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静的坟墓简介

2022-06-23

第一篇:不平静的坟墓简介

入党思想汇报: 2008不平凡的一年,不平静的一年

敬爱的党组织:

2008年对全体中国人来说都是不平静的一年,但也是不平凡的一年!

年初,1月25日,雪灾,50年未遇的雪灾,入党思想汇报: 2008不平凡的一年,不平静的一年。

全国多损失较大,看着我们美丽的南国家园蒙上一层白色,全国人民的很揪心,纷纷伸出了援手,帮助雪灾受灾地区,也帮助自己身边因为雪灾中断交通而没能回家国家的人,雪灾冰冻了我们的土地,但人情,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两个月后,3月14日,火炬传递遭遇波折,牵动了全世界华人的心,我们空前团结。看清楚了一些友好国家,也看认清了我们自己。原来我们的爱国、团结、坚定一直都隐藏起来了,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表现。

年中,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震碎了我们家园,也震碎了无数人的心,我们众志成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成了这时最好方法。总理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让多少人感动不已。一听说血库告急,鲜血的人何止千万,等待鲜血的人排队都要排到1月之后,思想汇报《入党思想汇报: 2008不平凡的一年,不平静的一年》。 汶川地震,让我们成长、成熟,让我们看见了我们的政府是巴人民生命放在第一位的,让胡温成为新一代青年人的偶像。

终于到了8月,奥运会顺利在北京召开,也已圆满结束。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热情、安全、富有责任感的中国,让世界了解了中国,让中国更好的融入了世界。体育健儿们在奥运会上取得的成就振奋了民心,体现了国力!

9月,时逢中秋,残奥正在进行中。仍旧精彩纷呈!

然而,此时,久负盛名的“三鹿奶粉”出现三聚氰胺,让国人惊愕。政府及时进行调查,出台有效措施,积极公开调查结果,让所有情况都透明。承诺对责任人将严惩,并对患儿进行免费救治!这样的态度让我们放心!相信政府能够处理好这一事件。

2008年,还将继续。在这一年中发生的事情,让人民成长,让政府成熟!这一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平静的一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让我们记住,2008年!

汇报人:***

日 期:2008年9月15日

第二篇:平静中的不平静杂文随笔

冬日暖阳,热茶书香,可以回忆的旧时光。隔着大片的玻璃窗,我看到了温和不激烈的早晨的太阳,看到了微微摆动的梧桐树叶,还有马路上井然有序的车流和不紧不慢的三五人群。

一切都归于平静,整个的安静祥和。我仿佛看到一场热闹的午夜电影结束、观众离场,恍惚感觉经历了一夜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后,重现黎明曙光。

所有的平静都不是无缘无故,所有的淡定从容都不是与生俱来,庆幸的是我们都会曲折,然后去主动找寻属于心底的坚定和平静。

人生是一趟单向列车,前半程就这么被我走完了,有的遗憾还是留下了,有的珍惜的事和珍爱的人,终究还是失去了。能有什么办法呢,捂住胸口的伤痕,甩掉昨日的泥泞,还是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希望还是有的,崭新的生命的到来,重新的职业的开启,还有未来可以看到的闪着光亮的日子在轻轻招手,伤痛能忘的就忘了吧,忘不了的,也不能为难自己,摆在心底安静的角落,学着与它共存。

年少的时候可以放肆轻狂,目空一切地往前奔跑,所谓规则,那是成年人建立起来束缚自己和他人的。如今终于在撞的伤痕累累满心疲惫的时候,学会了迂回,学着熟悉规则,但是内心还是告诉自己,这并不是为了妥协和投降,熟悉规则,是为了游刃有余地去应对,伺机而动地去挑战。

梵高说: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而我的期望就渺小很多,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与自己内心诚实的对话,然后在陷进俗世的泥潭里拔不出来的时候,依然可以找到继续向前的稳定的力量,就像梵高的画里,在太阳的光浪下独立行走的那个孩子。

如果不小心也拉了你一把,那我万分荣幸。

第三篇:粤教版精品教案 不平静的课堂_《离骚》课堂实录

不平静的课堂——《离骚》课堂实录

那是一堂让我尴尬又让我兴奋的语文课,有一个平静的开头,却有一个不平静的结尾。

课堂的学习内容为《离骚》,是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节选。我在讲最后一个课时:从课文的句子中,来看屈原的性情、品行和写作行文。像平时一样,同学们在我的引导下纷纷找出不同的句子,说出这些句子体现屈原品质高洁、忠诚无比,为了理想而不断追求,而且他行文优美,有大胆的想象和优美的比喻,有很多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

看着同学们的踊跃发言,我不时地点头赞许,过了一会儿,我将同学们发言的内容总括起来,准备完成对屈原品性的讨论:屈原是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为楚国和楚地人民付出了很多,也为炎黄子孙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在他投江之后,人们以各种形式纪念他,表达自己深切的怀念,比如说端午节------

正当我情绪激昂地要表达我对这位古人的尊敬时,有声音打破了教室的宁静:

“老师,屈原可以不死的,他怎么非要傻到去自己投江呢?”

“是呀,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还谈什么为国为民呢?”

“屈原投江真是蠢,这也是对楚国和人民的不忠,他没有用自己的才华为人民服务,却独自己寻找解脱,他太自私了。”

------

几个声音从教室不同角落响起,刹时,我无语,这可是我从学习屈原到作品以来,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一个问题,真是让我措手不及,站在讲台不知从何说起。台下的同学也受此震撼,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地下也听得见,他们也陷入到思考中。终于,有人说话了:

“屈原不是个不忠的人,他对楚王尽了一个臣子的责任,可楚王不接受他、不信任他,让他英雄无用武之地,他实在是心力交瘁,这才不得以投江的。”

“人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但当他的压力超过他的受压限度时,他便只能选择这种这式了,屈原的命运也很惨,我们应该原谅他。”

看到台下许多同学不服气,想要畅所欲言的表情,我立刻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同学们,看来你们每个人都有许多想说的话,那我们现在就开设一个论坛,谈谈‘由屈原之死所想到的’,现在开始准备。”

教室里顿时不安静起来,自语声、议论声、争论声皆起,还有许多在纸上匆匆记下自己的想法。好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敢者站起来了。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以轻易放弃,放弃生的权利,这只是软弱的表现。”

第二个:“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应想办法让自己的心保持乐观,保持一种

积极向上的情绪,要战胜地软弱。”

第三个:“海伦、霍金、张海迪在遭遇命运的不公时,没有倒下,能奋进,最终取得不朽成就;而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的死,则是战争年代的勇敢行为,是死有所值。屈原他不能承受生命之重压,应该做一个反面例子,教育大家珍爱生命。”

第四个:“屈原他是个有社会地位的人,他的言行会影响到很多人,他的投江可能成为他人的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么屈原的这样行为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这是不可取的。”

激情正在漫延------

第N个:“屈原他也不想死的,谁不想活着呢,他那么热爱祖国和人民,怎么会轻易抛弃呢?只是他实在找不到出路了,他的满腹才情无处可抒,所以不得以为之。”

第N+1个:“屈原是个诗人,他对理想过于执着,而现实太残酷,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让他难以承受这种巨大的差落,就像海子一样,所以说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他就只能自己了断了。”

第N+2个:“屈原在楚国已没有生存的空间,他又是个极自尊的人,难道要他去为别国的国君服务吗?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要以死明志,表明自己的理想和立场。”

热烈仍在继续------

第N+N个:“屈原的死抹杀不了他的忠诚与文学成就,我们应该尊敬他;但他生于一个昏君与奸臣当道的社会,苦闷、伤心至及不得已投江,我们应该理解他;不过,我们应该比他更坚强的面对社会对我们的考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中来’,我们应更好的学习好知识,面对各种挑战,因为世界是我们的!”

掌声从四面响起,课堂不再安静,变得活跃无比,我的心也激动不已。我的学生有着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有着自己个性化的价值取向。这才是真正的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从这堂不同寻常的语文课,我也学到课堂不只是老师教授,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他们自主学习、想象、思考。

第四篇:朱自清为什么“不平静”

钱理群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观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深处;与其说写下的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一切,不如说他在构造一个他心中渴望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艺术世界。在现实中,人被命定扮演某个角色,做“一定要”做的事,说“一定要”说的话;而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因此,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在文章开头写到妻子“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结尾回到家里,“妻已睡熟好久”;行文中又不断以“笼着轻纱的梦”、“小睡”、“酣眠”、“渴睡人的眼”作比,整个“荷塘月色”的画面似有烟雾弥漫,渺茫、隐约而朦胧,这都是在刻意营造一个“梦”的氛围与意境。正是这“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的对立、纠缠,显示着作家灵魂挣扎的凄苦。两个世界中,梦的世界在文章里是直接呈现的;现实世界只是“偶而露峥嵘”。而我们的阅读、欣赏,却恰恰应抓住这偶尔的显露(暗示),并从这里切入——因此,中学语文教材的“预习提示”,强调“阅读时,要重点抓住‘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等语句的深刻含义”,以此作为“理解文章的主旨”的钥匙;应该说,这是抓住了“牛鼻”(要害)的。

但“预习提示”中引用朱自清《一封信》里的陈述,将朱自清的“不平静”仅仅归之于“蒋介石叛变革命”的“黑暗”现实,却是不全面的。近年学术界在考察这一时期朱自清的心路历程时,于《一封信》之外,又不约而同地注意到写于1928年2月(写作《荷塘月色》七个月以后)的《那里走》一文。也许将《一封信》与《那里走》合起来,就可以较全面地把握这一时期朱自清所面临的社会现实与内心反应。

朱自清前述对“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的向往本身,即已说明了他在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与历史位置。而像他这样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1927年国(民党)、共(产党)分裂后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下,就不能不陷于进退失据的困境之中——《一封信》与《那里走》所表露的正是这选择的困惑。正像教材“预习提示”里所引述的,他“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他被“南方这一年的变动”,即国、共分裂,蒋介石对共产党人与革命青年的血腥屠杀弄得目瞪口呆,觉得所发生的这一切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以上引文均引自《一封信》)。但朱自清(以及与他同类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没有如另外一些激进知识分子那样,因此而走向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以“以暴易暴”的武装斗争为中心的“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的道路。——面对这样一条道路,他陷入极大的困惑之中。正像他在《那里走》里所说、他和他的朋友明确地意识到,发现与重视“个人价值”的时代已经结束,在社会政治革命中,“一切的价值都归于实际的行动”与“理智的权威”,而“党便是这种理智的权威之具体化。党所要求于个人的是牺牲,是无条件的牺牲,一个人得按照党的方式而生活,想出自心裁,是不行的”。由此而产生了朱自清所说的“性格与时代的矛盾”:一方面,他看到这是一种时代的、历史发展趋向,“是创造一个新世界的必要的历程”,不仅势所必至,而且势不可挡;另一方面,他却要固守知识分子的“自我”追求(即本文所说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不做不想做的事,不说不想说的话的“自由”),不愿“革自己的命”,即改变(改造)自己,因而产生了被毁灭的恐惧:“那些人都是暴徒,他们毁掉了我们最好的东西——文化。”这样,朱自清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朱自清的“不平静”实源于此。作为无可选择中的选择,朱自清们“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就是将来轮着灭亡,也总算有过称心的日子,不白活了一生。”这就是说,他们试图“躲到学术研究中”,既是“避难”,又在与“政治”保持距离中维护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在某种意义上,“荷塘月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也正是朱自清们的精神避难所。

但对于五四启蒙精神所哺育的这一代人,完全脱离(超然于)时代是不可想象的。正如朱自清自己在《荷塘月色》中所说,“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尽管他们现在不无被动地选择了“冷静”、“独处”的学者生涯,但他们仍不能摆脱处于时代中心的、“热闹”的“群居”生活的蛊惑。在《一封信》里一开头他就表达了对于“有的只是自己,自己的家”的生活的不安:“我想着我的渺小,有些战栗起来;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这种“战栗”既包含了对放弃了社会“责任”的负罪感,又来自过于狭窄的个人天地将导致生命的枯竭的危机感。既神往于个人的自由世界,又为此感到不安与自谴,这内在矛盾构成了朱自清内心“不平静”的另一个侧面;在《荷塘月色》里就外化为“荷塘月色”与“江南采莲图”两幅图画,在“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相互颠覆中,写尽了这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与冲突(在这个意义上,中学语文课本将朱自清描写充满“人生味”、生命活力的南方景色的《绿》与《荷塘月色》编在一起,是很有“意思”的:它们象征着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两种人生境界,确实耐人寻味)。

不过我们在注意到朱自清这类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时,还必须看到,这是一批与中国士大夫中庸主义传统有着深刻联系的知识分子,因此,他们的内心矛盾及其外在表现形态都不可能如鲁迅的“大爱”与“大憎”那样激烈与极端,同样具有“平和”的特点:《荷塘月色》里的景色,总是“淡淡的”,“恰是到了好处”的:“香”是“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色”“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山”也是“远山”,而且“只有些大意”,如朱自清自己所说,写的不是“酣眠”,而是“别有风味”的“小睡”。这里所显示的有节制的含蓄的美,不仅与朱自清式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中庸主义”的世界观、人生哲学、思维与情感方式相适应,而且也与“哀而不伤”的传统美学风格有着内在的和谐。

(选自《名作重读》,钱理群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出版。)

第五篇:世间最美的坟墓

教学目的:

1、了解托尔斯泰及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

2、研读课文,把握课文以简朴的语言写朴素的坟墓的特点。

3、掌握对比、衬托等写作手法。

4、通过阅读课文,提升对美的判断和认识能力,提高审美品味,培养高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

一、掌握对比、衬托等写作手法。

二、通过阅读课文,提升对美的判断和认识能力,提高审美品味,培养高尚的人生追求。

教学难点:分析作者为什么说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 教学设想:

一、利用多媒体,感知托尔斯泰墓的朴素美。

二、插入文学常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三、启发学生思维,通过对优美散文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诵读、多媒体演示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人总归有入土的一天。西方的神父在葬礼上常会说这样一段话:尘归尘,土归土。把躯体还给大地,把眼泪还给大海。确实如此,当疲惫的身体回归大地,她的灵魂也在永恒的沉默中找到了最后的安宁。而坟墓,则成了他们的曾生活于这个世界的唯一纪念。一代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又是怎样诠释他生命的最后驿站的呢?今天我们要跟随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脚步,去俄国探访一处世间最美的坟墓。(出示课题 作者)

二、检查预习

组内交流搜集的资料,了解作者和列夫托尔斯泰。教师补充写作背景。 明确: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等。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在生活的平淡中渲染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1942年2月22日,目睹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暴行而自感无能为力,流亡的茨威格和妻子一道自杀于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郊外寓所,以一个弱者的绝望与悲愤,向人间的罪恶不义发出最后的抗议。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

进行改革。他以自己一生辛勤的创作,登上了欧洲批评现实主义的高峰。《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创作的总结。《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的一部长篇小说。

写作背景:茨威格于1928年——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瞻仰了托尔斯泰墓,被坟墓的朴素及透过朴素流露的伟大精神震撼了。他借《世间最美的坟墓》这篇散文抒发了对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

三、出示目标

四、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注意作者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思考:这处坟墓埋葬的是哪一位伟大的人物?

(幻灯显示)托尔斯泰生平

(一):列宁称他为“伟大的艺术家”,从事创作60多年,创造出了许多杰出的作品。“由于这些作品提出的社会问题之重大以及艺术成就之高,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仍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作品的思想力量仍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2.为什么茨威格认为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 将描写坟墓的句子画上线。 3.请同学来给大家读一读写托尔斯泰墓的句子? (出示图片托尔斯泰墓) 参考:

(1)“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

(2)“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庇。” (极为普通,入土为安,不劳顿他人)

(3)“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淡泊名声)

(4)“风儿俯临,在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5) “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 (6)“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这一节。

4.托尔斯泰墓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什么?(试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参考: 朴素(自然、简朴、不求名声 宁静)

托尔斯泰墓的周围,该有的却什么都没有,我们看到的只是随处可见的阳光、白雪、一个长方形的土堆和稀疏的木栅栏,以及四周盛开的鲜花和几株大树,听到的只是清风拂过树梢时发出的“飒飒”声响。如果要给这样的“朴素”再加一个修饰语的话,那便是文中的一个词——逼人。的确,是“朴素”扑面而来。

5.作者认为朴素的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文中哪些句子直接抒发了作者的这种感情呢?请同学找出文中的词语。

参考:(1)“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2)“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3)“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4)“看上去再也没有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

更宏伟、更感人

最美的

最深刻的、最感人 打动人心

庄严肃穆,感人至深

震撼 7.如此普通的坟墓,在作者的心目中它是世间“最美的”, 显然是和其他的墓相对比而言的,文中将托尔斯泰墓和哪些坟墓做了对比?运用这种对比有什么作用呢?

参考:拿破仑的墓穴,歌德的灵寝,莎士比亚的石棺(出示三幅图片)

运用对比更表明托尔斯泰墓的“朴素”,伟人与伟人相比较,更让人体会到这幽暗的小土丘的伟大,让人感到与众不同。显出托尔斯泰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

8.文中还有对比的运用吗? 参考:作者在描写了托尔斯泰墓逼人的朴素之后,又说明墓中“包容着当代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墓的朴素与墓主人的伟大形成强烈的对比。 可见,对比在写作中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手法,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便可以采用,这会使你本来平平的文章出现一点闪光,使你本已出色的文章更加完美。

9.以上三位伟人的墓美不美? 这是一种什么美?  参考:是一种豪华的美、华丽的美。 这种“美”与他们“伟人”的名声是和谐统一的。这是符合常人心理的,伟人死后,人们会用自己认为是最好的方式来纪念他们。

10. 你认为托尔斯泰墓美不美? 这又是哪一种美呢? (学生思考,讨论)

参考:我们感受到了“美”,朴素美。这里景色优美,环境宁静。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这种“美”与他淡泊名利的品格也是和谐统一的。因而,作者认为它是“世间最美的”。

这种对内心的强烈震撼引发的是一种崇高的敬意。时间在行进中,让人感受一颗伟大的灵魂永恒不变;温情的景物描写,流露出对生命的无限沉思。

11.这么一位伟人,为什么不要富丽、豪华的坟墓,而要选择这么一个土丘作为自己的安息之地呢?是他怕别人盗墓吗? 参考:“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

1)“饱经忧患”在文中表现在哪句话?

“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

2)“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含义?(联系生平理解)

(幻灯显示)托尔斯泰生平

(二):1828年出生在俄国一古老的贵族家庭。他在从事创作的同时还广泛研究哲学、宗教、道德和伦理问题,更加认清了沙皇专制的黑暗和剥削阶级的腐朽,促使他的世界观由贵族地主向宗法式农民转变。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起,他把土地上所得收益和作品版税全部放弃。晚年,他深感自己的信念和生活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几度想离家出走,实现过平民生活的理想。

名人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社会关注,要合乎规矩,符合身份,稍不留神就会遭到非议。托尔斯泰是名人中的名人,但却不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为声名所累”的感受比谁都深。

3)“新的、美好的启示”是什么?

“埋骨于那些亲手裁种的树木之下”就能获得幸福。托尔斯泰生前精神饱受痛苦,希望死后在这样朴素的坟墓中灵魂获得安宁、幸福。托尔斯泰的选择只源于他小时候的一个游戏,一个奇妙的诺言,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者追求自然、朴素的思想。

12.长眠于这片树林中的托尔斯泰感受到幸福了吗? 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第二部分。(学生配乐朗读课文,) 13.请你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说说这种幸福体现在哪些地方? 参考: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最后找到了他追求的朴素,安宁;这里的环境优美。

三.拓展延伸: 托尔斯泰墓如此的普通、简朴,作者说它是“最美”的,那在我们的眼里,什么是美呢?

参考:黄山的奇峰,黄河的咆哮,是一种壮美;桂林的山水、杭州的西湖,这是一种秀美。走在大街上,迎面走来一位妙龄女郎,面目清秀,穿着入时,可谓美矣,当她与你擦肩而过,不经意将手伸入你的腰包,你再回头看她,还会认为她美吗?晨曦中,那为城市美容的环卫工人的身影,我认为是美的。

大家所说的,无论是外表美还是内在美,都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也就是心灵上的一种震撼,所以,真正的美食不仅能有一种瞬间的愉悦,还要能引起内心长久的震撼,这种内心的震撼又会赋予事物更持久的美感。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美在内心,让我们记住托尔斯泰的这句名言,让自己的青春因为可爱而在生命中留下一个美丽的回忆。

[教学小结]

很好,以上这些同学从多种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谈到了什么是美.比如有自然美、行为美、心灵美,还谈到了对美的认识。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美的事物,关键是要我们能去用心发现它、认识它,这就要求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

眼睛”。罗丹曾说:“艺术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茨威格有这样的一双“眼睛”,但愿我们班的每位同学也能有这样的一双“眼睛”。

板书:

世间最美的坟墓 坟墓的朴素美 托翁的人格美

有一教师上《世间最美的坟墓》,在讨论了因托尔斯泰人格魅力而使坟墓成为世间最美的问题后,老师问怎样装修才能使坟墓更美。 这问题旨在引导学生体会老托坟墓的朴素和其中蕴藏的高尚人格,也是比较有价值的。可由于问的不是时候,学生反应并不强烈。但若把这一问题在大致感知了坟墓的朴素和寥落后马上插入,学生会八先过海各显神通,给你整出各式各样的“花坟”来。如果有学生在热闹之后幡然醒悟,提出异议说并不需要再作修理,教师可顺水推舟问为什么;如果学生仍沉迷于各自的设计当中,教师可当头“棒喝”:大家设计的坟墓都很美,但作者为什么说这样的坟墓是最美的?引发学生思维兴奋点。同样的问题,问在不同的时候,收效迥异,就看你如何安排。

上一篇:本人专业技术述评下一篇:八年级政治测试题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