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精密播种机

2024-05-07

小麦精密播种机(精选九篇)

小麦精密播种机 篇1

1 小麦精密播种机概述

由于我国北方地区小麦需求量很大, 如何提高小麦产量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农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东北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地, 自改革开放以来, 许多小麦种植新方法被应用到了农业种植实践中。小麦精密播种就是实现在高产地块再创高产的一项综合技术措施, 精密播种后的小麦具有苗齐苗壮、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分蘖多、抗冻、抗旱、抗倒伏、抽穗整齐、穗大、粒多、粒重、省种等优点, 深受农民朋友及消费者的喜爱。而实现小麦精密播种需要小麦精密播种机, 利用这种播种器械能够有效的保证小麦播种质量以及播种效率, 因此小麦精密播种机的使用对提高我国小麦产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小麦精密播种机使用时的注意要点

2.1 小麦精密播种的环境要求

要做到小麦的精密播种就要对播种的环境有着一定的要求。精密播种适用于土壤基础良好的高产地块, 地块要上松下实, 地面平滑没有明显的土坷, 还有底肥一定要施足, 因为只有好的土壤才能生长出品质优良的小麦。

小麦精密播种所选用的种子也必须是个体性能好的高产品种, 播前要用合适的长孔筛对种子进行清选以保证种子颗粒饱满, 发芽率高。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播种之前最好用药物处理一下种子。另外, 由于精播的小麦播种量少, 基本靠分蘖增加群体, 因此还要按照节气根据气温和地温适当的进行提前播种。

2.2 播种前播种机的检查和调整

在进行小麦密集播种之前要对播种播种机进行适当的检查和调整, 以保证播种机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进而保证播种质量。首先播种前就要及时的向各注油点注油, 以便于充分的润滑运转零件。对于丢失、破损的零件要及时的进行修复和补充。为了防止链条上粘满泥土增加零件的破损还要注意注油时不能向齿轮链条和链条上涂油。

在播种前还要检查各排种轮工作长度是否相等, 圆盘开沟器、排种轴及排肥轴转动是否灵活, 务必做到各排种轮工作长度相等, 播量调整机构灵活, 没有滑动和空移现象;圆盘开沟器圆盘转动灵活, 不晃动, 不与开沟器体相摩擦, 这样才能保证播种质量。

在每班工作前后和工作中, 应将各部位的泥土清理干净, 特别注意清除传动系统上的泥土和油污。在每班结束后应将化肥箱内的肥料清扫干净, 以免化肥腐蚀肥料箱和排肥部位。

播种前也需要根据播种的情况调整精密播种机的左右水平以及前后水平, 还要对播种机的提升高度以及播深进行适当的调整。左右水平调整需要将播种机降下, 使开沟器的刀尖离地高度相等, 若离地高度不一致, 就要调节悬挂机构下拉杆使播种机左右水平。前后水平的调整时要将播种机下降到要求播深, 使播种机传动轴前后水平, 如果不水平就要利用上拉杆进行调节。播种机的提升高度不应过大, 一般田间作业时, 只要提升至刀尖离地表20厘米即可。最后当播种机达到所需要的播深后, 用定位装置将位调节手柄挡住, 以使每次都下降到同样的深度。

2.3 播种时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小麦密集播种机进行播种时同样要熟悉播种时的操作要领才能保证播种的质量。比如播种时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播种机匀速直线行驶, 不能忽快忽慢或中途停车, 以防止重播漏播的发生;为防止开沟器堵塞, 播种机的升降要在行进中操作, 倒退或转弯时应将播种机提起。播种时还要首先横播地头, 以免将地头轧硬, 造成播种太浅。在播种机工作时, 严禁倒退或急转弯, 播种机的提升或降落应缓慢进行, 以免损坏机件, 一旦发现播种机的传送结构出现故障, 一定要在停车后进行处理。另外, 播种机作业时要注意种子箱内种子的量不要低于种子箱容积的1/5, 还要保证没有其他异物进入播种器, 堵住播种口。

3 总结

我国东北地区土地肥沃, 幅员辽阔, 是小麦的主要产地之一。而我国北方地区主食也基本以面食为主, 因此如何提高小麦产量一直是农民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大量的农业机械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小麦精密播种机的使用提高了小麦播种的效率和质量, 使得我国东北地区小麦的产量有着大幅度的提高。通过探究小麦精密播种机的使用要点,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将这种农业器械更好地应用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李树永, 李茂刚.小麦播种机的正确使用与故障排除[J].科学种养.2011 (03)

小麦精密播种机械的研究与应用 篇2

关键词:播种机械;小麦;精密;排种器;现状;方向

中图分类号:S2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6-0079-02

发展精密的农业机械设备,提升土地的单位产出,是当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小麦播种的主要方式为撒播和条播,单位产量较低。为了增加小麦产量,有必要推行小麦精密播种技术。推广精密播种技术的重要性在于:一是可以降低成本。在农业生产中实行精密播种,可以减少播种环节的用种量,降低生产成本。二是可以增加粮食产量。由于精密播种是等距点播,在株距、行距、播深方面能准确定位,有利于改善作物生长的环境,对培养壮苗、提高作物产量有着积极作用。而要实现小麦的精密播种,需要配备适宜的精密播种机,选择好精密播种机的关键部件——排种器。

1 小麦精密排种器的种类及特点

1.1 机械式精密排种器

机械式精密排种器是按照种子粒型,通过排种器型孔把种子从种箱中分离出来,继而完成充种过程,而清种、卸种等过程均依靠机械装置或种子自身质量来完成。以窝眼轮型和环带孔型精密排种器为例,这两种机型的优点是结构紧凑、成本较低、使用方便、操作容易,可完成多种作物种子的混播、穴播和条播,能满足一般的作业速度和播种要求,较适应现阶段生产发展水平,是目前推广的首选机型。其缺点是对种子规格的要求较为苛刻,需要对种子进行分级加工,不同的种带或排种盘需要配合使用,且破坏种子现象较为严重,难以满足高速条件下的作业要求。

1.2 气力式精密排种器

气力式精密排种器的原理是:通过拖拉机给风机输出动力,使风机产生一定的压力和真空吸力,将种子按一定规律排列到型孔上,进而实现充种与排种的交替过程。无论是气压式、气吸式还是气吹式精密排种器,其充种和清种过程均依靠风力来完成。气力式排种器通用性能较好,可以播种不同规格的种子,基本不破坏种子种皮,能适应高速作业要求,但整体结构复杂,造价昂贵,气路易出故障,常有漏播现象,且对播种者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

2 气力式小麦播种机研究情况

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气力式小麦排种器研究得较早,起初是通过改进中耕作物精密播种机,来达到精播小麦的目的。20世纪末,德国研制出GD-23型气吸式小麦精密播种机,该机所用的排种器是由真空室和种子室组成的,在农业生产作业中发现,这种排种机构播种均匀度差,重播现象严重,且很难实现单粒精确播种。此后,法国研究出单粒气吸式小区域精确播种机,该机所用的排种器为转轴之上的金属盘,这些金属盘的边缘分布着吸嘴,与金属盘内部形成真空负压连接,进而实现单粒播种。由于中耕作物与小麦的种子规格存在差别,所以该机没能达到相关技术要求。奥地利研制的小麦精密播种机排种器是由相叠圆盘和带螺旋槽口的圆盘组成的组合吸孔式机构,该机构设置清种装置,通用性较好,能播种的种子规格范围较大,精确度较高,单粒排种效果较好;其缺点是机器成本较高,作业速度较低,结构较为复杂,后期养护和维修不便。

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气力式播种机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研制出多种精密小麦播种机。2BQ-6型精密小麦播种机所采用的双盘气吸式播种器,吸种能力较强,采用套筒滚链和钩型链条,结构较为紧凑,播种效率较高。2BQYF-6A硬茬气压式播种机采用结构独特的排种盘,充种、携种方便且容易控制,该机型在小麦高茬地的夏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此为基础改进的2XJD-4型区域精密播种机在我国部分小麦种植区得到了推广,但存在作业速度不高的缺点。近年来,相关研究机构对组合细孔式播种机做了一些改进,使其排种性能优于机械式排种器,且作业速度及播种均匀性达到了相关要求,基本实现了小麦单粒精密播种的目标,但尚未大面积推广开来。小四轮拖拉机与气吸式精密播种机配合,采用双盘气吸式排种器,播种均匀性较好,但存在整机质量大、链条易壅土等缺点。

2.3 小麦精密播种机的研发方向

1) 小麦精密播种机械的高速化。提升小麦播种机械速度,是播种机发展的新方向。为了确保播种效率和减小油耗,对于面积较大的小麦种植地块,小麦播种机的播种速度应高于8 km/h。20世纪末,国外某些发达国家的小麦播种机械达到了此项标准,而我国小麦播种机的工作速度还有很大差距,这也说明我国小麦播种机的研发还有很大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在追求提高精密播种机作业速度的同时,不能忽视制造质量,还要考虑其精密性。

2) 小麦精密播种机械的智能化。随着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规模化逐步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农业的规模化给农业机械化提供了施展的空间。对于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而言,精密播种是实现省时、省力、高效目标的必然选择。从目前应用的气动式和机械式播种机来看,其播种过程是全封闭的,需要人工检查才能得知播种质量的优劣。一旦小麦播种机发生排种失灵、种箱排空或输种管道堵塞等现象,就会导致不能正常播种。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小麦精密播种机械,如利用光敏传感器检测播种机的机械故障和播种质量,利用单片机检测播种机的作业速度和播种密度,可及时预防漏播问题的发生,提高小麦精密播种机的工作性能和播种质量。

3 小麦精密播种机械的推广应用

小麦精密播种技术具有播种均匀、苗齐苗壮、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分蘖多、抗冻、抗旱、抗倒伏、抽穗整齐、穗大、粒多、粒重、省种等优点,在其推广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土壤基础良好。精播适于土、肥、水等条件较好的高产地块,地块要深耕细耙,耙透耙实,上松下实,地平如镜,无明暗坷垃,底肥要施足。2) 种子品质要好。小麦精播所用种子必须选择个体丰产性能好、分蘖力强、单株生产率高的品种;播前用长孔筛对种子进行精选分级,要求种子籽粒饱满,发芽率高;并对种子进行药物处理,以预防病虫害。3) 播期要适中。小麦精播时,因播量减少,主要靠分蘖增加群体,因此需要根据气温和地温条件适时提前播种。4) 采取渐进式推广方式。各地生产条件、技术水平、机械化程度等存在差异,在推广小麦精密播种机械化技术时,要因地制宜,不能强行推广。可以通过小区试验示范,逐渐扩大推广应用范围,让农民对这项技术从心底里认可。

nlc202309042024

参考文献

[1] 马丽君.小麦精播机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农机使用与维护,2011(6):16.

[2] 陈凤艳.气吸式小麦精密播种机缝隙式排种器的设计与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1.

[3] 杜辉,樊桂菊,刘波.气力式精量播种机与排种器的研究现状[J].农业装备技术,2002(3):28-30.

[4] 孟宪清.小麦精少量播种机械化技术及其农艺配套的应用研究[J].农业装备技术,1998(5):15.

[5] 梁素钰,封俊,曾爱军,等.新型组合吸孔式小麦精密排种器性能的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1(2):84-87.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Wheat Precision Seeding Machinery

XU Dong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Harbin 150081, China)

Abstract: To implement the technique of wheat mechanization precision seeding can reduce production cost and increase crops yield. In the article, it introduced types and features of wheat precision seed metering device,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strength type wheat seeder, and analyzed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wheat precision seeder,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echnique of wheat precision seeding and its matching machinery.

Key words: seeding machinery; wheat; precision; seed metering device; status; direction

小麦精密播种机 篇3

冬小麦精密播种高产栽培技术是一套高产、稳产、优质、低耗、经济效益高和生态效益好的栽培技术体系, 为实现和推广这项农艺技犬, 必须有与之配套的高性能小麦情密播种机。目前, 生产中推广的小麦精密播种机均采用机械式排种器, 种子在田间粒距分布仍属稀条播, 播种量远远超过精播的播种量, 现在生产上迫切需要能够实现播量在25~45kg/hnV?播种均匀一致的小麦单粒精密播种机。奥地利Wintersteiger公司生产的气吸式小区精密播种, 是用于育种试验的精密播种机械, 其核心部件——组合吸孔式排种器能够满足小区小麦单粒精密播种要求, 粒距均匀、可调, 播种性能好, 但排种器及整机结构复杂, 作业速度慢, 价格昂贵。本研究的目的是简化组合吸孔式排种器的结构, 并研制在我国生产条件下, 应用于大田播种的小麦单粒精密播种机, 以满足小麦精密播种要求, 在性能指标上应符合国家机械行业标准《单粒 (精密) 潘种机技术条件》提出的技术要求。

1整机结构设计与技术参数

1.1整机结构

2BQXJ-12型气吸式小麦精密播种机设计在翻耕条件下, 采用组合吸孔气吸式精密排种器实现小麦单粒楕密播种。整机采用悬挂式通用机架结构。上悬挂架同时又是风机及其传动部件的安装架。工作时由主梁后下方的地轮支撑并仿形, 主梁同时又是吸气干管, 其上开有若干气管接头, 通过气吸管与排种器气室相连通。次梁通过联接架安装在主梁下方, 次梁上按行距对称配置前、后列播种单组。播种里组由机架、种子箱、排种器、开沟器和覆土镇压轮等组成, 单组为后仿形型式。每个单组通过单点铰接与次梁连接。这种结构适宜小麦窄行距播种要求, 并有利于行距调节, 也有利于与不同动力的拖拉机配套。排种器的驱动采用整体传动型式, 由两侧地轮通过链轮装置传动。株距的调节通过更换链轮改变传动比来实现。播种深度通过调节覆土镇压轮座上的调节丝杠来完成。2BQXJ-12型气吸式小麦精密播种机如图1所示。

1.覆土镇压轮2.种子箱3.排种器4.开沟器5.后列单组 6.前列单组7.次梁8.主梁9.风机10.悬挂架

1.2主要技术参数

2BQXJ-12型气吸式小麦精密播种机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2主要工作部件设计

2.1组合吸孔式排种器

小区组合吸孔式排种器采用气力一机械式工作原理, 可精确地使种子呈单粒排出, 但其结构复杂, 排种器转速低。为简化排种器结构, 提高排种器转速, 使其适应大田作业, 本课题组将组合吸孔式排种器工作原理改进为全程气力式, 去掉排种叶轮, 对螺旋槽盘等工作部件进行设计, 改吸种、清种、携种和排种过程均由气力完成。

新设计的气吸式排种器仍然采用组合吸孔式原理, 主要由排种器体、螺旋槽盘、径向槽盘、排种器盖、气室及传动机构等组成 (见图2 ) 。排种器体与气室通过螺栓固连在一起, 螺旋槽盘的定位槽卡在气室的销钉上而固定不动, 驱动卡上3个驱动爪与紧贴螺旋槽盘的径向槽盘上相应的凹槽配合。当传动机构带动驱动卡转动时, 径向槽盘也随之同步回转。

1.排种器壳体2.气室3.轴承4.链轮5.驱动卡盘 6.螺旋櫓盘7.径向槽盘8.种子室盖

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播种机工作时, 风机在气吸室内形成真空.在螺旋槽盘和径向增盘形成的绍合吸孔两侧产生压力差, 将种子室内的种子吸附在吸孔上, 同时径向槽盘由传动装置带动做匀速回转, 径向槽盘转动过程中, 组合吸孔沿螺旋槽移动, 吸附在组合吸孔上的种子也随吸孔沿螺旋槽由中心向外移动。在移动过程中, 因吸孔形状随径向槽盘的转动而不断变化, 先由近似长方形变为平行四边形, 后又变成近似长方形。吸附在吸孔上的种子也跟着旋转, 造成种子自转定位, 这时吸力不够的多余种子落回种子室, 最后剩一粒种子吸附在组合吸孔上, 在螺旋槽末端, 组合吸孔消失, 负压也就消失, 此时携带至此的种子靠重力直接落入幵沟器幵出的种沟内。经室内台架试验, 气室真空度>5.6 kPa?排种器充种率达到100%。在拖拉机速度3?6 km/h, 排种器转速为60 ~ 120 r/min和粒距2.10 ~ 6.94 cm, 各水平组合的平均粒距合格指数达到86.98%, 平均粒距变异系数21.39%。

1.排种器壳体2.种子3.径向櫓盘4.驱动卡

2.2开沟器

采用滑刀式开沟器?以降低排种器投种高度, 保证排种均匀性。该开沟器安装在单体机架的后下方, 由滑刀、侧板等组成, 开沟器柄与刀刃部分做成一体称为滑刀, 滑刀切土刀刃改为圆滑过渡断面, 并减小其刀刃圆弧半径, 以提高防堵性能。两侧板上端圆弧与排种器底边紧密贴合, 防止排种器投种口进土以及开沟器下部堵塞。两侧板尾部下端开有回土口, 当机组前进时在回土口处形成一个小的预覆土流。

2.3覆土镇压轮

采用单组平面轮式镇压轮, 安装在排种器后侧。排种器中心与覆土镇压轮中心距离为290 mm, 对开沟器形成的预覆土流压碎、压实, 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 镇压轮后的覆土环用来拖平种沟。镇压轮座上安装有调节丝杠, 用来调节开沟深度, 播种深度调节范围为2-8 cm?同时覆土镇压轮还具有后仿形作用。覆土镇压轮直径250 mm, 宽度50 mm?

2.4风机及气吸管路

2.4.1 风机性能测定

由于国内气吸式播种机所使用的风机在技术方面已相对成熟, 所以为降低生产成本, 对2BQM-6D型气吸式免耕覆盖播种机所使用的风机进行了性能测定, 确定该风机静压是否满足气吸式小麦精密播种机对气室真空度的要求。

风机的性能测定按照《通风机空气动力性能试验方法i> (GB 1236- 1985) 的规定进行。静压特性曲线的测定结果表明?2BQM-6D型气吸式免耕覆盖播种机所使用的国产风机产生的静压能够达到组合吸孔式排种器充种率100%时所需的真空度。

2.4.2 气吸管路的布置

气吸式播种机的风机与排种器之间是通过管路连接的, 连接方式采用分布式。分布式是将风机入口与吸气干管连接, 吸气干管上设置与播种行数等量的吸气管接头, 通过吸气管与排种器连接起来, 整机结构紧凑。为简化结构, 设计时将主梁作为吸气干管。经试验测定, 这种分布式管路布置方式具有各个吸入口气流均匀一致的特点。

2.5地轮传动系统

采用整体传动形式, 各排种器内径向槽盘的转动由两侧地轮通过链传动装置来驱动。株距的调节通过更换不同齿数的链轮Z和链轮Z1来实现。

3田间试验及测试

1999年10月, 在山西农业大学校内试验田进行了整机性能田间测试。试验地条件为, 旱地, 前茬作物是黍子, 去穗, 站秆高0.19 m?未耕, 土壤含水率16.5%, 土壤坚实度1 019 kg/cm2, 测区长度50m?共测4个播行, 作业速度417~5191<01介。测试结果见表1。

由于试验地为旱地, 前茬作物黍子、留秆较高, 地况恶劣, 因此表中测得的漏播指数偏高。1999年6月, 在太谷县朝阳村和2000年6月在校农场高麦茬地进行的试验, 测得漏播指数均在6%左右。

4结论

(1 ) 该机与3 618 ~ 5 818 kW (50 ~ 80 hp) 轮式拖拉机配套, 能够在高麦茬地或麦秸粉碎、均匀抛撒的麦茬地进行硬茬精密播种玉米 (大豆) 和侧深施肥, 破茬幵沟能力强, 播种质量较高, 通过性较好;也可在耕、牵巴地上进行精密播种施肥作业。

(2) 研制的气压式精密排种器排种性能良好。

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获专利等 篇4

日前,山东唐邹城市农机局研制的起垄式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正式通过了国家专利局的各项审查。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

该机针对在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过程中机具性能不完备、适应性差的实际,可一次性完成对小麦种植的起垄、旋耕:播种、施肥、压实等作业,结构简单,起垄规范,筑土疏松均匀,效果良好,可广泛适用于北方旱田、平原水浇地的区域。

江西乐平农民发明获国家专利

2007年12月8日,程成高在展示他发明的“带抹砂浆机构的水平尺”。江西省乐平市届港镇程家村农民程成高,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但他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克服困难,用4年的时间,发明了集抹砂浆与测量水平与一身的“带抹砂浆机构的水平尺”,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成为当地农民的典范。另外,他的又一项发明“滚轮式清扫簸箕”正在申请专利中。

自动冲洗便器

本便器包括坐便器、蹲便器、小便器,可以依靠人的重力,利用机械原理实现自动冲洗。这种利用机械原理实现的便器自动冲洗,较之红外线传感器的自动冲洗有如下几个主要优点:节水节能,如小便器,每次冲水量在2升左右,蹲便器、坐便器在正常使用下,大小便可用不同水量进行冲洗,而且这种自动冲洗不用电;成本低,尤其是坐便器,自动冲洗坐便器比手动冲洗坐便器增加的成本在100元之内;适应性广,感应式自动冲洗要求人和感应器间的距离较近,相对来说,利用机械原理的自动冲洗则不受太多限制。因而无论是公用卫生间还是居民住宅,这种机械原理自动冲洗具有普及推广性。

灯光延寿节电器

该节电器主要适用于城市道路、工厂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电气照明系统,对白炽灯、日光灯、高压钠灯等光源群体实施降压节电并能有效地延长光源的使用寿命,该产品有三大特点:降压运行期间的节电效率达15%以上。一般用户均可在一年内收回投资;有效地延长了光源及电器的使用寿命,尤其是对电子节能灯、白炽灯可延长50%以上;由十几盏至数十盏灯共用一台节电器,性能可靠,便于安装。

金德两pe管材通过技术鉴定

辽宁省经委目前在金德管业集团沈阳生产基地召开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管和超高相对分子质量增强聚乙烯管省级新产品投产技术鉴定会,金德集团的这两种产品顺利通过鉴定。

谈精密播种机的改装 篇5

1.改装限位轮

(1) 限位轮是精密播种机的主要工作部件, 它是决定播种机的播种深度是否一致的重要因素, 播种深度一致对粮食的产量起着决定的作用, 精密播种机的结构紧凑, 仿形效果好, 正常年份作业质量很好, 2013年受湿涝的影响, 限位轮有可能粘满泥土, 形成土堆, 不仅起不到限位的作用, 而且影响播种开沟器正常播种。根据这一状况, 我们的解决方法是:把限位轮与开沟器体分开, 翻转限位轮, 使限位轮与开沟器体有一定的间隙, 增强通过性。分开限位轮与开沟器体须把原有的轴加长70 mm左右, 要注意一定要利用原有的轴, 这样在正常年份或条件好的地块, 可以很快恢复原样, 也保证播种机的完整性。为了降低成本, 省时、省工, 新轴不用重新做, 只须一根M16×70 mm的高强度螺栓 (8.8级) , 并在六方头一端焊上一个M16的螺母就可以了。把螺母一端拧到播种机限位轮原轴上, 在原轴上拧上M16螺母作为锁母, 再把新轴拧上, 用螺母锁紧之后把限位轮翻转装上, 使其限位轮远离开沟器体, 但也不失去限位轮的作用, 这样既保证了播种深度一致, 同时增加了机具的通过性。

(2) 限位轮翻转以后, 为了防止限位轮粘土直径变大, 使播种开沟器体离苗床间隙增大, 投种点增高而不能保证播种均匀度;原有的刮土板长度不够, 则须重做一块刮土板200×40×8 mm (长×宽×厚) , 一端打两个Φ9 mm的孔, 再利用原来的刮土板下面的两个孔, 用M8×25 mm螺栓把加长的刮土板连接上即可。

2.播种开沟器的改装

播种开沟器是播种机核心部件, 它的正常使用直接影响着播种效果。“格兰”精密播种机开沟器体内没有刮土板, 在粘土上播种时, 开沟器上粘满泥土, 种子不能准确地投放在开沟器走过的排种沟内, 播种达不到标准, 直接影响粮食的产量。为了解决开沟器片粘土, 我们在开沟器体上增加了刮土板, 利用单体上开沟器后面两个孔, 做一块140 mm×40 mm×8 mm (长×宽×厚) 铁板, 上面钻两个孔, 直接与单体上的两个孔连接。在铁板上焊一块150 mm×40 mm×3 mm (长×宽×厚) 锰钢板, 把锰钢板探到开沟器体内, 对好夹角, 一个往内倾10°角, 另一个往外倾10°角, 对好间隙把它焊在铁板上, 这样就解决了开沟器片粘土的现象, 排种器排出的种子, 可以安全落入种床内, 增加了排种器的可靠性, 保证了播种的质量。

3.增加圆盘覆土器

圆盘覆土器是“格兰”精密播种机上没有的部件, 为什么要增加这样一套圆盘覆土器呢?在春涝年份, 开沟器开出种沟, 排种器投种, 由于土壤湿度大, 含水分高, 不能自流回土, 而且土成块, 不能全覆盖种子, 有些种子还裸露在土壤外, 影响种子的发芽。原机上的排种单体后的棘轮在土壤水分大的情况下不能运转, 轮上粘满泥土形成拖堆现象, 而且很容易把种子粘出来。在土地水分大的情况下棘轮完全不能使用。我们设计了一套圆盘覆土装置, 拆下原机上的棘轮, 利用单体上棘轮的螺栓孔, 做两块夹板, 每块夹板上面都有“月牙”形的调整长孔, 调整板下面做两块带角度的方管, 方管要有向前倾10°角、向外倾105°角的连接管, 最好选用直径340 mm左右的带弧度的覆土圆盘, 带角度的方管上面钻一个Φ21 mm的孔, 用顶丝锁紧圆盘轴, 一同固定在支架上, 用“月牙”形长孔调整圆盘角度, 达到最佳的工作角度, 圆盘覆土性强, 通过性好, 而且覆土深浅一致, 覆盖种子上的土壤适合。

4.增加起垄圆盘

进口的精密播种机, 格兰、满胜都属平作播种机, 不能起垄。这样对后期田间管理, 如中耕、追肥、灭草施药等作业不便, 而且也不利于田间排水。由于土地水分大, 播种机不能及时覆盖肥料, 肥料裸露在外, 阳光照射肥料挥发, 不仅种子出苗后没有肥力, 而且也浪费了肥料。为了使精密播种机最好的发挥播种优势, 适应垄作, 则增加一套起垄圆盘。起垄圆盘安置在施肥器和播种单体之间, 起垄圆盘的做法是:把原机上的苗床平土装置拆掉, 做一套300 mm×95 mm×8 mm (长×宽×厚) 的支承板, 利用播种开沟器单体前面三个Φ13 mm孔, 用M12×60 mm普通螺栓连接, 支承板另一端连接一根矩形横管380 mm×50 mm×30 mm (长×宽×厚) , 横管上面卡上两个支座, 用U型螺栓连接, 可以调整垄形的宽度, 圆盘直径Φ290 mm, 倒“八字”形安装在支座里, 起垄圆盘把施肥器洒下肥料覆盖的同时起上垄, 形成苗床, 种子播在苗床上能够充分吸收土壤里的肥料, 同时为以后中耕散寒、田间排涝等作业创造有利条件。

小区微型精密播种机的研究 篇6

区域试验是国家审定新品种的依据,株系比较试验和品系比较试验是育种家选育新品种的基础试验,播种质量高低是影响试验准确性的重要因素。我国小区试验播种机的研发相对滞后,至今小区播种仍沿用手工计数开沟点播的人海战术,经常出现人为误差,特别是人工开沟,晾墒严重,覆土质量差,试验出苗率低。对水平圆盘式播种机加以改进,对迅速改变我国小区试验播种机使用现状、提升小区试验的播种水平、为国家小区试验提供技术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1 综合阐述

小区试验的特点是材料多、种子量少、面积小、试验类型多、播种要求高。不同作物、不同生态地区或同一作物不同目的的小区试验对播种要求不尽相同。综合我国小麦小区试验,按试验目的一般可以归纳为育种基础试验(包括各代株系比较试验、穗行比较试验、品种资源保存研究利用等)、品系比较试验(包括育种品系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和栽培试验(包括播期、密度、肥料和抗性试验等)3种类型。育种基础试验播种要求精密点播,而品系比较试验和栽培试验要求定量条播即可。这3类试验对播种机共同要求是:使用(包括更种、淸种、转向和调整)方便,清种彻底,播量级差小、范围大,不能因碾压破坏土壤结构,区组内不留间隔,区组间所留间隔道要整齐一致。小区试验对播种要求比较苛刻,某一个小的失误都可能引起试验较大误差甚至报废,因此小区试验者对播种机的选择和使用非常谨慎,只有同时满足小区试验的全部要求或满足部分要求但又不带来负面影响时,小区播种机才可能被逐步接受和使用。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起先后从挪威分别引进了锥体格盘式播种机和气力式播种机[1]。锥体格盘式播种机可以满足品系试验和栽培试验定量条播的要求;气力式播种机具有精密点播的优点,成为大面积播种的主要机型,引领着播种机发展方向。但是二者均没有被小区试验所接受,其原因:一是辎重较大对土壤碾压严重,影响试验出苗;二是不适合我国育种方法,我国小麦育种多采用系谱法,挪威则采用改良系谱法,系谱法小区面积比改良系谱法小,因其转向不方便,每个小区需要较大间隔,试验地浪费较多;三是投种行程较长,有行首露播、行间或行尾停顿时种子堆积现象;四是不能方便彻底清种。80年代后,我国小区播种机有了一定发展,研制了诸如ZXJB-4型等多种类型小区播种机[2],在精密点播等性能上有了改进,在机械化、智能化程度上也有了较大提高,但依然没有被小区试验者完全接受。这固然有价格问题和通用性方面的问题,但根本原因是其和引进播种机基本类似。

水平圆盘式播种机具有结构简单、动力配置小、辎重轻、方便灵活及造价低等显著优点,比较适宜作小区播种。其不足主要是点播精密度不够,淸种不彻底,有夹籽破籽现象,投种距离长。小麦小区微型精密播种机针对水平圆盘式播种机的不足,在排种器等多方面做了较大改进。该机主要结构见图1所示。

1.地轮变速器 2.动力与动力变速器 3.离合器开关 4.主动轮5.变速齿盘 6.开沟器 7.排种器总成 8.连接套 9.地轮

2 主要部件及原理

2.1 U形槽型孔式锥体排种盘

空穴率与双籽率是水平圆盘型孔式排种器较难解决的一对矛盾,影响着排种精度。型孔大小是影响这一矛盾的主要因素。型孔过大,空穴率降低,双籽率提高;型孔过小,双籽率降低,空穴率提高。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增大或缩小型孔的办法协调这一矛盾。除有无充种力外,型孔的形状、方向和孔穴数也是影响此问题的重要因素。

2.1.1 基本型孔与方向

小麦籽粒大小和形状因品种(品系)而异。一般栽培品种籽粒形状分为长圆形、卵圆形、椭圆形和圆形4种类型[3]。对于型孔式播种机,籽粒形状和大小决定型孔的基本形状与大小。确定小麦型孔的原则是:形状与麦粒相似,大小为一穴平卧1粒,限制双粒。经过精选的种子,一般5.0mm≤长≤7.5mm,3.0mm≤宽≤3.7 mm,厚度与宽度比较接近。因此,型孔基本规格定为长=8.0mm,宽=4.0mm,深=2.5mm,稍大于最大麦粒,形状为长圆形型孔。当籽粒的长宽比大于1.5时,籽粒就有了明显的方向性。型孔的方向为长圆形型孔的短轴与该处圆盘切线方向垂直,如图2所示。

2.1.2 充种行程

充种行程(开始充种至卸种型孔运行距离)中,型孔被填充次数(填充次数等于充种行程除以种子最大长度)影响空穴率高低,型孔被填充次数越多,空穴率越低。型孔被填充次数则与充种行程有关,充种行程越长,被填充次数就越多。据统计分析,圆盘转速≤0.2m/s[4]时,当充种行程中型孔被填充次数小于8次时,空穴率显著增大。根据8次计算,加上种子处理系统占用距离和型孔间距,每一个充种行程最小长度应为150mm。由于该机设计了两个卸种口,所以排种盘最小直径设计为110mm,共20穴。

2.1.3 U形槽形状

种子箱内的种子排放是随机的,没有方向性。当种子方向与型孔方向一致时,充种就容易;不一致时,充种就困难。为了使种子排列方向与型孔方向一致,在排种圆盘上开设一圈U形沟槽,U型槽深3.0mm、宽5.0mm比较适宜。型孔设在U型槽底部,如图2所示。圆盘转动时,U型槽内的种子在摩擦力作用下被捋顺后平卧在U型槽底部,与型孔方向一致,使充种更为容易,空穴率显著降低。

2.1.4 锥体圆盘

锥体圆盘的设计使播种到最后的个别种子都能保证聚集在U型槽内,存放在型孔取种路径上,与型孔保持最短距离。

2.2 种子处理系统

种子处理系统是用材质为ϕ=1.5mm的钢丝加工成圆盘形弹簧丝,圆心用螺丝固定在种子箱内壁上。种子处理系统分为2组:一是卸种口安装一组;二是种子处理系统,是由刮种丝、卸种丝和隔种丝组成。用圆盘形弹簧丝做种子处理系统不会形成死角死缝,有利于方便彻底清杂。

2.2.1 刮种丝

刮种丝的任务就是把进入到型孔中的双籽处理为单籽,降低双籽率。一个基本型孔一般只能允许平卧1粒种子,1个型孔内有时也存在个别两粒种子的情况,那么这两粒种子或同处于竖立状态或仅有一粒处于竖立状态。由于型孔深度仅为2.5mm,竖立着的种子大半截露在型孔外,处于不稳定状态,经过刮种丝的刮蹭,其中一粒很容易被挤出。刮种丝外端有长20mm朝侧面的弧线弯曲,弯曲部分借助弹力压在U型槽底部的型孔上,形状如图3所示。刮种丝安装在每一组处理系统的最前面。刮种丝还可以提供一定的充种力。

2.2.2 卸种丝

夹籽破籽是圆盘型孔式排种器设计性技术问题。夹籽破籽与投种口长度L、卸种距离S、种子最大长度d 、种子下抛加速度a和型孔旋转线速度v 有关。不夹籽的充要条件是L-S0S=d+v2d/a。L越大,留给卸种的距离越长,夹籽破籽率越低,但是L不能过大;S越小,卸种时间越短,夹籽率低。d和V与S正相关,要减小S 就得减小d和V。d为种子长度,减小不可能;降低v会降低播种机工作效率,不可取。a与S负相关,增加卸种加速度,是降低夹籽破籽率理想办法。在投种口正上方安装一根卸种丝,卸种丝的外端正好压在投种口上方的U形槽底部,当型孔中的种子运动到投种口时,卸种弹簧丝提供种子下抛力,卸种加速度增大,夹籽破籽率显著减小。卸种丝与刮种丝形状相似,所不同的是卸种丝端部向圆心呈勾状弯曲,如图3所示。

2.2.3 隔种丝

卸种后,如果没有隔种丝,在投种口处会马上进行2次充种和卸种。2次充种和卸种不但会造成排种精度降低,而且更容易造成夹籽破籽。隔种丝安装在投种口上方,外端呈回折弯曲形,并压在U型槽底部。隔种丝与卸种丝勾结连环,形状和安装如图3所示。

2.3 型孔容积调片

不同大小种子适应不同型孔[4],这是一般圆盘式排种器排种时种子必须按大小尺寸分级或频繁更换排种盘的原因[5]。千粒质量—型孔容积(型孔长和宽一定,用深度做变量调节容积)—误差率三者关系如图4所示。分析图4发现:千粒质量对于型孔具体适应值为:千粒质量38g,型孔深度2.5mm;千粒质量41g,型孔深度2.7mm;千粒质量 44g,型孔深度2.9mm;千料质量47g,型孔深度3.1mm;千粒质量50g,型孔深度3.3mm;不同千粒重适应不同型孔深度时的最低误差率均在2%左右。如果型孔深度可以随着千粒质量大小而调整,误差率就可以控制在2%的最低水平,省去来回更换排种盘或种子按大小分级的麻烦。

2.3.1 型孔容积调节片

型孔容积调节片(以下简称调节片)为圆环形,由3个全等的扇形坡面构成,每个扇形坡面为120°,每个坡面总高度差为0.8mm,在某一个坡面的最低处有一个与调节片平面垂直的用于转动的圆柱形手把,手把较长能够伸出种子箱底部,如图5所示。将每个坡面4等分,转动调节片会形成了5个级差,调节片每转动30°为1个级差,每个级差的高度差为0.2mm。在种子箱底面中心位置刻挖了一个与调节片完全吻合的圆环缺刻,调节片扣合于其中。

2.3.2 型孔容积调节方法

型孔容积调节实际是在调节型孔深度,调节型孔深度实际是在调节排种盘与种子箱底面的间隙。当调节片手把处在最低位置的Ⅰ挡时,调节片平面与种子箱底面处在一个水平面上,种子箱底面与排种盘间隙为0,型孔深度为2.5mm。推动调节片手把,调节片每转动30°,调节片调高了1个级差,调节片平面上升了0.2mm,种子箱底面与排种盘间隙增加了0.2mm,型孔深度增加0.2mm,型孔容积随之增加。

2.4 投种口插板

我国长江中上游麦区的育种株行小区播种量为45万粒/hm2左右,而西北春麦区品种比较试验小区播种量高达250万粒/km2,如果一个排种口对应一个播种行,播量很大时,由于排种盘转速过高,排种精度会显著下降[4]。为了在不增加排种盘转速和不提高投种频率情况下增加播种量,利用投种口插板,根据需要选择用1个或是2个投种口,随时可以将两个投种口的种子归并到1个开沟器的播种角中。插板安装在种子箱的内底面与排种盘的下底面之间,位置在投种口上方,插板手把伸出种子箱侧面便于操作。

2.5 活动种子箱

活动种子箱有利于方便彻底清种。圆盘式播种机的排种器、种子处理系统、调节片和投种口挡板均安装在种子箱内部,与种子箱连成一体,卸下种子箱,倒出剩余种子,种路上的所有可能隐藏种子的部件都能一次彻底清理干净。种子箱低位安装在开沟器上,投种距离仅为80mm左右。

3 性能与技术参数

3.1 性能特点

通过红外线传感器监测可知,当播种量≤60kg/hm2 (育种株行小区试验最高播种量)、圆盘切线速度≤0.2m/h时,空穴率为1.8%,双子率为2.1%,夹籽率≤0.3%。由于开沟器采用大角开沟,沟宽为50mm,经两年苗情调查,双苗率≤0.2%。2011年,用于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春水组杨凌区试点播种,定量条播苗情调查,基本苗品种内差异小于2%,品种间差异小于3%,均显著低于人工播种。

3.2 主要技术参数

外形尺寸(长×宽×高)/mm:1 500×320×520

结构质量/kg:30

使用质量/kg:31

播种状态运输间隙/mm:50

工作行数/行:1~2

行距/mm:100~300

播深/mm:20~50

播种量/kg·hm-2:22.5~375

配套动力/ kW:0.63

生产率/hm2·h-1:0.04~0.08

4 结论与讨论

1)该机采用定量基本型孔限制了双子率,通过加设U型槽降低了空穴率,较好地协调了空穴和双子的矛盾;采用种子处理系统后,将双子率控制在最低水平,同时解决了水平圆盘式播种机夹籽破籽的难题,精密点播性能达到或超过气力式播种机水平。

2)排种器为U型沟槽锥体圆盘,只要种子数多于20粒都可以实现精密点播;种子箱低位安装在距地面80mm的开沟器上,使排种器的精量点播性能得以充分体现。

3)利用调节片能够方便调节型孔容积,以适合不同大小种子,省去频繁更换排种盘的麻烦;利用卸种口插板进行单双口卸种转换,播种量范围和播种效率增加了1倍。

4)活动种子箱能够方便、快速地彻底淸种。

5)机体轻巧,不破坏土壤耕层结构,转向灵活,间隔道整齐一致。

该机是一种手扶助力式小麦专用微型精密播种机,适合全国不同麦区各类小区试验播种。

本文只所以使用千粒质量区分种子大小,而没有按具体尺寸分级,是因为千粒质量是种子常用指标。但是千粒质量并不能完全反映种子大小,因为千粒质量的不同也可能是密度上的变化,或长度、或宽度、或几个因素同时变化的结果,在实际应用时应灵活掌握。对于密度较小的粉质类种子或圆粒形种子,在千粒质量对应的型孔深度级别中调高1个深度等级;对于长圆形品种,则降低1个深度等级使用。如果实际千粒质量与文中所列型孔深度不完全对应时,选择最接近的千粒质量等级,排种精度仍能满足试验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曙光.小区播种机的发展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1(3):337-341.

[2]葛茂生.我国旱作试验小区播种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农牧与食品机械,1993(4):2-3.

[3]马守才.种子加工学[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99.

[4]张泽平.精密排种器及排种理论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5(4):38-41.

分析精密播种机的运用发展趋势 篇7

关键词:精密播种机,播种技术,发展趋势

1 精密播种技术和精密播种机的发展现状

通过精准的计算将播种数量以及种子深度进行记录, 使用精密播种机的过程中可以满足种植人员的需求, 精确到颗粒单位。与传统播种机器相比, 这种新型设备工作效率更高, 减少播种过程中种子的损坏, 颗粒在土壤中的排列均匀深度相同。不需要对种子进行萌发处理, 减少人力劳动, 具有简单、快捷、高效的优点, 在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可应用于多种农作物的种植, 现阶段受播种面积影响很少使用到大型精密播种设备。播种设备上同时设有土壤压实装置, 种子与化肥出口, 将多种工作同时我完成, 有效的缩短种植工期。针对不同农作物的特点可将机器的出种口进行调节, 前期生长阶段可使用机器进行土壤加厚以及农药喷洒。近年来各农业大学都进行了相应的精密播种机研发,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大颗粒的种子播种过程简单, 机器在进行分粒时也相对容易, 对于小颗粒且性状不规则的种子进行精密播种在技术上存在很大困难, 也是目前科研部门的重要课题。

先进机器的使用得到推广, 从前期的大型农场连续种植使用逐渐进入到普通农村的家庭生产种植。针对不同地区的土壤及地形情况, 精密播种机不断进行更新优化设计, 种子向土壤内部传送的洞孔越来越小, 有效保障了土壤的含水量。在应用范围上也在不断扩大, 针对一些颗粒小形状不规则的种子国外已经研发了特殊原理的播种过程, 国内虽然处于起步状态, 但是前景非常广阔。

2 目前精密播种技术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1 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在精密播种机的研发过程中, 应当充分考虑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将种植人员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为防止发芽期间干旱造成的种子死亡, 种植人员会将种子中加入少量的水进行润湿, 播种过程中就经常出现因为种子湿度大造成了粘连, 颗粒聚集在一起堵住出口或者多里种植同时进入同一种植孔内。种子的表皮非常脆弱, 种植过程大幅度的振动容易造成种子损坏, 机器内部结构设计不合理在运转过程中会将种子碾碎, 降低了种植效率。针对这些问题要保证机器的设计与实际生产相结合, 将设计方案不断优化, 对工作中的数据进行测量计算, 通过试验后才可投入到大面的生产使用。

2.2 提高精密播种机的作业速度

精密播种机要同时完成多种工作任务, 为保证种植质量, 在时速中进行了调整。虽然满足了生产需求但是速率相对较慢, 大面积的播种工作中, 第一批播种到最后一批间隔的时间长, 导致出苗时生长速度不一至, 影响最后的收获产量。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中应把工作中的速度作为重点改进对象, 对结构组成进行深入探讨, 设计人员参与试验工作, 总结可以优化的部分。不断学习新技术将其应用在研发工作中, 提高速度的前提保证播种过程的严密性。

3 精密播种机的发展趋势

3.1 提高精密播种机的作业效率

提高作业效率是播种机发展的重要一环, 是播种机械发展的第一走向。随着高速排种器的发展, 特别是大功率拖拉机的不断发展, 近年来播种机工作速度提高得很快。但是精密播种机不同于一般的播种机, 其播种速度的提高非常困难, 速度过高将导致精密播种的恶化。因此, 在满足精密播种要求的条件下, 在尽量提高其工作速度的同时, 增大工作幅宽也是提高精密播种机作业效率的有效途径。

3.2 发展联合作业和直接播种技术

以播种为主的联合作业发展相当迅速, 包括耕整地与播种联合作业、播种与施肥联合作业、播种与铺膜联合作业等。同时, 少耕法和免耕法的优点使得直接播种技术也很快发展起来, 这必然导致了耕整地和播种联合作业机及其它型式联合作业机的出现和发展。精密播种机的发展也应当满足这样的要求, 因为精密播种不只是为了实现播种的均匀性, 更重要的是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联合作业和直接播种, 可以减少拖拉机的进地次数, 减轻拖拉机轮胎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有利于增产, 能充分发挥拖拉机功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3.3 全面改进和提高精密播种机的使用性能

一台播种机问世后, 为了更好地接近或满足精密播种的要求, 它的使用性能是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精播机的排种器从水平圆盘式发展到气力式, 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排种器的排种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达到精密播种的要求, 在不断改进排种器的同时, 其它的辅助设备也需要不断完善。种子从排种器排出后, 经过输种管、排种器和开沟器, 中间夹杂着一系列的动态随机因素, 最后是不是能达到排种的均匀一致性, 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在投种高度一定的条件下, 还要考虑投种时种子在机器前进方向的绝对水平分速, 模拟种子的运动轨迹, 设计合理的输种管, 消除种子与输种管壁之间碰撞, 使种子保持初始时的均匀间距。

4 结论

精密播种在时下已成为播种作业中一个最具研究潜力的热门话题。特别是近年来, 育种、种子加工处理技术、农药、除草剂和水利灌溉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使种子的发芽率和保苗率有了一定的保证, 从而使精密播种技术有了更可靠的保证, 所以, 精密播种机已成为现代播种技术的主要特征, 成为播种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如何用好气吸式精密播种机 篇8

一、了解工作原理是用好气吸式精密播种机的前提

气吸式播种机工作时由高速风机产生负压, 传给排种的真空室。排种盘回转时, 在真空室负压作用下吸附种子, 并随排种盘一起转动。种子转出真空室后不再承受负压, 就靠自重或在刮种器作用下落在沟内。其工作质量可以用空穴率、重播率等指标来评价。影响气吸式播种机工作质量的因素有真空度、吸孔形状、种子尺寸及刮种器构造等。

1. 真空度。

真空度越大则排种盘吸附种子的能力越强, 越不易产生空穴, 但单个吸孔吸附多粒种子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 会增加重播率。

2. 吸孔直径。

吸孔越大, 其对种子的吸力也越大, 这同样会使空穴率减少、重播率增加。

3. 刮种器。

它的作用是刮去吸孔吸附的多余种子, 降低重播率。在工作中, 由于机具的装配质量不好或运动中发生碰撞, 往往会使刮种器与排种盘间的距离产生变化, 或导致碎种, 或达不到刮种的目的。刮种器与排种盘之间的距离应小于种子平均直径的一半, 这样才能避免种子落入刮种器与排种盘之间的空隙。

4. 风机。

它是产生负压以供排种器吸附种子的关键部件, 风机叶轮要高速旋转以产生高的负压。风机风力小、风管漏气或风管直径小均会因排种器真空室真空度小、吸不上种子而产生漏播现象。

气吸式播种机的其他部件, 如开沟器、镇压轮、覆土器等, 与一般播种机基本相同。

二、播种机故障的排除

1. 地轮滑移率大。多因地轮安装位置过高、主梁不平或传动机构卡滞造成。

2. 不排种。

这种现象可能是因种子架空、吸气管脱落、吸气管堵塞、排种器不密封、传动失灵或刮种器位置不对造成的。

3. 排种不均。

这种现象可能是气压不足、风机转速不够、吸气管漏气、吸气管堵塞、排种器不密封、作业速度过快、刮种器调整不当、排种盘孔过小、种子内含杂质或种子量太少等原因造成的。

4. 开沟器入土过浅。

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多为镇压轮深度调节板插销位置不当或开沟器伸缩杆弹簧调整不当。

5. 开沟器入土过深。

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地轮调整不当、镇压轮插位置不当或开沟器伸缩杆弹簧调整不当造成的。

6. 掉链或跳链。

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链条不对中或链条与链轮阻塞造成的。

三、适当改装播动机可取得良好的播种效果

1. 播种机地轮的两个轴承过盈配合在叉架的两个孔内, 采用通轴式。

若地轮出现故障需拆装时, 必须用锤子敲打轴承, 不仅拆装不便, 而且影响轴承的寿命。改为夹瓦式后, 更换轴承和修理地轮均方便很多。

2. 播种机的排种器采用硬塑材料制

造真空室, 由于排种器两边的传动部件是金属材料, 在作业时易使真空室变形、漏气, 从而影响真空室内的真空度。若改成铁制真空室则效果好。

3. 有的播种器的传动部分采用串联方式输入动力,

当其中某组排种器出现故障后会影响其他排种器的工作。若将整体串联传动改为单体链轮式并联传动, 工作质量则会大为改善。

4. 用硬塑材料制成的风管从风机连结至排种器, 显

得很零乱, 且裸露在外面, 常因磨损、老化而影响其寿命。若以横梁为主风道的连接通道, 不仅减少了零乱感, 而且易于安装, 同时还可避免风管老化。

5. 一些播种机采用犁铧式覆土器, 此覆土器仅适用

于较平整地块, 在原垄地块播种时易产生覆土不严或覆土过厚的缺陷。因此, 在原垄地块作业时可采用刮板式或圆盘式覆土器。

四、做好作业前的准备工作

1. 整地。播种前要整地, 要求土粒细碎, 表面松软平整, 有适当的紧密度, 深度适当、一致, 不漏耙, 不漏压。

2. 种子准备。

种子要精选, 形状、大小要一致, 不含杂质, 纯净率和发芽率都要在98%以上, 并且要进行种子预处理。

3. 化肥准备。

应选用流动性好、无杂质、不潮湿的颗粒肥。

4. 机具调试。

格兰精密播种机的使用调整和维护 篇9

1 播种作业前各部位的调整

1) 播种深度的调整:播种深度调整非常简单, 转动调整手柄, 调整限深轮的高度 (无级调整) , 旁边有指示刻度, 代表作业深度, 调整到所需刻度锁定手柄 (播深可调范围0~9.5cm) 。

2) 覆土镇压轮的调整: (1) 覆土镇压轮开口角度的调整可根据土壤软硬程度调整, 一般松软土壤角度与前进方向平行, 硬质土壤前宽后窄。 (2) 覆土压力调整有三个调整压力, 根据土壤墒情, 墒情好时用最小压力, 土壤干燥时用最大压力。 (3) 覆土轮覆土宽度调整, 依靠轮轴头的的预留孔进行调整。

3) 中间压种轮调整:压种轮的作用有两个, 一是将种子压进土壤, 与土壤充分接触, 促进种子发芽;二是种子从播种盘落下后, 压种轮随即跟进, 将种子压在种床上, 避免种子滚动, 保证株距一致。压种轮利用压力弹簧进行调整, 共有两级调整, 土壤墒情好时用小压力, 土壤干燥时用大压力。

4) 排种装置对地压力调整:根据土壤比阻的不同设置对地压力。排种装置前部有三个压力调节位置, 土壤比阻小时用最低压力, 土壤较硬用最高压力。

5) 土块清理器的调整:该装置在开沟器前部, 如果地表有土块, 清理器可以将土块推向两侧, 露出平整的种床, 保证播种深度一致。土壤条件好可拆下此装置。

6) 垄上播种和平地播种的调整:在地轮架上有三个调整孔, 用来调整地轮的高度。

7) 施肥深度的调整:施肥开沟器上带有调节孔, 有三个深度, 分别是5cm, 7cm, 10cm, 可根据农业技术要求进行调整。

8) 施肥播量的调整:施肥量通过调节链轮改变排肥播轮的转速进行调整。可通过表格查出哪种组合能够达到农业技术要求。化肥品种不同比重也不同, 所以播前一定要检验调试播量。

9) 播种器单粒调整:排种器上刮种器为主清种器, 用以清除种盘吸种孔上部多余的种子, 下刮种器为辅助清种器, 用以清除吸种孔下部多余的种子, 保证一孔一粒, 通过排种器检视窗可直接观察调整效果。调整好一个单体后, 按照同样刻度运用到其他播种体上。上刮板刻度一般在4~5之间, 下刮板刻度在2左右。

10) 播种器株距调整:与施肥量调整方法相同, 更换主动轮、被动轮, 根据列表选择所需株距。

11) 风机负压的调整:风机上有一个对负压进行调节用的调节风门, 根据播不同的作物调节风机的负压。播玉米负压在60~80, 甜菜40~50 (负压表显示) 。

2 更换播种盘的方法

1) 先提起安全挡板, 拆卸播种器外盖, 外盖只有一个固定螺丝, 拆卸十分方便。

2) 将传感器移出, 用扁杆工具逆时针拧播盘即可卸下。

3) 更换相应的种盘, 顺时针拧到位。注意种盘上有三个卡片, 一定要全部卡到榖的槽内, 否则将漏气不能吸种。然后将传感器放回工作位置, 拧紧外盖, 放下安全挡板。在播种器盖上有一滑片, 用来控制播种器种面高度, 小粒种子 (甜菜) 滑片放到最下边, 中粒种子 (玉米、大豆) 放到中间位置。

3 加种子时的注意事项

1) 种子要分级筛选, 大小均匀。种子不均匀有时会造成种子透过种盘被吸入风机, 加速风扇磨损;

2) 如果种子卡在种盘孔内, 种盘转到负压清除器处时, 会挡住负压清除器而损坏弹簧片;

3) 加种之前要检查种箱内是否有异物, 石子、砂子等会严重磨损种盘。

4 入库停放应注意事项

1) 将播种机停放在库房内, 避免阳光照射, 风吹雨淋;

2) 清空种箱、肥箱, 洗刷播种机;

3) 油缸缩回或涂上黄油;

4) 卸下链条、链轮, 柴油清洗干净, 涂上黄油, 包装保管;

5) 种、肥开沟器涂油, 种盘拆下涂油密封保存;

6) 风机皮带放松;

7) 电子元件拆下在-10~+50度之间保存;

上一篇:实验室制度创新下一篇: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