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住宅与室内环境

2024-05-01

老年住宅与室内环境(精选八篇)

老年住宅与室内环境 篇1

1 适应老年人的住宅要求

人进入老年以后, 身体退化, 功能降低。65岁以上老人的身体机能仅为20岁时的50%, 而生病率却比20岁时增加5倍。许多人疾病缠身, 甚至痴呆。人的生理机能、臂力和对光的调节能力随年龄而变化。适应老年人居住的住宅设计必须考虑这些变化, 考虑这些变化的特殊设计和要求。

(1) 出入口的室内外有高差时应设缓坡台阶或坡道。台阶踏步高度为1 0 0 m m~120mm, 踏步宽度宜为380mm~400mm, 供坐轮椅者使用的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 出入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0m×1.50m的轮椅回转面积。台阶或坡道两侧应设扶手, 设两层扶手时, 上层高度为0.90m, 下层高度为0.65m。

(2) 门适当加宽, 使轮椅可以通行。

(3) 走道与室内地面应力求平坦, 不宜有高差, 走道净宽不宜小于1.20m, 走道两侧墙面0.90m高处宜设40mm~50mm圆杆扶手, 下部应设0.35m高的护墙板, 改变方向和高度的地方用显眼色彩。

(4) 楼梯坡度要缓, 踏步宽度宜为3 20 m m~3 4 0 m m, 踏步高度宜为1 3 0 m m~140mm。不宜采用无踢面的踏步和突缘为直角形的踏步。踏步面和踢面宜为异色, 踏步两侧凌空时, 应防止拐杖滑出。楼梯两侧应设0.9m高扶手, 扶手要连贯, 起点和终点处应水平延长330mm以上。

(5) 供坐轮椅者使用的建筑应设电梯或升降机。不宜采用坡道上下楼层, 因既费面积又不安全。电梯侯梯厅面积不应小于1.50m×1.50m, 电梯门净宽不小于0.80m, 电梯轿厢尺寸不小于1.10m×1.40m (宽×深) 。

(6) 老人身高会缩短, 甚至达6 c m~7cm。因此, 开关、门铃和门窗把手等设施的位置应比正常高度适当降低。

(7) 厨房和卫生间的面积要适当加大, 厨房短边净宽不宜小于2.10m, 便于坐凳或坐轮椅使用。洗涤台、灶台以及洗面台等下面应凹进, 以便老人可坐下把腿伸进去操作。操作台面高宜为0.75cm~0.80m, 台下净空高不应小于0.60m, 净空进深不小于0.25m, 台面宽度不应小于0.50m。吊柜底面距地面高宜为1.40cm~1.50m, 吊柜退进台面0.25m。

(8) 卫生间应靠近卧室, 并设长明灯。卫生间设坐便器、洗面盆、浴盆、淋浴器等, 坐便器高宜为0.40m, 浴盆及淋浴器坐椅高不大于0.45m, 浴盆边应设坐台, 坐便器和浴盆处应设安全扶手, 地面和浴池底部应防滑。宜用推拉门, 或向外平开门, 留有观察窗口, 安装双向开启的插销。浴室应有紧急呼叫按钮。

(9) 室内宜有采暖、热水及空调降温设备。走道、楼梯宜设夜间照明, 使用安全电源插座和开关。厨房应设燃气泄漏报警装置。

(10) 各种设施上的文字说明应加大, 以利老人识别。

2 室内环境

2.1 卧室

老人的卧室原则上以朝阳为好。老人因年龄关系, 在卧室窗前享受阳光的时间会比较多。老人更需要安静, 因此, 与易产生噪声的客厅、餐厅等动态空间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考虑到老年人生理的特点, 对卫生间的使用比较多, 因此, 尽可能老人卧室设独立卫生间。

2.2 空间色彩

老人的视觉系统, 不喜欢过强的刺激, 房间的配色应以柔和淡雅的同色过渡配置为主, 也可以采用全面配套的以凝重沉稳的天然材质为主, 比如以柔和的壁纸花色为色彩主题的淡雅型体系配色, 或是以全木色为主题的成熟型配色体系。

2.3 家具选配

由于老人通常是作逗留式活动, 所以, 在每个家具区域内, 要考虑设置一个让老人舒适坐、靠的座椅或沙发, 配套方便老人放置手中物品的茶几或小桌面。家具应以圆滑、牢固的造型为主, 以免在老人用力或身体出现不平衡时失去足够的依托, 并尽量把标高设在方便拿取物品的5 0 c m~180cm之间。

2.4 室内照明

照明尽可能地多使用自然光。人工光环境的设置, 则应按基础照明与装饰照明相结合的方案来进行。其中, 基础照明必须选用显色性好的优良光源, 尽量避免使用频闪严重的劣质光源。房间照度需提高2倍以上, 不宜用眩光, 采用时应加以限制。

摘要:我国已进入了老龄社会, 面对我国这种严峻的现实, 我们应该设计适应老年人的住宅, 以及为老年人创造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室内环境。文章主要讨论了老年人的住宅设计要求及室内环境设计。

老年住宅与室内环境 篇2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室内设计安全性自立性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2-106-02

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老年人居住环境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为适应日益加快的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改善居家环境的条件以加强老年人群的适应能力,提高其自身独立生活的能力。由于老年人生理变化的原因,室内则成为老人长时间停留的主要场所。因此,在有限的空间内如何让老年人生活得更为健康舒适,减少因环境条件而对老年人带来的不便,成为课题研究的重点所在。

1郑州市的地理位置及区域代表性

河南位于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与冀、晋、陕、鄂、皖、鲁6省毗邻。郑州市是河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四季分明,气候温和,交通发达,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中原地区的代表性,同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按照国际老龄化社会划分标准,河南省已于1998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省份。以郑州市作为研究样本,其研究结果不仅对本省,乃至对整个中原地区城市商品房开发及宏观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调研区域及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笔者以郑州市几个不同类别的居住小区作为样本,对小区内对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室内居住状况、使用室内空间的主观感受和心理倾向及对术来居住的期望进行了调研,调研社区包括现代商业住宅小区和大学家属区以及企业单位家属区,大学家属区虽然也属单位福利房,但是家属区老年人大部为退休的教师、教授等,学历较高、素质较好,相对更注重生活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问卷对象是小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鉴于部分老人文化程度和视力状况,我们的问卷采用由调研人员访问,老人选择回答的方式,因此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较高。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94份,回收率为98%,有效问卷278份,有效率93%;其中60-70岁的占56%,70-80岁的占30%,另有14%的老人80岁以上。

2.1调研对象目前居住户型

在调研中发现,老人住三室两厅、三室一厅的比例分别为30%和18%,住宅建筑面积为120M2左右,这类老人主要与儿女居住在一起,经济条件较好。两室一厅的比例为34%,这部分老人多为“空巢”老人或者独居老人;另一方面,郑州市外来人口较多,部分老人随儿女工作到郑州居住,多为过来给儿女照顾孩子,这类老人大部分来自农村,对生活质量要求不高,房子部分是赁租房,住宅建筑面积为60-80M2左右。另外占11%的为复式楼和别墅区的老人,住宅建筑面积为150M2以上,这部分老人经济基础较强,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但通常情况下较为孤独。还有7%的老人,基本属于独居老人,所占比例较小,有的生活较为困难,需要增强社区服务加以照顾。

2.2调研对象卧室朝向

在卧室的朝向调查中,69%的老人卧室朝南,阳光充足,生活状况良好,对卧室的满意度较高,与之前相比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23%老人的卧室在阴面,这部分老人通常是和儿女一起居住的,主卧室阳光充足,但基本是青年夫妇使用。另有8%通常也是和儿女一起居住的老人使用,这部分卧室比起阴面还可以有一定的光照量,因此,老人的满意度还可以。另有一些老人卧室即使朝南,也很难得见到太阳,这是由于部分小区楼间距太近,在4层以下的住户难以见到阳光。

2.3调研对象室内活动内容分布

在老年人室内活动分布上可以看出,看电视和做家务仍然占老人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分别为55%和43%,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老人阅读也是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区的阅览室有很大的需求;与老友聊天是老人们活动内容的首选,参与比例高达32%。棋牌活动也是不可缺少的,给老年人带来很大的乐趣。因此,老年活动中心的棋牌室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冬季,但是由于部分社区管理不当、收费较高等原因造成多数老人即使在室外打牌也不愿意去活动中心。另外。照看孩子也是老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不过,由于现在孩子很早就被送往幼儿园,因此老人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可以自由调配的;有些老人受教育程度较高,不甘落伍,例如学校家属院的退休教师,空隙时间经常上网或玩游戏等等,所占比例为4.6%;还有兴趣爱好较为广泛的老人书画、收集等等也是其娱乐方式之一。

3老年人居住意愿的调研结果分析

在调研中也发现,虽然如上所述,在普通住宅中老人养老有各种不便,但是选择住在自己长期熟悉的环境里,眷恋大家庭氛围,渴望共享的生活环境仍然是现代老年人的普遍心态。同时,老年人群更希望这些住宅所处的社区组织能够在如经济援助和老年人服务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帮助他们处理各种具体困难,而不是仅仅依靠子女。

3.1老年人理想的居住形式

我们发现虽然老年人群的“养儿防老”观念正发生着变化,转而更注重生活质量。调研结果表明大多数老年人理想的居住形式是自己家,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生活,这部分老人所占比例为72%。但分别有14%和13%的老人表示愿意去专为老年人设计的小区和老年公寓,这部分老人文化程度较高,有固定的经济基础,独立生活能力较强,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渴望自由,不愿与儿女一起生活。同时,儿女也希望与父母分开生活,这表明在空巢家庭逐年增多的情况下,专为老年人设计的社区和老年公寓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3.2老年人的交往意愿

在老年人愿意生活的环境调研中发现,各种年龄阶段,各种职业都有的环境最受老人欢迎,这部分占总体的40%。相反,只有老人的环境所占比例最低,只有10%,这说明在居住环境设计中,不能将老年人完全与其他群体分开设置,这样会增加老年人的孤独感和铍抛弃的感觉。因此在现代居住小区设计中,一方面是适合各个年龄阶层的通用设计,另一方面应有专为适合老年人特征的设施(包括小区中各种细节的设计及设施的选用和配备),不能将其从太的社会环境中分裂出去。

3.3老年人室内各空间面积安排意愿

在这项调查中,要求客厅和卧室大些的老人分别占42.5%和40%,这个结果也是比较符合老年人心理的,有些老人时常感到孤独,在空闲时间非常渴望能与同龄人进行交流,因此,需要客厅面积稍大些。卧室是老人待时间最长的空间,其舒适性也是最受注重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体力会逐渐下降,卧室大些会给老人预留出足够的护理空间,因此有面积大些的需求。

与厨房和餐厅的面积比起来卫生间的空间更受注重,因为卫生间是老年人的事故多发地,其面积太小将会影响到一

些扶手的安装,尤其是坐便器的安装,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原因,上厕所的次数会逐渐增加,再加上腿力的不足,坐便器是必备的,但是由于卫生间面积小,座便器占面积较大,部分家庭采用蹲式马桶,给老人带来很大的不便和潜在的危险,卫生间的面积不宜太小,应保证足够的轮椅的回转空间及护理空间。卫生间的地面不应有过高的地坎或门轨等突出物,地面应采用防水、防滑材料。

3.4给老年人晚年生活带来不便的因素

为老年人晚年生活带来不便的因素包括:居佳面积小、居住楼层高、采光日照不足、厨房、卫生间设施不合理等等,调研数据显示占据首位的仍然是居住楼层高的问题,占总体比例的52%那么这就要求在未来设计中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7层以下设电梯,方便老人上下楼。另外厨、卫空间设置不合理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就需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和需求来瑟置,老年人卫生间应根据需要安装尺度适合、安装牢靠的安全扶手,使老年人可以独立完成洗浴过程,扶手要有一定的抗冲击力,以便老年人发生意外滑倒时可以抓住,扶手的安装位置因老年人衰老和病变的部位不同而变化。在设置时应有预先设计,以便随着老人身体条件的变化设施也能进行灵活的调整。

厨房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生活的自理能力。一些走动困难但上肢完好的老人,坐下来也可以在厨房操作,因此要根据不同老人的操作姿势而留出足够空间如站姿、坐姿或乘轮椅。出于让老年人入厨容易并减少失误的目的,要求洗池、操作台和灶具上表面要保持同一高度,并按操作顺序连续布置有关设备,这样可以简化程序。

阳光对人类来说极为重要。白天不靠窗户采光是不行的,窗户的大小决定着白天室内的亮度,因此应适当加大窗的比例来增加进光量。另一方面采光方面由于现代建筑越来越高,很多低层住户的采光都会受影响较为严重,缺乏阳光对人们的身体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应适当增加楼间距,以保证低层住户的需求。

4适宜老年人居住的室内空间设计要点

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之上,总结出老年人居室设计的要点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提高老年人室内活动的安全性,二是运用环境的支持增强老年人生活的自立性。

由于老年人平衡感、反应灵敏度等生理机能方面的明硅衰退,室内设计应更为注重安全性设计,例如在功能分区和空间划分上要力求简洁、流畅{老年人通行的通道、楼梯面料不宜采用如磨光石材之类的硬质光滑材料。为老年人室内设汁的地面,特别是楼梯踏步、平台,不宜选用黑色或深色材料。地面材料要平整、防滑、耐磨、无高差,并需充分考虑他们步行和使用轮椅的空间,以保持此范围内活动安全畅通。老年人室内设计也应避免用大面积的金属和玻璃等材料,以免发生意外对老年人身体造成伤害,居室设计应简约,不宜设计复杂的吊顶,不宜大面积使用纤维质软装修和大量板材装修,严禁使用散发有毒有害气味的装修材料。

细节设计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生活的独立性。例如在家具设计上,依据老年人机工程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臂力会逐渐高于腿力,因此设计时要强调臂力的作用,不宜有吊柜和带有低于双膝的抽屉家具。家具要坚固稳定、便于扶靠和使用,在形态设计上宜采用圆角设计。使用的方便性主要是易于老年人操作,减少无谓的过程和动作。另外扶手的安装,门窗的选择、杠式把手及各种设施的配备等,其使用的舒适性和便捷性主要体现在给老年人带来的独立性。

总之,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从环境设计的角度出发,按照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改善当前居住环境中存在的种种缺陷和不足,提高老年人室内活动的安全性{运用环境的支持作用充分弥补老年人逐渐衰退和丧失的各种机能,增强老年人生活的自立性,尽可能长久的保持老年人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老年人生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宝真,黄南翼,老龄社会住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6

[2]亓育岱,老年人建筑设计图说[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于富昌,老年住宅户型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2005,7

浅析老年住宅室内精细化设计 篇3

早在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中,65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超过了1亿人,估计到2045年,65岁以上的老龄数量将占到总人口的20%以上,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城镇家庭拥有多套房产,子女忙于工作无暇顾及老人的情况也不在少数,这一系列趋势的推动下是老年人生活模式的改变。总结概括为:环境行为理论基础上的生活自主化、行为独立性、以及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进一步增高。

二、我国老年住宅室内设计的发展

虽然老年特色的住宅开发数量在中国已经初具规模,开发商和经销商打着“最适宜老年人”的招牌,但这都掩盖不了老年人住宅室内设计还处于初级阶段的事实。我们常见的养老体系有大致的三类:1.养老设施机构,是指专门帮助老年人建立的养老机构,2.社区养老,3.家庭养老模式。从室内装饰装修行业来看,也仅是针对装饰风格,至于对室内设计的最优化设计仍处于不完善的阶段。

三、老年住宅精细化设计原则

1. 尊重老年人活动能力及范围

居住空间环境是指长时间生活的居室,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不同年龄段、健康状况的老年人的活动范围和活动能力,身体机能衰退是显著特征,社会交际范围缩小的生活状态决定了他们的“生活圈”是基本固定的。

对室内交通流线的控制、功能分区的集中,这种集中一般体现为以卧室为中心,附属功能围绕其展开,根据对人体身高的研究,进入老年之后,在70岁的时候身高会减少2.5%-3%,女性的身高甚至可能减少达到6%;同时机体的环境认知能力也在下降,包括身体的神经感知系统。设计策略有:把空间融合在一起,厨房和客厅的结合、卧室和客厅的结合等,必要时用可以动的间壁墙划分空间,这样动线灵活缩短了老年人的行走路径。

2. 注重老年人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

当老人退休后,子女都希望父母可以颐养天年,在舒适的房间里休闲养生,当下生活方式极大丰富的趋势之下,老人更希望发挥“余热”,培养一些有意义的兴趣爱好,例如摄影、书法、收藏等。针对这样的诉求设计策略是:共享,满足一个空间并不只有一个功能,例如一个老人的书房可以是花房、阳台、书案、品茶区结合的空间。

四、老年住宅功能精细化

为老年人提供一种“家”的感觉,而不仅仅是满足“居住”的要求,老年住宅合理的设计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的最优化。

A入户空间:室内玄关部分是连接室内外最重要的空间,使用率比较高,以使用轮椅的老年人为基础标准,玄关面宽不应小于1800mm,以便轮椅转向,配备的座椅高度在250mm左右为宜,入户衣柜和鞋柜800mm处应设置扶手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身体支撑,地面材质可以选用实木地板类及地毯类摩擦系数大的材质,以防止老年人滑倒,此外应该提供足够的照明,老年人的视觉知觉不够敏锐,足够的照明是重要条件,照度(lux)应该维持在160以上,无障碍门框设计,普通防盗门底框对老年人是一种安全隐患,也是现代商业化老年住宅应该解决的问题。

B室内走廊:室内走廊是室内建筑重要的水平交通空间,起到的是室内各个空间的连接作用,由于建筑条件的限制,无法对空间尺寸进行调整的前提下,精细化设计是指对界面和功能的改善。老年人的肢体力量下降,应在800-900mm墙面上配备扶手,地面尽量采用防滑地面,特别是卧室到卫生间的走廊,是老年人使用最频繁的交通空间,此外墙裙尽量使用硬度低且方便清洁的材质,如漆面木材、软塑材料等。

C室内公共休闲区:室内的公共休闲区是老年人集会的主要场所,这样空间类型主要包括室内门厅、交通连廊的交汇处、建筑内共享空间等,这样的空间里老年人往往是坐下来三五成对谈心交流,这样的空间既是休闲空间,更是老年人精神健康的“促进”空间。室内公共休闲空间设计需要注意,保证足够的光照和照度,阳光照对老年人的机体健康尤为重要,舒适的向心环岛座椅,向心的环岛座椅的围合形式,利于促进邻里沟通和老年人交流,功能倾向明显的休闲区域,例如书法书写区、舞蹈练习区等,室内公共休闲空间是老年人“走出来”的理想空间。

D卧室:卧室必然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空间,不乏有罹患疾病卧床的老人,设计实践表明更多的老年人希望卧室功能的多样性,除休息的基本功能,餐饮台、影音娱乐、基本起居、衣物晾晒收纳等功能,被越来越频繁的提出,这与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活动范围有关。

设计的策略有,卧室飘窗的延展设计,结合收纳空间和部分衣物晾晒的空间;基于床头柜改造成简易的餐台,例如施罗德和里特维尔德设计的床边桌一样,靠近使用者头部没有储物结构,另一侧是储物格和伸缩的储物空间,是一款三面都可以利用的多功能设计,是很好的设计借鉴;至于娱乐设施,引入隐藏式设计,墙面加厚基础上电子娱乐设施植入墙体,这种设计方法既保持了空间的整体性,又能满足使用需求;老年人对收纳功能的特殊需求,季节性的生活物品占用大部分室内空间,通常天花板有较大的收纳空间,透明的收纳架是很好的解决方案,这里需要说明看不清储存物品的位置,其收纳意义也就失去了,储物架的面宽和进深都应该根据不同业主经行二次设计,配备可移动的台阶,方便老年人上下取物。

E卫生间设计:是事故发生率最高的空间,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尺度与普通卫生间必然会有差异,身体不便的老年人可能需要监护人的帮助,或者乘坐轮椅,轮椅最小的转弯半径为1500mm左右,这就要求在便器侧面至少有1m、前方有至少500mm的空间,此外在靠近墙面的一侧应该设置扶手。

关于创造老年人洗浴的便捷形式,更舒适的洗浴体验并不是清洗身体,而是从更衣到保养再到休息的过程,把更衣间和浴室集中到一个空间中,淋浴、浴盆和更衣间分置两边,在入口处设置面盆,这样的集中式能体现更好的功能流畅性,同时应特别关注换气,热水产生的大量水蒸气和凝结的水珠都是安全隐患。

五、结语

老年住宅的建筑功能和室内设计仍然处在不完善的时期,对老年人生活需求的考虑和深入研究是这种精细化设计研究的重点。通过对于老年住宅人性化、功能性、可持续性、服务性以及科技性的分析,设计师会对老年住宅精细化设计的研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李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

[2]黄方艾.重庆都市区养老院居住建筑设计初探[D].重庆大学,2012.

[3]张书鸿.室内设计概论[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老年住宅与室内环境 篇4

一、老年人住宅内外无障碍设计及其重要性和迫切性分析

城市的现代化规划和发展少不了对无障碍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城市无障碍化环境不仅极大的方便了老年人的生活和出行, 对于提升其生活质量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以及体力的下降, 住宅内外倘若没有无障碍通行系统, 那么势必会增加其行走和生活的难度, 以下, 笔者简要就无障碍设计的相关内容加以简单的介绍。

1. 我国无障碍设计现状分析

无障碍系统在都是建筑、交通以及公共环境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 尤其是在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场所——老年人住宅建筑中。其他诸如在步行道中为盲人所铺设的通道, 以及各个公共场所为残疾人所提供的辅助设备等等。但从整体来看, 我国的城市无障碍化建设程度并未达到国际大都市的发展要求, 尤其是在我国的老年人住宅室内室外, 其无障碍化设计的观念相对较为薄弱, 对其重视程度不够, 无障碍住宅建筑并没有按计划纳入工程建设之中, 这就无法有效满足老年人以及残疾人的需求。

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的数据显示, 我国只有百分之一点二左右的老年人使用轮椅, 而且这些老年人中大部分都需要人陪护, 上肢健全有力、可以在轮椅中自理的老年人相对较少, 通过老年人的轮椅使用以及使用拐杖的比例比较, 发现在老年群体中, 使用拐杖的老年人的比重相对较高, 大概在老年群体中占有百分之十三的比例, 这也间接的说明, 绝大多数老年人在室内并不是借助轮椅的, 而是借助于拐杖的。因此, 着重在室内导入无障碍系统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见表一。

2. 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以及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要求不断得到提高, 全社会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要求日益突出, 关爱老年群体, 有效推动我国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目标的实现, 构建和谐、平等、友爱的社会氛围, 成为我国诸多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无障碍化的设计和应用, 不仅有效适应了我国逐步增加的老年群体数量, 而且对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老年人住宅内外无障碍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 我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逐步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步和成绩, 但是通过与国际大都市的比较, 我国的无障碍化建设要求仍然与其有着一定的差距。针对这种情况, 我国需要不断对无障碍设计加以优化, 充分发挥无障碍系统的优越性, 使其惠及更为广阔的人群, 此外注重对住宅区和居住小区的无障碍化设计, 这是我国的无障碍化设计的大的发展趋势。

1. 对城市公共环境无障碍设计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需要深层次推动我国城市的无障碍化设计, 在老年人的住宅外部的公共环境中, 如公园、车站等等, 在公园里通过借助于不同的图形、色彩等标志有效对游人的游览路线加以引导和提示, 有效为老年人群体提供所需要的道路信息;在车站出借助图形化信息只是来对外地、外籍游客提供相关信息, 减少这些群体外出的出行困难推动我国城市深层次的无障碍化建设。在新建和改造城市的建设中, 要将无障碍化设计放在重要位置, 让老年人群体更好的享受无障碍化系统带给老年人的诸多便利, 提高生活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将老年人的生活权利落实到实处。

2. 无障碍化设计所面向的群体逐步拓宽

传统的无障碍设计大多只会注重于残疾人、老年人群体的特殊需求, 但是无障碍化设计并非只是单纯的为老年人、残疾人服务, 这种设计体系应该着重于对人类公用的产品的、能够应答、满足所有使用者需求的产品研发。在产品的使用界面设计中, 其知觉方式的选择是对产品功能的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这是因为人类所拥有的诸多感觉, 如视觉、听觉、触觉等等, 残疾人不一定完全具备, 因此可以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的不同特点, 设立不同的有针对性的特定通道。

在对老年人的生活形态的调查和研究过程中, 发现诸多老年人不服老, 不愿意承认自己老了, 因此在对产品设计时, 其产品指向不应该具有明显的指向性, 进而有效对老年人的需求加以有效的满足, 这种适用于大众人群、又可以满足老年群体基本需求的产品, 目前以逐步成为我国产品设计的趋势。

3. 将无障碍化设计的重点放在住宅以及居住小区的无障碍化设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人类的生活水平和层次逐步得到提高, 人类生活的内容和活动日趋复杂和多样, 因此住宅区已经不单单是休息和睡眠的场所, 应该注重对住宅区其他功能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接下来的无障碍化设计, 可以根据社会人口的结构组成情况, 来有效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健康状况以及特殊人群的需求, 推动无障碍化设计在住宅区内部的应用。

残疾人与其他正常的社会群体一样, 他们同样拥有参与社会的强烈渴望, 但是由于他们自身的缺陷型, 这就导致了他们在住宅区内停留的时间相对较长, 因此, 倘若只在社会公共区间内考虑无障碍化设计, 而对其经常会停留的住宅去不予考虑, 那么这就势必会增加残疾人的生活苦难, 导致其空间的狭小以及无法有效使用某些设备, 进而使得其失去或者部分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 增加社会和家庭负担。

无障碍化系统在老年群体住宅区的应用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无论是在我国的城市还是农村, 对于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大多都倾向于家庭养老, 这也间接的与世界范围内普遍提倡和主张的“让老年人尽可能长时间的与家人呆在一起”的理念相切合。家庭养老模式与我国的传统观念一致, 也有效满足了青年人汇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愿望和要求, 但是尽管他们彼此之间需要长时间的接触,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老年人愿意与晚辈等生活在一起, 老年人希望拥有自己较为独立的住房, 而且可以与子女相邻较近, 以便子女更好的对其照顾。倘若子女的经济能力无法为老人提供一套单独的住房, 不具备分局的条件, 那么对于住宅内部的设计不应该局限于老年人的生活特性, 对于二代、三代人的生活习惯、娱乐习惯等等也要加以考虑。综合来看, 如何有效满足我国老年人的无障碍化要求, 进一步从其住宅设施中有效发挥无障碍化系统的优势,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并且更好地与青年人的生活需求相切合, 逐步成为建筑师们的关注焦点。

三、结语

无障碍设计工作是我国公益事业的一项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老年人住宅室内外的无障碍化设计, 强化无障碍化设计理念, 让全社会对无障碍化设计加以了解和认知, 进而对其以支持。努力营造全社会对老年群体、残疾人群体以及妇女、儿童的关注和关怀, 营造良好、和谐的氛围, 为推动我国和谐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基础。笔者衷心希望, 以上关于对我国老年人住宅内外无障碍化设计的一些探讨和研究, 能够被相关负责人合理的吸收和采纳, 进而不断提高我国的无障碍化设计水平, 保障老年人群体的基本的生活权益, 提高其生活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摘要:随着老年人数的不断增加, 老年人的住宅设计愈发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在传统的老年人住宅设计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和局限性, 老年人的居住需求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 因此在对老年人的住宅设计中, 需要进一步深入对老年人住宅方面的思考和研究, 进一步提高老年人住宅的舒适性、安全性和科学性。在当前发展阶段下, 如何有效更改和修正传统老年人住宅设计中的不足, 并逐步探究其完善的科学设计来有效满足我国老年人的居住需求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以下, 笔者简要就老年人住宅室内外无障碍设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加以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老年人住宅,无障碍设计,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瞻.城市住区中适合老年人居住的通用住宅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 2011.

[2]刘维.中英老年人居住空间无障碍设施设计的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 2009.

[3]李改英.无障碍设计的发展趋势[J].包钢科技, 2009, (1) :94-96.

[4]谭静.老年人住宅的无障碍设计[J].山西建筑, 2006, (4) :44-45.

[5]黄燕.老年人住宅的住房政策和建设发展建议[J].山西建筑, 2008, (12) :41-42.

[6]谢浩.关于无障碍设计的思考[J].城市, 2008, (8) :74-76.

[7]郭韬, 王贺.现代老年人住宅设计要素探讨[J].住宅产业, 2012, (6) :45-47.

[8]韩宇翃, 侯奕屹, 曲延瑞.居家养老模式下的高层住宅无障碍设施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 (24) :50-51.

[9]余涵.关于日本养老设施建设与发展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3.

住宅群体空间环境组织与居住环境 篇5

1 住宅群体的空间构成要素

1.1 构成要素

住宅群体的空间构成要素可以分为两类:硬质要素、软质要素。1) 硬质要素:包括公共建筑或住宅的墙面、围墙、过街楼、地面铺装等。2) 软质要素:包括行道树、树木、灌木丛、草地、花圃、水面等等。

1.2 空间领域的划分

空间领域是指居民户外活动的空间范围, 一般具有不同的领域使用性。在进行室外空间布局时, 它是一个重要依据。空间领域的使用性质分为公共空间和半公共空间、私有空间和半私有空间四个层次 (见图1) 。

1.3 空间围合的类型

住宅群体空间的围合类型有三种:带状、片状、混合状。

1) 带状空间。带状空间是住宅群体围合的另一类手法。该形态具有服务半径均衡, 空间景观变化丰富、富有空间情趣、易于功能分区、利于户外运动组织等特点。例如在湖州市东湖苑小区详细规划中即采取了带状空间的组织形式。2) 片状空间。片状空间是住宅群体围合普遍采用的手法。其基本形态有矩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混合形和自由形六种。3) 混合空间。该类空间形态集片状与带状特点于一体, 兼有开阔的空间尺度与富有变化的空间情趣双重特点。

1.4 空间的尺度与比例

在一定的条件下, 建筑物的高宽比, 即:建筑高度和空间宽度之间适宜比例, 能够形成良好的空间尺度感。我们一般认为庭院和广场型空间的高宽比不大于1∶4, 带型空间的高宽比以1∶1~1∶2.5为宜 (见图2) 。

1.5 空间构图的基本手法

1) 对比。指物体之间的差别, 例如大小、高低、长短、宽窄、硬软、虚实、色彩的冷暖或明暗之间的对比等。对比是建筑群体空间构图手法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对比可以丰富建筑群体的景观环境, 打破给人造成的单调和呆板的感觉。2) 节奏与韵律。指同一形体有规律地重复或者较零星地使用而产生的一定的空间效果。节奏和韵律在形式上其实都遵循着间距这种规律性, 并且能以一定的几何对位为前提, 这种构图手法经常用在一些沿街或者沿岸等带状布置的建筑群体的空间组合当中。

2 住宅群体之间的立体组合形式

住宅群体在立体上可分为多层、高层、低层三种类型。其群体组合可分为同类型组合与混合组合两类。

2.1 同类型组合

1) 多层住宅组合。该类型组合比较普遍, 其组合方式包括:行列式、点群式与混合式。2) 高层住宅组合。该类型包括塔楼式、板式与混合式。3) 低层住宅组合。该类型包括独立式、联立式与混合式。

2.2 不同类型组合

1) 多层与高层的组合;2) 多层与低层的组合;3) 高层与低层的组合;4) 多层、高层与低层混合组合。

3 住宅群体空间构成要素的整合

住宅群体的空间效果是通过其间多种空间构成要素的整合达成的。

1) 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在住宅群体组合中的参与, 不仅丰富其功能构成, 而且对空间的组织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也为空间的标识性产生积极意义。2) 住地道路。住宅群体内的各种道路系统不但有交通方面的功能, 而且它本身是让人感知住群空间的一种引导性的途径。住地道路的位置与线形在住群空间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总之, 住地道路的设计应与住宅群体内的城市设计相结合, 注重步移景亦移的空间感受。同时, 住地道路本身的质感、色彩也很重要。3) 停车场库。住宅群体内的停车场对交通组织与空间效果也产生较大的影响。建议停车场的位置选择不应影响居民户外活动, 并建议停车场地面采用嵌草铺地形式。停车库分为地面与地下两种形式。地面车库的位置选择与其他建筑的组合关系是考虑的重点。同时其造型与色彩应与住宅群体相协调。地下车库有全地下与半地下两种, 地下车库的使用无疑对住宅群体的空间组织是积极的。地上地下空间可以复合使用, 其地上部分可以组织户外活动场所与绿地小品等。由于地质条件因素与造价因素, 部分车库可采用半地下形式, 其上半部分高于室外地坪, 这样也创造了住群内地面的高低变化。4) 绿地小品。绿化无疑是住宅群体空间内最具活力的部分之一, 住宅群体的绿地空间是居民亲近大自然的第一步。住宅群体应是人与自然交融的场所, 是与自然共生、共创的空间。绿地是居民户外活动的主要载体, 植被的有立体配置可大大改善住区的空气质量和景观环境, 同时绿地也是分隔空间的手段之一, 对改善住宅之间、住宅与户外场地之间、住宅与道路之间的干扰起到积极作用, 更可为隔离外界噪声起到积极作用。绿地中各类元素, 如亭子、花架、水池、园路、山石、乔木、灌木、草地, 以及硬地铺地、活动场地等的合理组织, 可创造良好的室外环境, 使居民愿意接近与使用户外设施, 提供老人、儿童休闲娱乐, 邻里日常交往的场所, 形成亲切、安宁、和谐的生活气氛。5) 街廊设施。街廊设施是住宅群体空间内近人尺度的细部处理, 是住宅群体空间内的户外家具。就像室内家具的布局与选择一样, 街廊设施在住群空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路灯的样式、指示牌的造型、户外桌椅的选择、住地雕塑的创意、住区入口与围墙的设计等, 都会丰富住宅群体空间的内容, 增添住宅群体空间的品质, 塑造住宅群体空间的活力。

现代城市住宅社区与环境艺术 篇6

关于什么是环境艺术,我曾经作过这样的表述:“环境艺术是为实现人类生存居住环境的艺术化、科学化服务的以造型艺术为主导、以科学技术为互动力的系统整合艺术”。

也有的专家表述为:“环境艺术是利用各种艺术方式和技术手段,对实体环境进行总体艺术设计,以创造空间形态美的一种综合艺术”,“环境艺术是以美学、道德和生态问题为基础的公共行为”。

发展城市环境艺术就是要按艺术原则进行城市环境的建设。城市环境艺术几乎涵盖了公共艺术、或称室外造型艺术的一切。不仅要求城市系统的观赏性要素,如园林、雕塑、绘画等等造型艺术具有高度的文化艺术水准,而且要求城市系统的实用性要素,如建筑、照明、城市家具、甚至道路等等,也要尽量地把它们打造成赏心悦目的艺术品,从而提高城市环境的文化艺术层次,营造一种合乎人性的工作、生活空间环境,显示城市的独特风貌,张扬城市的个性。

城市是一座环境艺术宝库。而环境艺术,又如同城市的明眸,最能反映出城市的风采。环境艺术所达到的高度,是一个城市社会文明程度、社会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

中国现代城市环境艺术发展趋势有以下特点:

1、对环境艺术的重视程度普遍有了提高,涌现了众多喜闻乐见、异彩纷呈的精品。从政府到民众都越来越认识到环境艺术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越来越认识到环境艺术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在艺术家和建设者们的辛勤努力下,我国城市环境艺术水平大步提高。环境艺术已经成为城市形象的文化艺术名片,成为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的必备条件。

2、科技的日新月异发展越来越推动和支持环境艺术的创新。如雕塑中之有“七彩金”出现,水景中之有音乐喷泉出现。环境艺术照明也在科技的支撑下,以其独特的艺术构思,创造不同环境的艺术风格,给人以美的感受。这就充分印证了19世纪的法国大作家福楼拜关于“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塔底分手,在塔顶汇合”的著名论断。这就是说,艺术和科学必然要完美结合,互动发展。

“七彩金”是我们环境艺术委员会公共艺术部的主任黄剑独创的新型雕塑材料,不锈不蚀,永不褪色。《明皇贵妃马球图》群雕中杨贵妃发髻上用七彩金制作的牡丹花簪,绚丽幻变,光彩夺目,打破了金属雕塑的单一色彩,更增加了雕塑的感召力和艺术的魅力。为奥运场馆创作的这群雕塑,人物和马的形态各异,动感极强而富有击球时的热烈情节,足以为奥运会增色,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3、环境艺术的需求正在由大、中城市向小城镇扩延,提升了我国城市环境艺术的整体水平。

4、环境艺术布局由点向线(如道路两侧、水系两侧)和面(如广场、街区、城市)发展。

5、环境艺术的审美取向越来越向“人工环境自然化”发展。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由于城市环境艺术刚刚才开始受到普遍重视,目前一些城市,甚至是大城市、明星城市,“环境艺术”水平还不高,“现代化”和“艺术化”还存在很大落差。例如:

1、缺乏环境艺术总体设计。一些城市的街景和天际轮廓线不美,城市色彩不丰富;一些城市没有让人“过目不忘”的艺术精品和艺术标志物;杂乱无序、尺度不当、摆放位置不当、艺术效果较差等现象每有所见。一些住宅小区虽然很重视环境艺术,但因规划设计不到位,意境不高雅,流于景点的堆砌。

2、个别环境艺术作品过于抽象和另类。特别是个别雕塑作品,没有很好考虑当地居民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情趣,甚至抽象另类到教人看不懂。城市环境艺术是公共艺术,应该能与公众交流,被公众感知和认可。不是大众认可的作品,就不具备在公众场合存在的资格。

3、环境艺术作品雷同和重复较多。艺术的生命是特色,特色的大敌是模仿。建筑造型缺乏变化和特色,造成所谓“千城一面”,出现了城市形象的“特色危机”。而国外一些城市无论如何变迁,都极力维持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这种特色使人一见之后就把它铭记于心。

4、一些环境艺术作品没有体现出本地历史文化和艺术的环境特色。艺术家努力表现自己思想、风格的艺术品,却往往脱离了城市的文脉与人民的精神风貌。此外,不恰当地照搬国外的名作精品,也成为环境艺术的“不和谐音”。

凡此种种,一些城市给人总的观感是:现代的城市设施,落后的环境艺术。迫切要求我们把城市的环境艺术建设作为城市现代化建设一个重要课题。

(二)

21世纪的现代城市,不仅要具有现代气息的城市设施,更要具有现代气息的环境艺术。优秀的城市环境艺术是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

现代城市的环境艺术应当强调生态性、文化性、经济性。兹分述如下:

1、城市环境艺术首先要注重生态性

胡锦涛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精辟的概括: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生态:也称为“自然生态”,即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也可简单解释为“物种的生存状态”。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解决人类更好地生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生态性就是可持续发展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发展环境艺术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社会实践。

环境艺术的生态性可以简单表述为:生态美。即艺术和生态的完美结合。

美的存在领域十分广泛,传统的美学分类是: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的美——社会美;存在于精湛、考究的制作工艺之中的美——工艺美;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的美——艺术美;存在于大自然的美——自然美;存在于科学领城的美——科学美,等等。

“生态美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是一种受美学理论支配的现代化新浪潮。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生态学迅速发展并向其它学科渗透,国际上逐步形成生态美学。1994年,我国学者提出生态美学论题,并先后组织多次学术讨论。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环境艺术的发展,我在2002年提出要加紧建立“人居环境生态美学”新学科的倡议,并撰写了《人居环境生态美学刍议》的论文。将“生态美”初步表述为“由于环境内部生态结构健全、生态系统平衡而表现于外部,被人感知的美感”。

美国女生物学家雷希尔·卡逊1962年在《寂静的春天》中有一段经典性的描述:“原来百鸟歌唱、春光明媚的春天,如今阴影笼罩,已听不到鸟鸣的音浪;以前清澈的河水、清澈的小溪游洄看鱼虾贝类,绿荫碧波的池塘栖息着异类的水生生物,现在捕不到鱼虾,也听不到动物的声息一一像失去了任何生命似的一片寂静;曾经一度多么引人入胜的林阴道路和怡神悦目的百草鲜花,现在只见像火灾浩劫过后的焦黄的、枯萎的植物;小鸡、牛羊成批的病倒或死亡……。”这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描述,揭示了万物生长时的美和生物灭绝后的丑。

(1)生态美的美学特征是“慧中秀外”。生态美感,是外在的表现。生态结构健全、生态系统平衡,则是产生美感的内在本源。“慧中”才能“秀外”。高楼林立、“现代化形象”突出的城市未必就能给人们带来美感;而生态良好的城市却可以让人得到美的享受。要防止“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做表面文章。

(2)生态美的主要标志是“生物多样性”或“物种多样性”。构成自然环境的因素有两大类:一是“原生环境因素”,如阳光、空气、水体、土壤、岩石、温度、湿度等。二是“次生环境因素”,即除“人”以外的一切生物环境因素(物种),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生物多样性”就是各种“次生环境因素”如动物、植物等丰富多样,草树茂盛,鸟语花香,生机蓬勃。如果生物种类很少,就表明生态环境不好。

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和前提是,在开发建设活动中首先要保护好各种“原生环境因素”如空气、水、土壤等,不受污染和破坏。

因此,对各类建筑,要求是艺术化的“绿色建筑”。因为“绿色建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最小,对资源的利用最节省、生态性最好。对各类环境艺术作品,要求采用不污染环境的“绿色材料”和“绿色工艺”。此外,环境艺术照明要避免产生“光污染”,并尽量采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园林绿化中要多种高大树种。树木堪称城市环境艺术的“全能冠军”。它不仅有制氧、固炭、吸尘、减噪、蓄水、降温等多种生态功能,而且“无树不成景”,具有卓越的造景艺术功能。

最近到天津市去开会,有了新的观感。天津素有“万国建筑博览馆”的美誉,建筑物很漂亮。为了迎奥运,天津对60条道路和20片重点地区的市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对道路沿线的建筑、围墙、公共公用设施、路灯照明设施,直至路名牌、路灯杆、候车亭等进行艺术化、景观化改造。特别是在道路沿线建设了丰富而有特色的城市道路园林绿化景观,绿化到建筑或围墙根,显著提升了城市环境艺术的生态文明程度,进一步展现天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大都市现代化气息,给城市面貌带来清新亮丽的变化。

2、城市环境艺术要有厚重的文化内涵

所谓“文化”,我国字典的解释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教育、科学、文艺等”。

国外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是:“一个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整体”,“一种物质上、知识上和精神上的整体生活方式”,“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成果”。

“艺术”是“文化”的一个部分。“艺术”又反映和演绎“文化”这个总体。

城市是历史文化积淀的载体。一个城市的文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审美作用和凝聚力作用。

这里想着重讨论一下环境艺术文化内涵的继承与创新问题。

总的认识是要“有创新地继承,有继承地创新”。

(1)建筑是形成城市环境艺术特色的主要因素。它既是城市文化的承载者,又是城市文化的推动者。环境艺术要求城市建筑遵循统一、变化、协调的美学原则,创造既统一又有变化的城市建筑艺术美。

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把创新看成是异类而加以排斥;二是把继承看成是守旧而不屑一顾。

建筑艺术的文脉传承,并不是提倡简单的完全的“复古”。因为营造新建筑与保护古建筑不一样,与搞仿古建筑也不一样。

保护古建筑讲究“修旧如旧”,不能改变它的结构和造型风格,否则就不成其为古建筑了;仿古建筑是古建筑的复制品,也不允许走样。而搞新的建筑,固然要讲传承。但是继承绝对不是简单的完全的对古建筑的重复。

古代建筑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一些缺点,或者已不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比如说采光,就处理得不大好,要作改进。改进也是一种创新。

(2)创新也要有“根”,要寻根。“根”可以体现文化底蕴和功力,增加建筑的历史厚重感。我们建筑创新也有寻根的问题,传统文化就是一种“根”。现在我们的建筑要找根,有的是找到了我们中国建筑文化的根,有的是找到了欧洲建筑文化的根。这体现了我国环境艺术的包容性和博大胸怀。

后人品论王羲之的书法,说是“兼撮众法,备成一体”。“众法”讲的就是“根”;“一体”讲的就是创新。建筑与书法是两种艺术,但道理是一样的。

(3)地域性和民族性仍然是城市环境艺术创作的一个主要原则。中国各地的古代建筑,有很多很好的建筑符号,比如说江苏、浙江、安徽一带的“马头墙”,既美观,又有突出的功能性。但是,马头墙用在高层建筑上就有难度。而聪明的设计师就会独具匠心。

我在安吉县就发现一个高层的银行建筑,它的建筑结构上没有马头墙,但是在外立面装修有马头墙的影子,可以看出与徽派建筑的传承关系。所以,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可以通过结构、装修等不同的方式来继承和发扬。

(4)环境艺术的文化品位,还表现在十分珍惜历史文化遗产、传承文化脉络。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底气,是凝聚力的根本。科学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要珍惜历史文化的价值。因此,城市环境艺术创作,一定要注重文化的继承性和文脉的延续性。既有时代的精神又有历史的风韵。

记得有这样一则报道,某市某住宅小区在开发中把一座古亭拆毁了,却又立了一块碑,赫然大书“××亭遗址”。当事人是知道这座古亭的人文价值的,否则不会为它树碑立传。而知道其价值却又把它拆毁,这就不能不说是保护人文环境的观念极为薄弱了。这样随意拆毁古建筑的现象不在少数。

3、城市环境艺术要注重经济、效用原则

“经济”,就是要求以较少的耗费获得较大的成果。

“效用”,则是指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满足的程度愈大,效用就愈好。

人居环境的经济效用原则,就是既要耗费少、成果大,又要使居民获得满足。

“经济”是相对“不经济”而言的。“不经济”又可以分为两种:外部不经济和内部不经济。

(1)外部不经济

即市场主体行为对环境资源的不利影响由该行为主体以外的第三方——他人或后代人承担。例如,无节制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导致环境资源的枯竭、污染、毁灭,对全体开发、利用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包括对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害。

环境艺术的创作、使用,虽然不大可能会造成或者迄今为止还没有造成这样的严重后果,但也足以让我们引起警惕。

(2)内部不经济

即环境艺术活动没有考虑建造成本的经济性和没有考虑建成后使用成本的经济性,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这方面的事例已经有不少了。因此我们要努力做到内部的经济性。

以园林艺术为例。我国作为园林大国,在造园艺术宝库中,有许多强调经济性的论述。

一是造园占地面积应适当控制。中国造园技巧特别推崇“小中见大”的传统手法。即所谓“显露者浅、蕴含者深,园园相套、层层推进,又隔又通、步步见景,咫尺之间,千回百转”,园景层出不穷。

国外一些学者也从“舒适”和“亲切感”的角度,对庭院空间进行了“宜人尺度”的量化研究。他们认为,室外空间尺度过大,会形成缺乏“人性”的、旷散的消极空间。真可谓中外所见略同。

鉴于土地的稀缺性,城市和住宅小区不能动辄辟地若干亩,搞大广场、大草坪。大而无当,既浪费资源,又增加业主的负担。尤其是那些规模较大的小区,周边的居民对中心花园等公共空间的共享度很差。不如将小区分为若干组团,楼座摆放成围合、半围合空间,每个组团分设小型花园和若干个庭院景观,使居民享受景观的“均好性”。

二是大面积草坪和喷水池应慎用。草坪的建造和养护费用均较高,可作点缀、穿插用,不宜作为主景。与其建造喷水池,不如开辟水面来得实惠。曲水一泓,岸边多种花树,水中遍栽芙蕖,春来花红叶绿,夏至碧荷飘香,配以亭榭曲桥,可观可赏,可休可憩。有条件的地方或可配建露天游泳池,既实用,又提高了社区的档次。

三是造园材料应尽量本地化、乡土化。园林重在有个性,有地方特色(本土特色)。不重视本地的造园材料,而从数千里之外购运奇花异石。其弊有三:一则价格昂贵,成本不菲;二则难养护。因气候差异,有些外来花树难以存活(我国南方造园易,北方造园难,主要是植被存活问题);三则失却本地风光特色,形成千篇一律,“此景到处见,到处见此景”,情趣索然。因此,必须坚持造园的本土性。外购奇花异石,略作点缀,未尝不可;全部引进,则入歧途。

我常存疑问:一些外购花草繁多的住宅小区,两三年后,因气候和维护费用等原因,景观能维持多久?如果是这样,又何必由于这些而增加成本和售价呢?

四是提倡“粗粮细作”。考察一些城市和住宅小区的经验,采用普通的石材、竹材等乡土建筑材料,经过匠心独运的设计、构筑,亦可造就不凡景观。建筑材料如此,花石草树亦如此。而有一些小区,采用了许多名贵材料、奇花异树,但因匠心稍缺,造园效果亦不见佳。

五是善用“借景”。这是一种最经济的造园手法。景观的生成,必须造景与借景并重。我国许多名园都擅长使用这一手法,有所谓“远借”、“邻借”、“仰借”、“应时而借”等诸多技巧。不费分文,就丰富了园林的景观。

我们在作园林规划设计时,要巧于因地借景。

例如,借“外景”:凡小区远近目力所及的美景,都可以汲引到小区景观之内。为此,就要妥当地布置楼座,避免把可借之景挡住。而对一些影响小区景观的“外景”,则可种树以遮隐。

目前,时兴一种“水景住宅”,有的是沿江而立、傍湖而踞;有的是在小区内用人工挖出小河一弯、碧池一泓;有的则在小区内点缀以叠形瀑布、中庭泳池。而另有一种“水景住宅”则完全是靠“借景”来实现的,一楼突兀当空,凭窗远眺,便有或江或河、或海或湖的美丽水景映入眼帘,你能说它不是“水景住宅”吗?

又如,借“内景”:如因造园需要而必须用实墙分割空间的,可以在墙上开窗借景或作镂空处理;还可以采用首层架空的手法,使小区内景观通透、流动,丰寓视觉。有的小区利用首层架空作存车或休闲场所,则更具经济实用效果。

再如,精心设计好阳台。阳台是连接住宅与景观的重要结点,其设置要更具匠心。观景阳台和操作阳台因使用功能不同,在设计上应有所区别。阳台围栏的设计也应多加斟酌。

六是奢俭有度,繁简得体,不事铺张。营造住宅小区景观,切不可当成公园或植物园来建造。因为小区的主要部分是住宅建筑,我们首要的和主要的任务是把住宅本身规划设计和建造好。故一定要把握好两者的区别,做到小区景观“奢俭有度,繁简得体”。

景观设施水平应当与小区档次相匹配对应。即便高档小区,也要把建造成本尽量用于住宅本身,避免景观设施的过度铺张。

从艺术角度说,造园并非是假山堆得愈多愈好,花草品种愈多愈美。实践证明,如果在小区造园中贪多贪大,遍地堆石,花树繁杂,以品种多来斗奇争胜,不仅不美,反而觉得“闹得慌”,需要“减肥”。

七是充分保护与合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地物。土地开发不一定要把地面都推平,而应当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地物。

楼座,可以“依山就势”、“依坡就势”“依水就势”来布置摆放,采取缓坡式或台阶式,营造“台地小区”的氛围。像重庆市山城,何等美丽壮观。

室内燃气设计与住宅建筑影响浅析 篇7

一、室内燃气设计与住宅建筑的影响

1. 不合理的燃气管道布置

对于室内燃气设计来说, 目前的很多设计都不符合住宅建筑的要求, 比较明显的就是不合理的燃气管道布置。首先, 很多的燃气管道并未从厨房使用的整体功能布置燃气管道, 使得其他设备的放置及装修并不符合要求。这极大的影响了室内的美观和空间利用。对于居民来说, 即便是别墅, 室内的空间也是有限的, 不合理的燃气管道布置会影响室内的装修、家具设置、房间空间的布置, 对居住的很多方面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其次, 一些管道即便是没有遇见障碍, 也会被刻意的设计成在墙面的中间或者随意通过厨房。表面上看这种方式可以及时的检修管道。但是, 在实际的应用当中, 这种布置会直接对厨房的其他布置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甚至对居民的日常做饭、炒菜产生阻碍。

2. 没有在厨房预留出进气孔

现阶段的住宅建筑多数都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设计, 有些是在总体的布局上, 有些是在室内燃气设计上。对于住宅建筑来说, 燃气设计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地方, 而且部分住宅建筑没有在厨房预留出进气孔, 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安全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首先, 居民楼的建筑在大量安装燃气热水器, 排气量增大的同时, 导致热负荷不断增大。当热负荷的数值超过某一个指标的时候, 就会发生爆炸的情况, 导致居民受到安全威胁。其次, 用户安装烟道热水器, 燃烧的空气仍然取自于室内, 这对排风有了更高的要求。综合来说, 没有在厨房预留出进气孔, 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两者的协调

1. 在楼房建筑时预留孔洞或者预埋套管

住宅建筑与室内燃气设计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当二者在某一个平衡点的时候, 才能够对居民的生活和工作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本文认为, 在日后的工作当中, 必须在楼房建筑的时候预留孔洞, 或者是进行预埋套管的工作。通过预留孔洞或者是预埋套管, 能够避免二次开孔带来的麻烦, 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住宅建筑的成本。除此之外, 一般情况下进行二次开孔, 势必对楼房的防水层造成比较严重的破坏, 一旦遇到大雨等极端天气, 楼房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 对室内温度和居住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2. 尽量不要改动燃气管道路线

室内燃气设计是人为的工作, 当某些住户的室内燃气设计不符合要求的时候, 要与住户进行协调, 尽量在不改动燃气管道路线的情况下重新设计, 同时满足住宅建筑和室内燃气设计的双重要求。燃气公司要充分了解住户的装修意图, 根据双方的实际需求来确定室内燃气管道该如何设计。首先, 我们要对住宅建筑的总体设计进行研究, 了解其他地方是如何设计的, 可以进行借鉴和参考;其次, 要与住户共同设计, 尽量达到住户的要求;第三, 燃气管道的某些地方是绝对不能改动的, 这是硬性规定, 也是安全上的保障。燃气公司、建筑公司、住户必须共同遵守, 否则在日后会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

3. 室内燃气设计与住宅建筑要平衡发展

对于室内燃气设计来说, 既要达到不占有较大的空间, 同时又要美观。此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 比方说管道的布置、厨房的布置等等。其实, 我们在进行室内燃气设计的工作中, 不用太过较真, 舍得一些地方来满足燃气设计的要求, 不仅可以方便生活和工作, 同时对空间上的利用也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对于住宅建筑来说, 硬性规定虽然不能更改, 但是部分地方是可以进行弹性设计的, 与室内燃气设计平衡进行, 并不是天方夜谭。第一, 室内燃气设计与住宅建筑设计可以同步进行, 发现矛盾和问题及时修改;其次, 室内燃气设计要以安全为准则, 不能超过硬性规定和底线;第三, 住宅建筑需要考虑到居民的实际需求, 而不是单纯的在住宅建筑和住宅水平上提升;第四, 我们要将燃气设计和住宅建筑达到一个最理想的平衡点, 从客观上和主观上解决冲突。总结

本文对室内燃气设计与住宅建筑影响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 室内燃气设计与住宅建筑依然存在一定的矛盾, 并且总是徘徊在某些问题上。在日后的设计工作中, 可以研究一些全新的技术, 实现和谐设计。另外, 有些住户主观的去更改燃气管道线路, 这是非常危险的, 不仅仅会对自身造成安全威胁, 还会对其他住户造成严重的影响, 必须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相信在日后的工作当中, 室内燃气设计与住宅建筑会互相产生积极影响, 获得更大的进步。

摘要:燃气设计与住宅建筑二者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二者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如果一个方面处理不好, 很可能会带来比较大的经济损失。从客观的角度来说, 室内燃气设计最重要的就是安全, 不能发生燃气泄漏等恶性情况。另一方面, 现阶段的住宅建筑都是联排的, 如果发生火灾, 不仅仅是上下楼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整个小区都会面临较大的安全隐患。所以, 室内燃气设计绝对不能马虎, 必须从各个方面保证安全。

关键词:室内,燃气,住宅,建筑

参考文献

[1]赵斌.燃气设计中常见问题的探讨[J].科技传播, 2010 (14) .

[2]张琴.燃气管道的人性化设计[J].工程与建设, 2010 (04) .

论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的误区 篇8

我国的住宅室内环境设计,自建国以来,实际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早期,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室内环境设计简化到最低点。粉刷一下墙壁,挂几幅年画,摆几件必需的家具。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开始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开始腾飞。尤其到了20世纪90年代,建筑产业蓬勃发展,房地产业不断升温,与之相适应的室内环境设计受到重视。但一开始在一种浮躁急切的心理驱使下,室内环境设计呈现一种浮夸的风气,各种新型材料和高档物品不吻合主题,甚至忽视功能地拼命堆砌。

注重居住环境的今天,也越来越注重家装。在家装消费中,因人们的审美标准、情趣、消费水平不同,对家装的想法也各异。但家装毕竟是一门学问,在不慎步入家装的误区时,不仅浪费了装修资金和材料,还起不到应有的装饰效果。因此,在进行家装设计时,要小心不要步入误区。在家庭室内设计中,存在着几种不良的倾向,有碍于家庭装修体现上述的温馨气氛,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1 当前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存在的误区

1)盲目攀比。

同一幢楼里,张家用柚木、李家用榉木;张家用去10万、李家用去20万,结果是走进张家和李家如同是一家,材料有所差别,形态并无分别,花了钱和精力而忘记了自我。

2)东搬西抄。

许多居民为装潢可谓呕心沥血,专门到书店花几百元买来一堆国外装饰图集,然后告诉装修队,客厅按第几页装修,卧室按第几页装修。书上的图片确实很美,但他们忘了由于缺乏统一格调,很多美的东西放在一起结果是不美,愿望是好的,而结果却是东施效颦。

3)高档材料堆砌。

许多居民把高档、豪华理解为装饰材料的贵贱,一味追求最好的品牌和最贵的材料,一套居室装修下来,耗去几十万元,但由于缺乏总体设计,缺少用材对比,缺少画龙点睛等手法,反而弄巧成拙,金钱没有用在刀口上。

4)异化成娱乐场所。

好多居民把宾馆、餐厅、舞厅的豪华装修搬到自己家里来了,房间里吊上刻花玻璃,客厅里装上五彩跳灯,顶上再圈上红、蓝霓虹灯。居室的特性完全被异化,主人在这样的环境里怎么可能温馨舒适的安静休息。

2 造成误区的原因分析

居民的家庭装潢应该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文化修养、职业特点、家庭生活习惯来设计适应自己居住的室内环境。如主人喜好文学,爱养鱼养花,那么书房一定是装饰的重点,居室内要有安排养鱼的景点及设施,同时留下相当的空间布置花草;如主人是个美食家,那么厨房一定要讲究,除了清洁宽敞还要操作方便,用餐具及酒具装饰餐厅,营造用餐的氛围;如主人是个音乐爱好者,它的客厅设计一定要满足音响需要,墙面材料须有吸音功能。

片面追求豪华的倾向。把某些豪华宾馆中的设计手法和材质选择加以搬用,这样就会使装修效果走题,如大吊灯、大灯池、大贴脸等一系列金碧辉煌的效果,感觉不到一丝的家庭温暖。在室内装修界甚至有人提出住宅装修要“宾馆化”的错误提法,因为宾馆是人们暂时逗留的地方,人流熙熙攘攘,不可能存在家庭气氛,因此这种观点只能误导家庭装修的正确方向。受这种错误倾向的影响,甚至有的家庭一味的模仿KTV歌厅的装修效果,把家庭变成了文娱的场所,也是文不对题的。总之,这些做法只能说是花了钱,却买不到家庭温馨的气氛,因此是值得大家深思的。

片面追求高档材料的倾向。在家庭装修中,质量的好坏不取决于材质档次的高低,而是高超的设计质量取胜。例如做衣服的面料有高有低,笨裁缝用高级面料也不一定能作出款式好的服装,相反巧裁缝常可利用低档面料作出款式新颖别致的服装。这一举例充分说明了,在家庭装修中要强调精心设计于用材,才是正确之路,而绝非滥用进口大理石、钛金灯等所能奏效的。

盲目购买大尺寸家具的倾向。一般标准住宅的开间进深尺寸不会太大,购买家具时应与室内空间的尺度相协调,决不能让大尺寸的家具堵塞了人流的活动空间。有的住户甚至购买了大型办公室专用的老板写字台、大型沙发等,把起居室挤得水泄不通,这哪里能谈得上气派,更谈不到有亲切感。因此,在家庭装修中,家具配置是至关重要的。除上述要与空间尺度成比例之外,还应注意充分利用上部的空间,如在适当的位置多做一些吊柜和壁柜,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储藏面积,而且还可以减少占地面积,只有这样布置家具才有可能使家庭中的有限面积产生宽敞通透的感觉。

随意堆砌装饰成品的倾向。在室内装修中,有时需要一些装饰性的线脚、贴脸、花饰等。但是,在装饰材料市场上却供应着大大小小、似是而非、粗制滥造的成品,有的施工单位随意购买其零件,任意在家庭装修中拼贴,如大尺度的顶角线、粗糙的门套线、超尺度的圆形顶棚线,因为细部是超尺度和杂乱无章的,所以它所产生的后果,既缩小了本来不大的居室空间,又失掉了典雅大方的气韵,还丧失了家庭装修应有的温馨品位。所以选择成品时,需根据设计意图加以审慎的挑选,方能使家庭装修达到理想的境界。

忽视使用功能的倾向。在家庭室内装修中,追求美观应是建立在功能的基础上的。但有的装修安装了大吊灯,往往因为奶白的反光灯罩及磨砂灯泡,造成了昏暗的照明效果,这种处理办法是既费电又不适用,且给人以压抑的感觉。又如有的吊柜拉手过高,使用起来非常不便。还有的家庭装修,过分追求小趣味,在地面分割上没有依据功能的要求划分各种材质,所拼贴出来的图案令人眼花缭乱,没有起到功能分工的导向作用。尽管有的装修注意到了利用材料质感的判别划分室内的空间,但由于选择材料不当,也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例如有的用餐区域铺设了地毯,就会带来难以清洗油污的麻烦。另外在门洞较为集中的地方,没有注意门的开启方向,造成了彼此交叉干扰。这些问题似乎不大,但如果处理不当,依然会给住户带来诸多不便,因此不可掉以轻心。

要想提高装修的质量,应排除诸多人为的障碍,如片面地追求形式、攀比豪华的标准、向往所谓的气派与珠光宝气,似乎家庭装修是给别人看的陈列品。应当明确的指出,某些设计工作者和装修公司以及所谓“街道游击队”,为了追求金钱利益,更是随波逐流,推波助澜,给装修界制造了惊人的混乱,也给人们带来不少误导。

3 对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提出看法

要搞好家庭设计与装修,首先要提高设计者的素质和使用者的欣赏品味,提倡和宣传优质的住宅装修典型调查作品,摒除一切不利于家庭装修创作的世俗偏见,居民买房也好、装修也好、购置家具及陈设也好,广告词常为流传的“只买对的,不买贵的”是符合人民大众利益的。其次但愿整体环境的设计入人心,安全、健康、舒适和美作为安居装潢的四大概念,同时把符合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和充分显示个性作为家居装潢三大目标,为使21世纪的居住环境更美好而共同探索,只要不断地更新观念,未来的路是越走越宽的。

摘要:概述了当前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存在的误区,系统地分析了造成误区的原因,对住宅室内设计与装修提出了几点看法,以不断地更新观念,提高室内装修质量,从而营造出美好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住宅,室内设计,装修,误区

参考文献

上一篇:动态交互下一篇:舞蹈表演的情感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