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造林

2024-05-11

秋季造林(精选六篇)

秋季造林 篇1

(1) 选择适宜的树种。由于秋季造林一般采用的是截干技术,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树种都适宜秋季造林。通常采用萌芽力强、潜伏芽寿命长的树种进行秋季栽植, 如柳树类、杨树类、白蜡、臭椿、槐等, 另外还要考虑到树种的抗寒性。 (2) 把握适宜的造林时间。在北方地区, 秋季造林应选择在树木开始落叶后还未进入休眠时进行。此时, 树木的地上部分已经停止生长, 但是根系还未停止生长, 在移植后苗木根系可以恢复生长, 利于提高苗木的成活率。移植得过早, 地上代谢等活动比较旺盛, 苗木容易失水, 成活率低;移植得过迟, 地温会偏低, 不利于苗木根系的恢复。 (3) 选择条件好的造林地块。秋季造林最好选择土壤温度适中的地块, 不要选择干旱或者低洼的地块, 防止风干或者冻拔苗木。

2 秋季造林的主要技术

(1) 乔木采用裸根穴栽的, 栽植前截去根系的1/3, 其它侧枝重剪, 短剪1/3~1/2或疏除。带土的球苗可以轻剪, 疏除部分叶片, 减少蒸腾。 (2) 栽植深度要比春季造林时深5~8cm, 土要踩实, 防止冬季大风造成失水。 (3) 栽植后立即浇水, 浇足、浇透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多风或者干旱时应尽快浇水并一定要浇透。定植后的3~5天内, 要连浇3遍, 待第3遍水渗入后, 用土堆树基, 堆成30cm高的土堆, 有利于保墒、防风, 保护根系。 (4) 栽植后培土固定。对于秋、冬季栽植的胸径3~5cm的幼树, 浇透水后必须要做好培土, 培土时边培边踩平踏实, 增加土壤对苗木的固定能力。对于大苗, 在培土踩实的同时, 一定要做支架固定, 避免由于风摇晃动造成伤根甚至倒伏。 (5) 注意防火、防冻、防病虫。清除地表杂草杂物以免发生火灾;在迎风方向距苗木一定距离打月牙埂防冻, 埂高60cm;树干1.3m以下涂白 (涂白剂:生石灰5份+硫磺粉0.5份+水20份) , 防病虫害。 (6) 预防鼠害。防治秋末和初春的鼠害关系到秋季造林的成败。“防重于治”, 在植苗后就应该立即进行人工撒施毒鼠灵。具体方法是:按5cm×5cm距离机械布点, 每点堆放80粒左右。为了防止次年早春的鼠害, 在雪融净后, 用同样的办法再来1次。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秋末和春初林鼠的发生和危害。

3 秋季造林的好处

3.1 秋季土壤含水量高、墒情好

植苗造林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水, 特别是在干旱地区水更加重要。在北方地区, 夏、秋2季的降水量最高, 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 秋末冬初土壤的含水量大部分在20%左右。而春季土壤的含水量一般在10%以下, 干旱年份甚至只有5%左右。另外, 秋季土壤墒情好, 十分有利于提高植苗造林成活率, 降低造林成本。

3.2 秋季造林避开了夏季的高温干旱, 能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夏季造林, 由于初生的苗木芽叶鲜嫩, 对养分需求量比较大, 但此时苗木一方面对土壤适应期不足, 另一方面体内储存的原有的养分又基本上被新生芽叶所吸收, 导致根部养分供给接续不上, 苗木成活率低。而秋季造林气温适中, 水分蒸发量比较小, 再加上苗木与新换土壤的适应期比夏季造林时长, 适合苗木生长, 尤其是适合抗寒能力较强的苗木和常青苗木生长。等到夏季高温到来之时, 新植的苗木早已经根深蒂固, 不惧“烤验”。

3.3 秋季造林避开了苗木病虫害高发季节, 利于苗木健壮生长

一般, 春末夏初季节是苗木病虫害的高发季节, 此时春季种植的苗木正当嫩叶生长阶段, 一旦防治不及时, 结果往往是叶光损茎。然而, 如果是在秋季造林, 由于气候已经凉爽, 大多数害虫已开始收敛结茧, 各种病害的发生率也比较低, 正适合苗木成活生长。这样到初夏病虫高发季节到来, 苗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3.4 秋季造林避开了绿化大忙时期, 利于组织高质量苗木, 从而降低了造林成本

一般春季绿化任务重、时间紧, 为了争速度、抢时间, 各用苗单位纷纷抢购苗木, 导致苗木资源紧张, 一时之间供不应求。再加上有很多苗木经济人提前抢购苗木, 简单覆土以后“库存”于道路两侧, 导致苗木收浆、干枯……很多用苗单位不得已之下只能降低苗木质量, 而且这样抬高了苗木价格, 导致绿化资金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秋季造林则可分解春、秋2季的用苗量, 有较大的选择余地, 也使资金得到了调节。

3.5 秋季造林成本低、宽容度大

春季造林由于比较干旱、蒸发量较大, 必须在栽时连续浇3~4次透水, 不仅增加了造林成本, 而且增加了苗木成活的难度, 有一个环节稍有不慎, 没有扣紧, 都会影响苗木的成活。而在雨季植苗造林的话, 由于是在生长季节, 只能选择透雨后的连阴天植苗造林。一旦栽后出现晴天, 苗木的成活率就会很低。秋季植苗造林由于蒸发量小, 底墒好, 栽后浇水的时间有很大宽容度, 一般在冬季到来前浇一次透水即可, 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造林难度和造林成本, 同时提高了植苗造林的成效。

摘要:本文总结了秋季造林的技术要点、主要技术以及好处, 以期提高秋季造林的苗木成活率。

关键词:秋季造林,更新技术

参考文献

[1]陈余铁.如何提高秋季造林成活率[J].新疆农垦科技, 2008 (6)

街道秋季造林绿化工作方案 篇2

为切实完成我街2020秋季造林绿化任务,不断推动街林业建设再上新台阶,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及市全民大造林活动的总体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全民大造林工作部署,坚持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市委领导、政府组织、部门分工、全民参与、造管并举、强化保护、立足当前、注重长效”的造林绿化工作原则,全力组织开展造林绿化大会战,继续保持我街林业高效、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为全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工作任务 完成秋季规划造林补植45亩,预计投入10000株杨树根苗。按技术操作规程,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三、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全面准备阶段2020年10月10日--10月15日,全面完成秋季造林绿化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宣传动员,做好工作计划,制度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造林实施阶段2020年10月15日--11月15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面完成秋季造林绿化任务,加强造林指导工作,严格要求造林标准,确保造林绿化质量。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2020年11月16日--11月25日,进行全方位督查、阶段验收和总结 四、保 障措施 1、精心谋划,认真做好造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地块落实。

3、任务落实,结合我街实际,把造林任务合理分配到各村、落实到人.采取机械造林和人工造林两种方式.五、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明确主管领导,细化工作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做到思想统一,认识到位、责任到位,确保造林任务圆满完成。

2.落实责任制度。街道一把手亲自抓造林绿化工作,造林绿化实行属地管理,村委会是第一责任单位,村书记、村长是第一责任人,第一书记辅助村书记负责秋季造林,按合同办事,不履行合同的还林户、村书记负责组织农户实施还林.要明确责任,确保造林质量和工作进度。

3.严把苗木质量,街道林业站协助各村严把苗木质量关。选取优质苗木,科学栽植。

4.加强技术指导,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村组、田间地头,广泛开展病虫害防治指导,提高群众标准化管理技能,保障技术服务到位。

5.强化监督检查,定期通报督查结果。认真开展自查验收,街道将适时组织干部深入各村,按规划图纸逐地块检查验收,验收结果作为各村年终工作考核依据。

干旱地区秋季造林技术 篇3

1 精细整地

秋季降雨量较为集中, 因而是精细整地的最佳时期。整地时, 要把活土进行内填, 同时将生土外翻, 以此优化土壤的性质, 实现水土保持, 从而改善造林条件, 保证林木的正常生长, 这在干旱地区显得尤为重要。整地可以与造林同时进行, 也可在造林前进行。针对不同坡度和不同土地类型, 整地方式与技术要领也有所差异。以25°的坡度角为界, <25°的土地, 可以修建梯田或开挖水平沟, 以宽1 m、深40 cm最佳。当地面坡度>25°时, 就要采用鱼鳞坑整地, 反坡度也是可以存在的。就土地类型来说, 采用台面整地以应对河滩沟谷以及梁峁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对于坡耕地来说, 梯田的修建或利用坑穴整地都是有效的造林措施, 但要注意的是, 其坑穴应小于塬地, 并比荒山荒坡上的坑穴宽。至于塬地, 坑穴整地是最佳方式。无论采用哪种整地方式, 都要用穴水进行浇灌, 施足底肥并埋土。

2 树种选择

根据不同土地立地条件, 选用不同树种造林。坚持因地适宜、适地适树的原则。荒山坡地的造林条件差, 因而应当选择柠条、山毛桃等具有强大适应能力的树种实现“戴帽”;而中部的“缠腰”则应当选择杏树、榆树等来实现;最后一步“裹足”, 即在沟谷地区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种植木材和经济树种[2]。

坡耕地的立地条件较好, 适宜苹果、核桃、枣等经济树种的种植, 若其造林条件一般, 可以种植刺梅、丁香等灌木树种或者旱柳、臭椿、杨树等乔木树种。城镇绿化时, 树高≤4 m、直径>10 cm的风景树种如云杉、丁香、冬青等是适宜树种, 而若造林条件好, 则可适当选择经济树种[3]。

3 苗木选择

造林的物质基础是苗木, 苗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的高低, 因而造林苗木的质量至关重要, 通常应当满足以下条件:实现了充分的木质化、具有粗壮通直的体茎, 保水能力强, 没有受到病虫害的影响, 具有发达粗壮的根系。而在城镇绿化中一般选用大树, 同样要保证生长健壮, 没有受到病虫害的影响[4]。

4 造林

一般来说, 春季是造林工作进行的最佳季节, 但也可根据土壤墒情及树种特性灵活调整。若树种发芽较早, 则可早种植;如果发芽较晚, 可等到苗芽萌动时再进行栽植。若选择秋季造林, 从落叶开始到上冻之前, 是种植苗木的最佳时期。造林时应注重对苗木的保护, 如苗木根系的保护、起苗之前浇水工作等都必不可少。运输苗木时要特别注意对根系的保护, 进行必要的包装, 在不能及时造林的情况下进行假植, 尽量做到起苗、运输、栽植、浇水等一系列工作的连贯性, 避免长途运输。保水剂、生根粉的运用也是必要的。若想种植针叶树种, 必须进行蘸浆工作, 并浇灌定根水, 回填土地。在栽种经济林时, 覆盖地膜可以有效保持土壤水分, 减少蒸发。干旱地区造林时, 由于树种较大, 因而要将大树主干的四周挖沟, 仔细移栽, 保留入水口可以有效提高树种成活率[5,6]。

5 造林后的组织管理

对于干旱地区尤其是沙漠的治理工程是一项全球性的、具有极大难度与技术要求高的工作。对于干旱地区的造林工作, 正确的组织领导也是造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政府应结合地区实际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 并由专业人士负责。注重综合治理, 倡导全民造林, 并充分贯彻落实相关法律, 使得干旱地区普遍存在的人为破坏与资源不合理利用的情况得到有效遏制, 为造林工程营造良好的环境。

通过造林技术实现苗木与环境的统一是应对秋季干旱地区恶劣环境的关键, 掌握秋季干旱地区造林技术, 不断总结经验并加以实现, 对于干旱地区环境的改善、经济的带动有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介绍干旱地区秋季造林技术, 包括整地、树种选择、苗木选择、造林、造林后组织管理等内容, 以为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干旱地区,造林技术,秋季

参考文献

[1]甘肃省林业局.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8.

[2]王丕蓉.新疆杨地膜覆盖扦插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8) :188.

[3]兰喜红, 杨玉涛.新疆杨地膜扦插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7) :202.

[4]郝爱琴, 杨萍.陕北秋季旱地植苗造林技术探析[J].新农村 (CN23-1552/S) , 2012 (4) :94.

[5]戚丕儒, 于喜波, 韩蕊, 等.干旱丘陵漫岗区秋季植苗造林技术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 2011, 10 (14) :52, 96.

秋季造林 篇4

进 展 情 况

下堡镇地处孝义市西部丘陵地区,全镇国土面积113913.3亩,其中,耕地面积32900亩,人口22200人,现有经济林(核桃)17000亩,生态林13000亩。

一、秋季造林工程进展

1、扎实推进340省道第一山脊线内荒山绿化及耕地核桃林建设,抢抓今秋雨水足、墒情好的有利条件,镇党委、政府采取早安排、早规划、早动手,目前,340省道第一山脊线南山生态林建设,已整地1500亩,挖鱼鳞坑18500个,打条带、筑硬地堎65000米,栽植油松5000株。北山连片5000亩核桃建设工程、昔颉堡村1800亩核桃栽植工程,整地全面完工,打硬地堎36000米,打树坑48600个、施肥、回填全部结束。

2、胡家窑500亩核桃栽植,已完成整地480余亩,打硬地堎11000米,打坑8000余个。

3、下堡300亩核桃栽植工程已整地、打树坑13500个、施肥、回填全面完成。

4、核桃林路配套完善工程。全镇核桃林路建设14.9公里,目前打坑6100个,打蓄水保护堰18500余米,赵西沟核桃路新建500亩核桃林工程,以完善整地500余亩,打坑

13500个,打硬地堎12500米。

5、角盘垣万亩核桃林基地涉及8村完善补植补造8560株。启动南头新建核桃林1400亩,桃树沟村600亩,槐树园村500亩,目前整地工程已接近尾声,打硬地堎35800米,打坑48750个。

6、完成通道340绿化补植补造、胡水线道路补植补造、锄草管护、挖坑251个。

7、开展老核桃树管护,组织20余人专业队伍,购置深松机1台、抽粪机1台、由角盘垣已挂果老核桃树开始进行树下管理,深翻、施肥每株200斤以上,树冠内全部进行深松,彻底清除杂草,刨出树盘,修筑蓄水堰,改善树体生长环境。

8、完成关闭矿井植被恢复桃树沟村32亩,建设核桃苗圃、赵西沟村小井沟制备恢复栽植核桃林。

9、结合新农村环境整治,打造340省道沿线下堡村、昔颉堡村、新农村绿化村庄,已完成主街巷道硬化2230米,打树坑750个,村庄第一山脊防护林带、整地3300亩,挖坑、打鱼鳞坑67100个。

二、工作方针

镇党委、政府在林业建设上,紧紧抓住重点工程建设凸显亮点,340省道窗口绿化,高标准、高质量,一次栽植一次成林,坚持由近及远、梯次推进的原则,核桃富民工程建

设,坚持完善角盘垣万亩核桃基地建设,逐年辐射周边村建设,达到全面覆盖这项富民工程扎实有效建设。

三、组织措施

1、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在今秋明春造林绿化工作中,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全部深入一线工作,片长领导包工程、保质量,是造林绿化工程的第一责任人,下乡包村干部、村主干是工程领导直接责任人。做到工程早安排、早规划、早动手,抢抓造林有效时间,尽快落实造林地块,资金筹措,工队落实、苗木落实、肥料落实,确保造林绿化工作有条不紊推进。

2、加强监管,确保质量。各村、各重点绿化工程,严格按照造林绿化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到“三上线”、“七必须”即规划上线、打坑上线、栽植上线,造林绿化,必须科学规划、必须是优良品种、必须施大肥,必须栽大苗,必须浇水,必须打保护带。

速生杨秋季深栽造林试验研究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宁夏中卫市北部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中冶美利工业园区第八林业事业部, 提水灌溉, 控制高程1 211.6m, 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同时也具有沙漠气候的的特点。该地光照充足, 干旱少雨, 夏季蒸腾强烈, 冬季寒冷, 气候干燥, 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较大, 年平均气温8.4℃, 年平均降水量185.9mm, 年平均蒸发量1 958mm, 年平均无霜期153d。试验地土壤为风沙土, pH值8.0, 有机质含量3.0g/kg。地势平坦, 便于灌排和开垦利用。

1.2 试验材料

采用中林46杨无性系苗为深栽造林的试验材料。选用2根2干、胸径为2.5~3.0cm的裸根苗木, 干高保留2.5m, 根幅达30~40cm, 栽植密度2m×3m。

1.3 试验设计

在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地段布置试验, 采用不同深度的栽植穴, 分别为60cm、70cm、80cm, 相应的栽植穴规格分别为60cm×60cm×60cm、70cm×70cm×70cm、80cm×80cm×80cm, 3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为0.8hm2, 以常规植苗造林穴深50cm (规格为50cm×50cm×50cm) 作为对照 (CK) , 试验布置后的管理水平保持一致。于2007年6月调查2006年11月上旬试验栽植苗木的成活率、越冬抽干情况, 12月调查生长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深度造林对速生杨成活率的影响

由表1可知, 60cm深栽植穴造林成活率达94.7%, 比对照 (常规造林) 高21.1个百分点, 差异极显著;70cm深栽植穴造林成活率达89.4%, 比对照高15.8个百分点, 差异显著;80cm深的栽植穴造林成活率达81.0%, 比对照高7.4个百分点, 也存在一定差异。由此可知, 在沙漠地带秋季采用4种不同深度的栽植穴造林对苗木成活率影响较大, 深栽苗木成活率均高于浅栽苗木 (即常规造林栽植深度) 。

2.2 速生杨越冬情况

由表2可知, 深栽造林试验中整株成活的苗木所占比例比常规造林大;干部抽干但基部成活的苗木所占比例均比常规造林小;整株抽干死亡的苗木所占比例均比常规造林小;以上数据差异极显著。由此说明深栽苗木生根数量多, 深层根系吸收水分足, 能够满足地上部分蒸腾所需, 从而减小了苗木早春因生理干旱而引起的抽干死亡现象。相反, 常规造林栽植穴浅, 试验地所在区域地下水位高, 新栽苗木生根数量少, 吸收水分不足, 导致苗木整株抽干死亡比例较大, 干部抽干基部成活的苗木比例最大。

2.3 速生杨生长量调查

由表3可知, 在相同的立地条件和管理水平下, 苗木规格基本一致的试验地上, 不同深度栽植穴的苗木生长量差异极显著, 60cm深栽植穴中的苗木新梢生长量比对照高52.9%;70cm深栽植穴中的苗木新梢生长量比对照高39.1%;80cm深栽植穴中的苗木新梢生长量比对照高35.1%。由此说明栽植穴深, 苗木的根系靠近地下水位, 根系容易吸收水分, 所以苗木易成活且生长量大。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在宁夏腾格里沙漠地区进行速生杨深栽造林, 60cm深栽植穴中的苗木成活率最高, 达94.7%;其次是70cm深和80cm深栽植穴中的苗木;最差的是常规造林 (50cm深栽植穴) 。在越冬抗抽干能力上60cm深栽植穴的苗木抗抽干能力较其他深度的栽植穴强;深栽造林第1年, 深栽造林与常规造林的苗木生长量差异极显著, 在深栽造林中, 60cm深栽植穴的苗木生长量最大。因此, 有效的速生杨深栽造林技术已被证实, 将其应用于西北干旱风沙区, 可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摘要:通过速生杨裸根苗秋季深栽造林试验, 结果表明, 深栽造林的苗木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栽植苗木, 尤其以60cm深度栽植的苗木成活率最高, 达94.7%, 其越冬抗抽干能力强, 生长量大, 可推广应用于西北干旱风沙区造林。

关键词:速生杨,秋季,深栽造林,成活率,生长量

参考文献

[1]郑世锴, 王世绩, 刘雅荣, 等.杨树钻孔深栽造林技术的研究[J].林业科学, 1983 (3) :235-245.

[2]杨志华, 王念平, 林芳, 等.杨树造林与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4) :190, 200.

[3]李建成.杨树深栽试验初报[J].河南林业科技, 2008 (2) :19.

[4]孙海鹏.杨树深栽造林技术[J].内蒙古林业, 1996 (6) :23.

[5]杨介良, 郝思军.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6) :166.

秋季造林 篇6

1 整地

为了提高山核桃的造林成活率, 应提前进行整地, 该环节是造林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宁夏地区一般整地的时间选择在8—9月为佳, 此时不仅当地的降水量比较充足, 而且群众相对清闲。整地时应根据坡所处的位置及坡度的大小, 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 做到因地制宜, 尽量减少对土面的破坏。对于荒坡的坡上部及坡度超过25°的地段, 采用穴状、鱼鳞坑整地, 穴状坑穴径40~50 cm, 深20~40 cm, 穴面要稍向内倾斜;鱼鳞坑长径50~80 cm, 短径30~40 cm, 深20~40 cm, 外侧有土埂, 半环状, 埂高10~20 cm, 坑面外高里低, 鱼鳞坑呈“品”字形分布, 以积蓄坡面径流。对荒坡中部及坡度在15~25°的地方, 采用水平沟整地, 水平沟宽0.8~1.0 m, 长6~7 m, 深30~50 cm, 外埂高20~40 cm, 埂宽20~30 cm, 走向为等高线方向, 沟里外高里低, 有一定的斜度, 利于集雨。对荒坡下部及坡度低于15°的地段, 整地可采用窄幅水平梯田的方式, 长度不定, 根据山坡的情况而定, 宽度在2~5 m, 深30~50 cm, 阶外缘培修土埂, 整好的田面要保证外高内低[3]。

2 造林

宁夏南部山区山毛桃荒山造林主要有2种方式, 分别为直播造林及植苗造林。现分别对其作一简单介绍[4]。

2.1 直播造林

该方法是将山毛桃的种子直接在所选的造林地上进行播种。直播造林在交通条件差的远山、深山及难以实施植苗造林的荒山、荒地上较为适宜。一般是在当年植苗造林的苗木成活不足情况下的一种补充。

2.1.1 选种。

进行直播造林的关键是种子的质量, 为了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应尽量采用当地种子或气候、土壤等条件与当地相同或相似地区生产的种子。且在选种时, 一定要选用当年采收、籽粒饱满的种子。对于隔年或陈年种子, 或者籽粒不饱满的种子, 播种后成活率将明显下降, 因此不可选用。

2.1.2 种子处理。

播种之前要对所选择的种子进行浸泡, 以促进种子的吸水膨胀。可用0.5%甲醛进行种子消毒浸种, 浸种时间为1~3 d。拌种的药剂可选择辛硫磷、呋喃丹等, 用量为用种量的0.5%~1.0%。为了防止鼠害的发生, 也可在拌种的同时加入适宜的毒饵等。

2.1.3 播种。

一般包括2种方式, 即穴播或条播。播种时应先整碎播种穴或沟中的土块, 并将其中的石块、草根捡拾干净, 回填整平后播种。每穴的播种量为2~3粒, 播于穴或者鱼鳞坑偏里中央;条播是将种子均匀播入水平沟或者水平梯田正中, 视宽度播1行或者几行, 株距为0.3~0.5 m, 行距为1.0~1.5 m, 播种深度一般为5~10 cm。播种时间可在10月下旬开始至土壤封冻前结束。

2.2 植苗造林

2.2.1 起苗。

为了提高植苗造林的成活率, 首先的关键环节是做好起苗关, 选好一年生的山毛桃, 苗木地径一般在0.3 cm以上, 高度在45~50 cm。为了防止起苗时对根系造成损伤, 应在起苗前的1~2 d灌水, 起苗时要深挖, 以保证根系的完整。苗起出后, 要将长势细弱的苗和发生病害的苗剔除, 并对苗木进行分级, 最后覆盖上1层篷布, 以减少苗木失水, 做到随起、随截、随运、随假植, 及时栽植。

2.2.2 截干。

截干的通常做法是先将苗木5~15个按根颈处整好苗, 不管苗木高度和根长, 然后用人工铡草机在苗木根颈以上10~20 cm处进行截干, 要求铡草机比较锋利, 铡时要用力快速1次铡下, 铡口处要平滑, 避免苗木在铡时伤到苗干, 利于苗木成活。

2.2.3 运输及假植。

截干后的苗木就地假植, 或者运输到造林点后假植。为方便运输, 苗木按50株或者100株扎捆, 装车, 洒水, 用篷布盖住苗木, 要求一次运输装苗不能过多, 运输时间不能过长。

2.2.4 栽植。

栽植时间一般在10月下旬至土壤封冻前10 d结束。栽植前, 为了促进苗木造林成活率的提高, 可采用合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苗木进行蘸浆处理, 可选择的生长调节剂包括ABT生根粉、吸水剂等。栽植时将苗木放在筐内, 遮盖湿布, 栽1株取1株。栽植时要求苗木根系舒展, 不窝根, 更不能上翘、外露, 同时注意保持深度, 栽植深度以坑内表土层高于苗木根颈处原土痕2~3 cm。最后一定要进行培土, 培土高度比茎干高3~5 cm, 过浅或过深对发芽生长和成活率都不利, 更不利于山毛桃越冬。栽植的密度应以林木能适时郁闭、幼树生长良好为标准, 山毛桃合理的密度是:穴、鱼鳞坑1~3 m, 水平沟栽植的株距是1 m, 水平梯田是1.0 m×1.5 m。栽植苗呈“品”字形分布, 利于通风透光。

3 造林后管理

3.1 扒土扶苗

山毛桃在冬季造林时苗木经过培土, 在第2年春季天气转暖后, 在确定不会有寒流入侵时, 要扒开土堆, 将苗木扶正, 并整好穴面, 以促进苗木的健壮生长。

3.2 松土除草整穴

为了保证土壤的墒情、清除杂草, 应选择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松土。尤其在雨天进行造林后, 土壤易发生板结、干裂等现象, 杂草也大量滋生, 此时尤其要做好松土除草工作。

3.3 修剪整形

山毛桃的最优树型为自然开心形, 有3个主枝, 3个主枝间隔相对均匀, 且与主干所成的角度大致相同。在对山毛桃的主枝进行修剪时要注意以下2点:一是平衡各个枝条的长势, 重剪长势较强的主枝, 轻剪长势较弱的主枝;二是不断地对主枝延长枝进行短剪, 以使花芽上移的速度有所延缓。

4 病虫害防治

山毛桃由于皮苦, 不会受到鼠、兔、家畜的危害, 其病虫害主要有缩叶病、蚜虫等[5]。缩叶病的防治上, 要及时地将病叶彻底摘除;在初春时连续喷洒50%多菌灵500倍液3~4次, 每7 d喷1次。秋末均匀地在病株及周围的表层土壤中喷洒3%硫酸铜溶液, 以杀灭越冬的孢子。蚜虫的防治上, 可选择在5月中旬和10月下旬分别喷施1次10%吡虫啉2 000倍液。

参考文献

[1]柴春林.退耕地山毛桃栽培管理技术[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1 (6) :79.

[2]康晓兰.干旱地区山毛桃栽培技术[J].现代种业, 2008 (5) :48.

[3]刘俊琦, 王满升.干旱地区山毛桃造林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 2010 (5) :92.

[4]胡芝芳, 王芳玲.山毛桃在北方旱作区的栽培技术[J].防护林科技, 2010 (2) :122.

上一篇:吸附再生下一篇:民族特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