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学常识总结归纳

2022-10-26

总结是一次反思过程,是一种记录工作情况、回顾工作不足的重要方式,在总结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化的分析工作情况,这有利于我们的工作成长。怎么写出有效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文学常识总结归纳》,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初中文学常识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文学文化常识归纳梳理(语文版)

努力可能不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可能成功。You may not succeed if you work hard,but you can’t succeed without working hard certainly.

初中语文文学文化常识归纳梳理

作家常识

记叙文(1~41){38,41为简记}

1.鲁迅,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代表作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以国家兴亡为己任,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的伟大作家。(《风筝》《鲁迅自传》《孔乙己》《故乡》)

2.冰心,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代表作散文《寄小读者》《小桔灯》,诗集《繁星》《春水》。(《忆读书》)

3.丰子恺,现代,画家、文学家、音乐和美术教育家、翻译家。号子恺。(《山中避雨》《白鹅》) 4.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字佩弦。代表作诗文《踪迹》,散文《欧游杂记》《背影》。(《春》《背影》) 5.老舍,现代,作家、语言大师。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中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济南的冬天》《茶馆》) 6.巴金,现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家>的序和跋》)

7.茅盾,现代,作家、文化活动家、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白杨礼赞》)

8.郭沫若,现代,作家、诗人、学者。代表作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蔡文姬》。(《石榴》) 9.郑振铎,现代作家、文学史家。(《海燕》)

10.范蠡,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原名陆圣泉。因其散文凝练、清丽、质朴、清新含蓄而被誉为“绝代散文家”。(《囚绿记》)

11.姚雪垠,现代作家。代表作《长夜》《李自成》。(《差半车麦秸》) 12.刘大杰,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巴东三峡》) 13.杨朔,现代,散文家、小说家。(《铁骑兵》)

14.季羡林,当代,语言学家。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代表作《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天竺心影》。(《永久的悔》) 15.赵丽宏,当代作家。(《周庄水韵》) 16.冯君莉,当代作家。(《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17.刘成章,当代作家。(《走进纽约》) 18.周国平,当代,作家。(《家》) 19.林希,当代,作家。(《石缝间的生命》) 20.宗璞,当代,作家。(《废墟的召唤》)

21.黄蒙田,当代,画家、散文家。代表作《山水人物集》《湖畔集》(《竹林深处人家》) 22.刘亚洲,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两代风流》报告文学《恶魔导演的战争》《攻击、攻击、再攻击》。(《给儿子的一封信》) 23.沙新叶,当代,作家。(《陈毅市长》)

24.曹禺,现代,剧作家。本名万家宝。1926年发表第一篇中篇小说《今宵酒醒何处》,后陆续发表话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历史剧《王昭君》。(《日出》) 25.陈鲤庭,导演。(《放下你的鞭子》) 26.茹志鹃,当代,女作家。(《百合花》) 27.魏志远,当代,作家。(《小男孩》)

28.毕淑敏,当代,作家。被誉为“国家一级作家”。代表作《昆仑殇》《补天石》,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一厘米》)

- 1努力可能不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可能成功。You may not succeed if you work hard,but you can’t succeed without working hard certainly.

议论文(58~64)

58.毛泽东,诗人、书法家、马克思主义者、战略家、理论家。字润之。(《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 59.王力,语言学家。字了一。(《谈语言》)

60.梁启超,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最苦与最乐》) 61.鲁迅,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代表作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以国家兴亡为己任,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的伟大作家。(《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62.邓拓,当代历史学家、杂文家。笔名马南邨。代表作《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吴汉何尝杀妻》) 63.金克木,文学家、学者。(《大小猫洞》) 64.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文言文(65~132){65为简记}

65.周公,古代爵位。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又称叔旦,周文王的第四子,西周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周易》编撰中的杰出人物。

66.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 67.墨子,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68.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名轲,字子舆。与孔子并称“孔孟”,主张“仁政”以统一天下。

69.庄子,战国时哲学家,道家的代表人物。名周。(《郢人》) 70.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代表作品《史记》。(《细柳营》) 71.韩婴,西汉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周公诫子》) 72.王充,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字仲任。(《订鬼》) 73.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观沧海》) 74.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出师表》) 75.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三峡》) 76.陶渊明,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 77.干宝,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字令升。代表作品《搜神记》。(《干将莫邪》) 78.范晔,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著有《后汉书》。(《强项令》《四知》《私心》) 79.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著有《世说新语》。(《期行》《乘船》)

80.陶宏景,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答谢中书书》) 81.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字叔痒。(《与朱元思书》) 82.王勃,唐代,诗人,初唐四杰之一。字子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3.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世称“诗仙”。其作品想象神奇独特,意境开阔、豪放,富有浪漫主义色彩。(《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渡荆门送别》《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84.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诗圣”。其诗多关注人民疾苦,饱含忧国忧民情怀,因此被誉为“诗史”。代表作品“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5.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著名山水田园诗人。其作品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世称“诗佛”。(《杂诗》《使至塞上》《终南别业》)

86.孟浩然,唐代,诗人。字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过故人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87.李商隐,唐代,诗人,与杜牧共称为“小李杜”。字义山,号玉溪生。(《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88.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赤壁》《泊秦淮》)

- 3努力可能不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可能成功。You may not succeed if you work hard,but you can’t succeed without working hard certainly.

125.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字敏轩。代表作《儒林外史》。(《范进中举》)

126.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代表作《聊斋志异》,创下我国短篇小说高峰。“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劳山道士》)

127.段玉裁,清代,语言文字学家、经学家。字若膺,号懋堂。 128.林嗣环,清代。字铁涯。(《口技》) 129.纪昀,清代,学者、文学家。字晓岚。(《河中石兽》) 130.毕沅,清代,史学家。字秋帆。(《岳飞》)

131.秋瑾,近代,革命家、妇女运动先驱,中国民主革命烈士。原名闺瑾,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满江红》)

132.徐珂,近代人(生卒年不详)。字仲可。(《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外国文学(133~171){134,135,151,158,171为简记}

133.王尔德,英国著名作家。代表作《快乐王子集》《石榴之家》。(《巨人和孩子 》) 134.罗曼·罗兰,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家。 135.莫奈,法国画家,印象派创始人之一。 136.马克·吐温,美国作家。

137.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教育家。 138.狄斯尼,美国作家。(《勇气》) 139.莫德·林赛,美国作家。(《地毯下的尘土》)

140.乔治·赛尔登,美国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能潜水的狗》《海底公园》《蟋蟀在时报广场》。其作品被誉为“当代新童话标本”

141.贝特西·贝尔斯,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山米与白鹤》) 142.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诗人。(《一条未走的路》) 143.乔治·珀金斯·莫里斯,美国记者、诗人。(《樵夫,别砍那棵树》) 144.漆孝诗,美国心外科专家。(《基因畅想》) 145.坎斯·彼勒,美国作家(《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146.凯利,美国作家。(《懒惰的智慧》)

147.卡尔·萨根,美国天文学家、科普作家。(《世上没有傻问题》) 148.乔安娜·斯特朗,汤姆·B·莱奥纳德,美国作家。(《苏珊·安东尼》) 149.李政道,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科学与艺术》) 150.杨振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151.富兰克林,美国政治家、科学家。

152.马丁·路德·金,美国牧师、黑人民权运动领袖。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我有一个梦想》) 153.爱因斯坦,著名物理学家,美籍德国人。 154.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家。(《给女儿的信》) 155.屠格涅夫,俄国作家。(《树林和草原》) 156.果戈里,俄国作家。(《钦差大臣》) 157.普希金,俄国诗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58.列夫·尼克拉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 159.米切尔·恩德,德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 160.亨利希·海涅,德国诗人。(《读《堂吉诃德》》)

161.志贺直哉,日本小说家,被日本评论家誉为“小说之神”。代表作长篇小说《暗夜行路》。(《清兵卫与葫芦》) 162.江口涣,日本小说家、评论家。(《鹤群》)

- 5努力可能不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可能成功。You may not succeed if you work hard,but you can’t succeed without working hard certainly.

社会现实与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之深。 21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2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3“四史”:《史记》(西汉 司马迁)《三国志》(西晋 陈寿)《汉书》(东汉 班固)《后汉书》(南朝宋 范晔)

文言体裁

I“歌”:我国古代诗歌一种体裁,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 II“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III“说”: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可叙事,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但最终都是为了说理。 IV“铭”: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V“表”:奏议(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的一种,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VI“赠序”:文体名。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其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我们学过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骈文: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词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著名的有南朝梁吴均写的《与朱元思书》。

史书体例

1.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2.纪传体

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3.纪事本末体

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4.国别体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5.语录体

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彩,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如:《论语》、《孟子》。

(收集 归纳 整理:梨泠子)

- 7 -

第二篇:〈〈经济常识〉〉基础知识归纳及总结

一. 原因,地位,作用,意义类问题。 1. 价值规律的地位,作用。 2.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地位。

3.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及其表现,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意义。

4. 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意义。 5. 我国农村集体经营体制的作用。 6.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7. 我国实行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和分配。 8. 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意义。 9. 企业的作用。

10.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支柱作用。 11.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原因。

12. 企业兼并,破产,强强联合的意义。 13. 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作用。 14. 企业信誉和形象的作用。

15. 农业,乡镇企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地位,作用。 16. 提高职工技能,遵守职业道德的地位和意义。 17. 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18. 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意义。 19.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20. 财政,税收,银行,存款储蓄的地位和作用。 21. 主要税种的作用。

22. 商品服务市场的地位,作用。 23. 坚持市场交易原则的意义。 24. 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作用。 25. 汇率和外汇储备的作用。

26.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原因。 27. 关税的作用。

28. 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

二.“原则”类问题。

1.我国分配制度的原则 :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

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2.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

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则。 4.存款储蓄的原则。 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6.市场交易的原则。

7.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 8.我国对外贸易的原则。 三.权利和义务。

1.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2.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 3.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

四.性质,职能,本质。

1.货币的本质,职能。 2.税收的性质。

3.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职能。

五.表现,体现,实现形式。 1.价值的表现形式和货币表现。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4.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表现。 5.企业信誉和形象的集中表现。 6.工业主导作用的主要表现。

六.特征,特点。

1.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税收的基本特征。

4.商品服务市场的特点。 5.当代世界市场的新特点。

七.计算公式。

1.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价格总额 ÷ 货币流通次数= 销售的商品量 × 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次数 2. 股票价格 = 预期股息 ÷ 银行利息率 3. 经济效益 = 生产总值 ÷ 生产成本= 1 + 利润 ÷生产成本

4.实际利息收入 = 本金 × 利率 - (本金 × 利率 × 利息

税税率) ÷ 利息率 4.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第一步:求出个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应纳税所得额 = 个人月工资薪金 -1600(个税起征点)

第二步:将个人应纳、纳税所得额分段计算。

七.论断。

1. 发展市场经济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

2. 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道路是完成我

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3. 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是繁荣我国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4. 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势在必行

的选择。

5. 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6. 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7.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8.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9. 国家宏观调控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0.企业的兼并和破产是优化企业结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有力杠杆。

11.我国农民的三大创造:家庭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和农业

产业化。

八.黑体字概念

1.商品2商品经济3价值4价值量5劳动生产率 6.使用价值7货币8价值尺度9商品流通10流通手段

11.纸币12通货膨胀13价值规律14我过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体制15“三个有利于”16狭义,广义市场 17市场经济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2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市场主体22企业23企业法人

24公司25股票26经济效益27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

28.三大产业29新型工业化道路30产业格局31职业道德32劳动合同33劳动合同制度34财政35预算

36社会保障制度37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38税收 39纳税人40银行41世界市场42外汇43汇率44对外贸易45顺差,逆差,贸易平衡46关税47海关

九.影响因素。

1.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 2.家庭消费的影响因素。

第三篇:初中一年级解方程归纳总结

第一讲 行程问题

12 行程问题中的三个基本量及其关系 基本类型

+慢行距=原距

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顺速–逆速 = 2水速 顺速 + 逆速 = 2船速

【经典例题】 例1里。 480公里

90公里

140公

路程=速度×时间

① 相遇问题② 追及问题③ 航行问题11小时 2600公里

3600公里

451小时后两车同向而行 1. 两车站相距275km50km/一小时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1h时后75km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时后与快车相遇

2.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0km的速度由甲地开往乙地3h后平均速度被迫每小时减少10km乙地比预计的时间晚了45min

3. 甲乙两人在同一道路上从相距5千米的A、B两地同向而行5千米/小时3千米/小时已知狗的速度为15千米/小时

4. 已知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1千米甲相向而行经过10小时后相遇

5. 一架飞机飞行于甲、乙两城之间5小时30分钟

6. 一队学生去军事训练回14米/分。问320米分钟少米

7 一架飞机在两个城市之间飞行24千米/小时

8. 一轮船在甲、乙两码头之间航行4小时乙两码头之间的距离

A地出发2小时后B地出发

6小时24公里

18米/分的速度从队头至队尾又返

2

5要2小时50分

5小时

3小时2千米/时盈利问题

1.一件商品的售价是30元,

(1)如果卖出后盈利25%,那么这件商品的进价是多少? (2)若卖出后亏损25%,那么进价又是多少?

2.某商品标价110元,八折出售后,仍获利10%, 则该商品的进价为多少元?

3.某商场把进价为80元的商品按标价的八折出售,仍获利10%, 则该商品的标价为多少元? 4.某商场把进价为80元的商品按标价110元折价出售后,仍获利10%, 则商品打了几折?

5. 某大型服装商场内,一件新款服装的进价是400元。为了吸引顾客,提高销售量,老板向员工征集销售方案,要求保证50%的利润率。员工甲的方案是:把这件服装按进价提高1倍进行标价,然后打出“新款8折优惠”的广告。如果你是这家大商场的老板,你觉得甲的方案符合你的利润要求吗?

6、一商店把某商品按标价的九折出售仍可获得20%的利润. 若该商品的进价是每件30元,问该商品的标价是多少元?

7、某电子商场将某种DVD产品按进价提高35%,然后打出“九折酬宾,外送50元打的费”的广告,结果每台DVD仍获利208元,则每台DVD的进价是多少元?

8、某商场经销一种录音带,

由于进货时价格比原进价降低了5%,而售价不变,使得利润率增加了8个百分点,已知原进价为12元,那么经销这种录音带原来的利润率是多少? 思考:现对某商品的单价进行降价20%促销,为了使销售总金额不变,销售量要比按原单价销售时提高百分之几?

提示:销售总金额=单价 x 销售量

四、方案最优化问题

1、我校准备印刷一批招生宣传单,有两个印刷厂前来联系制作业务,甲厂的优惠条件是:每份定价2元,按八折收费,另收1000元制版费;乙厂的 优惠条件是:每份定价2元不变,而制版900按6折优惠。 (1) 设印刷数量为x份,分别求出表示两个印刷厂收费的式子; (2) 请问选择哪家印刷厂收费比较合算?

1、小张到新华书店帮同学们买书,售货员告诉他,如果花20元钱办理“会员卡”,将享受八折优惠.请问: ①在这次买书中小张买标价为多少元书的情况下办会员卡与不办会员卡花钱一样多? ②当小张买标价为200元书时,怎么做合算?能省多少钱? ③当小张买标价为60元书时,怎么做合算?能省多少钱

2、某单位急需用车,但又不需买车,他们准备和一个个体车或一国营出租公司中的一家鉴定月租车合同,个体车主的收费是3元/千米,国营出租公司的月租费为2000元,另外每行驶1千米收2元,试根据行驶的路程的多少讨论用哪个公司的车比较合算

5、某市剧院举办大型文艺演出,其门票价格为:一等席300元/人,二等席200元/人,三等席150元/人,某公司组织员工36人去观看,计划用5850元购买2种门票,请你帮助公司设计可能的购票方案

6、某班将买一些乒乓球和乒乓球拍,现了解情况如下:甲、乙两家商店出售两种同样品牌的乒乓球和乒乓球拍。乒乓球拍每副定价30元,乒乓球每盒定价5元,经洽谈后,甲店每买一副球拍赠一盒乒乓球,乙店全部按定价的9折优惠。该班需球拍5副,乒乓球若干盒(不小于5盒)。问:(1)当购买乒乓球多少盒时,两种优惠办法付款一样?(2)当购买15盒、30盒乒乓球时,请你去办这件事,你打算去哪家商店购买?为什么?

分段收费问题

4、中国移动新疆分公司开设适合普通用户的两种通讯业务分别是:

“天山通”用户先缴25元月租,然后每分钟通话费用0.2元; “神州行”用户不用缴纳月租费,每分钟通话0.4元。(通话均指拨打本地电话)

(1)设一个月内通话时间约为x分钟,这两种用户每月需缴的费用是多少元?(用含x 的式子表示) (2)一个月内通话多少分钟,两种移动通讯方式费用相同?

(3)若李老师一个月通话约80分钟,请你给他提个建议,应选择哪种移动通讯方式合算一些?请说明理由

8、某电信公司开设了甲、乙两种市内移动通信业务。甲种使用者每月需缴15元月租费,然后每通话1分钟, 再付话费0.3元;乙种使用者不缴月租费, 每通话1分钟, 付话费0.6元。若一个月内通话时间为x分钟, 甲、乙两种的费用分别为y1和y2元。 (1)、试求一个人要打电话30分钟,他应该选择那种通信业务? (2)、根据一个月通话时间,你认为选用哪种通信业务更优惠

1、某市出租车计价规则如下:行程不超过3千米,收起步价8元;超过部分每千米路程收费1.20元, 某天该出租车行驶路程为

①行驶2千米时,应收费为: ②行驶5千米时,应收费为: ③行驶X千米时,应收费为:

3.某城市按以下规定收取每月的煤气费,用气不超过60立方米,按每立方0.8元收;如果超过60立方米,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1.2元收,已知小明家某月共缴纳煤气费72元,那么他家这个月共用了多少煤气? 4.某市民生活用电基本价格为0.4元/度,若每月用电超过a度,超过部分按基本电价的70%收费。 (1)某用户4月份用电84度,共缴纳电费30.72元,求a的值。

(2)若该用户5月份的电费平均每度0.36元,求5月份共用电多少度?应缴纳电费多少? 储蓄问题

顾客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银行付给顾客的酬金叫利息,本金和利息合称本息和,存入银行的时间叫做期数,利息与本金的比叫做利率,利息的20%付利息税;

②纯利息=本金×利率×期数×(1-利息税率); 利息 = 本金×利率×期数; 本息和=本金+利息,或:本息 = 本金×(1+利率×期数); 利息税=利息×税率(20%)。

1. 存款 例1 某企业存入银行甲、乙两种不同利率的存款20万元,甲种存款的年利率为2.5%,乙种存款的年利率为2.25%,该企业一年可获利息4850元,求甲、乙两种存款各是多少万元?(不计利息税) 解:设甲种存款为x万元,则乙种存款为(20-x)万元,甲种存款的利息为x·2.5%,乙种存款的利息为(20-x)·2.25%,依题意,得 解得:x=14,所以:20-x=6 答:甲、乙两种存款分别为14万元和6万元。

2. 存款利息 例2 李明以两种形式分别储蓄了2000元和1000元,一年后全部取出,扣除利息税(20%)后得利息43.92元,已知这两种储蓄年利率的和为3.24%,问这两种储蓄的年利率各是百分之几?

解:设储蓄2000元的年利率为x%,则储蓄1000元的年利率为(3.24%-x%),依题意,得: 解得:x=2.25。 答:两种储蓄的年利率分别是2.25%和0.99%。

3. 分期付款购物 例3 某商店为了促销G牌冰箱,2003年元旦当天购买该种冰箱可分两次付款,在购买时先付一笔款,余下部分及其利息(年利率为5.6%)在2004年元旦付清,该冰箱每台售价8224元,若两次付款数相同,问每次应付款多少元?

解:设每次应付款x元,依题意, 解得:x=4224(元) 答:每次应付款4224元

1.李叔叔于2000年1月1日在银行存了活期储蓄1000元,如果每月的利率是0.165%,存款三个月时,可得到利息多少元?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2、叔叔今年存入银行10万元,定期二年,年利率4.50% ,二年后到期,扣除利息税5% ,得到的利息能买一台6000元的电脑吗

3. 某同学把25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存期为半年.半年后共得本息和252.7元,求银行半年期的年利率是多少?(不计利息税)

4. 为了准备6年后小明上大学的学费20000元,他的父亲现在就参加了教育储蓄,下面有三种教育储蓄方式:一年 2.25 三年 2.70 六年 2.88 (1)直接存入一个6年期;

(2)先存入一个三年期,3年后将本息和自动转存一个三年期; (3)先存入一个一年期的,后将本息和自动转存下一个一年期;你认为哪种教育储蓄方式开始存入的本金比较少? 5.小刚的爸爸前年买了某公司的二年期债券4500元,今年到期,扣除利息税后,共得本利和约4700元,问这种债券的年利率是多少(精确到0.01%).

6.用若干元人民币购买了一种年利率为10% 的一年期债券,到期后他取出本金的一半用作购物,剩下的一半和所得的利息又全部买了这种一年期债券(利率不变),到期后得本息和1320元.问张叔叔当初购买这咱债券花了多少元

第四篇: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1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

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第2单元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

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

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

2、NO

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

温室效应(CO

2、CH4等)

酸雨(NO

2、SO2等)

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6.氧气

(1)氧气的化学性质: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

物质 现象

碳 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磷 产生大量白烟

硫 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镁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铁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

石蜡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

(3)氧气的制备: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2H2O2 MnO2 2H2O O2↑

2KMnO4 △

K2MnO4

MnO2 O2↑

2KClO3MnO22KCl3O2↑

(4)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

(5)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7、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

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8、常见气体的用途:

①氧气:

供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

支持燃烧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②氮气: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

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9、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

9、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

剧烈氧化:燃烧

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

共同点:①都是氧化反应 ②都放热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一、水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

2H2O=== 2H2↑ O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3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

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

2H2O=== 2H2↑O2↑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CO2==H2CO3

3、水的污染:

(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4、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5、其他

(1) 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2) 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 = CuSO4•5H2O

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

二、氢气 H2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

2、化学性质:

(1)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2H2O2====2H2O

点燃前,要验纯(方法?)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2) 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H2 + CuO === Cu H2O

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 H

2、C、CO)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Zn H2SO4 = ZnSO4 H2↑

Zn 2HCl = ZnCl2 H2↑

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 浓盐酸有强挥发性 ;

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 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 。

4、氢能源

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三、分子与原子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四、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 构成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

2、O

2、N

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

(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CH

4、C2H5OH、C6H12O

6、淀粉、蛋白质(多种元素)

氧化物

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

HCl H2SO4 HNO3

NaOH Ca(OH)2

KOH

NaCl CuSO4

Na2CO3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

(5)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 ; 决定元素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原

5 子的质量 原子核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2、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

注意: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

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a、书写方法:

b、意义

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 如Fe、He 、C 、Si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

c、有关元素周期表

*发

现:门捷列夫

*排列依据

*注:原子序数=质子数

d、分类

e、元素之最:地壳:O、Si、Al、Fe

细胞:O、C、H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 :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

(3)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的种类 原

子 离

阳离子 阴离子

别 粒子结构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粒子电性 不显电性 显正电性 显负电性

号 用元素符号表示 用阳离子符号表示 用阴离子符号表示

二、物质的组成的表示:

1、化合价

a、写法及意义: Mg: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MgCl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b、几种数字的含义

Fe2 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3 Fe2:3个亚铁离子

2H2O 两个水分子,

每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

c、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d、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单质分子中元素化合价为0

2、化学式

(1)写法:

a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

6 氢气、氮气、氯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

2、H

2、N

2、Cl2 。

b化合物:正价在前,负价在后(NH3,CH4除外)

(2)意义:如化学式H2O的意义:4点

化学式 Fe的意义:3点

(3)计算:

a、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b、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c、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

(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 )

3、含义

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①宏观意义: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 (或原子)个数比

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

2、C、CO)

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 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 (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2↑

(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2) 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8 H2CO3 == H2O CO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五、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 (H

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1)可燃性:2COO2点燃2C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H

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水煤气:H2与CO 的混合气体

C H2O高温

H2 CO)

2)还原性: COCuO △

CuCO2 (非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Fe2O33CO高温2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 或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

CuCO2

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

CaCO3高温CaOCO2↑

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CO3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第7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

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 (4)乙醇可以再生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 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

(2) 吸热反应:如CCO2高温2CO

4、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2)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

② 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第八单元知识点

一、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

(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 :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合金 铁的合金 铜合金 焊锡 钛和钛合金 形状记忆金属

生铁 钢 黄铜 青铜:

10 成分 含碳量

2%~4.3% 含碳量

0.03%~2% 铜锌

合金 铜锡

合金 铅锡

合金 钛镍合金

备注 不锈钢:含铬、镍的钢

具有抗腐蚀性能 紫铜为纯铜 熔点低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酸 → 盐

H2↑

3、金属

盐 → 另一金属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CuSO4 == Cu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 Fe2O3高温2Fe 3CO2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

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

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4)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①防止金属腐蚀

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合理开采矿物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

11 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第九单元

《溶液》知识点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

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有水,水为溶剂

液体溶于液体,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1)概念: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12 (4)溶解度曲线

例:

(1)t3℃时A的溶解度为

80g

(2)P点的的含义

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

(3)N点为 t3℃时A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 加入A物质,降温, 蒸发溶剂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4)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A溶解度是

80g 。

(7)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 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

(8)除去A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结晶 法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

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难溶物

(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

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

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1、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

× 100%

2、在饱和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C%=

× 100%(C < S)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固体配制:

①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②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①步骤:计算、量取、稀释

②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浓盐酸 浓硫酸

颜色、状态 “纯净”:无色液体

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13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无

特性 挥发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吸水性

脱水性

强氧化性

腐蚀性

用途 ①金属除锈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酸 → 盐

氢气

(3)金属氧化物

酸 → 盐

(4)碱

酸 → 盐

(5)盐

酸 → 另一种盐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三种离子的检验

试剂

Cl- AgNO3 及HNO3

SO42- ①Ba(NO3)2及HNO3②HCl 及BaCl2 CO32- HCl 及石灰水

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俗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 Ca(OH)2Na2CO3== CaCO3↓2NaOH CaO H2O== Ca(OH)2 用途 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

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①工业:制漂白粉

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

③建筑: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非金属氧化物碱 → 盐水

(3)酸碱 → 盐水

(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四、非金属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化学性质 (1)大多数可与水反应生成酸

CO2H2O== H2CO3 SO2H2O== H2SO3

SO3H2O== H2SO4 (1)少数可与水反应生成碱

Na2O H2O== 2NaOH

K2O H2O== 2KOH

可溶

BaO H2O== Ba(OH)2

性碱

CaO H2O== Ca(OH)2

(2) 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

CO2 Ca(OH)2== CaCO3↓H2O

(不是复分解反应) (2) 碱性氧化物酸 → 盐水

Fe2O36HCl== 2FeCl33H2O

注: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加 热CuO H2O

2Fe(OH)3加 热Fe2O33H2O

五、中和反应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实质:OH-H== H2O

3、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

4、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0

7

14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

(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3)酸碱性与酸碱度关系:

指示剂 pH值 石蕊 酚酞

酸性 <7 变红色 无色

中性 =7 紫色 无色

碱性 >7 变蓝色 变红色

(4)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pH<5.6的雨水为酸雨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知识点

一、常见的盐

定义: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物质 俗称 物理性质 用途

氯化钠 食盐 白色粉末,

水溶液有咸味,

溶解度受温度

影响不大

(1)作调味品(2)作防腐剂

(3)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点)

(4)农业上用NaCl溶液来选种

(5)制生理盐水(0.9% NaCl溶液)

Na

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分布,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Cl- 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碳酸钠

Na2CO3 纯碱(因水溶液呈碱性)苏打 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食品工业等

碳酸氢钠

NaHCO3 小苏打 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 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

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

15 备注

1、粗盐中由于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无水氯化钙可用作干燥剂)

2、碳酸钠从溶液中析出时,会结合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化学式为Na2CO3•10H2O。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纯净物),俗称天然碱、石碱、口碱。

风化:常温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粉末。(化学变化)

3、2Na H CO3 △

Na2CO3 H2O CO2↑

NaHCO3HCl===NaCl H2O CO2↑

二、精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1、 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2、 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 实验仪器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 烧杯、玻璃棒 加速溶解

过滤 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 引流

蒸发 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三、盐的化学性质

1、 盐(可溶) 金属1 → 金属2 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

2、 盐

酸 → 新盐

新酸(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3、 盐

碱 → 新盐

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4、 盐

盐 → 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注:①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②常见沉淀:AgCl↓ BaSO4↓ Cu(OH)2↓ Fe(OH)3↓ Mg(OH)2↓ BaCO3↓ CaCO3↓

生成气体:H与CO32- ;

NH4与OH- 生成水:H与OH-

③反应实质:离子结合成H2O:H与OH-

↑:H与CO32-;NH4与OH-

↓:Ag与Cl-;CO32-

Ba2 与CO32-;SO42-

Ca2与CO32-

„„

Mg2与OH-„„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1、酸:大多数都可溶(除硅酸H2SiO3不溶)

2、碱: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

3、盐:钾盐、钠盐、硝酸盐、铵盐都可溶;

硫酸盐除BaSO4难溶,Ag2SO

4、CaSO4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

氯化物除AgCl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

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

注:BaSO

4、、AgCl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五、特殊离子鉴别:

H

1、指示剂;

2、活泼金属;

3、金属氧化物;

4、碱;

5、某些盐:CO32-盐

OH-

1、指示剂;

2、非活泼金属;

3、碱;

4、某些盐:Fe

3、Cu2盐

Cl-

用Ag NO3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AgCl沉淀

SO42-

用Ba(NO3)2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 BaSO4沉淀;或用HCl和BaCl2 CO32-

用HCl能产生使Ca (OH)2变浑浊的气体

Fe3

用OH-能生成红褐色沉淀

Cu2

用OH-能生成蓝色沉淀

NH4

用OH-能生成NH4OH,不稳定,分解出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Mg2

用OH-

能生成白色沉淀

Ca2

用CO32-

能生成白色沉淀

六、化学肥料

1、农家肥料: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

2、化学肥料 (氮肥、钾肥、磷肥)

(1)氮肥

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

缺氮:叶黄a、常用氮肥:

含N量 使用注意事项

NH4HCO3

17.7% 易分解,施用时深埋 铵态氮肥防晒防潮,且均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熟石灰等)混合施用

NH4NO3

35% 易爆,结块不可用铁锤砸

(NH4)2SO4

21.2% 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NH4Cl

26.2% 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CO(NH2)2

46.7% 含氮量最高的氮肥(有机物)

NH3. H2O 加水稀释后施用 不稳定,易放出NH3↑

NaNO3

b、NH4的检验

试剂:碱(NaOH、Ca(OH)2等)、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NH4NO3 NaOH=NaNO3 NH3↑H2O

c、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而吸收

(2)钾肥

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 缺钾:叶尖发黄

KCl

常用钾肥

草木灰:农村最常用钾肥(主要成分为K2CO3), 呈碱性

K2SO4: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3)磷肥

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催果)

缺磷: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

常用磷肥

磷矿粉

Ca3(PO4)2 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

过磷酸钙 Ca(H2PO4)2和CaSO4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重过磷酸钙 Ca(H2PO4)2

如草木灰、熟石灰

(4)复合肥:含N、P、K中的两种或三种

KNO3

NH4H2PO4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NH4) 2HPO4

3、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1)土壤污染: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放射性物质

(2)大气污染:N2O、NH

3、H2S、 SO2

(3)引起水体污染 :N、P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等现象

4、合理使用化肥

(1)根据土壤情况和农作物种类选择化肥

2、农家肥和化肥合理配用

五、氮、磷、钾三种化肥的区别方法

肥 钾

肥 磷

看外观 白

体 灰白色粉末

水 全

水 大多数不溶于水

灼烧 可燃烧,熔化起泡冒烟 不燃烧,跳动、爆裂声

加Ca(OH)2 放出氨气 不放出氨气

七、题型讲解:

1、离子共存:即离子不能结合成H2O、↓、↑

17 例: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SO42-、Cl-、Na、H

B.K、SO42-、Cu

2、N03- C.Cl-、K、SO42-、Na

D.Ca

2、Cl-、CO32-、Na

2、除杂质:(所加物质,能去除杂质成分,不能与原物质反应,也不引进新杂质,最好生成原物质。)

例:NaOH (Ba(OH) 2)

Na 2SO4

(Na2CO3)

K2SO4

(CuSO4)

KNO3

(CuSO4)

3、区分物质:找物质间的不同点(通常用特殊离子鉴别法)。

例:NaOH与Ca(OH) 2

H 2SO4与HCl

NaCl、HCl与Na2CO3

NaOH与Na2CO3

找颜色;无颜色的,两两反应找现象。

例: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无法一一鉴别的是(

)

A.NaOH HCl CuSO4 MgSO4

B.Na2CO3 K2SO4 BaCl2

HCl C.KNO3 HCl FeCl3

NaOH

D.KNO3 H2SO4 NaOH

BaCl2

5、制取物质:

2HCl

=2NaCl

Na2CO3

= 2NaOH

CO2

=

CaCO3↓

NaOH

==

H2O

6、推断题:

(1)叙述型:找关键词;(2)框图型:找题眼;(3)表格型:两两反应,找现象;

(4)密码型:找特殊性质;(5)连线型:找反应种类,代入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

胃肠道

尿素CO2H2O,放出热量

蛋白质

人体

氨基酸

水解

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

血红蛋白 O2

氧合血红蛋白

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淀粉酶

麦芽糖酶

例 :淀粉(能使碘变蓝)

麦芽糖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 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

2、Hg

2、Cu

2、Ag等)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二、糖类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6H10O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C6H10O5)n

C6H12O6

血糖

淀粉(肌肉和肝脏中)

(2)葡萄糖C6H12O6 ( 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呼吸作用:C6H12O66O2

6CO26H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光合作用:6CO26H2O

C6H12O66O2 (3)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三、油脂

1、分类 植物油脂:油

动物油脂:脂肪

2、功能:提供大量能量

39.3KJ/g

每日摄入50g-60g

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糖类和脂肪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

四、维生素

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1、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等

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缺VA :夜盲症

缺VC :坏血症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组成人体的元素

50多种

常量元素(11种)

在人体中含量>0.01%

O>C>H>N>Ca>P>K>S>Na>Cl>Mg

微量元素

在人体中含量<0.01%

Fe、Zn、Se、I、F等

二、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1、钙

99%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1)成人体内约含钙1.26g,主要以C 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

(2)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

(3)钙

过多:结石、骨骼变粗

过少:青少年

佝偻病、发育不良

老年人

骨质疏松

(4)补钙产品:钙中钙;葡萄糖酸钙;

2、钠和钾

(1)Na 存在于细胞外液

人体内含钠80g—120g K

存在于细胞内液

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

(2)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如血液的pH7.35-7.45)

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必需元素(20多种)

Fe、Zn、Se、I、F等

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Hg、Cr、Pb、Ag、Ba、Al、Cu等

元素 对人体的作用 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的影响

Fe 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 缺铁会引起贫血

Zn 影响人体发育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

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19 Se 有防癌、抗癌作用 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如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

I(碘) 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F(氟) 能防治龋齿 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一、有机化合物

是否含有碳元素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不包括CO、CO2和Na2CO

3、CaCO3等碳酸盐)

1、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C2H5OH(乙醇,俗名:酒精)、

CH3COOH(乙酸,俗名:醋酸)、C6H12O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

2、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

有机物

有机小分子

如:CH

4、C2H5OH 、CH3COOH、C6H12O6等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

二、有机合成材料

1、

有机高分子材料

(1)分类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塑料

(三大合成材料)

合成纤维: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晴纶

合成橡胶

(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链状结构

热塑性

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

网状结构

热固性

如:电木

(3)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

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4)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

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

2、“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1)危害: ①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

②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③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2)解决途径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3)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

第五篇: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

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

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

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

2、NO

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

温室效应(CO

2、CH4等)

酸雨(NO

2、SO2等)

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6.氧气

(1)氧气的化学性质: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

物质 现象

碳 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磷 产生大量白烟

硫 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镁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铁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

石蜡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

(3)氧气的制备: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2H2O2 MnO2 2H2O O2↑

2KMnO4 △

K2MnO4

MnO2 O2↑

2KClO3MnO22KCl3O2↑

(4)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

(5)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7、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

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一变两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8、常见气体的用途:

①氧气:

供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

支持燃烧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②氮气: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

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9、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

9、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

剧烈氧化:燃烧

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

共同点:①都是氧化反应 ②都放热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一、水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

2H2O=== 2H2↑ O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

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

2H2O=== 2H2↑O2↑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CO2==H2CO3

3、水的污染:

(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4、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5、其他

(1) 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2) 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 = CuSO4•5H2O 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

二、氢气 H2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

2、化学性质:

(1)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2H2O2====2H2O

点燃前,要验纯(方法?)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2) 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H2 + CuO === Cu H2O

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 H

2、C、CO)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Zn H2SO4 = ZnSO4 H2↑

Zn 2HCl = ZnCl2 H2↑

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 浓盐酸有强挥发性 ;

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 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 。

4、氢能源

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三、分子与原子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四、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 构成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

2、O

2、N

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

(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CH

4、C2H5OH、C6H12O

6、淀粉、蛋白质(多种元素)

氧化物

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

HCl H2SO4 HNO3

NaOH Ca(OH)2

KOH

NaCl CuSO4

Na2CO3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

(5)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 ; 决定元素种类 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

(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2、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

注意: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

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a、书写方法:

b、意义

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 如Fe、He 、C 、Si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

c、有关元素周期表

*发

现:门捷列夫

*排列依据

*注:原子序数=质子数

d、分类

e、元素之最:地壳:O、Si、Al、Fe

细胞:O、C、H

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 :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

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

(3)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的种类 原

子 离

阳离子 阴离子

别 粒子结构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粒子电性 不显电性 显正电性 显负电性

号 用元素符号表示 用阳离子符号表示 用阴离子符号表示

二、物质的组成的表示:

1、化合价

a、写法及意义: Mg: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MgCl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b、几种数字的含义

Fe2 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3 Fe2:3个亚铁离子

2H2O 两个水分子,

每个水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 c、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d、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单质分子中元素化合价为0

2、化学式

(1)写法:

a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氢气、氮气、氯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

2、H

2、N

2、Cl2 。

b化合物:正价在前,负价在后(NH3,CH4除外)

(2)意义:如化学式H2O的意义:4点

化学式 Fe的意义:3点

(3)计算:

a、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b、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c、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

(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 )

3、含义

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①宏观意义: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 (或原子)个数比

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

2、C、CO)

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 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 (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2↑

(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2) 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 CaCO3高温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 == H2O CO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五、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 (H

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1)可燃性:2COO2点燃2C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H

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水煤气:H2与CO 的混合气体

C H2O高温

H2 CO)

2)还原性: COCuO △

CuCO2 (非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Fe2O33CO高温2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 或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CO2[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

CuCO2

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

CaCO3高温CaOCO2↑

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CO3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第7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

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 (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 (4)乙醇可以再生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 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

(2) 吸热反应:如CCO2高温2CO

4、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2)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

② 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第八单元知识点

一、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

(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 :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合金 铁的合金 铜合金 焊锡 钛和钛合金 形状记忆金属

生铁 钢 黄铜 青铜: 成分 含碳量

2%~4.3% 含碳量

0.03%~2% 铜锌

合金 铜锡

合金 铅锡

合金 钛镍合金

备注 不锈钢:含铬、镍的钢

具有抗腐蚀性能 紫铜为纯铜 熔点低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酸 → 盐

H2↑

3、金属

盐 → 另一金属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CuSO4 == Cu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 Fe2O3高温2Fe 3CO2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

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

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及时除去。

(4)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①防止金属腐蚀

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合理开采矿物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

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第九单元

《溶液》知识点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

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有水,水为溶剂

液体溶于液体,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1)概念: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

例:

(1)t3℃时A的溶解度为

80g

(2)P点的的含义

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

(3)N点为 t3℃时A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 加入A物质,降温, 蒸发溶剂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4)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A溶解度是

80g 。

(7)t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

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

(8)除去A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结晶 法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

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难溶物

(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

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

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1、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

× 100%

2、在饱和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C%=

× 100%(C < S)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固体配制:

①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②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①步骤:计算、量取、稀释

②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第十单元《酸和碱》知识点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浓盐酸 浓硫酸

颜色、状态 “纯净”:无色液体

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无

特性 挥发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吸水性

脱水性

强氧化性

腐蚀性

用途 ①金属除锈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酸 → 盐

氢气

(3)金属氧化物

酸 → 盐

(4)碱

酸 → 盐

(5)盐

酸 → 另一种盐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三种离子的检验

试剂

Cl- AgNO3 及HNO3

SO42- ①Ba(NO3)2及HNO3②HCl 及BaCl2 CO32- HCl 及石灰水

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俗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 Ca(OH)2Na2CO3== CaCO3↓2NaOH CaO H2O== Ca(OH)2 用途 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

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①工业:制漂白粉

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

③建筑: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非金属氧化物碱 → 盐水

(3)酸碱 → 盐水

(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四、非金属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质 (1)大多数可与水反应生成酸

CO2H2O== H2CO3

SO2H2O== H2SO3

SO3H2O== H2SO4 (1)少数可与水反应生成碱

Na2O H2O== 2NaOH

K2O H2O== 2KOH

可溶

BaO H2O== Ba(OH)2

性碱

CaO H2O== Ca(OH)2

(2) 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

CO2 Ca(OH)2== CaCO3↓H2O

(不是复分解反应) (2) 碱性氧化物酸 → 盐水 Fe2O36HCl== 2FeCl33H2O

注: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加 热CuO H2O

2Fe(OH)3加 热Fe2O33H2O

五、中和反应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实质:OH-H== H2O

3、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2)处理工厂的废水。(3)用于医药。

4、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0

7

14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

(2)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3)酸碱性与酸碱度关系:

指示剂 pH值 石蕊 酚酞

酸性 <7 变红色 无色

中性 =7 紫色 无色

碱性 >7 变蓝色 变红色

(4)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pH<5.6的雨水为酸雨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知识点

一、常见的盐

定义: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物质 俗称 物理性质 用途

氯化钠 食盐 白色粉末,

水溶液有咸味,

溶解度受温度

影响不大

(1)作调味品(2)作防腐剂

(3)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点) (4)农业上用NaCl溶液来选种

(5)制生理盐水(0.9% NaCl溶液)

Na

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分布,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Cl- 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碳酸钠

Na2CO3 纯碱(因水溶液呈碱性)苏打 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食品工业等

碳酸氢钠

NaHCO3 小苏打 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 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

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

备注

1、粗盐中由于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无水氯化钙可用作干燥剂)

2、碳酸钠从溶液中析出时,会结合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化学式为Na2CO3•10H2O。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纯净物),俗称天然碱、石碱、口碱。

风化:常温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粉末。(化学变化)

3、2Na H CO3 △

Na2CO3 H2O CO2↑

NaHCO3HCl===NaCl H2O CO2↑

二、精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1、 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2、 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 实验仪器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 烧杯、玻璃棒 加速溶解

过滤 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 引流

蒸发 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三、盐的化学性质

1、 盐(可溶) 金属1 → 金属2 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

2、 盐

酸 → 新盐

新酸(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3、 盐

碱 → 新盐

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4、 盐

盐 → 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注:①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②常见沉淀:AgCl↓ BaSO4↓ Cu(OH)2↓ Fe(OH)3↓ Mg(OH)2↓ BaCO3↓ CaCO3↓

生成气体:H与CO32- ;

NH4与OH- 生成水:H与OH-

③反应实质:离子结合成H2O:H与OH-

↑:H与CO32-;NH4与OH-

↓:Ag与Cl-;CO32-

Ba2 与CO32-;SO42-

Ca2与CO32-

……

Mg2与OH-……

四、酸、碱、盐的溶解性

1、酸:大多数都可溶(除硅酸H2SiO3不溶)

2、碱: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

3、盐:钾盐、钠盐、硝酸盐、铵盐都可溶;

硫酸盐除BaSO4难溶,Ag2SO

4、CaSO4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

氯化物除AgCl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

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

注:BaSO

4、、AgCl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五、特殊离子鉴别:

H

1、指示剂;

2、活泼金属;

3、金属氧化物;

4、碱;

5、某些盐:CO32-盐

OH-

1、指示剂;

2、非活泼金属;

3、碱;

4、某些盐:Fe

3、Cu2盐

Cl-

用Ag NO3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AgCl沉淀

SO42-

用Ba(NO3)2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 BaSO4沉淀;或用HCl和BaCl2 CO32-

用HCl能产生使Ca (OH)2变浑浊的气体

Fe3

用OH-能生成红褐色沉淀

Cu2

用OH-能生成蓝色沉淀

NH4

用OH-能生成NH4OH,不稳定,分解出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Mg2

用OH-

能生成白色沉淀 Ca2

用CO32-

能生成白色沉淀

六、化学肥料

1、农家肥料: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

2、化学肥料 (氮肥、钾肥、磷肥)

(1)氮肥

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

缺氮:叶黄a、常用氮肥:

含N量 使用注意事项

NH4HCO3

17.7% 易分解,施用时深埋 铵态氮肥防晒防潮,且均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熟石灰等)混合施用

NH4NO3

35% 易爆,结块不可用铁锤砸

(NH4)2SO4

21.2% 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NH4Cl

26.2% 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CO(NH2)2

46.7% 含氮量最高的氮肥(有机物)

NH3. H2O 加水稀释后施用 不稳定,易放出NH3↑

NaNO3 b、NH4的检验

试剂:碱(NaOH、Ca(OH)2等)、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NH4NO3 NaOH=NaNO3 NH3↑H2O

c、生物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含氮的化合物而吸收

(2)钾肥

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 缺钾:叶尖发黄

KCl

常用钾肥

草木灰:农村最常用钾肥(主要成分为K2CO3), 呈碱性

K2SO4: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3)磷肥

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催果)

缺磷: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

常用磷肥

磷矿粉

Ca3(PO4)2 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

过磷酸钙 Ca(H2PO4)2和CaSO4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重过磷酸钙 Ca(H2PO4)2

如草木灰、熟石灰

(4)复合肥:含N、P、K中的两种或三种

KNO3

NH4H2PO4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NH4) 2HPO4

3、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1)土壤污染: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放射性物质

(2)大气污染:N2O、NH

3、H2S、 SO2

(3)引起水体污染 :N、P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等现象

4、合理使用化肥

(1)根据土壤情况和农作物种类选择化肥

2、农家肥和化肥合理配用

五、氮、磷、钾三种化肥的区别方法

肥 钾

肥 磷

看外观 白

体 灰白色粉末

水 全

水 大多数不溶于水

灼烧 可燃烧,熔化起泡冒烟 不燃烧,跳动、爆裂声

加Ca(OH)2 放出氨气 不放出氨气

七、题型讲解:

1、离子共存:即离子不能结合成H2O、↓、↑

例: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SO42-、Cl-、Na、H

B.K、SO42-、Cu

2、N03- C.Cl-、K、SO42-、Na

D.Ca

2、Cl-、CO32-、Na

2、除杂质:(所加物质,能去除杂质成分,不能与原物质反应,也不引进新杂质,最好生成原物质。)

例:NaOH (Ba(OH) 2)

Na 2SO4

(Na2CO3)

K2SO4

(CuSO4)

KNO3

(CuSO4)

3、区分物质:找物质间的不同点(通常用特殊离子鉴别法)。

例:NaOH与Ca(OH) 2

H 2SO4与HCl

NaCl、HCl与Na2CO3

NaOH与Na2CO3 找颜色;无颜色的,两两反应找现象。

例: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无法一一鉴别的是(

)

A.NaOH HCl CuSO4 MgSO4

B.Na2CO3 K2SO4 BaCl2

HCl C.KNO3 HCl FeCl3

NaOH

D.KNO3 H2SO4 NaOH

BaCl2

5、制取物质:

2HCl

=2NaCl

Na2CO3

= 2NaOH

CO2

=

CaCO3↓

NaOH

==

H2O

6、推断题:

(1)叙述型:找关键词;(2)框图型:找题眼;(3)表格型:两两反应,找现象;

(4)密码型:找特殊性质;(5)连线型:找反应种类,代入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

胃肠道

尿素CO2H2O,放出热量

蛋白质

人体

氨基酸

水解

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

血红蛋白 O2

氧合血红蛋白 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淀粉酶

麦芽糖酶

例 :淀粉(能使碘变蓝)

麦芽糖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 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

2、Hg

2、Cu

2、Ag等)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二、糖类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6H10O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C6H10O5)n

C6H12O6

血糖

淀粉(肌肉和肝脏中)

(2)葡萄糖C6H12O6 ( 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呼吸作用:C6H12O66O2

6CO26H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光合作用:6CO26H2O

C6H12O66O2 (3)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三、油脂

1、分类 植物油脂:油

动物油脂:脂肪

2、功能:提供大量能量

39.3KJ/g

每日摄入50g-60g

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糖类和脂肪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

四、维生素

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1、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等

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缺VA

:夜盲症

缺VC :坏血症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组成人体的元素

50多种

常量元素(11种)

在人体中含量>0.01%

O>C>H>N>Ca>P>K>S>Na>Cl>Mg

微量元素

在人体中含量<0.01%

Fe、Zn、Se、I、F等

二、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1、钙

99%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1)成人体内约含钙1.26g,主要以C 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

(2)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

(3)钙

过多:结石、骨骼变粗

过少:青少年

佝偻病、发育不良

老年人

骨质疏松

(4)补钙产品:钙中钙;葡萄糖酸钙;

2、钠和钾

(1)Na 存在于细胞外液

人体内含钠80g—120g K

存在于细胞内液

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

(2)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如血液的pH7.35-7.45)

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必需元素(20多种)

Fe、Zn、Se、I、F等

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Hg、Cr、Pb、Ag、Ba、Al、Cu等

元素 对人体的作用 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的影响

Fe 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 缺铁会引起贫血

Zn 影响人体发育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

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Se 有防癌、抗癌作用 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如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

I(碘) 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F(氟) 能防治龋齿 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一、有机化合物

是否含有碳元素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不包括CO、CO2和Na2CO

3、CaCO3等碳酸盐)

1、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C2H5OH(乙醇,俗名:酒精)、

CH3COOH(乙酸,俗名:醋酸)、C6H12O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

2、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

有机物

有机小分子

如:CH

4、C2H5OH 、CH3COOH、C6H12O6等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

二、有机合成材料

1、

有机高分子材料

(1)分类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塑料

(三大合成材料)

合成纤维: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晴纶

合成橡胶

(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链状结构

热塑性

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

网状结构

热固性

如:电木

(3)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

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4)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

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

2、“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1)危害: ①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

②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③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2)解决途径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3)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

上一篇:创造有价值人生的思考下一篇:村镇污水处理运维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