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兜底实施方案

2022-06-26

一项工作不能盲目的开展,在开展前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准备,这就是方案存在的意义,那么要如何书写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低保兜底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低保兜底实施方案

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挂牌督战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工作难度大的县和村挂牌督战”的重要指示,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决策部署要求,根据《市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挂牌督战行动实施方案》,县民政局决定对3个未脱贫村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实施挂牌督战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督战目的

本着补短板、强弱项,保打赢、提质量的原则,聚焦脱贫攻坚,坚持以巡视、考核、暗访、调研、筛查发现的问题整改为导向,对标对表、逐条整改,举一反三、动态管理,做到已发现问题限期整改、新发生问题即知即改,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二、督战范围

3个未退出贫困村。

三、督战内容

一是确保将主要成员完全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主要成员可视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人均收入低于农村低保标准的家庭,因病、因残、因学刚性支出较大入不敷出的家庭等,全部纳入农村低保一、二类对象范围。

二是确保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不含整户纳入农村低保的贫困人口),农村低收入家庭中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按照单人户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

三是确保将不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五有”家庭全部退出保障范围;

确保纳入建档立卡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农村低保标准的三、四类对象,按规定落实渐退机制。

四是确保农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全部纳入特困救助供养范围,准确评估生活自理能力,合理确定照料护理标准,严格落实照料监护责任。

五是确保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者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困难的家庭和个人,及时给予临时救助。

六是确保享受农村低保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范围;

确保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残疾人,全部纳入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范围。

七是确保各类档案资料管理规范、真实、准确,相关佐证资料和工作记录齐全、完善。

四、时间安排

2020年2月20日开始至3个未脱贫村全部脱贫退出为止。

五、人员分工

建立科级干部包抓责任制,由局主要领导总负责,3名副科级干部任组长,抽调6名相关业务人员组成工作组,开展兜底保障挂牌督战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办公室设在县低保办。

六、工作要求

督战工作贯穿2020年兜底保障工作全过程,要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压实责任,全程毫不松懈,确保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一)加强组织领导。开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挂牌督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的关键举措,也是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内容。县民政部门主要负责人是兜底保障挂牌督战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职责,亲自部署、亲自督促、亲自检查。各带队科级干部为包抓村第一责任人,各包抓干部为包抓村直接责任人,要深入一线抓好督促落实,真正将兜底保障清零工作抓实抓细抓深,取得实效。各包抓组每月20日前向专项行动办公室上报挂牌督战专项行动开展情况。

(二)积极配合实施。各相关乡镇要积极配合,安排专人与县上包抓工作组进行衔接沟通,协同开展兜底保障挂牌督战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政策落实和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向乡镇党委政府分管领导和部门主要领导反馈汇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三)强化责任追究。县民政局将对包抓过程中发现的普遍性突出问题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对工作推进不力、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突出,在国家考核验收、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暗访核查中被通报的地方,县民政局将上报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予以严肃追责问责。

第二篇:县民政局兜底保障工作方案

【仅供学习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县民政局兜底保障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兜底保障工作推进会议精神,根据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兜底保障“九过三补一化解”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县开展“过筛子、补漏洞、化矛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要求,为切实推进兜底保障各项政策落实,确保兜底保障各类问题清仓见底,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按照“应兜尽兜、应养尽养、应救尽救、应补尽补”的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抢时间、攻堡垒、盯短板、补漏洞,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着力补齐短板弱项,确保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各类问题清仓见底。

二、重点任务

(一)紧扣“九过筛子”全面查漏补缺

1.过单人户施保的筛子。县民政局通过信息比对,及时将

核对结果反馈至乡镇实地入户进行核查,乡(镇)村也要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全面筛查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和农村低收入家中的重度残疾人,看符合低保条件的是否全部按单人户施保要求纳入保障范围。需要指出的是单人户施保必须精准,农村低收入家中的重病患者不能单人户施保,若符合条件,应整户施保。

2.过扶贫领域“三类”对象的筛子。要采取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方式,全面筛查 1216 户未脱贫人口、1555 户脱贫监测户、1225 户边缘户中是否存在应保未保、应兜未兜、应养未养、应救未救、应补未补等问题。乡(镇)村两级都要建立未脱贫人口、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台账资料,主要包括筛查台账和整改台账,民政局下发台账资料模板,由乡(镇)村自行打印装订(汉家岔镇塔寺岔村,刘家寨子镇元淌村,土高山乡红湾村等 3 个未脱贫村的台账资料,民政局统一制作并已下发)。

3.过困境儿童的筛子。全面筛查困境儿童,看对符合孤儿条件的是否全部纳入孤儿保障范围;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认定是否准确、

各项保障措施是否落实到位(低保、特困供养、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看其他困境儿童是否根据实际情况纳入相应保障范围,确保其基本生活不出问题;看档案资料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

4.过残疾人福利的筛子。全面筛查残疾人,看对农村低保一、二类家庭中的残疾人是否按 100 元/人.月标准发放生活补贴,看对农村低保三、四类家庭中的残疾人是否按 10 元/人.月标准发放生活补贴;看对智力、精神、肢体、视力一级,智力精神二级的残疾人是否按 100 元/人.月的标准发放护理补贴,看对听力、语言一级和肢体、视力、听力、语言二级残疾的残疾人是否按 50 元/人.月的标准发放护理补贴;看持二代残疾人证且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是否纳入“两项补贴”范围,看档案资料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看贫困重度残疾人的信息台账是否建立(按政策落实了那些社会救助政策要标注,需进一步落实哪些措施要具体),看对符合条件的贫困重度残疾人是否开展集中照护服务或提供社会化服务。同时,各乡镇对无证事实残疾人和人证不符的残疾人,要积极主动与残联对接做好办证事宜。

5.过经济困难老人补贴的筛子。全面筛查经济困难的老年人补贴落实情况,看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老年人是否纳入补贴范围,看困难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是否得到解决,看补贴资金是否按时足额发

放,看居家的困难老年人社区服务是否到位,看购买第三方的社会化服务是否到位。

6.过“视觉贫困”的筛子。全面筛查现有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看《特困供养人员走访探视记录簿》是否到户正常运行,重点查看特困人员家中的“记录簿”填写是否规范、记载是否真实齐全,看监护协议是否签订,看监护照料责任是否落实到位(监护人每天照料),看定期走访探视制度是否到位(乡镇责任人每月至少一次探视,村委会每周至少一次探视),看“三个一”服务是否落实到位,看有入住敬老院意愿且符合集中供养规定的特困人员是否全部集中供养,看环境住所个人卫生是否干净整洁。

7.过动态管理的筛子。全面筛查现有低保对象、特困供养对象和申请救助未审核通过的家庭,看是否将“五有”家庭及时退出保障范围,是否将符合低保、特困供养条件的困难家庭及时纳入低保、特困供养范围,是否对因病、因残、因学、因生活必须支出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暂时严重困难的家庭及时给予临时救助;看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档案佐证资料是否齐全、填写是否整齐规范,看低保证、特困供养证是否及时填写更新。

8.过各类救助资金的筛子。通过查看“一折统”账户明细,全面筛查救助资金发放情况,看农村低保、农村特困供养、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救助资金是否按月及时足额发放到户。

9.过政策“一口清”的筛子。全面掌握乡、村从事社会救助人员政策知晓情况,看对农村低保标准、补助水平、申请审批程序是否清楚,看对特困供养基本生活标准、照料护理标准、认定条件、自理能力评估条件、申请审批程序是否清楚,看对临时救助类型、支出型救助标准、急难型救助标准、审批权限是否清楚,看对残疾人“两项补贴”对象认定、补贴标准是否清楚,看对孤儿救助、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条件、工作程序、保障标准是否清楚。乡镇要举办业务培训班,对乡、村从事社会救助人员进行培训,认真研读社会救助政策,熟知政策,做到政策一口清。

(二)紧扣“三补漏洞”补齐短板弱项

1.补兜底保障的漏洞。落实四个“逐一走访”,逐一走访农村贫困老年人、残疾人、留守和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低保、特困供养范围;逐一走访兜底保障对象中降低类别的家庭,逐一走访主要成员有妊娠、哺乳、照护重度残疾人或重病患

者以及单亲抚养学前儿童的家庭,逐一走访主要成员有劳动能力但非主要成员因重度残疾、患重特大疾病等刚性支出较大,严重入不敷出的家庭,将符合农村低保一、二类条件的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切实堵塞应兜尽兜的漏洞。

2.补救助及时的漏洞。对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困难群众,先按照 1—2 个月的标准给予临时救助,再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核审批;对急难型救助对象,由急难发生地乡镇报县级民政部门直接实施临时救助,简化申请人家庭财产状况核对、民主评议和公示等环节;对申请对象中的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重点核实其生活必需支出情况,不再进行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调查,切实提高临时救助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3.补关爱服务的漏洞。对农村“三留守”人员、孤儿、困境儿童和贫困残疾人、经济困难老年人等特殊困难人员,落实“四个一批”关爱帮扶举措,发挥乡镇儿童督导员、村儿童主任、乡村妇联组织、乡村干部等队伍的作用,定期走访探视,及时掌握农村“三留守”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就学就医等情况,督促落实家庭主体责任,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相应保障范围和进行关爱帮扶,对存在安全风险的及时向乡镇或公安机关报告。

(三)紧扣群众诉求问题化解矛盾

进一步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严格电话值守制度,规范事项办理程序,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特别是要对各级反馈涉及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方面的信访事项,要高度重视,建立台账,指定专人调查核实,对符合政策的信访事项要及时落实政策,对不符合政策的要做好政策解释工作,确保所有信访事项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继续做好各类巡视、巡察、考核、督查等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对十三届省委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第八巡视组反馈问题清单中涉及民政方面的问题,逐人逐项建立台账,调查核实,全部按期整改到位。

三、核查方式:通过“三筛查、两整改、一清零”的方式,紧扣兜底保障目标任务一项一项过筛核查、对照短板弱项一个一个整改落实、围绕群众满意一件一件起底清零。三筛查:一是围绕“重病、重残”对象筛查是否存在漏保、漏兜、漏养、漏救、漏补问题;二是围绕“未脱贫户、监测户、边缘户”对象筛查是否有符合条件未纳入保障范围的问题;三是围绕现有兜底保障对象,筛查低保对象、类别不精准和分散特困人员监护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两整改:一是彻底整改各级各类反馈问题;二是逐一整改过筛核查检视发现的

问题。一清零:围绕兜底保障方面各类信访线索、案件全面起底清零。

四、时间安排:20__年__月__日-__月__日

五、人员分组:一是统筹抽调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及乡镇社会救助经办人员 56 名,蹲点包抓乡镇;二是成立两个专项督查组,督促乡镇抓好工作落实。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工作责任。“九过三补一化解”专项攻坚行动,是民政部门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过筛子、补漏洞、化矛盾”的有效举措,各乡镇要提高政治站位,细化目标任务,尽快动员培训,靠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二)强化清单管理。对九过筛子、三补漏洞和一化解的具体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实行清单管理、销号整改,确保所有问题于 5 月底前全部清仓见底。

(三)强化责任追究。各乡镇要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专项攻坚、挂牌督战、农村低保专项治理三大行动,全力推进“九过三补一化解”专项行动,对工作推进不积极、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整改不彻底的地方,县民政局将采取通报、督办、函询等方式督促

限期整改。对消极应付、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将线索移交县纪委监委进行追责问责,确保工作落实。

第三篇:民政局兜底保障工作方案

民政局兜底保障工作方案 1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兜底保障工作推进会议精神,根据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兜底保障“九过三补一化解”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县开展“过筛子、补漏洞、化矛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要求,为切实推进兜底保障各项政策落实,确保兜底保障各类问题清仓见底,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按照“应兜尽兜、应养尽养、应救尽救、应补尽补”的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抢时间、攻堡垒、盯短板、补漏洞,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着力补齐短板弱项,确保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各类问题清仓见底。

二、重点任务 (一)紧扣“九过筛子”全面查漏补缺 1.过单人户施保的筛子。县民政局通过信息比对,及时将 核对结果反馈至乡镇实地入户进行核查,乡(镇)村也要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全面筛查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和农村低收入家中的重度残疾人,看符合低保条件的是否全部按单人户施保要求纳入保障范围。需要指出的是单人户施保必须精准,农村低收入家中的重病患者不能单人户施保,若符合条件,应整户施保。

2.过扶贫领域“三类”对象的筛子。要采取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方式,全面筛查 1216 户未脱贫人口、1555 户脱贫监测户、1225 户边缘户中是否存在应保未保、应兜未兜、应养未养、应救未救、应补未补等问题。乡(镇)村两级都要建立未脱贫人口、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台账资料,主要包括筛查台账和整改台账,民政局下发台账资料模板,由乡(镇)村自行打印装订(汉家岔镇塔寺岔村,刘家寨子镇元淌村,土高山乡红湾村等 3 个未脱贫村的台账资料,民

政局统一制作并已下发)。

3.过困境儿童的筛子。全面筛查困境儿童,看对符合孤儿条件的是否全部纳入孤儿保障范围;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认定是否准确、各项保障措施是否落实到位(低保、特困供养、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看其他困境儿童是否根据实际情况纳入相应保障范围,确保其基本生活不出问题;看档案资料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

4.过残疾人福利的筛子。全面筛查残疾人,看对农村低保一、二类家庭中的残疾人是否按 100 元/人.月标准发放生活补贴,看对农村低保三、四类家庭中的残疾人是否按 10 元/人.月标准发放生活补贴;看对智力、精神、肢体、视力一级,智力精神二级的残疾人是否按 100 元/人.月的标准发放护理补贴,看对听力、语言一级和肢体、视力、听力、语言二级残疾的残疾人是否按 50 元/人.月的标准发放护理补贴;看持二代残疾人证且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是否纳入“两项补贴”范围,看档案资料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看贫困重度残疾人的信息台账是否建立(按政策落实了那些社会救助政策要标注,需进一步落实哪些措施要具体),看对符合条件的贫困重度残疾人是否开展集中照护服务或提供社会化服务。同时,各乡镇对无证事实残疾人和人证不符的残疾人,要积极主动与残联对接做好办证事宜。

5.过经济困难老人补贴的筛子。全面筛查经济困难的老年人补贴落实情况,看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老年人是否纳入补贴范围,看困难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是否得到解决,看补贴资金是否按时足额发放,看居家的困难老年人社区服务是否到位,看购买第三方的社会化服务是否到位。

6.过“视觉贫困”的筛子。全面筛查现有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看《特困供养人员走访探视记录簿》是否到户正常运行,重点查看特困人员家中的“记录簿”填写是否规范、记载是否真实齐全,看监护协议是否签订,看监护照料责任是否落实到位(监护人每天照料),看定期走访探视制度是否到位(乡镇责任人每月至少一次探视,村委会每周至少一次探视),看“三个一”服务是否落实到位,看有入住敬老院意愿且符合集中供养规定的特困人员是否全部集中供养,看环境住所个人卫生是否干净整洁。

7.过动态管理的筛子。全面筛查现有低保对象、特困供养对象和申请救助未审核通过的家庭,看是否将“五有”家庭及时退出保障范围,是否将符合低保、特困供养条件的困难家庭及时纳入低保、特困供养范围,是否对因病、因残、因学、因生活必须支出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暂时严重困难的家庭及时给予临时救助;看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档案佐证资料是否齐全、填写是否整齐规范,看低保证、特困供养证是否及时填写更新。

8.过各类救助资金的筛子。通过查看“一折统”账户明细,全面筛查救助资金发放情况,看农村低保、农村特困供养、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救助资金是否按月及时足额发放到户。

9.过政策“一口清”的筛子。全面掌握乡、村从事社会救助人员政策知晓情况,看对农村低保标准、补助水平、申请审批程序是否清楚,看对特困供养基本生活标准、照料护理标准、认定条件、自理能力评估条件、申请审批程序是否清楚,看对临时救助类型、支出型救助标准、急难型救助标准、审批权限是否清楚,看对残疾人“两项补贴”对象认定、补贴标准是否清楚,看对孤儿救助、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条件、工作程序、保障标准是否清楚。乡镇要举办业务培训班,对乡、村从事社会救助人员进行培训,认真研读社会救助政策,熟知政策,做到政策一口清。

(二)紧扣“三补漏洞”补齐短板弱项 1.补兜底保障的漏洞。落实四个“逐一走访”,逐一走访农村贫困老年人、残疾人、留守和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将符合条件的人员纳入低保、特困供养范围;逐一走访兜底保障对象中降低类别的家庭,逐一走访主要成员有妊娠、哺乳、照护重度残疾人或重病患者以及单亲抚养学前儿童的家庭,逐一走访主要成员有劳动能力但非主要成员因重度残疾、患重特大疾病等刚性支出较大,严重入不敷出的家庭,将符合农村低保一、二类条件的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切实堵塞应兜尽兜的漏洞。

2.补救助及时的漏洞。对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困难群众,先按照 1—2 个月的标准给予临时救助,再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核审批;对急难型救助对象,由急难发生地乡镇报县级民政部门直接实施

临时救助,简化申请人家庭财产状况核对、民主评议和公示等环节;对申请对象中的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重点核实其生活必需支出情况,不再进行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调查,切实提高临时救助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3.补关爱服务的漏洞。对农村“三留守”人员、孤儿、困境儿童和贫困残疾人、经济困难老年人等特殊困难人员,落实“四个一批”关爱帮扶举措,发挥乡镇儿童督导员、村儿童主任、乡村妇联组织、乡村干部等队伍的作用,定期走访探视,及时掌握农村“三留守”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就学就医等情况,督促落实家庭主体责任,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相应保障范围和进行关爱帮扶,对存在安全风险的及时向乡镇或公安机关报告。

(三)紧扣群众诉求问题化解矛盾 进一步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严格电话值守制度,规范事项办理程序,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特别是要对各级反馈涉及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方面的信访事项,要高度重视,建立台账,指定专人调查核实,对符合政策的信访事项要及时落实政策,对不符合政策的要做好政策解释工作,确保所有信访事项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继续做好各类巡视、巡察、考核、督查等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对十三届省委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第八巡视组反馈问题清单中涉及民政方面的问题,逐人逐项建立台账,调查核实,全部按期整改到位。

三、核查方式:通过“三筛查、两整改、一清零”的方式,紧扣兜底保障目标任务一项一项过筛核查、对照短板弱项一个一个整改落实、围绕群众满意一件一件起底清零。三筛查:一是围绕“重病、重残”对象筛查是否存在漏保、漏兜、漏养、漏救、漏补问题;二是围绕“未脱贫户、监测户、边缘户”对象筛查是否有符合条件未纳入保障范围的问题;三是围绕现有兜底保障对象,筛查低保对象、类别不精准和分散特困人员监护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两整改:一是彻底整改各级各类反馈问题;二是逐一整改过筛核查检视发现的问题。一清零:围绕兜底保障方面各类信访线索、案件全面起底清零。

四、时间安排:20xx 年 5 月 1 日-5 月 31 日 五、人员分组:一是统筹抽调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及乡镇社会救助经办人员

56 名,蹲点包抓乡镇;二是成立两个专项督查组,督促乡镇抓好工作落实。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工作责任。“九过三补一化解”专项攻坚行动,是民政部门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过筛子、补漏洞、化矛盾”的有效举措,各乡镇要提高政治站位,细化目标任务,尽快动员培训,靠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二)强化清单管理。对九过筛子、三补漏洞和一化解的具体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实行清单管理、销号整改,确保所有问题于 5 月底前全部清仓见底。

(三)强化责任追究。各乡镇要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专项攻坚、挂牌督战、农村低保专项治理三大行动,全力推进“九过三补一化解”专项行动,对工作推进不积极、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整改不彻底的地方,县民政局将采取通报、督办、函询等方式督促限期整改。对消极应付、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将线索移交县纪委监委进行追责问责,确保工作落实。

民政局兜底保障工作方案 2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的论述精神,落实全国民政系统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动员大会总体部署,根据省民政厅、扶贫办《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实施方案》、省民政厅《20xx 年民政领域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和市民政局、扶贫办《20xx 年脱贫攻坚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紧紧围绕“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目标,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造成的冲击和影响,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坚决完成社保兜底脱贫工程各项任务。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任务 20xx 年脱贫攻坚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重点任务是围绕全县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以及低保户、残疾户、重病患者等其他特殊困难群体年内实现稳定脱贫的目标,进一步查漏补缺、主动发现,及时将符合低保、特困供养、孤儿保障、残疾人 两项补贴、临时救助、高龄津贴等政策的困难家庭及时纳入到相应的保障范围,在 20xx 年 6 月底前,把各项涉及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落实到位,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精准保障。

二、工作措施 (一)全面排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落实情况。开展全面排查,将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的情况与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等救助保障政策进行对照,依据对照结果进行分类施策,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纳入保障范围、兑现保障政策。对已纳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的家庭进行全面复查,掌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政策落实情况,确保各项兜底措施实施到位。

(二)扎实抓好已脱贫户基本情况核查。乡镇对所有农村低保对象、未享受低保的已脱贫建档立卡人口、近一年来退出农村低保的原保障对象、近一年申请

低保未获批准的家庭进行逐户排查,做到户户见面,按政策按程序确定低保对象和保障待遇。对收入不稳定、持续增收能力较弱、因学因病等导致返贫风险较高的已脱贫户,要逐户逐人进行排摸,符合条件的要及时纳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范围,确保解决吃穿“两不愁”的问题。

(三)强化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衔接。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等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照单人户纳入农村低保。落实贫困家庭特殊刚性支出核算抵扣政策,对贫困家庭成员因残疾、患病、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等增加的刚性支出,以及实现就业创业必要的交通费、通讯费、食宿费、自我提升支出等就业成本,在核算家庭收入时给予扣减。落实贫困人口低保渐退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外出务工、灵活就业、产业帮扶等家庭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可给予 12 个月的救助渐退期,确保稳定脱贫后再按程序将其退出保障范围。对于主动申请退出低保的可给予 1-3 月的低保金,促进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积极就业,防止养懒人。

(四)加强民政保障对象与扶贫对象的信息共享。建立定期联络沟通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扶贫部门的工作对接,通过信息化管理,提高准确率,减少工作量。4 月底前,开展一次民政保障对象与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的信息比对,做到全面监测、数据明晰,确保兜底工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信息比对每季度开展一次。

(五)深入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持续推进农村低保专项治理,6 月底前开展一次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的全面排查复核。加大对社会救助经办人员的监督力度,畅通拓宽群众信访举报渠道,盯紧审核审批关键环节,防止“乱作为、慢作为”,对困难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快速响应、及时核实,将群众监督举报和明查暗访、线上核查相结合,切实防范“漏保”“脱保”“落实政策一刀切”等风险,加强与纪检监察部门对接,严查问题线索,杜绝“人情保、关系保”,防止发生社会救助领域冲击道德底线的事件,切实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六)全面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建立健全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定期探访报告制度,掌握其生活状况和供养意愿,对自愿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由镇级明确委托照料人,重新签订委托照料服务协议,落实照料服务责任,按时发放照

料护理补贴。加强集中供养机构护理能力建设,凸显兜底保障功能。全面推行特困人员住院护理保险,缓解特困人员住院护理经济压力,提升救助供养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继续将无人照料的建档立卡失能残疾人纳入特困供养,提供集中供养,对不愿集中供养的失能人员委托专人提供照护服务,采取发放补助的方式,落实照护责任。

(七)全面落实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救助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加强农村养老和留守儿童关爱设施建设,充分发挥镇级社会工作站作用。实行定期探访制度,完善信息统计台帐,细化关爱保护帮扶措施。督促各镇加强与留守儿童家庭和监护人的沟通,及时掌握留守困境儿童动态。通过宣传动员、入户走访、摸底排查、逐一建档等方式,落实家庭监护责任,将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纳入有效监护范围,解决好留守困境儿童无人监护、生活无着落、患重大疾病、残疾等现实问题,切实兜牢留守困境儿童人身安全底线。适时调整孤儿保障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指导各镇开展对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进行全面排查,准确掌握数量规模、经济来源、家庭结构、身心健康状况等基本信息,确保精准 定位到村、识别到户、建档到人,做到关爱一个、帮扶一个、脱贫一个。

(八)加大临时救助力度。认真落实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在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中充分发挥临时救助作用的意见》精神,及时受理贫困家庭提出的救助申请,落实镇级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按照急难型困难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和个人分类分档救助,确保救助及时高效。健全主动发现、快速响应、个案会商等救急难工作机制,对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实施先行救助,着力防范脱贫对象返贫。

(九)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和价格临时补贴政策。全面落实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健全落实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对两项补贴发放情况进行逐一排查,把符合条件的残疾对象全部按规定程序纳入补贴范围,对不再符合继续享受补贴条件的残疾人予以清退,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按照市统一部署,将价格临时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位,缓解因物价上涨给贫困对象基本生活带来的影响。

(十)大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爱心人士与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对象结对帮扶。大力提倡邻里互助,形成良好的乡村风气,帮助解决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对象日常生活照料问题。鼓励社会组织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与贫困村、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深入推进精准对接,将社会组织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与贫困村土地、劳动力、特色资源等有机结合起来,激励社会组织运用自身优势开展扶贫助贫活动。积极动员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参与脱贫攻坚,指导慈善救助、志愿服务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引导慈善组织结对帮扶 贫困村和贫困户,助力解决贫困问题。

(十一)全面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优化简化社会救助审批流程,全面实现各类社会救助申请、审核、审批、资金发放及数据统计等业务网上办理,发挥好信息系统在加强保障对象动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审批权限下放到镇级,促进社会救助业务规范、高效开展。按照“凡救必核”的原则,认真开展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特别是加强对新进入和已保障人员的核对工作。全面运用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困难群体数据库,完善主动发现机制,及时提供救助保障,防止返贫现象。

(十二)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和灾害期间兜底保障工作。疫情防控或灾害发生期间,要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和社会保障补助金,重点解决好部分群众面临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以及特殊困难人员基本照料服务需求。对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经营、就业,收入下降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城乡居民,符合条件的要及时纳入低保。对受疫情影响致贫返贫人员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要及时落实社会救助政策。要认真梳理疫情期间困难群众救助需求,区分不同情况分类做好救助工作,开通“绿色通道”,采取“先行救助、后补手续”方式及时施救。妥善照顾由被隔离收治人员负责监护或照料的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所在社区(村)要及时上门探视和联系安排相关人员或机构提供监护或照料。对受疫情影响在家隔离的孤寡老 人、社会散居孤儿、留守儿童、留守老年人以及重病重残等特殊困难人员,要保持经常联系,加强走访探视,及时提供帮助。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上来,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要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作用。进一步完善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救助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二)加强检查督查。通过专项调度、暗访督导和问题通报等方式,重点帮助镇、村解决脱贫攻坚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确保压力传导到位,业务指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强化履职尽责,对因工作重视不够、管理不力、政策落实不到位而发生重大问题或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要严格责任追究。要加强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失职渎职的工作人员,依法依纪追究责任,确保责任落实、作风扎实、措施精准、管理规范。

(三)加强统筹协调。积极协调医保、住建、教育、人社、应急等部门,依托信息系统做好部门间数据共享,发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切实将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专项救助,合力做好兜底保障工作。

(四)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向党委政府和上级民政、扶贫部门报送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有关信息,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平台、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文件,推广兜底保障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和工作亮点,引导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和支持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努力在全社会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正能量,在脱贫攻坚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中努力营造尽锐出战、争创一流业绩的良好氛围。

第四篇:XX 市脱贫攻坚兜底保障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和论述精神,根据国家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方案和省民政厅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脱贫攻坚“兜底一批”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履行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政治责任,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凝心聚力,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兜底保障行动,将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以及边缘人口中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员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切实做到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攻坚战。

二、任务措施 (一)全面落实社会救助政策。

一是强化农村低保政策保障。开展全面排查,及时把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监测人口、边缘人口中符合低

保政策的人员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对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重度残疾人、医疗救助重病患者全面落实“单人户”低保政策,符合整户施保的要整户施保,做到应保尽保。对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家庭,给予 12 个月的渐退期,原则上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2020 年不再进行低保年度复核。县级民政部门要会同扶贫部门于 3 月底前建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未纳入农村低保人员信息、2020 年拟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未纳入农村低保人员信息和边缘人口中未纳入农村低保人员信息台账,4 月底前,集中力量完成台账中所有未纳入农村低保家庭经济状况核查,采取集中审核审批或县乡联合审核审批的方式,将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员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要落实落足低保分类施保制度,按照不低于低保标准的 20%和 30%标准为低保对象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增发低保资金,切实提高贫困人口低保补助水平。

二是落实特困人员供养制度。严格按照《XX 省特困人员认定办法》要求,加强特困人员资格认定。4 月底前,三县要通过全面排查及时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所有符合条件的人员全部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确保应救尽救、应养尽养;同时指导乡镇民政部门会同乡镇卫生院或直接采取委托第三方机构的方式完成所有特困人员自理能力的重新评估,全面准确地落实特困人员护理补贴制度。对分散供养的特困

人员,要逐一签订分散供养协议,确定照护人和乡镇干部包保联系人,建立照护人、包保联系人和供养对象之间 1 加 1和 1 对 1 工作责任制,层层压实责任;乡镇干部包保联系人每周走访要不少于 1 次,及时查看特困人员生活状况和照护人履责情况。要通过微信、腾讯 QQ 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包保联系人上门走访打卡制度,强化定期走访特困人员制度有效落实,确保包保联系人履责尽责、各项照护措施落到实处,保证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日常生活有人照料、生病就医有人照护。

三是加大临时救助落实力度。强化乡镇小额临时救助直接审批制度,将乡镇临时救助直接审批额度由当期城市低保月保障标准的 3 倍提高至 5 倍,切实提高乡镇小额临时救助水平。进一步简化审核审批程序,对申请对象中的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重点核实其生活必需支出情况,不再进行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调查;对急难型临时救助,实行“先行救助”,直接实施临时救助,急难情况缓解后,补齐经办手续,增强临时救助时效性。对重大生活困难的贫困家庭,县级民政部门要加大临时救助力度,通过召开局长办公会议,采取“一事一议”集中研究的方式,对其实施临时救助,有效缓解急难问题,最高救助标准提高至 2万元;对返贫人口和新增贫困人口,可视情先行给予临时救助,保障其临时基本生活需要。4 月底前,三县要通过全面排

查对生活困难的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集中实施一次临时救助,切实强化脱贫攻坚兜底保障。

(二)着力加强特殊群体关爱帮扶。

一是加强困难残疾人生活救助。及时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做到应补尽补、按时发放。协调有关部门简化工作环节,第一时间补贴资格审定、第一时间补贴发放、第一时间履行监督管理等工作。近期要组织人员深入走访排查保障对象的生活状况,有效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加强与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制度有机衔接,最大限度提升残疾人生活保障水平。

二是做好农村儿童关爱保护。在乡、村两级建立留守儿童、机构外困境儿童人员台账,加大走访督查力度,在一人一表基础上,实行动态管理,重点聚焦甄别贫困户家庭儿童、留守儿童,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儿童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要聚焦兜底监护责任,充分发挥乡镇“儿童督导员”、村“儿童主任”作用,通过上门走访、重点评估等方式核实照护情况,对家庭缺乏实际照护能力、不能有效履行照护职责等家庭,要及时安排监护人、调整监护人或实行委托代养,确保农村儿童得到妥善抚养照护。

(三)全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一是增强特困机构兜底服务功能。加强特困人员养护能力建设,在全面完成 9 所(每县 3 所)县级失能半失能特困

人员养护院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跨乡镇区域性特困人员供养中心建设,对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做到全覆盖。三县要及时开展全面排查,将所有自愿入住的特困人员及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全部收住特困供养机构,确保应养尽养;要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为农村低保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的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低偿或无偿的养护服务,着力帮助贫困家庭释放劳动力。

二是落实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按时发放高龄津贴,对年满 70 周岁以上的特困人员、享受低保待遇对象以及 70周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失独”家庭成员的老年人,落实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要督促指导乡镇、村将主动发现机制融入日常工作,对新申报相关津贴(补贴)的,要做到及时审核审批,帮助所有符合条件的困难老年人获得生活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

三是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同步推进县级失能照护机构、乡镇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和村级养老服务站相衔接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三县要全面落实 17 个乡街养老服务中心、91 个村居养老服务站建设任务,实现农村养老服务三级中心服务能力全覆盖。实施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行动,4月份,三县要对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开展一次全面排查,落实登记联系人、签订赡养协议和走访探视三项措施,做到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全覆盖。

(四)持续加强城乡社区建设。

一是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选优配强村委会班子成员,加强班子成员履职能力和服务能力建设,开展班子成员能力提升培训,切实提高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能力。进一步完善工作协商委员会制度,创新协商议事形式和活动载体,依托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鼓励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等各类协商活动,每年开展协商活动要不少于 6 次,逐步提升群众自治能力。

二是加强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按照每百户居民拥有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 30 平方米的标准,大力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2020 年,省试点五河县要完成不少于50 个农村社区建设的试点任务,实现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全覆盖,村级一站式服务大厅达标率不低于 92%,确保村级综合服务站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三是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内容。对村规民约制定情况开展“回头看”,对不符合本村实际情况、可操作性不强的村规民约要予以重新修订。提倡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扶残助残、扶贫助困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确保制定过程、条文内容合法合规。大力开展优秀村规民约征集和宣传活动,注重运用舆论和道德力量促进村规民约有效实施,切实将村规民约作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

(五)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一是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积极协调各业务主管单位,在行业协会商会中开展产业扶贫,积极发展扶贫特色产业、搭建产销平台;在各类民办学校中开展扶贫助学助困项目,为困难学生减免学费;在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中开展免费技能培训;在民办非营利性医院中开展义诊、免费体检等扶贫公益活动,对贫困对象就医就诊费用实行减免服务;在科技类、学术类社会组织中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向贫困户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服务;在志愿服务组织中开展贫困村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低保家庭、特困人员等关爱保障工作,帮助解决其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中开展为贫困人口提供心理疏导、权益保障等专业服务。

二是坚持公益项目引领推动。鼓励社会组织创建各类形式的扶贫公益项目,利用慈善总会公开募捐资格,向全国慈善公开募捐信息平台推荐公益扶贫项目,为全市社会组织扶贫公益项目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加大公益慈善创投项目大赛资金投入,重点向扶贫类公益项目倾斜;组织公益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爱佑慈善基金会在我市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项目,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关注困境儿童;对热心扶贫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社会影响较大的社会组织,在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公益项目支持、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六)扎实开展问题清零活动。

一是开展兜底保障自查自纠。5 月初,三县开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自查自纠活动,全面梳理兜底保障政策落实情况,以村为单位建立问题台账,逐项明确整改时限、整改标准和具体责任人,实行乡镇包保负总责,5 月底前要完成所有问题整改、销号为零。

二是组织兜底保障交互检查。6 月初,市民政、扶贫、财政部门组织三县民政、扶贫、财政部门抽调业务骨干成立检查组,采取互查的方式,对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全部实行立行立改,彻底解决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政策落实问题。

三是巩固兜底保障工作成果。6 月中旬,三县指导基层开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行动工作“回头看”,对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补贴等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再梳理再检验,进一步推动各项保障政策落实落细落足,确保全市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任务如期高质量完成。

(七)统筹做好疫情相关救助工作。

深入了解掌握新冠肺炎患者家庭以及因疫情导致难以就业、收入减少等生活困难家庭情况,优化简化审核审批程序,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因疫返贫、因疫致贫家庭和人员全部纳入低保、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覆盖范围,切实保障其基本生活。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民政部门要成立一把手任组长的脱贫攻坚兜底保障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和调度脱贫攻坚兜底保障行动工作。三县民政要会同扶贫、财政部门于 3 月 25 日前结合当地实际,细化实施方案,明确重点任务、时间节点、工作举措、落实标准和责任部门。没有脱贫攻坚任务的 6 个区要将脱贫攻坚兜底保障行动重点聚焦到脱贫成果巩固提升、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等方面,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二)加强基层力量。大力推行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要根据市民政、市财政、市编办、市人社四部门《关于推行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加强基层经办服务能力的实施意见》,按照不超过当年中央和省下拨以及本级安排的社会救助资金总额的 1%落实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经费,用于购买基层低保、特困等社会救助经办服务人员,以及第三方机构从事入户调查、业务培训、政策宣传、绩效评价等事务,进一步增加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力量。

(三)加强部门协作。民政、扶贫、财政部门要建立脱贫攻坚兜底保障行动工作定期会商调度机制,每月专题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兜底保障行动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有

关问题,推动全市脱贫攻坚兜底保障行动工作有序开展、各项政策有序实施。民政部门与扶贫部门要按季度开展农村低保、特困人员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比对,及时掌握贫困人口相关信息,对贫困群体针对性开展兜底保障。

(四)加强督促检查。三县民政、扶贫、财政部门要成立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督导组,加强对所辖乡镇及各村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日常工作的监督指导。市民政、扶贫、财政部门相应成立督导组,采取暗访、座谈、调研等多种方式,全程对兜底保障行动工作开展和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责令立即整改,情形严重的要约谈相关领导和责任人,并将相关问题在全市范围内予以通报。

(五)加强执纪问责。坚持把作风建设贯穿打赢打好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攻坚战全过程和各个环节,集中力量解决政治站位不高、“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工作作风不扎实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肃工作纪律,纪检监察部门不定期开展巡查检查,对违法违纪违规及工作落实不到位、反馈问题整改不到位等行为,查实一起处理一起,为打赢打好全市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攻坚战提供纪律保障。

第五篇:某年脱贫攻坚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实施方案

20xx 年脱贫攻坚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的论述精神,落实全国民政系统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动员大会总体部署,根据省民政厅 扶贫办《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实施方案》和省民政厅《20xx 年民政领域脱贫攻坚工作要点》的具体要求,紧紧围绕“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目标,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造成的冲击和影响,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坚决完成社保兜底脱贫工程各项任务。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任务

20xx 年脱贫攻坚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重点任务是围绕无为市、南陵县未脱贫户、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以及低保户、残疾户、重病患者等其他特殊困难群体年内实现稳定脱贫的目标,进一步查漏补缺、主动发现,及时将符合低保、特困供养、孤儿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临时救助、高龄津贴等政策的困难家庭及时纳入到相应的保障范围,在 2020 年 6 月

底前,把各项涉及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落实到位,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精准保障。

二、工作措施

(一)全面排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落实情况。开展全面排查,将未脱贫户、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的情况与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等救助保障政策进行对照,依据对照结果进行分类施策,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纳入保障范围、兑现保障政策。对已纳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的家庭进行全面复查,掌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政策落实情况,确保各项兜底措施实施到位。

(二)扎实抓好已脱贫户基本情况核查。组织所辖镇对所有农村低保对象、未享受低保的已脱贫建档立卡人口、近一年来退出农村低保的原保障对象、近一年申请低保未获批准的家庭进行逐户排查,做到户户见面,按政策按程序确定低保对象和保障待遇。对收入不稳定、持续增收能力较弱、因学因病等导致返贫风险较高的已脱贫户,要逐户逐人进行排摸,符合条件的要及时纳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范围,确保解决吃穿“两不愁”的问题。

(三)强化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衔接。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等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照单人户纳入农村低保。落实贫困家庭特殊刚性支出核算抵扣政策,

对贫困家庭成员因残疾、患病、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等增加的刚性支出,以及实现就业创业必要的交通费、通讯费、食宿费、自我提升支出等就业成本,在核算家庭收入时给予扣减。落实贫困人口低保渐退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外出务工、灵活就业、产业帮扶等家庭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可给予 12 个月的救助渐退期,确保稳定脱贫后再按程序将其退出保障范围。

(四)加强民政保障对象与扶贫对象的信息共享。建立定期联络沟通和信息共享机制,无为市、南陵县要加强与扶贫部门的工作对接,通过信息化管理,提高准确率,减少工作量。4 月底前要开展一次民政保障对象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信息比对,做到全面监测、数据明晰,确保兜底工作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五)深入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持续推进农村低保专项治理,6 月底前开展一次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的全面排查复核。加大对社会救助经办人员的监督力度,畅通拓宽群众信访举报渠道,盯紧审核审批关键环节,防止“乱作为、慢作为”,对困难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快速响应、及时核实,将群众监督举报和明查暗访、线上核查相结合,切实防范“漏保”“脱保”“落实政策一刀切”等风险,加强与纪检监察部门对接,严查问题线索,杜绝“人情保、关系保”,防止

发生社会救助领域冲击道德底线的事件,切实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六)全面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建立健全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定期探访报告制度,掌握其生活状况和供养意愿,对自愿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由镇级明确委托照料人,重新签订委托照料服务协议,落实照料服务责任,按时发放照料护理补贴。加强集中供养机构护理能力建设,凸显兜底保障功能。全面推行特困人员住院护理保险,缓解特困人员住院护理经济压力,提升救助供养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继续将无人照料的建档立卡失能残疾人纳入特困供养,提供集中供养,对不愿集中供养的失能人员委托专人提供照护服务,采取发放补助的方式,落实照护责任。

(七)全面落实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救助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加强农村养老和留守儿童关爱设施建设,充分发挥镇级社会工作站作用。实行定期探访制度,完善信息统计台帐,细化关爱保护帮扶措施。督促各镇加强与留守儿童家庭和监护人的沟通,及时掌握留守困境儿童动态。通过宣传动员、入户走访、摸底排查、逐一建档等方式,落实家庭监护责任,将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纳入有效监护范围,解决好留守困境儿童无人监护、生活无着落、患重大疾病、残疾等现实问题,切实兜牢留守困境儿童人身安全底线。适时调整孤儿保障标准,

及时足额发放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指导各镇开展对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进行全面排查,准确掌握数量规模、经济来源、家庭结构、身心健康状况等基本信息,确保精准定位到村、识别到户、建档到人,做到关爱一个、帮扶一个、脱贫一个。

(八)加大临时救助力度。认真落实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在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中充分发挥临时救助作用的意见》精神,及时受理贫困家庭提出的救助申请,落实镇级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按照急难型困难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和个人分类分档救助,确保救助及时高效。健全主动发现、快速响应、个案会商等救急难工作机制,对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实施先行救助,着力防范脱贫对象返贫。

(九)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和价格临时补贴政策。全面落实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健全落实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对两项补贴发放情况进行逐一排查,把符合条件的残疾对象全部按规定程序纳入补贴范围,对不再符合继续享受补贴条件的残疾人予以清退,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根据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涨幅情况,适时启动物价联动机制,确保在指数发布的 20 个工作日内将价格临时补贴足额发放到位,缓解因物价上涨给贫困对象基本生活带来的影响。

(十)大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志愿者、爱心人士与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对象结对帮扶。大力提倡邻里互助,形成良好的乡村风气,帮助解决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对象日常生活照料问题。鼓励社会组织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与贫困村、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深入推进精准对接,将社会组织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与贫困村土地、劳动力、特色资源等有机结合起来,激励社会组织运用自身优势开展扶贫助贫活动。积极动员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参与脱贫攻坚,指导慈善救助、志愿服务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引导慈善组织结对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助力解决贫困问题。

(十一)全面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优化简化社会救助审批流程,全面实现各类社会救助申请、审核、审批、资金发放及数据统计等业务网上办理,发挥好信息系统在加强保障对象动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审批权限下放到镇级,促进社会救助业务规范、高效开展。按照“凡救必核”的原则,认真开展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特别是加强对新进入和已保障人员的核对工作。全面运用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困难群体数据库,完善主动发现机制,及时提供救助保障,防止返贫现象。

(十二)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和灾害期间兜底保障工作。疫情防控或灾害发生期间,要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和社会保障补助金,重点解决好部分群众面临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以及特殊困难人员基本照料服务需求。对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经营、就业,收入下降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城乡居民,符合条件的要及时纳入低保。对受疫情影响致贫返贫人员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要及时落实社会救助政策。要认真梳理疫情期间困难群众救助需求,区分不同情况分类做好救助工作,开通“绿色通道”,采取“先行救助、后补手续”方式及时施救。妥善照顾由被隔离收治人员负责监护或照料的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所在社区(村)要及时上门探视和联系安排相关人员或机构提供监护或照料。对受疫情影响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社会散居孤儿、留守儿童、留守老年人以及重病重残等特殊困难人员,要保持经常联系,加强走访探视,及时提供帮助。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上来,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要将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作用。进一步完善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救助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二)加强检查督查。通过专项调度、暗访督导和问题通报等方式,重点帮助镇、村解决脱贫攻坚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确保压力传导到位,业务指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强化履职尽责,对因工作重视不够、管理不力、政策落实不到位而发生重大问题或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要严格责任追究。要加强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失职渎职的工作人员,依法依纪追究责任,确保责任落实、作风扎实、措施精准、管理规范。

(三)加强统筹协调。积极协调医保、住建、教育、人社、应急等部门,依托信息系统做好部门间数据共享,发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切实将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专项救助,合力做好兜底保障工作。

(四)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向党委政府和上级民政、扶贫部门报送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有关信息,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平台、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文件,推广兜底保障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和工作亮点,引导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和支持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努力在全社会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正能量,在脱贫攻坚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中努力营造尽锐出战、争创一流业绩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电话销售技巧免费下一篇:动感中队中队活动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