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吉图

2024-05-02

长吉图(精选九篇)

长吉图 篇1

1 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产业结构不合理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县域经济结构单一,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色彩浓厚。目前农业仍占有很高的比重, 农业经济特征明显。在工业方面优势不够突出, 投资超亿元, 利税超千万的, 能够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项目还寥寥无几;不少地区还是以生产原材料和半成品为主, 产品技术含量不高, 工业附加值低, 各区域间产品趋同现象严重, 缺乏市场竞争力。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比重过低, 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虽然较快, 但因起步晚, 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 没有形成规模, 不足以拉动整体经济发展。

1.2 投资环境差、资金制约严重、财政经济运行难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县域经济的发展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需要有良好的融资环境和融资渠道。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农业结构战略调整没有足够的资金是难以实施的。作为县域经济主体的民营经济在形成和发展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融资,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也同样面临资金短缺的制约。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 农业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体系很难形成, 低质农产品积压, 销售难现象时有发生。由于财源建设滞后、刚性支出增多, 现行分配体制不合理等诸多问题的影响, 县级财政仍然普遍窘困, 大部分县市要靠省财政转移支付度日, 难以拿出财力搞建设、谋发展。这些难题, 不仅严重束缚乡村经济发展, 而且影响到社会稳定。

1.3 民营经济发展迟缓

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生活中唱主角, 是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实践也证明, 一些县之所以GDP增长快、有活力、财政收入高、老百姓富裕, 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县民营经济活跃、非公有制比重较大。从民营经济自身来看, 存在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 产业分布不合理, 产品结构不合理, 多数集中在第三产业中的餐饮服务业, 以家族式管理为主, 自身发展潜力有限等诸多问题。多数民营企业预期收益不明显, 自有资金少, 由此导致其偿债能力低, 甚至部分民营企业缺乏还贷意识和法制意识, 造成信誉度下降。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就必须确立民营经济在发展县域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把启动民间资本、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 以民营经济来增加财政收入、充分安排就业、减轻政府压力、维护社会稳定, 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1.4 特色经济发展不明显

正如激烈的自然竞争中, 每种生物都会发出自己特有的生存能力一样, 在现代经济的全面竞争中, 县域经济要想在国际分工中取得一席之地, 也必须利用自己的资源, 创造自己的特色优势。经济全球化与县域经济特色化, 是一个统一体, 愈是有特色便愈是全球化的, 愈是全球化的就愈要求有特色, 特色就是生命, 就是竞争力。纵观经济发展的轨迹, 凡是县域经济发达的地区, 均是该地区特色经济能量充分释放的结果。任何要发展本地区的经济, 都必须努力寻求自身特色能量释放的最佳途径, 要挖掘自身特色优势, 要发挥优势, 打造特色产业, 要依托科技提升特色竞争力。

2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2.1 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农民增收、财政增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两大目标。 (1) 做好产业之间的调整。传统的县域经济第一产业比重大,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小。因此要在保证第一产业生产的前提下, 适当发展二、三产业, 加快工业化进程。 (2)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从农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入手, 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稳定农业面积, 提高单产, 优化品质, 提高粮食生产水平, 积极发展畜牧水产业。优化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 提高农业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县域经济中不少企业是围绕本地资源兴办的, 初级产品比重大, 产品附加值低。因此要依靠科技,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 提高乡镇企业的创新能力。

2.2 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必须确立民营经济在发展县域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把启动民间资本、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以民营经济来增加财政收入、充分安排就业、减轻政府压力、维护社会稳定, 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要走出一条挖掘民智, 吸引民资, 依靠民力, 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对于县级政府及主管部门而言, 在民营经济发展上, 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切实转变观念、拓宽思路、用活政策、搞好服务、加强引导, 积极主动地当好“助手”和“后台”。要制定完善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根据国家产业导向和全县经济布局, 对民营企业的投资方向进行适当指导和综合协调;要努力营造宽松透明的政策环境, 全面清理所有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歧视性规定, 取消歧视性的市场准入障碍, 降低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门槛”。要为民营经济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积极为民营经济提供信息咨询、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的服务, 帮助民营经济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要为民营经济提供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现象发生, 营造有利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针对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 通过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

2.3 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

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 特色是品牌, 是市场, 是竞争力。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适应新形势, 培植自身强势, 抓好特色经济。 (1) 研究挖掘自身特色优势。每一个县均有自己的特色优势。 (2) 发挥优势打造特色产业。一定要按照比较经济利益的原则, 研究制定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突出自身特色, 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劣中选优, 切忌毫无特色的“大而全”、“小而全”。 (3) 依托科技提升特色竞争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县域经济要搞出特色, 无论是第一产业还是第二、第三产业, 或者是传统优质产业, 如果离开了科技和信息的运用, 都是不可能的。靠科技形成的特色才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2.4 把优化经济环境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

通过积极创建“服务型政府”, 切实从“管理企业、管理百姓”向“服务企业、服务民众”转变, 最大限度地实现行政提速、审批畅通和办事高效, 从源头治理, 从机制入手, 坚决清除一切不利于环境发展的障碍。 (1) 推行服务承诺制度。将服务意识和营造软环境的观念实化为企业服务的具体承诺, 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 接受监督。目前, 全县国税、地税等多个涉经部门都公开进行承诺, 收到良好效果。 (2) 推行工商并联审批制度。凡是投资企业到某个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实行程序联动, 并联审批。同时, 进一步规范行业用语, 限定办事时限, 方便企业和群众。 (3) 推行重点部门中层干部备案管理制度。对重点部门中层干部履行责任情况进行跟踪考核, 对破坏软环境的重点部门中层干部, 随时调整其岗位和职务。 (4) 推行“先帮后改再处罚”制度。各执法监督部门在执法中给违规招商引资企业和重点企业一定的整改时间, 先指出受检查单位存在的问题, 提出整改意见, 屡教不改的再依法处理, 让企业切实体会到执法监督部门的人文关怀。 (5) 推行县纪委常委班子成员和软环境义务监督员走访企业制度。定期深入企业了觖情况, 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参考文献

[1]郭图新.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J].当代经济, 2009, (2)

吉林牵“牛鼻子”发力长吉图 篇2

长吉图战略,历经诸多学者、地区领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多年的努力,最终被中国政府采纳并批复实施的国家战略。

东北亚包括中国的东北和华北、俄罗斯远东地区及日、韩、朝、蒙六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约7.09亿,资源、资本、技术、人力、市场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发展极不均衡,虽有很强互补性,但合作共赢亦有瓶颈待破解。

中国发展研究院是中国最大的民间智库之一,核心团队由近百名两院院士和中国顶尖的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及著名策划人组成,被国外媒体称为中国的“蓝德”。早在几年前,中国发展研究院的专家就做出了未来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一轮增长极在东北、在吉林的预测。

2012年1月,由中国发展研究院专家组撰写的《长吉图国家发展战略暨长吉一体化实施决策咨询方案》、《东北亚合作方式论证与路径选择》等两份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呈送到吉林省委、省政府,这一最新研究咨询成果,受到省领导的高度重视。

(此段作为专家图说)章琦,著名创意策划大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员,联合国世界和平基金会世界自然医学组织名誉主席,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上海金融学院客座教授。著有《智利天下写春秋》、《生命交响曲》等著作多部。

春节刚过,吉林省委、省政府连续发力,接连打出“强力推进长吉图发展战略”、“突出发展吉林民营经济”两张牌,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反响。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来长春调研的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章琦教授。

章琦充满喜悦地对记者说: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吉林省抓的准、动作快、落得实,特别是举全省之力,强力推进长吉图战略和突出发展民营经济两大举措,抓住了吉林全面发展的纲,抓住了振兴吉林经济的牛鼻子。他表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关键在先行先试。而先行什么?先试什么?吉林省委、省政府思路明确,措施得当,部署周密。

在谈到推进和实施长吉图战略时,章琦说,要把生态放在第一位,在生态环保上不能重蹈西方和东南沿海发展的覆辙,坚决摈弃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倡导绿色GDP,大力发展生态、低碳、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及现代服务业,决不能让京津沪地区的雾霾出现在吉林的上空。

第二,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第三,要在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上创新,确保长吉图战略平稳落地和强力推进。长吉图战略涉及吉林省长春、吉林、延边三个地区,十几个县市的统筹布局和资源配置,如何将这些即关联又相互独立的地域放在一盘棋上进行整合,急切需要一个权威机构统筹、谋划、推动、担当重任。

第四,大胆启用人才,实施人才工程和人才战略。启用那些作风正派、年富力强、有创新开拓精神和实战经验的干部,特别要注重选拔年轻干部。

第五,积极用好外脑。在总体规划布局上要舍得花时间、舍得花钱。在具有前瞻性重大项目的规划设计上一定要请国内或世界顶尖的专家进行论证和规划,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第六,强化长吉图战略的宣传力度,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个长吉战略。打造长吉图人才、资金、项目集聚洼地,就像当年的深圳和浦东一样。

在谈到中国发展研究院如何进一步加强与吉林的合作时,章琦院长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长吉图是国家战略,中国发展研究院有责任有义务支持和推动长吉图战略的实施。通过组织专家撰写重大咨询方案、积极向中央有关领导和部门建议建言、成立专门策划服务机构、策划吉闽台经济合作区、提升中新食品城战略、长春伊通河治理与新城镇建设等举措,协助推动和全力支持长吉图战略的实施。

长吉图经济区文化因素分析 篇3

一、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含义

狭义文化的概念是由英国著名的文化学家泰勒提出来的。他把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及人的能力和习惯都包含在了文化的范畴之内,例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都属于狭义的文化范畴。

鉴于各个地区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不同而导致的历史文化背景差异,从而形成的各个地区明显的文化特征,这种独特的文化就是区域文化。区域文化的存在可以使各地更好地互相补充,互相协作,协调发展,发挥国民经济的整体优势,对于保持社会安定,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也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这种文化与地方优势凝结在一起,可以更快地使全国各族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长吉图经济区区域文化的特点分析

目前,“长吉图旅游文化”“吉林人参文化”“长春电影文化”“朝鲜族文化”“高句丽文化”“萨满文化”等都属于长吉图经济区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区域文化资源。还有“吉林建筑文化”和“长春汽车文化”,这些代表性文化聚焦地方特色,或以产业为中心,或以民俗为核心,章显了此区文化内涵,构成了长吉图经济区特色文化的庞大资源群。因此为了发挥这些特色文化资源群的影响力,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如何去研究、开发和利用,如何去深度挖掘,并且让其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持,成为当今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要充分挖掘长吉图文化的潜力,并把其尽快转化为长吉图地区的优势。鉴于此,发掘此经济区的区域文化特点成为重中之重。长吉图地域内多种文化元素共生共存,本人采众家之长,现总结长吉图经济区区域文化特点如下。

(一)民族文化的交融性

以汉族为主体,具有鲜明的朝鲜族、满族、蒙古族特色的融合型民族风貌是长吉图经济区的特点之一。这里的游牧民族与非游牧民族彼此渗透影响,最终形成了当代的满蒙朝汉共存的立体多面的文化特点。外来人口占多数,外来移民人口在保持原有文化的基础之上,去习惯各种不同人群之间的交往,去接受各种不同的文化,因此形成了交融属性。满族的渔猎、蒙古族的放牧、朝鲜族的水稻种植和汉族的玉米种植成为大家为了生存而广为学习的目标。此种交融特性也决定了各个民族之间比较容易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在长吉图建设中发挥粘合剂的作用。

(二)区域文化的开放性

长吉图地区这里有扶余文化、高句丽文化、关内移民文化和佛教文化,同时又有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等外来文化,多元化的文化兼容并蓄,在优势上能够互补,同时又能够相互促进,成为彼此各自发展的支撑。这种良性发展的文化系统的建立,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的振兴、地区GDP的增长率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教育水平高层次性

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其教育水平高,科研机构众多。此区人口素质高,人才挖掘潜力大,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和延边大学都属于吉林省的专业人才培养院校。这些学校专业设置结构合理,人才专业属性较强,特别是外语人才,近些年的培养更是朝向应用型发展。电子商务专业、商务英语专业都是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的专业代表。外语人才是我省与外界沟通的纽带。这种跨文化交流方式,可以将外语人才的专业知识及语言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将国外成功的招商引资经验学习借鉴,结合长吉图经济发展,提供有建设性的建议。在促进长吉图文化软环境建设同时的同时,也可以为创新招商引资思路提供新的理念。

三、创新长吉图文化产业建设,促进长吉图经济发展

在我国,文化产业从属于第三产业类型。长吉图经济区的文化产业建设发展较为迅速,在吉林省GDP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优秀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地域与民族文化,是长吉图构建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产业的优势。

(一)创建优秀旅游城市、展示城市文化特色

长吉图经济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吉林省的旅游景点大都集中在这一区域。继续发展具有各种文化特点的旅游资源,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将是长吉图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1. 节庆、会展类文化产品:

长吉图经济区每年大规模的节庆类活动都定期举行。如“长春农业博览会”“长春瓦萨滑雪节”“长春汽车博览会”“吉林雾凇冰雪节”“长春东北亚经济博览会”“长白山森林旅游节”等。通过长吉图开经济区具有特色的节庆、会展类文化旅游产品,构建了其规律性强、品种齐全、内涵丰富的特色产业。

2. 工业类文化产品:

长春的旅游产业中工业文化类旅游产品居多,主要原因是“长春第一汽车厂”的存在。其作为新中国建设中的第一座汽车厂,目前已经成为长春的标志性所在。此外就是生产众多轻轨、地铁及火车产品的长春客车制造厂,其在全国的知名度也较高。两家企业凭借着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以及他们的生产车间、厂房,成为外来客人的落脚点。在充分展示长春的特色产业文化的同时,也极大丰富了长吉图区域的文化旅游市场。

3. 民俗文化类产品。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种类,挖掘地方文化潜力,必须注重开发本地的特色文化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榆树市的“二人转”“东北大鼓”,延边地区有敦化市根雕根艺、剪纸、石艺,安图县石门镇的朝鲜族民族打击乐、崇善镇“红旗河旅游漂流文化节”、龙城镇“朝鲜族饮食文化节”,东城镇“有机大米民俗文化节”,万宝镇红旗村的朝鲜族民俗表演队和龙市西城镇“金达莱文化旅游节”都是长吉图区域内比较成型的旅游产品。2014年,延边州图们市月晴镇白龙村、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和龙市西城镇金达莱村、安图县石门镇茶条村和二道白河镇奶头山村五个村寨入选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名录。

(二)建设原生态的绿色文化产业

绿色原生态文化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富有活力的精髓。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其地貌造型奇特、生物种类繁多,是一个自然生态旅游的理想胜地,原生态的景观加上原生态的文化,集合力发展长吉图区域经济。朝鲜族的诸多舞蹈,如鹤舞、打糕舞、牙拍舞、捣米舞、棒槌舞等是安图县文化建设中提倡原生态形式的产物。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朝鲜族鹤舞,吉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打糕舞,还有作为图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捣米舞都来源于朝鲜族生活,也成为非朝鲜族人民广为喜爱的对象。发掘其绿色文化属性,开发其原生态理念,是长吉图经济区迅速发展的基本保障。

1. 大力开发体育培训市场。

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加上极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是长吉图经济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地方特色。利用长吉图先导区的天然资源优势,产生出具有东北特色的大型体育健身旅游活动,同时,开发出专项体育旅游产品,让国内外游客融入其中,亲身感受中国体育、旅游两产业有机结合与互动发展。发展体育培训市场,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企业要坚决淘汰,优先优质开发吸引力强、经济效益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使之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2. 发展民俗动漫产业。

动漫作为当代社会最为流行的产业之一,是各级地方政府乃至全社会广为关注的对象。这种以放松娱乐为主要目的的媒介,成长速度较快。动漫产业在吉林省起步略晚。2009年,吉林动漫集团成立,旗下有16家成员企业。在2010年,该集团又投资建成了中国吉林动漫游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动漫产业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但是当今社会动漫制作缺少文化内涵,民族特色内容被忽视,吉林动漫集团应该抓住此机遇,集合我省优秀人才资源,研发创新,打造一支优秀的动漫队伍,制作出体现吉林省地方特色的民族与民俗动漫,为进一步完善我省动漫产业做出相应的贡献。

四、保障性措施

(一)民间力量的主体作用与政府引领作用的共同发挥

民间力量是区域文化建设的主体。但发展文化产业建设若完全依靠民间力量,其最终结果往往表现为两个方面,或者是文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或者是文化布局不合理,文化产业的规模效果难以形成。地方文化建设需要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扶持。政府的积极参与和相关部门政策性的引导是区域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吉图区域内发展势头较好的文化产业大部分都与政府的参与,并且取得显著成效。例如各种文化场馆、文化站的建设,各种文化节、民俗风情节,各类民间曲艺、舞蹈、民间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等等,都是政府参与指导并取得成功的典型案例。当然单纯地发挥政府的引导性作用又是不够的,区域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民间力量,要充分调动民间社会团体与个人的积极性,让民间力量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本地的文化建设中来,才能真正建立起地方文化发展的根基。

(二)加强文化传承,建设文化人才梯队

虽然长吉图地区各级政府在文化以及文化产业建设方面已经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在文化人才的培养,人才队伍的建设方面,仍存在问题有待解决和完善。第一,人口的老龄化是制约人才梯队建设的首要因素。文化梯队中,传承人老龄化的问题极其普遍,后继乏人的民间传统技艺,如满族的嘎拉哈、打花棍儿、柳编工艺、单鼓制作工艺等比比皆是,这些项目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现实生活,难觅踪迹。第二,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传统的培养方式是师傅带学徒,但是这种方式也已经造成后继乏人,需要政府加以政策定引导并促进。文化需要传承并广为传播,而不是成为一种历史。因此,我们如何培养传承人,使文化成为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是目前至关重要的内容。目前长吉图区域某些文化形式注意到了这一点,如珲春杨泡乡的满族剪纸文化,被列为中小学第二课堂的内容,从娃娃开始抓起,培养技艺人才。其他类似具有一定操作性的特殊技艺,政府应该加强引导,投资支持,使人才培养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并且也促使文化资源得到极大丰富。

(三)借力高校资源,加强文化研究

人才是任何产业的发展的基础,文化产业更是离不开人才的参与。如果说文化人才梯队的建设是为了能够让一项产业得以传承并发扬,文化研究则是探究其历史,使文化的传承得以保障。这就需要学术界的积极参与和考证,著书立说。吉林省高校资源丰富,文化基地的建设比较完善。借力于高校的人才资源,考察民俗文化的历史年代,发掘其文化内涵,认定其文化价值,为区域文化的开发与建设提供参考。长吉图区域内广泛分布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址,其发掘与考证工作,都需要有学术界的参与和指导,从而才能深度开发其文化资源,挖掘其发展潜力,促进经济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各地区之间、各城市之间的社会经济往来将会越来越紧密。区域合作的范围也将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合作的规模也将不断扩张,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长吉图经济区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并借以对此区文化产业建设进行分析论述,为经济发展贡献微薄之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地域间的整合,加上思想精神以及理念素养等方面整合,长吉图经济区必将形成具有时代意义与特点的现代文化趋势,产业发达,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安娜.浅谈长吉图文化产业发展,东方企业文化[J].2013(08).

[2]何迪.长白山文化的民族性对长吉图开发的特殊意义[J].山东社会科学,2013(12).

长吉图 篇4

关键词 长吉图 科技合作 对策 区域发展

区域科技合作是振兴东北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春市是知识、资本和科技资源相对密集区域,长春与吉图两城市在科技资源方面的互补作用十分明显。建立长吉图产学研科技合作体系和机制,以促进长吉图区域科技和经济资源的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对推动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技资源互补性是长吉图产学研科技合作的前提

(1)从长吉图的经济和技术发展程度来看,长吉图在技术上存在着梯度差距,长吉图存在着产业转移的需求。吉林市在化工、冶金、炭素和旅游等行业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尤其在化工行业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从行业的分布显示,长吉图地区产业存在着优势互补作用。通过长吉图经济区产业的合理转移,实现生产要素和科技要素在区域系统内的合理配置,是长吉图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需要。

(2)从长吉图三地拥有的技术中心看,吉林市有一定的优势。目前,吉林省共有13户工业企业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吉林市占了6户。2008年,这6户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0.3亿元,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50.6亿元,占31.6%;申请专利18件,其中发明专利7件;6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共有人员1721人,占企业从业人数的6.9%;技术中心科技活动人员1670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284人,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1461人;技术中心全年科技经费内部支出8.3亿元,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7.3亿元,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6.4亿元。

(3)吉林市技术市场活跃,为吉林市提供了良好的技术转移公共平台。2008年,吉林市有规模工业企业1022户,其中有科技创新活动的企业56户,覆盖面5.5%,企业办科技机构52个,平均每20个企业有一个科技机构。且以原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631个科技项目,集中在53户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产出主要集中在石化、化纤、冶金、造纸等行业。

二、吉林市与长图科技合作的基础

(1)从长吉图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筹集的科技人才的结构看。 2008年,吉林市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人员7344人,其中参加科技项目的人员5160人,科技管理人员1061人,全时人员(实际从事科技活动的时间占制度工作时间90%以上的人员)4769人,从事研究与实验发展(R&D)人员3789人,企业办科技机构中有博士53人、硕士348人;科技创新经费筹集13.4亿元;科技创新经费支出12.9亿元。截止2008年末,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拥有发明专利104项;全年规模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40.8亿元,其中出口11.6亿元。

(2)从吉林市科技资金投入上看,2008年吉林市规模工业企业共筹集科技活动经费13.4亿元,其中:企业资金12.9亿元;金融机构贷款0.25元;政府资金0.19亿元;国外资金和其他资金共0.05亿元(吉林市统计信息网)。

(3)存在问题分析。一是高层次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尚未建立。二是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相对较为薄弱。从企业为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提供的科技经费分析,科研机构这一资金的比例远低于高等学校,显示长吉图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较为薄弱。三是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长吉图区域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还不能有效发挥,科技中介服务的行业自律机构和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在技术交易过程中,科技中介机构还不能提供有效的服务。

三、长吉图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建立

(1)整合科技资源,建立长吉图产学研合作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一是构筑区域技术平台。以长吉图现有的知名的技术产权构筑长吉图区域技术,促进技术、资本在区域内的优化配置。二是构筑长吉图科技条件共享平台。通过三地产学研的合作和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内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技信息资源和仪器设备资源实现共享,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科研条件。三是建立长吉图产学研合作金融支持平台。由区域内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基金组织和信用担保机构构成的资金投入体系,为区域内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2)加强区域协调,建立长吉图科技投入和项目管理协作机制。一是建立区域内共享的科技投入机制。对促进和推动长吉图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由长吉图三地科技管理部门共同组织项目筛选,组织招标并对项目实施协作管理。共同建立区域内产学研合作专项基金,用于重点支持区域内产学研合作项目。二是实现长吉图科技发展计划协作。长吉图三地科技计划之间要保持相互衔接,避免计划项目的趋同和重复立项,长吉图企业界、大学和科研机构要打破界限,合理配置三方的科技投入资源,形成组合优势。

(3)产学研合作,建立长吉图区域内大学与产业密切结合的机制。一是加强区域内产学研之间的技术与信息交流,通过长吉图科技服务平台,大学和科研机构及时向企业公布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大学和科研机构还要及时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和技术瓶颈。二是引导和建立产业专业技术协会,使协会成为沟通企业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桥梁。三是大学教育要与产业密切结合。要对长吉图区域内的大学的教学、科研力量和学科进行调整和规划,根据长吉图区域内主导产业和新型产业的需求设置学科和专业。为区域内产业,特别是主导产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支撑。四是企业通过为大学和科研机构提供项目资金,吸引大学和科研机构参与科技项目的合作。区域内大学与产业共建中试基地和研发中心。

四、吉林市在长吉图产学研合作体系中的对策

(1)依托共享平台,加快科技基础条件和科技流动能力建设。吉林市要加快自身科技基础条件和科技流动能力建设,以提高吸引长图技术、资金和人才的能力。吉林市要配合长吉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和机制建设,依据长吉图一体化发展战略和长吉图科技合作战略化制定自身的建设规划。

(2)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長图智力资源。要在国家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吸引长图人才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产权、期权等激励措施,吸引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要充分利用各种民间组织和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吸引高层次人才,以推动我市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3)利用地缘优势,构筑与长图产学研合作的重点区域。充分利用长图智力密集、信息密集的优势。在长吉图一体化的框架下,整合我市高新技术园区,吸引长图的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为它们建立科技园,利用长图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智力资源,构筑我市与长图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高层次产学研合作平台。

(4)通过政府引导,推动市的主导产业与长图展开产学研合作。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推动我市的主导产业与长图开展合作。围绕主导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5]。振兴制造业,发挥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使之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成为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在高新技术产业中,优先开展化纤、冶金、炭素产业方面的科技合作。同时,吉林市要依托一汽大众提升汽车配件制造业这一比较优势,整合全省汽车科技资源,与长图开展合作,建立汽车配件基地,提高吉林市汽车配件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廉水.东西部科技合作的内涵与模式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2]甄荣军,赵科学.京津经济圈:产业联动释放竞争力[DB/OL]. http://www.sina.com.cn,2005(2)

[3]年福华,李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5

[4]谢洪明.泛珠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J].广东科技,2005

作者简介:

长吉图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 篇5

一、长吉图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长吉图具有较好的资源禀赋和优势工业基础,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已形成了以五大支柱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即汽车、石化、医药、农产品加工、光电子产业集群。但与我国广东、浙江相比, 都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主要是因为长吉图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 企业专业化分工程度较低, 集群经济效应不明显

长吉图的大中型企业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 追求企业组织形式的“大而全”, 其生产链上还未形成专业化分工的有效生产体系, 企业关联度较低, 配套能力不足, 龙头企业与其他中小企业协作关系不多, 因而企业的经营成本也居高不下, 集群效应并未充分显现。

(二) 企业间没有形成有效的企业网络体系

在长吉图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 缺少比较有效的企业网络, 企业之间虽因资源禀赋等因素形成集聚, 但彼此之间缺乏生产协作、要素共享、信息交流和沟通合作、企业联盟等方面的联系。甚至单个企业“孤军作战”、同类企业相互竞争排斥, 造成集群内企业的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 这显然不利于集群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三) 区域创新体系尚未建立健全

长吉图的产业集群大多是基于低成本竞争的低端集群, 大部分企业依然是以国外或国内已有的成熟技术或产品作为自己的主要生产项目, 缺乏品牌和新产品的创新, 大部分企业的生产还是简单的技术模仿。从这一角度来看, 长吉图目前所形成的产业集群内并没有形成自主创新系统。

(四) 缺乏有效的制度环境和地域文化系统

首先, 长吉图的市场机制发展还不是很完善, 政府依然存在着“缺位”、“越位”的现象;其次, 吉林省产业集群形成及发展过程中, 对于建立共同的地域文化系统这一方面一直是处于缺失状态。共同的地域文化系统会使产业集群中的各行为主体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发展观, 是形成企业网络和创新系统的基础。

(五) 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发展相对滞后

目前, 长吉图产业集群发展的人才、信息、资金等服务支撑体系相对滞后, 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 公共资源难以共享。由于服务于产业集群的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服务组织发育缓慢, 产业集群内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普遍短缺社会服务和公共资源。这显然阻碍了集群内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进而使整个集群增长乏力。

二、促进长吉图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立足长吉图资源禀赋、区位优势, 要解决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应以长吉图发展为核心, 充分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 从区域布局、技术创新、制度改革等角度, 着力打造长吉图特色产业集群, 以实现吉林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 以长春、吉林、图们江为增长极, 合理分工和布局, 实现产业集群多

极化发展。长春市从产业发展、社会服务、科教文卫等诸多方面都是长吉图的经济增长极。但长春本身的辐射范围有限, 必须审时度势, 加快长春、吉林一体化进程, 把吉林省中部地区, 尤其是以龙嘉机场为中心的长春、吉林两市所辖区域, 尽快打造成吉林省中部的城市群、产业群, 发挥好长吉铁路、公路沿线小城镇的作用, 加大这些城市、城镇之间的联系, 由长春向吉林省西部、北部发挥辐射作用, 吉林市向东、南发挥辐射作用, 带动全省产业集群发展。

(二) 引导企业进行资源的战略整合

在整合产业资源过程中, 要继续发挥现有龙头企业或核心企业的带动作用, 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企业。尤其是要注重配套产业的发展, 如汽车产业配套的零部件产业等。同时为强化产业集群组织结构, 尽快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各地要选择基础好的企业, 支持并辅佐这些企业加快外引内联的步伐, 尽快提高技术层次,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 加快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按照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 应不断完善政府支持下的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互利合作、优势互补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尤其是要注意发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作用, 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通过在建的区域科技创新基础平台, 发挥已有科技资源的作用, 为创新创业服务, 为产业集群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

(四) 积极发挥政府作用, 改善产业集群的地域环境

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吉林省政府部门要通过构建产业项目的发展平台、经济技术交流的信息平台来发挥现有园区生产要素的作用, 为长吉图产业集群搭建起生产要素流通平台;同时要加大对垄断行业的监管力度, 依法对民营企业进行管理, 不断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

(五) 围绕制度创新推动观念转变

从长吉图的现实出发, 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发挥政府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引导民营企业认清自身实力和在产业集群中的位置, 认清产业集群在产业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引导企业走联合重组之路, 从而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恒江, 陈继祥.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8 (1)

略谈公证对长吉图的作用 篇6

一、对长吉图先导区发展战略项目的听证会作证据保全准备

我们公证处在保证日常办理义务的前提下, 积极为长吉图先导区发展战略项目提供优质公证法律服务, 我处主动与吉林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征求有关单位意见, 了解征地、拆迁的动向, 为准备拆迁的地区进行外观现场保全证据公证, 有利的保护政府的利益、拆迁者及被拆迁者的利益, 主要对长吉图的重要枢纽吉林火车站的扩建、改建进行了保全证据, 我们处派出精干公证员亲临现场, 进行公证并保全证据, 刚一开始老百姓不理解, 不配合我们工作, 遭到当事人的谩骂, 经过我们耐心细致的讲解, 他们明白了公证的作用及好处, 积极配和我们进行公证工作, 我们一家一户进行走访、登记、记录、录像拍照留下了大量的证据资料, 我们贪黑起早的工作顺利的进行了保全证据工作, 这样一来不但保护了政府的利益, 实质上也保护了被拆迁者的利益, 使他们认识到拆迁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况且政府对拆迁安置上也有较优惠的安置补偿政策, 为市政府对该地区的听证会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保证, 为政府的决策奠定了强有力的证据保障。也为长吉图先导区发展战略项目画上了浓浓的一笔。

二、对长吉图先导区发展战略项目的招投标进行现场监督公证

我处在政府召开听证会立项以后, 对该项目的招投标进行现场监督公证, 我处对现场招投标项目进行严格把关, 严格依照《公证法》及《公证程序规则》和《招标投标法》及行政法规程序进行公证进行会前审查、审查其主体资格是否合格, 还应着重审查以下内容:招标方是否具备规定的招标资格, 受托招标方是否具有承办招标事项的资格并已获得合法授权;招标文件的内容是否完备, 文字表述是否清楚、准确, 审查的重点是招标、投标对当事人的效力规定, 开标、评标定标的办法, 无效标书和招标不成的认定标准及处理办法;委托招标的, 要审查委托书中权利义务的规定是否明确;标底的编制和审核是否符合规定的条件和程序, 是否已得到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评标组织机构的人员组成是否合理, 评标人是否符合规定的条件, 与投标人有无利害关系。

我们对严格审查的同时对招标、投标进行现场监督公证, 这样一来既保证了招标、投标的公开、公平、公正性也保证招标、投标工作的透明性, 有力的避免了工程项目的“暗箱操作”工程质量的粗制乱建, 因招标、投标都是达到一定资质才可以参加, 这样可以保证工程质量,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也树立了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 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腐败事件的发生, 避免了一些开发商为榄到工程不择手段贿赂政府部门某些工作人员, 本来自己就不够资质为了赚钱而粗制乱建, 工程质量很难保证, 公证处的介入, 就避免了一些不该发生的事件发生, 对国家对政府都是有利的, 也有利于国计民生, 有利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民众也是有利的。

三、对长吉图先导区发展战略项目的征地进行现场监督公证

我们公证处对长吉图先导区发展战略项目的征地在征地中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早晨四点多钟就进入征地现场, 由于地理环境不熟悉天又黑, 我们深一脚浅一脚进行工作起来, 公证员认真负责亲临征地现场, 发现有的农户全家往地里抗树苗, 往地里插树苗, 目的是多套取占地补偿款, 被我们及时发现并制止, 这样以来既维护了国家利益又维护了政府利益, 使政府免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占地补偿款) 又使当事人的利益得到应有的赔偿。

还有的农户突击打井, 明明是很好的农田, 为了多得占地补偿款, 就在地里打了多口旱井, 有的“井”仅有一米深, 开始我们没有发现这个问题, 后来我们采取往井里扔石头的办法, 来判断有无水声, 并用录像形式记录在案, 为此挨了不少骂, 甚至有的农民要打我们聘的摄像人员, 被我们及时制止了。我们和他们讲了公证保全的重要性, 我们公证的证据是最有说服利的, 是人民政府征地、占地补偿款发放的重要依据, 我们公证既不向着人民政府也不坑害老百姓的利益, 但绝不允许弄虚作假欺骗公证处, 公证处是《公证法》赋予我们的司法证明权的, 我们会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来进行证据保全公证的, 公证的公信力是不容质疑的。

有一养殖户, 农户讲养殖了蜜蜂、蜗牛、蛤蟆, 我处公证员对养殖现场进行了勘察, 勘察发现有大部分蜗牛都是死的, 只有顶上的是活的, 让农户往下搬, 他不搬和我们就僵持到这了, 一直僵持到中午我们吃饭去了, 可吃完饭回来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蜗牛都变成活鲜的了, 这显然是让人掉包了, 我们质问他, 他也答的语无伦次的, 至于他说养殖蛤蟆光有坑连个蛤蟆爪都没有看到, 对于这样的农户我们当场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 存属隐瞒、虚构事实情况, 是不予办理公证的。根据《公证法》第三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公证机构不予办理公证: (五) 当事人虚构、隐瞒事实, 或者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 (七) 申请公证的事项不真实、不合法的。

四、对长吉图先导区发展战略项目的占地的强制拆除进行现场监督公证

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对没有理由拒不予搬迁的住户进行强行拆迁, 为保证吉林市人民政府的利益, 必免某些“钉子户”因上访而给政府带来不必要的上访纠纷问题, 积极发挥公证职能作用, 减少诉讼预防纠纷, 为人民政府分忧解难, 因为根据法律规定, 只要有公证的证据保全, 没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证据公证的是不能推翻此项公证的, 我们的公证不仅保证了人民政府的利益, 同时也保证了动迁户的利益, 我处对动迁户逐个进行进户登记、清点并进行摄录、拍照等保全措施, 使住户的财产不受损失, 对政府的动迁安置补偿也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保全依据, 也避免了“钉子户”因此事的上访纠缠, 保证了政府机关的正常工作, 为人民政府排忧解难, 得到了市人民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综上所述, 公证工作对长吉图先导区发展战略项目起到致关重要的作用, 因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成为迄今唯一一个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 作为我们吉林市江城公证处要积极为长吉图先导区发展战略项目提供优质公证法律服务, 其作用是可显易见的, 主要的作用表现:

首先, 对长吉图先导区发展战略项目的听证会作证据保全准备, 有为政府对该地区的听证会提供强有力的证据保证, 为政府的决策奠定了强有力的证据保障。其次, 为长吉图先导区发展战略项目的招投标进行现场监督公证, 这样以来既保证了招标、投标的公开、公平、公正性也保证招标、投标工作的透明性, 有力的避免了工程项目的“暗箱操作”工程质量的粗制乱建, 因招标、投标都是达到一定资质才可以参加, 这样可以保证工程质量,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也树立了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 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腐败事件的发生, 避免了一些开发商为榄到工程不择手段贿赂政府部门某些工作人员, 本来自己就不够资质为了赚钱而粗制乱建, 工程质量很难保证, 公证处的介入, 就避免了一些不该发生的事件发生, 对国家对政府都是有利的, 也有利于国计民生, 有利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民众也是有利的。再次, 对长吉图先导区发展战略项目的征地进行现场监督公证, 这样以来既维护了国家利益又维护了人民政府利益, 使人民政府免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占地补偿款) , 又使当事人的利益得到应有的赔偿。第四、对长吉图先导区发展战略项目的占地的强制拆除进行现场监督公证, 为保证政府的利益, 必免某些“钉子户”因上访而给人民政府带来不必要的上访纠纷问题, 积极发挥公证职能作用, 减少诉讼预防纠纷, 为人民政府分忧解难, 我们的公证不仅保证了政府的利益, 同时也保证了动迁户的利益。对人民政府的动迁安置补偿也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保障及依据, 也避免了“钉子户”因此事的上访纠缠, 保证了政府机关的正常工作, 为政府排忧解难, 公证工作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长吉图 篇7

关键词:长吉图,经济,吉林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区域为吉林省范围内的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图们江地区, 总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70万。这一区域面积和人口均占吉林省的三分之一, 经济总量占一半以上, 是中国参与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核心地区。

1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对吉林省的影响

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是吉林加快振兴发展的一个重大的机遇, 是重大的利好。对吉林发展的意义和影响至少有三个方面。

首先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长吉图先导区本身是立足图们江, 面向东北亚, 会提升全省在国际地区合作中的格局和地位。通过对先导区的建设, 可以建设省际、国际产业园区, 推动建设跨境的经济合作区, 包括图们江边境的自由贸易区的探索, 把长吉图打造成引领东北亚合作区域的新的载体。

第二, 极大地促进吉林加快发展。长吉图地区目前的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总量的二分之一强, 率先突破、率先发展, 辐射带动全省其他地区, 它会成为一个引擎, 我们在这个地区以及相关地区的重大生产力布局, 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 打造高端产业, 以及产业链条的链接带动, 生产资料的互补, 会有力地带动全省的发展。

第三, 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国家批准长吉图先导区赋予了先行先试的权利, 我们可以在政策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金融创新等等方面进行探索, 这些创新会进一步形成灵活的体制和机制, 这将给吉林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活力。

2进行区域整合, 加快“长吉图”经济带建设步伐

长春与吉林距离很近, 两市又都是特大城市, 共用一个机场, 同饮一江之水, 产业上又有较强互补性。建设“长吉”经济带形成吉林省核心地区的大型都市带, 不仅是两市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有利于“长吉图”城市带的成长壮大。

方案如下。

加快区域规划调整, 将-九台市变为城区, --并将中心调整到东湖镇;将双阳区中心北移, 调整到蒋家道口;将二道区中心东移, 调整到流沙子村。

通过区划调整, 聚集各类要素, 形成5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长春东部新城, 成为“长吉”经济一体化的启动区, 带动“长吉图”经济带快速发展。区域调整后, 可将该区定性为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区、资源枯竭城市振兴示范区、东北亚共同投资区、可持续发展试点区, 倾力打造吉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龙头, 吸引国内外资本与技术的新磁石, 振兴长春老工业基地的新引擎, 创新体制与技术的新基地, 带动全省发展的新载体, ---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的新空间。

区域调整后, 省里将更多地下放管理权限, 赋予该区更多的自主试验、自主开发权;允许试行新的产业优惠政策, 批准建立保税区、保税商店、出口加工区等;参照执行国家级开发区的鼓励扶持政策;给予更宽松的用地政策;允许实行与国际接轨的金融政策等。

我省中部长吉地区土地资源丰富, 经济发展水平高, 科技力量雄厚, 全省支柱产业均位于该区域, 是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推进长吉一体化, 进一步提升该区域的经济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 已成为全省的共识。目前, 长吉一体化进程较快, 两市间有高速公路和长吉南线、长吉北线三条公路相连, 长春龙嘉机场座落在两市之间, 长吉城际铁路2010年竣工通车, 基础设施的共享为下步的经济一体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区域规划调整方面, 目前已有实质性的运作。长春市在东北方向, 对经开、宽城、二道、九台、德惠、高新等区域及产业资源进行了系统整合, 设立了长东北开发开放先导区;吉林市实施发展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 提出构建吉林市北部工业新区, 以吉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潭经济开发区、吉化建成区为中心布局。两个规划的核心都是以珲春为窗口、延龙图为前沿、长吉为腹地, 实行联动式的开发开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围绕产业发展、扩大开放、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和生态环保等方面规划了十大重点工程, 初步预算近期在此区域投资约7200亿元。借鉴国内其他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的经验, 重点在行政管理、涉外管理、区域统筹、人才支撑等方面进行体制机制探索, 并研究提出了金融、财政、土地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长吉图区域内一大批重点建设工程已经陆续启动, 进展较快。长客股份高速列车制造基地、丰越20万辆轿车等重大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中的十大工程29个项目, 在这个区域内有16个项目, 已启动了10个项目。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建设, 贯穿长吉图的近400公里的长春-延吉高速公路已全线通车;图们-珲春高速公路2010年竣工;长春-吉林城际铁路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吉林-图们时速200公里以上快速铁路项目已列入省与铁道部合作建设协议;东北东部铁路建设正在加快推进;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扩建、延吉机场扩建及迁建前期工作陆续开展;长春、吉林内陆港基本完成;珲春口岸建设不断加快, 与俄方铁路合作也在深化;中国珲春-俄罗斯扎鲁比诺-韩国束草-日本新泻陆海联运航线试航成功。此外, 启动了广东工业园、浙江工业园等7个省际合作园区建设, 日、韩、俄和吉港等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已取得实质进展。

长吉图 篇8

一、旅游软环境的含义与建设的意义

(一) 旅游软环境的含义。

软环境是相对于硬环境来说的, 它是除物质条件以外的所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 如政策、文化、思想观念等。而旅游软环境, 简而言之, 就是将旅游资源中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所有风景、遗址、设备等旅游硬环境排除在外的, 其他一些涉及到旅游氛围、或旅游者心理的环境, 如社会人文环境、旅游服务环境等。一般来说, 旅游的软环境就是由旅游从业人员和非从业人员共同构成的, 呈现在外地游客面前的“活”的画面与景观。

(二) 旅游软环境建设的意义。

1. 各地区旅游产品包装的外部环境要求加强旅游软环境建设。

如今, 旅游行业内部竞争日趋激烈化, 直接导致了各旅游地区及其旅游产业开始逐渐关注于本地区旅游业及其相关旅游产品的外包装问题, 用以有效地提高各地区旅游行业的发展。同时, 在对旅游产品进行有效的包装过程中, 其所依赖的软环境包装最为重要。旅游者在进行旅游的时候, 不仅仅只是对旅游区的景点的观赏, 同时也是对旅游过程中接触到的所有人或事的体验, 因此, 旅游软环境的有效建设, 能够给旅游者带来美的体验和享受。同时, 在旅游者旅游的过程中, 若是有人给他们简单介绍旅游地的景点, 也能够给旅游者带来美的享受, 从而带动该地区的旅游消费, 增加其旅游行业的总收入。

2. 广告效应的扩大要求加强各旅游区的旅游软环境的建设。

旅游者在一个旅游地区游玩以后, 若是感觉良好, 都会进行相应的宣传, 告诉周边的人其旅游经历, 因此, 每一个来“长吉图”先导区旅游的人都是一个活广告媒体, 蕴藏着巨大的广告效应。对于每一个来“长吉图”先导区旅游的人, 该旅游区都要特别的重视, 尽最大的努力为其展示出“长吉图”先导区最具特色的旅游景点, 然后通过其的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游玩。

3. 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加强对旅游软环境的建设。

创建一个优秀的旅游城市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需要长期的努力, 而永久地保持其优秀的旅游生命力更是需要旅游城市在不断地开发新资源的同时, 加强旅游地的文化氛围的建设。因此, 有效地加强“长吉图”先导区的旅游软环境的建设可以在促进该地区社会美的同时, 带动其自然美的发展, 两者相互协调, 共同促进, 从而促使“长吉图”先导区的旅游业得到长期有效的健康发展。

二、“长吉图”先导区旅游的文化资源的优势

(一) 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

“长吉图”先导区的原始森林繁密, 致使该地保有的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类型, 具备着国际上最为完整的以垂直分布为主要特征的山地植物的生态系统。此外, 该地区的人们普遍保持着满族人特有的淳朴民风和民俗, 给旅游者展示其民俗旅游文化资源的同时, 将其丰富的人文史迹资源展示在世人面前。

(二) 拥有极具特色的边境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

由于“长吉图”先导区靠近沿海地区, 交通便利, 直接促使了其旅游资源的对外开放发展, 开展了多条边境旅游路线。同时, 这里的自然景观系列也逐渐形成了观光农业, 吸引着众多有着“回归自然”想法的游客, 开展了多项各具特色的体验性旅游和农业观光活动。

三、“长吉图”先导区旅游软环境建设的现状

随着“长吉图”先导区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其在旅游软环境建设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如该地区的旅游管理工作分层太多, 从而导致其依法治旅工作得不到顺利的展开;而该地旅游业部分从业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大大影响了该区的旅游服务意识;此外, 在对该区的旅游软环境进行有效建设的时候, 相关部分没有树立强烈的合作“双赢”意识, 在其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 往往受着经济利益的驱使, 将本部分的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而对该地区整个旅游业的长期发展所带来的文化、投资等方面的长期经济效益考虑的不够, 从而使“长吉图”先导区的旅游软环境的建设不能促进该区的整体旅游业的长期发展。

四、提高“长吉图”先导区旅游软环境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 转变思想观念, 建立共同的旅游价值观。

积极转变该区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 有效落实政府职能, 从而建设出优质高效的旅游服务环境, 并使该区的人们建立共同的旅游价值观。然而人们并不会自觉地形成共同的旅游价值观, 因此, 各部门必须加强其宣传的力度, 利用大众媒体, 如当地的电视台、公交传播媒体等, 有针对性地开展围绕着“建设优良的旅游软环境”的专题活动, 积极向广大的人民群众宣传文明、礼貌、友善等共同价值观, 从而为来该区旅游的人们提供一个友好的旅游环境。同时, 相关的领导部门还可以通过对自身行为的约束, 为人们树立良好的榜样, 言传身教, 引导广大人民群众, 全方位地树立起加强旅游软环境建设的信念。此外, 相关部门领导在言传身教的同时, 还可以积极地鼓励广大市民逐渐朝着有利于“长吉图”先导区旅游软环境建设的方面发展。在鼓励的方式上, 可以是情感鼓励, 也可以是物质鼓励, 以满足不同类型的人们的心理需求, 从而使全民都积极投入到加强“长吉图”先导区旅游软环境的建设中去, 从整体上促进该地区旅游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二) 依法治旅, 确立统一的市民行为准则。

一是要加强建立和完善“长吉图”先导区的旅游规章制度, 以规范其管理, 逐步做到依法治旅;二是加强该区旅游行业的规范化建设, 明确规定各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职责范围, 并加大对其的监督力度。如在行政的审批、项目的管理与检查监督等方面加强管理, 做到有法可依, 依法办事, 从而大大提高其旅游业的依法行政的水平;三是不断加强对人们的诚信意识的教育, 确立其统一的市民行为准则。在旅游行业的发展过程中, 全面提倡诚信经营, 对于相关旅游企业或是个人的严重失信行为, 要给予惩治, 从而规范其行为。同时, 有效的加强对“长吉图”先导区旅游业的从业人员与非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教育, 从而提高其旅游的软环境建设。如从业人员就可以加强对其旅游专业化知识和服务意识的宣传, 而非旅游从业人员就可通过相应的奖励鼓励其良好的旅游行为。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对于“长吉图”先导区的旅游软环境的建设, 要在清楚地认识到该地区在文化资源方面的优势这个旅游硬环境的基础上, 加强对其旅游软环境的有效建设, 使该区的旅游软、硬环境相结合, 充分发展该地区的旅游优势, 从而从整体上促进“长吉图”先导区旅游的长期健康发展, 为该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对“长吉图”先导区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了。为有效推动“长吉图”先导区的旅游发展建设, 就必须充分把握其旅游资源, 抓住机遇, 积极构建一体化的“长吉图旅游经济圈”, 积极改善其旅游的软环境建设, 有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从“长吉图”先导区旅游软环境建设入手, 为有效提升“长吉图”先导区旅游软环境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以推动该地区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长吉图”先导区,旅游经济,软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丽华.发展长吉图旅游文化产业对策研究[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1

长吉图 篇9

关键词:长吉图产业先导区,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一、长吉图产业先导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1.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产业集群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产业以“一汽”为主导, 以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为生产基地, 含括一汽大众、一汽解放等多个主机厂, 3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及多家汽车改装企业, 构成了集研发、生产、物流、销售为一体的汽车制造企业集群, 最早和最为成熟的产业集群。

2. 石化产业集群

石化产业是吉林省的第二支柱产业, 该集群以吉林化工集团、松原油田为核心, 含括石油开采、加工、化肥、基本化工原料、化学试剂、化工机械及化工仪表等多门类的生产企业, 形成了发展精细化工和合成材料等新产品为产业链的集群格局。

3. 农产品加工集群

在长吉图先导区内, 形成了以吉粮、裕龙等企业为代表的大豆加工型企业集群;以皓月、德大、华正等企业为代表的畜禽加工型企业集群;以大成、吉粮等企业为代表的玉米加工型企业集群。长春农安、德惠畜产品加工、双阳鹿产品加工, 吉林林蛙、黑木耳加工, 延边安图人参、食品加工等企业集群也正在培育之中。

4. 医药产业集群

长春是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和出口基地。除了丰厚的药材资源, 先导区内还拥有极强的研发优势。

5. 其他产业集群

吉林省的旅游业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地发展, 先导区内形成了长春市的汽车游、电影游等多个主题, 推动了旅游产业链向深层次的发展。

二、长吉图先导区产业集群发展存在问题

1. 产业集群内集聚度较低

在长吉图先导区内的各产业集群中, 企业间交换关系与协作关系虽然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 但企业间缺乏更进一步的信息交流与更多要素的共享, 尤其是技术要素和知识要素, 未能在集群内得到应有的扩散。

2. 集群创新系统不健全

产业先导区内的大部分企业, 自行研发的能力明显不足, 生产只是简单模仿, 缺乏创新能力, 很难创立自己的品牌。未能充分利用先导区内的科研机构、高校。虽然这些机构拥有着众多的科研人才, 政府也给予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 但企业却极少将自己的科研课题交付这些机构, 致使这些机构的科研课题与企业的需求严重脱节, 科研投入无法顺利转化为生产力, 集群内资源未能被有效利用, 导致创新能力严重受挫。

3. 过分依赖资源要素

先导区内的产业集群, 基本上都是资源驱动型集群, 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等行业, 都是以大量的初级资源投入为前提的, 对资源依赖性大。产业链延伸不足, 产业下游对资源的深加工水平偏低。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联系又不够紧密, 对传统产业集群带动力不足。

4. 集群内企业缺乏植根性

长吉图先导区的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 一直未能有效地建立共同的地域文化系统, 集群内企业缺乏身份认同, 很难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发展观。根植性的缺乏, 阻碍着企业间信息的有效沟通, 降低了学习效率, 增加了交易费用, 严重影响着产业集群的健康成长。

三、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及建议

1. 建立有效的企业网络

建立三个层级的有效企业产业集群网络。最内层为核心价值层, 包括各类企业;中层为支撑层, 包括公共服务机构、集群代理机构和集群中介服务机构;外层为推动层, 主要指政府机构。这三层网络的互动关系体现在市场交易、研发、服务等多方面, 各主体分工协作、联系紧密构成产业集群最基础的框架。

2. 建立集群创新系统

建立激励机制刺激企业自主研发积极性, 通过行业协会建立推广平台, 提升企业创新效率;革新区内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传统定位, 变单纯的学术机构为企业实验室, 并寻求全方位的合作模式, 如培训、知识资本参股、联合研发、科研项目招标等, 提升集群的整体创新能力。集群创新能力的提高, 也可以改善区内集群对资源要素的依赖, 使企业从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创新优势, 从而使集群的生命期得以延长。

3. 构建良好的区域制度与区域文化

在长吉图先导区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 各级政府部门对集群文化的建设关注不够, 忽略企业间情感和亲密度的确立, 而正是这种亲和感, 会加速集群内知识和信息的流动, 提高集群成员的学习效率。为此,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创建交流平台、增设培训机构、树立诚信经营理念, 引导集群文化的良性发展。

4. 打造区域品牌

采取与区域外企业的“差异化”战略, 引导区域内企业“求同存异”, 分担运营成本, 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根植性和竞争力。区域品牌能够提升区域知名度与美誉度, 成为区域内产品品质与信誉标志, 有效地推动市场的扩张和维护产业集群的持久生命力。长吉图先导区产业集群的品牌已经由核心企业的自有品牌打造而迈出了第一步, 如一汽奔腾、皓月牛肉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集群品牌打造也会顺利完成, 集群品牌确立将成为集群发展推进器。

参考文献

[1]王辑慈.《地方产业群战略》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3期

[2]张明龙.《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3]《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报告》课题组

[4]赵强, 孟越, 王春晖.《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

上一篇:发达国家海外投资下一篇:半参数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