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课本电子版

2024-04-25

人教版小学课本电子版(精选6篇)

篇1:人教版小学课本电子版

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aieiui》的教案执教者: 张仁菊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ai、ei、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教学重难点:

ai、ei、ui的发音、声母与ai、ei、ui组成音节的拼读以及认读。教具准备:

复韵母卡片及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单韵母ɑ、o、e、i、u、ü

2、出示音节,自读、指名读。

二、学习复韵母ɑi1、导入:小朋友互相看一看,你前前后后都挨着谁?

2、出示卡片ɑ、ɑi、ɑi3、学习复韵母ɑi的发音;学习读ɑi的四声。

4、谁能用ɑi的四声说话或组词?

5、出示教材中的音节,学生尝试拼读。

三、学习复韵母ei1、游戏:和同桌进行扳手腕比赛。

2、示范发音,学生练习发音。

3、出示ei的四声,小组练读,指名读,全班读。

4、拼读教材中的音节,并说说含有这些音节的词语。

四、学习复韵母ui1、出示卡片,学生试着读一读。

2、正音,指导发音方法,学生练读。

3、进行四声练习和说话练习。

4、小组练习拼读音节。

五、游戏巩固:我会拼

出示声母卡片、韵母卡片,学生上台自由组合声母和韵母,然后大声明、拼读,全班跟读。

六、指导书写

七、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几个新朋友?(3个)他们都是谁?(ai、ei、ui)我们给他们起的名字叫什么?(复韵母)。这些复韵母也能和声母相拼组成音节,课下同学们自己去找一找,你一定会有很大收获的。

八 板书设计

9ai ei ui

aidaitainailai

āiáiǎiài

eibeipeimeifei

ēiãiěiâi

uichuishuirui

uīuíuǐuì

说课稿

张仁菊 《ai ei ui》一课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课中包括韵母教学和儿歌教学。本课是第一课时。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年级段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读“ai、ei、ui”三个复韵母,渗透发音方法。

2、会认读“ai、ei、ui ”的四声。

3、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的书写韵母ai、ei、ui。

(二)过程与方法

在游戏、活动中,让孩子们去尝试、去发现、去合作、去探究,使他们亲身经历整个学习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拼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学习精神,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欲望。

由于复韵母ai ei ui是由两个单韵母合成的,学生容易发成两个单韵母的音,学生对复韵母的发音方法掌握不够,因此我将掌握3个复韵母的音、形、四声及标调方法作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给ui标调作为本课时的难点。

ai ei ui教学反思

张仁菊

对于刚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枯燥的汉语拼音需要掌握巩固,就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了,学起来才会轻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设计游戏,创设了情境、语境。寓学于玩,寓教于乐,不仅吸引学生了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习的情趣,又渗透的品德教育。

我在教学《aieiui 》第一课时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教学中设计了几位卡通动物主人:小白兔、刺猬、袋鼠、海龟、梅花鹿、奶牛。在教学中,始终以卡通动物的游戏故事引领整个教学过程。

1、在复习导入揭题新授环节,我以卡通动物为小主人,让这些卡通小主人背着单韵母出现在教室里,让学生响亮地喊喊它们的名字。小游戏激发起了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使学生有乐于往下学习的愿望。于是,引出复韵母时,设计了小刺猬的勤劳终于赢得了小动物们的喜欢,它找到了新朋友。这样的设计既人性化,教育孩子要懂得勤劳又可以为后面复韵母的出现做了很好的辅垫,从而引出新课揭题aieiui。

2、在教学带声调读复韵母时,我又以当小老师、开小火车、老师和你赛一赛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我先让学生互相认读带调的复韵母的四张卡片,接着教师进行抽读,检验小老师是否做得合格,小火车能否开起来。游戏的设计不仅带动了学生的学习尽头主动学会复韵母的四声,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性,让学生不是那么干巴巴地读韵母的四声,使枯燥无味的学习变成每个学生都想参与的活动。读得认真,念得响亮引出小白兔想拔大萝卜送给学生。

3、以儿歌的形式引入复韵母ei的教学。一边放松做游戏和小白兔唱儿歌拔萝卜,一边让学生找一找,儿歌中藏了哪个复韵母宝宝。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时间长了也容易出现学习疲劳,儿歌的设计不仅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游戏中也学习到了新的内容。

篇2:人教版小学课本电子版

(点击下载)

一、小学数学电子课本(人教版)【479】一年级上 【478】一年级下l 【477】二年级上

【476】二年级下

【475】三年级上

【474】三年级下

【472】四年级上

【471】四年级下

【470】五年级上

【469】五年级下

【473】六年级上

【468】六年级下[01] 【467】六年级下[02]

二、初中数学电子课本(人教版): 【418】七年级上【01】

【417】七年级上【02】

【416】七年级下【01】

【415】七年级下【02】

【414】八年级上【01】

【413】八年级上【02】

【412】八年级下

【411】九年级上

【410】九年级下

三、高中数学教材

1、高中数学教材(人教大纲版)(旧人教版)普高第一册高一(上)普高第一册高一(下)

第1页

共4页

普高第二册高二(上)普高第二册高二(下A)普高第二册高二(下B)普高第三册Ⅰ高三(文科)普高第三册Ⅱ高三(理科)

2、高中数学电子课本(人教A版)(新人教版)【409】必修

1【408】必修

2【379】必修3(01)

【378】必修3(02)【377】必修3(03)【407】必修4 【406】必修5 【434】选修1-1 【433】选修1-2 【432】选修2-1 【431】选修2-2 【430】选修2-3 【375】选修3-1 【429】选修3-3 【374】选修3-4 【428】选修4-1 【376】选修4-2

【427】选修4-5(A版)【426】选修4-5(B版)【389】选修4-6 【388】选修4-7 【387】选修4-9

3、高中数学教师用书(人教A版)(新人教版)【405】必修1教师用书

【404】必修2教师用书

【403】必修3教师用书

【402】必修4教师用书

【401】必修5教师用书

【399】选修1-1教师用书

【398】选修1-2教师用书

【397】选修2-1[01]教师用书

【400】选修2-1[02]教师用书

【396】选修2-3[01]教师用书

第2页

共4页

【395】选修2-3[02]教师用书

【394】选修4-1教师用书

【393】选修4-2教师用书

【392】选修4-5教师用书

【391】选修4-7教师用书

【390】选修4-9教师用书

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必修、选修)(人教A版/PDF版): 【435】高中数学教材、教师用书目录

四、Dbank数据银行网盘下载地址【免费】:(可能需要注册登录)

1、初中数学教师用书(人教A版/PDF版/免费/共6册)

2、人教B版数学教材及教师用书(人教B版/EXE版/PDF版/免费/共4册)高中数学必修1、2、4(人教B版)(EXE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师用书(人教B版)(PDF版)

3、旧人教版教材(旧人教A版/CHM版/免费/共4册)高中数学1-4册(旧人教A版)(CHM版)

【温馨提示:】

1、豆丁网的文档可以在线阅读浏览,下载时需要您注册并登录,大部分是收费文档。.2、Dbank数据银行网盘的文档全部为免费文档,每天下载量较大,下载时可能会要求您注册Dbank帐号并登录(当我的网盘免登录下载流量已用完时)

3、电子教材为PDF格式,下载后请安装并使用 Adobe Reader 9 或者 福昕PDF阅读器 等相关软件阅读。两款阅读器的下载地址:

第3页

共4页

推荐各位朋友使用Dbank数据银行网盘,初始容量为3G,可以扩容至最高50G,上传下载速度快,支持外链,支持文件好友分享功能,有手机端和PC客户端,客户端支持多台电脑间文件同步,页面干净简洁,目前无广告,我正在使用,是我目前所使用过的网盘中最好用的一个!

注册dbank,享受Dropbox服务!

更多数学资源下载欢迎您访问:

第4页

篇3:人教版小学课本电子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中, 对化学变化是这样定义的:在变化中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这样的定义比原来的人教版统编教材, 初三《化学》全一册中的化学变化的定义 (在变化中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 更为准确和科学。因为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是判断这一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的本质所在。但如果用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来判断, 就有些欠准确和科学了, 这个“新物质”的“新”, 很容易产生歧义。因为所谓“新”指的是刚出现的或刚经验到的 (跟“旧”、“老”相对) 。例如, 单质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这一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因为生成了其他物质二氧化碳, 但二氧化碳却不是一种新的物质。同理, 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的几处“新”, 我个人就认为有些欠准确和科学。

(1) 第27页“在这一反应中, 红磷 (化学符号为P) 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生成一种叫做五氧化二磷 (化学符号为P2O5) 的·新物质”; (2) 第47页“在水的分解反应中, 有·新物质氢气和氧气生成, 但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没有变化”; (3) 第136页“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 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我认为 (1) 、 (2) 中的“新”可以直接删去, 而 (3) 中的“新”改为“其他”则更为准确一些。

2. 表述较为笼统或在设置上存在着缺陷

(1) 在《化学》下册第16页中, “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这一句表述较为笼统, 我认为应改成“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把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较为合适。

(2) 在下册第28页中有这样一个表格:

我认为这个表格的设置存在着缺陷。因为从溶液的组成来看,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的。结合这个表格内容来看, “水”是溶剂, “碘”是溶质, “水”和“碘”组成的就是溶液;“高锰酸钾”是溶质, “汽油”是溶剂, 因此“高锰酸钾”和“汽油”组成的就是溶液。但是“碘”不溶于“水”, “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 这两组不符合溶液的特征, 所以它们不是溶液, 而不是溶液也就无所谓溶质和溶剂之分了, 因此这个表格在设置上存在着缺陷。我认为应改为下表:

3. 资料设置欠完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中有很多“资料”, 这对丰富学生的知识, 开拓学生的视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 在《化学》下册第36页中有这样一个“资料”:

篇4:人教版小学课本电子版

关键词:语文教材 助读系统 人教版 北师大版 比较

语文教材中包括四个系统,即知识系统、范文系统、作业系统和助学系统。“助读系统是语文教材的基本构成要素,又叫提示系统、助学系统或导学系统,其根本任务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是对学习要求、重点和方法的提示,对某些疑难问题的诠释,对相关资料的引述、知识的拓展等”。[1]语文教材中的助读材料可以体现单元导读、目录、插图、注释、泡泡语、资料袋,课后练习题及附录等。

助读系统作为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之一,反映了基于《课程标准》每个版本教材不同的编写理念,一方面帮助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但更重要的是助读系统在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合理设置与生动呈现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结构特点

从目录来看,人教版课本采用四篇课文分一组,在目录中每个小组后配有插图,每个小组有三篇精读,一篇略读(带*的课文),全书共8个小组32片课文,另外还有8篇选读文章。

人教版助读系统结构主要分为三大板块:

1.课前提示板块:包括目录、目录插图、小组导语(人教版将每四篇文章归为一组)、小组导语背景图、课文导读(在每个小组的略读课文之前)。

2.文中注释板块:注释、拼音标注、文中提示语(各种样式的泡泡对话框)、插图。

3.课后练习及附录板块:课文巩固练习(包括“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生字识字练习(包括课后生字条、附录生字表、词语表)、拓展学习(包括“选做题”、“资料袋”、“综合性学习”、“小练笔”)。

从以上三个板块的结构来看,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重感悟,重视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并且,教材以刺激学生兴趣为导向,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除此之外,教材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余温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余温学习的好习惯、策略和方法,逐步学会独立学习。

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编写特点

1.课前提示板块

(1)在目录中配插图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每四篇课文标题和语文园地后都配有一张插图(从四篇课文的配图中选出),以此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外,在目录中插入配图的方式也使课文的框架更有条理,更为清晰。

(2)以“小组导语”为导向来传达每个小组的学习主题。如,第二小组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关于名人的故事(“灰雀”—列宁、“小摄影师”—高尔基、“奇怪的大石头”—李四光、“我不能失信”—宋耀如),在小组导语中明确提出:“……这组课文讲的都是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从这些小事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不平凡……”[2]

(3)在每个“小组导语”部分设有色彩丰富,生动的背景图。例如,在第三组主题为“金秋时节”的导语页,背景图是一副秋天的景象,学生在这一部分就可以了解到秋天的一些特征,在之后学习这一小组的四篇课文时也比较容易理解文中所描述的情景。

(4)在略读课文前设置导语来衔接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每个小组的最后一篇课文事略读课文,在略读课文之前设置导语的目的是概括前面的精读课文,并指出这篇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之前的异同,提出了学习这篇略读课文的目的和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

2.文中注释板块

(1)每篇课文第一页的页脚都加脚注以介绍文章的作者,在古诗部分对学生难以理解的词加有注释,如在古诗《夜书所见》后面有“萧萧:风声”、“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弄”、“促织:俗称蟋(xi)蟀(shuai),有的地方叫蛐(qu)蛐”等注释,此类注释的主要功能是对课文中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诠释,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在课文中以及课后的练习题中以泡泡对话框的形式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或引导学生进行某一方面的学习等。如,第十课《风筝》中“……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chong)憬(jing)和希望。”旁边有一个泡泡对话框写着“我查词典知道了‘憧憬的意思”,这类泡泡对话框的设置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词句和课文主要内容而且还交给他们理解词语的方法.再如,在《给予树》一课中,“……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旁边的泡泡对话框内容是“为什么金吉娅沉默不语呢?”用疑问句的方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对因果关系进行思考。

(3)人教版语文教材插图占比大,图片色彩丰富、生动形象。课文中多采用以图片当背景,文字印在背景图上的方式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要表达的效果。文中人物图以卡通漫画为主,包括将一些物品拟人化,如,《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中,插图中的陶罐和铁罐都加上了眉毛、眼睛、嘴巴,这样的插图方式符号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除了课文中的插图,课后练习题中也配有漫画小朋友来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如,《秋天的雨》一课的课后有三个漫画小朋友,用泡泡对话框的形式分别说:“我要搜集一些描写秋天的词句。”“我要把秋天的景物画下来。”“我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秋游。”除此以外,课后的练习题题目前面也配置了相应的小符号,如,在“口语交际”四个字上面画两个小话筒,在“我的发现”上面画一个拟人化的放大镜。

3.课后练习及附录板块

这个板块根据其功能分为三个部分:课文巩固练习、生字识字练习、拓展学习。

首先,课文巩固练习包括紧紧围绕课文主题的2-3个问题设置,通过题目的内容和题目前面画的小符号可以将问题归纳为:读一读,如“我把课文默读了几遍,知道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说一说,如“我们来讨论讨论:作者从试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是怎么得出的?”以及写一写,如“我要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从上面的例题就可以可看出,人教版在问题题目设置时多采用第一人称“我”或“我们”,这样亲切自然的叙述拉近了课文与学生的距离,给学生真实生动之感。

其次,生字生词部分主要包括精读课文后面的生字条,生字格和课本最后的附录生字表(一)、生字表(二)和词语表,生字条主要内容是课文要求认识的字,田字格中所列出的都是要求会写的字,课本最后列出的附录则是对全书生字生词的总结,供学生复习时使用,生字表(一)概括了全书要求学生认识、会读的字,共200字,每个字上面都注有拼音。生字表(二)则是总结了每篇精读课文后田子格中的生字,共300字。

最后,拓展学习包括“选做题”、“综合性学习”、“小练笔”、“资料袋”四个部分的内容。其中,“选做题”紧跟课文,大部分是要求学生搜集关于课文内容的资料或者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进行拓展练习;“资料袋”是对课文中一些概念的补充,“综合性学习”部分分别设置在第一、二课,第十八、十九课后,要求学生分别以记录课余生活和开展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小练笔”部分是写作练习,如“我想接着往下写这个故事”,“平常我们都爱玩,让我们来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吧。”

三.启示

助读系统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助读材料和合理的设计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但好的助读材料仍需要教师的灵活引导。

教师应当理清教科书各个组成系统的关系及助读材料的各个部分所起的作用,通过助读系统明确教材编辑者的意图,教材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智力发展情况合理运用助学系统引导学生学习。例如,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这个时期学生的思维活动仍需要具体事物支持,因此,教师可将直观性强的插图与课文中的重难点结合起来,以此帮助学生实现已有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除此之外,教师在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的分析与策划时应当与助读系统紧密结合,在考虑课程标准制定的培养目标的同时也要结合单元导语、课前导读,文中提示语中所包含的微观的学习目标,明确每个部分的助读材料要求学生掌握什么知识或技能,这样才能使助读系统发挥其功能。 最后,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应摆脱将知识灌输于学生的教法,而应该教学生如何学习,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性。

参考文献

[1]马爱莲.国外母语教材助读系统的特色[J].语文教学研究.2005(10).

[2]崔峦,蒯福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5:人教版小学课本电子版

(一)发展跳跃能力的游戏.........................................................................................66

(二)跳远与游戏.........................................................................................................73

(三)跳高与游戏.........................................................................................................76

四、教学评价.........................................................................................................................81

(一)教学向容...........................................................................................................154

(二)教学案例:.......................................................................................................157

四、教学评价.......................................................................................................................161 的意志品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莫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一)确保“健康 《课程标准》强调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应当说教师与学生都应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应体现在引导、启发和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习;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则体现出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切人点,就是让学生充分参与体育实践活动,满足他们运动体验和情感体验的需要。因此,必须改变过去那种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传习式教学模式,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自主支配、.自由发挥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自我表现、自我保护、自我评价;不仅学会动作的方法与技能这一学习的结果,也要掌握获得结果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从目标的确立、内容的选择、教与学法的运用到学习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要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最终学会探究、学会创新、学会学习,为终身锻炼打好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四)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班级授课制的群体中,同处于一个班级的学生,存在着身体条件、运动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各种差异性设定教学目标、选择教材内容和教与学法,以及评价的方法与要求,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真正的主人,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给学生发展个性的机会与时间,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与成功的乐趣和运动的 身心感受,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保证大多数学生达成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

(五)针对实际制订教学实施方案,全面达成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确定了“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强调了体育教学必须根据学习目标要求来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制订教学实施方案时,必须全面学习和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及实施建议,理解各学习领域水平目标的要求,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发展的需要为中心,而不是以运动项目或教师为中心来选择、安排教学内容,从而设计和制订出符合三至四年级小学生实际的教学实施方案。在制订教学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根据《课程标准》的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制订三至四年级学年教学目标。在确定学年教学目标时,既要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的目标,也要有心理健康和杜会适应的目标。

2.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本地区、本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场地设备条件,选择确定学年教学内容和各项教材的时数比例。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必须要符合健身性、实践性、兴趣性、灵活性和综合性原则。

3.在确定学年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与比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单元教材教学工作计划和课时教学工作计划(教案)。这些教学工作计划 是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全面实现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克服教学盲目性、片面性和随意性的基本保证。

4.在组合和搭配教学内容时,可采用复式单元形式安排教学活动。小学三至四年级一般采用一个单元安排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内容,以符合小学生身体、心理发展特点的需要,打好体能的基础,全面发展身体。

5.教材内容是进行教与学的中介或媒体。教材中所编人的内容和课堂教学中安排的教学内容,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加强因材施教、区别对待,避免出现不管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教学内容、环境条件、气候变化等因素,只按计划上课“走过场”的做法,应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加以调节和变化。应允许学生在较好地掌握了某项教材的动作之后,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其他动作的练习,或在教师指导下,帮助同伴练习,以调动全体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三、三至四年级体育教学内容 基本体操

1.队列与从形练习(立正、稍息,向左(右)看齐、向前肴,跑步走、立定,跑步、齐步互换,半面向左(右)转,一

(二)列横队成二

(四)路纵队.错肩行进)

2.基本部位操 3.沙袋操

走、跑与游戏

1.走的游戏(负重走游戏、侧退走游戏)

2.发展跑的速度的游戏(发展奔跑反应、动作、位移速度的游戏)3.发展奔跑耐力的游戏(体验耐力跑动作的游戏,发展奔跑耐力水平的游戏〕

跳跃与游戏

1.发展跳跃能力的游戏(发展单脚跳、双脚跳能力的游戏)2.跳远与游戏(发展助跑与踏跳和轻巧落地能力的游戏,发展跳远能力的游戏)3.跳高与游戏(发展助跑与起跳能力的游戏.发展跳高能力的游戏)

投掷与游戏

1.发展投掷能力的游戏(发展挥抛滚掷能力的游戏,发展抛掷、推掷能力的游戏)

2.掷远与游戏 3.投准与游戏

技巧与器械体操

1.仿生练习

2.发展滚翻能力的练习3.仰卧推起.成桥 4.各种跳上、跳下.5.各种悬垂、支撑练习6.各种适应性攀爬

小球类与游戏

1.小足球游戏(耍球游戏,盘球游戏,踢球游戏)2.小篮球游戏(耍球游戏,拍球游戏,投篮游戏)

对抗、角力与游戏

1.对抗游戏2.角力游戏

武术

1.基本手型(拳、掌、钩)

2.基本功(正压褪、侧压腿、后压腿、正踢褪、侧踢砚)3.基本动作(冲拳、推掌、弹踢、蹬腿、摆掌、撩掌、弓步、马步、仆步)

4.组合动作(弹踢冲拳类、摆掌撩掌类)

韵律活动与舞蹈

1.韵律活动(身体动作组合练习、游戏动作组合练习、跳跃组合练习)

2.舞蹈活动(舞蹈组合活动、成品舞)

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

1.我们的身体 2.高矮与胖瘦 3.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四、教与学法的建议

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选择了新的教学内容,体现出《课程标准》新的课程理念。与之相适应,教学方法迫切需要改革。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法是师生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式及组织形式的总和,它既包含了教师的教法,又包含了学生的学法,是教法与学法相互协同以完成教学任务的方式和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法与学法既不能截然分开,也不是两者的相加。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法必然通过学生的学法来实现其功能;学生的学法实际上是教师直接或间接影响下的学习活动。

由于《课程标准》大大拓宽了原来体育课的学习领域和目标体系,因而体育教学完全沿袭原来体育课的传统教法,显然不能适应《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不能满足《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不能完成(课程标准)的学习领域目标。尤其是如何使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的达成,这是教师特别要注意和研究的重点。现结合三至四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梢神,对实施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法作如下建议。

(一)要改变只研究和强调教师的教法,而忽视学生的学法的倾向,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如果把体育学习理解为只是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学生效仿教师的动作,只强调教师的教法研究,忽视了学生学法的探索,只管教得怎样,不管学得如何,必然是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学法的研究与探索,不仅要研究教法与学法,而且要研究教法与学法的变化;不仅要研究学生的“学会”,而且要研究如何使学生“会学”。

(二)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本册教师教学用书所选教学内容中,多数内容是游戏,或者是把游戏作为方法和手段,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和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儿童化、兴趣化和多样化的教法与手段,如主题式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和复式教学法等,充分发挥游戏和游戏法的功能作用,激发学生学与练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与行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竞争与合作是体育活动的特点,也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由于体育活动大都是在群体中进行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 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十分密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合理设计教学过程,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交往与合作氛围,提供学生间的友好交往、团结合作、相互帮助、相互提高的时间与空间。

如经常变换练习的组合方式:变化教学分组和分组教学的组合形式、组合人数、练习队形、行进路线、活动次序等,为学生提供机会,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竞争力,提高学生学与练的积极性以及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四)要改变那种以教师为中心,在教师严密控制下的统一口令、“一刀切”的灌输式、封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创设充分自主学习的宽松学习环境和条件。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自主尝试与体验,自由结伴练习,小组切磋研讨;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能和动作技能水平,在一定时间内,自定目标、自定练习步探、自定练习的商度、远度、次数和距离,以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选场地和器材,以增加学生练习的自信心,提高自学自练、自评互评、自我展示、自我保护等能力。同时。也能较好地体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思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则应成为学生学习体育的引导者、启蒙者和支持者,而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任其自由发展。

(五)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向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手段,使所有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课堂上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充分地参与各项运动,才能使学生获得身心的真实感受,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此,要改变那种以教材为中心,以获得运动技术与技能为最终结果的观念;要改变课堂上总是不断地讲解与示范,使学生的身体活动处于练练停停的松散状态。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而且是在“动”中得到发展,在“动”中体验体育的价值,在“动”中享受乐趣,在“动”中完善自我。

合作,增强集体意识与观念,养成服.从集体、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教与学法的建议

(一)教学内容的特点

小学三至四年级的基本体操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拨、简单易行。它是在一至二年级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增加了基本部位操和沙袋操的新内容,以及一些按(队列条令)要求的队列练习和简单的进行间方向、路线、动作变换的队形练习。小学队列与队形,三年级以前不按《队列条令》练习,到了四年级开始,应逐步按《队列条令》要求进行教学与练习。例如立正、稍息、看齐的动作方法,在原来的基础上,改变了动作要求,基本上按《队列条令》要求进行练习。由于学生年龄的特点,教学要求要与初、高中有所区别。基本部位操和沙袋操是基本体操主要内容之一,它是根据人体各部分的特点,通过头、躯干、上肢和下肢各部位的协调配合,按一定的程序,有节奏地做各种举、振、摆、屈、伸和绕环动作组成的成套徒手或持轻器械的身体练习。

(二)教与学法的建议

1.基本体操教学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多采用示范、游戏、比赛和观摩等生动活泼的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通过个人、小群体和集体的尝试与体验、演练与展现,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培养身体的正确姿态。

2.队列与队形练习,学起来虽较容易,但要真正达到一定的规格、标准要求,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动作变化不大,内容简单,多练了会引起厌烦情绪。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与练习内容,每次都能提出一点新要求,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内容都得到巩固,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

3.徒手操和轻器械体操教学内容中,仅安排了基本部位操和沙袋操两套动作。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对两套操进行动作改编,或增加其他新的内容,也可自编若干套徒手操和轻器械体操进行教学。轻器械体操是在徒手操的基础上,根据器械特点编制而成的,除了可将徒手操改编为轻器械体操外,还可对轻器械体操(沙袋操)的器械加以改变,例如:小哑铃、自制响铃(易拉罐或饮料瓶内装石子与沙子)等。

4.基本体操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常规意识和习惯,教学时,要对取、放、收器械提出具体的要求,教会学生持器械的方法。在队列和队形、徒手操和轻器械体操练习时,必须要加强教学的组织,注意保持适宜的间隔或距离,并能根据需要及时调整队形,但形式要生动活泼,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要过于严格。

5.在基本体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法与手段,让学生明确动作的方法与要求,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或交流基本体操的作用,体验在活动中的身体感受与心理情感。基本体操教学内容练习,具有较强的节奏感,有条件的学校可配以适宜节奏的音乐进行练习。

6.在教学中,应以基本体操内容为载体,在实践活动中,努力实现五个领域目标要求,不求面面俱到,但要有所侧重。

7.在本项教材中,对动作方法不作具体介绍,对一些主要动作,在案例中作适当讲解,供教师参考。

8.基本体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有较大灵活性和选择性特点。为了全面达成五个领域的教学目标,为体育教师教学选择教学内容留有一定的空间,本教材仅提供一些教学内容资源,由教师按三至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运用。对于动作上的一些方法和要求,不再详述,对于教与学的方法在案例中作了介绍,供教师在教学中参考与拓展。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

(一)队列和队形

把队列与队形列入基本体操教学内容,是为了让学生尝试一些随同集体完成协同动作的操练,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和良好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自制力和动作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自我表现和群体交往与合作意识。其中大部分内容是在一至二年级基础上的提高,仅在立正、稍息、看齐的动作方法上,逐步向(队列条令)要求靠拢。

1.立正、稍息(图2一l)四年级学生的稍息动作,由原来左脚平行移动,逐步转为左脚沿脚尖方向伸出大半脚的姿势。

2.向右(左)看齐,向前看(图2-2)3.跑步走、立定(图2.3)4.跑步、齐步互换(图2.4)5.半面向左(右)转(图2.5)6.一

(二)列横队成二

(四)路纵队(图2-6)图2一6 7.两臂间隔的疏散与密集(图2一7)8.错肩进行(图么8)(l)右(左)边错肩走

(2)一隔一队右(左)边错肩走(3)内外错肩走

9、交叉行进(图2一9)

案例一

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教与学目标:

l,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和集体协同动作的能力。

2.养成身体的正确姿势和良好习惯,发展灵敏反应和协调素质。3.增强集体意识和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教与学内容:立正、稍息、看齐。教与学步骤:

1.教师在操场上画四条距离为l米的平行线,要求学生分四小 组分别以横队站立在线的后面。

2.教师出示“立正”、“稍息”动作图例(困2-1),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并作示范。特别要注意:立正时,脚尖分开距离要适宜;稍息时,出脚的距离要适当,左脚必须沿脚尖方向仲出大半脚,两腿伸直,身体重心落在两脚上。

3.教师讲解、示范“向右看齐―向前看!”的动作方法与要领。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看齐时,身体要保持正直,转头迅速一致.碎步调整看齐要快.并要求左右两人肘关节间保持一拳间隔,强调振奋的精神和朝气蓬勃的面貌。

4.学习方法:(l)按动作要领练习“稍息”的左脚出脚动作。(2)利用地上画线做立正、稍息动作,体会稍息时的出脚部位与方向。(3)按动作要领练习转头动作。(4)利用地上画线做向右看齐,向前看动作,体会看齐时观察的目标;离开画线练习看齐动作,并检查看齐后的站位。(5)分组自行练习和观摩评比。(6)队列游戏。

反口令队列动作:即教师下口令,学生动作与口令正好相反。例如:“立正!”做稍息动作„„

代号口令队列动作:即教师用数字或其他方式下达口令,如用“1”代替“向右看齐”,“2”代替“向前看”„„学生作出相应动作反应。

闭眼做队列动作:即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口令做“稍.感”、“立正”、“向左(右)转”、“原地踏步走”等动作,几个动作做完后学生睁开眼睛检查队伍是否整齐。

教与学提示:

l,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并在学生分组自行练习时.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发现问题后,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提高他们的自学自练能力。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喊口令、指挥队伍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这样的锻炼和展示自我的机会。

3.在进行看齐练习时,可结合开展自选内容或游戏的结伴练习.教师随时集合队伍做各种方向站位的看齐动作,加强学生集体协同动作的意识和行为。

案例二

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教与学目标:

1.提高学生走步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身体的能力。

2.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发展灵敏、反应力、协调素质和观察力与思维能力。

3.培养集体协同动作的意识.加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审美意识。教与学内容:错肩行进与交叉行进。教与学步骤:

1.在操场上画好练习的场地图形及错肩与交叉的标志。2.教师讲解错肩与交叉行进动作的口令、方法和要领.组织学生研究图示,使学生理解方法.明确要求。

3.按地上画好的圈形和错肩与交叉的标志进行练习。教师先带 队练习,边讲边做,然后再让排头带队进行练习。

4.学习方法:

(1)开始时,可先让学生自己分成小组按行进路线、动作要求便步走场,熟悉图形路线、方向及交叉地点或标志。(2)按图形进行简单的交叉行进练习,也可采用以下图形进行练习(图2-

10、11)。(3)行进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做各种动作变化,如:插腰、侧上举等动作,也可结合用前脚学走进行队形练习。(4)配以节奏鲜明的音乐伴奏进行练习,也可边行进边呼“锻炼身体,迎接奥运”、“北京奥运,振兴中华”等口号。

教与学提示:

1.教师应注意指导排头学生领会口令及各种队形走法要领,并能按规定路线带队行进。

2,开始时,可按地上画的标志线行进,待基本掌握方法后,可要求学生看前面目标行进。

3.错肩行进的形式有多种,一般可先进行左(右)侧错肩行进,再进行一隔一队从左(右)侧错肩的行进练习,最后可选用内外错肩行进练习,逐步提高练习难度。

4.在交叉行进练习时,必须让学生明确哪队的排头走在前面,以免相遇交叉时发生碰撞或相互等待,而影响队伍的正常行进。

案例三

养成良好的跑步姿势

教与学目标:

1.培养学生跑步走的正确姿势,提高跑步走的能力和自控能力。2.发展学生灵敏、协调素质和时空感、节奏感与观察力。3,增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协同一致动作的集体意识与观念,培养良好的意志与品质。

教与学内容:跑步走、立定。教与学步骤:

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并做示范。

2,跑步走、立定动作的分解练习。“立定”口令必须落在右脚上,口令是“立定——一、二、三、四”。当听到动令后,“

一、二”继续跑两步,“三”时,右脚向前迈大半步,两手握举至腰间,“四”时,右脚迅速向左脚靠拢,同时两手迅速放下,成立正姿势。

3,采用屈臂前后摆动,做原地路步动作,当听到“立定”口令后,原地做“立定”模仿动作。

4.屈臂前后摆动走步,当听到“立定”口令后,学生呼“一、二、三、四”口令,并做出立定的分解动作。

5.采用原地跑步开始的跑步立定练习。即在原地跑步时,听到“立定”口令,随即向前做“一、二、三、四”拍的立定动作。

6.横队排列或二路纵队沿大图形站队,连续做小步慢跑的立定练习,并让学生自己边喊口令边做立定动作。

7,按正常节奏进行跑步、立定练习。

8.立定动作还可采取个人练、小组练、整体练等多种方式进行 练习。练习中应鼓励学生相互进行交流、表演和评比。

教与学提示:

l,进行“立定”练习时,可先采用原地两手握拳至腰间,连续做左脚向前迈半步后的两手迅速放下与右脚向左脚靠拢成立正的动作,强调重心前移,放手与并腿动作快逮、有力。2.在结伴活动中让学生相互评价、相互帮助,提高学生自我展示、自我评价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3.在跑步练习中,要求学生注意保持前后距离,提高观察力和自控能力。

(二)基本部位操

基本部位操是基本体操内容之一,它是按头、上肢、躯干、下肢等部位,合理选编以举、摆、振、伸、绕、屈、转、跳等基本的动作,突出发展人体各个基本部位的徒手操成套动作。该套操体现出徒手操中最基本的身体结构及部位动作,对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身体部位名称,说出简单身体部位的动作术语,如侧平举、侧上举、屈膝平蹲、体侧屈、体前屈等,以及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具有一定的作用。

3一两臂成侧平举(掌心向下)。4~还原成直立姿势。

5一8同1一4动作,但方向相反。

预备姿势:直立。

1一左脚向左侧迈一步(比肩稍宽),同时两臂经体前摆至上举,上体稍后屈,挺胸、抬头。

2一上体前屈,两手触地,两膝伸直。

3一左脚向右脚靠拢,同时上体反弹一次,手指触地。4一还原成直立姿势。

5一8同1 — 4动作,但方向相反。

3——同1动作,但换右脚在前。4一同2动作。

5一双脚跳成左右开立,同时两臂经体侧成平举 6一双脚跳成并立,同时两手叉腰。

7一同5动作。同时两手叉腰(拇指在后)。(掌心向下)。8一双脚跳起,还原成直立姿势。

(三)沙袋操

沙袋操是轻器械体操形式之一,它是在徒手操的基础上,根据三至四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器械的特点,以身体基本动作部位编制的成套动作。沙袋操的典型特点是手持适宜重量的沙袋,动作简易,但动作幅度和活动强度较大。它对矫正身体姿势,发展肢体和腰腹力量,提高身体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在沙袋操活动中,还可通过抓、抛、接、举、掷等动作,发展学生的手指小肌肉群、上肢和腰腹力量。同时,沙袋操及沙袋活动,对培养学生身体正确的姿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4一还原成直立。

5-两臂经体侧成平举(拳心向下)。6一两臂经侧上举击碰沙袋两次。7一还原成5的姿势。8一还原成直立。

预备姿势:直立,两臂下垂,两手体侧持沙袋。

1一左脚向左侧出一步(比肩稍宽),同时两臂胸前屈肘(拳心向内).两小臂垂直平行’

2一上体向左转,同时两臂用力伸至侧平举(拳心向下),眼看左手。

3一还原成1的动作。4一还原成直立。

5一8同l—4动作,但方向相反。3一同1的动作。4—同2的动作。

5一两臂经体侧成平举(拳心向下),双脚并跳一次。6一两臂放下,双脚并跳一次。7一同5的动作。

8一同6的动作,最后一拍跳.成直立。

案例四:

在轻器械体操中努力展示自我

教与学目标:

1.体验沙袋操活动中的乐趣,培养积极参与活动的态度与行为。2.通过个人、双人或多人的各种沙袋活动练习,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和力量素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促进身心健康。

3.加强在集体活动中的集体意识与合作意识,努力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愿望。教与学内容:沙袋活动及沙袋操的个人及双人动作。

教与学步骤:

1.教师简述沙袋活动的内容、方法与要求,启发学生自己创造、探索各种各样的活动方法。

2.开始可先在教师带领下,学生成散点队形(均匀地分散在场地上),做以下单人练习:

(l)原地单手、双手抓沙袋练习。即单手或双手持沙袋,体前屈 肘(拳心向下),在将沙袋松手下落时,迅速再将沙袋抓住,反复多次在体前、体侧练习。

(2)原地单手、双手抛接沙袋练习。即单手或双手将沙袋向上抛起之后,并准确地将沙袋接住。在抛接中可增加拍手、转体、下蹲等动作(图2-28)。

(3)原地单手胯下、背后抛接沙袋练习。即同侧手在同侧越或异侧腿屈膝提起时,将沙袋由胯下向上抛起并接住沙袋(图2-29)。

3.在教师启发下做以下双人练习。

(l)两人背对背站立传接沙袋练习。即两人背对背站立做异侧转体双手交接的传接动作、两人双手从头上、胯下交接的传接动作、两人双手从头上传接后,一人体前屈胯下传,另一人全4在胯下接等练习(图2-30)。

(2)两人面对面站立相互抛接沙袋练习。即两人用单手、双手单向或双向的抛接、两人用单手从胯下、背后的单向或双向抛接等练习(图2一31)。

(3)两人同向或侧向站立做各种姿势的相互抛接练习。即两人前后同向站立,前者双手从头上向后抛沙袋,抛后立即向后转,后者接沙袋后立即向后转做上述动作,依次进行练习。侧向站立时,一般采用从外侧腿胯下同侧手方向抛给对方的动作练习(图2-32)。

4.学生自由结伴,进行创想性沙袋练习活动。教与学提示:

1.在沙袋操和沙袋活动前,要加强收发器材的指导,并建立常 规要求。

2.在教学实施中,可将沙袋活动及沙袋操的个人活动安排在一次深上活动,再将沙袋活动及沙袋操的双人活动安排在另一次课上活动。

3.可根据沙袋操的个人和双人活动素材,按节次创编较为完整的沙袋操,丰富个人和双人沙袋操的练习内容。

4.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个体、结伴、小组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尽情地发挥、展示、创想、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活动能力。

案例五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行为

教与学目标:

1.通过沙袋操的自创活动,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动作术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2.发展学生的灵敏、柔韧、协调素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基本活动能力。

3.增强学生相互交往、合作的意识和观念,体验创造活动中的乐趣,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树立成功的自信心。

教与学内容:沙袋操自我创造活动。教与学步骤:

1.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了解沙袋操自我创造活动的意义、方法和要求。

2.学生自我创造、自制沙袋操的器械,如自制沙袋包,也可利用易拉堆、矿泉水瓶内装沙和小石子制成具有一定重量的代用物等。

3.教师介绍几种沙袋操的基本动作。(1)土放动作:包括前、后、侧、上举,肩侧屈、前平屈,上、下振等。(2)下肢动作:包括屈膝提腿,侧举、前举,侧伸、后伸、前踢腿,半蹲、全4,弓步和跳跃等。(3)躯干动作:体前屈、后屈和侧屈,左转、右转等。

4.学生自由选择伙伴分成若干个小组,并推选出一名组长。5.在各小组长带领下,分组进行活动,并在组长口令指挥下进行实践操练。

6.各组汇报、交流,并进行相互评价,最后由教师归纳、小结,表扬先进,激励创新。

教与学提示:

1.教师在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活动时,要求学生能结合沙袋操的特点和替代器材的不同特点,创编出具有特色的沙袋操活动内容。

2.在本次课之前,教师应让学生了解沙袋操创编活动的要求,并作好选择器材的准备。同时,教师还可以准备各种不同的代用物和沙袋供学生选择使用。

3.教师可利用图片展示各种基本动作的部位及名称,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创编活动的条件,并引导学生拓展创编思路,积极参与实践 活动。

四、教学评价

(一)队列与队形练习的评价

1.积极参与队列队形练习,兴趣高涨,练习认真。2.基本掌握正确的动作方法,并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3.练习中能够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

4.在集体活动中主动展现自我,并能在集体中与同伴协同动作。

(二)基本部位操和沙袋操的评价

1.对徒手操和轻器械体操的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和热情,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意识和行为。

2.在操练中,能善于观察与思考,姿势正确、优美,富有表情,乐于表现自我,能与集体协同动作。

3.在操练中,能感受到自己身体部位的变化,并能及时调整和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

4.能说出部分基本体操的简单动作术语,并且能作出相应的动作。

5.在集体活动中,能表现出良好的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和手段,调动学生各种积极因素,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充满自信,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友好交往的集体意识与行为,以及奋力拼搏和竞争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教与学法的建议

(一)教学内容的特点, 小学三至四年级走、跑与游戏教学内容,是在一至二年级自然走与跑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走、跑与游戏,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简易的技术和技能,发展位移速度、灵敏、反应、协调素质和一般耐力,培养走与跑的正确姿势,发展和提高走与跑的能力。本教材分别提供走的游戏,发展奔跑速度的游戏和发展奔跑耐力的游戏,反映出各种方式走与跑的内容。在教材设计中将走与跑和游戏融为一体,用动态的方式淡化走与跑教材分类的局限性和竟技运动的技术性、规范性.体现出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贯彻健康

(二)教与学法的建议

1.走、跑与游戏的教学,以走、跑与游戏教学内容为载体,使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充分体现活动的即时与潜在的价值。根据不同的教材特点,采取多种游戏形式、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多种教学组织与措施,强化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意识、态度和行为。

2,在走的游戏教学中,应在一至二年级正确走步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走的动作,增加走的变化形式,增大走的步幅和步频,增长走的距离与时间,使培养走的正确姿势和发展走的能力得到充分的体现。

3.在发展奔跑速度的游戏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奇、求异、好胜心强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游戏与竞赛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简单技术和浅易知识的传授、诱导和点拨,学习各种发展位移速度的形式和方法。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形成正确的跑的姿势,发展快速奔跑的能力。

4.在发展奔跑耐力的游戏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正确呼吸和分配体力的方法.特别强调对学生心理品质的诱导与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变化的条件下,在趣味性的游戏中,体验发展奔跑耐力的身体感受,在充满自信和激励精神的氛围中,努力完成预定目标,实现身体和心理发展新的突破。

5,在走、跑与游戏的教学中,发展奔跑速度和耐力的方法很多,内容也很丰富。但是,在各种发展速度的内容和形式中,以30一50米的快速奔跑,最能发挥和体现小学生的位移速度能力;在各种发展 耐力的内容和形式中.400~600米距离的耐力跑促进小学生的一般奔跑耐力的能力和水平效果较好。因此,在走、跑与游戏多种多样内容的教学中,应该有所侧重,围绕中心,教会学生在奔跑中发展速度和耐力的方法。

6.在走、跑与游戏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良好的教学常规,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安全意识,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规则、听从指挥、团结协作的精神,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游戏活动之中,将育人与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

7.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完成走、跑与游戏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场地与设备,并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与形式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对于体能较弱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宜的负荷,并不断增强体能。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案例

(一)走的游戏

走是跑的基础,跑是在走步基础上的发展与提高,把走的游戏列入教学内容,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正确走步动作和各种形式走步的体验,培养和形成走步的正确姿势,提高其走步的能力,为培养跑的正确动作和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走是人的身体形态与精神面貌的动作 体现,也是基本活动能力的反映。因此,在三至四年级体育教学中,安排以各种形式走的游戏为教材内容,对达成教学目标有重要作用。

1.负重走游戏(图3·l)在进行正确姿势走步时,用肩背、肩扛、肩挑、身背、手抬、手抱、手提、双人抬、多人抬等形式走步。

根据上述负重走的形式,采用各种队形进行游戏练习或比赛,要求在走步位移过程中脚掌迅速滚动,动作柔和,努力加大步幅,增加蹬地力量(图3·2)。

2,倒退走游戏(图3一3)背对走的方向,倒退行进。倒退走的特征,是在两脚依次走步时,用脚前掌先着地,然后过渡到用脚后跟着地蹬离地面。

根据倒退走的要求,可组织双人、三人或多人手牵手或手持竹竿、绳子等物的集体行进游戏(图3一4)。

3.改变速度走的游戏在正确走步姿势的基础上,可利用各种图形进行个人、双人或多人的快慢交替、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的向前走和倒退走游戏。

案例一

在走的游戏中表现出合作行为

教与学目标:

1.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的意识与行为。

2,培养学生对走步的兴趣,激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3.进一步培养多种形式走步的正确姿势,发展灵敏、协调素质和走步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走习惯,促进下肢力量的发展。

4.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发扬相互配合协作精神,努力完成学习目标。

教与学内容:“救护车”,游戏。

教与学步骤:1.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游戏的场地(图3一5)。2.教师示范、讲解负重走、倒退走、改变速度走的动作方法和要求。

3.在教师带领下,学生跟着教师进行加大步幅、加快步颇走步、倒退走和改变速度走的练习。在动作方法上,要求向前迈步时摆动腿以脚跟先着地,脚尖自然翘起,着地瞬间膝关节自然伸直,随着身体向前移动,脚掌迅速滚动,动作要柔和。身体重心移至垂直部位时,支撑腿要求伸直,并以全脚掌着地。

4.进行双人合作负重走“救护车”游戏。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4个组,利用跳箱格子为“救护车”代用物,两人一组,前后站立,正面行进(图3·6)。

教师讲解规则:

(l)当“救护车”抵达对方起点线,将车辆停放在停车区内,方能与对方同伴交换乘车,继续进行游戏;

(2)以车身全部进入停车区才算到达。(3)交换“乘车”时,“车身”,不需调头。(4)必须采用正面走步姿势进行游戏。

5.进行双人合作例退走“救护车”游戏。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4个组,利用跳箱格子为救护车代用物,两人一组.左右站立,倒退行进(图3-7)。

游戏规则基本同上,但在游戏中,必须采用倒退走形式进行游戏,除了两人左右并列行进外,还可采用前后站立的行进方式进行游戏。图3-7使用的方法,并教育学生注意安全和爱护器材。

6.“救护车”创想游戏。在完成以上两个游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利用一只跳箱格子,自创自编围绕各种形式走的游戏,随后组织交流,并安排集体创编游戏活动。

教与学提示:

1.本游戏是以跳箱格子为手段,活动前,教师必须要讲清楚使用方法,并教育学生注意安全和爱护器材。

2.除了使用跳箱格子外,还可采用体操棒、竹竿、绳子代用物,同样达到游戏效果。

3.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合作,指导学生体验走步的正确姿势。

4.在创想游戏时,教师应为学生准备多种器材,以便学生选择使用。

5.教师应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案例二

在走的游戏中提高变速走的能力

教与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意识,提高学习的兴趣性、积极性与主动性。

2.改进走的动作,提高改变速度走的能力,发展灵教、协调素质.增强腿部力量。

3.培养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体验活动的乐趣和身心感受。

教与学内容:“一个都不掉队”。教与学步骤:

1.学生分成若干队,每队4一6人,成横队排列,学生双手体前同握一根横竿.在教师指挥下,各队依次进行改变速度走的练习(图3-8)。

2.在练习中,先做加大步幅走的练习,以增加蹬地力量,随后做加快步颇的快速走步练习,要求进一步体验走的正确方法和身体感受。

3.进行“一个都不掉队”游戏。

(l)按图3一场地,进行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的变速走游戏。要求慢速走时加大步幅,快速走时加快步频。

(2)按图3.9场地,要求每小组单数学生背后握竿,双数学生体前握竿,进行集体协作的变速走游戏(图3-9)‘为提高游戏的竞争性,可采取两个小组站在同一起点线上进行两队问比赛。

(3)在图形场地上进行快速走游戏。游戏方法:在场地上画两个直径分别为16和6米的同心圆,在两国之间画四条等距离起跑线。将学生分成每组6人若干队,每队成一列横队站在起跑线上,集体双手持竿(或绳)。教师发令后,每队按逆时针方向快速走完一圈,以最先到达的队为胜(图3·10)。

教师简述规则与要求后进行游戏比赛。教与学提示:

1.这是一个通过改变速度走的游戏,提高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的教学案例。通过活动,激励学生团结合作,一同前进,“一个都不掉队”。在集体配合下,提高学习的自信心。通过活动,学会如何与同伴合作,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2,在活动中,教师要加强观察,指导学生体验走步的正确动作,特别是引导学生体验速度变化时的身体感受,以获得加快蹬地力量和步频,提高走的速度的效果。

3.利用圆形场地进行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内外圈走时的不同感觉。因此每次练习后,应适当调动位置。

类似以上发展走的能力的游戏还有:“龙舟赛”(图3一11)、“三人四足接力走”(图3·12)等。

(二)发展跑的速度游戏

1.发展奔跑反应速度的游戏

(l)各种姿势快速反应起动的奔跑游戏。例如,以单膝跪、双膝跪、俯卧、仰卧、下蹲、站立等姿势的正面和背向起动方法.做一定距离快速反应起动的奔跑游戏(图3一13),以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反应速度。

在各种姿势快速反应启动奔跑游戏中,重点掌握站立式起跑的方法,要求学生快速反应起跑,并积极加快速度进人快速奔跑阶段。根据上述活动资源,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快速反应启动奔跑游戏,跑的距离一般在15一25米左右。

(2)各种形式的快速反应奔跑游戏二例如,“叫号赛跑”、“后抛实心球转身追球跑”、“抢占空位”、“往返接力跑”、“改变追击目标”、“相互抓‘尾巴’”、“听(或看)信号追拍”、“快速出击”等。

2.发展奔跑动作速度的游戏

发展奔跑中动作速度的游戏,除了可以从发展奔跑反应速度游戏内容中选择使用外,还提供以下相关的内容供教师选用。例如,双脚连续并跳后,向后转身快速奔跑、“跨越一定距离实心球的跑”、“折返触物跑”、“听哨音转身跑”、“跳绳接力跑”、“追逐跑”、“两人三足跑”、“让距离跑”、“换物赛跑”、“冲过危险区”、“兰人牵手跑”、“网鱼”等游戏(图3-22?33)。

3.发展奔跑位移速度的游戏

发展奔跑位移速度的游戏是小学三至四年级走、跑与游戏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的快速奔跑一定距离,体验在快速奔跑中的 身体感受,从而进一步改进跑的动作,培养跑的正确姿势,提高位移速度和奔跑能力。特别是在游戏活动中,适当结合一些放松跑、加速跑、站立式.起跑后的加速跑的练习,对学生掌握正确跑的动作,获得加速的身体感受,具有重要作用。途中跑是奔跑全过程中速度最快、距离最长的主要部分。在这段较长的距离中,速度和步长比较稳定,不仅是改进跑的技术,培养跑的正确姿势,也是发展和提高位移速度的主要手段。因此,在游戏教学中,要让学生跑完一定的距离,才能有效地提高位移速度。小学三至四年级的快速奔跑距离,一般在30~60米之间为宜。

发展奔跑位移速度的游戏,推荐以下一些游戏内容供老师在教学中使用。例如,“间隔换人接力跑”、“集体握竿跑”、“25米往返接力跑”、猜拳追逐跑、30米迎面穿梭接力跑、菱形接力跑,30米曲线接力跑、拉人跑、30米内通过2~3个障碍物跑、连续跨越几个障碍物跑等。

案例三

发展奔跑反应速度能力

教与学目标:

1.体验各种不同姿势快速启动的身体感受和游戏乐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2.培养学生快速奔跑能力,发展反应速度、灵敏和协调素质。

3.培养竞争意识与行为和勇敢、果断的精神。教与学内容:各种姿势快速启动的奔跑游戏 教与学步骤:

1.教师简述本课的学习目标后,让学生分散自主练习各种跑的启动姿势。教师根据学生自主练习情况进行归纳,集中进行跪、蹲、坐、卧、站立等不同姿势的启动动作练习。

3.教师重点介绍“站立式”起跑的动作方法、要领与要求,并作示范。

4.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分解动作练习(图344)。

5.站立式起跑的完整动作练习。在教师口令指挥下,采用站立式起跑姿势,反复练习起跑后接15米加速跑动作。

6.进行“叫号比赛”游戏活动(图3-45)。

(l)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当教师喊“各就各位”和“预备”时,全体学生都按站立式起跑方法做出动作;当听到呼号时,被呼到号的学生立即起动,向圆心方向快速跑出,并用脚踩内圆线后折返跑过原站

(2)教师讲解规则和要求后,集体进行练习。教与学提示:

1.在进行站立式起跑教学时,让学生掌握“各就各位”、“预备”和“跑”的正确动作方法。

“各就各位”时,要将有力脚放在前面,后脚离起跑线约一脚半距离,并用前脚掌支撑地面;

“预备”时,两度弯曲,重心下降并前移是该动作重点.上体前倾,两脚跟提起用前脚掌着地是关键;

“跑”时,两脚要充分后蹬,后腿快速前摆,两臂积极作前后摆动,身体前倾而出;随跑出的距离,身体逐步抬起,逐渐增大步幅。

2.在结伴、分散自主练习中,相互交流与帮助;教师注意观察,并给予指导和启发,对学生练习中提出的问题,予以释疑和解难,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掌握学习的方法。

类似发展奔跑反应速度的游戏资源还有以下几个: “改换追击目标”(图3·46)等。

案例四

发展奔跑动作速度能力

教与学目标:

1.学习各种发展奔跑动作速度的游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快速奔跑能力,发展动作速度、灵巧和下肢力量素质,提高动作节奏感和判断力。

篇6: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目录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1 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3 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 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7 认识时间 小小商店8 认识钟表9 统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1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3 角的初步认识4 表内乘法

(一)5 观察物体表内乘法

(二)7 统计8 数学广角9 总复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1 解决问题表内除法

(一)3 图形与变换表内除法

(二)5 万以内数的认识6 克与千克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8 统计9 找规律10 总复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1 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3 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5 时、分、秒6 多位数乘一位数7 分数的初步认识8 可能性数学广角 掷一掷10 总复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1 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3 统计年、月、日 制作年历5 两位数乘两位数6 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8 解决问题 设计校园9 数学广角10 总复习后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大数的认识 1亿有多大?2 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6 统计 你寄过贺卡吗?7 数学广角总复习附页 后记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1 四则运算2 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营养午餐小数的意义和性质5 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7 统计数学广角 小管家9 总复习后记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1 小数乘法2 小数除法3 观察物体简易方程 量一量 找规律5 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 铺一铺7 数学广角8 总复习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1 图形的变换2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粉刷围墙 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6 统计 打电话7 数学广角8 总复习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 1 位置2 分数乘法3 分数除法圆 确定起跑线5 百分数统计 合理存款7 数学广角8 总复习

上一篇:悲凉的梦中的婚礼700字作文下一篇:元宵晚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