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运动的起源

2022-07-03

第一篇:红十字运动的起源

红十字运动起源

人类社会是按照历史的规律和法则前进的,历史总是在偶然与必然的轮回中选择前进的方向。红十字运动也不例外,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一、红十字运动的诞生

红十字运动肇始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瑞士人亨利〃杜南(1828—1910是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

亨利〃杜南于1828年5月8日诞生于日内瓦。他的父亲是个成功的商人,在日内瓦很有声望;母亲温柔虔诚,乐善好施,十分注重对他的早期教育。亨利〃杜南在年轻的时候就具备了善良慈悲的品格,他经常给穷人、病人及遭受其他痛苦的人精神上的安慰和物质上的帮助,他甚至到监狱里探视那些失去自由的人,给他们朗读圣经故事。从18岁起,亨利〃杜南开始学习银行业务,几年后他就被外派到阿尔及利亚的一家银行任总经理。

正当亨利〃杜南在商业生涯上走向成功的时候,一场战争——索尔弗利诺战役改变了他的一生。

1859年6月24日,奥地利陆军与法国——撒丁(意大利邦国之一联军30多万人激战于意大利北部一个叫索尔弗利诺的地方,双方伤亡惨重。因缺乏医疗救护,4万多死伤

士兵被遗弃在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惨不忍睹。6月25日,正在欧洲各地从事私人商务活动的亨利〃杜南途经此地,为惨象所震惊,当即决定将个人的事业放臵一边,投入战场救护。他联系当地一所教堂作为临时救护所,并与法军军医总监取得联系,释放数名奥军军医俘虏,负责治疗工作;他发动当地的村民参加救护,并劝导参与救护的人不加歧视地医治所有的伤病员;他还为濒死的伤兵笔录下临终遗言,并帮助与他们的亲人联系。

这次经历深深触动了亨利〃杜南的良知和思维。回到日内瓦以后,他立即撰写了《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以直观感人的方式叙述了在索尔弗利诺见到的情景,并于1862年11月自费出版。书中字里行间,浸透和体现着他对残酷战争的无比憎恶,对死伤士兵和平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努力减轻战争给人类带来痛苦的崇高理想。《索尔弗利诺回忆录》问世后,在欧洲各国引起强烈反响。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看到此书后,致函作者:“你武装了人道主义,满足了人类自由。”

亨利〃杜南在《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中提出两项重要建议: ——在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伤兵救护组织,平时开展救护技能训练,战时支援军队医疗工作; ——签订一份国际公约给予军事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及各国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的地位。

他的建议,得到日内瓦的4位知名的公民——日内瓦公共福利会会长莫瓦尼埃(Moynier、杜福尔将军(Dufour、阿皮亚(Appia医生和莫诺瓦(Maunoir医生的赞赏和支持。1863年2月9日,他们5人在瑞士日内瓦宣告成立“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又称“日内瓦5人委员会”,1875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亨利〃杜南为实现其理想,在“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成立后,继续努力向欧洲一些国家的君主和政府呼吁,并得到了支持。

1863年10月26日,日内瓦国际会议召开。16个国家和4个私人组织的36名代表(均来自欧洲国家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召集和主持。10月29日,会议通过了10项决议。决议的主要内容除包括亨利〃杜南在《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中提出的两项重要建议外,还有采用白底红十字臂章作为救护人员的保护性标志。1864年3月8日,在普鲁士与丹麦之间爆发的日勒苏益格战役中,佩戴红十字臂章的救护人员第一次在战场上出现,并提供人道服务。

1864年8月8日至22日,在日内瓦召开了外交会议(正式名称为“关于中立化在战地服务的军队医务部门的国际会议”。8月22日,参加会议的12个国家的正式代表签署了第一个日内瓦公约——《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

瓦公约》。公约共有10项条款,包括1863年日内瓦国际会议决议的主要内容。公约规定了救护车、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包括志愿人员和随军牧师应被视为中立而受到保护和尊重;提出“任何士兵因伤病而不能继续战斗,不论他属于哪个国家,都应给予收容和治疗”的重要原则;宣布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使用白底红十字标志的旗臶和臂章。公约最后呼吁各国政府批准加入这一公约。

从此,红十字运动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运动,在国际法的保障下开始发展起来。 红十字运动始终围绕着亨利〃杜南在《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中提出的两项重要建议的轨迹向前发展: ——在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演化为当今的国家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 ——签订一份国际公约给予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的地位(演化为当今以日内瓦四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为核心内容的国际人道法文书。

被人们尊为红十字运动之父的亨利〃杜南,因为他的远见卓识,成就了一项“圣洁的有助于人类发展的事业”,他对人类和世界的贡献厥功甚伟。由于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到红十字运动上而荒疏了个人的事业,以致在1867年破产;1892年后长期住院,度过了最后的18年;1895年,一名年轻的记者远途旅行,在海顿发现并采访了他。消息传开,已被人

们遗忘了的亨利〃杜南再次闻名于世,他重新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同情和尊重。

1901年,亨利〃杜南和法国人弗雷德里克〃帕西同时获得第一个诺贝尔和平奖,但由于他的健康和经济的原因,已不能长途旅行去受奖,但他仍表示把奖金捐给家乡的慈善事业。

1910年10月30日,亨利〃杜南在海顿与世长辞。在那里的群山与人民之中,他找到了心境的安宁,找到了友谊,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1948年,红十字会协会(即现在的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理事会决定把每年的5月8日(亨利〃杜南生日定为世界红十字日,并要求各国红十字会在这一天举行庆祝纪念活动。

二、红十字运动的历史背景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有其历史必然性。

从14世纪到16世纪,绵延欧洲社会几百年的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资本主义文化思想的萌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文化运动。最初开始于意大利,后来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遍及西欧各国。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又称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中心,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

文艺复兴以科学反对蒙昧,以人权抗衡神权,启迪民众智慧,倡导对人的深切关注与同情,将人的自由、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解放提到了首要地位。这对于以“人道”为宗旨的红十字运动来说,应该具有重要的前提作用。

经过三个多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为本的人道思想广为传播。而发生在17世纪到18世纪的资产阶级的民主文化运动——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禁欲、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它启发人们反对封建传统思想和宗教的束缚,提倡思想自由、个性发展;赞美文化科学,主张人应当掌握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反对蒙昧主义,等等。

到19世纪初叶,“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人道思潮已主导了欧洲社会。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可以认为它为红十字运动的诞生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者的代表是一批政治文化巨人,他们用划时代的作品诠释了人道主义的真谛。比如,英国文豪莎士比亚在其名著《哈姆雷特》中,借哈姆雷特之口说:“人具有高贵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人的行为像天使,人的智慧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战斗口号。德国哲学家尼采更说出了振聋发聩的话:“上帝死了!”

并非红十字运动产生后人世间才有“人道”、“博爱”思

想,恰恰相反,对人的关切与同情自远古以来就存在,红十字运动是对此的继承和发扬。在红十字运动诞生的前夕,就出现过红十字运动的先驱人物,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为医务界所熟悉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从事战场救护的英国人弗罗伦斯〃南丁格尔。

弗罗伦斯〃南丁格尔(1820—1910是现代医务护理创始人,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由于她的忘我奉献和精湛服务,使得伤病员的死亡率大大降低,被人们称为“提灯女神”。为表示对她的景仰,国际护士会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设立南丁格尔奖章(见附录,以表彰各国在护理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护士。

我们把南丁格尔等人称为红十字运动的先驱,是因为南丁格尔等人所从事的战场救护,不仅早于亨利〃杜南,而且同样体现了“人道”、“博爱”思想;我们把亨利〃杜南称为红十字运动创始人,是因为亨利〃杜南的天才构想和伟大实践,成就了一项“圣洁的有助于人类发展的事业”,即把人道思想从伦理学范畴引申到法学范畴,从而排除一切成见,提出向一切遭受苦难的人提供救助的“公正”、“中立”等概念,并由此诞生了一个国际组织——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一部国际法——日内瓦第一公约。

三、红十字运动的文化渊源

红十字运动能够遍及全世界,为不同种族、民族,不同

意识形态、政治制度、伦理道德,不同时代、地域的国家、民众接受,是因其本身蕴涵的文化渊源,扎根在各种不同的世界文化之中,所以红十字精神一经传播,立即与涵盖在这些文化中的“人道”理念荟萃交融,一拍即合。

因而,设在日内瓦的红十字与红新月博物馆用造型独特的六块展板,以不同的文字精录了各种不同的世界文化中对生命尊敬和保护的表述,向世人昭示:红十字精神扎根于世界文化之中,涵盖了古典文化的精髓。

犹太教摩西律法(犹太教将《圣经》首五卷称作“律法书”,并称出自摩西之手中记载:要爱邻居,像爱自己一样。摩西是《圣经》中犹太人的古代领袖。《圣经》中记载,他带领被奴役四百年的犹太人逃出埃及。

在素以文明古国著称的中国,以儒学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经典《论语》有言: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儒学产生于中国的春秋时期,以孔子、孟子为代表。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倡导的“博爱”思想,东方古已有之,中国唐代韩愈在《原道》篇中说:“博爱之谓仁。”儒家学说影响中华民族两千多年,以“仁爱”为核心的思想,渗入到社会各阶层,自古及今,源远流长。

在印度,阿育王通过血腥的战争拓展了统治疆域。然而当他皈依佛教,他却在帝国界石上题词,谴责战争暴力,甚

至谴责他自己的胜利。佛教的核心内容是讲究“修心”,要点在于施舍与奉献。在世界各地的佛教庙宇墙上,人们最常见的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警句,昭示世人止恶扬善,弘扬博爱理念。

在《马太福音》中,耶稣说:“我饿了,你给我吃,渴了,你给我喝,我坐牢,你们来探视我。”基督教创始人为耶稣基督(基督即救世主之意,他教人忍受苦难,教人竭尽所能施舍,倡导博爱思想。

伊斯兰教创始者穆罕默德说:“俘虏是你的兄弟,凭真主的保佑,他才落入你的手中。”穆罕默德劝导人们归顺并敬畏安拉(伊斯兰教信仰的神的名字,亦称真主,止恶行善。

1743年的《法兰克福条约》,是各国在彼此交战前关于战俘条款一个很好的和约样本。它规定:允许给战俘救助;允许给交战双方的伤员以救护;病人不得被作为战俘对待;必须以公开的形式,让他们知道自己已成为俘虏。

必须指出,红十字运动和宗教并无必然的联系,但是红十字运动的精髓和涵盖在各种不同的世界文化渊源中的“人道”理念却紧密相联。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859年那场索尔弗利诺战役,应该是红十字运动的直接源头,而博大精深的世界文化中涵盖的“人道”、“博爱”理念,实为红十字运动

的本源。

红十字运动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现象之一,绝非偶然。“人道”理念的出现,来自人性的内需,代表着试图缓和人世苦难的精神努力,体现为古今世界对人的关注与同情。因而,红十字运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红十字精神是“人道”理念的代名词。保护人的生命的愿望在洪荒时代即已存在,历史悠久,文化根基深远,是世界不同文化中伦理道德观念的结晶。

正是这种内在的对人类苦难关切、同情的精神力量,超越时空,推动着红十字运动的发展,成为红十字运动遍及全世界的基础。

第二篇:定向运动的起源

定向运动的起源:定向运动起源于北欧地区,最在1886年,“定向” 或“方位”一词就已经出现在瑞典的军营中,意思是在地图和指北针的帮助下穿越 “未知地带” 。1895年第一场赛事在瑞典和挪威联合王国军营里举行。定向运动由军营走向社会始于20世纪初,瑞典的一位叫吉兰特的童子军领袖开始尝试把定向越野改造成一种大众化的运动形式,他于1918年组织了一次名为寻宝游戏的活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定向运动的历史:1961年国际定向联合会(IOF)成立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International Orienteering Federation。1966年举行第一届世界锦标赛。1978年,定向运动被接纳为奥林匹克体育项目。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上,定向运动成为比赛项目。定向运动在中国:定向运动在中国的传

定向运动的起源:定向运动起源于北欧地区,最在1886年,“定向” 或“方位”一词就已经出现在瑞典的军营中,意思是在地图和指北针的帮助下穿越 “未知地带” 。1895年第一场赛事在瑞典和挪威联合王国军营里举行。定向运动由军营走向社会始于20世纪初,瑞典的一位叫吉兰特的童子军领袖开始尝试把定向越野改造成一种大众化的运动形式,他于1918年组织了一次名为寻宝游戏的活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定向运动的历史:1961年国际定向联合会(IOF)成立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International Orienteering Federation。1966年举行第一届世界锦标赛。1978年,定向运动被接纳为奥林匹克体育项目。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上,定向运动成为比赛项目。定向运动在中国:定向运动在中国的传播始于香港,1979年成立“香港野外定向会”。198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学院在广州举行了一场“定向越野实验比赛”。1991年,我国成立“中国定向运动委员会”。1994年,我国举行首届全国定向锦标赛。1995年更名为“中国定向运动协会(OAC)”。定向的种类:定向运动有许多形式,按照运动模式,国际定联将定向运动划分为:徒步定向或定向越野。滑雪定向。山地自行车定向。残疾人定向。定向越野或徒步定向:被定义为一项参与者借助地图和指北针,以徒步越野的形式,在最短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顺序到达若干个被同时标记在地图上和地面上的检查点的运动。你需要:一张地图。一个指北针。点标旗。针式/电子打卡计时系统。定向运动的精髓:必须识图,明辨方向。在点与点之间做出最聪明选择。必须独立寻找所有点标。必须按正确顺序打卡。以最快速度。定向运动的要求:体能。快速。独立性。快速决择。团队精神。定向运动的特点:。体力与智慧并重的运动。参与性强,不受年龄、职业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对场地要求不高,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真正意义上绿色环保的运动项目。重大国际赛事:瑞典五日赛(O-Ringen)。芬兰24小时白昼接力赛(Jukola)。瑞典十公里夜。定向接力(Tio-Mila)。苏格兰六日赛。瑞士六日赛。世界青年锦标赛(WJOC)。世界定向锦标赛(WOC)。世界大师定向锦标赛(WMOC)。世界公园定向精英锦标赛联赛(PWT)定向地图上的颜色:蓝色象征任何有水的地方。黄色代表开阔地:田野、牧场或空旷区。黑色代表任何人造物体;小路、小径、输电线;岩石、悬崖峭壁和大石头表示容易通过的森林区。绿色代表浓密,不易通过的森林,绿色越深,越难通过。棕色表示等高线和主干道及坚硬的路面。黄绿色是私宅区域,禁入。如民宅、私家花园或草坪。红/紫红色指南北线,上北的粗线及路线。地图上的等高线:等高线是用来表示地貌的特点。等高距是指相邻两个水平截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越近,表示该区域坡度陡。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越远,表示该区域坡度缓。绘制山峰时:等高线越多,山越高;等高线越密集,地形越陡;等高线稀疏,山坡较为平缓。

雷击:雷电通常会击中户外最高的物体顶尖,所以的高大树木或建筑物往往最易遭雷击。在雷电大作时,在户外应遵守以下规则:预知打雷和雷击,跑向低地,跑离高树或密叶树林,远离铁塔,去除身上的金属物,不要聚集在一起。遇蛇:治疗原则:被毒蛇咬伤后,被咬伤者应保持安定,避免惊慌奔走,以免加速蛇毒的吸收和扩散。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迅速使用抗蛇毒血清等有效药物中和体内蛇毒,防治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在可能的情况下,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促使身体的康复。处理方法:判断:是否是毒蛇咬伤,使伤者安静,不要剧烈运动。结扎:伤口靠近心脏端结扎,冲洗伤口,排除毒液,药物,紧急送医院,或向地方紧急救援处求救。预防措施:多蛇地区,手里最好拿登山手杖类东西,边走边打草惊蛇,如与蛇遭遇,保持静止冷静,因为蛇对活动的物体容易发出攻击还击方法,用树枝击打蛇的要害,一般称之为七寸,最好用“Y”形树枝击打或控制住蛇头。遇到蟒蛇最好不要触及,一般蟒蛇不主动攻击人类。遇到猛兽:遇到野兽不要紧张慌乱,如果野兽离你很远,可以迅速离开危险地带。如果被野兽发现并被追赶,应借助沟坎、高地等掩体或障碍物,挡住他们的追击。晚上在野外宿营遇到野兽时,可以在四周点上火堆,吓跑野兽。野外活动或到有野兽出没处旅游时,应带好,防身用品,如刀棍、手电等。晕厥:晕厥俗称昏倒,是由一时脑血流量不足引起的短暂性意识丧失,晕厥发生时,应立即将患者体位平卧,头部放低,如果症状持久者可按压人中穴或送至医院。急性扭伤:急性扭伤多位踝关节扭伤,损伤后立即冷敷,并抬高患肢,防止肿胀。四十八小时后再进行热敷或进行理疗。中暑症状: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重症病例可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治疗与预防方法:立即移至阴凉处,并给予物理降温,重症者迅速降温,头部戴冰帽、颈两侧、腋下腹股沟大动脉附近放冰袋。喝些淡的凉的水,少量多次用酒精檫,或者大面积的冷敷,重症者马上送医院。溺水:清理呼吸道:将溺水者救出水后,应立即除去口鼻淤泥、杂草等,然后将溺水者腹部置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下垂,然后用手平压背部,使气管内及口咽的积水倒出。人工呼吸: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跳停止者必须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迷途迷向:没有地图或指北针时,可观察周围环境,寻找房屋、电线、炊烟等。没有这些特征时,可考虑往回走,返回较为熟悉的大路,再重新确定去向。迷失方向时,可以利用手表判断方向,时针指向太阳,时针与12点方向所成角的角平分线方向就是正南正北方向。 在北半球,角平分线指向正南,南半球则相反。

雷击:雷电通常会击中户外最高的物体顶尖,所以的高大树木或建筑物往往最易遭雷击。在雷电大作时,在户外应遵守以下规则:预知打雷和雷击,跑向低地,跑离高树或密叶树林,远离铁塔,去除身上的金属物,不要聚集在一起。遇蛇:治疗原则:被毒蛇咬伤后,被咬伤者应保持安定,避免惊慌奔走,以免加速蛇毒的吸收和扩散。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迅速使用抗蛇毒血清等有效药物中和体内蛇毒,防治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在可能的情况下,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促使身体的康复。处理方法:判断:是否是毒蛇咬伤,使伤者安静,不要剧烈运动。结扎:伤口靠近心脏端结扎,冲洗伤口,排除毒液,药物,紧急送医院,或向地方紧急救援处求救。预防措施:多蛇地区,手里最好拿登山手杖类东西,边走边打草惊蛇,如与蛇遭遇,保持静止冷静,因为蛇对活动的物体容易发出攻击还击方法,用树枝击打蛇的要害,一般称之为七寸,最好用“Y”形树枝击打或控制住蛇头。遇到蟒蛇最好不要触及,一般蟒蛇不主动攻击人类。遇到猛兽:遇到野兽不要紧张慌乱,如果野兽离你很远,可以迅速离开危险地带。如果被野兽发现并被追赶,应借助沟坎、高地等掩体或障碍物,挡住他们的追击。晚上在野外宿营遇到野兽时,可以在四周点上火堆,吓跑野兽。野外活动或到有野兽出没处旅游时,应带好,防身用品,如刀棍、手电等。晕厥:晕厥俗称昏倒,是由一时脑血流量不足引起的短暂性意识丧失,晕厥发生时,应立即将患者体位平卧,头部放低,如果症状持久者可按压人中穴或送至医院。急性扭伤:急性扭伤多位踝关节扭伤,损伤后立即冷敷,并抬高患肢,防止肿胀。四十八小时后再进行热敷或进行理疗。中暑症状: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重症病例可有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治疗与预防方法:立即移至阴凉处,并给予物理降温,重症者迅速降温,头部戴冰帽、颈两侧、腋下腹股沟大动脉附近放冰袋。喝些淡的凉的水,少量多次用酒精檫,或者大面积的冷敷,重症者马上送医院。溺水:清理呼吸道:将溺水者救出水后,应立即除去口鼻淤泥、杂草等,然后将溺水者腹部置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下垂,然后用手平压背部,使气管内及口咽的积水倒出。人工呼吸: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心跳停止者必须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迷途迷向:没有地图或指北针时,可观察周围环境,寻找房屋、电线、炊烟等。没有这些特征时,可考虑往回走,返回较为熟悉的大路,再重新确定去向。迷失方向时,可以利用手表判断方向,时针指向太阳,时针与12点方向所成角的角平分线方向就是正南正北方向。 在北半球,角平分线指向正南,南半球则相反。

第三篇: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授课教师:张公初级中学陈杰

班级:七(2)班

教学内容:蓝球运动的起源

学情分析:本课主要讲述篮球的起源、特点与价值,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篮球的发展趋势。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非常喜爱篮球运动,可以说对于篮球活动有所熟悉,但是真正涉及到篮球基础知识和技术战术等具体的一些理论和实践知识,那就是一片空白,简单的说他们就是为了玩而玩,并没有过多的去深入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篮球运动的基础知识以及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2.欣赏篮球及体育运动美的神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明确探究方向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篮球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应用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篮球这项运动的热情。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 德育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篮球基础知识发展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 教学难点:对篮球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应用。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rield)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JamesNaismith)博士发明的。奈史密斯从工人和儿童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3.05米),把球向篮内投掷,按投中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到1893年,才逐渐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 当时只是为了给国际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院的学生们发明一种适合室内进行的运动,他的发明引起了积极的响应。最初,他将两个装桃子的篮,钉在学校健身房楼上看台的两端,以橄榄球作为比赛用具,向篮内投掷,后来改为铁制的圆圈,挂上线网。再后来剪开网子下口,成为今天篮框的样子。为了完善篮球游戏,他在1892年制定了13条规则,后逐步修改和增加条款,出场人数也逐渐减少,直至规定每队5人,这才成为现代的篮球运动。】 蓝球运动的发展

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的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三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移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在1910年的全运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水平也较高,当时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在球场中间画一个约有1米直径的中圈,中锋队员跳球时一只手必须置于背后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术也简单,中圈跳球后,谁接到球就自己运球,超过防守人就投篮。当时只会直线运球前进,传球方法是单、双手胸前传球,跑动投篮是用单手低手上篮,立定投篮无论远近都是用双手腹前低手投篮。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25年前后,进攻和防守的5名运动员,有了较明确的分工,中锋对中锋,后卫对前锋,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对手。但前锋的职责是只管进攻投篮,不管退守;后卫的职责是只管防守抢截球,不管投篮。前锋和后卫很少全场跑动,只有中锋要攻守兼顾。以后又逐渐改为两后卫1人助攻(活动后卫),1人留守后场(固定后卫),两前锋也变为1人留在前场专管偷袭、快攻,1人退守后场助防。技术动作也有所发展,跑动投篮出现了单手、高手投篮,立定投篮出现了双手胸前投篮,传球出现了单、双手击地传球,运球出现了两手交替运球躲闪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进的技术。规则中增加了罚球区和罚球线,队员犯规4次即被取消比赛资格,犯规罚球可由队长指定任何1个队员主罚。 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时各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每次投中或罚中后,都在中圈跳球,重新开始比赛。而中国篮球运动水平在1926年以后有了较大提高。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FIBA)。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次等。1952年和1956年第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3分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内投篮出手。60年代初有关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而中止。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在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1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女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77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1981年又将10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8次。

篮球运动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规则在不断地更新,技战术也逐步得到提高。30年代以前的篮球运动处于传播和推广时期,技术和战术尚处于初级阶段。30年代以后,篮球运动登上了国际体育竞技舞台,世界性的比赛推动着篮球技术、战术的迅速发展,技术动作、战术组织和训练方法逐渐提高。1932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视和发展高度,高大队员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但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死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这种情况,1956年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了限制区,增加了30秒和干扰球规则。60年代是高度、技术和速度同步发展时期,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在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70年代是高度、技术、速度相结合、相统一并持续发展的阶段,投篮技术中出现了空中换手投篮,各种单、双手扣篮。80年代以后篮球运动是在高水平上的全面攻守对抗,同时,技术全面、特长突出的明星队员在队内的作用举足轻重。

如今,篮球运动在全世界开展得极为广泛。奥运会篮球比赛、世界篮球锦标赛、NBA、等一系列重要赛事,吸引了数以亿计的观众。大家关注的不仅仅是比赛的胜负,更为重要的是欣赏运动员精彩的表演,并享受这项运动带来的快乐。近年来,我国的篮球运动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成功举办了CBA、CUBA、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全国高中篮球联赛,而且国家队已经“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在世界大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值得赞赏的是:姚明成为2002年NBA“状元秀”,目前效力于休斯敦火箭队。此外,诞生于美国街头的“三对三”篮球,在我国也受到社会各界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吸引了众多人员的参与。

第四篇: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及变革

奥林匹克运动会古称竞技会,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点在奥林匹亚而得名。古希腊有爱好运动竞技的传统。古希腊分成许多城邦,为了祭神,各城邦经常举行竞技会,这些竞技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竞技会期间实行神圣休战,以便于公民自由往来,为城邦间绵延不绝的战争带来短暂的和平,因而受到欢迎。在诸多竞技会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是奥林匹亚举行的祭祀万神之父—宙斯的竞技会,即现今所称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园前776年举行。此后每4年年举办一次,3公元393年,信奉基督教的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禁止一切异教活动,宣布废除古 运动会为止,历时1169年,共举行293届。几十年后,狄奥多西二世烧毁宙斯神殿,后来洪水与地震又将古奥运动会遗址湮没地下。

18世纪中叶,经考古学家挖掘,使古奥运动会遗址重见天日。随着近代体育的勃兴,人们渴望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1859-1889年,希腊人曾举办过4届奥运会。1888年法国的P.de顾拜旦男爵黎提出恢复奥运会的建议,并于1892年遍访欧洲诸国。经两年奔走、筹措,1894年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国际体育会议。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以后6月23日就被称为奥林匹克日。会议还决定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后每4年举行一次,在世界5大洲各大城市轮流举办。运动会如因故不能举行,奥运会的届数仍照算。1894年6月巴黎国际会议上通过了第一部由顾拜旦倡议和制定的奥林匹克章程。它涉及奥林匹克运动会宪章、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章程、奥林匹克运动会竞赛规则及议定书、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通则和奥林匹克议会规则5部分。数十年来,奥林匹克法曾多次修改、补充、但由顾拜旦制定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未变。随着奥运会的复兴,形成了很多具有象征意义的奥运会传统,如奥林匹克会歌、奥林匹克格言、奥林匹克旗、奥林匹克火焰和火炬。

第五篇: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与发展简介

摘要: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除了宗教这一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外,奥林匹克运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文化现象。本文将简略介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和发展史,让我们共同领略这灿烂文化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奥林匹克 起源

发展历程

引言: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它包括夏奥会、冬奥会、残奥会、青奥会和特奥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公元前776年),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19世纪末由法国的顾拜旦男爵创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1896年开始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曾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断过三次,分别是在公元19

16、1940和1944年),会期不超过16天。由于1924年开始设立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会习惯上又称为“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奥运的精神是世代相传的,永不停息的。

正文:奥林匹克运动会源于古希腊南部一个叫奥林匹亚的地方,当时人们为了庆祝丰收,创办了古代奥运会

古希腊有200多个大大小小的城邦(国家)。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南部的伊利斯城邦,有一个名叫奥林匹亚的小地方,溪流潺潺,林木葱茏,看上去与希腊别的地方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古希腊,奥林匹亚的大名,就像今天的宗教圣地耶路撒冷一样,无人不知。奥林匹亚有这般赫赫名声,完全是因为那里举办过古奥运会。

古希腊奥运会是何时和如何产生的,已不可考,但是从希腊这个神话王国留传下来的一些传说中,依然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关于奥运会的起源主要有3个神话传说。

第1个传说是,宙斯的父亲克罗诺斯想把王位传给宙斯,为了考验儿子的能力,决定与宙斯进行摔跤比赛,如果宙斯获胜,便可继承王位。结果克罗诺斯不敌宙斯,败在儿子手下。

宙斯接过万神之首的王冠后,在奥林匹亚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活动,其中也有竞技比赛,这就是最初的古代奥运会。第2个传说是,伊利斯国王与英雄赫拉克利斯打赌,如果赫拉克利斯在一天内,把3000头牛的牛圈打扫干净,就能得到300头牛的奖励。聪明的赫拉克利斯引来阿尔菲斯河河水,很快就把牛圈冲洗得干干净净。可是伊利斯国王不仅毁约,而且想杀死赫拉克利斯。但赫拉克利斯在宙斯的帮助下,杀死了伊利斯国王。之后,赫拉克利斯在奥林匹亚举行竞技比赛来庆祝胜利,以报答宙斯,于是有了古奥运会。第3个传说流传最广。古希腊皮萨城邦的国王俄诺玛诺斯,有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儿希波达弥亚,慕名而来的求婚者络绎不绝。国王听预言家说他将死于女婿之手,于是想出一个既不让女儿出嫁,求婚者又无法指责他的办法。他要求求婚者与他进行驾车比赛,若求婚者获胜,可娶走公主,若输给他,就被刺死。结果,有13位求婚者因赛车失败而丧命。一日,青年英雄珀罗普斯来求婚,尽管珀罗普斯驾着海神波塞冬的金马车飞奔,但是国王的两匹神骏“菲拉”和“哈尔彼那”快如旋风,眼看就要追上,国王已将长矛瞄准珀罗普斯的后心。此时,海神波塞冬显灵,使国王战车的轮子飞脱出去,国王坠地而死。珀罗普斯如愿以偿地娶了希波达弥亚,并继承了王位。为了庆祝胜利,在奥林匹亚举行了盛大的奥运会。在今天的奥林匹亚,人们仍能看到珀罗普斯墓的遗迹。

尽管这些神话内容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古奥运会与神有关。虔诚的古希腊人为了让诸神高兴,在种庄稼、航海、打仗等活动中帮助自己,就举办名目繁多的祭神仪式。他们想,既然众神喜欢观看竞技比赛,就将竞技也作为祭品献上,于是,古希腊有奉献给海神波塞冬的伊斯特摩斯运动会、奉献给太阳神阿波罗的皮托运动会、奉献给智慧之神雅典娜的泛雅典运动会等。奥运会是奉献给万神之尊宙斯的,因此成为古希腊影响最大的第一盛会。就像古希腊诗人平达所说,没有任何其他的比赛能比奥林匹克运动会更值得歌颂

第1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到公元394年共举行了293届。运动会每隔1417天即4年举行一届。后来人们将这一周期称为奥林匹克周期。随着近代体育的兴起,希腊人民希望恢复古代奥运会。在1859――1889年,希腊曾举办过4届奥运会,做了初步尝试。自1883年开始,法国人顾拜旦致力于古代奥运会的复兴。经他与若干代人的努力,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于1894年6月23日成立。顾拜旦制订的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强调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业余性,规定在奥运会上只授予优胜者荣誉奖,不得以任何形式发给运动员金

钱或其他物质奖励。1893年4月6――15日,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

开始,只许伊利斯王国的公民参加,而且他们必须是历史清白,从未受过处罚的人。直到公元前660年,才允许巴尔干半岛上纯希腊血统的公民参加;到公元前620年,住在希腊人建立的殖民地中具有希腊血统的公民也可以参加了;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进入到它的全盛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祭神活动的广泛展开,尤其雷斯由伊利斯的地方神上升为天帝,奥运会也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逐渐成为全希腊最大的节日。

古奥运会初期,竞赛项目不多,所以前22届时间仅一天。后来随着比赛项目的增加,又延长为两天。从第37届增加少年比赛项目后,时间又延长到5天。其中第一天是开幕式,举行献祭和宣誓仪式,第

二、三四天是比赛的具体内容,第五天是闭幕式,进行发奖和敬神活动。古代奥运会,最初只有一个项目:192.27米赛跑(这个距离是从宙斯祭坛到珀罗普斯墓的距离,叫一个“斯泰德”),比赛时间也只有一天。第一届奥运会的冠军叫克洛波斯。 后来,奥运会的项目逐渐增加,除了短跑(一个斯泰德),又增加了往复跑(两个斯泰德)、长跑(7-24个斯泰德)以及武装赛跑和火炬赛跑。还增加了角力、拳击、赛马车、赛马、五项竞技(跑、跳远、掷标枪、摔跤、掷铁饼)、潘克拉蒂奥(斯巴达人的一种把角力、拳击混在一起的竞技)、游泳、爬绳、拔河等项目。到了公元前5世纪,就连诗人朗诵自己的作品也成了比赛项目。比赛的天数也越来越多。公元前472年,奥运会被确定为5天。 奥运会通常在6月底或7月初举行。在奥运举办期间,各城邦之间的战争一律停止,如有违反,则对违反者处以罚款。对任何参与奥运会的人,都不得侵犯,否则要被罚款,并遭诅咒。

公元前431-404年,希腊全境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最终以斯巴达战胜雅典而结束。希腊经济在这次战争后由繁荣转向衰败了。各城邦没有力量、也没心情顾及奥运会了。奥运会自此每况愈下。

公元前146年,罗马彻底地征服了希腊。奥运会可悲地回复到初始时期的地方性比赛了。公元393年,东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在举办了第292届奥运会后,干脆下令废止奥运会,古代奥运会至此结束。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论从发展规模,还是从发展水平上来看,都已为举世所瞩目。奥林匹克精神得到了广泛传播。人们看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奥林匹克主义以竞技的形式,将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人类的社会活动,对人类的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体育现象,奥运会是人类探索体能极限的最引人入胜的赛场,奥运

会纪录、奖牌成为运动员追求的崇高目标,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参与国家和地区众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项全球性活动。

1893年,根据“奥运之父”顾拜旦的建议,在巴黎举行了讨论复兴奥运会问题的国际性体育会议。1894年1月,顾拜旦草拟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探讨的10个问题,致函各国体育组织和团体。6月16日,"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开幕,到会代表79人,代表着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有2000人参加了开幕式。大会通过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决议。6月23日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系列独特而鲜明的象征性标志,如奥林匹克标志、格言、奥运会会旗、会歌、会徽、奖牌、吉祥物等。这些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形象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理想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标志、奥林匹克旗、奥林匹克格言和奥林匹克会歌的产权属于国际奥委会专有。国际奥委会可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使奥林匹克标志、旗、格言和会歌在各国和国际上获得法律保护。

【奥林匹克运动会五环标志】

当今流传最广的标志要数奥林匹克五环了,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它已成为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化的形象代表,五环“转”到哪里,奥林匹克运动就在哪里生根开花。

事实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环标志出自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之手。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运动应该有自己的标志,这个念头在他的脑海里盘桓已久。1913 年,他终于构思设计了五环标志和以白色为底印有五环的奥林匹克旗,打算在国际奥委会成立20周年之际推出这个标志。

1914年6月15日~23日,国际奥委会在法国巴黎索邦学院举行代表大会,同时庆祝国际奥委会成立20周年。在纪念大会上,顾拜旦兴致勃勃地拿出自己设计的五环标志和一面印着五环的旗帜向大家展示,并建议将它们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标志。听了顾拜旦的说明后,会议确定将奥林匹克五环和奥林匹克旗作为奥林匹克标志。

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由5个奥林匹克环从左至右套接而成,可以是单色,也可以是蓝、黄、黑、绿、红5种颜色。最初的解释是五种颜色代表各国国旗的颜色,后来又将5个不同颜色

的圆环解释为五大洲的象征。

“每个环代表相应的一个大洲”的说法是正确的。

【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歌】

国际奥委会在1958年于东京举行的第55次全会上最后确定还是用《奥林匹克圣歌》作为奥林匹克会歌。其乐谱存放于国际奥委会总部。从此以后,在每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上都能听到这首悠扬的古希腊乐曲。 这首歌歌词内容如下:

古代不朽之神,

美丽、伟大而正直的圣洁之父。

祈求降临尘世以彰显自己,

让受人瞩目的英雄在这大地苍穹之中,

作为你荣耀的见证。

请照亮跑步、角力与投掷项目,

这些全力以赴的崇高竞赛。

把用橄榄枝编成的花冠颁赠给优胜者,

塑造出钢铁般的躯干。

溪谷、山岳、海洋与你相映生辉

啊!永远不朽的古代之神。

【奥林匹克运动会吉祥物】

在奥运史上,吉祥物第一次出现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此后吉祥物就成为构成—届奥运会形象特征的主要成份。吉祥物以其富有活力的为人们所喜爱的独特形象,体现奥林匹克精神、传达当届奥运会的举办理念,传达主办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营造奥运会的节日氛围,是在广大群众、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推广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所有奥运会识别项目中的其他形象无法比拟的。

在吉祥物的艺术形式上,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以前,奥运会吉祥物大多以举办国有特色的动物形象为创作原型,一般是一个物种。1992年后,奥运会的吉祥物出现了人物,或者是完全虚拟的形体,数量也有变化。1998年长野冬奥会吉祥物有4种,2000年悉尼奥

运会吉祥物有3种,雅典奥运会是2种。不管是什么样的形式,其基本的创作核心是有利于表达当届奥运会的主题,有利于表现主办城市独特的地域特征、历史文化和人文特色,同时有利于市场开发和保护。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徽】

第29届奥运会的会徽是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将中国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体育运动相结合,巧妙的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的、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型。这一设计凝聚了中华民族优良文化的传统的神韵,鲜红的色彩传达的中国文化特有的热烈气氛,寓意丰富的图形,形如一个“京”字 表达了举办地的名称,也像一个冲向终点的运动员。体现了冲刺极限、创造辉煌的奥林匹克精神;又似一个载歌载舞的人,表达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和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 1896年希腊雅典第一届奥运会会徽

无论是一个世纪前的1896年还是即将到来的2008年,希腊雅典选择用象征和平与友谊的橄榄枝来表达他们对奥林匹克运动至高无上的理解和尊重。 1896年,雅典开创性地举办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原本首届奥运会既没有会徽也没有招贴画,看到的这幅画是雅典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的报告的封面,后来被用来代表本届奥运会。雄浑的雅典卫城,手执橄榄枝的雅典娜女神,深嵌的马蹄印。展现在世界面前的奥运会徽古铜色的浮雕散发着浓厚的古希腊气息。左上方公元前776—1896的字样

表示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一脉相承的关系。

1900年法国巴黎第二届奥运会会徽

巴黎举办过两届奥运会,虽然1900年的巴黎只能作为世界博览会的配角,而1924年巴黎人却用他们的热情举办了当时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两届奥运会的会徽来领略这个城市的魅力。 1900年巴黎奥运会会标的主体是一位身着传统法国骑士服装的女性,右手高举法国的三件传统兵器—花剑、佩剑和重剑,设计简单,却充满了法国味道,从这届奥运会起,女性开始走进了奥林匹克大家庭,参加了表演项目的比赛。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第三届奥运会会徽

二十世纪初和二十世纪末,美国分别举办过两届奥运会,两届奥运会会标的设计风格也有很大差别:早期的写实,近期的则更加抽象。 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在美国的圣路易斯举行,会标通过采用“鱼眼”特技展示了主办城市的风貌。由于举办较早,当时的会标还是

通过世界博览会宣传海报的方式出现的。

1908年英国伦敦第四届奥运会会徽

1906年意大利维苏威火山的爆发,使原本定于罗马举行的1908年奥运会临时易地伦敦举办,而伦敦奥运会却为人们奉献上了现代奥运史上第一个开幕式。1908年伦敦奥运会的会徽体现出浓郁的时代风格,跳高运动员的服装,跳高姿势以及身后的煤渣跑道和运动场中间的游泳池,都有着当时的烙印。

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第五届奥运会会徽

地处北欧的瑞典和芬兰是现代体育开展较早的国家。历史上它们各自举办了一届夏季奥运会,在会徽中充分体现了北欧人的健美与活力。 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的会徽图案浓缩了各国运动员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向往之情:它描述了一队身形矫健的奥运选手,挥动着各自国家旗帜奔向奥林匹克赛场的情景。从中我们能隐隐嗅到古代奥运的气息。

1920年比利时安特卫普第七届奥运会会徽

1920年,奥运会选择了比利时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欧洲最繁荣的商业和艺术城市安特卫普。1928年,荷兰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又以其浓厚的人文历史吸引了全世界崇尚运动的人们。两届奥运会在会标的设计风格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比利时安特卫普奥运会会徽右上方是主办城市的盾形徽章,中间手执铁饼、健壮的半裸男子的让人想起古代奥运会。背景是安特卫普著名的城塔。会标中,参加国的国旗在一起飞卷飘扬,象征着五大洲团结在一起。

1924年法国巴黎第八届奥运会会徽(走自己的路)

巴黎举办过两届奥运会,虽然1900年的巴黎只能作为世界博览会的配角,而1924年巴黎人却用他们的热情举办了当时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两届奥运会的会徽来领略这个城市的魅力。 1924年巴黎奥运会会标的主体是巴黎城的盾形城徽,中间配以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古帆船,同时附有“第八届奥林匹亚德巴黎1924”和“法国奥委会”的文字说明。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是现代奥运史上的第一枚会徽,从此奥运会的会徽和招贴画正式分开。

1928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第九届奥运会会徽

1920年,奥运会选择了比利时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欧洲最繁荣的商业和艺术城市安特卫普。1928年,荷兰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又以其浓厚的人文历史吸引了全世界崇尚运动的人们。两届奥运会在会标的设计风格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对于安特卫普,八年后的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会标融入了更多现代因素。蓝色的背景上,一名长跑运动员高举

象征胜利的白色月桂枝。会徽底部飘扬着荷兰国旗色红、白、蓝三色波浪。会徽创造性地将荷兰、运动、胜利、奥林匹克等元素融为一体。

1932年美国洛杉矶第十届奥运会会徽(第一个使用奥运标志的会徽)

两届洛杉矶奥运会,对中国人来说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1932年,刘长春首次代表中国参加了奥运会的田径比赛,而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则是新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后,首次组团参加夏季奥运会。 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会徽的主体是东道主美国的国旗,奥运五环标志居于会徽正中,代表胜利的月桂枝穿梭其间,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首次出现在了奥运会徽中,充分展示了美国人所追求的美国精神。

第十二届奥运会和第十三届奥运会

国际奥委会选定东京为第十二届奥运会的举办地,第十二届奥运会原定1940年9月21日至10月6日举行。1937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日本奥委会在军方压力下,不得不宣布1940年日本无法举行奥运会。在这种形势下,国际奥委会决定将夏季奥运会会址改在赫尔辛基,会期定在1940年7月20日至8月4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0年1月1日芬兰通知国际奥委会放弃主办权。随后,战火遍及欧洲和世界各地,第十二届奥运会也就随之流产了。

二战前夕,国际奥委会还选定了第十三届奥运会会址。1939年7月6日至9日国际奥委会伦敦会议将运动会会址选在伦敦。但是这届奥运会也因战争而未能举行。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火炬】

现代奥运火炬传递是一个非比赛项目,形式与古希腊的火炬传递相同,它已经转变成为庆祝奥运会开幕的一项重要活动。在1912年6月27日举行的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顾拜旦在他预言性的演讲中指出: “从现在起,火炬手接受了火炬,也接受了传递奥运火焰的神圣使命。让奥运圣火在青年一代的手中相互传递,让全世界的青年都时刻准备着,将奥运圣火传遍全球。”

作为庆祝奥运会开幕仪式的一部分,现代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复兴是从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开始的,至此以后每届夏季奥运会都要举行火炬传递活动。当时柏林奥运会火炬传递由第一火炬手!Konstantine Kondylis 从奥林匹亚开始传递,直到终点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奥林匹克火焰的神圣力量得到了世界的认同,也成为奥运会开幕的前奏。

现代奥林匹克圣火点燃仪式与古希腊的相同,也是由女祭司在奥林匹亚点燃的,同时宣读运动员誓言。随后奥运圣火将授予第一位火炬手,这也标志着火炬传递的正式开始。至今,奥运火炬传递的力量仍然影响打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

奥林匹克火炬是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的、用于奥林匹克圣火燃烧的、可手持的火炬。奥林匹克

【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图案】

一种直观的简明标志,无需语言解释,即可一目了然。项目图案讲究平面化、线条化,着色也是大块的单色,明朗、大方。项目图案用于此项目比赛的方方面面。

现代奥运会创立以来,每届奥运会均专门绘制比赛项目图案。一般来说,凡奥运会中进行的项目,都有自己的项目图案。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各届奥运会,其项目图案大体取通用的各项目视象形象符号。自1964年以来, 奥运会上出现了代表各个运动项目的象形图案,寥寥几笔便准确而生动地将一个运动项目表示出来, 这不仅扫除了人们之间的语言障碍,方便了国际体育盛会的组织工作,而且成为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标志。运动项目象形图案成了奥运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自第18届奥运会以来, 除1976年第21届奥运会沿用上届的项目象形图案,每届都推出了自己设计的图案,颇具鲜明的个性特色。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邮票】

奥运会纪念邮票最早始于1896年4月,它年希腊政府为筹集首届现代奥运会资金而发行的,全套共12枚8种图案,内容有著名雕塑家米隆的杰作《掷铁饼者》、赛车、竞技场、宙斯庙等,再现了古奥运会的悠久历史。从第七届奥运会起,主办国发行纪念邮票的接力棒一直传递至今。比利时在1920年5月发行了纪念第七届奥运会的附捐邮票,分有齿、无齿两种,全套共三枚,图案为奔跑者、马车竞技、《掷铁饼者》,面值分别为

5、

10、15比利时法郎。后来,历届主办国都发行了奥运会邮票。

非主办国首先发行奥运会邮票的是乌拉圭于1924年7月为纪念第8届奥运会而发行的,一套共三枚,分有齿和无齿。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体育邮票总数不满300枚,自1968年以来,每逢奥运会举行就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发行近千种奥运会邮票,还设计新颖艳丽的小型纪念张,附加图案和文字说明,不断扩大邮票的宣传作用。

随着奥运会规模的日趋壮大,主办国为了筹集资金,利用发行附捐邮票资助盛会。首次用“十”号标明附捐面值的奥运会邮票,问世于1936年5月,由德国发行,全套共8枚,并发行了一枚小型张,邮票上呈现出单杠、跳水、足球、标枪等角逐中的生动情景。据统计,一届中发行附捐邮票最少的是奥地利,全套只有1枚,是在1948年1月为纪念第14届奥运会而设计的,也是奥地利发行的第一枚奥运会附捐邮票。主办国在一届中发行附捐邮票最多的国家是苏联,从1976年12月起至1980年3月,分8组发行43枚莫斯科奥运会附捐邮票,还先后设计6枚附捐小型张,是迄今发行此类邮票的冠军。邮票上的运动员造型生动,神情毕肖,以深浅色彩的强烈对比,给人一种动态美的感觉,属上乘之作。南朝鲜为筹集第24届奥运会的经费,从1986年起就开始发行奥运会附捐邮票,内容有吉祥物等。

亚洲发行奥运会邮票较多的国家是日本,从1961年10月11日至1964年6月23日,先后分6组发行20枚东京奥运会邮票,发行十多万枚。1964年8月20日起又发行6枚小型纪念张,邮票呈菱形,用色简朴,格调清新,令人赏心悦目。世界上第一套用黄金铸造的奥运会邮票由苏格兰发行,它是为纪念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而设计的,全套共10枚,画面展现了举重、足球、跳高、短跑、自由体操等比赛画面,每枚邮票面值八英镑,票幅为41毫米×64毫米,以纯22k黄金铸造,给奥运会邮票园地增色生辉。

这些方寸艺术品被称之为“体育缩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风貌。以“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给人以知识、美感和享受。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精神】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对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和理解。

其次,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竞技运动的公平与公正。

正如已故美国著名黑人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所说“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比赛,还有尊重他人、生活伦理、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同类。”

结语:

“奥运会”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大、影响也最大的体育盛会。历史悠久,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她还将会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惊喜与激情.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红十字运动的起源】相关文章:

红十字运动起源讲解08-14

网球运动的起源及发展03-16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地10-04

运动会加油稿六十字04-08

诗的起源04-07

周易的起源04-14

我国广告的起源04-29

猜灯谜的起源04-18

1汉字的起源04-19

茶道的起源范文05-18

上一篇:海外客户沟通习惯下一篇:环卫工作述职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