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轴对称复习

2022-07-31

第一篇:第12章轴对称复习

0第12章 运动和力复习教案(好)

第12章 运动和力复习说课稿

通过本章“运动和力”的学习,学生对机械运动、参照物、速度、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力的单位和测量、力的表示、力的作用效果、物体的惯性、二力的平衡等一些基本的知识已有所了解.本节课的任务就是要学生系统地回顾和总结本章知识的内容,体验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并能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归纳、总结、应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将科学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选择参照物. 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并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选择和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知道测量的误差,区分误差和错误. 4.知道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力的三要素并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5.会应用惯性定律解释惯性现象,会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实际问题.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系统复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品质,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惯性现象的解释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教学方法:归纳法: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归纳总结,体验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系统复习本章知识; 引导分析法:通过引导学生对典型事例的分析,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知识网络:

第二篇: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轴对称》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第13章《轴对称》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轴对称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它是一种重要的图形变换,在系统研究图形的三种变换(平移、轴对称、旋转)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通过对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的研究,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图形变换的基本方法,形成基本技能;轴对称的性质是后面学习“等腰三角形”等知识的基础,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和知识储备,我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2)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3)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性质.

2、数学思考:

通过学习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及两者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从而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解决问题:

通过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学习,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情感态度:

通过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学会在学习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三)教学重难点

鉴于本节课在初中阶段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八年级学生的学情,我把“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定为本节的重点;把“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定为本节的难点.

二、教材处理

学生在小学已经对生活中常见的“平移、轴对称、旋转”三种变换有了一定的感知,在七年级下册又深入研究了“平移”的概念及性质,具备了一定的探究图形变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心理特征,我在备课时,根据课标对教材进行整合.收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平移、轴对称、旋转现象,让学生对它们进行观察、辨析、分类后,从而导入课题;然后以剪纸为载体, 1 通过折叠、粘贴、针扎、度量、猜想、类比、归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研究了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性质等知识.把课本上提供的素材置于剪纸活动中,使本节课更灵活、更生动.

三、教法学法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数学概念的教学要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要激励学生在探究中实现对概念的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好、学的牢.所以本节课我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片和剪纸为载体,以数学活动为主线,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采用体验、研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等,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思考,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材是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的图片导入新课,而我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熟悉的平移、轴对称、旋转现象,让学生对它们进行观察、辨析、分类后,从而导入课题《轴对称》.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在图形变换的知识框架下辨析出轴对称现象,并做进一步研究. 这样,不仅能巩固已有的数学知识,而且通过三种图形变换的展示,让学生感知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剪纸操作、探索新知

在引入课题的基础上,进入本节课的第二个环节:剪纸操作,探索新知.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简单的剪纸艺术---漂亮的蝴蝶,点燃学生的剪纸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参与剪纸活动.学生观察多媒体剪纸演示后,利用手中的彩纸剪出漂亮的圣诞树,并结合多媒体展示的蝴蝶、风筝、飞机、北京天安门等图片,观察它们的共同特征,从而归纳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接着又让学生把圣诞树剪成两个图形,先在准备好的白纸板上任意粘贴其中一个图形,再借助大头针、三角板、双面胶、剪刀等工具,选择不同的粘贴方法如:针扎、度量等,寻找另一个图形的粘贴位置,使这两个图形沿着折痕折叠能够完全重合;最后再借助多媒体演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的图片,观察它们的共同特征,类比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归纳总结出轴对称的概念. 在上述两个操作过程中,学生已经从中初步感知到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教师进一步借助多媒体演示两个“剪纸图形”,让学生再次感知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通过上面的两次操作探究活动,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在学生兴趣盎然之时,继续借助粘贴的图形,从构成图形的最基本元素“点”的角度出发,通过度量、折叠、推理等方法发现对称轴的特征,得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然后再从小树上抽取出“三角形”、“四边形”等基本图形,运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进一步探究出轴对称的性质.最后再引导学生用类比的 2 方法得出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这次的操作探究,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深入地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 使学生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归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中,获得研究几何图形的一般方法,感受到归纳、类比等数学思想,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学会学数学、用数学. 3.联系实际、趣味练习

为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我和学生一起进入第三个环节:联系实际,趣味练习.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三道趣味练习题.首先第一道是辨析题,让学生辨认熟悉的几何图形和较为复杂的标识、图画等,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 此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再次感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并从数学角度去观察、认识轴对称现象;第二道题是生活中常见的并与物理学科紧密相关的“镜面成像”问题,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感受到数学在其它学科中的作用;最后又通过一道填色块构造轴对称图形的操作题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4.回眸课堂,总结收获

课已尽,意无穷.在学生的思维处于高潮之时,我引导学生进入第四个环节:回眸课堂,总结收获.在这个环节中,我设置了如下问题:“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探究活动中,你收获了哪些数学知识?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你的表现如何?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如何把握自己的精彩人生?”这样做,旨在引导学生回眸课堂,总结收获.学生在梳理知识和回顾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感悟探究图形变换的基本方法,形成基本技能,为以后学习图形的其它变换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最后,师生再次共同欣赏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对称美.在感受大自然和人类的神奇之后,教师话锋一转,告诉学生:“生活中存在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以一张不端正的脸为例,揭露了社会上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我们要做一个正道的人、正义的人、正直的人,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请同学们都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通过教师激情四射的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5.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应用意识,我设计了知识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知识性作业意在强化对本节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实践性作业体现了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这一理念.通过作业的完成,使学生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逐渐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

整个课堂,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较多,教师应参与到学生中,深入了解学生,对学生参与活动 3 的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独立思考的习惯、发现问题的能力,及时进行评价和鼓励,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三篇:第12章 公务员交流

第一节公务员交流制度概述

美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了单个人与环境关系的公式:B=f(PE), ,式中:B——个人的绩效,p——个人的能力和条件,e——所处环境。

勒温的场论指出,一个人所能创造的绩效,不仅与他的能力和素质有关,而且与其所处的环境(即他的“场”)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处于一个不利的环境中,比如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恶劣,心情不舒畅等等,则很难发挥其聪明才智,也很难取得应有的成绩。而且一般而言,个人对环境往往不能为力,改变的方法是离开这个环境,转到一个更舒适的环境去工作,这就会造成人员流动,因此,勒温的场论是研究人员流动的理论基础之一。

对心理场的解释

环境。用文字来解释这个公式的话,就是说行为是随着人与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即不同的人对同一的环境条件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同一个人对不同的环境条件会产生不同的行为,甚至同一个人,如果情境条件发生了改变,对同一个环境也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勒温的这种描述显然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状况。 为了更确切地具体分析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勒温提出了心理环境这一概念,心理环境也就是实际影响一个人发生某一行为的心理事实(有时也称事件)。这些事实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准物理事实,即一个人在行为时,对他当时行为能产生影响的自然环境;二是准社会事实,即一个人在行为时,对他当时行为能产生影响的社会环境;三是准概念事实,即一个人在行为时他当时思想上的某事物的概念,这一概念有可能与客观现实中事物的真正概念之间存在差异。在这里勒温提出了所谓的“准事实”,他是想借用这个概念来说明影响人行为的事实并非客观存在的全部事实,而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情境中实实在在具体影响一个人行为的那一部分事实。这一部分事实有时候可能与客观存在的事实相吻合,也有时候可能不吻合。勒温的这一思想实际上反映了他的整体论的观点。

一.公务员交流的含义

公务员的交流,是指机关根据工作需要或公务员个人愿望,通过调任、转任、轮换和挂职锻炼等形式变换公务员的工作岗位,从而产生变更或消灭行政职务关系的活动和制度。。

1、交流形式是法定的(调任、转任、轮换、挂职锻炼),都有其特定的目的、范围、对象及其相应的条件和程序要求。

2、公务员交流范围的广泛性。公务员,也可以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交流。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可以可以在公务员队伍内部的不同的机关之间交流(行政机关、审判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中国共产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也可以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交流。(外部交流)

所谓“从事公务”,是指代表国家对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组织、领导、监督等活动。 它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具有管理性,即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这里的公共事务比较广泛,既可以是国家事务,也可以是社会事务,其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文体、卫生、科技以及同社会秩序有关的各种事务的管理。

二是具有国家代表性,即这种活动是代表国家进行的,它是一种国家管理性质的行为,而不是代表某个人、某个集体、某个团体的行为,也就是说,这种活动是国家权力或其派生权力的一种体现。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及人民团体、群众团体是由国家拨款建立或者拨款设立并维持运转的,这些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实际上属于国家委派经管国有资产或者管理公共事务的人员,他们的活动会影响到国家管理职能,在工作性质与公务员接近。因此,本法规定公务员可以与之进行交流。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包括: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法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人民外交协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根据这一规定,我国公务员的交流,既包括不同机关、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职位之间的交流,也包括机关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包括私营企业、外资企业)

3、公务员交流的原因:一是工作需要,二是照顾公务员个人的愿望。

4、公务员的行政职务关系(可能会改变公务员的职务的性质和内容、人事关系、工作地区)。

5、基本上都是同级或相关职务的平调。(职务的级别不得变化,不得以交流程序代替公务员的职务升降程序,不能以交流为手段,变相地晋升或降低某公务员的职务或者级别。否则,会冲击公务员的职务升降制度。改变公务员职务级别的交流其实就是公务员职务升降,公务员职务升降的程序条件和公务员交流的条件程序是不同的,职务升降比公务员交流的程序和条件严格的多。)

二、交流制度的作用

1、有助于开阔公务员的视野,更新知识。

公务员的交流可以使公务员熟悉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部门的工作,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增长才干,避免因长期在某一岗位任职而造成的目光狭窄、僵化保守、因循守旧的状态,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有利于公务员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新的工作局面,保持整个公务员队伍的活力。

2、有助于防腐倡廉。

公务员长期在一地工作,容易形成近亲繁殖,或陷入某些关系网中在这种环境下,权力缺乏监督和约束 容易被滥用或滋生腐败。公务员交流则是一种解脱,务员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人熟了,关系多了,有些事碍于情面,难以做到秉公办事。交流使公务员从矛盾中解脱出来 更换工作环境,突破各种关系网,可以公正地行使职权。同时,交流轮岗也是一种监督,因为离任前一般要进行离任审计,这既有利于做出公正的评价又有利于发现问题。因此交流也是对公务员严格要求,关心爱护的有效措施。

3、有利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部门、单位之间经济实力存在差异,加之目前公务员管理配套制度不完善,各地区、单位和部门人才分布与要求不相适应的状况普遍存在 市区机关人才多于县和乡镇 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多于经济不发达地区 一方面 有的地方 部门和单位 人才供不应求 而具备较高素质 能够担任领导工作的人才难寻 即使有人才也很难留得住 另一方面 某些地区 单位又存在着人才大量积压和浪费的现象交流轮岗则能较好地改变交流轮岗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的现状 促进公共管理人才在各地区部门以及各行业之间的合理配置。

4、能帮助公务员解决一些个人的实际生活困难。

在实际生活中,夫妻两地分居、居住地过远、赡养老人等等公务员面临的实际生活困难都可能影响到公务员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关心公务员的工作,同时也要关心公务员的生活。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公务员交流可以帮助公务员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可以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更加投入的去工作。可见,公务员交流制度是法,但是同时它也是很人性化的。 三 公务员交流可能带来的问题

1、公务员交流容易引起经验乃至人才的流失

一个称职的公务员,在一个业务部门工作多年,熟悉掌握国家或上级机关的有关政策、规定 对于本部门业务得心应手,对本单位所分管的工作,有关项目的来龙去脉、历史沿革、发展前景思路清晰,与上下、左右、内外有关单位或人士建立了良好沟通与协调方式。显然,这是经验的积累是一个熟练公务员在业务工作上的经验优势,然而,在一个部门工作时间长了也容易使人产生惰性、靠经验吃饭、目光范围狭窄、在一些权力或涉及某些利益的部门还可能产生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这不利于干部的培养,也不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公务员交流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但同时也可能引起管理经验的流失就公务员个人而言 参加公务员交流的原因各不相同 因人而异 因此 会对工作带来不同的影响 公务员交流到满意的岗位 往往心情好 会比较乐意做好交接班工作 这样 经验的流失相对较轻 对公务员交流不满意者 则要靠责任心了 责任心不强或心情不好者 大多不认真或不会做好交接班工作 不可避免会使有些工作中断或搁置

2、公务员交流容易打断原有的工作思路

公务员在一个部门工作若干年 对承担的工作有了经验 对工作发展的客观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因此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 并形成工作思路 公务员交流轮岗容易打断原有的工作思路 就算公务员交流者有高度的责任心 做好交接班工作 并把自己的想法 思路告诉接任人 接任人也会因为对新部门工作认识的限制 不一定会真正理解 或许 接任者有自己的新的思想和新的做法 不一定愿意参考别人的思路走 无疑 新人会带来新的思维 新的作风 但由于他们短期内对新岗位的了解不够 他们所想 所做的不一定是切合实际的 也不一定是更好的 从了解熟悉一个岗位的工作到能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是有时间过程的 更是需要逐步积累的

3、公务员交流容易使工作延续性受影响

在严格实行定岗定编后 大部分公务员都同时担当着多个工作项目 而且每一个工作项目都有不同的工作程序和要求 与不同的部门发生着各种联系 有些项目时间性很强 必须及时跟紧有些工作涉及好几个部门 必须按时 按程序进行 公务员交流后 新的接任人因为对新的工作不了解不熟悉而不一定能很好地承接 容易导致某些工作和项目的执行 实施受到延误或中断 这不单是某个部门管理上的问题 还可能影响到其它部门的运作 以及有关工作的开展应当看到 以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通过正确引导和适当培训 经历公务员自身努力和一定时间的适应 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对于这些问题需要制定周密科学的公务员交流制度,坚持科学的交流原则、条件和程序,发挥公务员交流的积极作用,避免或者减少可能带来的消极作用。

四、交流制度的实施原则

1、法制原则

公务员交流制度对公务员交流的各种形式及其适用的情况,各种交流形式的程序、条件都有明确规定。在开展公务员交流时,必须严格安装这些规定进行,不得随意变更。如交流资格的要求,编制及职位空缺的要求

2、适才适用 每一个公务员,由于其受教育的程度和成长道路不同等方面的原因,不但具有思想和性格上的差异,也形成了能力和业务专长方面的差异,而工作职位对每一个任职者各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要求,成功的交流工作就是要尽最大可能,将每一个公务员安排到最适合发挥其特长的职位上,使他们的才能乃至潜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实现适才适用,人尽其才。 公务员不能为了交流而交流,必须在充分考虑工作需要实施前提下,尽可能把公务员交流到适合其发挥作用的岗位上,做到适才适用,人尽其才,达到人与事的最佳结合。

3、个人服从组织的原则

国家行政机关行使着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能。它是一个庞大有序的整体,而每一个公务员则是构成这一整体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国家行政管理工作的具体承担者。公务员有义务服从组织的管理,服从组织上因工作需要而作出的各种交流安排。各级政府部门有必要对公务员加强个人服从组织和职业道德规范方面的教育,使他们能够心情愉快地接受各种调动安排,按期到任就职。公务员对于交流安排如有不同意见,可向组织提出,但不能借此拖延或拒不服从安排。

经济发达地区人人都想去,艰苦的老少边穷地区人人都躲着。

4、合理原则

公务员的交流,关系到政府工作的效率问题,也关系到公务员的切身利益,如果不注意到这一方面,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反而对工作更为不利。因此,交流工作在充分考虑工作需要的前提下,也要适当考虑到公务员的个人利益,在不违反政策和有关规定的前提下,灵活地、实事求是地处理好各种问题,尽量做到合情、合理,并且尽可能地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心情愉快地接受交流安排,投入新的工作。

第四篇:12姜丽12周客房第五章教案[精选]

学科: 客房服务与管理 授课人: 姜丽 授课班级:15海乘

客房服务与管理 (总第73—79课时)

【项目名称】:客房服务用语

课时安排:7课时 课型: 新授

备课日期:2016年11月4日周五

【项目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客房服务的规范用语

2.能力目标: 熟悉客房常用英语

3.情感目标:

增强用正确规范的客房英语与客人进行交流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客房常用英语

2.难点:客房常用英语点菜的情景对话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分析法,图片演示法,模拟演练法

【教具】:PPT,课本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语言是人们表达意愿,交流思想感情的交际工具。各种不同职业的人员都有符合自己职业特点的特定语言。酒店客房服务也是一种职业,有其特点的语言,客房服务人员学好,用好这些语言,对于特高自己的职业素养,胜任服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知识点』:

学科: 客房服务与管理 授课人: 姜丽 授课班级:15海乘

(三)人体语言: 1.表情语言 2.动作语言 3.物饰语言

第74课时

(四)饭店基本服务礼貌用语: 1.直接称谓语: Gentleman 先生 Sir 先生

Mr. 某某先生 Lady 夫人、女士

Madam 太太 Mrs. 某某夫人、某某太太 Miss 某某小姐

2.间接称谓语:

The gentleman 那位先生 The lady 那位女士

第五篇:审计12-14章(人大第七版)

第12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筹资与投资循环业务的特征:

(1)内筹资与投资循环的交易数量较少,而每笔交易的金额通常较大。

(2)漏记或不恰当地对一笔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将会导致重大错报,从而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公允反映产生较大的影响。

(3)筹资与投资循环交易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合同的规定。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的特点: (1)较少依赖控制测试 (2)无需实施审计抽样 (3)较少实施实质性分析 (4)更多依赖细节测试

第13章 货币资金审计

1、单选题】下列情形中,未违反货币资金“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的是(

)。 A.由出纳人员兼任会计档案保管工作

B.由出纳人员保管签发支票所需全部印章

C.由出纳人员兼任收入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工作 D.由出纳人员兼任固定资产明细账的登记工作

【答案】D,出纳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故选项A、B、C都属于违反出纳员的不相容岗位职责;选项D的“

2、单选题】以下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情形中,可能表明存在重大缺陷的是(

)。 A.财务专用章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 B.对重要货币资金支付业务,实行集体决策

C.现金收入及时存入银行,特殊情况下,经主管领导审查批准方可坐支现金

D.指定专人定期核对银行账户,每月核对一次,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使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调节相符

【答案】C,企业坐支现金应事先得到开户银行审查批准,由开户银行核定坐支范围和限额。

3、单选题】2011年1月5日对X公司全部现金进行监盘后,确认实有现金数额为1000元。X公司1月4日账面库存现金余额为2000元,1月5日发生的现金收支全部未登记入账,其中收入金额为3000元、支出金额为4000元,2011年1月1日至1月4日现金收入总额为165200元、现金支出总额为165500元,则推断2010年12月31日库存现金余额应为(

)元。

A.1300

B.2300

C.700 D.2700

【答案】B。注册会计师应对2010年12月31日库存现金实存额进行以下追溯调整:期初实存(2010年12月31日)=期末实存(2011年1月5日)+现金支出数(2011年1月1日至1月5日)-现金收入数(2011年1月1日至1月5日) =1000+(165500+4000)-(165200+3000) =2300(元)。

4、单选题】A注册会计师对X公司2010财务报表审计时发现,X公司某银行账户的银行对账单余额为585000元,在审查X公司编制的该账户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A注册会计师注意到以下事项:X公司已收、银行尚未入账的某公司销货款100000元;X公司已付、银行尚未入账的预付某公司材料款50000元;银行已收、X公司尚未入账的某公司退回的押金35000元;银行已代扣、X公司尚未入账的水电费25000元。假定不考虑审计重要性水平,A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确认该账户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应是(

)元。

A.625000 B.635000 C.575000 D.595000

【答案】B【解析】选项B正确。根据教材表20-2,调整后的银行对账单金额应为:“银行对账单余额”加上“企业已收、银行未收”减去“企业已付、银行未付”即“585000+100000-50000=635000”。

(2009年综合题1)资料摘录:注册会计师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发生认定进行审计,编制了审计工作底稿,部分内容摘录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要求:针对资料中的审计说明第(1)至(3)项,逐项指出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审计程序中存在的不当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程序(1)不当。仅检查销售合同不足以证实营业收入的发生认定。除了销售合同,注册会计师还应检查由顾客签发的收货通知单和销售发票;

程序(2)不当。转字10号转账凭证的日期为1月5日,相应的出库凭证和销售发票的日期均为1月8日,属于异常现象,可能存在提前确认营业收入的错误;

程序(3)不当。最后两笔销售违背发生认定的错报风险很高,而且很可能是由于管理层的舞弊所致,仅获得财务经理的解释不足以降低重大错报风险,应检查发货凭证并就销售价格向客户函证。

(2009年,新制度综合题2)A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甲公司20×8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甲公司于20×8年初完成了部分主要产品的更新换代。由于利用现有主要产品(T产品)生产线生产的换代产品(S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良好,甲公司自20×8年2月起大幅减少了T产品的产量,并于20×8年3月终止了T产品的生产和销售。S产品和T产品的生产所需原材料基本相同,原材料平均价格相比上年上涨了约2%。由于S产品的功能更加齐全且设计新颖,其平均售价比T产品高约10%。 资料二:财务资料

资料三:审计程序

(1)抽取一定数量的20×8发运凭证,检查日期、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是否与销售发票和记账凭证一致。

(2)计算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与存货账面价值比较,检查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是否充分。

要求:

(1)针对资料一,结合资料二,指出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果认为存在,简要说明理由,并分别说明该风险主要与哪些财务报表项目(仅限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和预计负债)的哪些认定相关。

(2)针对资料三的实质性程序,逐项指出上述实质性程序与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是否直接相关。如果直接相关,指出对应的是哪一项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并简要说明理由。

3、由于利用现有主要产品(T产品)生产线生产的换代产品(S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良好,甲公司自20×8年2月起大幅减少了T产品的产量,并于20×8年3月终止了T产品的生产和销售。S产品和T的生产所需原材料基本相同,原材料平均价格相比上年上涨了约2%。由于S产品的功能更加齐全且设计新颖,其平均售价比T产品高约10%。

资料三:审计程序

(1)抽取一定数量的20×8发运凭证,检查日期、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是否与销售发票和记账凭证一致。

(2)计算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与存货账面价值比较,检查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是否充分。 要求:

(2)针对资料三的实质性程序,逐项指出上述实质性程序与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是否直接相关。如果直接相关,指出对应的是哪一项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并简要说明理由。

• 答案

(2008年试题综合题4)Y注册会计师负责对X公司20×8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20×8,X公司所处行业的统计资料显示,生产A产品所需a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汇率因素导致a原材料采购成本大幅上涨;替代产品面市使A产品的市场需求减少,市场竞争激烈,导致销售价格明显下跌。 资料二:A产品20×7和20×8的销售记录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运用分析程序识别X公司20×8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并列示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

(2)在要求(1)的基础上,如果X公司20×8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指出重大错报风险主要与哪些财务报表项目的哪些认定相关。

5、一:生产A产品所需a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汇率因素导致a原材料采购成本大幅上涨;替代产品面市使A产品的市场需求减少,市场竞争激烈,导致销售价格明显下跌。 二:A产品20×7和20×8的销售记录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运用分析程序识别X公司20×8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并列示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2) 指出重大错报风险主要与哪些财务报表项目的哪些认定相关。

• 答案

第14章

完成审计工作与审计计划

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练习题】甲会计师事务所首次接受X公司的委托,对其2005财务报表进行审计。A注册会计师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在对X公司期初余额进行审计时,遇到下列情况,请代注册会计师作出正确的判断。

(1)注册会计师如果认为期初余额对本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影响,但无法对其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则可能发表的审计意见为(BD )。

A.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B.保留意见

C.否定意见

D.无法表示意见

(2)下列各项关于期初余额审计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CD)。

A.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充分考虑期初余额对所审财务报表的影响

B.注册会计师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时,必须对期初余额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

C.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已获取的审计证据,形成对期初余额的审计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其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D.如果X公司首次接受注册会计师审计,A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的引言段中予以说明

(2009年,综合题部分) 资料:A注册会计师从固定资产明细账的期初余额中选取样本,检查采购合同和发票等原始单证,以获取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期初余额相关的各项认定的审计证据。

要求: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指出A注册会计师实施的上述审计程序是否可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证实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期初余额相关的存在、完整性、计价和分摊认定,如果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指出针对这些认定应当实施的一项主要实质性程序和审计路径起点。

• 【答案】

G注册会计师负责对B公司2005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在审计期后事项过程中,G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以下事项,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1)多选题:B公司2005会计报表公布后,在G注册会计师获知的以下事项中,需要对2005会计报表采取适当措施的有( )。

A.B公司2005会计报表可能存在重大错报

B.B公司2005会计报表中披露的或有事项在会计报表公布后得到解决

C.B公司2005采用的收入确认会计政策不符合企业的具体情况

D.公司在2005会计报表公布后,出售了占其2005合并净利润30%的一家子公司

答案】AC【解析】选项BD不属于期后发现的审计报告日存在的事实。

(2)多选题:以下关于注册会计师对期后事项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确定截止审计报告日发生的、需要在会计报表中调整或披露的事项是否均已得到识别

B.在外勤审计工作完成后,注册会计师没有责任针对期后事项实施审计程序

C.在审计报告日至会计报表公布日之间获知可能影响会计报表的期后事项,注册会计师应当及时与被审计单位讨论,必要时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

D.在会计报表公布后,注册会计师没有义务专门对会计报表进行查询

• 【答案】ACD

注册会计师作为ABC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负责人,在审计以下单位2006会计报表时分别遇到以下情况:

(1)甲公司拥有一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500万元,持股比例30%。2006年12月31日,甲公司与K公司签署投资转让协议,拟以350万元的价格转让该项长期股权投资,已收到价款300万元,但尚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甲公司以该项长期股权投资正在转让之中为由,不再计减值准备。

(2)乙公司于2005年5月为L公司1年期银行借款1000万元提供担保,因L公司不能及时偿还,银行于2006年11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2006年12月31日,乙公司在咨询律师后,根据L公司的财务状况,计提了500万元的预计负债。对上述预计负债,乙公司已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了适当披露。截止审计工作完成日,法院未对该项诉讼做出判决。

(3)丙公司于2006年11月20日发现,2005年漏记固定资产折旧费用200万元。丙公司在编制2006会计报表时,对此项会计差错予以更正,追溯重述了相关会计报表项目,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了适当披露。

(4)丁公司于2006年末更换了大股东,并成立了新的董事会,继任法定代表人以刚上任不了解以前情况为由,拒绝签署2006已审会计报表和提供管理当局声明书。原法定代表人以不再继续履行职责为由,也拒绝签署2006已审计会计报表和提供的管理当局声明书。

要求:假定上述情况对各被审计单位2006会计报表的影响都是重要的,且各被审计单位均拒绝接受A注册会计师提出的审计处理建议(如有)。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请分别针对上述4种情况,判断A注册会计师应对2006会计报表出具何种类型的审计报告,并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

(1)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由于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转让交易尚未完成,甲公司应计提而未计提减值准备,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制度的规定。 (2)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或标准无保留意见)。因担保而产生的诉讼可能给乙公司带来损失,属于重大不确定事项,应当考虑在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或对未决诉讼已经进行适当的会计处理,且已适当披露,基本上确定该事项带来的损失,无需增加强调事项段)。

(3)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丙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进行了追溯重述,并进行了适当披露,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制度的规定。

(4)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由于管理当局对已审计会计报表未予认定,也未能提供管理当局声明书,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受到极大限制。

上一篇:读草房子有感下一篇:hr的职业生涯规划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