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明明在得

2024-05-07

大学之道明明在得(共4篇)

篇1:大学之道明明在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 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 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 生进修阶梯。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 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会登堂入室,领略懦学经典的奥义。

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 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年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 “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 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列学说性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了。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 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 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看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

事实上,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鹤历来圣贤屈指可数,所以大学不会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圣贤,而是让我们去向圣贤学习,去学习他们高尚的品德。大学就是大人之学,讲的是成年人应该学会的东西。可是在当今社会上,由于百家讲坛上某个专家的一句“伪君子不如真小人”之后,这句话就在中国社会上广泛流传开来,小人只要在为非作歹之后,说句“我是真小人,不像某些人表里不一,虚伪”,然后就将做坏事推到了光明磊落的耀眼处。好像他自己做了一件伟大崇高且神圣的事情。就这样,明知道一件事情是不正确的时候,还偏偏去做的真小人倒成了当代人膜拜的对象,在我看来,这正是非明德的表现,一个连是非曲直都分不清楚的人值得现在大家的崇拜么?这就成了明恶德,这是一个成年人应该学习的德行么?再来说这伪君子,何为伪君子?就是那些知道是非功过的人,但是心里却闪过一些阴暗念头的人。人皆有七情六欲,有恶念很正常,如果没有恶念,那也不需要圣人明明德了,因为那已经超脱了人的范畴。清朝的曾国藩,被誉为是中国的最后一位圣人,他每天通过日记不断的反思自己,去批判自己,连一些不容于世的思想都记录下来批判,就这样下来,最后的曾国藩几乎成为了一个完人,但是他却失去了做人的感觉。很多研究他的学者都说,曾国藩最终成为了一块石头,因为他强烈压制住了七情六欲。这种人我想并不是孔子所主张的完人,因为孔子自己也有欲望。

人总是在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改掉自身的缺点,伪君子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就连那孔子不也是和南子有说不清的时候么?难道这孔子便是伪君子了?所以说,这明明德便是让人知道真正的高尚的品德,去学习他,改掉自己的恶德,不断的使自己变得新生,即使成不了圣贤,也比那连是非否分不清楚的真小人好得多。这也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的作用之所在。

致以良知,行以明德,最终止于至善。有些人会说有至善么?答案是没有的,因为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既然没有那为什么还要去追求呢?这也是大学要教给当代人的一个常识,就是——人不应该停下追求完美的脚步。有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不存在,因为共产社会太完美了,所以对社会主义抱有怀疑的态度,这都是同样的问题。我就有疑问了,人是不能长生不老的,人总要死的,那为什么现在我们都愿意活着?为什么不停止呢?一个道理,我们达不到不代表我们不出发。至善很难达到,但是我们也不会放弃去追求真善美的脚步。康德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这两样都很难达到,但是都很美丽,所以才能震撼人心。

希望大学之道,砥砺整个社会,虽然这不可能,仅仅希望还不够。闲云、隐逸高士呢?说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篇2:大学之道明明在得

闵行区华博利星行小学

教育担当着传递文明、培育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的责任,这是万世不易的真理。教师的职责我们的前人有许多深刻的思考和总结。两千年前的大教育家孔丘就明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大学”非今天的大专院校教育,而是指教育人成人的教育,不同于教人识文断字的教育(古人称为“小学”),实质上就将教师的职责定位为育人。唐代韩愈在《师说》这篇千古名文中是更明确了教师的职责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将“道”和“惑”列为与“业”同等的教学的两个重要内容。北宋大儒张横渠对教育的作用、教师的职责更是高看一眼,他认为教育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与当代我们高唱的“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如出一辙。由此观之,教师的职责重在教书能完成如此宏伟、艰巨的任务吗?

我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这一目的决定,教师的唯一职责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规划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避免单

一、片面的教育行为。把“育人”上升到高于“读书”“教书”的唯一目标或职责的地位,既有教育目标理论上的重大意义,更有教育实践上的指导意义。育人不能只是“教书”,成人不只是“读书”,不只需要知识,更需要德育培养、动手实践、探索能力的培养,因而更多地需要学习生活、艺术、健体、交际、心品训练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更需要活动、实践。教育活动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应该是相等的,教育场所应该包括课堂和课外,从书本扩展到生活,在包括读书在内的多种多样、多种形式的学习中育人,学习、培养与生活、实践紧密相关的知识和能力。从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角度上说,教师不是“经师”,而是学习活动的先行者、示范者、指导者,是道师、导师和人师;学生在学习中不是追随者、模仿者,而是探索者、践行者、开拓者。教师的职责定位为“育人”才是准确和科学的,才有利于端正教育思想,规范教育行为,树立以人为本、宽容差别、个性发展的理念,才能使每一个孩子都受到同等的重视、尊重,每一个教师都围绕学生发展来实施教育。也唯其如此,才能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有用之人,才能全面提高民族素质。

对教师职责的这一定位,对教育和教师提出了更全面、更高标准的要求。育人的责任,要求教育不是让学生以吸纳以往书本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是从人一生发展打基础的需要出发,学习各方面的有用的知识和能力,注重德育、智育、体育、艺术、心理、交际等全面发展;作为教育者,必须摈弃选优汰劣的教育观,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有差异的教育和发展;

在教育实践中,要破除读书第一的思想,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让学生进行全面的学习和锻炼,把活动和实践放到与读书同等重要甚至于更重要的位置。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学识丰富,更要乐观、向上、善良;不仅勤于学习,更要“心骛八极、神游万仞”,肯思索,会思考;不仅掌握教材,更要知其所以然,广泛涉猎,左右逢源;不仅立足课堂,更要勇于实践;不仅善于传授知识,更能引导学生全面成长;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心理、道德和性情。育人这一职责观的确立,要求我们健全、完善教育评价观和质量观,从学生综合发展、能力提升的过程来考察教育的成败得失。要求我们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从“传经布道”向“参禅悟道”转变,不是灌输,而要引导,促成学生“参”和“悟”,变被动记忆、练习为积极思考,变纸上谈兵为动脑动手实践,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自主地学。

篇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日前,笔者应邀参加“正邦集团农资连锁启动会议”,有幸从集团副总裁邹喜明处获《<论语>正裁》、《老子我说》和《<金刚经>到底说什么》三本著作,回京后悉心研读,手不释卷如痴如醉。

在三本著作中,作者董子竹运用与南怀瑾先生商榷及古今对话的前卫方式,对中国文化三大原典进行了全面重解,提出了大量振聋发聩的新见,其独特见地令人拍案叫绝。近日,笔者又幸得董老三个半小时的点拨,并受赠《与企业家聊国学》一书,该书融会贯通儒、道、释而提炼的国学思想内核,为当前企业战略及管理提供了精神智慧,洽笔者醍醐灌顶之感,对产业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明明德:现代企业精神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大智如是论述管理之道。但什么是“明明德”,如何才能圆满?应该说儒理不只在书院,佛法不只在庙堂,而是在千万群体的社会历史实践里,引用儒家的话讲就是在“修、齐、治、平”中。

在《与企业家聊国学》一书中,董老道出了一个玄机:“道”及“至善”本身并不含有功利性,只是“明明德”,它并不是主张某一个“个体人”明了就好,而是要一切生命皆能“明了”和“知晓”,用佛家的语言即为“自觉觉他,觉性圆满”。

2008年,因世界金融危机的肆虐蔓延,社会经济“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中的前两驾开始出现减速,在经济低迷状态下如何拉动消费这辆马车的加速前进,进而带动经济增长成为近一段时期农业经济决策的重要内容。

在此背景下,随着国家和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农村这一“蓝海阵地”正彰显着巨大的威力和魅力,越来越多的商家企业将更多的关注目光落在了农民这一巨大的消费群体身上。

作为当下的农资人,我们要有“明明德”之雄心,在行业震荡低迷之际,坚定兴业振族之信念气魄,站在“至善”的立场体悟农资产业链发展;结合企业化操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体化方案总揽全局,以农资行业产业链利益再分配的“取舍”迎天应地,更好地领悟“明明德”的真谛,以切合时代发展的眼光谋求企业战略意义上的“蓝海”局势。

顺势而为:积极把握行业脉势变化

就大环境而言,长久以来延旧的“天朝观念”和“小农意识”是不可能推进“明明德”的。对企业而言,发展之“天道”在于与时俱进,把握规律和趋势,迎合时代之潮流,思考社会与行业脉势变化,“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百年老店、基业长青有望矣!

我们作为常人最易争论“是非”这个层次概念;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反问一下自己该如何调整自己走出这个怪圈?要笔者看,也并不难:第一、超越是非的争论;第二、超越万物之间的区分;第三、超越对万物存在的肯定。富贵发财要迎合时代之潮流,想要百年老店,基业长青,不妨思考社会与行业脉势变化!

人的一生犹如一滴水,从饱满丰润至最终蒸发殆尽;时间有限,我们何以在有限的长度里拓展里面无限的宽度呢——换言之:何以让水永不干涸?乃是我们此篇探讨之妙哉之处:此乃为“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领悟者方能把握生命之乐道哉!

篇4:郑板桥明明白白的教子之道

那么,郑板桥教育子女的道是什么呢?从他的家书和教子轶事中,可发现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核心思想。

一、人无贵贱

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既不趋炎附势,也不轻贱穷人。他担心有个官爸爸”的儿子会受到弟弟、佣人等人的娇宠,特意在家信中嘱咐弟弟,信的内容翻译成白话文是说:我不在家,儿子便归你管教,要注意培养他的忠厚品格,不要让他养成骄傲的性惰,不能以为他是我的儿子就姑息纵容他。家里佣人的儿女和我的儿子,他们都是一样的人,应当同样爱惜,不能让我的儿子欺负他们。家里的鱼肉、水果、糕饼,要平均分给孩子们,让他们同样开心。要是我的儿子坐在桌前独自吃好东西,却让佣人的孩子远远站在一边观望,他们的父母看到了,就会可怜自己的孩子,喝斥他走开,他们就会像割心剜肉一样痛苦!在官尊民卑的清代,郑板桥要求弟弟将自己的儿子与佣人的子女一视同仁,同等爱惜,实是难能可贵,并且大有深意。

二、做人重于做官

科举年代,“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通过读书举仕做官,光宗耀祖,是一般人对子女最大的期望。郑板桥寒窗苦读何止十年,对中进士、做官前后截然不同的个人命运,当然感受极深。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并不是像当时众多官员一样,希望郑家世代为官,并期望儿子的官做得越大越好,而是通过家信,希望儿子从小就能明白,通过读书中举人、进士、做官,这只是小事。第一重要的,是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做一个好人。别人都把中进士做官当作天大的事,他却视为小事,而要儿子把“做好人”当作头等大事,因为他深谙做好人才能做好事、做好官的道理。

三、富贵易“愚人”, 贫贱能立意

郑板桥在《激县寄舍弟墨第三书》中关于儿女教育部分,大意这样写道:富贵人家请好的老师教育子女,望子成龙的心情非常迫切。但最后学有所成的,却多是陪读的贫贱家庭的孩子,而富贵人家自己的孩子却没什么出息……一百个当中偶尔有一个有点成就的,他的文章也必然不能沉着流畅,刻骨镂心。这难道不是富贵会令人愚笨,而贫贱却能让人立志并成为俊杰吗?郑板桥对此问题进行了深思,并把儿子安排在老家“贫贱”的环境中求学、成长,希望他有所成就。同时,他也表达了开明的求才观,认为“我花钱为孩子们请好老师,我的儿子最后能不能成才先不去管他,但陪读的贫家子弟学有所成,也能满足我很大的愿望”。

四、自食其力

传说郑板桥病危时,把儿子叫到床前,指名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父命难违,儿子虽然从未做过馒头,也只得答应。他请教了厨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亲手做好馒头,高兴地端到父亲床前,谁知父亲早已断气。儿子跪在床边,哭得痛不欲生,忽然发现茶几上有张信笺,上面写着给儿子的遗嘱——“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以诗、书、画著称于世的郑板桥,遗嘱里没有一般穷酸文人文绉绉的语言,却是掷地有声,大气磅薄。同时,他还留有遗诗一首:“祖业父财岂可凭?如山霜雪也消融,凌云万里雏鹰翅,搏宇总须先自丰。”

看来,他也希望儿子能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鹏程万里,有一番作为。不愿意儿子啃父辈的老本,而是要他自己努力拼搏,丰满羽翼。

郑板桥教给儿子的道,也正是他自己的做人之道。他之所以能在居官期间政绩卓著,辞官之后在艺术、文学上取得巨大成就,与他的这些道是分不开的。今天的人们多记住了他的“难得糊涂”,但在教子方面,许多人不见得像他那样“难得明白”,对子女非娇既纵,没有思路和对策。

教导子女是大事,一点也糊涂不得。今天的父母们,真该好好学习一下郑板桥明明白白的教子之道呢。

上一篇:名师工作室工作下一篇:2010年常德市政治中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