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电视台报道方案

2023-03-24

方案具有明确的格式和内容规范,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抽象和假大空的内容,那么具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下基层电视台报道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下基层电视台报道方案

提高基层电视新闻报道骨干的业务素质

基层电视新闻报道骨干,他们的业务素质却一直难以适应节目质量水平的要求。所以,以创新思维来提高基层电视新闻报道骨干的业务素质,充分发挥电视新闻在部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就成为了基层部队电视宣传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层部队电视新闻宣传工作的特点

与地方电视台相比,基层部队电视宣传工作无论从设备、人员和题材方面,都具有它鲜明的特点。

1、在节目制作的设备方面,基层部队电视节目制作设备相对落后。伴随着数码摄录设备和非线性视频编辑设备的普及,电视宣传部门不必再花费昂贵的经费就可以购置到一套较为完备的电视节目制作设备。许多部队成立了设备较为齐全的录像室,可以独立地完成一些电视片技术指标较高的前后期制作,多数能够达到节目播出的标准。但是,与专业的地方电视台相比,基层部队的电视制作设备还存在种类单

一、性能相对落后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电视报道骨干业务水平的提高。

2、在电视新闻报道人员的配备方面,具有人员结构单一的特点。在基层部队,做电视宣传人员的分工不像地方电视台那样专业。一名电视报道干事身兼数职的现象十分普遍:前期采访、摄影、写解说词,后期编辑合成、选配音乐、设计字幕,样样都要精通;有些声音条件较好的报道骨干还要客串节目的配音。此外,掌握设备的一些日常维护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基层电视报道骨干具备业务素质全面、敬业精神强,能够独立完成电视新闻制作全部过程的能力。

3、在节目题材的选取范围方面,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基层部队大都是高度分散、点多面广,新闻题材的选取范围十分宽泛。新闻报道骨干只有“脑勤、腿勤、眼勤、口勤”,真正能够“沉”下去,深入到部队生活中去,“知兵、懂兵、爱兵”,才能获得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拍摄出精品。

业务素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电视新闻报道在军队建设中作用的日益显现,基层电视新闻报道的队伍也逐步壮大起来。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基层电视报道骨干业务素质的整体水平与部队建设对新闻报道的需求不相适应。目前,基层部队电视新闻报道骨干业务素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知识结构单一。基层电视新闻报道骨干所报道的新闻题材往往涉及部队工作的各个领域,他们不仅要全面地了解部队工作,还应该“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但是,目前在基层电视新闻报道骨干队伍中却普遍存在着“能力不足”和“学问不够”的现象。许多人虽然在业务方面能力不错,但对部队的作战、训练、武器装备等方面却知之不多,研究不深,是个门外汉。一旦在报道过程中遇到有关这些方面的题材,就有可能出现报道不深入、问题研究不透彻、采访中说外行话的情况。

2、电视新闻写作能力不强。基层部队的电视新闻报道骨干大多数是从文字报道或图片报道工作转行到电视报道工作上来的,没有经过专业的电视业务培训。他们虽然不乏采访能力和写作技巧,但对电视新闻写作的特殊性把握不好,有时把电视新闻写作与文字新闻写作混为一谈,忽视了电视新闻的语言特点。

电视新闻的基本表现元素是画面、同期声、解说、字幕,基于此可以把电视新闻的语言划分为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电视新闻写作要围绕着电视画面来展开,写作受画面的限制。在日常的工作中,一些电视报道人员,没有很好地掌握电视写作“为眼睛而写”的基本规则。

“为眼睛而写”最起码的要求是要做到声画对位。首先,在写作时头脑中要先有画面的感觉,考虑到所写的内容在拍摄画面时是否能够真正地实现。其次,电视写作还需要后期编辑的经验,要对片子有整体上的把握。有些电视新闻要插入采访片段,现场同期声,因而在结构上比较灵活,松紧结合,单从字面上看往往不能独立成章。

3、电视摄像基本功薄弱。近年来,许多基层部队都配备了轻便、价格适中、画面和声音指标较高的DV摄像机,DV摄像机对电视报道人员摄像水平方面的要求似乎从表面上看来有所降低,似乎谁都可以拍上一段画面。特别是它所具有的自动变焦功能,更是受到了初学者的青睐。于是,无论什么题材,也不分什么场合,随意地推拉摇移,没有目的性,录像器内的景物始终在不停运动,一条新闻镜头拍了不少,但不是推完了接着摇,就是摇完了接着拉,几乎找不着一个固定镜头。

电视新闻摄像不单纯是一门技术,还是一门艺术,要创造性地运用景别、构思、场面调度及镜头运动等要素去为表现新闻主题服务。对于基层电视新闻报道骨干来说,在电视新闻摄像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少用推、拉、摇、移,多拍固定镜头。因为电视新闻的剪辑手法基本上都是固定镜头的硬切,一是时间有限,二是为了增加单位时间的信息量。拍摄固定镜头时,全景就是全景,特写就是特写,景别不能随意变来变去,使镜头毫无章法。

第二,镜头要成龙配套。首先,镜头的内涵要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概念。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拍一条会议新闻,首先要有带会标的镜头,交待新闻主题;要有各主要发言人的镜头,交待新闻人物;要有与会者凝神静听或边听边记的镜头,交代环境和烘托气氛;要有一些必要的空镜头用来转场。其次,景别要成龙配套。运用不同的景别去表述不同的内容。还以拍室内的会议新闻为例,带会标的介绍环境的镜头当然以全景为宜,会议主持人或报告人当然要拍成近景。最后,拍摄角度也要成龙配套。在具体拍摄时,主体无论是人还是物,都要兼顾上下和左右,避免视点的单一化。总之,拍摄时腿脚要勤快,不要图省事,前期图省事,会给后期编辑带来很多不应有的麻烦。

4、一专多能人才少。在基层部队做电视新闻报道工作的人数很少,不像地方电视台那样,前期记者、后期编辑职责分工明确。这就要求每个报道骨干都能做到集采编技能为一身,前期能拍摄、采访,后期能写稿、编辑。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基层电视报道工作。可实际情况却是,真正符合一专多能的报道骨干并不是很多。电视是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有机结合的一门艺术。要制作一条完整的电视新闻,电视报道员要在前期拍摄时,既顾及到后期镜头的组接,又考虑解说词的写作,哪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不能少。

另外,许多基层部队还购置了非线性视频编辑设备,由于它功能齐备、价格适中,满足了基层部队电视新闻报道后期编辑工作的需要。电视报道骨干应该认真刻苦地学习使用这些非线性编辑设备,发掘它的功能优势,利用它为自身业务素质水平的提高助一臂之力。 以创新思维培养基层电视新闻报道骨干

随着军事频道的创办和电视设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新闻报道在我军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为了不断地适应形势的需要,我们就要以创新的思维,积极拓宽思路,为基层电视报道骨干搭建业务培养的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电视新闻报道在军队和国防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1、基层部队应提高对电视宣传报道的重视程度。电视新闻报道在部队宣传工作中出现得较晚,导致有些基层部队对其重视的程度不如文字和图片报道那样高。一些单位把宣传报道的重心放在报纸和杂志上,甚至在统计新闻报道成绩时,电视新闻报道不在统计之列;还有些单位的电视报道员整天被部队的一些琐事缠身,大部分时间耗费在为单位拍摄录像资料、制作汇报片上,几乎没有精力去研究电视新闻业务,从而导致电视新闻报道水平停滞不前。基层部队只有对电视新闻报道在部队建设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为电视报道骨干提供一片创作的沃土,才能为他们业务能力的提高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2、支持和鼓励电视报道骨干参加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培训。坚实的电视业务理论基础是做好报道工作的根基所在。然而,缺乏专业、系统的业务培训是基层部队电视报道骨干队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举办各层次的短期电视专业技能培训是解决这个问题有效的办法之一。

1998年,总政举办了“全军电视记者编导进修班”。进修班开办5期以来,为全军基层部队培养了一批批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电视报道人才,极大地提高了基层部队电视报道工作的专业水平。他们其中的大部分人至今还活跃在全军各基层部队的电视报道战线上,成为基层电视报道工作的骨干力量。除此以外,各军区每年也可以不定期地举办电视新闻宣传骨干培训班,扩大接受培训人员的覆盖面,提高整体的专业水平。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送人员到专业高等学府进行短期在职培训,加强基层的专业人才力量。

3、创造各类参加实践和见习的机会。电视报道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在采访、编辑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电视理论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创作出思想内涵深刻和具体独特人生感悟的精品。部队的电视报道员虽说在长期的基层报道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对专业、规范的电视采编工作流程知之甚少。这就需要为他们创造更多到地方较专业的电视台实习和合作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到经验,用来规范部队的报道工作。另外,还可以到军区一级电视宣传部门学习、实践,这样能更直接地了解军区范围内的报道现状,有的放矢地改进和促进自己的工作。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能够到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的栏目组,如《军事报道》、《人民子弟兵》和《国防时空》这些和我们的工作结合紧密的栏目中实习,或是有机会与军事栏目的记者合作采访,更是能极大地缩短基层报道骨干实践、摸索过程,在短时间内提高专业水平。

4、广泛吸纳人才。在基层部队中,从正规的高等院校电视专业毕业的电视报道员为数不多。而这些从地方高校招收的优秀毕业生对基层电视报道工作的规范和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从地方招收的优秀大学生在部队中却存在着工作成果见效较慢的现实情况。虽然他们的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可是,由于对部队生活没有深刻的体验,他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就需要那些有长期部队工作经验的基层报道骨干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在实践中多关心、指导他们,多创造一些让他们体验军营生活的机会,以不断地提高部队电视报道的专业水平。

5、顺畅通联渠道,确保新闻快速、准确、及时。电视新闻报道骨干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以敏锐的新闻敏感触摸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他们不仅要了解基层部队的工作情况,还要及时地了解到军事频道和军区近期的宣传报道工作动向,以便正确地引导近期的电视报道工作。为了获得及时、准确的报道信息,基层报道骨干就要力求做到“眼勤、口勤、手勤”,积极做好对上、对下的通联工作,及时了解上级的宣传工作指导思想,广泛地收集新闻线索,快速、准确、及时地做好基层电视新闻报道工作。好新闻,是广大读者的迫切期待,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如何发现、采写和编辑好新闻,不少同志都有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以为,好新闻与好思维密切相关,有好思维才能产生好的新闻作品。

好新闻离不开好思维

好新闻的构成要素很多,比如选材好、角度新、标题精炼、形式活泼、结构巧妙、语言优美、思想深刻、编后精当、处理突出,等等。有的好新闻具备其中一两个要素,有的具备多个要素。一则新闻,只要人们对它叫好,无论具备几个好新闻要素,都可以折射出作者、编者的思维轨迹。所以,我们可以说,好新闻的诞生,离不开思维的创新。

好思维能使我们的宣传“平中见奇”。《前卫报》获1990年首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作品《“没有就是没有!”》即为典型实例。这则消息其实就是一段电话通话记录:营领导打电话要求连队上报“二员”(优秀炮兵指挥员、优秀“四会”教练员)、“三手”(神枪手、神炮手、技术能手)名单,连队干部实事求是地说:“我们没有。”当营领导要求他们“凑合着”上报时,连队干部态度更加坚决:“没有就是没有!”就是这段简单的通话(全文才300多字),作者把它“录”了下来,编辑进行了精编,为它撰写了编后,并上了头版显著位置,最后在全省、全军、全国连连获奖。本稿的编者在评价这则新闻时用了8个字:“小中见大,平中见奇。”试想,没有深邃的目光和敏锐的思维,我们的编者和作者,能够从一段普通的电话对话中,看出基层干部“勇于坚持实事求是,敢于抵制不良风气”这一重大主题吗?

好思维能使我们的宣传“破陈出新”。一般认为,政治教育报道是很难出新出彩的。但事实证明,有了好思维,同样也可以产生精品佳作。在2002年度军区军兵种报纸好新闻评选中,海军后勤部以兵为本、与时俱进创新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报道,就赢得了一片叫好声。这组报道共5篇,一则消息打头,接连刊发了4篇通讯:《惊晓惊晓,窗外一声啼鸟》、《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秀》、《争渡争渡,激起一滩鸥鹭》、《心静心静,键动一屏真情》。这组报道的成功之处,并不在于报道内容多么生动,也不在于海后的做法多么新颖,关键是它的表现形式“抓人眼球”。一是标题制作精妙。报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这样严肃的内容,作者大胆创新,用轻松活泼的诗化语言作标题,格调一致、有韵味、有含义,的确让人耳目一新。二是其编后的运用和处理独特。给4则通讯配发的编后,没有板起面孔提要求、摆起架子讲大话、充当人师搞点评,而是以记者同期声的形式,用写新闻的手法写编后,对报道主题进行了深层开掘。在政治教育宣传难有突破的情况下,这组报道以巧、妙、新、活的特点,博得评审专家的赞扬,它的成功,应归功于思维的创新与突破。 创造和运用新的思维方法

好新闻与好思维的关系,还可以这样来表述:好新闻的竞争,就是好思维的竞争;好新闻诞生的过程,就是思维创造和创造性地运用思维的过程。新闻工作者应该怎样创新思维和创造性地运用新思维呢?思维的基本类型有逻辑(抽象)思维、形象(直感)思维与灵感(顿悟)思维三种,这里想从这三个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要增强逻辑思维的“非逻辑性”。逻辑思维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准确、清晰地表达思想,排除各种思维的混乱和错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闻宣传实践中,逻辑思维在宣传理论发展、报道实践创新、组织新闻策划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更适用于以固定的范畴揭示思维的确定性,反映事物相对稳定的状态和以纯粹抽象的形式考察人的思维的活动。我们不妨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在坚持逻辑思维的同时,努力增强其“非逻辑性”。所谓“非逻辑思维”,简而言之,就是不按固定的逻辑思维法则去思维。它是突破已有的理论和具体事物的细节,通过思维过程的自由联想、直觉和灵感以及海阔天空的想象,将各种思维信息进行重新排列、组合,从而发现新的真理的思维方法。我们在提炼分析新闻过程中,有人会突然提出一些不合常理但又很有价值的新奇想法,这就是思维不遵循逻辑性、思维过程跳跃和自由运动引发的结果。所以说,非逻辑思维往往具有开拓、创新的优点。而这,正是我们创精品、出佳作迫切需要的。因此,作为始终走在社会创新前列的新闻工作者,在逻辑思维过程中要敢于进行“非逻辑思维”,拓展逻辑思维的新空间。当然,增强逻辑思维的“非逻辑性”,并不是越“非”越好,它只是对逻辑思维的补充。这一点,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很好地把握。

要加强思维形象的创造。形象思维主要是用典型化的方式进行概括,并用形象的材料来思维。对形象思维而言,形象是思维的细胞。有的稿件一气呵成,众人叫好;有的稿件反复琢磨,其质量却不一定高。为什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维的形象因素在起作用。前者事先脑中“有版”腹中“有稿”,而后者在工作展开之前脑中腹中可能都是空的。这就说明,新闻宣传具有抽象化的特征,但形象思维又存在于各种新闻宣传实践中,新闻工作者必须重视和努力进行思维形象创造,最大限度地开掘蕴含其中的创新力。怎么“创造”?简单地说,就是要尽力对事先装入脑中的“版式”、“稿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拿出更胜一筹、更让人叫好的版面和稿件来。新闻宣传领域是一个可具想象力、创造力的领域,这为我们进行思维形象的创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同时,新闻宣传领域也是竞争性、对抗性较强的领域,这又为思维形象的创造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只要我们努力在思维形象的创造上下功夫、找出路、求突破,新闻思维创造就一定能够收获丰硕的果实。

要最大程度地激发灵感。灵感,是人在思想高度集中、情绪高涨时而突然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创造力。灵感的重要作用,突出地表现在思维受阻时突然闪现,从而开拓新思路、提出新设想、创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刚生下的娃娃是没有灵感的,所以灵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果,不是神授。”这就告诉我们,灵感的产生同艰苦的思维劳动、丰富的社会实践、雄厚的知识积累以及各种信息刺激等触发因素密切相关。因此,灵感思维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不断地调动和激发。有这样几种方法可以参考:一是追捕热线法。当大脑中某种“灵光”闪现时,一定要牵着这根“红线”立刻追捕,迅速将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推向高潮,并努力向纵深发展。“作诗火急追之捕,情景一失永难摹。”当其时,哪怕是情况再紧任务再急也不要放弃,务必求到一定的结果。二是寻求诱因法。灵感的迸发,几乎都需要通过某一偶然的事件作为“触媒”刺激大脑,诱发相关联想。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人们积累了许多寻求诱发灵感因素的办法。如自由想象、科学幻想、发散式联想、大胆怀疑、多向反思等等,运用得当,都可能引发灵感的闪现。三是搁置问题法。如果遇到问题总是悬而难决,那就需要把它搁置下来,去研究分析其他一些问题,或者更换一种新的环境,以便使思维走出“胡同”,进行新的调整。这样,或许能使你不自觉地回到原来的题目上来,突然悟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闻工作者常说的“冷处理”,其中就有这一含义。四是跟踪记录法。灵感像个精灵,来去匆匆,而且极易被人忘却。为了防止它稍纵即逝,应该进行跟踪记录,“好记性”的确不如“烂笔头”。

要努力提高思维的效率

思维的效果,取决于思维的效率。效率低下的思维,即使质量再高、层次再深,如果时过境迁,也没有任何价值。新闻工作者在创新思维和运用新思维时,必须重视提高思维的效率。无论是哪一个级别、哪一个方面的好新闻评选,对时间的要求都是十分严格的。所以,我们搞新闻的同志经常讲到“抢”、“快”、“早”三个字,即抢新闻、快采写、早刊发。

在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条件下,我们能不能“抢”到新闻、抢到好新闻,能不能尽快、尽早地把好新闻端到读者面前,基本的前提就是思维效率。人的思维是一个具体的过程,有一个从起始到结束的阶段。这个过程越短、产出与投入之比越高,越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我们遇到一个新闻事件,老半天还进入不了情况,进入情况后又老半天得不出结论,或者想着想着跑了题、想着想着又断了线,在稍纵即逝的新闻事件面前,以这样的思维速度、思维路径去考虑问题,是很难快起来的,当然更谈不上出什么好新闻、好作品了。提高思维效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加快思维的速度。我们不是经常讲“反映一定要快”吗?所谓“反映要快”,一指具体动作要快,二指思维速度要快。两厢比较,后者更为重要。一般来讲,在同等的思维时间里,获取的思维结果越多,说明思维速度越快;相同的思维结果,耗费的劳动量越少,说明思维速度越快。思维速度通常可以用单位时间里取得思维结果的数量和质量来衡量。比如,几名同志一起讨论一个典型事件的宣传角度,有的人很快就能提出很有新意的想法,而有的人半天也拿不出意见来。显然,用时短、提出的角度多而新的同志,思维速度就快。要提高思维速度,必须经常加以思维锻炼。我们平常在写稿、编稿时,应该不断地自我加压,把完成任务的时间压缩到最短,把质量标准定到最高。这样不停地磨炼自己,终会有收获。

二是要提高思维的质量。大家都知道,在思维过程中,并不是所有思维结果都是有效的。我们在探讨稿件写作时,有人提出的设想不但引不起别人的关注,反而让人感到滑稽可笑,就是思维结果无效的典型表现。我们追求思维效率,除了要提高思维速度之外,还要注意思维的质量。如果偏离目标太远,无效劳动太多,这样的思维速度是毫无价值的。增强思维的有效性,一方面要选准思维的方向,一开始就朝着目标前进。思维的出发的路径很多,但最近、最准的一条在哪里,一定要搞清楚,否则就可能出现走弯路甚至南辕北辙的局面。另一方面,就是要尽量避免和减少失误。在新闻实践中,思维失误的时候是很多的,有的稿件失之偏颇,有的稿件违反禁令,有的稿件缺乏科学依据,还有的说过头话或出现失泄密问题等,都是思维要素运用不周全的表现,一定要加以克服。

三是要吸纳他人思维成果。在新闻实践中,思维走弯路的现象时常发生。有的同志对问题的思考很认真、很投入,但事实上,已经偏离了方向。这个时候,就一定要注意别人的看法,听得进大家的意见,不能固执己见。当大多数同志与自己的意见相左时,当自己的思维结果总是引不起人们的关注时,就要“忍痛割爱”,选择放弃,另辟思维路径,否则就会钻牛角尖、走入死胡同,做些无效劳动。

第二篇:电视现场报道策划方案

一、背景环境

1、背景分析:目前,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问题,当代大学生中更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许多毕业在即的大学生们,都在思考着就业的问题。

2、业生们分析就业问题,给他们提供优质的信息资讯,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二、节目设定

1、节目名称:《社会焦点》

2、节目类别:为全校学生提供优质资讯的现场报道节目。

3、节目主旨:传递最新消息,为学生提供优质资讯。

4、节目目标: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

5、节目定位:为学生提供了解时事分析问题的平台。

6、节目形态:针对在校学生,为他们提供信息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栏目。

7、节目内容:直击学生关注的焦点,时事热点的报道,内容积极健康向上。

8、节目特色:本期接目是一场特别节目,针对学生们关注的就业问题所做的特别报道。

9、节目风格:针对性强 轻松 真实

10、主持人串联风格:有才气,稳重之中不失幽默

11、节目长度:20分钟左右

12、单集节目构成:片头,主持人和嘉宾(演播室内),外景主持,被采访者

13、播出时段:暂定

14、播出次数:暂定

三、节目宣传

1、网络媒体:通过校园电视,校园网络传播

2、平面媒体:校内各报刊,海报宣传,广播站宣传

四、摄制要求

1、人员安排: 主持人:孙巍 嘉宾:邢雪静

外景主持:祁昦涵 王玉莹 被采访者:张君 后期制作:张君等

2、节目要求:在保证新闻报道真实性和现场感的同时,要有深度的分析,从而达到我们的节目目标。

3、整体目标:节目播出时段,可以赢得绝大多数电视观众。

4、制播周期:暂定

五、具体内容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欢迎收看本期的《社会焦点》,我是主持人孙巍,当前就业难已经成为我们国家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了,而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来说,就业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了,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节目组制作了本期特别节目,大家也看到了,坐在我身边的是我们本期节目的嘉宾,资深分析师,邢雪静教授,邢教授您好。

邢雪静:主持人好,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好。 主持人:在节目的开始,我们跟给大家分享一段视频。 (插郭蒙《职来职往》的视频)

主持人:大家都看到了,刚刚在节目中出现的应聘者就是我们学校即将毕业的郭蒙同学,那么由于他本人工作的关系,我们今天不能将他请到我们的节目现场,但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已经通过电话的方式联系到了他,下面让我们的导播将电话接到郭蒙。

主持人:郭蒙同学你好,我们都看到了你在《职来职往》的精彩表现,也由衷的为你感到骄傲。你能和我们谈谈当初为什么会想到通过这种方式去寻找就业的机会呢?

郭蒙:…………

主持人:我们也知道,现在你也已经开始正式投入实习工作了,那么,你认为在工作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呢?

郭蒙:…………

主持人:好,我们谢谢郭蒙,邢教授,看了刚才的视频,以及我们与郭蒙同学的对话,您觉得当代大学生毕业后为什么要选择在电视上求职这一渠道呢。

邢雪静:我觉得,电视节目的招聘者都是来自各个行业以及不同领域的精英,可以给应聘者更多的意见和建议,而且它不同于普

通面试的拘谨,更多的是游戏的感觉,给求职者一种轻松愉悦的面试气氛,以至于能把他们的才华更好的展示出来,而且电视节目招聘的求职成功率也比平时的一对一的面试大得多,只要有一个人认可自己,就有机会找到工作,还有资深分析师来助阵,他能够用犀利的眼光全面扫描职者的缺点,并能一针见血的指出求职者身上的问题,发表出独特的观点,最主要的是它的阵容强大,百强企业联盟,他的求职范围很广,能够同时面试这么多的大企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主持人:了解了电视上的求职情况,那么我们去看看大学生们是如何看待就业问题的呢?下面,让我们连线前方记者祁昦涵,祁昦涵。

祁昦涵:主持人好,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好,我现在所在的位臵是湖南科技学院,我们今天采访到了即将毕业的杨开民同学,杨开民同学你好,据我了解啊,你选择了在毕业后直接就业而不是考研,请问,你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基于怎样的原因呢

杨开民:……………………. 祁昦涵:我还了解道,你已经开始着手应聘和面试了,请问,你觉得在准备过程中,哪些是比较重要的呢?

杨开民:………………

祁昦涵:请问同学你是大几学生? 张君:你好,我是大三的学生。

祁昦涵:那现在你应该决定了是要考研还是工作吧?能和我们分享下原因吗?

张君:恩,是的,我决定考研。如今研究生是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而且,拿到硕士文凭,便等于有了一块进入大城市工作的敲门砖。为了日后选择工作的自由,牺牲眼前的这点自由算什么? 祁昦涵:把镜头交给主持人。

主持人:恩,好的。在祁昦涵采访的同时,我台的另一位记者王玉莹也赶到了新闻传播系,让我们连线我台前方记者,玉莹。

王玉莹:主持人好,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我现在所在的位臵是湖南科技学院新闻传播系的主任办公室,我们今天有幸采访到新闻传播系的潘主任,潘主任,您好,您能和我们说说新闻传播系目前的就业情况和就业前景吗?

潘主任:………………….. 王玉莹:那您能给新闻系的同学们说说为了以后更好的工作现在应该做哪些准备吗?

潘主任:…………………. 王玉莹:把镜头交给主持人

主持人:恩,好的,玉莹。那么,邢教授,纵观以上我台记者从现场发回来的报道,您觉得造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困扰的原因以及排除这些困扰的方法有哪些呢?

邢雪静:现在的大学生总是在抱怨就业难,大学生就业难也已经成为了如今的热点话题,当前普遍出现的大学生就业紧张的问题

并不是大学生供过于求,而是因为大学生不正确的就业思想所导致的。现在的大学生普遍都存在功力、安稳和依赖的心理,这导致了他们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比较严重,其次是他们在找工作时,一味的去应聘那些热门行业,而不考虑自己是否喜欢与擅长,现在的热门行业基本上呈饱和状态,则要主持人:听了邢教授的分析,我们对今天所探讨的问题也有了了解, 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所以将有更大一部分的人会被淘汰,而如果大学生不想再为就业问题所困扰,就要注意几点:第一,要客观的认识大学生就业形势,目前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好时机,国家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以及更多的用人单位频繁的走进大学生校门招聘求贤,为大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第二,客观的认识自己,不要把自己摆在一个过高的位臵,正确的认识自己我,明确自己今后求职的方向,第三,要不断的完善自我,做好职业规划,大学生找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一个理想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最后,期望值要适度,正确的认识社会需求与自身的竞争条件,不要好高骛远,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才能实现自己的最大值,我相信如果做到了这几点,大学生就业就不再会是一个难题。

当前,就业一直是困扰各高校学子的主要问题之一,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关键的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我们再次感谢邢教授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的节目,观众朋友们我们本

期的《社会焦点》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第三篇:望都县广播电视台党代会报道方案

望都县广播电视台

关于县第十二次党代会宣传报道方案

中国共产党望都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将于近日召开。这次会议是全县人民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给党代会胜利召开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和隆重热烈的氛围,让党代会的精神及时传达到广大干群之中,望都县广播电视台根据党代会筹备工作会议要求,结合广播电视媒体宣传特点,特制定如下宣传工作方案。

一、高度重视,精细组织

1、“党代会”召开前(喜迎党代会),《望都新闻》推出了相应的报道,一是对我县一年来在科学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进行系统的回顾,展示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县各条战线取得的巨大成就。二是及时报道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筹备情况以及各镇、各部门为迎接县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所做的各项工作。三是发布“党代会”相关公告和标语,营造了浓烈的氛围。

2、“党代会”会议期间(聚焦党代会),所有一线记者全员参与,新闻中心将集中力量搞好会议程序、大会盛况、党代会报告、代表活动、选举结果等报道。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报道:

(1)、开幕式报道。通过现场报道、新闻特写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报道开幕式盛况,大力营造团结、奋进、热烈、祥和的舆论氛围。

1(2)、主要议程报道。穿插访谈报道党代表畅想今后五年。

(3)、闭幕式报道。突出报道大会选举等方面内容,全方位报道大会内容。

(4)、 花絮报道。报道大会工作人员为开好党代会所做的默默奉献。 具体报道责任分解

9月1日

(1)、代表报到由刘威、美峰负责,除现场报道外,采访两位党代表(联系宣传部指定)

(2)、各代表团召集人会议由王涛、丹化负责

(3)、各代表团团长会议由王涛、丹化负责

(4)、大会预备会议由栗志安、张红娜负责

(5)、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会议由栗志安、张红娜负责

(6)、主席团第一次会议由王涛、丹化负责

(7)、大会开幕式由杨峰、栗志安、崔娜、王涛负责

(8)、各代表团讨论由刘威(负责孟书记)、张红娜负责(孙县长)、崔娜(负责张书记)、谷美峰(负责游动各团)注:采访两位代表(由宣传部指定)

(9)、主席团第二次会议由崔娜、刘威负责

9月2日

(1)、主席团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由由王涛、丹化负责

(2)、主席团第三次会议由由王涛、丹化负责

(3)、主席团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由栗志安、张红娜负责

(4)、主席团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由栗志安、张红娜负责

(5)、主席团第四次会议由栗志安、张红娜负责

(6)、大会选举由刘威、崔娜、谷美峰负责

(7)、主席团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由刘威、崔娜、谷美峰负责

(8)、主席团第五次会议由刘威、崔娜、谷美峰负责

(9)、大会闭幕由由杨峰、栗志安、崔娜、王涛负责

3、“党代会”之后(贯彻党代会)主要报道学习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情况,通过宣传党代会确定的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战略重点、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多角度、全方位地引导全县人民按照大会确定的战略部署,为实现望都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宣传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宣传报道各镇、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情况。二是人物访谈,安排各镇党委书记、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就贯彻落实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进行谈体会、讲认识、定目标、议措施。

二、宣传要求县第十二次党代会宣传,将全过程贯彻“隆重、热烈、及时、准确”要求。

1、发挥广播电视特色宣传优势,连续报道、现场报道、专题报

3道等多种宣传报道形式、方法和手段并用,在“造势、导向、鼓劲”上下功夫,切实起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振奋精神、激发干劲的作用。

2、协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门采访报道组,精心策划,精心采访报道,精心编辑制作,对每条报道都力求精益求精,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党代会宣传报道任务。

3、拓宽宣传视野, 丰富报道内容,除了成就报道和会议报道外,注意收集各界群众对会议召开的反映,报道各地各部门以实际行动迎接大会召开和落实会议精神的情况。

4、加强审稿、审片,坚持重要报道由台主要领导亲自审定,其余报道严格执行“三审”制度,确保党代会宣传不出任何差错。

望都县广播电视台

2011年8月29日

第四篇:广播电台新春走基层报道方案

山西广播电视台

“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实施方案

2011年春节将至,为充分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就,生动展示基层群众的幸福生活,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转型跨越发展的信心,鼓舞士气,振奋精神,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舆论支持。按照省委宣传部要求,我台将组织记者下基层采访活动,并于在1月26日至2月18日春节期间,在《山西新闻》、《全省广播电台联播》(广播)、《山西新闻联播》(电视)等主要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具体方案如下:

一、主要内容:

1、结合基层发展变化,联系群众切身感受,深入反映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绩,报道我省各地转型跨越发展的生动实践。

2、深入基层,通过生动扎实的采访展示各地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群众文化活动,反映我省各地群众欢度节日的喜人景象和喜悦心情;

3、结合我省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推进落实情况和窗口单位文明服务的精神风貌,宣传干部群众节日期间坚守岗位默默奉献

1 的感人事迹。

4、针对住房、物价、就业等热点问题,结合基层实际,深入反映各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显著成果;报道各级领导干部心系百姓的冷暖,深入群众查民情、解民忧的生动事例。

二、采访活动

1、从元月中旬开始,我台从《山西新闻》、《全省广播电台联播》(广播)、《山西新闻联播》、《新闻午报》、《记者调查》、《公共新闻直播室》(电视)等各档栏目抽调记者和本台驻11个市的记者站所有成员,联合全省各市县广播电台、电视台,组织记者赴基层采访活动,并于元月

日隆重举办“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启动仪式。

2、采访活动要求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社区、农户、企业、工地等生产一线、服务窗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挖掘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动人场景。

3、以体验式采访,深入群众的文化活动和节日的喜庆气氛中,捕捉群众欢乐祥和过节的热闹场景,反映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面貌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4、采访活动中要求严格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不吃请、不收礼、不谋私,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三、节目安排

1、《山西新闻联播》、《山西新闻》、《全省广播电台联播》于1月26日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配发开栏语,以赴各地

2 采访的记者联动报道为主要形式,每天围绕一个主题,连续突出记者来自基层的报道。活动结束后做采访综述、评论,刊发记者感言。

节目要求:改进文风,鲜活生动,让群众成为报道的主角,注重抓细节,找故事,用群众看得见的事实和真实的感受,增强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动性。

2、《新闻午报》、《公共新闻直播室》开设同题专栏,侧重于以记者的体验式报道为主要形式反映以上内容。

山西广播电视台 2011年1月18日

第五篇:此前郑州电视台记者报道

此前郑州电视台记者报道“地铁偶遇书记”遭质疑;官方回应称遭过度解读;当事记者称报道没有任何虚假成分

新京报讯 12月30日晚7点35分,郑州电视台《郑州新闻》一则新闻称,当天早上,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在郑东新区开完会后,临时决定乘坐地铁返回市委。与秘书在会展中心站自助售卖机前买票时,被正在采访的郑州电视台记者认出。上车后,吴天君在地铁内与市民交谈,听取建议。20分钟后,他在绿城广场站下车。

这则“记者偶遇市委书记”的新闻,在次日遭到了网络舆论质疑:真的是偶遇吗?确定不是安排的?

记者就此事采访涉事郑州电视台时政频道记者徐谨。昨晚,他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与市委书记确实是偶遇。对于网友的质疑,他表示,这则新闻建立在新闻真实性基础之上,是“完全经得起检验的”。

“没给我们打招呼”,郑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综合部一名韩姓部长称,之前并不知道市委书记要来乘坐地铁。直到市委书记在体验完后给该单位领导打电话,才知道此事,“上午10点多,跟我们领导打了电话,说他体验了一下地铁”。

据大河网报道,2011年7月26日,郑州突降暴雨,时任郑州市代市长的吴天君赤脚站在雨水中用手淘堵住排水管道的树叶。当时这一幕被一名网友拍到,上传到网络后,吴天君被称之为“最美身影”。

官方

“书记喜欢到处走走”

昨日,郑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处一工作人员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市委书记喜欢到处走走,“平时也会骑自行车在市里逛逛”。因此,对于网友质疑的“偶遇”一说,她称可能由于大家不了解,而“造成过分解读”。

又讯 据人民网电 据郑州市委工作人员介绍,吴天君12月30日上午有两个活动,9点开始的河南省政协新年茶话会,和10点开始的郑州市委党外人士座谈会。新年茶话会在位于郑东新区的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一直延续到10点多,若要乘车赶往郑州市委党外人士座谈会会场,路上一般需要30到40分钟。吴天君担心路上耽误时间太久,决定乘坐刚刚开通的郑州首条地铁,顺便体验一下运行情况,听市民意见。

对话

记者:跟访还被书记谢绝

新京报:你当天的工作安排是?

徐谨:当天是郑州地铁12月28日开通后的首个工作日,提前一天我们新闻部就对周一当天的报道进行了策划。当天我们分三路记者,分别去地铁、三环路和市区主干道采访,来看首日交通和客流情况。我被分去地铁采访。当天早上8点钟,我和摄像记者从绿城广场站沿路采访到会展中心站。大概10点多钟时,在会展中心站采访时,忽然发现在自助售卖机前买票的人很眼熟,仔细一看,居然是市委书记吴天君。

新京报:偶遇书记后,你的反应是什么?

徐谨:出于新闻人的职业敏感,我马上跟着去了。当时还问了书记能不能跟着采访,但书记谢绝了,说你们忙吧。反正我们也还没采访完,我也不想错过这个新闻,就跟上了车跟拍,一直到他下车。然后我们把工作继续做完后,回去向部门主任和值班编辑汇报了。他们都觉得很不错,就放到了当天地铁的系列报道当中。

新京报:为什么选择了“偶遇”一词?

徐谨:100%是偶遇,很确切的事实。而且我是财经记者,是一个月前为迎接地铁报道而被抽调去的,也不是专门跟领导跑的时政记者。当天市委书记就在会展中心地铁站附近开会,市委就在绿城广场站,刚好地铁直达,他也是临时决定。

本组稿件(除署名外)采写/新京报记者 杨锋

(原标题:郑州回应“偶遇”:书记担心迟到乘地铁回市委)

本文来源:新京报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件简约背景下一篇:新华书店经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