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参观总结范文

2022-05-31

总结是一次反思过程,是一种记录工作情况、回顾工作不足的重要方式,在总结写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化的分析工作情况,这有利于我们的工作成长。怎么写出有效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海参观总结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上海参观总结范文

上海大众参观总结

十二点半出发,四点半回校,我们参观了四个小时?不,只有十五分钟。来回三个半小时,看大众广告十分钟,在喏大的展厅无所事事十分钟。这样掐头去尾,还能有多少时间剩下? 十五分钟的参观,却事先就要求写不少于一千五百字的参观总结,拿除法一算,相当于每分钟要贡献一百字。想必这个参观是极有意义的。这就有点像小学里组织去看电影,也是事先告诉你要写观后感,于是,搜肠刮肚,洪水滔滔;不过,一场电影至少还有两个小时——照每分钟贡献一百字计算,岂不是要写万言书?

这样一对比,知道还是小学的“有关方面”更人道些,至少他们明白“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难道一到大学,客观规律就不起作用了?我想,大概是这样的:人越大,看得越多,也就越近视;而小学生刚刚睁眼看世界,视力还不太差。所以,小学生觉得可笑的事情,大人们反而看不见了。这能怪谁呢?也是自然规律嘛。

我这样说,没有半点为自己推托的意思。身为党员,大风大浪的保先活动都走过来了,还怕这一千五百字?况且,这次参观的前前后后,还真是有不少可说的趣事呢。

到了工厂,却好像进了一个展览馆,我怀疑这里是不是专为“参观”而设计的?一个工厂,何必要这么富丽堂皇呢?天生丽质的美女,不用化妆,也还是美女。东施效颦,却更难看。 然后从大厅进了一个放映厅,一个年轻的迎宾小姐用机器般熟练的港台腔介绍参观流程和注意事项,我疑心地看了看她的脸,果然是毫无表情——除了那职业性的笑。我才知道,有些职业就是需要笑容满面的啊。这是我此次参观获得的第一个教益。小姐最后说,先看一段上海大众的片子,这对你们今天的参观有益处。 于是就放这大众公司的广告片,我本来在看经济学书以备第二天的补考,想不到放映厅里灯突然暗下来了。片子里的是一个声音浑厚的男声,娓娓道来上海大众的发展历程。值得一看的倒是接连几位国家领导人的镜头,从邓小平到江泽民(身后跟着黄菊),无不亲切关怀、殷切寄语,让人错以为这是上海大众内部的保先教育宣传片。接着又响起了Enigma的背景音乐——这大概是这个片子最出彩的地方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首背景音乐名叫“Silence must be heard”,节奏壮怀激越,倒也与上海大众在党的关怀下如沐春风、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相符。

片子看完,坐电瓶车去参观厂房,已经被那位迎宾小姐告知,厂房内不得拍照。大概是为了防止技术细节外泄吧。整洁、宽敞的厂房里灯火通明,机器布置得错落有致,人却稀稀拉拉的,要么三五一群,要么独自一人面对整台机器,似乎空着闲聊的人也不少。抬头一看,头上还悬着好几层(似乎是传送半成品的通道),用密集错杂的钢结构吊在顶上,令人眼花缭乱。厂房里的背景噪音很大,主要是各种机器的声音混合在了一起,这让导游小姐通过扬声器发出来的响亮声音显得很不协调。导游小姐不厌其烦地讲着上海大众的种种值得骄傲之处,让人怀疑是不是事先录好的录音。电瓶车开得很快,面对这么多冰冷的机器,我看得喘不过气来。我想,那些工人们整天待在这种环境下,会不会也有这种窒息的感觉呢?于是我便集中注意力,观察了工人们的脸部表情——我这样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那些机器和流水线从我眼前一晃而过,我实在是看不懂,只觉得头晕。工人以男性为主,大多在三十上下的样子,脸都很白,有的还染了发——外表上看还都不错,并不是面黄肌瘦的样子。但是这些工人的眼神空洞无物,简直到了令人恐怖的地步。他们看你的时候,脸上不带任何表情,眼神迷离、茫然——就和他们专注地看着一台机器或者进行操作时一样。

你可能已经知道我想得出什么结论了,不过我还是要把它说出来:在这样的工厂里,似乎人与机器没什么区别了,甚至人的作用比机器还要低一级,那些最主要、最繁重的工作都是机器做的。并且,死气沉沉的流水线环境,决不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而只可能是做噩梦的素材。你可以去看看电影“Machinist”(机械师),你就明白我指的是什么了——当然,你也可以去上海大众的厂房自己参观一下。压抑,就是这十五分钟参观的感受,并且这种感受是早在我预料之中的了。所以,可以这么说,这次参观没有给我任何新的收获。当然,有人会说,看过毕竟增长了见识,这不是收获吗?如果看过了就是收获,我倒建议上海大众拍一部更长的广告片,也用不着我们路途遥遥地去受罪了。

电瓶车带着我们穿梭了三个车间,很快就回到出发时的大厅。我们被告知:参观结束了。但是似乎还不能走。于是在大厅里无所事事地闲逛,有的人忙于拍照,就好像这大厅里真有什么春光。大厅里有些什么?玻璃橱窗里陈列着几个车模(当然是大众车);用隔离带隔开、放着几辆崭新蹭亮的大众车——有“车迷”们指指点点、啧啧称赞,摆出一副行家里手的样子。这些东西我是一点也看不懂的。我反而觉得车与人长得很像,前面有两只眼睛,旁边有只耳朵,还有鼻子、嘴巴、脑门、四足、躯干都一应俱全,最绝的是,屁股这里的出气口也似乎与人一样,放出的永远不是什么好东西。人之于车,就像大脑之于人体,前者是主动的控制者,后者是被动的表现者。我总担心,表现者如果挣脱控制者而自发地行动起来,这个世界会变成怎样的恐怖?电影“I, robot”里的结局似乎太戏剧化了;真实的结局一定会惨得多(如果那个想象的前提成立的话)。至少我觉得,车毫无情感、冷漠而呆滞,人也好不了多少。 稍微值得一看的,也是此行之中唯一有“参观”意义的,是一辆“阴阳车”:一侧是正常的车的外形,另一侧则被层层解剖开来,从中看到车的华里外表下的令人反胃的内部结构。这倒似乎又与人有可比性。当你盯着路旁走过的俊男美女时,如果给你一副“透视”眼镜,从而能看到身体里起搏的心脏、蠕动的大肠、胀缩的肺泡和运动着的骷髅,你还会多看他哪怕半眼吗?你还敢说“他真帅,我喜欢他”吗?你其实应该说“他的那层皮真帅,我喜欢他的这层皮”——如果你不嫌麻烦的话。

吵闹的大厅里经济学书是看不下去了,那些车模也没什么好多看,我却抬头注意到了另一个有趣现象。原来,在从大厅前往厂房的那条又高又长的过道的几根横梁上,由近至远贴着三张醒目的大标语牌,上面依次写着:上海大众是中德合作的典范Shanghai VW is an example of Sino-Germany cooperation;员工是上海大众的财富Employees are the wealth of Shanghai VW;质量是上海大众的生命Quality is the life of Shanghai VW。 就这么几句话。我不知道这三句标语究竟是写给谁看的:内部员工?外来参观者?但这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拙劣、浅陋、可笑的智力。我的理由还是这样:美女既无须时时向陌生人吹嘘:看我多么美丽!也无须一遍遍地对自己说:我就是美女,没错的。倒是东施喜欢效颦,丑人才爱化妆、整容。我也知道小妾总是喜欢向她的男人邀宠。这样的标语甚至让我想到了校园里那铺天盖地的社团横幅——我不知道哪些社团的横幅最多、最炫,不过我可以祝贺你们有了知音:上海大众。

向大厅外望去,正对着门外的是一个喷水池,池中央放着一具莫名其妙的雕塑,我不大会描述,反正是像极了葡萄酒开瓶器的螺纹。我联想到了RNA的单螺旋结构,百思不得其解之下,甚至还想到了那一砣屎的模样。我想到了一句有名的话:历史的螺旋式上升。但从那段广告片来看,上海大众的历史却可谓是一帆风顺。直到最后,我还没弄明白这个雕塑有何象征意义——或许,那些争相拍照的同学能告诉我吧。有没有人能吐一两句真言,让我这个不懂欣赏艺术的人也能陶冶一下情操? 或者,有没有人告诉我,我为什么要去参观?我们为什么要写一千五百字的观后感?我不希望得到那样的解释:你不想参观,你就干脆别来上学得了——当我问小学老师“晚托班”能否不上时,我得到的就是上述的答复。大学老师,多少应该聪明点吧。

第二篇:上海绿地参观目录

延中绿地 设计WA

徐家汇绿地 设计WA

世纪公园 设计EDAW

虹桥公园 设计BAU

仁恒河滨城 (浦东的)

仁恒河滨花园(长宁 芙蓉江路的)

上海绿城(浦东)

大华清水湾(金沙江路地铁站附近的)

商业的就比较多了,包括现代有情调新天地,吴江路什么的,

就厂房改造创意园之类 八号桥 红坊 1933 老码头 田子坊什么的多的很大家百度一下就都出来了,不多说了

世纪公园,给我的感觉它像一个善于运做的大公司,总能时不时地给你惊喜,烟花、立体花坛等等就不用说了,单是那大片的野花(其实不是野花,油菜啊,二月蓝啊,向日葵啊,波斯菊啊,虞美人啊,花菱草啊……一二十种呢),就值得你一年四季不断光顾,这是尤其吸引我的地方。其次可以看看它宣称的“富有自然特征的生态型城市公园”体现在哪些地方,我喜欢它的芦苇荡,喜欢它为鸟类创造的优越生境,喜欢它大片大片的树林和幽静的小山坡,喜欢它自然形态的湖岸。另外,个人觉得它为不同的游客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空间类型,当然了,这得益于它广阔的面积。顺便更正楼上的说法,世纪公园是英国著名的LUC(Land Use Consultants)设计的。 大宁灵石公园,与世纪公园风格类似,也以自然和生态为特色,于山水骨架中点缀一些游憩及商业服务设施。与世纪公园不同,它的入口处理更丰富,除了平地门外,还有一个山门一个水门。中部的沼泽园值得一观。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它的沙滩,很受游客尤其是小孩子的欢迎,沙都是从外边运来的,应该耗资不菲,但能为无数游客带来快乐,也值了。松江佘山下的月圆园是另一个人造沙滩的案例,视野更开阔,不过我讨厌周边那些恶俗的假椰子树。

延中绿地,也是我着重推荐的一处所在。加拿大的WAA设计的,经常被作为大气魄大手笔建园林的典范。于寸土寸金的市中心营造出一片高品位的绿洲,据说是什么“蓝绿”理念在国内的首次应用(中国传统园林里水体和植物一直占有极重要地位,不清楚这蓝绿理念新在何处)。景观类型多样,空间亲切自然,这其中,我尤其喜欢岩石园的假山瀑布。另外,有些植物正是从延中绿地开始应用而推广开的。

长风公园,这是我去的最频繁的一个公园了,是一个以水见长的大型综合性山水公园,传统风格,借鉴了颐和园及苏杭园林的手法。个人认为其最值得推荐之处是铁臂山,一座高达26米占地约1公顷的土石结合的大型人造山,集萃了多种形态,如峰、谷、岭、岗等等,主峰周围有次峰环列,蹬道回环曲折,山间筑亭,山麓为池,隔河尚有一山与铁臂山西北余脉相呼应。铁臂山整体为茂密的树木所覆,身处其中,犹如身处真山之中,加之位列上海公园中人造山高度之最的巨大体量,这在连个土丘都难寻的上海市区弥足珍贵。说到假山,个人认为人民公园和蓬莱公园的假山也是很不错的。

与长风公园风格较相近(亦即中国传统的自然山水园风格)的市级大型公园还有杨浦公园、鲁迅公园、和平公园等,个人认为都还值得一去。比较起来,杨浦和鲁迅的水系形态似乎更有层次感,这可能是长风水系聚有余散不足,且铁臂山所在岛尺度超出人的视域以至消解了岛的形象的缘故;而长风的山我仍然认为是四个公园中艺术水平最高的,鲁迅公园的假山虽然体量等各方面也还可以,却失之于北大山形

态的呆板;至于水畔建筑,我更喜欢杨浦的那一组水榭。和平与杨浦还是少有的附设有动物园的公园。我一直认为园林绿地缺乏动物的参与是残缺的,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鸟类的啁啾呢喃,我们需要更多的动物,即使不能让它们自由自在,看着圈养的它们同样能让我们更开心。可惜的是去年年末因为要改造,杨浦的老虎狮子以及它们的一干臣民已经移居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了。不过,对它们来说这是好事。另外,这几个公园由于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园内群众活动很丰富,个人认为是体验上海市井生活的不错的切入点。

闵行体育公园,是上海第一个体育主题公园,以体育休闲为特色,景观风格上感觉与世纪公园相似,自然、生态、疏朗也许可以作为它的关键词。湿地生态区做植配的人可以看看,多达约50种水生植物呢,不过很久没去了,现在不知怎么样了。公园的千米花道也值得推荐,它是上海的第一条千米花道,同时也是上海市“春景秋色”工程的示范点。秋色景观带是另一个看点,可以见到一些市面上尚不常见的新品种。园中那座造型平淡无奇的“大土丘”,实际上同样值得了解——它是以一座大型垃圾山为基础覆以挖湖而来的表土堆成的,一举两得,不错的办法。不过在它之前上海早就有一座在垃圾堆场基础上建的公园了,这就是真光公园,一个不足两公顷的小公园,山是一座园,园是一座山,山林气氛还可以。

豫园,作为上海乃至江南地区古典园林的代表,就不用多说什么了。但千万别像普通游客那样走马观花,一亭一桥一草一木也许都值得用心体会,不要说什么现在的这些所谓古典园林都在不断的荒废与重建中丢失了原有的韵味和精神之类的鬼话。在我看来,世纪公园等现代风格的公园绿地之于豫园拙政颐和,就像美国快餐之于法国大餐。与豫园同列上海地区五大古典园林的还有清幽恬静的嘉定秋霞圃、以竹闻名的南翔古猗园、古物荟萃的松江醉白池和玲珑古朴的青浦曲水园。不过当时去曲水园时正赶上改造,不知现在咋样了,不排除越改越差变成四不像的可能。很抱歉,用一个词来概括内容如此丰富的它们实在太难了,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此外,风格类似的还有嘉定汇龙潭和松江方塔园,这些其实都值得花上些时间品味一番。对了,还有个内江公园,一个仿古的小公园,也蛮精致的。

梦清园,是上海第一个活水公园,可以看看它是如何将各类污水处理系统或隐或显地整合到园林中的。与其前辈成都活水公园比,它增加了一个大型的地下雨水调蓄池,避免了周围地区携带污物的雨水对苏州河的直接污染,其通风口则成了一组别具一格的雕塑——听水,记得好象中国园林杂志某一期封面就是它;整体风格上也更有现代感,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则失了自然野趣,与周围的钢筋水泥森林虽然同流了,却明显是自然河流的异数;还有就是其运行成本也比较高。

中山公园,这是除了长风外我去得最多的公园了,平时逛街常常舍公交而取步行,为的就是能斜穿公园。尤其喜欢它的山水园景区。它是以英式自然风景园风格为主体,兼以中国传统风格的老公园,经过近百年的经营,已经成为全国三十多座同名公园中知名度和造园水平较高的一座。05年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设计单位是业界著名的阿特金斯,其中标恐怕与园方想进一步强化公园的英式风格不无关系。

复兴公园,据说是国内目前硕果仅存的保存较完好的法式园林,可以去感受一下古典法式园林的流风余韵,园中的沉床花坛是法式风格的集中体现。

绍兴公园,很小很小的一个公园,却让我常常想起,很喜欢它入口的置石和粉墙山石壁景。总觉得有种写意山水的意味。

虹桥公园,同样很小的一个公园,正如楼上所说,是原先的儿童交通公园改造的——也许说在其原址上建的更确切一些。比较有个性的一个公园,很简洁,除了环形塑胶跑道外,多以直线相交的道路虚隔空间,使用了比较多的简洁的几何形体雕塑,比如三角锥型雕塑和台阶式雕塑,它们并不是纯粹装饰,而往往被赋予了一定的功能。就连坐凳都不落俗套,不过具体造型我已经忘记了。

最后推荐一个一直想去但还没能成行的公园——海湾国家森林公园。单凭国家林业部“全国十大风景森林公园”的名头,我想它也比共青、江湾、炮台湾、东平等几个森林公园好玩些吧。除了供一般游客欣赏的海景和大面积的森林外,它至少还有两个看点:它是在沿海滩涂上建起来的,在土壤处理、植物选择等多方面对沿海地区绿化有参考价值;其二,据报道它是在近自然森林理论指导下建设的,这种低投入高产出且形成的植物群落更自然的绿化新模式在日本东南亚及南美一些国家已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而国内只在极少数地区和项目中有所应用,在上海有一块是在上海科技馆旁。

第三篇:参观上海学校有感

说的好,做的更好

——上海之行有感

赵军伟

10月24日至10月27日,借教育部学校优质化项目工程的平台,我有幸赴上海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学习交流。参观了上海曹光彪小学、华师大附小、上海爱国学校这三所学校,聆听了校长、德育主任的有关介绍,那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特色的德育活动,让我回味良久。深深感受到位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上海大都市的学校在德育中的思索和追求,以及在如何体现德育工作的时代性和实效性上的探索。以曹光彪小学为例谈谈我的体会。

一、收获

曹光彪小学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建校于1995年。参观了学校之后,我们才发现名校“速成”不是梦。卢校长说:分数在我们学校不是质量的目标,而是质量的依据,只有从分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减负才有广阔的空间,学生才能获得了更多发展自己兴趣和才能的时空。所以学校坚持“工作有创意、教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指导思想,努力在“五育并举”中形成助人成功的“奠基教育”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头脑奥林匹克参赛队7次代表中国小学生赴美参加世界决赛,6次捧杯,4次夺冠。

学校倡导说得好,做得更好,从校训“行胜于言”可以看出,学校实行全员德育,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健康、快乐”地发展,培养“充满爱心、充满自信”的学生,实现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所追求的育人目标,形成学生“重实践,不空谈”,脚踏实地地在“做中学,学中做”的好习惯,千方百计让学生“问”起来,“动”起来。学生感到学校生活是快乐的,那他就会喜欢学校,喜欢学习。也正因

此,曹光彪小学提出了别具一格的学风——好学会玩善合作。“玩是智慧,玩是体力,玩也是身心发展的需要,玩还是很重要的学习方式,所以他们把‘会玩’放在与‘好学’同等重要的地位。

曹光彪小学的每位学生都不会忘记陪伴着他们成长的“仪式教育”。一年级“迈好入学第一步”新生入学仪式,二年级“争做可爱红领巾”入队仪式,三年级“让我们学会感恩”十岁集体生日仪式,四年级“我是学校小主人”仪式,五年级“金色的童年、成功的起点”毕业典礼仪式。孩子们在仪式教育中展现自我,倾情投入,收获成功的喜悦„„曹光彪小学倡导的“仪式教育”活动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学校根据学生每个阶段的发展需要,创设相应的情景而开展活动,通过仪式过程中所凸现的氛围去引导、影响学生的认知和言行。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将各种主题教育以生动活泼的形式、通过规定的仪式显现,使那些抽象的、口号式的教育变成学生生活的内容、具体的行为及形象化的表达。在仪式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获得情感的陶冶,达到心悦诚服的教育效果。

二、体会

几天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德育需要创新,思想必须解放。

1、解放思想,从墨守成规中走出来,德育才会生动有效。解放思想是从质疑和反思开始,要从改变习以为常,误以为正确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做起。

2、德育需要真实的内涵,呼唤鲜活的教育。因为真实是感动的前提,真实是德育的追求,鲜活是生命的动力,鲜活是德育的创新。

3、科学精神和务实态度是走向现代化的两条腿。现代人应该有自已的智慧和心灵,能独立思考而又敢于自由表达,不怕失误和挫折。

三、反思

反思我校德育现状,有以下问题:

1、形式大于实质。学生没有得到实际教育,咱们的德育教育没有长期性,是单纯的为活动而活动。

2、急功近利。我们的教育总是因为问题而解决问题,没有系统的安排,没有主线,零零散散。

3、学生需要的教育与学校制定的教育内容不符。不能做到以学生为本,搞什么活动都是全校性的,要以年级制定方案,循序渐进。

4、班主任、科任教师对教育的理解与驾驭教育的能力存在差异。从听的两节课中明显感觉到他们的老师是在享受教育,学生的能力、习惯、情感得到了培养,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而我们的课堂呆板、生硬,老师劳累。

5、教育与教学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德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是德育和教学两条线,教学重于德育。面对考试、成绩,如何将德育融于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做到以德启智,以德促智,使德育与智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四、方向

1、转变思想。首先每位老师要转变思想,改变对德育工作的看法,教育者自身的示范效应是无可替代的,无论是举止言淡,音容笑貌,都会使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者本身不规范自己,那么你用什么去规范别人呢?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正是搞好德育、教育的前提。以教育为首,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把教育落到实处,才能行而有效。

2、转变方式。教师和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之后,我们必须要转变教育方式,如:我们经常教育学生不要乱扔垃圾,让护导队员去抓,批评、教育、扣分等,最终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应该从学生入校就教育孩子为什么不能扔,该怎么做,把工作提前做好,而不是发现问题后再去教育。行为的规范使学生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和约束,因而往往不能立即为学生所接受。上午的行为规范了,说不定下午的同一行为再次就犯,人们生活在多复杂的大环境中,社会上的各种不良行为时刻在对教育者的良好教育加以抵销,所以我们一定要持之以恒、不倦教海。

3、转变教育内容。我们的教育是无序的,我们要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对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进行调查,制定出德育主线,由政教处、年级组、班级制定出各年级分层教育内容,学校还要制定出完整的评价体系。

4、我们的德育工作要以弟子规为抓手,系统的理出思路,按照“礼爱孝谨信”具体细化,制定出年级的活动主题。

5、班级文化进一步提升。我们现在的班级文化近乎应付,没有班级特点,师生不能把班级当做自己的家,教室的版面也限制了师生的发挥能力,为确保“让每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个角落都育人”,要开展班级文化创新设计大赛,充分利用教室的有限空间来展示班级特色,营造浓郁的文化气息,为学生营造温馨的育人环境。

6、活动与奖励评价机制相结合。曹光彪学校有曹光彪奖学金、芬芳奖学金,我们也有每年一度的“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评选”,我们不能让这个活动流于形式,要让这个活动贯穿全年,与平时的年级主题活动相结合,让每位老师、每位学生时刻都以这个为目标,让活动的意义真正落到实处。

7、建立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要开辟多种渠道,如校园网、微博等阵地,把教育活动的资料、教案、方案等整理出来,供师生分享。

德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打好德育的基础,必须从小处着眼,从日常的行为规范抓起,从日常的小事抓起,严格要求,不放过任何细小的不良倾向和不规范的言行。发现苗头,要及时进行教育,讲清道理,将之克服在萌芽状态中,要使受教育者懂得:“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将简单的事做好,做久就能是不平凡,就能形成学校的德育特色。

第四篇:参观上海博物馆有感

上次参观上海博物馆,还是高一的事。时过境迁,一转眼,我已经是大一新生了。感慨之情,溢于言表。雕栏玉砌犹在,只是朱颜改。注定了这次的参观,与昔日将大不相同。

这里与昔日似乎没什么不同,只是那条隔离用的红线矮了一截。一楼参观的是国外名画。这里不让拍照,胸前的相机顿时沉了许多。我很喜欢看别人的画,但我从来都猜不出画的背后,蕴含的是什么思想。但我相信,每幅画,都有一个独特的构思。如同我看电影,很难第一遍就能理解导演的意图,通常只是某个角色的英雄气概更能吸引我。但这不影响我对这部影片内含的评价,我能一眼看懂的影片,才觉得是缺乏艺术的影片。同理,除了小说,我很少有一遍能读懂的书,而除了小说,没有任何书我会从头到尾读第二遍。 这种似懂非懂的感觉,我并不厌恶。因此,眼前的这些洋画,都是无与伦比的美。 辞别了抽象的艺术,我来到二楼的青铜器,陶瓷器陈列区。

上次来,首先参观的就是这类工艺品。如果刚才的洋画是奥妙深邃的,那这里的器皿,便无疑是巧夺天工。古代的能工巧匠,就像那些洋画般,令人遥不可及。相机的闪光灯让我一惊,随之一喜,这里允许摄像。于是我取出相机,捕捉古代工匠超凡的手艺。

再上一层楼,这里陈列的是各种古代摆设和器皿。刚进门就被一尊人像吸引住了。身材,表情栩栩如生。这就是艺术的美。人们不会因为时代,国界,材质,和新陈来刻意地区分他们的等第,但会给予同样惊叹的目光。我迫不及待,用相机记录下眼前这绝妙的艺术。 随着参观临近尾声,周围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在抱怨,这和邓小平理论有什么关系?我暗笑之。怎么会无关呢?提高文化修养,与时俱进,这些都是邓小平理论所倡导的。而作为一个大学生,怎能不懂得欣赏艺术?人可以没有文化,但不可以没有修养。不能理解作者得独具匠心,这并不可耻,但绝不能因此肆意亵渎他们的理念和作品。艺术家追求的一般都不是被大众认可,而追求的是被少数有“缘”人认可和赏识。想到这些,我又不得不对眼前的艺术品叹为观止,心中暗自深鞠一躬。

时间差不多了,也该上车回家了。决定将此文发到MSN个人空间上。不知下次来这里,会是猴年马月?Whenever,回家一定要回顾这篇文章,对比心情,享受怀旧的美。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地志性博物馆。专门收藏上海地方的文物标本,对地方自然环境、资源、社会历史发展和建设成就进行研究、陈列。是一座全面反映上海地区历史发展的博物馆,自1954年开始筹备,至今已收藏了大量的代表上海历史进程的文物和文献,其中的精华在上海市农展馆和虹桥路都有交口称誉的展示,今天走进东方明珠的《上海城市发展陈列馆》,还可以看到4百余件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文物。 该馆藏品包括前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所存在内,总数约1.8万件。重要藏品有七宝寺藏五代金字写经、明徐光启农书手稿、1893年英美公共租界划界碑。现有陈列有出土文物、传世文物、近现代革命文物、文献和租界殖民主义遗物1300余件,展示上海从远古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介绍了上海市在长江口南岸的冲积平原上伴随大陆逐步向海面延伸的过程,古代的渔捞、制盐、织布、沙船海运的兴起,以及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的发展。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用文物来再现历史,以此让市民传承这种精神,让世人了解上海的历史。这种在历史中形成的博大睿智的文化襟怀和气度,通过历史的重现和传递,将弥散在城市的生活和精神空间,将以更恢弘的气象和格局引领上海走向辉煌。而这也将是博物馆同仁孜孜以求的目标和对上海发展的倾情奉献。

今年暑假,我和女儿参观了上海历史博物馆中的六个展览厅,其中中国珍藏品、日本珍藏品、中国蜡像馆、古罗马文明历史馆,给我们留下很深印象,大家尤其对古罗马文明历史展厅颇感兴趣。

本次展出的古罗马文物丰实多彩。就是这样一种伟大文明的物化表征。这些文物以不同侧面凸显了这一文明形成和发展的辉煌历程及其风采。根据文物内涵、展览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用若干件文物展示古罗马以传说的王政时期到共和国时期正至帝国时期这三个历史阶段的嬗变轨迹。这些文物中,光玉髓质的罗穆卢斯、瑞摩斯和母狼之阴·雕,生动地再现了罗马祖先创造罗马城的传说:大像驮塔陶塑和皮洛士胸像,屈膝的波斯人等大理事雕塑,形象地展示了罗马共和国在扩张过程中的典型事件。屋大维·克劳狄一世以及安东尼·庇护等大理石帝王雕像,则是对帝王权力的昭示和帝国功绩的歌颂。

社会课以认识社会为主线,而认识社会是以认识历史发展与展望未来的认识过程中提炼升华,只有辨证唯物的认识过去,才有可能求寻到继承、创新的精髓。

我们希望,几年后,在完成改造的上海国家博物馆的国际交流展厅内,会出现一个更加异彩纷呈的古罗马文明展。我们更希望,我们国家发展得更快、更美好;在多种文化并存中发展的,悠久的中国古代、现代文明,必将更大地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

第五篇:赴上海参观学习感受

三班25号刘晓琳

2011年10月24——28日我随青岛市后备园长培训班到上海参观学习。其中参观了两所幼儿园,听了一次专家报告。通过学习考察,让我领悟到在办园方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许多新思想新理念,也期待日后能结合实际,切实做好幼儿园的工作。

首先参观的是海丽达春申幼儿园。这是一所深港合资兴办的民办园,园舍布局富有特色,室外活动空间宽敞,色调协调,现代与童趣结合。参观后园长做了发言交流,注重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尤其是曹月老师的交流分享:《串门子活动的实践与思考》。让我了解了“串门子”活动要与主题活动、节日活动等相结合,充分利用家长的资源优势,让幼儿认识更多的朋友,学会与他人交往,接触多元文化。

在闵行区虹鹿示范幼儿园参观中:有三大感受,首先感触的是幼儿园日常工作的细致,一是在晨间工作中,孩子入园主动按照洗手池边的六部洗手法洗手,在池边甩甩手,然后用纸巾擦干;二是洗手间虽不分男女厕,但用好看的木板隔开,蹲厕两边有小扶手便于幼儿蹲起,还有提示:怎样小便不湿裤子。工作多么细致、人性化;其次是户外活动的丰富有趣:太好玩了!太有趣了!户外活动的器材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全是自制的玩具:用pvc管做的小架子、小滚筒、爬网架,轮胎做的小轮子车、轮胎小路,矿泉水瓶做的路障,木板做的小车……全是废旧材料,而且一物多玩,结实耐用。户外活动时,孩子们玩得可开心了,很有秩序:因为每个活动都是有任务的。比如说活动开始孩子拿着信在“小车”上钻过山洞,还要翻过“山坡”,把信送到指定地点。活动中既锻炼孩子平衡、钻、爬等动作,又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再就是对户外大型玩具的充分再利用。户外的大型玩具贴上任务标志图示先是拿着球“爬楼梯”,经过“山洞”、“吊桥”、把球扔进桶里,才可以继续下一个任务,否则就重来。想想我园的大型玩具只是带孩子来玩,没想到这样的玩法。而且我还发现在滑下滑梯的上端拴了一根绳子,咦?这是做什么用的,原来有的孩子不愿意从楼梯上,也可以拉着绳子从下往上爬,老师多细心啊,还充分考虑孩子的发展水平。让孩子带着任务去玩,培养孩子做事细心、耐心的好习惯。真正像杨园长说的那样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 王教授的报告是《关于通过舞蹈提高幼儿综合素质与能力》,首先讲了幼儿舞蹈的现状:技巧化、专业化、成人化。让我了解了幼儿舞蹈的内涵是,快乐是主题,舞蹈是载体,游戏是方法。接着讲了幼儿舞蹈的特殊性,对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作用,穿插了十几个幼儿小舞蹈,都是幼儿日常接触到的歌曲,歌词易记、动作生活化。如《我有一双小小手》、《分果果》、《我的好妈妈》、《小星星》等。最后展示了舞台剧《公主奇迹》,就是把以上这些舞蹈串起来,孩子快乐呀,又有教育意义,正像王教授说的那样:舞蹈就是给人带来快乐。而当前的考级、专业训练对孩子的损伤太大,7岁后才可考级,“劈腿”“弯腰”是12岁以后要学的,16岁以后才可穿芭蕾鞋。而我们的舞蹈教学是不是太注重技能了,而忽视孩子的快乐感受,想想“六一”要求孩子面露笑容,要怎样怎样动作,太成人化了。孩子快乐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在以后舞蹈教学中,我们应做到还孩子童真,还孩子快乐!

上一篇:社工项目策划范文下一篇:社会保障学四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