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病虫综防技术规程

2023-05-28

第一篇:主要病虫综防技术规程

杞县07年棉花重大病虫综防示范区总结

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

搞好棉花重大病虫综合防治

——杞县搞好国家级棉花重大病虫综合防治工作总结

杞县植保植检站

根据国家农业部农技中心《农作物重大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示范总体方案》(农技植保[2006]15号)和河南省植保植检站关于转发《2006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示范总体方案》的通知,我县连续三年(2005—2007年)制定了《杞县棉花重大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示范实施方案》,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绿色植保”和“公共植保”理念,围绕棉花重大病虫防治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做了以下工作并总结如下:

一、以国家级棉花重大病虫综合防治示范项目为契机和载体,全面搞好农作物重大病虫综合防治

1、项目区概况

杞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地处北纬34°13′—北纬34°46′,东径114°36′—114°56′之间,属开封市管辖。辖八个镇,13个乡,592个行政村,1063个自然村,7个居委会。全县总人口1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0万人,约23万农户,耕地面积133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 棉花重大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区设在杞县东5公里裴村店乡陈楼村和曹屯农场周围村庄,核心示范区面积500亩,辐射带动区1万亩,完全不防治田2亩。

项目区是一个农业大乡,常年植棉3万亩,2003年以前年平均单产皮棉52.5公斤,2003—2004年因秋雨内涝棉花平均单产仅为25.25 公斤。

2、示范项目区防治成效 (1)生态效益

经全生育期多点、定时、定点调查,核心示范区暨辐射带动区棉田天敌种类及数量均比农民自防区高。前者田块能够常见到草蛉、蜘蛛、瓢虫等,而后者仅能见到蜘蛛、瓢虫等,很少见到草蛉,前者天敌数量70—150头/百株,后者天敌数量40—50头/百株,天敌数量前者比后者高43—67%。

(2)产量投入效益分析

由综防效益统计:产量、防效,核心示范区暨辐射带动区都好于农民自防区,并且防治次数和成本下降,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区、农民自防区平均棉花产量依次为87公斤/亩、75公斤/亩、65公斤/亩,对照田(不防治田)产量仅为13公斤/亩,亩投入三区平均依次为247元、287元、375元,不防治田215元。危害损失率依次为2.1%、2.6%、5.5%。防治成本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区较农民自防区平均降低 34.1%、23.5%。纯收入示范区、辐射带动区、自防区、不防治区依次为1145元、913元、660元、-7元,投入、产出比依次为1:4.6、1:3.

2、1:1.7

6、1:0.97。通过定时、定点系统对上述四区不同类型田调查,示范区关键技术到位率达90%以上,综合防治效果达90%以上,亩防治成本平均降低21%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

3、项目区防治带动全县秋作物重大病虫防治成效 棉花重大病虫示范区累计投入资金3万余元,经宣传发动、技术培训、技术组装配套服务,累计综防面积在2.5 万亩次。综防区电视现场会暨秋作物重大病虫信息发布会,向全县人民吹响了防治秋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的号角,全县迅速掀起了防治病虫高潮,2007年秋作物玉米、棉花、辣椒、花生等累计发生病虫害437.5万亩次,防治面积417万亩次,防治面积占发生面积的95.3%。其中,玉米后期病虫害如锈病、褐斑病、蜗牛、蚜虫,过去发生轻,近几年发生严重,但由于玉米植株高大,不易操作,农民不注重防治,现在已有一定防治面积。农民已由过去注重小麦病虫害防治向夏秋两季防治并重发展。

二、开展棉花重大病虫防治的主要做法

1、建立一个组织,组建一支队伍,制定一套方案 ,组装一套技术

为加强对棉花等农作物重大病虫综合防治工作的领导,经县政府研究同意成立“杞县2007年度棉花重大病虫综合示范工作领导组”,组长由主抓农业正县级领导干部吴文彬兼任,县政府办副主任李海涛、农业局局长曹宏伟兼副组长,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植保站,农业局副局长郭景战兼任办公室主任。

县组建了全县的村级植保技术服务站200多个网点和组建了有50台弥雾机动喷雾机的县应急防治专业队。根据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农技植保[2006]15号和省植保站通知要求,我县制定了《杞县2007年棉花重大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示范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了棉花重大病虫综防的总体思路与目标和具体任务与要求。县专家技术组根据我县实际组装配套了针对棉花的一套技术,推出了防治棉花重大病虫的六大主推技术。

2、开好二个会议(一个技术培训会,一个信息发布暨应急防治电视现场会)。

按照《方案》要求,我站确定一名副站长,高级农艺师王慧琴负责示范区技术培训与指导,对示范区内的20多个行政村农户进行田间培训和轮训,使他们对六大主推技术彻底了解并正确应用,建立了棉田管理操作档案。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和省政府秋作物重大病虫综合防治会议精神,2007年8月16日,我县在棉花重大病虫综防核心示范区召开了秋作物重大病虫信息发布暨棉花重大病虫综合防治电视现场会议。现场会由农业局局长曹宏伟主持,主抓农业的正县级领导干部吴文彬作了防治秋作物重大病虫动员讲话,开封市植保站站长、高级农艺师薛宏德作了指导讲话,县植保站站长张学民作了秋作物重大病虫信息发布,现场进行了技术培训和发放了技术资料,并免费发放价值万余元的农药,在核心示范区由应急防治专业队作了千亩免费喷药示范,现场会全程录像并在县电视台《经济时空》栏目连续播放一周,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深受农民欢迎和领导的好评。

3、做好三项调查,提供防治科学依据

按照上级业务部门要求,我县测报人员克服重重困难,不怕吃苦,不畏劳苦,深入田间地头调查分析研究,认真细致进行了常规病虫调查、对比田病虫调查和产量效益调查。全年发布《病虫情报》24期,为科学防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4、发挥四大作用

按照上级有关重大病虫综合防治指示精神,我县建立了棉花重大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区,制定了实施《方案》,建立了领导组织,推出了六大主推技术,作了对比田调查比较,召开了电视现场,充分发挥了技术集成创新、防灾减灾展示、协调配合、经验交流四大作用。

5、做到五个到位

我县棉花等农作物重大病虫综合防治,由于领导重视,上级支持,精心组织,认真调查,科学预测,广泛宣传,措施得力,做到了思想、组织、措施、物资、技术“五到位”,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农作物重大病虫综合防治工作体会与展望

1、农作物重大病虫综合防治的“难”与“易”。 各级各植保部门都在探索农作物重大病虫综合防治的总体思路与方法,实现从思想、组织、措施、物资、技术“五到位”是搞好农作物重大病虫综合防治的关键,能够真正实现“五到位”却并不容易,“公共植保”任重道远。

2、发挥“公共财政”职能,让“公共植保”在“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下茁壮成长。

2007年农业部种植业政策,重点体现在“三个扩大”、“四个增加”。其中“四个增加”里就有“新增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经费”。“公共财政”的阳光已经初照“公共植保”,2008年中央将继续扩大支农惠农力度,我们希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经费也享受“公共财政”阳光的温暖,增加对重大农业有害生物和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治和扑灭经费,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公共植保”的沃土。

二00七年十月十日

第二篇: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水稻稻飞虱“适时—到位”防控

技术

技术概述:稻飞虱(包括褐稻虱、白背飞虱、灰飞虱)近年频繁爆发成灾,近年年平均发生面积46091万亩次,如果不防治,将造成年均产量损失1794万吨。尤以2005年、2006年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重。品种(组合)间抗性有较大差异,暴发成灾与气候条件,特别是中、晚稻生长后期(孕穗—黄熟)(炎夏不热、晚秋不凉)有密切关系。

褐飞虱、白背飞虱属迁飞性害虫,需密切注意迁入期和迁入量。白背飞虱和灰飞虱还是传毒媒介害虫,白背飞虱传播南方黑条矮缩病,灰飞虱传播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防控好这两种飞虱对于防控好三种水稻病毒病具有积极意义。

增产增效情况:可减少用药1~2次,用药成本(包括人工费用)降低30%~60%。增产稻谷45~55千克/亩,每亩增收150~200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稻米品质。

技术要点:

(1)选用抗(耐)虫品种(组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与稻鸭共育等生态控制技术结合控制稻飞虱危害。

(2)选好时间:加强田间虫情调查、监测,确定防治对象田及防治适期(低龄若虫高峰期)。适当放宽防治指标,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分蘖至拔节期防治指标800~1000头/百丛,穗期1500~2000头/百丛。

(3)选好药,即选用针对性药剂种类:根据“治前控后”的防治策略,防控主害代的前一代,选用阿克泰、烯啶虫胺、吡蚜酮、25%噻嗪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等持效期长的药剂;防治主害代高龄若虫和成虫时,采用速效性和持效期长的药剂混用或复配的方式,如吡蚜酮或噻嗪酮+异丙威,或仲丁威或毒死蜱等组合。水稻前期病虫害防治中避免使用菊酯类及其他对天敌影响大的农药,保护田间自然天敌。

(4)喷到位是提高防效的关键:在3龄若虫前施药;用足水量,常规粳稻需施药液50~60千克/亩,对于杂交稻、超级杂交稻和籼粳杂交稻等穗期高大、冠层密闭的品种(组合),应加大用水量,并适当增加用药量,每亩施用80~100千克。无水田块可采用敌敌畏拌干细黄土制成毒土撒施,熏蒸作为应急措施。

注意事项:最好用机动喷雾器,一定要用粗雾喷雾于稻株中下部。施药时保持田间浅水层3~5厘米,药后保持3~5天。

第三篇:烤烟漂浮育苗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育苗场地选择与消毒

1.1苗床选择。苗床地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交通方便、有清洁水源条件的地方。前作不能为蔬菜、三年内不能种过茄科作物(蕃茄、辣椒、马铃薯),并远离菜地、烤房、人行道。育苗场地宜隔年更换。

1.2场地消毒

1.2.1彻底清除场地及周边杂草。

1.2.2根据育苗场地情况,采用以下一种消毒方法:1)5%石灰水(或均匀撒施生石灰粉或30%有效氯漂白粉20倍液)喷淋育苗场地及周边土壤消毒后喷施25%敌杀死3000倍液防治育苗场地害虫。2)选择晴天,在苗床铺一层稻秆和干草,其上再压一层草皮和细土,以便燃烧时热力下逸,然后顺风点火,进行烧土消毒。对重复多年使用的苗床地最佳。

2、育苗物资消毒

播种前应严格对重复使用的育苗物资(育苗盘、播种器、压孔板、水泥砖、薄膜、遮阴网、防虫网、棚架、剪叶工具)进行消毒。

2.1育苗盘

2.1.1清洗:是确保消毒效果的关键。使用洁净水冲刷育苗盘,清洗后盘面及孔穴中不允许残留基质和苗的残根,确保盘面和孔穴洁净。育苗盘集中的地方可采用高压水枪清洗(水压应调整至不损伤盘面)。

2.1.2消毒:用10%二氧化氯150倍稀释液(或30%有效氯漂白粉20倍液、40%育宝200倍液、5%硫酸铜溶液)对已清洗好的漂浮盘进行喷雾,当整个盘子全部均匀并有药液下流后立即装入事先准备好的拱棚内(可利用育苗小拱棚)进行密闭熏蒸,密闭熏蒸时间为3-5天,密闭熏蒸期间安排专人看管,确保小棚保持密封。消毒后的小拱棚育苗前宜充分晒晾。

2.2其他物资(播种器、压孔板、薄膜、遮阴网、防虫网、拱架等)。

2.2.1清洗:使用洁净水冲刷洗净重复使用的旧物资。

2.2.2消毒:用10%二氧化氯150倍稀释液(或肥皂粉水溶液)进行均匀喷淋后用新的薄膜进行密封(可密封堆码于育苗小拱棚中),不少于3-5天。

3、育苗水源的选择和水体消毒

3.1水源选择。使用清洁水源,严禁使用浸过烟草病株残体或其他茄科作物的积水和被人畜粪污染的水。

3.2水体消毒。对非自来水的水源在加入营养液肥前应选用以下一种消毒方法:1)按每吨水均匀撒入10~15g漂白粉干粉(不可兑水撒施和过量,兑水后施用降低使用效果,过量施用易影响出苗)。消毒1-2天后,适当搅动,让氯气溢出,然后放入播好种的育苗盘。2)每吨水均匀撒入150-250克硫酸铜粉。

4、育苗日常管理消毒措施及卫生操作

4.1建立并使用必要的育苗消毒保障设施。

4.1.1设立育苗隔离带。为避免非育苗管理人员随意进出育苗场地,保障育苗日常管理的各项消毒措施的落实,在苗床地四周应设立苗床隔离带(网),隔离带(网)主要起警示外界人员不得随意进出育苗场地的作用。

4.1.2设立“禁止吸烟”警示牌。在育苗场地进口处设立“禁止吸烟”警示牌,制定相应的管理惩罚措施杜绝苗床地内吸烟。

4.1.3设立消毒池。场地入口处设鞋底消毒池和洗手池,鞋底消毒池加入保质期长的消毒液(如育宝,也可采用进入前撒入漂白粉)。对规模较大的棚群区建造卫生坑或焚烧炉,对病苗或有污染的育苗物资进行统一掩埋或焚烧处理。

4.1.4严格使用防虫网。播种后到烟苗移栽运苗前育苗棚四周要严密覆盖40-50目的防虫网,防止害虫进入棚内。

4.2苗床卫生操作

4.2.1育苗期间要保持育苗棚内外清洁,育苗棚四周应排水良好,地势干燥,没有杂草。

4.2.2计划好播种期和移栽期,做好移栽前的准备工作,严格苗床管理,适当施肥,减少不必要的剪叶操作。将剪叶次数控制在3-5次。

4.2.3严禁在苗床地内吸烟、吃番茄、黄瓜、辣椒等蔬菜瓜果。

4.2.4注意通风,以降低空气温度,保持叶面干燥。以减少病菌传染。

4.2.5病株和间苗、剪叶、掐叶露杆留下的叶片应及时收集,及时焚烧或丢入卫生坑。在卫生坑中加入漂白粉或生石灰,作无害化处理。

4.2.6烟草花叶病毒和土壤传播的病害,可随泥土带入。进育苗场地前鞋底应消毒。未经洗手和消毒的人员不准进入育苗场地,严禁接触烟苗。带入育苗棚内的工具要专用,用前用后要清洗消毒。消毒方法参照剪刀消毒方法。

4.2.7在进行间苗或掐叶露杆时每进行1盘烟苗,要先用肥皂水或牛奶洗手,间苗工具每间完一盘苗后必须用消毒液(30%有效氯的漂白粉10倍稀释液或肥皂水、牛奶)浸泡后用洁净水洗净方可使用。

4.2.8严格控制育苗场地的隔离性,尽量减少人为接触烟苗次数,对允许进入苗床地的人员严格督促进行靴底消毒和用肥皂清洗手。

4.2.9尽量避免在不同苗床地之间进行补苗和混杂苗盘。

5、剪叶消毒

剪叶是漂浮育苗中传播病害的主要途径,必须高度重视剪叶过程消毒。

5.1剪叶前应逐棚检查烟苗生长,对有不正常生长烟苗或有病害发生的育苗棚应做标记,待剪完其他正常烟苗后最后再剪此部分育苗棚的烟苗。

5.2采用推荐的抗病毒剂,在每次剪叶前进行预防性施药一次(用药浓度要掌握在推荐浓度的下限,宜低不宜高,喷液量不能过多,防止产生药害。施药后,务必待叶面干燥后剪叶;带水剪叶会加快包括病毒病在内的多种病害传播),避开中午高温时施药。

5.3剪叶操作人员的消毒。在剪叶前操作人员认真清洗手,剪叶过程中每剪完一个育苗棚后宜用肥皂水清洗手。

5.4剪叶工具的消毒。

5.4.1电动剪叶机。在对育苗棚群剪叶前应彻底清洗剪叶机后拆下刀片在消毒液中浸泡3分钟以上,消毒液推荐采用30%有效氯的漂白粉10倍稀释液。剪叶时每剪完一池苗应用消毒液对刀片喷雾消毒,消毒液推荐采用30%有效氯的漂白粉10倍稀释液或2%二氧化氯100-150倍稀释液(使用以上两种药剂后应洁净水洗净刀片)或毒消。

5.4.2弹力剪叶器。用沾有消毒液的湿布来回擦弹力线3遍,消毒液推荐使用30%有效氯的漂白粉10-20倍稀释液或70%酒精;剪叶时每剪完一池苗消毒一次。

5.4.3手工剪刀。每人准备两把剪刀,轮流剪叶和清洗,保证剪刀浸泡消毒时间在5分钟以上。消毒液推荐采用30%有效氯的漂白粉10-20倍稀释液或70%酒精。

5.5剪完叶后剪刀或剪叶工具应进行消毒后再收藏,同时修剪下来的烟叶应及时清理出棚外,并把落在苗盘上的叶片拾干净,以避免叶片腐烂,而导致根腐病等病虫害滋生。

6、育苗过程中病株或疑似病株的处理

6.1 应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定期(一般在每次剪叶前)对育苗棚烟苗进行巡视和抽检,及时发现病株或疑似病株,对不能现场确诊的病株要及时送样会诊。花叶病的确诊可用专用试纸条检测。

6.2发现病株或疑似病株后应将该池苗隔离,并对该育苗点其它池列为重点观察对象。接触过该池苗所有人员必须立即用肥皂认真洗手,并用消毒液对剪叶工具和其他工具进行彻底消毒后,才可继续进行下一池的剪叶。

7、常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方法

7.1虫害

7.1.1蝼蛄

[生活习性]:俗名土狗。喜欢湿润环境,当早春气温高,雨量大时更易危害。

[危害症状]:取食烟草种子、幼根、幼茎、根茎部,导致烟苗枯萎而死。

[化学防治方法]:用推荐的杀虫剂品种配制毒饵,撒于苗床或苗床周围进行诱杀。有条件的地方可用黑光灯诱杀。

7.1.2蛞蝓

[生活习性]:软体动物。喜阴暗、潮湿、多腐殖质的环境。白天隐蔽,傍晚至次晨或阴雨天外出活动。

[危害症状]:取食烟苗,叶片出现孔洞,严重的吃掉生长点,爬过的地方留有白色痕迹。

[化学防治方法]:1)苗床周围撒施生石灰阻止蛞蝓侵入危害。2)用6%密达颗粒剂每亩用量400-450g,撒施在育苗盘面和育苗池壁防治。

7.1.3 小地老虎

[生活习性]:俗名土蚕。白天隐蔽、潜伏于土缝及杂草等阴暗处。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下危害重。

[危害症状]:取食烟苗,切断烟苗茎部。

[化学防治方法]:

1)毒土防治。40%辛硫磷乳剂0.5kg加适量水,喷拌于125-175kg细土上,在傍晚撒于育苗场地四周或育苗池边,形成一个保护带。每亩撒毒土20kg。

2)毒饵防治。用推荐的杀虫剂品种配制毒饵,撒于苗床或苗床周围进行诱杀。

3)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用药液(稀释后)进行喷雾。

7.1.4 蚜虫

[生活习性]:俗名桃蚜。最适温度为12.5-26℃,4月底5月初小春成熟期对烟苗危害最大。

[危害症状]:以刺吸式口器吸取烟苗汁液,烟苗生长缓慢,传播多种病毒病。

[化学防治方法]:用吡虫啉或啶虫咪喷雾防治。

7.2 病害

7.2.1 病毒病(主要介绍在我市主要发生的烟草普通花叶病和烟草黄瓜花叶病)。

[症状]:烟草普通花叶病侵染幼苗后,新叶沿叶脉组织变浅绿色,呈半透明的“脉明症”,几天后叶片形成黄绿相间的“花叶症”;烟草黄瓜花叶病毒发病初期叶脉透明,叶面出现“泡斑”或沿叶脉有深褐色闪电状坏死。

[发病条件]:烟草普通花叶病主要通过育苗盘等育苗旧物资及剪叶等农事操作接触性交叉传染;烟草黄瓜花叶病主要通过蚜虫和农事操作中接触性传播。

[化学防治方法]:1)0.1%硫酸锌与0.2%尿素交替喷施2-3次。2)用抑毒星800倍等《2006云南省烟草上推荐使用的农药》中相关药剂防治。

7.2.2 根黑腐病

[症状]:幼茎、子叶和根尖发黑、腐烂,地上部分生长缓慢、色黄、矮化,天气温暖时,多数病苗可长出新根恢复生长,但高矮不一,抗逆性弱。

[发病条件]:该病属冷湿型病害,发病最适温度为17-23℃,营养液酸性时发病较重,故一般发生于育苗中后期。

[化学防治方法]:用推荐的杀菌剂品种58%甲霜灵锰锌于发病初期进行喷淋育苗盘面。

7.2.3 猝倒病

[症状]:发病初期,发病烟苗靠近地面的茎部象开水烫过出现软腐,幼苗随即枯萎倒卧在地面上,子叶保持暂时暗绿色,湿度大时,发病烟苗周围可见密生一层白色絮状粉。烟苗6~7片叶时发病,这时烟苗停止生长,叶片凋萎变黄,病苗根部呈现开水烫过腐烂,根外表皮极易从中柱上脱落。当病菌从地面以上侵染,茎基部常缢缩变细,地上部因缺乏支持而倒折,根部一般不变为褐色而保持白色。

[发病条件]:苗床持续低温高湿有利于该病发生。温度持续在24℃以下,空气湿度大,基质含水率高,则易导致该病的发生。

[化学防治方法]:用推荐的杀菌剂品种50%退菌特于发病初期进行喷淋育苗盘面2~3次;喷药的同时要及时剔除病苗,揭膜通风。

7.2.4 炭疽病

[症状]: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点,1~2d后可扩大成直径2~5mm的圆形病斑。病斑中央为灰白色、白色或黄褐色,稍凹陷,边缘明显,稍隆起呈赤褐色,俗称“水点子”或“雨斑”。通常在叶的下表皮出现油色或沾有油色的颜色,后期病斑中央呈羊皮纸状,破碎、穿孔。在潮湿条件下,有时有轮纹或产生小黑点;天气干燥时,没有轮纹或小黑点,病斑密集时,常愈合成大斑块或枯焦似火烧状,所以俗称“烘斑”或“热瘟”。

[发病条件]:基质持水量过大及不及时剪叶或掐叶,烟苗密度过大,均有利于病害发生。

[化学防治方法]:用推荐的杀菌剂品种80%代森锌于发病初期进行喷淋育苗盘面。每7~10d一次,连喷2-3次,即可控制。

7.3 烟草立枯病

[症状]:发病部位为茎基部,初在表面茎基形成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到茎的四周,被害茎变细,病苗干枯甚至倒伏。此病的显著特征是接近地面的茎基部呈显著的凹陷收缩状。病部及周围土壤上常有菌丝粘附,有时在重病株旁或找到黑褐色菌核。

[发病条件]:温度较低、湿度较低有利于该病发生。苗床温度低于20℃时,发病较重。基质水份较少时有利于该病发生。因此特别是揭膜后,遇干旱风,往往出现发病高峰。

[化学防治方法]:用推荐的杀菌剂品种广枯宁于发病初期进行喷淋育苗盘面。每7~10d一次,共喷2~3次。

8、烟苗运输与短暂存放

8.1尽量避免长距离运输及长时间存放,减少烟苗与有污染源的外界环境的接触。

8.2运输存放烟苗要用新的或干净塑料布垫底,用新的草席或浸泡消毒的麻布覆盖。在此过程中必须确保不被碎烟末污染。如:不能用作过烟叶扎把分级等粘有碎烟末的草席铺垫或遮荫,不要将烟苗直接放置在带有碎烟末的地上和车箱上;不要将烟苗放入可能被病残体污染的水中,如:洗菜的、浸有烟杆的、被人畜粪水污染的水池、水塘中。

9、移栽前预防性用药

9.1 保护性药剂施用。移栽前10-15天,对烟苗喷打1-2次80%代森锰锌。

9.2抗病毒病剂施用。移栽前1天用18%抑毒星(必不可少),对烟苗普遍用抗病毒剂施药一次。病毒病风险较大时移栽7天后再施1次。

第四篇:无公害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重点。必要时,可用化学防治,但要限定化学农药的种类及用量、用药次数。

一、植物检疫

对引进、输出的种子均进行植物检疫,防治恶性病虫草害检疫对象传入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二、农业防治

运用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提高蔬菜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用药次数。

三、物理防治

可采用黑光灯、高压汞灯的方法诱杀害虫,利用黄板诱杀蚜虫和白粉虱;用高温闷棚的方法防治大棚黄瓜霜霉病。

四、生物防治

1、以虫治虫:利用扑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消灭害虫,如飘虫、草蛉、寄生蜂等。

2、以菌治菌:利用细菌、真菌、病毒等消灭害虫,如青虫菌、苏云金杆菌(BT乳剂)、农抗120、病毒A、农用链霉素、多抗霉素等。

3、利用昆虫激素防治害虫:利用昆虫外激素及内激素,如保幼激素和性外激素,通过诱杀、迷向、调节蜕皮变态等。

4、化学防治:在搞好预测预报工作的基础上,必要时,允许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如百菌清、甲霜灵锰锌、多菌灵、速克灵、粉锈宁、扑海因、琥胶肥酸铜、杀毒矾、可杀得、农利灵、敌敌畏、乐果、辛硫磷、敌百虫、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速灭杀丁、灭扫利、功夫、来福灵、抗蚜威、天王星、抑太保、乐期苯等。但要限定化学农药的种类及用量、用药次数,如在每季作物上最多施药次数敌敌畏为5次,多菌灵为2次、扑海因、抑太保只能使用1次。严格执行国家及河北省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作物收获前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如辛硫磷在韭菜上灌根时要求间隔10天以上、可杀得要求间隔30天以上,一般的杀虫、杀菌剂大于或等于7天,在使用时严格按照说明),合理混用、轮换使用农药。用药结束后,及时清洗喷雾器,清洗药械的污水不准随地泼洒,选择安全地点妥善处理。

第五篇:水稻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病虫害防治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稻瘟病、白叶枯病为主要防治对象,实施“以种植高产抗病品种为中心,推广高产控病栽培为基础,适时药剂防治为保障”的综合防治方法,加强病情监测预警,广泛开展技术培训适时指导农民防治,监测措施与应急措施相结合,实行分区治理、分类指导。

一、 种植高产抗病品种

必须鉴定监测水稻品种抗瘟性,及时压缩、淘汰高感病品种,引进,推广种植抗病品种,避免因种植的品种抗瘟性散失和引进种植的新品种高感稻瘟病导致严重发病。要合理布局品种,力求避免同一个坝子品种单一化,增强品种多样性。

二、混合间栽

以矮秆杂交稻品种为主栽品种,当地高杆糯为间栽品种,规格化混合间栽,对稻瘟病常年发病的稻区防治效果较好。

三、保健栽培措施

①、肥床旱育秧,培育壮秧,适时早栽。 ②、科学管理肥水,合理密植。水分干湿相济,适时撤水晒田,促进稻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测土配方施肥,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避免偏施氮肥。条栽、规格化栽插,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③、田园清洁,减少菌源。病稻草要及时处理掉,减少初次侵染源,减轻病害的发生危害。

四、监测病情,药剂防治

水稻病害的危害有一个发生的过程,要开展田间、监测病害发生动态,适时进行药剂防治。①、秧田期防治。种子处理:稻种带菌是稻瘟病、稻白叶枯病、稻细条病、稻恶苗病等多样水稻病害的初次侵染源之一,播种前稻种用强氯精,多菌灵,石灰水等药剂处理消毒稻种,减少初次侵染源。喷“送嫁肥”:移栽前3—5天普查一次,发生叶瘟及栽插节令较迟的田块喷洒三环唑作“送嫁肥”能推迟大田叶瘟发生时间,减轻发生程度。也可用“三环唑+叶枯宁”作“送嫁肥”,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老病区秧田期喷药是关键,一般拔秧前施一次药。

②、大田防治:

A、稻瘟病:叶瘟防治应在移栽返青后5-10天“巡查”一次,发现叶瘟及时喷洒三环唑、硫环唑、克瘟散、稻瘟净等药剂控制叶瘟,穗瘟预防必须在孕穗后期,以品种抗瘟性强弱为基本依据结合穗期天气预报,叶瘟病病情和稻株长势长相,确定预防穗瘟的重点区域和田块。在水稻孕穗期(尖苞期)准时用三环唑或硫环唑等高效药剂作茎叶喷雾,必要时隔7-10天再喷药一次,多年防治实践能有效防穗颈瘟,应作为防治稻瘟病的“保障”措施抓好。

B、稻白叶枯病:稻白叶枯病在发病初期喷药,一般5-7天施药1次,连续用药2-3次,药剂选用叶枯宁、农用链霉素。大田施药要有“一点治一片,有一片治一块”及时喷药封锁发病中心,如气候有利发病,应实行同类田普遍防治,从而控制病害蔓延。

C、稻纹枯病:药剂有三唑酮,#冈霉素等,在发病初期用药。

D、稻曲病:通过多次试验示范表面50%复方多菌灵胶悬剂(多菌灵+井冈霉素)亩用100ml防效90%左右,500万单位井冈霉素粉剂亩用 27g 防效85%左右,只需在孕穗后期(抽穗前7——10天)茎叶喷雾1次。

五、实施检疫

遵守《植物检疫条例》,实施检疫。防止检疫性、危险性病虫害传播。

上一篇:最新中班个人工作计划下一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