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结题校长讲话稿

2022-08-18

第一篇:课题结题校长讲话稿

课题开题会校长讲话

位老师,各位小课题的负责老师和参与老师:

大家下午好。

经过历时两个多月的策划、征集、申报、审核、立项等一系列工作,我校首批50项校本课题终于在今天成功立项了,首批校本教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终于在今天步入研究轨道了,在此我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及学校学术委员会向50项课题的负责人,向50项课题研究的所有参与者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我校为校本课题研究这项工作的启动进行精心的策划、筹备、组织、征集、指导、审核并严格把关的教研室同仁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今天,我们终于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题,至此我校从国家级、省市级到校级都有了课题研究。

众所周知,我校教研室自XX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至今,一直发挥着引领我校教科研发展的作用,为我校教科研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早已成为我校的一项“特色”并得到上级各级教育行政及科研部门的认可和好评。

我坚信,50项校本课题的成功立项、50项课题研究以及至少50位教师投入到校本课题的研究,不仅能够使我校校本教研的“特色”更加突出,更加鲜明,也必将真正实现交大二附中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宏大夙愿,那就是“以小课题研究为起点,促进教师大发展!”那就是“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造就师生大智慧!”那就是“以小课题研究为切口,打造学校大品牌!”

这次立项的50项校本小课题所涉及的研究内容几乎囊括了我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其中既有贴近教学内容的学科知识和教法的课题研究,如屈晶老师的“高中语文现代文课型研究”,如王东亮的“关于《导数的应用》的教学研究”,再如杨艳的“攻克长难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等,也有培养学习兴趣、追求教学效率、探究教学艺术的专业提升性质的课题研究,如赵桂玲老师的“高效课堂,关注学困生”,如刘海荣的“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研究”等,更难能可贵的是本次校本小课题中有一些关注我校形象、思考我校宏观管理或专项管理的特例课题,如王吾堂老师的“学校精神、学校形象与学校文化”,如王玉华、刘峰老师的“交大二附中人事管理系统研究”。还有相当数量的素质教育和班主任工作方面的研究课题,如程蕊的“实践教学中的‘墨与彩的韵味’”,如白燕雯的“心理学人本主义思想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再如吴佳的“跳绳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开发和利用”等。

这些课题所涉及的研究问题、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可以说已经囊括了我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反映了积极参加课题研究的老师们对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全体同仁对提升我校综合层次的满腔热情!也反映了全体老师对快速提高我校综合竞争实力的热烈期盼。我衷心地感谢大家,感谢大家的深刻思考,感谢大家的满腔热情,感谢大家的热烈期盼!

第二篇:校长在课题开题仪式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课题开题仪式。首先,我代表集安七中全体教师,对莅临我校省级课题《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及子课题和县级课题开题仪式的各位领导和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亲自指导和关心我校课题研究工作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七中自合校以来,一直比较重视教科研工作,把它作为更新办学理念,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组建教学科研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挂帅。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做学校科研工作的领跑者。领导班子成员要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活动,自觉参加学校的教科研工作,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指导教研工作。通过领导示范,骨干引路,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把课题研究当作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全校上下要统一思想,提高教学科研工作的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教育科研工作离不开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我们必须十分重视教师的学习和培训。通过学习现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最新最前沿的教育教学信息,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通过看光盘、听讲座、观课例、析个案等途径,帮助教师提高科研水平。我们尽全力为教师的成长进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空间。

三、注重管理优化过程

要重视教科研的常规管理和建档工作。档案资料是教育科研工作的过程性资料,是教研工作的见证,是我们进行整理、归纳、概括、抽象教育经验、教育规律的凭借,丰富的教育科研档案资料,是我们完成教育科研实验工作理论思考的重要源泉。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对教育科研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管理,设立专人专柜保管。

四、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1、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的研究,校长担任课题组长,负责课题研究的全程管理领导。课题组成员认识统一,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很高,他们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2、时间保证:学校为参与科研工作的教师开绿灯,尽量减少工作负担,保证其有充裕的时间开展教科研工作

3、硬件支持:(1)多媒体教室;(2)图书资料室。

4、软件支持:已购入的各种研修图书、软件,互联网上的丰富资源。

5、经费保障:课题组所需图书、计算机等设备学校优先提供;课题组成员参加培训、研讨会以及科研成果的总结与推广所需经费学校全部实报实销。

我想,只要全校上下团结一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把教育和科研结合起来,用课题研究提升我们的教育境界,用课题研究引领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不断创新,勇于进取,那么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定会跨上新台阶。

2010年10月

第三篇:校长在课题开题会上的讲话

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改革研究”开题仪式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青岛市“十二五”规划课题——“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改革研究”的开题仪式。这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件大事。参加今天开题仪式的有XX小学师生及各学区教导主任,让我们倍感鼓舞的是:市教体局赵主任和陈老师百忙之中前来出席我们的开题仪式,并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指导。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市教体局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领导、老师们,XX小学是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省艺术教育示范校、青岛市课外文体活动示范校。多年来,我们始终走科研兴校之路,牢固树立“全面发展求特色 科研兴校创一流”的办学目标。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引领作用,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规划、管理、指导,逐步完善了学校教科研网络,形成了具有实效性的教科研工作流程。同时,在市教科所的关心与支持下,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承担了“农村小学对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可操作性研究”等多项国家级和市级的课题研究,并先后顺利结题,真正起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效果。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题研究的“参与”、“介入”才会不断改变教学的行为、状态、习惯,不断提升教师的品质、水平、境界。我校“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改革”的课题研究,意义重大,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还

将为小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改革提供全新的理论依据和操作规则。也正因为如此,我校的很多老师都主动报名参加本课题研究,作为课题组总负责人,我会和老师们一起,齐心协力,脚踏实地,不畏艰难,开拓创新,在课题研究中取得优秀的成果。

为了搞好本课题研究,学校制定了详细的《课题管理细则》,力争做好一二三四,即“围绕一个中心”,课题研究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中心,努力提高课堂评价的实效性。“瞄准两个目标”,即提升自己与影响他人。“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实效性原则,二是系统性原则,三是创新性原则。“采用四种方法”,即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案例研究法。

另外,我校将在时间、经费、人力、物力等方面给课题组大力的支持。保证课题经费专款专用;保证课题主要成员按时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有关培训活动;单独组建课题档案和资料库,便于研究的有效组织和深入开展。同时,我也希望大家把课题研究做得更规范,明确课题的突破点和主攻方向,做好设计、实施、论证、总结、反思等工作。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齐心协力,在市教科所领导的指导下,始终把教育和科研结合起来,用课题研究提升我们的教育境界,用课题研究引领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不断创新,勇于进取,开创出具有XX小学特色的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改革新局面。

最后,预祝课题研究取得圆满成功!

第四篇: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的衔接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 课题提出背景:

1、初中和高中都属于基础教育。把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日益显现出它的必要性,因此,应通盘考虑,全面把握。无论初中或高中化学教学都是化学教学的一部分。化学是为变革的社会服务的,是作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公民应该具有的基础知识,化学教育是提高公民素质,民族素质必须的教育。初中教学要为高中教学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兴趣,重视化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2、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高中化学是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某些应用,其知识层次以要求学生“知其然”

3、初高中教材、教学内容应衔接现行的初、高中教材虽然有它的连续性,但更有其相对的独立性,编写上也有些不配套;初中是义务教育,高中是非义务教育,导致初、高中的教学不能有效的沟通,很多初中教师根本就没有看到过高中的教材,更没有进行教学技能的培训,对高中教学内容和方法缺乏了解;而高中教师根本就没有看到初中的教材,没有去了解学生究竟在初中学习了哪些知识;初中化学教学时间仅为短短的一年,并要参加升学考试,客观上造成了初中化学教学赶进度,教学内容一般不超过课本教材内容,教师也无意去进行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导致许多学生基础不够扎实。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使学生全面发展。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初高中化学的教学当务之急是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包括教材教学内容上的衔接、学生学习方法上的衔接、初高中学生学习心理的衔接等,鉴于各种因素,我们选取了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衔接作为研究课题。

二、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论观点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主动地去建构信息的意义”。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教学通过设计一项重大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提供机会并支持学习者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控”。总而言之,建构主义重视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面对具体情境进行意义建构,重视学习活动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协作”,从而主张建立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衔接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建构主义思想,是一种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原则相吻合的学习方式。因此建构主义理论为本课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是人化的心理学,强调研究人的本性和价值、尊严和自由、成就与潜能。人本主义学习论认为学习应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是自我的发展。学习不是刺激与反应间的机械联结,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心理过程,学习者了解学习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学习的实质在于意义学习。这种意义学习,不仅是理解记忆的学习,更是指学习者所做出的一种自主、自觉的学习,要求学习者能够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己安排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情境。

人本主义学习论为衔接教学的研究奠定了人文基础,它让人们看到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必须以其主体性的发挥为前提,只有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特性,给予其自我实现、发挥潜能的机会,学生才能够获得发展。

3、 化学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本课题的研究将以两本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为主要依据和研究对象。

三、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本课题的提出,主要依据教育、教学的改革,依据化学课课程标准,依据学校的发展,也是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2、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教师寻求实施新课程的最佳结合点,帮助我们在教学中更好地捕捉教育时机,同时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真正落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衔接。

3、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使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择高中教材中的部分内容作为教学情景,设计题目,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

4、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使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时能注意把握好教学难度,注意学生与初中教学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衔接,使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机整合、协同发展。

四、 课题研究团队:

研究课题: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的衔接教学策略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席继磊

课题研究成员:李玉磊冯学铭

课题参与人:长葛二高高一化学备课组成员

五、 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13.9——2013.10)提出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研究的构想,成立课题研究组。学习相关理论,研读《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更新课题组成员的课程理念,统一思想,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3.9——2013.10)课题研究组成员走访初中兄弟学校化学教师,调查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现状,了解初中化学所讲知识内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特点;同时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设计一套自测题,对学生初中化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第三阶段:(2013.9)课题研究组成员根据学生对初中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初中化学复习学案,利用开学第一周时间对初中化学进行复习,同时让学生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第四阶段:(2013.10——2013.12)课题研究组成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把对每一节课涉及到初中化学知识都给予体现出来;研究组成员还定期进行交流总结心得体会,对实际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完善。

第五阶段:(2013.12——2014.1)课题研究成果展示阶段,课题组成员共同写出研究心得体会,在学校教研组会上进行交流。同时由席继磊参加学校及长葛市优质课比赛。

六、 研究内容:

(一) 通用对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学习,是我们认识到:

1、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联系

a.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继续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基础性

b.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继续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化学课程的主旨

c.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继续要求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2、初中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区别

a.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

b.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选择

c.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更注重课程的多元化

【注】详细材料见过程性材料《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学习心得》

(二) 通过对初中教师的走访及学生的测试,我们认为要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应该从学习能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四个方面入手。

◆教学内容的衔接是搞好初中与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基础对现行九年级化学教材与高一教材认真进行比较、分析,有许多内容可在初中适当拓宽知识的边界,有效与高中知识内容进行衔接,略举数例说明。

1.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内容的衔接。初中阶段介绍氧化还原反应时将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分开进行教学的,它们之间的联系没有列出,将这些概念割裂开来,显得很零散,而且教材仅从得失氧的角度来判断、分析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所以初中在讲还原反应时应与氧化反应联系起来讲,通过氢气还原氧化铜实例的分析,除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外,还要从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来分析,让学生对氧化一还原反应的概念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2.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内容的衔接。初中阶段在介绍碳的性质时,只简单介绍了金刚石、石墨、C60,未对上述物质的结构进行剖析,而高中阶段更强调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联系。为了能与高中化学教学更好地接轨,初中教学应通过对碳单质的结构 性质、用途进行分析,让学生初步确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概念,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学习。

3.化学计算教学内容的衔接。初中化学计算中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都是关于质量的计算,而高中的化学计算通常以物质的量(摩尔)进行计算,从而架起宏观与微观之间相联的桥梁。为了引导学生形成量的意识,在介绍气体的收集方法时需了解各种气体的密度,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与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例分析。例如: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密度是1.429,若用32除以1.429得22.4;又如:H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密度是0.089,若用2除以0.089也等于22.4。通过常数22.4建立了气体密度与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联系,比较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就可以比较出不同气体的密度。这样既减轻学生对气体密度大小的记忆负担,又形成了有关物质的量的概念。

4.复分解反应与离子反应的衔接。初中化学在介绍复分解反应时,简要地介绍了一些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要求产物中须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而高中化学则要求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实质的书写方法,因此在初中辅导学生时应作些复分解反应条件分析的延伸,让学生学会写电离方程式,使学生了解在溶液里所起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5.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1)初三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高一年级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初三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和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一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的概念结构特征和物理性质等。由上可知高一年级教材中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为完善、更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6.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方法的承继?

(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初中只要求掌握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类型,也是高考中常见的考点,在高一年级时要适当补充

(2)“量差”法的应用。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该法,在高一年级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讲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

7.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

初中已学过O

2、H

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使用仪器装置内容。高一年级要结合Cl

2、HCl、SO

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反应原理、反应装置、收集事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归纳,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一般方法。

初中教学中能与高中知识衔接的知识点还有不少,例如:元素化合价、元素周期表、化合物的形成等等,只要我们细加揣摩,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也许只要“点到为止”,往往能使学生“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为将来的高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法的衔接是实现初中与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关键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及初中化学作为入门学科的限制,较多地采用灌输式的讲解方法,学生学习心理多“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受知识,教师要多让学生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进行转变。在教学方法上更多地采取启发式,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自学地进行学习,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教师需要在化学教学策略、教学方式和方法上下功夫,研究怎样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学,以实现学科知识、学科方法和学科思想等方面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搞好衔接教学,教师还要精心备好课,力求教学形式不拘一格,尽可能使课堂生动活泼、有趣,对教学内容中重点知识的讲授方式要反复推敲,精心安排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教学中灵活应用教法,寻求更有效、更灵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提高能力。

◆加强学法指导是实现初中与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保证初中生学习化学的方法习惯于记忆、重现、简单模仿,欠缺独立思考的能力,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主要是依赖教师。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方法不适应高中学习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

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性,用主动接受的方式获取知识,应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作为初高中教学衔接的重要任务,在“要学”的基础上做到”学会”,进而达到“会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要贯穿于整个初中化学的教学阶段,使之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是决定能否学好高中化学的重要一环。

总之,初中与高中化学的衔接,既是知识的衔接,又是教法、学法的衔接,我们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要想尽一切办法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使初中学生尽快提高知识和能力,为将来高中化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日常教学的改进和完善

(四)成果展示

七、 结题反思:

通过本课题的初步研究,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基于中学化学学科的特殊性和整体性,缺乏初中化学核心知识的学生将无法继续高中化学的学习。因此,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将远大于其理论价值。由于本课题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加上受人力和物力投入的限制,虽然本课题组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但仍还有大量的工作有待今后继续深入研究和实践。

1、实践研究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理论的价值在于付诸实践、指导实践。本课题虽然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各种观点的提出都有其一定的实践基础,但必竟还是一种点上的、局部的实践,有赖广大的中学和每一位中学化学教师的参与,做到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推广,在推广中提升,进一步强化课题实践研究的系统性。同时,本课题也可成为广大中学化学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一个实践平台,这也是本课题的重要价值所在。

2、课题研究的视野有待进一步拓宽

本课题的衔接教学研究几乎涵盖了中学化学的各个方面,所涉及的要素除本报告内容所及之外,还有一些相关人文等方面的因素,研究的范围需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拓宽。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衔接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关注,要注意学生人格的培养,增强学生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的意识,通过衔接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

3、化学教师的交流有待进一步加强

当前大多数中学初高中分离办学的模式实际上形成了一道隔离初高中教师交流的屏障。

就化学学科面言,初中教师不了解高中教学要求,高中教师不熟悉初中教学要求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适度建立初高中化学教师的交流体制,加强初高中的互动,促进初高中化学教师的沟通交流,将十分有利于衔接教学的实施。这也是本课题要达成的重要目标之一。

4、化学课程一体化有待进一步深化

中学化学的课程体系本身是一个整体,加强对化学课程的一体化研究,对于落实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初中化学教师应用一定的时间研读高中教材,高中化学教师也应研读初中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应提倡化学教师初高中教学“大循环”。

第五篇: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经典诵读课题实验研究”中期报告

[作者:邹波 来源:十堰市东风48小学 添加时间:2013-11-20 阅读:1287次]

经典诵读与儿童道德情感培育

----“小学生经典诵读课题实验研究”中期报告

十堰市东风48小学课题组

《经典诵读与儿童道德情感培育》是我校申报并承接的湖北省教研室的研究课题。东风48小学秉承“以生为本、素质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认真践行新课标,深入研究新课题。校领导重视以课题研究来引领教研工作,积极创建书香氛围,让阅读伴随师生的成长,让经典润泽孩子们的童年,为学生的素质提升打下丰厚的文化底蕴。

我校课题组制定了《经典诵读与儿童道德情感培育》课题研究方案,本课题的研究步骤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3月-6月)

申报立项经典诵读课题,制定研究方案,成立研究小组。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4年8月)

1、实践课题实施的操作思路,积累组织基本材料。

2、进行实践操作,包括研讨课、实验论坛、案例分析,定期交流,研究小结。

3、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各自总结出理论收获,取得一定的研究成绩。

4、形成中期报告,组织课题中期汇报。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5月至10月)课题实验结题评估鉴定及课题实验特色创新学校、教师评选。

1、在中期鉴定的基础上,修订实施方案。

2、撰写相关论文,汇总实验材料,做好结题准备。 3.撰写结题报告,整理编印师生成果集。 4.接受专家评估验收。

我校课题实验现在正处于第二阶段,各项研究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为总结经验,寻找差距,以便在下一阶段的实验中做好、做实课题研究工作,现就我校两年多来的实验研究工作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制

为保证课题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课题研究实施组织,由校长牵头,教学副校长为课题负责人,教研主任为组长,制订了课题研究方案,每个学期课题组都要制定课题实施计划。同时我校还把课题研究纳入到教师工作量化考核之中,意在使活动正常开展,全面落实。

二、精心组织、稳步推进

1.保障教学时间,落实研究工作

(1)每日一诵。参加课题班级每天语文课前5分钟作为诵读时间。 (2)每周一课。学校在一至三年级开设每周一节经典诵读课,落实在课程表中。

(3)每月一研。按照诵读的篇目、诵读要求和评价标准,由课题组牵头,分年级每月进行一次集中研讨。

(4)每学期一赛。参加课题班级每学期举行一次诵读大赛。 2.加强环境熏陶,营造书香氛围

(1)充实课题班级的“图书角”。各班充实的图书主要为课外经典书目、唐诗、宋词、名家名作等,给本班学生提供更多的国学经典的阅读资源。

(2)语文教师每天提前将古诗抄写在黑板的一侧,书写规范,排版美观。 (3)学校利用校园内走廊建立“传统文化长廊”,设固定栏目版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版面设计清新美观,既能使人受益,又能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

(4)校园广播台设立“我读经典”专栏。每天下午午写之前,由红领巾广播台的学生主持、播音,每次15分钟。

3.提炼诵读内容,提供精神食粮 (1)学校订购《经典诵读》、《三字经》、《百家姓》、《论语》、《增广贤文》等读本,作为校本教材,让学生阅读。

(2)同年级选定浅易古诗词、美文30首(片段),同学间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比赛。

(3)每周至少有一首古诗词熟读成诵(语文老师自行选择,参考语文课标指定篇目)。

4.组织实践活动,丰富诵读形式

◆开展“经典诵读”实验以来,学生积极参与以下活动:

(1)升旗仪式上“诵读展示”。在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上,有一个班级“诵读展示”环节,每周安排一个班级,轮流展示。在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上诵读经典,对学生道德、品行、性情、气质都会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2)“诗歌美文诵读”班级展示活动。利用大课间,全校师生欢聚操场,评委就位,各班级依序入场展示所选经典诗歌美文诵读。连续举办三场诵读活动,场场内容精彩,形式各异,各具特色,各班将经典诵读和音乐、演唱、表演等融合在一起,以不同的风格展示了中华经典诗歌美文的独特魅力。

(3)“让经典照耀童年”为主题的

一、二年级期末综合素质评价。在分局召开“减负提质”会议,取消

一、二年级期末考试后,课题实验教师精心策划、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选取丰富的诵读内容,开展“经典诵读”展示活动,作为学生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考核内容之一。该活动既展示了学生一学期的诵读学习成果,又让学生感受了中华经典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讲“优秀经典故事”。“讲故事比赛”在班级初赛的基础上,选拔选手参加学校的决赛。举办该活动,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陶冶了学生的理想情操,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树立了学生自信、参与、成功的意识。

(5)诵读经典融入“六一文艺活动”。庆六一文艺演出,既让同学们感受到童年的幸福和节日的快乐,又激发了他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营造了积极向上、和谐快乐的校园文化氛围。诵读经典充分展示了48小学学生的文化素养。 (6)编写手抄报。在教师指导下,和语文学习相结合,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进行编写手抄报活动,为学生提供版面设计、选材、绘画、书法、编写等各方面能力的锻炼机会。

(7)假期诵读作业。指定篇目为《小学生古诗文诵读》学生自诵,以暑假为主,并作为暑假作业的一部分。倡导学生“读中华诗文,过快乐暑假”。

◆开展“经典诵读”实验以来,教师积极参与以下活动:

(1)语文教师组织学生每天诵读古诗文,同时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经典,共同学习。

(2)教师“经典诵读指导”课堂展示活动。举办经典诵读指导课堂展示活动,每个年级组积极研讨,集体备课,准备一节展示课,校内评比、交流学习。

(3)运用经典调控课堂。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地诵出“白日依山尽” 学生答“黄河入海流”,或者教师说“横看成岭”学生对“侧成峰”,“远近高低”对“各不同”,通过对答诗句教学过程转换到下一环节。

(4)组织教师观看经诵教学视频,开展“课题研究”专题讲座,举办青年教师读书演讲比赛等活动,以此引领教师读书学习,提高阅读品味。

三、总结经验、再接再厉

开展《经典诵读与儿童道德情感培育》课题研究以来,老师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研究和实验中,引领学生们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精神的营养。两年来,我们欣喜地感受着经典诵读带给孩子们的种种欢娱和教益,也切身体会着教师们的付出与收获,亲眼目睹了学校的变化和发展。

1、诵读传统经典,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美德 。

我校结合课题研究,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学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等经典篇目,品读文化经典,感悟中华美德,学会做人道理。孝长辈、睦近邻、守诚信、惜时间、勤学习、亲自然等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和发扬。

2、诵读传统经典,传承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情感纽带。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爱国主义诗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炎黄子孙的楷模。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了屈原、杜甫、岳飞、辛弃疾、文天祥、闻一多……他们的爱国情怀,受到了民族精神的熏陶与感染,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怀。

3、诵读传统经典,习得行为规范。

学校政教处开展“读经典,习规范,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活动。在“行为规范示范班”的评选中,学生行为规范率达到99.5%。

4、诵读传统经典,提升学习能力。

教务处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展现学生的诵读成果,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表演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等,从而全方位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5、诵读传统经典,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我们以课题为导向,以语文课与第二课堂为阵地,引领全体课题组成员对《经典诵读与儿童道德情感培育》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探索与理性思考。回顾已走过的课题研究之路,我们感到无比欣慰。因为我们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成果,虽然这些果实还不够“沉甸甸”,但在采摘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收获到了比果实更珍贵的——实验过程中所经历的思索、困惑,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恰恰是作为基层研究工作者——一线教师的独特的课题研究之路。课题研究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展示平台,让更多的教师崭露头角、焕发光彩。

6、诵读传统经典,助推“和谐教育”。

东风48小学在“打造东风教育品牌,创建和谐教育品牌”中,借力中华传统文化,助推“和谐教育”。中国文化崇尚的是和谐,无论在古代还是当今,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对现代文明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促进意义。在诵读中,大力宣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争取早日实现“和谐教育”。

四、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我校的课题实验已有两年时间,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更在反思存在的问题:

1、由于学生存在差异,学生积累的量有明显差异。

2、教师的国学功底不够深厚,亟需提高。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有繁重的教学任务,有限的时间制约了教师的阅读量,影响了教师的阅读水平。怎样通过培训,通过观摩学习,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推进“经典诵读”课题研究的关键。

3、在读书过程中,检查评价方式方法过于单一,评价激励措施还需完善。

4、我们的宣传力度不够,影响面、感染力不够大,没有充分调动家庭的教育力量,家长的积极因素还没有被开发出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前行。

1、目前我们的课题研究已经进入中期阶段,教师们经过两年的实践与研究,初步积累了一些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方面的经验。下一步,我们课题组将探索“如何更好地实施和延续诵读经典诗文活动,让师生们更广泛地使用经典诗文”。

2、加大宣传的力度,发动家庭教育力量,赢得家长对我校经典诵读工作的支持、配合。

3、以活动为平台,向社会、家庭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经典诵读与儿童道德情感培育》实验研究是一项长远的工程,贵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要付出努力,就会有收获。实验证明,一个人一下子全面提高道德境界很难,短期内养成崇高健康的道德习惯也做不到,但从一点一滴做起并不难,每天提高一点道德认识,每天形成一点道德思想,每天锻炼一点道德意志,每天获得一点道德体验,人人都能够而且应该做得到。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便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上一篇:开学典礼主持词汇总下一篇:科研处人员岗位职责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