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疾病

2024-05-12

阑尾疾病(精选五篇)

阑尾疾病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8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男436例, 女451例。年龄1~85岁。术前均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术中或术后确定为误诊的13例, 误诊率为1.47%。

1.2 方法

查阅本院2002年4月-2012年4月, 手术治疗的887例阑尾炎的病历资料。回顾分析每一份病历的术前诊断、手术记录、术后诊断, 统计所得误诊病例;对所有病历资料的患者性别, 年龄, 院前是否接受治疗, 辅助检查的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肝胆B超、泌尿系B超、妇科B超、腹部立位平片、胸片、心电图、腹部CT、诊断性腹腔穿刺) , 患者知识结构, 接诊及手术医生的工作年限, 现病史及体格检查的描述等进行对比 (见表1) ;根据对比统计结果, 分析其他疾病误诊为阑尾炎的可能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例 (%)

2 结果

从表1可见, 女性的误诊率高于男性;老年组误诊率升高;院前接受治疗的误诊率增高;辅助检查全面可以减少误诊几率[2]。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13例患者中, 1例为右侧输卵管妊娠伴破裂, 1例为右卵巢囊肿蒂扭转, 2例为右卵巢滤泡破裂, 2例为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 1例为肠系膜淋巴结炎, 1例为升结肠癌, 3例为Meckel憩室炎伴穿孔, 1例为右腰部带状疱疹 (术后第3天明确诊断) , 1例阑尾无炎症, 术中探查未发现病灶, 术后抗炎腹痛消失。按系统分, 消化系统疾病误诊7例, 占53.85%, 生殖系统疾病误诊4例, 占30.77%, 泌尿系统疾病无误诊病例, 其他系统疾病误诊2例, 占15.28%。

3 讨论

3.1 探讨误诊的原因

女性的误诊率高于男性, 考虑为女性特有生殖系统疾病, 易被误诊为阑尾炎。老年组误诊率升高, 考虑为随着年龄增加, 患有其他疾病可能性增加。而且老年人反应差、听力下降、脑功能下降等不能配合查体, 反映的症状不够准确。院前接受治疗的误诊率增高, 由于患者入院前在当地诊所或者自行服用抗生素、激素、止痛药物等, 致就诊时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与疾病不相符。抗生素、激素使用可能致血象不升、体温不高, 止痛药物的应用掩盖腹痛程度、发展过程等。辅助检查愈全面误诊几率愈小, 尿常规、B超方便经济、简单易行, 结合患者症状, 基本可以明确泌尿系结石或其他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疾病中, 以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疾病为主。主要疾病为回盲部憩室炎或穿孔、宫外孕、右侧卵巢囊肿、右侧卵巢滤泡破裂、升结肠肿瘤、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并穿孔等。这些疾病与阑尾炎症状、体征相似, 不易鉴别, 尤其是回盲部憩室疾病与阑尾炎在术前几乎无法鉴别[3]。另外误诊与医生工作年限、工作态度有关, 少数医生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不够全面、细致, 又不重视必要的辅助检查及相关科室会诊, 可能会导致误诊。

3.2 预防误诊措施

3.2.1 重视病史采集、体检及必要的辅助检查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 但即使在医学发展的今天, 仍然是靠病史、体征、相关辅检作为诊断依据。因此降低阑尾炎误诊要有全面地问诊、细致地体检、必要的辅助检查。腹部的检查除了注意检查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外, 不可忽视结肠充气试验、闭孔内肌试验、腰大肌试验、直肠指检等检查, 部分患者可以进行诊断性腹穿及阴道后穹隆穿刺检查等。泌尿系、妇科B超是鉴别阑尾炎既方便又经济的辅助检查。对通过问诊、体检不能明确的患者, 除了血常规、尿常规、泌尿系或 (和) 妇科B超检查外, 根据具体情况可进一步查肝胆胰B超或CT、右下腹B超或CT、腹部立位平片、血尿hCG等尽可能地排除其他疾病。

3.2.2 重视老年患者、小孩及女性患者

查阅相关资料, 均指出老年人、儿童及女性患者易出现阑尾炎的误诊, 本组回顾性分析亦是如此。故临床要更重视老年人、儿童及女性患者的问诊、查体及辅助检查。针对老年患者注意有无消瘦、贫血等, 重点排除消化道肿瘤等疾病;针对儿童, 详细问诊饮食、睡眠、精神等情况, 发病前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病史等;针对育龄期女性患者详细询问月经、生育情况。部分女性患者可以邀请妇科会诊, 通过妇科检查鉴别。

3.2.3 掌握合理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 术中发现误诊要进一步探查

对诊断有疑问的可以选择右下腹探查直切口[1], 以便手术中发现误诊, 可以根据需要上下延长切口探查及进一步处理。

3.2.4 做好详细的体格检查

临床医师对于急腹症患者, 一定要详细全面地询问病史, 细致地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及相关科室会诊;拓展思路, 切忌主观片面、盲目自信;平时练好基本功, 充实理论知识, 提高对疾病认识;安排合理休息, 避免过度疲劳;对诊断有疑问的, 最好邀上级医生查看患者, 不要马虎大意, 努力减少误诊。

综上, 全面的病史询问、详细的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注意急腹症的鉴别、把握的手术指征、合理的手术时机、术中探查及恰当的处理, 可以预防其他疾病误诊为阑尾炎而接受治疗、及其引发的相关并发症和医患纠纷。

参考文献

[1]彭淑牗.阑尾疾病//吴孟超, 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571-1586.

[2]戴显伟.阑尾疾病//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466-475.

阑尾疾病 篇2

【关键词】基层医院;误诊;阑尾炎;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R 656. 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453-01

1 一般资料 自2009年1 月—2013年1月收治428例腹部其他疾病术前被诊断为阑尾炎, 与术后诊断不相符, 误诊率为5. 6%。其中结核性腹膜炎并发不全肠梗阻3例, 急性盆腔炎8 例, 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9 例, 胃溃疡穿孔5 例, 肠系膜淋巴结炎1 例, 右侧输尿管结石8 例, 大网膜扭转1 例, 带状疱疹1 例, 另外13 例诊断为慢性阑尾炎实施手术, 术中探查未发现阑尾炎症及其他病灶。以上收集病例资料是查阅病历中的术前诊断和术后诊断统计所得, 并且对所有误诊病例的病史、体格检查、鉴别诊断进行认真阅读、收集、整理、分析。

2误诊为阑尾炎的鉴别诊断及原因分析

2. 1 结核性腹膜炎并发不全肠梗阻 结核性腹膜炎以中青年患者为多, 有结核病史, 伴有其他器官結核病的证据。结核性腹膜炎可因干酪样坏死灶溃破而引起急性腹膜炎, 或因肠梗阻而发生急性腹痛, 有类似阑尾炎或阑尾周围脓肿时的临床表现, 如慢性腹痛、腹胀、阵发性腹痛, 合并混合感染时更像急性阑尾炎的腹部体征。如果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会发现既往有盗汗、乏力、腹痛位置不固定、腹部压痛位置不确切现象, 此时应该想到结核性腹膜炎的可能, 需要借助X 线胸部摄片、腹部穿刺加以排除。结核性腹膜炎患者, 医师在询问病史中不认真、体格检查不仔细、诊断过程思路狭窄、对本病缺乏认识等是造成误诊的原因。

2. 2 急性盆腔炎, 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 被初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女性患者, 应充分考虑女性腹部生理、病理及解剖特点。具体了解月经的时间、数量、色泽, 与以往月经的异同, 阴道排出物有无凝血块、白带等情况。具体询问腹痛情况、既往病史、婚育史。可疑病例必须行下腹部B超检查, 请妇科会诊以鉴别妇科疾病。借助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排除妇科病。

2. 3 胃溃疡并发胃穿孔 胃溃疡并发胃穿孔是由空腹胃穿孔、穿孔部被食物残渣堵塞或穿孔较小时, 被邻近器官及大网膜包裹所致。随着消化液流出量的增加, 约经6~ 8 h 后由化学性腹膜炎转变为细菌性腹膜炎, 消化液及脓液沿升结肠旁沟流至右下腹, 引起右下腹疼痛及腹膜刺激征, 因而易造成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之假象, 结合体征及右下腹穿刺结果, 易使人首先想到阑尾炎穿孔之可能。但阑尾炎的腹痛范围是上腹部转移至右下腹, 上腹部疼痛随之明显减轻或消失, 疼痛的特征是转移而不是扩散。为鉴别溃疡病穿孔, 体检必须按视、触、叩、听基本要求进行全腹检查。

2. 4 肠系膜淋巴结炎及带状疱疹 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出现较早, 如发热、咽喉干痛、咳嗽等, 之后才出现右下腹痛, 查体时会发现平卧右下腹压痛存在、左侧卧位压痛消失、腹痛向中下腹移位的现象。病理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性反应性增生、单纯性阑尾炎。术前未问呼吸道症状, 未检查咽喉部。大网膜扭转 大网膜扭转是外科少见的急腹症, 症状和体征与急性阑尾炎十分相似, 又无非凡的医技检查方法。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 好发部位为肋间神经及三叉神经可支配的皮肤区域。自觉疼痛, 剧烈难忍, 随之出现簇集成群的绿豆大小丘疹, 1~ 2 d 后迅速演变成为水泡, 水泡沿神经近端发展排列呈带状, 数天后, 疱壁松弛, 疱液混浊, 而后逐渐吸收、干痼。

2.5 右肾输尿管结石及慢性阑尾炎 当阑尾腔内有粪石嵌顿时, 剧烈的腹痛较难与右肾输尿管结石区别, 误把患者鼓腹认为肌紧张, 因此, 初诊为急性阑尾炎而疼痛剧烈的病例, 应仔细查肾区叩击痛, 借助B 超查肾、输尿管, 查尿常规防止误诊。.慢性阑尾炎 慢性阑尾炎由于缺乏典型的局部体征, 长期间歇发作,不需特殊治疗即可以缓解, 由于临床经验和慢性阑尾炎联系很少, 造成诊断困难。我们认为长期误诊的原因是对出现上述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认识不足, 没有追根问底。慢性阑尾炎的诊断必须慎重, 切忌把习惯性便秘导致的盲肠胀气、肠痉挛引起的右下腹痛误诊为慢性阑尾炎而进行手术治疗。既往史中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发作史, 有脓肿形成史, 反复发作的右下腹痛, 三者是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依据,

3 结果 术前诊断为阑尾炎的患者, 全部行手术治疗, 以手术记录和术后诊断为准。术中发现误诊, 有手术指证的改变术式, 术后经相应处理均痊愈出院, 其中结核性腹膜炎合并不全肠梗阻的患者, 术中松解梗阻段肠管, 术后给予胃肠减压, 抗结核支持输液治疗15 d, 能正常进食, 带抗结核药出院。急性盆腔炎术后经抗感染治疗7 d 拆线, 腹痛缓解痊愈出院。右输尿管结石在术中未发现阑尾明显异常, 切除阑尾后腹痛不缓解疑为尿系结石, 借助B 超、尿常规提示右输尿管结石, 即行体外碎石, 腹痛缓解, 7 d 拆线, 痊愈出院。

阑尾疾病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凤台县朱马店卫生院、顾桥卫生院2009年4月—2013年4月外科和妇产科诊断为阑尾炎、急性输卵管炎、盆腔粘连、卵巢黄体破裂、盆腔脓肿和卵巢囊肿蒂扭转的病历资料220份, 患者年龄19~57岁, 平均年龄 (29±3.57) 岁, 已婚已育。220份病历资料经过统计整理分析, 发现误诊为阑尾炎20例, 患者发病时间为1~7天。其中13例患者放置宫内节育器, 5例患者有腹部手术史, 11例患者有剖宫产史。2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部疼痛伴全身乏力, 其中15例患者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5例患者合并有发热症状, 10例患者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和反跳痛, 肌紧张不明显。辅助检查:16例患者血常规白细胞>10×109/L, 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14例患者血沉增快。

1.2 方法

1.2.1 设计患者资料收集调查表。

调查表内容包括:⑴一般资料:年龄、婚育情况、月经情况、既往史和手术史。⑵临床症状:发病时间、首发症状、伴随症状和腹部体征。⑶辅助检查情况:超声、X线和化验。⑷手术情况:有无手术史、手术所见和手术结果。⑸诊断情况:入院诊断、三日诊断、手术前诊断、手术后诊断、合并诊断和确定诊断。

1.2.2 资料收集方法。

对朱马店卫生院、顾桥卫生院2009年4月—2013年4月外科和妇产科诊断为阑尾炎、急性输卵管炎、盆腔粘连、卵巢黄体破裂、盆腔脓肿和卵巢囊肿蒂扭转的220份患者病历资料, 按调查表内容逐一填写并进行统计分析, 对符合误诊病例情况的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

1.2.3 误诊阑尾炎病例标准。

⑴符合误诊病例: (1) 入院诊断与三日诊断不符; (2) 三日诊断与确定诊断不符; (3) 三日诊断与合并诊断不符; (4) 手术前后诊断不符; (5) 手术前诊断与合并诊断不符。其中一项不符即符合误诊病例。⑵病历首诊为阑尾炎而确定诊断为其他盆腔疾病者。完全符合⑴、⑵两项标准即符合误诊阑尾炎病例标准。

2 结果

220份患者病历资料经过统计整理分析, 有20例完全符合误诊阑尾炎病例标准。

2.1 手术前后误诊

20例患者术前均诊断为急性阑尾炎:⑴15例患者手术后完全否定阑尾炎诊断, 分别确诊为急性输卵管炎8例, 盆腔粘连3例, 右侧卵巢黄体破裂2例, 盆腔脓肿1例, 卵巢囊肿蒂扭转1例。⑵5例患者手术后诊断为合并急性阑尾炎, 其中2例诊断为急性输卵管炎合并急性阑尾炎, 3例诊断为盆腔粘连合并急性阑尾炎。

2.2 入院诊断、三日诊断与手术前诊断不一致

20例误诊患者手术前经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均未纠正错误诊断。分析其原因为:⑴女性患者盆腔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⑵忽视超声检查, 特别是经阴道超声检查。220例患者中仅有57例进行常规超声检查, 但均未做经阴道超声检查。⑶外科医生仅局限于检查本专科的疾病, 忽视了女性下腹部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

3 讨论

3.1 鉴别诊断

对于女性急性阑尾炎患者必须结合女性解剖特点, 进行以下鉴别诊断:⑴卵巢黄体破裂:多数卵巢黄体破裂患者有疼痛和盆腔积液, 其临床表现酷似急性阑尾炎发作[1,2], 表现为突发的下腹疼痛、压痛和反跳痛, 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病史超过1天后可有发热症状, 通过妇科检查可发现宫颈口举痛、宫体触痛, 部分患者后穹隆饱满, 穿刺可以抽出积液, 有助于与急性阑尾炎区别, 但是右侧黄体破裂与阑尾炎症状相似, 更不容易区分, 临床上往往容易误诊。⑵急性输卵管炎:急性输卵管炎多表现为下腹痛、局部有轻压痛[3]。仔细询问病史可发现多数病人有月经不规则和白带增多等表现, 检查时一侧或双侧输卵管压痛明显, 有时可触及包块, 后穹隆穿刺多数可抽出积液。⑶盆腔脓肿:由于女性盆腔的解剖特点, 加之农村妇女个人卫生条件不够注意, 盆腔、尿道慢性炎症发生率较高, 盆腔脓肿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可表现为尿路刺激症状、下腹痛及下腹压痛症状, 故其误诊率较高[4]。直肠指检可发现括约肌松弛, 直肠前壁饱满, 触痛, 有波动感, 后穹隆穿刺可以抽出液体或脓液。⑷盆腔粘连:盆腔的反复炎症可导致盆腔粘连, 盆腔粘连的患者下腹部疼痛多不剧烈, 常有明显的诱因, 如劳累、性交等。⑸卵巢囊肿蒂扭转:卵巢囊肿蒂扭转的疼痛多发生突然, 疼痛比较剧烈, 但也有一部分患者蒂扭转的发生不是很突然, 疼痛可能较缓慢, 有酷似阑尾炎的临床表现[5]。

3.2 阑尾超声诊断

多数女性下腹部疾病均可通过超声检查及时做出诊断。本研究220例病历资料进行超声检查的仅有57例, 其中129例手术前诊断为阑尾炎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的仅有23例。本组误诊为阑尾炎的20例患者中, 仅有2例进行了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均未开展。据文献报道[6], 妇产科急腹症的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7.5%;倪成香[7]报道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为71.2%。而我们基层卫生院对女性下腹部超声检查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的认识, 对超声检查的超声图像掌握有待提高。

3.3 误诊原因

⑴多数女性下腹部疾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不同疾病之间又有很多的相似性, 临床上难以区分[8]。本组病例患者均有下腹痛, 甚至有典型的阑尾炎症状和体征。⑵作为外科医生, 对于以右下腹痛为临床表现的妇科急腹症缺乏足够的认识, 询问病史的时候容易忽视病人月经和白带情况, 尤其在月经正常时更容易忽视, 或者根本就忽视了妇科急腹症。⑶临床经验不足, 询问病史和体检不仔细, 多数盆腔疾病的患者妇科检查均有异常, 如宫体触痛、宫颈口举痛, 盆腔有积液或积脓时后穹隆饱满, 穿刺可抽出积液或积脓。部分外科医生仅局限于检查右下腹, 没有对盆腔进行检查。

3.4 如何避免误诊

⑴对每位患者都要详细询问病史, 做详细的体格检查, 不要盲目地做出诊断, 如有不确定的情况, 应请妇产科医生会诊。⑵尽量对每位患者术前做B超检查, 目前阑尾炎、各种盆腔病变在超声下都有不同的影像表现, 超声应作为手术前患者的常规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卵巢黄体破裂、急性输卵管炎诊断有很高的准确率[9]。⑶作为外科医生, 要对临床表现与外科常见病有相似之处的疾病加以重视, 在诊断时一定要加以鉴别。女性患者出现右下腹痛时, 在确诊阑尾炎之前, 一定要考虑到盆腔病变和妇科疾病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杜宗枢.妇科急腹症80例回顾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3 (2) :681-682.

[2]姚蕾, 吴妍, 盛文丽, 等.妊娠与非妊娠状态下卵巢黄体破裂3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2) :161-162.

[3]张希敏.急性输卵管炎-卵巢炎的治疗[J].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 (21) :104-105.

[4]万海燕, 曾小燕, 万晓芳, 等.31例盆腔脓肿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 2013, 10 (9) :358.

[5]冯岩.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11) :129.

[6]张银燕.探讨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必要性[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6) :167-168.

[7]倪成香.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 2013, 10 (10) :250.

[8]伊国丽.急性盆腔炎30例误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 2013, 10 (8) :183.

阑尾疾病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6例病例中男31例,女25例,男女比例1.24:1;年龄2~82岁,平均37岁;延诊、误诊时间最短者4 h,最长者7个月。以上病例均经手术证实。阑尾炎病例行阑尾切除,非阑尾炎病例经相关外科手术处理,术后抗感染等对症处理,均顺利康复出院。

1.2 急性阑尾炎延诊、误诊为其他疾病

共计29例,占7.5%。其中胃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5例,急性胆囊炎或胆石症感染4例,急性胃肠炎4例,急性盆腔炎6例,右侧输尿管结石3例,原发性腹膜炎2例,急性胰腺炎2例,腹部包块3例。

1.3 其他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

共计27例,占6.9%。其中右侧输卵管脓肿3例,右侧卵泡破裂出血2例,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2例,右侧卵巢囊肿扭转2例,急性盆腔炎4例,阑尾肿瘤2例,回肠末端结核1例,美克耳憩室炎1例,克罗恩病1例,回肠末端扭转2例,结肠肿瘤3例,右侧输尿管结石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2例。

1.4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女,36岁,因右下腹疼痛并出现包块40余天入院,腹痛呈持续性钝痛,伴有低热,体温38℃左右,食欲减退,心悸乏力,二便尚调,曾先后在四家医院治疗,不能确诊,家属拟放弃治疗。查体:T 38℃,P120次/min,R 22次/min,BP 90/60 mm Hg,重度贫血貌,恶液质。双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未查及阳性体征,舟状腹,无浅静脉曲张,无肠型及蠕动波,肝脾未及,右下腹压痛,触及10 cm×10 cm×8 cm包块,较固定,肠鸣音弱。血常规:HGB 67 g/L,RBC 2.25×1012/L,WBC 1.25×1010/L。入院后改善身体状况,在充分术前准备的条件下,剖腹探查,术中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吸除脓液约1000 ml,行阑尾切除脓肿引流术,术后抗感染,加强支持治疗,治疗半个月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

2 讨论

无论急性阑尾炎延诊、误诊为其他疾病,还是其他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发生的原因总结如下。

2.1 病史询问不详,临床症状被医患双方忽视。特别是儿童、老年人、精神病患者、部分残障患者,不易问清病史。老年人反应能力低下,症状、体征往往不典型,加之老年人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不能及时反馈病史和病情变化,极易延误诊断。

2.2 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无急性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病史,痛疼部位不定,有上腹部、胁部、腰部、会阴部放射痛等。如:4岁儿童,食生冷后致脐周疼痛,伴恶心、呕吐,首诊为胃肠炎,24 h后确诊为阑尾炎。左侧阑尾炎易误诊为胰腺炎、腹膜后阑尾炎,影响输尿管,尿常规异常,疼痛向会阴部放射,易误诊为输尿管结石。

2.3 忽视阑尾异位多变的临床表现。异位阑尾有高位、盲肠下位、盲肠侧位、盲肠后位、左侧或中腹部位、盆位等,阑尾随游离盲肠移动。异常部位的阑尾炎症状、体征不典型,与其他疾病鉴别困难,易引起延诊、误诊。

2.4 忽视相关检查也是延诊、误诊的常见原因。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B超检查对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如尿常规、B超检查可帮助排除或确诊部分泌尿系及妇科疾病。

2.5 临床医生思路狭窄,主观认为阑尾炎为常见多发病,对其他科疾病诊断、治疗了解不够全面,不能做出确切的鉴别诊断,认为右下腹痛即是阑尾炎。特别是妇科右侧附件的部分疾病与阑尾解剖关系密切,易误诊为阑尾炎。结肠肿瘤肠道梗阻引起阑尾炎,只注意了阑尾局部,未注意到结肠全局及患者的整体状况。

2.6 因患者高龄体弱等原因,医生不愿意承担医疗风险,不积极治疗。医方与患方缺乏沟通交流,患方不配合治疗等也是延诊、误诊的原因之一。如有手术指征而不能手术(包括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等),既不能确定诊断也不能有效治疗。

总结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为了避免延诊、误诊,也为了避免将其他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临床医生应广开思路,多学习、多交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阑尾炎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能力。接诊患者时要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重视相关辅助检查,必要时多人或多科会诊,与患者密切交流,勇于承担医疗风险,为患者争取好的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急性阑尾炎相关疾病延诊、误诊的原因,避免临床误诊,提高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8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相关延诊、误诊病例进行统计及病种分类。结果 急性阑尾炎延诊、误诊为其他疾病共计29例,占7.5%;其他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共计27例,占6.9%。结论 急性阑尾炎相关疾病延诊、误诊的原因有:病史询问不详,临床症状被医患双方忽视;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忽视阑尾异位多变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临床医生思路狭窄,患者高龄体弱,医生不愿意承担医疗风险等。

阑尾疾病 篇5

1 临床资料

1.1 右侧卵巢排卵性出血

患者, 女, 35岁, 右下腹疼痛24h, 呈持续性隐痛, 伴恶心、低热, 无呕吐、腹泻、畏寒。体检:T37.7℃, 急性病容, 痛苦表情, 腹部平软, 右下腹压痛, 反跳痛轻, 无肌紧张, 无移动性浊音, 肠鸣稍活跃。血常规:WBC 10.5X109/L, 中性0.763。B超:腹部未见明显异常。术中见腹腔内约有10m L的血液, 阑尾的炎症反应不明显。探查发现右侧卵巢处有一排卵后的卵泡床面渗血, 伴有极少血凝块。术中清除卵泡床内的血凝块, 缝合床面止血。术后询问患者月经史, 证实为排卵期。

1.2 宫口闭塞经血倒流腹腔

患者, 女, 46岁, 下腹持续性隐痛, 伴低热2d, 无恶心、呕吐、腹泻、腹胀。查体:T37.8℃, 急性病容, 痛苦表情, 腹部稍膨隆, 右下腹有压痛, 反跳痛轻, 无肌紧张, 未扪及包块, 无移动性浊音, 肠鸣稍活跃。血常规:WBC 10.8X109/L, 中性0.786。B超:腹部未见明显异常。术中见腹腔内约有10m L暗红色血液, 阑尾呈单纯性炎症反应, 探查发现右侧输卵管伞端时有极少暗红色血液流出, 与腹腔血相符。这提示临床医师应注重妇科疾病, 并询问患者月经史, 证实患者处于月经期, 妇科检查中发现宫口闭塞, 用扩宫器扩宫, 宫口畅通后可见经血流出, 输卵管伞端未见血液逆流, 关腹。

1.3 粪坎所致直肠破裂

患者, 男, 73岁, 7h前出现下腹疼痛, 呈持续性钝痛, 阵发性加剧, 伴恶心、呕吐, 无腹胀、腹泻、尿频、尿痛。查体:急性病容, 表情痛苦, 右下腹压痛、反跳痛, 肌卫明显, 无移动性浊音及气过水声。B超和腹部平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WBC 4.59X109/L, 中性0.793。术中见腹腔有脓性液体, 大网膜右下移位包裹阑尾, 整个阑尾充血肿胀, 质脆, 表面覆盖脓苔, 行阑尾切除后关腹。术后2d, 病情加重, 腹膜刺激征更为明显, 再次行剖腹探查, 见大量脓性及粪便样物, 直肠处有3cm破裂口, 行腹腔引流及肠造瘘手术。术后询问病史, 患者有长期便秘、粪坎史, 因用力排便急性起病。

1.4 外伤性后腹膜血肿

患者, 男, 45岁。1d前右下腹部疼痛, 向右腰部放射, 恶心、呕吐数次,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无尿急、尿痛、尿频, 无腹泻。体检:急性病容, 体温38℃, 腹部平坦, 右下腹压痛, 轻度肌紧张, 肠鸣音正常。血常规:Hb 83g/L, RBC3.24X1012/L, WBC 7.3X109/L, 中性0.9。术中见右侧髂窝后腹膜及盲肠膜下血肿、瘀血斑, 阑尾正常。行阑尾切除术, 术后询问病史, 患者3d前有右下腹钝性外伤史。

2 讨论

急性阑尾炎是腹部外科的常见病, 典型病例确诊并不难, 但相似疾病较多, 鉴别诊断较为复杂, 在临床上诊断急性阑尾炎除与常见病相鉴别外, 另还需要与一些少见病相鉴别。上述几种病例即因临床医师在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临床分析及相关辅助检查方面缺乏耐心, 导致误诊。阑尾炎的术前诊断与鉴别诊断是减少或避免误诊的关键, 可避免部分患者遭受不必要的手术痛苦及经济负担, 同时也能避免一些医疗纠纷的发生。

摘要:急性阑尾炎是腹部外科的常见病, 手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急效措施, 临床工作中曾出现几种酷似急性阑尾炎的少见疾病, 极易误诊, 后均经手术确诊。

关键词:阑尾炎,误诊,手术

参考文献

上一篇:教育变革难在教师下一篇:倍他乐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