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镜记者要注意什么

2022-08-04

第一篇:出镜记者要注意什么

记者出镜须知

1、 我们需要这样的你!

1、对新闻有发烧热情──你要做新闻首先要看新闻,不但要看新闻还要喜欢追新闻,不但喜欢新闻还要痴迷新闻,也就是所谓的“新闻发烧友”。

2、有英雄主义气概──说白了就是强烈的个人表现欲望,有了这种欲望,就会无所畏惧一往无前越是艰险越向前。

3、有乡下人似的好奇心──看着什么都新鲜,前后左右都是新闻,脚下的石头都有故事。

4、熟悉当地事务,掌握人脉关系──记者应是公关人才。拿出一张人脉联络图,你就成功了一半。

5、出镜形象不错──不一定要求你有西施之容潘安之貌,我们期望的是,当人们在电视上看到你,第一印象是承认你是个不错的记者,这先要看你爹妈的造化,主要却是看你自己的举止和内涵。

6、应急反应迅速,应变能力强——最成功律师是刑事辩护律师,最成功的记者是突发事件直播报道记者。

7、有忧国忧民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记者有时是一种明显的符号代表,忧国忧民是正义感的基础,但遇事和表现要非常清醒和冷静。

8、有政治敏感──虽然记者不是政治家,但新闻永远和政治相关联。懂政治是一个成熟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志。

9、既要服从指挥又能独立作战──换言之,既能独立作战又要服从指挥。

10、有合作精神——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不仅为自己,也能为所有的盟员单位服务。

头脑准备

一、可以提前策划的情况下,出镜记者要做的功课:

1、事前调查与资料收集。

2、做一个报道构成表。根据日本出镜记者的经验,无论是一分钟的现场报道还是三十分钟大型现场报道的节目,都要把重点和提纲整理在一张A4纸上。这样可以一目了然。

3、 找细节。

4、 准备现场当事人的采访。

背景声、同期声、现场所有的声源都对现场报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能唤起观众的临场感和现场感,特别是现场当事人的鲜活对话。

注意:当事人的话不要由出镜记者代言,记者在采访前要与其进行交流,如果采访对象表达太差就不用他,一旦要用让他自己说话。不清楚的地方记者可以复述,但不要代言。

5、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分析。

二、突发事件当中的报道思路(以隧道高速路发生火灾为例)

1、直接要素。为什么会发生火灾,事故发生时的状况是什么。事故规模是多大。几点发生,损毁了几辆车。事故发生后的情况怎样,死了多少人,造成多大的交通瘫痪,这些都是最直接的要素。

2、间接要素。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应对设备和措施,应急道路是否存在,是否能够有水拴,事故进一步扩大的原因等等。

3、与事故相关的社会要素。法律上有什么不完善,保险问题,经

济影响,交通运输的影响,直接损失,对于社会一般性的影响,事故再次发生的预防,设备、流程上的预警等等。

4、应该吸取的教训和关注课题是什么。汽车构造上,刹车或者零件制造是否存在问题,是否有相同的事故,通道的建设,技术的革新还有文明的暗示等等。

三、直播之前的准备

1、知识。包括看书、看资料,了解正在发生什么,下一步可能要发生什么,发生此事的背景,但凡能拿到手的资料一定不要放过。

2、体验。有些事情自己不体验的话,事实上光靠看书是得不到相关的经验的。

3、故事。当后方需要,而前方记者觉得实在没有话说的时候,可以说一个故事。

4、人际资源。现场最权威的嘉宾,最合适的采访对象,可以解答问题的专家等等。

四、出镜记者的基本素质

a)

a、复述者。

平时能不能把别人刚刚说给你的一件事,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在不添油加醋的情况下能够表述地非常好。这是必须要培养的一个基本的素质。

突发事件报道当中复述是非常有用的,你需要采访很多人,但是你并不能让每个人话都呈现在1:1的采访当中,你需要转述很多人的话,特别是当表述者的逻辑和表达并不非常优秀的时候,这时候你作为一个合适的复述者就变得至关重要。

b) b、观察者。

不光是眼睛的观察和适当的采访,观察者一定要使你观察到的东西,让观众也都能看见。

a) c、分析者

五、出镜记者的日常训练办法

经验一:多说。不断地把看过的新闻和别处听来的新闻讲给你身边的人听。

经验二:多写。不是把你即将要说的话写下来,而是把你平时的感受和经常触动你内心的东西写下来。当你是一个非常高明的书面表达者的时候,你填词造句的能力会大大提高,对现场报道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一个记者在突发事件报道的时候还在想用什么词更好,你就会顾此失彼。

经验三:小结。每次做一个大的直播或者大的活动之后,写一个大概半页纸只给自己看的小结。比如怎么协调跟技术部门的关系,这个技术应用的方式是否是最佳的方式,做下次直播的时候,翻一翻上次的总结很有用。

六、白岩松的阅读三层面:

第一个阅读是职业性阅读,作为一个新闻人必须要看的;

第二个兴趣性阅读;

第三与时代无关的阅读。

缺一不可。

七、白岩松推荐的几种读物:

想做好媒体的人必须要看《周末话报》和《外滩话报》。

尤其是《周末话报》两个板块:财富板块和新闻板块,给读者

提供的思维激荡非常大,每周的新闻板块都是针对中国和世界的热点,国外的媒体是怎么评论,怎么看,比参考消息更全,角度要更宽。

偶尔跨界去翻翻《财经》、《温故》、《闲话》、《良友》。

八、准备10做1

准备10做1的时候心里就有底,准备1做1的时候心里就没有底。

很多记者不关注大直播的全体,只关注自己这个局部要采集的内容,这是非常危险的。比如报道“神舟七号”火箭发射这一块,是不是只准备与火箭有关的内容。 张泉灵的经验,一定先要了解整个大系统是怎么回事,火箭在这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过去几次发射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也要对其它系统,整个整体有充分的了解,全部了解完,再准备火箭发射这一块,这样比单纯只准备火箭要把握得更准,更有底气。

出镜记者说什么

说精确的数据

用副词,不如拿出结结实实的数据。比如不要说“近日如何如何”,要具体说几月几日,不要模糊。

说感触——听到、闻到、摸到„„

电视媒体是一个只能看、只能听、不能闻、不能摸的一个媒体,而记者在现场能看、能听、能闻、能摸,所以把记者在现场的感触说出来,调动各种感官系统的信息。比如化工厂发生火灾能闻到浓重的硫磺味道,这就增加了现场感。

在公用信号的情况下记者说什么

现在大量的直播事件采用公用信号,记者不能进入直播系统,这样才能保证公用信号是干净的。这个时候现场记者还能做什么?

首先,要做一个观察者,现场记者要发掘到底什么是观众看不见的。比如在一场球赛中,进球的刹那被完整直播,那个球星的妈妈坐在看台上是什么表情,对方的教练是什么表情,在进球那一刹那,有多少观众在为这个球欢呼呢,现场记者要做的就是做一个观察者,并且在事后描述出来。

第二情,要在现场做一个分析者。

现场采访内容一定要短

每一句采访的内容尽量不要超过45秒。现场不是一个说话场。除非采访对象是一个核心当事人。

依托细节、道具、空间和背景说话

越空的语言让人紧张,越危险,比如讲概念。

现场报道的内容要尽量依托现场的细节、道具、背景、人群等等。

在唐家山堰塞湖,一般记者报道容易用数字展现,“底下将近3米,高度将近2.5米。”白岩松采取的方式是说,“我现在身高是1.79米,我给大家演示一下”。不用说太多的话。要准备多少语言才能够完成这样一种冲击力呢?

把长问题切割成几个小问题

不少记者会跟主持人要求,你就问我这一个问题,然后从头回答到尾。其实越长越危险!切割成几个问题,多回合的交流可以有效减缓心理压力。

记者会发现,当你回答完第一个问题的时候还有点紧张,等主持人进行第二个问题时,你的心情就会缓解下来。

细节是现场报道最重要的生命线 白岩松介绍《岩松看日本》中的体会:“我在进靖国神社之前,我不知道我要用什么开头,这是非常危险的。当我从靖国神社出来的时候,突然抬头一看,靖国神社大门口正对着东京理工大学正门口,我一下看到这个“理”字,马上有东西开头了,‘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香港回归第二天我做直播的时候,提前一个小时到了现场,到处逛时看到管理站里挂着一张邓小平的大照片。我问:“小平来过?”管理站的人说;“来过啊,武警讲,1992年南巡,邓小平一个人站在管理线的门口站了10分钟,他姑娘过来劝他,爸走吧,他坚决不回头,还在那儿看。”我在直播中说这个内容,成为这个点报道当中最重要的细节。

点题

策划类的报道,点题是非常重要的。在节目最后有一两句,这样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提升作用,显得你的出镜比较有档次。

情绪也是现场感

情绪就是现场感的来源之一,焦虑也好,紧张也好,痛苦也好,悲伤也好,其实就是现场感的一部分,出镜记者本人的情绪最能直观感染观众,所以出镜记者情绪一定不能太平静,否则会损坏很多现场感。

不是什么都说

涉及到法律或者其他非常专业的东西,基本上要请专家来说。

3个救命秘诀

开好一个头

如果头能开好的话,就给自己的心理打下厚实的基础,你就成功了一半。给自己准备一个开场白,三五句开场白之后,你的心就会踏实下来。

说破了就不是问题

有一次白岩松在演播室做《360°》直播,突然记者送稿子,从白岩松前面过去,结果在镜头里面出现记者的腰和屁股的镜头。记者走过之后,白岩松很自然地说,直播的栏目就是随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突如其来的消息,我们记者急匆匆地,在这个镜头前走过,赶紧把这个稿子给我,显然这个事情不小,让我们一起看看是什么样的新闻,“印尼又发生了地震”。

试想,如果白岩松不马上把这个事情说破了的话,第二天可能就是“牛仔门”事件。

给自己准备几句万灵的话

直播中有时会突然脑袋一片空白。应对类似情况应该学习香港歌手谭咏麟。谭咏麟每次开演唱会都会忘记歌词,他的解决办法是指着台下的观众大声喊:“你怎么来了,好高兴”就这样带过了。

现场直播时可能会碰到的10个问题

现场有一个人让你开始,一个人不让你开始,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一定要毫不犹豫开始。

如果不到你,你开始了,会有人告诉你还没开始,再等会儿。但是如果给你了,你没开始,所有的人会看到你愣在那儿,而导演并不知道你出什么问题了。导演能做的就是赶紧把这个场转掉,交回到演播室,你就等于出了一个差错。

直播时耳机里有多路声音干扰怎么办?

第一,可以放缓讲话速度,语速越快干扰越大。

第二,如果慢慢讲仍然不能抵御干扰,可以把耳机摘下来。

摘下来就意味着你放弃跟导播、主持人连线的可能,所以能不摘还是不要摘。

如果一定要摘,一定要在镜头对准你,并且你一定要确认红灯亮的时候,确认切出去的情况下摘。你摘的动作一定要慢,一定要让主持人、编导看到,我现在把耳机摘掉了,请不要再对我提问了。

连线时没有作好准备或遇到无法回答的问题怎么办?

第一,

在完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一定要拒绝;

第二,

用之前了解到的基本知识弥补一下。

第三,

遇到极其专业的问题,可以说我不知道,没有关系。

直播中突然需要大幅调整镜头的运动路线怎么办?

直播中突然需要大幅调动镜头,但没有机会提前告诉摄像,要

先说这个,再说这个,摄像完全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给什么镜头。这种情况下最保险方式是,记者带着摄像走。这样让摄像跟着记者的身位移动,就把这个线路说清楚了。(张泉灵当时对演播室说:“岩松,这样,我把这个线路走一遍给你看吧。” 这其实是给摄像的一句提示,摄像就知道要跟着泉灵走了。但这种情况一定是现场有两个以上的机位,可以切别的镜头支持的情况下才可以用。)

怎样打破直播时越急越快的恶性循环?

唯一办法就是在一句话之后断一下,咽口唾沫再开始,没有关系。最好在直播之前就把恶性循环打破。(见下条。)

怎样才能不陷入恶性循环?

依托现场的时候,就像演讲的时候有PPT一样,记者看到这一堆废墟,看到了那个旗帜,看到了那个门围,自然就知道要说什么了。但是脑子里只有自己之前写的那段话的时候,就太恐怖了,记者就得不断想下一句话是什么,那个句号之后,好像写了一个“是”,“是”后面是什么,你就完蛋了。

怎样营造现场感?

在香港,大家都说记者直播的时候不要站在那边,好像一个木头人一样,尝试生动一点,让家里的观众好像在现场一样,所以除了比快以外,也要比现场感。

在一次出镜中,一个女记者很紧张跑来跑去,令观众觉得置身其中,现场感非常强烈,应该说把现场感百分之二百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当时的情况是,最混乱的场面已经发生过了,对那个记者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是她竟然可以令大家觉得还值得一看,还会多看几眼。

直播时大量数据背不下来怎么办?

直播中可以自然地看稿。如果讲一些很重要的数据,看了一眼再跟大家讲,可能观众会觉得记者事先做了很多功课,掌握了很多数据证据,不是在乱讲。

直播时耳机突然没有声音了怎么办?

出现任何技术故障的时候,不停止说话是最安全的应对方式。直播时记者的耳机突然没有声了,也就是说那一瞬间,记者跟导播系统没法连接了,这个时候该正常地说,“非常抱歉,我没有听到你提的问题,我只能先把我看到的情况跟观众朋友沟通一下。”

千万不要做的10件事

千万不要准备整段的词,这会给你套上一个枷锁

记者准备内容,不要准备语句,完整地照着之前写好的东西来背诵,这是最危险的。

比如说,记者首先说天不错,接下来说旁边人很多。千万不要变成这样的稿子:“今天的天气万里无云,温度是25摄氏度,4级风„„”忘掉了一个环节就有可能全部忘掉了,这是自己害自己。

千万不要忘了 PGM减1

就是播出信号声源减去自己说话的声源,否则你一边在说话的时候一边在耳机里可以听到自己延迟一秒以后的声音,这对于出镜记者来说比任何的干扰都大,

在试声音的时候,因为你是通过电话在试,所以提前试不出来?你一定要在试的时候提醒录音师说给我减1了吗?

千万不要给大系统添麻烦。

记得在地震的后期,有两个平面媒体的记者在唐家山已经告急的情况下,不顾所有人的劝阻又上了大坝,最后是动用了救援资源把这两个人救下来。,这两个人直到被救下来的时候都非常高兴,非常得意。你看我作为一个现场记者,我到一线去了。我们且不从大的社会效益的角度评价这两个人的行为,是否给整个的灾区救援带来更大的负担。但是当你是一个让人不放心的人,给大系统添麻烦,给领导添麻烦,你就可能没有下一次机会了。

千万不要随意破坏和后期导演的时间约定

在直播开始之前导演通常会告诉前方记者,这一段直播在几分钟之内结束,作为前方记者,一定要遵守约定。如果记者一下子说了八分钟,在直播中导演不好打断记者,但是你们之间的信任关系会完全打破,在导演的心目当中你就是爱超时的人,不是一个靠谱的人。

在一个直播系统当中,互相的信任是整个关键,千万不要因为你想出风头而打破它,这是作为直播出镜记者的第一原则。

现场千万不要把话铺得太满。

一定要留白,要让现场本身说话,让同期声进来。

比如某个段落,记者从一处走到另一处,移动时这三秒钟可以不说话,因为你是镜头跟随,观众不会觉得这当中断了。相反,你铺满了,你就是一个话唠。

千万不要做没有必要的出镜

干说背景信息不能说明什么的时候,没有必要出镜。

最常见的比如一则常规的新闻:“几月几号第七届农业博览会在北京农展馆举行”,各种摊位都是农业新技术成果展览的内容,我们经常看到的记者出镜就是“8月6号第七届农展会在北京农展馆举行,这次参加的一共175个单位。” 这个镜头应该是在高角度拍摄的农展馆的展览画面当中解决问题,这就不需要出镜了。

千万不要把摄像变成死的

90%现场报道的记者的身后摄像是死的,不是摄像的能力不够,而是记者的观念不够,没有把摄像机调动起来,根据你的语言推、拉、摇、移,把现场大量的信息都丢了。

千万不要假装“刚好碰上”

我们所有的记者在现场请嘉宾全是设计好的,全是严丝合缝,一看就是在等着采访,这种情况下,记者还经常垫一句话,“我们在现场刚好遇到了谁谁”。

在现场的嘉宾的功能是什么,一定是他不可代替,一定要一个环节让他解读,这时候嘉宾的出现天然就不假,因为有一种内容的悬念。现场可以变成临时演播室,记者上来就说,“今天谁谁跟我在这儿进行报道。”直接说破,这样就是一个非常自然的流程。

千万不要霸住镜头

现在有不少记者,让所有镜头集中在他身上,没有让周边这些物品开口说话,这是一个非常可惜的事情。因为现场永远比记者的脸更有魅力,特别在突发事件面前。坚决不能出现记者在镜头前侃侃而谈,或者仅仅是单边镜头推拉摇移!单边直播一定要提前多角度拍摄画面,在直播中插画面!

千万不要连线一结束马上就走

前方记者说完结束的契口后,前不要马上撤离镜头做万事大吉状,要直视镜头至少1分钟以上,手按耳麦做倾听演播室信号状,不时频率稍慢地颔首点头~~~直至导播喊:OK,信号切走了,没你戏了后台呆着去吧。

千万不要随便在报道中下结论

不能简单地罗列数据,更不能随便下结论,尽量戒绝“居民生活基本不受影响”、“汛情平稳”这样的话,应以可信的数据和细节来让观众自己得出结论。

推荐的5种工作模式

直播车+现场报道短片

当直播车能抵达的现场,不如新闻现场的时候,一定要在新闻现场进行报道。有的时候直播车的作用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把以直播的方式拍摄的短片传回去,并且只要传回去就能播出,这就是胜利。

出镜=记者+摄像

我们现在80%的出镜现场只是一个凝固的照片,从头到尾报道,镜头的景别没有变过,这么一个取景框能有多少信息?这个原因是记者和摄像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记者要陈述什么样的内容,要提前告诉摄像,说什么,得摇到这个,这个东西很重要。你尊重他,你刺激他,摄像会激起无穷的创作动力。

直播前,把行进的路线,将说到的内容跟摄像说一遍。比如先会从那边的碎房子说起,其中说到这个碎房子的情况,然后这边的旗杆,之后说那个门框„„而且问摄像,这对摄像的运动路线来说,是舒服的吗?如果记者的语言逻辑这样安排是最舒服的,但摄像说没有办法这么给,记者就得调整自己的语言逻辑。

把尾句给摄像,清楚地告诉摄像,尾句不要回记者或者尾句一定要回记者。如果不回记者,告诉摄像,最后一句话大概说到什么,落在什么上。

做好“第一个” 不平均分配体力

用50%左右的精力去准备头10%的内容,不要平均分配体力,为什么?只要把开始的部分做好了,后面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可是

如果开始的部分磕磕绊绊,把自己扔在那儿,后面会不断地出现错误。

第一,

要对第一场格外在乎。

第二,

第一场如果是两个小时,就要对头几分钟格外在乎。

第三,

如果这头十几分钟,要面临几个嘉宾,要对问他们的第一个问题格外在乎,

延时

现场直播一般不延时,是否延时取决于前方记者的判断。如果安全就不延,不安全才延时。

如果现场不安全,可以提前将画面拍回来,记者再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出现场,直播时插画面,这样可以保证直播中双方对话。

语录

你要活在现场,不要立在现场。(指记者的出镜形式)

永远不要被你准备的东西绊住了手脚,现场永远是最有魅力的。

如果把所有的词都背下来,那么你的脸上永远呈现的是下一句话的表情,因为你永远在想“下一句话该说什么”。

杂项

出镜背景 一定要和报道的主题有紧密联系。

比如不少记者出镜会选择在树丛前面,出镜的内容是关于房地产,也可能是关于楼市,这就不如选择在大型房地产广告前出镜。

行走的出镜形式

现在常态的中近景形式太多,很少用到行走的形式。比如站在商店门口说,是不是可以变成边走边说?

有一个相对来说的经验:如果背景是静的,记者就要是动的,如果背景是动的,记者就要是静的。在汶川大地震报道中,日本媒体在医院的采访,记者没有“观众朋友你好,我现在在成都现场的医院,现在怎么怎么样”的正像亮相,全部是在医院采访各个方面的画面。

头发和化妆

有的女记者喜欢披头发,但是在出镜风大的时候,头发就会成为干扰。

女主播,化妆太浓,头发吹的一丝缝都没有,都不合适。

透明伞

准备一个透明性非常好的伞,在下雨时出镜用。

地图

地图可以表现报道点在哪儿,为什么在这里做现场报道。

像台风等天灾的报道中,这是一个经常被忽略的的细节。很多地名和地理位置,记者烂熟于心,但是观众并不了解。

语速

现场语速稍快一点大家可以接受。

第二篇:我们需要这样的出镜记者

播音专业如何培养出镜记者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出镜记者形式的出现要晚20余年。从教育角度,我国对于出镜记者的培养体系、培养方式尚不完善,记者相关专著、教材多侧重于新闻采访、新闻写作,而结合播音主持专业方向的出镜记者培养专著则少之又少。

虽然播音专业具备较多优势,各院校教学也涉及现场报道的相关内容,但从结果看,目前各级电视媒体,由播音专业毕业生出任的出镜记者数量却寥寥无几。这说明目前高校还难以培养出优秀的出镜记者,出镜记者的培养对于当前的播音主持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播音专业教学对出镜记者培养的侧重

播音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基本上可以掌握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语态、报道形式。但从实际工作对学生业务能力要求来看,这些训练还很不够。播音专业学生由于长期受有稿播音的影响,许多院校培养出的主持人进行现场报道时存在脱稿主持能力弱、脱稿后情绪紧张、语言组织不通顺、现场应变能力差等问题,而出镜记者的培养就是要提升和解决新闻思维连贯性、新闻叙事语言组织、新闻线索发现、新闻现场空间处理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1.确立意识,关心时事

要让学生尽早树立“准新闻人”思想。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不关心新闻、不了解时事。播音员与主持人首先要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两耳不闻天下事,无法成为一名称职的新闻记者。

2.明确角色,循序渐进

要让学生明确现场报道和外景主持的区别。这两者语言样态不一样,播音主持高年级课堂训练以节目样态呈现为主。在明确角色的基础上,应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组织好语言,把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从简单的事件类报道入手,有意识地结合《语言表达基础》训练方法训练学生说事儿的能力。让学生了解在新闻现场该说哪些内容,可以忽略哪些内容,怎么说才能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3.心理模拟,亲临感受

影响水平发挥主要是心理因素的干扰。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或面对新闻人物的时候,经常会受到现场环境、采访对象、采访内容等多方面的干扰,这时候,出镜记者在镜头前如果不能排除不利影响,直接表现就是情绪紧张,思维阻断。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将现场得到的信息及时传递出来就难以实现。因此, 教师有必要结合真实新闻报道实例,通过预先准备,进行课堂命题模拟实践,并不断设置动态新闻现场情境,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报道练习。对学生表现要及时点评,寻找问题所在。对学生今后工作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需要尽早进行心理“脱敏”。

4.入手恰切,顺接“前学”

训练中,教师应首先培养学生对新闻的把握,新闻性是报道必要性的起点。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大新闻中抓细节,在报道中将新闻事件、现场与自己的小视角结合起来。很多人做新闻有误区,认为在新闻里展示细节太浪费时间,其实细节具有很大的能量,一个小细节抓好了,有时能抵上很多其他要素的展现。我们要求学生在做现场报道时一定要注意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与场景,这样的目的是使学生减少畏难情绪,做到承接即兴口语训练的学

1 习,从小处入手,思路顺接,继而完成报道中关系的揭示。

5. 由易至难,逐步深入

学生在有稿文案基础上要逐步完成无稿训练、口语化训练以及对新闻事件的复述训练。出镜方面,可以先进行演播室训练再进行室外训练。从易于复述的社会新闻开始,再进入时政新闻。训练开始时,起点要低,要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信心与兴趣。

在训练中,先找到出镜记者的语言样式。再进行表层信息的报道,起初可以按具体的文案进行,然后再融入到更高、更难的训练即评论性现场报道中。学生可以结合近期发生的当地新闻进行评论分析,不仅要进行表面信息描述,还要加入自己的观点。训练环节由简到难,在把握以上环节以后,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室内主持人与室外多位记者的模拟联线。进行多角度报道练习。营造实战氛围,让学生在紧张刺激中达到训练效果。

6. 适应变化,厚积薄发

现场报道是多变的。应该要依据现场情况,在教学上采取不同设计理念。学生准备出镜文稿可粗一些。在采访人物时,应该多采访几位不同身份的群众。因为现场目击者不只一个,而且每个人传达出的内容中,都融入了自己一定的观点。

出镜记者培养的远期目标是提高学生面对新闻的思考和判断力。这需要学生在课后花费大量时间。记者须是杂家,样样精通达不到,但起码要做半个专家。教师应要求学生下气力,花时间去学习以往可能根本没有关注过的问题,了解以往可能视而不见的“大事小情”。多用心,多思考,多积累,这样才可能“遇事不慌,处变不惊”。

7. 动静结合,同中求“异”

现在的新闻,无论是突发事件、预测性事件还是策划型事件,无论是体验式报道还是目击式报道,都要求出镜记者在镜头前表现形式多样化。教学中应要求学生细致观察新闻现场,选择有信息含量的背景。选择使用出镜的画面形式。训练中应该运用景别感、对象感、间距感、走动感,通过室内外拓展与纵横走动、高低变换与景别组合的演练,提升学生空间处理表现能力。在静态中拓展“动”让新闻报道显出活力,动态中表现“静”让新闻报道显出张力。

报道现场空间形态的体现属于出镜记者。加强空间表现能力的训练就是让出镜记者在镜头前表现出一种会看、善动、能走的创作本领。使学生练就新闻现场中创作报道“表现力”的自觉性。

 如果电视新闻中仅仅只有主持人端坐在镜头前念稿子,那么节目和受众之间就会产生距离感,而这样的距离感是产生不了美的。受众如今已经不再满足关于事实的陈述性报道,尤其是伴随着新闻现场的日益复杂,他们希望电视新闻记者频频出镜,以提问者或揭秘者的身份来讲述新闻,这样,出镜记者就应运而生了。

现在电视新闻中的出镜记者有许多都是从主持人或普通记者转型过来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主持人都能做出镜记者,也不是所有的记者都适合出镜。出镜记者要具备一定的特质,即提问的技巧和对新闻现场的控制能力、挖掘能力。在有些电视新闻节目中,我们确实看到了优秀的出镜记者为节目增光添彩,但同时也有一些出镜记者缺乏对现场的观察,不能很好地把握节目的进程,表现令人大失所望,最后将新闻的真实性和震慑力掩埋在遗憾之中。那么, 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最怕什么呢?

2 对自身情感缺乏适度的把握

在电视新闻中,我们常看到有的记者态度冷漠,不管发生了什么事、现场的气氛如何,总把自己置身事外,始终保持单一表情。还有一种现象,和上面的情况正好相反,那就是记者在现场很容易被当时的气氛所影响,或因为被采访者的不幸遭遇而心生怜悯;或因为遇到不公平的事而悲愤不已。其实这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出镜记者应该做到的,记者应该时刻记住自己的职责,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地报道。

缺乏对新闻现场的驾驭能力和判断力

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除了要具备镜头感、良好的形象和流利的口才外,还要具备非凡的洞察力以及对新闻事实价值的判断力。在采访前,记者应详细了解新闻事实的背景,在头脑里先形成一个大致的框架,想好采访的角度,这样才能在新闻现场快速准确地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对于一些突发事件,记者虽不能提前预见,但只要在平时的采访中能多留心,多观察,多积累经验,就不会出现措手不及的现象。

不能处理好和被采访者之间的关系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记者和被采访者之间也应该是平等的。作为一名有良知的记者,对待所有的被采访对象都应该一视同仁。对领导要表现出尊敬,不卑不亢,变仰视为平视,对弱势被采访者也要尊重,变俯视为平视。

忽略对被采访者的倾听

倾听是记者在采访中的一种技巧,真诚的倾听会拉近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他会认为你愿意倾听他的故事、接受他的思想。这种心灵上的沟通,会增强被采访者对记者的信任感,很可能就此打开话匣,那么距离你想要的答案也就不远了。

作为一名出镜记者到底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和能力呢? 首先要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思考和判断力的背后是要求记者要有丰富的阅历。你不了解工人,怎么采访工人?你不了解国家政策,怎么知道有人钻了政策的空子?记者必须是一个杂家,样样精通达不到,但起码要做到是半个专家。这样是对自己负责、对被采访者负责、对广大观众负责。

其次要有控制力。如果主动权被别人控制,那么记者就是一个失败者,得不到想要的,就会一直问。不管在什么时候,记者都不能慌,你不能被人给吓住。如果记者不能独立思考,还谈什么采访呢? 第三要有细致的观察能力。被采访者此时的情绪怎样?适不适合继续采访?他的神态怎样?有没有说谎?现场的环境怎样?有没有什么异常?细致的观察能力是记者取得采访成功的关键。如果你的观察力不够,很可能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一个很明显的漏洞,可能因为你的不仔细而没有发现,一旦事后发现,你将后悔莫及,最后很可能导致采访失败。 从一定程度上说,出镜记者的新闻品格决定着一个新闻节目的成败。新闻节目与出镜记者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好的新闻节目需要优秀的出镜记者;优秀的出镜记者既要熟练地掌握电视传播的规律,又要具备必要的新闻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节目的节奏,在镜头前淋漓尽致地表现。

我们需要这样的出镜记者

3 我们需要这样的你:

出镜记者必须的8种头脑准备

出镜记者说什么

3个救命秘诀

现场直播时可能会遇到的10个问题

千万不要做的10件事

推荐的5种工作模式

以下是详细内容:

1、对新闻有发烧热情──你要做新闻首先要看新闻,不但要看新闻还要喜欢追新闻,不但喜欢新闻还要痴迷新闻,也就是所谓的“新闻发烧友”。

2、有英雄主义气概──说白了就是强烈的个人表现欲望,有了这种欲望,就会无所畏惧一往无前越是艰险越向前。

3、有乡下人似的好奇心──看着什么都新鲜,前后左右都是新闻,脚下的石头都有故事。

4、熟悉当地事务,掌握人脉关系──记者应是公关人才。拿出一张人脉联络图,你就成功了一半。

5、出镜形象不错──不一定要求你有西施之容潘安之貌,我们期望的是,当人们在电视上看到你,第一印象是承认你是个不错的记者,这先要看你爹妈的造化,主要却是看你自己的举止和内涵。

6、应急反应迅速,应变能力强——最成功律师是刑事辩护律师,最成功的记者是突发事件直播报道记者。

7、有忧国忧民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记者有时是一种明显的符号代表,忧国忧民是正义感的基础,但遇事和表现要非常清醒和冷静。

8、有政治敏感──虽然记者不是政治家,但新闻永远和政治相关联。懂政治是一个成熟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志。

9、既要服从指挥又能独立作战──换言之,既能独立作战又要服从指挥。

10、有合作精神——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不仅为自己,也能为所有的盟员单位服务。

头脑准备

一、可以提前策划的情况下,出镜记者要做的功课:

1、事前调查与资料收集。

2、做一个报道构成表。根据日本出镜记者的经验,无论是一分钟的现场报道还是三十分钟大型现场报道的节目,都要把重点和提纲整理在一张A4纸上。这样可以一目了然。

3、 找细节。

4、 准备现场当事人的采访。

背景声、同期声、现场所有的声源都对现场报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能唤起观众的临场感和现场感,特别是现场当事人的鲜活对话。

注意:当事人的话不要由出镜记者代言,记者在采访前要与其进行交流,如果采访对象表达太差就不用他,一旦要用让他自己说话。不清楚的地方记者可以复述,但不要代言。

5、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分析。

二、突发事件当中的报道思路(以隧道高速路发生火灾为例)

1、直接要素。为什么会发生火灾,事故发生时的状况是什么。事故规模是多大。几点发生,损毁了几辆车。事故发生后的情况怎样,死了多少人,造成多大的交通瘫痪,这些都是最直接的要素。

2、间接要素。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应对设备和措施,应急道路是否存在,是否能够有水拴,事故进一步扩大的原因等等。

3、与事故相关的社会要素。法律上有什么不完善,保险问题,经

济影响,交通运输的影响,直接损失,对于社会一般性的影响,事故再次发生的预防,设备、流程上的预警等等。

4、应该吸取的教训和关注课题是什么。汽车构造上,刹车或者零件制造是否存在问题,是否有相同的事故,通道的建设,技术的革新还有文明的暗示等等。

三、直播之前的准备

1、知识。包括看书、看资料,了解正在发生什么,下一步可能要发生什么,发生此事的背景,但凡能拿到手的资料一定不要放过。

2、体验。有些事情自己不体验的话,事实上光靠看书是得不到相关的经验的。

3、故事。当后方需要,而前方记者觉得实在没有话说的时候,可以说一个故事。

4、人际资源。现场最权威的嘉宾,最合适的采访对象,可以解答问题的专家等等。

四、出镜记者的基本素质

a) a、复述者。

平时能不能把别人刚刚说给你的一件事,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在不添油加醋的情况下能够表述地非常好。这是必须要培养的一个基本的素质。

突发事件报道当中复述是非常有用的,你需要采访很多人,但是你并不能让每个人话都呈现在1:1的采访当中,你需要转述很多人的话,特别是当表述者的逻辑和表达并不非常优秀的时候,这时候你作为一个合适的复述者就变得至关重要。

b) b、观察者。

不光是眼睛的观察和适当的采访,观察者一定要使你观察到的东西,让观众也都能看见。

c、分析者

五、出镜记者的日常训练办法

经验一:多说。不断地把看过的新闻和别处听来的新闻讲给你身边的人听。

经验二:多写。不是把你即将要说的话写下来,而是把你平时的感受和经常触动你内心的东西写下来。当你是一个非常高明的书面表达者的时候,你填词造句的能力会大大提高,对现场报道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一个记者在突发事件报道的时候还在想用什么词更好,你就会顾此失彼。

经验三:小结。每次做一个大的直播或者大的活动之后,写一个大概半页纸只给自己看的小结。比如怎么协调跟技术部门的关系,这个技术应用的方式是否是最佳的方式,做下次直播的时候,翻一翻上次的总结很有用。

六、白岩松的阅读三层面:

第一个阅读是职业性阅读,作为一个新闻人必须要看的;

第二个兴趣性阅读;

6 第三与时代无关的阅读。

缺一不可。

七、白岩松推荐的几种读物:

想做好媒体的人必须要看《周末话报》和《外滩话报》。

尤其是《周末话报》两个板块:财富板块和新闻板块,给读者

提供的思维激荡非常大,每周的新闻板块都是针对中国和世界的热点,国外的媒体是怎么评论,怎么看,比参考消息更全,角度要更宽。

偶尔跨界去翻翻《财经》、《温故》、《闲话》、《良友》。

八、准备10做1

准备10做1的时候心里就有底,准备1做1的时候心里就没有底。

很多记者不关注大直播的全体,只关注自己这个局部要采集的内容,这是非常危险的。比如报道“神舟七号”火箭发射这一块,是不是只准备与火箭有关的内容。

张泉灵的经验,一定先要了解整个大系统是怎么回事,火箭在这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过去几次发射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也要对其它系统,整个整体有充分的了解,全部了解完,再准备火箭发射这一块,这样比单纯只准备火箭要把握得更准,更有底气。

出镜记者说什么

说精确的数据

用副词,不如拿出结结实实的数据。比如不要说“近日如何如何”,要具体说几月几日,不要模糊。

说感触——听到、闻到、摸到……

电视媒体是一个只能看、只能听、不能闻、不能摸的一个媒体,而记者在现场能看、能听、能闻、能摸,所以把记者在现场的感触说出来,调动各种感官系统的信息。比如化工厂发生火灾能闻到浓重的硫磺味道,这就增加了现场感。

在公用信号的情况下记者说什么

现在大量的直播事件采用公用信号,记者不能进入直播系统,这样才能保证公用信号是干净的。这个时候现场记者还能做什么?

首先,要做一个观察者,现场记者要发掘到底什么是观众看不见的。比如在一场球赛中,进球的刹那被完整直播,那个球星的妈妈坐在看台上是什么表情,对方的教练是什么表情,在进球那一刹那,有多少观众在为这个球欢呼呢,现场记者要做的就是做一个观察者,并且在事后描述出来。

第二情,要在现场做一个分析者。

现场采访内容一定要短

每一句采访的内容尽量不要超过45秒。现场不是一个说话场。除非采访对象是一个核心当事人。

依托细节、道具、空间和背景说话

越空的语言让人紧张,越危险,比如讲概念。

现场报道的内容要尽量依托现场的细节、道具、背景、人群等等。

在唐家山堰塞湖,一般记者报道容易用数字展现,“底下将近3米,高度将近2.5米。”白岩松采取的方式是说,“我现在身高是1.79米,我给大家演示一下”。不用说太多的话。要准备多少语言才能够完成这样一种冲击力呢?

把长问题切割成几个小问题

不少记者会跟主持人要求,你就问我这一个问题,然后从头回答到尾。其实越长越危险!切割成几个问题,多回合的交流可以有效减缓心理压力。

记者会发现,当你回答完第一个问题的时候还有点紧张,等主持人进行第二个问题时,你的心情就会缓解下来。

细节是现场报道最重要的生命线

白岩松介绍《岩松看日本》中的体会:“我在进靖国神社之前,我不知道我要用什么开头,这是非常危险的。当我从靖国神社出来的时候,突然抬头一看,靖国神社大门口正对着东京理工大学正门口,我一下看到这个“理”字,马上有东西开头了,„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香港回归第二天我做直播的时候,提前一个小时到了现场,到处逛时

8 看到管理站里挂着一张邓小平的大照片。我问:“小平来过?”管理站的人说;“来过啊,武警讲,1992年南巡,邓小平一个人站在管理线的门口站了10分钟,他姑娘过来劝他,爸走吧,他坚决不回头,还在那儿看。”我在直播中说这个内容,成为这个点报道当中最重要的细节。

点题

策划类的报道,点题是非常重要的。在节目最后有一两句,这样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提升作用,显得你的出镜比较有档次。

情绪也是现场感

情绪就是现场感的来源之一,焦虑也好,紧张也好,痛苦也好,悲伤也好,其实就是现场感的一部分,出镜记者本人的情绪最能直观感染观众,所以出镜记者情绪一定不能太平静,否则会损坏很多现场感。

不是什么都说

涉及到法律或者其他非常专业的东西,基本上要请专家来说。

3个救命秘诀

开好一个头

如果头能开好的话,就给自己的心理打下厚实的基础,你就成功了一半。给自己准备一个开场白,三五句开场白之后,你的心就会踏实下来。

说破了就不是问题

有一次白岩松在演播室做《360°》直播,突然记者送稿子,从白岩松前面过去,结果在镜头里面出现记者的腰和屁股的镜头。记者走过之后,白岩松很自然地说,直播的栏目就是随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突如其来的消息,我们记者急匆匆地,在这个镜头前走过,赶紧把这个稿子给我,显然这个事情不小,让我们一起看看是什么样的新闻,“印尼又发生了地震”。

试想,如果白岩松不马上把这个事情说破了的话,第二天可能就是“牛

9 仔门”事件。

给自己准备几句万灵的话

直播中有时会突然脑袋一片空白。应对类似情况应该学习香港歌手谭咏麟。谭咏麟每次开演唱会都会忘记歌词,他的解决办法是指着台下的观众大声喊:“你怎么来了,好高兴”就这样带过了。

现场直播时可能会碰到的10个问题

1现场有一个人让你开始,一个人不让你开始,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一定要毫不犹豫开始。

如果不到你,你开始了,会有人告诉你还没开始,再等会儿。但是如果给你了,你没开始,所有的人会看到你愣在那儿,而导演并不知道你出什么问题了。导演能做的就是赶紧把这个场转掉,交回到演播室,你就等于出了一个差错。

2直播时耳机里有多路声音干扰怎么办?

第一,可以放缓讲话速度,语速越快干扰越大。

第二,如果慢慢讲仍然不能抵御干扰,可以把耳机摘下来。

摘下来就意味着你放弃跟导播、主持人连线的可能,所以能不摘还是不要摘。

如果一定要摘,一定要在镜头对准你,并且你一定要确认红灯亮的时候,确认切出去的情况下摘。你摘的动作一定要慢,一定要让主持人、编导看到,我现在把耳机摘掉了,请不要再对我提问了。

3连线时没有作好准备或遇到无法回答的问题怎么办?

第一,在完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一定要拒绝;

第二, 用之前了解到的基本知识弥补一下。

第三, 遇到极其专业的问题,可以说我不知道,没有关系。

4直播中突然需要大幅调整镜头的运动路线怎么办?

直播中突然需要大幅调动镜头,但没有机会提前告诉摄像,要

先说这个,再说这个,摄像完全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给什么镜头。这种情况下最保险方式是,记者带着摄像走。这样让摄像跟着记者的身位移动,就把这个线路说清楚了。(张泉灵当时对演播室说:“岩松,这样,我把这个线路走一遍给你看吧。” 这其实是给摄像的一句提示,摄像就知道要跟着泉灵走了。但这种情况一定是现场有两个以上的机

10 位,可以切别的镜头支持的情况下才可以用。)

5怎样打破直播时越急越快的恶性循环?

唯一办法就是在一句话之后断一下,咽口唾沫再开始,没有关系。最好在直播之前就把恶性循环打破。(见下条。)

6怎样才能不陷入恶性循环?

依托现场的时候,就像演讲的时候有PPT一样,记者看到这一堆废墟,看到了那个旗帜,看到了那个门围,自然就知道要说什么了。但是脑子里只有自己之前写的那段话的时候,就太恐怖了,记者就得不断想下一句话是什么,那个句号之后,好像写了一个“是”,“是”后面是什么,你就完蛋了。

7怎样营造现场感?

在香港,大家都说记者直播的时候不要站在那边,好像一个木头人一样,尝试生动一点,让家里的观众好像在现场一样,所以除了比快以外,也要比现场感。

在一次出镜中,一个女记者很紧张跑来跑去,令观众觉得置身其中,现场感非常强烈,应该说把现场感百分之二百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当时的情况是,最混乱的场面已经发生过了,对那个记者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是她竟然可以令大家觉得还值得一看,还会多看几眼。

8直播时大量数据背不下来怎么办?

直播中可以自然地看稿。如果讲一些很重要的数据,看了一眼再跟大家讲,可能观众会觉得记者事先做了很多功课,掌握了很多数据证据,不是在乱讲。

9直播时耳机突然没有声音了怎么办?

出现任何技术故障的时候,不停止说话是最安全的应对方式。直播时记者的耳机突然没有声了,也就是说那一瞬间,记者跟导播系统没法连接了,这个时候该正常地说,“非常抱歉,我没有听到你提的问题,我只能先把我看到的情况跟观众朋友沟通一下。”

千万不要做的10件事

1千万不要准备整段的词,这会给你套上一个枷锁

记者准备内容,不要准备语句,完整地照着之前写好的东西来背诵,这是最危险的。

11 比如说,记者首先说天不错,接下来说旁边人很多。千万不要变成这样的稿子:“今天的天气万里无云,温度是25摄氏度,4级风……”忘掉了一个环节就有可能全部忘掉了,这是自己害自己。

2千万不要忘了 PGM减1

就是播出信号声源减去自己说话的声源,否则你一边在说话的时候一边在耳机里可以听到自己延迟一秒以后的声音,这对于出镜记者来说比任何的干扰都大,

在试声音的时候,因为你是通过电话在试,所以提前试不出来?你一定要在试的时候提醒录音师说给我减1了吗?

3千万不要给大系统添麻烦。

记得在地震的后期,有两个平面媒体的记者在唐家山已经告急的情况下,不顾所有人的劝阻又上了大坝,最后是动用了救援资源把这两个人救下来。,这两个人直到被救下来的时候都非常高兴,非常得意。你看我作为一个现场记者,我到一线去了。我们且不从大的社会效益的角度评价这两个人的行为,是否给整个的灾区救援带来更大的负担。但是当你是一个让人不放心的人,给大系统添麻烦,给领导添麻烦,你就可能没有下一次机会了。

4千万不要随意破坏和后期导演的时间约定

在直播开始之前导演通常会告诉前方记者,这一段直播在几分钟之内结束,作为前方记者,一定要遵守约定。如果记者一下子说了八分钟,在直播中导演不好打断记者,但是你们之间的信任关系会完全打破,在导演的心目当中你就是爱超时的人,不是一个靠谱的人。

在一个直播系统当中,互相的信任是整个关键,千万不要因为你想出风头而打破它,这是作为直播出镜记者的第一原则。

5现场千万不要把话铺得太满。

一定要留白,要让现场本身说话,让同期声进来。

比如某个段落,记者从一处走到另一处,移动时这三秒钟可以不说话,因为你是镜头跟随,观众不会觉得这当中断了。相反,你铺满了,你就是一个话唠。

6千万不要做没有必要的出镜

干说背景信息不能说明什么的时候,没有必要出镜。

最常见的比如一则常规的新闻:“几月几号第七届农业博览会在北京农展馆举行”,各种摊位都是农业新技术成果展览的内容,我们经常

12 看到的记者出镜就是“8月6号第七届农展会在北京农展馆举行,这次参加的一共175个单位。” 这个镜头应该是在高角度拍摄的农展馆的展览画面当中解决问题,这就不需要出镜了。

7千万不要把摄像变成死的

90%现场报道的记者的身后摄像是死的,不是摄像的能力不够,而是记者的观念不够,没有把摄像机调动起来,根据你的语言推、拉、摇、移,把现场大量的信息都丢了。

8千万不要假装“刚好碰上”

我们所有的记者在现场请嘉宾全是设计好的,全是严丝合缝,一看就是在等着采访,这种情况下,记者还经常垫一句话,“我们在现场刚好遇到了谁谁”。

在现场的嘉宾的功能是什么,一定是他不可代替,一定要一个环节让他解读,这时候嘉宾的出现天然就不假,因为有一种内容的悬念。现场可以变成临时演播室,记者上来就说,“今天谁谁跟我在这儿进行报道。”直接说破,这样就是一个非常自然的流程。

9千万不要霸住镜头

现在有不少记者,让所有镜头集中在他身上,没有让周边这些物品开口说话,这是一个非常可惜的事情。因为现场永远比记者的脸更有魅力,特别在突发事件面前。坚决不能出现记者在镜头前侃侃而谈,或者仅仅是单边镜头推拉摇移!单边直播一定要提前多角度拍摄画面,在直播中插画面!

10千万不要连线一结束马上就走

前方记者说完结束的契口后,前不要马上撤离镜头做万事大吉状,要直视镜头至少1分钟以上,手按耳麦做倾听演播室信号状,不时频率稍慢地颔首点头~~~直至导播喊:OK,信号切走了,没你戏了后台呆着去吧。

11千万不要随便在报道中下结论

不能简单地罗列数据,更不能随便下结论,尽量戒绝“居民生活基本不受影响”、“汛情平稳”这样的话,应以可信的数据和细节来让观众自己得出结论。

推荐的5种工作模式

13

直播车+现场报道短片

当直播车能抵达的现场,不如新闻现场的时候,一定要在新闻现场进行报道。有的时候直播车的作用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把以直播的方式拍摄的短片传回去,并且只要传回去就能播出,这就是胜利。

出镜=记者+摄像

我们现在80%的出镜现场只是一个凝固的照片,从头到尾报道,镜头的景别没有变过,这么一个取景框能有多少信息?这个原因是记者和摄像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记者要陈述什么样的内容,要提前告诉摄像,说什么,得摇到这个,这个东西很重要。你尊重他,你刺激他,摄像会激起无穷的创作动力。

直播前,把行进的路线,将说到的内容跟摄像说一遍。比如先会从那边的碎房子说起,其中说到这个碎房子的情况,然后这边的旗杆,之后说那个门框……而且问摄像,这对摄像的运动路线来说,是舒服的吗?如果记者的语言逻辑这样安排是最舒服的,但摄像说没有办法这么给,记者就得调整自己的语言逻辑。

把尾句给摄像,清楚地告诉摄像,尾句不要回记者或者尾句一定要回记者。如果不回记者,告诉摄像,最后一句话大概说到什么,落在什么上。

做好“第一个” 不平均分配体力

用50%左右的精力去准备头10%的内容,不要平均分配体力,为什么?只要把开始的部分做好了,后面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可是

如果开始的部分磕磕绊绊,把自己扔在那儿,后面会不断地出现错误。

第一,

要对第一场格外在乎。

第二,

第一场如果是两个小时,就要对头几分钟格外在乎。

第三,

如果这头十几分钟,要面临几个嘉宾,要对问他们的第一个问题格外在乎,

延时

现场直播一般不延时,是否延时取决于前方记者的判断。如果安全就不延,不安全才延时。

如果现场不安全,可以提前将画面拍回来,记者再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出现场,直播时插画面,这样可以保证直播中双方对话。

14

语录

你要活在现场,不要立在现场。(指记者的出镜形式)

永远不要被你准备的东西绊住了手脚,现场永远是最有魅力的。

如果把所有的词都背下来,那么你的脸上永远呈现的是下一句话的表情,因为你永远在想“下一句话该说什么”。

杂项

出镜背景

一定要和报道的主题有紧密联系。

比如不少记者出镜会选择在树丛前面,出镜的内容是关于房地产,也可能是关于楼市,这就不如选择在大型房地产广告前出镜。

行走的出镜形式

现在常态的中近景形式太多,很少用到行走的形式。比如站在商店门口说,是不是可以变成边走边说?

有一个相对来说的经验:如果背景是静的,记者就要是动的,如果背景是动的,记者就要是静的。在汶川大地震报道中,日本媒体在医院的采访,记者没有“观众朋友你好,我现在在成都现场的医院,现在怎么怎么样”的正像亮相,全部是在医院采访各个方面的画面。

头发和化妆

有的女记者喜欢披头发,但是在出镜风大的时候,头发就会成为干扰。

女主播,化妆太浓,头发吹的一丝缝都没有,都不合适。

透明伞

准备一个透明性非常好的伞,在下雨时出镜用。

地图

地图可以表现报道点在哪儿,为什么在这里做现场报道。

像台风等天灾的报道中,这是一个经常被忽略的的细节。很多地名和地理位置,记者烂熟于心,但是观众并不了解。

15

语速

现场语速稍快一点大家可以接受。

第三篇:出镜记者柴静(小编推荐)

央视出镜记者柴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

柴静:1976年出生于山西,1995年毕业于湖南长沙铁道学院,同年主持湖南文艺广播电台《夜色温柔》节目;1998年辞职到北京广播电视学院进修电视编辑;2001年担任央视《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主持人; 2003年4月,成为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零距离”报道“非典”。

《北京:“非典”阻击战》《征服感染》《非典时期王府井》《“非典”突袭人民医院》《专访何大一》《阿文的噩梦》《双城的创伤》《村官的价格》《事故的背后》《艾滋孤儿的家》《张润栓的年关》《被起诉的杂志社》《长大未成人》《陈丹青出走》《精神病人暴力事件调查》《救助站的困惑》《命运的琴弦》《女子监狱调查》《深圳外贸骗局揭秘》《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网瘾少年》《心灵的成长》《新型毒品》《以生命的名义》《注射隆胸》《钟祥投毒案再调查》《一只猫的非常死亡》等等(来源:央视国际)

2003年6月的一天,柴静坐在武威开往双城镇的小车上,车窗外掠过的是绿色的田野,但是柴静却心情沉重。5月下旬,在双城镇发生了六年级学生连续服毒事件,两名死亡,四名获救。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少年选择了这样极端的方式,是柴静要探寻的谜底。

在随后的几天里,柴静和她的同事经过大量深入细致的采访,让那些沉默的少年开口说了话,最终像剥茧抽丝一样,解开了事件的谜团。尤为难得的是,柴静把少年和成年人对死亡和生命的不同理解放在一起加以对照,用温暖的关怀和理解的光芒照亮了少年们敏感而复杂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双城创伤》。

在双城采访时的一件事让柴静久久难忘。一个14岁的男孩接受完采访之后,遭到母亲的责骂。因为他母亲在找他的路上,听到的尽是镇上人们的指责,他们认为都是她的儿子给镇上人丢尽了脸。男孩说,等你调查完,我就离开这个世界了。柴静听了十分难过地说:如果是因为我们调查的话,我们今晚就走。男孩说:你们要是今晚走,明天就见不到我了。然后转身离开。尽管后来柴静写了一封信给那个男孩,在信中柴静讲述了自己在14岁时的经历。但是,柴静仍然觉得当时是一个记者最痛苦、最无能为力的时候。

在《双城创伤》中,那个头发披覆下来遮住半边脸庞、书写浓情文字的柴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练冷峻,又不失理解和同情之心的出镜记者柴静。

“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柴静18岁时就在湖南电台开始主持《夜色温柔》,深受听众的欢迎和喜爱。1999年,柴静进入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两年后,柴静来到央视,主持《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一个没有名校的学历背景,不是新闻专业出身的普通女孩子,身处的是真正的江湖,柴静度过了一段痛苦的适应期。“像花豹要改变自己身上的花纹一样,是血淋淋的。”柴静说自己从蹲马步开始学起基本功,流汗流血、风吹日晒。她曾经采用最笨拙的办法,像蚂蚁一点一点地搬运食物一样,竭尽全力地去学习。自己做策划,观摩同行的节目,上机编节目,熬夜到凌晨三四点。但是即使得了金奖,她也没有摆脱沮丧和不安。柴静的遗憾是自己没有在一线当过记者,缺乏在新闻岗位打磨的历练。

当柴静离开演播室来到《新闻调查》之后,她终于站到了她渴望的新闻现场。“新闻是一盆水,从演播室到现场就等于把一个人整个放到这盆水里,浑身湿淋淋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接触到的全是新闻。当你沉浸在水里面的时候,你就不用去想你是什么样,你需

要怎么去问。你只要去感觉它,按正常人那样,按照欲望去发现就对了。”

“欲望”是柴静嘴边出现得非常多的一个词语,对新闻真相追寻的“欲望”让柴静一次又一次站到风暴的中心。柴静用“充满艰辛”和“极其兴奋”来形容在《新闻调查》的工作。行万里路意味着将深入各种未知的现场,面对未知的危险和威胁。有一次在山西采访归来途中,路边发生爆炸,火药全溅到车窗玻璃上。柴静打趣地说,如果没有玻璃阻挡的话,我的头发缝要改朝另外一边分了。

其实早在《双城创伤》之前播出的《北京“非典”狙击战》中,面貌一新的柴静已经让人刮目相看。2003年4月,柴静来到《新闻调查》报到的第一天,就参加了《北京“非典”狙击战》的拍摄,勇敢的柴静成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惊心动魄的现场气氛、摇晃的镜头、柴静身穿白色防护服的瘦弱身影和苍白的面容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熟悉柴静的朋友着实为她捏了一把汗,节目播出的当天晚上,柴静接到了数量前所未有的电话,感动之余,她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认识这么多人。

“站在新闻的风暴眼当中是幸运的,那时候奔波在医院之间,有一种被解放出来了的兴奋感觉。非典发生的时候,如果我不是记者,我也会用DV或者笔和纸到大街上,去把那些东西记录下来。这是我的本能。”柴静这样说道。

非典的报道让柴静在观众中获得了极大的认知度。在双城的一个深夜,柴静对一个男孩的采访进行到一半,当地镇政府派人前来敲门,企图阻挠。柴静问男孩你愿意跟我回酒店接受采访吗?酒店在一个小时的车程以外。男孩说:我愿意。柴静下意识地问:为什么?男孩的回答出乎意料:因为我看了你非典的报道。柴静心头一热,半晌没有说出话来。因为非典的报道,柴静得到了很多的肯定和荣誉,但是没有这句话这样打动过她:“我得到了最珍贵的东西———信赖。”

1976年出生于山西,1995年毕业于湖南长沙铁道学院,同年主持湖南文艺广播电台《夜色温柔》节目;1998年辞职到北京广播电视学院进修电视编辑;2001年担任央视《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主持人; 2003年4月,成为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零距离”报道“非典”。

《北京:“非典”阻击战》《征服感染》《非典时期王府井》《“非典”突袭人民医院》

《专访何大一》《阿文的噩梦》《双城的创伤》《村官的价格》《事故的背后》

《艾滋孤儿的家》《张润栓的年关》《被起诉的杂志社》《长大未成人》

《陈丹青出走》《精神病人暴力事件调查》《救助站的困惑》《命运的琴弦》

《女子监狱调查》《深圳外贸骗局揭秘》《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网瘾少年》

《心灵的成长》《新型毒品》《以生命的名义》《注射隆胸》

《钟祥投毒案再调查》《一只猫的非常死亡》等等(来源:央视国际)

2003年6月的一天,柴静坐在武威开往双城镇的小车上,车窗外掠过的是绿色的田野,但是柴静却心情沉重。5月下旬,在双城镇发生了六年级学生连续服毒事件,两名死亡,四名获救。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少年选择了这样极端的方式,是柴静要探寻的谜底。

在随后的几天里,柴静和她的同事经过大量深入细致的采访,让那些沉默的少年开口说了话,最终像剥茧抽丝一样,解开了事件的谜团。尤为难得的是,柴静把少年和成年人对死亡和生命的不同理解放在一起加以对照,用温暖的关怀和理解的光芒照亮了少年们敏感而复杂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双城创伤》。

在双城采访时的一件事让柴静久久难忘。一个14岁的男孩接受完采访之后,遭到母亲的责骂。因为他母亲在找他的路上,听到的尽是镇上人们的指责,他们认为都是她的儿子给镇上人丢尽了脸。男孩说,等你调查完,我就离开这个世界了。柴静听了十分难过地说:如果是因为我们调查的话,我们今晚就走。男孩说:你们要是今晚走,明天就见不到我了。然后转身离开。尽管后来柴静写了一封信给那个男孩,在信中柴静讲述了自己在14岁时的经历。但是,柴静仍然觉得当时是一个记者最痛苦、最无能为力的时候。

在《双城创伤》中,那个头发披覆下来遮住半边脸庞、书写浓情文字的柴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练冷峻,又不失理解和同情之心的出镜记者柴静。

“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柴静18岁时就在湖南电台开始主持《夜色温柔》,深受听众的欢迎和喜爱。1999年,柴静进入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两年后,柴静来到央视,主持《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一个没有名校的学历背景,不是新闻专业出身的普通女孩子,身处的是真正的江湖,柴静度过了一段痛苦的适应期。“像花豹要改变自己身上的花纹一样,是血淋淋的。”柴静说自己从蹲马步开始学起基本功,流汗流血、风吹日晒。她曾经采用最笨拙的办法,像蚂蚁一点一点地搬运食物一样,竭尽全力地去学习。自己做策划,观摩同行的节目,上机编节目,熬夜到凌晨三四点。但是即使得了金奖,她也没有摆脱沮丧和不安。柴静的遗憾是自己没有在一线当过记者,缺乏在新闻岗位打磨的历练。

当柴静离开演播室来到《新闻调查》之后,她终于站到了她渴望的新闻现场。“新闻是一盆水,从演播室到现场就等于把一个人整个放到这盆水里,浑身湿淋淋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接触到的全是新闻。当你沉浸在水里面的时候,你就不用去想你是什么样,你需要怎么去问。你只要去感觉它,按正常人那样,按照欲望去发现就对了。”

“欲望”是柴静嘴边出现得非常多的一个词语,对新闻真相追寻的“欲望”让柴静一次又一次站到风暴的中心。柴静用“充满艰辛”和“极其兴奋”来形容在《新闻调查》的工作。行万里路意味着将深入各种未知的现场,面对未知的危险和威胁。有一次在山西采访归来途中,路边发生爆炸,火药全溅到车窗玻璃上。柴静打趣地说,如果没有玻璃阻挡的话,我的头发缝要改朝另外一边分了。

柴静:做新闻是我生存的方式

提起柴静,很多人会想到央视的名牌栏目《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但更多的人想到的是《新闻调查》。作为一名记者兼主持人,节目当中她是冷静客观的,她有一颗炽热的扶持弱者的心灵。她有着谈不上漂亮的外表,但却有着一种飘逸而明慧的气质。5月9日下午,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柴静作客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讲述了她做新闻记者的经历和感受“记者不仅是我的职业身份,做新闻也是我生存的一种方式,记者的天职就是调查事实的真相。”

第一次坐到演播室

上大学时就每天抱着收音机听电台的节目,从那时候起,柴静就对电台那端的主持人怀着好奇与渴望。第一次坐到话筒前,是在上大学时,她自己借用学校的播音室录了一盘带子,当时把自己所能理解的文学、青春、梦想都录了下来,并且步行两个多小时送到电台希望能得到电台的认可。没想到当时主持人就决定让她把这盘带子做一期节目播放出来。“我第一次坐到真正的演播室,就觉得自己就属于这个地方,没有恐惧和紧张。”

19岁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的柴静学的是财会专业,当时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山西太原铁路局工作,但她毅然辞掉在别人看来既稳定又舒适的工作,带着户口和工作关系到湖南那家电台做节目。“当时争取到做电台主持人其实并不容易,在长沙的时候我自己一个人租房子住,听不懂方言,晚上刮大风,我就听新加坡电台林伟的《点一盏心灯》,他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灯火‟,这句话给我感触很深,就决定做电台午夜节目。”当时电台从10:30到12:00放花鼓戏,柴静就和电台的领导申请做这一档节目,甚至可以不要工资,而且可以把放花鼓戏的人员工资省下来。她创建了名为《夜色温柔》的晚间节目,一做就是三年,那时只想到这是自己的一个梦想,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止她。她忍受着没有亲人和朋友身在异乡的孤独,柴静说那个时候也是她和自己的工作热恋的时候。“一个人为自己的工作神魂颠倒是多么幸福。”柴静说那个时候她主要是接听听众打来的热线电话,什么都谈。其实那个时候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去帮助别人排忧解难,毕竟她只有19岁,但是想用声音激发一个有想像力的世界,她只需要说“我在,我听到了,我懂”这样的字眼。“作为一个传媒人,应该珍惜陌生人给予自己的信任,当时感到很幸福。”

第一次做社会新闻

五月的长沙正是茉莉花开的时候,凌晨两三点男人们成箱成箱地喝着啤酒,女人们吃着东西。柴静经常能看到大街上享受着这种安逸生活的男人女人们。她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生活,有种莫名的恐惧让她感到害怕。当时她已小有名气,22岁,她放弃了现有的一切来到北京广播学院,开始了她的学生生活,学的是电视编辑。“那个时候我也和你们一样,睡在蓝白相间的格子床单上,简单而有激情。”面对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的上百名大学生,柴静如行云流水般的演讲语言一下子就增强了学生们的亲近感。在北广学习不到半年,她在《三联生活周刊》上看到一则招聘广告,她打电话过去时对方说已经招聘完了。“你们不是想要优秀的记者吗?这还有期限吗?”她的一句话,给自己创造了一个机会,对方让她第二天去试试。第二天她去应聘,负责招聘的人看看她说“你长得挺漂亮的,不愁没出路,回去吧”。就这样,她被打发回来。没过多久,《三联生活周刊》给她打电话他们要做一个封面周刊,问她做不做,柴静二话没说,立即答应下来。她用了三天的时间写出两万多字的稿子,就在她放假准备回家时编辑打电话说让她把两万字改成两千字,她用了两个小时把稿子改完,跑到车站时离开车还有五分钟。

一次,她偶然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看到一本杂志,一幅巨照吸引了她。那是一个妓女和她男朋友的照片,是关于海南庙街风尘女阿V的,那是著名的摄影师赵铁林用八年的时间写了8万字来反映妓女生活的。看完后对她的触动很大,她当时就写了一篇叫《生命本身并无羞耻》寄到了杂志社。没想到杂志社负责人打来电话说希望她能去他那里工作,并让她和赵铁林去做患孤独症儿童的新闻报道,这是柴静第一次做社会新闻。当时这些孩子的母亲们并不配合采访,戒备心很强。“采访弱者就要让他们同情你。”拍完照片的老赵扔给她这句话就走了。柴静跟着一个母亲领着孩子回到家,这位母亲根本不搭理她。她就跟着,一直到六七点钟,这位母亲开始吃饭,她只好到门外等着,透过门帘的缝隙柴静可以看到那位母亲一直看着她。后来孩子出来了,大概五六岁,在门口的台阶上她搀了一下孩子,跟孩子在院子里玩儿。母亲还是不理她,后来她牵着一条大狗出去了,走时跟她说了一句:“你明天来吧。”就这样,这位母亲终于接受了柴静的采访。

第一次做电视主持人

就在柴静做文字记者热火朝天的时候,湖南卫视邀请她做谈话节目《新青年》的主持人。“也许年轻,当时特别有勇气,从来没做过电视节目。大概是六年前,为了证明我们是文化先锋,做了一期关于上世纪70年代新锐诗歌的话题。请来号称用上半身写作的女诗人和用下半身写作的男诗人作嘉宾,当时我的手紧紧地攥着话筒,现在我妈还记得我当时的样子。”在湖南卫视做了一年多的文化类谈话节目后,柴静便走进了中央电视台。

第一次找到自我

刚去央视时,有同事说她不适合做新闻记者,新闻记者有两个特点:包打听,爱传播,从柴静文静柔弱的外表根本看不出作为新闻记者的特征。在央视的第一年,柴静在《东方时空·时空连线》做主持人,柴静说那一年是她最焦虑和压力最大的一年,一直找不到感觉。

在《新闻调查》中柴静找到了自我,她去《新闻调查》的第一天,做的节目就是关于“非典”的报道。对这场前线经历,柴静说现在想起来还触目惊心。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必须深入一线采访,才能揭示出事实的真相。当时人民医院的护士王晶感染了SARS,她的丈夫把她发过来的短信拿给柴静看,“春天花开了,我就回来了。”这是王晶被感染后发给丈夫的第一条短信。当王晶因感染SARS去世后,她的儿子大宝还不知道,在家里为妈妈叠了好多幸福星装在一个绿色的罐子里。那一刻,柴静说她真正意识到作为一个新闻记者的责任,她有责任记录下这一切,让全国人民记住这场灾难,记住为这场灾难所付出的代价。“„非典‟让我知道什么是真相,获得最接近事实的东西就是让新闻当事人开口说话。”

“新闻记者不仅是我的一个职业身份,也是我生存的一种方式。”在《双城的创伤》中,有人说柴静提着高跟鞋追着那个孩子是作秀,柴静对此并没有过多的解释。《双城的创伤》是对一个叫双城镇的孩子自杀事件的调查(这个细节发生在柴静去寻找这一自杀事件的另外一个当事孩子,他先关上门,然后又迅速地跑上家旁边的陡峭高台,这时候,柴静拎起裤角,脱下高跟鞋,艰难地也跟着爬了上去,最终跟这个孩子说上话)。“其实我只是想用尽所有电视手段来穷尽对事实的调查,可大家认为是作秀”。柴静把做新闻当成了一种生存方式,也当成了一种责任,用手中的权利帮助那些需要帮助和扶持的人。(记者 史文丽/内蒙古晨报)

其实早在《双城创伤》之前播出的《北京“非典”狙击战》中,面貌一新的柴静已经让人刮目相看。2003年4月,柴静来到《新闻调查》报到的第一天,就参加了《北京“非典”狙击战》的拍摄,勇敢的柴静成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惊心动魄的现场气氛、摇晃的镜头、柴静身穿白色防护服的瘦弱身影和苍白的面容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熟悉柴静的朋友着实为她捏了一把汗,节目播出的当天晚上,柴静接到了数量前所未有的电话,感动之余,她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认识这么多人。

“站在新闻的风暴眼当中是幸运的,那时候奔波在医院之间,有一种被解放出来了的兴奋感觉。非典发生的时候,如果我不是记者,我也会用DV或者笔和纸到大街上,去把那些东西记录下来。这是我的本能。”柴静这样说道。

非典的报道让柴静在观众中获得了极大的认知度。在双城的一个深夜,柴静对一个男孩的采访进行到一半,当地镇政府派人前来敲门,企图阻挠。柴静问男孩你愿意跟我回酒店接受采访吗?酒店在一个小时的车程以外。男孩说:我愿意。柴静下意识地问:为什么?男孩的回答出乎意料:因为我看了你非典的报道。柴静心头一热,半晌没有说出话来。因为非典的报道,柴静得到了很多的肯定和荣誉,但是没有这句话这样打动过她:“我得到了最珍贵的东西———信赖。”

柴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

2003年3月新疆喀什地震,当时还在《时空连线》做评论主持的柴静,第一次作为记者来到新闻现场。就是这第一次,让柴静确认了自己的“要什么,怎样要”——

“我忽然明白了什么是新闻。新闻,不是我往常坐在演播室里转述的数据或判断。在这里,它像水一样,劈头盖脸的,无所不在。我的眼睛里、耳朵里、鼻子和嘴巴里,都是新闻。不必小心翼翼地考虑怎么措辞——你问的就是未知,问的是你的欲望,就是新闻。做新闻,最好的位置就是离它最近的地方。”

公正意味着形式上的均衡,也意味着耐心。“当你面对谎话,言不由衷的话,要控制,要一样尊重他讲话的权利,要等待谎话自己暴露自己。”比如《事故的背后》,先期调查已证明了药厂的污染,但,负责人仍坚持“绝对没有”;“那我们闻到的气味是什么?”“没有啊,我的鼻子没有你那么灵敏。”……片子到这里就结束了。——“足够了,而没有必要怒火中烧地质问,„你骗人!你明明闻到了还说闻不到!‟”

真实的是庄严的。“在卢浮宫,在凡高的《麦田》前面,我坐了半个小时。爱凡高,爱他的真实——真实的,可能笨重,可能残酷;但是是庄严的伟大的,自有它的温柔。”

这个“真”,对柴静,在艺术人生里是“美”,是宽解;在工作里,又常常是“善”,是“不辜负”。《迟来的审判》里,一个负责调查强奸案的刑警,为了劝说试图自杀的被害人,信誓旦旦,千辛万苦地,追讨凶犯追还公正;但当嫌疑犯还是因为“有关系”逃脱了,被害人还是自杀了,“他哭了,非常伤心,觉得自己无法实现诺言,不想再做警察了……”但,恰是这个,一个小小的努力但感到无力的人,让总是“抱着怀疑和否定开始寻找”的记者柴静,感到尊严感到善的存在,“给人肯定和安慰。”

真实的魅力,还在于它的戏剧性,“每访问完一个人,都会把这个人的经历在心里过一遍,真的是„没有比新闻更好的戏剧了‟”;还在于“创造”,“你采访谁,不采访谁,你问什么,不问什么,一个片子出来,是有观察者痕迹的——不单单是一个提问的工具,那里面,是有„我‟的。”(南方人物周刊)

第四篇:我国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本文就针对目前我国目前庞大的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群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对如何提高出镜记者素养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出镜记者 现状 记者素养

一、什么是出镜记者

1.出镜记者的定义

“出镜记者”一词原文为:On-cameraCorrespondentand reporter,意思是上镜的通讯员和记者,其基本内涵和要求是:通讯员和记者在镜头前通过连线向演播室内的主持人或向观众报告现场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向新闻当事人提出观众想提出的问题,并找出答案,同时对所报道新闻事实的准确性负责,出镜时的语音语调准确恰当,评论公正客观。

2.出镜记者的分类

目前,出镜记者根据所在新闻节目的类别、报道的性质,大致分三类:一类是“新闻消息出镜记者”,如:参加《2010年两会报道》的现场记者,在这类新闻消息中,出镜记者在镜头中报道的时间较短,多为现场描述和简单的提问,他们在直播连线中较多出现;第二类是“新闻专题出镜记者”,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柴静、杨春,他们贯穿整体新闻事件的调查和采访过程中,对新闻当事人进行提问,或者对新闻事件进行阶段性的、归纳,发表简单的评论;第三类就是“人物访谈类出镜记者”如中央电视台《面对面》的王志、凤凰卫视《杨澜工作室》杨澜、《鲁豫有约》的鲁豫等等,他们往往以某一新闻事件为依托,在节目中对新闻人物进行一对一甚至一对多的采访。

二、我国电视出镜记者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我国电视荧屏上,每天都能看到很多出镜记者,有的报道细致精彩,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也有不少滥竽充数、素质低下的,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电视出镜记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对新闻现场的判断能力

缺乏对新闻现场的判断能力:目前不少出镜记者由于缺乏实际训练,虽然形象清新、口齿伶俐,但一旦遇到复杂的新闻现场或事件突发变故,很多人会变得词不达意、神态慌乱。甚至丧失对新闻的报道力。

事实上,新闻判断能力是新闻记者的核心能力之一,它分为两个层次:事实判断力和价值判断力。前者需要记者对新闻背景和现场信息迅速融合并对事实加以判断,它直接决定着电视新闻记者在作现场出镜报道时的表现。而后者则需要在准确的事实判断基础上具备超凡洞察力。而在我国,许多记者对新闻现场的判断力十分片面,有的对事实陈述不清,有的则在导向方面出现偏差。影响传播效果。

2.缺乏对新闻现场的把握能力

∩见,作为电视新闻记者一定要有强烈的是非观作为情感表达的基础,其次,也要讲求记者的客观公正和情感控制,记者要能从新闻事件的影响中超脱出来,成为客观的媒体代言人,从而履行自己的职责。

4.提问缺乏针对性

不少出镜记者的提问没有针对性,随意性强——“你有什么看法?”“谈谈你的感想?”,

新闻中大量充斥的开放式提问常常使采访流于表面,无法深入。

杨澜曾说:“我以提问为生。”记者的任务就是采访,出镜记者在采访中的角色就是一个问询者,提问几乎就是采访的实质。以套话提问的结果,得到的也可能只是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套话。新闻需要的是情感的真实流露,是有价值的信息,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捷径,要想得到有价值的回答,只有付出艰苦的努力,提出有针对性、有挖掘力的问题。

5.只顾自己表现,忘了倾听

不少记者在现场只记得自己去说,却忘记了给被访者说话的机会,他们在现场侃侃而谈、口若悬河,置身旁的被访者于不顾,采访几乎变成了记者的个人口才秀。

记者应该学会倾听,记者的倾听是一种对他人尊重的态度,也是对被采访者畅所欲言的一种期待。记者的倾听还是一种技巧,要善听、会昕,记者的“听”是“说”和“问”的前提和基础。而且,记者的倾听本身就是胸有成竹的表现,这是记者传递给观众的很重要的非语言信息。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曾介绍过自己的采访经验,他认为采访的核心目的是得到新闻事实,因此,记者要给对方说话的权利,也给自己探寻新闻事实的机会,“让对方发出火花,烧出光亮。这才是记者的真本事。”

三、如何提高出镜记者素养

记者出镜采访报道有它的特殊与工作方法,这就要求出镜记者不仅应具备新闻工作者基本的素质,更要培养一些特殊的能力素养:

1.要培养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记者出镜做报道,是随着新闻现场发生的变化,及时组织语言,进行现场口述,新闻事实稍纵即逝,没有时间反复推敲字句,这就要求出镜记者语言逻辑性要强,出口成章,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表达流畅,让观众一听就明白。

2.应重视出镜时的荧屏形象。

出镜记者提倡本色出镜是为了展示记者亲切、真实的一面,提高新闻报道的亲切感、现场感。但是这不等于出镜记者可以不修边幅,随心所欲、我行我素,记者出镜时应对自己的身体动作、着装仪表等方面有严格的要求。

在采访时,出镜记者要避免把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动作带上屏幕,着装要庄重大方,与采访环境和谐一致,在镜头前要稳重,无论是坐、是站、是行,姿态都要端正得体,避免故作深沉或自我欣赏,否则,这些非语言符号传递的信息将影响新闻的总体传播效果。

3.要有细致入微的现场观察力。

在新闻现场,记者要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观察现场细节,挖掘真正有价值的、与众不同的内容,新闻现场任何一个细节、一个动作都不能逃离记者的眼睛,只有观察得深,观察得细,才能讲得精彩,问得到位。而这种敏锐的观察力是记者日积月累的经验和内在的素质的提炼。

4.做好前期准备,提问有的放矢

访前准备是采访中的重要一环,被称为“静态采访”。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是在思维上交锋,这种交锋往往在一两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内结束。而为这短短的一瞬,记者的准备确应该是是几天、几个月甚至更长。在采访过程中问什么,怎么问,这需要记者提前做好大

量案头工作,查找相关资料,向知情人了解被访对象的背景情况等等,只有这样,在设计问题和采访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5.摆正记者和被采访对象间的关系

记者在新闻现场采访,无论被采访对象是什么人,现场记者的行为视角不宜仰视和俯视,而应该是平视。所谓“平视”,是指人文观念上的平等,即对被采访者的充分尊重。

不同的场合和对象是有变化的:对待强势的被访者,记者应该采取适当压抑对方的方式,而对待弱势的被访者,记者应该采取鼓励的方法,只有这样,才会形成平等的对话,让被访者能知无不言,使得采访顺利进行。

四、出镜记者的趋势

1.愈加细分化、专业化

除新闻专业知识外,其他多方面知识及人脉资源的积累会变的愈加重要,这对记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绝大部分的电视台都为出镜记者分线,如:政法线、线、农林线、线等等。这就对记者在改专业的知识要求大大增加,不但要有专业的新闻知识还要懂得其他各个方面的专业性知识。

2.国际化趋势加深

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来学习、生活、工作,他们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甚至成为我们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采访的过程中,必定会因为国界不一样,生活习惯,说话方式等等的不一样而出现众多的问题,不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也许就会犯错,而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出国采访变得愈加频繁,记者迫切需要学习一门甚至几门外语以适应工作需求。

3.时代的到来及第四媒体出现的影响

网络的普及和3G时代的到来,对于出镜记者直接与观众对话及交流也能变成可能。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背景下的人们都能随心所欲的对某件事进行讨论或者和直接和记者进行提问、对话等,这些都需要记者更需要学会掌握和利用网络技能和利用各种新兴媒体,使用这些新手段挖掘和传播有价值的新闻内容,为受众服务。

第五篇:浅谈现场采访报道对于出镜记者的素质要求

现场采访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的一种基本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视新闻节目之中。现场采访报道凸显了电视直观形象和实时传播的优势,提高了电视新闻的可信度,满足了电视观众“眼见为实”的心理需求;在现场采访报道中,除了出镜记者与被采访者的同期声之外,还加入了体态语言以及周边环境变化等信息,因此,观众可以从采访过程的整体来把握、感受、接收来自荧屏的各种信息,可以提高观众的参与意识,增强传播效果。

作为出镜采访的记者在进行现场的新闻采访报道过程中,要想较好地完成现场新闻的采访工作,应该具备以下六种基本素质:

一、 较强的政治敏感性,把握采访报道的基调

从事现场报道的出镜记者,要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责任感。电视媒体是党和政府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是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出镜记者必须时刻牢记自身的使命和职责,必须要实事求是。

要根据新闻事实的性质和大致情况,提前做好采访报道基调的设定,尤其是涉及到突发事故或者负面新闻时,报道基调设定显得更加重要。在采访过程中,既要引导被采访者说出新闻事实的相关内容,也要对其语言表达进行严格把关,防止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传播出去,造成不良影响。一些突发灾难事故的现场报道,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的现场采访报道中,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不过多展示灾难的悲惨,而是把报道的重点放在宣传抗震救灾的先进事迹,振奋人心。在这样的基调下,既通过记者的现场报道展示了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也通过现场采访报道了军民团结一心抢险救灾的事迹,感动了全国人民,鼓舞了士气,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二、 扎实的新闻专业素质,做好采访准备工作

电视新闻现场采访报道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新闻发生的最近时间内获得信息并传递给观众,记者要引领观众了解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和现状,发掘事实真相。

在采访实施之前,出镜采访记者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做好准备。要有扎实的新闻专业素质,根据掌握的背景资料,仔细研究分析,设计出若干采访问题,并根据事件的人物关系,分析和确定采访对象,熟悉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提前与部分采访对象做好联系沟通工作。

三、 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善于观察

现场报道的出镜记者,要先深入新闻现场,开展周密、细致的观察,直观感受是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最重要的渠道。要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去发现新闻线索和新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好如何将这些现场信息用语言去表达和描述,及时通过电视屏幕传播出去。因此,要求现场出镜记者必须要有较为职业和敏感的“新闻眼”,能够从新闻现场的细节入手,寻找线索,发现真相。

四、 熟练的访问技能,善于沟通交流

出镜记者首先应切忌使用质问或喝斥的口气去提问,应避免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强势感;其次要把握好语言风格,提问时使用的语言应与现场环境相吻合。

现在电视台广泛采用演播室与现场记者进行直播连线采访,所以出镜记者要明确演播室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和关注点,回答演播室问题要时要言简意赅,表述清晰,注意时间长度,表达要连贯、自然、有节奏感,重点突出,切忌使用套话、空话。

此外,现场报道记者所使用的手势、动作、神态、表情等非语言符号也十分重要,可以使观众产生如身临其境的感觉,缩短记者和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如2011年7月14日中央电视台报道《四川雅江暴雨引发泥石流》这一新闻时,正在采访的时候,距离现场不远的山上突然发生一次较大的泥石流滑坡,记者和摄像师没有停止报道,现场记者奔跑向前,用手指着不远处的泥石流,用紧张和快速的语言表达描述了泥石流的流量和方向等信息,记者急促的语言和泥石流的咆哮声让观众产生了共鸣,可以真实的感受到现场的紧张气氛和泥石流的破坏力,让这次报道更加生动和及时。

五、 广博的知识储备,不做简单的“传声筒”

出镜记者在一些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中,记者往往没有太多时间考虑如何去组织语言,这就要求记者具敏捷的思考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平时相关知识的积累,这里不单单是指主持人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更多的是指记者所具备的文化底蕴和社会生活的经验,在开展现场报道时,不做简单的“传声筒”,而要做一名博学的智慧型记者。由遥控器决定的收视事实说明,智慧型的记者越来越受到观众们的欢迎和喜爱。同时要求记者具备一定社会经验的积累,可以从现场、被采访人物的语言表达等细节中判断和分析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把握新闻报道的主动权,防止被误导。

六、 良好的形象,体现独特的风格 随着电视媒体的快速发展,记者的形象与新闻事件紧密结合在一起,相比其他媒体而言,电视媒体更容易塑造出镜记者的个人形象,形成其独特的报道风格。如获得2011年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的黑龙江台《新闻夜航》主持人小翟,走出直播间的她经常以出镜记者的身份进行现场新闻报道。

鲜明的荧幕个性永远是电视记者的生命力,在打造一位个性化的出镜记者时,要逐渐发掘和发挥出镜记者的潜质,紧紧抓住其优势方面进行深度开发,在创新中不断突出个性,形成具备强大吸引力的个性化出镜记者。如美国著名电视栏目“60分钟”, 幽默感和犀利是这档节目出镜记者们的风格,著名新闻记者华莱士的早期采访被人称为“伏击采访”,因为他总是喜欢在采访对象的门前突然出现。可以说,如果出镜记者形成了符合电视栏目要求的独特风格,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得到观众的喜爱,电视台可以为其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

如今,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和外貌特征等等早已不是评价出镜记者优劣的标准,出镜记者必须“自我沉淀”下来,只有那些具有深厚素养和现代观念的记者才能适应新闻现场报道的要求,适应媒介与观众的双重选择,留在电视荧屏上,留在观众心中。

上一篇:春节后复工自查报告下一篇:参加家长会后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