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行业现状

2022-07-27

第一篇:中国翻译行业现状

英语翻译行业现状调查及翻译专业学生就业前景(转)

(2010-09-20 23:35:07)

转载

标签:翻译行业现状

翻译专业学生

就业前景

杂谈 分类: 翻译行业新闻

英语翻译行业现状调查及翻译专业学生就业前景(转)

今天收到了学生发来的问卷调查,问题也涉及了翻译教学与翻译市场。简单作答如下:

《英语翻译行业现状调查及翻译(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展望》课题的研究,希望您能抽空回答以下的问题,谢谢您的配合。

请先选择您所熟悉的领域(笔译/口译),以下问题按您熟悉的领域作答。

1(可选)、请谈一谈您了解的笔译/口译行业情况(行业秩序、发展前景、薪资报酬等)

2、您认为一名优秀的笔译/口译员应该具有什么素质?请列出后并排序。

(我们所列出的:道德修养、英语掌握运用能力(听说读写)、知识面、快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速记能力)

3、作为一名英语翻译专业的教师,您认为现在翻译教学有什么特点和有待改进之处?

4、请问您认为翻译专业毕业生在翻译行业的就业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可以就本科生和研究生分开讨论)

答复

1.

口译行业从业者来源多样,有自由职业者(主要),高校英文老师,外事部门专职翻译等(次要),有学口译专业出身的也有海外留学归来英汉双语都不错的,也有医院辞职的医生等等,

可以说鱼龙混杂。口译市场不太规范,处于无序竞争,翻译公司之间竞相压价争取业务,有恶性竞争的苗头。但整个会议翻译及一般口译的市场是继续发展,随着跨国公司业务的扩大,对外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翻译需求也在增长。薪资报酬尽管差异较大,总体而言相比其他行业还算不错,还是具有一定吸引力。但随着竞争加剧以及通货膨胀可以预见待遇会有所下滑。

2. 译员能力排序:英汉双语流利,知识面,道德,经验。(缺一不可)

3. 翻译教学离不开语言的教学,本科阶段应该注重语言水平的提高(英汉双语),特别要提高英语的熟练程度。打好基础才能向上攀登。现在我系的翻译教学也本着这样的原则。基础阶段应该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科书籍,扩大知识面。翻译教学不能急于求成,最好能把笔译与口译想结合。教学内容能贴近市场需求,在文学翻译的基础上加大非文学类,特别是当前社会经济文化类的翻译。朝向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转变。这也复合MTI教学的培养目标。

4. 翻译专业相比传统的英语专业更复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翻译系的学生应该比英语系的学生更努力才对,因为翻译能力比语言掌握本身更具挑战性,要求也更高。翻译系的学生在优越感背后更应该知道自己的担子。任何技能的学习都离不开长时间的练习,没有上万小时的练习难以练就高超的翻译能力。

从就业的角度看,翻译系的学生颇有优势,特别是研究生。(高级翻译应该在研究生层面培养),相比学术性英语研究生,应用型翻译的优势更大。本科生优势并不是很明显。不过翻译涉及沟通交流技巧,学习各种知识的能力以及灵活应对的反应速度,这些能力不管干什么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我想这才是翻译专业学生最大的优势。翻译系学生最大的劣势我觉得是心态问题。学了翻译就觉得自己水平比别人高,或者总是瞄准高级翻译,重技巧而轻积累,容易急功近利。如果学生阶段形成这样的态度会影响日后工作。

第二篇:中国翻译人才的现状与培养

来源:论文网http:// 潘天翠 2010-1-2 12:56:45 网友评论 条 字体:[大 中 小] 收

藏本文 ※我要投稿!

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今年8月2日至7日在上海举办。包括中国在内的7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500名翻译界精英a云集上海,共同探讨翻译文化、翻译产业、翻译人才培养等课题。这是国际翻译家联盟自1953年成立以来首次在中国也是在亚洲地区举办的国际翻译界盛会,有人将其称为“翻译奥运会”。

日前,记者就本次翻译大会的成果、中国翻译人才的现状与培养等问题专访了国际译联第一副主席、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

黄友义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官员,也是一位严谨的学者,是中国目前为数不多的翻译活动家之一。是他把中国翻译协会带进了国际译联大舞台,也是他及其团队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国际译联专家、学者们的喝彩,使中国成功举办了2008年世界翻译大会。

黄友义自2002年起担任国际译联理事,2005年在第17届世界翻译大会上首次被选为国际译联副主席,是我国也是亚洲第一位当选国际译联理事会高层领导的翻译家。本次翻译大会上,他以其出众才华和管理能力再次当选为国际译联第一副主席。

翻译大会使外国同行重新认识了中国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翻译工作始终是沟通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桥梁。中国第一次翻译高潮出现在东汉至唐宋年间,主要是佛经翻译;明末清初时又出现了一次科技文献翻译的热潮;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盛行的西学翻译揭开了中外文化和思想交流的新篇章。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深入,中国的翻译事业又掀起了一次高潮,但这一次不同于以往,中国跨越了诸多障碍,第一次站在了国际翻译大舞台上。

黄友义说,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能够在奥林匹克年举行,说明中国在世界翻译舞台上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世界各国翻译界的精英们愿意在奥运会之前来中国看看,并与中国同行们一起探讨翻译以及奥运会翻译这个话题。

此次大会不仅参加人数创了历史新纪录,而且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也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届。更值得一提的是大会四位主旨发言人有两位来自国外,一位是联合国主管大会和会议管理事务助理秘书长约翰尼斯·曼加沙,另一位是欧洲委员会翻译总司司长卡尔-约翰·略逻思,这是过去世界翻译大会想请都请不到的人物,这次他们主动要求来参会,足以说明这次大会的分量和重要性。

黄友义说:“在这次参会的600名外国代表当中,有90%以上是第一次来中国。来华之前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仅限于本国媒体,很多人对中国显得陌生甚至带有偏见。而当这次他们亲身来到中国,与中国的翻译界人士、翻译大会志愿者和上海市民接触,特别是在奥运会前后参观游览了北京、西安,苏州、桂林、拉萨等地之后,他们对中国的看法大为改观。”

当本次翻译大会将最佳网站奖授予德国翻译协会时,协会负责人在领奖发言中并未赘述其获奖的激动心情,而是对他所见到的中国人的热情、中国人的灿烂笑容、中国人的乐意助人大为称赞……这也使黄友义颇感惊讶。

因黄友义在国际译联工作了6年,深知其内部运行情况。他晓得,德国译协是欧洲规模较大的翻译协会,德国译协的主流意见是不太赞成与亚洲译协发展关系,他们对国际译联领导层里的亚洲人,包括日本人、韩国人或者中国人没有兴趣。在他们内部甚至有更加不和谐的声音说,如果在国际译联领导层里有亚洲人,他们干脆就撤出,成立新的国际翻译组织。而这样一个组织的负责人,在上海领奖台上,面对来自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翻译界精英如此赞扬中国,这不得不归功于他们的这次中国之行,对中国有了新认识。

黄友义强调:“通过大会交流,也使我们有机会了解到国际翻译界的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比如翻译人员专业培训,翻译标准化,翻译协会如何运作发展等,这对中国翻译协会和中国翻译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翻译人才市场供需失衡

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需要与世界接轨,日益繁荣的文化产业需要与世界交流,越来越多的求新求变的中国人需要了解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一切都要通过翻译来实现,翻译处在跨文化交流的前沿。如此庞大的市场,如此重要的角色,中国目前翻译人才的现状如何?能否满足市场的需要?黄友义觉得这个话题很沉重。

他说,不久前有资料显示,全国目前职业翻译4万多人,相关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专业翻译公司3000多家,但能够胜任翻译工作的合格人才缺口高达90%。市场上高水平的翻译大约只占总数的5%。翻译能力的薄弱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中急需解决和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特别是真正合格的高级中译英定稿人才不足百人,严重缺少中译英高级人才,将导致文化上的“逆差”。

全球化进程导致了翻译量和翻译人才需求的剧增。过去不需要翻译的地方,现在需要,过去不需要翻译的东西,现在需要,特别是中国的快速发展需要把大量的材料译成外文。把母语翻译成外文,难度大,这是国际公认的。中译外人士难求已经是中国各行各业共同面临的突出难题。

社会上有人说,中国现在会外语的人那么多,怎么会缺翻译呢?是的, 与10年前相比,会外语的人的确多多了,但社会需要翻译的量也大多了。从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到企业间的贸易往来,还有各地的涉外饭店、旅游景点等等,到处都需要翻译。需求的增长远远超过供给。特别是高层次的中外交流,更需要真正专业化的翻译,而专业化翻译人才中最缺的就是具有中译外定稿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这个问题不是三两年可以解决的。

谈到这里,黄友义话锋一转又露出了几分喜悦,他说:“我最近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国务院学位办在已经开展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15所高校基础上,将增加新的院校,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翻译人才。这就意味着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更好的高素质、适用型翻译人才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

加强短期培训 缓解市场需求压力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此大的人才缺口,光靠十几所高校培养恐怕难解燃眉之急,况且高级翻译人才的培养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记者问是否有更快更好的办法来缓解目前翻译人才需求的压力?

黄友义认为,目前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采取学校培养和社会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高校硕士专业培训,无疑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最正规途径。但光靠这一条路满足不了现阶段翻译人才市场的需求,所以短期培训和选送相关人员出国进修便成了一些部门翻译人才培养的补充措施。

中国翻译协会这几年利用每年暑假开设针对青年教师和社会翻译人员以及一些研究生的培训课程,从国内外聘请既有教学经验,又有翻译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授课;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也为全国新闻出版界人士,以及国资委旗下国有大型企业的涉外人员举办了多期翻译培训班。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单位把一些外语基础好的青年派往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或澳大利亚等国进修,这也是人才培养的一种途径。

除了长短期培训,黄友义还看重翻译实践,他说:“用人单位要大胆启用会外语的人,不要因为他们的翻译水平没有达到标准,就不让他们做。翻译是一个熟练工种,最好最快的提高方式还是要通过实践。要让他们在实践中去积累经验。这几年有不少翻译理论方面的图书面市,老翻译工作者的经验有利于青年翻译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办法来做到快速提高。

翻译人才的社会地位亟待改变

黄友义说,目前中国翻译领域35岁至50岁的人稀缺,而这个年龄段会外语的人才极多。记者问:“他们都到哪儿去了?”黄友义的回答有点伤感:“都从翻译领域流失了,有的改行做生意,有的到外企公司了,为什么会这样?待遇跟不上。翻译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他们的劳动价值还远没有被我们的社会真正认识,因此他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善,即使培养出人才,翻译界也留不住。他认为,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引起社会和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中国翻译人才的现状与培养(2) 来源:论文网http:// 潘天翠 2010-1-2 12:56:45 网友评论 条 字体:[大 中 小] 收

藏本文 ※我要投稿!

在翻译大会上播放了一个短片,题目是“假如没有翻译”,让人们设想,如果没有了翻译,我们当今的社会将出现什么样的混乱?知识无法交流,国际合同无法签署,先进技术在国际上无法借鉴,甚至会导致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冲突,以至于发生战争。

作为翻译界的领军人,黄友义对中国目前高级翻译人才流失现象颇感焦虑,他说:“没有翻译就意味着与世界隔绝,但是有多少人会把问题看得那么重要呢?现在社会上还是存在一些不尊重知识的地方,有的人因为自己的知识受限制,因此认识不到某一专业知识领域的重要性。翻译事业在今天快速发展的中国,还没有引起全社会应有的重视,翻译工作者,特别是高级翻译,还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他们的劳动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这才导致了今天翻译人才的大量流失。

社会上有一种比较肤浅的认识,认为会外语就能翻译,这是一种误解,这种误解不消除,就永远不会真正认识到专业翻译的价值所在。我认为从政府部门到企业,再到社会各阶层的人,都需要提高对翻译作用的认识。如果大家形成了共识,认为这部分人才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办法自然就有了。现在有些部门和单位就采取了特殊津贴的办法来设法留住翻译人才。另外,还有很多私企聘请翻译时充分考虑到待遇问题,因为他们知道翻译工作和企业未来的价值是联系在一起的。但这一切才刚刚起步。”

国际译联的志愿者

据中国译协有关人士透露,国际译联会员代表大会新一届执委及新一届理事选举时,黄友义和南非译协主席玛里安·博尔斯都是全票当选。大家一致认为,黄友义是理所当然的主席人选,而他却选择了继续留任副主席一职。

当记者提及这个话题时,黄友义回答说:“中国人在国际译联执委会任职对提升中国翻译界的形象、知名度、促进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都有着积极作用。另外国际译联执委会制定工作计划、游戏规则,中国也能参与,这对中国的翻译事业也是有利的。没有接受国际译联执委会主席一职,这主要是时间问题。”

“我们做国际译联工作都是业余的。每天上百封电子邮件,都要在下班或者周末处理,国际译联为一件事要在17个理事之间讨论好几轮,有些事情还要进行调研,与各协会商量,要耗费很多时间,如果当了主席,我就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所承担的职责和花费的时间就会更多。不仅如此,作为主席还要代表国际译联去世界各地参加很多会议,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几大洲的区域性会议,我没有那么多时间。”

黄友义还谦逊地说:“在国际译联内部,工作语言是英文和法文,过去的主席们至少会三四门外语,有些欧洲的执委们会五六种外语,他们的优势更大。光懂英文,而不能用其他的语言交流,工作效率就会降低,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认为自己作为第一副主席的身份参与国际译联工作比当主席更合适一些。”

国际译联的所有执委、理事们的工作都是一种志愿行为,只是奉献,没有报酬。而黄友义是中国目前稀缺的中译英高级人才,况且翻译是他的最爱,请他翻译的人络绎不绝。原本工作之余他可以从事最爱的翻译工作,可是他却选择了投身国家的翻译事业,在国际译联做一名无私的志愿者。

黄友义说,这几年在国际译联任职,虽说花费了大量时间,但看到中国的翻译事业在国际翻译领域日益受到重视,他感到很欣慰。他觉得自己这个“志愿者”没有白当,辛苦很值得。

第三篇:中国干洗行业现状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资料显示,截止目前,我国特许经营企业大约在3000个左右,加盟店数约1万左右。显然,特许经营作为一种分销商品和服务的全新的现代商业模式,自上世纪末进入中国发展10多年后,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运用,并受到广大投资人的青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不断细分,买方市场逐渐成立,凸现品牌概念的注意力经济时代业已到来。而特许经营的核心部分正是代表着产品和服务优势的品牌,这就为特许经营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精明的投资者发现好的品牌不但有着得天独厚的抗风险能力,而且优秀的品牌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它们提出并且遵守了一系列消费者可以理解、欣赏并信任的承诺。这在市场竞争和消费者的影响力方面更加突显。

特许经营在洗衣行业的表现尤其突出,中国洗衣业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伴随着国际顶级服装品牌进入中国,国外知名洗衣企业纷纷问鼎中国巨大的市场,在让中国老百姓体会了一把绿色健康的环保洗衣消费的同时,为中国的洗衣业演绎出了新一轮的全盘洗牌。它直接带来的结果是强者更强,弱者关门。

当前的中国洗衣市场,明显分割为二个层面:一是社区便利店服务。从遍布大街小巷的洗衣店就可以看出,这是非常大的一块市场,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样的洗衣店将越来越多,这些洗衣店担负着直接服务于老百姓的衣着用品和家庭用品的责,二是超级干洗服务。从单纯的只干洗衣物,到一个店可以解决家里大到窗帘,地毯,沙发套清洗保养,小到衣物毛绒玩具等„„„„。

国洗染业市场从“洗衣难”阶段,现在步入了“洗衣满意难”阶段。

突出标志就是质量问题投诉居高不下。“洗衣难”阶段,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大力发展网点,因为这是主要矛盾。解决“洗衣满意难”的问题,只有提高洗衣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档次。这是我们对全国洗染行业的市场把握和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得出来的,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因此,只要我们现在明确了工作重点,其它问题就迎刃而解。做大做强,创立品牌,或者说品牌效应,可能是洗染行业发展的唯一出路,餐饮行业有特色服务,如面馆可以开的很小,生意照样很好,洗染行业不一样。

2 、连锁形式发展强劲。

如何提高行业整体水平,抓“连锁经营”是切入口,通过近十年来的各方努力,现在“连锁经营”步入快速发展期。洗染店连锁经营是一个很好的经营模式。洗染店的连锁经营,全国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集中洗染,分散收活。二是前店后厂。

洗染店的连锁经营好处:其一,方便老百姓,送取方便。其二,

设备齐全,员工分工细,各有专长,技术力量雄厚,事故少,洗染质量高。其三,规模效益,有赔偿能力。其四,处理污染能力强。

小洗衣店发展趋势,一是有足够资金,可上设备,提高经营档次。二是没有资金,加盟连锁,走特许联盟的路子,替别人收活,获取差价。三是退出行业,改行。我们要创造提供给加盟双方的一个商机。成功连锁有扩张的要求。小洗染店有加盟连锁的要求。还有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提高行业整体水平的要求。我们可以断言,一个大城市将会涌现若干个著名品牌的连锁洗染企业,从不同的服务特色来细分市场,小的洗染店生存空间将会更加困难。

3 、白活占业务量的比重越来越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饭店、餐饮、浴场的白活量越来越大,老年公寓和敬老院、学校公寓和全托幼儿园等 " 群住 " 现象不断出现,进一步发展了白活市场。在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大力推动下,加上政府倡导后勤服务社会化,又为从事白活洗涤做大做强创造了条件。

第四篇: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来源: 【字体:小中大】

引言:自2011年9月份开始,中国钢铁行业进入长达6个月的结冰期,市场几乎没有留给钢贸商任何机会,面对突如其来的寒冬,钢贸商步履艰难。王充《状留篇》中有言:“河冰结合,非一之日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钢铁行业的寒冬,是经过长期的积累、酝酿形成的。既然冰已结成,钢铁业的融雪自然会如期而至。

进入2012年第一季度尾,钢市开始缓慢进入上升轨道,融雪的季节,寒意继续吞噬着钢贸商仅存的一点热量。整个钢铁行业该如何抵御,钢贸商又该如何坚守,融雪后的春天还远吗?

【中国钢铁行业迎来变革风暴】

2012是中国钢铁业的变革时期,这既艰难也是一个大考验。

首钢集团董事长朱继民在第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间隙表示,今年的困难形势说明中国钢铁业的变革时代已经到来。

朱继民表示,前些年钢铁业发展太快主要是受投资拉动,企业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而去年年底以来,钢铁市场遭遇困难,市场压力陡增,落后企业面临被淘汰,钢铁业的变革时代已经拉开大幕。

近年来,中国钢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低端投资过快,产能过剩难以改变。朱继民还指出,我们在很多地方,比如中小钢铁企业的产能扩张是受到地方政府鼓励的,要改善产能过剩的局面已经不单单是钢铁业本身的事情。

【中国钢铁产能增速放缓】

面对行业总量过剩、行业赢利困难的局面,近年中国钢铁行业快速扩张的速度终于放缓。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下半年钢铁行业新开工项目为197个,下降36.7%。

根据中国冶金建设协会统计,2011年国内新开工、新设计、新规划炼钢产能分别为420万吨、736万吨和127万吨,较上半年分别大幅下降80%、32.3%和81.3%,处于近年来最低水平。新开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大幅下降,为591.5亿元,比上半年下降52.2%。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9日晚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的会议上指出,钢铁业产能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今年一季度在钢材出口增长15.8%的情况下,国内表观消费量零增长。同时,钢协会员企业一季度粗钢产量同比只增加80多万吨,但库存增长了150万吨左右。

经过近年的快速扩张,国内已经形成9亿吨的钢铁产能,并最大程度将其释放转化为钢产量。吴溪淳称,因为河北省统计省内钢产量没有将隶属于首钢的迁钢、京唐钢厂归入,造成1700万吨的产量没有纳入全国钢产量统计,实际上中国去年钢产量实际已经达到7亿吨。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一季度报告(下称报告)指出,在当前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和我国宏观调控的作用下,钢材消费需求恢复缓慢。而钢铁生产则呈现逐月上升的态势,尤其是3月份以来钢产量超出市场预期,对市场造成一定压力。

“4月份,钢协会员企业生产的热轧板卷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低490元/吨,冷轧板低470元/吨,而去年全年平均吨钢赢利仅为130元。”吴溪淳说。

根据一季度全国经济发展情况,报告预测,2012年中国钢材实际消费量约为6.39亿吨,比2012年咨询报告中的预测量降低1.1%。

【坚冰易融寒难却!钢材贸易商的融雪季】

钢贸商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钢市多次疲软的洗礼,本世纪以来2005年和2008年钢价大起大落的锤炼,以及2011年下半年至今整个钢铁行业的寒冬时期。钢贸商已经在钢铁行业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数次的磨练,培养了其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的行业素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更强。现在,整个钢铁行业处于“融雪期”,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但钢铁行业也会犹如黎明前的黑暗一样,阳光明媚的春天依然会繁花似锦。

钢贸商的“冰河世纪”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钢贸商就面临钢铁行业的“利润”重压。国家对房地产行业频出严控措施、资金面长期趋紧、上游原材料价格保持坚挺、下游需求持续疲软,再加上今年钢厂开始释放产能,数千钢企中的国有钢企为了保证业绩,甚至越亏越做,导致钢厂的粗钢产量过剩,压力紧接着转嫁给钢贸商。据统计,2011年,我国钢铁产业利润率为2.4%,远低于6.3%的全国工业销售利润率。

今年的1-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21.5%,同比回落3.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为27.8%,同比回落7.4%;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9.3亿元,同比下降57.7%。今年的两会,

国家又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定为7.5%,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首次将经济增长预期设定在8%以下。而温家宝总理强调,房地产的调控不放松以及银行业限制“两高一剩”行业贷款、节能减排及环保建设等等均在很大程度上拉升钢厂吨钢成本及降低下游需求水平。外围形势的严峻,加剧了微利时代钢贸企业经营的困难。

季节性需求带动钢价攀升“金三银四”不给力

据了解,自今年2月下旬到3月份以来,国内的钢材市场价格断断续续呈现出上涨的趋势。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国内钢材现货市场上,建材、热轧板卷、中厚板现货市场价格都延续涨势。螺纹钢价格与三月份同期相比上涨了3%左右,与2月相比则累计上涨超过5%。

对于钢铁行业来说,历年的“金三银四”都是库存下降最为明显的时期,但今年的库存下降力度显然不够。此前,每年从最高点连续七周库存下降的幅度都超过14%,去年同期下降幅度更是达到15.3%,远高于今年的降幅。据悉,在钢材市场的实际成交中,部分钢贸商表示,目前商家所销售的钢材,有一部分的库存是年前的高价资源,虽然市场的价格有所增长,但仍低于年前的进货价,导致市场钢材价格倒挂的现象依然存在。

尽管如此,但基于现在的钢材价格不断攀升,继而使季节性回暖态势明确。钢价的持续走高其最大的推动力是商家的高度“看涨”、“拉涨”,也正因此,带动了钢厂产能的进一步释放。清明节假期国内市场宏观层面释放出诸多利好。三月份钢铁业PMI为49.3%,比上月提升

6.5个百分点。分析人士指出,未来宏观政策措施要在需求端特别是基建投资上发力,而2011年底在建净投资规模高达35万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今年投资惯性很大,钢材市场需求仍将会保持在较高水平。

钢贸商:还款容易,贷款难

依照惯例,每年三月份是钢贸商集中还贷的高峰期。而今年,由于整个钢铁行业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利润不断下滑,加上钢贸商“跑路”事件频发。银行为了管控风险,去年9月份的借款都需要在今年3月份还清。钢贸企业多年来在银行业的“座上宾”地位也随之改变。

现在,银行再度放贷的时间间隔明显加长,银监局曾数次下发了关于钢贸行业的文件,其中提到钢贸行业贷款过于集中,要求警惕钢贸企业贷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全国钢贸企业达20多万家,而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钢贸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量非常大。就连没有实际库存量的小型钢贸企业的日常资金运作也要十几万,更何况大型的钢贸企业高达千万的日常业务。所以银行的信贷支持,成为多年来钢贸企业维持公司正常运转的稳定资金来源,做钢贸一旦资金链出现断裂,整个生意也就难以维持下去。

然而,面对钢贸商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扇门也在悄悄为钢贸商打开。今日钢铁网现货电子交易平台的线上融资业务已经拉开帷幕,在此钢铁现货交易平台上的钢贸商通过钢铁现货交易,产生真实的交易背景和信息流量,就会有机会更加方便地在线上进行钢铁融资,为企业解决资金问题。

钢贸商:冬天来了,春天不再遥远!

虽然,钢铁行业因为国内经济发展走缓而面临下游需求减少的困境,但我国依然处于投资拉动型时期。在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广阔的市场仍然为钢贸企业提供着肥沃的生存土壤。目前,国家投资建设的小幅缩减,只不过是行业所经历的阵痛。

钢贸行业发展空间依然存在,近几年,虽然钢厂不断扩大其直供比例,但主要是针对部分需求比较单一和稳定的大型工程项目和具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市场。小批量、多规格、多品种的用钢需求仍将是市场主流,并且只能由钢贸企业来满足。中国近7亿吨的粗钢年产量,对国家、国民经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很多优秀的钢贸商来运作,把这么大产量的钢材及时、合理地配送到需求钢材的角角落落。

另外,钢贸商要在钢铁行业的非常时期具有足够的耐力和行业“嗅觉”。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承载着13亿人民的住房需求,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住房涉及到水泥、钢材、玻璃、家电、物流等44个行业,假如房价下跌30%~50%,那么全国近一半行业将陷入停滞,近一半人将失业。今年中国房价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小幅回调,但长期来看,仍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房地产行业依然是钢材用量的主战场。

【减污又出新招 钢铁业也要“倍量替代”】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透露,“十二五”期间,国家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排放量,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新建项目实行区域内“倍量替代”。

“所谓倍量替代,即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其新增的污染物排放量必须用区域内其他项目的削减量进行替代,削减量应达到新增量的一倍以上。”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解释。

王金南进一步指出,需要替代的削减量,可通过本企业内部淘汰、关闭、搬迁改造和污染治理等措施获得,或通过削减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内其他现有污染源的排放量获得。

“从过去的等量替代到今天的倍量替代意味着污染物总量减排的升级。”环保部的一位官员透露,倍量替代具体该怎么操作,目前,环保部尚未确定实施细则,还在研究当中。

不过,包括浙江在内的一些地方已经出台了相关实施细则。

增产减污

“国家要实施倍量替代,因为某些城市和地区污染过于严重,污染物减排压力很大,所以必须要出新招、出狠招。”一位地方环保厅官员强调,“十二五”污染防治的主基调就是出重拳、用重典。

之所以称之为狠招,是针对过去的“增产不增污”的等量替代原则而言,从等量到数倍,约束性显然增加。“等量替代并不是一项法律规定,而是一项政策。”王金南指出,该政策源自国务院2005年发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根据该决定,国家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做到增产不增污,努力实现增产减污,并积极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

“不少环境质量不好的区域,同样也是欠发达地区,要求其实施增产不增污本身已经很难,今后要实施增产减污,地方政府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是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过于严重,不得不为之。”前述地方环保厅官员指出,张力军部长在会上有一句话是,“不是我们消灭污染就是污染消灭我们”。

“倍量替代涉及到的污染物主要是四种约束性污染物,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COD和氨氮。”前述环保部官员对本报解释,涉及到的区域为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也即大气联防联控覆盖的“三区十群”中的城市。

“至于削减量要达到新增量的多少倍,这个估计环保部不会做出硬性规定,而是交由地方政府自己去掌握,各地根据其环境质量和污染物减排的任务来定。”王金南分析。(详细查看...)

【《钢铁产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获国务院签发】

据报道,5月9日,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巡视员李忠娟在北京透露,《钢铁产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日前已经获得国务院的签发,下一步在各部委之间会签之后,将具体落实有关生产力布局和调整重大项目。

《钢铁产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下属18个重点规划之一,国家发改委希望通过布局调整,能够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同时解决中国钢铁工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三不综合症”。

长期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布局总体上呈现“北重南轻”的特点,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迅速,钢材需求量大,长期供给不足,而环渤海地区钢铁产能近4亿吨,50%以上产品外销。部分地区钢铁工业布局不符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制造业转移的要求。16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建有大型钢铁企业,已越来越不适应城市的总体发展要求。

笔者从工信部于2011年11月发布的《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了解到,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原则上不再布局新建钢铁基地。河北、山东、江苏、辽宁、山西等钢铁规模较大的地区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减量调整区域内产业布局。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等中部地区省份在不增加钢铁产能总量条件下,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西部地区部分市场相对独立区域,立足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结合区域差别化政策,适度发展钢铁工业。

针对目前16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建有大型钢铁企业的现状,《规划》还提出,有序推进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钢厂转型或搬迁。“十二五”期间,根据条件成熟情况,支持广州、青岛、昆明、合肥、唐山(丰南)、杭州、芜湖等城市钢厂搬迁改造或转型发展,科学论证西宁、抚顺、石家庄、贵阳等城市钢厂发展定位。

原冶金部副部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曾指出,韩国、日本的大钢铁工业基地都在沿海地区。从世界范围看,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沿海化、集中化,因为沿海发展的成本低、消耗低,环保、节能。”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摸底,全国位于省会直辖市的钢厂有20个,城市型钢厂总共有39个。2009年,39家的城市钢厂的总产能是2.28亿吨,占全部总量的39.5%。《钢铁产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出台后,部分城市钢厂,将按照具体的条件标准进行搬迁。

(今日钢铁网编辑:昕然)

第五篇:中国饰品行业基本现状

饰品的消费需求内地总人口为12.8亿多,有明显饰品消费需求的女性从8岁-55岁,约5亿人。如此庞大的消费群体,每年的消费需求达数百亿元。饰品传统的批发已经不是主要模式,由终端主导的多渠道分销的业态成为现阶段服装行业渠道主体,同时品牌专营连锁以自己规模化经营的优势形成了新的商业布局。尽管流通领域的变革使饰品分销以终端为主导,但传统饰品批发市场、中小商店及个体饰品专营店等分销渠道,与饰品连锁专营店、品牌专卖店、旗舰店、主体专卖店、网上订购等新兴终端并存于同一个市场。对服饰网络化营销即有快捷性又极大的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服饰企业利润。形成和促成网络化营销经济性的诸多原因:如资源的广域性,地域价格的差异性,交易双方的最短连接性,市场开拓费用的锐减性,无形资产在网络中的延伸增值性,以及所有这一切对网络营

目前义乌饰品行业已拥有国际商贸城饰品专业市场、饰品专业街、兴中配件市场以及刚开始营业的金福源珠宝广场,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已达到8000多家。强大的行业集聚效应在国内独一无二,当之无愧地成为国内行业的龙头,同时义乌也被称之为“中国饰品之都”。然而,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市场格局摇摆不定,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危机无处不在,在发展的道路上依然险象环生,如果不保持警惕同样会被时代的潮流所淹没。剖析义乌饰品行业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隐形的问题。

义乌饰品行业存在问题一,义乌饰品行业快速发展中存在的“虚胖症”。由于前几年饰品行业生意红火,导致许多人跟风进入,尽管行业发展势不可挡,从业人数达到十五万,年产值也超过了120亿,但细看义乌饰品行业是个“虚胖”的巨人,因为在研发、技术、品牌这些核心方面都不具备强势,由于企业良莠不齐、经营水平不高,今后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技术创新加速,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虚胖症”很可能会演变为“功能性”疾病,甚至会丧失战斗力。

义乌饰品行业存在问题二,目前市场环境产生的“温水煮蛙”迹象。依靠国际商贸城形成的吸引力,大量的中外客商纷至沓来采购订货,“前店后厂、看样订货”的形式,使经营者们不出远门产品就能销往国内外,这是优势。但思想上的惰性也从此产生。殊不知,随着社会的进步,商业模式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若干年后,商品的流通不再依赖市场,而是转化为生产企业通过多种形式直接流向终端的新模式。所以目前舒适的市场环境是一个大煮锅,如果贪图舒适,停止“跳跃”,那么等水温到达一定的热度,想逃脱就已经来不及了。

义乌饰品行业现状分析 义乌饰品行业存在问题三,“狼群初现”,企业羽翼未丰。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饰品行业形成了义乌、广东、青岛三足鼎立的格局,剔除国际商贸城辐射功能的优势,义乌饰品实际上还羽翼未丰。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国内市场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和商家的抢占。近年来,由于韩剧不停在国内各电视台的播出,产生的“韩流”代表了一种时尚,带动韩派服饰在我国热销。尽管目前韩国饰品在国内市场还未能“兴风作浪”,但这种文化上传播、灌输,使国人对韩国饰品认知度非常高,文化与商业的结合所产生的市场效应谁也不可低估,一旦销售通道形成,就可席卷全国。可以推测,韩国饰品不可能偏居青岛一隅,欧美市场的萎缩势必转向拥有十三亿人的中国市场。在广东,饰品企业正在内横外纵地进行渠道建设。虽然没有辐射全球的小商品市场作为平台,但这个家电制造的大省,

非常具有市场营销的能力,凭着深圳、香港的资金支持以及仿真首饰的中高档产品优势,今后几年将占领国内大部分中、高端市场。南有广东北有青岛,事实上对于义乌饰品行业来说,南北夹击局面已经形成,于是国内市场“狼群初现”。不是危言耸听,迟缓的反应、被动的出招,将丧失一切有利的时机,等国内市场的“羊”被“狼”大举吞吃,义乌饰品行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可想而知。当然,目前义乌饰品行业的强大之势还依然存在。相信,一路拼搏过来的经营者不会轻易言败。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有更多的时间和经济来装扮自己,这也促使了我国饰品行业的市场发展,下文就针对我国不同档次饰品的市场发展,对当今不同档次饰品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可供参考!女性时尚饰品市场正日益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市场,一个具有巨大消费潜力的市场;而富含品牌特色,质优价不贵的中档时尚饰品市场,则是这广阔市场中最年轻、最有生机、最合乎潮流、最引人入胜、充满无数商机的市场。根据产业发展变迁的趋势和消费者的研究分析得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投身中档时尚饰品市场,你有很大机会成为中国未来饰品行业的大赢家。

饰品行业是从工艺礼品、珠宝首饰行业中分离出来,综合形成的一个新兴产业。饰品作为新经济的增长点,发达国家已逐步走向成熟。各种档次的专卖店、销售点星罗棋布;各种款式、各种层次的产品充分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而在中国内地,这一行业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飞跃发展,人们正从温饱型步入小康型,崇尚人性和时尚,不断塑造个性和魅力,已成为人们的追求。

一、饰品总体市场欣欣向荣

据我们的行业与市场研究,世界四大时尚之都以及东京、香港等城市的饰品年贸易总量近1000亿美元,我国女性饰品人均占有率不足28%,而东京68.2%、新加坡48%、香港54%、韩国68%、马列来西亚为47%, 泰国为68%。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女性的生活品味、生活质量,正在发生着质的飞跃。消费者崇尚特色和时尚,希望不断塑造个性和魅力,同时也崇尚文化和风情。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民收入的高速增长,女性对饰品的需求与日俱增。针对行业的大量调研分析得出,2015年中国的女性饰品占有率将由现在的不足28%增到45%以上。

中国有13亿的人口,6亿多为女性,按每五人每年购买一件饰品计算,每年需要消费1.2亿件。需求旺盛、潜力巨大,极具开发价值。时代的饰品文化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势头和宽广的市场,从事饰品销售有着良好的利润空间。这一切让阿呀呀,七色花,哎呀呀,安之秀,新翰城,新感觉,我形我秀,哈伊丫等时间相对较久的品牌一直驻留饰品行业,同时也吸引到流星站,韩城名饰,好彩千饰,晶灵水晶,左丽右,佩琪,米恋,芳美亚, 芭比公主,西利亚,巴巴变,小资生活等一大批新的品牌加入其中,使这一行业日益变得丰富和活跃起来。

时尚饰品让女人释放美丽,美丽情结让女人慷慨解囊。街上的女性人流四处寻找着时尚饰品,可是却零零散散,专业时尚消费经济圈仍是一个空白。因而经营品类齐全,个性特色,具有良好性价比的饰品店潜力巨大,女人无奈的叹气声,敲击和触动着商家投资者的神经。女人天性爱美,当拥有了从生存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转化的条件,她们对美的追求也在升华,审美情趣的时尚化和生活品位的提高,使当代女性对饰品爱不释手,因为有饰品的装点,女人变得更加妩媚动人。饰品所展现的魅力,使女人成为它最大的消费群。

二、廉价饰品市场前景看淡

近十几年来,十元左右的小饰品专卖店如雨后春笋般开遍神州大地,带来了一抹亮丽的彩虹,饰品店里的新品成为了女孩们竞相追逐的对象。因为小型饰品店投资很小,目标消费群体定位较清晰,因此得以蓬勃发展,一时间成为了投资人热捧的焦点。

随着小饰品店越来越多,而目标消费群体总数却一直保持不变,小饰品行业已渐渐陷入了恶性循环,无法自拔。由于竞争越来越残酷,几乎市场上每家店的货品都千篇一律,完全无法形成差异,最终只能导致一种结局就是“价格战”,至今这一市场仍是销烟弥漫,从来没有散尽的时候,每家小饰品店主几乎都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根据对大量的产业案例研究可以发现,每个产业都会经历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其中幼稚期成长速度最快,也是利润最高,风险最低的时期。例如第一批做网络,第一批搞地产的企业家都是在市场中赚得最多的。

在幼稚期中,由于竞争少,蛋糕只有一个人吃。慢慢的,就吸引了跟风者的眼球,新的势力加入,开始影响既定的利润。行业进入了小规模竞争期,市场秩序逐渐确定。期间内由于供应仍小于需求,市场仍可持续盈利。 随着觊觎市场利润的新进入者逐渐增多,市场趋于饱和,环境快速进入激烈的你死我活的生存斗争中,利润远远小于最初的幼稚期,甚至没有利润。价格战一触即发。此时为成熟期,也是该退出市场的时期。

由于竞争使利润逐渐减少甚至开始入不敷出,厂商开始大规模缩减成本,但利润仍无法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于是创新陷于停滞,以降低质量来缩减成本直至质量已不堪入目,消费者逐渐远离,而竞争使整个行业利润急剧下滑,此时进入了衰退期,昨日辉煌如昙花一现。正如10元左右小饰品行业的今天,坐享利润已逐渐被努力维持生存所替代。

三、中档饰品市场钱景向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立的思想的具备,现代女孩子已不再盲从于满街都是十元一件的小饰品,而更多的表现为追求唯一,追求个性。但是,中等阶层的收入,又让她们对那些昂贵的高档珠宝饰品望而生畏。什么能让她们与众不同的叛逆心理得到满足?什么能满足她们的扮靓需求?谁将再次重演利润的神话?饰品品牌运营商如果能抓住机会将新兴材料大力引入这个行业,同时在设计上引领潮流,多种产品线给消费者丰富个性以充分的表达,则会在制胜这一充满机遇的市场方面掌握到相当的主导权。

如果把握住这一商机,这一切为我们带来一个富有潜力的市场,经过充分市场调研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中档时尚饰品正是我们所要挖掘的机会。从低档小饰品的发展来看,我们深刻领会到的是:要进入一个产业,就要从最初的幼稚期进入,才能在最短的时间赢得最大的利润,最好是在某一既有市场中开拓一个新的领域,这样风险最小,同时利润最大。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目前国内中档饰品市场前景向好,正是既有市场中的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希望意识到这一机遇的品牌提供商能够抓住机会,立足长远,做好品牌规划与营销策略,把握产品的品类,设计,价格,品牌建设,加盟体系,经营支持系统等方面的关键竞争要素,并对这些要素进行有机的整合。同时,品牌运营商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状况找好关键切入点,在某些区域市场精耕细作,逐步培养自己品牌的核心消费人群,形成自己品牌的强大根据地,并依照点-线-面的原则在条件成熟时进一步推向全国市场,就能在这一高速增长的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稳固立足点,为逐步发展成为整个中国市场的领导者奠定坚实基础。而创业者如能有幸发现这样一个品牌并加入其中,相信创业路上将会走得更为轻松。

上一篇:执法中队工作制度下一篇:中国产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