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用电

2024-05-07

设备用电(精选十篇)

设备用电 篇1

1.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1课程理念

课程教学应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 坚持以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线、以行业导向与工学结合为主要手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和职业素质。坚持能力本位观, 以模块 (项目) 为载体构建内部结构, 以任务为中心构建教学内容结构,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活动。我按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 坚持“以理论为基础, 以各种工业用电设备为手段, 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为主线”的教学思想进行《工业用电设备》教学设计, 弱化理论, 强化应用, 以突出专业基础课程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1.2具体思路

1.2.1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充分发挥由职业教育专家、专业教师、电力行业工程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一线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研究讨论, 制定用于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课程教学实施的岗位能力标准, 把岗位能力标准融入课程中, 建立课程标准。

1.2.2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2.3突出工业用电设备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特性、用电情况和节电技术的应用,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简化学生的认知过程。

1.2.4综合应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物教学法, 采用项目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 工学交替, 任务驱动进行课程教学。

1.2.5合理选择实验、实训教学内容, 既考虑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 又考虑相关知识向课外延伸及拓展和基础知识的巩固, 利用实验过程进一步化解教学难点, 并为考取《中、高级维修电工》而服务。

2.课程教学目标

依据对企业职业岗位能力的调研和学生就业情况反馈, 本课程以维修电工、电气试验工、电气装配工、电气检修工为工学结合平台, 着重培养学生的工业用电设备安装、维护、检修、用电和节电的职业岗位技能。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课程的教学大纲, 确定教学目标。

2.1课程认知目标

2.1.1了解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2.1.2掌握工业直流电源、工业交流调压电源、工业脉冲电源和工业变频电源的电路组成元件和原理分析。

2.1.3掌握泵与风机、工业电炉、电焊机、直流用电设备与电源、照明器、制冷空调设备等常见工业用电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性。

2.1.4掌握上述常见工业用电设备的用电情况。

2.1.5熟练运用上述常见工业用电设备的节电技术。

2.2课程能力目标

2.2.1能够协作完成常见工业用电设备的接电、用电问题。

2.2.2能够根据所学理论解决实际生产中的节电问题。

2.2.3具有安装、维护与检修常见工业用电设备的能力。

2.2.4具有自学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2.2.5具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2.3课程情感目标

2.3.1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技术工作。

2.3.2具备一定的沟通知识和技巧。

2.3.3具有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

2.3.4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课程教材的选取和特点

本课程教材选用由王鲁杨教授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工业用电设备》。

3.1本教材把贴近工业生产的常见用电设备作为教材的引入点和出发点, 融相关知识于一体, 突出综合素质培养。

3.2针对性强, 充分考虑到高职高专学生的接受能力, 坚持高职高专“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 精简了繁琐的理论分析, 前后知识衔接紧密, 表述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

3.3本教材文字应通俗易懂, 图文并茂, 便于学生或学员阅读理解, 并且引入了行业或专业最新技术和成果。

4.课程安排和课时分配

本课程按照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安排在第四学期讲授。课程教学总教学时数为72学时 (理论教学为36学时, 实践教学为36学时) 。具有分配如下:第1章工业电源基础理论为6学时, 实践为6学时;第2章电力机械设备理论为6学时, 实践为6学时;第3章工业电炉理论为4学时, 实践为4学时;第4章电焊机理论为6学时, 实践为6学时;第5章直流用电设备及直流电源理论为4学时, 实践为4学时;第6章电气照明理论为5学时, 实践为5学时;第7章制冷与空调理论为5学时, 实践为5学时。

5.学情分析与教学对策

学生的见识和专业知识有限, 没有见过各种工业用电设备, 对专业领域只停留在感兴趣和表面认识阶段, 不能很好地将前后所学的知识和实际串联起来综合运用, 常常有不知所云之惑。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程度, 采用因材施教、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例如通过采用多媒体演示、实物教学、讨论总结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6.课程教学手段

该课程教学手段综合应用“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情感教学”的一体化教学手段,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弥补单一式的不足, 从而让老师易教、学生易学。

6.1板书课程每节重要内容的提纲, 让学生一目了然;板书理论计算, 带领学生一步步地分析、推导, 使学生通过前后比较、联想, 更能够接受公式的计算和理论的分析。

6.2运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教学信息量, 借助图片、动画、视频等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改善教学效果, 开阔学生思路和眼界, 增强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到生产现场进行录像, 然后通过剪接、动画、配音制作成视频。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时效, 又非常直观, 便于理解。同时, 利用电子教案, 以多媒体的方式显示教学内容, 缩短课堂板书、挂图的时间。这样, 在相同的时间内也可以传播更多的信息,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6.3采用互动式教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做到师生互动。这包括在授课过程中师生眼神的交流,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等。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活跃课堂氛围。

6.4采用情感式教学。专业基础课知识, 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语言既要通俗易懂, 还要风趣幽默, 要让学生了解这门课在整个专业学习中的作用和意义;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如学生未专心听课, 上课打盹, 主动和他们交谈, 了解情况, 让学生对老师有一种亲近感, 由愿意接近老师到对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严格考试制度, 不给人情分, 维护考试的严肃性、公正性, 发挥其应有的激励警示作用。

6.5最新知识进课堂。除了选用新教材外, 教师要通过阅读期刊、杂志了解新技术、新方法;通过学术交流了解新见解、新理论;通过网络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

7.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应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 建立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其中:学习态度和阶段性学习效果占10%, 自学能力占10%, 表述能力评价占10%, 团队协作能力占10%, 理论和实训部分占60%。理论部分又由70%的笔试成绩和30%的平时作业及课堂练习成绩组成。

8.结语

我通过上述课程教学设计对我院供用电技术专业的四届级学生进行课程教学后, 取得了明显教学效果。

8.1学生参与意识明显提高。

8.2在实践过程中,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8.3使学生掌握工业用电设备的结构、原理、特性、用电情况及节电技术, 学生在学中做, 做中学, 实现了快乐学习。

8.4课程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 有助于学生实现专业技能向综合职业能力的转换。

8.5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动能力, 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8.6受到了学生的好评和教学督导的充分肯定。

摘要:《工业用电设备》是供用电技术专业的必修课之一, 本文从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和学生角度出发, 根据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职业能力需要, 分别从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教学目标、教材选取、课程安排、课时分配、学情分析与对策、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高职供用电技术专业,《工业用电设备》,课程教学,探讨与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文件) [Z].2006.

[2]王鲁杨, 王禾兴.工业用电设备[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4]刘佩芬, 谢芳, 邓润叶.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3, (1) :42-46.

通信设备用电协议书 篇2

通信设备用电协议书

甲方:

乙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永安分公司

为了更好的服务永乐佳房小区业主,确保小区配套设施正常使用,提高业主/住户居住条件。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1、甲方给乙方提供通信设备提供供电点,用电费用由甲方代收代缴。

2、乙方用电必须服从甲方调度,同时甲方不得随意人为中断供电。

3、如遇甲方进行供电计划性检修和临时性检修,要及时通知乙方;但遇到意外事故来不及通知乙方时,甲方有权切断线路电源,事故处理完毕要尽快恢复供电。因此造成的损失,甲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4、电费结算时间为结算一次,单价为元/度。(包括电损、代管理等)甲方需向乙方提供电费收据,乙方收到票据后十五日内将电费转帐至甲方银行帐户。

5、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6、如遇电价不能满足电损和代管理费等费用时,双方另行商议电价。

7、本协议有效期从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8、本协议壹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并具有同等到法律效力。本协议自签章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开 户 行:

开户名称:

帐号:

甲方:乙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永安分公司

负责人:负责人:

设备用电 篇3

【关键词】施工现场;用电设备;接地、接零和三级漏电保护;探讨

为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确保用电安全、可靠,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对用电设备选择做好接地保护、接零和三级漏电保护是非常必要的。接地保护又称保护接地(安全接地),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连接,以防止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时,操作人员接触设备外壳而触电。接零保护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变压器的中性点相连接,为防止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使人身遭受触电危险。漏电保护(漏电电流保护)是对有致命危险的触电提供间接的接触保护。

1.保护接地与接零

电力建设施工现场采取何种接地与接零方式,与现场的供电方式有关。

(1)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中,电力装置应采用低压接地保护。

(2)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中,电力装置应采用低压接零保护,有时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TN—C电网中,做保护中性线PEN 重复接地以降低漏电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减轻因中性线中断而产生的触电危险;保护中性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的50%,并应尽可能与相线相同。

(3)在使用专用变压器供电的低压电网中,电力装置应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五线制(TN—S)保护接零系统——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PE)可靠连接;专用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箱式变压器)的零线或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

2.接地与接零保护原则

2.1保护接地原则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系统中,正常情况下电力建设需要的各种电力装置的不带电的金属外露部分、电能供应的设备外壳都应接地(特殊规定例外)。

(1)电机、变压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2)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3)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含铁制配电箱)及铆焊、焊工的操作平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4)汽油、柴油、机油等储油罐的外壳。

(5)20m以上的竖井架(如烟囱施工的中央井架、电动提/升模装置)脚手架、水塔施工用的起重折臂吊、曲线电梯的轨道。

(6)安装在电力线路杆塔上的电力设备的外壳及支架。

(7)起重机(电动葫芦、龙门吊、DBQ系列塔吊等)的每条轨道应设2点接地。在轨道之间的接头处,宜作电气连接;接地电阻应小于4Ω。装有接地滑接器时,滑接器与轨道或接地滑接线应可靠连接。司机室与起重机本体用螺旋连接时,应进行电气跨接,其跨接点不应少于2处:跨接宜采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面积不得小于16mm2,两端压接接线端子应采用镀锌螺旋固定;当采用圆钢或扁钢进行跨接时,圆钢直径不得小于12mm,扁钢截面的宽度和厚度不得小于40mm、4mm。

2.2保护接零原则

2.2.1正常情况

在正常情况下,施工现场的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

(1)电机、变压器、照明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

(2)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3)配电屏与控制屏的金属框架。

(4)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5)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起重机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平台等。

(6)安装在电力杆线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及支架。

(7)环境恶劣或潮湿场所(如锅炉房、食堂、地下室及浴室、电缆隧道)的电气设备必须采用保护接零。

2.2.2注意事项

在敷设保护零线时,保护零线应单独敷设,不作它用;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尤其是在施工用电与外电线路共用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地供电公司的要求采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在由同一发电机、同一变压器或同一母线供电的低压电力网中,不宜同时采用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此外,若用电设备厂家有明确的接地与接零规定,首先应根据厂家说明进行必要的接地与接零保护。

3.漏电保护原则

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按照以上原则进行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应采用三级漏电保护。增加三级漏电保护能圆满解决漏电保护与供电的矛盾,提高漏电保护的灵敏度和可靠性,使停电局限在一个较小范围内,保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三级漏电保护应遵循以下2项原则进行设置选择。

3.1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的协调配合

一级末端保护(即就地用电负荷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Δn1应满足:IΔn1≤30mA。

二级保护(即干线或分支线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Δn2满足:IΔn2≥1.5IΔn1。

三级保护(即二级的上一级,主干线或总干线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Δn3一般为300mA,即应满足:300mA≥IΔn3≥1.5IΔn2。

因此三级总保护可用下列三式表达:

300mA≥IΔn3≥1.5IΔn2 IΔn3≥1.5IΔn1 IΔn1≤30mA

3.2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时间的协调配合

(1)上下级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时间按《漏电保护器安装运行规程》规定,级差为0.2s.做末端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时间为快速型,动作时间要小于0.1s.干線或分支线二级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时间增加延时0.2s.三级保护增加延时0.4s。

(2)也可以利用漏电保护器反时限延时特性,二级比一级延长0.1 s,三级需增加延时0.2s。

(3)若施工现场所选漏电保护器为反时限型,因IEC未制定相应规定,可参照日本标准进行动作时间的配合。当漏电电流为IΔn(额定漏电动作电流)时,1s≥动作时间t>0.2s;当漏电电流为1.4IΔn时,0.5s≥动作时间t>0.1s;当漏电电流为4.4IΔn时,动作时间t<0.05s。

4.总结

设备用电 篇4

1、大客户的用电特点

由于用电大客户对于用电的要求比一般用户高, 电力检查管理工作也相对复杂, 因此对大客户的用电特点进行了分析。

1.1 用电量大

用电大客户一般都是一些大型的企业, 因此他们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用电量相当巨大。使得电力的管理工作非常难进行, 而电力检查管理机构的用电监察过程对于一般的用户检查都是很复杂的, 所以对于用电大客户来说就更加复杂。

1.2电压高

用电大客户的用电量非常大, 因而它们的电压等级设计选择会非常高。当用电大客户的相关设备同时运行时, 高电压就会随时出现危险。由于用电大客户的大型设备体积是很大的, 质量也是相对较大, 因此当设备固定好位置之后就会不易挪动。在这种情况下, 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就会出现一定的难度, 如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1.3 危险性高

一方面, 较大的用电量和高电压直接导致了大客户用电的危险性。另一方面, 用电大客户企业中的设备都是非常复杂的, 因此对于它们的安装、检查、维护工作都是非常难的, 这便会增加了用电大客户的用电危险。这些大型用电企业中的用电设备一旦出现问题, 就会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 它所造成的危害远比一般用电户严重的多。

2、供电企业对大客户的用电设备检查管理的现实意义

对于大型用电企业来说, 主要是注重企业的生产和效益, 对于企业供电设备一般都不会给予更多的重视。虽然对于大型企业用电方面存在着很大危险性, 对用电设备的管理更是非常有必要, 但是他们聘用的电工技术人员大多是专业性不强, 对新型设备不熟悉, 从而导致企业的供电安全问题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一旦危险降临, 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检查管理机构有必要加强用电监察管理, 这样才能很好的保障企业与人员的安全。

用电监察管理机构在现实中应尽的职责一方面是对用电大客户的设备安全进行检查和监督, 包括企业的用电设备填加或减少, 设备改进也要通过用电监察管理机构的审查, 还有禁止企业使用一些老化的电线, 并对电路进行危险排查, 更要做好定期的用电安全检测;另一方面, 全面对大客户的合法性用电进行检查, 对于用电大客户的检查要加大力度, 由于其用电量大, 费用高, 因此有不法企业会有窃电行为, 从而导致供电企业的效益损失巨大, 同时大型用电企业也会出现危险。所以对用电大客户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操控, 从而保障大客户的用电合法和安全。

3、忽视大客户的用电设备检查造成的严重后果

第一, 用电监察人员在对大客户用电设备进行检查时, 对于设备是否符合标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从而导致一些大型用电企业中不合格的用电设备继续使用, 发生安全事故, 不仅对企业有一定的损失, 更有可能对使用仪器设备的人员造成伤害。

第二, 供电企业的相关人员, 在对用电大客户进行用电监察过程中, 不注意对大客户企业中连接用电设备进行排查。由于用电大客户长时间的高压用电, 会对设备造成很大损害, 因此客户设备要定期进行试验, 若一旦超过使用期限, 设备会发生老化现象, 这时如果还在继续使用, 就会设备损坏, 从而发生事故, 严重者将会导致系统发生故障, 进而危害到使用人员生命和企业的效益。

第三, 大客户用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必须有安全措施, 然而, 供电企业管理人员往往忽视这一点。这会导致如果设备在运作过程中出现问题, 设备将会停止运行或发生一定的危险, 从而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甚至可能危害带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

第四, 供电企业没有为一些重要的大客户配置好应急装置。像医院这种重要的用电大客户, 一旦供电出现问题, 如果没有应急装置继续进行供电, 而是暂停供电, 就会使得医院的病人受到严重威胁;还有就是交通枢纽一旦供电装置出现问题, 停止供电, 若没有其它设备进行供电, 道路上红绿灯就不能正常工作, 就会导致车辆无法通行, 甚至是出现车祸, 这种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此供电企业要极其重视对重要的用电大客户装配好应急装置, 防止出现紧急情况后无法解决。

4、加强工作人员对用电设备的管理

忽视电力大客户用电设备检查的管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供电企业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用电设备的管理, 从而保障客户的用电畅通。对此, 可以建立一套管理体系, 有秩序的管理工作人员检查客户用电设备的过程, 从而使得检查过程更有效率、更能保证安全;可以设立专业的监管部门, 有专业的人员对客户的设备、电线、是否有应急措施进行检查, 从而更有效的使得电力大客户用电设备的用电安全;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查, 不得有马虎和包庇行为, 禁止一切不符合标准的设备使用、不合法的用电企业运行。

5、总结

用电监察过程中对电力大客户用电设备的管理至关重要, 其不仅关乎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形象, 更是关乎企业中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问题。因此企业要提高对电力大客户用电设备的检查和管理, 从而保障企业的用电安全和使用人员的安全。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电力大客户也越来越多, 而电力企业大客户往往都是用大功率设备, 所以对它们的用电设备管理就更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电力大客户的用电特点, 并指出了大客户用电设备管理的意义, 进而对其用电设备管理提出了基本策略。

关键词:用电监察,电力大客户,用电设备,管理难点

参考文献

略说电站用电的设备设计论文 篇5

国内现有的备投型式大致可分为三种:①传统继电器型式,虽价格便宜,但备投装置体积大,开关动作慢,接线复杂,触电易损坏,灵活性较差,现今已经很少使用;②微机型备投装置,其特点是有完善的故障逻辑判别和可靠的故障响应,维护方便;仅适用于内部逻辑预置的模式,用于典型厂用电接线;③可编程控制器控制(PLC)备投装置,PLC备投装置具有通用性强,灵活性好,接线简单,易扩展,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定时准确等优点。本站10.5kV三段母线及0.4kV自用厂用电四段母线备投均采用PLC备投装置。但此方案中,PLC装置本身不具有继电保护功能,需要另配母线、进线及母联的微机保护装置。

1.1概述

10.5kV厂用电分三段母线供电,分别定义为为I、II、III段,两两之间设有母联断路器,进线共四条。参与备投控制的断路器有21QF,22QF,61QF,413QF,432QF,412QF。6QF为常闭状态,不参加备投操作。PLC可根据母线及断路器输入的不同的状态,通过内部程序的逻辑判断,发出执行命令,动作相关断路器,实现厂用电的备投功能。其内部程序可根据不同工况进行修改。

1.2备投动作分析

动作原则a.正常情况下I,II段母线互为备投,PLC判断I,II段母线任一段有电情况下,不启动III段备投;只有判断I,II段母线均失电,才b.为了简化在“母线检修”情况下的程序并保证运行安全,三个联络开关均设允许/禁止合闸限制位(置“1”为允许合闸;置“0”为禁止合闸);三段母线各设检修状态位(置“1”为检修状态)。限制位及状态位信号均输入PLC。c.此动作原则并非通用原则,而是根据电站的运行特点,为了更方便、安全的完成供电任务而制定,仅适用于本电站高压厂用电的设计,必要时可进行修改。几种工况的动作说明工况1、I段(或II段)母线失电,另两条母线正常运行a.当PLC检测出I段(或II段)母线失压无流,且II段(或I段)母线有压时,根据(1)项中原则a,PLC发出命令分I段(或II段)母线进线断路器21QF(或22QF),合I,II段母联断路器412QF;b.在a过程中,如故障范围扩大,PLC检测I,II段均失压无流且III段母线有压时,PLC发出命令分两段进线断路器21QF和22QF及I,II段母联断路器412QF,合I,III段母联断路器413QF和II,III段母联断路器432QF。工况2、I,II段母线同时失电,III段母线正常运行a.当PLC检测I段和II段母线同时失压无流,且III段母线有压,PLC发令分进线断路器21QF,22QF,分I,II段母联断路器412QF,合I,III段母联断路器413QF和II,III段母联断路器432QF。b.在a过程中,如故障范围扩大,PLC检测I,II,III段母线均失压无流时,进入“黑启动”准备状态,同时通过通讯接口向0.4kV厂用电PLC发出进入黑启动状态指令。PLC发出指令分21QF,22QF,412QF,413QF,432QF;并发出指令跳开10.5kV母线上部分负荷回路(即甩负荷,保留重要负荷回路以保证电厂内安全,如渗漏排水泵。具体跳开哪些回路可在PLC逻辑中设定),并要求有跳闸反馈信号送回至PLC,10.5kV负荷跳闸完成信号作为启动柴油发电机的一个条件待用。工况3、I,II,III段母线同时失电PLC检测I、II、III段母线同时失压无流时,PLC直接进入黑启动准备状态,PLC操作过程与b状态相同。工况4、I段(或II段)母线检修,另两条母线正常运行根据(1)项中原则c,I段(或II段)母线检修态置“1”,I,II和I,III母联开关412QF和432QF合闸允许位置“0”,即禁止合闸。如此时II段(或I段)母线发生失电,PLC发出合II,III段母联断路器432QF。工况5、III段检修,I,II段母线正常运行根据(1)项中原则c,III段母线检修态置“1”,I,III和II,III母联开关合闸允许位置“0”,即禁止合闸。如此时I段(或II段)母线发生失电,合I,II段母联断路器412QF。以上几种工况是电站运行中较为常见的工况,其他未列出工况出现几率较小,这里不予论证。

2.0.4kV厂用电备投设计简析

2.1概述

0.4kV自用电备投(公用电备投)操作均采用PLC控制,自用厂用电用于4台发电电动机组及其辅助设备的电源供给,公用厂用电用于全厂公用设备的电源供给。自用电和公用电电源均由10.5kV厂用电母线,经低压厂用变供电,各分为四条母线,分别定义为为I、II、III、IV段,相邻两段母线之间配置母线断路器。

2.2备投动作分析

动作原则a.每段母线只考虑带另外一段母线运行,不考虑带两段及以上母线运行;b.I,II段母线之间及III,IV段母线之间为两组优先备投关系母线,例如在II段和IV同时失电,而I段母线有电情况下,I段母线要首先向II段母线备投,而不向IV段母线备投;优先母线的分组是根据电源来源划分的,I,II段母线电源来自10.5kV不同的母线段,因此设定为优先关系。c.由图2可知每段母线均有两个与之互为备用的母线,在其中一条母线向其备投过程中,如出现母联断路器合闸后又马上跳开的情况,说明失电母线上有尚未解决的故障点,此时不启动另一条母线再向失电母线备投。d.在母线检修情况下,四个联络开关各设允许/禁止合闸限制位(置“1”为允许投入,置“0”为禁止投入);四段母线各设检修状态位(置“1”为检修状态),限制位及状态位信号均输入PLC。e.两段及两段以上母线检修,不在考虑工况范围内。几种工况的动作说明工况1、任一段母线失电,其他三段母线正常运行a.根据项中备投原则b,任一段母线失电,按其优先备投关系母线对其进行备投,即当PLC检测I段(或II段)失压无流,II段(I段)母线有压,则分进线断路器41QA(或42QA),合母线断路器412QA;III段、IV段任一段失压无流,动作过程与之相同。b.在a过程中,如事故范围扩大,发生第二段母线失电,则按照工况2的任二段母线失电动作。工况任二段母线失电,其他两段母线正常运行a.当I,II段母线之一和III,IV段母线之一同时发生失电,且另外两条母线有电,则备投过程同工况1;b.当I,II段同时发生失电,且检测III,IV段有电,此时不能遵守优先级原则进行备投,则PLC发出命令分进线断路器41QA,42QA,段母联断路器412QA;合II,III段母联断路器423QA和I,IV段母联断路器414QA;III,IV段同时发生失电与之相似。这种不按照优先级的运行方式,还会发生在母线检修,实验时人为手动操作,或优先关系母联断路器故障等情况中。c。在以上过程中,如果事故范围扩大,发生第三段母线失电,则按照工况3中描述的任三段母线失电动作。工况3、任三段母线失电,另外一根母线正常运行a.根据项中备投原则a,任三段母线失电,带电母线只向具有优先备投关系的母线进行备投,而不考虑向第三条母线进行备投。b.需要特殊说明的是,当三段母线失电的原始状态为两组非优先级备投投入时,根据备投原则3,没有故障的母线仍然保持原状态向非优先关系母线供电。例如:在I段母线向IV母线备投,II段母线向III段母线备投时,I段母线发生失电,此时II段仍然向III段母线供电,而不执行优先级原则去备投I段母线。c.在情况三过程中,如事故范围扩大,发第四段母线失电,则启动0.4kV黑启动程序。工况4、四段母线失电当0.4kV备投PLC装置检测到0.4kV四段母线均失压无流时,并收到10.5kV备投PLC装置发出的黑启动指令信号后,启动0.4kV黑启动程序,PLC发出指令跳开0.4kV母线上部分负荷回路(甩负荷,负荷回路可设定)并要求有跳闸反馈信号送回PLC,0.4kV负荷跳闸完成信号作为启动柴油发电机的另一个条件待用。工况5、任一段母线检修,另外三段母线正常运行根据项中备投原则d,检修段母线检修态置“1”,与其连接的母联开关合闸允许位置“0”,即闭锁合闸。当发生其他母线失电情况,按照以上工况情况动作。以上几种工况是0.4kV厂用电系统运行中较为常见的工况,其他未列出工况出现几率较小,这里不予论证。

3.黑启动

3.1黑启动概念

整个电站由于系统故障造成机组停运并全厂厂用电消失后,处于全“黑”状态,不依赖其他电源帮助,通过柴油发电机,给发电机启动辅助设备提供交流电源,同时利用电厂直流蓄电池系统提供的直流电源,共同带动无自启动能力的发电机组,使发电机组向厂用电供电,逐渐扩大厂用电恢复范围,最终实现整个电站电力的恢复。另外,全厂的公用设备的运行,如渗漏泵等,也需要及时的恢复电源,以保证厂房的安全。因此黑启动功能不仅电网发展的需要,还是电站在全厂失电情况下安全生产自救的必要措施。

3.2黑启动投入

浅析电气设备的用电安全 篇6

1.1 电气绝缘

保持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绝缘良好, 是保证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最基本要素。电气绝缘的性能是否良好, 可通过测量其绝缘电阻、耐压强度、泄漏电流和介质损耗等参数来衡量。

1.2 安全距离

电气安全距离, 是指人体、物体等接近带电体而不发生危险的安全可靠距离。如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人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 均应保持一定距离。通常, 在配电线路和变、配电装置附近工作时, 应考虑线路安全距离, 变、配电装置安全距离, 检修安全距离和操作安全距离等。

1.3 安全载流量

导体的安全载流量, 是指允许持续通过导体内部的电流量。持续通过导体的电流如果超过安全载流量, 导体的发热将超过允许值, 导致绝缘损坏, 甚至引起漏电和发生火灾。因此, 根据导体的安全载流量确定导体截面和选择设备是十分重要的。

1.4 标志

明显、准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重要因素。标志一般有颜色标志、标示牌标志和型号标志等。颜色标示表示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标示牌标志一般作为危险场所的标志;型号标志作为设备特殊结构的标志。

2 电气设备用电安全技术对电气设备要求

电气事故统计资料表明, 由于电气设备的结构有缺陷, 安装质量不佳, 不能满足安全要求而造成的事故所占比例很大。因此, 为了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在安全技术方面对电气设备有以下要求:

1) 对裸露于地面和人身容易触及的带电设备, 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2) 设备的带电部分与地面及其他带电部分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 易产生过电压的电力系统, 应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保护间隙等过程电压保护装置。

4) 低压电力系统应有接地、接零保护装置。

5) 对各种高压用电设备应采取装设高压熔断器和断路器等不同类型的保护措施;对低压用电设备应采用相应的低电器保护措施进行保护。

6) 在电气设备的安装地点应设置安全标志。

7) 根据某些电气设备的特性和要求, 应采取特殊的安全措施。

3 电气设备用电事故的分类及原因

电气事故按发生灾害的形式, 可以分为人身事故、设备事故、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等;按发生事故时的电路状况, 可以分为短路事故、断线事故、接地事故、漏电事故等;按事故的严重性, 可以分为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一般事故等;按伤害的程度, 可以分为死亡、重伤、轻伤三种。如果按事故的基本原因, 电气事故可分为以下几类。

3.1 触电事故

人身触及带电体 (或过分接近高压带电体) 时, 由于电流流过人体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触电事故是由于电流能量施于人体而造成的。触电又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三种。

3.2 雷电和静电事故

局部范围内暂时失去平衡的正、负电荷, 在一定条件下将电荷的能量释放出来, 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或引发的其他事故。雷击常可摧毁建筑物, 伤及人、畜, 还可能引起火灾;静电放电的最大威胁是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 也可能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3.3 射频伤害

电磁场的能量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亦即电磁场伤害。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 人体因吸收辐射能量, 各器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从而引起各种疾病。除高频电磁场外, 超高压的高强度工频电磁场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3.4 电路故障

电能在传递、分配、转换过程中, 由于失去控制而造成事故。线路和设备故障不但威胁人身安全, 而且会损坏电气设备。

4 电气设备安全用电的防护措施

4.1 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接地极之间进行可靠的电气连接。它的作用是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 如果人体触及此外壳时, 由于人体的电阻远大于接地体电阻, 则大部分电流经接地体流人大地, 而流经人体的电流很小。这时只要适当控制接地电阻, 就可减少触电事故发生。但是在TT供电系统中, 这种保护方式的设备外壳电压对人体来说还是相当危险的。因此, 这种保护方式只适用于TT供电系统的施工现场, 按规定保护接地的电阻不大于4Ω。

4.2 保护接零

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系统中, 还需要将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系统中的零线或者专用零线直接来做电气连接, 称为保护接零。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 短路电流经零线而成闭合电路, 使其变成单相短路故障, 因零线的阻抗很小, 所以短路电流很大, 一般大于额定电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这样大的单相短路将使保护装置迅速而准确地动作, 切断事故电源, 保证人身安全。其供电系统为接零保护系统, 即TN系统。保护零线是否与工作零线分开, 可将TN供电系统划分为TN-C、TN-S和TN-C-S三种供电系统。

4.3 设置漏电保护器

1) 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和开关箱应至少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 而且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 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

2) 开关箱中须设置漏电保护器, 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 除作保护接零外, 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安装漏电保护器。

3) 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

4) 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国标GB6829—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的要求, 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30 m A, 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0.1 s。使用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15 m A, 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0.1 s。

4.4 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指不戴任何防护设备, 接触时对人体各部位不造成任何损害的电压。我国国家标准GB3805-83《安全电压》中规定, 安全电压值的等级有42V、36V、24V、12V、6V五种。同时还规定:当电气设备采用了超过24V时, 必须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5 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人员准则

1) 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

2) 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劳动防护用品;并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 严禁设备带“病”运转。

3) 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 锁好开关箱。

4) 负责保护所用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和开关箱。发现问题, 及时报告解决。

5) 搬迁或移动用电设备, 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作妥善处理后进行。

6 电气设备的使用及维护

1) 施工现场的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和维修。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工作时必须穿戴好绝缘用品, 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

2) 检查、维修配电箱、开关箱时, 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 并悬挂停电标志牌, 严禁带电作业。

3) 配电箱内盘面上应标明各回路的名称、用途、同时要作出分路标记。

4) 总、分配电箱门应配锁, 配电箱和开关箱应指定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停止作业1 h以上时, 应将动力开关箱上锁。

5) 各种电气箱内不允许放置任何杂物, 并应保持清洁。箱内不得挂接其他临时用电设备。

6) 熔断器的熔体更换时, 严禁用不符合原规格的熔体代替。

8 结语

随着电子技术、自动检测技术、传感技术以及微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出现了功能齐全、性能良好以及有智能功能的漏电保护器, 使安全用电技术有了一个新的发展动向。

摘要:对电气设备中的用电安全以及电气设备工程中的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旨在提高电气设备的用电安全。

关键词:电气设备,用电,安全

参考文献

[1]魏国栋.电气设备用电安全探讨[J].科技与企业, 2012 (20) .

消防用电设备联动控制的研究 篇7

1 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在消防用电设备的控制原理图设计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做法:①大部分的设计,均直接套用国家建筑标准图集《常用电机控制电路图》(10D303-2、10D303-3,下文简称“图集”)。由于图集侧重的是各种电机的配电控制,包括非消防用的风机水泵的控制。对于消防电气设备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的联动,存在着部分不足或不详,下文将详细叙及。②部分设计关注到上述问题,采用套用图集加修改说明的做法。这种做法显然无法满足施工图用于定制、生产控制箱的设计深度要求,容易造成施工方无从下手或接口连接的错误。③部分设计坚持提供完整的控制原理图及消防模块接口配合图,应予提倡。

下文尝试以消防用电设备中最常见的室内消火栓用消防泵为例,探讨其配电控制与消防联动的无缝对接。

2 控制原理图的改进

设计时,如果直接套用图集,存在着种种问题,归纳如下。

2.1 新规范的问题

由于“图集”从2010年实施,无法满足之后陆续实施的重要消防规范中的新规定,需要改进。比如室内消防泵,规范GB50116—2013要求,“应由消火栓系统出水干管上设置的低压压力开关、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设置的流量开关或报警阀压力开关等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直接控制启动消火栓泵”。图集10D303-3的第19页中说明,只能通过消火栓按钮启泵,不能实现该功能,所以必须予以修改。改进后的室内消防泵一用一备直接起动控制电路局部如图1所示。其中,“注1”即压力开关、流量开关BP1~BPn的联动起泵控制。图中仍保留消火栓按钮启泵功能,也是考虑到实际工程中,室内消防泵服务范围内各楼有的安装了FAS系统,有的未安装的情况,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规范和工程实际的要求。

2.2 安全电压的问题

我们注意到,图集10D303-3第19页中的液位器BL是直接接在AC220 V的端电压中。实际使用时,液位器是浸没于水中的设备,考虑到长期使用后导线绝缘可能老化,又没有漏电保护等相应的保护措施,这种接线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建议予以修改,液位器使用24 V或36 V的安全电压,详见图1中的“注2”。

2.3 适用性的问题

图集并不能涵盖各种常用的消防用电设备,例如室外消火栓用消防泵、喷雾系统雨淋阀组、高位消防水箱电动阀等的配电控制,实际工程设计时应进行补充。

对于气体灭火场所的风机,图集仅提供了一种双速风机控制图,其功能是“正常时低速运行用于排风,气体灭火后风机高速运行用于排废气”。而实际工程中,暖通专业通常选用的是单速风机,其功能是“正常时运行用于排风,气体灭火时停机,气体灭火后运行用于排废气”。实际工程设计时应进行修正。

一个工程中的消防泵、喷淋泵、喷雾泵一般共用一个消防水池,水池水位过低的报警信号只要在其中一台控制箱采集、显示、报警、传输即可,其他控制箱应取消该功能。图集关注的是普遍适用性,实际工程设计时应进行改进。

3 消防联动控制的接口

图集中各控制箱与FAS系统的联动仅在外部接线端子图中注明了“至消防联动台”或“至消防系统”。至于引至FAS系统的什么模块、怎么接线,不是图集的功能,却是本文关注的重点,也是设计时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必须对FAS系统模块的功能及接线有深入的了解。

3.1 输入模块

通常,输入模块用于连接被监视设备反馈的无源常开触点。如果一定要接常闭触点,必须把终端电阻从并联接法改为串联接法,且必须用专用的编码器修改模块参数,方可实现常闭检线。在继电器的辅助常开触点没有用尽的情况下,一定要接常闭触点反馈,否则只会徒增施工难度。比如图集10D303-3第20页中说明,采用KA8的常闭触点反馈过负荷信号相当不便。

3.2 输出模块

众所周知,输出模块用于FAS系统输出控制信号实现对消防设备的控制。人们往往理所当然地认为它应接入4芯线,其中,2芯接控制总线,2芯接电源总线。其实不然。输出模块本身的工作电源由信号总线提供。当其外接电源总线时,其输出为有源DC4 V输出,可直接接DC24 V的继电器;当不外接电源总线时,其输出为无源输出,才能与图1中“注3”的消防控制动合触点K接口对应。

3.3 切换模块

消防切换模块(也称“转换模块”)用于实现对现场大电流设备的转换控制,以防将交流电源引入控制总线,继而发生危险。它是非编码模块,不可直接与信号总线连接。切换模块的功能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继电器,用弱电实现控制强电的功能。

图集10D303-2、10D303-3中所有接线端子图中“至消防联动台”的线路从FAS系统的角度看,就是接消控室的多线手动联动盘。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图集10D303-3第20页的“钥匙式控制按钮SF”,其所接的消防应急控制线路的端电压是AC220 V。如果直接与其他FAS系统的DC24 V线路共同敷设,会严重影响FAS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甚至造成人员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生触电的危险。

有的设计人员为此专门在控制柜里加配了中间继电器,用于实现强、弱电线路的隔离。实际上,切换模块完全可以胜任这一功能,而且还能实现消控室至被控设备之间的线路状态监控。当然必须明确的是,图集的“SF”接点需要自保持,为此,必须给切换模块提供电源。

综上所述,我们可绘制室内消防泵控制柜接线端子图(详图集10D303-3的第21页)与FAS系统模块的接口配合图,如图2所示。

规范GB 50116—2013中的强制性条文,要求“模块严禁设置在配电(控制)柜(箱)内”,并限制“每只总线短路隔离器保护的模块总数不应超过32点”。因此,设计时必须将各控制箱的相关消防模块集中设置,并明确其数量和接线。只有对图集中消防用电设备的控制原理图进行改进完善,并提供其与FAS系统模块的接口配合图,方可准确执行规范,指导施工。

4 总结

总之,可靠性是消防工程的核心,在消防电气控制设备与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应用和实施中,技术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安装,认真对待维护和管理中的每一个工作环节,通过对配电控制原理、消防联动原理的深度理解把握,提供正确、完整的控制原理图,以确保建筑发生火灾事故时,消防设备和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发挥其职能,为消防救援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姚伟斌.消防联动控制模块与设备的接口配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

[2]李葆申.引用标准图集和消防联动控制中易忽略的问题[J].电世界,2013,54(6).

[3]李慧,徐建兵,郑宇.消防风机、消防水泵联动接口方案探讨[J].建筑电气,2014(1).

电网瞬间断电对用电设备的影响 篇8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及科学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用电设备投入使用。用电设备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部分, 但是经常出现的电网瞬间断电对用电设备产生了许多不好的影响, 因此, 分析和研究电网瞬间断电对用电设备的影响及解决措施对实际生活中用电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1 电网瞬间断电的原因

电网瞬间断电是由供电系统发生暂时性故障导致的, 而产生故障的原因很多。在大风、暴雨、大雪和污染的综合影响下, 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避雷装置会被触发而作出反应, 进而可能造成整个系统产生瞬间电压降。另外, 变电系统或用电设备的各级保护装置在输电线路发生意外时, 也容易被触发而动作, 从而使整个系统产生瞬间断电。

2 电网瞬间断电对用电设备的危害

电网瞬间断电在家用照明回路中只不过是眨眼之间灯具熄灭而已, 但其对计算机、电磁元件、气体放电灯和交流电机的拖动系统来讲却是极大的危害, 被称为现代化用电设备的“富贵病”。

2.1 对计算机的危害

对于普通计算机, 当其遭遇瞬间断电时, 硬盘系统会由于驱动电机动力不足使磁头摩擦盘片, 长期下来就会造成磁道的物理性损坏。并且, 瞬间断电时计算机内存里的数据无法及时地动态刷新, 正在运行的程序和传输的数据会由于被迫中断而造成程序破坏和数据丢失, 带来损失。

2.2 对电磁元件的危害

电磁元件包括电磁开关、电磁式继电器等。以电磁开关为例, 当出现瞬间断电时, 开关内线圈的电流就会逐渐减小, 致使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的电磁力减弱甚至消失, 则原本因电磁力的吸引而克服触点弹簧拉力处于吸合状态的触点就会脱钩, 原来由触点吸合而导通的回路断路, 即开关因电压降由初始闭合状态转为断开状态。

基本电磁开关系统如图1所示。S1是常开按钮开关, S2是S1的常开开关, C中包含电磁开关线圈和辅助触头, S3为常闭按钮开关, S4为常闭开关。

电磁开关系统正常的工作状态是:当按下S1后, 电路导通, C中的线圈由于电流的流入产生电磁力, 吸引辅助触头吸合, 整个电路通电, 使S2闭合。当发生瞬间断电时, 电路中的电流减小, 则导致C中线圈的电磁力减弱, 弱小的电磁力无法维持吸合辅助触头使其保持通路所需的能量, 从而使电路断电, 随之S2断开。即使电压恢复也无法使电路自动导通, 而需人为按下S1, 恢复电路的正常工作状态。因此, 电网瞬间断电势必影响对用电设备的控制, 从而对设备运行的连续性造成不可忽略的消极影响。

2.3 对气体放电灯的危害

目前广泛使用的气体放电灯如高压汞灯、高压钠灯等, 是利用电能电离灯泡内的冷凝金属, 使其升华成蒸汽, 气体随着温度升高而被点燃发光, 即实现照明。

当出现瞬间断电时, 灯管的工作电流减小, 促使电弧管两端温度降低, 汞、钠等蒸汽气压降低, 灯光不能正常工作, 发光效率下降, 并造成气体放电灯自行熄灭。而在电源电压恢复正常后, 气体放电灯却不能立即启动, 恢复照明。

这是因为当电源瞬间断电导致气体放电灯熄灭后, 灯管内的离子迅速复合, 而其温度和汞、钠蒸汽的气压却远高于冷却时的常温和常压, 故需要电源提供更高的点燃电压才能使其启动。而在用电网中, 电源电压是恒定的, 因此, 只有当气体放电灯灯管冷却到一定程度, 管内金属蒸汽由于气压下降而冷凝后, 才能再次启动亮灯。这个再启动过程通常需要5~10 min的时间。

2.4 对交流电机拖动系统的影响

工业系统中通常把多台电机负载同时接入电网。当其中一条支路发生瞬变电压降甚至突然断电时, 电动机的转子因惯性仍然按照初始情况运转, 因此其磁链不会突变, 致使原来的转子电流继续存在并将作为激磁电流而产生气隙磁通, 从而在定子绕组两端感应出电压, 产生反电动势E。此时, 电动机就成了发电机而向电网反馈能量。而当电网电压U恢复正常的瞬间, 如果电机的反电动势E与电源电压U相位反相 (即相关180°) , 则定子电流和电磁转矩的冲击会达到最大, 并对其他支路的电机产生巨大影响。

3 应对危害的措施

为了应对以上所述诸多危害, 本文分类提出了多种措施, 可以有效减少瞬间断电对用电设备所造成的影响。

(1) 对于计算机和气体放电灯等用电设备, 为了避免电网瞬间断电所造成的危害, 现在通常都在主机前配备不间断电源 (UPS) , 它可以将电网的交流电整流后储存在蓄电池内, 并通过PWM变频技术将直流电变成交流输出, 再加上一些保护和控制回路, 就可以使得电网瞬间断电时所带负载在一定时间内仍然继续正常工作。

(2) 电磁元件可以将其控制回路由交流电改为直流并用电容储能延时, 或更改相应的辅助触点, 使其即使瞬间失去电磁力也不会动作。

(3) 交流电机拖动系统可以采用电动—发电机组, 利用机组的转动惯量来克服电网瞬变电压降的影响, 保持电压的基本稳定。还有一种措施是采用飞轮储能系统, 它由转动惯量很大的飞轮和两用的电动—发电机等设备构成。它将飞轮置于高度真空的环境中, 并用摩擦损耗极低的轴承带动, 不但可以克服电网瞬变电压降的影响, 还可降低大功率电机起动电流对电网的冲击。

4 结语

电网瞬变电压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其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随着高新技术的日益普及, 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性也已经不言而喻。我国已经系统地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并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

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篇9

在工程项目建设前期, 施工单位在熟悉设计图纸的同时, 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等情况, 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确定施工现场供电设备及供水管路的走向和各种设备的型号及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数量。建设施工现场中的用电设备的型号、电缆的规格要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设备明细表组织施工, 不得改变施工组织设计中计算的设备负荷和选取的电缆的规格, 以免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 由于受到建设工程项目所处地域的不同及工程建设工期的影响, 流动性非常大, 所以在施工设备拆除后, 应对设备及时进行检修维护, 对设备的机械部分检查, 如螺丝是否松动, 齿轮是否完好, 键是否松动滑出。齿轮润滑油是否符合要求需要更换;对电器部分进行检查, 利用兆欧表检测电机对地绝缘, 相间绝缘是否符合要求, 各电缆线、控制线是否完好。设备的安全防护罩应牢固可靠, 安全防护罩尽量采用封闭结构, 如有散热要求的网状结构安全防护罩内壁应喷涂红色标示, 外壁设置安全标志, 以引起操作人员及相关人员的注意, 起到安全警示的作用, 对于没有安全防护罩的设备, 坚决不能进入施工现场使用, 以保护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 检修好的设备应进行挂牌标示其完好性, 登记入库, 以备下一工程项目使用。

施工现场一般是几个工种相互穿插, 共同作业, 施工操作人员经常接触临时供电线路及用电设备, 容易发生触电及机械伤人的危险, 所以要对各工种进行安全教育, 熟悉各种施工机具的操作规程, 施工现场要进行封闭式管理, 对非本工程工作人员禁止进入, 设备进行统一调度, 专人负责, 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 对可能发生安全隐患的部位重点监控, 提前预防。特别是钢筋加工场地, 要合理规划用电设备的位置, 对于钢筋场地的电焊机等焊接设备要专门与其他区域分隔开, 以免二次焊接电流通过堆放的钢筋或其他途径对人造成伤害及其他设备的损坏。各钢筋加工机具设备的电缆必须穿管保护或设置简易的电缆沟, 现场机具设备旁要悬挂相应机具设备的操作规程, 各机具设备要专人负责, 明确责任。

施工现场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施工, 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应采用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对于三级配电箱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 断路器开关应选取可见分断点的断路器, 三级配电箱的位置应在控制设备旁边, 伸手可及的位置。对于保护接零PE线, 要与用电设备的外壳及配电箱可靠连接, 整个供电系统电源到用电设备的PE线要连续布置不得断开, 更不能与工作零线N混接乱用。

施工现场用电设备随着建设工程进度的变化, 施工现场所需的用电设备的数量也在发生着变化, 也就造成供电系统负荷的波动, 这就要求供电系统的各用电设备及线路的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漏电保护等要满足施工现场建设的需要, 所以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 不仅不能超负荷运行, 更不能擅自改变用电设备的容量, 用电设备电缆的规格, 以免造成电缆或设备发热烧毁, 造成短路及过负荷等安全隐患, 如有大的变动, 要通过技术人员进行计算后, 方可重新布置现场用电设备的施工。施工过程中, 配备的机械维修工, 要随时掌握施工现场各用电设备温升情况, 机械设备是否存在转速异常, 振动、噪声过大等情况, 进行跟踪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防止事态扩大,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或安全事故。

建筑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管理和维护只是工程建设行为中的一部分, 但是它是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提条件, 是整个工程建设得以顺利、有序、安全进行的重要保障。所以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加强用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是非常必要的, 也是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漏电保护 篇10

在许多大型的建筑工程中, 往往都是由负责土建施工的单位来进行总承包, 而负责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单位, 无论是由甲方直接对外进行分包, 还是通过施工总承包单位来进行分包, 都必须无条件服从土建 (即总承包) 施工单位的协调和管理, 其相应的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等也均纳入土建施工单位的管理控制体系。而一旦建筑电气安装单位和土建施工单位配合不当, 就很可能导致建筑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漏电保护出问题, 从而给土建施工单位乃至整个工程项目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现场建筑电气安装技术人员就必须熟悉和掌握电气安装的配套设备和工艺流程, 保证建筑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安全。

2 建筑电气安装和土建施工的配合原则

第一, 建筑电气安装和土建施工的双方人员应当在施工过程的各个工种和各道工序之间都能够做到主动配合协作, 并且相互创造施工条件, 以此来达到施工的统一协调, 尤其是在施工前期的临时用电安装阶段, 更应当将对方的施工成果像保护本专业的成果一样予以小心呵护, 对施工成品做到不丢弃、不损害、不污染, 力争整个施工能够一次成型。

第二, 对于每项单位工程, 都必须由土建施工单位组织建筑电气安装等分包单位来统一对各个工种和各道工序逐项编制双方进行施工相互配合的综合计划和方案。由于建筑电气安装等专业均为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决不可分割, 这就要求土建施工单位在安排其施工进度计划时, 决不能只单纯考虑土建单方面的施工问题而将建筑电气安装等专业排除在外, 而是综合考虑建筑电气安装等专业的施工问题, 并为其留出必要的建筑电气安装工期, 且为其创造出必要的安装条件。

第三, 应当对整套施工图纸进行仔细的自审和会审, 尤其是对于那些与建筑电气安装等专业有所关联的建筑和结构施工图、专项施工方案、工程洽商记录、设计变更单等, 均应由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将其及时地发送给建筑电气安装等专业的技术人员;同时, 对于那些与土建施工有所关联的给排水和强弱电等施工图、专项安装方案、工程洽商记录、设计变更单等, 也应由建筑电气安装等专业的技术人员将其及时地发送给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只有这样才能使双方都及时地对工程中的新情况予以了解和审核, 从而提前了解到相互之间的施工配合程序和方法, 一旦发现问题时也能及时地共同协商解决。

3 建筑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漏电保护

为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管理, 确保用电安全、可靠, 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对用电设备选择做好接地保护、接零和三级漏电保护是非常必要的。接地保护又称保护接地 (安全接地) , 是将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连接, 以防止因用电设备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时, 操作人员接触设备外壳而触电。接零保护是将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变压器的中性点相连接, 以防止用电设备因绝缘损坏而使人身遭受触电危险。建筑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 除按照上述要求进行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外, 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器, 施工现场应采用三级漏电保护。漏电保护 (漏电电流保护) 是对有致命危险的触电提供间接的接触保护。增加三级漏电保护能圆满解决漏电保护与供电的矛盾, 提高漏电保护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使停电局限在一个较小范围内, 保障建筑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三级漏电保护应遵循以下两项原则进行设置选择。

3.1 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的协调配合

首先, 一级末端保护 (即就地用电负荷保护) 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Δn1应满足:IΔn1≤30m A。其次, 二级保护 (即干线或分支线保护) 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Δn2应满足:IΔn2≥1.5IΔn1。最后, 三级保护 (即二级的上一级, 主干线或总干线保护) 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Δn3一般为300m A, 即应满足:300m A≥IΔn3≥1.5IΔn2。因此三级总保护可用下列三式表达:300m A≥IΔn3≥1.5IΔn2、IΔn3≥1.5IΔn1、IΔn1≤30m A。

3.2 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时间的协调配合

首先, 上下级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时间按《漏电保护器安装运行规程》规定, 级差为0.2s;做末端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时间为快速型, 动作时间要小于0.1s;干线或分支线二级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时间增加延时0.2s;三级保护增加延时0.4s。其次, 也可以利用漏电保护器反时限延时特性, 二级比一级延长0.1s, 三级需增加延时0.2s。最后, 若建筑施工现场用电设备所选漏电保护器为反时限型, 因IEC未制定相应规定, 可参照日本标准进行动作时间的配合。当漏电电流为IΔn (额定漏电动作电流) 时, 1s≥动作时间t>0.2s;当漏电电流为1.4IΔn时, 0.5s≥动作时间t>0.1s;当漏电电流为4.4IΔn时, 动作时间t<0.05s。

4 结语

综上所述, 建筑电气安装和土建施工的配合, 应当从施工前期的临时用电安装阶段就开始进行, 着重提高预控能力, 强调事前控制, 尤其是对于那些容易出现问题或形成质量通病的工序和部位, 例如建筑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漏电保护, 双方技术人员应共同协商并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 然后在实施过程中处理好相互之间的现场配合和协调问题, 最终使得建筑电气安装和土建施工的配合朝着有序配合、科学共进的目标迈进, 确保整个建筑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漏电保护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1]许景丽.建筑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漏电保护[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09 (06) .

[2]谢恩来.建筑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漏电保护器使用的探讨[J].安全生产与监督, 2009 (04) .

[3]杜春雨.建筑施工中必须重视漏电保护器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 2010 (26) .

[4]钱兴利.建筑施工现场漏电保护器频繁跳闸原因分析[J].Resources Environment&Engineering, 2006 (06) .

[5]薛丙有.关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探讨[J].Shanxi Architecture, 2011 (04) .

上一篇:电化教学误区管理下一篇:精品银行发展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