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

2024-05-08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精选6篇)

篇1: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总则

1.0.1 为使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规程。考试吧

1.0.2 本规程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小型工程可参照执行。

1.0.3 水利水电工程验收分为分部工作验收、阶段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按照验收的性质,可分为投入使用验收和完工验收。

1.0.4 验收工作的主要内容:1.检查工程是否按照批准的设计进行建设。

2.检查已完工程在设计、施工、设备制造安装等方面的质量,并对验收遗留问题提出处理要求。

3.检查工程是否具备运行或进行下一阶段建设的条件。

4.总结工程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并对工程作出评价。

5.及时移交工程,尽早发挥投资效益。

1.0.5 验收工作的依据是有关法律、规章和技术标准,主管部门有关文件,批准的设计文件及相应设计变更、修改文件,施工合同,监理签发的施工图纸和说明,设备技术说明书等。

1.0.6 工程进行验收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规的规定。利用外资项目还必须符合外资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

1.0.7 工程开工后,项目法人或有关责任主体(以下简称项目法人)应依据本规程,并结合工程建设计划编制验收计划,报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1.0.8 当工程具备验收条件时,应及时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或进行后续工程施工。验收工作应相互衔接,不应重复进行。

1.0.9 工程进行验收时必须要有质量评定意见:1.按照水利行业现行标准SL176—9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试行)进行质量评定。

2.阶段验收和单位工程应有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单位的工程质量评价意见。

3.竣工验收必须有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单位的工程质量评定报告;竣工验收委员会在其基础上鉴定工程质量等级。

1.0.10 验收工作由验收委员会(组)负责,验收结论必须经2/3以上验收委员会成员同意。

验收过程中发现问题,其处理原则由验收委员会(组)协商确定。主任委员(组长)对争议问题有裁决权。若有1/2以上的委员(组员)不同意裁决意见时,应报请验收主持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决定。

1.0.11 验收委员会(组)成员必须在验收成果文件上签字。验收委员(组员)的保留意见应在验收鉴定书和签证中明确记载。

工程验收的遗留问题,各有关单位应按验收委员会(组)所提要求,负责按期处理完毕。

工程项目中的建设征地补偿及移民安置可按国家有关规定单独组织验收,并由验收主持单位提前向该工程验收委员会提交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验收工作报告。没有提交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验收工作报告的,不予竣工验收。

验收资料制备由项目法人负责统一组织,有关单位应按项目法人的要求及时完成。验收所需提供资料见附录F,所需备查资料见附录G.有关验收报告、鉴定书及签证纸张规格统一为16开(787MM×1092MM)。正本不得采用复印件。

验收所需费用列入工程概算,由项目法人列支。

分部工程验收

2.0.1 分部工程验收应具备的条件是该分部工程的所有单元工程已经完建且质量全部合格。

2.0.2 分部工程验收由验收工作组负责,分部工程验收工作组由项目法人或监理主持,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单位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每个单位以不超过2人为宜。

2.0.3 工程验收的主要工作是:1.鉴定工程是否达到设计标准;2.按现行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评定工程质量等级。

3.对验收遗留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2.0.4 分部工程验收的图纸、资料和成果是竣工验收资料的组成部分,必须按峻工验收标准制备。

2.0.5 分部工程验收的成果是“分部工程验收签证”,其格式见附录A.签证原件不少于4份,暂由项目法人保存,待竣工验收后,分送有关单位。阶段验收

3.1 一般规定

3.1.1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当工程建设达到一定关键阶段时(如基础处理完毕、截流、水库蓄水、机组启动、输水工程通水等),应进行阶段验收。

3.1.2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大型枢纽工程在截流、蓄水等阶段验收前,可先进行技术性初步验收。初步验收可参照竣工初验的有关规定施行。

3.1.3阶段验收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或其委托单位主持。阶段验收委员会由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运行管理、有关上级主管等单位组成,必要时应邀请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参加。

3.1.4阶段验收的主要工作是:1.检查已完工程的质量和形象面貌。

2.检查在建工程建设情况。

3.检查待建工程的计划安排和主要技术措施落实情况,以及是否具备施工条件。

4.检查拟投入使用工程是否具备运用条件。

5.对验收遗留问题提出处理要求。

3.1.5 阶段验收工作程序可参照本规程5.2.7、5.2.8、5.2.10的规定执行。

3.1.6 阶段验收的成果是“阶段验收鉴定书”,其格式见附录B.自鉴定书通过之日起14天内,由验收主持单位行文发送有关单位。

3.1.7 “阶段验收鉴定书”原件不少于5份,除验收主持单位留存1份外,其余暂由项目法人保存,等竣工验收后,分送有关单位。

3.2 截流前验收

3.2.1 工程截流前,应进行截流前验收。

3.2.2 截流前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1.导流工程已基本完成,投入运用后不影响(包括采取措施后)其他未完工程继续施工。

2.满足截流要求的水下隐蔽工程已经完成。

3.导流建筑物已具备过水条件。

4.截流设计已获批准,并作好各项准备工作。

5.截流后的度汛方案已经有关部门审查,措施基本落实。

6.截流后壅高水位以下的建设征地已落实,移民已迁移安置,库底已清理。

7.碍航问题已得到妥善解决。

3.2.3 截流前验收的主要工作:1.检查已完成的水下工程、隐蔽工程、导流截流工程的建设情况,鉴定工程质量。

2.审查截流方案,检查截流措施和准备工作落实情况。

3.检查建设征地、移民迁移安置和库底清理情况,以及为解决碍航等问题而采取的临时措施落实情况。

4.研究验收中发现的其他问题,并提出处理要求。

3.3 蓄引水验收

3.3.1 水库等工程蓄引水前,必须进行蓄引水验收。验收前,应按照有关规定,对工程进行蓄水完全鉴定。

3.3.2 蓄引水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1.挡水、引水建筑物的形象面貌满足蓄水位要求。

2.蓄引水后未完工程施工措施已落实。

3.引水控制设施已基本完成。

4.蓄水后需要投入运行的泄水建筑物已基本建成。

5.有关观测仪器、设备已按设计要求安装和调试,并已测得初始值。

6.下游引水工程基本完成。

7.蓄引水位以下的建设征地及移民迁移安置已经完成。

8.蓄引水位以下的库区清理已经完成。

9.蓄引水后影响工程完全运行的问题已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有关重大技术问题已有结论.10.下闸蓄水的施工方案已经形成。

11.蓄引水调度、运用、度汛方案已经编制,措施基本落实。

3.3.3 蓄引水验收的主要工作:1.检查已完工程的建设情况,鉴定工程质量。

2.审查蓄引水方案,检查蓄引水措施和准备工作落实情况。

3.检查库区清理、建设征地及移民迁移安置情况。

4.研究验收中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影响蓄引水工程安全的问题,并提出处理要求。

5.确定可以进行交接的工程项目。

3.4 机组启动验收

3.4.1 水电站每台机组投入运行前,应进行机组启动验收。

3.4.2 机组启动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1.与机组启动运行有关的建筑物基本完成。

2.与机组启动运行有关的金属结构及启闭设备安装完成,并经过试运行。

3.暂不运行使用的压力管道等已进行必要的处理。

4.过水建筑物已具备过水条件。

5.机组和附属设备以及油、水、气等辅助设备安装完成,经调整试验合格并经分部试运行,满足机组启动运行要求。

6.必须的输配电设备安装完成,送(供)电准备工作已就绪,通信系统满足机组启动运行要求。

7.机组启动运行的测量、监视、控制和保护等电气设备已安装完成并调试合格。

8.有关机组启动运行的安全防护和厂房消防措施已落实,并准备就绪。

9.按设计要求配备的仪器、仪表、工具及其它机电设备已能满足机组启动运行的需要。

10.运行操作规程已经编制。

11.运行人员的组织配备可满足启动运行要求。

12.水位和引水量满足机组运行最低要求。

3.4.3 机组启动验收的主要工作:1.检查有关工程建设及设备安装情况,鉴定质量。

2.审查机组启动运行计划以及机组是否具备启动试运行条件,确定机组启动时间。

3.审查机组启动应具备的条件。

3.4.4 机组启动运行的主要试验程序和内容应按国家现行标准GB8564《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和SD204《泵站技术规范》中的有关机组试运行要求进行。度运行过程中,应作好详细记录。

3.4.5 水电站机组启动验收的各台机组运行时间为投入系统带额定出力连续运行72H.由于负荷不足或库水位不够等原因造成机组不能达到额定出力时,验收委员会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确定机组应带的最大负荷。

3.4.6 泵站水泵机组启动验收可参照发电机组启动验收的有关要求进行。水泵机组的各台机组运行时间为带额定负载连续运行24H(含无故障停机)或7天内累计运行48H(含全站机组联合运行小时数),全站机组联合运行时间一般为6H,且机组无故障停机次数不少于3次。执行机组运行时间确有困难时,可由验收委员会或上级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减少,但最少不宜少于2H.3.4.7 3.4.7 机组启动验收鉴定书是机组移交和投入运行的依据。

3.4.8 3.4.8 第一台(次)和最后一台(次)机组启动验收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或其委托单位主持,其他台(次)机组的启动验收,验收委员会可委托项目法人主持。

单位工程验收

4.1 单位工程投入使用验收

4.1.1 在竣工验收前已经建成并能够发挥效益,需要提前投入使用的单位工程,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投入使用验收。

4.1.2 投入使用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

1.已按批准设计文件规定的内容全部建成。

2.工程投入使用后,不影响其他工程正常施工,且其他工程施工不影响该单位工程安全运行(或防护措施已落实)。

3.运行管理条件初步具备。

4.少量尾工已妥善安排。

5.需移交运行管理单位时,项目法人与运行管理单位已签定单位工程提前启用协议书。

4.1.3 投入使用验收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或其委托单位主持,验收委员会由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运行管理以及有关上级主管等单位组成,必要时应邀请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参加验收委员会。

4.1.4 投入使用验收主要工作:1.检查工程是否已按批准设计完建。

2.进行工程质量鉴定并对工程缺陷提出处理要求。

3.检查工程是否已具备安全运行条件。

4.对验收遗留问题提出处理要求。

5.主持单位工程移交。

4.1.5 投入使用验收工程程序可参照本规程5.2.7、5.2.8和5.2.10的规定施行。

4.1.6 投入使用验收的成果是“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鉴定书格式见附录C.自鉴定书通过之日起28天内,由验收主持单位行文发送有关单位。

4.1.7 “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原件不少于5份,除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和运行管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各1份外,其余暂由项目法人保存,待竣工验收卑后,分送有关单位。

4.2 单位工程完工验收

4.2.1 除4.1.1条以外的单位工程应在工程完成后及时进行完工验收。

4.2.2 完工验收应具备的条件是所有分部工程已经完建并验收合格。

4.2.3 完工验收由项目法人主持,验收委员会由监理、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每个单位一般以2~3人为宜。

4.2.4 完工验收主要工作:1.检查工程是否按批准设计完成。

2.检查工程质量,评定质量等级,对工程缺陷提出处理要求。

3.对验收遗留问题提出处理要求。

4.按照合同规定,施工单位向项目法人

4.2.5 完成验收的成果是“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其格式见附录C.鉴定书原件不少于5份,暂由项目法人保存,待竣工验收后,分送有关单位。

竣工验收

5.1 初步验收

5.1.1 工程竣工验收前应进行初步验收。不进行初步验收必须经过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批准。

5.1.2 初步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

1.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已按批准设计全部完成。

2.工程投资已基本到位,并具备财务决算条件。

3.有关验收报告已准备就绪。

5.1.3 初步验收由初步验收工作组负责。初步验收工作组由项目法人主持,由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运行管理、有关上级主管单位代表以及有关专家组成。

5.1.4 项目法人应在初步验收会14天前将附录F所列资料送达验收工作组成员单位各1套。

5.1.5 初步验收的主要工作:

1.审查有关单位的工作报告。

2.检查工程建设情况,鉴定工和程质量。

3.检查历次验收中的遗留问题和已投入使用单位工程在运行中所发现问题的处理情况。

4.确定尾工内容清单、完成期限和责任单位等。

5.对重大技术问题作出评价。

6.检查工程档案资料的准备情况7.根据专业技术组的要求,对工程质量做必要的抽检。

8.提出竣工验收的建议日期。

9.起草“竣工验收鉴定书”初稿。

5.1.6 初步验收会工作程序:1.召开预备会,确定初步验收工作组成员,成立初步验收各专业技术组。

2.召开大会。

1)宣布验收会议程;2)宣布初步验收工作组和各专业技术组成员名单;3)听取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建设征地补偿及移民安置、质量监督等单位的工作报告;4)看工程声像、文字资料。

3.分专业技术组检查工程,讲座并形成各专业技术组工作报告。

4.召开初步验收工作组会议,听取各专业技术组工作报告。讨论并形成“初步验收工作报告”,讨论并修改“竣工验收鉴定书”初稿。

5.召开大会1)宣读“初步验收工作报告”;2)验收工作组成员在“初步验收工作报告”上签字。

5.1.7 初步验收的成果是“初步验收工作报告”,格式见附录D.自报告通过之日起14天内,由项目法人行文发送有关单位。

5.1.8 “初步验收工作报告”原件的份数,应满足项目法人、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监理等单位各1份的需要,暂由项目法人保存,待竣工验收后,分送各有关单位。

5.2 竣工验收

5.2.1 工程在投入使用前必须通过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应在全部工程完建后3个月内进行。进行验收确有困难的,经工程验收主持单位同意,可以适当延长期限。

5.2.2 竣工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

1.工程已按批准设计规定的内容全部建成。

2.各单位工程能正常运行。

3.历次验收所发现的问题已基本处理完毕。

4.归档资料符合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有关规定。

5.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及移民安置等问题已基本处理完毕,工程主要建筑物安全保护范围内的迁建和工程管理土地征用已经完成。

6.工程投资已经全部到位。

7.竣工决算已经完成并通过竣工审计。

5.2.3 虽然5.2.2规定的条件尚未完全具备,但属下列情况仍可进行竣工验收:

1.个别单位工程尚未建成,但不影响主体工程正常运行和效益发挥。验收时应给单位工程留足投资,并作出完建的安排。

2.由于特殊原因致使少量尾工不能完成,但不影响工程正常安全运用。验收时应对尾工进行审核,责成有关单位限期完成。

5.2.4 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应按以下原则确定:

1.中央投资和管理的项目,由水利部或水利部授权流域机构主持。

2.中央投资、地方管理的项目,由水利部或流域机构与地方政府或省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同主持,原则上由水利部或流域机构代表担任验收委员会主任委员。

3.中央和地方合资建设的项目,由水利部或流域机构主持。

4.地方投资和管理的项目由地方政府或水行政主管部门主持。

5.地方与地方合资建设的项目,由合资各方共同主持,原则上由主要投资方代表担任验收委员会主任委员。

6.多种渠道集资兴建的甲类项目由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主持;乙类项目由主要出资方主持,水行政主管部门派员参加。大型项目的验收主持单位要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7.国家重点工程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5.2.5 竣工验收工作由竣工验收委员会负责。竣工验收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会1名(由主持单位代表担任),副主任委员若干名。竣工验收委员会由主持单位、地方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银行(贷款项目)、环境保护、质量监督、投资方等单位代表和有关专家组成。

5.2.6 工程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管理单位作为被验收单位不参加验收委员会,但应列席验收委员会会议,负责解答验收委员的质疑。

5.2.7 项目法人应提前28天将“竣工验收申请报告”送达验收主持单位,并应在竣工验收会14天前将附录F所列资料送达验收委员会成员单位各1套。“竣工验收申请报告”格式见附录E.5.2.8 验收主持单位在接到项目法人“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后,应同有关单位进行协商,拟定验收时间、地点及验收委员会组成单位等有关事宜,批复验收申请报告。

5.2.9 竣工验收的主要工作:

1.审查项目法人“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和初步验收工作组“初步验收工作报告”。

2.检查工程建设和运行情况。

3.协调处理有关问题。

4.讨论并通过“竣工验收鉴定书”。

5.2.10 竣工验收会一般工作程序:

1.召开预备会,听取项目法人有关验收会准备情况汇报,确定竣工验收委员会成员名单。

2.召开大会1)宣布验收会议程;2)宣布竣工验收委员会委员名单;3)听取项目法人“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4)听取初步验收工作组“初步验收工作报告”;3.检查工程4.召开验收委员会会议,协调处理有关问题,讨论并通过“竣工验收鉴定书”。

5.召开大会1)宣读“竣工验收鉴定书”;2)竣工验收委员会委员在“竣工验收鉴定书”上签字;3)被验收单位代表在“竣工验收鉴定书”上签字。

5.2.11 经验收主持单位同意未进行初步验收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应结合5.1的有关规定同时进行。

5.2.12 如果在验收过程中发现重大问题,验收委员会可采取停止验收移交或部分验收等措施,并及时报上级主管部门。

5.2.13 竣工验收的成果是“竣工验收鉴定书”,格式见附录D.“竣工验收鉴定书”是工程移交的依据。自鉴定书通过之晶起28天内,由验收主持单位行文发送有关单位。

5.2.14 “竣工验收鉴定书”原件的份数,应满足验收主持单位以及项目法人、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监理等单位各1份的需要。

5.2.15 竣工验收遗留问题,由竣工验收委员会责成有关单位妥善处理。项目法人应负责督促和检查遗留问题的处理,及时将处理结果报告竣工验收主持单位。

篇2: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

SL 223—2008

ICS ××.×××.××× ×××

备案号:×××××—××××

替代SL 223—1999

SL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Acceptance code of practice on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electric enginering

2008-××-××发布2008-××-××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SL 223—2008的通知

水国科 [2008] 号

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

经审查,批准《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为水利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标准编号为SL 223—2008,代替《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 223—1999。

本标准自2008年 月 日起实施。

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〇〇八年 月 日

前 言

依据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30号)等有关文件,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的要求,对《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进行修订。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共9章15节146条和25个附录,主要内容有:

——验收工作的分类;

——验收工作的组织和程序;

——验收应具备的条件和验收成果性文件;

——验收所需报告和资料的制备;

——验收后工程的移交和验收遗留问题处理。

对SL 223—1999进行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对验收工作的名称重新进行划分和归类;

——对规程结构进行调整;

——增加工程验收的监督管理章节;

——调整单位工程验收内容;

——增加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内容;

——调整阶段验收内容,增加引(调)排水工程通水验收、部分工程投入使用验收;

——调整竣工验收内容,取消初步验收,增加竣工验收自查、工程质量抽样检测、竣工验收技术鉴定以及竣工技术预验收;

——增加工程移交以及遗留问题处理章节。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为:

——SL 184—86 ——SL 223—1999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水利部淮委规划设计研究院)本标准参编单位:水利部水利建设与管理总站

中水淮河安徽恒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水利部淮委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四川省紫坪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 涛 韦志立 司毅军 伍宛生 江瑞勇 何建新

宋崇能 王韶华 宋彦刚 邓良胜 张忠生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何文垣 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窦以松

目 次 总 则.........................................................7 2 工程验收监督管理................................................8 3 分部工程验收....................................................9 4 单位工程验收....................................................10 5 合同工程完工验收................................................12 6 阶 段 验 收.....................................................13 6.1 一 般 规 定..........................................................13 6.2 枢纽工程导(截)流验收...............................................14 6.3 水库下闸蓄水验收.....................................................15 6.4 引(调)排水工程通水验收.............................................15 6.5 水电站(泵站)机组启动验收...........................................16 6.6 部分工程投入使用验收................................................18 7 专 项 验 收.....................................................19 8 竣 工 验 收.....................................................19 8.1 一 般 规 定..........................................................19 8.2 竣工验收自查.........................................................20 8.3 工程质量抽样检测.....................................................21 8.4 竣工技术预验收.......................................................22 8.5 竣 工 验 收..........................................................22 9 工程移交及遗留问题处理..........................................23

9.1 工 程 交 接..........................................................23 9.2 工 程 移 交..........................................................23 9.3 验收遗留问题及尾工处理...............................................24 9.4 工程竣工证书颁发.....................................................24 附录A 验收应提供的资料目录........................................错误!未定义

书签。

附录B 验收应准备的备查档案资料目录................................错误!未定义

书签。

附录C 法人验收工作计划格式........................................错误!未定义

书签。

附录D 法人验收申请报告格式........................................错误!未定义

书签。

附录E 法人验收质量结论格式........................................错误!未定义

书签。

附录F 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格式......................................错误!未定义

书签。

附录G 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格式......................................错误!未定义

书签。

附录H 合同工程完工验收鉴定书格式..................................错误!未定义

书签。

附录I 阶段验收申请报告格式........................................错误!未定义

书签。

附录J 阶段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格式..................................错误!未定义

书签。

附录K 阶段验收鉴定书格式..........................................错误!未定义

书签。

附录L 机组启动验收鉴定书格式......................................错误!未定义

书签。

附录M 部分工程投入使用验收鉴定书格式..............................错误!未定义

书签。

附录N 竣工验收申请报告格式........................................错误!未定义

书签。

附录O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自查工作报告格式............................错误!未定义

书签。

附录P 竣工验收主要工作报告格式....................................错误!未定义

书签。

附录Q 竣工验收主要工作报告内容格式................................错误!未定义

书签。

Q.1 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错误!未定义

书签。

Q.2 工程建设大事记.......................................................错误!未定义

书签。

Q.3 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报告.................................................错误!未定义

书签。

Q.4 工程设计工作报告.....................................................错误!未定义

书签。

Q.5 工程建设监理工作报告.................................................错误!未定义

书签。

Q.6 运行管理工作报告.....................................................错误!未定义

书签。

Q.7 工程质量监督报告.....................................................错误!未定义

书签。

Q.8 工程安全监督报告.....................................................错误!未定义

书签。

附录R 堤防工程质量抽检要求........................................错误!未定义

书签。

附录S 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格式..................................错误!未定义

书签。

附录T 竣工验收鉴定书格式..........................................错误!未定义

书签。

附录U 工程质量保修书格式..........................................错误!未定义

书签。

附录V 合同工程完工证书格式........................................错误!未定义

书签。

附录W 工程质量保修责任终止证书格式................................错误!未定义

书签。

附录X 工程竣工证书格式(正本)....................................错误!未定义

书签。

附录Y 工程竣工证书格式(副本)....................................错误!未定义

书签。

标准用词说明.......................................................错误!未定义

书签。

条文说明...........................................................86 总 则

1.0.1 为加强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管理,使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制度化、规范化,保证工程验收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由中央、地方财政全部投资或部分投资建设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含1、2、3级堤防工程)的验收,其他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验收可参照执行。1.0.3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按验收主持单位可分为法人验收和政府验收。

法人验收应包括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水电站(泵站)中间机组启动验收、合同工程完工验收等;政府验收应包括阶段验收、专项验收、竣工验收等。验收主持单位可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增设验收的类别和具体要求。1.0.4 工程验收应以下列文件为主要依据:

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 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 经批准的工程立项文件、初步设计文件、调整概算文件; 4 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及相应的工程变更文件; 5 施工图纸及主要设备技术说明书等;法人验收还应以施工合同为依据。1.0.5 工程验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检查工程是否按照批准的设计进行建设; 检查已完工程在设计、施工、设备制造安装等方面的质量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情况; 检查工程是否具备运行或进行下一阶段建设的条件; 4 检查工程投资控制和资金使用情况; 5 对验收遗留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6 对工程建设做出评价和结论。

1.0.6 政府验收应由验收主持单位组织成立的验收委员会负责;法人验收应由项目法人组织成立的验收工作组负责。验收委员会(工作组)由有关单位代表和有关专家组成。

验收的成果性文件是验收鉴定书,验收委员会(工作组)成员应在验收鉴定书上签字。对验收结论持有异议的,应将保留意见在验收鉴定书上明确记载并签字。1.0.7 工程验收结论应经2/3以上验收委员会(工作组)成员同意。

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其处理原则应由验收委员会(工作组)协商确定。主任委员(组

长)对争议问题有裁决权。若1/2以上的委员(组员)不同意裁决意见时,法人验收应报请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决定;政府验收应报请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决定。

1.0.8 工程项目中需要移交非水利行业管理的工程,验收工作宜同时参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1.0.9 当工程具备验收条件时,应及时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或进行后续工程施工。验收工作应相互衔接,不应重复进行。

1.0.10 工程验收应在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的基础上,对工程质量提出明确结论意见。1.0.11 验收资料制备由项目法人统一组织,有关单位应按要求及时完成并提交。项目法人应对提交的验收资料进行完整性、规范性检查。

1.0.12 验收资料分为应提供的资料和需备查的资料。有关单位应保证其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并承担相应责任。验收资料目录分别见附录A和附录B。

1.0.13 工程验收的图纸、资料和成果性文件应按竣工验收资料要求制备。除图纸外,验收资料的规格宜为国际标准A4(210mm×297mm)。文件正本应加盖单位印章且不得采用复印件。1.0.14 工程验收所需费用应进入工程造价,由项目法人列支或按合同约定列支。1.0.15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的验收除应遵守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工程验收监督管理

2.0.1 水利部负责全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的监督管理工作。

水利部所属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按照水利部授权,负责流域内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的监督管理工作。

2.0.2 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应对工程的法人验收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组建项目法人的,该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是本工程的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由地方人民政府组建项目法人的,该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工程的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

2.0.3工程验收监督管理的方式应包括现场检查、参加验收活动、对验收工作计划与验收成果性文件进行备案等。

2.0.4 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管理机构以及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可根据工作需要到工程现场检查工程建设情况、验收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对接到的举报进行调查处理等。

2.0.5 工程验收监督管理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验收工作是否及时; 2 验收条件是否具备; 验收人员组成是否符合规定; 4 验收程序是否规范; 5 验收资料是否齐全; 6 验收结论是否明确。

2.0.6 当发现工程验收不符合有关规定时,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应及时要求验收主持单位予以纠正,必要时可要求暂停验收或重新验收并同时报告竣工验收主持单位。

2.0.7 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应对收到的验收备案文件进行检查,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备案文件应要求有关单位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2.0.8 项目法人应在开工报告批准后60个工作日内,制定法人验收工作计划,报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备案。当工程建设计划进行调整时,法人验收工作计划也应相应地进行调整并重新备案。法人验收工作计划格式见附录C。

2.0.9 法人验收过程中发现的技术性问题原则上应按合同约定进行处理。合同约定不明确的,按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规定处理。当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暂无规定时,由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负责协调解决。分部工程验收

3.0.1 分部工程验收应由项目法人(或委托监理单位)主持。验收工作组由项目法人、勘测、设计、监理、施工、主要设备制造(供应)商等单位的代表组成。运行管理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参加。

质量监督机构宜派代表列席大型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的分部工程验收会议。

3.0.2 大型工程分部工程验收工作组成员应具有中级及其以上技术职称或相应执业资格;其他工程的验收工作组成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或执业资格。参加分部工程验收的每个单位代表人数不宜超过2名。

3.0.3 分部工程具备验收条件时,施工单位应向项目法人提交验收申请报告,其格式见附录D。项目法人应在收到验收申请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同意进行验收。3.0.4 分部工程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 所有单元工程已完成; 已完单元工程施工质量经评定全部合格,有关质量缺陷已处理完毕或有监理机构批准的处理意见; 合同约定的其他条件。

3.0.5 分部工程验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检查工程是否达到设计标准或合同约定标准的要求; 2 评定工程施工质量等级; 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3.0.6 分部工程验收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听取施工单位工程建设和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情况的汇报; 2 现场检查工程完成情况和工程质量; 3 检查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及相关档案资料; 4 讨论并通过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

3.0.7 项目法人应在分部工程验收通过之日后10个工作日内,将验收质量结论(其格式见附录E)和相关资料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备。大型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分部工程的验收质量结论应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定。

3.0.8 质量监督机构应在收到验收质量结论之日后20个工作日内,将核备(定)意见书面反馈项目法人。

3.0.9 当质量监督机构对验收质量结论有异议时,项目法人应组织参加验收单位进一步研究,并将研究意见报质量监督机构。当双方对质量结论仍然有分歧意见时,应报上一级质量监督机构协调解决。

3.0.10 分部工程验收遗留问题处理情况应有书面记录并有相关责任单位代表签字,书面记录应随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一并归档。

3.0.11 分部工程验收鉴定书格式见附录F。正本数量可按参加验收单位、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各一份以及归档所需要的份数确定。自验收鉴定书通过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由项目法人发送有关单位,并报送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备案。单位工程验收

4.0.1 单位工程验收应由项目法人主持。验收工作组由项目法人、勘测、设计、监理、施工、主要设备制造(供应)商、运行管理等单位的代表组成。必要时,可邀请上述单位以外的专家参加。

4.0.2 单位工程验收工作组成员应具有中级及其以上技术职称或相应执业资格,每个单位代表人数不宜超过3名。

4.0.3 单位工程完工并具备验收条件时,施工单位应向项目法人提出验收申请报告,其格式见附录D。项目法人应在收到验收申请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同意进行验收。4.0.4 项目法人组织单位工程验收时,应提前10个工作日通知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主要建筑物单位工程验收应通知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可视情决定是否列席验收会议,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应派员列席验收会议。4.0.5 单位工程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 所有分部工程已完建并验收合格; 分部工程验收遗留问题已处理完毕并通过验收,未处理的遗留问题不影响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并有处理意见; 合同约定的其他条件。

4.0.6 单位工程验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检查工程是否按批准的设计内容完成; 2 评定工程施工质量等级; 检查分部工程验收遗留问题处理情况及相关记录; 4 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4.0.7 单位工程验收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听取工程参建单位工程建设有关情况的汇报; 2 现场检查工程完成情况和工程质量; 检查分部工程验收有关文件及相关档案资料; 4 讨论并通过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

4.0.8 需要提前投入使用的单位工程应进行单位工程投入使用验收。单位工程投入使用验收由项目法人主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经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同意,单位工程投入使用验收也可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或其委托的单位主持。

4.0.9 单位工程投入使用验收除满足4.0.5的条件外,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工程投入使用后,不影响其他工程正常施工,且其他工程施工不影响该单位工程安全运行;

已经初步具备运行管理条件,需移交运行管理单位的,项目法人与运行管理单位已签定提前使用协议书。

4.0.10 单位工程投入使用验收除完成4.0.6的工作内容外,还应对工程是否具备安全运行条件进行检查。

4.0.11 项目法人应在单位工程验收通过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验收质量结论(其格式见附录E)和相关资料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定。

4.0.12 质量监督机构应在收到验收质量结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将核定意见反馈项目法人。

4.0.13 当质量监督机构对验收质量结论有异议时,按本规程3.0.9的规定执行。4.0.14 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格式见附录G。正本数量可按参加验收单位、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各一份以及归档所需要的份数确定。自验收鉴定书通过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由项目法人发送有关单位并报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备案。合同工程完工验收

5.0.1 合同工程完成后,应进行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当合同工程仅包含一个单位工程(分部工程)时,宜将单位工程(分部工程)验收与合同工程完工验收一并进行,但应同时满足相应的验收条件。

5.0.2 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应由项目法人主持。验收工作组由项目法人以及与合同工程有关的勘测、设计、监理、施工、主要设备制造(供应)商等单位的代表组成。

5.0.3 合同工程具备验收条件时,施工单位应向项目法人提出验收申请报告,其格式见附录D。项目法人应在收到验收申请报告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同意进行验收。5.0.4 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 合同范围内的工程项目已按合同约定完成; 2 工程已按规定进行了有关验收; 观测仪器和设备已测得初始值及施工期各项观测值; 4 工程质量缺陷已按要求进行处理; 5 工程完工结算已完成; 6 施工现场已经进行清理; 需移交项目法人的档案资料已按要求整理完毕; 8 合同约定的其他条件。

5.0.5 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检查合同范围内工程项目和工作完成情况; 检查施工现场清理情况; 3 检查已投入使用工程运行情况; 4 检查验收资料整理情况; 5 鉴定工程施工质量; 6 检查工程完工结算情况; 检查历次验收遗留问题的处理情况; 8 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9 确定合同工程完工日期; 讨论并通过合同工程完工验收鉴定书。

5.0.6 合同工程完工验收的工作程序可参照本规程4.0.7的规定进行。

5.0.7 合同工程完工验收鉴定书格式见附录H。正本数量可按参加验收单位、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以及归档所需要的份数确定。自验收鉴定书通过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由项目法人发送有关单位,并报送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备案。阶 段 验 收

6.1 一 般 规 定

6.1.1 阶段验收应包括枢纽工程导(截)流验收、水库下闸蓄水验收、引(调)排水工程通水验收、水电站(泵站)首(末)台机组启动验收、部分工程投入使用验收以及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增加的其他验收。

6.1.2 阶段验收应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或其委托的单位主持。阶段验收委员会由验收主持单位、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运行管理单位的代表以及有关专家组成;必要时,可邀请地方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参加。

工程参建单位应派代表参加阶段验收,并作为被验收单位在验收鉴定书上签字。6.1.3 工程建设具备阶段验收条件时,项目法人应向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提出阶段验收申请报告,其格式见附录I。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应自收到申请报告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同意进行阶段验收。

6.1.4 阶段验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检查已完工程的形象面貌和工程质量; 2 检查在建工程的建设情况; 检查后续工程的计划安排和主要技术措施落实情况,以及是否具备施工条件; 检查拟投入使用工程是否具备运行条件; 5 检查历次验收遗留问题的处理情况; 6 鉴定已完工程施工质量; 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8 讨论并通过阶段验收鉴定书。

6.1.5 大型工程在阶段验收前,验收主持单位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可成立专家组先进行技术预验收。

6.1.6 技术预验收工作可参照本规程8.4的规定进行。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格式见附录J。6.1.7 阶段验收的工作程序可参照本规程8.5.3的规定进行。

6.1.8 阶段验收鉴定书格式见附录K。数量按参加验收单位、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各1份以及归档所需要的份数确定。自验收鉴定书通过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由验收主持单位发送有关单位。

6.2 枢纽工程导(截)流验收

6.2.1 枢纽工程导(截)流前,应进行导(截)流验收。6.2.2 导(截)流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 导流工程已基本完成,具备过流条件,投入使用(包括采取措施后)不影响其它未完工程继续施工; 满足截流要求的水下隐蔽工程已完成; 截流设计已获批准,截流方案已编制完成,并作好各项准备工作; 4 工程度汛方案已经有管辖权的防汛指挥部门批准,相关措施已落实; 5 截流后壅高水位以下的移民搬迁安置和库底清理已完成并通过验收; 6 有航运功能的河道,碍航问题已得到解决。6.2.3 导(截)流验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检查已完水下工程、隐蔽工程、导(截)流工程是否满足导(截)流要求; 2 检查建设征地、移民搬迁安置和库底清理完成情况; 审查导(截)流方案,检查导(截)流措施和准备工作落实情况; 4 检查为解决碍航等问题而采取的工程措施落实情况; 5 鉴定与截流有关已完工程施工质量; 6 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7 讨论并通过阶段验收鉴定书。

6.2.4 工程分期导(截)流时,应分期进行导(截)流验收。

6.3 水库下闸蓄水验收

6.3.1 水库下闸蓄水前,应进行下闸蓄水验收。6.3.2 下闸蓄水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 挡水建筑物的形象面貌满足蓄水位的要求; 蓄水淹没范围内的移民搬迁安置和库底清理已完成并通过验收; 3 蓄水后需要投入使用的泄水建筑物已基本完成,具备过流条件; 有关观测仪器、设备已按设计要求安装和调试,并已测得初始值和施工期观测值; 5 蓄水后未完工程的建设计划和施工措施已落实; 6 蓄水安全鉴定报告已提交; 蓄水后可能影响工程安全运行的问题已处理,有关重大技术问题已有结论; 8 蓄水计划、导流洞封堵方案等已编制完成,并作好各项准备工作; 度汛方案(包括调度运用方案)已经有管辖权的防汛指挥部门批准,相关措施已落实;

6.3.3 下闸蓄水验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检查已完工程是否满足蓄水要求; 检查建设征地、移民搬迁安置和库区清理完成情况; 3 检查近坝库岸处理情况; 4 检查蓄水准备工作落实情况; 鉴定与蓄水有关的已完工程施工质量; 6 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7 讨论并通过阶段验收鉴定书。

6.3.4 工程分期蓄水时,宜分期进行下闸蓄水验收。

6.3.5 拦河水闸工程可根据工程规模、重要性,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决定是否组织蓄水(挡水)验收。验收工作可参照本规程6.3.3的规定进行。

6.4 引(调)排水工程通水验收

6.4.1 引(调)排水工程通水前,应进行通水验收。6.4.2 通水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 引(调)排水建筑物的形象面貌满足通水的要求; 2 通水后未完工程的建设计划和施工措施已落实; 引(调)排水位以下的移民搬迁安置和障碍物清理已完成并通过验收; 引(调)排水的调度运用方案已编制完成;度汛方案已得到有管辖权的防汛指挥部门批准,相关措施已落实;

6.4.3 通水验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检查已完工程是否满足通水的要求; 检查建设征地、移民搬迁安置和清障完成情况; 3 检查通水准备工作落实情况; 4 鉴定与通水有关的工程施工质量; 5 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6 讨论并通过阶段验收鉴定书。

6.4.4 工程分期(或分段)通水时,应分期(或分段)进行通水验收。

6.5 水电站(泵站)机组启动验收

6.5.1 水电站(泵站)每台机组投入运行前,应进行机组启动验收。

6.5.2 首(末)台机组启动验收应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或其委托单位组织的机组启动验收委员会负责;中间机组启动验收应由项目法人组织的机组启动验收工作组负责。验收委员会(工作组)应有所在地区电力部门的代表参加。

根据机组规模情况,竣工验收主持单位也可委托项目法人主持首(末)台机组启动验收。6.5.3 机组启动验收前,项目法人应组织成立机组启动试运行工作组开展机组启动试运行工作。首(末)台机组启动试运行前,项目法人应将试运行工作安排报验收主持单位备案,必要时,验收主持单位可派专家到现场收集有关资料,指导项目法人进行机组启动试运行工作。

6.5.4 机组启动试运行工作组应主要进行以下工作: 审查批准施工单位编制的机组启动试运行试验文件和机组启动试运行操作规程等; 2 检查机组及相应附属设备安装、调试、试验以及分部试运行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充水试验和空载试运行; 检查机组充水试验和空载试运行情况; 检查机组带主变压器与高压配电装置试验和并列及负荷试验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机组带负荷连续运行; 检查机组带负荷连续运行情况; 检查带负荷连续运行结束后消缺处理情况; 审查施工单位编写的机组带负荷连续运行情况报告。6.5.5 机组带负荷连续运行应符合以下要求: 水电站机组带额定负荷连续运行时间为72h;泵站机组带额定负荷连续运行时间为24h或7d内累计运行时间为48h,包括机组无故障停机次数不少于3次; 受水位或水量限制无法满足上述要求时,经过项目法人组织论证并提出专门报告报验收主持单位批准后,可适当降低机组启动运行负荷以及减少连续运行的时间。

6.5.6 首(末)台机组启动验收前,验收主持单位应组织进行技术预验收,技术预验收应在机组启动试运行完成后进行。6.5.7 技术预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 与机组启动运行有关的建筑物基本完成,满足机组启动运行要求; 与机组启动运行有关的金属结构及启闭设备安装完成,并经过调试合格,可满足机组启动运行要求; 过水建筑物已具备过水条件,满足机组启动运行要求;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以及消防系统等已通过有关主管部门的检测或验收; 机组、附属设备以及油、水、气等辅助设备安装完成,经调试合格并经分部试运转,满足机组启动运行要求; 必要的输配电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并通过电力部门组织的安全性评价或验收,送(供)电准备工作已就绪,通讯系统满足机组启动运行要求; 机组启动运行的测量、监测、控制和保护等电气设备已安装完成并调试合格; 8 有关机组启动运行的安全防护措施已落实,并准备就绪; 按设计要求配备的仪器、仪表、工具及其它机电设备已能满足机组启动运行的需要; 10 机组启动运行操作规程已编制,并得到批准; 水库水位控制与发电水位调度计划已编制完成,并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 12 运行管理人员的配备可满足机组启动运行的要求; 13 水位和引水量满足机组启动运行最低要求; 14 机组按要求完成带负荷连续运行; 6.5.8 技术预验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听取有关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和试运行情况报告;

检查评价机组及其辅助设备质量、有关工程施工安装质量;检查试运行情况和消缺处理情况; 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4 讨论形成机组启动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6.5.9 首(末)台机组启动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 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已提交; 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遗留问题已处理。6.5.10 首(末)台机组启动验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听取工程建设管理报告和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 2 检查机组和有关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以及运行情况; 3 鉴定工程施工质量; 讨论并通过机组启动验收鉴定书。

6.5.11 中间机组启动验收可参照首(末)台机组启动验收的要求进行。

6.5.12 机组启动验收鉴定书格式见附录L;机组启动验收鉴定书是机组交接和投入使用运行的依据。

6.6 部分工程投入使用验收

6.6.1 项目施工工期因故拖延,并预期完成计划不确定的工程项目,部分已完成工程需要投入使用的,应进行部分工程投入使用验收。

6.6.2 在部分工程投入使用验收申请报告中,应包含项目施工工期拖延的原因、预期完成计划的有关情况和部分已完成工程提前投入使用的理由等内容。6.6.3 部分工程投入使用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 拟投入使用工程已按批准设计文件规定的内容完成并已通过相应的法人验收; 2 拟投入使用工程已具备运行管理条件; 工程投入使用后,不影响其他工程正常施工,且其它工程施工不影响部分工程安全运行(包括采取防护措施); 项目法人与运行管理单位已签订部分工程提前使用协议; 工程调度运行方案已编制完成;度汛方案已经有管辖权的防汛指挥部门批准,相关措施已落实;

6.6.4 部分工程投入使用验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检查拟投入使用工程是否已按批准设计完成; 2 检查工程是否已具备正常运行条件; 3 鉴定工程施工质量; 检查工程的调度运用、度汛方案落实情况; 5 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6 讨论并通过部分工程投入使用验收鉴定书。

6.6.5 部分工程投入使用验收鉴定书格式见附录M;部分工程投入使用验收鉴定书是部分工程投入使用运行的依据,也是施工单位向项目法人交接和项目法人向运行管理单位移交的依据。

6.6.6 提前投入使用的部分工程如有单独的初步设计,可组织进行单项工程竣工验收,验收工作参照本规程第8章有关规定进行。专 项 验 收

7.0.1 工程竣工验收前,应按有关规定进行专项验收。专项验收主持单位应按国家和相关行业的有关规定确定。

7.0.2 项目法人应按国家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有关部门提出专项验收申请报告,并作好有关准备和配合工作。

7.0.3 专项验收应具备的条件、验收主要内容、验收程序以及验收成果性文件的具体要求等应执行国家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有关规定。

7.0.4 专项验收成果性文件应是工程竣工验收成果性文件的组成部分。项目法人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时,应附相关专项验收成果性文件复印件。竣 工 验 收

8.1 一 般 规 定

8.1.1 竣工验收应在工程建设项目全部完成并满足一定运行条件后1年内进行。不能按期进行竣工验收的,经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同意,可适当延长期限,但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一定运行条件是指: 泵站工程经过一个排水或抽水期; 2 河道疏浚工程完成后; 其他工程经过6个月(经过一个汛期)至12个月。

8.1.2 工程具备验收条件时,项目法人应向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其格式见附录N。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应经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审查后报竣工验收主持单位,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应自收到申请报告后2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同意进行竣工验收。8.1.3 工程未能按期进行竣工验收的,项目法人应提前30个工作日向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提

出延期竣工验收专题申请报告。申请报告应包括延期竣工验收的主要原因及计划延长的时间等内容。

8.1.4 项目法人编制完成竣工财务决算后,应报送竣工验收主持单位财务部门进行审查和审计部门进行竣工审计。审计部门应出具竣工审计意见。项目法人应对审计意见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

8.1.5 竣工验收分为竣工技术预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

8.1.6 大型水利工程在竣工技术预验收前,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竣工验收技术鉴定。中型水利工程,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进行竣工验收技术鉴定。8.1.7 竣工验收应具备以下条件: 工程已按批准设计全部完成; 工程重大设计变更已经有审批权的单位批准; 3 各单位工程能正常运行; 历次验收所发现的问题已基本处理完毕; 5 各专项验收已通过; 6 工程投资已全部到位; 竣工财务决算已通过竣工审计,审计意见中提出的问题已整改并提交了整改报告; 8 运行管理单位已明确,管理养护经费已基本落实; 质量和安全监督工作报告已提交,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竣工验收资料已准备就绪。竣工验收主要工作报告格式及主要内容见附录P、附录Q。

8.1.8 工程有少量建设内容未完成,但不影响工程正常运行,且能符合财务有关规定,项目法人已对尾工做出安排的,经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同意,可进行竣工验收。8.1.9 竣工验收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项目法人组织进行竣工验收自查; 2 项目法人提交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批复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4 进行竣工技术预验收; 5 召开竣工验收会议; 6 印发竣工验收鉴定书。

8.2 竣工验收自查

8.2.1 申请竣工验收前,项目法人应组织竣工验收自查。自查工作由项目法人主持,勘测、设计、监理、施工、主要设备制造(供应)商以及运行管理等单位的代表参加。8.2.2 竣工验收自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检查有关单位的工作报告; 检查工程建设情况,评定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等级; 检查历次验收、专项验收的遗留问题和工程初期运行所发现问题的处理情况; 4 确定工程尾工内容及其完成期限和责任单位; 5 对竣工验收前应完成的工作做出安排; 6 讨论并通过竣工验收自查工作报告。

8.2.3 项目法人组织工程竣工验收自查前,应提前10个工作日通知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同时向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报告。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应派员列席自查工作会议。8.2.4 项目法人应在完成竣工验收自查工作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自查的工程项目质量结论(格式见附录E)和相关资料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备。

8.2.5 竣工验收自查工作报告格式见附录O。参加竣工验收自查的人员应在自查工作报告上签字。项目法人应自竣工验收自查工作报告通过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将自查报告报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

8.3 工程质量抽样检测

8.3.1 根据竣工验收的需要,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抽样检测。项目法人应与工程质量检测单位签订工程质量检测合同。检测所需费用由项目法人列支,质量不合格工程所发生的检测费用由责任单位承担。

8.3.2 工程质量检测单位不得与参与工程建设的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设备制造(供应)商等单位隶属同一经营实体。

8.3.3 根据竣工验收主持单位的要求和项目的具体情况,项目法人应负责提出工程质量抽样检测的项目、内容和数量,经质量监督机构审核后报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核定。堤防工程质量抽检要求见附录R。

8.3.4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应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对工程进行质量检测,按合同要求及时提出质量检测报告并对检测结论负责。项目法人应自收到检测报告10个工作日内将检测报告报竣工验收主持单位。

8.3.5 对抽样检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项目法人应及时组织有关单位研究处理。在影响工程安全运行以及使用功能的质量问题未处理完毕前,不得进行竣工验收。

8.4 竣工技术预验收

8.4.1 竣工技术预验收应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组织的专家组负责。技术预验收专家组成员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相应执业资格,2/3以上成员应来自工程非参建单位。工程参建单位的代表应参加技术预验收,负责回答专家组提出的问题。

8.4.2 竣工技术预验收专家组可下设专业工作组,并在各专业工作组检查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

8.4.3 竣工技术预验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检查工程是否按批准的设计完成; 检查工程是否存在质量隐患和影响工程安全运行的问题; 检查历次验收、专项验收的遗留问题和工程初期运行中所发现问题的处理情况; 4 对工程重大技术问题做出评价; 5 检查工程尾工安排情况; 6 鉴定工程施工质量; 7 检查工程投资、财务情况; 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8.4.4 竣工技术预验收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现场检查工程建设情况并查阅有关工程建设资料; 听取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运行管理等单位工作报告; 听取竣工验收技术鉴定报告和工程质量抽样检测报告; 4 专业工作组讨论并形成各专业工作组意见; 5 讨论并通过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 6 讨论并形成竣工验收鉴定书初稿。

8.4.5 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应是竣工验收鉴定书的附件,其格式见附录S。

8.5 竣 工 验 收

8.5.1 竣工验收委员会可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以及委员若干名,主任委员应由验收主持单位代表担任。竣工验收委员会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部门、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运行管理单位的代表以及有关专家组成。工程投资方代表可参加竣工验收委员会。

8.5.2 项目法人、勘测、设计、监理、施工和主要设备制造(供应)商等单位应派代表参

加竣工验收,负责解答验收委员会提出的问题,并作为被验收单位代表在验收鉴定书上签字。8.5.3 竣工验收会议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和程序: 现场检查工程建设情况及查阅有关资料; 2 召开大会:

1)宣布验收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2)观看工程建设声像资料; 3)听取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4)听取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 5)听取验收委员会确定的其它报告; 6)讨论并通过竣工验收鉴定书;

7)验收委员会委员和被验收单位代表在竣工验收鉴定书上签字。

8.5.4 工程项目质量达到合格以上等级的,竣工验收的质量结论意见为合格。

8.5.5 竣工验收鉴定书格式见附录T。数量按验收委员会组成单位、工程主要参建单位各1份以及归档所需要份数确定。自鉴定书通过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发送有关单位。工程移交及遗留问题处理

9.1 工 程 交 接

9.1.1 通过合同工程完工验收或投入使用验收后,项目法人与施工单位应在30个工作日内组织专人负责工程的交接工作,交接过程应有完整的文字记录并有双方交接负责人签字。9.1.2 项目法人与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合同或验收鉴定书约定的时间内完成工程及其档案资料的交接工作。

9.1.3 工程办理具体交接手续的同时,施工单位应向项目法人递交工程质量保修书,其格式见附录U。保修书的内容应符合合同约定的条件。

9.1.4 工程质量保修期从工程通过合同工程完工验收后开始计算,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9.1.5 在施工单位递交了工程质量保修书、完成施工场地清理以及提交有关竣工资料后,项目法人应在30个工作日内向施工单位颁发合同工程完工证书,其格式见附录V。

9.2 工 程 移 交

9.2.1 工程通过投入使用验收后,项目法人宜及时将工程移交运行管理单位管理,并与其签订工程提前启用协议。

9.2.2 在竣工验收鉴定书印发后60个工作日内,项目法人与运行管理单位应完成工程移交手续。

9.2.3 工程移交应包括工程实体、其他固定资产和工程档案资料等,应按照初步设计等有关批准文件进行逐项清点,并办理移交手续。

9.2.4 办理工程移交,应有完整的文字记录和双方法定代表人签字。

9.3 验收遗留问题及尾工处理

9.3.1 有关验收成果性文件应对验收遗留问题有明确的记载。影响工程正常运行的,不得作为验收遗留问题处理。

9.3.2 验收遗留问题和尾工的处理由项目法人负责。项目法人应按照竣工验收鉴定书、合同约定等要求,督促有关责任单位完成处理工作。

9.3.3 验收遗留问题和尾工处理完成后,有关单位应组织验收,并形成验收成果性文件。项目法人应参加验收并负责将验收成果性文件报竣工验收主持单位。

9.3.4工程竣工验收后,应由项目法人负责处理的验收遗留问题,项目法人已撤销的,由组建或批准组建项目法人的单位或其指定的单位处理完成。

9.4 工程竣工证书颁发

9.4.1 工程质量保修期满后30个工作日内,项目法人应向施工单位颁发工程质量保修责任终止证书,其格式见附录W。但保修责任范围内的质量缺陷未处理完成的除外。

9.4.2 工程质量保修期满以及验收遗留问题和尾工处理完成后,项目法人应向工程竣工验收主持单位申请领取竣工证书。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工程移交情况; 2 工程运行管理情况; 验收遗留问题和尾工处理情况; 4 工程质量保修期有关情况。

9.4.3 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应自收到项目法人申请报告后3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颁发工程竣工证书,其格式见附录X(正本)和附录Y(副本)。颁发竣工证书应符合以下条件: 竣工验收鉴定书已印发; 工程遗留问题和尾工处理已完成并通过验收; 3 工程已全面移交运行管理单位管理。

9.4.4 工程竣工证书是项目法人全面完成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任务的证书,也是工程参建单位完成相应工程建设任务的最终证明文件。

篇3:浅析水利工程中隐蔽工程的验收

关键词:水利工程,隐蔽工程,监理职责,验收,实例,问题

1水利工程中隐蔽工程的概念和重要性

1.1概念

水利工程中的隐蔽工程是指基础工程、地基开挖、地基处理、地下防渗、地基排水、地下建筑物工程等所有完工后被覆盖而无法或者是很难再进行检查的工程。重要隐蔽工程是指主要建筑物中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隐蔽工程。

1.2重要性

水利工程的质量,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重要隐蔽工程的影响, 因此提高重要隐蔽工程的质量非常重要。然而隐蔽工程的不可见因素较多, 这就给质量问题原因的推断和相应决策方案的制定带了很大的难度。一旦隐蔽工程出现质量缺陷, 势必会影响到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更严重的, 如果出现质量事故, 还将危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阻碍和限制了水利施工企业的发展, 不利于地区经济的繁荣。因此, 必须意识到隐蔽工程的重要性, 确保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

2水利工程中隐蔽工程的监理工程师职责

为有效控制水利工程中隐蔽工程的质量, 应充分发挥监理工程师的职责。作为监理工程师, 应明确自身的职责, 而相关的规范中也有着明确的规定, 监理工程师在对工程进行监理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

对于隐蔽工程, 施工单位会编制相应的施工计划, 而监理机构则需要对施工计划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 根据监理合同, 在施工过程中安排人员旁站监理, 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关键工序、重要部位, 以及隐蔽工程实施监理。尤其是对于重要的隐蔽工程, 应严格执行24小时旁站制度, 同时详细记录旁站监理的全过程。

水利工程完工后, 对于一些隐蔽部位、隐蔽工程需要进行覆盖, 而在覆盖之前必须由承办单位自检, 然后由监理机构复检。因此, 应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对于隐蔽工程或隐蔽部位, 如果没有通过监理机构的验收, 则必须进行整改, 直到合格才可以进行下一个单元工程或下一道工序施工。

3水利工程中隐蔽工程验收依据及应具备的条件

3.1验收依据

施工图文件及其说明;工程变更文件, 有关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及法规文件;设计图纸答疑;前一工序的验收资料。如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隐蔽前就必须对桩孔的基岩地质属性、基岩的承载力、桩孔几何尺寸、实际桩顶高程、桩长、桩底标高、孔深、护筒直径等重要项目进行验收合格后, 方可将钢筋笼就位, 并进行灌注桩隐蔽工程检查。

3.2应具备的条件

根据水利工程的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在完成相应的隐蔽工程内容后, 需要进行“三检”, 并且形成书面的文字记录, 最终整理成自行检查的验收资料。同时, 还应准备好设计文件、测量记录、质量评定资料、地质资料、试验资料、施工记录等资料, 以备隐蔽工程验收所需。对于重要隐蔽工程的验收, 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规定, 首先由施工单位自评, 然后有监理单位抽检, 并组成联合小组, 其成员由质量监督、施工、监理、运行管理、设计、项目法人等单位共同组成, 对于隐蔽工程的质量等级进行检查和核定, 填写签证表, 并上报质量监督机构。

4水利工程中隐蔽工程的验收

4.1隐蔽工程验收程序

在水利工程中, 涉及到的隐蔽工程是多种多样的, 有一些隐蔽工程对工程的使用性能和安全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还有一些则属于较为一般的隐蔽工程。对于重要隐蔽工程, 如地基防渗、加固, 地下建筑物岩石开挖、基础排水、水工建筑物基础开挖等, 需要严格履行工程验收程序。而对于一些一般的隐蔽工程, 则由建设、监理单位来完成工程的验收。

施工单位应在水利工程满足验收条件后, 自行组织隐蔽工程的检查, 合格后向监理、建设单位提出申请, 请求验收, 并提供工程相关的施工原始记录, 施工图纸, 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料, 如工程质量检查、地质、测量、观测、试验记录等。

收到建设单位提交的验收申请后, 建设、监理单位应立即组织人员复测, 审查质量证明和申报材料, 并检查地质素描和编录。这一阶段的工作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 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 不允许遗漏或者后补, 主要包括:施工单位的各负责人是否在所报的验收材料中签字、资料内容的完整性、试验报告以及材料证明是否合乎规范、验收部位是否准确填写。

在现场检查隐蔽工程时, 在施工单位书面通知约定的时间, 所有相关的单位和人员必须全部到场。而参加验收的单位, 会依据工程的重要性、验收规范要求而有所不同。对于重要隐蔽工程的验收, 应书面通知组织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员参加, 由建设、监理单位主持, 质量监督、运行管理、施工、设计部门的负责人参加。对于一般隐蔽工程的验收, 则由施工单位的施工员、质检员、项目负责人, 以及建设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参加, 并由监理机构负责组织工作。

4.2隐蔽工程验收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隐蔽工程验收时要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施工单位必须自检, 无自检的不接受验收;坚持先报资料, 后查现场, 无申报及自检资料的不予验收;坚持未经检查或者检查不合格, 不得进入下一工序。

验收程序是有一定的时限性的, 在验收隐蔽工程时要尤其注意。在接到通知后, 监理工程师如果没能按期检查隐蔽工程, 承包人应及时催告发包人, 要求其在规定的期限内检查隐蔽工程。如果承包人已经通知监理工程师, 但是发包人没有及时检查, 承包人可以顺延工期, 或者暂停施工。同时, 承包人还有权向发包人要求赔偿损失, 如构件和材料积压、窝工、停工损失等。

如果承包人未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而自行隐蔽的, 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对已隐蔽的工程进行检查, 承包人必须按照要求剥露, 并在检查后重新隐蔽。如果经检查隐蔽工程不符合要求的, 承包人必须返工, 重新进行隐蔽, 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一切费用均由承包人承担、并承担工期延误的违约责任。

有些施工单位没有经过隐蔽验收, 没有事先通知监理人员, 就逼迫监理人员同意浇注混凝土。还有些施工单位, 在隐蔽工程验收前, 没有准备任何资料, 而是直接让监理检查。另外, 还有一些施工单位虽然准备了资料, 但是资料不全面, 没有做检测或者试验等。以上提到的这些现象都是不符合验收规范的, 作为监理人员应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 坚持原则, 确保隐蔽工程的质量。

5结束语

隐蔽工程质量是水利工程的重点, 隐蔽工程验收是水利工程验收的基础, 必须严格按照隐蔽工程验收程序施工, 为建设优良的水利工程把好基础关。

参考文献

[1]郭秋峰, 刘曙光, 高军.浅谈水利工程中隐蔽工程验收[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1 (2) .

[2]陈东光.如何组织隐蔽工程验收[J].重庆市建设监理, 2004 (4) :56-59.

[3]李家正, 杨华全.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质量检测及评价方法探讨[J].中国水利, 2002 (12) .

[4]王国庆, 吕振彪, 刘冬梅, 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隐蔽工程质量控制[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7, 35 (5) :214-215.

[5]靳忠理.水利工程中隐蔽工程验收[J].科技传播, 2012 (8) .

篇4:水利工程档案验收办法引发的思考

关键词:建设项目;档案验收;企业服务年

由头1:2009年4月20日出版的《国务院公报》(2009年第11号)刊登了水利部2008年9月9日印发、2008年10月10日正式施行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管理办法》(水办[2008]366号)(以下简称《水利工程办法》)。

由头2:2009年2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在全省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的实施意见》(豫政[2009]17号)。

为建设项目服务是为企业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河南省政府的企业服务年活动实施意见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没有提出明确要求,其中也没有项目档案验收的内容,但根据“企业需要什么就帮助什么”的原则,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为建设项目服务上应该有所作为。近年来,国家有关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法规、规章、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档案不合格,项目不验收”。档案验收与消防、环保、人防、水土保持、劳动安全卫生等专项验收同样都是工程竣工验收的前提条件,已逐渐成为项目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和项目建设单位(法人)的共识。但档案验收是手段,不是目的。项目档案验收办法也只是能起到规范档案验收工作行为、统一档案验收标准、提高档案验收质量的作用,那么在企业服务年,为建设项目服务,怎样才能既让我们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自己满意,又能让企业满意,使地方党委、政府放心呢?本文试从分析比较《水利工程办法》和国家档案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档发[2006]2号)(以下简称《验收办法》)人手,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如何更好地为重大建设项目服务谈点看法。

1 《水利工程办法》的创新之处

1.1 因为《国务院公报》的刊登,《水利工程办法》向全社会公开,使人觉得其权威性更强一些。《水利工程办法》只是水利部的一个普通规范性文件,发放范围是水利系统各单位,其权威性本不及《验收办法》。按理说。《国务院公报》刊登的部委文件与正式文件只有同等效力,但一经公报刊登,它就被列为“国务院各部门公布的重要规章和文件”或“国务院领导同志批准登载的其他重要文件”。由于《国务院公报》发放范围极广,并且其电子版在中国政府网上全文发布,由此使得《水利工程办法》的身价倍增。

1.2 对项目档案管理及档案质量进行量化赋分,使得建设项目档案验收更具操作性:尤其是明确规定“‘应归档文件材料质量与移交归档’项达不到60分的,均为不合格”(注:该项满分70分),就特别突出了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对项目档案的完整和准确是一种最大限度的保护。

1.3 在申请档案验收应具备的条件中,规定“监理单位对本单位和主要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档案的整理情况与内在质量进行了审核,认为已达到验收标准,并提交了专项审核报告”,并列出了专项审核报告的主要内容,这在以往的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中是没有的;以及验收评分标准中,对“签订有关合同协议时,同时提出归档要求”,“纳入工程质量管理程序”,检查工程质量和进度、项目成果评审鉴定时对项目档案同检查同验收等明确赋分,从制度上保证了项目建设过程中档案工作的同步开展。

1.4 对项目档案验收提出了一些时间上的要求,便于操作,同时使验收和被验收双方都受到一定的约束。

1.5 明确规定“验收组对汇报有关情况提出质询,并察看工程建设现场”,如果能够认真坚持“察看现场”,则可极大地提高档实相符的程度。

2 对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几个问题的认识

2.1 关于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的主持单位。《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中没有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的内容,在目前国家档案局的行政许可项目中也没有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验收办法》规定,国家发改委组织验收的项目,由国家档案局组织项目档案的验收: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央主管部门(含中央管理企业)、省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组织验收的项目,由中央主管部门档案机构、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组织项目档案的验收,验收结果报国家档案局备案;省以下各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组织验收的项目,由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组织项目档案的验收。即项目档案验收的主持单位,多数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一部分是有关行业中央主管部门档案机构。《水利工程办法》规定,档案验收由项目竣工验收主持单位的档案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即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的主持单位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参与验收。与此类似的,还有交通行业等。而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验收更是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排除在验收组之外。这就有个问题,行业主管部门的档案机构作为项目档案验收的主持单位是否合适?其一,如果项目档案专项验收是一种行政执法行为,而这些行业主管部门是没有档案行政执法权的,由其档案机构负责组织项目档案专项验收显然不合适。其二,即便按照《验收办法》的规定,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央主管部门(含中央管理企业)组织验收的项目,可以由其档案机构组织项目档案的验收,但中央主管部门的下一级部门,如水利部下的黄委会或某省水利厅档案机构还能不能组织项目档案专项验收仍是个问题。根据《水利工程办法》应该是可以的,但根据《河南省档案管理条例》,则应当由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会同项目主管部门或项目单位对项目档案进行验收。

2.2 关于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组的成员组成。根据现行规定,参加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组的除了验收主持单位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档案机构外,一般还有项目所在地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档案机构的人员。但不管是《验收办法》,还是《水利工程办法》,对验收组成员的行政执法资格或专业技术资格都没有要求。而且,根据档案法律法规,项目所在地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档案机构,甚至其上一级机关,对建设项目的档案工作都负有监督和指导义务,这就极有可能出现项目档案验收工作中,一些单位既是教练员。又是裁判员,甚至可能还是运动员的情况。即项目所在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档案机构业务素质高的,项目档案质量就高;反之亦然,项目档案验收有可能成了走过场。另外,《验收办法》规定“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专业人员参加验收组”,《水利工程办法》也规定验收组成员一般应包括有关专家。但对这个“专”字指什么,没有具体要求。总的感觉,一是项目档案验收不是行政执法,因为行政执法应由某一有

管辖权的行政机关中有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来行使;二是项目档案验收不像专家评估,因为专家评估通常是由组织单位从其建立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来完成的。

2.3 关于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结论。《验收办法》规定,项目档案验收会议的最后一项议程是“项目档案验收组形成并宣布项目档案验收意见”,这与其后面的规定(验收合格的由项目档案验收组出具项目档案验收意见,验收不合格的由项目档案验收组提出整改意见)自相矛盾。其实,项目档案验收结果不管是合格,还是不合格,都只是项目档案验收组的意见。这一验收意见只有附上验收组成员的签字,项目档案验收主持单位才会认可,经档案验收主持单位印发后才能生效,就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要经国家主席令予以公布才能施行一样。同时,笔者认为,作为项目档案验收的程序规定,还应对特殊情况下依法撤销或变更项目档案验收意见等作出规定。对此,《水利工程办法》的规定就更完善一些,“档案验收应形成验收意见。验收意见须经验收组2/3以上成员同意,并履行签字手续,注明单位、职务、专业技术职称。验收成员对验收意见有异议的,可在验收意见中注明个人意见并签字确认。验收意见应由档案验收组织单位印发给申请验收单位,并报国家或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2.4 关于建设项目验收文件的规定。《验收办法》规定,项目档案验收应根据DA/T28-2002《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对项目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进行评价。该规范对项目文件完整性的要求中,包括“竣工验收会议决议文件、验收证书及验收委员会名册、签字、验收备案文件”。《水利工程办法》规定,文件材料完整性包括“验收文件材料(含阶段、专项、竣工)”。作为项目档案归档要求和整理规范,要求收集、整理项目验收文件无疑是正确的,但“档案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行项目竣工验收”。在项目档案验收时,竣工验收,甚至其他专项验收可能都还没有组织,这时候要求收集整理验收文件是不现实的。

2.5 关于预验收。《验收办法》规定。项目主管部门、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项目档案验收前的指导和咨询,必要时可组织预检。《水利工程办法》规定,档案验收的组织单位,应对申请验收单位报送的材料进行认真审核,并根据项目建设规模及档案收集、整理的实际情况,决定先进行预验收或直接进行验收。比较两个办法,共同的是,对什么工程“必要”应该组织预验收都没有规定;不同的是,《验收办法》规定,预验收是否组织是项目所在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说了算:而水利工程是否组织项目档案预验收,决定权在项目档案验收的主持单位。

2.6 关于项目档案验收的时间。《验收办法》第十二条规定,项目档案验收应在项目竣工验收3个月之前完成;而《水利工程办法》第七条规定,项目法人在确认已达到第六条规定的条件后,应早于工程计划竣工验收的3个月前,向项目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提出档案验收申请。两个规定是相反的。笔者认为,在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中规定什么时候提出验收申请,什么时间完成验收,完全没有必要;只要办法中列清了申请项目档案验收应具备的条件、项目档案验收的程序及时间要求,以及如果不能一次通过验收重新申请验收的时间安排等就可以了。至于通不过项目档案验收会影响项目竣工验收,不能组织项目竣工验收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那是项目建设单位考虑的事,项目档案验收主持单位完全没必要自责。

3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重大建设项目服务的思考

认真组织开展重大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可能会遇到各种情况,如果项目建设单位(法人)对这项工作比较重视,项目设计、施工、监理各单位都比较配合,也知道怎么干,那最理想不过,结果应该是皆大欢喜;而如果项目建设单位(法人)对这项工作不理解,或者虽然也认为项目档案很重要应该抓好,但却没有方法,其结果则很难保证。特别是对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组织验收的项目中,一些不理解不配合的项目建设单位,项目档案验收很可能会流于形式不了了之。因为你要坚持原则,他们就过不了关,过不了关就不能组织正式竣工验收,不能验收就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在这个时候,地方党委、政府就会出面给主持项目档案验收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打招呼,最后很有可能会在“仅此一次,下不为例”声中为档案验收画上句号。所以,组织重大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应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坚持原则,一是目的,要最大限度地保证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二是方法,坚持组织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其余的全都可以灵活,包括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项目档案验收中的身份是组织者还是参与者。尤其是项目所在地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更要想方设法提供档案服务,只有这样,到项目档案验收时才会一帆风顺。

3.1 加强宣传引导,使项目建设单位知道怎么抓,使项目参建单位知道怎么干,“广大建设单位和参建单位,将档案工作纳入项目建设计划,建立档案工作领导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制定规章制度和业务规范,建立项目档案工作网络体系,强化业务基础建设,将档案工作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形成了以项目建设单位为管理核心,以纳入合同为管理依据,以监理控制为重要手段,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及项目参建单位全方位参与下,实施事前介入、事中控制、事后验收把关的全过程控制的管理模式。”这应该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理想模式,如果我们的重大建设项目都能做到这些,项目档案工作质量肯定不错,项目档案验收肯定顺利,但关键是怎样能做到这些。对此,项目所在地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责无旁贷,而且要把工夫下在平时,把工作做在前面。要通过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让项目建设各有关单位知道应该做什么;通过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的宣传,让大家既知道做好项目档案将来的益处,也知道做不好项目档案可能造成的危害;通过典型示范,让大家知道合同里签点啥、规范里写点啥,知道项目文件该如何收集、如何整理、如何归档……

3.2 健全法律法规,明确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项目档案验收上的行政许可权,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在项目档案验收上的责任。不仅在将来修订《档案法》等档案专业法律法规时,写上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使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权利,并进一步健全完善项目档案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而且要在建设项目相关法律法规修订时,及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建设项目上的话语权。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在档案方面应当具备的条件是: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同时规定,“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建设项目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建设项目档案,并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移交建设项目档案”。这些与我们对项目档案验收的要求差距很大。如果能将我们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写进相关部门的行业标准之内,将会大大提高其贯彻执行的自觉性。

3.3 主动登门服务,及时掌握项目建设工程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档案收集整理中的问题,要变坐等上门为主动登门,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一是登发改委的门,主动了解当年新开工项目。在建、续建项目,计划竣工项目的情况,主动要求参与发改委对重大建设项目的调研和检查,提醒其在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前要先进行项目档案验收:二是登项目建设单位的门。送法上门,在项目建设之初就让其知道项目档案该怎么管,并在项目建设期间定期随访,了解项目文件收集整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帮助其把脉会诊:三是登项目主管单位的门,主动沟通协调,争取将我们在项目档案方面的意见和要求通过其主管单位之口说出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4 狠抓制度落实,按单项工程或分阶段、分标段组织项目档案预验收,督促项目验收文件完整归档,对整个项目档案要实施事前介入、事中控制、事后验收把关的全过程控制的管理模式,对项目档案验收,项目所在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也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事前,即征得项目档案验收主持单位同意,按单项工程或分阶段、分标段组织项目档案预验收,争取通过一个单项工程或一个标段的试点,尽可能减少项目档案收集整理中的共性问题,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事中,就是组织或参与项目档案验收。事后,即督促项目建设单位整改落实项目档案验收组指出的问题,督促项目建设单位整理归档项目竣工验收文件,并向有关单位移交档案。

3.5 培育中介组织,变具体指导为宏观指导,变直接指导为间接指导。依法加强对档案中介服务机构的规范和管理,合理利用社会中介力量提供的专业化服务,使中介机构在咨询、整理、寄存、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为建设项目提供规范、优质的服务。

篇5:水利工程验收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划分为若干单位工程,单位工程划分为若干分部工程,分部工程划分为若干单元工程,按三级项目划分并进行质量控制。

1.1单位工程

系指能独立发挥作用或具有独立的施工条件的工程,通常是若干分部工程完成后才能运行或发挥一种功能的工程。单位工程通常是一座独立建(构)筑物,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独立建(构)筑物中的一部分或一个构成部分。

2.2分部工程

系指组成单位工程的各个部分。分部工程往往是建(构)筑物中的一个结构部位,或不能单独发挥一种功能的安装工程。

3.3单元工程

系指组成分部工程的、由一个或几个工种施工完成的最小综合体,是日常质量考核的基本单位。可依据设计结构、施工部署或质量考核要求划分为层、块、区、段等来确定。单元工程与国标中的分项工程概念不同,分项工程一般按主要工种工程划分可以由大工序相同的单元工程组成,如:土方工程、砼工程、模板工程、钢结构焊接工程等,完成后不一定形成工程实物量;单元工程则是一个工种或几个工种施工完成的最小综合体,是形成工程实物量或安装就位的工程。(是国家或行业制定有验收标准的项目)

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虽有其特殊性,但归根结底仍就是水利工程,其质量评定项目划分应结合其自身特点遵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划分的原则进行。

2.项目划分原则

质量评定项目划分总的指导原则是:贯彻执行国家正式颁布的标准、规定,水利工程以水利行业标准为主,其他行业标准参考使用。如:房屋建筑安装工程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划分;水工建筑安装工程按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划分。

2.1单位工程划分原则

2.1.1枢纽工程按设计结构及施工部署划分。以每座独立的建筑工程或独立发挥作用的安装工程为单位工程。如厂(站)房、管理(生活、办公)用房、溢洪道、输水(泄洪)洞、土(石或砼)坝、进(分)水闸、节制闸、进(出)水池、交通工程等建筑工程分别为单位工程,独立的金属结构、机电设备、电气、通讯等安装工程分别为单位工程。

2.1.2渠道工程按渠道级别(干、支渠)或工程建设期、段(以节制闸为界)划分。以一条干(支)渠或同一建设期、段的工程为单位工程,投资或工程量大的建筑物以每座独立的建筑物为单位工程。

2.1.3堤坝工程按设计结构及施工部署划分。以堤坝身、堤坝基础、堤坝岸防护、交叉连接建筑物等分别为单位工程。

2.1.4水土保持工程一般以一个独立的小流域或较大的独立建筑物(大型谷坊坝)划分。它由若干沟道或区片或班号组成。

3.分部工程划分原则

3.1枢纽工程

按设计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划分。如基础工程、大坝坝体、防渗工程、金属结构、电气、坝顶、渠首进水闸、渠首冲砂闸、导流坝等

3.2渠道工程、堤坝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 按设计结构及施工部署划分:

3.2.1渠道工程:大车桥、分水闸或支渠口、节制闸、渠段

3.2.2堤坝工程:基础工程、护岸工程、堤防堤身工程、护坡工程、堤顶工程、防渗工程、生物防护和道路工程等。

3.2.3水土保持工程:

沟壑或区片或班号治理、成片水平梯田、小型蓄排水工程、成片水保林、成片人工种草、封禁治理、水源及节水灌溉工程等。大型谷坊坝坝基处理、坝体填筑、坝坡防护、溢流口门、坝体及坝基防渗工程等。

3.3注意:

为防止项目划分的随意性,同一单位工程中,同类型的各个分部工程的工程量不宜相差太大,不同类型的各个分部工程的投资不宜相差太大,分部工程之间最大不超过1.5倍。每个单位工程的分部工程数目不宜少于5个。

4.单元工程划分原则

4.1枢纽工程

按设计结构、施工部署或质量考核要求划分。建筑工程以层、块、段为单元工程;安装工程以工种、工序等为单元工程。

4.2渠道工程

明(暗)渠开挖、填筑按施工部位划分,衬砌防渗(冲)工程按变形缝或结构划分。渠道工程:当Q<30m3/s时,单元工程不宜大于100 m;当Q>=30m3/s时,单元工程不宜大于50 m,且须按底板、左边坡衬砌、左边坡垫层或防冻层、右边坡衬砌、右边坡垫层或防冻层、土方开挖、土方回填等划分。建筑物工程可划分为:基础开挖、基础或护底工程、土方回填、进口八字墙、边墙或闸墩、机架桥砼、胸墙砼、出口八字墙或刺墙、设备安装等。

4.3堤坝工程

按施工方法与施工工作量划分。对于堤身断面较小的堤身填筑工程,一般按长度(200~500m)或工程量(1000~2000m3)来划分单元工程。

4.4水土保持工程

借鉴水利水电工程按工序或工程措施或结构组成划分

4.4.1水平梯田:田埂、田面、田坎;

4.4.2造林:水平沟整地、鱼鳞坑整地、苗木栽植、穴播;

4.4.3种草:整地、播种、管护;

4.4.4蓄水池、旱水窖:集流场、基坑开挖、沉砂地、窖体及井盖;

篇6:水利工程验收分类

《规定》第三条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按验收主持单位性质不同分为法人验收和政府验收两类。

法人验收是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项目法人组织进行的验收。法人验收是政府验收的基础。

政府验收是指由有关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组织进行的验收,包括专项验收、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规程》1.0.3进一步明确:

法人验收应包括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水电站(泵站)中间机组启动验收、合同工程完工验收等;

政府验收应包括阶段验收、专项验收、竣工验收等。

上一篇:谁的房子最美优秀作文下一篇:中国财政政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