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迎新新闻稿范文

2024-05-15

高中迎新新闻稿范文(精选3篇)

篇1:高中迎新新闻稿范文

迎新春联谊会主持词

8:25(幕后)亲爱的叔叔阿姨们,欢迎您走进由xx老年服务中心为您举办的迎新春联欢会的活动现场,我们的活动还有5分钟正式开始。在这里温馨提示您,有上洗手间的叔叔和阿姨,请您抓紧时间。有上洗手间的叔叔和阿姨请您抓紧时间。同时为了确保我们活动的质量,请将您的手机和小灵通调到震动或关机状态。请将您的手机和小灵通调到震动或关机状态。

请工作人员将叔叔阿姨的抽奖条放到舞台前方的抽奖箱内,在稍后的活动中我们会进行幸运抽奖环节,预祝今天到场的叔叔阿姨都能有机会赢取一份精美礼品。

尊敬的来宾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们的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再一次温馨提示您,有上洗手间的叔叔和阿姨,请您抓紧时间。同时为了确保我们活动的质量,请您在稍后的活动中不要随意走动及大声喧哗,也请将您的手机和小灵通调到震动或关机状态。请工作人员各就各位,我们的活动即将开始。

8:30(开场)金虎纳福迎新春,四海笙歌颂虎年。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叔叔阿姨们,大家上午好。非常开心能和这么多的叔叔阿姨相聚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阳阳。首先请允许我代表xx老年服务中心的全体工作人员,对您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欢迎你们。在这里阳阳也给叔叔阿姨们拜个早年,祝大家虎年快乐,洪福齐天,虎虎生威,大吉大利,万事如意。

那马上就要到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了,我想问叔叔阿姨一个问题,我们过节要说什么呢?…好,都是祝福的词,那我再问叔叔阿姨一个问题,过节要送什么呢?…对,就是送礼,今天来到咱们后旗,可以说是送祝福,送健康,送贺礼,我的祝福现在是送到了,礼物当然也是少不了了,下面我就送出今天的 对未来的信心。

喜悦伴着汗水,成功伴着艰辛,遗憾激励我们奋斗。在叔叔阿姨的关心与呵护下,不知不觉我们走进了XX年。回首往事,我们满怀豪情,展望未来,我们重任在肩。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畅想美好的未来,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有请哈xx市场总经理xx女士为我们带来新春致辞。有请刘总!

8:38刘总发言

8:43非常感谢刘总的祝福。相信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引以及我们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XX年的xx一定会再创新高。

在今天这个辞旧迎新,值得庆贺的日子里,我们xx儿女也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祝福,现在就请叔叔阿姨们燃烧我们所有的热情,带着我们激-情的掌声,有请出由我们xx儿女自编自演的节目三句半〈xx里健康多〉,祝叔叔阿姨新一年里好事多多,笑容多多,健康多多。

8:45《三句半》

8:50叔叔阿姨们说他们演的好不好?说的对不对?喜欢的话再给他们点掌声好不好?

叔叔阿姨们都知道xx是咱们健康的大家庭,而健康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人类就开始不段的追寻各种健康的方法,在今年我们更是遭遇了60年不遇的大雪严寒天气,早晚温差很大,而且空气十分干燥,在这段时间里,咱们老年人容易引发各种疾病,所有叔叔阿姨都是更加渴望健康的。值此新年来临之际,我们不仅要把诚挚的祝福送给您,还要把更多更好的健康知识健康理念送给您。

8:52专家简介为此,今天我们特别请到了---------下面就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有请张教授与我们在座的中老年朋友共叙健康,有请张教授!

8:55---10:15专家讲座

10:15非常感谢张教授给的精彩讲解,让我们再次把热烈的掌声献给张教授。感谢他为我们带来的健康大礼。

今天是我们xxXX年的迎新春联欢会,在新的一年中,为了回报叔叔阿姨们长期以来对我们的支持与厚爱,本次活动设立了特大优惠政策,详细情况请咨询您身边的满意代表。在这里阳阳希望叔叔阿姨们都能把健康和快乐带回家。好,亲爱的叔叔阿姨们,让我们休息一会,稍后午餐时间见。

11:00午餐

迎新汇演新闻稿

彩旗翩翩,丹桂飘香,欢声笑语,人潮涌动。护理学院xx年迎新中秋文艺汇演于9月19日在演播大厅举行。为新生打开一面崭新的篇章。

“茫茫武陵,清清锦江……”一首激情四溢的校歌拉开了汇演的帷幕,演出同学那轻灵而娴熟的节奏、动感而激情的舞姿以及她们与音乐完美的融合,无不感染在场的所有观众,牵动着每一颗观众的心。青春洋溢的主持人用他们饱含热情的语调为迎新汇演讲述了一段精彩的开场白,并介绍了到场的各位领导与嘉宾。伴随热烈的掌声,唐院长等领导向迎新汇演致辞,他们欢迎新同学加入护理学院,并激励大家在以后积极进取,共创美好未来。同时在这金色时节祝大家中秋快乐!顿时,汇演现场群情激昂,掌声雷动。

紧接着各种节目轮番登场,异彩纷呈,魅力四射。舞蹈《哭嫁》《彩云之南》把汇演带入了第一个高潮,紧随其后的小品双簧,独唱等也毫不逊色。美丽的本土舞蹈《茶山情歌.》让大家领会了贵州的风土人情,一首《我的未来不是梦》又一次把汇演推向高潮,舞蹈《云中谁寄锦书来》更是为这中秋之际遥寄相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终汇演在《我相信》的歌声中结束。在音乐的伴奏下,主持人致闭幕祝福语,为此次晚会画上完美的句号。相信它将化作一杯琼浆玉液,沁人心脾;相信它将化作一段美好的回忆,萦绕不去!

据悉:此次迎新汇演历经一个多月的筹备,护理学院学生科,团委为此付出诸多努力和汗水,我们的成功是集体团结合作的结果,这些经验将会成为我们未来的一笔宝贵财富。龙虎啸兮江海阔,肝胆照兮惜流光!牧梦星空的勇士,我将点燃青春的火炬,开拓向前!

篇2:高中迎新新闻稿范文

分子机器是近年纳米研究领域的重点。2007年新年伊始, 法国图卢兹材料设计和结构研究中心与德国柏林大学科学家就在美国《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共同发布了一项重要成果:成功研制出可旋转的“分子轮”, 并组装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生物分子机器。

分子机器指由分子尺度的物质构成、能行使某种加工功能的机器, 其构件主要是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因其尺寸多为纳米级, 又称生物纳米机器, 具有小尺寸、多样性、自指导、有机组成、自组装、准确高效、分子柔性、自适应、仅依靠化学能或热能驱动、分子调剂等其他人造机器难以比拟的性能, 因此研究生物纳米机器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以促进生物学发现, 深入认识蛋白质分子机器机制, 开发生物分子机器和促进仿生学发展。

从上世纪90年代起, 法国图卢兹材料设计和结构研究中心就已着手研制分子机器。2007年研制出的“分子轮”是第一台真正的分子机器。这个非常奇特的分子包括2个直径为0.7纳米, 由三苯甲基分子组成, 被固定在长0.6纳米的轴上的“车轮”。所有分子机器的化学结构均被固定在铜基上。

研究人员确信, “分子轮”将在复杂的纳米机器如分子卡车和分子纳米机器人等领域占有重要位置, 可用于在人体细胞内清除病灶、充当药物运输的人造载体及形成分子阀门等。

二、仅一个原子厚的最薄材料问世

2007年3月1日, 英德两国科学家宣布, 研制出了只有一个原子厚的世界最薄材料。这种膜片由碳原子六边形连接而成, 状如蜂巢, 如果层层叠加, 需要20万层才能达到一根头发丝的厚度。

这种新型材料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联手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研制而成。

研究人员声称, 这是一种比纳米更新的全新技术, 有望在电子计算机和医学等领域掀起一场革命, 连用于形容纳米的词汇都不足以用来描述这种新膜片。它比硅更灵敏、更节能, 有可能最终取代硅, 成为更加有效的晶体管, 用于大幅提高计算机运算速度和研制新药物。此外, 它还可用作微观滤网, 分离气体所含的不同成分。在医学领域, 电子显微镜观察分子时所得图像的清晰度目前还受限于分子样本载体的厚度, 而这种碳原子膜片仅0.35纳米厚, 易于电子穿越, 如果作为载体, 可获得更清晰的分子结构图像。

科学家指出, 这是一个以前不为人知的材料新家族, 这些材料表现出难以想象的良好性能:重量轻、柔韧性好、性质稳定, 不仅超薄, 而且在不同环境下或表现出超强性能, 或表现出高绝缘或高导电性能, 为工程师和设计师提供了多种可选择的材料特性。它可用于日常生活, 从穿衣到计算机无所不包。预计, 这种新型材料也将改变人类的生活。

三、人造染色体首次合成

最具争议的美国“科学怪人”克雷格·文特尔2007年10月6日宣布, 由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已经合成出人类历史上首个完全人造的染色体, 并有可能创造出首个永久性生命形式, 以此作为应对疾病和全球变暖的潜在手段。

研究小组用化学物质在实验室中合成了由381个基因、58万个碱基对组成的人造染色体———一种经过简化拼接的生殖支原体DNA序列, 并将其植入细菌生殖支原体, 使之在细胞中起主控作用, 变换成为一种新的染色体。在植入基因的控制下, 新细菌能摄食、代谢和繁殖, 已经具备了生命的基本特征, 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造生命”。它标志着人类向探索人造生命迈出了重要一步。

“人造生命”技术的益处首先是应对能源危机和解决环境问题, 如制造特种微生物, 用以替代石油和煤炭的绿色燃料, 或帮助清除危险化学物质或辐射等;用于合成能吸收过多二氧化碳的细菌, 消除气候变暖的负面影响等。

其次, 可在基因诊断方面更深入了解生命的组成元素, 从源头封杀多种遗传疾病;并有可能用来定制细胞, 替换自体受损和病坏器官;制造高效精准的细胞生物, 将药物直接送达病灶等。

文特尔今年在全球媒体上爆出的另一热门新闻是, 研究小组公布了文特尔本人的“双倍体基因序列”, 即遗传自父体和母体两套染色体的完整版基因序列, 这是迄今最为详细的人类基因组差异图及全球首份个人版全基因组图谱, 它使人类向真正的“个性化医疗”时代又迈进一步。

四、中国发射首颗探月卫星

从古到今, 中国人一直幻想着能够如同嫦娥那样飞天, 赴月一探究竟。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 这个数千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一飞冲天, 奔向月球。2007年11月5日, 嫦娥一号进入环月轨道, 它承担了四项科学任务:绘制完整的三维月球地图;进行月表化学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探测;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记录原始太阳风数据, 研究太阳活动对地月空间环境的影响。这是中国首次开展月球科学探测, 初步构建月球探测航天工程系统。为月球探测后续工程积累了经验。

实现月球探测是我国航天深空探测零的突破, 标志着中国已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也是继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航天卫星之后, 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新的里程碑, 迈出的航天深空探测第一步。

自美国1969年实施阿波罗奔月计划、1972年结束以来, 探月之路似已尘封35载, 少有大动作。我国成功探月不仅引起公众极大兴趣, 也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它入选了英国《自然》杂志评出的2007年重要科技新闻。

五、发现4个夸克组成的新粒子

基本粒子物理学 (也称高能物理学) , 是物理学的三大科学前沿 (基本粒子、天体物理、生物物理) 之一。

1997年, 俄国物理学家戴阿科诺夫等人曾经预测, 存在一种由5个夸克组成的粒子, 质量比氢原子大50%。2001年, 日本物理学家利用SP环-8加速器, 发现了5夸克粒子存在的证据。随后得到美国托马斯·杰裴逊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和莫斯科理论和实验物理研究所的证实。这种5夸克粒子由2个上夸克、2个下夸克和1个反奇异夸克组成, 并不违背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多于3个夸克组成的粒子。研究人员认为, 这种粒子可能仅是“5夸克”粒子家族中第1个被发现的成员, 还有可能存在由4个或6个夸克组成的粒子。2003年, 一国际研究小组利用大型加速器, 对两种基本粒子进行对撞实验, 首次发现由4个夸克组成的新粒子“X3872”, 证实了这个多粒子理论。

现在, 这个预测再次得到证实:一国际研究小组2007年11月9日宣布, 他们利用日本正负电子对撞加速器KEK-Belle, 发现了一种可能由4个夸克构成的带电荷新粒子。该粒子与已知的由1个夸克和1个反夸克组成的介子不同, 极有可能是由4个夸克结合形成的新的复合粒子。

这一发现对进一步加深量子色动力学现象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此前, 在试验中发现的X (3872) 、Y (4260) 、X (3940) 、Y (3940) 新粒子电荷为零, 而Z (4430) 的特征是带有电荷。之前发现的数百种介子都是呈1个夸克和1个反夸克紧密结合的状态, 而Z (4430) 与此不同, 是由4个夸克组成。量子色动力学认为, 夸克由于强力作用不能单独存在, 而是被封闭在介子复合粒子内部, 此次发现使科学家对量子色动力学现象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六、成功克隆灵长类动物胚胎

对于灵长类动物研究, 2007年的明星则当之无愧地归属恒河猴, 它今年两度占据全球两大最权威科学杂志的头条位置。

2007年上半年, 美国贝勒医学院一研究小组破译了恒河猴基因组, 完成了继人类和黑猩猩之后第三种灵长类动物———恒河猴的测序, 让人类认识了自己的又一位近亲, 令恒河猴登上了2007年4月14日的美国《科学》杂志封面。2007年下半年, 美国俄勒冈州国家灵长类研究中心又让恒河猴可爱乖巧的模样展现在2007年11月14日的英国《自然》杂志封面上。该中心利用细胞核转移技术, 从一只名叫“塞莫”的10岁雄性恒河短尾猴身上提取皮肤细胞, 用灵长类成年成纤维细胞成功克隆出猕猴胚胎, 并培育出2个胚胎干细胞系。这是人类首次成功克隆灵长类动物胚胎, 这一成功说明, 该法有可能适合生成来自患者的胚胎干细胞。

剔除卵子细胞核物质难度极大, 研究小组借助先进的纺锤体成像系统, 确保卵子不被损坏。相比其它动物, 灵长类更难于被生殖性克隆, 因为克隆胚胎的培育周期必须和代孕猴的生理周期完全同步。此次实验总共利用了304个卵子, 最终只成功得到了两个猕猴胚胎干细胞系, 成功率仅为0.7%。而研究小组从最初起步至今, 已整整奋斗了10年, 仅卵子就耗去1.5万个。

该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助于为新阶段医疗用途的人体克隆打开崭新通道, 未来人类可能利用干细胞培育出与个体基因匹配的器官和组织, 治疗糖尿病、帕金森综合征等重大疾病。这一突破将使人体克隆的可能性增大, 而有关克隆人伦理的讨论也可能进一步升级。

七、皮肤干细胞成功问世

2007年, 干细胞研究终于突破瓶颈, 获得重大突破。

自2006年8月日本京都大学山中教授研究小组发现, 只要用四个转录因子过量表达就可以把老鼠皮肤细胞逆转到细胞分化前的状态, 获得功能与胚胎干细胞类似的准“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iPS) ”, 全球胚胎干细胞研究立马跟进, 捷报频传。

2007年7月, 3家实验室分别在《自然》和《细胞》杂志上宣称, 利用这4个因子成功获得了真正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iPS) 。

2007年11月20日, 日美科学家同时宣布, 利用基因重新编排技术, 向皮肤细胞中植入一组4个基因, 成功地将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几乎可与胚胎干细胞相媲美的干细胞。这一成果有望使胚胎干细胞研究避开一直以来面临的伦理争议, 大大推动与干细胞有关的疾病疗法研究。这是一个重大的科学里程碑, 被称为2007年最伟大的医学成就, 相当于生物学上的“莱特兄弟发明的首架飞机”。

日美科学家随后进一步完善了这项技术, 将原先需要使用的4个基因中易致癌的基因c-Myc去除, 仅用其余3个基因注入皮肤细胞就能制造出新的万能细胞。这项成果将大大提升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美国科学家随即利用“皮肤干细胞”进行医疗研究的首次尝试, 治疗老鼠的镰状细胞血症获得进展, 病鼠的血液和肾功能都开始恢复正常。

2007年12月23日, 美国科学家宣布, 他们可以直接提取胎儿肺部及皮肤细胞、新生儿皮肤细胞及健康志愿者的皮肤细胞进行研究, 最终制成诱导多功能干细胞。这标志着人类向“个体化”干细胞又迈进一步。

这一系列研究成果显示, 直接重新编程技术也能产生与当事人在遗传上完全相符的多功能细胞, 但却能避免克隆方式引发的诸多问题。可以让医生利用特定病人的基因密码制造干细胞, 排除身体对移植外来的组织或器官产生的抗体排斥。同时也可以用干细胞自身可无限克隆, 以及可以变成220种人体不同细胞的特性来模拟测试新药和研究阿兹海默症、糖尿病、癌症等病因。

八、培育出能抗癌的实验鼠

长期以来, 科学家一直在寻找这样一种分子, 它能杀死癌症细胞, 却不伤害正常细胞, 同时也不会使整个生物体中毒。美国研究人员在2007年10月出版的《癌症研究》杂志上报告说, 他们实现了这个梦想, 在实验鼠前列腺中发现了一种肿瘤抑制基因———Par-4, 它所产生的蛋白质对多种癌症都能产生免疫力, 如肝癌和前列腺癌等, 还能抵抗乳腺癌、胰腺癌和头颈癌等。

由美国肯塔基大学放射医学专家维韦克·兰格内卡尔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 这种基因能消灭肿瘤细胞, 却不会伤害体内的健康组织。他们将这种基因引入正常实验鼠的卵子中, 然后将被基因改造过的卵子植入代孕实验鼠体内。结果, 新生实验鼠对癌症具有明显免疫力, 不仅能够正常生长, 不会出现先天缺陷, 而且寿命也比正常实验鼠长, 这说明添加基因没有产生毒副作用。而目前用于癌症治疗的放疗或化疗都会损伤患者的正常细胞, 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由于这种能专门以癌细胞为靶向的“杀手基因”十分难得, Par-4在癌症治疗方面极具潜力。这项科学突破将使癌症患者有望接受无副作用的治疗, 并有望根据动物模型开发出治疗人类癌症的新途径。将来也许可以通过骨髓移植, 将Par-4应用于人体抵抗癌症, 从而免除化疗和放疗带来的对身体的损害和毒副作用。

九、克隆出转基因荧光猫

韩国科学家年底宣布在世界上首次克隆出了带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猫。

韩国国立庆尚大学无性生殖专家金可仁领导的研究小组, 提取土耳其安哥拉母猫的皮肤细胞, 利用病毒对该细胞进行基因改造, 使其具有荧光蛋白基因, 然后植入空卵细胞, 利用代孕母猫得到3只活的基因改造小猫, 现幸存两只。这些猫外表和普通猫相似, 但在紫外线照射下, 全身会发出微弱的红色荧光, 这是因为植入的病毒成功改变了“受精卵”细胞的基因图谱, 使小猫的皮肤细胞含有了荧光蛋白质。金可仁团队所采用的克隆技术被称为“复制克隆”, 此前主要用于克隆基因与母体完全相同的动物, 此次在“复制”猫的同时, 还改变了复制猫的基因组成, 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复制克隆”不同于“治疗克隆”, 后者主要指通过培养干细胞, 利用其可以成长为任意一种人体器官的特性而为医学服务。韩国研究者认为, 复制克隆技术意义重大, 未来不仅可通过复制克隆挽救老虎等濒危物种, 还可能用来攻克人类遗传性疾病。猫科动物可能患有250种在人类中常见的遗传类疾病, 克隆出患有与人类相同疾病的克隆猫, 有助于开展无法在人体上进行的实验, 以发现新的遗传疾病疗法和药物。

十、签订“巴厘岛路线图”

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12月16日落下帷幕。历经艰难谈判而终于达成的“巴厘岛路线图”, 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一座新里程碑。

气候变化是人类所面临的最复杂、最严重的威胁之一, 其后果具有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力。由此, 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今年最重要的事务之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7年4月6日曾发布了长达1400页的2007年气候变化报告, 第一次用实际数据说明问题, 也是第一次在国际层面确认气候变化中人为因素的存在, 这些数据成为年底召开的气候变化大会强有力的谈判依据。

2007年12月3日, 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印尼巴厘岛召开, 与会者来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88个缔约方、349个非政府组织及全球530家媒体, 共有10886人参加, 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会议讨论的重点是2012年后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安排, 特别是发达国家应进一步承担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大会商讨确定了“巴厘岛路线图”, 以保证《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在2012年到期后, 人类减排温室气体的努力不会中断。

篇3:高中数学教改中迎新与弃旧之我见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改;迎新弃旧

一、怎样对待高中数学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当前很多高中使用的教学方式,只重视对数学题的解题技巧和对书本的了解、掌握,以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任务量”来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主动变成被动。这种衡量已经不符当前教育的需求了,也没有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环境中解救出来。

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中,我国的传统教学方式还是有一定好处的。比如说,一次大型的检测或者考试,能检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看出这个学生对知识的敏感度。再比如,现在大部分高中都提倡使用媒体教学,但是媒体教学也有自己本身的缺陷,如果教师都使用媒体教学,就会省略数学计算在黑板上的演示过程,使学生对这个数学题的步骤缺少了解。但是从长远的利益来看,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达到新时代人才需求的培养,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所以,弃旧是我国教学模式必须要删减的,比如在数学教学中,对一些简单例题的探讨、对数学公式的死记硬背、对计算值的计算等过程都可以弃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来完成。如果教学过程中不弃之这些步骤,那么高中的数学教学效果也不会有明显的变化,也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当今时代我国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变革,尤其在数学的研究和探讨方面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今天,许多高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是在当前教育中普遍存在。数学作为生活中普遍应用的技术,弃旧迎新也是当前改革的目的。在目前,我國的新时期教学方式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广泛的数学意识的培养,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化与创造力的培养。

目前,数学教程还是一种阶段性的学习,数学模式的转变,能严格地要求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要求他们由提问到解答的一系列环节都配合的完美无缺,使他们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新时期高中数学改革的措施

1.学习方法的转变

很多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普遍地认为教育改革是对传统的教学改革,是取缔传统的教学方法。其实不然,新的课程改革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再增加其他的教学模式,把黑板上的知识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运用到媒体教学中来。比如说,把在黑板上需要抄写的一些问题应用多媒体来播放,就省略了抄写这个环节,为其他的问题留下了充足的时间。再如,在学习方法上,对于一些数学问题难度较大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讲解,不必要笼统地来讲述这个过程。新课改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来教学,让他们喜欢学数学,热爱学数学,而且是自愿来学习的。因此,学习的方式转变,能让高中数学更加实际化和人性化,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理念。

2.教学与评价方式结合

新时期的高中数学教学已经不是单单的以“讲”为授课中心,更重要的是“为谁而讲”。目前,新的教育改革已经很注重课堂气氛的发展,也就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过程。比如说,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之间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这样会让学习气氛变得活跃,增加了学生对这门课程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为了一个学生把自己不懂的知识学习明白,一个学生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分享给另一个人,这期间就能更好地让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增大,欲望强烈。新时代的评价方式,要求教师正确地看待每一个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和回答,要承认学生的学习潜质,多鼓励、多激发、多倡导,把“爱”传授在课堂里,来达到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高中数学教育改革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必然措施,也是当前社会比较关注的一项重要问题。在迎接新的数学教育模式之后,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创造一个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相融合的过程,把具有丰富性和创新性的知识投入教育教学中来,让学生在一个更加良好、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让他们成功地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之门,也让高中的教育教学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开慧.关于提高数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5(1):84-87.

[2]张奠宙,王昆扬.面向21世纪高师教学改革计划数学课题组结题会议纪要[J].数学教育学报,2001(3):44-47.

上一篇:初中生物研修总结下一篇:25-西藏自治区注册会计师协会2004年工作总结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