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农业局年度工作总结

2023-02-02

工作总结是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工作经验,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水平,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明确自身的成长方向,一步步向着更好的目标前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区农业局年度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区农业局年度工作总结

区农业局工作汇报

20xx年是我区全面推进现代化的启动之年,也是宏观形势更加严峻、发展困难明显增多的一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农口条线广大干部职工坚持科学发展主题,紧扣农业现代化主线,立志争先领先率先,强化创业创新创优,以超前的理念谋划工作,以务实的举措破解难题,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3.3亿元,同比增长15.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万元以上,同比增长14.6%,各项工作发展势头良好,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坚持群策群力,农业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

按照全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部署,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通过召开专题会议、下发文件,将全区农业现代化指标逐项、逐年分解落实到各镇、各职能部门,并成立区、镇两级领导小组加强工作推进;通过全面对标,摸清实情、分出难易,对于按时序进度能顺利完成的指标科学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予以有力推进,对于完成有难度的指标制定专项工作计划予以重点突破;通过加强与统计、工商等部门的沟通衔接,加大对指标监测的跟踪督查和指导力度,将我区被低估的实际数据全面客观反映到农业现代化指标的监测体系中去,有效扭转了上级认定数据滞后于实际情况的不利局面。

预计至2012年底,我区农业基本现代化综合得分能达到75分以上,在全省耕地面积20万亩以上的涉农县市区中的排位可前移15位以上,21项指标中有4项能提前实现目标值,分别是:第7项(乡镇或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97%)、第9项(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80%)、第14项(高标准农田比重60%)、第16项(认定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占耕地、水面90%)。

(二)狠抓推进落实,五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1、万顷良田工程基本建成。全面完成沟渠路林桥涵闸等基础设施工程,孟河镇、西夏墅镇建成安置房51.7万平方米,工程区拆迁农户安置基本结束,目前已做好了迎接省国土厅对万顷良田工程全面验收准备工作。

2、2011年度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初步发挥效益。通过组织开展“百日大会战”,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顺利完成小型泵站更新改造21座,新建防渗渠道126公里,渠系配套建筑物1895座,高效节水低压管道17.25公里,排水沟整治48.3公里,平整土地2300亩,共涉及薛家、罗溪、西夏墅、春江等4个镇16个村委共3.6万亩灌溉面积,并在当年的夏收夏种中初步发挥了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工程成果丰硕。着力提高园区管理水平,积极开发、建设、完善园区农产品质量监管平台,对入园企业种植布局、产品产量及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实行数字化监管。依托我区优质农业资源开展农业企业招商引资,全年共组织16家次农业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同时帮助农业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拓宽销售渠道。扎实推进镇、村创建市、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全年新建XX区西夏墅现代草坪产业园、XX区罗溪彩叶树农业产业园等2家市级农业产业园区和孟河现代园艺产业园区、春江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园区、罗溪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等3家区级农业产业园区。

4、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惠民效益凸显。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新一轮村庄环境整治,全年共完成968个自然村的村庄环境整治,其中二星级“康居乡村”257个、三星级“康居乡村”18个,春江镇长江村被评为省级先进村。不断建立健全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2012年全区共有52个项目通过市级立项,投资总额2187万元。

5、农村改革富民工程推向纵深。一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量质并举。全年农户工商登记入社率达80%以上,新增农地股份合作社10家,完成人均耕地0.1亩以下的村组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95个,股权证发放、股东静态管理机制、内部管理制度等股改工作基本到位。二是适度规模经营步伐明显加快。通过发挥区镇两级农地流转有形市场功能,对农业产业化流转面积进行政策倾斜,全年新增规模经营面积近3.5万亩。稳步推进新龙生态林农户承包地、农村住宅“双退出”补偿机制试点工作。三是高效设施农业保险快速推进。高效农业保险项目范围拓展到果林、大棚、畜禽等产业,通过建立健全以村会计为骨干的农险队伍推广体系,全区农业企业基本做到应保尽保,高效设施农业投保覆盖率达21%,保费收入865万元。

(三)强化开拓进取,十项重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1、粮食单产再创新高。据统计部门数据: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1.6万亩、单产465公斤/亩,分别比去年减1.26万亩、增24公斤/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4.6万亩、单产642.5公斤/亩,分别比去年减0.1万亩、增23.5公斤/亩;小麦面积14.88万亩、单产323.73公斤/亩,分别比去年减0.4万亩、增22.53公斤/亩。区农业局被评为全市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全年共计发放各类惠农补贴资金2399.81万元,做到“一喷三防”中央补助物资全区全覆盖。建立小麦万亩丰产片1个,百亩丰产方2个;建立水稻整建制推进镇2个(薛家、孟河),万亩丰产片4个,百亩丰产方4个。建立5亩以上商品化育供秧基地15个,全区实现机插面积8.64万亩,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

2、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年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7万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2.2万亩,有力地推动了设施蔬菜、草坪、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全年共组织申报了各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92个,成功获得项目补助资金2484万元。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012年我区有4家农业企业被市政府认定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其中常州新区怡泰食品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年三资投入农业7亿元,进一步提升了农业发展后劲。

3、农产品质量迈上新台阶。完善“区有监管处、镇有监管站、村有协管员”的三级网络监管体系,实现农产品质量公共服务网络全覆盖。在全区8家规模种植基地推广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监管。组织各镇积极做好农业快速检测站建设和完善,提升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全年共申报无公害农产品24个,无公害水产品产地4个,复查换证无公害农产品及产地21个,新增“三品”基地面积16.493万亩,占耕地面积66.6%,新增“三品”养殖面积1.16万亩,占水面面积66.3%。“瘦肉精”检测合格率达100%。

4、农业科技进步成效显著。推进乡镇“五有”农技站建设,全区共修缮业务用房2789平方米,购买仪器设备和办公设备238套(台),各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明显提升。抓好职业农民培训,通过举办专家讲座等形式,全年共培训职业农民6673人次。持续开展科技入户工程,对全区50个村100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进行技术指导,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大大提高了关键技术到位率。

5、农业生态环境大幅改善。以常泰通道绿化、录安洲湿地建设、万顷良田农田林网绿化等项目为载体,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5万亩,超额完成年度目标计划。通过推广秸秆固化、工业原料化、基料化、秸秆气化等多种利用模式,2012年全区秸秆多种形式利用4.75万吨、占29%,顺利完成现代化指标任务。全年申报并建设规模禽畜场沼气治理工程6处,申报并建设太湖水五期循环农业项目5个,争取省级财政补助资金410万元,有效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在春江、罗溪、西夏墅、孟河等四镇种植绿肥5000亩,发放以奖代补资金30万元,并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3000吨,抓好耕地质量建设。

6、农田水利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立足顶层设计引导,对照省水利现代化指标,结合我区水利发展现状,科学编制了XX区水利现代化规划,对全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作了专项谋划。全年投入4242.42万元,顺利完成2011年度中央财政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和薛家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共计改善项目区灌溉面积约3.73万亩,预计灌溉水利用系数可提高至0.63,每年的节水、节电效益为120万元,每年可减少清淤及整修土方约3万立方米,增加粮食产量56万公斤,产生经济效益350万元,为项目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物质保障,开辟了农田水利现代化工作的新局面。

7、防汛能力进一步提升。认真组织全区各防汛单位集中力量进行汛前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进行坚决整改,同时出资100多万元,新购多批防汛物资和器材。录安洲洲头左侧治理工程、新北工业园区沿江防洪除涝工程、三井大湾河拓浚工程、农村河道疏浚等防汛工程相继投入使用并发挥效益,2012年汛期我区连续克服包括台风“苏拉”、“达维”、“海葵”等三次大的强风暴雨袭击,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实现安全度汛。

8、水环境面貌根本改观。我区成立河道长效管理区级专门督查组,加大全天候巡查力度,做到河道管理分段、定人、定责、定标、定奖惩,从3月份开始,河道长效管理工作连续10个月在市级考评中未扣一分、位居第一,为实现全区城市长效管理“保二争一”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9、节水型城市创建和水资源管理工作卓有成效。全面开展节水型企业、医院、学校、宾馆、社区等创建活动,目前,新日化学、新东化工、新港热电等三家百万吨以上用水企业通过了市节水办进行的水量平衡测试验收,7家节水技改企业已通过市节水办验收。加强水政执法力度,继续开展水资源专项执法活动,全年共查处8起水事违法案件,进一步巩固了专项整治的成果。历时近2年的全区水利普查工作圆满结束,普查成果顺利通过国家、省、市水普办的审核验收,取得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数据,为科学开展水利工作提供了实质性资料依据。

10、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为保障,努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走上良性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全区17个列入市级扶持的经济薄弱村共投资2.2亿元,发展物业及村级农业增收项目,实现村集体收入稳定回报。37个村级经济年收入在50万以下的村与政府机关开展结对挂钩帮扶工作,村均增收15万元,并且每村落实稳定收入来源项目。市、区两级增设400万专项扶持资金,开展帮扶脱贫工作,帮助建立镇级物业扶持项目,所得收益归经济薄弱村支配,进一步增强了村级经济造血功能。

(四)立足为农服务,作风效能建设扎实有效。一是认真开展结对帮扶贫困村工作。以领导干部下基层开展“三解三促”活动为载体,深入一线帮助贫困村查找“病根”,开出“药方”,做到有详尽可行的实施方案,有明确具体的扶持对象,有切实有效的帮扶举措,真正把强村富农的实效摆在帮扶工作的首要位置。二是持续推进基层站所创建省市级文明先进单位活动。结合“争做农民满意的优秀农业干部、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活动,切实加强基层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搞好思想教育,大力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新风正气,着力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勤政为民、业绩突出的基层农口干部队伍。孟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被评为2012年度江苏省农技推广服务先进集体,罗溪镇水利农机站被评为2012年度XX市农机化技术推广先进集体。三是积极开展“勤廉双优”岗位教育活动。在区纪委指导下,全区农口系统各级各部门认真组织推进“勤廉双优”岗位教育活动,强化宣传引导,注重高效整改,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形成了具有农口特色的岗位勤廉标准,为广大农口干部职工更好地履行职责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行为准则,有力地提升了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绩效。

第二篇:区农业局农业生产工作计划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第一年,也是农业发展环境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关键之年。今年全区农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总书记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武进”的目标,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发展主题,按照“稳粮提质、高效安全、规范管理、强化服务”的要求,夯实粮食单产、稳定播种面积,提升农业发展水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打造“动物疫控中心、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和农产品检测中心”三大平台,努力促进武进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主要目标是:全区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以上;围绕亩产“吨粮区”建设,粮食单产递增1%;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3.3%;新增设施农业面积0.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000人;确保农业基本现代化水平继续位于全省前列。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要着力做好以下10方面重点工作:

(一)抓机遇补短板争率先。近年来,我区通过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一些工作和指标走在了全省前列。但对照总书记关于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指示和最新要求,对照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新指标,还有一定差距。我们要紧紧围绕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发展大局,坚定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信心,切实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要巩固已有的基础和优势,做出精品,放大亮点;要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厚积薄发,补齐短板。要统一思想和行动,凝聚智慧和力量,采取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抓粮食稳面积攻单产。通过产业规划布局工作,稳定粮食生产,引导农业产业合理有序发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一是稳定粮食种植面积。近年来,我区稻麦种植面积呈逐年缩减趋势。要以“吨粮区”创建为目标,水稻面积稳定在16万亩,三麦面积稳定在13万亩,守住耕地红线,严格控制土地流转中的非粮生产,通过水稻生态补偿、关键技术实施、支农项目扶持等措施,保障粮食生产面积,确保粮食单产递增1%。二是加大三新技术推广。围绕“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的路线,加大高产、优质、高抗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小麦主推扬辐麦4号、扬麦20号,水稻主推武运粳23号、武运粳24号,示范推广新品种武运粳30号。继续推广硬地喷灌节水灌溉技术,压缩直播稻,积极探索秸秆还田后的小麦播种、施肥、后期管理技术,提高主推技术应用率。三是抓好病虫害测报与防控。完善病虫害情报点建设,做好病虫害绿色防控科学决策,病虫害测报准确率保持在90%以上。试验示范无人植保机等植保新器械,提高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化程度,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

(三)抓基础强设施快提升。夯实农业生产基础,首先要持之以恒地改善农田基础设施,通过土地整治、综合开发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条件。一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为原则,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工程,在雪堰、礼嘉等镇建立项目区,全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力争高标准农田占比达60%以上。二是提升高效农业生产设施。普及推广大棚、无纺布、遮阳网、喷滴灌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三是提升农业机械装备水平。编制高效农业实用机械宣传图册,在现代农业园区、农林场圃、规模养殖场推广先进适用机械,重点发展物联网技术,提高设施农业装备技术水平。

(四)抓标准重监管提质量。现代农业必须是生产安全、产品安全的农业。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和日常监管行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产出值和附加值。一是推进标准化生产。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制标”的原则,健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体系,加快国家级畜禽产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水产养殖示范场、稻米蔬菜瓜果标准化示范园建设,打牢农业品牌发展基础。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提升区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推进网格化管理进程,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移动终端为技术手段,加强三品一标的证后监管,全区农产品合格率保持96%以上。三是加强畜禽屠宰监管。根据新一轮机构改革方案,我区生猪屠宰监督管理职能已经从区商务局划转到我们系统。各单位要认真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监管职能的调整,从机构、人员、经费三大方面进行保障,严格工作程序,明确责任主体。根据我区屠宰场布局规划,对不符合定点屠宰要求的场点,要加快撤并步伐,规范生产经营秩序,保障肉品消费安全。

(五)抓特色创品牌增效益。按照新的行政区域调整要求,我区将有不少亮点产业、园区、品牌被划分出去,现代农业建设时不待我,我们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培植亮点典型,挖掘品牌特色。一是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重点在花卉苗木、水产养殖、休闲观光等领域,推进中信逸农示范园区、礼嘉油用牡丹种植工程等10个市区级重点项目的实施,计划完成总投资3亿元。二是开展三品认证。深入调研、摸清现状,引导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努力打造安全优质产品。重点组织粮油、蔬菜、瓜果类产品进行“三品”申报,实现新增三品15只以上,争取新增产量5万吨。三是坚持品牌农业建设。以“找特色,选精品,创亮点”为目标,挖掘1-2个具有武进文化或地理区域特色的农业品牌,进行重点打造和培育。组织申报省、市级名牌或名优农产品认定,增强商标意识,参与省、市级的知名或著名商标评选。制定品牌农业建设奖励新政策,重点扶持一批有影响力和美誉度的产品,进一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六)抓防控保产业利稳定。一是加强动物防疫水平。结合我区动物疫病防控实际,加大防疫监测力度,增加监测频次,提高监测范围,全面提升我区动物疫病监测预警能力。我区作为农业部建立病死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县,要结合XX市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进程,按照“镇建区补、先建后补”的原则,建立健全“场户交送、镇设站点、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无害化收运体系,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发展冷链配送的新型模式,鼓励大型屠宰企业发展自营冷链加工配送。二是加强森林防火水平。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防火工作不漏死角、不留空档。按照《2015-2020XX市XX区森林防火规划》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全面提升护林防火综合水平。完善森林预防体系建设,形成指挥统

一、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加强农机安全生产水平。落实农机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类农机生产、销售、维修企业和农机合作社的主体责任。加强农机安全源头管理,严把登记关、发证关、技术检测关、事故处理关,力争拖拉机的发牌率、检验率及驾驶人的持证率达92%以上。

(七)抓主体搭平台促发展。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效化解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谁种地”的难题。一是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升行动,以“五个一”示范创建活动为抓手,支持农业企业进行科技、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实施农业外向化战略,重点发展精深加工业,全年培育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以上,创建市级“五个一”示范龙头企业2家。二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对种养大户的支持力度,引导和支持种养大户向家庭农场发展,实现农业经营的专业化和农民务农的职业化。加强调研,把符合条件合作社、家庭农场推荐进入上级项目库,探索扶持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大学生务农创业的途径和方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独立或联合其他生产经营组织兴办加工、流通服务业,完善生产设施,扩大产销对接,提升品牌打造、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和组织带动能力。三是放大办展参展效应。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农产品展销5次以上,充分利用各类会展资源,全面推介和展示武进农产品,力争我区更多名特优农产品走出常州、走向全国。鼓励和扶持企业积极参加农产品境外展销。继续举办中国(夏溪)花木节和第十届中国花卉产业论坛,以花为媒,以展促销,带动花木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全区招商引资搭建新的平台。

(八)抓科技强服务促增收。一是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在水稻、林果、畜禽、水产等四大产业,遴选科技示范户1260户,推行以“包村联户”为主要内容的责任农技服务制度,强化农业综合科技成果的实验应用、示范和推广。二是实施信息入户工程。开展物联网区域示范工作,引导农业企业采用传感、通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智能农业、感知农业。鼓励农民使用一点通触摸屏查询系统、村级信息服务站以及“12316”服务热线等各种渠道获取农业信息,提高为农信息服务质量。加强与淘宝、京东商城等电商企业的合作,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让农产品的生产、经营、销售搭上信息高速路。三是实施农民培训工程。以现代农业发展、农民科技需求为导向,以科技素质、应用能力建设为核心,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采取集中培训、实地培训、实习研修等方式,运用远程教育网络、广播电视、科技直通车、送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扩大覆盖面,全年培育部、省、区级新型职业农民3000人。

(九)抓生态治污染美环境。坚持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循环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一是加快推进创森工作步伐。通过“定点、连线、扩面”,整合森林资源,优化森林布局,全年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万亩,四旁植树130万株,新建、完善农田林网3万亩,建设省级村庄绿化示范村32个。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逐步开展退化湿地生态修复。二是加强畜禽养殖整治力度。推进规模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严控太湖保护区内畜禽养殖场反弹回潮现象,推动全区各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按步推进、有序开展。建立禁养区、限养区、适度发展区三区畜禽养殖长效监管机制,落实监管责任,完善监管体系,保障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成效。三是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建立健全秸秆收贮体系,继续推进试点镇秸秆收储利用工作,建设一批村级秸秆收贮站,探索建立一套秸秆综合利用体系,为秸秆多种形式的利用提供有力支撑。引进秸秆利用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科技型企业,帮扶收储利用量大的市场主体扩大产业规模、拓展产业链条,全面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四是加强面源污染治理。对全区农村生活污水工程进行全面排查,淘汰一批建设时间较早、工艺不成熟、改造难度大的工程点。对管网建设不到位,污水收集率低,但工艺模式成熟和设备正常运行的工程进行改造提升。设计开发农村生活污水实时监控系统,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继续做好太湖、西太湖蓝藻打捞处置工作。探索废弃农膜、农药等包装物回收处理,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十)抓管理促规范转作风。做好各级各类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在制度的落实中提升管理效率。一是加强资金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财政预算管理;不断丰富内部审计内容,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提升内部审计成效;突出加强农业项目资金的管理,严格执行财政资金报账制、财务账目审计制。二是加强项目管理。坚持阳光操作,做到项目运作公开、公正、透明,坚持将纪检监督贯穿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对所有农业项目建设,做到全程、全面监督,加强对招投标、建设质量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保障项目建设运行规范,严格执行项目验收制度,确保项目质量。三是加强内部管理。有序推进建章立制工作,及时出台会议(培训)、公务接待、党委会议事决策规则、机关内部资产管理、党风廉政建设、农业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同时,加强监督检查,有效推动制度执行,维护制度刚性,做到令行禁止。

四、巩固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成果,提升农业系统服务效能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农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常态,围绕区委、区政府开展“建设三知机关、打造四有队伍”主题实践活动要求,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机关作风建设水平,不断增强公信力、执行力和干事创业活力。

(一)提升履职能力。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养成良好学风,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知行合一推进“三知”机关建设,坚持“秉执政之法、修为政之德、尽勤政之责”,努力建设“知法、知德、知责”机关,全面提升履职能力。要围绕关系农业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重大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深化农情认识,打破思维定势,勇于变革创新,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

(二)强化执行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落实行政问责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对工作不尽职、配合不积极、落实工作不力、工作处于末位的干部严格问责,追究责任。完善综合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加强督查工作,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逐个分解立项,做到定了就干、干就干好,用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绩,彰显效能,取信于民。

(三)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农业法制宣传,推进依法治农进程,营造良好的法治宣传环境。加强法制培训,提高执法人员水平。加强综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净化农村法治环境。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案件的办理程序。以权力事项清理为基础,明确部门职责,确保各项权力的正常运行。完善窗口制度,规范工作程序,使各项涉农服务行政行为更便捷、更高效。

(四)强化服务手段。推进“动物疫控中心、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和农产品检测中心”三个平台建设,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继续开展“双政三零”、“党员示范岗”、“星级科站”等竞赛活动,让干部队伍在“比学赶超”中与时俱进,防止和克服“懒政”、不作为思想。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加短期学习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组织岗位练兵,开展对口培训,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五)推进反腐倡廉。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制定出台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强化农业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监督,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和纪检监督责任,加强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教育,举行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坚定有案必查、有贪必肃、有腐必惩的决心。全力打造政治坚定有信心、以民为本有宗旨、创新攻坚有担当、风清气正有戒律的“四有”队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第三篇:区农业局2007年工作要点

文章标题:区农业局2007年工作要点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实现小康社会,努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年,[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一

站在手,写作无忧!]更是落实新一届区委、政府工作目标的开局年。2007年农业工作必须坚持克难攻坚,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继续保持和发扬良好作风,着力提高农业依法行政水平、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农业管理创新水平、农业系统和谐创建和廉政建设水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完成农业农村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为把我区建成川北大门的经济强区而不懈努力。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社会主义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的,以“一村一品”产业强村、构建现代农业为抓手,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服务“三农”和部门自身建设能力,强化行政管理、农村经营管理和农业技术推广三大职能,稳定粮食生产基础,突出抓好蔬菜、食用菌、沼气能源和项目四项重点工作,发挥优势,重抓特色,转变作风,勇争一流。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全区粮食产量稳定实现8万吨;新建沼气池3000口,完成市下达的改土任务;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产量28万吨,产值1个亿。食用菌袋料栽培实现600万袋,力争完成700万袋,产值达到2000万元;引进培育产销龙头企业1个;积极筹备并力争启动曾家山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工作,完成曾家山绿色蔬菜基地及主导品种绿色产品认证工作,积极申报创建“全国标准化绿色食品原料供应基地”;争取项目资金600万元,力争700万元。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进一步重视粮食生产,稳定好粮油的基础地位,确保粮食安全

进一步贯彻落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坚持走“立足抗灾夺丰收,依靠科技增效益”的粮食生产路子,统筹全区农业资源,突出优势,搞好资源整合,充分挖掘粮食生产潜力,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地位。重点抓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运用,粮食产量稳定在8万吨,油料产量实现3000吨,确保全区粮食生产安全。一是继续实施基本农田耕作保护制度,防止乱占、滥占耕地,实施间套耕作制度,努力提高耕地复种指数,粮食面积稳定在42万亩,其中小春19万亩,大春23亩。二是加大农业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强优良新品种的试验、耕作制度改革、地膜覆盖、规范化栽培、病虫综防、配方施肥、旱育免耕抛秧、沃土工程等农业新技术。三是优化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做好品种内部结构调整以及区域间品种的合理搭配,重点做好玉米、小麦、洋芋等品种间的结构调整和合理布局。四是加大特色专用作物品种的推广应用,推广饲用玉米、专用小麦、优质水稻等专用粮食品种,努力提质增效,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二)进一步树立现代农业理念,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树立现代农业理念,强力推进蔬菜产业、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是进一步加快蔬菜产业发展,重点是大力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优化品种结构,打造品牌,培育龙头,开拓市场,推进蔬菜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速度型向效益型、由粗放经营型向标准化生产型转变,大力提升产业层次,努力把我区建成全省最具影响力的绿色秋淡蔬菜基地。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其中:***蔬菜种植10万亩,商品蔬菜面积达到7万亩,建成标准化生产示范片1.5万亩,产量突破28万吨,实现蔬菜产值1个亿,完成绿色食品和绿色基地双认证工作,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绿色食品原料供应基地,力争启动***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工作,完善市场体系。二是加强食用菌产业发展力度,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业主带动,扶持龙头,创优品牌,加快发展,助农增收的总体思路,建立“市场 公司 协会 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走小个体大群体、小产品大市场之路,年内力争培育招引一家具有相应投资规模的生产、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完成香菇绿色食品认证工作,注册食用菌商标,努力把我区建成川内最大的反季节食用菌生产基地。全年食用菌规模达到600万袋,力争达到700万袋,其中夏菇(香菇)栽培达到200万袋以上,实现食用菌产值2000万元。三是认真落实“一村一品”产业强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农业特色产业项目,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几村一品,一乡一业,几乡一业”产业强村工作,夯实新农村

建设的经济基础,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三)进一步加强以沼气和改土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认真抓好以2006年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和生态小康新村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全年完成沼气配套建设3000口,其中国债沼气1064口,配套“三改”(改厨、改厕、改圈)1064户。2006年农

村沼气国债项目要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成片,整体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进行合理规划,重点建设好中子镇尧坪村——李家永乐村,全长30公里,共10个村,1000户的沼气新村示范走廊建设工作。坚持“一池三改”,把建设沼气池同改厨、改厕、改圈紧密结合起来,建池成功率达到100,“三改”达到100;必须坚持综合利用,积极推广“猪—沼—菜(粮、果)”等循环模式;必须坚持与种养相结合,发挥沼气池的连带作用,大力拓展综合利用领域,引导农民不断地延伸产业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项目建设中要强化计划、物质、质量、进度、安全以及后期管理,加强项目工作的督查指导力度,做好对项目建设的领导、管理和指导工作。二是切实做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重点抓好以以工代赈为主的项目改土以及市下改土任务,努力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实施好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等工程,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抗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四)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继续坚持“一切凭项目说话”的理念不动摇,切实做好项目工作,向上争取项目资金600万元,力争突破700万元。要认真了解国家农业项目投向,积极捕捉中央、省、市项目工作信息,做好项目储备工作。二要千方百计争取项目。要积极加强与省、市农业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项目信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要做好已有初步意向项目的跟踪落实。重点做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金农”工程项目、国债沼气项目、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建设、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良种补贴等项目的争取与落实。三要切实加强项目监管,认真实施好农业项目。全面推行项目业主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报账制和公示制,确保农业项目规范运作和高标准、高规格、高质量建设要抓好2006年沼气国债项目、以工代赈项目、新型农民培训、洋芋“三百”工程等在建项目,发挥项目投资的最大效益,充分利用项目的输血功能,努力促进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四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继续扶持已引进培育的食用菌业主、鸿琰蔬菜开发公司、广元金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企业搞好指导和服务,进一步壮大企业实力。要进一步搞好对外招商引资,引进业主,力争在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上有新的突破,为我区农业农村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进一步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和农业行政执法,加大农业农村改革力度,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继续深入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切实落实好各项惠农惠民政策,让农民得到实惠,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机制,切实加强农村“一事一议”管理,巩固减负成果,切实加强农村财务、集体资产管理,切实做好农业统计工作,提升农业统计质量。继续深入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有效推进农业“五五”普法,努力强化农业行政执法。继续开展以种子、化肥、农膜等农资市场和鼠药市场为重点的专项治理活动,严厉打击各类坑农害农行为,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保架护航。

(六)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和创新工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是进一步抓好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和创新工作。认真搞好农业高产高效示范片(带、点)建设,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积极推广节约型农业实用技术,加快农业技术的创新,努力提高我区农业综合种植水平。二是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要积极引导农民由传统的粗放经营向标准化生产转变,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农业生产效益,要搞好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和基地的建设工作,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三是切实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水平。以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为载体,积极开展农民观念更新培训、种养技能培训、就业能力培训、培养新型农民。四是切实转变服务“三农”的理念,积极探索农业部门在新时期服务“三农”的新思路、新模式、新举措。鼓励各级农业系统和农业科技干部开展各种形式的技物配套服务工作,增强服务“三农”的本领和自身建设实力。

(七)进一步加强班子队伍和作风建设,为农业农村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强化干部队伍的纪律作风建设,在干部队伍建设中要强化“五大建设”,即强化班子和队伍建设,强化纪律作风建设,强化工作效率建设,强化制度建设。二是积极开展“六型”机关创建活动,采取措施,有效推进学习型机关、创新型机关、服务型机关、节约型机关、调研型机关和务实高效型机关的创建活动。三是积极开展各类争先创优活动,继续抓文明单位、卫生先进单位、平安单位、无邪单位、计生“三结合”、档案达标以及妇女儿童、保密等各项工作。

《区农业局2007年工作要点》来源于,欢迎阅读区农业局2007年工作要点。

第四篇:区农业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是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绩、再上新台阶的一年,农业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和区直有关部门的配合下,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和“工业稳、农业撑、投资拉、三产带、消费促”的

工作目标,以农民增收为重点,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依靠科技、创新机制、踏实工作,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了全区农业农村经济的平稳增长。

一、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完成情况

据调查,1-10月,完成农业总产值6.24亿元,同比增5.9%,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3355元,比上年增10%,工作计划《农业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一)农业生产平稳增长

据农情统计,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3961亩,与去年基本持平;完成粮食总产量51036吨,同比增长0.3%,其中夏收粮食产量6674吨,同比增长5.92%;预计秋收粮食产量44262吨,与去年基本持平。

完成油料产量969吨,同比增6.1%;烤烟产量1487吨,同比增长18.96%;甘蔗产量200吨;药材产量221吨;蔬菜产量3吨;瓜果类产量2101吨。

预计完成水产品产量10145吨,同比增长0.5%,其中养殖产量10073吨,捕捞产量72吨。

截止11月18日,完成冬季农业开发总面积99018.8亩,同比增3.56%;订单农业7853亩,同比减15.3%。

(二)项目建设卓有成效

实施国家、省、市级农业项目11项,争取市以上无偿资金1292.63万元,其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项目、中央现代农业蔬菜发展项目及区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建设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提高了我区农产品质量检测和蔬菜产业发展水平。

(三)蔬菜产业稳步发展

完成常年蔬菜种植基地2043亩,其中:镇213亩、南屏镇200亩、倚象镇803亩、港镇170亩、云仙乡504亩、龙潭乡128亩、六顺乡25亩。永庆村现已建成蔬菜大棚531亩,投入现代农业发展蔬菜产业项目补助资金300万元,整合资金235.2万元;完成龙潭乡大新寨100亩高标准蔬菜基地项目建设任务。

(四)各项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及时兑付各种惠  >>

第五篇:2014年区农业局农业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2014年,我区农业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结合区情实际,挖掘特色产业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切实推进全区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方向发展,全区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现总结如下:

一、农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农作物生产情况。据初步统计,预计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20980亩,同比增长6.5%;总产量42435吨,同比增长7.43%。一是粮食生产。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0689亩(水稻36830亩、玉米16130亩、豆类2055亩、薯类15674亩),同比增长5.8%;预计全年粮食产量19069吨(水稻11146吨、玉米5258吨、豆类158吨、薯类2507吨),增长11%。二是经济作物生产。预计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5541亩(花生10258亩、甘蔗1280亩、木薯2465亩),同比增长7.8%;预计全年经济作物产量5357吨(花生1334吨、甘蔗2816吨、木薯1207吨),同比增长13.6%。三是其他农作物(主要是蔬菜)。预计全年蔬菜播种面积24750亩,同比增长6.8%;预计蔬菜产量18067吨,同比增长7.2%。

(二)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情况。据初步统计,预计全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3亿元,同比增长4%;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0150元,同比增长11%。

(三)农业民生项目建设情况。2014年我局开展的民生项目有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种植业)、新农村示范建设、“菜篮子”基地建设、“清洁田园”4个,已累计完成投资820万元。其中: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种植业)已建成特色种植基地8个,累计投入340万元;新农村示范点建设3个(企沙镇牛路村、光坡镇红沙村、光坡村),已累计投入120万元;菜篮子基地示范点建设4个,已累计投入350万元;“清洁田园”项目建立了5个示范基地,已累计投入10万元。

二、主要工作亮点及成效

(一)抓好“菜篮子”基地建设。在巩固抓好光坡栏冲、公车红砖垌“菜篮子”基地的基础上,今年我区通过招商引资又新增了两个蔬菜大棚种植基地。

一是光坡松柏山蔬菜基地,目前该基地已完成了150多亩土地租用合同签订,建成蔬菜大棚面积30亩,正在修建基地的给排水、灌溉设施、管理用房、道路等配套设施,安装调试滴管设备,采购了部分农机设备等。该基地引进试种了津优1号黄瓜、湖北特产蔬菜洪山菜薹,下一步将大面积种植费乌瑞它马铃薯。

二是满福蔬菜种植基地,该基地于今年8月正式开工,目前已投入资金375万元,完成了170多亩土地租用合同签订,平整90亩土地,完成50亩蔬菜大棚搭建,正在建设基地道路、给排水、办公用房、工人宿舍、仓库等配套设施建设,购买了一批机械设备和灌溉系统。

(二)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项目。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经营主体,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运作方式,抓好特色农业项目建设,着力构建特色农业产业促农增收格局。

一是火龙果种植项目。今年我区新发展了4个连片种植面积50亩以上规模的火龙果种植基地:xx区荣港火龙果种植基地150亩,xx区东正种养农场共有120亩,杨武家庭农场新种植60亩,红莲雾基地新种植50亩,引进种植自花授粉台农3号红肉火龙果新品种。

二是莲藕种植项目。由公车红砖垌蔬菜基地投入108万元,引进鄂莲6号莲藕新品种,种植莲藕面积105亩,并推广使用标准化栽培技术,实现生产总值45万元。今年7月,该基地申请了莲藕无公害认证,已经通过样品检测。

三是中药材牛古大力种植项目。xx区中间坪的大有养殖场投入资金34.4万元,种植面积120亩;中间坪江尾的鑫富家庭农场投入20万元,种植面积100亩。

四是紫玉淮山种植项目。由光坡红莲雾基地引进种植100亩。

(三)大力发展新型农民经营主体。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市农委2014年工作目标,我区计划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新增家庭农场10家。截至10月底,我区新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1家,家庭农场13家,已经提前超额完成任务。

(四)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今年,我区确定了企沙镇山新村和牛路村两个村作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的试点村,共涉及27个自然村,55个村民小组,910户农户,承包土地面积达4000亩,该项工作开展以来,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前期精心准备和大力宣传,该项工作顺利开展,9月份通过政府招标采购,技术介入,10月份开始进行户外土地实测,目前已完成gps实测面积2051.68亩,23231块承包地,涉及19个生产组,力争在春节前完成颁证工作。

(五)扎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农业综合执法工作扎实开展。

一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大对农产品(种植业)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蔬菜农药残留的监测力度。今年,我区共抽检蔬菜样品1177个次,抽样总重量300多公斤,检测合格率98.35%,没有发生因蔬菜残留农药导致中毒的事件,有效确保了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是抓好市场农资产品的监管工作。结合春、夏两季用肥、用药和用种高峰,大力开展农资打假护农行动,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维护我区农资市场的正常秩序,确保农资产品的消费安全。今年我区共出动执法人员25人次,执法车辆16辆次,检查农资经营部24间次,抽检种子样品5个,农药样品4个,发放宣传资料600多份。检查中未发现有销售假冒种子、化肥,高毒、违禁农药产品等。

(六)抓好农民培训及指导转移就业。深入组织到各镇、村(屯)及到田间地头当中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全区已共举办无公害蔬菜生产、粮食节本增产、水果栽培、红衣花生高产栽培、农作物防寒防冻等各类实用生产技术培训班10期,培训人数1000多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500多份。同时,配合区人社部门,加强农民工转产转业技术培训,拓宽农民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

(七)全力以赴搞好灾后重建工作

(一)组织和指导灾后恢复生产工作。今年下半年,围绕两次超强台风灾害造成的农业生产损失,我局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派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指导群众有条不紊地开展灾后自救和恢复农业生产各项工作,及时收集统计农业受灾信息数据并上报,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给予生产救灾资金,今年我区已获得上级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共计170万元,其中第一批20万元已经下发给各农业基地和农户手中用于恢复生产建设,下一步,将根据各农业基地和农户损失情况、发展规模作出分配方案并报区政府审定后,将第三批救灾资金落实到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下半年遭受两次强台风袭击,农业生产受重创,恢复生产建设资金缺口大。

二是土地确权试点工作没有开展航拍,要进行gps实测,工作量大,需要资金多;没有统一的工作技术标准、经验,靠各自摸索,影响确权成果应用和工作进度。

三是在重点项目和特色农业发展等方面,上级的资金安排还不能满足实际运作的需要。

四是由于征地等中心工作需要,农口线人员被大量抽调,人手欠少,面上生产指导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五是化肥、农药、种子等农用物资价格上涨,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对农民种粮积极性有一定影响。

四、2015年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

2015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区的农业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运用现代发展理念,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发展城郊农业和特色生态农业,切实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二)主要经济指标计划

1.粮食生产:2015年粮食计划播种面积6.25万亩、产量1.7万吨。 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期目标21.3亿元,增长4%。 3.农民人均纯收入: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预期目标10600元,增长11%。 (三)重点工作

1.抓好春耕春种示范点建设。重点抓好玉米、花生、蔬菜等春种示范建设。

2.抓好中晚稻高产示范片创建建设。全年推广水稻超级稻面积15000亩,其中:晚稻超级稻高产创建示范片面积500亩,分别为公车红砖垌面积250亩、光坡高石门面积250亩。

3.抓好秋冬种生产。2015年计划完成秋冬种面积2.5万亩,以秋冬蔬菜、秋种红薯、冬种马铃薯为主导产业,抓好秋冬种生产。

4.抓好“菜篮子”基地建设。继续抓好光坡栏冲、公车红砖垌两个蔬菜种植基地发展,重点完善光坡满福蔬菜种植基地和光坡松柏山蔬菜种植基地两个蔬菜大棚示范基地建设。

5、抓好特色种植项目。抓好光坡的荣港种植基地和公车的东正种养农场的火龙果种植项目,大有林场和鑫富农场的中药材牛古大力种植项目,公车红砖垌的莲藕种植项目,继续引进适合本地种植的特色农业新品种,发展新的特色种植项目。

6.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铺开。2015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企沙、光坡、公车三镇全面铺开,力争在2015年12月底颁证工作完成50%。

7.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继续抓好光坡镇红沙、光坡及企沙牛路等市级新农村示范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8.抓好“清洁田园”示范点建设。继续抓好公车镇红砖垌基地、光坡镇高石门基地、光坡镇栏冲蔬菜基地、光坡镇光坡村吴屋组红香薯种植基地和企沙镇山新村红衣花生基地5个示范点建设,持之以恒,扎实开展工作。

9.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蓬勃发展的大好势头,要继续大力扶持发展,并进行指引规范发展,打造一批有实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奠定我区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 10.开展农民培训。计划组织农民科技培训1000多人次,农民转产转移就业培训800多人次。

上一篇:青年思想引导创新载体下一篇:七年级语文风雨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