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留德十年有感范文

2022-06-08

第一篇:读留德十年有感范文

留德十年读后感

我看的这本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花了整整6天的时间,细细的读完了季羡林先生的《留德十年》,阅读期间,整个人完全陶醉于季老的文字之中,读到风趣之事会会心微笑,读到感人之处亦会鼻子发酸……这是一部只写事实的自传,一部只有Waherheit(真)而无Dichtung(诗)的作品,或许没有歌德的DichtungundWahrhe那般办波澜壮阔,但细细的记录每天的所见所闻集聚起来也是是震撼人心的,起码我读了以后久久不能平静,或许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之意境吧……全书给予我印象最深的有这样三个片断:对出国热的描述,在火车上邂逅的波兰女孩儿Wala,在哥廷根与女房东以及数位德国教授深厚的友谊。

当时的季羡林,在工作中由于“很安静”而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他想要离开,却觉得人海茫茫,没有一个归宿。这样孤单迷茫的心情相信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吧。可是先生比我们究竟强在哪里呢?往下读你就会知道,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季羡林就是这样,他知道自己的追求,所以尽管家庭困难,前路不明,他依然踏上了去德国的求学之路。在哥廷根的时期,告别了最初的迷茫,季羡林毅然选择了印度学作为自己的主系,可是他在选择副系的态度上却让人惊讶。他写道,“我在国内就立下大誓:决不写有关中国的博士论文。”我不大了解季羡林,不知道他是在何种情况下说出了这样的话。我想,他大概是因为太厌恶那些投机取巧的留学生,所以急切的想要和他们划清界限吧。在国外用老庄谋得博士的头衔,回来却讲康德和黑格尔,这样的中国留学生是季羡林明确鄙视的对象。可是,从我内心来说,一个人难道不能既倾心于老庄的睿智,又爱慕康德和黑格尔思辨吗?这样的想法未免有些偏颇,但是季羡林对老师的虚心,对治学的严谨,以及对艰苦生活的积极态度,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回到大陆之前的时期当季羡林完成学业之后,他终于要回到祖国了,可是它却对德国产生的深深的留恋和不舍。这一点上我是非常理解他的,不是他爱国爱的不深,而是他生活了十年的哥廷根实在是给了他很多东西。那里有欣赏鼓励他的良师,有能陪他畅谈的益友,有温暖慈祥的女房东,还有那个为了他终身未嫁的美丽女子。更重要的是哥廷根给了他一个能让他安静做人,安静治学的环境,这对于一个学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啊。就像季羡林的老师吴宓说的,“世事纷纭果造因,错疑微似便成真。”有时候,生命中的一个很小的细节,就有可能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莫大的影响,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啊。就写到这里了,突然觉得没啥话好说了。其实我看书总是抓不住重点,比如看《留德十年》,我就没看出“先生当年抛家傍路赴德求学德经过……友人情深。”之类的东西,反而记住了他在德国虽清贫但可以从心所欲的生活。这也算是种另外的收获吧。以耄耋之年,回忆前尘过往。自然不是让你以他的心态来品味人生。

都说乱世出英雄,但是我看到即使在二次大战这样的环境下,在德国的一个小城有着这样一群人仍然在不闻窗外事的做着自己的学术,过着自己洁净而高贵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或许是平淡的,席卷世界的二次大战在他们眼里不过是毫无知觉的来,毫无知觉的走罢了,但是这种平淡带给我的却是深深地震撼,能淡的人们必定会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来,不是吗?

第二篇:留德十年读后感

自从写过一篇读后感,不知道为什么就不大想写了,仿佛自己的感情找到了宣泄口,宣泄过就行了,留德十年读后感。但是我心里知道这远远不够。我转移了目标,那一摞书里还有一本《赋得永久的悔》,是我1996年9月在济南三联书店买的。同样是季羡林先生的作品,这是一本散文集,我当时读了满口余香,爱不释手。

正是这本书,使我对季羡林先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我当时还买了一本张中行的《桑榆自话》,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好多次了,我都尝试读一读,始终读不下去。同样还有一本书,放了快20年了,没有读下去,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一本散文集。其实我对卡夫卡是有相当的兴趣的,但是为什么读不下去哪?我也摸不到头绪。对于我这样的情况很少有,大概仅此两例,所以我记忆犹新,念念不忘。

回过头来谈季老吧。

我又翻了一遍《赋得永久的悔》,和十几年以前相比,我越读却越觉得没那么好。有几篇文章我感觉写的很空洞,我指的主要是几篇游记,里面有很多的赞美,我不怀疑季老当时的感情,但是这样的文章我现在读起来没有什么滋味。当然也有些的很好的,象《赋得永久的悔》、《重返哥廷根》、《怀念乔木》……看了都能使人掬一捧热泪!

总体的感觉,这本后选的散文集整体水平比不上《留德十年》。《留德十年》里的每一片文章我都觉得好,字字珠玑。文章回忆往事,情真意切,言词质朴,毫无矫矜自饰,读起来犹如和先生对面闲谈,听他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满是对故人之思。

在开篇《留学热》里,季老坦率地分析了当时的自己患上:“留学热”的原因,写到自己一听到别人出国留学镀金的消息:“我也是浑身发抖”!乃至一旦有了一个出国留学的机会,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虽然条件不好,费用只够勉强维持生活,还是努力争取去了。

在《章用一家》里,季老描写了章用的母亲,民国元老章士钊的原配吴弱男。真是让人一边看,一边笑:“ 她崇拜英国,到了五体投地的程度。英国人的傲慢与偏见,她样样俱全。对英文的崇拜,也决不下于英国人。英国人常以英文自傲,他们认为,口叼雪茄烟而能运用自如的语言,大千世界中只有英文。因此,在……她来德国几年,连一句“早安”、“晚安”都不会说。

她每天必须出去买东西,无论有多大本领,多少偏见,她反正无法让德国店员都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无已,她就手持一本英德文小字典,想买什么东西,先找出英文,下面跟着就是德文,只需用手指头一指,店员就明白了。要买三个或者三斤,再伸出三个手指头。于是这一个买卖活动立即完成,不费吹灰之力,皆大欢喜,读后感《留德十年读后感》。

更绝的是,这位章老太太还养成了恶性发展的门第优越感: 她认为自己是“官家”,我们都是“民家”,官民悬隔,有如天壤,泾渭分明,不容混淆。

她一开口就是:“我们官家如何如何,你们民家又如何如何。”态度坦率泰然,毫不忸怩。我们听了,最初是吃一大惊,继之是觉得可笑。有时候也来点恶作剧,故意提高了声音说:“你们官家也是用筷子吃饭,用茶杯喝茶吗?”她丝毫也觉察不出我们的用心,继续“官家”“民家”嚷嚷不休。在这方面,她已修炼得超凡入圣,我辈凡人实在是束手无策。”每次读到这里,我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但是对于章老太太的儿子章用,季羡林不仅在1946年就写了一篇很长的《忆章用》,更是在《留德十年》又写了《章用一家》。其情其景都感人至深。我在读到后面对章用的怀念的时候,都忍不住同作者一起为章用潸然泪下。

在《留德十年》一书里,很多地方都可见季羡林对女房东欧朴尔太太的回忆。在《完成学业尝试回国》一文中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描述:“她一听到我要走的消息,立刻放声痛哭!我一想到相处七年,风雨同舟,一旦诀别,何日再见?也不禁热泪盈眶了。”“我一回到家,女房东仿佛凭空捡了一只金凤凰,喜出望外我也仿佛有游子回家的感觉……”

这还不够,为了怀念对待自己像母亲一般的女房东,季羡林又专门写了一篇《我的房东》来满怀深情追忆他的女房东,对她的音容笑貌,性情喜好,一一道来,分外亲切。当作者回到祖国,费劲千辛万苦弄到了一罐美国咖啡,大喜若狂,立即给他的女房东寄去了,因为他知道德国人嗜咖啡若命。1983年,季羡林又一次来到德国,特意去看了看故居。“回首前尘,百感交集”,“我只有虔心祷祝她那在天之灵——如果有的话——永远安息。”

季羡林在这本书里还首次披露了自己在德国的一段恋情,《迈耶一家》里的大小姐伊姆加德就是故事里的女主人公。季老去世的时候,这段恋情曾在网上广泛流传,据说后来有香港记者去德国找到了当年的伊姆加德,这位美丽的姑娘,竟然为了季羡林,终身未嫁。季羡林在文章中也写到:“说我不想她,那不是真话。1983年,我回到哥廷根时,曾打听过她,当然是杳如黄鹤。如果她还留在人间的话,恐怕也将近古稀之年了。而今我已垂垂老矣。世界上还能想到她的人恐怕不会太多。等到我不能想到她的时候,世界上能想到她的人,恐怕就没有了。”

民国时期,在国外留学的人停妻再娶也不算是什么稀罕事,甚至还有把外国姑娘骗回来当二房的,然而季老为了承担自己于国于家的责任,选择了放弃,委实不容易,也不是常人能够做到的。每次看到这一段,心里就说不出来的伤感,令人唏嘘不已!

综上所述,我喜欢的季老的文章,大多都是跟人物有关系的,可能是我比较感性,喜欢看人物传记,喜欢通过人物形象理解事物,但是通过阅读季老的传记,你确实能强烈感受到季老对人对事的真诚。前段时间一位读书法博士的朋友跟我QQ聊天,他说:“山东人有儒雅之风才能像孔子,可惜这样的人非常少”,“当代学界季羡林、任继愈、欧阳中石三老,都是儒雅的,所以能在京城混大事……”他对季老的评价,已然更高了。

第三篇:《留德十年》读后感(李双飞)

心有梦想,爱有所托,终成辉煌

---------《留德十年》读后感,李惟斯家长李双飞

以前只知道季羡林是一个大师,并不知道他是哪方面的的大师,亦或在哪些方面有巨大成就。在暑假期间,我家小孩要读《留德十年》,因为对书名的好奇,而对该书引起兴趣,继而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细细的读完该书后,对季羡林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又找了很多的季羡林的资料,想要完全的了解他的人生和成就。

该书对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留学路上作者所见所闻, 作者花了很大笔墨描写他和一群中国留学生在从北平前往柏林的火车上的趣闻轶事,漫长旅途虽然枯燥,却也有惊险、刺激和惊喜:满洲国警察的惊悚,火车上如厕喝水的不便,与俄国人沟通的困难,以及活泼,开朗,会说德语的漂亮波兰女孩儿WALA,他给火车上的七个中国小伙子带来了莫大的愉悦。然后就是作者在哥廷根生活期间和房东、许多的教授、朋友的相处和生活,他们和作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甚至有的亲如家人,作者本人也对他们怀有深深的爱和友谊。当女房东听说作者要回国离开她时,她嚎啕大哭时,我的眼里也满是泪水:这是至亲的人生离死别时的场景啊!接下来就是作者深处异地和战争漩涡中,对祖国、对母亲、家人的思念,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其中的无奈和刻骨铭心、痛彻心扉。最后就是作者对战争带给人的饥饿、恐惧、无助,战争后的断壁残垣、哥廷根残疾人的突然增多无不触目惊心而引起人民对战争厌恶、对和平的向往。

现在就读《留德十年》后的一些想法记录下来,和我家小孩、所

有小孩分享。

首先,要心有梦想。作者历经孤苦、战争、饥饿,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拿到博士学位,回报自己的母亲(两个母亲)。其时很多的留学生因各种原因,来来去去,都没有完成学业,而作者却苦苦坚持。这就是梦想的力量!我们和我们的小孩,也要有目标、有梦想。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为之奋斗、前进。小孩可能现在自己的梦想还不清晰,没有关系,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大人应该慢慢对小孩引导,使小孩树立自己的梦想、目标,并且引导小孩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并且坚持不懈,肯定会有巨大的收获!

然后是心中有爱!爱是一切力量的源泉,作者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能坚持自己的理想,除了要有坚定的意志外,爱是支撑作者的最大寄托——爱祖国、爱母亲、爱事业、爱同事、爱师长同学朋友房东!我们也要对我们充满爱和友谊的人,回报同样的爱和友谊,这样才有力量和艰苦斗争,才能追逐自己的理想,社会才会充满温暖。

远离战争,爱好和平——这也是我对小孩的希望。作者用亲身经历告诉人民战争的可怕和带给人们的伤害,我们中国人更是亲历了战争带给全国人的苦难,希望现在的小孩也能爱好和平远离战争。

好了,就写到这里,希望我的小孩、所有的小孩和我一样也能从此书中有所感悟,能对以后的生活有所帮助。这恐怕也是作者的希望。

第四篇:十年献给80后有感

十年前,记得你还很小,那时你还在初中

记得,那时你整天还是无忧无虑,每天不为什么操心

即使有时老师“惹你生气”,老师为了你的调皮而惩罚你

但是那时的你,还是显得很是“大度”。当面很生气又拿老师没有办法

记得每次上课的时候,老师总是不断的提醒要好好听课,每次班主任也

在班级窗口不时的窥视,及时找出那些同学。

不知你还记得吗,每到月底,我们都要忙碌起来,为一个月的学习做巩固,

为了月末的考试。

还记得,那时我们吃饭的时候,每次不管你以什么样的速度到达食堂,食堂里总是聚集很多同学,

每次都无奈的排在后面

记得那时,周末是我们最高兴时刻,我们可以几个同学一起到街上买东西,一起玩耍,一起去一个新开商场,超市,

总是希望能够买到一些便宜的东西。

记得,每年两次的假期也是我们的最高兴时间,暑假可以回家,每天也是没有什么事情,可以看看电视,找找同伴玩玩。

寒假里,我们更是高兴的快要疯掉,一年一次的春节很难得,这里有鞭炮,烟花,春联。更是人兴奋的是春节里发的压岁钱。

这个时间是你“挣钱”最容易的时刻!

十年前,记得你慢慢长大,对许多事情朦朦胧胧知道一些,那时你还在上高中。

记得你上高一时,老师第一堂就是理想课,他说你是国家的栋梁,你要把握好高中,在三年后一定要考上大学。

记得你进入高中之后隐隐约约有了一个梦想,一定要考一个本科学校。

记得你每天基本是两点一线生活,每天就这样寝室,教室。

依然记得那时的你,每天早晨六点三十分早早就起床,只为早晨到教室做一会晨读。

而中午很少有午休,晚上放学后依旧坚持要学习一段时间。

记得那时的你,来到高中以后,每个周的双休也没有了,换来的是一个周休息半天,记得刚开始你还不习惯。

还记得每次你的寒暑假也没有那么多,记得在严寒的冬季你们在补课,炎热的夏季你们依然在学习!

记得到最后你,要参加高考了,每天更是加紧复习,每天的学习强度有多大,你自己从来都没有想过!

记得,你考完时候,本是可以休息一下,但是为了你的报考,又是不断的学习,请教,查找。 十年前,清晰的记得,你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已经是一个大学生了。

记得,在大学里,你的学习生活不再是那么的繁重,没有了早晚自习,一天上不了多少课。 记得刚进人大学,你对什么东西都非常好奇,感觉什么都是新鲜事物。

还记得吗,你走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是多么的高兴,感觉自己很幸运,感觉自己就像从鸟笼飞出的小鸟一样。

记得那时,你对学校的各种社团比较感兴趣,看到学校的每一个社团,你都上前询问,填上一张报名表,直到后来,

学长提醒你做事要专一,加入一个社团把一个社团做好就非常了不起,这时你才恍然大悟。 记得大学里的环境很好,有许多的小花园,每次看到有人在里面学习,自己也蠢蠢欲动,找了一个时间也模仿了一下。

记得那时你办理的都有图书证,每次看到同学去借书,自己也去,但是之后自己连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间能看完。

记得大学里的活动很多,你每次都要去看看,什么周末文化广场,什么学校音乐团。 记得你那时虽然不是班级什么干部,但是也常常建议别人怎么做,给以班级出谋划策。 还记得那时的你,也想做点什么事情,但是好像最终没有大的起色。

记得那时,你有许多老乡派,你还建立了一个老乡qq群,方便老乡的联系。

记得你自己对自己说,,大一时,不要挂科就可以了,不必要学习那么刻苦,其他时间可以去参加社团。去做一些社会

实践,锻炼自己。

还记得你自己说过,大二很关键,都是必修课程,都是自己的专业课,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这一年你把所有大一新生玩的

活动都停了下来,不过,这一年没有获得奖学金,在班级综合排名一般!

记得时间过得真快,那天辅导员让我们去照毕业照,我们很是高兴很是惆怅,后来还是照了。 记得后来,我们离开了学校,去了社会大学,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完成最后的实践。

依然记得,那天我们回学校进行毕业答辩时,来的人不是太齐,一部分为了工作,可能改日。 你还记得吧,当你再次来到学校时,看看到一个一个同学拿到红红的毕业证,你很激动。当你从老师手里接过你的毕业证时,你

双手紧握,激动更是不言。

十年前,记得你已经是社会的一员,现在你已经参加了工作,社会大学也慢慢适应。 记得你出来时间不短了。你换了工作,1个,2个,3个。

记得现在你还在维持,你说你没有停止

记得你以后做得正是你以前说那些理想,一步步靠近。

十年,我们现在是社会中流砥柱,我们是社会承担责任,我们也是奔三的人了。

第五篇:读《激荡三十年》有感

历史照亮未来的旅程

——读《激荡三十年》有感

我很庆幸能生活在这个充满了变化和激情的大时代,但是说实话,我希望它快点过去。

——吴晓波

现实远比小说精彩。在这个“地缘广阔,东西纵横上万里,南北温差50摄氏度,各地习俗和消费特性都非常不同”的国度,在这个“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充满了变化和激情”的大时代,在这个不断进行着人性、道德、利益冲突的巨大试验场,《激荡三十年》这个书名可谓名副其实。可以说,我是怀着同样激荡的心情,几乎一口气读完它的。同喜,同悲,同愤怒,同无奈。

费孝通曾在《江村经济》的《土地的占有》这一章中说道,“对游戏本身一无所知,就不能理解游戏的规则”、“你必须首先知道人类怎样使用他的土地;怎样使得民间传说、信仰和神秘的价值围绕着土地问题起伏变化;怎样为土地而斗争,并保卫它;懂得了这一切之后,你才能领悟那规定人与土地关系的法律权利和习惯权利体系。”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如何了...解现有的经济状况。如果不对过去30年中国改革的步骤、重点、产生的问题,涌现的标志........

性人物等有所了解的话,可能无法理解如今的经济模式和与它相配套的法律规定、相关政策及一些潜规则。

历史无疑是最好的老师。

从沈太福到吴英,看渐进式改革

《激荡三十年》中有一个叫沈太福的吉林人。他的长城公司开发了一款高效节能电机,然后通过包装和炒作等方式向社会集资。当时中央实行金融管制,沈太福无法从银行贷到很多款,因此他向投资热情高涨,但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民间资本伸出了手。199

2、1993两年间,沈太福以高额利息为诱,风暴般地在全国集资10亿元。如此大幅动作很快引起了中央政府的警觉。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意识到,如果“长城模式”被广泛效仿,一个体制外的、缺乏制度控制的金融流通圈将庞大而可怕地出现,中央的金融管制政策将全面失效,于是,他亲自下令中止长城公司的活动。最终,沈太福被捕并被判处死刑。

十几年后的今天,有个叫吴英的人也被捕了,但她的判刑过程却来得艰难曲折得多。吴英通过高额利息向11个人借贷7.7亿元,最终因无法偿还3.8亿元在一审判决中以集资诈骗罪被判处死刑,然后二审维持一审判决、最高院驳回死刑、浙江高院重审判死缓。与此同时,民间却有无数为吴英报不平的百姓、专家、学者,“吴英不是第一个,但也不是最后一个”、“吴英是金融垄断下的牺牲品,循环于体制外的民间借贷成就了浙江一大批企业家以及充满

活力的民营经济,但它不被法律所明确认可,大多数时候被默许存在,然而一旦出现意外,法律便会突然出现” 、“吴英案意味着中国公民没有融资的自由,我们在中国获得融资仍然是一种特权,而不是一种基本的权利,意味着在中国建立在个人基础上的产权交易合同仍然得不到保护”。确实吴英不是第一个,之前就有个沈太福。而在2009年至2011年间,因非法集资罪或集资诈骗罪,仅浙江就有5人被判处死刑,6人被判处死缓。

我是浙江人。在民间资本活跃的浙江,企业发展、民间借贷、高利贷几乎是身边的事。就我所见,百姓不懂股票,因此不敢把血汗钱投在波诡云谲且监督不力的股市中,但他们也不想把钱放在银行“负增长”,因此古老的借贷非常普遍。当然,有些人也会把钱借给高利贷者,再由高利贷借给一时间资金紧张的企业主。金融垄断下,法律上有一顶非法集资罪。普通人不敢去碰,有胆量、有本事和有渠道的高利贷者就充当了资金的集中站和中转站。拥有大量资金的高利贷者,有时是民营企业家无奈的唯一选择。当然,不可否认,高利贷确实是一件不法及不道德的事。特别是高利贷导致了一些家破人亡的事件,而且很多放高利贷者会养打手以“私刑”方式防止借钱者的欠债不还和“跑路”。

规模小,缺乏有价值的抵押物的民营企业难以向大银行融资;雄厚的民间资本缺乏投资渠道;金融垄断、管制下,民间融资活动处在灰色地带。沈太福1992年开始高息集资,吴英2012年终审判死缓,20年来民间资本的处境举步维艰。但是,正如吴晓波所说的中国的改革是“渐进式改革”。尽管缓慢,但改革是必由之路。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就吴英案作出回应说,对于案件的处理,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他还指出,政府应该加以引导,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使其规范化、公开化,既鼓励发展,又加强监管。不久后,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设立,旨在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对待除法律认可秩序外的那些民间自发形成的秩序,国家应该审慎对待。要维持整个秩序的稳定,堵不是最好的办法,疏导才是。“很多时候,改革是从违规开始的。”20年来,这个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背后留下了太多人的血泪和呐喊,但他们的努力将不会白费,他们撬开了紧闭的大门的一角。无论试点改革最终能否成功,能否推广到全国,我相信只要是有利于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的,就会有人一次次的前赴后继。

从乡村工厂到农民工进城,看改革艰辛

在读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时,曾被那些致力于通过发展农村工业来提升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改革者所感动。在开弦弓村,改革者成立集体性质的蚕丝工业合作社,农民出股金和原材料,政府提供充足贷款,蚕丝学校负责技术支持。他们就自己的改革意图做如下阐述:

机器用来增添人类的幸福。不幸的是,它被用来为相反的目的服务。但我仍然

相信,试图把这些工具引进中国的改革者的责任,是寻找一种正当的办法使用机器。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人不应该成为机器的奴隶。换句话说,把机器当作一种生产

资料的人应该拥有机器。这就是为什么我坚持合作的原则。要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组

建新的工厂容易得多。但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应该为资本家的利益工作而使人

民更痛苦吗?技术改革所得到的利益应该归于参加生产的人们。

我的另一个信念是,蚕丝工业曾经是而且应该继续是一种乡村工业。我的理由

是,如果我们把工业从农村引向别的地方,像很多工业家所做的那样,也是非常容

易做到的,农民实际上就会挨饿。另一方面,我也很了解,工人们在城市里是如何

生活的。农村姑娘被吸引到城市工厂去工作,挣微薄的工资,几乎不能养活自己,

她们离开了自己的家。这种过程既损害了城市工人又破坏了农村的家庭。如果中国

工业只能以牺牲穷苦农民为代价而发展的话,我个人认为这个代价未免太大了。

我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引进科学的生产技术和组织以合作为原则的新工业,来

复兴乡村经济。

一幅美丽的蓝图。对此费孝通认为,人多地少而且农业再怎么增产也有个上限。要增加农民收入,重要的一点是在农村发展跟农业相关联的工业。不幸的是,在费孝通走访开弦弓村不久后,抗日战争爆发了,改革者的努力付之东流。

乡村工业真正的繁荣时期,一直要等到改革开放初期。《激荡三十年》中写道,“乡镇企业已经异军突起,占到了半壁江山”、“《经济日报》称‘乡镇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增长板块’”。但是,繁荣是那么短暂。吴晓波随后写道,90代初“在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浙江地区,悄然发生了一场集体企业的量化改革运动,这是企业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产权变革。所谓“量化改革”指的是某些乡镇集体企业的资产通过“土法”评估后,将集体资本全数或部分退出,经营者以赎买的方式获得企业的主要股权。”

集体所有的一大弊端就是产权不清晰,而产权不清晰将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同时,抑制乡镇企业发展的还有农民本身的狭隘性。有着“天下第一村”之称的天津大邱庄在与现代国家法制的对抗中陨落了。乡镇企业标杆式的人物——该村党支部书记——庄禹作敏企图以个人权威对抗法律最终让他得到了20年的有期徒刑。为此,另一个著名的乡镇企业家的鲁冠球写了一篇题为《乡镇企业家急需提高自身素质》的文章,说道:“我们面临经营者的自身素质障碍。这是一道更困难的障碍„„障碍的真正根源,其实是传统的小农意识与现代精神的冲突,显然,我们今天需要一次彻底的决裂。”

以上两点,加上城市集中了资源、市场、政策,人才,交通等等便利,工业最终没有大规模下乡,集体工厂也难以为继,大批大批的农民奔赴城市,寻求生存的机会。时至今日,我们也慢慢意识到城市的农民工潮带来的许多问题:城市治安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农村养老问题,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问题„„

是乡村工厂还是农民工进城?无论哪个都体现了改革的艰辛,考验着改革者的智慧。吴晓波写道,“中国的经济变革常常让人生发峰回路转、否极泰来的感慨。这一段历史,从来不是按照人们预想中的路线一丝不苟地前行的。更多的情况是,一条又一条的岔路总是在最意外的时刻出现,它让人们的智力和承受力面临极限的挑战。”

或许,这就是改革的魅力所在。但我认为,不管怎样,改革的方向都应该是让人们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上一篇:党建责任制机制范文下一篇:读难忘母爱有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