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白沙纪念馆实践报告

2024-04-09

陈白沙纪念馆实践报告(精选7篇)

篇1:陈白沙纪念馆实践报告

关于建设《全芳备祖》作者陈咏纪念馆的

可行性报告

【关键词】:纪念馆;陈咏;《全芳备祖》;吴越文化传承;可行性研究

前 言

台州地处中国大陆东部黄金海岸线上,以“海上名山”著称,“名山各刹时掩时映,碧海蓝天云卷云舒”,山水神奇,钟灵毓秀。自古文风鼎盛,人文荟萃,经千年吴越文化洗礼,生生不息,一帆数千载,历久而弥新。先前曾长期占领中华民族文化高地,近代又得风气之先,文化长河如大江东去,奔腾不息。近代台州,人才辈出,更见星河璀璨,流光溢彩。

陈咏——台州温岭人,祖居晋岙村(原名“泾岙”),布衣出身,穷尽毕生精力,完成中国及世界公认的最早植物学辞典——《全芳备祖》,该书被誉为为世界科普园林的一朵奇葩,芳菲千年而不败。

建设《全芳备祖》作者陈咏纪念馆的的设想,源于其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特殊的人文环境,以及21世纪文化产业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趋势。陈咏后人计划在陈咏故里——晋岙村,建设以北京典型民居院落——四合院为基本雏形的纪念馆,整合区域资源,突出主题,以文化传承为主题,综合考虑山水田林保护,以文化、生态、爱国教育为品牌,打造温峤镇乃至温岭市的历史文化名片。

一.《全芳备祖》作者陈咏纪念馆建设的重大历史意义和价值

1.1历史意义

回眸历史发展长河,吴、越二地逐渐在相互交融、激荡、流变过程中,形成“同俗并土、同气共俗”的吴越文化,奠定了现今长三角文化的渊薮和根基。从河姆渡文化到良渚文化的考古证明,吴越大地,地理位置特殊,曾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一方圣土。数千年的人文昌盛,形成了以“聪慧机敏、灵动睿智、经世致用、敢为人先”为鲜明特征的吴越文化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吴越传统文化,日益被注入时代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文化传承与更新的急切呼唤中,吴越文化必然要以更加博大的胸襟、更为自觉的主动性,不断实现对自身的超越,从而在更广阔的历史舞台上,充分展现其文化传承、引领、繁荣的功能。《全芳备祖》作者陈咏纪念馆的建设,正是这一背景下的历史产物。

陈咏,字景沂,布衣出身,自幼家境清贫,苦学不辍,学问渊博,一生没有走科举仕途,隐迹山川,立志著作。从他20岁起,开始外出游学于杭州、姑苏、南京、两淮等地,自小酷爱花、果、草、木之名,考察大自然,多方搜集有关植物资料,广集精录,经过数十年的刻苦不懈努力,不断整理、增删、核实、修改,终于在他晚年时,才将其毕生心血的结晶《全芳备祖》于南宋宝佑年间付刻问世。《全芳备祖》分前、后两集,共五十八卷,六十余万字巨。因当时印数无几,流传未广,国内存留很少,只有数部残本。“文革”结束后,此书被中央领导及中国科技界人士引起重视,计划重新出版,但该书宋刻本在国内早已失散,仅存原抄残本。在和日本朋友的交往中得知。该书宋刻本传入日本后,一直受到该国朝野重视,珍藏于日本皇宫图书馆。虽非全部,亦非常珍贵,1979年,蒙日本朋友鼎立相助,全部照刻本摄制(占全书十分之七强)寄赠给我国,得以配补国内的原抄本完整出版。历经七百年后,国人有幸一睹真容。故此书出版时,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承志亲笔题词“中日友好,万古长青”,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为书名题签,一时荣誉备至。

1.2地理位置

温峤镇位于温岭市西南部,东邻太平西濒乐清,一面靠海三面环山,温峤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始建于晋代,唐时称海峤,北宋时称峤岭镇,元明清时称温岭街,1930年改称温岭镇,1951年改名温峤镇。历史上,温峤有一条水陆贯通的古道,史称“温峤岭”,温岭市市名也源于此。

境内山明水秀,气候怡人,拥有省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温岭街、古树名目繁多的江厦省级森林公园、始建于唐咸通年间(865年)的明因讲寺、楼旗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犁石斧、琛山出土的西周青铜器蟠龙大盘等诸多历史见证,皆体现出温峤深厚的文化韵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造就了这块紧临温岭市区,但无都市污染的一块净土。待建设纪念馆区域无大型工厂,完全是农耕区域。山、川、坡、沟、湿地俱有,农、林、商、副、渔、旅游全面发展,规划建设容易,条件优越。

1.3历史价值

温岭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已有人在此生息繁衍。夏、商、周三代,邑境属东瓯地。春秋及战国前期属越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底蕴丰富的吴越文化,吴越文化与长江中游的荆楚文化、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黄河流域的华夏文化既交相辉映,相互渗透、多元交融,又相互转化、变换、释放各自的文化能量,吴越文化因此而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陈咏纪念馆的规划建设,具有温岭市历史文化延伸的典型意义,它的文化内涵将提升温峤镇乃至温岭市的文化地位。

二.陈咏纪念馆建设的有利条件

2.1依托温岭市的便利交通

路泽太一级公路,连接温岭市区、泽国镇以及路桥区;大石一级公路直通G15沈海高速温岭互通口;石松一级公路连接市区与松门镇的通道。市区内有东环高架,另外另一条高架也在施工中。G15沈海高速、G104国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2.2文化积淀 丰厚饱满

温岭地处浙东地区,社会环境历史以来相对稳定,十分有利文化的传承、发展。温岭自古是佛教胜地,长屿的崇国讲寺、南嵩岩的嵩岩寺、温峤的明因讲寺、大溪的流庆寺、方山的云霄寺等都有较早的历史。除佛教寺庙外,道观也是温岭一个宗教景观。现存佛教、道教寺观几百处。

现全市共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分为古庙、故居、古墓葬、古窑址、摩崖石刻、古民居、古建筑和革命纪念地等八大类。温岭新河、箬山还被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12年公布的 从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到十七大将“文化软实力”写入大会报告;从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从完整意义上制定“文化强国战略”,到十八大报告再度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能力”,党和政府向全国人民发出了“以德治国,文化强国”的伟大号召,吹响了文化强国的号角。特别是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作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文化复兴之梦如同无数的中国梦一样,过去,我们曾经离它如此遥不可及;今天,我们又从未离它如此近在咫尺。

三、建设内容

该项目建设以《全芳备祖》为主导,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将陈咏纪念馆打造成为集陈咏研究、《全芳备祖》文化传播、民俗体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1、主要建设内容:

(1)、建设陈咏纪念馆:将纪念馆设计成三个展厅,采用文物展示、图文灯箱、电子显示屏、电子书等多种手法,充分再现陈咏及其著作—《全芳备祖》的历史和对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影响;

(2)、设立陈咏研究会,集聚国内外《全芳备祖》研究成果,为陈咏研究提供较为全面的服务平台;

(3)、建设陈咏主题公园:纪念馆附近善寿山西麓的山坡上,前景广阔,可建造仿古园林式房屋,配以石像,拾级而上,曲径通幽,两旁种植花草,在山上有三星岩、蛤蟆聚会景点建设凉亭、可供当地居民及游人避暑,休闲。

2、建设规模与地点

该项目建设按照长期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规划建设占地总面积约4.5亩,地点位于晋岙村的善寿山。

3、项目建设周期与总投资

本项目建设周期1年,总投资500万元。

4、资金筹措

该项目建设,在资金筹措方面,全部采取自集资金。

四、项目定位

项目定位:建成温岭市一流的纪念馆;建成城市形象的对外宣传窗口;市民了解历史文化的科普场所;国内外陈咏及《全芳备祖》研究会的学术研究平台;当地居民休闲的胜地。

五、项目开发原则

1、项目开发规划建设遵循三大原则:

(1)、生态为本

维护现有的自然地形地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应充分结合周边地形、地貌,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突出自然生态景观以及生态系统思想内涵,发掘富有地方特色和人文价值的文化,突出本区亮点。(2)、循序渐进

采用近远期结合、规划远景预控,逐步推进实施,使规划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六、社会效益

对温岭人民来说,有陈咏这样一位先贤而倍感骄傲和自豪。陈咏的《全芳备祖》,作为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和珍贵文献,在世界科学史上具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陈咏纪念馆的建造,必将使我市在国内的知名度更为广泛,因此,项目的建设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七、综 论

今兮昨兮,回眸过去,晋岙村的历史脚步清晰而凝重,文明传承绵延不息。追忆前辈筚路蓝缕,尽享先贤文化的甘甜与芳香。厚重积淀无法抛弃,丰富篇章不可或缺。国以史为鉴,村以史明志。纪念先辈,教化后人,记录晋岙村的过去与未来,再谱吴越文化辉煌华章,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陈咏纪念馆的建设是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必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文化、观赏能力必然提高。人们纷纷抛弃庸俗而趋向高雅,向自然性、探索性、求知性、文化性发展,渴望回归自然,对文化和历史的追求日益炙热。陈咏纪念馆以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为基础,通过传统吴越文化的传承,扩大地方知名度。因此在陈咏故里建设陈咏纪念馆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篇2:陈白沙纪念馆实践报告

陈白沙生平—大门—青铜像—贞节牌坊—春阳堂—贞节堂—崇正堂—碧玉楼---白沙祠周围建筑

陈白沙生平

在距今五百多年前的明代,江门出了一个著名的理学家陈献章,由于他是江门市白沙乡人,故世人称他为“白沙先生”,陈白沙以其渊博的儒学哲理,创立了哲学领域的“岭南学派”,亦称“江门学派”,其学说观点为“心即理也”,主张“自然为宗,忘已为大,无欲为主”。白沙先生是明代心学的奠基人,学术界素来把他和陆九渊,王阳明相提并论,可见其学说在当时影响之大。当时朝廷上许多大小官员及文人学士都喜欢与他交往,将他视为“奇才”,被朝廷封为翰林检讨(古代官名)。但是白沙先生淡泊名利,以侍奉母亲为名,辞官还乡。

大门

纪念馆坐落在江门市区的西区大道,由新建的纪念馆和白沙祠原址两部分组成。现在我们的旅游车已来到了“陈白沙纪念馆”的门口,请大家下车随我参观。矗立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处高大的门楼,门楼上有一副对联;

哲理绍程朱,紫水黄云兴邑里;

真如传孔孟,光风霁月耀江门。

这副对联,是我市著名的文学家陈一峰先生撰写的。其大意是:陈白沙先生继承了孔孟之道,将程朱理学发扬光大;一生专心治学教学,其思想为江门增添了光彩。

走进门楼,是1996年新扩建的纪念馆,其建筑带有显著的明代风格,与陈白沙祠交相辉映。纪念馆的建筑均以白沙祠为中心轴线,东西两侧对称分布。这些建筑及其名称来历,一会儿我们出来之后再慢慢给大家介绍。

请大家先随我来看看门楼左侧这一副书法作品,是我市现任市委书记陈继兴同志所书。2004年2月中共中央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到江门调研时,特地到陈白沙纪念馆参观。参观后,张德江书记深有体会的说,“文在悟,德在守,道在行,志在坚”。张书记的这一段话,高度概括了陈白沙先生的哲学思想和品行。

青铜像

广场正中矗立的是白沙先生的青铜像,他身着长袍,头戴方巾,神态庄严,气宇轩昂,颇有圣贤风范。铜像的这块石刻横匾,上书“千秋仰止”四个大字,是陈白沙先生往年收录的得意弟子湛若水题写的。湛若水的学问得到白沙先生的悉心传授,他后来官至南京宾部尚书,国子监祭酒和翰林侍读。白沙先生临终将代表自己的衣钵钓台交与湛若水,湛若水对白沙学说的弘扬发挥了重要作用。贞节牌坊

关于“贞节”的观念,相信各位游客从古代题材的电影或文学作品中看过不少,但是作为建筑实物的“贞节牌坊”,恐怕还从未真正见过吧?现在,我就带领各位去亲眼看一看。(经过青铜像继续往前行)现在请各位抬头望一望,前面这座牌坊就是陈白沙祠著名的“贞节牌坊”(又叫“贞洁坊”)了。白沙先生父亲早逝,母亲林氏夫人从24岁起便开始守寡,含辛茹苦将陈白沙兄弟抚育成人。明朝宪宗皇帝为表彰林氏夫人的事迹,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下诏修建了这座牌坊。牌坊上挂有一块刻有“圣旨”字样的木匾,在“圣旨”木匾下还有“贞节”木牌一块,木牌背面刻着“母节子贤”四字。

这座牌楼在建筑艺术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整座牌楼造型立面三间,楼分

三层,共十二柱。柱基为覆盆式。牌楼的明楼市布瓦庑(wu)殿顶,次楼是布瓦歇三顶,配以绿琉璃瓦剪边及如意斗拱。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座高达九米的牌楼,竟然没用一钉一铆(mao),外观瑰丽,结构严谨。它是我省仅存的两处明代建筑之一,对研究明代木石建筑很有价值。哪位游客如果对古建筑有兴趣的话,可要“用足眼力”去研究一番啦!

“贞节牌坊”的背后,便是陈白沙祠。祠堂建成于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年)。祠堂的结构为四合院式,坐北向南,共四进深。由春阳堂(门厅),贞节堂,崇正堂,碧玉楼组成,每进都是一堂挂两廊。

春阳堂

白沙祠的首进是春阳堂,是为纪念白沙先生筑春阳台静养悟道的事迹而命名的。春阳堂的正中,悬挂着两块牌匾,一块是漆金大字,上书“陈白沙先生家祠”,另一块是“江门正派”,原来陈白沙先生的学说被人称为“江门学派”,由于这里是江门学派的发源地,所以后来拜祭白沙先生的官员便题下了“江门正派”四字。春阳堂的两旁,竖立着两组高脚牌,分别刻有“文庙从祀”,“乡贤崇祀”,“忠孝祔祀”等字样。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为表彰陈白沙先生开启明儒心学先河的贡献,朝廷批准其入祀山东曲阜的“文庙”(孔庙)。使他称为自古以来岭南地区唯一入祀孔庙的儒家人物,所以白沙先生又被誉为“岭南一人”。这些匾额,充分显示出陈白沙先生在理学界的重要地位。

贞节堂

贞节堂是为纪念陈白沙先生的母亲林氏的贞节事迹而命名的。门楣上“贞节堂”三个字是陈白沙的老师吴与弼(bi)写的。吴老先生是江西临川人士,博学多才,通晓古代圣贤之书。传说陈白沙先生早期曾跟随他学习了半年时间,未能入门。后来回到江门闭门苦思十年,终于悟道。这虽说是传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圣贤其实也没有“特异功能”,同样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说有什么超人之处,恐怕只有一样,就是毅力超常。如果能拿出白沙先生这样的精神,认真研究学问,相信即使是个凡人,也会在某些方面有些建树。

崇正堂

过了贞节堂,就到了崇正堂。崇正堂正中的木龛(kan)内供奉的是白沙先生的牌位。

碧玉楼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碧玉楼。碧玉楼原是白沙先生侍奉母亲的地方,母亲去世后,这里就成了他晚年休息的居室。为什么叫“碧玉楼”呢?原来,这里曾经藏有一块非常珍贵的碧玉圭,民间一种说法是朝廷赐给陈白沙先生的,也有一说是陈家家传之宝。稍后我们可以到白沙祠旁边的“陈白沙史迹陈列馆”参观一下,里边展览着一块碧玉圭和先生生前用过的一架古琴的仿制品,原物现保存在广东省博物馆。陈列柜里还有几只茅龙笔,据说先生当年就是用山上的茅草集成一束用来写字,风格自成一派,人称“茅龙书法”。其特点是笔法硬朗,刚健有力。春阳堂两边走廊里存放着“圣谕碑”,“敬义碑”,都是陈白沙先生的“茅龙书法”作品。现在,“茅龙书法”已成为书法界里的一个独特流派。

白沙祠周围建筑

离开白沙祠的时候,大家还可以欣赏一下屋檐下的砖雕,灰雕和陶塑,由此可对岭南建筑装饰艺术特色有所了解。

篇3:暑假社会实践报告陈洁梦

一、实践目的:充实生活,积累经验,丰富阅历,为踏上社会打下基础,暑假社会实践报告陈洁梦。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二、实践内容:

1、(1)在两个星期里,我主要负责的工作内容是办公室文员。在这个过程里,我采用了看、问、学等方式,初步了解了公司文员工作中的具体业务知识,拓展了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以后正常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个人发展方面说,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工作作风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专业知识对工作的重要作用,因为这些都是我在校学习中不曾接触过的方面,所以我将在报告中首先讲述我在实习期间积累的这方面的认识和经验,社会实践报告《暑假社会实践报告陈洁梦》。暑假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我所工作的地方是一家私人工厂,所以我刚开始的工作并不忙,没有感觉到很累。只是每天都要守在电话和电脑旁边,接电话,在电脑上记每天的销售,制作一些简单的报表很耗时间,第一天就因为坐了一天腰酸背痛的。但是过了几天就稍有点习惯了,每天向我同一个办公室的阿姨学习一些办公知识。刚步入工作岗位,才发现自己有很多都不懂的。现在在办公室,有闲的时候就会看一些工厂货物的名称。我现在上班近两个星期了,在这短短两个星期中,曾有几次想过干完两个星期就不干了。也许我是刚开始工作,有时受不了同事和厂长给的“气”,自己心里很不舒服,就想辞职再重新换个工作得了。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再换个工作也是的,在别人手底下工作不都是这样么?刚开始。就应该踏踏实实的干好自己的工作,毕竟又没有工作经验,现在有机会了就要从各方面锻炼自己。不然,以后干什么都会干不好的。我现在的工作,相比其他人来说待遇挺不错的了,也不是和其他人比,工作也不是很难,很容易进入工作,关键是学习对人怎么说话、态度及其处事。由于经验少,我现在这方面还有欠缺。现在才明白,在校做一名学生,是多么的好啊!早晚要工作,早晚要步入社会,早晚要面对这些避免不了的事。所以,现在我很珍惜学习的机会,多学一点总比没有学的好,花同样的时间,还不如多学,对以后择业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实践结果:

1、(1)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感受着工作的氛围,体验着工作的辛苦与快乐。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而且很多时候,我不时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情,有时要做一些清洁的工作,在这里,没有人会告诉你要做什么,你必须自觉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一件工作的效率就会得到别人不同的评价。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而这里是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

四、实践总结或体会:

1、团队合作的重要性(1)当今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知识、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竞争日趋紧张激烈,社会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使人们在工作学习中所面临的情况和环境极其复杂。在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所有这些都需要人们组成团体,并要求组织成员之间进一步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合作,建立合作团队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行动协调,开发团队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奇迹。

篇4:红色纪念馆社会实践报告

走进展厅,名为“伟大的历史转折”的巨型浮雕闯进视野:密布的阴云之下,以毛泽东为中心,几位参会者神情凝重地围坐一起。展厅按照“风云突变”“重大转折”“星火燎原”的历史脉络,还原了1927年共产党人在重重危机之下,寻找到新的道路,完成由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循着纪念馆的展陈脉络回望,听着纪念馆讲解员讲述那段风云激荡的往事,“白色恐怖”笼罩下的紧张情形似乎穿越时空,大家仿佛就站在八七会议的现场,感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真理的追寻,对初心的坚守和战胜艰难的勇气与力量,见证着中国共产党历第一次伟大的转折酝酿而生。

篇5: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实践报告

2011年4月,我和同学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了周恩来纪念馆。是对伟人的崇敬,对自己心灵的审视„„

周恩来纪念馆坐落于淮安市楚州区,专为纪念周恩来同志的丰功伟绩而建,不知怎么,当踏入这片土地,心中便安然起敬,冥冥中竖起对这位开国总理的无限敬畏。纪念馆位于风景如画的桃花垠景区,宽阔的水面和环湖的绿地组成,总面积35万平方米。总理的一生是心为民系、情为民动的一生。“民事为天”、为人民服务是周恩来精神的核心,他是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典范。他关心群众,体察民众疾苦,同群众吃一锅饭,听到哪里的百姓饥荒或天灾,他都亲自过去,与民众共同度过困难。他时刻关注老区人民的生活状况,视察延安时举起的那杯酒饱含了总理对人民疾苦的几多焦虑和关注,延河边抬起的轿车寄托了百姓对总理为民操劳一生的几多感激与敬仰。不难理解十里长街送总理时的泪雨横飞,那是人民对总理一生甘当人民公仆。

周邓纪念馆由三个主要展厅组成:瞻仰厅、生平厅和情怀厅。进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胡耀邦同志于八四年瞻仰时题的“全党楷模”四个大字,周恩来的一生,一无留下一分钱的财产,二无留下子女,三没留下骨灰,他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但是他却又把什么都留下了,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为我们树立了共产党人的光辉榜样,全党楷模当之无愧。周总理总“为中华之 1 崛起而读书。”一句话说出了一代伟人的雄心壮志,年少的志向注定了为中华的复兴而奋斗终身!

踏入馆内,周总理的一生事迹便尽收眼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便出现在眼前,作为现代青年是否也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呢?我不停的反问自己。逐渐深入馆内,陈列室摆放着周总理一生的光辉业绩,记录下了周总理对全中国的贡献。周恩来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周恩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者。他的品德、人格、风范、情怀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在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在多次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生死存亡的历史转折关头,为挽救党、为党的事业的继续与发展,周恩来总是顾全大局,沉着坚定,起了极为重要、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鞠躬尽瘁,死而后矣。”总理的这句话使很多同学心中都百感交集!还有的同学把他记录下来,作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纪念馆的整体设计是“人”字型,充分体现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主题。周总理的一生,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瞻仰厅内有一座两位伟人的汉白玉雕像《情满江山》。两位伟人的形象十分亲切,同志们在此驻足仰望,感受着两位伟人的风采。生平厅是给人震撼最深的一个厅,它向我们展现了周恩来总理与邓颖超在中国从沉睡到苏醒再到崛起的各个时期做出伟大贡献。同时,陈列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珍贵历史文献、文物。我们看着一张张 2 风雨岁月中的照片,聆听着讲解员讲述不同时期的故事,心中对总理夫妇的敬意油然而生。

进入生平厅,我们从九大部分回顾了伟人的一生:1风采,2、追求真理,3、拯救中华,4、总理国务,5、领导妇运,6、力挽狂澜,7、继承伟业,8、英灵永驻,9、遗愿化宏图。现在40岁以上的人大都经历过那个时代,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对周总理和邓大姐更是怀有特殊的感情,这份感情刻骨铭心,因而比现在的年轻人体会得深刻些。他们大多是崇拜总理的幽默、机智、儒雅、帅气,而我们却从总理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坚毅和隐忍,什么是睿智和魄力,什么是以大局为重,什么是高风亮节,什么是清廉正直。有人曾这样形容总理:谋国之忠,古今中外无人出其右;爱民之切,万里神州难有比肩;在于家庭,他忠贞不渝,执着永恒;在于人生,他矢志革命,坚持信念;在于民族,他驱除鞑虏,兴我中华;在于国家,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周总理是人们心目中的丰碑,他的崇高品格和伟大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当我们踏入了英灵永驻展厅,荧幕上展示了十里长街送总理和举国上下哀悼邓颖超同志的情景,人民缅怀周总理、邓颖超,是缅怀他们高尚的情操和高贵的人格。他们一生艰苦朴素,清正廉洁,光明磊落,无私无畏,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人不断学习和发扬的。他们为后人留下了壮丽辉煌的事业,自己带走的却是一身忠骨,两袖清风。

情怀厅记录了周总理和邓颖超在革命中产生爱情,结为伉俪,爱情又激励他们献身革命的崇高情谊。同时还展现了他们把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洒满人间。最让我感动的是展览的最后部分,总理去世后,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多媒体播放时刻,仿佛又回到了令人难忘,令人心碎的1976年,又回到了十里长街上,缓缓移动的灵车,悲痛的人群,那震撼、悲天恸地的场面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一个参观的人,再一次潸然泪下。后来我们又到了西花厅去看专题照片展,在那里,我们看到了我们以前所不到的照片,很感人,新中国国成立后,很多西方之本主义想干涉中国外交,他们想把一个新生的国家扼杀在摇篮里,经过党和国家人民的努力,西方国家的阴谋没有得逞,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很多亚洲国家送给我们国家以及国家领导人的礼物。碑昭后世,风范励来人。我们缅怀总理,缅怀革命先烈,不能只停留在献上几束鲜花,掉下几滴眼泪,唱上几曲颂歌,念上几段豪言壮语等形式上,而是要在心灵深处,保留一份纯朴的阶级感情,保留共产党从诞生起就坚持的对历史、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工作。我是他们中间的一员,一个真正的人民公仆,必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时刻刻想着人民,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许多老干部和普通群众,每当听到“周总理”三个字,感到那么的亲切,那么的倍受鼓舞,那么的令人振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终年78岁,噩耗传来,大地凋零,江河呜咽,举国上下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全国降半旗致辞哀。他的骨灰尊重他老人家的遗愿拌 着鲜花撒向天津海河中„„一代伟人的躯体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灵魂、精神永恒!一代伟人的高大光辉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人民不会忘记,在当年中国人民最困难、最危难、最苦难的岁月里,“周总理”三个字是多么的有份量。许多老干部和普通群众,每当听到“总理”三个字,感到那么的亲切,那么的倍受鼓舞,那么的令人振奋。周总理一直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同时他还是中国共产党的稳定器,这归功于他在党内外、国内外有着极其崇高的威望和超凡的影响力。人民怀念周总理,不仅因为他功盖天下,学识渊博,才华出众,智慧超人,更是因为他品德高尚。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工人阶级及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品德,生动再现了“党魂”、“国魂”、“民族魂”。古人云:立德、立功、立言为人生不朽之盛事。我们这次的组织活动旨在让每个人亲临感受伟人风范思念,促成自我更快更新发展。总理渊深的学识,尽佳的修养,横溢的才华和建立的劳苦功高....无一不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也正是由于这些他才获得了崇高的声誉和无比的景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总理二者兼备,所以才成为世界公认的德超于群行高于众的非凡人物。当今,中华民族正在崛起腾飞,而要面向世界,要成功的与世界各民族竞争,就必须着力培养造就出富于开拓,勇于创新,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优秀民族个性。这样的组织活动对我们的教育更具有有效的指导作用。

篇6:陈白沙纪念馆实践报告

摘要:周恩来总理他虽然已经远去,但一直活在人们的心里。我们怀念他,是因为他的一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无私奉献里没有一句空话。他的人格风范为人称颂,历史功绩丰碑永树。

关键词:童年

精神品质

学习

正文:2012年12月1日及2日,我很有幸参加学校思政部组织的各系学生代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考察活动。在淮安,师生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周恩来总理故居和纪念馆,缅怀伟人业绩,心灵受到深深的触动。

在参观周恩来故居时,我了解到幼年时期的周恩来受到很好的教育,家庭富裕的他请了私塾先生到家里来为他传道授业,相当于现如今家教,这可不是一般家庭能支付地起的。周恩来有三位妈妈,生母万氏,万冬儿;养母陈氏,乳母蒋江氏。养母陈氏知书达理,是周恩来的启蒙老师,对周恩来性格的形成影响很大。从小陈氏教他念书识字,5岁就学儿歌和唐宋诗词,万氏还给他讲“窦娥冤”、“西厢记”、太平天国和义和团。周恩来对养母的感情甚至超过生母,他称养母为娘,称生母为干妈。养母陈氏去世后,周恩来写过一篇《念娘文》,满怀深情地说道:“直到今天,我还得感谢母亲的启发,没她的爱护,我不会走上好学的道路。”儿童总是好问的,在母亲的讲解下,他知道了很多家事。周恩来朴实的一面,估计和他小时候的教育有关。

周恩来的童年是快乐的。记得,在乳母的房门前是一口水井,小时候的周恩来曾和蒋妈妈一起打过水洗过菜,母子同乐的画面犹然眼前。水井很浅,井沿上我还能清晰的可见一条条被井绳磨出来痕迹。周恩来对这口水井印象很深刻。1960年,他在接见淮安县委负责人时,问到:“我家的那口水井还在吗?”并向在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淮安的地下水位很高,吊桶上只要系上庹把长的绳子,就能把水打上来了。” 的形成应该与他从小就跟乳母、继母等一起劳动有关。

周恩来的童年是伤痛的。九岁那年,生母万氏得了胃癌,去世了。第二年,养母陈氏也患肺结核病逝。刚满十岁的周恩来不得不像成年人担起家庭的重担。他含着眼泪葬送了两位母亲,挑起了生活的重担。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年纪小小的周恩来志向高远,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周恩来诞生地对面的墙上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全党楷模”四个大字,这是当年曾任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耀邦来淮安瞻仰周恩来故居时写下的,对周总理给予了高度评价。为什么周恩来能被评为全党的楷模,而我们这个时代再也没有像周恩来这样的人存在了呢?

我总结有以下两点:

一、他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丰功伟绩。

新中国成立之后,周恩来在担任总理的26年间,为开拓新中国的内政外交,他日理万机,夙兴夜寐。与毛泽东等老革命家一起,为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全面组织和实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构划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兢兢业业,殚精竭虑。在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统战、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文革”期间,他忍辱负重,苦撑危局,与老一辈革命家一起,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为维护党和国家工作的运转、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他顾全大局,呕心沥血,鞠躬精粹,死而后已,堪称“诸葛孔明”。

二、高尚的精神品质

人民公仆,心系人民,他是国家的领导人之一,他对党和人民无比热爱,无比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典范。“写书,就写自己一生中的错误”;“有错误逢人便讲”,这是多么坦白的襟怀,多么高尚的品格。“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实事求是,虚心求教。

对于我们90后大学生而言,经常感到迷茫,不知道明天走向何处。从周总理的生平事迹中,我们了解到:树立正确的目标和人生价值观,是打开心灵枷锁的钥匙。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以下途径和方法:

第一、多了解历史和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

我们大学生普遍缺乏关注国内外大事的主动性,.对国内外大事没有自己的观察和见解太过于盲从,没有养成主动关注国内外大事的习惯。很多人认为,与自己不相关,枯燥无味,不去思考新闻的真实性。

第二、善于区分观念的正确与否,把握好自己的言行。

比如享乐主义,这种人生观认为“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因此贪图安逸,追求吃喝玩乐。在它的影响下,一些人讲“不要活得太累”,“过把瘾就死”等,一些大学生整天无所事事,贪图享乐,放纵自己,把时间浪费在所谓的“兴趣爱好”上。对诸如此类的观念和说法,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区分,对错误的东西必须要坚决抵制,否则,你原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慢慢会被这些所谓的“新观念”所替代。

第三、学习马克思主义,认真进行思想改造。

这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而这个改造最主要的在“内因”。要想认真地自我改造,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标准,不断检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必要的自我批评,给自己一个单独的时间静思冥想,想想自己哪些做得不够好,哪些可以继续发扬,积极改掉不好的毛病。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改造的目的。像周恩来同志那样“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第四、善于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综合能力。很多人抱着“学习只是为了考试”的思想,死记硬背课本知识。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专业知识精湛的人,还要有综合能力。例如,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实际与理论相结合的能力。

第五、提高社会责任感。

由于受外界社会的影响以及自身问题,再加上思想教育不足。很多大学生抱着“无兴趣”、“无所谓”的态度,浑浑噩噩、拖泥带水、敷衍了事,情感空虚寂寞,对自己要做一个怎样的人从来不去思考。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而我们的周总理以国家为己任,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争做优秀的人。

学习周恩来精神,心系社会,确定远大人生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始终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矢志不移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做新世纪的文明先锋!

参考文献

篇7:陈白沙纪念馆实践报告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是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地处南昌市繁华的中山路段380号,这幢外观呈银灰色,座南朝北,楼高四层的回字型建筑,它的前身为“江西大旅社”,始建于1922年,1924年建成,采用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外观以具有西洋风格的水泥浮雕装饰门窗,楼内有一宽大的天井,天井里放有四口防火用的大水缸,显示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格局。1927年7月下旬,参加起义的部队包租下这幢旅社,在“喜庆厅”召开会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后又多次在此举行会议,成为领导起义的指挥中心。1957年这里被定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鎏金馆额由陈毅元帅手书。1997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笔为该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现供参观的有会议大厅即原“喜庆厅”、周恩来工作和休息室、林伯渠办公卧室、军事参谋团办公室、第二十军第一师警卫连及卫生处住房,二、三楼陈列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照片、图表、绘画和文物。

到了纪念馆外面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陈毅题写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几个大字,里面首先看到的是馆外一个一群指战员向前起义冲锋的大型雕塑。南昌起义纪念馆现有旧馆和新馆两个景点,旧馆为原来的江西大旅社,整栋楼房是一座呈“回”字形的中西合璧转泥建筑,是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步入旧馆首先进入视线的是一块由江泽民题写的“军旗升起的地方”几个醒目的金灿灿大字的石碑。在这里主要是陈列当年参加起义战斗人员的生活、工作及住宿场所的原貌,有会议大厅、周恩来工作和休息室、林伯渠办公室卧室、军事参谋团办公室、警卫连及卫生处住房和缴获的敌军武器等,从中我们依稀能看到当年的指战员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过着极为清贫的生活的情形,也让我们再一次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以敬重英灵、告慰先烈。

看到陈列在纪念馆里的落后武器,再联系中国的历史,当时敌我的力量的那么的悬殊,但中国共产党凭着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意志,还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那么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要学习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那种为达到目标而不畏艰难、锐意进取的意志状态和思想品格,是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开拓向上的精神风貌,是为人民利益乐于奉献的行为品质。这种精神状态和行为品质实质上是一种积极有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我们面对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的新形势,面对世界格局化、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在生活上我们要有克勤克俭的生活作风、自强不息的自强精神、乐于奉献的奉献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今后在学习上要有最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创造奋发向上的学风和严谨求学的校风还要有与时俱进,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创新精神。

这次参观活动,让我更深沉次的了解了八一起义这段武装反抗史: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由于客观上敌人力量过于强大,主观指导上缺乏经验,没有和湘、鄂、赣地区的农民运动相结合,开展土地革命战争,而是孤军南下广东,企图打开海口,争取外援,重建革命根据地,再次举行北代,加之两次分兵,不能集中兵力歼敌,成为敌人各个击破等原因,最后遭至失败。但这次起义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旗帜,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它以实际行动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它对创建伟大的人民军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自此,马克思主义中国篇舒卷揭页,直接促成了中国革命摇篮、人民共和国摇篮的建立,引领着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等的形成。8月1日被中国共产党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八一南昌起义,注定成为我们心中不灭的火种。站在伟人的雕塑下立志有所作为,贴在红旗旁重温那辉煌的历史,那是何等的骄傲和自豪,那心中的血液在沸腾,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激情!在纪念馆剩下的时间里,导游陪同我们参观了纪念馆,那里陈列了许多当年革命使用的武器和生活用品,这使我深刻地了解到当年革命条件的艰辛和形势的紧迫。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把满腔的热情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也为我们这些后辈们做出了好榜样。当我看到当年起义布防图和革命志士们在领袖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奋勇杀敌,我被先辈们军事思想的先进性和革命热情的高涨所震撼。那时我便思索先辈们的这些都从何而来,历史给予了我答案,那便是他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的信仰和誓死为受苦受难的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而奋斗的决心。

通过这次对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参观,我深化了对历史的认识,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会更勤奋刻苦,在生活中会更朴素节约,关爱他人,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让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要让自己在回首往事时却发现自己的行囊仍空空,足印仍曲曲。奋斗是我人生的职责,八一精神便是我奋斗的动力。

历史在不断翻开新的一面,可八一精神仍在人民解放军的发展中薪火相传。八一起义纪念馆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不断创新,使爱国主义教育和军史教育的内容更加深入人心。纪念馆如同一本教科书,它向人们昭示:八一起义的业绩和精神将代代相传。

作为一个生长在和平年代的青年,当我看到那些革命先辈们使用过的武器和生活用品时,真的感触颇多,因为这让我了解到曾经的革命条件是多么的艰辛,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不畏一切艰难险阻,把满腔的热情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抱怨;多一点感激,少一点牢骚。我们还应当认知到“有德无才是废物,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的道理,我们所谓的德就应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务为最高奋斗目标,一旦我们确定了这一目标,我们的灵魂也会因此而变得高尚,那时的你必定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上一篇:那件事,我忘不了作文450字下一篇:个人与公司劳务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