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律与语文教学

2024-05-11

同一律与语文教学(精选十篇)

同一律与语文教学 篇1

1 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统一的必要性

药物制剂员为《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的一种职业, 《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共12条, 其核心内容是对技术人员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准入制度, 要求用人单位招用的从业人员, 应具备相关职业能力。目前, 我校药物制剂技术教学尚存在一些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课程教学与行业需要尚有差距

近年来, 我校加大了与医药行业的合作, 其中订单式培养和冠名班的成立说明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有所提高, 企业所要求的教学内容反映出我们教学内容的陈旧性和局限性。职业技能鉴定是由行业发起并制定考核标准的, 反映了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因此, 要培养符合制药行业需求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 就必须将教学目标与行业标准相结合,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建立新的适合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与职业技能鉴定同一化的教学模式。

1.2 课程与证书分量不等, 导致学生对职业技能鉴定认识不足

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有较大区别, 课程教学重视技能的基础性、连续性、系统性, 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接受能力, 技能的培养注重先后顺序;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更强调职业岗位技能的应用性和针对性, 并且学习好坏关系到学生是否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学生非常重视, 因此培训效果非常好。但其负面的效应就是学生重视培训, 轻视课程学习, 忽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过程, 使职业技能鉴定失去了其作为学生进入职业岗位过渡的桥梁作用。

1.3 实践性教学形式、教学过程单一, 缺乏综合性训练

目前实验、实训课以观察、操作、分析为主, 缺乏设计型及研究探索型实验。实训课程依旧为教师主导型, 课程设计的题目与方案均来源于教材, 而不是结合实际, 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真刀真枪”型, 更缺乏来自技术科研项目内容的科研型。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在衔接、互补方面也存在不足, 由于缺乏具体考核指标, 实践往往成为理论内容的验证。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点由于缺乏系统指导, 学生的实践活动零散、不连贯, 缺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的综合实训项目。

1.4 重复教学, 浪费了本已紧缺的教学资源

课程教学与培训教学有很大区别, 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上, 高职教育为实现预定的目标需要有计划地对所安排的学科进行教学;而职业技能鉴定教学则是为使受培训者通过考试而进行的考前培训, 教学目标直接。但两者本质相同, 教学活动有联系, 内容有所重复, 这对本就紧张的教学资源造成了浪费。

为解决上述问题, 须以课程设计为突破口, 以职业技能培训为核心, 突出职业技能鉴定的地位, 整合课程教学内容, 创新教学模式, 引入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指标, 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学生具备通过职业技能鉴定的能力。

2 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同一化模式

2.1 教学内容统一

以工作任务为线索, 以产品为载体, 将一个产品、一条生产线、一套设备有机结合, 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分析工作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及其涉及的不同知识与技能, 以培养生产要素必需的知识与技能为核心, 按照工作过程涉及的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要求重构教学内容, 实现教学与岗位衔接。整合后的教学内容以岗位操作规程 (SOP) 为核心内容, 组织各岗位必备知识, 着重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同时, 考虑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沿操作员—工艺员—班组长—车间管理人员的职业成长道路, 补充新工艺、新技术, 拓展相关知识与管理技能, 并由此设置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块, 制定学做用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标准。

2.2 教学过程与职业生产过程统一

(1) 建立教学模块—教学项目—综合实训三级训练模式。以产品为载体制定可操作的课程项目, 分析项目中的工作流程, 对生产工序进行分解, 以剂型基础操作岗位和剂型成型操作岗位为对应, 形成两大模块, 即制剂基础操作岗位模块和制剂成型模块。每个模块包含3个部分, 分别为岗位基本知识、岗位职业技能、岗位职业素质, 每个项目包含剂型基础模块中的若干个模块和制剂成型模块中的一个模块。学生首先学习分解性质的基础模块, 达到掌握一个产品、一个剂型或一套生产装置的操作技能和生产知识的教学目标后, 再通过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任务, 将这些分散的岗位技能进行有机结合, 并在生产过程中熟练掌握和应用, 以达到精通本工种技术业务, 能运用生产知识和经验指导生产实践、进行班组管理的教学目标。最后进行综合实训, 学生以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为课题, 结合制剂新工艺、新技术, 进行深入研究, 最终完成课题答辩, 从而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消化、吸收新工艺、新技术并进行新产品试验的能力。

(2) 教学步骤与生产过程一致。基础模块与制剂模块的训练步骤同企业员工技能培训步骤, 具体如下: (1) 对模块基础知识反复学习, 直至熟练; (2) 安全和卫生意识教育, 直至每个人都清楚明白; (3) 学习岗位操作规程, 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各岗位技能训练, 直至熟练; (4) 做好每一步工作记录; (5) 做好每一次设备清洁工作和清场工作。项目产品生产步骤如下: (1) 按照更衣程序进行更衣; (2) 领取物料, 并将领取的物料放在生产指定场所, 进行复称; (3) 按生产指令进入各岗位进行单个工序操作, 控制中间体质量, 并对每步产物做出正确处理, 每一道生产步骤均做好相应的原始记录; (4) 成品搜集, 清洁与清场, 做好记录。

(3) 将工作情境转化为学习情境。当课程的教学理念转变后, 传统的教学方法也需改革。根据药物制剂技术实际工作岗位要求, 按照工作情境设立三级学习情境, 其中一级学习情境为项目活动, 载体为剂型产品;二级学习情境为模块, 载体为剂型中间体;三级学习情境为工作任务, 核心为岗位操作规程。三级学习情境的关系为, 如果将项目看作一个图形, 模块则是组成图形的线, 工作任务任务则是构成线的每一个点。掌握了点可组成线, 掌握了线可组成图形, 工作任务是基础。

(4) 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角色转变。在课程教学中按照剂型实际生产流程, 将产品的制备列为一个项目。要求学生: (1) 至少掌握一条生产线、一套设备、一个产品的操作; (2) 学会综合应用所学技术处理问题, 以便其今后的工作与发展; (3) 重视职业素质的养成。这些要求都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有了本质的不同, 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学习主体, 通过调研、讨论、实践重组知识, 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由课程的主导者转变为观察者、指导者、管理者, 其教学工作变为参与、指导、观察及查漏补缺、总结归纳。

2.3 教学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指标统一

为了掌握学生学习程度, 促进学生学习, 应定期进行考核。以技能考核为参照, 将教学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起来, 起到检验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具体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如下。考核要求:满分为100, 时间为90分钟。考核内容与时间分配: (1) 制剂制备前准备技能 (20分, 20分钟) 。 (2) 制剂制备操作技能 (50分, 40分钟) 。 (3) 制剂制备结束操作技能 (10分, 10分钟) 。 (4) 卫生意识与相关技能 (10分, 10分钟) 。 (5) 安全操作技能 (10分, 10分钟) 。

2.4 教学管理与生产管理的统一

按照制药企业生产人员工作职责, 要求学生做到: (1) 掌握各工序岗位操作规程; (2) 遵守实训场所规章制度; (3) 认真执行生产命令, 确保工序中间体产品质量; (4) 熟悉工艺流程中各工序的工作, 为成为工艺员奠定基础; (5) 工作时做到心中有数, 不盲目、不盲从; (6) 遇到问题积极思考、主动解决; (7) 工作中注意与他人沟通。

3 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为学生就业奠定了基础, 但教学效果如何最终还是取决于教学环节。进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的课程改革, 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1) 校内实训场所与实训设备的要求较高。仿真的GMP车间、完整的生产线、工作状态正常的设备等, 都是实施课程改革所需的硬件。 (2) 制药企业的特殊性, 使学生不太可能真正零距离接触企业的生产, 制约了学生对岗位“零距离”认识。 (3) 课程改革由规模建设转变为内涵建设, 这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更高, 如何让教师适应课程改革成为难点。 (4) 药品的特殊性, 使得教学再真实, 也只能是示范性的, 不可能产生任何经济效益, 因此, 大量的原辅料消耗造成教学成本过高。

问题的产生不可回避, 但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成果是前所未有的。将课程改革更加深入地贯彻下去, 以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蒉

摘要:采用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同一化模式, 能使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即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 并有利于通过职业资格认定。

同一律与语文教学 篇2

教学目标]

一、深入理解作者揭示的“千篇 一律与千变万化辩证统一”的艺术规律,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艺术之美。

二、学习作者举一反三地说明抽象事理的方法以及深入浅出、明白晓畅的说明语言。

三、培养学生梳理思路和概括内容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体会作者引入音乐、舞蹈、绘画艺术来说明建筑艺术特点的方法。

二、理解“千篇 一律与千变万化”如何有机统一。

[教学设想]

分汲取、解读(第一课时)与探讨、拓展(第二课时)两个学习步骤,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有所发现,体会作者广博的学识,领略中国艺术博大精深之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说明:在于引发学生对作者以及作者的学识深入探讨的兴趣)

你去过西安、见过西安的城墙吗?你能想象如果北京城墙不拆,现在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吗?

“北京的城墙可以建成环城公园,这将是一个长达3975公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立体公园。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纳凉游憩。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这样接近大自然,胸襟壮阔--”这段话是著名建筑家、本文作者梁思成在50年代对保留北京城墙的意义所作的形象展望。如今,“文化遗产”意识深入人心,人们保护古建筑的觉悟越来越高,当年,梁思成为保留中国古建筑和北京城墙的奔走呼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是什么赋予了这位建筑学家极富穿越感的远见卓识呢?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文章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

二、通读全文,整体把握

1蓖ǘ寥文,你能否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在哪几段?并试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观点。

点拨:学习运用关键句(体现行文思路的句子)确定文章主要内容,学会从各段的重复性语句中提炼概括作者观点。

明确:作者观点--重复与变化的有机统一构成了建筑之美,两者缺一不可。

(可通过关注第1段对“重复与变化”的解题和第2段段尾、第8段过渡段落中反复出现的“统一”一词,作出提炼与概括。)

主要内容在第8段到文章结束,举例谈重复与变化统一的审美原则是如何在建筑上体现的。

(根据第8段明显的过渡语句“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判断。)

2钡1段到第7段谈的是什么?与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什么关系?

学生阅读之后提炼各段内容要点:

第1段是全文的总纲,谈的是在有持续性的艺术作品中,重复与变化缺一不可。

第2、3段,谈在音乐中是通过主题(重复)与变奏(变化),体现重复与变化相统一这一审美原则的。

第4段,谈舞蹈也是通过动作的重复和音乐的重复结合,又给以相应的变化,来突出要表现的某种感情和艺术效果。

第5段,谈在绘画的处理上,也可以看到重复与变化的统一。

学生讨论之后回答前几段与文章主要内容的关系,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作者以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为例,具体阐释第1段中提出的艺术创作中重复与变化相统一的原则,并由此引出对建筑艺术中这一原则的探讨。这样写,是先用具体可感的实例来阐释抽象的美学原则,让读者很容易理解;从人们熟悉的音乐、舞蹈谈起,引入到建筑这一人们不很熟悉的艺术门类,让读者由熟悉的到不熟悉的,有一个认识上的过渡。此外,还打开了视野,让读者驰骋想象的翅膀,去理解艺术中重复与变化统一的普遍规律。

3弊髡呤侨绾嗡得鹘ㄖ中重复与变化有机统一的原则的?

学生阅读、讨论后明确:

从第8段到最后,作者通过举我国建筑的实例,来具体说明阐释中心观点。

具体说,第9段以人民大会堂为例,第10、11段以明清故宫为例,第12段以颐和园谐趣园为例,第13、14段以颐和园长廊为例,15段举世界建筑史上的建筑为例加以说明。

4币陨侠子有何不同?有无重复之嫌?

讨论明确:有详细、具体举例,如明清故宫、颐和园长廊;有略举,如颐和园谐趣园;有概括举例,如世界建筑史上的例子。举例在重复中有变化,既让人信服,又不给人以重复累赘之感,是我们在写说明类的文章中应该学习的。

5蔽恼伦詈笠欢翁傅氖裁?有何意义?

讨论明确:此段指出写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即现实的.建筑中,存在着重复与变化不能很好统一的问题,给百姓生活带来不便,或影响美观,应该引起建筑师们的注意。

三、品读重点语段,具体体悟语言

1弊髡咴谒得饕煤驮俺だ(第13段)时,运用了一大段看似繁复的说明语言,说说这样写的效果。(先请学生朗读此段)

讨论发言:20个一连串的“一根”以近乎夸张的“重复”强化了“方”“圆”“八角”“六角”……的所谓“千变万化”的芜杂和“荒谬绝伦”,从而生动说明了“重复与变化相统一”的必要。这一段语言启示我们,说明文并不排斥形象生动的语言,也不排斥以大胆的假设来说理的方式。

2本俪霰疚钠渌能够通俗、明白、形象地说明事理的语言。

比喻说理:15段“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

风趣而生活化的说理:16段“即使它们本身各自都很美观,放在一起就都‘损人’且不‘利己’,‘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缭乱”。

3碧柑副疚脑诮峁埂⒂镅曰蚓倮方面有无体现“重复与变化”的原则。(说明:加深学生对“重复与变化相统一”的理解)

明确:

结构--音乐、舞蹈、绘画、建筑,变化的是不同艺术独特的表现方式,相同的是不变的艺术规律;本文通过一次次重复强调了在“千变万化”的艺术创造中“千篇 一律”的艺术规律。

语言--第13段即是一例,通过“重复”使用“一根”与设想柱子形状的“变化”,说明因为没有了持续性带来的视觉效果的差异。

举例--重复中有变化(前面已提到过)。

小结:借助其他艺术形式循序渐进的解说方式,体现了作者广阔的视野及深厚的积淀,作者不愧为是学贯中西的学者型建筑师;平易朴实、明白晓畅的说明语言,使文章读起来亲切易懂。

第二课时

四、探讨与拓展(说明:这个环节是学生活动,在上一课时结束后,事先为学生设计几个探讨与拓展的话题,学生可以分成小组任选一个话题或另立题目,分头做本课时的汇报准备,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有自己独到的发现)

1笔跃僖桓鲆帐趺爬嗟睦子,具体谈谈你对艺术中重复与变化的理解(诗歌、小说、舞台剧、绘画、雕塑等均可),比如绵延的万里长城、卢沟桥的石狮子,是否也体现了重复与变化的审美原理?

2痹谖夜各类艺术形式中,美的原则是多种多样的,有含蓄蕴藉之美、形神兼备之美、虚实相生之美等等,你能否学习课文写法,结合几种艺术形式,就其中你感受较深的一个原则,谈谈它们之中的相通之处?如“谈诗歌、书法与雕塑之间所共同体现出的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

3笨蜗虏樵淖柿希进一步了解著名建筑师梁思成的生平以及他在中国建筑史上所做的贡献。(说明:鼓励有条件、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检索、了解作品写作背景和建筑学知识,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与把握)

4绷核汲上壬是一位在建筑学领域有很高学术成就的大师,同时也具有深厚的国学底蕴,其父梁启超曾在信中向他说过这样一番话:“……一位大文学家、大美术家之成就,常常还要许多环境以及附带学问的帮助。中国先辈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来你学成之后,常常找机会转变自己的环境,扩大自己的眼界和胸次,到那时候或者天才会爆发出来--我愿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之某部门、稍微多用点工夫。”学习完此文后,结合你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与体悟。

5蓖萍鍪槟

《凝动的音乐》,梁思成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同一律与语文教学 篇3

全国58个流域被抗生素污染的现实直指今天人类生存的一个重要法则,天地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体现在人类健康上面,则是“同一世界,同一健康”。例如,如果珠江污染,无论住在江头还是江尾,都要共饮污染水。

人类的生存和健康离不开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环境、气候以及人与人相处的行为方式。鉴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出现数十种新的人类传染病都与动物和环境有关,2004年国际野生动物学会在泰国曼谷召开了“同一世界,同一健康”会议,重新强调人类健康与生态系统健康紧密相关,以及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对新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影响。

人的生存和健康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哲学思考在最早的东西方思想中都能追溯到源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在其约公元前400年的著作《论空气、水和地域》中提出,人类的健康(公共卫生)取决于环境的清洁。与此同时,中国的庄子在其著作《庄子·山木》中指出,“人与天,一也”;“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这些论述阐明了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共存共生的。因此,人的健康也取决于生态和环境的健康。

不幸的是,中国目前的水、环境和生态污染表明,“同一世界,同一健康”的理念并没有得到传播,更不用说人们广泛认同这一理念。抗生素污染全国58个流域其实反映出人的短视和对同一世界,同一健康理念的背离。

滥用和排放抗生素到环境和水体中显然源于一种以邻为壑的观念,以为把抗生素排放到环境后就万事大吉,与己无关。然而,在同一世界的环境下,随着水和空气的流动,所有人都会遭遇两种危害。一是直接损害人体健康。因为,环境中残留的抗生素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二是造成更多的耐药菌产生,让耐药菌在细菌、动物和人类之间循环传播,增加致病性。

另一方面,由于人的行为主要是满足人的需求,就可能背离“同一世界,同一健康”的理念,人的健康也难保障。例如,今天有一个现实是希波克拉底和庄子并没有面临和认识到的,即人类活动过多地挤压动物的空间,导致更多的人兽共患病发生。

如果人类不能保证环境的干净,如用抗生素和其他工业污染物污染环境,以及挤压野生动物的空间,人就不能保障自身的健康。因为,今天我们这个星球人与环境与生态已成一体,没有孤岛。

浅析逻辑中的同一律与修辞的关系 篇4

1.同一律的基本内容

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也是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的规律。这三条规律都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而只有遵守了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才具备了正确思维的基本条件。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每一思想自身都具有同一性。”而所谓的同一思维过程,包含了时间、关系、思维对象等等要素,思维对象是指同一个思维对象,时间上要求思维对象处于相对静止、质的相对稳定阶段,否则在变动状态下就可能会发生质的根本变化。关系上是指思维对象的同一方面。任何事物都是多种规定性的统一,因而具有很多方面。若是就不同方面而言,即在不同情况关系下,人们所使用的概念、判断也可以是不同一的。

二、逻辑中的同一律对修辞的制约作用

1.同一律的逻辑要求

同一律是一种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思维规律,具有客观性, 对于人们的思维活动具有制约作用,所以它具有相应的逻辑要求。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概念、判断的内容都是确定的 ;同时每一判断的逻辑值也是确定的。所谓概念断定是指一旦概念的内涵模糊、外延游移不定,让人难以捉摸,不能却有所指,或者难以前后一致,就会出现思维混乱的情况。 而判断确定是指必须保持同一,判断了什么是对象的什么属性便不能中途变卦,真就是真,假就是假,不能够忽真忽假。逻辑要求是对于思维的约束和规范,同时思维决定语言,对于修饰语言的修辞学科来讲,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修辞要符合逻辑

修辞,即修饰文辞,是修饰语言的一门学科,它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对词语的修饰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修辞对于达意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如何能够正确表述语义而不引起歧义和误解,使人们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意图,这就要求了修辞的运用必须要在逻辑范畴之内,一旦偏离逻辑的约束,容易造成语义不明的后果。所以,修辞要符合逻辑, 这是由修辞的目的和任务所决定的。也是为了让人在作为读者时,更好的理解作品。在作为倾听者时,能够更轻松地理解说话人的意图。

三、逻辑中的同一律与修辞的谐和关系

1、符合逻辑的修辞艺术

修辞就是对语言的修辞,对语言进行润色和美化,要实现语言的艺术化,就会有对常规语言的超脱和逆反,所以有些修辞所选用的辞面和逻辑内容不一致,但辞里则与其内容完全相符,从而可以使语言更加的生动、形象、鲜明地表达概念、判断和推理。例如 :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张炼强《修辞理据探索》)

“晓来谁染霜林醉?”此句问得稀奇而又古怪,“霜林” 怎么会被“染”?但是答句“总是离人泪”却也让人能够理解了,“泪”虽然在理论上不能够“染”红霜林,却透过这种修辞手法,让人们能够感受作者那种泪眼婆娑,满目凄切, 仿佛血泪染红霜林的感觉,有力地表达了那种离愁别绪。由此可以看出,具有美感而又让人认同的修辞都是建立在一定的逻辑基础上的,而只有在一定的修辞手法中,才能凸显出语言的魅力所在,使人们的思维之光得到绽放。修辞和逻辑在内在里有一种同一性,这种同一性是灵动的,不能呆板地理解。所以,符合逻辑的修辞与逻辑的同一性之间存在着谐和的关系。

2.修辞在逻辑同一性中的错误认知纠正

因为逻辑同一性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要求,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概念必须确定,保持同一 ;所使用的判断必须确定,保持同一。一旦没有做到上述要求,便会面临混淆概念和偷换概念的错误。然而,修辞中的一些艺术手法会有些偏离逻辑轨道,给人以思维混乱之嫌。例如 :

“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吗?”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很容易让人误解,违反了逻辑中的同一律原则,“袁世凯”通常都是指历史上的袁世凯这个人物, 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不能跟钱化作等号的,但是在例子中双方交际的相同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下,“袁世凯”则是指印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这样解释便不违背逻辑中的同一律原则,而是使得语言表述更为生动,不显呆板。

《一律与千变万化》阅读答案 篇5

A.选文采用的修辞手法有排比、设问、比喻、夸张等。

B. “千篇 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一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对上文的概括。

C. 选文既有具体实例的剖析,又从世界建筑史的广度和高度做了概述。

D. “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律,单调枯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17.下列有关语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街道千篇 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给人的美感。

B.“颐和园的长廊,可谓千篇 一律之尤者也”指颐和园长廊无尽的重复能给游人以特殊感受。

C.“欲扬先抑”在文中的意思是:乐寿堂临湖回廊廊柱的“千篇 一律”是为了更好地映衬回廊墙上的花窗的“千变万化”。

D.“‘损人’且不‘利己’”一句在文中的含义指一些街道上的房子互不和谐,相互减色。

18.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建筑与音乐、绘画都是在时间和空间持续的过程中,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

B.选文第一段中20个一连串的“一根”以重复的方式强化了“方”“圆”“八角”“六角”的所谓“千变万化”的芜杂和“荒谬绝伦”。

C.“‘千篇 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缭乱”这两句话点明了当时城市建筑设计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D.结尾段生动、形象地举出建造的楼房不尽如人意的现实,对我们的建筑师们,对今后的建筑事业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19. 联系课文,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课文的论题是艺术创作中重复与变化的问题。

B.建筑设计要努力做到重复与变化的统一,是由艺术规律决定的。

C.作者善于从不同类别的材料中筛选出具有共性的东西,并发现共同的规律,进而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D.课文开门见山地讲述了建筑领域中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建筑审美的独到见解。

参考答案:

16.A

17.C

18.A

同一律与语文教学 篇6

差异——被动的身体

现代城市中的身体自我封闭出于对个人主义的笃信。当时代的地平线初现工业化的曙光之时,人们对于身体有了全新的理解。革新以哈维提出血液循环论为标志,这种理解“刚好与近代资本主义的诞生相吻合,并且有助于促成重大的社会转变,我们称之为个人主义。”资本主义的经济动力需要大量“自由”的身体来进行生产,亚当·斯密仔细考察了当时人们的商业行为之后发现,循环的商品和货币比固定而静止的财产更能获利。他想象,自由市场上劳动和商品的运作像身体中血液循环一样自由,并且同样有产生活力的效果。对于在循环经济中获利的人而言,他们所需要的是更自由更快速的身体移动,以带来更高的循环效率。涌入城市的个人拥有循环移动和舒适的特权,这些特权分化了对共同命运的信仰。正如托克维尔所注意到的一样,城市中的个人对于彼此间的共同命运感到陌生,共同生活变成了弥漫着腐败气息的古老名词,我们不断减少与他人的身体接触,“通过‘再现影像清单’来检视周边的环境,将环境化约成简单的再现范畴,比较其中的相似与差异。”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就一直不断被动化的身体迎来了新一轮的、来自个人的更加强烈的被动化浪潮。

对舒适的追求也是造成身体被动的重要原因。19世纪末,在迈入工业时代的国家里出现了一种现象:工人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生产效率却越来越低。意大利生理学家莫索(Angelo Mosso)在其著作《疲劳》(La Fatica)中阐明:“疲劳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防止自己在‘感觉迟钝’时受伤。疲劳感开始出现时,生产率也将大幅下降。”为了保持高水平的生产率,人们开始了对舒适的追求,连带着将快速移动也变得平稳。与诗意而缓慢的古代相比,高速移动的自由被波德莱尔描述成疯狂的经验,高速运动的身体生活在歇斯底里的状态中。但是,运输技术的进步使这种歇斯底里得到了彻底抑制。与前人相比,现代身体的旅行更多像是一种休息。除此之外,在这一时期,家具的制造与房屋的建造也是以舒适为追求的。人们在工作中被过度使用的身体通过旅行和家庭生活得到休息与放松。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应该对这样一种体验不陌生:下班回家,匆匆吃完饭,窝在沙发、床上或其他任何一个舒服的地方,上网、看电视、打游戏或是夜店、ktv,到深夜沉沉睡去,第二天又重复。在这种快速、舒适的生活中,我们与周围环境、社群的联系越来越少,舒适的空间与科技为现代城市带来了感官的愉悦,而我们的身体始终处于一个孤立的状态—这种孤立是我们自己主动选择的—愈发被动,即身体“主动地”选择了被动。

同一——乏味的城市

亚里士多德说:“城市是由各种不同的人所构成,相似的人无法让城市存在。”为了满足在城市中生活的个人的差异化需求,城市面貌逐渐同一,丢弃自身的特质,居住在其中的人变成了一颗颗无法融合的玻璃珠,城市群体所能带给城市的特殊气质也随着群体的消亡而荡然无存,城市越来越乏味。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这次革命强烈地震慑了西方国家,在这次革命中显现出强大力量的团体,加上汹涌的个人主义和身体的被动化需求,促成了城市设计思想的转变。“启蒙时期的先驱者将城市想象成负责输送的动脉与静脉,而19世纪的设计师则对此加以新利用”,并且这些设计师“想象个人从群众走出时会受到保护”,城市进入了一个高度同质化建设时期。

两代人之后,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开始着手重新规划巴黎。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的革命记忆过于深刻,使得他们在重新规划巴黎的时候有意识地“让个人的运动优先获得保障,为的是抑制城市的大众运动。”纳什在伦敦的实践在具体实施重建计划的巴黎行政长官奥斯曼手中发展成了3个“网络”:一个连通重要建筑和中心区域(城市动脉)、一个朝向商业区和轻工业区和出城方向(城市静脉)、另一个兼有二者的部分功能。这无疑是一个更为激进的计划,它借由车辆、马匹自由快速的移动使个人从群体之中孤立出来,无法形成政治团体。城市个人无可避免地卷入交通的洪流之中,畅通的大道与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激烈地冲突,“街道交通的设计与街道两边的建筑群分离,顶多在乎的是建筑正面变成了一个逃离市中心的工具,而非用来居住于市中心的通道。”

勒·柯布西耶总结了前辈们在19世纪的伦敦与巴黎的实践中得到的经验。他写道:“城市,一旦驾驭了速度,就驾驭了成功。”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规划图显现出当代城市规划,尤其是当代中国城市规划所共同遵循的价值:整齐、快速、高效率,充满着怪异的纪律性。城市服务于自由快速的移动、封闭而舒适的生活环境,伴随着公共生活与公共空间的逐渐消亡。城市中充满着异质的个人,快速的节奏,变成了标准生产线上的乏味产品。

未来在何方——现代城市的危机

这就是现代城市的软肋,缺乏生活气息。人类对周遭环境的影响和互动被缩减到了最小,记忆被摧毁了,生活被孤立了。个人差异得到了最大的保存,城市却变得统一又乏味。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之中,还有多少属于过去的记忆呢?相比起宏伟而受重视的古老建筑,一些日常街巷往往是保留记忆的最佳场所,但这些地方往往在城市的改造大潮中成为现代化的炮灰。在汉娜·阿伦特眼里,城市的建筑物和公用的空间可以使不同群体通过共同的经历走到一起,一个传统的空间和建筑所保留的不仅仅是其作为遗迹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作为人类记忆与传承的一部分,更可视作人类世界的现实性和可靠性的基础。在城市的拆建之中,一些价值得到了肯定与发扬,而作为某个群体共同记忆的建筑和街区却在不断的毁灭之中,这些人被有意无意地忽略。这些失去共同记忆的人只能独自生活在现代城市里,不论这里是否是他的故乡,这些人都像外地人,丢失了承载记忆的地方。

“画与诗之统一与非同一”小析 篇7

首先, 画与诗是统一的。这个“统一”, 主要表现在艺术原理上是统一的、一致的。

画与诗的艺术追求是一致的, 都要追求美, 因为美是画与诗的最高标准。莱辛说:“美就是古代艺术家的法律”, “在古希腊人来看, 美是造形艺术的最高法律”;“凡是为造形艺术所能追求的其它东西, 如果和美不相容, 就须让路给美, 如果和美相容, 也至少须服从美。”诗也具有同样的艺术追求。别林斯基说:“诗是最高的艺术体裁”。

画与诗的表现对象是一致的, 都要艺术地表现现实生活。画家与诗人都需要对生活进行观察和体验, 需要孕育和构思形象并将构思通过各自的形式艺术地表达出来。

画与诗的创作过程也是一致的。苏轼说:“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画与诗的创作中都有艺术思维活动, 都需要进行形象思维, 需要自觉的意识或潜意识活动, 也需要艺术的灵感。

在表现诉诸感觉的美的对象时, 诸如“回眸一笑百媚生”、“红杏枝头春意闹”、“野渡无人舟自横”、“千里蛙声出山泉”, 画与诗都是难的。

其次, 画与诗又非同一。这个“非同一”, 则体现在艺术表现方面, 包括艺术手段、艺术手法。

画与诗是具有不同表现样式的艺术种类。绘画是一种在平面上摹仿静态物体的艺术类型, 要受到二维平面的限制。诗则以语言为媒介表现现实生活, 似不受时空局限。画与诗具有不同的艺术特性, 各自的必要的局限和要求就不同。张岱说:“王摩诘《山路》诗:‘监田白石出, 玉川红叶稀’, 尚可入画;‘山路原无雨, 空翠湿人衣’则如何入画?又《香积寺》诗:‘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泉声’、‘危石’;‘日色’、‘青松’, 皆可描摹, ‘咽’字、‘冷’字决难画出。”

画与诗在构思与表达上存在差别。晁说之说“画写物外形, 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 贵有画中态。”宗白华先生说林韫林“诗的末二句是由景物所生起之‘情思’, 得此二句进能化景物为情思, 完成诗境, 亦即画境进入诗境。诗境不能完全画出来, 此乃‘诗’与‘画’的区别所在。”张彦远说:“得其形似, 则无其气韵;具其彩色, 则失其笔法”。莱辛说:“能入画与否不是判定诗的好坏的标准”, “诗中的画不能产生画中的画, 画中的画也不能产生诗中的画”, 画家必须“避免描绘激情顶点的顷刻”, 因为, “有一些激情和激情的深浅程度如果表现在面孔上, 就要通过对原形进行极丑陋的歪曲, 使整个身体处在一种非常激动的姿态, 因而失去原来在平静状态中所有的那些美的线条。”

画与诗在塑造形象的方式上有区别。这是“各自的特性及其所必有的局限和要求”使然。“拉奥孔的形象本来是令人怜悯的, 因为它同时表现出美和苦痛”, 在《拉奥孔》中, 莱辛认为, 作为雕塑的拉奥孔形象必须避免“张开大口”。因为, “除掉面孔其它部分会因此现出令人不愉快的激烈的扭曲以外, 它在画里还会成为一个大黑点, 在雕刻里就会成为一个大窟窿, 这就会产生最坏的效果”。画需要“把忿怒冲谈到严峻”, “哀伤则冲淡为愁惨”。而诗似不受此限制。因为, 诗不需要直接诉诸欣赏者的视觉。即使需要诉诸视觉, 诗完全可以通过通感等艺术手法达到几近完美的效果。

综此, “画与诗, 可以统一而非同一”, 表明画与诗需要遵循共同的艺术规律, 又要求照顾到各自的艺术特性, 从而实现艺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宗白华:《艺境》,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年6月, 第一版。

隔离法与整体法解答同一问题的比较 篇8

有些物理问题, 可以运用多种物理知识和采用不同的物理方法进行解答.解题时, 由于思维角度不同, 解题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能使考生在第一时间内捕捉到最简解题方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将通过以连接体问题为例,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并采用隔离法与整体法解答同一问题的比较, 希望在审题择法上能对同学们有所启迪.

例 (2008年高考) 如图1所示, 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 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 静置于地面;b球质量为3m, 用手拖住, 高度为h, 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后, a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 )

(A) h (B) 1.5h

(C) 2h (D) 2.5h

一、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比较

1.采用隔离法解答

解析:设b球下落a球上升h时, 绳的张力为F, 加速度为a, 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以b球为研究对象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有:

3mg-F=3ma (1)

以a球为研究对象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有:

F-mg=ma (2)

设b球下落h高度时速度为v, 有:

v2=2ah (3)

a球以速度v上升到最大高度为h′时有:

v2=2gh′ (4)

则a球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H=h+h′ (5)

解 (1) (2) (3) (4) (5) 式得:H=1.5h.

选择 (B) 答案.

2.采用整体法解答

解析:以a、b球的整体为研究对象, 设其加速度为a, 等效受力分析如图3甲或乙所示,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有:

3mg-mg=4ma (6)

解 (3) (4) (5) (6) 式得:H=1.5h.

点评:运用牛顿第二定律, 采用隔离法解答时, 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隔离列式即可.采用整体法解答时, 绳的张力为内力, 按常规分析, a、b球整体所受的合外力为4mg, 方向向下, 显然, 这是错误的.那么, a、b球整体所受的合外力与加速度的方向如何表述呢?可以说沿绳的运动方向.因此, 若以a球为标准, 等效受力分析如图3甲所示, 其合外力与加速度方向向上;若以b球为标准, 等效受力分析如图3乙所示, 其合外力与加速度方向向下, 其中b球的重力总是动力, a球的重力总是阻力, 其合外力总是3mg-mg.

二、运用动量定理解答比较

1.采用隔离法解答

解析:设b球下落a球上升h时, 所用时间为t, 速度为v, 绳的张力为F, 如图2所示.以b球为研究对象运用动量定理有:

(3mg-F) t=3mv (1)

以a球为研究对象运用动量定理有:

(F-mg) t=mv (2)

设b球下落a球上升时的加速度为a有:

v=at (3)

b球下落h高度时有:

v2=2ah (4)

a球以速度v上升到最大高度为h′时有:

v2=2gh′ (5)

则a球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H=h+h′ (6)

解 (1) (2) (3) (4) (5) (6) 式得:

H=1.5h.

2.采用整体法解答

解析:以a、b球为研究对象, 设b球下落a球上升h时, 所用时间为t, 速度为v, 如图3甲或乙所示, 运用动量定理有:

(3mg-mg) t=3mv+mv (7)

解 (3) (4) (5) (6) (7) 式得:H=1.5h.

点评:运用动量定理, 采用隔离法解答时, 动量增量的方向总与合冲量 (合外力) 方向一致, 分步列式即可.采用整体法解答时, 等效受力分析如图3甲或乙所示, 合冲量总是 (3mg-mg) t, 动量的增量总是4mv, 而不是2mv, 其方向总是与合冲量的方向一致.

三、运用动能定理解答比较

1.采用隔离法解答

解析:设b球下落a球上升h时, 速度为v, 绳的张力为F, 如图2所示.

以b球为研究对象运用动能定理有:

(3mg-F) h=123mv2 (1)

以a球为研究对象运用动能定理有:

(F-mg) h=12mv2 (2)

a球以速度v上升到最大高度为h′时有:

v2=2gh′ (3)

则a球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H=h+h′ (4)

解 (1) (2) (3) (4) 式得:H=1.5h.

2.采用整体法解答

解析:以a、b球为研究对象, 设b球下落a球上升h时, 速度为v, 如图3甲或乙所示.运用动能定理有:

(3mg-mg) h=124mv2 (5)

解 (3) (4) (5) 式得:H=1.5h.

点评:运用动能定理采用整体法解答时, 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3mgh=mgh+124mv2 (6)

解 (3) (4) (6) 式得:H=1.5h.

显然, 此法不必考虑运动过程的细节, 只需关心研究对象始末状态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即可, 所以, 直接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答方法最简.

综上解答比较表明, 运用不同物理知识, 采用整体法解题总少于隔离法的列式步骤, 而且隔离体越多, 整体法相对越简单.但是, 给解题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 解决此难点的方法除等效受力分析外, 还可以根据解答隔离法列式得到整体法列式来加深理解.从而使广大考生能够熟练掌握最简解题方法.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第二中学

论霍尔顿的同一性危机与顿悟 篇9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定义为“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 “一种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 “一种从信赖的人那里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在青春期, 个体学会应付生活的各种策略, 并承担正常的社会角色。如果同一性发展失败, 个体就会产生角色混乱, 即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应生活环境的角色, 或角色不稳定。

在小说中, 导致主人公出现同一性危机的原因之一是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交流并不仅仅指普通的日常对话, 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沟通和理解。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 沟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但人们却时常缺乏有效的交流和理解。

主人公生长于家境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 可是他的父母只关心孩子的物质需要, 忽视了与孩子的真诚交流。他们从没和孩子平等地谈心, 也没把孩子当成与自己有平等人格的人。由于长期缺少交流, 他和父母产生了严重隔阂。即便如此, 霍尔顿仍然极度渴望和别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理解。离开潘西中学前, 他找历史老师斯宾塞先生告别。在交谈中, 霍尔顿只是机械地回答了老先生的提问。他发现斯宾塞先生根本就没心思听自己的诉说, 也无法理解自己的困惑, 因此, 他们之间的交流显得苍白无趣, 这使霍尔顿失望至极。另一幕发生在去纽约的火车上, 霍尔顿遇到了同学欧纳斯特的母亲。在与她的交流中, 霍尔顿发现这位母亲非常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因为她的善解人意, 霍尔顿一路上和她聊得非常投机。但值得注意的是, 在这次交谈中, 霍尔顿一直在撒谎、圆谎。这样的交流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在这个虚情假意的社会, 因为没有人相信自己的话, 霍尔顿总是在说谎骗人。他甚至公开承认自己是世界上最会撒谎的人。在霍尔顿心目中, 好友琴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在纽约游荡的几天里, 他总想着跟琴谈心, 可是始终没有勇气拨通琴的电话。这便是霍尔顿长期缺少交流导致的沟通障碍。

埃里克森认为在社会丛林中的个体要是缺少同一性, 就没有活着的感觉。 (1) 作为社会一分子, 青少年必定要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子, 扮演正常的社会角色。这是个体必须经历的成长过程。

霍尔顿的同一性危机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不能接受这个异化的社会和伪善的人性。他不但不赞同功利性极强的学校教育, 而且强烈鄙视学校里的虚假伪善和知识分子式的矫饰。因此, 心怀纯真和美好的他无法在学校里专心学习。选择离开学校意味着他否认了自己的学生角色。离开学校后, 他发现了更多的社会丑陋面, 感受到了成人世界的堕落和冷漠。同时, 他又对纯真的童年有着无限的眷恋和不舍。于是, 他萌发了一个念头。“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 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 (2) 霍尔顿想做一个麦田守望者, 保护儿童的纯真, 使其免受成人世界的玷污。这是他追寻自我同一性迈出的第一步。可是, 他的这个愿望很快被强大的成人世界吞噬。他也因此遭遇了同一性混乱。此时的霍尔顿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惘地徘徊, 不知何去何从。他曾表现得像个伪君子, 可还是无法适应社会。困惑和无助使他变得更加焦虑, 而对于自己的社会定位更是一片迷惘。所以, 当霍尔顿在纽约城游荡时, 他的自我已经渐渐迷失在这个浮华、空虚、冷漠的世界里。

在一片精神荒原里追寻纯真和自我同一性是一个相当艰难的历程。虽然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冷漠, 甚至还有敌意, 霍尔顿仍然坚信自己能够找到那片充满真爱的纯净之地和自我的身份认同。

最初, 霍尔顿努力在成人世界里寻找纯真和自我同一性。在中央公园站的一家三明治店里吃早餐时, 他遇到了两位修女。在霍尔顿的眼里, 她们就像天使一般, 如此纯洁、简单而又虔诚。她们没有被拜物主义的洪流淹没, 一边过着简朴的生活, 享受着内心的那份宁静, 一边将自己的一生无偿地献给了慈善事业。她们很自然地赢得了霍尔顿的尊重, 因为她们身上散发出来纯真和博爱是霍尔顿最珍惜的东西。

然而, 霍尔顿遭遇的大多数人和这两位修女截然不同。哥哥D.B.和琴师欧尼为了追求物质享受, 牺牲了自己的才华。霍尔顿认为他们根本不懂艺术的本质, 而他们对金钱的渴望已经代替了对艺术的热爱。在霍尔顿眼里, 意义重大的圣诞节已经被无情地商业化了。在无线电城庆祝圣诞的人们期待仪式早早结束, 那样他们就可以抽根烟了。处在绝望边缘的霍尔顿最后决定向他一贯尊重的安多里尼先生求助。不幸的是, 安多里尼先生只是一味地向他灌输利己主义信条, 对自己学生的情绪困境并不在意。当霍尔顿已经无法集中精神, 开始厌倦犯困时, 安多里尼先生仍然滔滔不绝, 专注于说教, 丝毫不顾及学生的感受。更有甚者, 当霍尔顿发现自己敬重的老师可能是个同性恋时, 他断定自己无法在成人世界里找到纯真和自我同一性。

虽然霍尔顿与其他人的沟通屡屡碰壁, 但他的不懈追寻在妹妹菲苾那里得到了回报。最终他在妹妹菲苾的童真世界里找到了真爱, 获得了莫大的安慰。霍尔顿总想着和菲苾聊聊天, 因为只有她能够真正理解自己。虽然菲苾年纪不大, 可她能够理解哥哥的心情。在哥哥有困难的时候, 时刻陪伴其左右。在霍尔顿的心目中, 菲苾是个机灵、纯真、善解人意的小天使。她如同一盏在充满虚伪和肮脏的深海中的灯塔, 时时刻刻为霍尔顿指明方向。菲苾了解霍尔顿面临的困境后, 就像一剂药方成功地治愈了霍尔顿的精神创伤。当菲苾将自己过圣诞节的钱全部给霍尔顿时, 霍尔顿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当菲苾得知霍尔顿要离家出走时, 她拖着箱子决定和霍尔顿一起去西部。在菲苾的感化下, 霍尔顿终于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念头, 重新回到现实中来。因为他内心的隔离感被这一充满关爱的行为彻底打破了。

顿悟本是宗教术语, 后来成为现代小说的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通常在故事结尾, 主人公豁然开朗, 看清自己的窘境或危机, 并从中悟出人生的本质。这一人物觉醒的关键时刻就是现代主义大师詹姆斯·乔伊斯所称的精神顿悟。精神顿悟的实现需要外部客观对应物的刺激与配合, 即通过某种情境或某些事件唤起人物的觉醒, 认识到自己应该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霍尔顿·考菲尔德在经历了四次精神顿悟后, 终于茅塞顿开, 幡然醒悟, 重获新生。

霍尔顿的第一次精神顿悟发生在他非常熟悉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他一直认为博物馆里最好的一点就是任何东西都待在原地不动;那些蜡像从来都不改变模样。可当他来到博物馆门口时, 他再也不愿意进去, 他突然认识到所有人, 包括他和妹妹菲苾都在发生变化。他已不再是上次走进博物馆的那个霍尔顿了。世间万物无时无刻都在改变, 而他发现自己永远都不可能再回到纯真的童年世界去了。主人公的第二次精神顿悟发生在安多里尼先生家。和安多里尼先生结束谈话后, 霍尔顿躺在长榻上睡着了。但是, 不久他突然惊醒了, 发现安多里尼先生正坐在长榻旁边的地板上, 在黑暗中抚摸着或者轻拍着自己的脑袋。惊慌失措的霍尔顿判定安多里尼先生是个同性恋。他意识到自己最敬重的老师并不完美, 反而对成人世界的态度变得宽容起来。虽然霍尔顿一心想做一个纯真守望者, 可是儿童世界的纯洁不断遭到污秽的成人世界的侵扰。在菲苾学校的墙上发现“×你”两个字后, 霍尔顿在博物馆里再次遭遇同样的污秽语。此时, 他认识到自己永远找不到一个舒服、宁静的地方, 因为这样的地方并不存在。在这第三次精神顿悟中, 霍尔顿不仅认识到没有人能够把世上所有污点都擦掉, 还意识到自己再也没有能力担当守望者这个角色去守护那片纯净之地, 拯救处于危险边缘的孩子。这是霍尔顿成长历程中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顿悟。虽然霍尔顿依然珍惜纯真和美好的事物, 却再不能忽略污秽的普遍存在了。霍尔顿的最后一次精神顿悟发生在他看着菲苾骑旋转木马的时候。他虽然害怕妹妹从马上掉下来, 但他什么也没说, 什么也没做。他觉得孩子们的问题是, 如果他们想伸手去攥金圈儿, 你就得让他们攥去, 最好什么也别说;他们要是摔下来, 就让他们摔下来好了, 不用拦阻他们。这次精神顿悟使霍尔顿意识到孩子们要真正长大成熟, 必须经历许多考验, 依靠自己解决各种困难。最终, 深陷同一性危机的霍尔顿意识到自己无法改变社会现实。在看妹妹菲苾骑旋转木马时, 霍尔顿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他不但接受了生活中的快乐与悲伤, 美好与丑陋, 而且接受了社会早已赋予他的角色, 摆脱了一直困扰着他的同一性危机。

在苦苦追寻与外界的沟通, 经历自身的同一性危机, 并获得终极顿悟后, 霍尔顿虽然病倒了, 住进了精神医院, 但事实上他已经获得新生, 并且渐渐地成长、成熟。现在, 他可以坦然面对社会, 接受现实。

参考文献

[1]Erikson, Erik H., Identity:Youth and Crisis[M].New York:Norton, 1968.

[2]JACK SALZMAN, ed., New Essays on The Catcher in the Rye[C].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1.

[3]J.D.塞林格著.施咸荣译.麦田里的守望者[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1.5.

[4]保罗·亚历山大著.孙仲旭译.塞林格传[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9.

从模仿论的视角谈诗歌与绘画的同一 篇10

《饮酒·其五》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艺术家的眼中,既可以为诗又可以入画,既可以为山水、为人物,亦可以为草花;《山居秋暝》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既是一句美丽的诗,又是一幅美妙的画境。王维的画作《辋川图》与其诗作《积雨辋川庄作》可谓互为诗画,用苏轼的话来形容,“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是再贴切不过了。更值得注意的师宋朝宫廷画院翰林待招直长郭熙的说法:“更如前人言:‘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哲人多谈此,吾人所师。”此后,“无声诗”“有形诗”和“有声画”“无形画”几乎成为谈诗说画的口头禅,甚至歇后语,这就意味着艺术家逐渐从诗中体味到画的质素,或从画中发现诗的精神,亦或察觉到了诗画的共通,甚至同一。以此为发端,艺术家们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争。若从模仿论的视角来观之,可以这样理解,诗歌与绘画的创作均为对大自然或者人内心世界的模仿。

模仿论萌生于古希腊现实主义艺术传统的实践总结。在古希腊,模仿人体以作雕塑,模仿天籁之音以为音乐,模仿生产劳动以成舞蹈,模仿生活实践以成戏剧。而哲人赫拉克利特用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艺术和美时,首先提出了“艺术模仿自然”的论点。他说:“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造成最初的和谐,而不是联合同类的东西。艺术也是这样造成和谐的,显然是由于模仿自然。”赫拉克利特的“模仿”,不仅仅是对自然生态的简单重现,还包涵了对规律的模仿和探索。他认为,“差异的东西相会合,从不同的因素产生最美的和谐,一切都起于斗争。”然而,“模仿”不是简单的重现,它是建立在人们无数次实践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之上的,它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追寻甚至超越,在“模仿”中发现了自然的规律和人类的精神或生命理想。

一、从对象上说,诗歌与绘画都是对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模仿

这首诗写了是孟夏的乡村,雨后初晴,诗人眺望原野之景,远处有“郭门”“渡头”,近处有“村树”“溪口”;村庄之后,近观是田野和田外“白水”,远望是山后的“碧峰”。近景、中景和远景的组合,体现了画面的纵深和层次感,而山后的“碧峰”又构成了立体的景深。明亮的白水,青翠的峰峦,一明一暗,色与光搭配得如此美妙、和谐。在“无氛垢”“临渡头”“连溪口”中有光亮,在“田外白水”“山后碧峰”中有温润之感。农民劳作与新晴的原野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景色奇妙而又充盈着生活气息的画卷,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眷恋田园山水的情怀。以模仿论观之,王维所写的乡村、原野、郭门、渡头、村树、溪口、田野、白水、碧峰等自然景物均是对外部世界的模仿,并不是与客观景象完全一致;而内心表达的热爱自然、眷恋田园、远离喧嚣的情怀则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模仿和写照。南宋时期的山水画家,创造出以近距离实景为特征的所谓“边角山水”,类似于“折枝花鸟”的“截景山水”,他们以突出一个局部的方法来进行创作,用笔泼辣,取景多选江南山水。代表作家之一马远及其作《踏歌图轴》,构图截取一角及片段不全之景,被人称为“马一角”,也暗喻着南宋王朝的“残山剩水”,表达了作家对收复失地的期盼,对统治者偏安一隅的不满。显然,其作品虽与客观景象有相异之处,但也是对客观景象的模仿;其构图模式和境界亦体现了作家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模仿及重现。

二、从方式上看,诗歌与绘画都存在对客观世界的综合性模仿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诗人既然和画家与其他造形艺术家一样,是个摹仿者,那么它必须摹仿下列三种对象之一: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他在这里所说的对三种对象的再现,实际上提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模仿方式。第一种,模仿“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就是如实地重现已经存在或从前出现过的事物;第二种,“摹仿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则是指描绘现实中不一定真实的存在而人们又信以为真的事物,亚里士多德认为,“可信的不可能之事比不可信的可能之事更为可取”,这种想法已初步体现了艺术虚构的思想;第三种“摹仿应当有的事”,即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依照事物的“可然律或必然律”去描绘生活现实的模仿形式,而且诗歌与绘画存在按这种“可然律或必然律”去模仿世界的方式。正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节选):

诗中描写的是这样一种生活场景和状态:在原野里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归去,耕田种地;住所周遭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榆树、柳树遮掩着茅屋的后檐,桃树、李树罗列于前堂;向远方望去,村落依稀可见,炊烟袅袅;犬在深巷里吠,鸟在桑树顶鸣;屋里没有世俗之事烦扰,空闲的时间很多。诗人只有将各个地方的景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去排列,然后组成一个“综合性”的场景,并展现于人们的视野。又如《清明上河图》,该画描绘了北宋汴京清明时节汴河两岸的风光,大致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风貌。但是画中所绘之景在历史现实中找不到完全的原型和存在,且其画带有艺术创作的色彩,实为对当时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综合描绘或模仿。

其实,不仅是诗歌(文学)与绘画,还有其他诸如音乐、舞蹈、戏剧、建筑等艺术形式,都存在着某种共通或同一,也往往由于这共同的“理想”,让诸多的艺术形式既争奇斗艳又相互协调,内在的斗争性结合于外在的统一性,共同推动艺术的进步,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俄]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3

[3]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卷)[M].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3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罗念生译.诗学·诗艺[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12

上一篇:数学作业中的一题多解下一篇:颜色釉的人物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