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2022-07-05

第一篇: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讲述了1937年南京沦陷,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暂时未被占领,教会学校女学生、秦淮河畔风尘女子、军人和伤兵,还有一个美国人约翰,都先后进了教堂,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一场生死浩劫,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暂时的宁静很快被打破——日军冲进教堂并且发现了女学生,殊死抵抗的军人在千钧一发之际开枪救女学生,英勇牺牲。后来,日军又强征女学生去庆功会为日军表演节目,谁都知道,这将是一条凶多吉少的不归路。女学生们不甘被日军凌辱,准备集体自杀,却被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救下。最后,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风尘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故事类似于回忆录,是由书娟回忆作为旁白,我以为当贝尔饰演的“神父”开车将女学生们送走后,会描述一段这些秦淮河女人如何反抗小日本的剧情,很遗憾,电影在贝尔驱车护送女学生们离开后便结束了,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这部电影和国产的其他影片不同在于贝尔,因为他的出现使这部影片多了些国际化色彩,影片全程85%以上都是英文,就连渡边笃郎饰演的日本军官也都是用英语交谈。可以这么说吧,我之所以去看这部影片也是由于贝尔,他诠释的蝙蝠侠深入人心,第一次在中国拍戏,很想去看一下他的精彩表现,真的没有令人失望,不愧是好莱坞一线巨星,他可以瞬间变成一个放荡不羁的男孩令人捧腹,也可以瞬间变成庄重的神父,义正言辞令人崇敬。

金陵十三钗,听到这名字肯定是讲女人的。十三个“女人”(电影中其实是十四个),只有看过电影的才知道内涵。但是一部戏只能有一个女主角,故焦点落在了玉墨身上,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玉墨转身走路的妖娆姿势,这绝对是这个角色的招牌动作。 每个人都有精彩,但是相比之下玉墨更出彩,倪妮演绎的入木三分,我都怀疑她平时就是这个样子。

在这一座破旧的教堂里,真正的神父死了,当女学生们把贝尔作为唯一的依靠时,他做的只能是朝着日本人怒哄或用人道主义去感化求情,用善意的谎言去安抚孩子们受伤的心灵,手无寸铁他做得已经够多了。贝尔驱车送女学生们离开时的热泪盈眶令人回味,那时的脑海里他想的是什么。是玉墨的安危,是战争残酷的无奈,还是自己身临其境的凄凉?这部电影总体气氛是很凝重的,尤其是佟大为领导的军队和鬼子负隅反抗的时候确实是情绪的最低点,但是没有泪眼朦胧。篇二: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初次看《金陵十三钗》是在高中的一次班会课上,和同学们一起看的。全班都是在一种紧张而悲悯的氛围中看完的,甚至有一些女同学在轻声啜泣。如今第二次观看,我的心情却还是低沉到了极点,痛苦而压抑。

《金陵十三钗》虽然没有如《南京!南京!》那般全景式的描写南京大屠杀,但《金陵十三钗》这种以小见大的格局,把人性刻画得入木三分,再配上唯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逼真的声效,真真切切地将国族最悲情的那段历史摆了出来。它真实的还原了南京城惨遭蹂躏的真实场景,真实的再现了中国军人武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以命相搏的勇敢和惨烈,真实的再现了南京人老老少少面对禽兽般狰狞的日本鬼子时的绝望和无助和令人窒息的恐惧。让中国观众直面那些在74年前声嘶力竭的严冬地狱里痛苦死去的同胞们,勾起人内心无限的悲哀和感慨!

对于《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我个人觉得它蕴含的意义以及所带来的思考是很有价值,这也正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回顾以前那些1937年南京题材的电影确实有过不少,而且相信未来还将有继续有更多的电影人来表现,因为这是民族历史中相当重要的一段,不可泯灭的一段。《金陵十三钗》通过复杂的故事,宏大的背景,以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对比,将人和人性充分地展现出来,让我们在感慨的同时牢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和平。

细细回想影片中的镜头,总是能够带给我们震撼。有悲壮的,有绚丽的,有梦幻的,这些镜头的表现在情感上深深的调动起了观众们

情绪,令人看后久久不能忘怀!

在本部影片里,豆蔻和香兰被日军追击的镜头就属于精彩片段之

一。故事中,当豆蔻和香兰捡起琴弦时,日军却突然出现,不得已豆蔻和香兰跑进了翠喜楼,日军仍然穷追不舍。待到豆蔻和香兰跑上楼梯,日兵放枪发射,结果香兰中弹倒地。而就在日兵追过香兰时,香兰突然拽住了日兵的腿,想延缓日兵追捕豆蔻的脚步。但是日兵却对香兰狠下毒手,并继续追捕豆蔻。最终豆蔻藏身不住被发现,迫不得已只能跳河逃生。哪知日兵竟然跟随豆蔻沉入水底,在水中豆蔻终究落入日兵的魔爪中。这个耗时将近十分钟的精彩镜头可说是是本片中的点睛之笔,或者说给本片视听语言技巧起到了一个升华的重要镜头。这个镜头不仅把豆蔻和香兰被日军追捕的场面和情绪表达的极为生动到位而且紧张紧凑,并且以日兵视角为主观镜头,显现了当时他们追捕豆蔻的残忍场面,加强了观众们的情绪,充分展现了当时的原貌,最为重要的是让我们观众从主观镜头中得到很强烈的感受,让我们以日军的视点去看我们自己的同胞是如何被逼上死路,如何被残忍地杀害,不由得心中弥漫着悲哀。

另外,影片最后“十三钗”离开教堂“慷慨赴义”的时候,“英雄”中的小蚊子出人意料地跳出来,耍赖似的大喊道“我不是女学生,我不是女学生!”众人含泪将她拉到车上,正是因为这最后的看似极不和谐的一镜头,我才觉得《金陵十三钗》是一部伟大电影。因为这最后的一幕把电影上提升到更高的一个层次,从普通的爱国情怀上升到了探讨人性的高度。每一个人都会恐惧,尤其是在面临生死抉择之

前更是如此。张艺谋导演从小蚊子这样一个小人物身上,将人类灵魂深处的矛盾和冲突表现了出来,可谓是张艺谋导演的大手笔之处。

当然,影片中的各个人物刻画同样也是极具魅力和张力的。那内心坚强,勇敢细腻的十三钗,那本是围观者后来却共进退的“神父”,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从金陵十三钗的人物形象来讲,可以说是张艺谋导演从另一个角度来描述这场战争,使得这部战争历史不再是阴冷死亡的色调。就如女学生所描述的,有了十三钗这群女人,走到哪里都能带来秦淮河的脂粉香气,她们欢闹的姿态和唱出的小曲仿佛能让人忘记严酷的战争。不得不承认她们虽然轻浮自甘堕落却有着更加坚强的内心,自小身世飘零,背后有不为人知的悲哀无奈,可是走到哪里都在尽情挥洒着乐观泼辣的性格,在战争的蹂躏下不仅能够保护自己而且保护了别人。

古诗云:“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除玉墨的特殊背景外,影片中的商女大都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不懂书中的大道理。在赴宴前晚,她们真实的内心世界里,恐怕更是无比复杂的,有太多的纠结,太多的取舍,太多的不能放下。但是,她们依然替代赴宴,奔赴那已经预知的悲剧。没有人能眼睁睁的看着那无助的女学生被小日本摧残,坚强的人尽可能保护弱小孩子的身体和心灵不受到伤害。这样拯救也是对自己的拯救,拯救了神父死去的女儿和玉墨十三岁的曾经。最后,她们跟着玉墨走了,为的恐怕不仅仅是那句著名古诗的改写,还有对纯洁岁月的青春怀恋,还有成熟女性的母性流露。

男主人公约翰也是本片中的一个关键人物,是人性善恶的一种折

射。影片中,他原是一个冒着生命危险还要来中国战场淘金的殡葬师,那时的他怯懦、贪婪、好色。但随着与女学生、十三钗们的一同遭遇日兵残暴的侵略,在生命最无助的时候在环境最苛刻的时候,他决定去救女学生,最终成为众人的神父,真正意义上的神父。特别是后来他的同行泰瑞问他,要不要离开中国时,约翰迟疑了一小会儿,郑重地说了句“再见,泰瑞”,这足以将人性善恶深处的灵魂充分展现出来,刹那间震撼住我们的心灵,感慨万千。

总的来说,《金陵十三钗》是一部对人性进行深度的挖掘和探讨的影片。影片故事和人物,真真实实地展现当时的场景,尽可能的将一个普通的正常的人的真实想法和情感展露出来,而不是主观臆断式的表现,所以我个人觉得这是张艺谋导演至今以来最好的一部。可以这样说,《金陵十三钗》是“用人类之善向人类之恶宣战”。观众会被影片感动是因为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善良的角落和土地,一旦种子播种下去就会开花结果”。相信经过《金陵十三钗》这部影片的热潮,使得更多年轻的国人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和情景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当然,仅有一部《金陵十三钗》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更多这类能够警醒民族的史诗,能够充分展现人性善恶,还原昔日金陵痛史。篇三: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旅美女作家严歌苓当年写<金陵十三钗>时我想一定是想到了<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了,也一定想到了杜牧<泊秦淮>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而且,脑子里也少不了秦淮河上著名的“秦淮八艳”。而具体的历史背景则是当年的“南京大屠杀”。金陵、女性,这些共同的历史聚合点很自然会把这些不同的历史材料缀合在一起,而南京大屠杀中最令人悬心者当然还是女性,尤其是那些艳丽妖冶的“钗们”,因为她们面临的将是奸淫和恶杀的双重残害。而这又更会揪紧那些一贯怜香惜玉的众男人们的侠肠柔心。悬念是很自然的,为艺术所钟爱的矛盾张力也就自在其中。而据说的确有一段真实的故事,根据当年金陵女子学院教务长魏特琳日记所记,当时日本侵占者提出要从其学院带走100名女生来建立一个“新妓院”,当魏特琳呼吁谁是干这一行的,能否替换学生时,的确有20多位风尘女子乐意前往。严歌苓的灵感正缘于此。这又可成就一部“反弹琵琶”的“翻牌”好戏。而中国古代历史中、文学故事中的柳如是、李香君们也早是这类刚烈、正义的“风尘女”们的榜样,当然也是严歌苓此时提笔挥毫的“法式”、前驱。

无法否认,严歌苓是犹如天启般地巧遇了一个很好的“文学故事”,她的联想、生发也堪称“神妙”,用后现代的写作策略定位叫“互文”。即十三位妓女与红楼女儿、秦淮八艳,还包括杜牧眼中、耳中的“商女”们相互比照、相互解释、相互丰富、相互成就,或简单地说就是:相生、相补、相成。文本的空间一下子就变大了。而性、暴力或战争、美女、人性历来也是电影经久不变的刻写对象。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也是顺着这个多重叠合尤其是为那些近于侠义的风尘女翻案的“反弹琵琶”的“妙思”而来的。他的选择也堪称明智,独到。因为“南京大屠杀”作为新的电影选项实已很难翻新。

我的意图是明显的,开头先说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是为说张艺谋同名电影做铺垫的。忘了说了,严歌苓的同名小说很出色,她很擅长塑造人物,小说的篇幅虽不算大,但多数人物都已刻画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特别是她的笔墨主要是集中在赵玉墨等妓女身上的,虽借用了一个故事中人“书娟”的内侄女的叙述视角,但主要刻写的对象却一直没有跑偏,而且是在写了妓女们亲眼目睹了五个中国伤兵、陈乔治等被日本兵残杀,还有已闻知豆蔻被极其残忍地轮奸、恶杀之后才选择“代人赴死”的方式来“复仇”的,因此她们的举动就不再简单是代人受过、代人赴死,而是主动的、积极的“拼死复仇”之举了。她们的选择不独不牵强,毋宁说实在是合理的必然。而张艺谋的同名电影却显有美中不足。

据说张艺谋筹划、准备了五年,耗资六个亿拍摄了电影<金陵十三钗>。用时长、耗资大,已不用说。剧本的修改也高达56稿,并且也特意请原小说作者、奥斯卡最佳编剧评委严歌苓参与剧本的再创作,也足见其基础工作的严谨认真和不同寻常了。再就是还特别注意“美国化”和国际化的“品质”追求,如请奥斯卡奖得主贝尔担纲主演,诸日本明星参演,好莱坞的特效团队、剪辑团队加盟合作等,都表明了他对这部作品的高度重视和非常的期待。绝对够得上是巧心、细心、精心、耐心和雄心之作了。电影的实际品质如何呢? 先说值得肯定的方面。第一,电影拍得认真、扎实、精致,可以看出张导是在老老实实地讲一个简单的故事,其线索十分简单清晰,妇孺皆懂,不需要你再反复动用思维、智力去破疑、解谜。但故事又很抓人,环环入扣,很快就把你带入戏中,而且不容你片刻逃离。不消说这主要来自于故事的大悬念:死难压顶、魔鬼的血盆大口就在头上,羔羊般的一群弱者能否逃过此劫?这一总悬念赋予了故事难得的叙事张力。加上演员们上乘的表演和好莱坞团队的一流技术内涵,影片的好看、耐看,都在为故事的实际效果加分。同时,大家也不难看出,影片与此前张导的其他作品有了明显的区别:没有了张艺谋以往的那种强势影像的色彩,似乎显得中规中矩,平实、结实。很多地方还显出写实主义的那种“纪实”品质来,比如细节的真实和饱满,南京地方话的刻意使用等都表明它想以纪实风格取胜。这一点可能会让我们联想到冯小刚的<集结号>还有

许多好莱坞的战争片,这当然主要是指影片开头部分的qiāng战桥段。第二,具有明显的商业意识、娱乐意识,比如前面的战争戏、后面的人性戏,似乎和<集结号>一样可满足人们“场面娱乐”和“人性审美”的多种需求。特别是影片还适度地添加了情色诱惑、爱情元素等,同时又把这些元素即场面、暴力、性、爱情等进行了比较均衡化地稀释、调和,配置成一盘比较平面化的消费快餐,与好莱坞等消费性影像产品比较接轨。这是它市场化、消费化的自觉。第三,人性戏比较感人。张艺谋说这部电影主要就是表现人性、善良、救赎和爱。他说与戏剧化的高潮相比,他更喜欢表现人性的美丽。不容否认,这个目的是达到了,甚至不夸张地说,这恐怕是这部作品最为成功的地方。比如,再差一步就出城了,那是生的选择。可是为救未及逃走的一群教会学校的小女孩们,李教官却带领自己的战友选择了对她们的掩护、庇护,最终以牺牲自己为代价;女孩们为救妓女们主动把豺狼引向了楼上、引向了自己;不忍日寇暴行,为救女学生和玉墨等风尘女子,殡葬师约翰也假戏真做,放弃走而选择了留;妓女豆蔻为能在浦生死前为他弹奏琵琶曲,而不惜铤而走险,再到妓院去找琴弦,结果则被轮奸、残杀;赵玉墨等妓女们在关键时刻选择桃代李僵,替人赴死;还有,少年陈乔治为救女学生而主动选择牺牲自己„„第四,影片还似乎表现出某种追求象征寓意的苗头,如那个平铺在教堂院里的大大的“十字”,谁都知道这是个著名的基督教符号,它代表耶稣受难的十字架,其内涵包括:受难、庇护、救赎等。但此时它却成了被人踩在脚下的东西,有意味的是在影片中还有画龙点睛的一笔:约翰情急之中为保护大家,从楼上垂下一条长长的十字旗,但却被日寇野蛮地一刀劈落在地,这明显地是在为地面上的“十字”做注脚。而更有导演巧寓隐含的一笔:士兵们用身体加zhà药炸坦克时所排成的那个竖列和妓女们集体行进时走成的横列也可组合成一个一男一女、一竖一横的“十字”,比喻他们既是受难者又是救护者,以上三个“十字”就构成了一个互文关系,当然似乎还可提及的是:女学生在影片开头部分是从右侧进入画面的,而最后结尾部分则是从左侧离开画面的,这一右一左、一进一出似乎也可构成一个“十字”,代表着她们罹难和得救的完整人生历程。这样,在影片中则有四个“十字”了,两显,两隐,暗相呼应,有内在的互文、对话和虚实相生之妙。无疑,它是在刻画和表现影片的全部主题的,它说明这是一个受难和救赎的故事,而伟大又神圣的人性则是它全部的支撑点。而女孩子们的获救又必然预示着新生和未来之被拯救,故事的叙事逻辑最终就又指向了未来,这新生和未来是靠牺牲和救赎换来的,那么,人性、牺牲、救赎就成了一个前提性的条件被内设在了“未来”之中,又成了“未来”的遗传密码和生命原动力。要之,人性、牺牲和救赎,就可能被象征性地表达为人类某种永恒的“原型”,这当然属于我的积极的阐释和发挥了。不客气地说,是我的再创造,客观地看,该片在这一问题上的主观表意力度并不够。

下面说它的不足。第一,失去了张艺谋招牌性的特色:影像奇观神话。张艺谋的强项是大场面造型和炫目色彩渲染。本来六个亿的投资可以支持他这么干,但他却有意地选择了一条“去张艺谋化”路线,转型为“冯小刚”,是也?非也?我认为是个重大损失。比较起来,用影像奇观来表现“南京大屠杀”中的妓女救赎肯定会更好看、更刺激或更震撼人,其娱乐快感和电影的大影像美感是其他艺术形式、其他电影导演都无法代替的。光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说张导是大大地失算了。第二,风格有失统一。用南京话做道白,说明它想走纪实路线,但战士们炸坦克桥段和妓女们拼死复仇的情节却被导演做了象征化处理,这就不一致了,显得不伦不类,我认为要写实干脆一路到底,要写意也就再空灵、超越些,现在是两不靠,失去了整体风格上的“整一性”。第三,对妓女的把握跑偏了,“正而失真”,以至于太过淑贞、太过圣洁了,尤其是对玉墨的塑造简直是圣洁有余而淫荡不足。严歌苓的小说是比较真实的,因为她特意写了玉墨主动同戴教官的调情、陈乔治同红菱暗里多次苟且,以及妓女们如何放浪形骸、饮酒作乐。现在,是一个混混、色鬼(约翰)遇到了一群专以出卖性为职业的妓女(今天已有正当名分:性工作者),能发生什么是根本没有什么悬念的,而影

片却把原本该有的“淫荡逻辑”人为地升华为一段很难令人信服的“爱情桥段”,同时又无法给它分配更多的笔墨,结果就显得非常苍白和“主观”。影片搪塞给大家的理由是:玉墨在有意调约翰的胃口,目的是想促成他带着妓女们一起逃亡。但我们不禁要问:头牌妓女的高超的淫荡技巧不是更能对约翰产生诱惑吗?说到底这里是有一个人物角色、性格的逻辑规定的问题,怎么说妓女毕竟还是妓女,即使是玉墨一个人想从良,那其他人呢?第四,妓女们大义救人的逻辑必然性没有给够了,结果就造成影片在具体的情节如人性的某些闪光处是比较感人的,而在整体上却不够感人,因为妓女们的最后赴死之举显得勉强、不合理。原小说是写了妓女们和伤兵、陈乔治等已厮混得有了感情 (在生死未卜的战乱背景下这种感情是比较容易产生的,因为在生死、灾难面前人人都平等了,以往的身份差异现在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又是在亲眼目睹了戴教官、王浦生等五名伤兵和陈乔治被日寇残忍杀害,英格曼神父如何被羞辱,同时也闻知同伴豆蔻如何被野蛮地轮奸、杀害的遭遇之后,才决绝地选择了以死来复仇的,因此,真正地说来不是她们在挽救女学生们,而是女学生们给了她们救赎和成全自己的宝贵机会。也就是说,在小说中其主动置换的必然性是够的,而在电影中却明显不足了,因而其感动人的力量也就大打折扣了。再就是,妓女们以死相拼的壮烈举动在小说和电影中都是付诸阙如的,这在小说是长处,因为小说就是间接的、诉诸想象的艺术,而电影则是直观形象的艺术,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影片把妓女们最后同日寇军官们的肉搏、同归于尽的壮举表现出来,那就会把其叙事的逻辑力量推向高潮,其巨大的震撼力是不难想象的。因为,<金陵十三钗>顾名思义就是以这些妓女们为主角的,而在剧中把她们作为主角的全部缘由就在此一举,此处正应该响鼓重敲啊!现在,高潮成了女学生们的成功出逃,但这条线在剧中并未真正绷起来,缺乏叙事逻辑应有的张力。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影片的情节营造是不成功的,尽管其前后修改了56稿,那反而成了你的编剧智慧或整体谋划不够的反证。从而也给了我们一个由头:我们有理由说这是一部没有戏剧高潮的电影。反过来它也不是一部真正的散文化纪实之作。两不靠。这不免会让你感到有几分滑稽。第五,意义空间太小,主题显得单一。前面指出的那个“十字”的象征寓意其实是比较弱的,还需要再加强才行。不需要多,再重复给几个镜头其象征性就强了。另外,导演的目的是要在人性上做文章,这个意图在影片中也有具体表现,比如影片给出了人物的不同的内在依据:殡葬师约翰因为幼女死前的愿望而选择了殡葬职业,来教堂是为了挣钱(给英格曼神父殡葬),但不忍日寇的暴行,同时也因为爱上了玉墨和出于对女孩子们的怜惜(有来自爱自己已亡幼女的因素),最后选择了留下;玉墨13岁时被继父强奸,从此堕入风尘,她是因为不愿让女孩子们再重蹈自己的覆辙才选择大义;陈乔治为了践行养父英格曼的托付;孟先生做汉奸是为了营救自己的女儿书娟„„但其结构还是小了,比如若从原型的意义上考虑,故事中有两个东西是可以再做做文章的,一是“父亲”、“母亲”原型,“母亲”在故事中是缺席的,妓女们大义“救幼”就相当于“替代性母亲”的出场。“父亲”在故事中的“戏份”最多:英格曼是神父、陈乔治的养父;约翰是已亡故的幼女的父亲,也是后来的“假神父”;而孟先生为救女儿则成了一个“汉奸父亲”;还有玉墨的那个强奸她的“继父”。同时还有教堂所隐含的“上帝”这个“父亲”。其中只有玉墨的“继父”是负罪者或否定的形象,其他都是拯救者、庇护者的形象。而最为有意义的纽结点则是殡葬师约翰——他为自己的女儿殡葬,最后实际上也在为众妓女们“殡葬”,而同时他又是女学生们的救护者。其殡葬师和“神父”的身份正好代表着这个“父亲”的两面性、双重性:送死;护生。再进一步看,“战争”和“父亲”可以具有相同的性质——灭绝生命,但反过来也可以成就人性的辉煌,这在这部影片中也正是如此。因而抵御战争是需要“父亲”的,而张扬人性无疑却需要“母亲”。众妓女最后的“升华”正有似于“圣母现身”。设若影片在这些方面再多几分自觉,其意义空间自然也就无形中被拓宽拓大了。再就是“一个人”的一体象征:即书娟与玉墨完全可以象征性地合成一个人。两个人的名字都是文雅的、书香气的;玉墨也曾经是教会学

校的学生;两人一样有知识、有文化、有修养。所不同的是:玉墨被继父强奸做了妓女;书娟却被“汉奸父亲”、“假神父”,当然还有玉墨等人救了。换个角度说,书娟就是玉墨的曾经、过去,而一个机缘变化,玉墨又可能成为书娟的未来。她们连起来就是那个未出场的“母亲”形象,她们的或“书娟”或“玉墨”又和“父亲”这个中介脱不开关系。而令以上这些“父亲”、“母亲”或“男人”、“女人”原型反转变奏的内在密码则是:战争(暴力)/人性(爱情、性),合起来则是历史、文化。这样,故事就走向了大象征:人类历史、文化的寓言。或人类、人性的哲学。不难判断,这只是张艺谋再往前跨一步的境界。可惜,现在这一切都只是我的阐释、假设和附加。张艺谋所缺少的正是这些非常关键、非常宝贵的“阐释、假设和附加”。坦率地说,这些也可能正是他和世界最伟大级别的导演们的距离。

概括起来说:张艺谋的致命缺憾在于把一个可能的大作品做小了,做浅了,使它变得如此简单而没有深度。这种浅平化,是不是正是一种合理的必需的“市场化模式”?像又不像。不要说<通天塔>等不是这样的,就连真正的美国商业大片如<阿凡达>、<盗梦空间>等也不是这样的。看来中国电影的自我“救赎之战”仍未完成。尽管自觉地引进美国“援手”也还是不行。真正的“救赎”如同该电影带给我们的启示一样:都应以某种内在的逻辑必然为根据。

有人会说,你前面在肯定这部电影,而后面则似乎又在自打嘴巴地批评它、否定它,这岂不是在既卖矛又卖盾?我曰非也。前面是尽可能地从正面来说的,这也是该片自身的事实。后面是进一步辩证地予以深究的,是从理想的目标来衡量和要求它的。

批评总是理想化的。历史证明,现实的批评总是不如理想的批评更有价值。当然,所予以批评的也的确是它应达而未达之境界。 [篇五: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整部电影的背景很压抑。小日本满南京的屠杀,沿街随处可见全裸的女人和鲜血淋漓的男人。14个教会学生、14个秦淮妓女、一个神父的养子和一个洋人殡葬师,一起出现在了一个天主教堂。学生看不起妓女,妓女不屑于和学生一般计较。一直是这样,其实,一直应该是这样的,但是不知不觉,书娟竟然带着女学生避开妓女们躲藏的地窖往楼上跑,妓女们最后也替代了女学生,奔赴遥不可知的地狱。

身边的女孩不停的在抹眼泪、吸鼻涕。这部电影拍的太细腻,妓女丰润扭动的翘臀、洋教士与妓女的调情、孟先生压抑浓重的父爱,李教官的隐忍痛心„„一切的一切交织在一起,是一场无声的控诉,它想要宣泄,想要为所有的希望、所有的爱找一个出口。什么能够带着大家逃离南京,什么能够带领大家躲开战争。

实在是很喜欢约翰神父的演技,<金陵十三钗>是先在外国首映的,洋人们对这部电影反响不是很高,因为他们不懂得这种情怀,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妓女就比学生低贱,不懂得牺牲,不懂得隐忍。但是克里斯蒂安懂了,从一个贪财嗜酒的洋人殡葬师蜕变成为一个为灵魂祈祷的神父,他都演的淋漓尽致,看着他为十三钗祈祷的背影,我真的愿意相信世界上有上帝,愿意相信最后的最后,大家都平安无事。

谁说婊子无情,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豆蔻为了为浦生弹奏一手<秦淮景>,不惜冒险,用生命与尊严做赌注,只为找回缺失的四条琵琶弦„„即使最后,那个爱猫的妓女低声的控诉“我不是女学生,我不去”时的挣扎都让我对他们有了更高的敬意。面对不可知的未来,害怕、哭泣,让妓女的敢爱敢恨又更一步地栩栩如生。

第二篇:《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生活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当你们带着爱工作时,你们就与自己、与他人、与上帝会为一体。”纪伯伦如是说。

一部电影,一段时光,就是一段人生经历。战争,爱情,亲情,友情,仇恨,委屈等等,都是里面的重要元素,但这里面最重要、最感人的,是有爱。观看过《金陵十三钗》后,我得出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先说电影里面的父亲,被女儿冤枉是汉奸,但是血浓于水的爱,就是这样,即使牺牲自己,也要让子女能活的更好,父爱、母爱,永远是最无私的。

关于弹钢琴的日本军官,从他的眼神和音乐里面可以看到他有多么的厌倦战争,希望能回到自己的家乡,找到童年的那种幸福快乐。但是自己却又身不由己,因为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中都扮演了很多个角色,他是一个军人,只能服从,即使是错误的,除非他能为了真理抛弃尊严甚至生命。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我们有多少人被生活绑架了,有多少人能做你自己?

关于陈乔治,我认为他是演的最好的,从他身上,我们能学习到的最多,可以说他是真正神父的化身。他没有逃离教堂,他一直在保护女学生,他一直在尽忠职守,他一直很听神父的话,他是为了信仰而活的。他用“you can!you can!”的期待,让一个贪财贪酒贪色的人,变成一个闪烁着人性光辉、智慧光芒的新人。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对我们的亲人,朋友,都是这样的期待,这样的无私,我想世界一定会变的更美好,我们的生活也会更精彩。

范文网[CHAZIDIAN.COM]

关于李教官,我觉得他做了所有他能做到的事,保护自己的下属,保护女学生,他选择了后者,因为可能觉得后者更弱小,后者更有希望。战争的残酷在他身上也体现出来了,死也要一起死。

关于玉墨,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从小经历波折,职业被人看不起,但是往往这部分人在关键时候最能挺身而出,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价值得到体现,而价值只有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才能得到最大体现。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女性的妩媚、温柔、善良和勇敢。尊重你身边的每个人,即使他的职业你感觉很卑微,但是也许有一天,是他用牺牲来换取了你的性命。

关于约翰,忘了是哪个学哲学的领导说过,不是好人先装好人,装久了你就是好人了。不成功先装成功,装久了你就成功了。

爱是人间的春风,爱是生命的源泉。在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有爱的人,他们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世界,更加努力地去爱这个世界。生活告诉我们,应该抓紧现在,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从其中发现美,发现人性的优点,发现生命的意义。

第三篇:《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金陵十三钗》讲述了1937年南京沦陷,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暂时未被占领,教会学校女学生、秦淮河畔风尘女子、军人和伤兵,还有一个美国人约翰,都先后进了教堂,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一场生死浩劫,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暂时的宁静很快被打破——日军冲进教堂并且发现了女学生,殊死抵抗的军人在千钧一发之际开枪救女学生,英勇牺牲。后来,日军又强征女学生去庆功会为日军表演节目,谁都知道,这将是一条凶多吉少的不归路。女学生们不甘被日军凌辱,准备集体自杀,却被以玉墨为首的妓女们救下。最后,这13个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风尘女子,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前,激发了侠义血性,她们身披唱诗袍,怀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学生,去赴一场悲壮的死亡之约„„

故事类似于回忆录,是由书娟回忆作为旁白,我以为当贝尔饰演的“神父”开车将女学生们送走后,会描述一段这些秦淮河女人如何反抗小日本的剧情,很遗憾,电影在贝尔驱车护送女学生们离开后便结束了,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这部电影和国产的其他影片不同在于贝尔,因为他的出现使这部影片多了些国际化色彩,影片全程85%以上都是英文,就连渡边笃郎饰演的日本军官也都是用英语交谈。可以这么说吧,我之所以去看这部影片也是由于贝尔,他诠释的蝙蝠侠深入人心,第一次在中国拍戏,很想去看一下他的精彩表现,真的没有令人失望,不愧是好莱坞一线巨星,他可以瞬间变成一个放荡不羁的男孩令人捧腹,也可以瞬间变成庄重的神父,义正言辞令人崇敬。

金陵十三钗,听到这名字肯定是讲女人的。十三个“女人”(电影中其实是十四个),只有看过电影的才知道内涵。但是一部戏只能有一个女主角,故焦点落在了玉墨身上,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玉墨转身走路的妖娆姿势,这绝对是这个角色的招牌动作。 每个人都有精彩,但是相比之下玉墨更出彩,倪妮演绎的入木三分,我都怀疑她平时就是这个样子。

虽说是青楼女子,这些女人身上良知的一面或许就是影片的亮点。豆蔻为了给浦生谈好听的琵琶曲,返回满目疮痍的妓院遇到日本鬼子,不甘凌辱咬破日本鬼子的耳朵,被残忍的刺死了;香兰仅仅为了漂亮的玉耳环返回妓院无疑说明这个女人贪财爱慕虚荣的,而在她只剩最后一口气的时候拽着日本鬼子的腿帮助豆蔻逃脱时,她的善良倔强令人生敬。这些女人们替学生们去赴日本人的“生死宴”,更是人性光环的最大亮笔。

在这一座破旧的教堂里,真正的神父死了,当女学生们把贝尔作为唯一的依靠时,他做的只能是朝着日本人怒哄或用人道主义去感化求情,用善意的谎言去安抚孩子们受伤的心灵,手无寸铁他做得已经够多了。贝尔驱车送女学生们离开时的热泪盈眶令人回味,那时的脑海里他想的是什么。是玉墨的安危,是战争残酷的无奈,还是自己身临其境的凄凉?这部电影总体气氛是很凝重的,尤其是佟大为领导的军队和鬼子负隅反抗的时候确实是情绪的最低点,但是没有泪眼朦胧。

第四篇: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震撼,悲壮,深思,人性的一次又一次悲剧中的华丽绽放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当这部电影盛嚣尘上时,我却丝毫提不起兴趣,看日战争题材的,又是残酷的南京大屠杀,不是我厌倦了,而是我害怕了,我不敢看自己的同胞遭受蹂躏,我想逃避,逃避那血淋漓的历史。这样的一个下午,教研室人 都走光了,寝室人都走光了,看不下去书,打开电脑,却不知道干什么,于是点开了播放器,点到了这部电影,只是想打发时间,没想到结局却经历仇恨,之后的愤懑,紧张,再之后的泪流满面以及对人性光辉的深深折服。这部电影是近年华语电影难得一见的真大片,真的鸿篇巨制!

影片开始便是战争的背景,接着是逃离,接着一个个角色陆续登场,他们在巨大的生存或是毁灭面前不得不一次次做出抉择,在日军的贪婪好毫无人性可言的魔鬼面前一次一次的做出抉择,完成了自己人性的一次又一次的转变,那种转变让人震撼,让我们这些八零九零后感觉到自己的卑微,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使命,和历史的责任的沉重。

第一次人性的转身发生在那群撤离南京的国民党军身上,他们是一群逃兵战场中得战士,但他们依旧是战士,是男人,所以他们的转身时那样的悲壮,那样的刚烈,那样的迅速。他们本来就要逃离南京,可是在面对日军追抢女学生时,在长官的指挥下迅速的完成了血与火的蜕变,第一次本可以生存,可以选择逃避,然后谁也不说的安然度过余生,可是他们选择了毁灭,但他们毁灭的光荣,毁灭的震撼,毁灭的具有男人气魄!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去抵挡日军的坦克,用生命在影片的开头谱写了一曲悲壮的军人战斗之歌!他们好样的,他们是男人,军人!即使是面对着百姓的质疑,依旧默默的承受。

第二次转身时那个美国的假神父,只是为了去给神父安葬,只是想赚钱,只是想在战火中捞点油水的人,看中了教堂的床,开始是个只会调情的风流男子,当面对日军残酷的蹂躏学生时,他没有时间去思考,只能勇敢的站出来,充当神父,无论自己够不够资格,那一刻他站出来了,他是男人,但不是军人,所以在他的转身没有那么的刚烈,但却在显示那异样的光芒。选择一个人离开,还是选择保护那群学生?尤其是看到他的外国老乡时,他有最后的机会,一走了之。可是他选择了面对,有时候,逃避很容易,就像自杀异样,死是很容易的,而留下来勇敢的面对,却很难,却让那么多人难以承受,他做到了。

影片最重要的主角出场的方式是一片娇柔,妩媚,俗气,一群落汤鸡,他们是落难的妓女。他们穿着华丽,浓妆艳抹,她们在战争中依旧可以再地窖里打麻将。各个衣冠不整,你不给他们进来,就挪着屁股,穿着旗袍,翻墙进来,没有一丝的文雅。她们的肮脏与受人鄙视可以从护院的乔治用木棍驱赶她们,可以从学生的鄙夷,以及进而远之中看到他们的社会地位。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商品,出卖肉体的,没有自尊,千百年来受人鄙夷的一类人,他们中得一些人甚至是头发长见识短,可以为了一个耳坠,或者是一个猫,冒着生命危险。女人,就是女人!可是谁有能想到最华丽的人性转身,就发生在这群妓女身上呢?当玉墨说出那句英语时,就注定她们的与众不同。

学生再次面对被恶魔凌辱的处境,她们是单纯的,同时受到中西方文化影响的她们,的当知道事情的真相时,她们选择了中国历来最常见的反抗方式,死!面对她们的跳楼,那群妓女们又一次的面对身存毁灭的抉择。此时她们中的一些人表现出了果敢而智慧,一些人是迟疑,另有一些人可以说是被逼,女人的对抗方式就是和男人不同。最后,当乔治准备以自己的男儿身来换取学生的性命时,影片达到了矛盾最尖锐的顶端,同时也撑托出人性最光辉的顶端!那一刻,我泪流满面!当她们化妆成女学生时,观众终于能够领悟到每个人都不是天生的贱胚子,她们的沦落似乎充满的悲剧,充满了不得已,她们也羡慕学生的纯洁,可是生活所迫,她们被逼入了火坑,进入社会的最底层。

影片值得称赞的地方太多,太多。从画面,到声音,再到背景音乐。尤其是那地道的南京话,地道的南京妹子的表情,将南京女人表现绝了!我在南京读书,我本科有女同学是南京的,所以我不得不佩服她们的演技!同时从演员,到音乐制作,到语言,等等,汇集了很多日本人,很多美国人,这也让我深思,我们是应该保持的狭隘的民族主义仇恨,还是应该的正确的面对历史,反思,然后以史为鉴呢?不过共识应该是努力的学习,努力的工作,把我们的国家打造的更加强大,这样才能保护我的学生,我们的女同胞不受欺负!

第五篇:金陵十三钗观后感

初次看《金陵十三钗》是在高中的一次班会课上,和同学们一起看的。全班都是在一种紧张而悲悯的氛围中看完的,甚至有一些女同学在轻声啜泣。如今第二次观看,我的心情却还是低沉到了极点,痛苦而压抑。

《金陵十三钗》虽然没有如《南京!南京!》那般全景式的描写南京大屠杀,但《金陵十三钗》这种以小见大的格局,把人性刻画得入木三分,再配上唯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逼真的声效,真真切切地将国族最悲情的那段历史摆了出来。它真实的还原了南京城惨遭蹂躏的真实场景,真实的再现了中国军人武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以命相搏的勇敢和惨烈,真实的再现了南京人老老少少面对禽兽般狰狞的日本鬼子时的绝望和无助和令人窒息的恐惧。让中国观众直面那些在74年前声嘶力竭的严冬地狱里痛苦死去的同胞们,勾起人内心无限的悲哀和感慨!

对于《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我个人觉得它蕴含的意义以及所带来的思考是很有价值,这也正是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回顾以前那些1937年南京题材的电影确实有过不少,而且相信未来还将有继续有更多的电影人来表现,因为这是民族历史中相当重要的一段,不可泯灭的一段。《金陵十三钗》通过复杂的故事,宏大的背景,以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对比,将人和人性充分地展现出来,让我们在感慨的同时牢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和平。

细细回想影片中的镜头,总是能够带给我们震撼。有悲壮的,有绚丽的,有梦幻的,这些镜头的表现在情感上深深的调动起了观众们情绪,令人看后久久不能忘怀!

在本部影片里,豆蔻和香兰被日军追击的镜头就属于精彩片段之一。故事中,当豆蔻和香兰捡起琴弦时,日军却突然出现,不得已豆蔻和香兰跑进了翠喜楼,日军仍然穷追不舍。待到豆蔻和香兰跑上楼梯,日兵放枪发射,结果香兰中弹倒地。而就在日兵追过香兰时,香兰突然拽住了日兵的腿,想延缓日兵追捕豆蔻的脚步。但是日兵却对香兰狠下毒手,并继续追捕豆蔻。最终豆蔻藏身不住被发现,迫不得已只能跳河逃生。哪知日兵竟然跟随豆蔻沉入水底,在水中豆蔻终究落入日兵的魔爪中。这个耗时将近十分钟的精彩镜头可说是是本片中的点睛之笔,或者说给本片视听语言技巧起到了一个升华的重要镜头。这个镜头不仅把豆蔻和香兰被日军追捕的场面和情绪表达的极为生动到位而且紧张紧凑,并且以日兵视角为主观镜头,显现了当时他们追捕豆蔻的残忍场面,加强了观众们的情绪,充分展现了当时的原貌,最为重要的是让我们观众从主观镜头中得到很强烈的感受,让我们以日军的视点去看我们自己的同胞是如何被逼上死路,如何被残忍地杀害,不由得心中弥漫着悲哀。

另外,影片最后“十三钗”离开教堂“慷慨赴义”的时候,“英雄”中的小蚊子出人意料地跳出来,耍赖似的大喊道“我不是女学生,我不是女学生!”众人含泪将她拉到车上,正是因为这最后的看似极不和谐的一镜头,我才觉得《金陵十三钗》是一部伟大电影。因为这最后的一幕把电影上提升到更高的一个层次,从普通的爱国情怀上升到了探讨人性的高度。每一个人都会恐惧,尤其是在面临生死抉择之前更是如此。张艺谋导演从小蚊子这样一个小人物身上,将人类灵魂深处的矛盾和冲突表现了出来,可谓是张艺谋导演的大手笔之处。

当然,影片中的各个人物刻画同样也是极具魅力和张力的。那内心坚强,勇敢细腻的十三钗,那本是围观者后来却共进退的“神父”,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从金陵十三钗的人物形象来讲,可以说是张艺谋导演从另一个角度来描述这场战争,使得这部战争历史不再是阴冷死亡的色调。就如女学生所描述的,有了十三钗这群女人,走到哪里都能带来秦淮河的脂粉香气,她们欢闹的姿态和唱出的小曲仿佛能让人忘记严酷的战争。不得不承认她们虽然轻浮自甘堕落却有着更加坚强的内心,自小身世飘零,背后有不为人知的悲哀无奈,可是走到哪里都在尽情挥洒着乐观泼辣的性格,在战争的蹂躏下不仅能够保护自己而且保护了别人。

古诗云:“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除玉墨的特殊背景外,影片中的商女大都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不懂书中的大道理。在赴宴前晚,她们真实的内心世界里,恐怕更是无比复杂的,有太多的纠结,太多的取舍,太多的不能放下。但是,她们依然替代赴宴,奔赴那已经预知的悲剧。没有人能眼睁睁的看着那无助的女学生被小日本摧残,坚强的人尽可能保护弱小孩子的身体和心灵不受到伤害。这样拯救也是对自己的拯救,拯救了神父死去的女儿和玉墨十三岁的曾经。最后,她们跟着玉墨走了,为的恐怕不仅仅是那句著名古诗的改写,还有对纯洁岁月的青春怀恋,还有成熟女性的母性流露。

男主人公约翰也是本片中的一个关键人物,是人性善恶的一种折射。影片中,他原是一个冒着生命危险还要来中国战场淘金的殡葬师,那时的他怯懦、贪婪、好色。但随着与女学生、十三钗们的一同遭遇日兵残暴的侵略,在生命最无助的时候在环境最苛刻的时候,他决定去救女学生,最终成为众人的神父,真正意义上的神父。特别是后来他的同行泰瑞问他,要不要离开中国时,约翰迟疑了一小会儿,郑重地说了句“再见,泰瑞”,这足以将人性善恶深处的灵魂充分展现出来,刹那间震撼住我们的心灵,感慨万千。

总的来说,《金陵十三钗》是一部对人性进行深度的挖掘和探讨的影片。影片故事和人物,真真实实地展现当时的场景,尽可能的将一个普通的正常的人的真实想法和情感展露出来,而不是主观臆断式的表现,所以我个人觉得这是张艺谋导演至今以来最好的一部。可以这样说,《金陵十三钗》是“用人类之善向人类之恶宣战”。观众会被影片感动是因为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善良的角落和土地,一旦种子播种下去就会开花结果”。相信经过《金陵十三钗》这部影片的热潮,使得更多年轻的国人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和情景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当然,仅有一部《金陵十三钗》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更多这类能够警醒民族的史诗,能够充分展现人性善恶,还原昔日金陵痛史。

上一篇:加拿大签证好签吗下一篇:技能大赛获奖感言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