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2022-07-15

第一篇: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近年来,我区通过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食品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感不断增强,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并趋于好转。但公众的食品安全常识仍缺乏,食品安全意识薄弱,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因此,为贯

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广泛深入地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根据《广东省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纲要》,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新会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区委区政府构建和谐新会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全省食品安全工作大局,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创新食品安全宣传形式和内容。全面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提高食品安全工作人员的科学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维护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食品安全宣传工作目标

通过五年的努力,到2010年,全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食品安全教育工作机制,初步形成政府、企业、行业组织、消费者共同参与的多方位宣传教育网络体系,食品安全常识和法律知识得到普及,社会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明显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法制观念显著增强,食品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岗位培训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监管能力明显增强,食品安全宣传报道工作进一步规范,信息公开透明,舆论监督及时有效。全社会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形成全民关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三、食品安全宣传基本内容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突出教育重点,服务改革发展。

(一)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的政策部署。重点宣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江门市新会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主要工作职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及新制订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展示食品安全整治取得的成绩。

(二)广泛宣传我区“食品放心工程”,“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等活动取得的成效,曝光一些食品违法典型案件,震慑违法犯罪行为,激励人民群众参与监督,抵制制售假冒伪劣本文来自食品和有害食品等不法行为的积极性。

(三)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常识的普及宣传。倡导科学、合理、健康的饮食方式,增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积极宣传重视食品质量卫生,讲究信誉的典型,重视企业信用,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者的责任安全意识,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五)宣传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基地建设的成果,宣传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食品放心企业,提高我区食品信誉,增强群众食品消费信心。

四、主要措施

(一)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各成员单位及镇政府要充分发挥电视、报刊和广播等新闻媒体的主要渠道作用,加大食品安全舆论宣传力度。

1、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争取广电新闻、出版、文化等部门以及社会团体的支持和参与,协调组织有关职能部门集中开展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2、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及各镇政府,要把食品安全宣传纳入工作计划,围绕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热点、难点,每年初制定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方案,根据食品安全形势,不定期开展食品安全专题宣传报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3、会城街道办、居委会、各镇政府、村(乡)委会要设置食品安全常识宣传专栏,支持和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宣传普及食品安全常识,倡导科学、健康的食品安全消费观念,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新闻媒体要把新闻报道与知识传播相结合,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公开揭露曝光忽视食品安全,违法生产、经营伪劣食品的行为,积极配合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广泛宣传党和国家食品安全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大力推广食品安全工作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对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要体现真实性和客观公正性,防止以偏概全和主观臆断,避免损害企业合法权益或引起社会恐慌。

(二)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积极性,推进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社会化。

1、充分发挥街道和居委会的作用,开展“食品安全进社区”活动。定期开展群众性食品安

第二篇:学校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材料

学生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这是一类经常发生的疾病,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损害。同学们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因此,预防食物中毒,保证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首先了解一下食物中毒的种类。食物中毒主要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植物性和动物性食物中毒。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中毒。

容易被细菌污染的食物:肉、鱼、蛋、乳等及其制品,如烧、卤肉类,凉菜、剩余饭菜等。霉变食物中毒,如赤霉病麦、霉变甘蔗等中毒

(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1、有毒动物组织中毒,如河豚、贝类及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等。

2、有毒植物中毒,如毒蘑菇,豆角,毒蕈、含氰甙植物及棉子油的游离棉酚等中毒。

(三)化学性食物中毒,如重金属、亚硝酸盐及农药中毒等。被农药污染的蔬菜、水果,受有毒藻类污染的海产贝类等。

(四)。在某一特定环境下能产生有毒物质的食品:发芽的马铃薯;霉变的甘蔗;未加热煮透的豆浆、芸豆角、杏仁、木薯、鲜黄花菜等。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中毒主要以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另外,菜豆中毒、豆浆中毒和因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中毒也时有发生。

食物中毒的特点

1、中毒者在相近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相同的可疑中毒食物,未食用者不发生中毒,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

2、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

3、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

4、所有中毒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一般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

那么怎样预防食物中毒呢?

针对年龄特点,同学们应该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会把致病菌从人体带到食物上去。比如说,手上沾有致病菌,再去拿食物,污染了的食物就会进入消化道,就会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从而引起腹泻。

2、选择新鲜和安全的食品。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其感官性状,是否有腐败变质。尤其是对小食品,不要只看其花花绿绿的外表诱人,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有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号(QS号)等标识。不能买过期食品和没有厂名厂址的产品。否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法追究。

3、食品在食用前要彻底清洁。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需加热的食物要加热彻底。如菜豆和豆浆含有皂甙等毒素,不彻底加热会引起中毒。

4、尽量不吃剩饭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剩饭菜,剩的甜点心、牛奶等都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不彻底加热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5、不吃霉变的粮食、甘蔗、花生米(粒上有霉点),其中的霉菌毒素会引起

中毒。

6、警惕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引起中毒。装有消毒剂、杀虫剂或鼠药的容器用后一定要妥善处理,防止用来喝水或误用而引起中毒。

7、不到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物。

8、饮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最好是喝白开水。

9、提倡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

只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认真学习食品卫生知识,掌握一些预防方法,提高自我卫生意识,就能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度,从而预防食物中毒,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食物中毒的处理

1、立即停止供应食用可疑中毒食物。

2、采用指压咽部等紧急催吐办法尽快排出毒物。

3、尽快将病人送附近医院救治。

4、马上向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所或防保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注意保护好中毒现场,就地收集和就地封存一切可疑食品及其原料,禁止转移、销毁。

5、配合卫生部门调查,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各项措施。

常用的预防食品中毒和学校的相结合。

第三篇:2013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规划

2013年汤河镇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规划 为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汤河镇2013年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规划。

一、宣传任务

1、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法律知识。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制意识、诚信意识,促进依法经营;增强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倡导消费者依法维权;增强各级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依法行政能力、科学监管能力,提高监管服务水平。

2、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标准知识。提高食品监管人员和企业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标准知识水平,促进食品企业依法生产经营和食品安全自控能力的不断提高。

3、宣传优秀企业、优良品牌和优质产品,增强民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感。

4、加强农村和学校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提高广大农民和青少年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树立科学、理性的食品消费观念,提高广大农民及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水平。

5、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报道工作,广泛宣传党和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科学、准确、全面地报道我镇食品安全形势和发生的各类事件;充分报道有关部门的执法成果、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和查处违法生产经营案件取得的成效;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褒奖遵纪守法行为,曝光漠视食品安全、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行为。

二、宣传形式

(一)集中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6月份第一周为食品安全宣传周,届时,由镇食安委牵头,组织部分食品生产、经营、消费企

业于宣传周期间在食品流通、消费密集区和人员流动量大的区域开展大型食品安全集中宣传活动。要分别设立宣传点,摆放展台、展板和咨询服务台,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材料,组织专业人员现场回答群众的问题,举办假劣食品食物展等。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要组织部分信誉较好、规模较大的食品生产、经营、消费企业在现场设立宣传点,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宣传期间,可进行企业推介和名优产品展示,但不允许进行现场促销等商业活动。

宣传周期间,各单位要在各自办公场所及城区主干道两侧悬挂食品安全宣传横幅和标语。

(二)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宣传。在全镇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宣传口号、知识讲座、知识咨询、宣传栏、宣传材料、科普展览等多种形式,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活动。结合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粮油、肉、菜、蛋、奶、酒、饮料、方便食品、保健食品等,创新宣传教育模式,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使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感不断增强,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三)开展学校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通过食品安全科普知识或健康教育课、专题讲座、班队活动、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加大农村食品安全宣传力度。我镇要针对农村食品生产、经营、消费状况和食品安全工作特点,利用电视、广播、会议、墙报、图片、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对农民群众开展基本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宣传科学的消费理念,培养自我保护和依法维权意识。

三、宣教对象及内容

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对象是我镇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其中重点对象是社区居民(村民)和食品安全监管人员、食品生产经营者、中小学校师生、集中供餐用餐的单位及负责人。

(一)社区居民(村民),了解食品原料、储藏、制作、烹调、消费等食品安全基本常识,增强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自我保护能力,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树立依法维权的意识,做食品安全的自觉维护者。村民应了解和掌握农业生产投入品的基本安全知识,自觉抵制有害物质的投入,按标准使用农药、抗生素、激素、添加剂等物质,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

(二)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以提高依法行政和科学监管能力为重点,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学习,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要赔偿”的观念,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和食品安全专业知识学习,树立科学监管理念,提高科学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食品生产经营者。学习掌握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食品安全规范等知识,树立食品安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首责意识和品牌意识”,提高保障食品安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教育工作者和中小学生。教育工作者要学习食品原料、储藏、制作、烹调等食品安全基本常识,并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了解食品安全基本常识,让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增强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自我保护能力。

(五)集中供餐用餐单位及责任人。针对集中供餐用餐中食品安全的特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集中供餐用餐单位负责人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强化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提高集体用餐者食品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四、主要措施

(一)食品安全宣传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各成员单位及镇政府要充分发挥电视、报刊和广播等新闻媒体的主要渠道作用,加大食品安全舆论宣传力度。

1、食品安全办公室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争取广电新闻、出版、文化等部门以及社会团体的支持和参与,协调组织有关职能部门集中开展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2、食品安全成员单位,要把食品安全宣传纳入工作计划,围绕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热点、难点,每年初制定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方案,根据食品安全形势,不定期开展食品安全专题宣传报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3、村(乡)委会要设置食品安全常识宣传专栏,支持和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宣传普及食品安全常识,倡导科学、健康的食品安全消费观念,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新闻媒体要把新闻报道与知识传播相结合,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公开揭露曝光忽视食品安全,违法生产、经营伪劣食品的行为,积极配合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广泛宣传党和国家食品安全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大力推广食品安全工作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对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要体现真实性和客观公正性,防止以偏概全和主观臆断,避免损害企业合法权益或引起社会恐慌。

(二)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的积极性,推进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的社会化。

1、充分发挥村委会的作用,开展“食品安全进村”活动。定期开展群众性食品安全专题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推进社区建立食品安全宣传橱窗,宣传食品安全政策法规和安全知识,分析透视和报道食品安全热点问题。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促进村、

安全村的建设。

2、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开展“食品安全进村入户”活动。积极推进农村建立食品安全橱窗,采用张贴海报、漫画和举办公益讲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食品安全常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充分利用社会组织的宣传教育力量,开展青年志愿者“食品安全知识下乡”活动。食品相关行业协会、学会、学术团体、专业性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组织要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和专业特色,利用各自的优势和特长,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利用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质量月”、“科普节”、“美食节”等时机,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咨询和专业讲座,传授科普知识,帮助群众掌握识伪劣,防欺诈的常识,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4、逐步完善食品安全公众参与机制,形成以群众举报投诉、制度、新闻舆论监督制度、公民监督参与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公众参与制度;引导公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公益活动,自觉抵制不安全食品。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今年的宣传活动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决定的意见》和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到今年我镇创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镇”能否达标的关键。因此,各村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严禁敷衍搪塞和走过场。由于宣传工作涉及面广,参与单位多,任务重、时间急,各村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做好本镇宣传活动的组织领导,并根据实

际制定更为详细具体的实施方案。做到明确目标,重点突出,组织严密,声势浩大,效果显著。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努力营造食品安全重于泰山的强大社会声势和公众关心、支持、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我县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2.精心策划,多方参与。各村要以这次宣传活动为契机,结合本村的工作实际,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精心策划,整体推进,全面落实,形成政府推进、企业响应、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反响良好的食品安全宣传氛围。

3.重点突出,深入农村。这次宣传不仅要在镇政府大作宣传文章,更要加强村等食品安全薄弱环节的宣传力度。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要求,在集贸市场、中小学校等人员聚集较多的场所集中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4、把握正确导向。本镇要加强新闻宣传及与各类媒体的沟通及协调。要积极配合新闻媒体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报道为主,增强全社会食品安全消费信心,努力营造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食品生产经营者是第一责任人、消费者严把最后一道关口的食品安全社会意识。要及时准确曝光不合格产品、披露违法违规行为和重要案件查处过程,让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自律。要注意发挥行业组织、企业、教育部门和消费者的参与作用。

5、围绕宣传主题,打造活动平台。镇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依据本宣传方案,把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列入日常工作安排,有计划、有重点地统筹安排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开辟活动阵地,并坚持日常宣传教育与集中宣传教育的有机结合,做好宣传周、宣传月及重要节假日期间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宣教内容的深化。

第四篇: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北斗镇2018年宣传教育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推广普及《食品安全法》,增强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参与意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食品放心消费环境,推动全镇食品放心工程实施,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时间 2018年全年。

二、活动目的

通过深入宣传《食品安全法》,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维权意识和识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能力,营造人人关心食品,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建设的社会氛围。

三、宣传内容及任务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3.野生菌和野菜宣传。

4.食品安全科普常识及辨别假冒伪劣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的基本知识。

四、宣传形式

1.现场宣传咨询。镇食安办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在场镇以发放宣传资料、提供法律咨询等形式开展集中宣传,利用集市集中开展至少2次宣传;召开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一年不少于2次。

2.悬挂宣传布标。在醒目地段悬挂宣传布标,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3.食安办要充分利用广播、橱窗等集中宣传《食品安全法》。

4.认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五进活动。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宣传进单位、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深入到社会各层面,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工作要求

(一)要充分认识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精心组织实施,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宣传活动落到实处,做到宣传活动不走过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二)宣传活动要突出主题,贴近生活,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展开宣传教育,确保宣传效果。

(三)镇食安办和司法所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及时以信息简报的形式上报工作新经验、新做法。

北斗镇人民政府

2018年1月12日

第五篇: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篇一: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总结 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总结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和区教育局关于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的要求,我校认真组织部署,围绕宣传活动主题,突出宣传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为增强全校师生对食品安全的参与意识,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宣传活动,专门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和主管副校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宣传活动,指导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明确了具体实施人员,为开展好此次宣传教育活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方案具体,目的明确

围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我们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通过开展食品安全教育课等活动,以悬挂横幅、知识讲座、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以吸引广大师生的关注,最大程度的扩大宣传面,大力营造人人关心、重视食品安全的氛围。

三、内容丰富,效果明显

1、学校通过悬挂横幅、校园广播、板报和国旗下讲话等方式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2、各班级上好一节以食品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课,给学生传授食品安全的知识。

3、利用晨会和国旗下讲话广泛地在师生中进行食品安全,依法维权等方面的教育,不但普及了食品安全知识,而且增强了自我防范意识。。

4、要求学生利用家里的网络在家长的指导下参加知识竞赛。

5、发动师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认识,参与监督,消除隐患。教育学生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增强学生食品卫生安全意识。

6、组织师生从我做起,关注食品安全。

我校通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通过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了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增强了全校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全校上下,人人关注、支持、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效果是显著的。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和长期性,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普及和监督将永远是我们常抓不懈的工作,食品安全的警钟将长鸣在我们的耳边!

2012年3月8日篇二:关于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关于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接上级通知,我局紧紧围绕“人人关心食品安全,家家享受健康生活”这个活动主题,采取五项举措,大力宣传食品安全。

一是让食品经营者警钟长鸣。一方面,我局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组织辖区超市、大型商场、食品批发部、乳制品经营者等重点经营者学习亮证照经营、进销货台帐登记、索证索票、不合格商品退市等自律制度;另一方面,我局自行编写并派发了《致广大食品经营者的一封信》、《食品经营者应履行法定义务提示书》《食品经营者应知应会》、等简明实用的资料1000余份,要求广大食品经营者紧绷“食品安全”这根线,确保经营食品安全质量。

二是让整治食品安全的《公告》遍及大街小巷。我局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及八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的公告》张贴至每一个商场、超市、批发市场、食杂店,及时对每个食品经营业户进行宣传,明确食品添加剂经营的各项要求,普及食品添加剂有科学知识,确保宣传活动覆盖率达到100%。截止目前,我局共发放《公告》800份。

三是让食品安全宣传与投诉举报受理相结合。6月16日,我局在xx市场举办了“食品安全宣传周”的现场咨询和举报受理活动,主要通过派发“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单张,现场鉴别比对食品假冒产品,接受食品安全知识咨询、登记填写申诉举报材料等方法,让广大市民提高食品安全意识,自觉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四是让食品安全科普知识走进校园。我局先后5次开展校园周边食品经营秩序专项执法检查,查处违法经营食品店铺6家,没收假冒伪劣食品一批。一方面,针对小学生爱吃麻辣小食品的特点,我局执法人员向在校学生讲解经常吃麻辣小食品等垃圾食品对身体发育的危害,并向其现场展示了校园周边出现的一些假冒伪劣食品;另一方面,我局先后聘请了12名学生担任校园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请他们在发现有不合格食品销售时,及时与xx部门联系,并劝戒同学不购买不合格食品。

五是让食品安全工作宣传与行政指导相结合。针对流通环节食品行业普通存在的食品易过期变质、食品经营者内部管理松散等问题,我局积极创新行政指导方式,对食品经营者实行“一对一”的行政指导。一方面指导超市、商场、食品批发部等大型食品经营者建立 “柜位负责制”,将店内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店内雇员职责范畴,并与其绩效工资挂钩,实行员工定位包干,责任分工到人;另一方面指导食杂店、小卖部等小型食品经营者建立行“临界期食品警示制”, 要求食品经营者定期对上架食品是否过期、变质等情况进行自查,并将距保质期不足10日的食品进行清理,放到《临过期食品销售专区》进行销售,及时下架过期食品。 xx局

年 月日篇三: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工 作 总 结

仁和乡纸厂小学

2013年5月2日工 作 总 结 为深入贯彻《食品安全法》,进一步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预防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全体师生的食品安全、生命安全。根据《仁和乡纸厂小学2013年春季学期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方案》,现就学校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成立了以张富毅为组长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题会议,认真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二、主要宣传了以下内容

1、《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刑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最高人民法院等四部(院)《关于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的通知》。

3、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部门职责、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义务和责任。

4、食品安全科普常识及辨别假劣食品、有毒有害食品等基本知识。

5、食物中毒预防及应急处置知识。

6、消费者权益、义务及食品安全投诉举报途径。

7、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

8、营养改善计划的相关政策法规等。

三、具体操作

1、学生会张贴了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材料、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专刊。

2、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组织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画创作。

3、地方课教师上了食品安全知识课、组织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测试。

4、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写一篇食品安全知识作文。

5、值日教师高度重视每天早上的食品原材料验收,严把质量关。

6、食堂管理员按相关规定开展工作,确保食品安全。

7、工勤人员规范操作,确保食品加工安全。

仁和乡纸厂小学 2013年5月2日

上一篇:商品房预售合同二下一篇:社区安全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