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2024-05-11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精选七篇)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篇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国经济追赶极大地得益于开放带来的技术追赶效应[1]。此三十年间, 技术引进作为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迅速提高我国产业结构的整体水平, 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 学术界对于如何处理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有不同的声音。但不容忽视的事实是, 近年来我国技术引进投资仍呈现出增长态势。由此, 在自主创新的战略导向下, 亟需重新审视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通过考查2002年至200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可以发现2001年至2007年, 我国共引进技术98624项, 合同总金额达2731.78亿美元;技术引进合同数从2001年的3900项增加到2007年的9773项;合同金额从2001年的90.9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54.15亿美元, 七年间技术引进合同金额平均增长率高达25.6%。本文通过对我国制造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纵向分析及重点产业 (电子信息业、机械制造业和纺织化纤业) 、重点区域 (广东、上海、天津和江苏) 技术引进现状的比较分析, 指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

2 我国制造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现状的纵向分析

根据2002年至200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从技术引进投入、来源地、消化吸收投入、R&D投入强度等方面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现状进行纵向分析。

2.1 技术引进投入

多年来, 我国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有力地推动了产业技术更新换代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通过考查2002年至200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可发现我国在技术引进投入方面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但亦存在一定的波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引进经费从2001年的285.8亿元上升至2007年的452.4亿元, 增幅达58.3%, 年平均增长率为10.1%。仅在2005年出现下降态势, 同比下降25.3%, 但之后又呈升势。

我国制造业技术引进合同数与合同金额总体亦趋于平稳上升态势。技术引进合同数从2001年的3900上升到2007年的9773, 增幅为150.5%, 年平均增长率为18%。技术引进合同金额从2001年的90.9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254.1亿美元, 增幅为179%, 年平均增长率为23.3%。技术引进合同金额包括技术引进费和设备引进费。2001年技术引进合同金额中, 技术引进费和设备引进费分别为43.9亿元和46.9亿元, 两者之比约为0.94:1。2002年, 两者之比则约为4.6:1。2002年以后, 技术引进合同金额中的技术引进费一直高于设备引进费, 这说明我国制造业技术引进方式有所转变, “重硬件, 轻软件”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2.2 技术引进来源地

随着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实施和我国产业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 截至2007年, 我国制造业技术引进来源国家和地区已增加至60多个, 但技术来源地仍集中在欧洲、北美洲和亚洲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位居前五位的分别是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 这五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引进合同金额共计达233亿美元, 占总合同金额的94.2%。其中欧盟、美国和日本的合同金额占总合同金额的82.9%。一方面,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引进的技术来自世界先进国家或地区, 技术水平较高。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技术引进来源仅局限于几个发达国家, 这种集中可能会造成我国对少数国家的技术依赖。

数据来源:2002年至200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3 消化吸收投入及比例

我国制造业实施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2001年至2007年,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消化吸收投入处于显著增长态势。技术消化吸收投入经费从2001年的19.6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106.6亿元, 增幅达443.8%, 年平均增长率为37.3%。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制造业实施技术引进以后缺乏消化吸收的问题有所改观。尽管如此, 技术消化吸收投入占技术引进投入的比例仍然很低。如图1所示, 我国制造业技术的消化吸收投入远远低于技术引进投入。2001年, 我国制造业技术引进投入与消化吸收投入之比为1:0.06。2006年, 两者之比达到最高值, 但仅为1:0.25。这说明尽管我国制造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投入有所增加, 但重“引进”、轻“消化”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2.4 我国制造业R&D投入强度与R&D经费来源

企业的R&D投入强度与自主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关系, R&D投入会导致知识创新, 而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 技术创新又是自主创新的核心[3]。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 一国R&D投入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进行自主创新 (消化吸收再创新) 的能力。一国R&D投入强度一般用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等来表示。2006年, 我国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42%, 美国和日本这一指标值分别为2.62%和3.39%, 是我国该指标值的近二至三倍。如表1所示, 我国R&D投入强度显著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制造业R&D低投入强度将会直接影响自主创新乃至二次创新的效果。

我国企业R&D经费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和政府资金等三个方面。企业自有资金所占比例呈稳步上升趋势, 从2001年的84.1%上升到2007年的88.7%, 年平均增长率为0.7%。而金融机构贷款和政府资金所占比例均呈下降趋势, 分别从2001年的9.1%和3.9%下降到了2007年的6.2%和3.3%。程进等指出, 由于技术的扩散和外溢使其具有一定的外部性, 政府应在技术引进与创新上加强引导与投入。这并不是忽视市场的作用, 而是由于技术的外部性和现阶段缺乏有效的风险资本市场和技术市场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政府应利用产业和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急需的引进技术与二次开发创新给予支持和引导, 解决技术消化、吸收创新的资金瓶颈[4]。由此, 政府在通过资金投入引导技术引进与创新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3 我国重点产业及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现状的比较分析

根据200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007年我国制造业技术引进投入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电子信息业、机械制造业和纺织化纤业①, 其技术引进投入占我国制造业技术引进总投入的53%, 下文称之为重点产业。下面从技术引进投入、技术消化吸收投入等方面对我国重点产业及高技术产业进行比较分析。

3.1 我国重点产业技术引进投入

我国电子信息业和机械制造业的技术引进投入总体趋于上升趋势, 而纺织化纤业总体呈下降趋势。2001年至2007年间, 电子信息业技术引进投入一直稳居首位, 2007年达145.8亿元, 年平均增长率为11.2%。吕政认为, 电子信息业之所以在技术引进投入方面位于首位,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市场的迅速增长及巨大的市场潜能, 二是因为我国国内廉价的劳动力资源[5]。机械制造业技术引进投入仅在2005年略有回落, 之后又呈上升趋势, 2001年至2007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3.4%。2005年, 纺织化纤业技术引进投入处于七年间最低点, 为5.4亿元, 2001年至2007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2%。2001年, 我国重点产业与其他行业的技术引进投入之比为0.94:1。2007年, 两者之比增加至1.11:1。这说明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引进投入较为集中于电子信息业、机械制造业和纺织化纤业等重点产业中。

3.2 我国重点产业消化吸收投入

从绝对量来看, 2001年至2007年间, 我国重点产业消化吸收投入均呈上升趋势。2005年, 电子信息业消化吸收投入达最高值为29.8亿元。2006年, 机械制造业消化吸收投入达到峰值为22.9亿元。纺织化纤业消化投入总体波动不大, 仅2007年较2006年增幅明显达106%。但从相对量来看, 重点产业的技术引进投入与消化吸收投入比例均偏低。以电子信息业为例, 2001年其技术引进投入与消化吸收投入之比为1:0.1, 2003年这一比例更低, 仅为1:0.07, 七年间该比例最高仅为1:0.32。由此可见, 我国技术引进的重点产业亦存在消化吸收投入不足的问题, 这将直接导致我国企业深陷“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怪圈。

3.3 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投入

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其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三位。作为一国国家战略, 自主创新首先应该体现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上[6]。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投入总体呈上升趋势, 中间略有波动。其技术引进经费从2001年的75.9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130.8亿元, 年平均增长率为12.9%。但与传统产业相比, 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投入所占比例明显偏低。2001年, 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投入与传统产业技术引进投入之比约为0.36:1, 2007年, 两者之比约为0.4:1。由此可见, 虽然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投入有所增长, 但尚不及传统产业的技术引进投入一半。

4 我国重点区域技术引进现状的比较分析

根据2005年至200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选取技术引进经费支出位居前列的广东、上海、天津和江苏作为分析对象, 下文称之为重点区域。依据200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相关数据, 着重从技术引进投入、消化吸收投入、技术引进企业类型等方面分析我国重点区域技术引进现状。

4.1 技术引进投入与消化吸收投入

技术引进投入方面, 2007年广东投入最高达66亿元, 江苏投入最少为51.7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技术引进区域的不平衡性。广东技术引进投入位居首位与其在我国对外开放中先行一步和其地理位置不无关系。消化吸收投入方面, 投入最多的为江苏达21亿元, 其技术引进投入与消化吸收投入之比接近1:0.4, 这是因为江苏拥有得天独厚的科技教育优势, 其科研机构数、科研人员数、高校数、科技教育经费投入等四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天津消化吸收投入最少仅为3.5亿元, 其技术引进投入与消化吸收投入之比约为1:0.05。如图2所示, 我国技术引进的重点区域亦存在消化吸收投入远远低于技术引进投入的情况。

数据来源:200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4.2 技术引进企业类型

从技术引进企业类型来看, 四地实施技术引进的企业主要集中于三资企业。2007年, 广东的三资企业技术引进投入最多, 为57.9亿元, 国有控股企业技术引进投入仅为3.6亿元, 两者之比约为16:1。上海市国有控股企业技术引进投入最多, 其国有控股企业与三资企业的技术引进投入之比约为1:1.06。这说明三资企业是我国制造业技术引进的主体, 一定程度上四地制造业的发展大部分依赖于跨国公司的资本、技术和出口市场, 这一现象应当引起重视。

5 我国制造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5.1 政府科技资金支持与引导不足

由我国制造业R&D经费来源分析可知, 2001年至2007年我国企业R&D经费仅不足4%来自于政府的投入。尽管在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 强调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 但从日本与美国的成功经验来看, 政府对于技术创新乃至二次创新的资金支持与引导是十分重要的。从日本有效技术引进的成功经验来看, 二战后企业R&D经费的25%来自于政府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等, 这一比例远远超过我国。从美国政府对于技术创新的支持亦可发现, 政府对于技术创新是至关重要的。1950-1998年期间, 美国用于研发的拨款从11亿美元增至755亿美元, 39年间增长了67.6倍, 年平均增长1.7倍。政府支出比例1950年为44.6%, 1998年为39.2%, 1999年为29.2%, 虽然相对值在减少, 其绝对值是增加的[4]。因此, 在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充分发展的情况下, 政府应加大科技资金支持的力度, 从而引导研发资源有效配置, 促进我国制造业实现技术引进后的二次创新。

5.2 重点区域技术引进集中于三资企业

从我国重点区域技术引进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 广东、上海、天津、江苏等地技术引进主体为三资企业。从技术引进来源地的分析来看, 我国制造业引进先进技术主要集中于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我们早已认识到, 核心技术较难从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中获得。毛日昇和魏浩的实证研究表明, 外资对全部内资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显著的正向技术外溢效应, 而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技术外溢不显著;外资对非国有内资行业总体上存在正向的外溢效应;非港澳台地区外资对非国有内资部门在技术密集行业的技术外溢作用较大且较为显著;外资对国有内资部门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没有显著的技术外溢效应, 而对国有内资部门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产生了显著的负向技术效率外溢, 并且港澳台地区外资对国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负向技术效率外溢作用较大[7]。结合这一系列重要结论, 政府应考虑研究制订区分性的引导政策, 注重引导内资企业通过技术引进, 提高自身自主创新能力。

5.3 二次创新的投入能力较弱

从消化吸收投入分析来看, 我国制造业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投入偏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尽管我国制造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投入有所增加, 但“大钱搞引进, 小钱搞改革, 没钱搞消化”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2007年, 我国制造业技术引进投入与消化吸收投入之比为1:0.23。江苏的这一比例最高, 但仅为1:0.4, 仍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在工业化成长时期的日本和韩国, 该比例一般为1:5—1:8。实施技术引进后必须经过有效的消化吸收, 才能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我国制造业R&D投入强度分析来看, 我国的R&D投入强度明显低于发达国家。2006年, 我国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美国的1/2和日本的1/3。此外, 2004年我国每百万人从事R&D的研究人员数为708人, 而新加坡、韩国和日本分别是中国的7倍、4.5倍和7.5倍。这些都反映出我国制造业二次创新的投入能力较弱, 长此以往将不利于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而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 亦不利于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5.4 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投入比例偏低

从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技术引进投入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投入比例偏低, 尚不及传统产业的技术引进投入一半。这可能是因为美国等发达国家长期受“中国威胁论”的影响, 不愿国际先进的高技术流入我国市场, 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这使得我国高技术产业实施技术引进遭受限制, 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韩国半导体工业的发展历史表明, 利用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 在世界范围内积极寻求可供使用的技术、知识和市场资源, 并通过技术许可等方式可能实现技术追赶。关于韩国CDMA移动电话、家电、个人电脑、DRAMs等六个行业的技术追赶过程研究指出, 在技术追赶前期, 可以利用国外先进成熟技术加以消化吸收以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8]。因此, 充分把握技术追赶的机会窗口, 适度加大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投入, 可能有利于我国今后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从而缩短与国际相关产业之间的技术差距。

注释: (1) 其中电子信息业包括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表仪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机械制造业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化纤业包括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参考文献

[1]胡鞍钢.如何认识中国的技术追赶效应[J].科学中国人, 2004 (6) :34-39.

[2]秦书生.基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自主创新困境及消解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7) :16-18.

[3]刘和东.R&D投入与自主创新能力关系的协整分析——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对象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8) :20-25.

[4]程进, 韩玉启, 曹杰.我国技术引进创新时滞的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 2005 (4) :1-7.

[5]吕政.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283-284.

[6]何慧慧, 程豹, 胡莹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实证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 2006 (12) :18-20.

[7]毛日?, 魏浩.所有权特征、技术密集度、与FDI技术效率外溢[J].管理世界, 2007 (10) :31-42.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篇2

2.提高国产风电机组可利用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3.各种类型、不同容量的垂直轴风力机,具有噪音低、成本低、维护方便的特点,应该大力发展。

4.应研发适于低风速、低温运行、抗风沙影响的大型风电机组,以适应我国的风资源状况。

5.在提高风电机组可利用率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国产风电机组的制造成本。

6.我国是稀土资源丰富的国家,应大规模采用直驱、半直驱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

7.针对我国风电场大规模发展和现存的风电并网问题,应该全面提高各类风电机组电网适应性。

8.应提高各类同步发电机在风电机组中的比例,增强风电机组电网适应性,以适应中国大规模风电场建设的需要。

9.风电机组出于可靠、安全、长期发电减少维护成本的经济性考虑,应该实施整机与部件之间的智能化协调控制。

10.对于目前运行中的各种风电机组,应从可靠性、成本、效率及电网友好性等诸方面,根据运行数据进行综合量化评估,以确定适合我国风电场的最适宜机型。

11.应该开展陆地和海上试验风场的建设,并以此认证风电整机产品,能够促使我国风电设备质量和机组性能的不断提高。

12.应采用统一的协议以实现不同风电场、不同厂家和型号的风电机组之间的方便互联。

13.深入研究国外风电设备制造商的知识产权战略和专利布局,加大对我国风电整机及零部件研发机构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支持,是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14.应大力支持专业的风电技术研发、设计与咨询性服务机构。

15.风电技术领域高等教育及相应的职业教育应大力发展,这是我国风电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

16.双馈型风电机组以其成本低、技术成熟、产业链齐备而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但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增大,该机型可靠性差、电网适应性差的弱点急需“升级”型产品,如半直驱型的无刷双馈机组,继承其优点、克服其弱点。

17.开发3-5MW大型风电机组及关键零部件是我国海上风电场迫切需求的产品。

18.开发各种无变流器型风电机组,以适应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对风电电能质量、低电压穿越能力及无功调节的要求。

19.为了深入掌握风电机组整机设计技术,应掌握大型机风电机组结构动力学分析能力。

20.对各种形式引进的风电机组整机设计技术,应采用“官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进行消化吸收、并结合国情进行再创新。

21.10-20MW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技术,是海上风电机组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的关键,应该着手研发工作。

22.在消化吸收国外引进技术、跟踪国外风电机组技术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应把各类半直驱机型作为我国风电设备发展的重点。

23.并网和离网兼备的小型风电机组,在严格技术标准和并网规范基础上,应大力支持其发展。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篇3

(一)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 辽宁省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质量不断提高, 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复合化特征。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单纯技术购买开始向技术合作、引进国外智力、企业并购等方式转变;消化吸收也从传统的线性流程向技术合作、联合设计等复合型的方式转变;另一方面引进的技术更加趋于“软性化”。企业技术引进理念不断更新, 引进技术的科技含量逐渐提高,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以引进国外生产设备为主, 逐渐向以引进技术资料为主, 进而向重视引进技术载体———专家和国外研发技术机构转变。

(二) 重点行业和主要产品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通过技术引进, 推进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工业等重点行业的技术跨越式发展, 冶金行业重点企业主体装备达到了当代国际先进水平, 装备制造业总体达到了20世纪的国际水平。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的产品跻身国内外市场, 像五轴多坐标高精度数控加工中心、AN系列子午风机和电站轴流风机、最大直径全断面掘进机、1.8T汽油发动机以及高速内燃机车等。

(三) 政府管理更趋合理化和科学化。充分发挥政府计划引导功能, 通过科技攻关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产学研合作专项、成果转化专项等一系列计划项目的安排, 既引导了企业创新观念的转变, 又带动了企业对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科技投入;积极搭建各类创新平台, 通过举办海外学子创业周、东北亚高新技术博览会、产学研合作洽谈会等科技活动, 为企业和科技人员构建起各种形式的交流平台, 促进了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工作的开展。

(四) 为辽宁省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成功模式与做法。除传统的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模式外,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辽宁省企业立足自身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 积极探索新的引进与消化吸收模式, 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如沈鼓集团的重视引进图纸工艺等技术资料, 提高设计制造水平, 实现技术超越的模式;华晨集团与国外厂商联合设计开发, 边设计、边消化, 提高自主研发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模式;沈阳机床和大连机床的购并国外同业企业, 直接利用国外智力资源, 保持持续创新的模式;沈阳重型的引进国外专利技术合作生产, 在合作中实现消化引进技术的模式;辽宁成大的直接委托国外科技研机构和专家进行技术与产品开发的模式等等。

二、辽宁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现存问题

(一)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总体战略规划与政策体系不完善。《辽宁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制定颁布, 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重要的自主创新战略之一, 始终没有制定和出台专项的发展指导规划和支持鼓励与限制政策体系, 使一系列涉及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战略性问题都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与部署, 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和行动上的混乱, 以及政策体系建设的缺失。

(二) 统一的协调与管理机制尚未健全。从目前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分工结构看, 像发改委、经济委、科技厅、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以及相关行业管理厅局等综合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在具体业务中, 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涉及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 都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的技术引进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予以了一定程度的政策、资金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支持。但从全省范围看, 这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仍然缺乏统一的协调与管理, 这不仅造成政策、资金等有限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分散, 形不成合力, 甚至无法从总体上把握全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的脉络, 影响全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的统一部署和战略决策。

(三) 部分企业未能积极配合政府开展相关活动。辽宁省内许多企业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意识淡薄, 行动滞后, 导致企业在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上的投入严重不足。在政府部门做出相应的部署和决策后, 大多数企业没有意识到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对于企业本身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使得企业在消化吸收投入上严重不足, 制约了辽宁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效果。根据有关统计数据计算, “九五”、“十五”期间, 全国平均的引进经费与消化吸收经费比例分别为1∶0.06和1∶0.11, 而同期辽宁的这一比例分别为1∶0.02和1∶0.03, 也就是说辽宁消化吸收投入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指标的1/4和1/3, 分别列全国第27位和第29位, 与同期技术引进在全国第三位和第八位的排位极不相称。如果不考虑项目和企业等因素差异, 仅以“十五”期间辽宁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消化吸收情况来看, 消化吸收经费总额为2.53亿元, 项目数为960个, 如此推算, 平均每个项目的消化吸收经费仅为26.04万元。

(四) 配套服务支撑平台系统呈低效状态。任何政策的实施都要有相关的配套制度来健全和完善。辽宁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总体战略规划与政策体系能够发挥作用, 其相关的配套服务支撑体系起着重大的作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前提就是要求企业能够找到合适的技术源, 这直接影响企业能否成功引进所需的技术, 因此技术信息对企业十分重要。

除了技术信息, 企业在建立人才引进、政策咨询、经验交流、成果推广、政策服务等中介或公共服务平台方面都有着强烈的需求, 这反映出目前的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建设在规模、形式、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许多方面仍然没有满足企业的需求。

三、完善辽宁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建议

(一) 制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专项规划。根据《辽宁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尽快出台专门针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行动纲要及相关政策, 要对现有的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关的分散的政策进行归纳汇总, 明确各种鼓励技术引进的政策。同时, 进一步加强对消化吸收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必要时可以考虑从政府层面为相关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等方面的支持。

(二) 加强对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宏观管理。针对目前辽宁省技术引进工作多头分管的局面, 建议合理配置执行机构的权力结构, 在全省范围内建立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协调机制, 对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进行统一管理, 采取一系列措施, 推进辽宁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的发展。

1、合理配置执行机构的权力结构。《辽宁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执行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部门的职权关系没有理顺, 导致各自为政, 缺乏工作上的配合。而究其关键就是合理地科学地设置政府机构, 使地方政府真正担负起组织和领导本区域内的经济建设, 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的手段, 及时、全面地制定并有效地组织实施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使经济全面发展, 收入稳步提高。辽宁省一是要建立相对稳定, 较为灵活的职能机构;二是要采取有力措施,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2、促进高层次的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新模式, 创新校企合作的机制, 解决校企合作中的困难, 推动产学研合作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组织、协调、支持企业与高校共建研发机构;为高校和院所科研人员到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提供支持;组织科研院所牵头对某些因企业技术实力不足而无力实施的引进技术项目开展消化吸收, 等等。

3、支持重大项目, 鼓励联合引进。在继续实施企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政府资金引导支持的前提下, 依据全省产业发展规划, 对优势产业和重点行业中的企业引进项目与重大关键技术予以重点扶持;鼓励产业内或产业间联系较紧密的企业联合引进技术, 形成由核心企业为龙头主攻关键技术, 相关配套企业引进辅助技术, 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合理分工、高度协同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体系。

(三) 强化政府相关部门与目标群体的沟通与协调。在全省范围内建立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协调机制, 对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进行统一管理, 关键在于强化政府相关部门与目标群体的沟通与协调。

1、重视政策的宣传力度。政策宣传是各项政策落实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宣传工作做得好不好, 直接关系到政策能否得到贯彻落实, 关系到广大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一方面从宣传的广度上下工夫。要采取多种形式, 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 加大对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宣传力度, 营造政策宣传的强势氛围, 以各种方式打消目标群体的种种顾虑, 最大限度地动员目标群体, 使他们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另一方面从宣传的深度上下工夫。搞好政策的宣传工作, 需要花大力气, 不怕麻烦, 抓住重点, 反复宣传, 使社会各相关部门的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都知悉这方面的政策内容。为了增进政府部门与目标群体的沟通, 政府相关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调研, 了解实施情况, 及时总结提出完善政策建议, 把好事办好, 全面落到实处。

2、引导和支持企业重视消化吸收再创新。第一, 建立消化吸收再创新专项资金和企业资金匹配制度, 引导企业增加消化吸收投入。成立“技术消化再创新专项补助资金”, 资助对象为符合辽宁省产业发展要求的重大项目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研究, 这样可以初步改变辽宁省企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落后局面;第二, 实施技术引进的后评估制度。对享受财税支持的企业, 根据技术引进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计划和安排, 实施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的后评价及验收制度;第三, 建立风险共担机制, 帮助企业推广消化吸收创新成果。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生产的产品特别是一些大型设备销售困难,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热情。地方政府应建立多层次的项目风险共担机制, 对企业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 提供专项资金实现样机工程应用;第四, 鼓励成立各种风险投资基金机构, 参与到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中, 对一些有价值但不成熟的技术进行研究与中试, 推进成果转化。政府可以通过全资、入股等形式参与这些风险投资机构。

(四) 建立健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服务平台体系。企业对技术信息、人才引进、成果推广、政策咨询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有着强烈的需求, 政府应充分利用现有各类科技资源, 采取措施组织建立或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建立各类服务平台。

1、建立政策服务平台。政策服务平台的作用, 一是及时汇总并公布相关政策, 加大宣传, 便于企业了解。二是为企业提供相关的政策咨询。三是为企业实际运用有关政策提供操作上的帮助。健全政策服务平台, 不仅可以使省内各个企业得到相关的优惠政策, 而且还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工作干劲, 有利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进一步深入。

2、建立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技术信息服务平台, 其作用是, 一方面汇总企业的技术需求信息, 另一方面是组织国内各领域专家分析汇总国外各建立技术信息服务平台业领域的先进技术信息和技术源, 为企业引进技术提供必要的信息咨询和决策支撑。建立技术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研发机构和公共研发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3、建立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在辽宁省高级技术人员紧缺的背景下, 政府应利用信息广、渠道多的优势, 为吸收更多的高级技术人才, 为企业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供人员支持。为此, 可以建立省海外学子、高级技术人才、高校资深教授以及国外的技术专家等人才信息库, 为企业寻找、引进所需人才提供帮助和支持。特别地, 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在人才引进方面困难更多, 政府可以出面组织人才引进, 并为有关人员在工作、生活方面提供方便, 如资助落后地区的企业在条件比较好的城市建设研发机构、住所等。

4、建立企业研发机构和公共研发平台。针对调查中多数企业研发机构缺失并严重制约消化吸收的现实情况, 进一步支持企业建设自己的研发机构, 如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根据辽宁省的优势产业、重点产业及有潜力产业的技术需求, 促进行业领军型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建设研发平台, 解决行业发展急需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加快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研发服务平台, 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联盟建设。

参考文献

[1]吴晓波, 陈宗年, 曹体杰, 章威.技术跨越型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探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3.

[2]姜玉平, 方晓阳.我国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创新的分析与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0.5.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篇4

1 成效与特点

1.1 技术引进成效显著

近几年来, 广东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 已形成了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 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使一大批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广东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增强广东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有效提升全省产业技术水平与经济实力, 加强交通、能源、原材料等国民经济领域的建设,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 增强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通过增加对国内外先进技术引进的经费投入, 扩大消化吸收经费与技术引进经费的比例, 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基础上, 对部分关键技术进行攻关, 逐步掌握部分核心技术, 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增强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如深圳华为公司掌握了WCDMA从系统到芯片设计的整套技术, 成为全世界少数几个能提供全套WCDMA商用系统的厂商之一。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的“魔术师墙地砖布料机”和“干法磨边机”, 可提高陶瓷花色品种和生产效率, 消除陶瓷釉面砖多种缺陷, 成为世界首创。珠海格力电器居世界空调企业年产量第一, 研发成功“数码涡旋超低温空气源热泵多联机”, 也成为世界首创[3]。

(2) 带动了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对建材、纺织、机械等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 在不增人、不增地、少投入的情况下, 能够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制造能力和经济效益, 从而促进了全省传统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明显好转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以佛山陶瓷为例, 据统计, 2008年佛山禅城区建筑陶瓷产量11亿平方米, 比2006年的18亿平方米下降了38.89%, 但产值却达到188亿元, 比之前的141亿元增加了33.3%[4]。

(3) 提高了技术装备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

广东企业利用引进的先进技术, 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 增强了自主研发能力, 提高了技术装备水平。据统计, 2003—2006年, 广东省财政投入装备制造业专项挖潜技改资金共8亿元, 支持装备制造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300项, 带动社会资金投入超过100亿元[3]。在CDMA2000 lX-EV-DO系统产业化、城市垃圾焚烧 (配套发电) 技术和装备、工业污水集中处理技术和装备、高效环保大规格陶瓷地砖自动生产成套装备、高速高效集成化精密注塑成型没备、片式元器件表面贴装装备产业化等领域取得阶段性突破。广东装备制造业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 已成为本省重要的支柱产业, 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07年, 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达6 322.9亿元, 占全省规模以上分行业工业增加值的44.8%[5]。

(4) 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30年来, 广东通过持续大规模地引进境外技术和资金, 并对技术引进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 增强了广东的技术创新能力, 不仅使经济总量长期保持全国领先, 还快速实现了产业结构从由轻纺工业主导到重化工业主导、再到电子信息产业主导的历史性跨越, 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提升了广东整体的产业技术水平。2006年, 广东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占高技术制造业比重达94.1%, 其新产品产值增速为67.4%[3]。2008年,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 354.11亿元, 增长31.2%, 增幅高于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速18.4个百分点[6]。

(5) 提高了广东出口创汇水平。

广东企业利用国外的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 扩大生产规模, 使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档次不断提高, 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进一步提高, 出口商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国际市场竞争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广东的科技人才资源虽远不如京沪, 但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却遥遥领先于京沪。2007年, 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 283.5亿美元。占全国的36.90%;进口1 008.64亿美元, 占全国的35.2%;贸易顺差274.86亿美元, 占全国的45.18%[5]。

1.2 技术引进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1) 技术引进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广东经济发展的外向型特征显著, 产业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技术引进, 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近年来, 在技术引进合同数量明显增长的同时, 引进金额稳步增长。技术引进合同数量从2001年的152项增加到2007年的557项, 增长了3.7倍, 年均增长率达24.2%;合同金额从2001年的4.1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3.3亿美元, 增长了5.6倍, 年均增长率达33.4% (详见表1) 。广东引进外资多年保持在全国30%以上, 2007年引进技术项目数和合同总金额均列上海、北京之后, 居全国第三位, 占全国的9.18%[1]。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2—2008.

(2) 技术引进质量明显提高。

进入21世纪以来, 在中国加入WTO后, 广东技术引进逐步从进口成套设备和生产线为主转向以专有技术和专利技术许可为主, 技术引进合同中的技术费有明显增加, 如从2004年的6.4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4.9亿美元 (详见表2) 。这表明软技术已经处于广东技术引进的主导地位, 引进技术的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善。

数据来源:广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 http://www.gddoftec.gov.cn/jsmyc/main/index.html.2007-02-01.

(3) 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成为技术引进的主要行业。

2004—2006年, 无论从合同数量还是从合同金额看,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引进都占很高比重。2006年广东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引进技术166项, 合同金额93 628.74万美元, 占合同总金额的60.67% (详见表3) 。以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主的高技术产业通过与引进技术密切结合, 以及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 竞争力优势日渐显现。

数据来源:广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 http://www.gddoftec.gov.cn/jsmyc/main/index.html.2007-02-01.

(4) 外资企业是技术引进的主要力量。

外资企业仍是技术引进的主体, 民营企业的技术引进金额有较高增长, 国有企业的技术引进大幅收缩。中国加入WTO后, 外资企业技术引进项目逐年增加, 技术引进合同金额位居各类企业首位。2004年, 外资企业的技术引进合同额占全省技术引进合同金额的比重为92.1%。2005年以后, 该比重虽有所下降, 但均在55%以上。2006年, 外资企业共签订技术引进合同527个, 占合同总数的78.9%;合同金额13.4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173.7%, 占合同总金额的87.1%, 是全省技术引进的主体。民营企业2006年共对外签订技术引进合同64个, 基本与2005年持平;合同金额0.6亿美元, 同比增长82.5%。国有企业2006年共签订技术引进合同54个, 同比下降10%;合同金额0.7亿美元, 同比下降76.66% (详见表4) 。

数据来源:广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 http://www.gddoftec.gov.cn/jsmyc/main/index.html.2007-02-01.

(5) 亚洲、北美洲、欧洲是广东技术引进的主要来源地区。

技术引进的来源国别和地区趋于多元化, 2006年达到34个, 但亚洲、北美洲、欧洲仍是广东技术引进的主要来源地区。2006年广东从亚洲、北美洲和欧洲引进的技术合同金额分别为9.3亿美元、4.0亿美元和2.0亿美元, 占比分别为60.2%、26.0%和12.8%。美国成为广东省最大的技术引进来源国, 合同金额3.94亿美元, 占合同总金额的25.52%。从美国、日本和新加坡三地进口的技术项目407个, 合同金额10.6亿美元, 占合同总金额的69.0% (详见表5) 。

数据来源:广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厅, http://www.gddoftec.gov.cn/jsmyc/main/index.html. 2007-02-01.

2 问题与原因

2.1 主要问题

广东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虽已取得明显成效, 但由于我国的国情和体制所限,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其对广东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1) 技术引进总体水平偏低。

从宏观层面来看, 受国内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及发展水平的制约, 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技术出口限制, 广东引进的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跨国公司输出的绝大部分技术属于二流的[7], 所谓“市场换技术”只是集中在中低水平上, 尤其在一些特殊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方面, 发达国家仍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行封锁。产业技术的发展仍然是制约广东经济发展的“瓶颈”。

(2) 企业的总体技术水平低, 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足。

对于技术引进的主体企业来说, 广东的大多数企业, 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 由于本身基础较差, 研发能力较弱, 高端人才不足, 在技术引进前阶段缺乏谈判力和主动权, 引进之后的消化吸收更是由于技术能力和水平的落后, 一般只能停留在引进和模仿上, 再创新不足, 致使技术引进的先进性失效, 引进的新技术很快就会变成旧技术、引进的新设备变为旧设备, 造成多数领域和企业缺乏核心技术, 关键技术自给率偏低, 在一些高新技术及装备方面依赖于人的局面仍然得不到改变。

(3) 引进技术“轻”、“重”问题依然没有协调好。

在技术引进和吸引外商的投资过程中, 重硬件轻软件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直接的技术引进中, 由于硬设备的进口可以直接形成生产能力, 因此目前许多企业的技术贸易是旨在快速形成生产能力, 而不是技术引进以后的消化、吸收和技术能力的提高。“重硬轻软”集中表现为在技术引进时, 主要以成套设备进口为主, 以软件技术和其他方式为辅。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 1994—2006年间, 在广东大部分引进合同中, 成套设备等硬件占了合同总额的70%以上[8]。

(4) 组织性不高, 缺乏技术引进协调和联动机制。

一是组织性不高, 缺乏技术引进协调机制。广东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缺乏长期性、计划性、系统性, 在引进、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过程中, 外资、外贸与技术贸易等各种途径条块分割, 多头管理, 缺乏统一协调。二是缺乏技术引进的联动机制, 主要表现为政府、企业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过程中未能形成联动机制。政府对二次开发工作重视不够, 消化吸收与自主开发衔接不够,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很少被纳入到诸如科技攻关、成果推广等省、市级科技计划之中, 消化吸收工作缺乏应有的技术和资源支持;企业由于缺乏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而无力开展消化吸收工作, 同时也出于市场竞争的考虑, 许多企业对引进的技术实行封锁政策。技术创新联动机制尚未形成。

2.2 主要原因分析

(1) 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资金投入偏低。

引进技术的目的在于促进本地区技术水平的提高, 技术引进后是否能够及时有效地消化吸收与再创新, 从而形成有地区特色的技术成果, 是决定技术引进是否能有效推动本地区技术水平迅速提高的唯一途径。但引进决不是简单的“拿来”, 如果不能以己之长消化、吸收外来“先进成果”, 形成自己的新特色, 就永远不可能后来居上。2001—2007年期间, 广东大中型工业企业对引进技术的引进经费与消化吸收经费的比例处于1∶0.402水平上徘徊 (2005年该比例是最高的) (见表6) 。而国际成功经验表明, 每引进1美元, 需要7—8美元的资金才能完全消化吸收。低消化吸收经费投入直接影响到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高。2007年, 广东高技术产业消化吸收经费仅占引进技术经费的9.9%, 低于全国平均10.5%的水平, 明显低于浙江78.7%、山东132.2%的水平[5]。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2—2008.

(2) 创新人才不足。

人才是创新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关键要素, 创新人才不足将直接影响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提升。广东创新人才总量虽然位居全国前列, 但人才密度低、高端少的问题比较突出。2006年, 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R&D活动人员数广东为28人, 低于上海、江苏等省市的人才密度, 与日本135人、法国127人、德国120人、韩国83人相比差距更大[9]。而且, 广东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稀缺。现有国家“973”首席科学家中, 广东只有7名, 北京有169名, 上海有54名, 江苏有20名。广东现有两院院士68名, 仅相当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一所高校的院士数量。此外, 像阿里巴巴公司马云这样的创新型企业家, 广东也很稀缺。

(3) 宏观调控不足, 没有形成一个集中对外、统一引进、联合再创新的格局。

一些地区和企业为追求局部利益, 各自为政, 片面重视技术引进而忽视了消化吸收;加之缺少从事国际技术贸易的专业人才, 不熟悉有关的国际惯例和做法, 在技术引进中缺乏信息收集、调研, 导致引进市场渠道单一, 重复引进现象严重, 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受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 广东大多数的引进技术是属于解决生产急需的技术, 所谓的消化吸收创新也只停留在提高国产率水平或在此技术基础上开发出新产品, 多数项目并未从全局考虑引进的技术如何提升广东的产业竞争力, 缺乏根据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来指导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

(4)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近年来, 广东各级政府虽然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广东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仍不健全, 目前广东还没有出台专门激励企业加强“引进、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措施;受本位主义思想的影响, 更有个别地方政府对违反知识产权保护法的行为听之任之。在技术门槛比较低、竞争激烈的行业, 如家电行业, 由于企业的创新成果极易被仿造且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以至于多数企业不愿意用自己的创新成果申请专利, 而选择将其作为企业技术秘密加以内部保护。

(5) 创新政策环境不完善。

创新政策欠缺顶层设计, 长远规划不足, 层次较低, 创新政策措施未能上升为法律文件。创新政策工具使用还存在单一化的倾向, 没有发挥供给型政策工具与需求型政策工具的协同应用。对企业技术创新资助政策方面灵活性不够, 缺少对不同创新主体有针对性的激励。部分创新政策缺乏可操作性, 配套的实施细则未能跟上, 致使政策难以操作或无法操作。部分政策法规的执行受到人力、体制等因素的制约, 促进和保护创新的效果大打折扣。例如, 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导致仿造和抄袭的机会成本很低, 这使企业家觉得创新无利可图, 自然缺乏创新动力。

3 广东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思路

(1) 选择适合广东省情的技术引进与创新模式

目前, 广东正处于产业技术升级的关键阶段, 一些行业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部分优势企业已经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但是大部分企业的技术来源还是依靠引进和仿制[10]。过去在低端的产品层次, 广东可以依靠引进技术提高技术水平, 靠市场换技术, 但当广东技术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 能够与国外企业和跨国公司在高端产品上形成竞争时, 将很难获取其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因此, 我们必须转变技术引进的思路, 选择适合广东省情的技术引进与创新模式。

首先, 要转变技术引进的思路。要结合广东当前的实际, 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实现“双提升”战略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提升产业竞争力) 目标出发, 实现技术引进目的的重要转变, 即从生产使用与进口替代为主向消化创新与参与国际合作转变[11]。第一, 要为创新而引进, 把技术创新作为技术引进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同时技术引进的成败也必须以能否实现技术创新来衡量。第二, 技术引进要面向市场, 技术引进的主要目标要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过渡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在两个市场上提高占有率。第三, 为赶超而引进。充分利用技术引进的反求工程, 力争逐步掌握核心技术, 在加速技术创新、缩短技术创新周期上有所突破。

其次, 对引进方式也要作出重大调整和转变。在引进方式上, 要从单纯引进生产线、成套设备向主要引进软件技术 (即主要引进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 和必要的关键设备转变, 大幅度提高引进软件技术的金额比重;在引进对象上, 要从产品主导逐步侧重于产业基础技术、主导技术和高新技术转变。

第三, 要选择适合广东的创新模式。日、韩等国的经验表明, 在进入高端产品和接近国际市场档次的市场竞争时, 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来促进产业技术升级, 提高国际竞争力[12]。因此, 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广东必须加强研究开发, 在战略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自主知识产权[13]。但自主创新并不排斥外国技术, 可以在充分利用全球技术资源的基础上, 采取多种方式实现自主技术创新。结合广东的实际, 在国际竞争力和科技实力有限的情况下, 广东应在优势领域进行原始性创新, 在追赶领域进行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的适应性创新, 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实力。

(2) 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

要进一步做好广东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 就要把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建设创新型广东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紧密结合起来;要把提升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自主创新工作结合起来;要将重大产业技术开发、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工作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与国家和省的重大工程建设结合起来;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一是突出特色和优势, 立足现有产业、技术和资源优势, 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在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瞄准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围绕与我省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能迅速实现产业化的高新技术, 集中力量、重点突破、长期推进。

二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立足点, 系统、整体地推进引进技术消化吸收, 把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密切结合, 正确处理引进、消化、创新、改造的关系, 在发展的基础上引进、在引进的基础上消化创新, 并搞好与技术改造的传递衔接,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 形成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是坚持硬件与软件引进相结合, 在搞好成套设备、生产线引进的基础上, 积极引进关键技术、高科技人才, 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 实行硬件与软件引进同时并举, 以引进软件技术、关键设备为主。

四是坚持从实际出发, 强调市场和效益, 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市场前景作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专项的立项依据, 同时充分考察这些专项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优先扶持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 重点发展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项目。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篇5

大量学者 (Linsu Kim, 1997;Keun Lee 和Lim, 2001) 总结了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实现从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的成功经验, 认为后发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技术发展需要引进外国技术, 但在开放条件下获得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不在于技术引进的来源和层次, 而在于设计了良好的激励机制, 促进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因此, 后发国家技术消化吸收、学习和创新的激励政策和制度环境至关重要。本文对广东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激励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广东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激励的问题分析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最近30年来, 广东省充分利用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政策优势, 大力发展“三来一补”的外向型工业, 走出了一条典型的以外源型经济为主导的发展道路, 技术引进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改革开放30年来, 随着港澳制造业的大量内迁, 国内国有、乡镇及私营企业纷纷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 迅速提高制造业的技术装备水平。通过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和工程应用技术, 广东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整体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并且部分行业和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技术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但是, 现阶段广东的技术引进整体上还停留在以引进生产手段为目的的层次上, 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严重不足, 基于引进技术的产品、技术二次创新严重欠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 广东在激励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 对消化吸收再创新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 广东实行的主要是以引进为主的科技发展路线, 一些人只看到这条路线省力, 轻而易举, 立竿见影;也有一些人认为, 广东因为研究型大学不多, 缺少重点科技研究院所, 没有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人力资本, 因而不愿下本钱引进人才, 宁肯走一条“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路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广东在政策、体制上的优势逐渐消失, 科技人才“孔雀东南飞”逐渐被人才“北归”所取代, 广东若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是很难取胜的。实际上, 广东科技竞争力报告 (2007) 显示, 长三角地区在消化吸收创新引进技术方面优于珠三角地区。

(2) 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经费投入不足

纵观日韩等国家科技投入政策的演变, 我们可以发现, 这些国家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技术引进费用的增长速度。日本从50年代到70年代的技术引进费用增加了14倍, 而用于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费用却增加了73倍, 其消化吸收费用是引进费用的2—3倍。日本各产业部门从国外购买技术专利的费用总数与消化吸收这些技术专利的研究费用总额之比平均为1:7, 即平均花1美元引进的技术要花7美元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但目前, 广东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投入方面, 广东企业消化吸收经费与技术引进经费比例为1:0.07, 排名仅全国第十二;与国外比较, 更是远远低于日本、韩国1:10的水平。

(3) 政府在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的政策法规不完善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政府必须制订一系列有利于技术消化吸收创新工作的法律和政策。例如, 日本政府以“引进工艺和技术重于引进设备”作为技术引进的原则, 以“一号机进口、二号机国产、三号机出口”作为技术引进的审批标准等。然而, 广东省技术引进规划的重点是技术引进协议的订立和审批, 而忽视了对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创新等有利于引进技术国产化的后续管理和规范。在这种缺乏政府规范和引导机制的环境下, 通过引进真正转化为国内技术的程度不高, 阻碍了技术引进目的的实现;更深层的负面效应是这无形中造成企业过分依赖于技术的引进, 而没有动力和压力致力于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4) 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信贷和融资支持不够

在国外, 一般通过提供商业贷款担保、对风险投资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等金融工具, 对中小企业创新的信贷和融资给予支持。广东拥有数量巨大的中小民营企业, 但这些民营企业实力小、融资难度大, 进行吸收消化再创新难以获得资金支持。广东的中小企业从创业到发展, 绝大多数的资金来源是自有资金, 而获得银行贷款的比例不超过7%, 其他的融资方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缺乏完善的社会信用担保体系, 中小企业难以获得一个有利的投融资平台, 也就难以开展企业的吸收消化再创新活动, 只能停留在赚取制造费用的低级阶段。

(5) 科技人才培养制度不完善

自主创新背后是人才的竞争, 科技人才是提高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力量保证。各国十分重视科技人力资源开发, 制定了许多培养科技人才的国家战略和措施, 积极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和团队, 研究机构与大学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和考核评估与晋升机制, 鼓励中小企业聘用高学历人才等。

但是, 广东无论在人才数量、还是在人才质量方面, 均落后于国内外先进地区, 人才结构也不尽合理。从人才规模看, 每万名劳动力科技活动人员数北京337人、上海243人、江苏71人, 均比广东66人高;从高层次看, 广东省自主创新的领军人物偏少, 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领域、组织重大科技创新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严重不足, 如2004年广东共有53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院士数量远低于北京674人、上海156人、江苏86人、山东54人;高等教育规模小, 不利创新人才培养, 2004年广东高校在校生约为江苏的65.9%、山东的69.2%, 研究生数约为北京的四分之一、江苏的二分之一。

(6) 体制上的差距

体制好、机制活曾经是广东省的一大优势, 但近年来, 一些兄弟省区加大了改革力度, 在体制和机制方面超越了广东。目前广东激发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还未形成, 例如:发挥资源整体效益的共享协作机制还未形成, 创新资源还存在条块分割、行政壁垒、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等问题;引进技术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本来同属一个系统, 然而目前的引进技术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却由不同的部门或同一部门的不同机构分管, 导致了两者的严重脱节, 不能从管理上形成统一的管理及监督机制, 不能有力地促使引进技术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充分的消化吸收, 等等。

总之, 一味简单地引进技术只会将广东省带向加工大省, 而不是制造强省;而且, 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导致了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资源压力将越来越大, 技术引进目的不是生产能力引进, 而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实现自主技术创新, 没有创新永远都处于被动, 长此以往, 广东产业技术发展可能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非但不会缩小反而可能继续扩大。因此,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全面的对外开放, 广东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将越来越依赖于技术创新, 通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将成为广东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主题。

2 广东省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激励的对策探讨

“重引进、轻消化吸收”是广东通过技术引进推动自主创新的主要难点,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促进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激励政策不健全。只有通过建立高效的激励政策, 完善其激励功能, 才能弥补引进技术再创新激励的缺位, 促进引进技术的吸收、改造和再创新工作的有效实施。为了增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 广东根据国家技术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了一系列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 但在现有基础上, 如何建立健全激励政策仍然是摆在理论研究界和政策制定者面前的重大课题。针对广东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研发产出以及目前激励不足和缺位的状况, 我们拟提出以下对策:

(1) 设立专项资金, 用于支持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支持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

加大广东省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力度, 设立专项资金, 用于支持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支持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把国家和省重大建设工程作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通过重大建设工程的实施, 消化吸收一批先进技术, 攻克一批事关全社会、行业战略利益的关键技术, 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装备和关键产品。

(2) 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 提升产学研合作和国际合作水平

更多地采用利率补贴、贷款、贷款担保等间接补贴形式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消化吸收、创新。完善技术消化吸收、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加强重大技术和装备引进项目的产学研合作。组织制订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重点项目的标准, 对符合重点项目的标准提供资金支持, 引导技术引进用户单位吸收制造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参与, 共同跟踪技术发展, 开展技术消化吸收及再创新。

同时, 充分依托CPEC和APEC等国际合作平台, 加强与美、日、韩和台港澳等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吸收消化和创新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市场, 与国外高水平的设计公司、咨询公司、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联合设计、联合制造和联合投标, 通过国际合作提高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3) 加强政府采购对企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支持力度

增加政府对引进技术再创新成果的采购量。由领导小组确定广东省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 并向全社会公布, 在同等条件下, 政府优先采购属于扶持发展产业、扶持技术项目的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产品。对国内企业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 政府实施首购政策;对企业采购国产高新技术设备提供政策支持。通过政府采购, 支持形成技术标准。在同等条件下, 广东省电子政务建设优先采购国内企业的软件产品。

建立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制度, 规定政府采购中中小企业产品的合理比例, 以促进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对引进技术的再创新。广东省中小企业一般规模小, 技术、设备落后, 资金短缺, 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经营管理水平落后, 在市场竞争中同大企业或外国企业相比处于不利的地位。中小企业在引进技术后大部分是直接加以引用, 而不注意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政府应该通过制定一些具体的优惠政策将对引进技术进行再创新的中小企业的产品纳入到政府采购中来, 从而激励中小企业有更大的动力去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和再创新。

(4) 拓宽金融激励渠道, 引导风险投资进入

完善各种融资手段, 引导政策性银行对广东省内的重大技术消化吸收项目提供贷款。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技术消化吸收项目的信贷支持。利用风险投资来补充企业创新资金来源。有计划、分步骤地创建和发展以国有风险投资公司为主体, 发展民营风险投资公司, 广开风险投资的筹集渠道, 鼓励银行、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及外国投资者进入风险资本市场。同时应该加强我国有关风险投资的法律建设, 构建风险投资的良好运行机制, 使风险投资能够为企业引进技术的再创新提供资金的保障。

(5) 完善市场体系, 加强技术引进、成果转化等中介组织建设

建立和完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以降低企业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交易成本。加强技术引进、成果转化等中介组织的建设, 如建立科技信息情报服务体系。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 技术搜集机构的作用非常重要, 加强科技信息情报部门对技术进行搜集、整理、评估的服务工作, 发挥对企业引进技术的选择、对企业创新成果的鉴定和评价功能。情报所建立一个完备的技术引进信息共享系统和为引进企业服务的技术市场信息网络, 企业可随时上网查询, 以解决企业技术引进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 最大程度地减少技术引进的盲目性、重复引进和低水平引进。

(6) 完善科技人才市场

制定广东省人才培养规划, 支持重点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改革和完善企业分配和激励机制, 支持企业吸引科技人才, 制定和规范科技人才兼职办法, 引导和规范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科技人才到企业兼职。支持企业为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推进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 吸引优秀博士到企业从事引进技术的再创新活动。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 制定和实施吸引优秀留学人才和海外科技人才来粤工作, 结合广东省自主创新战略、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创新项目, 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多种方式引进海外优秀人才。改革和完善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 改革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体制, 分类推进专业技术职务制度改革;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全面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有利于激励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 建立符合科技人才规律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和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建立政府奖励为导向、社会力量奖励和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的激励引进技术再创新的科技奖励制度, 把发现、培养和凝聚科技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作为国家科技奖励的重要内容。

(7) 建立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协调机制

由省发改委牵头组建政策协调机构, 负责制定全省重大产业技术和装备引进政策、组织协调并监督重大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和立项制度, 建立创新资源配置的信息交流制度, 防止重复立项。

(8) 在企业引进技术再创新过程采取一些约束措施

政府应当运用法律手段约束企业的机会主义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 例如打击非法窃取他人引进技术再创新的成果和利用各种手段骗取政府优惠的行为, 以及滥用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实行不正当竞争行为。运用行政手段、政策途径限制低水平技术或同种技术的重复引进等, 加强对重大项目的监督、控制和绩效考核, 建立领导问责制, 如对重大技术和重大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方案须经有关部门联合组织的专家委员会进行咨询论证, 明确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计划、目标和进度, 将是否形成了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作为对引进项目验收和评估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LINSUKIM.Imitation to innovation:the dynamics of Korea's techno-logical learning[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Press, 1997.

[2]KEUN LEE, LIMC S.Technological regime, catching-up and leap-frogging:findings from the Korean industries[J].Research Policy, 2001 (30) :459-483.

[3]王克西.制约我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主要因素及化解对策[J].当代经济科学, 2001 (2) :96-97.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篇6

改革开放30年, 各行各业都在总结这30年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制造业的引进—吸收—再创新的发展之路也走过了30年, 然而, 中国制造企业的引进—吸收—再创新之路崎岖坎坷, 鲜有企业成功, 成功路径仍然在摸索。被视为中国民族企业象征的中国家电企业是探索这条路径的代表企业。30年来, 中国家电企业曾经无比辉煌, 但是, 今天中国家电企业陷入巨大的危机中, 这也说明了中国家电企业引进—吸收—再创新之路的失败。作者试图通过分析中国家电企业的发展, 探索中国引进—吸收—再创新的成功路径, 总结此路径的规律,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能为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 理论综述

1.1 破坏性创新理论

破坏性创新理论由哈佛大学商学院克莱顿·克里斯滕森首次提出, 他将创新分为破坏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这是一对对立的概念:破坏性创新是指企业偏离主流市场用户所重视的绩效属性, 引入低端用户或新用户看重的绩效属性或属性组合的产品或服务, 通过先占领低端市场或新市场, 再逐渐破坏和取代现存主流市场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类创新。破坏性创新并非追求高精尖技术, 一般而言, 破坏性创新产品最初比主流市场上已定型的产品要差 (性能差) , 但它们具有少数激进的 (一般是新的) 用户比较喜欢的其他特性, 产品一般比较便宜、简单、体积小、便于使用等。而维持性创新以挑剔的、高端产品消费者为目标, 注重于满足主流用户需要。从技术改进的轨道来说, 维持性创新依然在原有的技术轨道上前进, 是建立在企业现有的知识基础之上, 不断提高企业的现有技术能力。

破坏性创新威力巨大, 它会使整个产业的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破坏性创新虽然暂时不能满足公司主流用户的需要, 但是当它对主流市场产生威胁时, 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破坏性创新可能导致企业的现有技术过时, 故对企业或行业现有的技术能力可能造成破坏;新技术的出现可能导致整个生产结构被颠覆, 设备、生产线、工艺等全部改变;新技术的出现导致原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技术、生产等的改变可能导致组织结构的变化。这一系列影响导致行业的竞争结构发生变化, 原领先企业不仅失去领先地位, 甚至有倒闭的可能。破坏性创新对这些企业的破坏是毁灭性的。然而, 不仅是原领先企业受到影响, 被颠覆的是整个行业的企业。破坏性创新对中小企业的破坏同样是毁灭性的。中小企业通常技术能力差, 采取跟随行业领先者的战略, 因此破坏性创新的出现同样让中小企业面临巨大转变, 不适应的企业只有灭亡。

1.2 蓝海战略理论

2005年2月,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W·钱·金教授和勒妮·莫博涅教授出版著作《蓝海战略》, 首次提出了“红海”和“蓝海”的概念, 以及开创“蓝海”、实施蓝海战略的完整理论。

深陷“红海”的企业, 秉承传统的战略思维:以竞争为导向, 基于在市场结构既定的情况下, 企业树立自己的防御地位, 竞相去击败对手, 以维持生存。战略决策通常要先评估竞争对手的行为, 然后再试图超过他们, 在这种情况下, 对市场份额的争夺是一场零和博弈, 一方所得必是另一方所失, 企业间不停厮杀, 都深陷“红海”。而“蓝海战略”的思维, 强调的是寻求对市场的重新定义。其核心是超越竞争的价值创新, 企业把精力放在全力为买方和企业自身创造价值飞跃上, 并由此开创新的无人争抢的市场空间, 彻底甩脱竞争。

2 中国家电产业分析

2.1 中国家电产业发展历程

中国家电产业经历了起起落落的30年, 从1980年至今经过了导入期 (1980—1985年) 、波动期 (1986—1989年) 、稳步增长期 (1990—1995年) 、调整期和逐渐成熟期 (1996—2003年) 、成熟期 (2004年至今) 五个阶段。中国企业最辉煌的时期在第四阶段。在前三个阶段, 中国企业通过引进 (购买) 国外企业的技术、生产线, 从而能够进行生产。相对外国品牌来说, 国有品牌技术有限, 产品性能不佳, 而且, 在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市场的价格受管制, 因此, 当时市场以国外品牌产品为主导。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和中国家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家电产品在性能上与国外品牌差距越来越小。上个世纪90年代, 中国家电企业异军突起, 海尔、长虹、康佳、美的等本土品牌将跨国公司的洋品牌打得落花流水, 稳稳地占领国内市场, 此时部分企业开始提出技术创新, 进行产品研发, 这是中国家电企业最辉煌的一个阶段。然而, 进入21世纪, 竞争环境巨变, 中国家电企业的产品同质化严重, 竞争异常激烈, 全行业利润低下, 中国企业不断地在概念上做文章, 没有任何突破;更致命的威胁是全球家电全面升级, 跨国公司推出破坏性产品, 中国企业由于缺乏技术, 处于完全被动的局面。目前来看, 中国家电企业的引进—吸收—再创新之路失败了。

2.2 中国彩电制造业分析

彩电是家电中的重要产品。中国彩电业的发展集中体现了中国家电产业的特点, 此部分以彩电为代表分析中国家电企业的技术和市场。

2.2.1 彩电显示技术分析

彩电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显示器, 显示器的技术发展决定了彩电的更新换代。显示技术经历了从CRT (阴极射线管) 到LCD (液晶显示器) 、PDP (等离子显示器) , 再到OLED (有机液晶显示器) 的过程。相应地, 到目前为止, 彩电市场经历了两个时代:CRT时代和平板时代 (LCD、PDP、OLED被统称为平板技术) 。对CRT技术来说, 平板技术是破坏性技术。CRT技术统治彩电市场70多年。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 CRT技术日趋成熟, CRT彩电领导行业;而此时LCD这种破坏性技术刚刚诞生不久, 由于技术不成熟, 市场狭小, 主要集中在手表、计算器、仪表、游戏器等领域, 在这些非彩电市场, 消费者需求不断提出高要求, 技术也就不断地改进, 企业不断提升产品的价值。随着技术的改进, 能够满足视频图像显示和更大信息容量显示需求的LCD被开发出来, 此技术可以应用于电脑显示器、汽车导航系统、袖珍彩电、投影大屏幕彩电、数字照相机、摄像机取景器等, 但是破坏性产品还未产生。很快90年代开始, CRT纯平技术将CRT彩电推向顶峰, LCD这种破坏性产品进入市场。日本的公司最先推出LCD产品, 但是, 他们首先进攻的不是彩电市场而是台式电脑市场, LCD产品以其薄、轻、辐射低等特征攻陷了台式电脑的显示器市场。2000年后, 日渐成熟的LCD产品以高端形象从电脑显示器转向彩电市场, 逐步取代CRT技术成为彩电显示的主流技术, 此时, LCD产品的破坏性完全展现, 平板彩电时代到来。

2.2.2 中国彩电制造业发展分析

彩电显示技术的更新换代改变了中国彩电市场的竞争格局。1996年以前, 中国彩电市场被日本等跨国公司的品牌占领, 中国企业从国外跨国公司引进生产技术和设备, 但是由于技术、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 无法与国外品牌竞争。进入90年代后, CRT技术日渐成熟, 中国企业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生产的产品在质量等方面与国外品牌差别不大, 中国企业基本都已经完成了引进—吸收, 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 竞争日趋激烈, 中国彩电市场的价格战开始。很快国产彩电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 并且快速增长, 全面抢占了市场的主动权, 到2003年达到顶峰——市场占有率达71.5%, 这是中国企业最辉煌的时期。此时, 很多企业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进行产品研发, 并不断推出新产品, 如长虹的背投彩电、康佳的纯平彩电等, 中国彩电企业的发展被认为是中国引进—吸收—再创新的成功路径, 长虹、康佳、TCL被广大中国人民捧为“民族英雄”。然而, 事实上, 在经过了引进—吸收之后, 中国企业并没有实现成功的“再创新”, 其在原有市场对成熟技术的“创新”无法使企业维持长久的竞争地位, 从此中国企业的辉煌一去不复返。2001年, 三星、索尼等跨国公司开始对LCD产品进行市场推广预热。2004年是中国彩电市场的转折点, 成熟的平板技术全面进攻彩电市场, 整个行业将被颠覆, CRT技术面临被淘汰的局面, 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据Displaysearch公司2006年全球电视市场研究报告显示, 2006年全球LCD销量为4 276万台, 同比增长102%, 而CRT销量为13 395万台, 同比下降13.5%。中国彩电企业面对全新的竞争市场还没有有效对策, 目前他们采取的方法是开始新一轮的引进—吸收—再创新的征程。中国企业仿佛再次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 缺乏技术, 只有继续从国外引进新技术, 重新积累、重新学习, 这就是破坏性技术的特点。国产品牌的平板彩电技术均引进于跨国公司。2002年, 京东方以7.4亿美元收购韩国现代三条第五代TFT-LCD生产线, 进入LCD的生产领域。中国企业期望在“引进”和一定程度的“吸收”后采取价格战, 但是, 这一次中国企业的战术失效了, 跨国公司利用其成熟的技术和较低的成本, 首先降价, 主动发起价格战, 打压中国企业。

平板彩电给中国彩电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它破坏了企业积累的CRT技术、企业原有的制造能力, 而且产业原有的价值链完全被颠覆。

2.2.3 中国彩电企业的创新分析

近年来, 中国彩电企业也在实施技术创新, 但是在面对平板彩电时, 中国企业为什么完全被颠覆?为什么始终停留在引进—吸收阶段无法实现成功的“再创新”?关键在于中国企业的“再创新”始终局限在现有市场的现有技术的维持性创新。

中国的彩电制造依靠从国外引进的CRT技术发展起来, 20多年来, 尽管中国企业的技术发展缓慢, 但是对引进的技术已经吸收消化, 积累了一定的CRT技术, 并开发了新产品, 例如:长虹在消化吸收了14寸CRT彩电的基础上, 先后推出了21寸CRT、27寸CRT、34寸CRT、42寸CRT等, 并在2000年推出了背投彩电;TCL、康佳、海尔、长虹等的纯平彩电也都体现了中国企业一定的CRT技术。然而, 企业的这些技术创新都属于维持性创新, 都是对现有市场消费者高需求的不断满足。在这个“红海”里, 对市场份额的争夺是一场零和博弈, 一方所得必是另一方所失, 这种技术创新不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市场份额;而且, 随着发展, CRT技术已经进入成熟期, 短期内很难有重大突破。中国选择这样一条技术路线进行“再创新”, 显然是很难成功的。

3 “蓝海”中的成功“再创新”

日本的彩电制造业是引进—吸收—再创新管理方法成功的典范, 通过分析日本企业的发展路径来看其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 即:新市场拉动企业技术发展, 促进企业“再创新”成功。

日本的电视机制造业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 初期的黑白电视机设计和制造技术主要源于西方企业, 其中有35家企业引进了RCA公司的技术;在彩电制造的早期, 日本企业在彩色显像管等大约10个种类的彩电关键元器件上, 完全依赖于美国企业。到20世纪70年代初, 日本彩电产品的设计和劳动生产率仍落后于美国和欧洲的制造厂家, 但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 情形发生了显著变化, 通过减少零部件的数量和自动化生产设备的使用, 日本企业生产出了可靠性更高和生产成本更低的产品, 击败美国企业, 成为全球彩电制造第一大基地。

日本企业是如何在引进美国企业技术的基础上反超美国企业的呢?新市场的快速发展为日本企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拉动作用。日本国内市场狭小, 电视机制造企业若要发展必须出口, 争取全球最大的电视机消费市场——美国市场;然而美国本土企业实力强大、技术先进, 日本企业若直接与美国企业进行直接竞争必定面临很大的困难。日本企业采取了先开发新市场, 后发展技术, 再向主流市场进攻的策略。1962年, 美国电视机制造业的主导企业都已经进入了彩电制造市场, 市场上以21英寸的彩电为主, 然而此时日本企业没有过人的技术, 却通过中小尺寸屏幕的电视机成功打入了美国市场。 1961年, 索尼公司主攻美国低端产品市场, 在美国市场上推出了一种8英寸用电池的全晶体管式黑白电视机, 价格低廉, 虽然产品性能和技术均不如美国企业的产品, 但是低端市场的普通消费者对此款产品反应较好, 当年索尼公司在美国市场上销售了8 000台这种小尺寸电视机。到了1964年, 美国从日本进口的电视机达到了71万台, 均是小于16英寸屏幕的电视机。随着出口的快速发展, 市场需求对产品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新市场的拉动下, 日本企业不断改进产品、进行技术研发。1966年, 美国市场上开始出现了东芝、日立和松下的19英寸彩电;1969年, 日本向美国出口彩电达到88万台;1970年, 几乎日本所有企业都采用了100%的固态技术, 此技术是当时先进的技术, 它可以一方面减少外围零部件的数量, 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对劳动力装配的需求, 而美国只有Motorola公司有完全基于固态技术的产品, 此时美国的消费者已经完全了解了固态技术概念, 他们对日本产品的兴趣开始超过了美国产品。之后, 多家日本企业在美国建厂, 逐渐占领了美国电视机市场。

上世纪70年代前, 美国电视机低端市场是电视机的新市场, 属于“蓝海”, 日本企业只有利用现有技术先占领了一个新市场, 才能生存, 也才有基础改进、发展技术, 从而进一步再创新。没有市场支撑的技术发展仿佛只有推动力, 企业成功的可能性较小, 市场拉动力和技术推动力共同作用, 企业“再创新”才易成功。

反观中国彩电制造企业, 他们在引进—吸收西方先进技术后, 同样生产满足主流市场的产品, 与原市场领先者瞄准同一个市场, 始终对技术进行维持性创新, 这种与跨国公司直接硬碰硬的竞争很难实现技术再创新。

同时, 中国内部市场巨大的消费量也是导致中国彩电制造业“再创新”失败的原因之一。中国彩电市场从零到市场饱和经历了近30年, 1990年至2003年是中国彩电业迅猛发展的一个阶段, 巨大的不饱和市场培养了很多中国彩电企业, 针对现有市场, 他们只需要不断生产即可盈利, 生产规模越大、成本越低, 盈利也就越多, 不需要开发新的市场, 企业就能很好地生存。因此, 没有市场需求的拉动, 企业技术研发的动力就不足, 目标不明确, “再创新”也就变成了口号而已。

4 引进—吸收—再创新成功路径影响因素

通过分析中国彩电业和日本电视制造业, 我们可以发现引进—吸收—再创新之路有规律可循, 单纯的维持性创新无法实现企业的“再创新”成功, 企业需要先开创“蓝海”占领新市场, 由市场拉动技术发展, 技术进步又反过来推动产品改善, 满足新市场需求的同时进攻主流市场。

4.1 单纯的维持性创新无法实现企业“再创新”成功

技术领先者通常采取维持性创新, 因为其强大的技术可以不断满足挑剔的、高端产品消费者的需求。而中国企业在消化吸收了引进的技术后, 也瞄准相同的目标顾客, 对技术进行改进, 显然无法超越技术领先者;由于基础不同, 中国企业与技术领先者的技术差距还可能越来越大。现在, 平板彩电已经进入维持性创新阶段, 新技术的领先者已经成为市场领先者, 他们在技术、资源、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遥遥领先, 并且为了满足主流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推出性能更好的产品;而中国家电企业还未掌握新技术, 也就无法改进产品, 因此与技术领先者的差距就越来越大, 如果没有突然的技术变化或市场变化, 中国企业不可能超越平板技术的领先者。2002年, 京东方高价引进第五代TFT-LCD生产线, 但是, 2005年当京东方的产品量产时, 三星、LG、友达光电的第六代、第七代液晶生产线生产的面板已经上市。如果中国企业继续一如既往地简单跟随技术领先者, 将永远处于被动, 无法实现“再创新”成功。

4.2 只有“蓝海”才能实现“再创新”成功

开创并占有新市场是企业“再创新”成功的基础。企业经过引进—消化阶段, 积累了一定技术, 但是与技术领先者的差距仍较大, 企业若要生存发展, 必须有足够的市场空间。主流市场由技术领先者占有, 企业需要开创新的市场, 首先保证企业的生存, 然后不断地改进产品或工艺以满足新市场的需求, 市场的拉动作用和技术本身发展的推动作用相结合, 企业的技术才易实现跨越;同时, 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产品性能的改善, 市场进一步扩大, 从而市场和技术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市场不断扩大, 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5 结论

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彩电制造业的发展状况、中国家电企业面临的困境以及日本电视机制造业发展路径, 从而总结了中国引进—吸收—再创新的管理方法是有规律可循的。破坏性创新技术/产品使中国家电企业陷入困境, 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单纯的维持性创新不能实现企业的“再创新”成功, 企业必须开创“蓝海”, 由市场拉动企业技术发展, 同时技术再推动产品性能改进, 进一步扩大市场。

引进—吸收—再创新成功路径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本文仅从破坏性创新和蓝海战略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后续文章将会进一步分析其他因素。

参考文献

[1]克莱顿M克里斯坦森.创新者的窘境[M].吴潜龙,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

[2]克莱顿M克里斯坦森, 迈克尔E雷纳.困境与出路[M].容冰, 译.上海:中信出版社, 2004.

[3]郎咸平.蓝海大溃败——本质三:本质论vs蓝海战略[M].东方出版社, 2008.

[4]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M].上海:中信出版社, 2008.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篇7

1 我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经济增长研究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技术引进工作的发展, 技术引进对我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 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上积累了一定成果。林毅夫等建立了落后国通过后发优势实现技术追赶的内生增长模型, 从理论上证明落后国通过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可以获得比发达国家更快的经济增长, 使得落后经济向发达经济收敛。实证研究上, 技术引进是否有效的提高了我国技术水平并带动经济增长, 所得的结论并不统一。涂远芬等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 从总体层面直接考察了技术引进与我国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关系, 得出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显著正相关关系。许继琴等的研究表明, 宁波市技术引进对当地技术进步存在正向影响, 有利于该地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李光泗等对江苏省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其研究发现技术引进并没有有效的转化为技术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问题还停留在定性研究上, 主要从消化吸收现状的角度进行分析, 王乃静等指出我国技术引进大部分没有经过消化吸收, 总体上呈现“消化不良”状态;柏振忠认为我国技术引进工作过于重视引进、忽视了消化吸收, 加重了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 导致我国技术引进的效率受到影响。已有文献基本上认同我国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所受重视程度不够, 效果不理想的现状, 但都没有从我国技术吸收能力是否足以对技术引进进行消化吸收这一角度进行过深入分析, 对消化吸收效果进行定量研究的更少。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技术吸收能力正在不断提高, 现有吸收能力水平对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效果如何, 能对经济增长产生怎样的影响不得而知。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本文利用我国28个省市2002-2007年的面板数据 (西藏、青海、新疆由于相关数据缺失不包含在内) , 建立计量模型来分析技术引进、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

2 实证分析

2.1 计量模型的设定

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考虑传统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

函数:

Yit=AitKundefinedLundefined (1)

式中:A表示技术进步, K表示资本, L表示劳动力, α, β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力的生产弹性系数, 且α+β=1。

考虑技术引进可以从两个方面获得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的内生增长, 一方面, 技术引进获得的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可以直接投入生产, 提高生产率;另一方面, 通过技术吸收能力对内隐于技术设备中的国外技术成果进行学习、消化吸收和模仿, 将引进技术内部化并转变为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 技术进步可以分解为:

Ait=BittechundefinedCAPAundefined (2)

以Ait表示的残值来度量全要素生产率;Bit为常数, 表示其它因素对技术进步的影响;techit表示技术引进;CAPAit表示技术吸收能力对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η, θ分别表示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弹性系数, 反映了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

将 (2) 带入 (1) 得:

Yit=BittechundefinedCAPAundefinedKundefinedLundefined (3)

一般来说, 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会使得数据更容易平稳, 并且不改变原序列的性质, 因此对 (3) 式取对数得:

lnYit=lnBit+αlnKit+βlnLit+ηlntechit+θlnCAPAit+εit (4)

消化吸收 (CAPAit) 的数学表达借鉴Keller构建连乘变量度量吸收能力的方法, 将吸收能力指标capait与技术引进相乘, 表示吸收能力与技术引进的结合情况。在具体指标选取上, 由于吸收能力影响因素众多, 本文只选取最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R&D和人力资本。R&D对于技术吸收能力的重要影响最早提出于Cohen & Levinthal, 他们认为, R&D可以提高企业获得、吸取、转化和运用外部信息的能力, 即吸收能力。已有研究中, R&D的度量通常采用国内研发投入表示, 本文借鉴张斌盛的研究, 对R&D选取R&D投入状况和R&D产出状况两个衡量指标, 分别以国内研发投入 (RAD) 和国内专利授权数 (GRA) 表示。人力资本是影响技术吸收能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Borensztein首次证明了人力资本对于技术吸收的重要作用。赖明勇在对人力资本吸收能力进行研究时, 以中学生入学率、大学生入学率、政府教育投入和人均受教育年限表示人力资本。考虑到政府教育投入容易受到地区规模的影响, 人均教育经费更能反映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 本文以人均受教育年限 (AVEDU) 和人均教育经费 (AVJYJF) 表示人力资本。

将R&D和人力资本的4个指标取对数后与 (4) 式中技术引进连乘即得本文的4个检验方程:

方程①:lnYit=lnBit+αlnKit+βlnLit+ηlntechit+θlnradit*lntechit+εit

方程②:lnYit=lnBit+αlnKit+βlnLit+ηlntechit+θlngrait*lntechit+εit

方程③:lnYit=lnBit+αlnKit+βlnLit+ηlntechit+θlntechit*lntechit+εit

方程④:lnYit=lnBit+αlnKit+βlnLit+ηlntechit+θlnavjyjfit*lntechit+εit

2.2 数据说明

本文实证选取我国28个省市 (西藏、青海、新疆由于数据缺失不包含在内) , 年度为2002-2007年, Yit以各省国内生产总值表示, Kit以各省物质资本存量表示, Kit以各省年末就业人员数表示, Lit以各省国外技术引进合同金额表示, 并按照各年度人民币兑美元的年平均汇率转换为以人民币计价的数值, RADit为各省研发投入金额, GRAit为各省国内专利授权数, AVEDUit为各省人均受教育年限, 其计算参照王小鲁的方法, 将小学毕业教育年限为6年, 初中毕业教育年限为9年, 高中毕业教育年限为12年, 大学及以上学历教育年限为16年, 人均受教育年限=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6年+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9年+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12年+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16年, 根据各种文化程度人员所占比重即可计算出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具体数值;AVJYJFit为人均受教育经费, 由各省的教育经费投入除以各省人口总数获得。为了减少干扰因素, 本文以2002年为基期分别用各省物价指数对各省GDPit、Kit、TECHit、RADit、AVJYJFit的名义值进行调整。以上数据均根据2003~200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整理和计算获得。

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本文采取国际上常用的Panel Data (面板数据) 进行实证分析, 由于仅以样本自身效应为条件进行推导, 因此适宜选用变截距模型。当模型形式为变截距模型时, 被忽略的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存在固定和随机两种情况, 还需要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判别。前者是指在各个时间段上被忽略的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是固定的, 即截距项为固定参数;后者是指在各个时间段上被忽略的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是随机的, 即截距项随机。通常使用Hausman检验对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进行判别, 其原理为:原假设H0为随机效应与解释变量无关, 即:undefined

其中, undefined为固定效应的系数估计, undefined为随机效应的系数估计, 如果随机效应与解释变量无关, 则二者相等, 采用统计量:

undefined

其中, k为变量个数, 如果计算所得的X2统计量的值不大于给定置信度水平下的相应临界值, 则接受假设H0, 使用随机效应模型, 反之使用固定效应模型。

根据上述方法进行模型设定, 对我国28个省市的数据进行面板估计, 回归结果见表1:

注:本表统计结果由Eviews5.1软件计算得出, 括号内数值表示各变量回归系数的标准差, 其中“***”表示在1%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表示在5%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表示在10%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模型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Adjusted R-squared均在0.98以上, 说明回归方程拟合得很好。从检验值来看, 除了第一个方程中lntech的系数不显著以外, 其余变量的系数都很显著。估计模型的结果显示, 劳动力的弹性系数最高, 其次为资本的弹性系数, 这与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情况相符:我国经济增长最主要来源于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劳动力投入。

考虑技术引进的弹性系数, 如实证结果所示, 系数 全都为负, 说明技术引进并没有有效转化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对经济增长的效果为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本文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 我国技术引进工作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如“重硬偏软”, 重引进轻消化吸收, 未经过科学论证就进行盲目引进, 受经济利益驱使进行重复引进和多头引进等, 严重浪费了有限的资源, 导致了技术引进的低效率。另一方面, 本文实证选取的时间区间是2002-2007年, 我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2002年后技术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 经济增长方式正逐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一阶段, 对于技术引进的层次、结构和先进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而实际的技术引进工作并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变, 原本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时期适用的技术引进策略此时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也是导致技术引进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考虑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情况, 弹性系数 全为正值并且十分显著, 即技术吸收能力变量与技术引进的结合项均对经济增长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具体来说, 在R&D指标上, 国内研发投入与技术引进结合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系数为0.0093, 专利授权量与技术引进结合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系数为0.02。人力资本指标的技术吸收效果更为明显, 平均受教育年限与技术引进结合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系数为0.0288, 人均教育经费与技术引进结合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系数为0.0368。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 我国R&D和人力资本都具备了对技术引进进行消化吸收的能力, 并且人力资本的技术吸收能力强于R&D。这说明, 近些年来我国大规模增加国内研发投入, 积极推动自主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国内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都增加了我国的知识存量, 提高了吸收能力水平。人力资本方面,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全国普及以及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 劳动者普遍拥有了更高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劳动技能水平, 人力资本素质的提高直接增强了对先进技术的信息挖掘、吸收模仿的能力。现阶段我国技术吸收能力已经能较好的对技术引进进行消化吸收, 通过学习和模仿提升了自身技术水平, 带动了经济增长。不过, 需要注意的是, 从弹性系数 的数值上看, 消化吸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是很强, 我国技术吸收能力水平的提高仍需要长期重视和努力。

3 政策建议

根据实证分析结论, 本文建议, 第一, 要加强技术引进的前期论证, 提高技术引进的适用性和先进性。在技术引进过程中, 引入技术的水平必须与企业自身相适应, 这就要求企业做好前期论证工作, 在技术选择时对自身技术力量、人力资本水平和消化吸收能力进行评估, 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生产条件、材料和零部件配套状况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等方面因素, 选择适宜的并能进行消化吸收的技术进行引进。第二, 要强化我国整体消化吸收意识, 提高技术引进效率。目前我国技术引进已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 制约技术引进效率发挥的最主要因素是后期消化吸收的不足。在已经具备较强技术吸收能力的情况下, 通过政策引导、财税优惠、政府资金投入等措施加大消化吸收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 必能大幅提高我国技术引进的效率。

第三, 要注重研发能力的培养, 提高人力资本素质。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是影响技术吸收的重要因素, 引进国的研发水平和人力资本素质越高, 学习能力越强。同时, 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还是一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源泉。随着经济结构转变和技术升级, 未来的经济发展将以自主创新带动的经济增长为主要方式, 高水平的研发能力、高素质人力资本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 必须继续加大研发投入, 调整不合理的研发结构, 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改善人力资本培育结构, 使得研发能力、人力资本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参考文献

[1]王乃静.基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企业自主创新路径探析——以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经验为例[J].中国软科学, 2007 (4) :15-23.

[2]涂远芬, 许统生.技术引进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 2008 (20) :101-102.

[3]赖明勇, 包群, 等.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基于吸收能力的研究[J].经济研究, 2005 (8) :95-105.

[4]郭熙保, 肖利平.后发优势、技术吸收能力与中国的经验[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61 (5) :614-619.

[5]张斌盛.中国FDI技术吸收能力实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6.

[6]林毅夫, 张鹏飞.后发优势、技术引进和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J].经济学, 2005, 5 (1) :53-74.

[7]李光泗, 徐翔.技术引进、自主创新对江苏省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6, 6 (3) :34-38.

[8]许继琴, 潘丹, 黄亮.宁波市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关系的实证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 2008, 21 (5) :67-72.

[9]COE D T, E HELPMAN.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5 (39) :859-887.

上一篇:怎样培养幼儿的好奇心下一篇:孔子与当代中国