子们,我是不服气的”;“我的政治面貌和家庭社会关系(清白如洗),自我表现胜似黄牛”,所以 “希望各级领导在这次入考学生之中,能对我这个小队长加以考虑为盼!”

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毛泽东的侄子——毛远新得知此事后,将张铁生试卷背面的信作了删改,指示《辽宁日报》发表,并在编者按中说:张铁生对“物理化学这门课的考试,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大学招生的路线,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这篇题为“一封发人深省的信”的文章,之后被收录进了云南省新增的中学《政治》(各年级用)课本第49页的附录中。

1973年8月10日,《人民日报》转载了张铁生的信,另加编者按语:“这封信提出了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确实发人深思。”随后,《红旗》杂志转载时发表评论,说搞文化考试是“旧高考制度的复辟”,“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反扑”。张春桥说这是“反攻倒算”。“四人帮”一伙对张铁生交“白卷”的行为赞不绝口,江青称赞张铁生“真了不起,是个英雄,他敢反潮流”。

各地报刊纷纷转载那封给“尊敬的领导”的信,张铁生一夜之间成了名噪全国的勇于交“白卷”的反潮流英雄。

四人帮的“马前卒”

从毛远新发现他的信开始,张铁生的命运发生巨大转变。

高考结束后,张铁生顺利地被铁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录取,后又被学校破例发展为党员。1974年3月,张铁生和同学老师们一起奔赴农村,帮助农村进行阶级斗争。有人说下乡“下糟了”,“学不到东西,浪费了时间”,在4个月后的总结会上,张铁生和同学们用实际工作成果予以了反驳,他们不但为生产队治疗牲畜疾病,还为贫下中农培训了一批赤脚兽医。

1975年1月,第四届人大在北京召开,张铁生当选为人大常委。8月,上级党委决定调整铁岭农学院的领导,成立了老中青三结合的新班子,张铁生又被选拔为这个新领导班子的副组长、党委书记,并受到江青接见,江青称他是一块“有棱有角的石头”,并说“我要用这块石头打人了”。

11月29日,当教育界大刮右倾翻案风时,张铁生再一次以“反潮流精神”挥笔上阵,《辽宁青年》发表了他的文章,“(当前教育革命的)形势是喜人的又逼人,逼就逼在我们要继续澄清路线是非;逼就逼在党和工人阶级在学校的领导必须巩固和加强;逼就是逼在我们必须抓紧教育革命的薄弱环节;逼就逼在我们必须有大寨精神办教育;逼就逼在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人还有成为新的精神贵族的危险。一句话,就是逼着我们汲取历史教训,总结新鲜经验,把教育革命进行到底。” 这篇文章被人们称为张铁生的“新答卷”,后来又被刊登在1976年1月6日的《人民日报》上。

在“文革”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红得发紫的张铁生频繁参加社会活动,四处作报告、发表文章,不遗余力地在政治舞台上表演,为“四人帮”大造舆论。张铁生已然成为江青集团的马前卒,被绑在“四人帮”的战车上,再也无法左右自己。

张铁生是江青等人在教育体系有意打造的一个“造反榜样”,他充当了“四人帮”冲击1973年恢复的高考制度的工具。“文革”中那唯一一次“高考”,被批为“资产阶级利用文化考查,乘机塞进旧高考的那一套,妄图破坏大学招生制度的改革”。“白卷英雄”引发全国掀起对文化考查的批判,“招生进行文化考试”又成往事。

想过普通人的日子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张铁生的政治靠山消失了。《山西日报》11月18日刊登的《二月里的反革命噪音》,揭露了张铁生1976年2月在山西进行反革命煽动的言行,拉开了对他揭批的序幕。

随后,张铁生被学院撤销党内外职务、开除学籍,还被逮捕羁押。1983年3月23日,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公审张铁生反革命案件。在案件审理中,张铁生没有委托律师辩护,他拒绝法院为他指定辩护人。在法庭辩论时,他说自己只是一个不明真相的“小将”,在复杂的路线斗争中,犯了该宽容和谅解的“错误”。然而,法院最终以 “反革命宣传煽动罪”、“阴谋颠覆政府罪”等罪状,判处他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刑期从1976年算起。

在辽宁省凌源监狱度过的15个春秋里,张铁生由兽医改为人医,曾在凌源监狱卫生所担任医生兼护士,负责全监狱犯人的医护工作,从未出过差错。在他服狱期间,有不少受他牵连的朋友还伸出援手照顾其父母。虽然“文革”资料中对张铁生的描述不如“革命闯将”黄帅、“造反领袖”蒯大富那么多,但他确是个有情有义、人缘不错的青年。

1991年10月6日,张铁生刑满获释,接他出狱的是他在铁岭农学院的老同学董礼平,此时她已是沈阳农业大学的一名讲师。不久,张铁生迎来了他41岁生日。11月4日那天,昔日好友为他举行了一个小型的生日晚会,为他订做的生日蛋糕上写着:祝铁生41岁生日快乐!

世事轮回,沧海桑田。从一个“白卷先生”、“反潮流英雄”到阶下囚,终又做回了一介平民,历经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张铁生一心想做个普通人。他本想和董礼平悄悄结婚,一如他们悄悄地相爱,可是家里人反对,说董等了他这么多年,悄无声息地娶进门可不行。于是,当年12月22日,张铁生出狱后的第78天,他和董在兴城县城举行了婚礼,出席的只有家人、亲戚和几位同学。

一年后,张铁生在妻子和朋友的鼓励下开始了他的经商生涯。他先在一家饲料公司当一名小职员,干一些杂活儿。在人们眼中,张铁生是个性格爽快且办事干练的人。1995年,张铁生和另外三人在沈阳成立了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如今,这家公司已经成为中国饲料业前10名的大型农牧集团,净资产过亿元。现年60岁的张铁生任集团公司商政总监外,还兼任监事会主席。

当人们对“白卷英雄”变“千万富翁”的传奇议论纷纷时,张铁生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太平常了,和我的同学朋友比,我没有一个方面是出色的。这些年拼命干事业,绝不是在努力向世人证明什么,我只是想过普通人的日子”。

篇2:“白卷英雄”张铁生事迹

有一定年纪的人都会记得张铁生。这个曾经大红大紫、又坐过牢的“白卷英雄”,现在成为了亿万富翁。张铁生起起落落的人生历程,可以用坐过山车来形容。

1973年的“高考”,是十年**中的唯一一次在形式上像模像样的“高考”。当时正在辽宁省兴城县农村插队的张铁生被推荐参加大学考试。在理化考试时,他做了3道小题后无法继续,就把理化考试变成了“作文考试”——在试卷背面给“尊敬的领导”写了一封信。

张铁生在信中诉说了自己为了集体利益而没时间复习功课的苦衷,并对“那些多年来不务正业、逍遥浪荡的书呆子们”表示不服气。《辽宁日报》和《 》发表了这封信并加了编者按,“白卷英雄”的典型随之风靡全国。

张铁生接着被铁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录取,受到“四人bang”的称赞,并当上第四届人大代表和铁岭农学院的领导。“四人bang”倒台后,张铁生因为“fan革命”被判15年徒刑,1991年才出狱。

人生经历

出狱后,初返社会他只能替人跑腿1991年10月16日,41岁的张铁生刑满获释,怀着一颗忐忑的不安的心情回到社会。同年12月22日,他和沈阳农业大学讲师董礼平女士在辽宁省兴城县结婚。

婚后,张铁生面临着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出狱后的他有一种自卑感,不愿意让人们知道他是谁,更不愿意见熟人。因此,在工作问题上,他一直寄希望于辽宁省葫芦岛市政府给他安排一个岗位。那段时间,他几乎很少出门,每天就呆在家里,戴一副墨镜,谁也不见,就等当地政府的安排。

然而,当地政府觉得给张铁生安排工作的事挺敏感,而且他们担心张铁生无法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便把这事当作难题,一级一级往上交,却一直没有一个结果。

1992年初,按捺不住的张铁生终于第一次走出家门,找到一位在市政府部门供职的远房亲戚,询问安排工作的事。那位远亲语重心长地说:“铁生啊,你不要寄什么希望了,还是自谋生路吧!”张铁生彻底绝望了,郁闷不得志的他来到沈阳农业大学妻子董礼平那儿。这时,他得到一个喜讯:妻子怀孕了!高兴之余,40多岁的张铁生痛感堂堂七尺男儿不能再靠妻子养活了!于是,张铁生决定走出去自己创业,发誓发当一名好父亲。

可是自己能干什么呢?张铁生想,自己在监狱里曾帮人看过病,有医疗卫生方面的经验,便想回到兴城办一个私人诊所。可是,由于没有专业技术职称,他打听了半天还是不能办理工商营业执照。这样,张铁生刚升起来的希望又成了泡影。那段时间,他十分失落,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

幸好,妻子董礼平是一位善解人意的人,她一方面安慰丈夫,一方面暗中帮丈夫找工作。当时,董礼平有一位学生名叫金卫东,毕业后下海在正大康地(深圳)有限公司做预混剂(畜牧饲料)销售,1992年又受聘于北京康地公司担任东北地区经理。她想,这位学生在外面能力强,不如找他帮忙。于是,董礼平便找到金卫东说:“卫东,铁生没有工作,你帮帮他吧。”金卫东一听,便点头答应了。

刚好那时,北京康地公司正准备扩展东北市场,需要招兵买马,而金卫东认为张铁生是一个大名人,如果能进康地公司,一定会带来名人效应。于是,几天后,金卫东提着礼品来到了董礼平的家,准备请张铁生出山。不想,他进门时,董礼平不在,而张铁生正戴着一副墨镜,坐在阳台上听收音机。金卫东没有认出他,便问:“我是董礼平的学生金卫东。铁生大哥在吗?”张铁生早就听妻子提过金卫东,听说他来了,便立即摘下墨镜说,说:“我就是。”这时,金卫东腰间的呼机突然响了,还没等金卫东反应过来,张铁生的双眼已开始四处搜寻:“哪来的虫子呢?什么虫子在叫?”金卫东不禁笑了笑了说:“大哥,别找了,在我腰上别着呢。它不是虫子,是呼机。如果有人呼我,我就能知道他的电话号码,然后我再给他打过去。这是现代化的通讯工具。”说完,金卫东就拿出“大哥大”准备回电话。“卫东,你怎么拿一个发报器呢?”张铁生更是不解地问。“大哥,这个叫‘大哥大’,就是移动电话,不需要电话线,你想打到哪里就能打到哪里。”面对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张铁生恍如隔世。尽管如此,金卫东还是想让他进北京康地公司。不想,张铁生一听说要他给外国人打工,便一口回绝了。因为他的思想还停留在六七十年代,认为中国人应该把自己的才华贡献给自己的国家。

无奈,金卫东只好将张铁生介绍到辽宁省鞍山市辽河饲料公司。辽河饲料公司是辽宁当时最大的一家饲料公司,其老板黄经理又是金卫东的朋友。当金卫东将电话打到黄经理那里说明此事后,黄经理开始有点担心张铁生能否适应私营企业的管理。但他碍于金卫东的面子,只好同意让金卫东带张铁生过去看看。

第二天,金卫东和张铁生乘火车来到了鞍山市辽河饲料公司。不想,这位老板和张铁生见面后,发现张铁生是一个爽快而办事干练的人,便答应让他先在公司下属的一个工厂办公室当一名小职员,主要任务是干一些杂事。

有了工作后,张铁生的性格变了,他不再自卑,甚至连说话的声音也提高了。尽管那时他在办公室里只是一个跑跑腿的小职员,可他仍然十分投入。很快,他的能力例让公司的老板刮目相看。

从头再来,40岁的汉子像小学生一样求学1992年秋天,辽河饲料公司为了开拓沈阳市场,决定在沈阳设立办事处,负责沈阳的市场开发和售后服务。

当时,公司认为张铁生的能力不错,便决定派他到沈阳创建办事处,并担任办事处主任。

张铁生是一个十分好强的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他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工作上。那时,办事处刚刚成立,开拓市场是当务之急。

有一次,张铁生带着一位叫汪洋的员工到沈阳一家大型国有养鸡场推销饲料。找到养鸡场的负责人后,他便直接掏出随身携带的样品,请那位负责人过目。不

想,那位负责人手一摆,说:“我们不需要这个。”张铁生十分纳闷,心想养鸡场怎么不需要饲料呢?最后,他才弄明白让那位负责人生气的是,他没有自我介绍。其实,张铁生那时最怕在别人面前介绍自己,害怕别人笑话他干这一行。

这时,另外一家饲料公司的业务员也找到了养鸡场的那位负责人,只见那位业务员先是递上一张名片,接着介绍自己的产品。而那位负责人认真听取了他的`意见后,准备试用那人的产品。

这件事让张铁生认识到了名片的作用。回到办事处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设计了一款名片,第一次将“张铁生”这三个字推销出去。果然,他发现有了名片后,许多事情好办多了。

接下来,张铁生开始学习市场营销知识。他到书店买来一些市场营销方面的书,一有时间就埋头苦读。就这样,他一边学,一边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果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半年后,沈阳办事处的业绩从最开始的零销售迅速上升为几十万吨的销量。张铁生也从中认识到了知识的力量,从此更加发奋苦读。

然而,就在这时,公司总部认为张铁生带领的一帮人都是沈阳农业大学的人,怕沈阳的业务做大了,局势不好控制,便从公司总部派了一名经理来沈阳接管办事处的事务。张铁生知道此事后,十分生气,认为公司老总不信任他了。于是,他离开了办事处。而办事处失去了他的支撑,不久就被撤消了。

刚好此时,也就是1992年11月12日,42岁的董礼平剖腹产下一个4.4公斤的女婴。孩子的降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限生机,张铁生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1993年4月,张铁生找到在北京康地饲料公司做高层管理工作的金卫东,希望和他一起创办自己的饲料公司。刚好金卫东正有此意,他又邀请康地公司另一位同事丁云峰一起参加。很快,由金卫东、张铁生、汪洋和丁云峰四人控股的天地饲料公司在沈阳农业科学院附近正式成立。

开始,公司的总经理由金卫东担任,丁云峰主要负责饲料的配方,而张铁生和汪洋则负责市场销售。然而,这时已认识到知识重要性的张铁生不甘心只做一名推销员,他想自己既然在做饲料生意,就必须懂得饲料的配方。

为了完全搞懂饲料的配方,张铁生没事干的时候就跟着金卫东和丁云峰学习。张铁生虚心学习的劲头,像一个小学生,有时弄得这两位年纪比他小的合伙人都不好意思,不得不将饲料配方的技术教给他。

半年后,张铁生不仅弄懂了电脑的系统操作,而且对饲料的配方也精通了。从此,他觉得自己真正迈进了一个“知识创造财富”的时代,与自己年轻时判若两人。

诚信经营,昔日“白卷英雄”成了千万富翁1993年底,就在张铁生准备大干一场时,北京康地公司为了留住人才,决定提升金卫东为东亚地区的销售部经理。于是,金卫东和丁云峰为了谋求更高的发展机会,便先后退出天地饲料厂,留下张铁生和汪洋继续打拼。

张铁生得知这一消息后,心头非常沉重。那时,张铁生手头最缺的是钱,资金不足令这个刚刚起航的小公司生存十分困难。

就在张铁生四处求款无门的时候,他的一个老客户,沈阳辽河养鸡厂的厂长汪文平给张铁生预付了10万元货款,希望订购一批饲料。而恰好这时,汪文平需要的那种饲料十分紧缺,一时根本没办法弄到。做事老实的老铁生向汪文平说明情况后,正准备将货款打回辽河养鸡厂。不想,令张生今生无比感激的是,汪文平居然爽快地说:“货款就先存在你那里吧,什么时候有货了,你就什么时候给我发货。”老朋友的信任让张铁生有了新的希望。

于是,张铁生便用这笔钱在郊外租了一个厂房,并到沈阳市第三粮库进了两吨原饲料。那时,他请不起饲料配制的技术人员,便自己试着用电脑配制。由于这是第一次操作,他害怕配不好,会砸了“天地”的牌子。于是,他亲自跑到北京,请教先前的合伙人丁云峰。丁云峰没有保留,教给了他如何配制饲料的技巧。

很快,张铁生的天地牌饲料上市了。然而,就在公司刚刚有起色的时候,一场灭顶之灾悄悄地袭来。

1994年7月的一天,张铁生正在工厂的生产车间检查刚刚生产出来的饲料。突然,工厂的保安冲进来说外面有几个农民在闹事。张铁生走出工厂大门一看,原来是那些农民家里饲养的小雏鸡因为吃了天地牌饲料,不但没有长大,反而一只只地瘫了。

得知后,张铁生马上赶到事发地,将瘫在地上的小雏鸡拿回检验。结果,他发现他们刚刚生产出来的饲料因生产质量把关不严,氟的含量超标了。张铁生赔给遭受损失的农民共6万多元现金。

消息传出后,一时间,许多供销商纷纷要求退货。为了稳住市场,张铁生立即停止饲料的生产,将自己关在家里,全心研究新的饲料配方。一个星期后,他终于又配制了一种新饲料配方。

有了新的配方,张铁生便开始重新让自己的天地饲料进入市场。然而,由于发生了上次的事件,推销饲料的难度就更大了。加上当时国际知名品牌饲料——台湾大成饲料已进入沈阳市场。张铁生非常清楚,在这个时候,如果跟它竞争,显然是鸡蛋碰石头。于是,他采取了一种“跟进”的战略,即将天地饲料的价格定位于比大成的价格低50元,而大成销售到哪里,张铁生就跟到哪里。由于天地饲料的价格低于大成饲料,而且配方又经过改良,因此,一年后,张铁生让天地牌饲料很快在沈阳站稳了脚跟。到1995年,天地饲料已经占据了沈阳绝大部分饲料市场。

1995年6月18日,张铁生先前的合伙人金卫东等人在沈阳正式注册成立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后改为集团公司)。于是,初,天地饲料公司正式并入禾丰公司,张铁生和合伙人汪洋(后来撤股)以参股10%的形式,进入禾丰公司的管理层。目前,53岁的张铁生除担任集团公司商政总监外,还兼任监事会主席一职。而目前的禾丰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净资产过亿元、拥有17家子公司的大集团。

世事轮回,历尽沧桑。如今,昔日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已成为腰缠万贯的千万富翁。

张铁生这样的故事,究竟该算“丧志故事”还是“励志故事”?

这首先显然应算“丧志故事”。当年因为他的那张“白卷”,几乎所有学校都放弃或者弱化了数理化教学。从1973年到1976年,全国的学生进一步荒废了4年左右的时间。这张“白卷”所带来的时间白费和知识的“白板”,给这一代学生造成的损失是无法用数字来估算的。

但张铁生不过是“四人帮”的一个棋子。张铁生后来追随“四人帮”,一是因为他们是“英雄”的制造者,二是由於已成过河的卒子,没有退路。那个时候,人们的大脑都被清洗漂白,没有多少清醒者。因此张铁生只是这个“丧志故事”的男主角,他的背后有一帮导演。

从囚犯到富翁,张铁生又给人们演绎了一个“励志故事”。如果是一般的人,15年的牢狱生活将会构成锋利的锉刀,足以把人的意志锉成小圆球,滑到哪个坑就在那个坑里栖息。

但张铁生在监狱里就表现了他的“反锉”能力。有报道说,在辽宁省凌源监狱度过的15个春秋里,张铁生由兽医改为人医,曾在监狱卫生所担任医生兼护士,负责全监狱犯人的医护工作,从未出过差错。在他服刑期间,有不少受他牵连的朋友还伸出援手照顾其父母﹔他的女同学董礼平苦等他15年,并最终成为他的妻子。张铁生能有这样的朋友,据说既因为这些朋友不世态炎凉,也因为他是个有情有义、人缘不错的人。

篇3:“白卷英雄”张铁生事迹

张铁生财富暴涨的同时,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提到了张铁生的交白卷事件。第五集中有个细节:1977年恢复高考前, 邓小平向长沙工学院的两位干部咨询学校的招生情况。其中, 一人提及, 1973年的招生考试中, 出现了一个“白卷英雄”张铁生。

综合官网的信息和公开报道, 张铁生在禾丰牧业担任过总监、监事、总裁等职务。而禾丰内部的职员, 则多称呼他“张老师”。2004年10月, 在宣布长春禾丰牧业成立时, 张铁生的身份为监事会主席。2008年以后, 张铁生的头衔, 变为名誉副总裁、名誉监事长等虚职。

“现在张老师很少到公司, 我一年也见不到他一两次。”禾丰牧业董秘办一位工作人员称, 张铁生早已不参与公司的实际管理。公开报道称, 张铁生曾对人说, 他是一个平凡的人, 拼命干事业, 不是要证明什么, “只是想过普通人的日子”。

篇4:“白卷英雄”张铁生事迹

张铁生是谁?

1973年举行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唯一一次的高考中,一位名叫张铁生的知青考生因在考卷背后写了一封信,而成为传遍中国的“白卷事件”主角。

他的高考成绩为:语文38分,数学61分,理化6分。让他一夜成名的并不是低分,而是他在理化试卷背面写的“给尊敬的领导的一封信”。在信中,张铁生说:“本人自1968年下乡以来,始终热衷于农业生产,全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说实话,对于那些不务正业、逍遥浪荡的书呆子们,我是不服气的,希望各级领导在这次入考学生之中,能对我这个小队长加以考虑为盼!”

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毛泽东的侄子——毛远新得知此事后,将张铁生试卷背面的信作了删改,指示《辽宁日报》发表,并在编者按中说:张铁生对“物理化学这门课的考试,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大学招生的路线,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

1973年8月10日,《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信。随后,《红旗》杂志等也纷纷转载。江青称赞张铁生“真了不起,是个英雄,他敢反潮流”。此后,他频繁地参加社会活动,一度红得发紫,成了特殊时期的典型人物。

矢志不渝的爱情相守

1991年10月16日清晨,张铁生走出了辽宁省朝阳市凌源监狱的大门。他独自一人向招待所走去,没有人注意他,这让他很欣慰。

在招待所里,张铁生见到了驱车从老家兴城赶到凌源接他的家人。他一眼就认出了昔日的同学董礼平。十五年未见,这位沈阳农业大学的讲师一直在等他。张铁生站起来,走上前去,紧紧地握住了董礼平的手。他说:“如果世上真有缘分的话,我们俩的缘分就在那一接一送中。”

1973年9月,张铁生被分配到铁岭农学院牧医系学习。提前报到的同学听说和大名鼎鼎的张铁生一个班,都异常高兴,希望能接到他。最后,成功接到张铁生的是董礼平。在张铁生的记忆中,当时的董礼平黑黝的面孔映衬得牙齿很白,一看便知道她也是从大田里走进课堂的知青。

之后,他们共同学习三年,成了很要好的朋友。毕业时,全班只有董礼平一人留校工作。1976年12月,张铁生被押送到母校批斗之后带走时,只有董礼平一人默默相送。如今,来接张铁生重归社会的依然是董礼平。五千四百多个日日夜夜,她等到了。

出狱第78天,12月22日,张铁生与精心照料他的董礼平在兴城县结婚。在只有家人、亲戚和几位同学参加的婚礼上,张铁生平生第一次穿上西服,系好领带,站在身穿红毛衣的新娘身旁。向大家三鞠躬后,张铁生说:“我的老同学董礼平给了我莫大的安慰和珍贵的爱情,她的高尚情操是我无法报答的。她对我情重如山,从今后,我们要相亲相爱、相依为命,手拉着手,一直走到生命的尽头。”

白手起家的创业传奇

1992年11月12日,42岁的董礼平接受剖腹产,生下了一个八斤八两的女孩。张铁生抱着女儿,激动得一个小时不肯松手。伴随着初为人父的喜悦,张铁生愈发意识到现实的窘迫——他急需一份工作。

张铁生决定自己创业。想到自己曾在监狱里帮人看过病,他便想办个私人诊所。可由于没有专业技术职称,不能办理工商营业执照。

妻子看在眼里,暗中帮着无奈的丈夫找起了工作。当时,董礼平有位学生名叫金卫东,担任北京康地公司东北地区经理。康地公司主要做预混剂(畜牧饲料)销售,与张铁生大学时期的专业基本对口。

董礼平找到金卫东说:“卫东,铁生没有工作,你帮帮他吧。”金卫东当即点头答应。不久,金卫东提礼登门拜访,请张铁生到自己的公司工作。怎料,一听说是给外国人打工,思想尚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张铁生一口回绝说:“不能给外国人当‘买办’”。

无奈的金卫东只好将张铁生介绍到辽宁省鞍山市辽河饲料公司,先让他在公司下属的一个工厂办公室做小职员。很快,他的能力让老板刮目相看。1992年秋天,辽河饲料公司为了开拓沈阳市场,决定在沈阳设立办事处,由张铁生负责沈阳的市场开发和售后服务。

1993年,张铁生离开办事处。他找到金卫东,希望和他一起创办饲料公司。金卫东也正有此意,并邀请康地公司另一位同事丁云峰一起参加。很快,天地饲料公司在沈阳农业科学院附近正式成立。

2012年5月17日,在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发布的10家拟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中,辽宁省的禾丰牧业公司位居其中,该公司3224万股股份的第六大股东张铁生成为关注的焦点。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提到,张铁生目前持有3224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的6.8%。若顺利上市,张铁生所持股权的价值将超过3亿元。

在市场规律的淘洗中,“张铁生”不再代表“白卷英雄”和“反潮流”,而逐渐成为一位公司高层、千万富翁的名字。在周围很多人看来,张铁生勤奋、讲情义、值得信任,他顺流而下,最终接受了“用知识改变命运”。昔日的“白卷英雄”早已更换了新的时代烙印,他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尊重。

经历过相同时代的新东方联合创始人徐小平在微博上写道:“什么时代出什么英雄。他当年交白卷是个‘投机英雄’、后来被政治利用成了‘反潮流英雄’、再后来被判刑成为‘背时英雄’、现在通过个人奋斗成为‘财富英雄’。”

篇5:“白卷英雄”张铁生事迹

“白卷先生”张铁生的上市梦终于得以实现。7月30日,7月份发行的最后一只新股禾丰牧业,在上交所正式发行。作为东北最大的农牧集团之一,禾丰牧业5.88元的发行价,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身家暴涨

早在2012年5月,禾丰牧业就提交了招股书,但在IPO只差临门一脚时,新股发行大门轰然关闭,直至今年IPO重启。在禾丰牧业的股东名单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40多年前的“白卷先生”张铁生。在淡出公众视野多年后,其参股的禾丰牧业终于叩开了IPO大门,张铁生的身家也将因此暴涨。

不过,禾丰牧业对于张铁生的介绍极为简单,仅表示其居住在辽宁沈阳,身份证显示出生于1950年11月4日。禾丰牧业的官网还显示,除了是上市公司股东,张铁生目前还是禾丰牧业的名誉副总裁。

禾丰牧业招股书显示,张铁生以3224万股持股,居公司第六大股东之位,其持股量占发行前总股本的6.8%。同时,张铁生还是禾丰牧业最主要的7名发起人之一。近日,禾丰牧业的发行价为5.88元,仅以发行价计算,张铁生的身家就达到了1.89亿元。

尽管刚刚发行,张铁生已经为其“纸上富贵”的落袋排定了时间表。招股书称,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张铁生拟减持股份不超过1500万股。业内人士表示,如今,新股上市后股价翻倍几乎已成为常态。在禾丰牧业正式上市后,张铁生的身家超过4亿元也不是没有可能。

两年后,禾丰牧业的股价会定在多少难说,但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即便以发行价5.88元计算,张铁生的套现金额也将达到8820万元。

“不服气”的姿态

当年的“白卷英雄”张铁生,变身亿万富翁了。听到这样的消息,许多张铁生的同龄人,突然发现又没跟上这个历史人物的步子,心里头难免五味杂陈。

文革中官至铁岭农学院领导小组副组长、党委副书记的张铁生,其实在1973年的那场推荐工农兵大学生的考试中,交的并非白卷。他当时的实际成绩,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分别得了38、61、6分。张铁生之所以成为“英雄”,正是因为在物理化学卷的背面,写了封整整影响了一代人命运的《给尊敬领导的一封信》,述说自己答不出题,是因为下乡7年来“始终热衷于农业生产,全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表示“对于那些多年来不务正业、逍遥游荡的书呆子们,我是不服气的”,“希望各级领导在这次入考学生中,能对我这个小队长加以考虑”。

张铁生在考卷背面的这封信,今天读来,对于造成自己成绩的不理想,解释是客观的;请求“加以考虑”的态度,也是诚恳的,并没有太多的那个时代“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所谓革命习性。但是,命运弄人,张铁生后来被江青等人赞为敢反潮流的“了不起的英雄”,是“有棱有角的石头”,正是因为他们“要用这块石头打人了”。于是,张铁生这块斗争路线上被人用来打人的石头,随着打人者的倒台,刑至1991年10月才重新做人。当然,这一过程中,他自身也须背负相当的责任。

1993年的时候,很多跟着“一张白卷闹革命”的受害者,还在哀叹命运弄人,而出狱后的张铁生,已经与另外3名合伙人一起,实打实地凑了20万元在创业了。从张铁生此后的履历中不难看出,这位“英雄”,其实是在别人哀怨命运的时候,已经在跟命运博弈了。按说,他身上背负的枷锁,肯定比常人来得更重。但很多人将不济的命运在肩上背了一辈子,而张铁生却用“不服气”的姿态,实实在在地向前走。从白手起家,到千万富翁,再到今天的亿万身价,张铁生用自己的成功,让他的同龄人再次惊呆。

很多张铁生的小伙伴今天再次惊呆,是因为把自己今天的命运不济,与张铁生这个传奇人物联系在一起的。他们中很多人觉得,当年如果不是因为张铁生交白卷成英雄,自己本可以多读些书,今天的命运应该会更好些。现在倒好,人们发现,冲在前头交白卷的成了亿万富翁,而跟在后面不交卷的,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依然凌乱。于是,面对张铁生手中的3224万禾丰牧业股份,各种羡慕嫉妒恨,涌上心头。

走出监狱的张铁生,没有因为15年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而消沉,反而给自己的后半生,交了一张写满财富与才智的人生答卷。在横跨两个格格不入的时代后,张铁生在很多人埋怨命运弄人、世事不公的时候,踏踏实实地弄潮,辛辛苦苦地创业,用主宰自己的方式笑到了最后,这恰恰证明的不是读书无用论,而是像他当初在考卷背后的那封“求考虑”信所传递的不放过改变命运追求的信息一样,告诉世人,与其在哀怨中等死,不如在环境中改变自己。他用自己的方式证明,只读一本书是不够的,更需读懂人生这本书。

人生际遇,天有不测。读书多少,与财富未必能成正比。但是,有的人一辈子被命运捉弄,有的人一辈子捉弄命运。前者只交书本上的答卷,而后者,却同时交付着人生的答卷。到今天还把当年没读到书的责任全推到张铁生身上的人,面对张铁生近2亿元身价的股份,也就只能处在羡慕嫉妒恨的人生境界和生活境界了。机遇是公平的;老天是公平的。有的人总在弄潮,有的人总被潮弄。(编者注:截至8月14日收盘,禾丰牧业股价为12.41元。张铁生身家已达4亿元)

张铁生小传

张铁生,1968年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曾任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第四生产队队长。

1973年6月,张铁生被县里推荐报考大学的工农兵学员。在物理化学考试时,他大部分考题不会答,但他在卷子背面写了《给尊敬领导的一封信》。

1973年7月19日,《辽宁日报》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刊登了张铁生的信,此事被毛远新得知后,张铁生的命运开始改变。

1975年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

1976年10月后,被撤销所担任的党内外职务,并被开除党籍。

1983年被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阴谋颠覆政府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1991年10月刑满获释,和另外三人创办了饲料公司。

2003年10月,《打工》杂志刊登《昔日“白卷英雄”张铁生成“千万富翁”》一文,使他再度进入公众视野。张认为文章与事实不符,于2003年12月向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法院起诉《打工》杂志及其记者程龙华侵权。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白卷英雄”张铁生事迹】相关文章:

白卷人生哲理04-29

大学考试交白卷检讨书05-07

的英雄事迹04-18

学英雄事迹范文05-22

非典英雄事迹范文05-25

抗战英雄事迹范文05-29

雷锋英雄事迹范文05-29

十大英雄事迹范文05-31

学习英雄事迹范文06-03

英雄故事事迹范文06-04

上一篇:谁先落地科学教学反思下一篇:供应商质量管理工程师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