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2024-05-07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精选9篇)

篇1: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技术规程》专家意见如下:

一、总则部分

1、完善总则适用要求,修订第1.0.1及1.0.3条,突出本规程的重要性及意义。

2、综合管廊的涉及范围取消废物输送管。

二、术语部分

1、调整第2.0.1条文解释内容;

2、条文中补充“盖挖”施工做法。

三、综合管廊系统规划

1、取消第3.1.1.7条,修改第3.1.2条;

2、将第3.1.3条文中(5)、(6)条移到第5章中;

3、修订第3.2.4条中第(3)、(5)条,统一第3.2.3条中的管线避让原则;

4、参考GB50838-2012第3章,合理调整本章节编排顺序,正确使用工程用语。

四、综合管廊土建工程设计

1、补充预应力强度要求,高强度钢筋、高标号砼要求;

2、管廊上部汽车荷载:覆土大于1.0m时,取10kPa是否准确;

3、第4.3节按GB50838-2012,补充第4.3.1~4.3.7条;

4、第4.4.20节按照GB50838-2012补充第4.6.2~4.6.4条;

5、一般规定中补充GB50838-2012 中第4.1.1~4.1.2条。

五、附属工程

1、附属设施:

第5.3节综合考虑管廊的位置,来确定安全孔、通风口、投料口、逃生孔的间距;明确逃生孔的水平位置要求。

2、给排水专业:

(1)、取消第5.10.4及5.10.5有关排水泵选择的条文;(2)、合并有关消防灭火器的内容。(第5.4.9及5.4.11条);(3)、建议进一步补充完善细化综合管廊规划,断面决定等内容。

3、暖通专业:

(1)、调整第5.9.6~5.9.8条章节顺序;(2)、补充燃气进管廊的事故通风要求。

4、电气专业:

(1)、第5.5节按方案、负荷分级、供电、变配电、线路的顺序调整条文;

(2)、取消第5.5.2条内容;

(3)第5.5.10条按插座箱要求修改该条;(4)、增加总等电位联结要求;(5)、第5.6.1条取消应急灯配电要求;

(6)、合并第5.7,5.8节,改为监控与报警,条文中补充水位监控。

六、管廊施工及验收

第6.7节中,应先确定哪些附属工程需验收,再确定验收标准,不需要的不确定。

七、综合管廊管理

1、明确综合管廊及所容纳管线的管理主体和责任;

2、资料管理补充所容纳管线的资料管理。

篇2: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1.综合管廊根据其所容纳的管线可以分为:(1)干线综合管廊

一般设置于道路中央下方或道路红线外综合管廊带内,主要输送原站(如自来水厂、发电厂、燃气制造厂等)到支线综合管廊,其一般不直接服务沿线地区。其主要收容的管线为电力、通讯、自来水、燃气、热力等管线,有时根据需要也将排水管线收容在内。在干线综合管廊内,电力从超高压变电站输送至一、二次变电站,通讯主要为转接局之间的信号传输,燃气主要为燃气厂至高压调压站之间的输送。干线综合管廊的断面通常为圆形或多格箱形,综合管廊内一般要求设置工作通道及照明、通风等设备。干线综合管廊的特点主要为:稳定大流量的运输、高度的安全性、内部结构紧凑、兼顾直接供给到稳定使用的大型用户、一般需要专用的设备、管理及运营比较简单。干线综合管廊的示意图如下:

(2)支线型综合管廊

主要负责将各种供给从干线综合管廊分配、输送至各直接用户。其一般设置在道路的两旁,收容直接服务的各种管线。支线综合管廊的断面以矩形断面较为常见,一为单格或双格箱型结构。内部要求设置工作通道及照明、通风设备。主要特点为:有效(内部空间)断面较小、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设备多为常用定型设备、一般不直接服务大型用户。支线综合管廊示意图如下:

(3)缆线型综合管廊

主要负责将市区架空的电力、通讯、有线电视、道路照明等电缆收容至埋地的管道。一般设置在道路的人行道下面,其埋深较浅,一般在1.5米左右。以矩形断面较为常见,一般不要求设置工作通道及照明、通风等设备,仅增设供维修时用的工作手孔即可。示意图如下:

(4)干支线混合型综合管廊

干支线混合综合管廊在干线综合管廊和支线综合管廊的优缺点的基础上各有取舍,一般适用于道路较宽的城市道路。

2.根据断面形式划分:(1)矩形综合管廊

(2)半圆形综合管廊

(3)圆形综合管廊

(4)拱形综合管廊

3.根据舱室数量可分为:(1)单舱综合管廊

(2)双舱综合管廊

(3)多舱综合管廊

二、综合管廊平面布局的一般规定

1.与城市功能分区、建设用地布局和道路网规划相适应;

2.应结合城市地下管线现状,在城市道路、轨道交通、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气、热力、电力、通信等专项规划以及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的基础上确定布局;

3.应与地下交通、地下商业开发、地下人防设施及其他相关建设项目协调;

4.综合管廊适合条件:

(1)交通运输繁忙或地下管线较多的城市主干道以及配合轨道交通、地下道路、城市地下综合体等建设工程地段;

(2)城市核心区、中央商务区、地下空间高强度成片集中开发区、重要广场、主要道路的交叉口、道路与铁路或河流的交叉处、过江隧道等;(3)道路宽度难以满足直埋敷设多种管线的路段;(4)重要的公共空间;(5)不宜开挖路面的路段。

5.宜布置在道路两侧地块对公用管线需求量较大的一侧;

6.尽可能满足综合管廊与其他管线的交叉要求;

7.综合管廊接出管线的长度较短;

8.综合管廊对道路及两侧建筑物的影响较小;

9.充分满足道路规划对综合管廊管位的要求;

10.综合管廊的投料口、通风口、出入口等设施与道路景观及功能的结合;

11.宜将大管道管沟布置于人行道、绿化带下;

12.在机动车道下敷设小管道宜靠人行道,大管道靠车行道,便于小管道管沟绕行给大管道管沟投料口等节点创造条件;

13.综合管廊应设置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宜与临近公共建筑合建,建筑面积应满足使用要求。

三、综合管廊断面布置的一般规定

1.断面形式应根据纳入管线的种类及规模、建设方式、预留空间等确定;

2.应满足管线安装、检修、维护作业所需要的空间要求,管廊内部净高不宜小于2.4米,双侧设置支架或管道时检修通道净宽不宜小于1.0米,单侧设置支架或管道时检修通道净宽不宜小于0.9米;

3.管线布置应根据纳入管线的种类、规模及周边用地功能确定;

4.天然气管道应在独立舱室内设置,热力管道采用蒸汽介质时应在独立舱室内设置;

5.热力管道不应与电力管道同舱设置;

6.110KV及以上电力电缆,不应与通信电缆同侧设置;

7.给水管道与热力管道同侧布置时,给水管道宜在上方;

8.进入综合管廊的排水管应采用分流制,雨水纳入综合管廊可利用结构本体或采用管道排水方式;

9.污水纳入综合管廊应采用管道排水方式,污水管道宜设置在综合管廊的底部。

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的一般规定 1.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

2.结构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和环境类别进行耐久性设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的有关规定;

3.应按乙类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4.结构安全等级应为一级,结构中各类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

5.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应为三级,结构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小于或等于0.2mm,且不得贯通;

6.防水等级标准应为二级,并满足结构的安全、耐久性和使用要求;

7.抗浮稳定性抗力系数不低于1.05。

五、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

1.明挖法现浇法:利用支护结构支挡条件下,在地表进行地下基坑开挖,在基坑内施工做内部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具有简单、施工方便、工程造价低的特点,适用于新建城市的管网建设,如下图:

2.明挖预制拼装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施工方法,要求有较大规模的预制厂和大吨位的运输及起吊设备,施工技术要求、工程造价较高。特点是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易于控制,如下图所示:

3.浅埋暗挖法:是在距离地表较近的地下进行各类地下洞室暗挖的一种施工方法。具有埋深浅,适应地层岩性差,存在地下水,周围环境复杂等复杂条件。在明挖法和盾构法不适应的条件下,浅埋暗挖法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它具有灵活多变,道路、地下管线和路面环境影响性小,拆迁占地小,不扰民的特点,适用于已建城市的改造;

4.顶管法:当管廊穿越铁路、道路、河流或建筑物等各种障碍物时,采用的一种暗挖式施工方法。在施工时,通过传力顶铁和导向轨道,用支撑于基坑后座上的液压千斤顶将管线压入土层中,同时挖除并运走管正面的泥土。适用于软土或富水软土层,无需明挖土方,对地面影响小;设备少、工序简单、工期短、造价低、速度快;适用于中型管道施工,但适应管线变向能力差,纠偏困难;

5.盾构法:使用盾构在地中推进,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撑四周围岩,防止发生隧道内的坍塌,同时在开挖面前方用刀盘进行土体开挖,通过出土机械运出洞外,靠推进油缸在后部加压顶进,并拼装预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结构的一种机械化施工方法。

该法具有全过程实现自动化作业,施工劳动强度低,不影响地面交通与设施;施工中不受气候条件影响,不产生噪音和扰动;在松软含水层中修建埋深较大的长隧道往往具有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优越性。其缺点是断面尺寸多变的区段适应能力差,盾构设备费昂贵,对施工区段短的工程不太经济。

六、综合管廊的技术发展方向 1.预制拼装及标准化、模块化

综合管廊预制拼装技术是国际综合管廊发展趋势之一,大幅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节约施工工期。

综合管廊标准化、模块化是推广预制拼装技术的重要前提之一,预制拼装施工成本的幅度取决于建设管廊的规模长度,而标准化可以使得预制拼装模板等设备的使用范围不局限于单一工程,从而降低摊销成本,有效促进预制拼装技术的推广应用。此外,编制基于综合管廊标准化的通用图,大幅降低设计单位的工作量,节约设计周期,提高设计图纸质量。

2.综合管廊与地下空间建设相结合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地下空间,实际工程中经常会发生综合管廊与已建或规划地下空间、轨道交通产生矛盾,解决矛盾的难度、成本和风险通常很大。应从前期规划入手,将综合管廊与地下空间建设统筹考虑,不但避免后期出现的各种矛盾,还降低综合管廊的投资成本。如综合管廊与地下空间重合段可利用地下空间的某个夹层、结构局部共板等。

3.综合管廊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相结合

从目前的政策导向看,对于具备条件的排水管道建议纳入综合管廊,新版《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增加排水管道入廊技术规定。将综合管廊的设计与海绵城市技术措施相结合,既满足综合管廊的总体功能,又能提高排水防涝标准,提升城市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例如将雨水调蓄功能与综合管廊功能相结合,是工程设计中比较容易实现的一种模式。雨水调蓄舱防淤积问题除设计坡度控制外,考虑设置复合断面和增加冲洗设施等措施。

4.“BIM+GIS”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

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对工程项目信息化进行模型化,提供数字化、可视化的工程方法,贯穿工程建设从方案到设计、建造、运营、维修、拆除的全寿命周期,服务于工程项目的所有各方;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的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综合管廊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面信息,包括周边环境、地质条件和现状管线等。“BIM+GIS”正好互补两者之间信息的缺失。采用“BIM+GIS”三维数字化技术,将现状地下管线、建筑物及周边环境的三维数字化建模,形成动态大数据平台。在此基础上,将综合管廊、管线及道路等建设信息输入,以指导综合管廊的设计、施工和后期的运营管理,有效提高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七、国内综合管廊造价小结

1.廊体造价与断面面积和舱位数量有关,按照国家试行投资标准估算,断面面积10-20平米、1舱位的廊体1公里造价约为0.56亿元;断面面积35-45平米、4舱位的廊体1公里造价约为1.31亿元,断面面积越大、舱位数量越多,造价越高。

篇3:国家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会议指出, 针对长期存在的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落后的突出问题, 要从我国国情出发,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在城市建造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地下综合管廊, 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民生工程。这是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 不仅可以逐步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 用好地下空间资源, 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满足民生之需, 而且可以带动有效投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 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 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会议确定, 一是各城市政府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远景, 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编制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规划, 在年度建设中优先安排, 并预留和控制地下空间。二是在全国开展一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示范, 在探索取得经验的基础上, 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新建道路要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 老城区要结合旧城更新、道路改造、河道治理等统筹安排管廊建设。已建管廊区域, 所有管线必须入廊;管廊以外区域不得新建管线。加快现有城市电网、通信网络等架空线入地工程。三是完善管廊建设和抗震防灾等标准, 落实工程规划、建设、运营各方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建立终身责任和永久性标牌制度, 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运行, 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创新投融资机制, 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 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管廊建设和运营管理。入廊管线单位应交纳适当的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 确保项目合理稳定回报。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 将管廊建设列入专项金融债支持范围, 支持管廊建设运营企业通过发行债券、票据等融资。通过城市集约高效安全发展提升民生福祉。

篇4: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该怎么建

好莱坞大片中,常常上演地下飙车的刺激场景。与供水、供热管线不同,上演这些场景的地下隧道颇为宽敞,但它的功能却并无不同。

这些地下隧道名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也称综合管沟或共同沟。综合管廊将以往直埋的市政管线集中放入其中,并设置专门的配套系统,按照实际需求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并进行后期运营管理。它具备诸多直埋管线没有的优点,因此,综合管廊被视为化解纷繁复杂的城市地下管线难题的解决方案。

不过,现在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还未成为“地下城”的主体。除好莱坞大片中的国际知名大都市外,目前,在国内,综合管廊还只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和新区有所建设。

“不过,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已开始着手综合管廊建设的试验和规划,如重庆、南京、济南、沈阳、福州、郑州、青岛、威海、厦门、大同、嘉兴、连云港和佳木斯等。”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专职副秘书长刘会忠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政策开始密集出台

作为其发源地,早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法国(1833年)、英国(1861年)、德国(1890年)等欧洲国家就开始兴建地下综合管廊。

当时,在城市下水道建设的过程中,法国巴黎创造性地在其中布置了煤气、电力等管线,形成了早期的综合管廊。

经长期实践证明,与直埋方式相比,综合管廊具有诸多优点,包括节约土地资源、避免重复开挖、各类管线分门别类敷设、技术人员可以及时进入廊内维护检修以及可实现统一规划、管理、控制等等。

此后,地下综合管廊逐步在美国、西班牙、俄罗斯、日本、匈牙利等国流行和普及起来。

中国大陆地区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起步稍晚。

1958年,中国大陆地区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铺设了第一条地下管廊,长度为1000多米。相隔二十年后,才有第二条管廊问世。

而地下综合管廊政策开始密集出台,不过是近几年的事。

2013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提出,提高城市管网、排水防涝、消防、交通、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运营标准和管理水平,加大城市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

随后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强调,新建城市主干道路、城市新区、各类园区应实行城市地下管网综合管廊模式。

2014年,住建部提出: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

2015年7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8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

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6年将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

补短板的钱从哪儿来

之所以如此重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无疑是其对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的长远的基础支撑作用。同时,这也是补城市动能缺板之举。当然,管廊建设对投资具有巨大拉动作用。

2015年,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培训班座谈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曾估算,如果每年建8000公里综合管廊,按照每公里1.2亿元的投资计算,将拉动1万亿元投资。“这还不包括间接拉动的投资,如果加上钢材、水泥、机械设备等,其拉动经济的作用将更大。”

但是,这也反映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一大挑战即集中投入的成本高昂。

综合管廊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的大多是世界知名的大都市。这些城市具有较强的财力,其建设费用也由政府承担。

目前,中国已有69个城市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约1000公里,总投资约880亿元。这些管廊基本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和新区。

按照每公里投资约1.2亿元计算,仅是2016年建设两千公里以上综合管廊,就至少需要2400亿元投资。钱从哪儿来,成为一大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财政部在2015年发布的《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将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3年,试点城市按规模分档,直辖市每年5亿元,省会城市每年4亿元,其他城市每年3亿元。对采用PPP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

“正因为有中央拨款可以拿,所以大家申报积极性都很高。2015年4月份才批的示范项目,5月28日便注册成立了‘六盘水市城市管廊建设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并按程序报送了申请书。”为六盘水管廊建设项目提供咨询服务的大岳咨询副总经理常庆海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仅靠财政专项补助,并不足以解决全部建设资金问题。

按计划,六盘水拟实施综合管廊试点项目15段,总长39.69公里,初步估算项目总投资为30亿元。

“在资金配套方面,30亿元的项目,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有9亿元,六盘水地方政府配套资金2亿元。”六盘水地下管廊项目评审委员会负责人黄波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这意味着,这一工程还有近20亿元的资金缺口。

“与地下综合管廊巨大的一次性投入相比,国家和地方政府能投入的资金毕竟有限。”刘会忠说。

解决方案是引入社会资本。

2015年发布的《意见》,在地下综合管廊入廊要求和有偿使用方面态度明确。舆论认为,《意见》鼓励入廊企业投资入股,这既可以打破既有利益格局,也将直接推动万亿元级投资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高潮。

nlc202309091416

事实上,就在2015年4月,国家财政部、住建部确定全国10个试点城市一个月后,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资本市场和开发性、政策性金融等多元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资、运营管理,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与效率”。

社会资本的角色多由央企和国企扮演

“六盘水希望引入的是能拿出真金白银做实事的社会资本,共计19.24 亿元,其中现金出资8亿元作为资本金注入项目公司。”金永祥介绍说。

按照规划,六盘水地下管廊全长39.69公里,项目采用PPP模式建设运营,总投资29.9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补助9亿元,项目建设期为2年,试运营期一年,预计于2020年投入使用。

根据招投标公告,2015年6月、7月,六盘水分别就企业实力、资质条件、相关业绩、合作方案、运营管理水平、后续融资条件、专业人员构成、建设成本控制、退出机制等方面,开展了两次意向合作单位市场测试工作。

“当时的筛选规则是:资产规模要上二三十亿元,必须是带着真金白银来。在这个硬性标准下,刷掉了一大批企业。”黄波说。

“另外,当时还要考察项目经验、业绩能力、是否有大型市政工程的管理经验,以及融资能力、银行授信、运营能力保障措施。总之,综合参考口碑、信誉、性价比,且报价高于28亿元的不考虑。”黄波说。

这样几轮严格筛选后,14家投标企业剩下5家。结果是,中国建筑成功中标。

“不仅是六盘水,从全国来看,这轮已落地的地下管廊PPP项目中,社会资本‘P’的角色也多由央企和国企扮演。”大岳咨询总经理金永祥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其原因就在于PPP模式自身的特性:投资额度大、投资周期长、项目风险高。

2015年4月,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曾在新闻发布会上直言,“全国各地公布的PPP项目,只有10%~20%签订了合同。”这也意味着,大多数的PPP项目未能实现。PPP之路在国内该怎么走,社会资金如何介入,“大家都在探索中。”

“一个成功的PPP项目要求参与方有相应能力,比如,巨额的投资需要相应的融资渠道、融资工具和融资能力;较长的投资周期意味着融资结构和利率期限要与之相匹配;而除了财务风险、运营管理风险以外,从长期来看,成本控制及管理效率等等都是PPP项目的核心和精髓。”常庆海说。

事实上,除了收益之外,政府的履约承诺和履约能力也是一些社会资本担心的一个问题。

“实践中政府违约的情况是有的。PPP项目周期较长,往往政府换届之后,下一届政府是不是认账?一旦双方出现纠纷,社会资本往往没有信心赢得诉讼。”金永祥说,“因此,六盘水项目整个方案都是做的10年、20年的中长期规划,以给投资者信心。”

体制和法律问题是根本

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核心的问题便又回到了前文所述的体制和法律法规层面。而这,也是目前综合管廊的建设难以大面积推开的一个原因。

目前,PPP模式集中于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大多涉及土地、税收、环保等问题。“这不是单纯出台一两部法律就可以解决的,而是法律体系整体协调和匹配的问题。”刘会忠说。

尤其是,对于综合管廊建设来说,由于各类管线的管理分别控制在各自的行政主管部门手上,在此情况下,要集中建设综合管廊,协调难度可想而知。

即便建设问题得以协调解决,后期的维护费用如何分摊也是个新问题。

从整体来算,长远来看,综合管廊是个划算的投资。

以珠海横琴新区地下综合管廊为例。这一工程于2010年3月开始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19.8亿元,全长33.4公里。

“虽然当时一次性建设成本较高,但后期效益十分显著。光是节约土地资源一项,横琴地下管廊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就超过80亿元。”刘会忠说。

当然,短期之内,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需要大笔资金的,每年还会产生比旧管线系统高的运营维护费用。

比如,上海世博园“共同沟”,每年的运维成本达到500万元。在投入了巨额前期建设资金之后,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主体,埋这样的单都是有压力的。

“比较合理的方式是由入廊单位分摊成本,缴纳一定数额的使用费。”刘会忠说。而这,自然更需要进一步加大管线权属单位入沟意愿的沟通。

因此,地下管廊建设需要考虑诸多因素。“比如,采用哪种资金分摊方法更合理,用何种形式出资、如何管理,在综合管廊完成后,其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如何界定等。”刘会忠说,“由于牵涉部门众多,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行政法规和有效的机制作为支撑。”

目前,其他地区已经在寻求解决方案。

比如,日本与台湾地区基本采用道路管理者和管线单位共同承担的费用分担机制。台湾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成本在两者之间承担的比例确定为:由主管机关承担三分之一,管线单位承担三分之二。

“由于传统埋没成本大约占共同沟成本的60%,管线单位承担三分之二,基本上是负担了跟原来一样多的资金,所以这种方法易被管线单位接受。”刘克会说。

福建省厦门市已经开始借鉴台湾地区的做法。

2013年11月,厦门出台了城市综合管廊使用费和维护费收费标准,以“保本微利”为原则,以直埋成本为基础加上微利得出使用费,以测算的维护成本加上微利得出维护费,再按照占用空间等原则在各管线单位进行分摊。

“目前这一收费标准还在运行之中。”仍在持续关注这一项目的刘克会说。

资料链接

一些发达国家的法律规定:一旦地下建设有综合管廊,相关管线单位必须通过管廊埋设管线,不得再采用传统埋设方法。

目前,巴黎已建成综合管廊总长超过2000公里,且收容的管线种类也越来越多。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地下管廊建设规模较大、技术较先进的国家之一。

早在1926年,在关东大地震后的东京复建过程中,日本就完成了九段阪和八重洲两处共长1.8公里的综合管廊建设。

1963年,日本政府又颁布了《关于建设共同沟的特别措施法》,解决了地下管廊建设中的资金分摊与回收、建设技术等方面的关键问题。例如,作为道路的合法附属物,地下综合管廊由公路管理者负担部分费用并建造。

随着城市地下管廊的投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后期管理等方面逐渐完善,日本的城市地下管廊建设此后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

到1982年,日本拥有地下综合管廊共计156.6公里,至1992年,日本已经建造地下综合管廊约310公里。目前,日本建设省的目标是在本世纪初叶在全国80个城市的干线公路下建成约1100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

继日本之后,中国台湾成为亚洲综合管廊方面法律基础最完备的地区。

自上世纪90年代,台湾地区就开始对城市地下管廊进行大力推广,并于1991年完成了台北市中华路第一条共同沟建设。

2000年,台湾公布实施的《综合管道法》,对综合管沟的建设地区、时机、资金、维护管理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对促进台湾地区综合管沟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台湾已建成综合管廊超过300公里,其中台北,高雄,台中等大城市已完成系统网络的规划并已逐步建成。

篇5: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年国家建设部门提出了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的管理意见, 年推出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推进意见,、年连续向全国推出了多个管廊建设试点城市。至此,拉开了城市地下管廊建设的序幕。作为其中试点城市的一员,参与了管廊建设的部分管理工作,就个中体会谈点看法。

1 管廊建设的目的、意义

(1)无论是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还是满足国内城市建设的需要,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都是必要的。国外的地下管廊建设有几十年几百年的历史,通达多用,可以布置各种公共管线,也可以行车走人,构成了城市经久运行的命脉,其经验、标准、功能不必多议,我们应该学习。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对公共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大、复杂多变,建设难度大。天上不断布线,地下不断挖洞、纵横交错、犬牙相接,充满了矛盾,后续难以为继。向上高楼、高架林立,天空如蛛网密布;向下,盘根错节、破肠乱肚,一刀下去,说不上就放了谁的血,动了谁的神经,后果不堪。管廊可以让我们归队,赢得属于我们的.空间。

(2)城市地下管廊的建设可以使地上地下空间的利用更加有序、规范、有效。高架的电线、高耸的铁塔、从上到下,无疑会使天空更蓝、地面更清,便于建筑、交通和景观。入廊会使埋地的管线规范有序,减少占地开挖、减少破坏损伤,利于维护检修,提高建设、使用效率。当然,城市地下管廊的建设也会拉动经济增长,使城市建设跨上一个新水平、新台阶。

2 管廊建设的推进

管廊建设是受到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大力号召和推动的。而且发布了一些鼓励的指导意见,也受到了全国各省市地区的积极响应,并付诸实施,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年全国10 个试点城市,2016 年又增15 个城市, 建设管廊里程达上千管理,投资千亿以上。但要看到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既是国家和政府的政策号召,也是一个长远的建设战略目标,要循序渐进,要扎实稳妥推进,不能希望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目前,试点城市都已做了规划、计划,并投入设计、施工,但总体推进缓慢。管廊建设需要了解、也需要尝试、探索,都需要时间。可研立项、规划审批,设计施工,资金筹措、运营维护,都需要履行过程的。立足于百年工程,国际标准,就要安全可靠、适用、经济。不能强设目标、强压任务,而匆忙搞成跃进项目,那样会适得其反。要因地、因事制宜。特别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是一个高投资项目、回收周期长、标准高、安全风险大,要审慎行事。

3 规划设计

(1)规划先行,管廊建设才能得以顺利实施。但问题是管廊项目刚刚开始时兴, 处于倡导试点阶段, 既有的规划未含盖,无法前施,后序的规划也未能及时跟进,影响后面的设计与施工。管廊试点中存在匆忙而做的管廊规划,处于路由路径水平,与既有城市规划不匹配,又无新规划予以调整,简陋、仓促。有些地方是处于行政目标压力而促成,难以实施。管廊规划要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完成方好。管廊设计对于设计部门、设计者是一个新课题,当下的一些管廊设计还处于概念设计阶段,缺乏实用针对性。比如降水、土方开挖支护、廊顶封土厚度、廊体结构、结点做法等,许多值得商椎、探讨和纠正。

(2)管廊规划的不足之一是缺乏依据性和可行性。由于管廊项目指令性存在,其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预缺失,造成与先施项目的相斥,缺乏足够的施行面积与空间,而且与既有的周边建筑环境、交通环境、管线现状相矛盾,这就足以造成管廊建设的先天不足、条件匮乏。比如廊体路径中敷有多种既有运营管线、建筑物安全距离不够、存在铁路、高速障碍、周边土地征拆等。设计之一的不足有僵化保守、教条。如廊顶覆土有的搞成了3m、4m 深、有的更深达6m、7m,就是为了出线,就是为了躲一个既有管线; 有的通风厅搞成夹层, 有的搞成外伸,而不考虑廊体挖深过大,外延遇阻、占地面积过大等弊病,而单纯讲究所谓的管廊规范,以偏代全。熟不知挖深过大增加多少土方开挖、支护、降水难度,又增加多少造价? 外伸外延风亭、工作井又无形占了多少外侧的道路面积、又与多少既有管线撞车、增加多少排迁难度? 管廊是为管线服务的,不能因此造成城市在运管线的休克,而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转。

(3)支护的型式与方法。支护是管廊土方开挖的重要安全保证,既要保证廊体施工的安全,也要保护周边沿途建筑、道路和环境的安全。目前支护型式有混凝土支护桩,钢支护桩、放坡等。值得探讨的是混凝土支护桩。这种桩往往采用悬臂桩,保持一定桩间距离,廊体距,顶部加冠梁。不讲支撑、加固效果如何,也不讲施工的难易,仅就占地、造价、适用性来讲就非常不合算。以准800mm 桩来讲,桩间距0.4~0.5m,距廊体侧壁1.2m,其横向双侧占路宽4m,侵占了一个行车道。又要开挖、回填,按长12m 左右计算,仅就打桩一项,1m 长管廊就花费约2 万元,1km 管廊就花费 万元,加上开挖、回填、道路恢复,其费用远不止此。而且桩在完成管廊短期施工之后,就丧失了其单独存在意义,而且占道,影响管线入廊和其它管线施工。因此这种支护桩与支护方式值得研究废止。管廊施工支护占管廊造价比例不小,而且不形成管廊实体,后序乏用,值得设计、施工人员很好研究、改进。不成熟的想法,建议把管廊施工支护融入廊体主体,减少占地,节省造价、方便施工加快进度。

4 管廊施工排迁与管线入廊

(1)目前管廊施工由于规划原因,由于后置原因,普遍存在沿途占地占路,妨碍周边环境,影响交通和老旧管线排迁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建成区、旧城区、城乡结合部,矛盾突出,严重影响管廊的正常建设推进。2016 年全国计划建成管廊1000km,规模受限,原因在此。要解决:①要严格认真做好规划,要认真做好调查、勘察,做好可研。②做好设计,要少占地、征拆、排迁,优化设计,为施工创造先决条件。③协调政府、社会落实好拆排迁,满足建设条件。

篇6: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1.国内地下综合管廊的本体工程施工多采用()方法。

A.明挖现浇法 B.明挖预制拼装法 C.盾构 D.顶管

用户答案:[B] 得分:0.00

2.迄今为止,世界上综合管廊建设速度最快,规划最完整,法规最完善,技术最先进的国家是(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法国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3.梭鱼湾商务区地下综合管廊结构上根据()原则,分为管道仓和电力仓。

A.绿色环保 B.节约能源 C.经济可行 D.干湿分离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4.上海世博园区综合管廊是世博园区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纳入综合管廊的管线有()。

A.供水、供电、供冷、电讯、有线电视管线 B.煤气、通信、上水、电力管线 C.电力管线、通信管线、给水管线 D.上下水道、电力、电缆管线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5.缆线综合管廊的连接对象为()。

A.输送原站-大型用户 B.综合管廊-小型用户 C.输送原站-终端用户 D.输送原站-小型用户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二、多选题 【本题型共5道题】

1.主线综合管廊的特点为()。

A.断面大 B.维修管理简单 C.输送量大 D.施工方便 用户答案:[AC] 得分:8.00

2.国内综合管廊的建设与国外的差距体现在()方面。

A.国家政策 B.建设技术 C.建设资金 D.管理模式

用户答案:[BCD] 得分:8.00

3.参考其他城市运用PPP模式的成功案例,梭鱼湾商务区可采取的措施有()。

A.收费标准区分化机制 B.使用率分担机制 C.社会资本退出机制 D.衡工量值原则

用户答案:[ABC] 得分:8.00

4.根据近年来各地管廊的建设情况分析,正确的有()。

A.合理的入沟管线收费,有利于弥补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巨额资金缺口 B.入沟管线收费分为两部分,一为弥补管廊建设成本,二为管廊运营管理费 C.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按照“开源节流”的原则,降低管廊建设、运营成本 D.立法先行,行政介入 E.各城市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管理和收费模式

用户答案:[ABCD] 得分:8.00

5.工程管线宜采用综合管沟集中敷设的情况有()。

A.不宜开挖路面的路段 B.次要道路的交叉处 C.道路与铁路或河流的交叉处 D.道路

用户答案:[AC] 得分:0.00

三、判断题 【本题型共3道题】

1.综合管廊宜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通风方式。天然气管道舱和含有排水管道的舱室应采取强制通风方式。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2.相对于政府运营管理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公司的管理经验更加丰富,可以提高地下综合管廊的运营管理效果,为项目移交后政府的管理工作积累经验。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3.在项目交付竣工前,政府在双方的约定期限内向PPP项目公司支付管廊的建设费用及运营管理费用。

Y.对 N.错

篇7: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1.缆线综合管廊的连接对象为()。

A.输送原站-大型用户 B.综合管廊-小型用户 C.输送原站-终端用户 D.输送原站-小型用户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2.上海世博园区综合管廊是世博园区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纳入综合管廊的管线有()。

A.供水、供电、供冷、电讯、有线电视管线 B.煤气、通信、上水、电力管线 C.电力管线、通信管线、给水管线 D.上下水道、电力、电缆管线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3.梭鱼湾商务区地下综合管廊结构上根据()原则,分为管道仓和电力仓。

A.绿色环保 B.节约能源 C.经济可行 D.干湿分离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4.综合管廊工程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按照建筑物的合理使用年限确定,不宜低于()年。

A.100 B.150 C.50 D.75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5.迄今为止,世界上综合管廊建设速度最快,规划最完整,法规最完善,技术最先进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法国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主线综合管廊的特点为()。

A.断面大 B.维修管理简单 C.输送量大 D.施工方便

用户答案:[AC] 得分:8.00

2.综合管廊日常维护和管理应包括()。

A.防止综合管廊遭受人为破坏

B.保障综合管廊内的通风、照明、排水、防火、通讯等设备正常运转 C.建立完善的报警系统 D.建立具有快速抢修能力的施工队伍 E.建立有效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 用户答案:[ABCD] 得分:8.00

3.在国内综合管廊已建成的城市有()。

A.广州大学城 B.北京中关村西区 C.上海张杨路 D.昆明市昆洛路 E.苏州大学城

用户答案:[ABCD] 得分:8.00

4.国内综合管廊的建设与国外的差距体现在()方面。

A.国家政策 B.建设技术 C.建设资金 D.管理模式

用户答案:[BCD] 得分:8.00

5.我国综合管廊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A.项目建设投资大 B.建设项目投资模式单一 C.收费定价政策不确定 D.各方认识不足 用户答案:[ABCD] 得分:8.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3道题】

1.在欧洲国家,综合管廊的简易和运营维护费用由政府承担,但政府向管线公司租赁综合管廊中的空间而获得收益。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2.相对于政府运营管理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公司的管理经验更加丰富,可以提高地下综合管廊的运营管理效果,为项目移交后政府的管理工作积累经验。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3.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应遵循“规划先行、适度超前、困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充分发挥综合管廊的综合效益。

Y.对 N.错

篇8: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一、尊重规律, 统筹规划。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确定的内涝防治标准, 将城市排水防涝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协同推进, 坚持自然与人工相结合、地上与地下相结合, 发挥“渗、滞、蓄、净、用、排”的作用, 构建以“源头减排系统、排水管渠系统、排涝除险系统、超标应急系统”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 并与城市防洪规划做好衔接。

二、因地制宜, 科学建设。

依据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需要建设大口径雨水箱涵、管道的区域, 可充分考虑该片区未来发展需求, 在不影响排水通畅和保障管线安全的前提下, 利用其上部空间敷设适当的管线。

三、创新模式, 完善机制。

各地要放宽市场准入,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排水防涝设施建设。

篇9: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1、武汉市江夏区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 410000;2、3、4中建三局投资发展公司 410000

摘要: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可将市政、电力、通信、燃气、给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实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彻底改变以往各个管道各自建设、各自管理的零乱局面。在致力于发展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的基础上,本文站在企业投资者的角度对于综合管廊建设投融资的各种模式进行了介绍,并就其优劣进行了对比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综合管廊;投融资;BOT模式;PPP模式

引言

综合管廊是指设置于道路下,用于容纳两种以上公用市政管线的构造物及其附属设备。其作为城市管线集约化、科学化和综合化的先进敷设方式的新兴基础设施,正越来越被政府管理部门决策层和城市管线部门的认同和接受。不仅如此,综合管廊的建设模式也正迎合了城市居民对环境保护,减少视觉污染,提升生活品质的高标准要求。然而综合管廊项目投资大、周期长、收益慢等特点,作为决策者不得不考虑其经济指标作为决策依据通过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多种投融资模式的比较后认为,在实施综合管廊项目的决策中可按照BOT模式和PPP模式。其中,PPP模式在现行体制下最为可行。

1、综合管廊概述

综合管廊是指设置于道路下,用于容纳两种以上公用市政管线的构造物及其附属设备。综合管廊又称共同沟或公共管廊,其优势主要表现为:各种管线、线缆经过统一规划埋入地下,在扩容和维修时工作人员可直接进入管沟作业,避免了道路的反复开挖,在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同时也从根源上杜绝了“拉链路”的情况;管线置于管廊中避免了与土壤和地下水的直接接触,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管线所遭受的侵蚀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在施工过程中可将管线埋设与综合管廊的建设有效结合,采用一次性开挖的施工方案,在减少施工成本的同时亦为城市发展预留了宝贵的地下空间;电力、电信管线统一埋入地下,避免了电线在空中行走,也使得道路上方不会显得拥挤,有利于城市美化等等。综合管廊的建设已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必然需要,也是城市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2、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困难

从建设角度来看,综合管廊不可能分期修建,其土建工程及投资费用比传统的管线直接埋设方式要大的多,并且需要设置监控系统等附属设施,早期一次性投資巨大。然而建成后早期沟内敷设的管线较少,相应收取的使用费用也较少,建设单位建成后势必会立即向入网单位收取较高的“入网费”以及定期的维护费用,对管线单位而言造成了较大的负担。

从建设后的经营来看,国内已建的综合管廊全部为政府直接投资或以政府公司为载体,将综合管廊作为公益性市政基础设施建成后移交给政府成立的管理机构来经营,对建设成本回收考虑较少,至要求能达到运营成本的平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在建设资金不足的城市推行综合管廊更加困难。

传统的直埋管线敷设完成后,其管理维护工作及其费用均由各管线单位自行负责。而管线进入综合管沟后,如果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和协调,必将造成各类管线之间维修养护或扩容增容的矛盾。因此各类管线的管理维修与综合管廊的管理维修由谁承担及相互协调问题,以及综合管廊管理维修费用的来源问题均值得进一步研究。

3、综合管廊项目建设中投融资模式的探讨

针对综合管廊中的建设困难,积极探索综合管沟建设的投融资方式,对于推动城市地下综合管道设施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本文将介绍综合管廊建设中几种常见的投融资模式并对其优劣进行分析与探讨。

3.1 BOT模式

(一)BOT 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运作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运营-转让。政府就某个基础设施项目与非政府部门的项目公司签订特许权协议,授予签约方的项目公司来承担该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经营和维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这个项目公司向设施使用者收取适当的费用,由此来回收项目投入融资、建造、经营和维护成本,并获取合理回报,政府部门则拥有对这一基础设施项目的监督权 调控权;特许期满,签约方的项目公司将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部门。这就是BOT模式的完整过程。它的特点是:

1、BOT项目进行的主要是收费性公共基础设施.是政府应该建设却无能力建设的社会基础设施,项目的最终拥有者是政府,受益的是整个社会。因此,BOT项目的类型以市政基础设施为主;

2、由于BOT项目需要用项目产品的收费来偿还项目的投资并取得相应的利润,因此BOT项目只有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出现;

3、BOT项目的项目批准时间、项目建设时间和项目运营时间都较长,因而其整体具有周期长且投资巨大的特点。然而近年来,BOT投融资模式还是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BOT投融资模式解决了普遍存在的财政资金不足问题。减少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解决了基础设施与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

(2)虽然BOT项目前期工作准备复杂.但运营管理相对较为简单,提高了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效率;

(3)帮助了基础设施使用者树立有偿使用的新观念。实现了基础设施的良性循环;

(4)国家一次吸收利用外资,外资逐年收回,引导了外资向基础产业合理倾斜,使之真正取得一种规模经济效益:

(5)项目由企业承担,政府不负债务责任,在不影响政府所有权的前提下,分散了基础设施投资风险。

(二)综合管廊项目在BOT模式中的适应性

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摸索和改进,BOT模式在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中已形成了一套完全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理论和方法。而综合管廊项目的建设,虽然在我国还处于起步期,但它作为城市市政设施现代化的一部分是毋庸置疑的,也成为了城市建设管理者的管理理念。

其次,由于BOT模式的核心是投资者对项目的回报预期有信心,即对项目现金流量的预期。而这一点也恰是综合管廊项目的优势所在,根据目前国内对综合管廊项目研究规划的成果来看,对综合管廊的使用者进行收费是大势所趋,但这还须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加以约束和保障。

最后,由于采用BOT模式的项目经营过程是长期性的,这就为综合管廊的BOT模式提供了可行性。一般BOT模式项目的经营期限达30年以上,之后才移交给政府。而综合管廊的设计寿命一般在75年以上,也完全适应BOT模式的需要。

(三)综合管廊项目在BOT模式中的可行性

综合管廊项目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各种条件和因素都在逐步满足BOT模式的要求和约束,作为政府管理部门也都在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于2006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嘉定安亭新镇地下管线综合管廊就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它由上海建工集团作为总承包商来进行项目的BOT模式运作,建成后运营实现了正常化之后,才移交给了当地政府。虽然它自身的经营过程较短暂,但为综合管廊项目的BOT模式开了先河,指明了融资的发展方向,也为综合管廊项目的BOT模式积累了不少经验。只要政府部门今后在此基础上不断研究、改进和完善机制,那么综合管廊项目的投融资在BOT模式中一定是可行的。

3.2 PPP模式

(一)PPP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实践

PPP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泛指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合作关系,而狭义的PPP是一系列项目筹资模式的总称。PPP模式于20世纪90年代在英国兴起,并在西方国家被广泛应用。在实施PPP模式的过程中,每一个合作者在一个特定的专业领域为项目的发展贡献其专业技能,所有的合作者围绕一个共同的事业与目标做出努力,同时又部分地追求着自己的个体目标。在该模式下,合作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和筹资风险,使公共部门的成本和风险大为降低,既可以满足民营机构盈利性的愿望与要求,又可以提高公用事业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实质上,PPP作为一种公共产品供给新模式,是公共部门根据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提出建设项目,通过招投标等方式确立私人部门合作伙伴,私人部门负责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和维修,即以契约约束机制,私人部门参与公共服务提供,政府、公共部门或个人向私人部门付费作为对其成本的补偿和收益的回报。该模式的特点是:

1、为双主体供给。一般情况下,公共产品是由政府供给的,但在该模式下,公共服务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在长期合作的前提下完成的,因而是双主体供给。

2、政府部门根据公众的需要,从社会效益角度出发,站在中性的立场上处理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关系,而由私人部门负责提供资金、技术,管理与服务,政府与企业职责分明,各尽所能,互惠互利。

3、代理运行机制。PPP模式实行全面代理制,在公共服务项目运作过程中广泛运用各种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及相关各方所负有的权利、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等在投标书和合同中都加以明确地规定,受法律的约束和保护。

4、效率与公平结合。私人部门即使在从事公共服务项目过程中,也有明确的追求效率的目標,因而会尽可能压缩经营成本、提高利润率,这实际上提高了公共资源配置效率。

综上所述,PPP是一种以参与各方实现“双赢”、甚至“多赢”为合作理念的筹资模式。

(二)综合管廊项目在PPP模式中的可行性

从国内成功运用PPP模式的项目对象上来看,他们都有同一特点,即都属于准公共产品,例如轨道交通,医疗卫生等。它们都具有投资大、运营成本高、政府定价、公益性强等特点,而且由于该项目无法通过经营收入回收全部投资并实现盈利的前提下,整个项目都由社会投资者投资确实不具备经济可行性。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正好符合这一特征。

但其经济特征以公益性为主外,也兼具一定的盈利性、属于准公共产品,既可由政府直接提供,也可以在政府给予补助的条件下,由非政府部门通过市场提供。但如何在经济上科学合理的区分公益性与盈利性的关系是能否实行PPP模式的关键。从实际来看,应该把综合管廊的融资主体或经营主体定性为公共事业型企业,经营主体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服务,而政府以经营权的让渡向社会投资者购买社会公共产品服务,以此履行其作为政府的公共产品提供职责。

政府还应与综合管廊的经营主体签署特许协议,规范政府与经营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综合管廊项目政府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建设、运营、服务、安全等方面的监督和约束。需要结合项目的具体特点,能量化的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尽量细化。

只要按照上述原则和规程执行,就能确保PPP融资模式在综合管廊项目建设中的运用。

TOT模式下的综合管廊融资结构图

3.3 TOT模式

TOT(移交-运营-移交)方式,它是指政府部门将建设好的项目的一定期限的产权和经营权,有偿转让给投资人,由其进行运营管理,投资人在一个约定的时间内通过经营收回投资并得到合理的回报,在合约期满后,再交回给政府部门。TOT模式运作程序包括制定转让方案并报批、确定受让方的选择方式、受让标的物、成立项目公司、项目运营管理、项目移交。在TOT方式中,转让期限和转让价格是经营权有偿转让方式需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TOT模式在综合管廊项目建设中的融资结构如图所示:

4、各种投融资模式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对比与分析

作为综合管廊建设中的投资和建造者,需站在自身立场充分分析各种投融资模式的特点以及所带来的优缺点,以确保自身获得最大利益。具体情况见下表:

BOTTOTPPP

融资

结构参与方较多,难度高结构简单,仅通过

移交完成参与方多,结构复杂

项目

运作建设—移交—运营,

企业从招投标阶段

开始参与企业在前期参与项

目转让的准备工作企业参与全过程

投资

风险投资者承担建设和

运营风险,风险较大投资者风险较低政府机构和企业合力

承担风险

所有权有特许期限,期满

移交政府政府政府

经营

权期

限有特许期限,期满

移交政府有特许期限,期满移交

政府政府

政府

是否

參与

运营否否是

优点1.运营简单,建设

效率高;

2.资金来源广泛,

可加快综合管廊的

建设速度;

3.有利于引进先进

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4.在特许期内拥有

对项目的控制权。1.融资结构简单,前期

准备工作少,节省费用;

2.在特许期内拥有对

项目的控制权;

3.没有建设环节,项目

运作周期大大减短。1.建立在共赢基础之

上的公共机构与企业

的合作与交流,建立

了相互协调的关系;

2.政府承担一部分投

资与风险,减小了企

业的负担。

缺点1.需承担一部分财

政负担及风险;

2.项目前期工作周

期长,操作复杂;

3.参与项目建设的

公共机构与企业之

间缺乏有效的协调。1.过于依赖政府投资,

政府压力大,不容易在

综合管廊项目中实现。1.企业需要承担较

大的投资责任,

增加了企业的风险

负担;

2.组织形式较为复杂。

4、结论:

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廊作为城市管线集约化、科学化和综合化的先进敷设方式的新兴基础设施,正越来越被政府管理部门决策层和城市管线部门的认同和接受。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地区的不断扩张,土地资源的节约综合利用正被综合管廊的建设模式所充分实现。不仅如此,综合管廊的建设模式也正迎合了城市居民对环境保护,减少视觉污染,提升生活品质的高标准要求。这也是政府管理层所要追求和实现的公共管理目标,也更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国家意志。

上一篇:会计实习自我总结范本下一篇: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恢复“托儿所”制度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