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分析

2024-05-16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分析(精选十篇)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分析 篇1

关键词:财务预警系统,分析模型,实证研究

财务预警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 可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实施监控和预测, 从而预防企业由于管理不善而出现财务失常。财务预警系统通过一系列方法对企业财务风险因素进行规避和防范, 以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 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具体来说, 财务预警系统, 是指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 利用企业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它相关的财务资料, 借助比率分析、数学模型等财务分析方法, 根据预警指标发出的信号, 对财务危机进行辨识, 并向企业利益相关者示警的监测系统。

财务指标的设计和选取是财务危机预警的出发点, 也是预测能否成功的关键。同时, 预警指标分析模型选择的恰当与否也是企业财务预警系统能否正常发挥预警作用的关键。

1 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

1.1 信息搜集传输系统

财务预警信息的搜集与传递, 是财务预警工作的初始阶段和基本环节, 能否搜集到正确、精炼、及时的信息, 是决定一个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有效与否的关键。这个环节又可以区分为外部财务预警信息和内部财务预警信息。外部环境信息搜集的目的是衡量外部环境变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以减少外部环境的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冲击, 提高企业抗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内部管理信息是通过对企业内部管理各环节信息的搜集与处理, 以增强企业抵御内部风险的能力。内部和外部信息两者相辅相成、同等重要。

1.2 信息分析处理系统

企业财务预警信息分析处理是通过利用财务报表信息及搜集到的其它各种预警信息, 运用科学的预警分析方法和技术, 对各类风险进行聚合、归类, 找出风险所在, 并对其产生缘由进行机理性分析的过程。它是将各种零散的数据通过技术加工处理变为风险预控信息的环节, 通过分析可以迅速排除对财务风险影响小的风险, 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可能造成重大财务危机的影响因素上。

1.3 信息预测使用系统

财务预警信息的预报是通过运用预警分析处理结论和所搜集到的其它预警信息, 形成对企业财务风险的一个综合判定, 根据风险程度决定应预报出的预警报告类别和内容, 以便企业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来防范风险。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分为低度风险、高度风险, 我们可以据此确定预警报告的种类, 即低度预警报告和高度预警报告。

2 财务预警分析模型的构建

对财务预警搜集系统所提供的预警信息的处理及分析, 目前已有众多的分析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财务预警实质是对样本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价, 数学表达式可以表示成:F=n1Y1+niYi+……+ntYt, 其中Yi (i=1, 2……t) 表示第i个公共因子, ni (i=1, 2……t) 为第i个公共因子的得分。将构造样本公司的评价值F排序, 就能找到危机样本公司和非危机样本公司函数值临界点。

本文的预警是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建立ST前一年和前四年的两个评分模型F1、F2。依次对样本进行预测, 如果模型F1向测试公司发出警告, 则说明该公司近期存在严重的财务危机。如果模型F1没有而模型F2对之发出警告则说明该公司在四年后有面临危机的风险, 应当引起企业管理层和投资者的重视, 以此来达到动态的预警效果。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 整理出经常使用的如下指标 (表1) :

3 实证研究

在此笔者将“因企业财务状况恶化”而被戴帽的ST上市公司界定为研究对象。财务预警研究样本分为两部分:构造样本和测试样本。其选样标准如下:

第一, 我们选取2007年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ST的70家上市公司作为ST研究样本, 样本中的财务指标来源于CISMA数据库。用它们被ST前第一年和第四年的财务数据作为研究依据。

第二, 同时选取与上述ST公司同行业 (行业严格相等或近似相等) 、规模相近 (总资产规模相差在5%以内) 且在未来几年未戴帽的配对公司数据构成研究样本。

第三, 根据前述两条选取标准。我们找到了110家符合条件的样本, ST和非ST各55家, 然后随机从ST公司中抽出25家及其配对样本共50家作为测试样本, 其余的60家作为构造样本。

3.1 样本指标描述性统计和T检验结果

由于本文样本量足够大, Wilcoxon秩检验的结果也表明样本数据满足正态分布的假设。我们利用T假设检验对财务指标进行筛选, 原假设为:ST公司的财务指标和非ST公司的财务指标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上没有差异, 每年通过置信度10%的显著性检验的有以下指标 (表2)

注:t检验值为异方差双样本配对检验值;标准值是P值<0.1

我们通过T值检验结果发现:ST公司的各项指标均值不如非ST公司的各项指标。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方面不同年份通过1O%的显著性检验的指标相同。但在ST前第四年, 现金流量比率通过显著性检验, 盈利能力未通过。ST前第一年主营业务利润率和资产收益率通过检验, 现金流量比率则未通过。这一差异表明, 在进行中长期危机预警时, 盈利能力指标并不能发挥出较好的效果, 但却能从现金流量指标中发现预兆。

将上述通过筛选的指标同趋势化处理后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 得到以下结果:

3.2 前一年的预测结果

对前一年指标数据用因子分析得到总方差分解表, 三个因子的特征根解释了总体方差的91.338%。用因子旋转的方差最大旋转法, 得到如下3个因子:

其中因子Y11主要由主营业务利润率和资产收益率两指标解释, 表示企业的盈利能力;主成分Y12主要由偿债能力指标解释;主成分Y13主要反映公司的营运能力和现金流量比率。构造财务状况综合指标F1=n1Y11+n2Y12+n3Y13, 根据总方差分解表分析:n1=0.38536, n2=0.35478, n3=0.17324。

于是我们得到预警模型一:F1=0.38536Y11+0.35478Y12+0.17324Y13, 多元回归检验R2的值都大于0.9。将构造样本标准化后的F1排序, 剔除3个特殊值, ST公司的F1<0。即, 如果要预测某个公司是否陷入财务困境, 只要检验F1值是否落在该取值范围内。

依据此对测试样本前一年的数据进行F值检验, 总分类准确率达93%, 第一类错误为8%, 第二类错误为4%, 说明该模型具有很高的短期预测准确精度。

3.3 前四年的预测结果

第四年所选择的因子中三个因子的特征根解释了总体方差的81.317%:

其中因子Y21主要由偿债能力指标解释;主成分Y22主要由营运能力指标解释;主成分Y23主要由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流动负债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比指标解释。

得到预警模型二:F2=0.33817Y21+0.29389Y22+0.20122Y23。对测试样本第四年进行F值检验, 总分类准确率达81.25%, 第一类错误为20%, 第二类错误为16%, 说明该模型有一定的中长期预警效果。

3.4 两个模型综合动态预测

在前述研究中, 我们已得到了短期和中长期预警的两个模型:

模型一:F1=0.38536Y11+0.35478Y12+0.17324Y13

模型二:F2=0.33817Y21+0.29389Y22+0.20122Y23

实际运用中我们可以依次用两个模型对样本进行预测, 如果测试公司模型F1值<0则说明该公司近期存在严重的财务危机:如果F1值>0同时F2<0则说明该公司在四年后有面临危机的风险, 应当引起企业管理层和投资者的足够重视, 以此达到动态预警的效果。投资者、公司管理层及监管层也可以据此针对危机的紧急程度制定相应的对策。

4 结论

由于每个企业的行业性质、组织形式、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等都不尽相同, 因此要使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 企业应根据所在的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来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预警系统和分析模型, 并且客观地运用财务数据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才能使投资者和经营者预先获得企业陷入困境的警报, 及早做出决策, 规避风险, 达到预防企业财务危机出现, 维护企业安全的目的。同时, 研究表明在距离危机时间较近的前一年, 盈利能力指标能预示企业面临的风险, 而在较远的中长期预测模型中, 现金流量指标是提示危机的先兆。

参考文献

[1]欧晓辉、赵根.浅谈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 2005, (11) .

[2]陈静.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 1999, (4) .

[3]刘庆华.构建企业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J].财会月刊, 2005, (24) .

[4]郭小金.捕捉财务危机早期信号,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J].经济师, 2004, (7) .

[5]吴世农, 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 2001, (6) .

[6]张呜, 张艳, 程涛.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前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7]吕长江, 徐丽莉, 周琳.上市公司财务困境与财务破产的比较分析[J].经济研究, 2004, (8) .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分析 篇2

对于财务危机恶化的上市公司,描述性分析表明:制造业公司依然比重最大。而财务危机程度最严重的公司在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所占比重都比较大,仅次于制造业。随着财务危机恶化程度的加重,财务危机不同程度公司的平均资产规模是递减的。

我们发现资产规模在1亿元到10亿元的公司最易出现财务危机。资产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公司出现连续两年亏损的概率很小,而资产规模在50亿元以上的公司出现连续三年亏损的概率很小,资产规模在20亿元以上的出现资不抵债情形较小。

在亏损两年后财务危机危机的恶化程度有加重趋势,并且亏损程度越严重的公司,其债务负担也越沉重,整体财务状况都呈下降趋势。

在判断连续两年亏损的公司是否会恶化成连续三年亏损方面,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偿债能力、清偿资产/总资产指标的判别力强,而经营能力指标和现金流指标无判别作用。

研究表明,行业变量和规模变量在财务危机恶化预警系统中并不显著,反映出行业因素和规模因素并不是影响上市公司财务危机恶化的主要因素。

本课题研究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实证研究检验出若干预警能力强的财务指标,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动态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并且能够根据已建立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运用现有的公开数据,预测出下一年度出现财务危机的公司,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对已面临财务危机的公司,通过实证研究检验出影响公司财务危机进一步恶化的因素,并建立动态财务危机恶化预警系统。

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及上市公司财务危机恶化的预警系统的研究,我们有如下结论:

1、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是一个时期概念,有开端和终止,从财务危机出现的那一时点起,直至公司破产都属于财务危机过程,并且上市公司出现的财务危机有着程度之分。

2、在预测上市公司是否发生财务危机上,净利润比总资产、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重、应收帐款周转率、营业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长期负债比总资产、净利润增长率、存货周转率等共8个财务指标有着显著的判别作用。

具体而言,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重和长期负债比总资产的两个指标越大,即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重越大,长期负债占总资产的比重越大,上市公司亏损的可能性越大,而对于其他6个财务指标,如净利润比总资产、应收帐款周转率、营业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存货周转率,则意味着随着这6个财务指标越大,上市公司亏损的可能性越小。

3、我们对建立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进行了预测检验,模型和模型的预测正确率分别达到68.8%和68.6%,预测出有204家上市公司可能首次出现亏损。

4、对于财务危机恶化的上市公司,行业因素和规模因素并不是影响上市公司财务危机恶化的主要因素。我们的研究发现,债务因素是导致上市公司财务恶化成资不抵债情形或连续三年亏损的主要原因,对于由首次亏损变为连续两年亏损的上市公司而言,除了财务因素外,经营因素也是导致其财务状况恶化的重要原因。

对比资不抵债公司和每股净资产界于0与1之间的公司,我们发现资不抵债公司债务负担沉重,净现金流和经营净现金流指标都出现负数,其现金状况要明显弱于每股净资产界于0与1之间的公司,并且亏损和负增长的幅度都大于每股净资产界于0与1之间的公司。我们也发现资不抵债公司的资产风险主要集中在公司的流动资产方面,尤其是集中在应收帐款上,并且公司的资金来源中对负债的依赖性很大。

5、对于资不抵债公司和每股净资产界于0与1之间的公司,我们建立了财务危机恶化预警系统,我们模型的判别率达到82.5%。

我们的模型表明:资产负债率和货币资金比流动负债两个指标在判别公司每股净资产是否小于0时有着重要作用,而这两个指标都属于偿债能力指标,反映出债务负担过重是导致上市公司财务危机恶化的重要原因。另外,货币资金比总资产、长期负债比总资产、留存盈余比总资产、经营净现金流比流动负债、净资产增长率等五个财务指标也有着一定的判别作用。

6、我们建立了监控首亏公司是否继续亏损的财务危机恶化预警系统,模型的判别率达到98.7%。共有9个财务指标可以预警和判别亏损一年公司的财务危机是否继续恶化,它们分别是货币资金比流动负债、净利润比总资产、主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其他业务利润比利润总额、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重、货币资金比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

我们的研究发现9个财务指标在亏损一年的公司的财务危机继续恶化过程中可以起到预警和判别作用。另外,我们也发现反映出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重不仅在预测上市公司是否亏损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在预测上市公司是否会出现连续两年亏损上有着重要作用。总资产净利润率这个指标不仅在预测上市公司是否亏损有着长期预警作用,而且在预测上市公司是否会出现连续两年亏损上也有着长期预警作用。

7、我们建立了监控连续亏损两年的公司是否继续亏损的财务危机恶化预警系统,模型的判别率达到100%,有5个指标可以判别和预警连续亏损两年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是否继续恶化,它们分别是流动比率、净利润比总资产、主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重、净利润增长率。

在监控连续亏损两年的公司是否继续亏损的财务危机恶化预警系统的建立过程中,我们的研究对象是连续两年亏损的公司和连续三年亏损的公司。我们的研究发现五个指标在连续亏损两年的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继续恶化过程中可以起到判别和预警作用。另外,我们也发现主业利润占利润总额比重和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比重两个指标不仅在预测上市公司是否连续两年亏损有着长期预警作用,而且在预测上市公司是否会出现连续三年亏损上也有着长期预警作用。

(长城证券)

浅谈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 篇3

【关键词】财务预警系统;系统构建;问题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面临很多风险,尤其是企业面临缺乏资金偿还当期的债务时,或者是企业申请清算或者破产,很容易陷入财务危机当中,为了防范出现类似的财务困境,由此而出现了财务预警系统,财务预警主要是对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检测和分析,并及时作出反应,及时挽回损失,财务预警系统会逐一排查可能发生财务危机的因素,对可能性较大的因素持续性的跟踪,设定危险值。建立一个准确预测风险、及时应对风险、科学解决风险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是企业运营的必要措施。

一、财务预警系统的理论概述

(1)财务预警系统基本概念。企业的运营是以盈利为经济目的的,维持财务系统的稳定性是保证企业盈利的前提。预警来源于战争时期的军事预警,防止突然事件的发生而难以避免,而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的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因此科学家效仿军事预警的模式,综合经济市场的特质,提出了经济预警的理念,运用在企业财务方面,企业财务预警是经济预警的微观层面的解析,更具有针对性,财务预警系统主要是根据企业的经济运转情况,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各类财务计划以及相关单据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财务预警系统从宏观上来讲实质是风险的控制手段,它深入企业的管理当中,检测细微的经济变化,财务预警系统是综合了财务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统计学、企业管理学等学科理论,能有效的预测企业在管理中的所会面临的风险,避免存在财务漏洞对企业产生资金的过度的使用和滞留,防止企业因为财务风险导致的管理失误和决策失误,对一切风险可能发生风险的情况,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准备应对方案,使企业的运营时刻处于稳定的状态。(2)财务预警系统的功能和基本结构。财务预警系统的功能是帮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预测未知的风险,并提出科学的应对策略,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财务预警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预测财务危机、科学处理财务危机、提出避免策略这三个,通过这三个环环相扣的基本结构来有效的保证企业的稳定运营,预测、处理和避免主要是指对企业日常办公以及管理方面持续关注,发现其中的异常变化,及时作出风险判断,并发出预警信号,及时通知企业,并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分析确认,并采用科学的应对方式来避免或者减少风险所带来的损失,最后在风险过后,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预防该风险的具体措施并具体实施,弥补财务管理中的漏洞,不断的完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自身数据库。

二、财务预警系统模型的建立

(1)设立财务预警系统的预警值。准确的财务预警指标是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的关键,指标不仅要能敏感和直观的反应财务管理的变化,还要有一定的可行性,财务预警指标最好是选取财务核算中可量化的指标,通过数量上的变动来反应资金流动及财务管理上的异常变化,而不是纯理论的反映,财务预警指标所反映的具体内容包括企业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及偿债能力。财务预警系统在运作时不仅要涉及企业的财务状况,还要根据企业的生命周期来进行调整,在不同周期的时段下,企业的发展呈现不同的态势。文中主要说明了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在不同生命周期财务预警指标的选择,通常情况下,企业在初创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完善企业各项设备及人员构造,成本较高,而初创期各方面都在累积经验,市场销售额一般都不太高,负债所占的比例较多,由此预警系统选择的主要指标是负债相关,用于反应企业偿债能力;而成长期的企业处于增长的一个阶段,更方面都在不断的完善,包括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等等,因此成长期的企业应该适当的选择增长率相关的指标来反应企业的经营指标;处于成熟期的企业,运营不断稳定化,前期的投入也差不多完成了,根据成长期的积累,资金较为充分,企业在稳定中有小幅持续上涨,此时应注重盈利类和资产运营类指标;衰退期中企业容易进入瓶颈时期,企业盈利有可能转而减少,此时应注重企业偿债类和盈利类指标。(2)确定财务预警指标的权重。通过企业周期确定财务预警指标之后,并不能直接通过这些指标来衡量风险,不同预警指标所能反映的精确性是不同的,因此必须对财务预警指标确定一定的权重,通过多个财务预警指标加权后综合进行衡量。美国学者奥特曼在1968年针对多种财务预警指标衡量方式提出了多元线性模型,也称为Z-score模型,该模型为Z=6.56xl+3.26x2+6.72x3+1.05x4,根据计算出的z值对企业风险进行判断,其中:x1(总资产周转率)=营运资本/资产总额,x2(存货周转率)=存货收益/净资产总额,x3(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收益/资产总额,x4(资产负债率)=权益账面价值/债务总额的账面价值,z的临界值为3,当z值大于3时,表明企业运营良好,无潜在风险,当z值小于3时,则表明企业存在破产的可能,由于我国的会计标准的不统一,企业之间的情况也不同,因此可以根据企业不同的周期,改变模型中变量代表的指标及权重,并设定一个临界值来判断企业的风险状况。(3)选择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方法。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方法主要分为定量构建法和定性构建法,财务预警系统主要是通过对财务管理进行检测来预测风险,而财务工作主要涉及的信息主要为财务报表等方面的数据,因此定量分析法主要是针对财务方面的量化指标来反映企业经济的发展,通过多元线性模型,核算出确定的值,预测风险的结果较为准确;而定性构建法主要是从企业的大环境方面来考量企业的发展状态,包括宏观的经济政策、企业自身行业的特点、市场的状况及企业管理水平等,当经济政策有利于企业发展、而企业所处的行业为朝阳行业、市场销量较好及企业管理模式良好时,则企业从宏观上运营良好;反之如果出现不利的因素,则企业的风险较大。

三、企业构建财务预警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企业自身财务管理,规范财务工作。财务工作是企业经营的基础工作,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也需要坚实的财务工作基础,财务会计是非常细致的工作,要求财务会计工作者要有丰富财务相关知识和一定的财务经验,企业也要对财务工作进行统一的监管,保证企业账务的真实性及有效性,在工作中减少不规范的核算,从根本上防止低级风险的发生。(2)设定风险预测点与风险危险值。在风险发生概率较高的事件中,分析其风险的来源,并针对风险发生前企业的各项指标变化,确定一个或多个特定的风险预测点。(3)控制成本原则,制定财务预警评价体系。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核心价值就是帮助企业预测未知的风险,并在风险中减少企业的损失,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而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是需要花费企业大量的成本的,在衡量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所造成损失的大小和概率时,要控制财务预警体系的成本花费,并在应对风险后,及时对采取的措施和成本进行评价,测评出财务预警系统的价值度,在防范控制风险的同时也要考虑企业资金的机会成本,要使财务预警体系所避免的损失的各项价值超过运行成本,从而保证的系统的价值性和有效性。(4)规范管理财务预警系统,抵御自身风险。作为企业的风险控制部门的财务预警系统,自身在运行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类风险,为了保证预警系统的风险控制的正常运行及价值性的充分发挥,预警系统应该规范化日常的监管工作,包括预警系统信息库的管理备份工作,与企业各风险部门的对接通畅和信息共享充分,对于工作中的各类信息和数据要及时更新,跟上运行的步伐,保证财务预警系统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保障各项数据库的安全和完整,数据是预警系统发挥功能的基础,加强数据库的防病毒入侵、防黑客盗取、防非法操作等措施至关重要。

参 考 文 献

[1]刘晓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论文集.2006(1)

[2]张秀梅.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J].经济师.2008年(11)

[3]定鹏,陈良琼.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2)

[4]杜兰英,余道先.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J].商业研究.2005(17)

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 篇4

在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提出经济预警理论, 承认经济发展的波动性与周期性。对于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 基本上都是在借鉴与引用国外的研究思路与成果基础上完成的。大部分相关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大型上市公司。而对于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还很不足, 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 尚未形成明确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目前, 我国许多学者开始对微观层面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进行很多的理论研究。

一、中小企业的特点

我国中小企业量大面广, 按照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原国家计委) 颁布的标准, 工业企业人数在2000人以下, 销售收入3亿元以下, 资产总额4亿元以下的都算作中小企业。截至2006年底, 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国中小企业已达到4200多万户。国内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缴税收, 均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企业的总数里中小企业占了99%以上, 它们不仅是企业中的主体, 也是市场经济中的主体, 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 广大中小企业功不可没。因而, 中小企业的成长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焦点。然而, 在我国, 新开业的中小企业经过1~3年的市场竞争, 有近一半要倒闭, 即所谓的“第3年”现象。导致中小企业倒闭的经营失败, 从财务角度看有两个最突出的表现即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断下降, 直至出现经营亏损;企业资金短缺, 偿债能力降低, 导致到期债务无法清偿。因此, 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测研究需求日益迫切, 急需通过切实可行的预测方法, 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 来预测并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 对可能发生的经营失败, 发出预警信号, 为管理者防范和化解企业的生存危机提供宝贵时间。

我国的中小企业主要是由民营企业或近年来完成改制的中小集体 (或国有) 企业组成, 这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往往面临创建时间不长风险管理经验不足、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融资环境不理想、企业财务风险意识不到位等等问题。而中小企业通常具有的高成长、业绩不确定、行业集中度较高等特点, 这都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管理系统构建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 获取市场信息能力比较弱, 因而取得信息的成本也比较高, 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与专业水平相对大企业来说也有一定差距。因此在选择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方法应考虑其实际情况, 确保可操作性及实用性尤为重要, 简单易行的成本预警方法可以节约信息收集加工成本, 且便于中小企业管理人员掌握和执行。目前常用的财务预警模型是数学建模法和评分法。数学建模法要求利用大量的样本数据作为基础, 建立精度较高的模型。由于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规模较小, 很难取得规范可靠的财务信息资料, 因此, 数学建模法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并不十分合适。评分法是将预警指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 运用指数法的计算来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高低, 操作简便, 更具有实用性, 中小企业风险管理人员可方便地依据其做出较详尽的分析。本文运用德尔菲法, 确定各项财务指标的权重, 运用功效系数评分法计算企业综合功效系数, 根据综合功效系数的大小进行财务风险预警。

1. 研究样本的选取。

虽然目前学术或实务界对企业财务危机有着不同的界定, 考虑我国上市公司破产机制不健全的具体情况, 从可行性角度出发, 本文认为研究对象的界定以财务状况是否异常为标准, 将上市公司中ST公司界定为财务危机企业, 其他为财务正常企业。选取制造业中小企业上市公司中ST和与其配对的非ST公司作为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对象, 构建中小企业财务预警模型。

2.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指标的选取。

考虑到我国中小企业的独有特性, 笔者认为我国中小企业进行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设置时, 应突出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 可行性。对于我国广大中小企业而言该指标的选取与收集是可行的。 (2) 针对性。指标的选取必须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承受的最重要的特有风险。如果财务预警体系指标不能对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财务风险作出灵敏反应的话, 其预警功能就不可能实现。 (3) 灵敏性。财务预警系统选择的指标应该能够快捷地反映出中小企业财务状况的主要方面。由于财务预警的基本功能就是要敏感地反映企业财务运行状况及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波动, 因此, 遵循灵敏性原则就能通过改变财务系统的控制参数和变量, 及时调控企业的资源分配, 使企业财务状况的异常变动状况得到收敛和控制, 从而使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能够始终运行在合理的置信区间内。 (4) 稳定性。通过相关的财务模拟操作, 对所选定指标的变化幅度进行科学有效地划分, 使划分的标准能够在较长时间那保持相对稳定性, 从而更好地发挥财务预警功能。 (5) 配合性。各项预警指标能够相互协调和配合。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由众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预警指标构成, 通过这些指标的共同监测, 能够从整体上强化预警企业财务总体变动状况的功能, 从而提高预警信号的有效度。

基于我国中小企业特有的经营环境与条件, 结合中小企业特征和财务危机征兆, 考虑预警指标设计原则, 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的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本文认为应从偿债能力、现金流量水平、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财务结构和成长能力六个方面选取23个财务指标, 见表1。

3. 指标的确定。

作为研究中使用的初始变量, 由于模型中指标数量过多会导致不经济, 同时ST公司与非ST公司之间在财务指标上应具有显著差异, 因此, 进入预警模型的指标应该至少能显著区别两类公司。因此本文采用统计分析法中非参数检验方法 (Wilcoxon方法) 对预警指标进行筛选。非参数检验方法的优点是对数据分布没有要求, 适于参数方法的数据都可以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本文根据两个相关样本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判断两组样本的各财务指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使用EXACT方法计算的双侧显著性水平P值大于0.05时, 则表明两组样本数据差异不显著, 否则为显著。非参数方法配对样本Wilcoxon检验值见表1。

根据上述检验结果, 选择偿债能力指标中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长期资产适合率, 资产运营能力指标中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 现金流量指标中经营现金流负债比率、经营现金流量流动负债比率, 财务结构指标中资产负债率、营运资金比率, 盈利能力指标中主营业务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 成长能力指标中销售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作为研究变量。

4. 预警指标类型及评价标准。

根据预警指标的特点可以分为正向型变量 (指标数值越大越好) , 逆向型变量 (指标数值越小越好) , 稳定型变量 (指标数值在某一点最好) 三类。

确定各类型预警指标满意值、不允许值、上下限值的确定: (1) 正向型变量。满意值选取的是该行业的优秀值, 对反映盈利能力的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等, 其不允许值选为零;对反映偿债能力的己获利息倍数, 其不允许值选为1;对反映资产运营状况的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 其不允许值选取该行业较差值。 (2) 逆向型变量。它的标准值确定方法应该与正向型变量的相反, 满意值为0, 不允许值为行业较差值。 (3) 稳定型变量。满意值选取该行业的优秀值, 在此值基础上增减各十个百分点作为满意值范围的上下限, 不允许值的上下限则分别取满意中间值的一倍和一半。

5. 基于功效评分法的中小企业预警系统。

运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德尔菲法是一种反馈匿名函询法。其做法是, 在对所要预测的问题征得专家的意见之后, 进行整理、归纳、统计, 再匿名反馈给各专家, 再次征求意见, 再集中, 再反馈, 直至得到稳定的意见。这种方法的简便易行, 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实用性, 可使大家发表的意见较快收敛, 具有一定程度综合意见的客观性。专家对各项目的预测不统一可以用中位数和上下四分点来得出结论。

资料来源:张纪康.《企业经营风险管理》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9

德尔菲法实施步骤如下:。第一步, 编制专家咨询表。按照评价指标体系把各项评价指标分组列出指标名称、专家咨询权数、需要说明的问题等, 并制成表格, 将咨询表分发给专家对权重系数直接发表意见, 各位专家对每一指标分部确定的权重系数之和必须等于100。第二步, 分轮咨询。第三步, 计算各位专家对同一指标权重的均值和方差。

在权数分配进行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时, 在数据处理时, 一般用算术平均值代表专家们的集中意见, 即某评价指标的权数, 以专家组对该指标权数打分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为了了解专家们意见的离散程度, 可以计算离散系数, 离散系数越小, 说明专家们的意见比较一致。

6. 运用功效评分法进行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构建。

根据德尔菲法, 分别给定各财务指标其在总体评价中所占的比重, 总和为100分。然后确定标准比率, 并与实际比率相比较, 评出每项指标的得分, 最后求出总评分, 从而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 (1) 评分规则。根据前述指标分类, 利用沃尔评分法的规则进行计算。其分段设定原则为:预警临界点得分为60分, 分值在其他区间呈近似均匀分布, 依次类推。 (2) 计算综合功效系数的分数。计算加权平均平均单项功效系数, 公式如下:综合功效系数=∑ (单项功效系数×指标权重) /权重。 (3) 警情判断。根据综合功效系数的数值大小, 确定了各类警限的区间, 根据表3划分的区间, 判断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危机, 进行警情预报, 提醒企业根据警限区间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和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张启中.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管理研究[C].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集, 2005 (5)

[2].张友棠.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J].财会通讯, 2004 (1)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分析 篇5

关键词:财务危机;财务风险管理;财务预警系统

财务危机是企业持续经营的根本性危机,基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缺陷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财务困境与危机。财务问题是一个影响金融市场稳定的系统性问题,本文针对我国企业存在的财务危机问题及财务风险管理现状,结合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含义和构建原则,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以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改进财务风险预警方法的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水平,促进企业良好稳健地发展。

一、企业财务危机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企业制度与战略失误。引发财务危机的主要制度缺陷表现在:公司治理的制衡机制不健全、企业组织架构不合理、职责权限不明、内部牵制失灵、预算管理薄弱等方面。企业企业战略是对企业发展全局的谋划和指导,战略决策的失误会导致围绕战略的一系列目标的制定、实施与控制过程的脱轨,很多企业存在盲目地并购、多元化经营等战略失误从而导致了财务危机。

(二)企业自身经营管理问题。企业由于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的不足,即使在正确的战略指导下,也无法完成经营目标。经营管理的不足主要是:董事会被架空,无法积极参与经营功能;经营者独断行事,决策不当;举债过度,财务调度失败;股东和经理人利益冲突,经营成果受损;财务等内部人员舞弊;投资失败,管理者缺乏应对变化能力等。

(三)财务策略和金融活动不当。财务策略主要指企业筹资、投资和资金管理方面的策略,资金活动的风险具体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等。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我国企业普遍存在负债率高,财务杠杆失衡问题;非效率投资普遍,投资吞噬企业资产;资金收回不当,盲目赊销,造成大量资金无法收回,行成坏账;收益分配时,股利分配政策的不当,企业投资者的选择,影响企业的资金来源。会影响

(四)外部环境的变化。PEST分析中,国家的宏观经济中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法律、技术等都会对企业的财务控制带来严重影响。国家不利政策、政治变动、经济环境恶化、行业内竞争的加剧、经济疲软,通货膨胀、市场利率、汇率的频繁变动等都会影响企业财务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配置。

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并导致企业失败甚至破产的因素很复杂,不同的行业也不尽相同。本文将分析的重点放在内部因素的分析上,内部因素对财务危机的发生起着更为直接、关键的作用,内部因素的可控性更强,因此本文从内部因素的角度,探讨如何防范财务危机并建立企业内部财务预警系统。

二、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现状

1.财务制度缺陷。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体系,有时流于形式或执行不力。考核评价制度诱导管理者追求利润或账面的业绩而忽视现金流量主要表现在:过度投资、交易加载、削减研发费用、盈余操纵等。

2.财务杠杆的过度运用。企业负债经营是一柄双刃剑,但运用不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如果企业的全部资产利润率低于同期债务成本,就会产生负效应,加速权益资本报酬率的下滑。一些企业利用银行贷款扩张发展,致使财务结构失衡,爆发危机。

3.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非效率投资现象,即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投资项目没有经过科学的决策与分析,致使投资收益小于投资成本,或者资金没有投资于能带来正收益的项目,企业缺乏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支撑,使资金闲置或投向错误的领域。

4.赊销政策问题。许多企业由于企业竞争、刺激销售,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但是对应收账款控制不严,造成资金回收困难。一是没有严格的销售政策,二是回收期过长,又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三是应收款项不能兑现或造成呆账。

三、針对财务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财务预警系统构建

本文将传统的财务危机预警方法与基于计量方法的预警模型相结合,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针对我国财务风险管理的不足设计财务预警系统。将与财务系统构建的因素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在此基础上做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和规划,下表为各个层次系统构建的具体措施:

财务危机也是各类风险中最直接,也是最终的表现形式,企业必须建立高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及时预测经营和财务活动中的各种风险。财务风险较难预测,影响财务危机的因素很多,种类不一,有些因素无法量化。本文在设计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时,就企业现实存在的财务制度和漏洞加以归纳,企业应根据自身特性,弥补漏洞,减小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企业管理者应树立风险意识,做出科学决策,预测和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风险,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薄弱环节,加强控制,积极采取措施,分散风险,努力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

四、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企业财务危机的成因,重点分析内部因素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影响;概括了我国企业现存的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财务指标,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相结合,建立了一个普适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但是由于篇幅和水平有限,寻在许多不足之处:如非财务指标的量化问题;预警体系设计的结构合理性问题也需商榷。(作者单位: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昌东.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及其成因分析.中国经贸 .2010.10

[2] 黄爱斌浅述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第3期

[3] 朱大华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初探 .会计之友,2011(9): 55-56.

[4] 蔡壁洪.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定量分析指标探讨[J].财会研究,2002(8):12-13.

[5] 金旗,李琳等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设计探析.经济论坛 .2014年第1期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研究 篇6

1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结构设置模式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是具有一定功能,而且相互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的有机整体。预警系统可以分解,系统本身包含着若干个子系统和层次,任何一个子系统均有其规模、层次结构以及存在的环境条件和功能价值。对于企业财务预警系统而言,其作为企业预警系统的一部分,以信息化、内控以及财务报告体系为平台,具体包括预警分析组织机构、财务信息收集传递以及财务风险分析和风险处理等子系统。目前设想了四种基本财务预警组织结构模式。

第一种是将企业财务预警组织作为预警分支,对于企业而言,战略、执行管理组织,在目前企业职能中已经基本设立,而预警管理组织则是多数企业组织结构中还不成熟的一种。从实践来看,该种组织模式的建立基础是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加强预警管理的必要性,并根据实践情况,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预警部。该种模式可将财务预警职能全部交给单独预警部执行,对企业经营现状进行总体把握,预警功能管理将成为预警部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这对细致深入开展各项预警工作意义重大。

第二种是在企业财务部门内部,设财务预警分析岗,由财务经理、高层管理人员组成。实践中可以看到,该种组织模式因财务预警直接由财务部门开展,所以能够获得更为全面、可靠的财务信息,这也是预警分析的重要参考依据。然而,该种模式对财务预警分析员的要求非常高,财务预警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对财务危机进行监控,而财务危机又表现出多元化特点,因此财务分析人员不仅要精通财务管理以及预测分析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熟悉企业经营运作流程,高瞻远瞩、综合考虑。

第三种是企业职能部门,比如审计、安全管理部门等承担的相应财务预警工作。该种模式有利于将财务预警与企业内审、安全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能确保预警工作的独立性,同时还能确保结论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第四种是企业在面临经营波动以及财务危机的情况下,设临时性组织机构,比如财务危机处理、财务预警咨询以及领导小组。在出现预警问题时,临时从职能部门抽调相应的负责人,主要是因为这些人对企业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及产生的过程特别了解,临时性组织机构直接向董事会负责,当经营波动以及财务危机处理后,这一临时性的最终机构就会被撤销。该种模式为没有财务预警组织机构的企业,提供了补充模式以及应急方法,但却不能完成日常的财务预警功能,所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企业预警系统,只是危机处理中的一种常用措施。

总之,无论采用哪种模式,均有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选用不同的财务预警模式或者结合使用不同的预警模式。但无论采用哪种或者哪几种财务预警模式,在财务预警组织设立时,均应当把握两个基本原则,第一,建立健全财务预警组织,需符合经济合理性原则。对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建立过程中需要投入的成本进行合理权衡,如果企业投入太大的成本,为减少风险而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收益风险,则该模式不符合要求,应考虑更节约成本的财务预警模式; 第二,组织机构精简高效。新设财务预警组织机构时,应当尽可能地利用现有资源,对职能分配进行局部优化调整。如果所选财务预警组织模式导致机构过于臃肿、影响工作效率,则该模式不可取。

2 企业财务预警子系统

2. 1 信息子系统分析

对于企业财务预警系统而言,应当能够预知企业可能出现的各种潜在财务风险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预防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因此必须建立大量的子系统。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在对会计信息加工、处理基础之上,所以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直接关系着整个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效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职能的发挥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企业应当严格遵守会计法规制度,强化约束与监管,不断改善会计环境。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应当能够提供真实、及时以及完整和可对比分析的财务会计信息资料。财务预警信息子系统实际上是财务预警系统的根本,因此需对该系统进行科学维护、及时更新,确保其完整性、准确性以及高效和实用性。

2. 2 预测分析子系统

预测分析子系统,主要包括了企业财务指标体系、预警准确以及预测方法三个主要部分。其中,财务指标体系,即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指标体系中的偿债、资产管理以及盈利和发展等风险预警指标,同时还包括综合预警指标及相关内容。在此过程中,按照这一标准和要求,将上述指标划分成了重点监测、一般监测两种类型的指标,既有效地保证了重点监测指标的重要地位,又可以对次要部分进行适当的修正,以此来有效减少错误发生率,通过不同指标的相互结合,对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于企业财务预警系统而言,其分析预测方法采用的是总体模式,也可以采用分部门模式。其中,总体模式可采用多变量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函数预警公式;同时,还可采用单变量思路。总体模式中的单变量模式,从单个财务比率中找出综合性指标,以便于从整体上对企业风险大小、生产经营安全度进行衡量。较之于总体模式,分部门模式主要是根据企业各经营部门的特点、职能等分别设立预警线。对于企业财务预警准则而言,其作为判别、评价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则和标准,用以决定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是否发出预警、或者发出的预警程度如何? 同时,还要根据科学方法对财务风险建立健全评估及分析标准和要求。

2. 3 报警子系统

所谓报警子系统,即将已获得的企业财务风险指标值和预警准则对比,按照报警模式发出差异性预警,通常可采用预警信号系统作为财务预警以及报警形式。预警信号系统将每一个预警指标分成安全区间、一般风险区间以及重大风险区间,然后用绿、黄和红颜色分别的表示。在此过程中,用预警指标临界值来划分灯区,其中绿灯区代表的是企业正常运行,经济效益良好,现有资源的配置与应用非常的合理,而且该种类型下的企业发展有后劲,因此也是企业发展的目标。对于黄灯区而言,其代表的是企业经济发展不正常,引起企业发展警惕。如果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可将其转变成绿灯区; 如果不重视,则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转变成红灯区。对于红灯区而言,其所代表的是企业经济发展不正常,存在着经济效益差,而且负债率比较高,现有的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后劲不足,此时需找到原因,有的放矢,以确保企业能够恢复正常发展。

2. 4 预警处理

如上文所述,当报警子系统黄灯或者红灯时,企业财务状况处于病症状态,经营者应当尽可能依数据表示的经营内涵进一步深入判断和研究,以免企业财务出现恶化。基于预警系统所提出的预警信号分析,进入预警最后阶段,即预警处理措施的制定。预警处理措施,即根据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实施中的报警子系统所提出的信号分析,针对其所代表的风险类型,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财务风险问题,同时这也是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构建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对于预警对策库而言,在风险条件下的各种应急对策集合,当财务预警系统发出风险预报信息后,根据预警信息性质、类型以及警报程度,自动采用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预警对策库而言,其中的对策多为提示性或者思路性的措施,其主要目的是在预警系统警报发出时,按预控对策系统给出的提示信息,立足实际,探寻更加有效和实用的实施方案。

3 结 论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 篇7

一、企业财务风险与财务预警系统

1. 企业财务风险。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在加大, 存在着各种难以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和不可控因素。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 受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内外部环境影响, 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偏离预期财务收益, 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可见, 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的货币化表现。因此, 财务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经营活动本身及其环境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的滞后性以及财务管理可控范围的局限性。因此, 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财务预警系统。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是为防止企业偏离正常经营轨道而建立的报警和控制系统, 它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 利用数据化管理方式, 通过对各种财务数据资料的分析, 对管理活动中存在的财务危机及早警示, 对潜在财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控, 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准确依据。预警系统的构建就是把风险预警机制因地制宜的引入企业内部, 让企业、管理者、员工共同承担风险责任。它是财务风险管理中一项复杂性、综合性程序较高的管理活动。

二、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措施与流程

1. 确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原则。

(1) 整体性原则。外部市场财务风险预警控制不是外部市场自身能完成的管理活动, 而是涉及相关部门共同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管理。因此,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首先应遵循整体性原则。 (2) 协调配合原则。在财务风险预警控制体系中, 涉及各项管理活动和各个成员, 必须要做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高度协调。 (3) 成本效益原则。是指进行财务风险控制的成本应该低于不建立财务风险控制体系进行财务风险控制的预期损失

2. 合理选择预警系统核心指标。

众所周知, 财务风险在出现之前通常都有财务征兆。主要有:现金流量不足、企业不能支付到期债务、销售额非正常下降、现金大幅下降而应收账款大幅上升、一些财务比例出现异常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利润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指标大幅度下降) 。因此企业可以运用财务分析中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如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指标, 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指标分析体系, 来监测财务风险。

3. 构建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财务预警模型是指借助企业财务指标体系, 来识别企业财务状况的判别模型。其静态预警系统主要包括单变量判定模型、多元线性判定模型以及派生模型、概率模型等。动态财务预警系统主要包括神经网络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多元线性判定模型等。不同的模型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操作能力进行选择, 可以选择多个模型进行预测以提高预测的准确度。其中多元线性判定是通过统计技术获得能够有效提高预测精度的多元线性判别方程, 它仅以最终计算的Z值来判定其归属, 是目前在财务困境预测中最常用的方法。Altman首次将多元线性判别方法引入到财务困境预测领域, 确定了5个变量组成了Z计分模型。其多元线性判定模型为: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009X5 (X1资产营运率;X2:资产留存率;X3:资产报酬率;X4:负债权益率;X5资产周转率)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判别精度, 但其工作量比较大, 研究者需要做大量的数据收集及数据分析工作。但是多元线性判定模型存在很严格的假设, 即自变量呈正态分布, 两组样本要求等协方差, 而现实的样本数据往往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大大限制了多元线性判定模型的使用范围。

4. 及时启动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财务预警系统一旦发出风险预报, 则立即根据预警信息类型、性质和风险程度等选择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这些对策大多是思路性、提示性的, 目的在于帮助管理层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具体、有效的风险控制方案。其方法主要包括早期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其中, 早期预防措施是在财务危机的潜伏期内, 改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薄弱之处, 杜绝和避免财务危机的发作。应急处理措施是在财务危机的发作期, 采用规避风险的手段, 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如果财务危机已经恶化, 应采取有效补救措施, 将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要做好财务危机的应急处理工作, 要大幅削减资本性支出, 积极寻找抵押和担保贷款, 万不得已时, 实施债务重组和资产重组, 避免企业破产倒闭。

三、完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配套措施

1. 加强企业信息管理。

企业预警需要有一定的管理功底和信息基础, 仅靠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只是杯水车薪。首先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组织机构, 并遵循“专人负责、职责独立”的原则, 确保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的工作能够有专人落实, 且不受其他组织机构的干扰和影响。而且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应该是开放性的, 不仅包括内部财务信息, 还包括外部相关信息。最为关键的是, 系统信息要不断刷新, 资料系统要不断升级, 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2. 建立现金流量管理体系。

现金流管理体系应着重于规划和控制企业宏观的经营活动, 根据现金预算安排资金,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合理地分配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 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此, 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 日常现金流预算应统管日常经营活动的现金安排, 保证现金流有条不紊、永不停息, 从而保障企业简单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的进行, 满足企业实现价值创造的条件。同时应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到决策部门、计划部门, 做到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研究解决, 将风险和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3. 加强财务预警系统日常维护。

浅论现代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构建 篇8

(一) 财务预警系统概念

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相关经营资料及收集的外部资料为依据, 依托建立的组织体系, 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 采用比率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 将企业所面临的经营波动情况和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相关利益关系人, 并分析企业发生经营波动和财务危机的原因及企业财务运营体系隐藏的问题, 以督促企业管理当局及早采取防范措施, 为管理当局提供决策和控制依据的组织手段和监控体系。

(二) 财务预警系统功能

主要有:

一是收集信息。财务预警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收集信息的过程, 它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状况、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和经营状况信息, 进行分析比较, 判断是否预警。

二是预知危机。经过对大量信息的分析, 当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时, 财务预警系统能预先发出警告, 提醒企业经营者早日寻求对策, 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

三是控制危机。当财务危机征兆出现时, 财务预警系统不仅能预知并预告, 还能及时寻找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根源, 制定有效措施阻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 避免严重的财务危机真正发生。

四是免疫功能。财务预警系统不仅能及时回避现存的财务危机, 而且能系统详细的记录其发生缘由、解决措施、处理结果, 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弥补企业现有财务管理及经营中的缺陷, 从而既能提供未来类似情况的前车之鉴, 又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二、主要财务预警模型利弊分析

(一) 单变量财务预警模型

此模型主要对单个财务比率的走势进行分析。美国的比佛 (Beaver, 1966) 以单变量分析法提出财务危机预测模型, 使用5个财务比率分别作为变量对79家经营未失败公司和79家经营失败公司进行一元判定预测, 发现 (现金流量/总负债) 财务预测的效果最好, (净利润/总资产) 次之, 在失败前5年可达70%以上的预测能力, 失败前1年更可达87%的正确区别率。虽然此模型比较简单、易于使用, 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是单个财务比率所反映的内容是有限的, 没有哪一个比率能够概括企业财务的全貌;

二是对企业外部人而言, 某些财务比率已被公司管理者粉饰, 单纯依靠某一比率做出的预测不一定可靠。

(二) 多变量财务预警模型

此模型运用多种财务比率指标加权汇总而构成的多元线性函数公式来预测财务危机。它比单变量财务预警模型分析更注重企业盈利能力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影响, 预测能力也更强。具体有以下几种:

第一, Z值判定模型。美国学者奥曼 (Altman, 1968) 最先建立了多元线性模型, 他将若干变量合并入一个函数方程:

其中:

Z为判定函数;

X1= (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 /期末总资产;

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

X3=息税前利润/期末总资产;

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

X5=本期销售收入/总资产。

奥曼教授通过对Z值判定模型的分析研究得出:Z值与企业遭受财务失败的可能性负相关。具体判断标准为:

Z≥2.675时, 企业财务状况良好, 财务失败的可能性很小;

1.81≤Z≤2.675时, 财务失败可能性很大;

Z≤1.81时, 财务失败可能性非常大。

Z值判定模型从企业的资产规模、折现力、获利能力、财务结构、偿债能力、资产利用效率等方面综合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 进而预测财务危机。但此模型在建立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现金流量变动等情况, 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二, F分数模型。我国学者周首华等在1996年借鉴Altman的Z值判定模型, 建立了财务危机预测的新模式-F分数模式。

其中:

X1、X2及X4与Z分数模型中的X1、X2及X4相同, 即X1= (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 /期末总资产;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

X4=期末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

X3= (税后纯收益+折旧) /平均总负债;

X5= (税后纯收益+利息+折旧) /平均总资产。

F分数模型与Z值判定模型中各比率的区别就在于其X3、X5与Z值判定模型中X3、X5不同。X3是一个现金流量变量, 它是衡量企业所产生的全部现金流量可用于偿还企业债务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讲, 企业提取的折旧费用, 也是企业创造的现金流入, 必要时可将这部分资金用来偿还债务。X5测定的是企业总资产在创造现金流量方面的能力, 其中的利息是指企业利息收入减去利息支出后的余额。

F分数模式中的五个自变量的选择是基于财务理论, 其临界点为0.0274。若某一特定的F分数低于0.0274, 则将被预测为破产公司;反之, 若F分数高于0.0274, 则公司将被预测为继续生存公司。

F分数模式优势如下:

首先, 模式中加入现金流量这一预测自变量。许多专家证实现金流量比率是预测公司破产的有效变量, 因而它弥补了Z分数模式的不足;

其次, 本模式考虑到了现代公司财务状况的发展及其有关标准的更新;

最后, 本模式使用的样本更大, 准确性更高一些, 此模型准确率将达到70%。

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一是该模型较为复杂, 需要的基础资料较多, 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做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

二是该模型对财务失败前一、两年的预测精度较高, 而在两年以上时间的预测中, 该模型的预测精度大幅下降, 原因可能是某些财务比率的恶化只是一种表象, 而不是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原因和本质;

三是此模型的使用是建立在统计和数学技术的基础上的 (要使误判率最低) , 因此其要求有一个很严格的假设条件, 即假设预测变量呈联合正态分布, 而且两组样本要求等协方差, 而一般的样本数据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 所以一些研究在不满足这一假设时, 都是近似地使用该模型, 这无疑会降低它的预测精度。

第三, Logit回归模型。该模型是一种条件概率模型, 是建立在累计概率函数的基础上的, 一般运用最大似然估计的方法。此模型假设企业破产的概率为p (破产取1, 非破产取0) , 同时假设Ln[p/ (1-p) ]可以用财务比率线性解释。它首先假定Ln[p/ (1-p) ]=a+bx, 然后推导出p=exp (a+bx) /[1+exp (a+bx) ], 从而计算出企业破产的概率 (其中:e是自然常数2.718282;用最大化对数似然函数可以求得参数a, b) 。如果p>0.5, 则企业破产的概率比较大;如果p<0.5, 则表示企业财务正常的概率比较大。

此模型的优点主要是预测变量不需要服从多元正态分布和两个样本组的协方差矩阵相等的条件, 从而使它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首先, 由于模型中对参数的估计将运用到最大似然估计法, 使得计算程序相对复杂;

其次, 分界点的确定也会影响到模型的预测能力;

最后, 计算过程中有很多近似处理, 所以预测精度会有所降低。

第四, Probit模型。Probit模型与Logit模型在目的及基本思想方面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都采用极大化似然函数求参数, 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Logit模型不需要严格的假设条件, Probit则需假设企业样本服从标准正态分布;Logit模型是用取对数的方式求解, 而Probit模型是采用积分处理的方式求解。其判别规则与Logit模型一样, 即如果P>0.5, 则企业破产的概率比较大;如果P<0.5, 则表示企业财务正常的概率比较大。

该模型的优点是假设不算很严格, 预测精度也比Logit模型更高;所存在的缺点与Logit模型基本相似。

第五, 人工神经网络 (ANN) 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平行分散处理模型, 其构建理念是基于对人类大脑神经运作的模拟。神经网络模型的原理是:把用来衡量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建模变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 将代表分类结果的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 用训练样本来训练这个网络, 使训练样本中的财务困境公司和财务正常公司的输入向量得出区分两类不同公司的输出向量, 一旦训练完毕, 便可作为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测的有效工具。

ANN除具有较好的模式识别能力外, 还可以克服统计等方法的限制, 它具有容错能力, 对数据的分布要求不严格。不需要考虑是否符合正态分布的假设, 具备处理资料遗漏或是错误的能力, 而且可以处理非量化的变量, 同时ANN具有学习能力, 可随时依据新准备数据资料进行自我学习、训练, 调整其内部的储存权重参数以应对多变的企业运作环境。而传统的统计方法却不具备此学习能力。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虽然ANN判别模型可谓是研究方法上的重大创新, 但实际效果却很不稳定;ANN模型的理论基础比较抽象, 对人体大脑神经模拟的科学性、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所以其适用性不是很强。

三、现代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构建

(一) 结合我国国情建立财务预警模型

应从我国国情出发, 积极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已成功开发并应用的财务预警模型, 来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财务预警模型。从目前来看, 我国应建立分行业、分企业甚至分部门的预警模型, 拓宽数据渠道和研究范围。在实际工作中, 各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构建适合企业要求和特点的财务预警模型, 模型建立后还应定期评价该模型的有效性和精确度, 检验模型的理论基础, 不断对其进行修正更新, 使其适应经济环境发展变化的要求, 保持较高的预测能力。

(二) 尽量采用多种计量方法与指标

目前常用的财务风险评价模型采用的都是定量财务指标, 这样虽然客观性较强, 但其应用会受到不同企业条件的差异性、评价标准的主观性及数据获取难度与成本等限制。建议在运用定量方法的同时, 也要借助专业人士丰富的经验, 对财务风险的趋势进行定性分析, 同时还要考虑一些重要的非财务指标 (如企业战略、人力资源、信用) 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从而使风险判断更加全面、准确。同时在预测模型中更多地引入现金流量指标, 全面评价企业财务风险。

(三) 加强财务预警系统日常维护与监管

科学、完善的日常维护和监管, 对财务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企业通过日常维护和监管, 及时更新财务数据、指标体系和预警临界值, 确保预警及时、准确。

(四) 提高模型自我学习能力

由于预警模型都是使用历史的财务数据来预测公司未来的财务状况, 但公司的历史情况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 所以应积极尝试构建动态学习的财务预警模型, 以提高其适用性。

参考文献

[1]秦彬:《刍议现代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 《经济问题》2006年第3期。

[2]周首华:《论财务危机的预警分析——F分数模式》, 《会计研究》1996年第8期。

[3]张玲:《财务危机预警分析判别模式》,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问题及对策 篇9

一、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就是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相关经营资料及收集的外部资料为依据建立的组织体系, 采用各种分析方法, 将企业所面临的经营波动情况和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并分析企业发生经营波动和财务危机的原因及企业财务运营体系隐藏的问题, 以督促企业管理当局提早做好防范措施, 为管理当局提供决策和控制依据的组织手段, 是一种综合的分析系统。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已经通过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来预报警情, 但是在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时普遍存在较多问题。

(一) 警情不够准确

现有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单一财务指标法, 另一种是多指标法。单一指标法以威廉·比弗在1966年提出的财务预警模式为代表。多指标法以1968年美国学者爱德华·奥特曼提出了z分数模型 (z-score m odel) 为代表。虽然后来各国学者都对指标进行了各种改进提出了不少新的模型, 但大多数都是以这两种模型为基础的。这两种模型都是以财务指标为核心, 以大量的财务信息为基础, 区别仅仅是采用财务指标的多寡。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完全可以用财务指标来预测企业财务状况,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企业竞争加剧, 这就要求强有力的信息管理向预警系统提供全面的、准确的、及时的信息, 才能使企业对潜在财务风险做出越来越快的准确判断, 否则企业就会遭到淘汰。目前, 由于预测警情的信息系统不全面、不及时, 导致预测结果不够准确。

(二) 缺乏分析能力

现有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无论是单一指标法还是多个指标法, 都缺乏分析能力。单一指标法和多指标法最终结果都是给出了一个数字, 通过这个数字, 企业可以判断自己财务状况处于良好还是濒临破产, 除此之外什么都得不到。这显然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因此必须对现有财务预警体系加以改进, 使其能够提供企业财务危机或潜在财务危机的“病因”。这样企业财务预警体系就不能够仅仅提供一个数字, 必须对企业各个方面的状况加以评价, 必须说明企业投资、融资、生产和经营各个方面对企业财务的正、负面的影响, 使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能够容易找到企业财务危机根源。

(三) 缺乏管理机制

目前企业建立的预警系统并没有将财务危机预警组织机制、预警信息机制、预警分析机制、预警管理机制有机结合, 甚至有的预警系统认为做好财务预警的前期的流程再造和系统构建就行了, 当一个财务预警结束后, 他们彻底解除武装戒备, 以为解决了此次危机就是一个终结。往往对前一个危机的预警过程不再进行总结和吸收经验教训, 忽视了财务顶警系统的后期监督管理, 这样财务预警系统得不到完善.当下一个相似财务危机出现时, 企业不能及时做出反应, 又会重蹈前一次的覆辙, 更不能避免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如前所述, 我国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由于存在上述一系列问题, 才致使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一) 预测警情信息不及时, 缺乏大量灵敏有效的会计信息支持

预警信息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判断不可避免地存在时滞性。一方面, 是因为财务信息所需数据来自财务报表, 但是财务报表编制都需要时间。月报至少要月末后6日内才能编制, 年报要年末终了4个月后才能编制, 所以企业计算财务指标所用的财务数据都是历史资料, 不能准确预测未来。另一方面, 因为企业存在两种风险即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很多财务风险的最初来源都是企业的经营风险, 也就是说很多时候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是企业经营发生了问题。而现有财务指标不能够考核企业经营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而需要等待企业经营真的影响到财务时才能判断出来, 这就存在一个时滞问题。通常情况下当企业经营影响到企业财务时, 对企业进行挽救是非常困难的, 这时即使企业财务预警体系能够发现企业存在财务风险也为时已晚, 财务预警体系也失去了意义。

同时, 信息的失真即信息被扭曲或者存在着虚假的成分, 也不能为预警系统提供准确的服务。企业运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预测警情是建立在大量准确的财务数据基础之上, 因此大量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基础, 失真的会计信息就会影响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有效性。因此, 当设计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财务数据缺乏可靠性时, 财务危机预警的质量也大大降低。

(二) 预测警情指标不恰当, 缺乏恰当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选择预警指标时只是盲目跟从传统的偿债能力指标、运营能力指标、获利能力指标以及发展能力指标, 而缺乏体现现金流量的指标, 如销售现金比率、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及现金收益比率等指标, 使得预警质量也大大降低。因为当前企业是否存在警情以及能否持续经营, 并不取决于盈利水平的高低, 而是取决于有无足够的现金和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现金支付能力。也就是说, 传统的预警指标系统忽视了对企业现金流量状况的评价, 从而削弱了财务预警风险模型的预测效果。

为了保证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提高预警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预警指标体系不仅应包含有关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财务比率, 还应强化现金流量指标的应用, 并且结合一些相关的非财务因素进行定性分析, 才能使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更好地、及时地发挥功效。

(三) 预测警情机制不健全, 缺乏完整有效的危机预警管理机制

在目前这样一个瞬息万变和竞争激烈的时代, 企业在获得机会的同时, 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和防范风险, 企业随时都会有破产的可能。在导致企业破产的众多因素中, 企业的财务状况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国外权威研究机构通过大量实证资料统计研究出企业破产原因如图1所示。

由图示分析知道企业破产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疏忽的原因占4%, 欺诈的原因占2%, 重大灾难的原因占1%, 经营和管理不善的原因占91%, 而不知名因素的原因占2%。从上图看出由于经营和管理不善而导致企业破产占了极大的比重, 是因为目前企业建立的预警系统忽视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后期管理, 这样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得不到完善, 当下一个相似财务危机出现时, 企业不能及时做出反应, 更不能对未来经营管理和预防类似财务危机提供前车之鉴。因此, 很有必要建立健全财务危机预警管理机制, 以便及时加强管理, 让企业免遭破产厄运。

三、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完善建议

目前, 我国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中存在诸多局限性, 要想使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真正在企业中发挥作用, 应该完善企业财务指标体系, 建立一套高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针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 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 综合治理, 全面保证会计信息及时有效

企业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作为一种规避和防范企业风险的工具, 是以大量信息为基础的。信息越及时, 灵敏度越高就越能及早地发现问题并告知企业管理者, 就越能有效地防范与解决问题、回避财务危机的发生。

由于企业预算是根据企业现有状况对未来企业运行所做出的判断, 因此较财务报表更能够及时反映企业未来财务状况。企业财务预警体系采用企业预算的数据显然更能够对企业未来财务风险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而且企业预算数据是综合企业所有信息得出来的, 包括了生产、人事和财务等各方面的信息, 财务预警体系采用企业预算数据就可以在业务危机变成财务危机之前就对业务危机的影响做出正确判断。因此, 如果把企业财务预警体系与企业预算联系在一起, 就可以分别对企业的生产、销售、资本支出等各个环节分别进行预警, 最后汇总得出预警结果。这样可以有效识别企业财务危机的来源, 有的放矢地解决企业财务危机或消除潜在的财务危机。

另外, 防范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政府适时干预, 并且进一步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不断充实和更新其知识, 提高其专业技能, 使他们能对各种类型的经济业务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二) 系统分析, 恰当选择危机预警指标体系

建立和完善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至关重要, 而预警指标的选取是财务预警的首要环节, 也是财务预警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财务预警指标的选取会因企业的性质、特点、行业的不同而各有侧重, 但大体可以归类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建立短期预警指标系统。企业能否维持下去, 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 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 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特别重要的一环, 准确及时的现金流量预算, 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 使经营者能够及早采取措施。为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企业应该将各具体目标加以汇总, 并将预期未来收益、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及投资计划等, 以数量化形式加以表达, 预测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 并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 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 使企业能及时地制定财务排警对策。

(2) 确立财务分析体系, 建立长期预警指标系统。对企业而言, 在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同时, 还要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虽然上述指标可以预测财务危机, 但从根本上讲, 企业发生风险是由于举债导致的, 一个全部用自有资本从事经营的企业只有经营风险而没有财务风险。但反过来讲举债经营又可以发挥财务杠杆作用降低经营成本。因此, 要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来确定债务比率, 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 只有前者大于后者, 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 实现财务杠杆收益;同时还要考虑债务清偿能力, 即企业拥有现金多少或其资产变现能力强弱。

(3) 注重非财务因素, 建立综合预警指标系统。根据美国权威会计研究机构研究证明导致企业破产的因素中非财务因素也占一定的比例。所以, 非财务指标在财务危机预警中也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非财务指标是指利用一些非财务指标直接分析来预测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

宏观经济环境。一般而言, 国家政治稳定、政策优惠、经济繁荣, 会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发展。而经济环境变化、国家经济政策调整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产生影响。

行业特征。不同行业承担的风险不同。

市场状况。企业的产品价格、技术、质量符合市场需求, 对路热销或竞争对手少, 风险就小。反之, 风险就大。

企业经营方式。企业经营品种单一, 经营范围狭窄, 一旦市场情况有变, 企业难以适应, 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就大。反之, 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就小。

企业管理水平。管理者缺乏经验、素质低下是造成企业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 管理上能否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是企业能否成功避免财务危机发生的关键所在。

(三) 全面定位, 建立健全财务危机预警运行机制

要使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在实践工作中实现理论上的功能, 就必须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 完整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具体包括财务危机预警组织机制、预警信息机制、预警分析机制、预警管理机制。

(1) 财务危机预警组织机制。预警组织机构的健全与否, 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危机预警运行机制运转效果的优劣, 关系到财务预警体系的功能能否正常、充分的发挥。为了保证财务危机预警工作的客观性和中立性, 预警组织机构应相对独立于企业组织的整体控制, 它独立开展工作, 但不直接干涉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 只对企业最高管理者或管理层负责。预警组织机构可以是一个虚设机构, 如预警组织管理委员会, 它的成员可以是兼职的, 由企业内部熟悉管理工作、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的管理人员等组成。同时, 企业还可以聘请一定数量的外部管理咨询专家参与。

预警组织机构的职责是负责确定预警目标、研究预警方案, 听取财务预警情况汇报, 并据此商讨决定预报的类型 (零、低度、中度、高度预警报告) 和预报内容, 以及应采取的对策方案, 及时解决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日常工作的开展可由企业现有的某些职能部门 (如财务部、企业办、企划部) 派专人负责进行, 或通过设立一个专门的部门, 如企业预警管理部门, 具体负责财务风险监测和预报工作。同样, 为了保证日常预警工作的正常进行, 负责具体预警工作的部门或个人应具有高度的独立性, 他们的工作应只对预警管理组织机构负责。

(2) 财务危机预警信息机制。财务危机预警信息机制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提供信息支持, 包括财务危机预警信息的搜集、传递、处理与评价等方面的制度和规定, 提供预警行为及主体实施预警行为所需要信息是其关键所在。由于财务危机预警所需信息与其他财务管理行为所需信息不同, 单纯利用和依靠传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不能满足预警管理的需要。因此, 从当前的现实情况看, 企业可考虑对现有信息系统进行修正, 增补一些能够反映企业财务风险大小的信息。从长远情况看, 可通过自行开发或外购方式建立一个专门的预警信息系统, 与原来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结合在一起, 形成企业财务管理大信息系统。良好的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系统必须建立在对大量资料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因此, 公司应建立高效的信息收集、传递、处理机制。

(3) 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机制。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机制对内外部输入的信息通过各种技术方法进行识别, 通过建立一个科学、全面、有效的指标体系来反映企业的状况, 还可以利用这些指标体系建立模型以进行多变量综合分析。

(4) 财务危机预警管理机制。财务危机预警管理机制包括日常控制和危机管理两项。前者主要是在系统实施过程中进行日常监控, 对公司经营过程中各种警兆进行控制, 使其体现出来的预警数值不要逾越警度, 一旦发生偏离就立即反应, 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 防患于未然;而后者主要是在财务危机发生以后, 专门的预警组织采取一些列的补救措施, 达到化解财务危机的目的。

总之, 提高会计信息及时性, 是一个极其复杂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从各个方面综合治理。几个简单的财务指标不能充分描述公司的财务危机, 必须科学、系统、直观地选择代表不同财务特征的关键性指标, 而且还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健全危机预警管理机制。只有及时的会计信息、恰当的预警指标以及健全的管理机制才能保证预警系统充分发挥作用, 一个良好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企业预警系统的一部分, 它除了能预先告知经营者、投资者有关企业组织内部财务营运体系隐藏的问题之外, 还能清晰地告知企业经营者应朝哪个方向努力, 以便有效地解决问题, 使企业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创造最大效益。

完整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分析 篇10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财务危机;财务危机预警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最早的财务危机预警研究是Fitzpatrick(1932)开展的一元判定研究,即单变量研究。他以19家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判别能力最高的是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Beaver(1966)使用由79家公司组成的样本,发现最好的判别变量是现金流量/负债和净利润/总资产。Altman(1968)年首先使用了多元线性判定模型来研究公司的破产问题。这就是著名Z Score模型,并且还提出了判断企业破产的临界值。其后,Haldeman和Narayanan(1977),Collins(1980),Plat(1991)也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有些学者对Z分数模型加以改造,并建立起财务危机预测的新模式-F分数模型(Failure Score Model)。Ohlson(1980)是第一个采用Logit方法进行破产预测的。他发现至少存在四类影响公司破产概率的变量:公司规模、资本结构、业绩和当前的融资能力。继Ohlson之后,Gentry,Newbold Whitford(1985);Casey and Bartczak(1985);Zavgren(1985)也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研究。同时,Ohlson(1980)也是采用Probit方法进行财务预警研究的。Tam(1991)采用ANN模型进行财务预警研究,通过对人工神经网络的模拟,得出神经网络可以应用于财务预警,且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国外的动态预警研究主要有四类:包括Baumol(1952)、Tobin(1958)的现金存量管理模型;Friedman(1959)、Nadiri(1969)、Coates(1976)的产品现金管理模型;Meltzer(1963)、Whalen(1965)、Alessi(1966)的财富现金管理模型以及Suvas(1994)的联合模型。然而,每个模型的潜在假设又各不相同,不同的模型将会有不同的前提假设。

2.国内研究现状

在静态研究方面,从已经发表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研究文献来看,我国学者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危机预测方法方面。陈静(1999)使用了截止1998年年底的27家ST公司与同行业、同规模的非ST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四项研究指标的预测能力较强。张玲(2000)选取深沪交易所12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家为构造样本,60家为预测样本。并得出本模型在公司戴帽前4年具有超前的预测力。高培业等(2000)选取深圳市国有企业作为样本,根据一定的标准选取161家制造类不同行业的企业,使用多元判定技术得出最终判定模型和判别规则。陈晓等(2000)以截止1999年7月1日38家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别处理的ST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Logit回归,通过1260种变量组合,研究结果表明:负债权益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利润/总资产、留存收益/总资产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姜秀华(2001)、吴世农、卢贤义(2001)、李华中(2001)等也采用类似的方法进行研究。杨保安等(2002)采用ANN模型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结果表明:样本的实际输出和期望输出较为接近,显示出神经网络是进行财务评估的一种很好的应用工具,能够为银行贷款授信、财务预警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李秉成(2004)主要对定性、单变量财务困境预测方法进行探讨,从上市公司财务困境形成角度、困境征兆角度探讨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分析方法,提出了财务困境加权分析法和象限分析法两类财务困境综合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对征兆是否存在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公司是否会发生财务困境。

二、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

1.企业财务危机的定义

对于“财务危机”的研究,国内外许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目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由于受到实证研究样本选择范围的影响,很多学者将财务危机企业定义为已宣告破产的企业。财务危机有轻重之分,轻者可能仅仅是暂时的资金周转困难,而重者已是经营失败或破产清算。企业诸如经济失败、技术性无力偿债、资不抵债、破产等几种情况都可以说是公司遇到了财务危机。所以,本文认为对财务危机应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即“财务危机即是一种状态结果又是一个过程。经济失败是财务危机的开端,无力偿债和资不抵债表明公司已处于严重的财务危机状态了。破产是财务危机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也是财务危机的结果。”而中小企业的财务危机主要是以下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中小企业由于利用财务杠杆而带来的到期不能偿还债务,使其丧失偿债能力,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二是借款的增加导致中小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波动性,表现为中小企业息税前资金利润率下降或借款利率超过息税前利润率,使企业经济效益下降。

2.选择财务危机预警指标

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的选择是中小企业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所选取的指标应具有灵敏性和可操作性,也就是所选的指标要对经济波动的反应敏感,同时要选择现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中可以取得的指标,而不是理论上的探讨。财务危机预警选取的财务指标主要是反映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通常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只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没有考虑企业的周期因素。而企业是有生命周期的,在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本身有不同的特点。本文结合企业生命周期来选取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一般来说,初创期,中小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力图在市场上站稳脚跟,销售收入与销售量都不会高,盈利空间也不大,需要解决生存问题。那么在这一阶段,主要的预警指标是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成长期,企业资金匮乏的状况有所改善,但仍不是很充裕。销售大幅度增长,盈利水平也有较大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上涨,财务状况出现良好势头。这一阶段,财务危机预警应多关注增长率类的指标;成熟期,企业运营趋于稳定,投入较小,积累较多,资金比较充分,市场占有率比较稳定,企业盈利在稳定中有小幅持续上涨,因此此时应注重盈利类和资产运营类指标;衰退期,企业容易进入瓶颈时期,企业盈利能力低下,此时应注重企业偿债类和盈利类指标。

随着对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指出了单一采用财务指标评价体系的局限性。财务危机的形成可能是由财务活动引起的,也可能是由非财务活动导致的,于是国内外学者开始探索非财务指标在预警模型中的作用。国内学者在研究上市公司财务危机时发现,不考虑非财务指标可能会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忽略了财务报告其他部分的丰富信息含量,另一方面,其效率必须建立在報表数据真实、公允地反映了公司真实经营状况的假设基础上,而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还不健全,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会计数据质量不尽如人意。而信息有效性不足、信息失真、虚假陈述等问题普遍存在。杨兵、柯佑鹏(2005)在做非财务指标影响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测能力的实证研究中,采用的非财务指标主要有:①调整后每股净资产与调整前每股净资产的偏离程度;②公告日期;③上市公司审计报告类型;④有无简称变更;⑤持股比例;⑥配股保盈因素对公司报表的影响。然后运用判别分析和Logistic模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引入非财务指标后,两种分析预测的准确率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在误判方面所犯的两类错误有了明显的降低。杨华(2007)以*ST公司为例研究非财务指标在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中的应用中,选用的非财务指标则有:是否存在控股股东、公告日期、是否位于GDP前十省以及资产对数。研究表明:某些方面,如股权结构、年报披露、地域环境等非财务指标的引入确实有助于模型对危机公司预测准确率的提高,但对非危机公司的预测准确率均偏低;与单方面引入非财务指标构建的模型相比,多方面引入非财务指标不仅可以提高模型对危机公司的预测准确率,而且提高了模型对非危机公司的预测准确率,从而使模型的总体预测准确率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中小企业财务报表由于不对外公布,其存在的问题就更加严重了,因此在研究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时考虑非财务指标也能提高其准确率。借鉴国内学者对上市公司为财务指标的研究,在研究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时引入非财务指标值得深入研究。而由于中小企业在规模等方面与上市公司的区别,值得引入评价地域环境、资产规模、审计报告类型等内容的非财务指标,希望有助于分辨报表数据的真实性、信息的可靠性。

三、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建立

1.设立财务危机预警的预警值

这里要确定预警指标标准值和预警临界值。根据分类的预警指标,确定指标的满意值、不允许值、上下限值。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预警指标的标准值是不一样的,所以要考虑到企业发展阶段的影响,需要根据中小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对预警指标标准值加以修订。

2.确定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的权重

介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采用德尔菲法来确定预警指标的权重比较好。德尔菲法基本思想就是首先由主持人选定若干名专家,这些专家彼此间是不能沟通的,主持人只是反复征询专家的意见并进行统计,然后主持人通过征询—统计—再征询—再统计,反复多次直到集中系数满足要求为止。实施步骤就是:一,编制专家咨询表;二,分轮咨询;三,计算各位专家对同一指标权重的均值和方差。离散系数越小,说明专家们的意见比较统一。

3.选择财务危机预警方法

同样从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出发,预警方法应该以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为准。从以上预警值的确定可以看出,这里选择的是功效系数评分法。功效系数评分法是指根据多目标规划原理,把所要评价的各项指标分别对照各自的标准,并根据各项指标的权数,通过功效系数函数转化为可以度量的评价分数,再对各项指标的单项评价分数进行加总,据以对评价对象进行总体评价记分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对所选定的每个评价指标都规定几个数值:一个是满意值,一个是不允许值及不允许值的上下限值。然后设计并计算各类指标的单项功效系数,在根据各指标值的重要性,运用特尔菲法等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数,用加权算术平均值得到平均数,即为该公司的综合功效系数。当综合功效系数小于等于预警临界点时,就表明企业出现了财务危机。

参考文献:

[1]刘晓军.中小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管理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论文集.2006(1)

[2]张秀梅.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经济师.2008(11)

[3]定鹏,陈良琼.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探讨.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2)

[4]杜兰英,余道先.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商业研究.2005(17)

上一篇:培养工作下一篇:中文分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