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法规体系

2024-05-07

技术法规体系(精选十篇)

技术法规体系 篇1

技术法规是汽车制造者、销售者以及使用者必须遵守的守则,并已成为汽车设计和制造的准则、汽车认证和进出口商品检验的主要技术壁垒和障碍。[1]汽车技术法规,主要包括安全、防公害(排放、噪声、电波干扰)和节约能源等三个方面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规范健康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使汽车向着安全、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世界主要的汽车工业国家比如美国、欧洲、日本等都建立了自己的汽车技术法规体系,比如欧洲的ECE。这些完善健全的汽车法规体系使他们的汽车工业向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我国虽然是汽车大国,但是我国的汽车技术法规体系的制定工作起步晚,起点低,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现已严重地制约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1我国汽车技术法规表现形式

1.1汽车安全法规

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安全法规体系,在汽车安全方面,我国公布了一系列的强制性标准,这些标准基本采用了与FMVSS和欧洲ECE安全法规中同样的内容。主要的汽车安全强制标准有主动安全、被动安全、被动安全(防火)、一般安全等,这些强制性标准,具有技术法规的某些性质,包含了法规的某些技术要求和规范,是政府部门管理汽车产品的准则,但不具备法规的全部属性,标准自身不带有管理规则。

1.2汽车环保法规

汽车环保法规主要通过限制新车和再用汽车的有害物质CO、HC、NOx、PM、SO2的排放,以及限制汽车噪音的产生。汽车环保法规主要由汽车排放法规和汽车噪音法规组成。

我国汽车排放法规主要有实验的规范和排放标准。我国汽车的排放实验规范主要分为轻型汽车排放实验规范,目前采用的是ECE-15+EUDC循环和柴油机排放实验规范,我国目前执行的是13工况循环。目前我国汽油车和柴油车排放的标准为Ⅳ的排放标准,2017年全国汽油车开始实行国Ⅴ的排放标准。

1.3汽车油耗法规

2004年10月28日有了我国第一个限制汽车燃料消耗量的强制性标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并于2005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个标准主要参照欧洲的ECE的油耗法规制定的,对我国的燃油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我国汽车技术法规存在的不足

2.1我国的技术法规主要是一些强制标准,缺乏管理部分

汽车技术法规在我国法律上还没形成,在法律上没有保障,现用的是一些标准,尽管相关部门规定了很多规章制度,但这些标准出台后,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人对新的规定熟视无睹,我行我素,导致中国汽车行业执法不严的现象比较普遍,给新法的推出带来了很多不便。所以目前我国汽车技术法规体系应尽快在法律上建立,并且完善。这样才能保障人身安全、健康、环保,从而确保国家安全、社会公共权益。

2.2涉及汽车技术内容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缺乏统一的协调

现行的关于汽车技术法规与标准的很多规章制度在协调上不统一,管理和实施上没有有效地进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正因为这些原因没有解决,才导致出现两个严重的问题。

1)我国有很多不相关的部门越权制定了一些强制标准和技术法规,这些强制标准和技术法规与法律不一致,或者技术法规之间、规章制度之间、法规与规章之间存在着重复甚至相互矛盾、不衔接、冲突的现象。

2)我国制定的技术法规和强制标准都是由政府统一管理建立和制定。但并没由市场调查汽车技术法规和强制标准来建立和制定。这样的做法并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国家的利益,也干扰相关部门的执政能力,导致执法不严,给企业增加负担,给社会增加负担,同时也增加了国家的管理成本。

2.3技术法规与标准、合格评定程序脱节

目前,我国政府制定的关于汽车技术法规和强制标准的内容与规章,由于与标准、合格评定程序脱节,并没有全面的在细节上划分,正因为这些才导致了关于汽车技术法规和强制标准的内容与规章相比操作性下降,按国际标准而言,我国的技术法规和强制标准与国际《TBT协定》相比,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到达标准,仍然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

2.4技术法规与标准实施存在的不足

我国现行技术法规和强制标准都是由政府部门制定的,关于汽车方面的法规用的都是强制标准,这两者在实施上没有达到一致,不协调,经济利益上不去。并且这两者概念交叉、混淆,相关部门管理方式不一致,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很多企业负担增重,不能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另外,这两者在内容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基础标准使用混乱,导致政府部门不能有效地实施。目前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不规范的行为正在减少。随着技术法规与标准的不断完善,这些问题也会逐步的得到解决。

3我国汽车技术法规体系的完善

3.1标准与汽车技术法规的概念交叉、混淆,技术法规体系没有完善

目前,我国汽车技术法规在法律的真正意义上是不存在的,关于汽车方面的法律,用的都是政府制定的强制性标准。而在WTO/TBT协议中,汽车技术法规与强制标准的概念是混淆的,强制标准是由政府制定,由政府执行,但我国的规定是不需要强制执行,这两者由于概念交叉在实施上没有达到一致,有关部门规定技术法规是强制执行,强制标准是不强制执行,他们在管理上就不一样。我国现行的强制标准体制不适用于企业管理,导致效率低,企业自主性差,实施不规范,经济上不去。在法律方面尽快建立汽车技术法规体系,汽车技术法规体系应该由一个全面科学的管理,达到实施、管理力度与预期效果大致相同,这样才能保障汽车技术法规给国家、人民经济利益带来的显著效果。

3.2加快强制性标准体系的完善,使技术法规和规章更加协调

我国汽车技术法规没有建立与完善之前,关于汽车方面的法律都是由强制标准执行的,所以政府制定的强制标准在这之前是没有任何法规可以代替。我国现在使用的也是强制标准,在建立和完善汽车技术法规体系的同时我国必须须遵守国际标准来完成。目前在强制性标准方面执行力度仍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增加了很多新的企业项目,逐步减少空白。按照国际标准,我国汽车技术法规不断完善,需要修订的标准有:在实施正面碰撞乘客保护要求的经验基础上,研究制定实施侧面碰撞、车辆防火、儿童约束系统,安全气囊标准。汽车技术法规体系需要加大力度研究与完善的同时,也要确保我国汽车工业健康的发展,保障自主品牌在国内的竞争力度,从而带动国家经济发展。

3.3加快标准的完善,努力解决技术法规与标准、合格评定程序脱节问题

尽管受到汽车主管部门多次进行机构改革的影响,我国按照国际汽车技术法规标准,充分利用已有的组织机构和工作基础在标准制修订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制定的强制标准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利益。但我国强制标准的实施力度不够和规范性差,与企业产品管理相关的重要基础标准也不能及时地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作用。所以必须加快标准的完善,推动解决机车技术内容的法规、规章与标准、合格评定程序脱节问题。这样才能正常地实施汽车技术内容的法规、规章,使技术法规和标准与国际《TBT协定》相比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更加完善。

3.4加强基础标准研究,切实完善技术法规与标准的实施

基础研究工作直接关系到标准的水平。目前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不足,标准化工作受到制约。尽管我国现行强制标准很多都是借鉴欧美日的技术法规和标准来制定的,但也提高了很多企业的效率,相关汽车技术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政府部门应多方面支持和重视,这样才能更快更有效地进行。

在加强基础标准完善的同时,也要切实完善汽车技术法规与标准的实施。也要让汽车技术法规和强制标准在概念上基本达到一致,实施管理方案基本相同,互不冲突。这样才能达到企业的主动性强,大规模企业利益上升,带动国家经济发展。

4结语

当今世界,汽车的不断发展过程必然是汽车节能、环保、安全的发展过程。以后汽车各方面性能发展,必将要求汽车技术法规和标准更加的完善。反之,汽车技术法规的完善又能促进汽车总体技术水平的提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汽车技术法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研究我国汽车强制性标准的技术内容,同时对我国汽车技术法规目前的概况,不足之处,应该如何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议。总结出当下完善汽车技术法规体系和标准,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政府必须重视汽车技术法规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庄继德,张开旺.汽车技术法规与法规服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朱培浩,董长青,徐耀宗,等.我国汽车VOC检测标准法规现状、问题及措施[J].科学观察,2014(4).

[3]张云,陶丽琴.WTO机制下的技术法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报,2004(4).

[4]李维斗.关于加强汽车技术法规和标准建设的建议[J].汽车纵横,2004(4).

[5]胡芳芳,李伟,胡可钊.我国与欧美日的汽车标准法规体系分析[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9(3).

浅论党内法规体系 篇2

徐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理科13-1班,1329010228)

摘要: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提出五个体系之一是要有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本文就党内法规体系所具体针对的对象即贿赂、裸官和与他人通奸等等进行分析,简介此体系的历史渊源以及出现的必要性,对此体系是否为法外之法进行一个简单论述。

关键词:党内法规体系;贿赂;裸官;与他人通奸;历史渊源;法外之法

引言

2013年5月27日,经中央批准,《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公开发布。中共首次拥有正式党内“立法法”,这两部党内法规的制定和发布,对于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又提出了五个体系,其中之一就是要有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然而党内法规体系的提出是否可以认为是法外之法,它所针对的对象又是什么,它是否要有出现的必要,本文将为大家对这些问题做一个简单论述。

一、简介党内法规历史

“党内法规”是个约定俗成的概念。人们常说“党规国法”,“党规”就是“党内法规”,指党的中央组织以及中央纪委、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制定颁布了一批重要党内法规,为管党治党、执政治国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但是,由于统筹规划不够,党内法规体系建设总体上比较滞后。

2012年6月,中共中央批准印发《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开展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意见》,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对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集中清理。2013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废止和宣布失效一批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发布。根据该《决定》,1978年以来制定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有300件被废止和宣布失效,467件继续有效,其中42件将作出修改。

2013年11月27日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编制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编制《纲要》的目标,就是在对现有党内法规进行全面清理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和修订一批重要党内法规,力争经过5年努力,基本形成涵盖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主要领域、适应管党治党需要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框架,使党内生活更加规范化、程序化,使党内民主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使权力运行受到更加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使党执政的制度基础更加巩固,为到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纲要》,通过修改和制定一系列党内法规,未来,包括党的领导和党的工作、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等方面的党内法规将更加完善。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圆满落幕。中央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在中国共产党93年的历史上是首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不仅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还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具体内容,即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五大体系建设。这次会议又一次体现出建立完善的党内法规的重要性及其意义所在。

二、党内法规所针对的具体现象

(2)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

(3)强行索取财物的。

1.2.2 单位受贿罪

单位受贿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单位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2、单位受贿数额不满10万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

(2)强行索取财物的;

(3)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1.2.3 行贿罪

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行贿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

2、行贿数额不满1万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为谋取非法利益而行贿的;

(2)向三人以上行贿的;

(3)向党政领导、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行贿的;

(4)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1.2.4 对单位行贿罪

对单位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上述单位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个人行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单位行贿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

2、个人行贿数额不满10万元、单位行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受礼金罪”,以解决向官员进行情感投资的定罪问题。但是至今,仍是没有明文规定收受礼金这一罪责。

关于收受礼金是否为可以称为贿赂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很多人认为,增设“收受礼金罪”既无必要又不具有可操作性,很容易沦为“口号立法”。馈赠和行贿之间区别在于:

① 目的、动机不同:行贿是行为人为了使对方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取不正当的利益;馈赠行为则是为了增加亲友的情谊,不是以财物收买权力。

② 内容和方式不同:行贿往往是秘密进行的,给付财物是附条件的;馈赠行为则是公开的,给付财物是无条件的。

但这两者之间实则又无明确的界限划分,故之,收受礼金是个比较含混的概念。再者,收受礼金罪并不是受贿罪,它的量刑总会比受贿罪轻。

总之,至今为止,收受礼金还是没有进入法律之中,但是无论如何,这一罪名的提出就可以看到我国法律观念正在逐渐加强,法律体系正在逐渐完善这一良好态势。裸官

裸体官员,简称裸官,是指配偶和子女非因工作需要均在国(境)外定居或加入外国国籍,或取得国(境)外永久居留权的公职人员。2010年2月22日,监察部网站发布《国家预防腐败局2010年工作要点》,2010年2月22日,监察部网站发布《国家预防腐败局2010年工作要点》,监管裸官首次作为预防腐败局工作重点被提出。2010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了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和关于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加强管理的暂行规定。2011年3月5日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马馼表示,2011年我国将对“裸官”进行登记管理。

2.1 裸官背后现象

“裸官”“逃官”这一现象之所以出现,究其原因就是:

1.官员自身心虚。“能捞就捞,不行就跑”,似乎已成了贪官们心照不宣的“心诀”。“裸官”现象在一些官员中早已暗中流行。在大权在握,炙手可热之时,将妻儿全部移民海外,既便于将腐败所得转移出境,又为自己腐败行为一旦暴露留好后路。即使 不慎“翻船”、外逃又未成功,一人“受过”,也可保得家人安全富足。

1、党内法规使党的领导更加的有说服力与信服度。中国要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强力正确的领导者,党内法规的提出,使党内生活更加规范化、程序化,使党内民主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使权力运行受到更加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使党执政的制度基础更加巩固。

2、党内法规严于国法。在“与他人通奸”这一问题的提出就可以看出党纪严于国法,党员更需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所以这一方面来说,党内法规加强了中国法制社会的建立。

3、党内法规更加完善了国家的法规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指出,中国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而党内法规的建立就使国家法规体系更加完整化,更加公正化。

但是,党内法规虽然使中国法规更加健全公正,党的领导更加强而有力,这所有的前提是我们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有一个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把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执行到底。去年甚至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出现了无权或越权制定党内法规的现象,有的甚至是和法律相抵触的,这种以权越法、以权代法的现象,严重损害了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也给党的法治建设添了堵、抹了黑。所以,我们要对党内法规进行不定时的彻底清理,其中两部党内法规,既《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的出台,将党权关进了制度的笼子,充分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依法治党的信念和决心,必将从很大程度上提升党员的法纪意识,在全党形成模范遵守党纪国法的良好氛围。

四、党内法规出现的必要性

古语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一个执政党,也毫不例外。邓小平曾经说过:“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党将党内文件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出台,其中传递出的积极信号却很值得我们深思。十八大以后,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在新的历史阶段如何治党,提出了许多新思路,出台了许多新举措。

1.党内出现很多现象需要党内法规。党内官员近年来出现了的较为频繁的一些贿赂、裸官,与他人通奸等一系列的现象,需要法律的约束。

技术法规体系 篇3

我国加入WTO后,国内产品面临的技术壁垒威胁和冲击更大,另外,我国产品出口必须遵循国际准则。为保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我国必须尽快制定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以技术法规和标准为核心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屡见不鲜,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面临越来越多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挑战,建立并完善我国技术法规体系是形势的需要。同时,我国的法制建设也进入了进一步深化的阶段,这是我国完善技术法规体系的大好时机。

完善我国技术法规体系,应对全球技术壁垒挑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构建协调的技术法规管理运行机制

根据我国《立法法》规定,在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层次上制定具有实质内容的技术法规比较合适。因为,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制定程序比法律的制定程序要快捷和灵活一些,这可以满足技术法规的急需和适应突发情况的立法需求,也有利于技术法规的修订。

首先,发布决定或行政法规来约束技术法规的制定和实施。由于我国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法规,而技术法规的制定又有其独特性,因此,技术法规体系的建立首先应在《立法法》以及《行政许可法》等行政程序法的框架下,由国务院制定发布一个关于技术法规制定的决定或一个试行的行政法规来约束、规范技术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同时在制定时应考虑WTO有关协定的要求。

其次,行政法规层面上的技术法规由国务院直接制定,为配合行政法规的实施,国务院各部门按各自职权范围为执行行政法规可制定补充性的规章。地方性法规层面上的技术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在不违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前提下根据地方自然和文化特点规定适合本区域需要的技术要求。

第三,技术法规的立法应在现有立法程序的基础上,引入技术专家委员会机制,以对法规在技术上的合理性、是否限制技术的发展和分析评估技术法规的成本效益把关。

第四,技术法规的实施要靠一个良好的实施监督机制来完成。国外发达国家通常采用根据技术法规的强制认证制度来实现技术法规的目标。具体说,就是通过对涉及技术法规的产品实行强制认证,只允许通过认证的产品进入流通市场和被使用。

选择适宜的技术法规立法模式

各国技术法规立法模式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将需要强制执行的技术要求直接确定并发布为法律规范;二是通过引用标准的方式制定技术法规,即技术法规只对技术要求做出原则性规定,具体技术要求通过引用标准的形式完成。虽然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所建立的标准与技术法规的关系与其政治经济体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等条件不无关系,但是这种标准与技术法规的关系还是反映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普遍特征,是适应经济技术发展规律的,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模式。建议我国技术法规立法采取第二种技术法规加标准模式。

加快技术法规制定的步伐

技术法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需要依靠制定新的技术法规和调整或废除旧的技术法规来完成,比如,制定新的技术法规,逐步废除旧的相关技术法规。目前,全国人大、国务院及各部委颁布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涉及技术领域的有几百个,但是,绝大部分考虑WTO相关文件的要求不足,是不符合WTO/TBT规定的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法规;有些法规仅从部门利益出发,任意扩大管理范围,造成部门之间法规的矛盾,难以协调。其次,分行业、分类别制定针对性强的技术法规。技术法规的制定不能再向大而全的综合性法规方向发展。综合性法规起的是原则性指导、总体规划、方向引导作用,特别是对技术法规类而言,一部足矣。因为技术法规规范的行业和产品种类太多太杂,小到昆虫植物、螺丝零件,大到航天飞行器,想用一部统一的拢括全部的法律法规来把其完整规范,不可能也不现实。再次,调整现行强制性标准,并通过立法程序转化为技术法规。尽管强制性标准存在一些问题,但在相应技术法规未建立起来之前,不宜立即取消,因为立即取消强制性标准会在一些方面形成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真空”。

加强支撑技术法规的标准体系建设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制定技术法规时十分重视标准对技术法规的支撑作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需要从以下方面加强在我国技术法规中对标准的引用。第一,立法上提高对标准的重视。如果技术法规立法中不能充分利用标准化的成果,对于凝结着人类科学、技术、经验成果的标准是一种浪费,对于立法工作也是一种损失,还可能造成重复劳动的现象。第二,制度上要建立起一套规范的引标准入法的立法程序。第三,内容上要考虑引标准入法的主要目的。引标准入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因此要尽可能地发挥我国的产业优势、地区优势和比较优势。

积极参与国际技术法规建设和标准化活动争取更多话语权

2000年10月10日,我国签署《全球汽车技术法规协定书》的接受书,正式加入该协定。该协定书在技术上充分考虑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在全球性汽车技术法规中除要求有较高的安全、环保、节能和防盗的水准外,还规定了适合发展中国家实施的较低的要求,从而维护了中国相关产业的利益。我国只有积极地参与到国际标准化活动中去,创造有利于我国外贸发展的技术法规环境,才能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垄断,争取到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尤其是加入WTO后,为了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制定出与国际接轨的经济法律法规,才不至于被淘汰出局,因此,必须重视技术法规体系建设。技术法规体系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目前虽已有先行者的指引,然而后面的路仍然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与探索。

欧盟铁路系统技术法规体系构建初探 篇4

关键词:铁路系统,技术法规体系,铁路互操作性技术规范

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欧盟不断制修订铁路系统的法律法规, 并通过设立专门的行政机构——欧洲铁路局, 制定欧洲铁路系统互操作性技术规范, 推动了欧洲铁路系统法律法规的实施。目前欧盟已形成了以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关于欧洲铁路互操作性的2008/57/EC指令为根本法, 以互操作性技术规范为实施规则, 以标准为技术解决方案的欧盟铁路系统互操作性技术法规体系。

1 欧洲铁路系统法律法规的发展进程

欧盟铁路系统的改革与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1991年, 欧盟发布了关于共同体铁路发展的91/440/EEC指令。该指令发出了欧盟铁路互操作性改革的正式部署, 明确指出欧盟铁路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推动作为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共同体铁路运输一体化”。

欧盟委员会1996年发布了《复兴共同体铁路的战略白皮书》, 该白皮书的发布推动铁路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 1996年欧盟理事会批准了关于泛欧高速铁路系统互操作性的96/48/EC指令, 2001年批准了关于传统铁路系统互操作性的2001/16/EC指令。这两个指令的意图是提高欧盟各国铁路基础设施、设备和管理运行系统的互操作性, 消除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障碍, 实现铁路基础设施的“无缝隙”, 使列车能够在成员国之间不间断地运行。

欧盟委员会于2001年9月颁布了题为《已到决定性时刻──2010年运输政策白皮书》, 并在此基础上于2002年1月向欧洲议会和部长理事会提出了加速欧洲铁路一体化进程的若干具体建议, 被称为“铁路改革的第二个一揽子方案”。该方案于2003年1月被欧洲议会接受, 2003年3月被欧盟理事会通过。在这个方案的推动下, 欧盟理事会发布了修改96/48/EC指令和2001/16/EC指令的2004/50/EC指令和2007/32/EC指令。

2008年, 欧盟发布了关于欧洲铁路互操作性的2008/57/EC指令, 该指令融合了对关于跨欧洲高速铁路系统互操作性的96/48/EC指令和关于跨欧洲传统铁路系统互操作性的2001/16/EC指令两个指令修订的内容, 将两类铁路系统互操作性指令合二为一。

2008/57/EC指令是在96/48/EC和2001/16/EC两个指令基础上, 对欧洲铁路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功能结构提出了基本要求, 并以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健康、环境保护、技术兼容性为基本框架, 对欧洲铁路系统互操作性进行了全面的规范。

2 0 0 8/57/EC指令替代了9 6/4 8/EC指令和2001/16/EC指令, 目前2008/57/EC指令是所有TSI规范制定的依据和基础。

2 欧洲铁路互操作性技术规范 (TSI) 及其制定

2008/57/EC指令是TSI制定和实施的重要依据, 该指令对TSI所应包括的内容;TSI的批准、审查及发布, 以及对铁路系统、子系统、互操作性的部件、接口, 以及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由于铁路系统涉及的范围及复杂程度, 2008/57/EC指令指出, “有必要分解为几个子系统, 即“客运及货运时的基础设施”、“监控及信号”、“能源”、“全部车辆”, “运营及运输管理”、“维护及车载远程通信的应用”。对于每一个子系统, 必须明确基本要求, 为了满足这些基本要求, 必须确定整个欧盟的技术规范, 特别是有关通性部件及交叉区域的技术规范。2008/57/EC指令在附件三中详细规定了子系统的总体“基本要求”和子系统的“基本要求”。

2.1 关于欧盟铁路互操作性技术规范 (TSI)

根据2008/57/EC指令的定义, 欧盟铁路互操作性技术规范 (TSI) “是一个根据本指令批准的规范, 其中涵盖了每个子系统或子系统的某个部分, 满足基本要求并保证铁路系统的互操作性”。

TSI是为了满足铁路系统法规的基本安全要求, 实现欧洲铁路系统的互操作性, “TSI规定了可互操作性部件必须遵守的条件, 以及合格评定程序”。

“子系统”是指2008/57/EC附录Ⅱ中所示的铁路系统分立结果。子系统分为5个结构性子系统和3个功能性子系统。

欧盟铁路互操作性技术规范是由欧洲铁路局 (ERA)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委托书”编制。实际上是欧盟铁路互操作性技术规范的草案 (TSIS) 。需要上报欧盟, 并经立法程序批准后, 才具有强制性效力。

而“基本要求”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及可用性;健康 (使用设施、材料不得威胁人的健康) ;环境保护;技术兼容。

事实上, “TSI通常不为符合要求规定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 在必要情况下, TSI是通过采用适用的标准而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采用的标准通常是作为TSI的附件。

2.2 欧盟铁路系统技术规范制定机构

为了实现欧盟铁路互操作性2008/57/EC指令的目标, 欧盟根据881/2004条例建立了欧盟铁路局 (ERA) , 负责欧洲铁路互操作性技术规范的编制和更新。

ERA的主要目标/任务主要包括:增进欧洲铁路系统的安全性;提高欧洲铁路系统的互操作性水平;协助建立一个车辆维修欧洲认证体系;协助建立统一的乘务员培训和识别系统。

ERA由管理委员会构成, 该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其主要职责是批准年度工作计划和机构的综合报告。管理委员会由各成员国的代表和来自该领域6个部门的专业人士组成:铁路事业、基础设施管理人、铁路行业、工会、乘客和货运客户。

ERA内设6个工作部门, 即安全部、互操作性部、经济评估部、欧洲高速铁路系统部、交叉验收部和行政部。其中互操作性部 (Interoperability Unit) 负责处理欧共体铁路互操作性立法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技术问题, 是TSI法规的直接起草部门。其任务包括:

(1) 依据欧盟委员会的指令, 就子系统 (如基础设施、能源、铁道车辆、信息通讯应用及操作) 相关的互操作性技术规范 (TSI) 提出建议。

(2) 解决1520/1524mm铁路系统问题。

(3) 与欧洲标准化组织、指定机构及相关国国家标准协会就TSI相关活动进行协调。

(4) 建立并保存包括互操作性相关信息的登记薄, 并确保铁路领域透明性。

(5) 开展有关通用统一标准的职业能力活动和对操作及维修相关人员的评定。

2.3 欧盟铁路互操作性技术规范 (TSI) 的制定程序

根据欧盟N0 881/2004 (EC) 决议, 欧洲铁路局 (ERA) 负责制修订欧洲铁路互操作性技术规范。该决议同时规定了TSI的文本格式, 以及ERA制修订TSI的工作方法。依据2008/57/EC指令, 欧洲铁路局求要按照欧盟委员会提出“委托书”的要求, 通过欧洲铁路局建立的工作组制定互操作性技术规范;在制定的过程中要吸收技术进步与标准化成果;考虑、评估预期成本和受益状况, 引用适用的标准, 并广泛征求各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其程序如下:

(1) 欧盟委员会发布“委托书”

根据欧盟第2008/57/EC指令的要求, 欧盟委员会向欧洲铁路局发布一个“委托书”, 该“委托书”中只提出能够保证实现互操作性的“基本要求”。欧洲铁路局根据该“委托书”的要求组织制定TSI。“TSI并非一部设计手册, 不涵盖该系统的所有方面, 仅包括有关基本要求的方面”。

根据2008/57/EC指令的解释, 制定TSI是明确解决“基本要求”与“有关互操作性技术规范”的关系, 即将2008/57/EC指令中的“基本要求”应用于每个“互操作性技术规范”中。

(2) ERA建立工作组

TSI的制修订工作是由欧洲铁路局召集工作组来完成的。欧洲铁路局在筹备TSI制修订的工作项目时, 首先要建立一定数量的工作组。这些工作组的基础, 一方面来自欧盟及国际铁路行业组织的专家, 另一方面则来自成员国的国家安全部门。

(3) 重审评估和更新

工作组负责TSI的重审评估和更新工作, TSI草案的拟定必须按照欧洲标准化的程序以公开和透明的方式进行, 同时必须按照2008/57/EC指令中规定的编写规则。

工作组需定期向欧洲铁路局通报TSI技术规范的准备情况。欧洲铁路局可根据2008/57/EC指令中对TSI提出的“基本要求”或在考虑成本评定的基础上向工作组提出有关TSI规范设计的建议或简要意见。

工作组在完成TSI的最终草案后提交欧洲铁路局。

(4) 吸收技术进步和标准化成果

根据2008/57/EC指令的要求, 每一个TSI都应分两部分完成。

第一, 欧洲铁路局应识别TSI的基本参数、与其它子系统连接的交叉区域和其它所需的具体案例。应为每一个参数和交叉区域提出最为可行的替代解决方案, 并提供合理的技术和经济解释。

第二, 欧洲铁路局应根据上述参数完成TSI的起草工作, 在起草TSI的同时应考虑技术发展的要求, 已实施的标准化成果, 以及已获认可的研究成果等内容。

(5) 考虑、评估预期成本和受益状况

起草、批准和审查每一项TSI (包括基本参数) 时, 应考虑所有相关技术解决措施的预期成本和受益情况, 以及它们之间的交叉区域, 以便制定并实行最为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成员体应参与评估过程, 并提供所需的数据。

(6) 引用适用的标准

“TSI通常不为符合要求规定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在制定每个TSI的过程中, “在某些非常必要的情况下”, 有关技术方案通常是通过引用标准来解决的。包括“引用欧洲标准、国际标准、欧洲铁路局发布的规范或技术文件, 这些对于实现2008/57/EC指令的目标来说非常必要”。

(7) 广泛征求社会参与者和用户意见

欧洲铁路局 (ERA) 负责将TSI草案提交欧盟委员会, 并根据问题的紧急程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草案提出其意见。

在TSI对铁路行业内的社会环境或劳动条件产生影响时, 欧洲铁路局需按照欧盟98/500/EC决定组建部门对话委员会, 并与社会参与者进行协商。在TSI草案对货运客户和乘客组织产生影响时, 欧洲铁路局需与这些机构的代表进行协商。协商会议在欧洲铁路局向欧盟委员会提交推荐规范之前举行, 每1~3个月召开一次。欧洲铁路局需将协商会议所形成的意见提交给欧盟委员会。

(8) 推荐规范提交至欧盟委员会

经过充分论证和修订后, 欧盟铁路局将TSI法规草案以建议规范的形式提交欧盟委员会。按照《欧洲共同体条约》第251条款的规定, 由欧盟铁路局提交的建议欧盟铁路互操作性技术规范, 在提交欧盟委员会后成为议案, 欧盟委员会通过向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交议案开始立法程序。

(9) 批准发布

经审查, 并经立法程序通过后, 正式发布为铁路互操作性技术法规, 引用标准同时具有强制性效力。

法案被正式批准后, 以欧盟决议的法规形式刊登在欧盟官方公报上, 成为正式颁布的欧洲铁路互操作性技术法规, 即日起对各成员国生效。

(10) 修订

“如果TSI被批准后发现有一条TSI不能完全满足基本要求”, (存在“微小错误”, 不足以要求马上修改) 欧盟可以要求ERA发出“技术意见” (临时性勘误表) 。如未存在“重大或紧急错误”, 应马上采取修正程序修改。

图1表达了欧洲铁路互操作性技术规范制定程序。

3 欧盟铁路系统技术法规体系的构成及其特点

3.1 欧盟铁路系统技术法规体系的构成

分析表明, 欧盟2008/57/EC指令是铁路系统运行互操作性的根本法;TSI和协调标准保证了2008/57/EC指令基本要求的实施;TSI是强制性的, 标准是自愿性的, 但TSI可以引用标准, 一旦引用, 这些自愿性标准就成为强制性标准了。

TSI在范围上包括高速铁路TSI (HS) 和传统铁路TSI (CR) 两部分。但是, “高速铁路系统以及传统铁路系统之间的差异并没有给出两个独立的指令。制定TSI的程序与制定这两个系统的程序是相同的”, “基本要求实际上是一样的。而且, 因为火车必须能够从高速网络上到传统网络上自由移动, 这两个系统的技术规范在很大程度上有重叠之处”。

“由于铁路系统涉及的范围及复杂程度, 以及实际的原因, 已经证明有必要分解为下列几个子系统”:欧盟铁路互操作性技术法规在内容上分为5个结构子系统 (Structural TSI) 和3个功能子系统 (Operational TSI) 。

“对于每一个子系统, 必须明确基本要求, 为了满足这些基本要求, 必须确定整个欧盟的技术规范, 特别是有关兼容部件及交叉区域的技术规范”。“对于本法令来说, 一个车辆包括一个子系统以及其它系统中可适用的一个或多个部件 (主要是车辆上的控制部件以及信号系统、能源系统) 。”根据这一规定, 每一个子系统都要通过一个TSI进行说明, 但在必要的情况下, 一个子系统也可以通过几个TSI进行说明, 或者一个TSI可以说明几个子系统。

上述分析表明, 欧盟铁路系统已形成了以2008/57/EC指令为基础, 以TSI为实施规则, 以标准为技术解决方案的完整的技术法规体系运行机制 (如图2和图3所示) 。

3.2 欧盟技术法规体系构成特点

欧盟铁路互操作性技术法规虽然也属于欧盟技术法规, 并且也存在于欧盟技术协调新方法指令之中, 但是, 欧盟铁路互操作性技术法规具有鲜明、完整的体系。

(1) 在法源上以2008/57/EC指令为根本法

从法源上, 欧盟铁路互操作性技术法规分为两个层面, 一个层面是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关于2008/57/EC指令;一层是欧洲铁路局依据“委托书”制定铁路互操作性技术规范 (TSI) 草案, 报欧盟委员会审查, 并经欧盟立法程序批准发布。欧盟铁路互操作性技术规范 (TSI) 经欧盟委员会的批准和发布后, 才具有强制性效力。

(2) 在技术上以技术规范引用标准加大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2008/57/EC指令, 欧洲铁路局负责编制TSI。换句话说, “TSI通常不为符合要求规定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对于具体的技术问题, 在“非常必要”时可引用标准。即通过引用标准来“说明”某一个具体的子系统。比如:《“常规铁路车辆-噪声”子系统互操作性技术规范》、《常规铁路“能源”子系统互操作性技术规范》等等。

TSI不仅引用欧洲标准, 还广泛引用国际标准、欧洲其他标准化组织的标准。以保证TSI“基本要求”的实现。这些标准“一旦在TSI中使用, 就变成强制性标准或规范”。可以说, 这些被引用的标准就成为了欧盟铁路系统TSI的组成部分。

4 在要求上以总体基本要求和子系统基本要求为依据

在2008/57/EC指令的“基本要求”上, 也充分地反映出体系性的特征。根据2008/57/EC的规定, 从基本法本身, 从安全、可靠性和可用性、健康、环境保护、技术互通性5个方面提出了“总体要求”, 在此基础上, 又对各子系统分别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每一项TSI也会根据本TSI的范围和特点, 以及跨系统的情况, 提出多重“要求”。

比如:2008/164/EC《涉及与跨欧洲传统和高速铁路系统中“行动不便者”相关的互操作性技术规范》, 是一个跨子系统的铁路技术规范, 涉及到基础设施子系统、铁路车辆子系统。规定的“基本要求”包括:“一般要求”、“基础设施子系统特定要求”、“机车车辆子系统特定要求”、“同样涉及基础设施和机车车辆子系统的其他子系统特定要求”。

再比如:2008/232/EC《关于跨欧洲铁路系统高速铁路车辆子系统的互操作性技术规范》, 规定的“基本要求”包括:“一般要求”、“铁路车辆子系统特定要求”、“维护特定要求”、“与铁路车辆子系统相关的其他要求”。

再比如:2008/284/EC《关于跨欧洲铁路系统供电子系统互操作性技术规范》, 提出本子系统的“基本要求”, 包括“供电子系统的基本要求”、“供电子系统的具体要求”两个层面。

总之, 欧盟为保障铁路系统的安全有效性建立了完整的技术法规体系, 非常值得我国借鉴。

参考文献

[1]DIRECTIVE 2008/57/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7 June 2008 on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the rail system within the Community.

[2]Guid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roperability (TSI) , According to Framework Mandate C (2007) 3371 Final of 13/07/2007.

[3]Guid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R ENE TSI, According to Framework Mandate C (2007) 3371 Final of 13/07/2007.

党内法规体系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5

[关键词]党内法规;体系;若干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 D2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1--0039-03

一、党内法规及其分类

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以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1]毛泽东最早使用“党内法规”的概念。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报告中提出,“还须制定一种较详细的党内法规,以统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行动”。在这次会议上,刘少奇同志作了《党规党法的报告》,使用了“党规党法”的名称。[2]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不断的丰富完善,党内法规已初步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制度体系。如何认识这一体系从而对党内法规进行分类,实际上存在着两种分类方法。

(一)以效力等级为标准的分类。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党内法规分为七大类、三个等级,七大类包括党章、准则、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细则。其中党章具有最高效力,其次是准则、条例,最后是规则、规定、办法和细则。[3]

党章被称为“党内宪法”,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修改并发布,对党的性质和宗旨、路线和纲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党员义务和权利以及党的纪律等作出根本规定,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也是制定其他党内法规的依据和基础。现行党章是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修改制定的。之后根据形势和任务发展变化,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均都对党章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

准则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或者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批准,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布,对全党的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全体党员行为作出原则规定。迄今为止,我们党制定了两大准则。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重申党内政治生活必须坚持的12项准则,全面恢复和发扬了延安时期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2015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将原来的52个“不准”修订为八条“廉洁自律规范”,其调整范围也由原来的“党员干部”扩大到全体党员,对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条例由党的中央组织制定,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布,对党的某一领域重要关系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做出全面规定。在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我们党制定出台了一批重要条例。2013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党拥有了正式的党内“立法法”,为进一步规范党内法规的制定提供了保障。为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2015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原《条例》进行了修正。

规则、规定、办法、细则是由中纪委、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对党的某一方面重要工作或者事项作出具体规定的党内法规。近些年我们党及时出台了大量规定、办法,以规范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运行,如《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

(二)以模块内容为标准的分类。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2007-2012)》,按照模块内容可将党内法规归纳为以下七类:第一类是党章及相关法规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等;第二类是关于党的领导和党的工作,包括《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等;第三类是关于党的思想建设,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第四类是关于党的组织建设,包括《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第五类是关于党的作风建设,如《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第六类是关于反腐倡廉建设,包括《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第七类是关于党的机关工作,如《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等。

二、当前我国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制订了大量的党内法规。据统计,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中央对党内法规进行了两次集中清理后,截止到2012年6月,依然有效的党内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共计487件。党内法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是逐步建立了一个以党章为核心的较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逐步解决了对组织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无法可依的问题;二是一系列党内法规尊重和保障了党员的民主权利,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三是党内法规的制定机制逐渐趋于专业化、严谨化。[4]但另一方面,当前党内法规体系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缺乏系统性、体系性。长期以来,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以及制定逻辑的缺陷,党内法规“碎片化”现象比较突出,立法缺失与立法重复并存,各部分之间没有很好衔接,各项基本制度难以形成体系。例如,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但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等其他方面法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结构体系没有形成,配套法规还不完善,有些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制度缺项,还做不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总的来说,在已颁布实施的党内法规中,实体性法规较多、程序性法规较少,可操作性措施以及详细解释较少,惩罚性措施单一,强度不够。因此,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规划设计,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党内法规体系。

(二)党内法规的清理机制不健全。以往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往往侧重于党内法规的创设,而忽视了对党内法规的清理工作。所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台的大量党内法规长期积压而没有清理,很多规定内容早已过时却至今仍在发生着效力。为此,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党中央先后分两个阶段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台的所有党内法规进行了集中清理。通过这次集中清理,“摸清了中央党内法规制度的家底,一揽子解决了党内法规制度中存在的不适应、不协调、不衔接、不一致问题,有力维护了党内法规制度的协调统一,有利于党内法规制度的遵守和执行”。[5]但是,党内法规集中清理耗时长、工作量巨大,弊端很多,为此,党内法规应既注重定期清理,也要注重及时清理,建立一个党内法规及时清理制度,将及时清理作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一部分以及制定或者修改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一个必经环节,是十分必要的。

(三)实施细则不明确。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如果不能执行到位,再好的制度都只是一纸空文。党内法规制度也面临着执行效果的问题。很多党内法规制度过于笼统,因缺乏实施细则而难以得到贯彻落实;一些法规制度的条文只有定性的要求,没有定量的要求,很难具体操作。例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八十三条中规定:“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但是对于什么样的情况或数额属于“情节较轻”,或属于“情节较重”和“情节严重”,并没有做出详细说明和解释,这样就很可能会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争议,影响制度的执行效果。

三、党内法规体系建设路径思考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方针必须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要把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与从严治党结合起来,实现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一)党内法规的创设:重视党内法规制度的系统性与协调性建设。第一,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网络体系。在党内法规中,除构建和完善以层级为标准的党内法规体系之外,可仿照国家法律体系构建一套以模块内容为标准的党内法规体系。2010年,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党内法规体系尚未形成。国家法律体系建设中的经验,包括重要的立法原则、较完备的立法程序、科学的立法技术等,都可以为党内法规体系的建设提供重要帮助和借鉴。[6]第二,促进党内法规的协调性建设。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协调性,一方面是党内法规系统内部的协调,另一方面是与国家法律的协调。首先,进一步加强党内法规的实施评价、备案审查和法规清理工作以促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内部协调性。加强党内法规实施评价工作,组织专门力量定期对党内法规实施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检查和调研,考察和评价党内法规核心条款的遵守情况和执行效果,及时发现党内法规在制度设计、规范内容、制定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党内法规出台的质量。其次,建立党内法规制定与国家立法的沟通协调机制,以弥补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之间出现的调整断层和空白;也有利于避免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现象,维护法制的统一与权威;另外也是厘清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适用边界的需要。由于二者的适用领域、调整对象都有很大区别,是否厘清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适用的边界,直接影响到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成效的发挥。[7]

(二)党内法规的执行:注重实施细则以及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提升党内法规的执行效果应该注重党内法规实施细则的建设,总体来说,就是“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原则性的要求刚性化,减少法规制度的弹性,增强法规制度的操作性。”[8]如在党内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在“要怎样、不准怎样”等口号性要求外,还应增加“违反了……就要给予……处理”这样的硬性规定,有些规定较笼统的条文还需适时作出党内法规的解释——哪些情况属于该条文所指的行为,哪些人属于该条文所指的对象;而对于“情节较轻”“情节较重”“情节严重”等定性用语应根据实践发展需要及时出台实施细则。

党内法规的执行还有赖于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例如党内法规的执行机制建设,应严格做到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切实做到法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遵守法规制度没有特权、执行法规制度没有例外;健全党内法规的监督检查机制,明确监督执行的责任部门,完善监督检查方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避免执法者带头违法的现象;完善党内法规的惩处追责机制,一方面严肃执行党内法规的惩处规定,并及时通报,另一方面与国家司法部门合作,适时追究违规者的法律责任;建立健全党内法规的事后评估机制,及时修改完善相关党内法规。

(三)党内法规的废止:建立及时清理机制。《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首次将修改和废止环节纳入党的制度建设体系,它与同时颁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和两次集中清理行动初步构成了党内法规的退出机制。但由于集中清理巨大繁重的工作量等弊端,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常态的党内法规清理退出机制,既需要每隔几年的集中清理,又需要日常清理,“使原来繁杂、大规模的法律法规集中清理转变成为经常性的长效清理机制,从而节省大量的法规清理成本,提高法规清理的工作效率,这有益于法规及时更新,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因而能较好地解决当前党内法规建设所面临的困境”。[9]为此,对于党内法规的日常清理,可以为相关党内法规建立“有效期制度”——何时或因何种情况而自动失效。日常清理与集中清理相结合的机制,有利于党内法规的清理工作制度化、有序化,对于科学构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央政府网站.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EB/OL].http://www.gov.cn/jrzg/2013-05/27/content_2412598.htm,2013-5-27.

[2]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加强法规制度建设 释放法规制度力量“党内法规”的提出和演变[EB/OL].http://www.ccdi.gov.cn/xwtt/201506/t20150630_58596.html,2015-06-30.

[3]张晓燕.对党内法规,你认识到位吗[J].时事报告,2013(7).

[4]王立峰.依法执政与党内法规建设[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1).

[5]新华网.中央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全部完成[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1/17/c_1113285412.htm,2014-11-17.

[6]孙才华,方世荣.论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相互作用[J].湖北社会科学,2015(1).

[7][8]董业东.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协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5(2).

[9]强舸,陈静茜.党内法规建设需进一步完善退出机制[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1).

(感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刘红凛老师对本文的悉心指导)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

技术法规体系 篇6

一、当前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

( 一) 低碳经济的国际国内立法日益加强与不断完善

随着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纵深推进,各国都将会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也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共同降低碳排放量,签署相关国际协定,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各国依然在努力合作。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现在国际公约与协定、国内法律规范两个部分。国际公约与协定主要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国内法律规范主要有各国相关的法律,如我国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及其他的法规与规章。

( 二) 构建绿色财税体系

目前英国、德国、荷兰、丹麦、瑞典和挪威等欧盟国家已经开征碳税,同时对整个税收结构体系进行调整,降低收入相关的税收,税收政策的调整不仅可以推动能效提高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且还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随着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始着手征收碳税。

( 三) 进一步凸显碳排放交易等市场手段

碳排放交易可以降低排放成本,成为引导能效提高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市场手段之一。目前欧盟已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碳排放贸易,在第二阶段的排放贸易中将实施更为严格的总量限制。美国除了开展自愿性的排放交易外,强制性的排放交易也在倡议之中。新西兰和韩国已经发布了强制性排放贸易的法律框架,日本、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也在研究和制定强制性碳排放贸易政策。

( 四) 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及监管标准

欧盟提出到2020年将能效提高20%,同时将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3倍,达到20%的水平。美国有37个州政府设定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许多国家已经出台或正在研究可再生能源发展以及提高能效的目标。美国在2007年立法规定到2020年新出售的轿车和轻型卡车的燃油经济性提高31%。欧盟则要求轿车的CO2排放到2012年降低至120g / km。日本在很多产品的能效监管方面则采用“领跑者”计划,将本期最高能效定位为下期的基准能效,鼓励能效提高。

二、低碳经济的本质: 规则经济、标准经济

纵观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无一例外地都体现了完善的法律框架以及与之配套的技术标准。立法的增强、碳税的征收、强制或非强制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等,都体现了低碳经济就是规则经济。低碳经济不同于工业文明或者信息革命这些技术创新导致的内源型经济革新概念,而是一个外在环境“逼迫”下的经济模式转变。也就是说,没有外在环境的限制和法律的约束, 就不存在低碳经济,也没有必要走低碳发展道路。地球环境和国际法律的约束条件是促进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的外在必备要素。作为以工业品制造为主的经济体,不仅要主动承担节能减碳责任,还将受到国际有关减排制度安排的制约。

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是科学技术水平。《电力法》《煤炭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法规的支撑依然还是相配套的技术法规与标准,因此低碳经济可以说是标准经济,标准就是科技水平的法制体现。低碳标准就是低碳技术的法律呈现,因此在低碳经济法律保障方面突出的是技术法规与标准体系的日益完善与提高。发展低碳经济改善环境问题,形成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并重。法律手段是规制,经济手段是平衡。

三、健全技术法规与标准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 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方面。因此,我国面临着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与提高企业竞争力、继续扩大出口与保护国内产业和经济安全等艰巨任务。建立健全完善的低碳技术法规与标准体系,将非常有助于我国突破当前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困境。

( 一) 促进低碳科技成果的转化

低碳科技创新转化为低碳优势产品的过程,就是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低碳标准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将专利产品的各生产要素及其组织和管理优化,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优化产品功能,因而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优势产品的途径。提高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技术水平是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有效手段,企业如果不进行技术创新,就难以满足标准要求,就没有市场,也就会被淘汰。因此,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国家低碳标准体系,实现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工作的结合,有助于推动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 二)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形成新的消费价值观

标准化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 ISO/IEC GUIDE 2: 1991) 。其本质是在于通过对标准化对象“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其目的是在 “统一”的基础上“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低碳标准一方面对生产领域中各类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设定相关限值标准,可以帮助生产商和销售商更好地传播产品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信息,对于产业自身节能减排、提高竞争力有很大作用; 另一方面低碳产品认证可以成为联系公众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纽带,帮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进行判断和选择,为社会树立良好的消费价值导向,有助于构建全方位的生态消费体系和形成新的消费价值观,推动我国低碳和可持续消费,引导消费者为保护气候做出应有的贡献。

( 三) 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WTO / TBT指出: “国际标准和符合性评定体系能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便利国际贸易做出重大贡献。”标准代表着一定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不同国家间商品的交换、人员与信息的交流以及运输的实现等,都是建立在标准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标准有当代国际贸易的基本要素之称, 成为国际市场上的共同语言。目前国际贸易中的绝大多数商品都有公认标准( 包括国际标准) ,符合这些公认标准的商品和服务在国际( 或区域) 市场上可以畅通无阻。 保护环境降低碳排放在国际贸易中也体现为低碳标准, 这一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 四) 保护进口国市场和消费者的利益

低碳标准的保护作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低碳标准往往成为市场准入的决定性因素,成为保护国内市场的重要工具———形成一种非关税壁垒即技术性贸易壁垒。 在国际贸易的实践中,进口国家利用进口商品没有达到某项标准而将其拒之于国门外的例子屡见不鲜。但是同时,这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又能阻止低品质的、不健康的、 不安全的、对消费者不利的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保护国内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与自然环境。

四、我国低碳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的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对于推动技术进步、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竞争力和促进国际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标准化对我国科技的贡献率为2. 98%,对经济的贡献率为1. 16% ,对我国综合国力的贡献率为1. 5% 。我国标准化工作虽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国低碳标准化工作基础仍然薄弱,资源节约标准滞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差距,我国低碳标准处于起步阶段,制定速度慢,高技术标准缺乏等,已经无法适应我国低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加快我国低碳标准化事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 一) 逐步建立完善的低碳标准体系

完善的低碳标准体系包括强制性的技术法规和任意性的技术标准,为了加快我国低碳经济的建设,推行和拟制完善的技术法规尤为重要。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低碳标准制度,大力通过强制性的低碳技术法规来建设我国的低碳经济。低碳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各项标准:

1. 产品环境标准制度

产品环境标准是指针对企业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所制定的特定的环境标准,其范围包括原材料的选择、产品的设计、加工、生产、出厂、使用、回收乃至循环利用全过程。从全球来看,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成为潮流。越低碳的产品越具有市场竞争力。企业产品环境标准业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我国应当加强建立和健全与国际接轨的产品环境标准制度。在制订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强制性技术法规时, 在充分考虑国情条件下,应逐步提高我国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等要求,推动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2. 碳标签准入制度

碳标签的应用是低碳、节能环保的量化表现,目前, 发达国家已率先建立碳标签准入制度,要求所有在商店出售的商品都贴上碳标签,披露其碳足迹,其中既包括本国产品也包括进口商品。

与发达国家更成熟的减排技术相比,国内的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产品的加工与生产方法往往具有较高的碳足迹,今后企业若想避免出口产品或因碳排放过高而被发达国家拒之门外,必须在生产中采用环保型的生产方法和技术,投入大量资金研发节能改进工艺。此外,应通过互联网设置碳排放计算器,让公众积极参与,并将评估 “碳足迹”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一环,增强企业与消费者的社会环境责任意识。政府应通过构建低碳经济意识培养机制,增强全民低碳理念和低碳经济发展意识,通过制度化的合理安排充分发挥电视、报纸、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加快低碳经济发展的进程。

3. 合格评定制度

合格评定程序是指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规定,依据技术规则和标准,对生产、产品、质量、安全、环境等环节以及对整个保障体系进行全面监督、审查和检验合格后由国家相关部门授予合格证书或合格标志,以证明某项产品或服务是符合规定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合格评定程序包括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两个方面。

( 1) 实行低碳产品认证

低碳产品认证是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碳排放量值符合相关低碳产品评价标准或者技术规范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相关产品、服务及其过程的碳排放量进行检测、核查、审定和认证等,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引导低碳生产和消费方式。建立我国的低碳产品认证制度,将为低碳产品的生产、消费和政府监管提供科学的评价与采信依据,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碳排放领域的话语权。

低碳产品指的是与同类产品或相同功能的产品相比,碳排放量值符合该类产品国家标准或者技术规范中有关低碳评价指标要求的产品。无论是在低碳产品认证的哪个阶段都需要制定低碳产品的标准。2013年3月20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低碳产品认证管理暂行办法》。根据该办法,我国将建立统一的低碳产品认证制度,以规范低碳产品认证活动,引导低碳生产和消费,促进中国低碳产业发展。按照原有我国环境标志认证体系,对通过认证的该类产品授予我国环境标志———低碳产品,以表示该类产品对减少碳排放、保护气候方面的积极作用。我国环境标志低碳产品认证,立足于我国环境标志认证,以综合性的环境行为指标为基础,低碳指标为特色,促进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服务于国家低碳经济发展。

( 2) 建立低碳认证标准体系,规范我国低碳经济发展

建议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中国低碳经济认证标准体系》,在我国局部地区先试先行,探索实践低碳产品、低碳技术认证工作,建立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参与的激励机制, 发挥职能部门和公众的监督作用,在实践中完善低碳经济标准认证体系。我国政府向世界承诺: 到2020年将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 ~ 45% 。我国政府拟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今后中长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中国低碳经济认证标准体系》可规范国内低碳产业、低碳技术等统计、监测、评估和考核办法,有利于树立中国在低碳领域的国际形象。认证标准体系的建立不仅能引导我国低碳经济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而且能促进我国碳交易平台的发展。 CDM项目实现碳交易的过程要有两个门槛: 一是联合国的核准; 二是买家的认可。低碳经济认证标准体系将指导我国CDM项目健康发展以获得联合国核准同时符合国际买家的要求。

( 3) 建立多维度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在低碳产品认证的基础上,还需要建立一个多维度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这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 一方面要能够横向比较各国或经济体离低碳经济目标有多远,另一方面要能够纵向比较各国或经济体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努力程度。

( 二) 全程跟踪、适时采纳国际低碳标准

国际标准是世界各国协调的产物,它反映了国际上普遍达到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水平,成为国际级别上的协调标准和处理贸易纠纷的重要基础国际标准,积极地推广采用国际标准,能够及时地了解国际先进技术,提供技术改造的方向和目标,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采用国际标准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有利于打破国外技术壁垒。2020年前,我国的标准总体水平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国家标准采标率达到90% 以上。

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生产企业应密切关注不断追踪国外先进低碳标准和先进的技术成果,及时研究、搜集各国技术法规和标准,来调整我国产品的生产,及时给企业预警提示,避免或减少由于碳关税贸易壁垒造成的经济损失。对设计、生产、使用中标准出现的变化应迅速及时做出反应。跟踪国际标准的变动,编制过渡试行低碳标准。

( 三) 积极参与国际低碳标准化活动,增强国际低碳标准制定话语权

目前国际上所采用的国际标准大多都是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或者是发达国家的大企业的企业标准转化而来的,充分地反映了发达国家的利益,这显然不利于包括中国在内广大发展中国家。因此,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跟着采用国际低碳标准,我国要积极主动地参加国际低碳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活动。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国际低碳标准提案为核心,积极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为国际标准。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标准规划布局,同步参与国际标准竞争。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加强对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跟踪、分析和研究,及时采用有利于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有利于开展国际贸易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五、结语

随着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在制定和执行低碳经济标准时必须要严格低碳标准的设定,严格标准的把握和执行认证程序,提高认证效率,为企业打通国际市场通道。 要让低碳产品认证和标志这一绿色桥梁成为所有产品快速进入市场的最好途径,促进环境与经济双赢战略的实施,实现我国低碳经济转型。

摘要:当前低碳经济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低碳经济在本质上是以规则为主导、技术标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低碳经济的建设任重道远。低碳经济法律保障方面突出的是技术法规与标准体系的日益完善与提高。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要结合我国国情,构建我国低碳技术法规和低碳标准体系,全程跟踪,适时采纳国际低碳标准,积极参与国际低碳标准化活动,增强国际低碳标准制定话语权。

技术法规体系 篇7

国内现状

由于含硫化氢天然气(酸性气田)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潜在的危险性,2005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发布了一批直接针对含硫天然气田开发作业的SY行业标准。加上已有的SY/T标准,已经初步覆盖了酸性天然气生产的钻井、采气、集输、净化等主要生产环节,初步形成了系列。但是这些标准都不是以强制性标准的方式出现的,基本上是从API标准(推荐做法)修改采用转化过来的,它的前身本身就是一种面向从事天然气开发行业的公司而推荐采用的、规范和约束作业行为的文件,实质上是一种选择性的标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技术法规。

针对石油天然气工业风险性较高、但缺乏系统性安全技术规程的现状,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与英国劳氏船级社组织开展石油天然气开采安全标准体系的研究,并制定了AQ“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该规程的出台对规范石油天然气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重要的作用。

为了解决我国安全生产标准覆盖面不够、关键技术标准缺失、国际接轨力度不够等问题,一批针对性很强的,适用于酸性天然气开发的AQ和SY标准已经初审完成并即将颁布,这将是2005年以来的又一次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公众安全标准体系框架的初步形成(见表1)。

可以参考的国外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

国外大规模开发高含硫化氢气田的历史比我们稍早,如法国的拉克气田和加拿大的阿尔伯塔地区。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证明,只要安全管理到位,安全风险就能够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高含硫天然气开发行业可以成为一个安全和环境友好的行业,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所谓安全管理主要是分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政府主要从法律、法规和行政监管方面负责;企业则主要负责作业安全方面。在此基本理念的基础上,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都从政府出台;而标准体系则由企业、企业协会和以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专门从事标准制定的社会机构完成。我国由于体系不同和历史的原因,部分标准如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行业强制性标准等都带有一定的法规性质,在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之间有一定重叠。

加拿大是一个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主要产地阿尔伯塔省的天然气产量占全国的90%,共有酸性天然气气井约6 000口,管道12 500km,净化厂240座,处理的天然气中的硫含量高达30%,由酸性天然气生产的商品天然气总量达到400亿m3/a(我国目前约120亿m3/a),约占全阿尔伯塔省1 400亿m3/a的1/3,由此推算含硫天然气的井口产量约在500亿m3/a上下。更具特色的是加拿大具有世界上最为健全的酸性天然气开发和利用的政府管理机构以及各类企业协会。其法规系统和协会标准已成体系且内容丰富、具体、技术含量高、公开,在世界同行中最为知名,最具借鉴价值。

1加拿大政府技术法规

阿尔伯塔省能源和公用事业管理局EUB(Alberta Energy and Utilities Board)是一个以安全、负责和有效地开发、利用石油、天然气、煤、电为宗旨,制定法规并进行管理的专门的政府机构,成立于1984年,成立的直接原因是该省一口含硫气井井喷失火造成2人死亡[1,2]。2008年初,政府将它一分为二,将水电气等公用事业分出,原有的能源开发部分独立,更名为能源管理局ERCB(Energy Resources Conservation Board)。在该局的管理之下,涉及含硫天然气开发的技术法规有3个系列:法规(regulation)、导则(guide)和指令(directive)。根据ERCB的最新做法,为了便于管理,原来的这3类文件将要全部整理,并归入Directive的编号,也就是说,今后就只有一种规定而不再分类。前面已经说过的Guide部分已经完成,而其余几个部分尚在进行之中。

首批转化的71个规定中,约有小半数属于管理规定,如经营权、申请和批准、三废管理、油气井管理和报废程序、年报和检查、社会安全抵押金等等,在本文中都不予以涉及,本文只就技术法规这一部分进行讨论。表2为作者认为关系较为直接的政府层面上的部分技术法规的名称。可以看出,加拿大对H2S气田开发的规划、建设、生产的全过程,都有着严格的政府层面上的管理。

此外,ERCB还以通知(Informational Letters)和暂行指令(Interim Directives)的方式对一些专门的问题提出要求。而这些问题一般都非常具体而专业,有些技术含量也很高,是在专门研究的基础之上得出的。表3为加拿大阿尔伯塔省能源管理局(ERCB)颁发的通知和暂行指令的一部分。

为了维持这一庞大的技术法规体系的运行和更新,一个以多种方式进行的研究和调查体系在不断地进行工作。本文仅举一个例子作简短说明。在2000年,当时的EUB组织了一个专门的公众安全和酸性天然气咨询调查委员会(PSSG),对酸性天然气开发的相关安全环保问题进行深入调查,提出了87条进一步研究和管理的问题建议。其后几年,这个委员会又一次对上述87项逐一复查、应答,并于2007年完成了最终报告[3]。其中,关于硫化氢危害的健康安全环保问题做了大量基础的工作,特别突出的是和公众的充分交流,为这一具有高度潜在危险的行业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作者服务的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和四川地区酸性天然气开发的实际需要,作者通读了以上规范中的大部分,并且仔细研究了其中较为重要的部分,认为在具体内容上有以下方面值得借鉴。

(1)对酸性天然气井的划分。加拿大并不单纯以硫化氢浓度作为划分天然气井和管道危险程度的唯一尺度,而是根据气井无阻流量、硫化氢浓度以及周边环境综合划分,引入了重点酸性气井(Critical Sour Well)的概念,在规范和日常管理中予以特别要求。

(2)建立了最大潜在硫化氢释放量的概念。无论是气井还是管道、净化装置,都以最大可能的硫化氢释放速率结合合理的释放时间作为计算泄漏和释放浓度的基础。

(3)三级应急系统的建立。以作业区、应急反应区和应急响应区三个圈制定应急计划。其中,作业区和我们区别不大,应急反应区大约在1~1.5km,而应急响应区则可能大到十余千米甚至数十千米。

(4)加强了对硫化氢释放扩散模型的管理。除了和美国一样,开发者须提供可能条件下的释放模型计算结果,而且所采用的计算模型须经政府认可之外,ERCB自己组织建立了一套计算模型,交由企业使用,其中特别地注意了地形的影响。

(5)区域概念的引入。加拿大的酸性天然气田,通常比较集中而密集。因此,互相之间的关联特别重要,在安全和环保问题上,除了对周边的社会公众的影响之外,气井、管道、净化厂之间的影响也必须考虑。

(6)在强制性规范中推荐性部分的表述方法。

(7)危险和风险的发生概率及危害程度的分级方法。

但是,在涉及应急距离和地区分类的规定方面,加拿大地广人稀,地形相对平坦,气区比较集中,和我国的自然条件相差甚大,在分析其各种规定所给出的数值时,要特别谨慎对待。

2加拿大企业标准

IRP(Industry Recommended Practice)是加拿大从事酸性天然气开发的各类公司为了安全有效地开发含硫天然气共同制定的一种工业推荐做法(见表4),其目的是根据公司的知识和经验,向作业者和使用者提供具体的经验和指导,在形成文本的过程中有一个和一般制标程序一样的起草委员会,初稿征求意见,投票通过,5年修订和网上不断征求意见等做法[4]。这一体系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和演变,现在已经成为集制标、咨询、培训、认证为一体的机构,由于这套标准是由诸多直接参与生产活动的公司集体形成的,加上它的文本专业性强(针对酸性天然气作业的就有十多个)、可操作性强、详尽(每个标准有大约200页)、公开(不用付费即可下载)、相关技术问题可以通过网上及协会途径获得支持、技术交流和培训渠道通畅且具有经常性,使得这一套标准的应用面相当普及,业已成为企业安全、环保保障和应用先进技术的重要工具。

但是,和美国的API、ASTM一样,IRP推荐做法不是技术法规,它属于技术标准,它的制定者声明,任何和现有法规不符合的地方都应服从于法规。它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向作业者提供推荐的做法,当然不具有强制性,这和我国的SY/T系列的推荐性标准在法律的层面上是基本一致的。

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自1984年井喷导致两人死亡到现在,由于其后EUB的成立和业界的共同努力,加拿大仅2003年发生过一例操作人员死亡事故,在含硫和高含硫气田的开发过程中也没有发生过井喷爆炸等重大事故,没有发生过公众死亡,其比例甚至低于农场作业。这说明一个完善的法规和标准系统,是何等的关键和有效,这也是酸性天然气工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5]。

3美国API推荐做法标准

如前所述,我们已经在转化API标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限于篇幅,本文不能像分析加拿大标准那样再做进一步分析,以下仅列出作者认为关系较大且尚未采标的一些API标准供参考(见表5)。

意见和建议

1法规和标准

1989年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保证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的地方标准,在本行政区域内是强制性标准”。如此看来,我国的行业标准和国外的协会标准在法律地位上是不同的。国外的协会标准,如API、ASTM、CSA等,甚至ISO标准,都不是由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不能以强制性标准的形式出现,但是,它所涉及的却是安全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和我国标准化体系的要求有所差距。

“技术法规”(Technical Regulation)一词来源于WTO/TBT协定,是我国翻译成中文的习惯性叫法。在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体系中,没有“技术法规”这个名词[6]。但根据WTO/TBT协定中“技术法规”的属性,我国的很多法律、法规和各部门、地方发布的规章以及我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行业标准和强制性地方标准等强制性要求是与之相类似的。目前,强制性标准是我国“技术法规”的主要文件形式。

2标准与技术法规的区别

对于两者之间的区别,我们可以进一步做如下比较。

(1)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主体不同,因而其法律效力也不同。技术法规是由立法机构、政府部门或其授权的其他机构制定并强制执行的文件,既可以是国家法律、政府法令,也可以是部门规章或其他强制性文件。技术法规虽然不是国家法律法规体系中的一个独立层次,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标准则是由标准化机构自行或组织制定的,是经公认机构批准、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非强制执行文件。

(2)与标准相比,技术法规除了关于产品特性或其相关过程和生产方法的规定之外,还包括适用的管理规定。标准和技术法规虽然在制定目的、程序、实施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它们所共同具备的技术性使它们联系在一起,可以相互支持。这种良好的标准与技术法规的关系需要形成周围相应的基础条件才能建立起来,而这些基础条件的形成需要各相关方面做出共同的努力。

由此看来,我国目前的AQ和SY两个行业标准虽然同为行业标准,但前者更多地体现了政府职能,带有法规性质;而后者虽然也带有一定的技术法规的成分,却更多地表现为企业行为,应该属于技术标准[7]。如果今后二者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体现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的差别,逐步形成政府层面的技术法规和企业技术标准两者之间既明确分工,又相互配合、形成互补的局面,则对于我国标准化的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

另外,由于我国酸性天然气田相当集中,在某些地方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地方一级机构进行管理。同时,也可以考虑以某种全国或地方法规的方式,对企业和社会行为予以规范。

小结

(1)2005年以来,我国在含硫天然气田开发相关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方面集中力量,借鉴国外的经验,快速地形成了一套AQ和SY/T标准以及企业标准,初步能够适应天然气开发的迫切要求。

(2)建议以AQ行业标准的形式为主,尽快补充完善含硫天然气开发的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体系,以加强政府层面的管理和指导。本文对应建立的标准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建议。

(3)建议参考国外协会推荐做法,对SY/T系列的标准予以扩展、深化和细化,增强其可操作性,提高企业层面的作业和安全环保管理水平。许多国外的协会标准,经过了多年的实际生产经验积累,实用性强,技术含量高,且又是公开性文件,便于使用和借鉴。本文也对应参考建立和修订的标准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建议。

(4)由于我国含硫天然气产区人口稠密,地形复杂,或自然条件恶劣,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时候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国情,这一点至关重要,而且往往成为瓶颈。所以,基础性的工作和创造性的劳动必不可少。

(5)建议分别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开展与国外对口的含硫天然气开发方面的法规和标准管理部门、协会的合作与交流,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安全规范和标准的水平,实现安全高效地开发和利用酸性天然气。

参考文献

[1]http://www.ercb.ca/Industry Zone Rules,Regulations,Requirements.

[2]EUB报告Energy Development in Alberta Addressing the Conflicts,Alberta's Environment Conference2006.

[3]http://www.ercb.ca/docs/Documents/reports/SSG_FinalReport_2007-03.pdf.

[4]IRP Volume1~15,DACC(Drilling and Completing Committee),CANADA.

[5]http://www.api.org/standard.

[6]杨辉.技术法规与标准协调发展http://www.gjb.com.cn.8888.

浅谈建筑工程法规体系 篇8

1 我国建筑工程法规体系的现状分析

1.1 我国建筑工程法规体系的建立过程。

我国建筑工程的立法过程至今已经有了三十几年, 分别经历了纯技术性的规范的制定的阶段;建设行政法规大量出台的阶段;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建设的阶段;以及建筑领域中各个部门的规范逐步深入的阶段。

相关统计结果表明, 从1978年至今, 我国的主要领导部门对于我国建筑工程的建设以及制定的法律、法规等规范和标准共计400余项。

1.2 我国主要的建筑工程法规。

经过几十余年的发展, 我国成立以及颁发的建筑工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管理办法》、《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等大大小小共计400多项。所以, 从整体结构上来看, 我国建筑工程法规体系是相对比较完善的, 其与地方性法规的结合也是相对合理的。

2 对我国建筑工程法规体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尽管与之前相比, 我国建筑工程的法规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了, 但是其在具体的实践和应用中还是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主要归结为几下几点:

2.1 建筑行政法规的建设中有一些内容违反了WTO规则。

自从我国进入WTO之后, 在许多法律法规的建设中都必须考虑到该因素的影响。对于加入WTO的个国家来说, 其在制定自身的建筑法规时都必须以《服务贸易总协定》为基本的依据, 对本国制定的建筑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举例来说, 各个国家都应该遵照WTO的相关标准把最惠国待遇、透明度原则等条例体现在本国的建筑工程法规体系中。

但是就我国的建筑工程法规体系来说, 其中有违反国民待遇、透明度原则的文条例。例如, 以国际上的某些事情为例, 许多建筑的业主在国际上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基建管理班子, 而是只把工程师代表作为自己在国际上的发言人, 或者仅仅只是招来一个工程总承包商来对建筑的总体事物进行负责, 所以对于这种情况, 他们同意对采购、设计和施工进行分包, 但不解除总承包商的合同总体责任。而我国颁布的《建筑法》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分包、转包做了禁止性规定, 这与国际上的某些条例是有不同之处的。

2.2 建筑工程体系在结构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跟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建筑工程法规体系相比, 我国的建筑工程法规体系的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例如, 我国对于高层次的建筑法规的制定比较少, 但是对于低层建筑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又存在数量庞杂、内容随意性强、彼此矛盾层出的特点。并且在这些规范和法规当中又缺乏系统性, 多个部门之间颁发的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规要么存在重合的现象, 要么存在不协调的现象。对于我国不同地区来说, 他们在建筑工程法规体系的建设上千差万别, 严重的缺乏统一性。尽管全国范围内, 建筑工程法规体系的数量比较庞大, 但是质量相对来说比较低, 所以, 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来说是不能满足其发展要求的。

2.3 我国建筑工程法规体系的修改周期较长。

自从20世纪90年代之后, 我国的建筑法规体系逐渐完善, 这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规范作用。但是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 我国对于建筑工程法规体系的修改周期是比较长的。只有当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时, 才做一次修改, 这在某种程度显得我国的建筑工程法规体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2.4 现行建设管理体制有不符合国际惯例的地方, 从而直接阻碍了建筑法规体系与国际接轨。

不少标准违反WTO的规定, 没有采用国际标准。我国的建筑工程法规存在强制性标准太多、太滥的现象, 所以根本无法真正的落到实处。例如, 我国目前对于建筑工程建设的强制性标准多达2800余项, 正是这么多请执行标准的存在, 使得建筑法规在执行起来是比较困难的, 再加上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大, 更是使建筑法规的存在无法真正落实。

除此之外, 我国在建设管理法规的制定和监督执行方面还存在不足。同时我国的建筑工程法规体系中规定了以习惯使用的《成文法》的合同范本的合同条件, 而国际上一般是以《案例法》合同范本的合同条件为基准的, 所以这对于我国建筑企业的合法权益保护是不利的。

3 建筑工程法规体系发挥的主要作用

3.1 对建筑市场的规范作用。

目前, 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中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即转包及承包不合法、工程款拖欠现象十分严重、由于我国的监理制度起步比较晚, 工程监理单位更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等。因此建筑市场急需一些法律法规来对其进行规范。而我国建筑工程中的法律法规正是为了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 维护建筑市场秩序, 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建筑工程法规体系的监理使得工程承包、发包须依法行事;人们可以利用法律手段解决清收工程款问题;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规范监理市场。

3.2 对建筑设计的规范作用。

一般来说, 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形象性, 因此要靠设计师的灵感来完成建筑设计, 但是从根本上来说, 建筑设计也有好多理性的、逻辑性的性质。所以对于一个建筑的设计并不能只凭借建筑设计师的想象来完成, 还需要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建筑在设计中的每一项内容都要符合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规,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在使用中的安全。对于建筑设计中不能满足建筑法规要求的, 要做出适当的修改和改进, 建筑设计切忌华而不实。

此外, 对于一些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 注册建筑师的考试是其工作必备的一项内容, 而考试中的很大一部分内容是有关建筑法规的, 因此对于建筑专业的学生来说, 学好建筑法规的相关内容也是十分必要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建筑工程的法规体系不仅对建筑的设计起到规范作用, 同样也对建筑市场的规范运行起到良好的限制作用。尽管如此, 建筑工程的法规体系在实际的应用如执法以及守法的过程中, 要走的路还是很长的。与国家的其他法律制度一样, 不管建筑工程的法规体系多么的完善, 能够体现问题的还是在于执法的过程。因此, 在建筑法规体系的应用中, 要把守法的口号变成守法的行动, 为我国建筑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和法律基础。

摘要: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我国对于建筑工程的立法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收获。在建筑工程的法规体系上, 逐渐形成的不仅有建筑法律、行政法规, 还有部门规章以及与地方法规相结合的建筑法规体系。建筑工程的法规体系正向着逐渐完善的方向发展。本研究主要探讨的问题就是建筑工程的法规体系及其相关内容。

关键词:建筑工程,法规体系,规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婷婷.建筑法规对建筑市场的规范作用[J].决策管理, 2006, 7.

[2]张道科.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分包管理体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09 (4) .

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建设对策探讨 篇9

一、树立先进的油料动员法规建设理念

思想观念是制约实践发展的首要因素。以先进的立法理念指导油料动员法规建设工作,是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建设的基础。

1.树立“科学立法”理念

油料动员法规来源于油料动员实践经验,经过提炼后,规范指导油料动员工作。然而,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建设不能过分拘泥于成熟经验的思维,要更新思维观念。在新世纪新阶段,总结市场经济、新军事变革、信息化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油料动员实践经验,思考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建设问题,逐步形成与信息化条件下油料动员实践发展同步立法或超前立法的思想观念。

2.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理念

在以往油料动员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义务轻权利的现象,这容易挫伤被动员者的积极性。油料动员法规建设,应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理念,贯彻公平原则,注重政府权力与企业、公民权利的平衡,克服对动员方只重义务,忽视权利,只重管理不重服务的倾向。油料动员法规所规定的政府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了国家和军队利益,为了保障必要的动员效率,个人或者企业的利益应该服从于政府权力的支使。但也不能忽视企业和个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必须兼顾国家利益、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需要,建立激励机制,提高被动员者参加军队油料保障的积极性。

3.树立“军地协作互动”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战争动员体制是以军为主。因此,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由军队负责启动的观念。然而,油料动员法规调整的社会关系大量涉及地方政府、石化企业以及公民个人等,必须由有权立法的单位制定相应的油料动员法律规范,才能建立起有效、完备的油料动员法规体系。

二、加强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

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建设,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利益协调,减少阻力,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向前的态势。

1.加强油料动员法规建设的组织领导

要适应市场经济、信息化战争、非战争军事行动对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建设的要求,必须健全组织领导体制。可以考虑建立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全局性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建设小组以总后油料主管部门、国家发改委为基础,吸收中石油、中石化、中航油、中海油参加,负责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建设的总体组织和领导。地区油料动员法规建设,以各军区油料主管部门为基础,由地方国防动员委员会领导担任组长,人大法制部门、政府法制部门和军队的相关人员参加,成立地区油料动员法规建设领导小组。这样可以有效推动油料动员法规建设进程,有利于沟通协调。

2.注重油料动员法规的利益协调

针对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建设中各方利益难以平衡的客观实际,必须注重立法过程中的利益协调。首先,应协调平衡军事利益和经济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14条规定“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可以根据情况召开协调会议,解决国防事务的有关问题。”第1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驻地军事机关根据需要召开军地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内有关国防事务的问题。”因此,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建设,应该根据相关规定,建立军地协调程序,解决军事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平衡问题。具体说来,当进行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建设时,军队内部事务,例如油料动员需求的统计,由军队自行规定;涉及军地双方事务时,双方都应向对方通报并召开联席会议审议,达成一致后方可通过。其次,注重各部门的利益协调,要按照责任权力相统一、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原则,合理划分各部门在油料动员法规中的权责。第三,还要注重政府、石化企业、个人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在油料动员体系建设的规划计划、起草、征求意见、审查等环节,应吸收动员对象积极参与,充分听取其意见,发挥集体的智慧,制定出科学的油料动员法规。

3.深化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建设研究

油料动员法规要能指导和规范油料动员实践,首先就要求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建设在理论上是正确的。随着市场经济、信息化战争、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不断发展,油料动员法规建设面临大量的问题需要科学理论来解决。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油料动员法规方面的理论研究:

(1)加强对动员法规建设实践的总结研究对动员法规建设实践的总结研究,主要借鉴相关动员法规建设实践经验。力求使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建设事半功倍。主要加强三方面实践研究:一是对《国防动员法》立法、施行实践的研究,为建立既遵循《国防动员法》规定、又符合油料动员工作实际的油料动员法规奠定基础。二是对其他专业勤务如物资、交通等动员法规建设研究。三是对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在军事后勤、物资、能源、油料等方面的动员法律制度建设研究。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明确哪些内容可直接为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建设所用;哪些内容虽有可取之处,但与油料动员实际情况尚存在一定的差异,应怎样取舍;哪些内容完全不符合油料动员实践,不具参考价值等。

(2)突出油料动员法规体系构建理论研究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相应的理论成果作为支撑。如何构建一个科学的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已成为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建设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应突出以下几方面理论研究:一是油料动员法规体系构成依据、原则和要素;二是油料动员法规体系与军事法律、军事动员法规、后勤动员法规、其他专业勤务动员法规的关系;三是油料动员法规具体内容的研究,如油料动员基本条款、征收征用及其补偿条款、油料科学技术动员条款等;四是油料动员法规建设规划计划研究,油料动员法规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立法的项目很多,如何科学地进行规划计划,哪些是重点的、实践急需的,哪些立法要优先进行,哪些可暂缓的等。这些都需结合油料动员国内工作实际和法规建设实际可能进行分析研究,从理论上为油料动员法规体系的构建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更好地指导油料动员法规的科学发展。

(3)注重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研究首先,应加强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建设决策机制研究,以改进法规体系建设民主决策的程序、方式和方法,解决法规体系建设实践中随意性大、科学性不够的问题。其次,应加强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研究,由于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建设牵扯众多部门,要研究油料动员法律草案起草过程中重大问题的协调原则、方式方法及要求,如不同法规体系建设单位之间交流沟通的渠道、方法,有关分歧处理的原则、程序及方式等等。再次,应加强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建设监督机制研究,针对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建设中执行相关制度不严格、履行程序走过场、部门利益影响法规体系建设公正等问题, 加大对各类法规体系建设监督机构设置、职责权限和监督原则、内容、程序、标准以及监督效益等问题的研究。

4.完善油料动员法规体系

(1)合理确定油料动员法规建设重点在确定油料动员法规内容时,应根据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建设和实施的轻重缓急,宏观统筹规划。一是应把对油料动员法规体系具有支架作用和必不可少的项目作为核心内容来安排。二是应把油料动员迫切需要、石化企业和社会普遍关注的法律制度作为重点内容来落实。重点应突出民用油料资源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征收征用、扶持优待承担动员义务的石化企业和个人等内容。三是应把符合现阶段油料动员实际情况、客观环境具备和立法条件比较成熟的项目,作为完善重点油料动员法规的首要内容。

具体地说,当前应首先制定出台《油料动员工作规定》,对信息化条件下油料动员的基本问题做出规范。根据《油料动员工作规定》,结合油料保障要求和油料动员工作实际,制定出台《油料动员需求统计报送办法》、《地区石化企业动员规定》、《民用油库、加油站征用办法》、《民用油库油料储备指南》、《油料科技动员规定》等一系列细化配套的油料动员规章制度。

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法规体系的完善 篇10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教育法规体系;缺陷

一、引言

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随后,国务院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对《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了细化。“一法一例”使我国民办教育走上了依法发展和依法规范的道路。然而,由于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历史较短,加上社会大环境的限制,“一法一例”在贯彻过程中暴露出种种问题。本文将从民办高校教育法规的概念着手,剖析我国民办高校教育法规的缺陷,并追其原因,并提出几点建议,希望有助于加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法规体系的完善。

二、民办高等教育法规的概念

民办高校教等法规是有关民办高校教育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也是对人们的教育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民办高等教育法规的建立有利于民办高校依法治教和依法治学。

三、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法规体系的缺陷

(一)学费标准政策不明

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走的是一条以学养学的道路。民办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来源于学费、捐款、校办产业收入和地方企事业组织的拨款。因此,为了持续办学,响应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民办高校的学费通常是公办高校的两倍,这使很多高考成绩不理想但家境又贫困的学生好望“校”兴叹,也进一步影响了民办高校的招生人数。

(二) 教师保障体系不完整

鉴于社会偏见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民办高校在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上面临着诸多困难。我国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基本上呈年轻化态势。然而,由于民办高校大多采取公司企业型的管理模式,其高度市场化的用人薪酬制度使青年教师无法与公办高校教师享受同等得工资待遇,工作缺乏稳定感和安全感。加之申报课题、发表论文、提升职称的难度,每年我国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现象都非常严重。

(三) 管理权责不清晰

民办高等教育的先天不足导致其生存艰难。政府和有关部门引导和管理不到位又进一步缩小了民办高校的发展空间。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出现管理“越位”和“缺位”的现象。要么对当地民办高校管得过死,过多地干涉民办高校的自主办学和自我发展;要么疏于管理,个别地方出现乱批甚至只批不管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民办教育的声誉,使我国民办高校陷入招生的泥潭,在普通高校与政府的夹缝中生存。

四、民办高校教育法规体系不健全的原因与对策

我国民办高校法规体系不健全的首要原因是认识问题。政府对民办高校的重视不够,没有意识到民办高校有助于拓宽高等教育投资渠道,有助于弥补国家财政支出不足。因此便没有建立相应的法律给予保护。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在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政策时,对民办高校的政策扶持不能只停留于宣言形式,应给于实际支持力。不能一味严格控制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民办高校有限的办学经费来源渠道和企业管理模式是民办高校教师生活保障体系不完整的主要原因。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教师一样,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承人类文明和服务社会的神圣使命。因此,应与公办教师一样享受人民教师的基本权利和各项待遇,同时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除了按《教师法》规定给予民办高校教师法律保护外,各级政府还应根据当地民办高校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对民办高校教师的住房、医疗保险、职称评定和进修等多方面给予必要的保障。

辦学模式尚处于摸索阶段也是我国民办高校教育法规体系滞后的原因之一。我国民办高校起步晚,自身管理力量薄弱,管理理念不系统,有些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立法永远赶不上实际变化。为此,国家应制定相关法律规范,明确政府职责,规范政府权利,理顺政府与民办高校的关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发挥民办高校的积极性。同时民办高校应明确学校管理体制,实行法人独立化,建立董事会,董事会决定学校的办学宗旨、投资规模、发展方向,决定校长、副校长的任免与考核,决定经费预算和审核决算等重大事项,而校长在董事会领导下行使管理学校、聘用人员和教育学生的职责等,实行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明确分工,提高管理效率。

五、结论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崛起,是高等教育改革大潮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但缓解政府教育投入不足与事业发展需求的矛盾,而且为充分发挥、利用和优化配制现有教育资源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民办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其立法也处在起步阶段。但政府应迅速认识到民办高等教育的作用,通过法律为民办教师建立稳定的保障机制,明确政府与民办高校的权利与责任,正确合理地调整国家与民办高等学校、社会与民办高等学校以及高等学校之间的关系。

上一篇:垃圾管理与处置下一篇:课程设置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