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屯乡防汛抗旱预案

2024-04-28

南屯乡防汛抗旱预案(通用6篇)

篇1:南屯乡防汛抗旱预案

南屯乡2011年防汛抗旱工作预案

为切实做好我乡2011年防汛抗旱工作,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我乡农业生产获得丰收,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据县防范办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本乡实际,特制定此预案。

一、防汛主要险段自然情况

南屯乡辖15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全乡总户数2955户,9670口人,耕地面积为18372亩。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其中南屯村相邻拒马河,其他14个行政村都坐落在群山之中,有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

二、工作要点

1、防汛工作。我乡地处拒马河边,辖区内有公路、桥梁、学校等重点保护目标,如遇山洪爆发,河水猛涨,对全乡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因此,全乡各部门要提高对洪灾特殊性和危害性的认识,将防汛抢险工作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做好汛期重点地段的巡查、排查工作。发生灾害后及时进行抢险救灾,尽量减少灾害损失,灾后做好受灾统计和各项恢复重建工作,确保生产、生活、教学秩序正常。

2、抗旱工作。由于旱涝灾害时常交替发生,各村、乡属各单位在抓好防汛工作的同时,也要作好抗旱的准备,及 1 时分析旱情,检修抗旱机具,配备好零配件。

三、组织领导

为使防汛抗旱工作达到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政委,乡长任总指挥,副乡长和人武部部长任副总指挥,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抗旱工作指挥部。具体人员设置如下:

政 委: 门永飞(党委书记)电话:*** 总 指 挥: 马志明(政府乡长)电话:*** 副总指挥: 吕平平(人武部部长)电话:*** 陶 飞(副乡长)电话:*** 成 员: 张建忠(人大主席)电话:*** 赵炳程(副书记)电话:*** 霍纪英(常务副乡长)电话:*** 梁晓鹏(组织委员)电话:*** 张海燕(宣传委员)电话:*** 孙晓淼(人大副主席)电话:*** 张国际(财政所长)电话:*** 侯炜娜(办公室主任)电话:*** 孙 鹏(派出所所长)电话:*** 杜银忠(电管所长)电话:*** 张建立(卫生院长)电话:*** 侯民利(乡教委校长)电话:*** 在防汛抗旱工作中,乡属各单位要坚决服从指挥部统一调度指挥,按照有关规定,根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搞好防汛抗旱工作。

四、工作措施

1、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

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各村对辖区易出现山体滑坡的地段随时进行巡查,对遭洪水袭击的村寨,要做好群众的防汛抗旱宣传工作,使群众提高警惕,树立防汛抗旱意识。

2、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各项防汛抗旱措施。

乡政府负责总体协调防汛抗旱工作,提供雨情、水情、旱情信息,负责防洪工作安全运行。组织对病检水电工程的监测处理和水利水毁工程的修复,提供防汛抗旱所需经费、物资、设备等。

乡人武部根据防汛抗旱工作需要,负责组织防汛抢险和抗旱民兵队伍,参与营救群众、转移物资和急难险重抗洪救灾工作。

乡派出所负责维护抗洪、抗旱、抢险、救灾秩序,打击盗窃防汛抗旱物资的犯罪分子,协同防汛抗旱成员部门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做好防汛抗旱治安保卫工作和河道清理工作。乡卫生院负责组织协调救灾工作,做好灾情调查核实,安排发放救灾物资,指导协调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及灾后的卫生防疫和受灾群众医疗救护工作。

乡教委负责组织、协调、安排乡属各中小学防洪工程建设,除险加固,组织中小学生撤离危险地段。

各村两委班子要对辖区分片包干负总责。

3、加强防汛值班。乡各级防汛部门要加强防汛值班,及时处理汛情、旱情和灾情,汛期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各班次必须严格执行“4224”防汛值班制度(1、每个值班组不少于4人,即:带班领导1人,中层干部1人,值班员1人,值班司机1人;

2、值班室内要配备电话机、传真机,两机号码分设;

3、值班记录、交接班记录装订成薄,“两薄”均要认真填写;

4、带班领导职责、值班员职责、防汛值班纪律、防汛通讯录要制成展板上墙悬挂),不得有脱岗、漏岗现象。

4、加强救灾物质的储备与调度。搞好救灾物质的储备,加强管理,落实制度,确保救灾储备物质存放及合理使用。乡政府已准备铁锹150把、镐150把、编织袋5892个,雨具150套、工作灯15盏用于救灾抢险。

5、密切监视水雨情。值班人员及各村负责人要密切监视水雨情,做出预测预报,出现险情要及时报告。同时把人 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汛期值班人中,必须对易发生的山体滑坡的地段和易被洪水袭击的村进行巡查。做到发现险情及时抢救,及时转移危险区群众,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五、奖惩制度

对在防汛抗旱工作中,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农业生产受灾损失作出贡献的干部、民兵,乡政府将决定给予表彰奖励,并报上级政府及军事机关,建议给予立功受奖。对有险情、灾情发生,知情不报,不主动采取紧急措施,不服从命令,在防汛抗旱工作中采取消极、隐瞒态度,造成国家和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的干部和民兵,乡政府奖给予严肃处理,并报上级有关部门追究其经济或刑事责任。

南屯乡委员会 2011年6月2日

篇2:南屯乡防汛抗旱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为做好突发性水旱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保证抗洪抢险,抗旱救灾有序进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持和促进我乡社会稳定与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安徽省抗旱条例》、《安徽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XX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三)适应范围

本预案适用本乡范围内突发性水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突发性水旱灾害包括:洪涝灾害、山洪灾害、台风、暴雨、干旱灾害以及地震,恐怖活动等引发的水库垮坝、河道决口、滑坡、泥石流、洪水危害,供水水质被侵害等次生、衍生灾害。

(四)工作原则

防汛抗旱实行乡、村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干群包片、公众参与的 机制。防汛工作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原则。抗旱用水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实行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用活水,后用死水,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满足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坚持依法防汛抗旱,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科学防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以防洪和供水安全为首要目标。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成立乡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乡指挥部)

成立以乡长任指挥长,各分管领导和村行政一把手及国土、财政、党政办、农业、水利、民政、医院、中心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村成立防汛抗旱领导小组,行政一把手为组长,配2名至4名成员。乡指挥部内设办公室,与党政办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二)职责

乡指挥部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防指和应急管理局的统一指挥下,负责组织指挥全乡的防汛抗旱工作,制定全乡防汛抗旱方案,及时了解掌握全乡的汛情、旱情、灾情,落实、实施抗洪抢险,抗旱救灾的措施,开展灾后恢复,做好相关协调工作。各村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在乡指挥部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防汛抗旱工作,及时组织人员抗洪抢险,抗旱救灾,落实上级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乡指挥部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及时掌握全乡的汛情、旱情、灾情,收集相关信息,报告情况,传达指令。各成员根据分管和负责的工作,承担与防汛抗旱、抢险救灾有关的具体事项,并相互协作、支持、配合,为共同目标努力开展工作。

(三)防汛现场指挥机构组成及职责

当境内河流、水库出现汛情,水工程出现重大险情或其他紧急情况,需要现场指挥的,组建现场指挥机构,由乡、村的行政首长,抢险队员和技术负责人组成。技术指导人员拟定抢险方案,行政首长对抢险方案进行审定,并组织实施。

三、灾害预防预警机制

(一)预防预警准备工作

建立健全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组建防汛抢险抗旱救灾队伍,检查维护防汛抗旱工程设施,储备足够的防汛抗旱物质,修订完善防汛抗旱预案,保证通信、道路畅通和电力供应。

(二)气象预警

当预报有灾害性天气发生时,乡指挥部通过广播、电话、手机、QQ群、微信群或召开相关会议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当预报将发生严重水旱灾害时,提早预警,通知各村、各部门做好相关准备。

(三)当河道水位接近汛限水位时,水库、大塘接近设计洪水位时,水工程发生重大险情时,乡指挥部可视情况,依法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

当河道提防和水库遭遇特大洪水或其他不可抗拒因素,可能导致出现重大险情或溃坝时,工程管理单位要及时向乡指挥部报告,并迅速成立现场指挥机构,负责组织抢险和立即向危险区域预警。

(四)山洪灾害预警

国土所具体负责山洪灾害的检测防治工作,联合水利站制定完善本乡山洪灾害预案,确定易发山洪灾害的地点、范围和群众转移方案,及时预警预报。

(五)台风暴雨灾害预警

当接到台风暴雨影响的信息时,乡指挥办公室及时将信息向各村发布,同时,加强值班值守,密切关注台风暴雨来临的信息。

(六)干旱灾情预警

乡指挥部及时掌握旱情,预测干旱发展趋势,针对旱灾的成因、影响范围及程度,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向社会发布旱情信息。

四、应急响应

(一)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进入汛期、旱期,乡指挥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跟踪掌握雨情、水情、旱情和灾情,根据不同情况启动相关预案,水工程管理单位应加强巡逻,发现险情,立即报告,同时采取措施控制险情,各村各部门按照乡指挥部统一部署和职责分工开展工作,并及时报告有关工作情况。

(二)应急响应

当洪旱灾害发生时,乡指挥部立即启动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抗旱状态,全面开展全乡防汛抗旱工作,并将工作情况报告县防指和应急管理局。

当水利工程设施出现险情时,工程所在村应立即成立现场抢险指挥机构,全力组织抢险,乡指挥部领导到现场督促指导,同时通知组织有危险区内的人员安全转移,本着就近、迅速、安全、有序地原则进行,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后其他人员,并防止转移过程中出现道路堵塞或意外事件发生。

当预报可能发生山洪灾害时,乡指挥部及时发出警报,对是否紧急转移群众做出决策。当可能发生山洪灾害时,乡指挥部及时组织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造成更大损失。当山洪灾害发生后,造成人员伤亡或滑坡体阻碍行洪堵塞交通,及时组织突击队开展紧急抢救和抢险。

当预报台风暴雨可能影响本地时,乡指挥部办公室向各村发布信息,各责任人上岗到位,检查落实各项措施,做好宣传和组织发动工作,根据水库控制运行情况,将超蓄的水库水位降到汛限位置。

当台风暴雨即将来临时,动员组织居住在危险区住户、学校、厂矿等人员安全转移,通知高空作业人员停止作业,电力、通信畅通,医疗部门做好抢救伤员的应急处置方案。

(三)应急结束

河道水位回落,重大险情得到有效控制,严重旱情已缓解,并预报无汛情和旱情时,乡指挥部可按规定宣布解除紧急防汛抗旱状态。依照有关紧急防汛抗旱规定征用、调用的物质、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在汛期结束后及时归还或按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紧急处置工作结束后,乡、村立即恢复正常的生活生产和工作秩序,修复损毁的基础设施,尽可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五、应急措施

(一)利用各种形式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民防洪抗灾意识,克服麻痹和侥幸心理,树立长期抗灾,抗大灾,抗多种灾害的思想,做好防洪抢险的各种准备工作,确保汛期安全。

(二)建立健全防汛责任制

建立行政首长负责制的防汛责任制,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负责制,岗位责任制,技术责任制。小型水库实行乡级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其他水利工程实行村级负责制,防洪护岸实行村级管理责任制,各责任人按照工作要求上岗到位,做好工作,同时实行重大问题责任追究制,对违反防汛纪律,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的,按照国家防总,关于重大问题责任追究办法和有关规定查处。

(三)严格执行工程汛期控制运用方案

各水库工程要严格执行上级批准的汛期控制运用计划和应急方案,处理好防汛发电、灌溉和养殖的关系,灌溉和养殖服从防洪调度,发电服从泄洪、抗旱调度,主汛期或发生险情时要24小时值班,工程管理责任人要加强巡逻,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四)组建抢险队伍

乡指挥部组建50人的机动应急小分队,xxx水库组建20人的小分队,xxx水库,各组建15人小分队,堤坝护岸及乡内重点企业、地段,根据需要组建相应规模的小分队。抢险队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汛期不得外出。

(五)落实防汛经费和物资

根据上级有关要求,乡政府准备专项防汛抢险经费和储备石料100立方米,各村要储备一定的资金用于应急抢险和购置防汛物资、器材,各水库管理单位要储备塑料编织袋200条、砂石料30立方米。重点水利工程和地段,根据需要准备一定数量的编织袋和砂、石、土料,防汛物资必须固定存放,确保抢险急用。

(六)制定转移方案

各工程出现危险或遇超标洪水时,一方面要全力抢险,一方面按照各工程应急转移方案和路线迅速将险区内的群众和财产转移到安全地带,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七)强化交通、电信工作

各水库所在村要在汛期前全面整修好防汛道路,确保畅通,电信部门在汛期前检查维修好通讯设备,保证通信畅通,各村和重点工程都要保证值班电话畅通,保证通讯互转信息。

(八)严明防汛纪律,加强值班

汛期乡指挥部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各村和有关单位主汛期安排24小时值班,遇到暴风雨和灾害天气时,各负责人带领值班,坚守岗位,各村各部门在抗洪抢险中必须服从乡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对于工作不力,擅离职守的,不服从指挥的,严肃查处,各村和各单位负责人主汛期不得外出,确有特殊情况的,必须履行请假手续。

六、善后工作

(一)发生灾害的村要保障灾民的生活供给,安排好灾民生活,维护好社会治安,同时,发动群众开展好生产自救和重建家园的工作,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和制定灾后恢复计划等工作。

(二)针对防汛抗旱物资的消耗情况,按照分级筹集的原则安排资金,及时补充到位。

(三)乡指挥部办公室针对防汛抗旱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总结,分析评估提出改进意见,以及将灾害损失情况统计上报。

七、奖励与责任

对在防汛抢险抗旱救灾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乡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八、本预案由乡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制定,并适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预案进行评估、修订和完善。

九、联系方式

乡指挥部办公室电话:XXXX

十、本预案由乡政府负责解释。

十一、预案生效时间

篇3:天津市农村抗旱预案初探

旱灾是制约天津市农村经济发展的灾害之一, 较其它自然灾害具有涉及范围广、历时长、损失大等特点。据新中国成立后50 年降水和水利统计资料分析, 全市有70%左右年份发生不同程度干旱, 即使是正常年份, 因水资源不足和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也会因缺水发生阶段性干旱。多年来, 天津市已建成初具规模的农村抗旱体系, 初步具备抗御轻、中度干旱的能力。但1997 年以来连续8 年的严重干旱, 造成天津市农田大面积减产或绝收, 严重影响渔业、林业、乡镇企业的正常生产, 出现了大范围的人畜饮水困难, 严重干旱不仅给农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而且暴露出抵御严重及特大干旱的诸多问题。

1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天津市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多年平均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减为720-560mm, 年内降水集中在七八月份。全市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000~1200mm, 陆面蒸发量为500mm左右。天津市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冰雹、寒潮、霜冻、大风及风暴潮等, 尤以干旱灾害最为突出。

天津市境内河流分南北两系:北系有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蓟运河, 称北四河, 汇入永定新河, 在北塘入海;南系有大清河、南运河, 汇入独流减河, 在大港南入海。海河干流经市区在塘沽入海, 子牙新河经天津市南部在歧口入海。

天津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5.69 亿立方米, 人均本地水资源占有量只有160 立方米, 仅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十五分之一, 属重度缺水地区。全市农村河道水环境和水质较差, 大部分河流近年经常常年干枯, 河流水质及入境水体的水质劣于地表水V类标准。

2 抗旱工程体系

目前, 天津蓄水工程总蓄水能力19.02 亿立方米。全市已建成大型水库3 座, 中型水库12 座, 小型水库126 座, 蓄水能力1.23 亿立方米;一级河道蓄水能力4.11 亿立方米, 二级河道蓄水能力0.55 亿立方米, 深渠蓄水能力1.50 亿立方米, 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干支沟渠配套网络。大量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兴建, 使有效灌溉面积大幅增加, 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农田灌排水利工程体系, 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抵御干旱和涝碱的能力。

3 非工程措施

1) 不断完善抗旱节水法规建设, 不断深化农村小型抗旱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

2) 建设现代化的抗旱指挥系统, 严格落实抗旱工作岗位责任制, 在各级抗旱指挥机构建立抗旱通讯、计算机网络、雨情传报、实时信息采集和专家决策支持系统。

3) 针对天津市春季干旱频发的特点, 制定年度春季抗旱水源调配安排预案, 合理调配水源, 强化计划用水、节约用水, 干旱年份保证农村生活和林、牧、副、渔等行业用水需求, 利用有限水源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完善各类抗旱预案和应急抗旱调水预案。

4) 通过明晰工程所有权, 放开建设权, 搞活经营权, 促进工程的长效运行。同时结合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建设, 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生活用水长效运行管理新机制。

5) 压缩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 采取以水定稻措施, 积极推广各种农艺节水措施, 大力推广低耗水、耐旱的优良品种;充分利用农业机械, 推广农艺节水保墒措施。

4 预警及响应机制

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加强领导,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部门协调;快速反应, 保障有力;落实责任, 细化措施;科学调度, 确保抗旱工作目标。

干旱预警等级划分:根据干旱等级划分依次确定为四个等级, Ⅰ级预警 (特大干旱) 对应Ⅰ级响应、Ⅱ级预警 (重度干旱) 对应Ⅱ级响应、Ⅲ级预警 (中度干旱) 对应Ⅲ级响应、Ⅳ级预警 (轻度干旱) 对应Ⅳ级响应。根据干旱的程度, 发布干旱预警, 启动对应级别应急响应程序。

响应机制:

1) 实行地方行政首长目标责任制, 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 维护灾区社会稳定。

2) 指挥机构强化抗旱工作的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 指挥机构适时建立旱情进行会商制度, 及时分析旱情、灾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分阶段部署抗旱重点工作。

3) 启动抗旱预案, 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水资源调配原则, 调配抗旱水源。采取多项措施, 减轻旱灾损失, 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援农村抗旱。视天气状况及时进行人工增雨, 以缓解旱情。

4) 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对农村居民实行定额用水, 对于局部地区可能出现的临时人畜饮水困难要及时妥善采取抢修、换泵和运送水等应急措施, 保证人畜饮水安全。

5) 大力开展以抗旱为中心, 以蓄水、节水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6) 充分发挥抗旱服务组织作用, 全力投入抗旱应急工程建设, 打井修井、机泵维修、向发生人畜饮水困难地区运送水、抗旱播种等抗旱活动, 为农村抗旱提供全方位服务。

5 保障措施

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安排特大抗旱补助费, 市财政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抗旱经费, 各区县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用于本行政区内遭受严重干旱灾害的工程维修补助。

物资保障:市物资集团总公司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抗旱救灾物资保障工作, 抗旱物资的调用, 由防指成员根据旱情需求, 向市物资集团总公司调用。

应急备用水源准备:抗旱用水次序为城镇生活用水和农村人畜饮水、种子生产用水、高效经济作物用水、水产养殖用水, 建立应急供水保障机制。

应急队伍保障:组织动员社会公众力量投入抗旱救灾工作, 为受旱农民提供流动灌溉、生活用水, 维修保养抗旱物资, 提供抗旱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 实行临时送水。

篇4:南屯乡防汛抗旱预案

摘 要:防汛预案是指为了应对暴雨洪水等发生的自然灾害以及其带来的次生灾害,而提前制定好应急策略,编制好相关文件,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水库;防汛;调度;预案

中图分类号: TV69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6-58-2

0 引言

防汛预案是指为了应对暴雨洪水等发生的自然灾害以及其带来的次生灾害,而提前制定好应急策略,编制好相关文件,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防汛预案一般包括工程概况、指导思想、启动条件、组织体系、具体措施等内容。

西北口水库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境内,系长江北岸一级支流黄柏河流域梯级开发的骨干工程。水库坝址以上承雨面积862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88亿立方米,水库总库容2.1亿立方米,设计水位322米,相应库容1.6亿立方米,为大(Ⅱ)型水库。工程以蓄水灌溉为主,兼有发电、养殖、防洪、拦砂等综合效益。1987年开始填筑坝体,1989年6月混凝土面板浇筑结束,1991年9月下闸蓄水,1992年6月20日电站初步并网发电。1996年12月该大坝主体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西北口水利枢纽工程由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右岸溢洪道、左岸泄洪兼导流隧洞、左岸发电兼放空隧洞和发电站等五大建筑物组成.大坝坝高95米,坝顶长222米,坝顶宽8米。溢洪道坐落在右岸山体上,由进水口、闸室、明渠陡槽和挑流鼻坎四部分组成,闸室宽24米,装有2扇12×14米(宽×高)弧形钢闸门,最大泄洪流量4466立方米每秒。泄洪洞布置在左岸,为表孔堰流结合施工导流的“龙抬头”式无压隧洞,洞长520.5米,进口装有一扇10×12米弧形钢闸门,最大泄量1594立方米每秒。发电兼防空遂洞,洞长490米,圆形断面,洞径5m.进水口为深式进水口,分上、下两层(即“龙抬头”式)进水,下层为导流、放空、冲砂孔,上层为发电进水口。电站厂房为地面式,安装三台单机容量为6300千瓦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设计水头62.5米,单机发电流量12立方米每秒。总装机1.89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5510万度。西北口水库为多年调节性水库,库容大,调节能力强,近几年在流域内充分起到了骨干作用。自发电以来,共为灌区提供农业灌溉用水和为宜昌市城区提供生活用水37亿立方米,与水库配套的电厂累计发电5.6亿度,创产值1.1个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

根据水库多年运行情况并结合当地历年水雨情,我们编制了如下调度预案:

1 编制依据

《宜昌市西北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修改报告》(2001年5月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宜昌市西北口水库调度规程》(2014年1月);市防办下达的年度调度运用方案及水库实际运用管理经验。

2 渡汛指标参数

设计洪水标准1%,校核洪水标准0.01%。汛期防洪限制水位:322.00m,坝顶高程330.50m ,总库容1.9627亿m3;正常高水位322.00m,相应库容1.6076亿m3;设计洪水位322.55m,相应洪峰流量3300m3/s;最大下泄流量2870m3/s,相应下游水位251.95m;校核洪水位328.07m,相应洪峰流量7340m3/s;最大下泄流量5075m3/s,相应下游水位255.15m;闸门顶部高程324.00m,主厂房地面高程253.50m。

3 防洪预案分级

Ⅳ级:从4月15日开始,水库进入防汛临战状态,实行24小时防汛值班。成立以处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防汛组织机构,落实好防汛第一、二线抢险劳力,配备好各类防汛物资,检查通信设备、备用电源及闸门操作系统等工作是否正常,保证通讯畅通,泄洪闸门能正常启闭。做好防汛宣传、发动工作,在危险地段设立警示标志。

Ⅲ级:当库水位达到321.50m、日降雨量大于50mm或入库流量大于500m3/s,现场指挥防汛的处领导到岗,工管科防汛值班人员要随时掌握水库的水、雨、工情,做好泄洪准备工作。管理处要安排防汛车辆现场待命,并对上下游行人、船只做好警戒转移工作。电站值班人员应加强厂区巡视并监视三泉溪洪水。

Ⅱ级:当库水位达到322.00m、日降雨量大于100mm或入库流量大于1000m3/s,全处处于紧急状态。黄管局防汛领导小组分管领导要亲临现场指挥防汛,处领导要到坝顶或厂房协同参加防汛指挥,并作好后勤保障。工管科防汛值班人员根据库内水、雨情的变化,及时拟定泄洪方案,并严格按泄洪工作流程执行。泄洪前若遇主电源失电,应立即启动备用电源。

Ⅰ级:当库水位超过322.00m、日降雨量大于150mm或入库流量超过2000m3/s,全处处于紧急戒备状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要到防汛第一线亲自指挥,黄管局防汛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和管理处领导组织全处职工参加防汛抢险,并作好后勤保障。必要时向市防办申请人力物力支援,若棠西公路被山洪冲毁或者被垮落的土石方阻断,则对外交通路线改为从雾渡河经上洋至西北口坝顶。工管科全体人员要坚守在坝上泄洪,并持续密切监视水雨情直至入库洪峰消退。电站做好厂房被淹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当水势无法控制,危及人员安全时,及时组织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

4 洪水调度方案

汛期库水位控制在正常蓄水位322.00m以下,相应库容1.6亿m3。当库水位低于322.00m且无洪水来临时可通过发电进行调节。当库水位接近322.00m且上游有洪峰来临时,采用以下方式调洪:

①若入库流量小于1563m3/s(10年一遇洪水),采用溢洪道右孔泄洪,控制下泄流量不超过900m3/s。

②若入库流量大于1563m3/s小于2814m3/s(10~50年一遇洪水),采用溢洪道两孔控泄,并尽可能与三泉溪洪水错峰,控制厂房前水位在253.50m以下,同时,电站要做好防止洪水进入厂房的措施。

③若入库流量大于2814m3/s小于3300m3/s(50~100年一遇洪水),溢洪道两孔闸门全开敞泄,并通知电站人员做好停机撤离前的准备工作。

④若库水位超过设计洪水位322.55m,且入库洪峰大

于3300m3/s时,一切服从大坝安全,除采用溢洪道两孔泄洪外,还要及时开启左岸泄洪洞闸门,原则上来多少泄多少。

当水库在高水头状态下运行时,若坝后发生异常情况且大量涌水,危及大坝等建筑物安全时,也应及时开启溢洪道、泄洪洞闸门泄水,尽快降低库水位,以确保大坝安全。

西北口水库自1991年蓄水至今,已安全运行了26年,每一年防汛我们都严格按照预案提前准备、提前培训,让所以人员都熟悉预案。其间虽然经历了如1998年特大洪水的几次考验, 但都能做到熟记预案,执行预案,从而保证了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保证了下游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的安全性。根据多年水库运行和防汛实际工作经验,笔者对水库防汛调度预案的重要性认识更加深刻,觉得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加强和完善:

第一,明确职责,严格纪律。这就包括我们水库各个部门以及具体到个人的职责,只有明确了职责,在水库面对洪水和危险的时候,我们每个部门、每一个人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负什么责任;俗话说“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我们也只有制定了严格的防汛纪律,并有一个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才能保证我们每个部门每个人都严格执行预案。

第二,根据实际,完善预案。所谓预案,就是对潜在的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和影响程度而事先制定的应急处置方案。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前了解未来的气候变化,来制定我们的防洪预案,让其真正具有实践意义,而不是一个纸面上的预案。

第三,加强宣传,组织学习。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宣传,组织相关人员加强学习,让更多的人知道防汛预案的相关类型,以便于预案的执行。

第四,定期开展防汛演习。防汛演习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他能够使我们及时发现预案存在的问题、完善措施积累抗洪抢险的经验。

篇5:胥坝乡防汛抗旱工作预案(推荐)

为切实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夺取农业丰收,保障全乡经济和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市、县防汛抗旱预案和会议要求,针对我乡地处江心洲,洪涝、旱灾频繁发生的实际,总结历年防汛抗旱工作的经验教训,特制定2014年胥坝乡防汛抗旱工作预案:

一、防汛抗旱目标任务

2014年,我乡防汛抗旱工作总体目标任务是:防洪保安全,抗旱夺丰收,确保安平、子胥、文沙三个圩口安全渡汛,同时广辟水源,扩大灌溉面积,把可能发生的洪涝旱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具体防汛、除涝、抗旱目标任务是:

(一)防汛目标任务

1、我乡安平圩、子胥圩、文沙圩确保长江坝埂头水位14.50米不溃破,力保1998年坝埂头水位14.74米不溃破。

2、安平圩外护小圩确保洪水位达到现有堤顶以下1.0米不溃破,胥坝圩平垸行洪外护小圩要及时放水入圩。

(二)除涝目标任务

1、子胥站水系、文沙站水系、五星站水系、西江站水系、杨林站水系确保排涝标准7--10年一遇(即24小时降雨173--196mm,三日排出),如遇超标准降雨,要科学调度,把涝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合心站水系要力争把涝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抗旱目标任务

1、在30天不下雨的情况下,要确保在地农作物丰收,全面实现乡党委、政府年初提出的农业生产目标。

2、在50天不下雨的情况下,全乡要立足抗旱夺丰收,确保农业生产不受大的影响。

3、在70天不下雨的情况下,各村在确保人、畜饮用水的前提下,及时组织人力、物力,全力投入抗旱,尽可能减少旱灾损失。

二、防汛抗旱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防汛抗旱组织机构,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

1、建立健全防汛抗旱组织机构。各村、各部门要按照防汛抗旱工

作统一领导、分级、分部门、分堤段包干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乡成立防汛抗旱指挥所,并根据我乡地理位置实际情况,成立安平、子胥、文沙三个一线指挥分所(指挥分所分别设置在安平圩杨林站、子胥圩西风埂和文沙圩南江段)。各村、各部门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相应的防汛组织机构。

2、明确各级指挥机构职责。乡防汛抗旱指挥所负责领导和指挥全乡的防汛抗旱工作。各指挥分所、各村、各部门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必须按照“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在乡指挥所的统一领导下,全面负责指挥本圩口、本村、本部门的防汛抗旱工作,做到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不折不扣地执行乡指挥所的调度命令。

3、明确领导,强化责任分工。

认真落实防汛行政负责制。为切实加强对防汛抗旱工作的领导,明确职责,防汛抗旱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领导包片联系村,险工险段和通江涵闸站的包工包防责任制。

4、明确部门职责。《防洪法》和《防汛条例》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乡直乡办各单位在做好部门自身防汛工作的同时,要按照乡指挥所的职责分工承担防洪任务。邮政、电信部门要确保汛期电信畅通;电力、农机部门要保证防汛抗旱用电、用油的优先安排;公安、司法部门运用法律手段,严厉打击干扰和阻碍防汛抗旱工作的人和事;文化广播工作站做好防汛工作的宣传报道(包括雨情、水情),加强对《防洪法》和《防汛条例》的宣传;民政、卫生部门要积极做好救灾和防病治病工作;农业部门要做好灾后的农业生产自救工作。其它部门要根据乡防汛抗灾工作的需要,积极主动地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共同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二)根据水情、雨情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工作部署,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1、排涝措施

(1)各排涝站的维修工作必须全部结束,确保汛前排涝机械运转正常。

(2)当长江坝埂头水位达11.50米时,各排涝站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如遇恶劣天气或降雨,各排涝站全体职工到岗,并认真做好开停机记录。

(3)当长江坝埂头水位达12.50米,无论天晴、天阴,各排涝站全体职工到岗值班,密切注视天气变化,随时准备开机排水。

(4)当长江坝埂头水位达13.50米时,乡指挥所有关人员到各排涝站现场督查指导。

(5)乡各排涝站在坝埂头水位14.00米时,原则上应停止外排,机械设备完好的泵站,在控制内外水头差,确保堤防安全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外排标准,但必须报乡防汛指挥所批准执行。

2、圩堤防守措施

(1)当长江坝埂头水位达到11.50米(设防水位)并呈上涨趋势时: A、指挥所分工分片负责的领导要再次到责任段督促检查防汛工作的落实情况。

B、乡、村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要坚持24小时值班,密切注视天气变化趋势,及时掌握水情、雨情和工情,并认真做好值班记录。

C、乡指挥所登记落实应急抢险队伍员不少于70人(具体名单由乡直乡办单位填报);子胥圩分所、文沙圩分所、安平圩分所、各村指挥连要落实水手队和抢险队,各队人数不得少于15--25人,要登记造册,并通知本人在汛期不得外出。

D、办公室记录水情、雨情、长江水位、内河水位,及时通告全乡。(2)当长江坝埂头水位达到12.50米(警戒水位),并呈上涨趋势时:

A、乡村指挥机构上堤挂牌指挥。

B、乡指挥所分工负责领导上岗办公,联系村干部进驻村,协助做好防汛工作。

C、电信、供电、广播站、派出所(联防队)、交管站等有关单位要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与乡指挥所联系畅通。

D、各村上堤劳力要达到10%,组织民工认真做好清障、挡浪、巡堤查险。同时,组织调运防汛抢险物资器材,定点堆放、三大圩口每公里搭设一个工棚。

(3)当长江坝埂头水位达到13.50米(危险水位),并呈上涨趋势时:

A、指挥所、各指挥分所全体成员全部上堤办公;各指挥连要将防汛抢险任务层层分解,包堤段,包险工险段,责任到人,任务到人。

B、指挥机构要统一安排防汛抢险工作,上堤劳力要达到50%,组织民工24小时巡堤查险,同时安排挑土牛,做导渗压渗工程及堤身挡浪,努力做好抢险,保堤护堤工作。

C、各村各防汛抢险水手队和机动抢险队要集中待命,随时投入抢险,乡应急大队集中地点在乡办公大楼会议室;子胥分所抢险队员集中地点在子胥圩西风埂;文沙圩分所抢险队员分两处集中:一处在南江保坍(30人),一处在文沙圩堤管会(20人);安平圩分所抢险队员分两处集中:一处在重新东风埂(20人),一处在江滨十一段(30人),各村防汛抢险队员集中在连部附近。

D、全乡所有船只禁止营运、捕捞,服从乡指挥所统一指挥,以备应急之用。

E、乡防汛指挥所与有关指挥连要调用一定数量的船只装载必备的砂石料、编织袋、毛竹、铁丝等抢险物资。分别停在子胥圩西风埂段,洪楼下小圩段、文沙圩南江保坍段、安平圩江滨十一段,东风埂段等指定地点等待调用,用于突发性的应急。

F、成立防汛指挥所纠察队,确保政令畅通。

(4)当长江坝埂头水位达到14.0米(超过危险水位0.5米),并呈上涨趋势时:

A、在组织领导方面:乡防指及时成立疏散安置办公室,抽调有关人员立即上岗到位办公,按预案制定《胥坝乡群众疏散转移安置预案》和《生产救灾预案》、《卫生防疫预案》和《中小学生安全疏散预案》等,做好有关圩内的群众疏散转移安置的准备工作。

B、在防守力量方面:⑴全乡所有劳力上堤,认真巡堤查险,调运物料;⑵卫生部门要组织医疗队,准备进驻群众安置点,负责防病治病和卫生救护工作;(3)抢险队伍到指定地点集中,随时投入抢险;⑷民政、公安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各项救灾准备工作,负责安置点的群众生活安排和治安管理。

C、在防守措施方面:⑴乡防指调用一定的船只,装载必备的砂石料、编织袋、竹、木材、铅丝等抢险物资,分别停靠在南江保坍段,江滨十一段、东风埂、文沙圩堤管会、西风埂等地点待命,用于突发险情抢护;⑵乡防指安置办公室要协助有关村认真做好老、弱、病、残、儿童以及粮食、大牲畜和重要财产的有序转移准备,同时封锁渡口,防止劳力外流,各防汛抗洪指挥机构,干部要坚守各自岗位,做好

应急准备。

(5)当长江坝埂头水位达到14.20米,并呈上涨趋势时: A、确保子胥圩、文沙圩和安平圩三个圩口不溃破;

B、全乡所有劳力上堤,同时封锁渡口,防止劳力外流,各防汛抗洪指挥机构,干部要坚持各自岗位,做好应急准备。

C、防汛指挥机构24小时把住要害关口,组织民工进驻哨棚,随时准备抢险。

D、突击加固堤防,力争堤防安全度汛。

E、继续做好圩内老、弱、病、残、妇女儿童以及粮食、大牲畜和主要财产的有序转移准备。

F、按程序请求县防指支援。

(6)当长江坝埂头水位达到14.50米(超危险水位1米),预计继续上涨,甚至发生1954年型特大洪水时:

A、充分调整安平、子胥、文沙三分所一线指挥机构的领导力量,强化指挥调度,确保抢险物资的供给需要。

B、紧急动员全乡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和全社会的力量,全力以赴,投入防汛抢险救灾。

(三)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两不误

从现在起,不管是汛期,还是汛后,我们不仅要抓好防汛抗洪工作,而且要切实做好抗旱工作,科学控制圩内排涝干沟底水位,以防干旱。当遇到70天不下雨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要不失时机地开闸引江水,保证圩内农作物灌溉用水,但是必须报乡指挥所批准后,方可开闸引水。

(2)当外江水位低于海拨7米,开闸引不到江水时,应及时在子胥站、西江站、和尚垄站、文沙站、文沙新洲站出水处筑坝,采取提江水倒灌入圩。

(3)必要时可利用现有的船只安置流动泵站,解决提水困难。(4)子胥站和杨林站引水,外江水位控制在9.5米以下;和尚垄站、文沙站、西江站、文沙新洲站引水,外江水位控制在10米以下。

三、汛期值班、汇报制度

1、值班制度

(1)当长江坝埂头水位达11.50米时,各级防汛机构挂牌办公,实行24小时值班。

(2)当长江坝埂头水位达到12.50米时,乡直乡办各单位实行24小时值班。

(3)当长江坝埂头水位达到危险水位13.50米时,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实行防汛值班领导带班制。

2、汇报制度

(1)防汛工作汇报制度:各村要确定专人及时将各村水情、灾情、工情、险情和防汛抗旱行动情况向乡防汛办公室汇报,以便及时汇总上报。具体规定:设防水位线两天一汇报;警戒水位线以上,一天一汇报,特殊情况和重大灾情、雨情、险情随时汇报。

(2)抗旱工作汇报制度:发生旱情时,各村确定专人定期向乡防汛抗旱办公室报告旱情、抗旱行动和人畜饮用水特困区的情况要具体汇报,具体汇报日期原则上定于每旬逢“3”和“8”日汇报,特殊情况做到两天一汇报,重大灾情随时汇报。

四、备足备齐各类防汛物资器材

防汛抗洪物资筹措继续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乡防指掌握的防汛器材,主要用于重大险情的应急抢护。各村要立足自身,根据本堤段防汛任务的大小,采取自力更生,分组负责的筹措办法,备足备齐防汛器材。具体要求是:

各村按堤线长度,每米筹备编织袋2-3条,浪草10斤,浪桩1-2根,草绳8-10米,每座通江涵准备编织袋300--500条,渗漏严重的堤防,应备足导渗砂料和预备土。

五、严明防汛纪律

篇6:长直乡人民政府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长直乡人民政府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和依据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防汛应急体系,有效防范水旱灾害,保证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为全面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构建和谐长直而服务。

为做好防汛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指挥体系和职责

(一)长直乡防汛指挥部

长直乡防汛指挥部由乡长杨春霞任指挥长,副乡长王小龙、李亚红、常亚江任副指挥长,乡政府办公室、安监站、乡武装部、派出所、水利水保站、财政所、林业站、电信所、民政办、道管站、供电所为指挥部成员单位。防汛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乡防汛办)。防汛办设在水利水保站,由王启民担任办公室主任,联系电话:6142009、6142023。

各村民委员会相应成立防汛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的防汛抢险工作。

(二)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1、乡政府办公室负责防汛组织协调等工作。

2、水利水保站负责做好汛期各项安全检查工作,及时处理安全隐患问题。协助抓好防汛抗旱救灾物资供应工作,做好编织袋、抽水机等防汛抗旱物资的储备和调运工作。

3、乡武装部负责组织基于民兵应急分队参与的防汛抢险工作。

4、乡民政办负责协助灾区安置救济灾民,安排好灾民生活,帮助灾区重建家园,归口负责汇总灾情,并及时与防汛抗旱指挥部联络。

5、派出所负责灾区的治安保卫工作。在紧急防汛期间,按照乡政府或防汛指挥部的部署,加强重点地区的治安管理;必要时实行交通管制,确保运送防汛抢险人员和车辆优先通行;及时处理破坏防汛设施、趁灾盗窃、哄抢、挑动群众械斗以及利用迷信蛊惑人心、破坏抗灾救灾等案件,并予以坚决打击。

6、电信所负责汛期通讯,确保防汛用户(政府重要部门、防汛、水利、电站)的通讯畅通;对水情、气象电报和涉及防汛的重要通信业务,要严格时限,及时处理,安全传递。

7、林业站负责管制沿泄洪渠木材的堆放,避免汛期木材漂流,防止发生阻水事故。

8、道管站负责防汛抢险、救灾物资的运输工作,确保交通干线畅通;及时抢修公路水毁工程,确保防汛和抢险物资车辆的通行;对一时无法修通的,及时设置塌方警示标志,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9、供电所负责灾区供电系统抢修,优先安排防汛抗旱紧急用电。

三、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预防预警信息

1、汛情信息 乡政府办公室应加强对当地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并将结果及时报送乡政府、党委、乡防汛指挥部及相关成员单位和各村委会主要负责人。

2、洪涝灾害信息 主要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口以及群众财产、农林牧渔、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工矿企业、水电设施等方面的损失情况。洪涝灾害发生后,教育、交通、电力、通讯、农业等部门和各村委会应及时向乡防汛指挥部报告洪涝受灾情况,并对实时灾情组织核实。乡防汛指挥部应收集动态灾情,全面掌握受灾情况,并及时向县政府和县防汛指挥部报告。

(二)预防预警行动

1、暴雨洪水灾害预警。根据市、县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警报,及时向全乡发布预报暴雨的时间、强度、量级和范围。

2、地质灾害预警。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地方,应根据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点,主动采取预防和避险措施,及时发布预报警报。

四、防汛应急响应

(一)预警级别

蓝色汛情预警:预报未来6小时雨量将达到20毫米以上、50毫米以下,主要道路、部分路段和低洼地带积水深度可能达20厘米。

黄色汛情预警:预报未来6小时内雨量将达到50毫米以上,或已达到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主要道路、部分路段和低洼地区积水深度可能达30厘米以上,50厘米以下。

橙色汛情预警:预报未来3小时雨量将达到50毫米以上,或已达到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主要道路、部分路段和低洼地区积水深度可能达30厘米以上,50厘米以下。

红色汛情预警:预报未来3小时雨量将达到100毫米,或已达到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主要道路、部分路段和低洼地区积水深度可能达50厘米以上。

(二)防范措施

1、蓝色汛情预警:乡防汛办主任上岗到位;副指挥长带班,及时组织分析汛情,并在达暴雨级后及时向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乡防汛指挥部向各村委会防汛机构及有关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通报汛情信息,根据上级要求下达防汛通知。

2、黄色汛情预警:通知各村委会做好防汛准备。乡防汛指挥部副指挥长上岗到位,每2小时向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一次情况,遇紧急情况随时汇报;下发防汛通知,部署防御工作;组织指挥全乡防洪抢险救灾工作。

3、橙色汛情预警:乡政府办公室向乡党委书记、乡长、分管副书记、副乡长报告降雨量及未来天气趋势;乡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向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报告汛情;乡党委办、政府办下达防御紧急通知;成立抗洪抢险救灾领导小组,实行统一领导,按本预案分组实施。

(三)工作内容

1、组织指挥。乡防汛指挥部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具体做好各项协调工作,各级各部门认真实施本预案。要求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抢险队及防汛物资管理部门要24小时值班、确保通讯畅通。

2、信息发布。乡防汛指挥部负责发布汛情公报、防汛紧急警报、灾情;政府办公室负责发布警报、紧急警报、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信息;其他部门发布有关汛情、灾情等信息需报乡防汛抗旱指挥部同意。

3、物资、车辆调用。发生橙色汛情预警时,乡防汛指挥部有权在全乡范围内根据需要调用防汛物资、车辆。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大局,主动配合。

4、人员物资撤离。各级各部门要按防洪预案组织转移受灾地段人员和物资;对重要物品、有毒物品及易燃易爆物品应按有关规定要求处理。

5、新闻采访。报道汛情、灾情必须及时、真实,综合性报道、向上级新闻单位和对外的报道,按有关规定审查后发布。

(四)组织分工

发生橙色汛情预警时,乡政府成立抗洪抢险救灾领导小组,下设决策指挥组、技术指导组、抗洪抢险组、宣传报道组、后勤保障组。各组按职责分工开展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1、决策指挥组: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组成。主要职责:发布抗洪救灾紧急动员令;决定重大险情的抢险方案;决定调用抢险队伍;负责请示上级政府调派物资、部队支援抢险;决定抗洪抢险的其他重要事项。

2、技术指导组:由乡防汛办、水利水保站、电管站、道管站主要领导组成。主要职责:负责汛情、灾情汇总;负责暴雨、洪水和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负责水利工程防洪调度;根据灾情、险情提出防御对策措施。

3、抗洪抢险组:由乡政府办、安监站、武装部、水利水保站、派出所、供电所、道管站、林业站等职能部门的领导和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负责各类险工险段的抢险救灾;抢险救灾车辆的调集;抢险设备、物资的调用;乡党委、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和重要防汛部门的供电、通讯保障;抢险、遇险伤病人员的救治;易燃易爆和有毒等化学物品的处理;及时组织修复水毁工程。

4、宣传报道组:由乡政府办、宣传领导和广播站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及时落实市、县政府抗洪救灾命令、决定及防汛信息、汛情公报等播报任务;及时报道乡(村)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抗洪抢险活动情况和广大军民在抗洪抢险救灾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准确报道灾害情况;编辑洪灾和抗洪录像专辑。

5、后勤保障组 由乡财政所和民政办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负责乡党委、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值班领导和工作人员的生活安排;抢险救灾车辆具体安排;负责相关救灾物资的发放工作。

(五)应急保障

1、通信与信息保障。乡防汛指挥部应协调当地通信管理部门,按照防汛的实际需要,将有关要求纳入应急通信保障预案。出现突发事件后,通信部门应启动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迅速调集力量抢修损坏的通信设施,努力保证防汛通信畅通。必要时,调度应急通信设备,为防汛通信和现场指挥提供通信保障。在紧急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公共广播等媒体以及手机短信等手段发布信息,通知群众快速撤离,确保人民生命的安全。

2、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对易出险的水利工程设施,应提前编制工程应急抢险预案,以备紧急情况下因险施策;当出现新的险情后,应派工程技术人员赶赴现场,研究优化除险方案,并由工程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乡防汛指挥部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储备的常规抢险机械、抗旱设备、物资和救生器材,应满足抢险急需。

3、应急队伍保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是抗洪抢险的重要力量。防汛抢险队伍分为:群众抢险队伍、非专业部队抢险队伍和专业抢险队伍(地方组织建立的防汛机动抢险队和武装部组建的抗洪抢险专业应急部队)。群众抢险队伍主要为抢险提供劳动力,非专业部队抢险队主要完成对抢险技术设备要求不高的抢险任务,专业抢险队伍主要完成急、难、险、重的抢险任务。

4、供电保障。乡电管站主要负责抗洪抢险、救灾等方面的供电需要和应急救援现场的临时供电。

5、交通运输保障。乡安监站、道管站主要负责优先保证防汛抢险人员、防汛救灾物资运输;低洼地区受洪水威胁时,负责群众安全转移所需地方车辆的调配;负责用于抢险、救灾车辆的及时调配。

6、医疗保障。长直乡卫生院主要负责灾区疾病防治的业务技术指导;组织医疗卫生队赴灾区巡医问诊,负责灾区防疫消毒、抢救伤员等工作。

7、治安保障。派出所负责做好灾区的治安管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抗洪救灾行动和工程设施安全的行为,保证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负责组织搞好防汛抢险、分洪爆破时的戒严、警卫工作,维护灾区的社会治安秩序。

8、物资保障。乡防汛指挥部应按规范储备防汛抢险物资;防汛指挥部根据规范储备的防汛物资品种和数量,结合本地抗洪抢险的需要和具体情况确定。

9、资金保障。乡政府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用于遭受严重水毁的工程修复补助。

10、社会动员保障。防汛是社会公益性事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利工程设施和防汛的责任;乡政府应加强对防汛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动员全社会力量,做好防汛工作。

(六)救灾

1、发生重大灾情时,灾区村委会应成立救灾指挥部,负责灾害救助的组织、协调和指挥工作。根据救灾工作实际需要,乡防汛办派人参加指挥部办公室工作。

2、乡民政部门负责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应及时调配救灾款物,组织安置受灾群众,作好受灾群众临时生活安排,负责受灾群众倒塌房屋的恢复重建,保证灾民有粮吃、有衣穿、有房住,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3、乡卫生院负责调配医务技术力量,抢救因灾伤病人员,对污染源进行消毒处理,对灾区重大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理,防止疫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

4、各村委会按属地管理原则应组织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进行清除。

(七)灾后重建

1、对影响当年防洪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的水毁工程,应尽快修复;防洪工程应力争在下次洪水到来之前,做到恢复主体功能;抗旱水源工程应尽快恢复功能。

2、遭到毁坏的交通、电力、通信、水利以及防汛专用通信设施,应尽快组织修复,恢复功能。

3、各相关部门应尽快组织灾后重建工作,特别要注重解决受灾群众的住房问题,灾后重建原则上按原标准恢复,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提高标准重建。

长直乡防汛抢险工作领导组

总 指 挥: 杨春霞(乡长)*** 副总指挥: 王小龙(副乡长)*** 李亚红(副乡长)*** 常亚江(副乡长)*** 席 龙(武装部长)*** 刘明生(派出所所长)*** 秘 书: 王小光(政府办公室主任)*** 成 员: 王奇民(水利水保站站长)*** 聂同超(民政助理员)*** 靳海新(财政所所长)*** 杨爱枝(广播站站长)*** 吕建军(供电所所长)*** 安永军(卫生院院长)*** 陕正宏(西交村村委主任)*** 刘更龙(长直村村委主任)*** 鲁增军(鲁家坡村委主任)*** 席玉峰(前青村村委主任)*** 弟彬红(峪里村村委主任)*** 梁小平(涧溪村村委主任)*** 王小东(后青村村委主任)*** 冯小民(古哚村村委主任)*** 樊国云(原峪村村委主任)*** 常群生(黑峪村村委主任)*** 屈小明(火星村村委主任)*** 王林生(烹长村村委主任)*** 吕战勇(寺里沟村村委主任)*** 范荣杰(上涧村村委主任)*** 王 鹏(南洼村村委主任)*** 宋江红(平原村村委主任)*** 武亚峰(上洼村村委主任)*** 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乡水管站

办公室主任:王奇民 值班电话:6142009

二○一一年四月十一日

长政发【2011】6号

关于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通知

各村委会、乡直各单位及驻长单位:

为加强对我乡的防汛抗旱工作的领导,安照“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要求。经乡政府决定,特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现将指挥部成员名单通知如下:

长直乡防汛抢险工作领导组

总指挥: 杨春霞(乡长)*** 副总指挥: 王小龙(副乡长)*** 李亚红(副乡长)*** 常亚江(副乡长)*** 席 龙(武装部长)*** 刘明生(派出所所长)*** 秘 书: 王小光(政府办公室主任)*** 成 员: 王奇民(水利水保站站长)*** 聂同超(民政助理员)*** 靳海新(财政所所长)*** 杨爱枝(广播站站长)*** 吕建军(供电所所长)*** 安永军(卫生院院长)*** 陕正宏(西交村村委主任)*** 刘更龙(长直村村委主任)*** 鲁增军(鲁家坡村委主任)*** 席玉峰(前青村村委主任)*** 弟彬红(峪里村村委主任)*** 梁小平(涧溪村村委主任)*** 王小东(后青村村委主任)*** 冯小民(古哚村村委主任)*** 樊国云(原峪村村委主任)*** 常群生(黑峪村村委主任)*** 屈小明(火星村村委主任)*** 王林生(烹长村村委主任)*** 吕战勇(寺里沟村村委主任)*** 范荣杰(上涧村村委主任)*** 王 鹏(南洼村村委主任)*** 宋江红(平原村村委主任)*** 武亚峰(上洼村村委主任)*** 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乡水管站

办公室主任:王奇民 值班电话:6142009

上一篇:advise的第三人称单数和例句下一篇:货梯立项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